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军梦”视域下结合哲学思想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军队院校传播思想政治理论的一门主干课程,在培养军校学员的军政素质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而新时期新形势下“强军梦”的提出又成为了摆在军队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面前的新命题。要充分发挥出该课程对“强军梦”的贡献作用,授课教员不仅要让学员牢记饱经沧桑的民族历史,更要让其学会从哲学的角度反思历史,深刻理解历史成败得失背后隐藏着的一般规律,从而为将来献身于“强军梦”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即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章为例,试说明哲学思想的体现在军校历史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强军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主义制度;哲学思想
一、“强军梦”的提出成为“纲要”教学的新命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站在时代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了“中国梦”“强国梦”“强军梦”等重大命题,他在视察国防科技大学时特别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全面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故当前军队院校无不应当紧紧围绕“强军梦”的实现,以新思维、新视角和新方法积极开展日常教学训练,这对于军校政治理论教育而言,无疑是一个崭新的命题。
“纲要”作为传播思想政治理论的一门主干课程,自2007年在全部军队院校推广开展以来,在培养军校学员的军政素质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然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这种推动作用还未得以全部发挥。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时数目相对不足、军校学员日常学习和训练任务繁重、人文社科学习氛围没有形成等因素外,缺乏对历史进程的深刻挖掘和深度反思是一个尤其不能被忽视的重要原因。在授课过程中,教员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课堂气氛的活跃度,常常降低唯物史观在历史课中的引导地位,转而青睐于历史材料的叙述,甚至热衷于“揭秘”教材内容背后的故事。其造成的结果是,学员对历史课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员讲故事技巧的高低和历史趣闻的储备量,课堂上“听故事”成了学员在学习训练之余休息大脑和身体的普遍方式。
实际上,如果不能在课堂上坚持帮助学员透过历史现象发掘其本质和必然性,学员对这门课程的认同感便不能真正地、长久地形成,学员的军政素质也难以通过这门课程得到有效的提高。可见,要发挥“纲要”对实现“强军梦”的贡献作用,教员必须在历史事实的介绍和思想意识的启发之间,运用一种合适的媒介,在这种媒介的帮助和过渡下,让课堂上展示的每一段历史都能激发起学员的深层次认知,从而达到一种持续的思想推动效果,更好地应对摆在军队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面前的“新命题”。
二、哲学思想的运用是“纲要”教学中“活的灵魂”
要发挥哲学思想在“纲要”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地位,首要任务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众多的分支理论中,针对授课内容的特点选择出最贴切的哲学理论。例如,《矛盾论》作为毛泽东辩证法哲学思想的精髓,可以说是中国现实社会矛盾运动的理论形态。它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为主线,有层次地展开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革命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矛盾的基本经验[1],是中国共产党人为正确分析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状并推断革命的将来而必须学会的方法,在今天同样是军校大学生强化自身军政素质的必修课。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章内容,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社会变革伟大胜利的光辉历史,这和领导集体对《矛盾论》的发挥显然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如果分别从《矛盾论》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和“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三个论点出发,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进行引导性阐述,就可能将这种辩证法中的精髓思想融入学员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之中,为实现“强军梦”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军事人才。
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毛泽东在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看作是矛盾问题的精髓,尤其是在哲学上十分重视矛盾特殊性学说,他在《矛盾论》中花了很大的篇幅分别详细地论述了矛盾特殊性的五种存在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得出了与列宁相同的结论:对于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这一思想曾鲜明地反映在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关键道路的选择上。例如,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然条件,体现着生产力提升中矛盾的普遍性一面;但另一方面,中国实现工业化,究竟是选择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那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还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则是中国生产力发展面临的矛盾的特殊性。综合当时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及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等方面,党从中国实际出发,参照前苏联经验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在客观上更有利于处理好工业化面临的特殊困难。而且中国没有照搬前苏联只重视重工业而轻视轻工业和农业的老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现在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观点来看„„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2]就是考虑到了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个方面也存在特殊性这一点,没有片面地看问题,从而避免了国内市场上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的问题,保证了重工业发展的稳定良好态势。
