着力改善民生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精选]

时间:2019-05-13 19:03: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着力改善民生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着力改善民生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精选]》。

第一篇:着力改善民生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精选]

着力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刚刚闭幕的城关区委八届五次全委会以及城关区经济工作会议,是城关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城关区干部群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城关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主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落实新常态、展现新常态,着力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幸福民生画卷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步伐,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石,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最终目的。建设服务型政府最终目的也就是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要坚持民生优先的原则,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推进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均衡化,逐步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需求。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改善民生是党委、政府的主要职责,各级党委、政府要增强自觉实践能力,大力实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公共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把扩大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协调发展。坚持教育优先,深入实施《拉萨市振兴教育教学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及城关区“科教兴区”战略,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的步伐,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力度,不断改善居民群众的生活居住条件;推动“文化兴市”战略的实施,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八章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文章来源:惠农区发改局发表日期:2015年06月02日文章录入:吴世平点击率:102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关注困难群体、更加关注农民、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全区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巩固提高“两基”和“普高”成果,继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整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完成“校安工程”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等工程。采取以奖代补办法,建立城乡学校对口帮扶长效机制,促进区内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依托市十三中学,建设惠农区职业教育培训中心。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在有条件的学校设立特殊班,切实保障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和能力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到2015年,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5%以上,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2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

二、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推进公共卫生逐步均等化,积极探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继续整合卫生资源,优化医疗卫生配置,进一步完善县、乡、村(社区)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逐步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药品、食品安全监管,争创食品安全示范区和药品诚信经营示范区。高标准建设工矿区职业病防治中心、职业病控制中心和医疗中心。广泛开展全民健康行动教育,提高全民卫生保健意识。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做好地方病、慢性病和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我区卫生监督所、农村合作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业务用房建设工程,建立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深化“少生快富”和“优生促进”工程,提高人口素质。到2015年,建成5个自治区级、10个市级、15个区级临床重点专科,完成新一轮区、乡、村(社区)服务站和2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和改造。

三、扩大城乡创业就业。以“创建国家创业型城市”为契机,从解决棚户区低收入群体、进城务工农民和生态移民劳务就业入手,全方位培育发展新兴就业岗位,依托新农村建设、工业项目、服务业发展,加快创业街、创业园和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加快培育扶持一批小老板,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让群众创业有门路、就业有岗位、致富有盼头。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依托职业教育学校,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和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培训制度和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扎实做好各类就业创业培训,努力培养一大批懂管理、有技能的就业者和创业者。到2015年,全民创业活动指数达到20%以上,90%以上的城乡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后就业率达80%以上,把我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四、以保障性住房为抓手铸就民心工程。加大农改房、棚户区安置房、廉租房等城乡保障性住房和道路、供排水、供气、供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建立健全由公共租赁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农民周转房、限价商品房构成的住房保障体系,五年内建设保障性和政策性住房130万平方米,着力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切实改善居住环境.进一步扩大城镇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供应,适当发展中高档商品房,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启用老年公寓和老年活动中心,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完成红果子集污及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集中供热工程建设,加大对老旧管网的更新改造和低温区域整治力度,进一步增强城市供热综合保障能力。

五、以“两个收入”同步增长夯实民生根本。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进一步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通过金融、土地管理体系创新和提高居民财产权保护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严格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提高低保、最低工资标准,确保企业职工利益得到根本保障。不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加大对城镇低收入群体的财政补贴力度。进一步改革工业企业收入分配机制,使职工、经营者收入合法理性增长。

六、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科技创新做为城市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检测和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产学研及技术、市场与资本相结合,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围绕光伏材料、镁及镁合金轻金属材料、炭基材料、制造业信息化、节能环保、脱水菜、奶牛、枸杞等领域,加强关键技术和重大共性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鼓励企业加强上下游产品、衍生产品的研发,力求在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强产业集中度等方面有新突破。加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2%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以上,科技应用转化率达到96%以上。

七、加快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始终把“人才强区”放在重要位置,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整体开发的方针,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突出人才资源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统筹推进我区党政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建设。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各类人才,培育造就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积极引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产学研相结合、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的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实行“走出去”“请进来”、在岗或离岗等多途径培训方式,加快培养有技能的产业工人和农村实用人才,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撑。到2015年,建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人才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才贡献率显著提高,每万人中拥有人才量达到850人左右,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78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

