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指导书-矿山安全救护仪器应用演示实验

时间:2019-05-13 02:19: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验指导书-矿山安全救护仪器应用演示实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验指导书-矿山安全救护仪器应用演示实验》。

第一篇:实验指导书-矿山安全救护仪器应用演示实验

实验一 矿山安全救护仪器应用演示实验

实验类型:演示性实验 实验学时:2 实验要求:限修

实验房间:安全432

一、实验目的

熟悉并掌握呼吸器、自救器等救护设备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通过实验,巩固和加深对矿井工作中安全自救技术知识的理解及应用。

二、实验内容

(一)过滤式自救器的使用

(二)化学氧自救器的使用

(三)压缩氧自救器的使用

(四)正压氧气呼吸器的使用

三、仪器设备

1、AZL-60型过滤式自救器

2、ZH15(30)型隔绝式系列化学氧化自救器

3、ZYX-30(45)型隔绝式系列压缩氧自救器

4、HYZ4/2型正压氧气呼吸器 隔绝式系列压缩氧自救器主要用于煤矿井下或环境空气发生有毒气体污染及缺氧窒息性灾害时,现场人员迅速佩戴,保护佩戴人员正常呼吸迅速逃离灾区实现自救。

四、所需耗材

无。

五、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一)过滤式自救器

工作原理:含有CO的空气经干燥后进入自救器中的触媒层发生氧化反应,将CO氧化成无毒的CO2气体,进入人体肺部,再呼出体外。在井下工作,当发现有火灾或瓦斯爆炸时,必须立即佩用自救器,撤离现场。灾区空气中氧浓度不低于18%和一氧化碳浓度不高于1.5%,仅能防护一氧化碳一种气体。

(二)化学氧自救器

工作原理:化学氧自救器是利用生氧剂与人体呼出的CO2与水汽结合,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氧气来供给人呼吸。这些富氧气体通过气囊、降温网、孔板、口具形成闭路循环系统,供人呼吸。

(三)压缩氧自救器

ZY45 型压缩氧自救器是一种隔绝式再生式闭路呼吸保护装置,主要用于煤矿或在普通大气压的作业环境中发生有毒有害气体突出及缺氧窒息性灾害时,现场人员迅速佩戴自救逃生.构造:本自救器主要由鼻夹,口具,气囊,清净罐,清净罐底盖,排气阀, 氧气瓶,减压器,安全阀,手动供气阀,开关,开关把手,压力表组成。

工作原理:

1、供气原理:转动开关把手,打开气瓶阀氧气瓶中的高压氧气就通过开关流入减 压器和手动供气阀,这时减压器将以≥1.2L/min 的流量向气囊供气,如果 定量供气量不能满足人体需要时,可短时间按压补气压板,以>60L/min 的流量向气囊供气。

2、呼吸原理:使用时,佩戴者咬住口具,夹上鼻夹,人体就和自救器组成了“人—机”呼吸系统。呼气时,气流通过呼气阀经内气囊进入清净罐,其中的二氧化碳与清净罐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剂发生化学反应而被吸收,余下的氧气进入外气囊,吸气时,通过吸气阀进入人体,就完成了整个呼吸循环过程。在整个佩戴过程中,人的鼻孔被鼻夹夹住,通过“人口—口具”的呼吸连接,完全用嘴进行呼吸。“人—机”呼吸系统与外界完全隔绝.有效 的防止了甲烷瓦斯等有害气体进入人体。

3、减压器安全保护原理,当减压器出现故障压力升高到0.7~0.8Mpa 时,安全阀开启,向外泄气泄压,保护减压器不发生爆炸。

(四)正压氧气呼吸器

HYZ4正压氧气呼吸器其呼吸循环系统内始终牌正压状态,在面罩不严密的情况下,外界的有毒有害气体不能进入到呼吸循环系统内,安全性高。正压氧气呼吸器具有整体重量轻、结构紧凑、安全性高、防护性能好、佩戴舒适、操作简单、维护量小、价格低廉等优点,是矿山救护队员、消防特勤指战员、特种工程技术人员在严重污染、毒气类型不明确或缺氧的恶劣环境下从事抢险救援工作必不可少的人体防护装备。

六、实验步骤

(一)过滤式自救器

1、自救器随身携带;

2、揭起保护罩;

3、掀起红色开启扳手,打开外壳密封;

4、揭开并扔掉上外壳;

5、抓住口具,拉出过滤器;

6、将口具片塞进牙齿与嘴唇之间,紧闭嘴唇;

7、双手拉开鼻夹弹簧,夹好鼻子用口呼吸;

8、取下安全帽,戴好头带;

9、戴好安全帽,开始撤离危险区。

(二)化学氧自救器

1、将专用腰带穿入自救器皮带卡,固定在背部腰间。

2、使用时先将自救器转到腹前,一手托底,另一手拉开封口带。

3、去掉上外罐,手提头带将自救器抽出后将下外罐丢弃。

4、戴好头带,整理好气囊。

5、拔掉口具塞,迅速启动氧烛(若氧烛启动失效,应深吸气后通过口具向药罐呼气以强制生氧)。

6、将口具放入口中,口具片置于唇齿之间,牙齿咬紧牙垫,用鼻夹垫夹住鼻子,开始用口呼吸。

7、均匀呼吸,快速撤离灾区。

(三)压缩氧自救器

1、将自救器从佩戴时的腰部侧面移到人体正前面。

2、用手水平拉开左边的塑料挂钩下部,使上壳上的塑料挂钩从下壳脱出;再解开上,下外壳另一边的挂钩;然后用手沿竖直方向将上壳提起,使它与下壳脱离,这样就完成了自救器的启封。

3、将口具放在嘴唇与牙齿之间,牙齿紧紧咬住口具牙垫,并紧闭嘴唇,使人体口腔与口具之间有可靠的气密。

4、转动气瓶开关把手,打开气瓶阀,马上按动补气压板,当气囊鼓起后松开手指,停止手动补气.然后迅速掰开鼻夹弹簧,用鼻夹夹住鼻翼两侧,使鼻腔与外界隔绝,用嘴通过口具呼吸。

5、使用过程中,减压器以≥1.2L/min 的流量向气囊连续供气,供人体吸气,如定量供气不能满足人体需要时,可按压补气压板,向气囊内及时手动补气,气囊鼓起后,停止手动供气。由于手动补气流量很大,故不能长时间按压手动补气,也不能频繁按压手动补气。

(四)正压氧气呼吸器

1、工作时,打开气瓶开关;