2.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毛泽东继承了和吸收了中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思想,并在列宁的有关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的精辟概述。他在《矛盾论》中这样强调转化的意义:“事情不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就完了,更重要的,还在于矛盾着的事物的互相转化。这就是说,事物内部矛盾着的两方面,因为一定的条件而各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了去,想着它的对立方面所处的地位转化了去。”[3]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诸多重大政策。例如在对农业的改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注意到农民土改后存在个体经济与劳动互助两种积极性,因而并没有强制所有农民都加入互助小组或合作社,而是强调必须采用说服、示范和国家帮助的方法使农民自愿联合起来,逐步地向农村合作化运动的方向进行转化。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化的农户达1.17亿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6.3%,事实证明我党的决策为促进合作化的转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故具有较高的学习价值。3.主要的矛盾与主要的矛盾方面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几年过渡时期里,其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呈现着复杂的情况,但毛泽东认为,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只有一种主要的矛盾在起着领导的作用,“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著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结解了。”[4]
同时,“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5]在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这对主要矛盾中,掌握了强大的国家政权和建立了巩固的工农联盟并开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设的无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均居于主导地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这一时期的国家性质不可能是资本主义的。这就使得中国共产党有可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6]但这种情形不是固定的,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也可以互相转化着。社会主义制度中处于矛盾劣势一方的资本家经过改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等优势又可以服务于合营企业,所以中国共产党对待资本家的态度不同于对待敌人,我们把对企业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给资本家安排适当的工作、保留其选举权并教育和改造他们的思想。这些政策的实行,大大减少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保护并发展了生产力。
三、将哲学思想贯穿于“纲要”第二课堂的开展
如前所述,在“纲要”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哲学思想固然能够有效增强军校学员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知与反思力度,促进其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然而,不仅是极其有限的教学计划使得教员难以在课堂上直接给学员渗透唯物史观,哲学的博大精深与历史的纷繁复杂也让许多学员在这条道路上望而却步,故“纲要”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发挥不可避免地打了较多的折扣。对此,发动学员在课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纲要”第二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员在教员的指导下开展“纲要”第二课堂,其途径是多元化的,但需要注意的是,“纲要”第二课堂的开展同样有必要将哲学思想贯穿于历史学习的始终。例如,教员在布置给参与第二课堂的学习小组相关任务和命题后,可以附上一份“参考书目推荐清单”,在清单所列举的书籍中选择一至两本必读的哲学类书籍,指导学员根据任务和命题的需要挑选相关的章节内容进行阅读,并结合参考书籍上的某些观点进行思考和研究,最终教员对第二课堂小组的成果做直接的点评、建议与修改。总之,将哲学思想融入“纲要”课堂内外的教学中,需要授课教员发挥更多的引导作用,对其理论水平和育人水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相信最终对“强军梦”的实现必将起到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
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述评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易想和
摘要:人口控制思想是指关于控制人口的态度、看法、观点与意见的总和。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许多志士仁人均提出过关于控制人口的观点和思想,其中较具代表性的首推马寅初。马寅初坚持真理,基于当时中国客观的人口现实及对未来人口发展的忧虑,提出控制人口。这些思想虽非全部正确,但其合理部分直到今天仍然有着积极的、正面的启示作用。研究试对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做一梳理与分析,以期对现代中国人口学术研究、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及解决中国人口问题有所助益。
关键词: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
人口控制是指由国家和政府实施的调整人口数量、质量及结构的、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的原则与规范。人口控制思想是关于人口控制的态度、看法、观点与意见的总和。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释、道、墨、法、兵等诸子百家就在不同程度上考察了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迁移、分布等问题。如孔孟就曾针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从富国强兵及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角度出发,提出过切合时代需要的人口控制思想。此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问题的凸显,以及对人口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①开始关注人口控制,其中较具代表性的首推马寅初。
马寅初是我国著名的人口学家、经济学家、原北京大学校长。学界对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的研究,明显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学界对马寅初群起而攻之,纷纷批判其人口控制思想的“反动”本质;后期,以张纯元、穆光宗、左学金等为代表的学者们开始全面而公正地剖析马寅初的人口控制思想,并揭示了其时代性、合理性、科学性的深刻内涵。本文试对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做一梳理与分析,以期对现代中国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及解决中国人口问题有所助益。
一、马寅初提出控制人口的缘由
20世纪60年代,马寅初针对西方学者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发表了《新人口论》,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关于人口控制的思想。那么,当时的马寅初为 ④
③
②什么要顶着重重压力甚至是被批判的风险提出并坚持自己的主张呢?