八、构筑社会保障安全网。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提高保障能力为重点,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实现应保尽保。加快推进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进程,达到城乡医疗保险全覆盖。稳步推进医疗保险“一卡通”工作,实现医保卡异地结算。实施新农保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等参保工作,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实施城乡普惠型医疗救助、“慈善救助”等辅助项目。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以养老中心为依托,构建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障体系。

九、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机制,提高“法治惠农”“平安惠农”创建水平,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继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深化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启动实施“六五”普法工作。加强特殊人群的管理、教育、疏导和社会救助工作,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保障体系。以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为重点,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积极建立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灾害四级响应机制和应急救助管理体制。建设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气象为民服务体系,增强气象灾害处置和农业抗风险能力。实施贺兰山东麓城市防洪工程,有效预防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重大自然灾害。深入实施沉陷区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工程,加强沉陷区综合治理。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科技支撑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和应急能力。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深入开展军民双拥共建活动,创建双拥模范城。

二要围绕“教育民生”,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按照育人为本、促进公平的原则,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规模、结构和质量的协调发展,建立开放的国际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教育发展质量和水平。要切实加强学前教育统筹规划和投入,扩大学前教育规模,建立“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要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新增教育经费向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全域均衡发展;要继续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全面改善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科学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合理均衡配置办学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逐步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差距,确保县(市)区学校校园环境、设施设备、生均公用经费、教师素质、管理水平大体相当。力争到2020年,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

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本报讯今年以来,三山区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统筹抓好民生工程,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确保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该区以实施民生工程为抓手,扩大社会保险参保率和覆盖面,进一步健全完善民生保障网络,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的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坚持校企合作,采取订单式培训,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684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05个,解决企业用工5600余人,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256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74人。截至目前,该区共举办8期大型公益性劳动就业招聘会,累计提供1万多个工作岗位,满足了当地居民就业需求。

三山区根据“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统筹开发、属地负责、单位管理”的原则,继续开发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同时,强化就业技能培训,该区各种类型的技能培训班均已按要求开班,全年计划实施就业技能培训650人。抓保障,增进百姓福祉。三山区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创业富民。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开展就业扶贫,推进就业援助,帮扶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救助,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做好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特约通讯员程依宝

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郭俊高璇

2013年10月25日10:44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的目标。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惠及全体人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是人们共享现代化成果的重要举措,是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公共服务的高度重视以及持续投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有了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共服务的范围不断延伸,如公共服务不仅在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医疗保障等物质领域有了拓展,还关注精神文化领域,对公共博物馆、纪念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体育资源逐步实行免费开放,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公共服务的质量有所提高,如免费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使义务教育实现了从“有书读”的外延扩张到“读好书”的内涵建设跨越,义务教育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分配不均的矛盾依然突出。从供给上看,由于公共服务概念和范围的不确定性,政府职能转变的不到位,其他供给主体的弱参与性,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不足,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从分配上看,由于我国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数量等优势资源都往发达地区聚集,导致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远低于城市,东部地区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地区、人群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差距。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最紧迫的是构建覆盖城乡、公平合理、普惠标准不断提高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城乡群众。

可见,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距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的目标还相差甚远。因此,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需要着力解决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一是健全制度安排。良好的制度安排能产生强激励,而较差的制度安排将对社会交易活动产生负外部性。公共服务由于其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性,更需要健全的制度安排,确保制度、机制保障。一方面,健全的政策法规等正式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一个完善的法治社会中,公共服务供给者在考虑其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会尽可能考虑社会法律的各种约束的风险。因此,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约束会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另一方面,完善的非正式制度安排能够弥补正式制度安排中存在的缺陷,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例如,由村民自治组织执行监督或仲裁的非正式组织能有效提高村民监督和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的积极性,从而保障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二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所在。政府既是经济领域宏观调控的主体,也是社会领域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当前,关键是要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充分挖掘公共资源潜能,集中力量组织和提供基本民生服务、公共事业服务、公共安全服务和公益基础服务,满足群众基本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方面共同构成了政府的主要职能,过去,我国政府主要注重经济调控和市场监管的职能,忽略了后两个职能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政府形态弊端日益显现,迫切需要加以改变,注重公共服务供给,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保障人们充分享受公共服务。为此,应着力调整可支配财政资源的支出结构,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热衷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硬件投入,而忽视改善民生方面的软件投入,从而使得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更加严重,因此,应改变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努力使基本公共服务惠及全体人民。