2、氧气经减压后,连续供给呼吸舱,当使用者吸气时,氧气从呼吸舱经冷却罐、吸气软管、吸气阀进入面罩。

3、呼气时,气体经呼气阀、呼气软管、进入呼吸舱与定量孔供给的氧气混合后,通过清净罐吸收掉呼气中的CO2,然后进入呼吸舱,完成一次循环;

4、使用过程中,依次反复循环,保证工作人员正常呼吸。

当使用者从事重体力劳动时,呼吸量大,耗氧量高,流量不能满足呼吸需求。呼吸舱内气体压强会不断降低,正压弹簧推动膜片开启自动补给阀,补充氧气。反之,定量供给的氧气用不完,呼吸舱内气体压强会不断升高,推动膜片开启排气阀,排出多余气体。

正压弹簧、自动补给阀和排气阀的共同运作,使整个呼吸过程中系统内气体压强始终保持一定范围的正压值。这一系统称之为正压系统。

七、实验结果处理

无。

八、实验注意事项

(一)过滤式自救器的注意事项

1.佩用自救器时,吸气时会有些干、热的感觉,这是正常现象。必须佩戴到安全地带,方能取下自救器,切不可因干、热感觉而取下。

2.佩戴自救器撤离时,要求匀速行走,禁止狂奔和取下鼻夹、口具或通过口具讲话。

3.在佩用自救器时,因外壳变形,不能取出过滤器,也能正常使用,可以用手托住罐体。

4.平时要避免摔落、碰撞自救器,自救器不能当坐垫用,防止漏气失效。

(二)化学氧自救器的注意事项

1、佩戴自救器撤离灾区时要注意口具和鼻夹一定要咬紧夹好,绝不能中途取下口具和鼻夹。

2、生氧剂产生的氧气要比环境空气温度干热,但对人体无害。

3、佩戴时不要压迫气囊,以防损坏漏气。

4、佩带自救器要求操作准确迅速,使用者必须经过预先训练,并经考试合格方可配备。

(三)压缩氧自救器的注意事项

1、携带自救器下井前,应观察压力表的示值不得低于 18Mpa。

2、使用中应特别注意防止利器刺伤撞伤气囊。扣盖时应将气囊叠好,装入上壳内,再扣盖,以免将气囊压坏。

3、储存自救器应避免阳光直射,严禁与油脂混放一处。储存环境干燥、无腐蚀性气体,温度应在 0℃以上。

4、自救器每次使用完后,应对口具、气囊进行清洗,酒精消毒,晾干;重新装二氧化碳吸收剂;重新对氧气瓶充气;并对重新组装后的自救器进行校验扣盖,使自救器处于可再次使用的完好状态。对长期未使用的自救器也应定期(六个月)更换二氧化碳吸收剂,补充氧气。

九、预习与思考题

无。

十、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

2、实验仪器

3、实验内容:介绍过滤式自救器、化学氧自救器、压缩氧自救器、正压氧气呼吸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4、实验小结。

第二篇:《仪器分析实验》指导书

编写

刘开敏

化学工程与技术系

2008年3月

《仪器分析实验》指导书

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1 电位法测定水溶液的pH值„„„„„„„„„„„„„„„„„„„„„„4 醋酸的电位滴定和酸常数测定„„„„„„„„„„„„„„„„„„„„„6 水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8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1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含量„„„„„„„„„„„„„„„„„„„11 荧光法测定维生素B2„„„„„„„„„„„„„„„„„„„„„„„„13 水质 钾和钠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自来水中镁的含量„„„„„„„„„„„„„„19 苯、萘、联苯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及柱效能的测定„„„„„„„„„„„21

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一、实验内容:

1.吸收曲线的制作。

2.标准曲线的制作。

3.未知水样的铁含量的测定。

二、准备工作 1、722S型分光光度计20台(二人一台)。

2、通知仪器室准备20套仪器:

(1)50ml容量瓶7只。

(2)1ml刻度吸管1支。

(3)吸球1只。

(4)洗瓶1只。

(5)400ml烧杯(废液杯)1只。3.准备好公用仪器:

(l)1ml刻度吸管(发样品用)1支。

(2)100ml小烧杯(发标准Fe3+)20只。

(3)自动加液器二套(6只),盛放HAc-NaAc缓冲溶液,1%盐酸羟胺及0.1%邻菲罗啉。

4.试剂:

(1)100μg/mlFe3+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9gNH4Fe(SO4)2·12H2O于100ml烧杯中,加入1:1HCl20ml及少量水,溶解后,转移到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刻度、摇匀。

(2)0.10%邻菲罗啉水溶液:将0.100g邻菲罗啉溶于加有2~3滴浓HCl的蒸馏水100ml中,贮于棕色瓶内。

(3)HAc-NaAc缓冲溶液:取12.9mlC.P.级HAc及34gC.P.级NaAc·3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4)1%盐酸羟胺水溶液:取1g盐酸羟胺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

5.未知样品

不另配制,直接将标准Fe3+液发于同学交上来的容量瓶中,发放体积应介于0.2~1.0ml间,可为0.3,0.5,0.7,0.9ml。未知样品体积以1ml计。

三、提问内容:

1.在本实验中,那些试剂加入量要比较准确,哪些试剂则可不必?为什么?

2.要使分光光度测定结果的误差尽可能小一些,吸光度的最佳读数范围为多少?如何控制?

比色皿壁被有机试剂染上颜色,用水不易洗去,可试用HCl-C2H5OH(1:2)洗涤液浸泡,然后水洗,应避免使用毛刷或铬酸洗涤液。

(3)比色皿的盛液量:比色皿内所装溶液量不宜太少,致使光线无法照射到溶液上,也不宜太多,以使溶液洒出流入光度计内,一般以装至比色皿高度的2/3~4/5为宜。

7.实验中如用配制过久的盐酸羟胺溶液,对分析结果将有何影响?