1.解决现实矛盾,对未来中国人口发展的忧虑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生活的稳定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死亡率急剧下降,生育率快速上升,全国人口总量迅速增长。1953年我国总人口已超过6亿,并且估计每年新增加人口1200万以上。这引起了马寅初的重视,于是亲自进行实地考察,开展了连续三年的人口调研活动。在调研过程中,他既为建国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高兴,也为中国客观的人口现实而焦急,更为未来的人口发展而忧虑。他指出,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人口问题,新中国的人口问题在成因、性质、后果等方面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问题不同,是特殊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各种矛盾,具体表现为:资金积累困难,影响扩大再生产;影响就业;生产设备改进不易,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利于科学事业的发展等
[1]
⑤
。换言之,马老当时已经认识到了我国人口数量增长过快、人口素质普遍不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因此,他主张控制人口,希望人口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相协调、相适应。他认为:如果不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控制人口,任由人口继续这样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就一定会成为生产发展的阻碍,日后问题将会益加严重。正是因为其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刻责任感以及对我国现实人口问题与未来人口发展的忧虑,他坚持真理,不计得失,敢于直言,决不放弃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2.坚持学术真理,批判马尔萨斯《人口原理》
马尔萨斯是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庸俗经济学家、牧师,为了转移当时英国激烈的社会矛盾,为资产阶级利益集团的统治辩护,他发表了《人口原理》(全名为《论影响社会改良前途的人口原理,以及对葛德文先生、孔多塞先生和其他作家推测的评论》)一书。在此书中,马尔萨斯从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关系入手,提出了关于人口的“两个原理”: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两性间的情欲不仅必然而且几乎保持现状;“两个级数”:生产资料呈算术级数增加,人口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三个结论”:人口必然受制于生产资料,除非受到某种抑制,人口数量一定会随生产资料的增长而增加,道德的节制以及罪恶与贫困是保持生产资料与人口数量平衡的关键。针对这些观点,马寅初基于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视角,指出: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是典型的“人口决定论”,严重违背了历史唯 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在对马尔萨斯庸俗人口理论进行批判的同时,马寅初针对当时学界对其的不公正批判,从人口与资金(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角度旗帜鲜明地宣布:由于彼此研究的出发点、理论基础、分析框架、论述动机等截然不同,自己的人口控制思想既不是马尔萨斯主义在中国的翻版,更不是简单地等同于马尔萨斯主义
[2]
。因此,如果说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是为资产阶级及其政府服务,那么,他的人口理论则是为新中国及无产阶级服务的[3]。显见,马寅初《新人口论》及其包含的人口控制思想,不仅是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严厉驳斥,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及理论的有力辩护与发展。
二、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寅初关于人口控制的思想与观点,散见于他在《大公报》、《新建设》、《人民日报》等刊物发表的各类文章中,而《新人口论》则是其人口控制思想最集中的体现。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我国事实上存在人口问题
建国后由于受前苏联及传统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影响,政府和理论界占主流地位的观点是:社会主义社会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已经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其他社会都无法解决的人口问题,人口问题作为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痼疾,在我国根本就不存在。马寅初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及亲身的实地调查,明确指出,我国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也存在人口问题,人口并不是越多越好,人口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了自己崭新的观点:
其一,我国人口数量庞大,整整超过了六亿,而且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很高,每年的人口数量增长得很快,建国后,年均绝对增长量都在一千万以上。
其二,我国不仅存在人口数量问题,而且存在人口质量问题,中国所有阶层,包括工农和知识分子在内,都应该提高人口质量。
其三,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多、资金少。由于人口太多,有限的国民收入,被六亿多人口吃掉了一大半并导致了一系列的其他矛盾。
[4]
。为此,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 3 其四,我国人口问题的本质属于“人口压迫生产力”类型,如果说过去的矛盾是阶级矛盾,那么现在的矛盾主要是由人口导致的生产矛盾。
2.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途径