三是完善投入机制。完善的投入机制是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的基本保障。完善的供给体系是包含政府、非政府组织、个人、企业等多个供给主体的体系范畴,可以从供给数量上弥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完善的供给体系还有利于改善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完善的供给主体可以解决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将释放部分财政资金进入其他领域的投资,从而有助于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结构的改善。此外,还要形成多元化的政府供给模式。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供给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政府供给模式单一,主要采取政府直接投资为主。政府应根据公共服务的不同属性,采用不同的供给模式,丰富公共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如,有些公共服务可以采取招标、经营许可证等形式,强化竞争机制,提供对这类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对基础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服务则采取政府供给的模式等。

四是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提高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水平。要积极探索公共服务供给改善渠道。通过建立统一科学的公共服务评价体系,准确判断出公共服务水平,并通过建立公共服务修正机制,不断修正公共服务供给方向和供给质量,使公共服务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并能真正惠及全体人民。同时,还应搭建公共服务供求双方之间有效沟通的渠道,从而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提高。(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第二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丁守庆

所有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民生问题。是稳疆兴疆之本。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大意义

1、是科学发展的核心价值。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以人为本。发展是手段。保障民生对落后地区意义突出。群众的要求更为迫切。

2、是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打造“四个认同”需要民生支持。思想教育是一个大系统,由社会福利、社会意义和社会组织等三个系统所支持。

小平:单纯的思想教育对少数人可以,对大多数人不行;短时间可以,长时间不行。

维护社会稳定需要民生保障。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扩展就业渠道。少数民族一次性就业率20%,全国为70%。

3、是社会和谐的直接目标。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综合思维、统筹摆布。和谐社会必须最大程度防止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人力资本失灵。防止人力资本失灵,是解决不同群体电入差距,防止弱势群众被边缘化。屁股指挥脑子?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贵在贯彻落实

1、实施富民安居工程。安居是民生之基。2020年完成牧民定居任务。对口援疆的资金用主要用在民生方面。张春贤

2、大力推进教育事业。教育是民生之始,双语教育也是民生工程。双语教育有利于增强四个认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中职教育发展。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

3、积极拓展就业机会渠道。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贫困人口问题根本还是解决就业问题。重点解决:零就业家庭群体,末就业大学毕业生,农村富裕劳动力三个群体就业问题。

4、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是民生的依托。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收入分配的调节器,经济波动的减震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人口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对承担守边任务边民的补助制度。

5、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是贫困地区民生之路。坚持开发式扶贫。抓好连片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业产业化经营三项扶贫重点工作。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不能让边远地区同志既守边又守穷。

三、保障改善民生必须夯实责任

1、转变观念、更新工作思路。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执政理念、发展思路的深刻变革。切实关注平均数字之后的民生实情----有多少人没有达到平均数字。

2、切实脚踏实地、追求务实效果。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民生工作的成效既是各级党政执政理念、能力、效果的标准。也是衡量各级干部对群众是否真有感情的标准。

3、切实接受监督,注重群众认可。;实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把公众认可度作为衡量民生工程质量的重要标准。

第三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也是加快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的时代要求。扩大国内需求,合理引导居民消费转型升级,是我国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而要扩大内需,除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居

民现有消费能力基础上挖掘潜力外,还必须相应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

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采取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养老金标准、“家

电下乡”“汽车下乡”以及发放居民消费券等方式的效果证明,通过多种途径和

方式提高居民收入,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方式转变的必要举措。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加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使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成为政府重要职责,做到在不同阶段提供具有不同标准的、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包括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更加积极地支持创业的同时,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强调政府在再分配中的调控作用的同时,重视政府对初次分配的调节作用,加大规范市场行为的力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加大社会保障推进力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很快,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使基本社会保障实现城乡全覆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亿万人民。要下大力气抓好事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工程项目,民生建设的投资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在经济建设投入中所占的比例,都应当有明显提高。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进一步加快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学难”“看病难”是当前的民生热点,也是民生难点。要在推进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体制机制改革的同时,坚持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政府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的教育、医疗卫生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鼓励社会资本以更多形式举办医疗机构。要更好地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依靠人民群众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难题。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相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项保障和改善民生新举措,顺应了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必将惠及亿万群众。