如盐酸羟胺配制过久,则因其还原能力减弱,而无法将试样中的Fe3+完全还原成Fe3+,并与邻菲罗啉定量形成橙红色络合物,这样将使测定结果偏低。

8.吸收曲线的制作:

吸取1.0ml 100μg/ml标准Fe3+溶液,注入50ml容量瓶中,加入5ml 1%盐酸羟胺溶液,5mlHAc—NaAc缓冲液及3ml 0.10%邻菲罗啉溶液,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在722S型分光光度计上,用1cm比色皿,采用试剂空白,在440~560nm间,每隔10nm测定一次吸光度,然后绘制A—λ吸收曲线,以选择最适当的测定波长。

9.标准曲线的制作:

在5只容量瓶中,分别加入100μg/ml标准Fe3+液0.20ml,0.40ml,0.60ml,0.80ml及1.0ml(可利用上述那个,不必再配)。再各加入5ml 1%盐酸羟胺溶液,5ml HAc-NaAc缓冲溶液和3ml 0.10%邻菲罗啉溶液(次序不能颠倒),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所选择的波长下,用1cm比色皿,采用试剂空白,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作出A-C工作曲线。

10.未知试样中铁含量的测定:

用洗净的50ml容量瓶一只向教师领取1ml未知试样(贴上标签,写上学号),按与标准溶液完全相同的步骤配成有色溶液,并摇匀,然后在与制作标准曲线完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测出其吸光度。由该吸光度值即可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相应的铁含量。

五、计算公式

未知试样含铁量(p.p.m.)=

六、评分标准

≤5‰

≤10‰

≤15‰

>15‰

5分

4分

3分

2分

(1)选用仪器“pH”档,将清洗干净的电极浸入欲测标准pH缓冲溶液中,按下测量按钮,转动定位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的pH值稳定在该标准缓冲溶液pH值;(2)松开测量按钮,取出电极,用蒸馏水冲洗几次,小心用滤纸吸去电极上水液;(3)将电极置于欲测试液中,按下测量按钮,读取稳定值pH,记录。松开测量按钮,取出电极,按(2)清洗,继续下个样品溶液测量。测量完毕,清洗电极,并将玻璃电极浸泡在蒸馏水中。

2.双标准pH缓冲溶液法测量溶液pH值

为了获得高精度的pH值,通常用两个标准pH缓冲溶液进行定位校正仪器,并且要求未知溶液的pH值尽可能落在这两个标准pH溶液的pH值中间。

(1)按单位标准pH缓冲溶液方法步骤(1)﹑(2),选择两个标准缓冲溶液,用其中一个对仪器定位;

(2)将电极置于另一个标准缓冲溶液中,调节斜率旋钮(如果没设斜率旋钮,可使用温度补偿旋钮调节),使仪器显示的pH读数至该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

(3)松开测量按钮,取出电极,用蒸馏水冲洗几次,小心用滤纸吸去电极上水液;再放入第一次测量的标准缓冲溶液中,按下测量按钮,其读数与该试液的pH值相差至多不超过0.05pH单位,表明仪器和玻璃电极的响应特性均良好。往往要反复测量﹑反复调节几次,才能使测量系统达到最佳状态;

(4)当测量系统调定后,将洗干净的电极置于欲测试样溶液中,按下测量按钮,读取稳定pH值,记录。松开测量按钮,取出电极,冲洗净后,将玻璃电极浸泡在蒸馏水中。

五﹑问题讨论

1. 在测量溶液的pH值时,为什么pH计要用标准pH缓冲溶液进行定位? 2. 使用玻璃电极测量溶液pH值时,应匹配何种类型的电位计?

3.为什么用单标准pH缓冲溶液法测量溶液pH值时,应尽量选用pH与它相近的标准缓冲溶液来校正酸度计?

用吸液管取1.00、3.00、5.00、10.00、20.00 mL氟化物标准溶液,分别置于5只50 mL容量瓶中,加入10mL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分别移入100 mL聚乙烯杯中,放入一只塑料搅拌子,按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插入电极,连续搅拌溶液,读取搅拌状态下的稳态电位值(E)。在每次测量之前,都要用水将电极冲洗净,并用滤纸吸去水分。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制E-lgcF-标准曲线,浓度标于对数分格上,最低浓度标于横坐标的起点线上。

4.水样测定

用无分度吸液管吸取适量水样,置于50 mL容量瓶中,用乙酸钠或盐酸溶液调节至近中性,加入10mL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将其移入100 mL聚乙烯杯中,放入一只塑料搅拌子,插入电极,连续搅拌溶液,待电位稳定后,在继续搅拌下读取电位值(Ex)。在每次测量之前,都要用水充分洗涤电极,并用滤纸吸去水分。根据测得的毫伏数,由标准曲线上查得试液氟化物的浓度,再根据水样的稀释倍数计算其氟化物含量。

5.空白试验

用去离子水代替水样,按测定样品的条件和步骤测量电位值,检验去离子水和试剂的纯度,如果测得值不能忽略,应从水样测定结果中减去该值。

当水样组成复杂时,宜采用一次标准加入法,以减小基体的影响。其操作是:先按步骤4测定出试液的电位值(E1),然后向试液中加入与试液中氟含量相近的氟化物标准溶液(体积为试液的1/10~1/100),在不断搅拌下读取稳态电位值(E2),按下式计算水样中氟化物的含量:

式中:Cx—水样中氟化物(F-)浓度(mg/L);

Vx—水样体积(mL);

cs—F-标准溶液的浓度(mg/L);

Vs—加入F-标准溶液的体积(mg/L);

△E—等于E1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

一、实验目的

用苯作标准物,测定己烷、环己烷、甲苯的定量校正因子,根据色谱图,用归一法测定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用外标法测定混合物中甲苯的含量。学习定量校正因子的测定和气相色谱常用的定量方法。

二、仪器与试剂

气相色谱仪、热导池检测器、10微升注射器3支、色谱柱:不锈钢色谱柱(长2米,内径4毫米)

15%聚乙二醇—1000:6201担体(60—80目)、苯、甲苯、己烷、环己烷(都为分析纯)、混合物样品

三、实验步骤

1.色谱条件:

柱温80ºC;载气,氮气或氢气15—20毫升/分钟(柱后),检测器温度100℃,汽化室温度120—150℃,桥电流130毫安。2.测定相对重量校正因子

在分析天平上,于5毫升中,按重量比大约2 :1的比例,称取己烷和苯配制二元混合物。待色谱仪基线稳定后,进样分析二元混合物,重复3—5次。量取己烷和苯的峰面积,按公式求出己烷对苯的相对重量校正因子。以此为例,测定并求出环己烷对甲苯的相对重量校正因子。

3.定量测定各组分含量

(1)归一化法

如果被测样品中只含有己烷、环己烷和甲苯,并且三者相对重量校正因子均已求出,即可进被测样品进行色谱分析,按归一化法求出各组分的含量。(2)外标法

如果被测试样中含有微量苯,预测定其含量,则可以甲苯为溶剂,配制已知浓度的苯标准溶液,用外标法测定试样中苯的含量,具体方法如下:准确量取10毫升苯于100毫升容量瓶中,用甲苯稀至刻度,摇匀,作为标准储备液(体积百分数,v/V)。准确分别量取1,2,3,4,5,6毫升储备液于5个10毫升容量瓶中,用甲苯稀释定容,摇匀,作为系列标准溶液。

