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上册九加几教案1
一年级上册《九加几》教学设计
望海小学 一年二班 付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
2、在探索9加几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培养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关键: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96~97页的全景图),每人20根小棒,课本98页例2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的学校要开运动会了,你们想去看一看吗?(想)那就和老师一起来闯关吧![多媒体出示]、口答;2能分成1和几?5能分成1和几?4能分成1和几?6能分成1和几?7能分成1和几?
2、直接说出得数;9+()=10 9+1+2=? 9+1+6=? 9+1+4=? 9+1+3=?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顺利的闯过了俩关,那就让我们到运动场上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啦!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出示校园运动会场景图]
二、探求算法;
1、师:运动会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小朋友们认真的看一看,同学们都了那些比赛项目?(举手回答;有踢毽子的、有跳绳的、有跑步的、跳远的、)看来大家都是爱运动的孩子。
2、你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那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参加?(我最喜欢…有…人参加.)<跳远的有7人,踢毽子的有9人,跳绳的有3人,跑步的有6人.>
3、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给这些运动员准备了好多好多牛奶(出示牛奶画面),已经送走了一些,请大家帮小朋友们数一数现在还有多少盒没送?(也就是说现在一共有多少盒牛奶?)<多媒体出示牛奶图> ⑴、你是怎么算出来得?能告诉老师吗? [交流汇报];老师请一位勇敢的小朋友举手说你是咋样数的?(一盒一盒的数,1、2、3、4、5、6、7、8、9……
12、13共13盒。)
(接着数的方法;盒子里已经有9盒,然后接着数10、11、12、13、共13盒。)(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牛奶放在盒子里,凑成10盒,10盒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该怎样列式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4=13 [ 多媒体出示牛奶凑10法图] 演示凑10法转换过程法{从外面拿一盒放到箱子里,把箱子里凑成十盒;加上外面的三盒就等于13盒}(演示把箱子外面的一盒放入箱子里,直观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凑十法 同学们刚才我们用来计算的9加几的方法在数学中就叫“凑十法”,也就是把没学过的9加几变成我们已经学过的10加几来算。(9加几→10加几)如图所示,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用凑十法学习就加几。⑵出示“凑十法”法则;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指名说
三、巩固练习:教材做一做
四、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时,我们可以用凑十法的方法,你们学会9加几了吗?
五、作业;教材做一做第3题。
第二篇:九加几教案
九加几
执教人:九联小学
张慧
一、教学内容
1、教材简析
“九加几”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的第一课,这个单元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广泛,同时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学生终生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一,因此十分的重要。
2、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本课的重点。难点:理解“运用‘凑十法’计算‘九加几’
二、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初步理解“凑十法”的口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竞赛游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四、教学用具自制卡片、木棒、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分小组答题比赛分一分
(3分成1算一算
(9+1+2= 10+2= 10+3= 10+4=
2、探究算法(刚才几个组的同学都很积极,奖励你们来看一场运动会,我们一起来把书翻到教师提问,学生描述问题一:学校举行运动会,(啦啦队、跑步、跳绳、送饮料)问题二:运动会上,同学们正在赛跑,比赛很激烈,旁边呢有小朋友组成啦
,初步掌握
4分成9+1+3=
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1和几„„)
9+1+4= „„ „„)那么,既然你们表现的这么好,我们来看一下,”的思维过程是本课的难点。下面老师就88页)
9加几
加几的方法;使学生和几,运动会上同学们都在干什么呢?啦队在给运动员加油,我们来数一数,啦啦队一共有多少同学呢?(15)
那么老师给你们提了问题,你们也可以给老师提问题,(PPT展示放大了的饮料图片引导学学生提问,开拓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运动员激烈的比赛过程中,三个小朋友给他们送来了饮料,有的装在箱子里,有的散落在地上,现在,你能根据图片上的这件事提出什么问题呢?(箱子里有9盒饮料,箱子外面有4盒饮料,一共有多少盒饮料?)这个问题提的非常棒!那么有没有人想到了用什么方法解答呢?