第四篇:促进民生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促进民生事业发展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为全力支持我县各湖区乡镇场的发展,实现湖区“保稳定、促发展”的主要目标,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促进湖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决定》(干发„2012‟42号)文件精神,我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围绕开展以扩大充分就业、完善保障体系、优化人才结构、构建和谐关系为工作重点,着力创建优化经济发展的环境,推进湖区各乡镇场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一、强化服务,做好湖区乡镇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在扩大就业方面做足功课支持湖区各乡镇的发展。一是做好湖区乡镇企业用工服务工作。紧扣我县重点企业用工情况,加强与乡镇企业及各用人单位的联系,湖区各乡镇人保所每月向所辖区域组织散发企业单位用工传单,使广大湖区劳动者及时了解我县企业用工情况,切实解决我县部分湖区乡镇企业用工难的问题。二是继续加大湖区乡镇劳动力的转移力度。以实施“彩虹工程”为契机,通过舆论宣传、典型带动、政策扶持等措施,加强两地之间的互动往来,引导我县各湖区乡镇场劳动力向滨海新区有序转移。三是落实完善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在过去的一年,成功实施第四期“飞翔工程”,继续输送500名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到江西技师学院免费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其中来自湖区各乡镇场的有186人;同时加大对湖区农村劳动力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改变传统作业方式,创新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另外对湖区企业、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给予在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方面的政策倾斜支持,帮助他们做大做强,带动周边农民致富。

二、加强管理,加快完善湖区乡镇社会保障体系,在扩面征缴方面求突破支持湖区各乡镇的发展。一是扎实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督促指导全县湖区各乡镇场做实城乡居民基金征缴台帐,加快征缴进程,确保参保率达到95%以上,做到“应保尽保”。二是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法》的宣传、培训和实施力度。尽量做到使党的优惠政策深入湖区,进家入户。

三、严格规范,促进湖区乡镇人事人才工作的平稳实施,在优化人才结构方面支持湖区各乡镇的发展。一是认真实施“三支一扶”计划,鼓励大学生到湖区边远乡镇工作。我局将“三支一扶”作为拓宽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重要环节和良好机遇,严格按照省、市统一安排部署,抓好岗位申请、人员安置、经费配套等工作的落实,使这项工作呈现出招聘人数逐年增多的特点,使全县到农村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总数累计达到252名,全县各湖区乡镇场均配有年轻大学生,这只年轻的生力军,为湖区乡镇的工作带去了激情和活力,为“有一个坚强的乡村两级领导班子”注入新血液。二是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工程,加快产业发展。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精心培育一批湖区乡镇场内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本地特色浓的农村产业化典型,今年向上级申报的湖区项目有“瑞洪乌鱼养殖基地、江南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xxxx县信丰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3个项目,通过培育典型来带动周边乡镇及村的发展,为“有一条群众稳定增收的致富路子”指明了方向。

四、积极构建,维护湖区乡镇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在创建和谐用工环境上支持湖区各乡镇的发展。我人保部门以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为目标,积极做好《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的相关工作,进一步加大了湖区各乡镇企业、个体户监查维权工作,使劳动执法检查深入边远湖区、山区,努力营造和谐劳动关系。一年来,湖区未发生一起因劳动纠纷上访的群体性事件。一是畅通湖区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在全县湖区各乡镇场范围内开展了以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处理了5农民工工资拖欠案件,维护了民工合法权益。二是开展针对湖区乡镇整顿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结合我县劳动用工实际,在全县湖区各乡镇场范围内开展了一次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执法检查活动,重点对边远湖区乡镇企业用工单位进行突击检查。

总之,我们人保部门将本着“稳定为先、发展为重”的原则,紧扣部门职能,实出工作重点,不断完善湖区基层服务平台,提高湖区乡镇公共服务水平,全力支持湖区各乡镇的发展!