将六个标准溶液分别进样,每次1微升,测量各自的峰高(或峰面积)。以峰高(或峰面积)对苯浓度绘制工作曲线。取1微升被测样品注入色谱分析,重复3次,取峰高(或峰面积)平均值,由工作曲线查出被测样品中苯的浓度。

四、问题讨论

1.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峰面积为什么要用校正因子校正? 2.试说明归一化法定量的适用范围。

0

苯甲酸吸收曲线(10ug/mL)1.6001.4001.200吸光度1.0000.8000.6000.4000.2000.0002002052102************3103***335340345350波长

3.3 标准曲线的绘制

准确吸取苯甲酸标准溶液若干体积,稀释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0~16ug/mL),于最大吸收波长分别测出其吸光度。然后以浓度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出标准曲线。3.4 样品测定

由步骤3.2的测量结果,从标准曲线查出样品的浓度。

五、结果计算

根据未知液的稀释倍数,可求出未知溶液的浓度。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930 型荧光光度计(附液槽一对,漏光片一盒)容量瓶

毫升6个 吸量管

5毫升l支

棕色试剂瓶(500 mL)洗瓶(500 mL)冰箱 2.试剂

(1)100.0 mg·L1 -维生素B2标准贮备液准确称取0.1000 g维生素B2,将其溶解于少量的1%乙酸 中,转移至1 L容量瓶中,用1%乙酸稀释至刻度,摇匀。(2)5.00 mg·L-1

-维生素B2工作标准溶液准确移取5.00 mL 100.0 mg·L1

维生素B2标准贮备液于1L容量瓶中,用1%乙酸稀释至刻度,摇匀。

(3)待测液取市售维生素B2一片,用1%乙酸溶液溶解,在1 L容量瓶中定容。以上溶液均应装于棕色试剂瓶中,置于冰箱冷藏保存溶液应保存在棕色瓶中,置于阴凉处。

四、实验步骤

1.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在五个干净的50 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1.00 mL,2.00 mL,3.00 mL,4.00 mL和5.00 mL 5.00 mg·L-1维生素B2工作标准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标准系列溶液的测定

开启仪器电源,预热约10min。用蒸馏水作空白,从稀到浓测量标准系列溶液的荧光强度。

3.未知试样的测定

取2.50 mL待测液置于5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测定标准系列溶液时相同的条件,测量其荧光强度。

五、数据及处理

1.用标准系列溶液的荧光强度绘制标准曲线。2.根据待测液的荧光强度,从标准曲线上求得其浓度。3.计算药片中维生素B2的含量,用mg/片表示。

六、思考题

1.在荧光测量时,为什么激发光的入射与荧光的接收不在一直线上,而呈一定角度? 2.为什么要使用两块滤光片,其选择的根据是什么?

参考资料

[1]H.H.Willard,L.L.Merritt and J.A.Dean,《Instrumental Methods ofAnalysis》,5th ed.,p.145,Nostrand,New York,1974。

[2]厦门大学化学系分祈化学教研室编,陈国珍主编,《萤光分析法》,第248页,科学出版社,1975。

43.5.5 钠标准使用溶液I,含钠100.00mg/L:吸取钠标准贮备溶液(3.5.2)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2mL硝酸溶液(3.2),以水稀释至际线,摇匀。此溶液可保存3个月。3.5.6 钠标准使用溶液Ⅱ,含钠10.00mg/L:吸取钠标准使用溶液Ⅰ(3.5.5)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2mL硝酸溶液(3.2),以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可保存一个月。仪器

4.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仪器操作参数可参照厂家说明书进行选择。

4.2 钾和钠空心阴极灯:灵敏吸收线为钾766.5nm,钠589.0nm;次灵敏吸收线为钾404.4nm,钠330.2nm。

4.3 乙炔的供气装置:使用乙炔钢瓶或发生器均可,但乙炔气必须经水和浓硫酸洗涤后,方可使用。

4.4 空气压缩机:均应附有过滤装置,由此得到无油无水净化空气。

4.5 对玻璃器皿的要求:所用玻璃器皿均应经硝酸溶液(3.2)浸泡,用时以去离子水洗净。采样和样品

水样在采集后,应立即以0.45μm滤膜(或中速定量滤纸)过滤,其滤液用硝酸(3.2)调至pH1~2,于聚乙烯瓶中保存。分析步骤

6.1 试料的制备

如果对样品中钾钠浓度大体已知时,可直接取样,或者采用次灵敏线测定先求得其浓度范围。然后再分取一定量(一般为2~10mL)的实验室样品于50mL容量瓶中,加3.0mL硝酸艳溶液(3.3),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应在当天完成测定。6.2 校准溶液的制备 6.2.1 钾校准溶液

取6只50mL容量瓶,分别加入钾标准使用溶液(3.5.4)0,0.50,1.00,1.50,2.00,2.50mL,加硝酸艳溶液(3.3)3.00mL,加硝酸溶液(3.2)1.00mL,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其各点的浓度分别为:0,1.00,2.00,3.00,4.00,5.00mg/L。本校准溶液应在当天使用。6.2.2 钠校准溶液

取6只50mL容量瓶,分别加入纳标准使用溶液Ⅱ(3.5.6)0,1.00,3.00,5.00,7.50,10.00mL,加3.00mL硝酸铯溶液(3.3),加1mL硝酸溶液(3.2),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其各点的浓度分别为0,0.20.0.60,1.00,1.50,2.00mg/L。本校准溶液应在当天使用。6.3 仪器的准备

将待测元素灯装在灯架上,经预热稳定后,按选定的波长,灯电流,狭缝,观测高度,空气及乙炔流量等各项参数进行点火测量。

注意:在打开气路时,必须先开空气,再开乙炔;当关闭气路时,必须先关乙炔,后关空气,以免回火爆炸。

当点火后,在测量前,先以硝酸溶液(3.3)喷雾5min,以清洗雾化系统。

6对于钾和钠浓度较高的样品,在使用本标准时会因稀释倍数过大,降低测定的精密度、同时也给操作带来麻烦。因一般的地表水中钾和钠的浓度都比较高,可使用次灵敏线钾440.4nm、钠330.2nm测定,浓度范围可扩大到钾为200mg/L以内,钠为100mg/L以内。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规划标准处提出。本标准由黄河水资源保扩监测中心站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荣周。

本标准委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解释。

83、浓盐酸 优级纯,稀盐酸溶液1 mol·L

4、纯水 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1四、实验步骤

1、配制标准溶液系列

(1)标准溶液系列 准确吸取2.00、4.00、6.00、8.00、10.0mL上述钙标准使用液,分别置于5只25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该标准溶液系列钙的浓度分别为8.00、16.0、24.0、32.0、40.0μg ·L-1。

(2)镁标准溶液系列 准确吸取1.00、2.00、3.00、4.00、5.00mL上述镁标准使用液,分别置于5只25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该标准溶液系列镁地浓度分别为2.0、4.0、6.0、8.0、10.0μg ·L-1。

2、配制自来水样溶液 准确吸取适量(视未知钙、镁的浓度而定)自来水置于25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3、根据实验条件,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按仪器操作步骤(见本章8.3.4节)进行调节,待仪器电路和气路系统达到稳定,记录仪基线平直时,即可进样。测定各标准溶液系列溶液的吸光度。

4、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分别测定自来水样溶液中钙、镁的吸光度。

五、思考题

1、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的基本原理。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为何要用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作光源?能否用氢灯或钨灯代替,为什么?