以《新人口论》为代表,马寅初提出了大量切实可行的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具体途径和办法。他认为,要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
首先,要大力发展生产。在马寅初看来,人口与生产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都重要,只有生产发展了,人口与资金及人口带来的其他矛盾才能得到缓解与消除。
其次,要实行计划生育。马寅初认为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最好、最有效的办法。他明确指出:“一定要实行计划生育,非计划生育不可。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经济,如果不把人口列入计划之内,不能控制人口,不能实行计划生育,那就不成其为计划经济。”为此,他主张生两个孩子有奖,生三个孩子要罚,“以奖代罚”,这样不仅不会增加国家和社会的负担,而且可以维持和实现人口再生产的平衡。
再次,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
⑥
。马寅初指出我国人口数量与质量严重不相称,因此,必须提高知识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他认为只有加强宣传教育,提倡晚婚、晚育,鼓励避孕,并结合行政、法律、技术等措施,才能使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收到良效。
最后,必须加强人口管理。一方面,要定期进行人口普查,建立人口动态统计制度;另一方面,要综合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手段调控人口,解决人口问题。
三、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的评价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马寅初提出控制人口,与当时的主流观点进行激烈的辩论⑦,无异于一声惊雷,震醒了当时只唯书、只唯上、不唯实的广大学人。他这种不畏权威、不迷信教条、坚持真理、敢于创新的高贵品格,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理论界的学者们学习。正是因为这种高贵的人格以及深厚的学术功底,使马寅初的人口控制思想具有了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与学术前瞻性。他关于人口控制的观点,既立足于当时中国的现实,抓住了我国人口问题的本质,又富于远见,在我国人口问题初露端倪,尚未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之时,便以敏悦的学术洞察力,深刻地预见到人口若还不加以控制,必将成为经济、社会 发展的阻碍与桎梏。因此,马寅初的人口控制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又具有时代性与超政治性的特征。他在半个世纪之前提出的控制人口的思想,不仅对现代中国的人口计划生育事业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而且他人口控制思想中的某些观点(如提高人口质量),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其他国家,也具有普遍的适用价值
[5]。
虽然实践证明批判马寅初及其《新人口论》是一场错误,但是对于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的贡献及作用,学界历来评价不一。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有人认为如不批判马寅初,我国至少少生三亿人口。近年来,部分学者认为,战后世界各国由于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均经历了一个生育率急剧上升、人口总量增加的阶段,所以“错批一个人,少生三亿人”这一说法不符合人口学基本常识及人口发展规律。此外,还有人认为马寅初关于人口控制的思想也并非全部正确。例如:他反对人工流产,反对“改良人种”,而今天的事实证明,人工流产不仅是对避孕失败的一种有效补救,而且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保障手段。至于人种改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仅可能、可为,而且必要。在此,我们承认其人口理论也有瑕疵,错批马寅初,不一定真会少生三亿人,但谁也不能否认的是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的时代性、科学性、前瞻性及其当代价值。
1.彰显真理、坚持学术自由,具有极强的警示意义
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前期受批判后期受推崇的事实告诉我们:学术应该是自由的,学术就是学术,学术的价值在于阐述事实、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弘扬真理,学术不应该受到政治与权威的干涉,而学者也应该坚持学术自由及真理,坚守学者的独立人格,这是学者之所以称之为学者的道德底线,是不容侵犯的[6-8]
⑧。马寅初由于所处时代的特殊性,政治介入学术,权威代替科学,学者不能自由、独立地发表学术见解和观点,导致真理无法得到彰显和宣扬,给我国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9-10]
。自马寅初被批判以后,就其个人而言,人身被攻击,著作被禁止甚至焚烧⑨,失去了发表学术观点的权利;就整个社会而言,不唯实,只唯上的风气四处蔓延,学者们逐渐丧失了独立的人格,整个学界风气日下,人口理论研究陷入困境,几至停顿,整个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受到沉重打击。这些教训,不能不值得我们深思。现在,社会上有少数人盲目批判我国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不符合人道主义,不符合中国现在的国情,提出对其进行修改,我想,我们必须慎重,必须以错批马寅初及其人口控制思想为戒,力避虚浮,勿虚务实,坚持科学真理及学术自由,尊重事实,保持学者的独立人格,不人云亦云,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1-12]。
2.勇于创新,为构建中国本土化人口科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马寅初提出人口控制思想的时候,人们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人口问题。因此,马寅初的观点和思想无疑是对传统人口理论的一种巨大冲击与创新,他开拓了人口研究的新视域,开创了我国人口研究的新局面。这种顶着巨大压力迎难而上、坚持真理的理论创新精神,对我们是一种鞭策,也是一种启迪。