2013年10月15日

第五篇:强化社区服务 着力改善民生

强化社区服务职能

千方百计改善民生

——塘平社区服务和管理情况汇报

近年来,塘平社区在区委、政府、凤翔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社区发展全局,以全力构建 “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居民自治、文明祥和”的新型现代化社区为目标,以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为载体,以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强化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着力提高社区服务质量,不断推进 “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的和谐社区建设。2007年被临沧市委评为“临沧市文明社区”;2008年荣获“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南省五四红旗团组织”、“临沧市民主法制示范社区”等称号;2009年又被命名为“云南省文明社区”、“云南省和谐示范社区”、“全国社区商业示范社区”。

一、社区基本情况

塘平社区位于临翔区凤翔街道东北,地处临沧城郊南汀河畔。辖区面积2.8平方公里,社区设党支部1个,党小组2个,共有党员48名。下辖8个居民小组,设有工会、团支部、妇联、警务室、卫生服务站、老年协会、民乐队、文艺宣传队等组织。社区现有工作人员9名,社区志愿者近100多人。辖区内有驻社区单位18个,共有居民2027户、5303人。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突出党的领导,构建社区服务体系

1.加强制度建设。结合社区实际,建立健全了《社区党组织共建联席会制度》、《社区党组织工作制度》、《社区党组织议事规则》等制度,并在社区党员中开展了“设岗定责”活动,明确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职责和任务,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根据每一个党员的自身特点,认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引导党员自觉参与社区建设,让每个党员在各自的社会角色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加强班子建设。一是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班子。结合2008年社区“两委”换届,坚持把党性强、能

抓服务、比效率”(“三抓三比”)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二)整合资源,开源节流,不断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多方投入推动社区办公场所建设。社区本着“方便群众,便捷实用”的原则,投资70多万元建成300多平方米社区工作站,配备了8台电脑,1台打印机,1套多媒体设备和电子显示屏。

二是整合资源推动社区活动场地建设。社区通过资源整全资源将原来自然形成的垃圾场投资23.6万元建成3000多平方米室外活动广场(篮球场、地掷球场、门球场)。

三是开源节流推动辖区硬件建设。社区多方筹集资金38万元,在辖区内安装了48个监控探头,建成了社区治安防范监控网络系统,对社区内的交通安全和治安状况进行重点监控。对8条背街小巷进行硬化,安装了路灯118盏,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三)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全面拓展社区服务领域

1.健全就业服务网络。一是千方百计与各方面联系就业信息,积极为失业人员寻找就业机会;二是办好信息栏目,及时提供就业信息。2010年通过社区与用人单位

书,免费供青少年阅读。为杜绝未成年人沉迷于网吧,义务巡逻队员对辖区网吧进行定期不定期巡查。

5.建立特色文艺团队。成立了社区健身队、社区歌舞演出队、小脚老奶舞龙队、娃娃舞龙队、民乐队等文艺团队。每逢节日、庆典,都组织开展文艺表演。并配合有关政策法规进行自编自演,社区工作人员亲自参加演出,同时充分利用小区宣传栏、文化活动站、图书室、科普课堂等载体,广泛进行计划生育、科普知识、法制知识等宣传活动。

6.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一是大力宣传创建卫生城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居民住户均按规定和要求进行卫生清扫,排除卫生死角,社区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改善;二是社区卫生服务站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基本能满足辖区居民的就医需求。建立社区家庭健康档案3120份,建档率达到90%。

7.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依托社区旅店业信息采集窗口对出租房和流动人口进行清理、登记、办证、建立台帐、掌握其基本情况。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载着力改善民生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着力改善民生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坚持以人为本 着力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为本 着力改善民生 民生为本,民富为先。改善民生是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愿望和期待,也是我们谋发展、思稳定的根本目的和动力。我们始终坚持群众第一、民生优先的原则,......

    县级城市如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当务之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十二五”开局之年要在改善民生上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利益的高度重视,是“......

    加强作风建设 着力改善民生

    加强作风建设 着力改善民生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XXXX市属于典型林业资源型城市,70%为林业人口,经济类型和地区发展受区位、资源、体制......

    湖南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纪实

    最近,指导“十二五”期间湖南民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湖南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纲要(2011—2015年)》正式出台。以《实施纲要》的形式规划未来5年的民生工作,在湖南尚属首次......

    加快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

    加快社会建设 着力改善民生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部署。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反映了党和国家工作的开拓......

    着力改善民生 普惠广大职工

    蒲白矿业公司 着力改善民生 普惠广大职工 企强、民富是蒲白的不懈追求。蒲白矿业公司始终坚持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千方百计解决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让广大职工......

    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改善民生(精)

    全面深化改革, 着力改善民生 一、【时政热点·素材呈现】 材料一:2016年3月24日人民网消息,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开幕式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务院总理李......

    如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共5篇]

    如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推进,社会公共需求急剧增长。有需求者就有提供者,作为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