3、如何选择最佳的实验条件?

4、原子化器有何作用?

5、样品预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0-

1-1

四、操作步骤

1.测定条件的选择

(1)色谱柱长 250 mm,内径 4.6 mm,装填 C-18 烷基键合相,颗粒度 10μm 的固定相

(2)流动相 甲醇:水(83:17),流量 1.0 mL· min1

-(3)紫外光度检测器 测定波长 254 nm(4)进样量 20μL 2.仪器操作

(1)将配置好的流动相于超声波发生器上,脱气 15 min。

(2)将仪器按照仪器的操作步骤调节至进样状态,待仪器液路和电路系统达到平衡,基线平直时,吸取 60µL 标准工作液,进样 20µL,记录色谱图,重复进样两次。

(3)吸取 60µL 样品,进样 20µL,记录色谱图,重复进样两次。

五、数据处理

1.记录实验测定条件

(1)色谱柱与固定相

(2)流动相及其流量

(3)检测器

(4)进样量

2.测量各色谱图中苯、萘、联苯等的保留时间tR及相应色谱峰的半峰宽Y1/2,计算各对应理论塔板n,并将数据列表。已知组分的出峰顺序为苯、萘、联苯。

3.求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

六、思考题

1.由计算得到的各组分理论塔板数说明了什么?

2.高效液相色谱采用 5~10 μm 粒度的固定相有何优点?为什么?

第三篇:煤矿演示实验室实验指导书

实验1 倾斜分层采煤法、煤层群巷道布置

课时:2个学时 服务课程:煤矿开采学

一、实验目的

介绍倾斜分层采煤法、煤层群巷道布置的特点,借助模型使学生对倾斜分层采煤法、煤层群巷道布置有更为直观的认识,从而能独立完成类似煤层巷道的设计。

二、原理说明

倾斜分层采煤法巷道布置和煤层群巷道布置是类似的,只不过倾斜采煤法是在采区内布置运输上山和轨道上山,将厚煤层分层通过运输上山和轨道上山系统来实现开采;煤层群一般是在最下层煤(岩石)中布置运输上山和轨道上山,将上部煤层通过最下面布置的运输上山和轨道上山来实现开采。

三、实验设备

倾斜分层采煤法、煤层群巷道布置模型。

四、实验内容

1)讲解模型中巷道布置的特点;

2)讲解模型中系统的通风、运煤、运料线路; 3)启动模型,演示通风、运煤、运料线路。

五、实验注意项

本实验主要是讲解和演示的结合,教师和实验室人员负责答疑和进行操作,学生以观察、询问为主。实验应按操作说明进行,未经许可学生不得操作试验模型上的装置和仪器。

开启和关闭模型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1)启动模型系统控制台;

2)打开通风模型控制台电源;

3)关闭通风模型控制台电源; 4)打开运煤模型控制台电源; 5)关闭运煤模型控制台电源; 6)打开运料模型控制台电源; 7)关闭运料模型控制台电源; 8)关闭模型系统控制台。

六、思考题

1)倾斜分层采煤法、煤层群巷道布置与单一煤层开采巷道布置有何区别? 2)倾斜分层采煤法巷道布置和煤层群巷道布置主要适用于哪些煤层? 3)区段分层平巷与集中平巷的联系方式种类,说明其应用条件?

七、实验报告

根据实验模型,徒手绘制倾斜分层采煤法、煤层群巷道布置平面图和剖面图,并对各个巷道名称加以标注。

实验2 矿井开拓

课时:2个学时 服务课程:煤矿开采学;采煤概论

一、实验目的

矿井开拓是在某一井田范围内,为了采煤从地面向地下开掘一系列巷道进入煤体,简历矿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和动力供应等生产系统。通过介绍矿井开拓方式和分类,让学生初步掌握在何种条件下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使其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二、原理说明

矿井开拓方式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煤的埋藏深度,井筒形式、数目及配置,开采水平数目和位置,大巷井底车场,通风、运输、供电等,而且还要考虑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要选择矿井开拓方式,必须经过技术、经济等的比较,方可确定。

三、实验设备

实验室矿井开拓模型

四、实验内容

1)介绍开拓方式分类; 2)介绍开拓确定原则;

3)介绍立井、斜井、平硐和综合开拓的基本特征; 2)介绍模型中的开拓方式与开拓巷道布置。

五、实验注意项

本实验主要是讲解和演示的结合,教师和实验室人员负责答疑和进行操作,学生以观察、询问为主。实验应按操作说明进行,未经许可学生不得操作试验模型上的装置和仪器。

六、思考题

1)试述开拓方式分类及确定原则? 2)简述井筒(硐)形式的比较与选择。

3)说说立井、斜井、平硐和综合开拓的基本特征。

七、实验报告

根据实验模型,徒手绘制模型开拓方式布置平面图和剖面图,并对各个巷道名称加以标注。

实验3 采煤工艺与矿井开发

课时:2个学时 使用课程:煤矿开采学、矿业工程、采矿概论、煤炭开发与综合利用、煤矿地质基础与采矿工程

一、实验目的

介绍采煤工艺中采、装、运、支、处等各工序和矿井开拓方式,使学生对采煤工艺和矿井的地面工业广场与开拓方式有一定的掌握,从而满足所从事专业中对煤炭开采工艺和矿井建设知识的需求。

二、原理说明

采煤工艺主要是采、装、运、支、处五个工序,而五个工序必须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配合,方可进行。矿井建设中地面主要的工程是地面工业广场的布置,包括井塔、办公楼、机修厂、材料库、福利楼等设施。矿井开拓方式按井筒(硐)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按开采水平分为单水平开拓和多水平开拓;按开采准备方式分为上山式开采、上下山式开采和上山及上下山混合式开采;按开采水平大巷布置方式分为分煤层大巷、集中大巷和分组集中大巷布置。