综观马寅初的人口控制思想,它不仅是对西方以马尔萨斯为代表的人口理论的一种批判性继承,更是对中国现实人口状况的一种深刻反思基础之上的理论性创新。其人口控制思想,既包含着某些具有普遍价值的、适合世界各国人口现状的“共性”因子,也包含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特殊”要素。正是因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国上下面对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而产生的对批判马寅初及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的反思,才促使了我国人口研究的解禁,中国本土化人口科学体系自此日渐成熟并结出了灿烂之果。此外,马寅初的人口控制思想既涉及人口学、哲学、经济学,又涉及政治学、行政管理学、法律等学科,是多学科理论知识的融合,藉此而言,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又具有诸学科理论创新融合的价值,具有学科拓展的重大学术价值。
3.对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及人口政策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马寅初以其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判断力,不仅发现我国存在人口问题,而且指出不重视人口控制将会带来愈加严重的后果。这种基于现实并着眼未来而提出的大力发展生产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口管理的思想,为我国的人口计划生育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我国科学人口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提供了参考。不仅有助于为现代计划生育政策的设计、制定、实施及评估提供理论依据与理论支持,而且可以为当代社会个体的具体生育行为提供伦理选择与道德评价。可以说,正是因为马寅初与政治权威及学术“墙头草”的激烈论争,我国人口问题已经十分严重、迫切需要控制人口的观念才广为人知。他单枪匹马的战斗,给我国的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奠定了思想启蒙和舆论基础。他关于人口控制思想的闪光点,在我国人口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依 然任重而道远、不仅人口数量需要继续控制、人口质量也需要继续提高的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极强的现实意义。因此,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并没有过时,我们必须汲取其人口控制思想的精华,为更好地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而努力。
注释:
①关注现实的人口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是中国传统社会志士仁人思想的闪光之处。如宋朝的苏轼、宋末元初的马端临、明朝的冯梦龙、清朝的洪亮吉、汪士铎,近现代的孙中山、陈长蘅、毛泽东、邓小平等,均对人口控制提出过卓有远见的观点与看法。
②如马群认为马寅初的人口思想一直针对无产阶极革命事业,直接反对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革命,是反动的人口论。(马群.马寅初人口论的反动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9.05)
③如左学金认为应该缅怀马寅初先生,从而吸取教训,加强人口研究的前瞻性。(左学金.缅怀马寅初先生,加强人口研究和人口政策的前瞻性[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01)
④《新人口论》不仅包括马老于1957年6月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的发言,而且包括后来所写的《重申我的请求》、《我的哲学思想和经济理论》、《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等文章。
⑤建国后,虽然邓小平、刘少奇甚至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均提出过控制人口、节制生育的主张,但由于:一方面,受到前苏联的影响,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人口问题,不需要实施人口控制;另一方面,毛泽东虽然也主张节制生育,但他主要还是倾向于多生一点,即所谓“人多好办事”、“人多力量大”。因此,马寅初控制人口的观点明显与主流观点相左,受到了全国上下的批判,但马寅初坚持真理,绝不向错误或“以力服人而非以理服人”者屈服,单枪匹马,接受挑战。
⑥马寅初.我国人口问题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J].原载《大公报》1957年5月9日。
⑦马寅初向来主张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并敢于直言,为此,他曾于1957 7 年4月在《文汇报》刊登了《马寅初谈人口问题》一文,在此文中,马寅初不但深入阐述了其控制人口的思想,而且对毛泽东“人多是好事”这一论述做了系统的驳斥。显然,马寅初的观点与当时的主流观点截然不同,为此,陈伯达、康生开始点名批判马寅初,导致理论界群起呼应,虽有周恩来力保并建议马寅初认错,但马老拒绝周恩来同志的好意,最终被迫离开北京大学,失去了发表文章的权利。
⑧关于此点,连胡耀邦同志也曾激动地指出“批错一个人,增加几亿人,我们再也不要犯这样的错误了”(参见:贺吉元.新中国一场人口问题的延争[J].档案时空.2005.07)
⑨例如由于受到批判与压制,马寅初先生不得不亲手把耗费了自己巨大心血的《农书》烧毁,令人扼腕叹息。
参考文献:
[1]马寅初.新人口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2]马寅初.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3]孙冶方.经济学界对马寅初同志的一场错误围攻及其教训[J].经济研究,1979,(10):59-66.[4]张纯元.新人口论新在什么地方[J].北京大学学报,1981,(3):13-21.[5]付尚杰.对马寅初新人口论的再认识[J].学术交流,1994,(4):45-47.[6]邓维.再评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00,(21):95-98.[7]汤兆云.新人口论批判及其历史教训[J].福建论坛,2003,(2):39-43.[8]邵秦.马寅初新人口论历久弥新[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4):90.[9]左学金.缅怀马寅初先生,加强人口研究和人口政策的前瞻性[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1):20-22.[10]曹兆文,杜学元.正确认识错批马寅初所造成的损失[J].青海社会科学,2007,(1):165-167.[11]穆光宗.以权力为中心构筑人口政策体系—重读马寅初先生“新人口论”感怀[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2):26-28.8 [12]任遂虎.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J].甘肃社会科学,2009,(5):90-93.