三、实验设备

实验室现代化矿井模型,各类工作面模型,支护设备模型。

四、实验内容

1)介绍各种采煤工艺及特点;

2)介绍地面工业广场的布置和矿井开拓方式及使用条件特点; 3)讲解模型中工作面的工艺方式,设备布置及各工序之间的关系; 4)启动模型,演示采煤工艺过程和通风、运煤、运料线路。

五、实验注意项

本实验主要是讲解和演示的结合,教师和实验室人员负责答疑和进行操作,学生以观察、询问为主。实验应按操作说明进行,未经许可学生不得操作试验模型上的装置和仪器。

开启和关闭模型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1)启动模型系统控制台; 2)打开工作面模型控制台电源;

3)关闭工作面模型控制台电源; 4)打开运输系统控制台电源; 5)关闭运输系统控制台电源; 6)打开矿井提升系统控制台电源; 7)关闭矿井提升系统控制台电源; 8)关闭模型系统控制台。

六、思考题

1)什么是采煤工艺,各工序之间的顺序有何联系。

2)采煤工艺参数如何确定?支架,采煤机的工作方式如何选择? 3)矿井开拓按类型分为哪几种。地面工业广场的布置如何更加合理? 4)立井、斜井、平硐和综合开拓如何选择,进行简单说明。

七、实验报告

根据实验模型,徒手绘制模型中的工作面设备布置图,并对各个设备名称加以标注。

实验4 矿井开采和生产系统

课时:2个学时 使用课程:矿业工程、采矿概论、煤炭开发与综合利用、煤矿地质基础与开采方法

一、实验目的

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煤矿地下开采方法的基本知识和生产系统等,掌握矿山地下生产的基本知识,煤炭生产各环节的设计方法和工艺流程,同时也应对矿山压力和安全生产有一基本了解,以满足学生今后从事专业工作的需要。

二、原理说明

煤矿地下主要采煤方法有走向长壁采煤法、倾斜长壁采煤法、放顶煤采煤法、倾斜分层长壁采煤法、刀柱采煤法等多种。而矿井的主要生产系统主要有运煤系统、通风系统、运料排矸系统和排水系统。结合模型,对几种采煤方法进行直观的认识,就采区的巷道布置和生产系统、矿山压力、采场的回采工艺等做一说明。

三、实验设备

实验室现代化矿井模型

四、实验内容

1)讲解模型中几种采煤方法;

2)讲解模型中各采煤方法的通风、运煤、运料线路; 3)介绍模型中各采煤方法巷道布置特点 4)启动模型,演示通风、运煤、运料线路。

五、实验注意项

本实验主要是讲解和演示的结合,教师和实验室人员负责答疑和进行操作,学生以观察、询问为主。实验应按操作说明进行,未经许可学生不得操作试验模型上的装置和仪器。

开启和关闭模型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1)启动模型系统控制台; 2)打开通风模型控制台电源;

3)关闭通风模型控制台电源; 4)打开运煤模型控制台电源; 5)关闭运煤模型控制台电源; 6)打开运料模型控制台电源; 7)关闭运料模型控制台电源; 8)关闭模型系统控制台。

六、思考题

1)我国常用的主要采煤方法有哪几种?

2)试述走向长壁采煤法和倾斜长壁采煤的各自特点? 3)说说矿井的主要生产系统。

七、实验报告

根据实验模型,徒手绘制模型巷道的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并对各个巷道名称加以标注。

第四篇:矿山测量学教学实验指导书

《矿山测量学》教学实验指导书

笔:吴 浩

2009年8月

实验一 仪器的对中与整平

1.实验目的

(1)认识全站仪各操作部件的用途及学会使用方法。(2)初步认识仪器的对中与整平的操作方法。(3)初步认识全站仪的操作。

2.实验内容

(1)观看对中与整平的操作。

(2)操作仪器,熟悉全站仪的操作部件并进行练习方法1。

(3)练习全站仪的对中与整平的操作。

3.实验步骤

(1)对中 先架设三脚架于测站点上,使架头大致水平,架头中心大致对准测站标志,踩紧三脚架,装上仪器,旋上中心螺旋;然后利用光学对中器进行仪器对中,即旋转脚螺旋,用光学对中器对准测站标志,此时仪器并不水平,遂伸缩三脚架腿,使圆气泡居中而致仪器粗平,再用脚螺旋精确整平仪器。(2)整平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两脚螺旋的连线,用两手同时对向或反向旋转这两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然后将照准部转动约90°,再旋转第三只脚螺旋,使管气泡居中。经反复调试,直至照准部转到任何方向,气泡的偏移均不超过一格为止。

4.实验要点

(1)学会制、微动螺旋的使用。

(2)学会用移动三脚架的一条腿使水准仪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3)学会仅用两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4)学会用移动三脚架使仪器管水准器的气泡居中。5.实验仪器

电子全站仪l台,配套棱镜2组 6.实验注意事项

(1)全站仪和棱镜安放到三脚架上后必须立即将中心螺旋旋紧,严防仪器从脚架上掉下摔坏。实验二 全站仪观测综合实验

1.实验目的

1认识全站仪各操作部件的用途及学会使用方法。2熟悉仪器的角度、距离观测的操作方法。3掌握全站仪碎部测量的基本方法。

2.实验内容

(1)观看对中与整平的操作。

(2)操作仪器,熟悉全站仪的操作部。

(3)练习全站仪的测角与测量距离的操作。(4)练习全站仪的碎部测量操作。

3.实验步骤(1)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①度盘配置:设共测n个测回。则第i个测回的度盘配置位置为

略为偏大几分。视仪器的复测装置不同,度盘配置方法各异。若装置为复测扳手.则应先转动照准部,使度盘读数为该测回度盘位置,扳下复测扳手,再转动照准部瞄准左目标,复位复测扳手。若装置为度盘变换手轮时,则先瞄准左目标,然后旋转变换手轮,使度盘读数为该测回度盘位置。②一测回观测:

盘左 瞄准左目标A,读水平度盘读数并记作al;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右目标B,读水平度盘读数并记作bl;将观测数据填入表中(见表2-4),计算上半测回角值

盘右 瞄准右目标B,读数并记作b2;逆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左目标A,读数并记作a2;计算下半测回角值

检查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是否超限;计算一测回角值③测站观测完毕后,立即检查各测回角值互差是否超限,计算平均角值。

(2)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步骤(具体操作流程以具体全站仪为准)

①安置仪器:在已知控制点上安置全站仪,开机、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②设置测站:选择“设置测站”,输入测站点号,确认后选择“坐标”进行测站坐标(X,Y,H)输入,然后保存。若仪器内存有该点坐标,也可直接检索调用。最后输入仪器高并确认。

③定向:选择“定向”,判断是用“人工定向”还是“坐标定向”。人工定向:输入后视点号、棱镜高及定向水平角,按“设定”完成定向;若要设定定向水平角为零,则可直接按“置零”完成定向。坐标定向:输入后视点点号、棱镜高后确认,同时显示机算的定向角,按“记录”后提问是否进行多余观测,一般回答“否”完成定向。

④开始碎部点测量:进入“测量”状态,输入所测碎部点点号、编码、棱镜高后,瞄准竖立在碎部点上的反光棱镜,揿按定义为“全能”的热键,仪器即测量出立镜点的坐标并保存到仪器内存中,同时将碎部点点号自动加1 返回测量状态。再输入编码、镜高,测量第2 个碎部点。按此方法,测完并保存其后所测碎部点的三维坐标。测量碎部点的同时应根据实景绘制草图,作为室内编图的参考。

4.实验要点

(1)学会测回法观测。

(2)水平角观测应为前进方向的左角。角度闭合差应40n(n为转折角个数)。(3)导线边长单向观测1测回。各边一测回两次读数之差不超过10mm时,取平均值作为该边观测值。

(4)导线布设的基本要求:(采用局部坐标系)每个小组要完成一条闭合导线的测设,其导线施测的技术要求如下表:(5)学习CASS 5.1野外测量的成图

 掌握在CASS5.1中掌握绘出一张地图的基本过程。

 掌握用CASS5.1测制地形图的和基本方法。重点掌握“草图法”工作方式中的“点号定位”、“坐标定位”、“编码引导”几种方法。 根据野外测量点来绘图:采用方法“点号定位”,最后绘图。

5.实验仪器

电子全站仪基座l台,配套棱镜2组 6.实验注意事项

(1)全站仪和棱镜安放到三脚架上后必须立即将中心螺旋旋紧,严防仪器从脚架上掉下摔坏。

(2)瞄准目标(花杆)时,尽量瞄准其根部,以减小目标倾斜引起的误差。(3)观测过程中,注意别误动复测扳手或度盘变换手轮。若发现气泡偏移超过一格时,应重新整平。

(4)观测值记录无须标注角值单位“°′″”,而以空格代替。

(5)计算角值时,当右目标读数b小于左目标读数a时,应将b加上360°后再减a。

(6)限差要求:对中误差≤3mm,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40″,若超限则重测该测回;各测回角值互差≤24″,超限则重测该测站。

(7)外业数据采集时,记录及草图绘制应清晰、信息齐全。特别要注意草图上点号、连接点和连接线等信息的绘制和记录,以方便绘图。(8)数据处理前,要熟悉所采用软件的工作环境及基本操作要求。(9)坚持当天测的数据当天传输下载至电脑。

实验三 GPS接收机认识与操作

1.实验目的

(1)熟悉手持GPS接收机(eTrex Venture)各部件的名称、功能和作用。(2)学会使用手持GPS接收机进行野外观测。

2.实验内容

(1)认识手持GPS接收机(eTrex Venture)的按键组成,并熟悉各个按键的功能。

(2)学会利用手持GPS接收机(eTrex Venture)进行定位和导航。

3.实验步骤

3.1 手持GPS接收机(eTrex Venture)按键及功能介绍。(1)鼠标键(五个方向的开关)

垂直按下后放开,进入高亮选项或者确认信息。

按下不放开,把当前位置标定为航路点。

上下/左右移动—a:在列表选项中移动

b:移动到屏幕上的按钮或图标

c:输入中文和数据

d:移动地图页面箭头(2)翻页键

按下后放开,循环显示各个页面,或者退出当前操作

(3)电源键

按下并保持—开机或关机

按下后放开—背景光开/关(4)缩放键

按下后放开—在地图页面中,放大缩小比例尺

按下后放开—在卫星页面中,调节屏幕显示对比度(5)查找键

访问查找菜单

3.2 手持GPS接收机(eTrex Venture)野外操作 1.启动Venture

按住电源键并保持至开机,然后会看到欢迎画面,按翻页键确认版本以及警告信息,最后进入“卫星画面”。2.坐标系转换(WGS84——BJ54)(1)位置格式的设定

1)在主菜单页面中,用鼠标键选择“设置”,然后按下鼠标键,进入“设置页面”;再选择“单位”,进入“单位页面”

2)上下移动鼠标键,将光标移动到“位置显示格式”,垂直按下鼠标键,然后选择“User UTM Grid”,按下鼠标确认。

3)在出现参数输入界面中,用鼠标键输入相关参数。中央经线为114度。完成参数输入后,通过鼠标键将光标移动到“存储”,按下鼠标键,完成修改(2)地图基准的设定

1)在“单位”设置页面中,通过鼠标键选择“地图基准”,然后垂直按下鼠标键,接着选择“User”,确认。

2)在出现的参数设置中,根据当地情况,用鼠标键输入Dx,Dy,Dz和Df

3)移动光标到“存储”按钮上,确认,完成修改。3.存点

1)移动光标到航路点名称,按一下就显示出中文拼音输入键盘,然后用鼠标移动到要输入字母的地方,按下鼠标键就可以选择这个字母,光标会自动移动到下一个位置

2)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这个拼音输入完为止,接着用鼠标键选择所需要的汉字

3)重复上面的过程,直到该点名称输入完成,用鼠标键选择“确定”按钮,完成名称的输入。

4)如果输入有错时,可以按“<”来删除错误。

4.实验要点

(1)学会制、微动螺旋的使用。

(2)学会用移动三脚架的一条腿使水准仪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3)学会仅用两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4)学会用移动三脚架使仪器管水准器的气泡居中。5.实验仪器

手持GPS接收机(eTrex Venture)一台、记录本、5号电池等耗材各一套 6.实验注意事项

(1)使用时仪器注意防潮,防水

(2)不要摔打,敲击或者剧烈震动GPS接收机,避免损坏其中的电子器件(3)使用质量比较好的电池

实验四 全站仪法测设(含直角坐标法测设)

1.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能在地形图上进行设计。(2)掌握施工放样的几种基本方法。

(3)学会对放样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和精度评定

2.实验内容

(1)在已有的地形图上设计一条建筑基线。

(2)在图上读取该基线起、终点坐标,设计、选择放样方法。(3)根据已知控制点数据和设计点数据,按设计方案计算放样数据。(4)放样该基线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5)对放样结果进行误差分析,评定放样结果的精度。