第三篇:201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
2013-2014(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计划
《纲要》课讨论题目已经拟好,请各班学生自愿组成课题小组,每小组6人之内(即每班有五个小组),请把选定的题目和名单在11月16日前上交。然后开始搜集资料,并着手研究。各课题研究小组务必把研究结果以纸质文档形式上交,截止时间为12月21日(第十五周)。
具体安排:
1、选定题目后2周内写出小组计划。在制定计划前,请务必先查找相关资料,在资料的基础上,写出计划。计划内容包括:本课题收集资料情况、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工作条件(如资料、工具书、场所、调研等)的具备情况及解决办法,工作方案(即分工协作情况等)和进度计划,有哪些难点问题需要老师帮助等等。
2、教师收到小组计划后,在一周内批改完成并把修改意见反馈给同学们。在反馈的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对工作的计划、方案等进行修订。
3、在确定计划后,请各小组按照计划进行课题研究。期间,大约在11月初,我们会拿出二节课请各组组长上台交流,交流各小组在课题研究中的心得,解决遇到的困难等。
4、各小组把研究结果以纸质文档于12月21日上交后,课程组将于1月中旬批阅完毕,推荐出一些优秀课题小组,将结题报告装订成册。
作业要求:
1、观点正确鲜明,论证充分,言之有据,持之成理。凡是引用的论据(包括理论表述、引用数据和事例都要有明确出处)。
2、作业形式可以为论文、调研报告、新闻纪实等形式,字数不少于4000字。
3、交打印稿。
4、不得抄袭,否则以零分处理。
5、请在署名时注明小组成员的分工和各自的贡献。
(比如谁主要负责撰写报告,谁搜集材料,谁中期汇报,谁打印装订)
评分的依据:
根据每位同学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承担的工作量大小以及作业的质量。请各位同学务必认真对待。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讨论题目
题目一 谈外国侵略与近代中国的“开关”
题目二 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谈中国的近代化——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题目三 论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琦善
题目四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从洋务运动看当今的改革开放)
题目五 革命亦或改良——辛亥革命时期的仁人志士为什么选择了革命?(谈“告别革命论”)题目六 五四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谈五四时期的先进青年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题目七 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发展与创新——论毛泽东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题目八 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
题目九 民族团结与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论抗日战争中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作用 题目十
南京大屠杀真相——驳日本右翼分子的“南京大屠杀伪造论”
题目十一 民族独立与新中国的建立——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第四篇: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2006年后开始针对国内所有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至今已经有8个年头。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对其内容已经五易其稿。作为教师,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上也应该适时进步,根据国家的新情况做出必要的改变。尤其是学生思想方面的变化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在网络发达的现代社会,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受到很大的影响,高校和教师必须紧跟新发展,以适应教学目的的需要。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 针对性 目的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a)-0135-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的一门新课程。以往的《中国革命史》并不是针对所有的大学生,所以现在的教学和传统相比必须有些变化。而且改革开放30年以来,社会变化繁多,各种新思想层出不穷,也使教学当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这些都是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即刻需要解决的,下面就这些新情况谈几点思考。“纲要”课与其他三门课的区别和联系
把这门课上好的关键,是要准确把握好和理解“纲要”课的任务、性质以及目的。在当前高校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纲要”课既有与其他三门课(“原理、基础”和“概论”)的相同点,也有自己的特点。一般而言,历史相关属性是其特性,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属性则是它们的共性。
首先,历史的相关属性依然是其基本属性。虽然“纲要”课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成部分,但是,历史属性还是它的基本。它主要是通过运用历史学的观点和逻辑方法在分析研究史实的基础上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纲要”课的核心以及学术价值是植根于历史学的逻辑方法的,这个根本不能改变。寻找事实并总结经验教训是历史学最本质的特征,所以我们在“纲要”课的教学中也要实事求是,尊重基本史实,得出经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门课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达到开设这门课的目的。
其次,“纲要”课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质。虽然一切社会科学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政治性,但是与普通的或者说相关的专业历史课比较,“纲要”课的政治性非常鲜明。它是所有大学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而不是历史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强烈的政治思想教育性是“纲要”课与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课最明显的区别。它是围绕中国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两大历史任务而斗争”这一主题展开,帮助学生做到“两个了解”(了解国史、了解国情)和懂得“三个选择”(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而不是从专业的角度系统和全面地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的各个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a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式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要研究分析社会热点。”对“纲要”课而言,合理地运用教材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要重视以下问题:(1)要解决好历史的“厚”和教材的“薄”的问题,(2)要正视相关热点问题的争论。《纲要》总字数只有20多万,相对于中国近现代160余年的历史而言,教材的内容是比较单薄的,很多历史问题不能展开阐述,甚至只能一笔带过。为了理清思路,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将内容变“厚”,用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相关历史事件来论证教材的基本观点。中国近现代史是与当代中国联系最紧密的历史,也是研究成果最丰富和争鸣最多、最激烈的领域。长期以来,学界围绕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争鸣不已,对一些重要人物的评价反复不定,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涌现新问题,出现新争论。例如,关于中国近代历史主题,关于革命和改良,关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物的评价等等。这些学术界的争鸣,对课堂教学必然会产生影响。学生可以从杂志、书籍和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到这些情况,各种争鸣包括自身的兴趣爱好会引起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但也会对相关热点产生一定的疑惑。在这种情况面前,作为教师要有自己坚定的观点和立场,要有做出合理正确解释的能力。不可以解释不清,更不可以刻意回避,否则一方面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尤其是学生对教师的能力及对课程相关科学性的认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让学生了解清楚史实并消除疑问是课程面临的巨大挑战,但也是其精彩引人之所在。“纲要”课成败与否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正确引导,成功释疑。“纲要”课的老师平时必须重视课程相关的重点难点问题,尤其是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必须注意积累相关的知识材料,烂熟于胸,运用自如,给学生以合理信服清晰的解释。所以“纲要”课应该是一种参与性与启发性并存的教学模式,只有采用这种模式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和融入到教学中来,真正达到开设“纲要”课的目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变化
在当今的课堂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多媒体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多媒体教学的大内容、高效率特点可以适当地加快教学节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接受更大量的信息。相对在某些课程教学里更容易实现教学目的。但现实的问题是,多媒体教学是否对于所有课程在所有时候都适用呢,从教学互动的效果来看,是不是多媒体教学就一定比传统的板书讲授更好。这是作为教学工作者的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从教学实践来看,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相同的课程,应按照教学内容的要求不同来应用多媒体。就比如“纲要”,高校不同于中学的教学模式。中学历史教学主要是以传授历史知识为主,适当进行分析,另一目的是增强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因此,可运用多媒体中能较多加入视听资料的优势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高校的历史教学更多是让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理清相关社会发展脉络,总结经验教训,重视的是理论分析和科学态度,而不是死记硬背。基于这一特点,我认为在高校的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应视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并不是运用多媒体教学就一定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好。决不是反对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毕竟多媒体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