3.实验步骤

1、图上设计基线位置

①从已有图纸上根据控制点位置和建筑物轴线位置设计一条建筑基线,须满足:

a.建筑基线与建筑物轴线水平或垂直;

b.控制点尽量与基线的起、终点通视。

②读取基线的起、终点坐标,设计放样方案。

2、测设数据的准备

①准备控制点资料(一般选择原测图控制点作为放样控制点)。②选择测站点和定向点。③计算各点的放样数据。

3、用经纬仪正、倒镜分中法放样角度β,钢尺放样水平距离D,水准仪放样高程

①在测站点上安置经纬仪。

②盘左:望远镜照准已知方向,配水平度盘读数为0°00 00²。松开照准部,顺转到度盘读数约为β值时制动,用水平微动螺旋准确调至读数β。指挥人在望远镜视线上适当的位置打一木桩,用小钉准确地在木桩上标定其位置。③盘右:望远镜再照准已知方向,配水平度盘读数为180°00¢00²。松开照准部,逆转到度盘读数约为180°+β值时制动,用微动螺旋准确调至读数180°+β。指挥人在望远镜视线方向原木桩上,用小钉准确地标定其位置;若两点重合,该点即是正确位置。若两点不重合,则取两点连线的中点作为正确位置,则该点与测站点的连线方向即为放样方向。

④在已放样方向上粗放设计距离D并测量丈量时钢尺温度t,打桩,并用水准仪往返测定测站点与粗放点间高差。

⑤计算三项改正数和实际已粗放平距D¢及距离改正数ΔD。在已放方向上延长 或缩短ΔD即可。

⑥置水准仪于测站点和放样点间,读后视读数,算前视应读数,指挥人在前视点上下移动水准尺至前视读数为前视应读数止,尺底做标记,即为设计高程位置。⑦同法放样其余各点。

4、全站仪坐标法放样

①在测站点上安置全站仪,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记录。

②开机,设置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指标(绝对式度盘不需设置度盘指标)。进入坐标菜单,建立放样文件(可一次输入所有坐标及点号,放样时则只需输入点号)或直接进入坐标放样状态。

③输入测站坐标X0、Y0、H0 和仪器高,输入后视点坐标,按显示的要求瞄准后视点,回车确认。

④输入放样点1的坐标,回车确认。仪器显示放样方向的方位角和仪器由已知方向至放样方向所需旋转的角度dHR和方向(箭头表示),按仪器提示,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转动照准部至dHR=0,此即为放样方向。⑤指挥人在望远镜视线方向上适当的位置树立反光镜,望远镜上下转动瞄准反光镜,按测量键,仪器显示实测距离与放样距离之差dHD(或ΔD),按显示前后移动反光镜,直至显示距离差为0,该立镜点即为放样点的平面位置,打木桩并用小钉准确地标定其位置。输入镜高,仪器显示该点的填、挖高度值Dz(或ΔH),提高或降低反光镜(注意保持镜高不变),至显示填、挖高度为0,则反光镜杆杆底尖端处即为设计高程位置,做好标记。若为挖方,则标记做在地面上,旁设一指示桩,说明挖方高度。

⑥按“next”或“继续”键,仪器显示点号自动加1,输入其坐标,重复④⑤放样其余各点。

4.实验要点

结合具体现场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放样。重点掌握直角坐标法测设。5.实验仪器

电子全站仪l台,配套棱镜2组 6.实验注意事项

全站仪和棱镜安放到三脚架上后必须立即将中心螺旋旋紧,严防仪器从脚架上掉下摔坏。

第五篇:演示实验观后感

演示实验观后感

作为文科物理学习的一部分,我和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安排下参观了位于理学院二楼的实验室,这次的参观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物理不仅仅书我们中学课本上一个个抽象的公式、概念,更令人印象深刻是它包含了许多现实意义,而这种现实意义正是通过一项项有趣的物理实验来体现的。无论是磁悬浮、风洞还是那些我们都叫不上名字的仪器设备,都向我们一一展示着物理这门学科的伟大与深厚。

在各种各样的物理设备中,最吸引我眼球的便是那个可以将声音图像转变为光再把光转变为图像的设备。这个设备清楚地揭示了光也是可以携带信息的这一道理:只要将手隔绝光线,电视机的屏幕上便是一片灰白。这样的原理被运用于光导纤维中,于是使得宽带上网走进千家万户。抽象的物理知识被灵活运用于现实实践当中,并化为更为实用的工具惠及寻常百姓,我相信,这才是众多科学家不辞辛苦、终日埋头于科学研究的终极目的。

其实,我对物理一直保持着敬而远之的观望态度,即使在对分数要求十分严格的中学阶段也只是力争考试结果不至于太过难看而已。直到现在,我依然对书本上那些公式或概念困惑不解。但是,那天参观完物理实验室以后,我才发现原来物理也可以这么生动有趣!如果在物理教学的最开始,老师就以这种方式加以引导并培养我们的学习兴趣,我想,大部分像我一样惧怕物理的人就不会再视物理学习为洪水猛兽了。

下载实验指导书-矿山安全救护仪器应用演示实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验指导书-矿山安全救护仪器应用演示实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演示实验感想

    演示实验感想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因此物理学理论与实践永远不能分离。在物理学理论的教学过程中, 演示实验教学又是一个非常重......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 实验报告 71110419 顾兆伦 2011.11 1.大型闪电盘(辉光盘)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 观察平板晶体中的高压辉光放电现象。 【实验仪器】:大型闪电盘演示仪 图11......

    高中生物演示实验2010

    阿卜力克木 新课标高中生物演示实验(一) 1. 2. 3. 4. 5. 6. 7.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观察DNA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高倍显微镜......

    演示实验论文

    谈谈我对物理演示实验的看法 首先感谢老师在这学期对我们的教导。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

    实验仪器验收报告

    设备验收报告设备名称 实验室设备、教学仪器设备 规格、型号 使用单位*************************** 验收负责人年 月 日设备验收报告 篇二:试验室验收报告黄延lm-3标字[2008]......

    《C语言高级应用》实验指导书

    C语言高级应用 实验指导书 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实验一 顺序、选择及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熟悉C语言编程环境 2.掌握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 3.掌握if语句和switc......

    指导书_实验二+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应用

    实验二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应用[实验目的]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学习建立FTP服务器和WEB服务器;了解HTML静态网页的基本建立方法。 [实验环境]IIS、IE、Dreamweave......

    《Web应用程序设计实验》实验指导书-实验八

    实验八Servlet技术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怎样编写和使用Servlet。 (2)、掌握编写和配置和Servlet有关的web.xml文件。 (3)、掌握在Servlet中使用session的方法;熟悉把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