其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视教学课程的不同而定。比如,物理、化学课的实验过程或结构变化图等就适于多媒体教学,可增强动态的直观效果。而对于一些理论课的教学,多媒体的效果就没有那么明显,效率提高不大,相反学生可能忙于看屏幕而忽视了用耳朵听,用“心”听。总之,作为当代高校教师,积极主动吸收先进教学技术加强教学效果是必须的,但不可能盲目崇拜,甚至某些教师没有多媒体或者停电就上不了课的情况,这就违反了基本的初衷。取长补短,合理利用教学技术,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重大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分析
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关键人物和重大事件的点评,是“纲要”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必要内容。通过对相关人物和事件的点评,特别是通过杰出历史人物言行等的分析和研究,对大学生今后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以及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但在对这些历史人物进行分析的时候,要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注意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告诉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要看他是否推动历史的发展,推动既肯定为主,阻碍既否定为主。也就是生产力的标准,要看他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否起了促进作用,做出过什么样的贡献,而不能仅仅用道德的标准来衡量一个历史人物的伟大与否。第二,要尊重历史事实,不道听途说。从具体的历史事实出发,用客观的态度对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具体的科学分析。第三,用马克思阶级分析方法去研究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是舞台或者神话中的虚拟人物,他们的观点、思想和立场不能脱离当时所生活的社会,因此必然具有一定的阶级属性,这是客观事实。所以我们在评价他们的时候,一定要把相关人物放在所处时代的大环境中去分析,不能放在现在的社会状态下去讨论,不可主管臆断。第四,要坚持过程分析。要重视过程,分阶段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历史即过程,过程甚至比结果还重要。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其间不是瞬时完成的,是有阶段性的,人物也是如此。
中国近现代社会处于复杂的转型期,新旧思想交互碰撞,波澜壮阔,出现了许多具有争议的典型人物。对这些争议的典型时代人物的讨论,会出现了一些比较极端的观点,再加上一些历史剧的戏说,还有所谓的穿越剧,胡乱改编,造成学生的认识困惑。另一方面,对于教材中一些历史人物,从现代的研究观点来看,需要坚持辩证的观点,不能走极端。例如对于陈独秀的评价,很少说他的贡献,而总是强调他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毛泽东在1945年中国共产党“七大”预备会议上曾表示,陈独秀从全面的角度来看,是有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关于陈独秀,将来修党史的时候还是要讲到他”。这个评价应该说是比较客观的,公道的。还比如说曾国藩,由于曾经严酷镇压过清末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所以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专家对他的评价是比较负面的,数十年来一直被定为卫道士、屠夫等,成了历史上反面的典型。而毛泽东却也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他身上有许多传统文化的优点,比如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勤俭廉劳。此外他在治家教育方面相当有成就――“和以治家”“勤以持家”思想影响甚大,《曾国藩家书》至今受人推崇备至。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不应该丢弃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2.[2]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6.[3] 谷宗运,杜春敏,殷云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117.
第五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论文格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论文(手写)
题目
系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摘要:150字左右
关键词:3~5个
引言
„„
一、人物或事件简介
(一)1、„„
二、人物或事件评价
„„
三、主要结论或启示
„„
参考文献
示例:[1]马寅初.新人口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2]付尚杰.对马寅初新人口论的再认识[J].学术交流,1994,(4):45-47.作者简介: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所在班级
几 点 说 明
1、本模板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论文参考模板;
2、请认真填写要求的基本信息。序号标注按上例要求编排;
3、请合理选择中国近现代重要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并展开述评,认真对待本次论文写作;
4、自拟题目,认真填写“项目书”,撰写2000字左右的心得体会,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有感而发,真正体现自己的思考;
5、请同学们认真对待,不能从网上下载,否则,将以不及格论处;
6、论文内容要抓住重点、目的明确、言简意赅,字迹要工整、清楚,层次分明,要根据内容适当地分节分段,每起一段要空格。如不按此要求,将被酌情扣分;
7、请各位同学按照“项目书”在上,“实践论文”在下的顺序装订成册;
8、第10周各班学习委员应将论文收齐并按序号排好交给任课教师,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交齐请予以说明,否则,以缺考处理;
9、本调查报告须用手写方式完成,杜绝使用机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