接数法:大箱子里有9盒,然后接着数,10、11、12、13。数数法:一盒一盒的数,1、2、3„„
12、13。
凑十法:拿一盒放到箱子里凑成盒。
教师总结:你们的方法都不错,那我们来比较一下,那种方法最简单。师和你们一样喜欢凑十法,下面我们一起来把计算过程写下来)板书计算过程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用“凑十法”解决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九加几”
4、巩固算法
PPT展示一道例题,请同学回答解题方法,同桌之间互相讲解“凑十法”巩固算法。
5、总结规律
PPT依次展示“9加几”的各个式子,请同学探究规律
6、游戏环节 找朋友
给同学们分发写有算式和得数的卡片,片
(通过游戏巩固“凑十法”
7、数学与生活
刚才同学们的游戏玩的十分精彩,接下来,老师带你们去水果店参观一下(PPT展示水果店)
老奶奶先拿了9个苹果,接着又挑了奶奶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请同学们讨论,回答解题方法,除了把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开拓学生思维)学生的回答可能是:把这种方法也非常正确,但是我们注意观察一下,谁凑成十更容易?9更容易,以后我们碰到这样的算式,要怎样方便怎样计算。
8、课题小结
回顾“九加几”的计算方法
9、习题巩固
书本练习二十第1题、第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游戏的方式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学习,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变被动为主动学习10,锻炼学生计算速度)
8凑成10,把 3题 10盒再加外面的三盒,一共是拿到算式的找到相应的写着得数的卡8个,我们来帮水果店的老板数一数,9分成2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有效的。
8和9 谁更接近于13(老,10,10,把盒,凑成和
第三篇:九加几教案
《9加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题卡、自制学具、小棒20根。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校正在开运动会,你们想去参加吗?要想参加,就得先过两关,下面就让我们闯关吧。1、10+2 = 10+9 = 10+6 = 7+10= 3+10= 2、2+9+8= 3+8+7= 6+5+5= 4+7+6= 9+9+1=
2、师:我们顺利地闯过了两关,赶快到运动场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报境,教学例1(1)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
生:有踢毽子的、跳绳的、跑步的、跳远的。
(2)你最喜欢哪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生:我最喜欢跳绳的,有3人参加。??(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
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的小朋友给运动员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送走了了一些,请仔细看一看,还有多少盒没送? 引导学生看图列算式,板书 9 + 4 这就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有关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历9+几
2、探究算法
9+4等于几呢?请同学们用小卡片摆一摆,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教师巡回指导。
3请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有: a.我们是接着数的,10、11、12、13。(接数法)
b.我们是一个一个数的,1、2、3、4······
12、13.(点数法)
c.我是先从右边拿一个放到左边,左边是10,右边是3,加起来是13。(凑十法)
教师追问:为什么要把这个拿到左边去呢?做什么用呢? 引导学生回答:这样左边正好有10个了,10+3好算。
3、归纳算法 这是一个好方法,我们知道了10加几就等于十几,所以啊我们可以想:9加几等于10?(1)。
板演:把4分成1和3,9加1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这个方法真好。
三、讲练结合掌握“凑十法”
看到同学们知道了9+4等于13,聪聪可高兴了,他还要请我们帮忙,大家愿意帮助他吗?
1、(出示课件)聪聪发现的运动会上有9个踢毽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怎么算出一共有多少个人?怎样列算式?
板书: 9+6 引导学生说算法:先想9加(1)等于10,把6分成(1)和(5),9加1等于10,10再加6等于(15)。
小结:像9+4、9+6这样“9加几”的题目,(板书课题)要先把9想办法凑成十,再算十加几,这样的计算方法叫“凑十法”。
2、列式算式后,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1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四、巩固练习
让我们运用凑十法来解决两个小问题吧!
1、想一想,算一算。请学生说算法
2、发题卡,学生独立计算,订正答案。
3、游戏《找朋友》
五、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总结:以后我们在做9加几的题目时,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见9想1凑成10,这样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2、情感渗透:我们在小组活动中和小伙伴们合作,探究了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同学们真了不起!在下一次的课堂上,还有更快乐和奇妙的数学游戏等着我们去探索,同学们可要加油干哟!
五、作业
课本89页第1题,第3题 教学反思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它是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中,我利用情境的创设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并且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展开教学。
对于这节课,我反思如下,首先我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新课开始,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情境,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其次我力求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样化。”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时握注意了让学生有自己发现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最后设计了动手操作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知识,因此本节课握着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握根据教材的特点及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怎样才能掌握得更好、更牢的角度出发,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动起来。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教案九加几
导入:
1、开火车(10+1=11,10+3=13,10+5=15,10+7=17,10+2=12,10+4=14,10+6=16,10+8=18)
T:大家都算对了,而且算的很快,那我们再看看黑板上这些题,你们为什么算的这么快啊?
(10加几就要往后数几个….也就是说10+1就是11,10+6就是16,……10加几就等于10几…这是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
2、猴妈妈给小猴带了些桃,但是猴妈妈有要求,如果小猴要吃这些桃必须要算对一共有多少个桃。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猴妈妈到底给小猴带了多少个桃呢?有一部分在盒子里,剩下的一部分在盒子外面。那我们先数一数盒子里面有几个桃?盒子外面有几个?
要求盒子里面和盒子外面一共有多少个桃用什么方法来算?(加法,谁来列一个加法算式)
9+4=13 你们可真聪明,小猴面对这么多的桃可犯难了,你们愿不愿意帮帮它? 但是老师有个要求:你既要能算出结果,还要说出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同桌讨论一下,你是怎样想的,你是怎样算的?)好,大家说说得数是多少啊?(13)
其实老师更想知道,你是怎样算的?(把9往后数4个……)
刚才有人说盒子里的桃是9个,这里还缺1个,有的人说可以使盒子里变成10个桃,怎么变?谁来试试?(盒子外挪到盒子里1个)
按照他这样变的话,他是怎么想的呢?(4个桃就分成了1个和3个,盒子里原来的9个桃和挪过来的1个桃就变成了10个桃,10个桃在和盒子外的3个桃合起来就是13个)
刚才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9+4=13,那老师再考考你们,这回咱们用圆片来摆,大家来数,好不好?(左9个红圆片,右7个圆片,那咱们是要算几加几啊?9+7)
好,那谁来上前面来移动一下圆片,让大家知道你是怎么想的?(A、向左移1个,左边变成了10个,右边还剩6个,所以10+6=16 这样做也就是把7个园分成1和6,9个和1个合起来是10个,10+6=16.)(B、刚才这位同学移动的是黄色的圆片,那有哪位同学可以不移动黄色的圆片也能算出来?
向右移3个,右边变成了10个,左边还剩6个,和刚才的不一样,这回是把谁变成10啦?把7变成10,也就是把9分成3和6,7个和3个合起来是10,6+10=16)总结:这道题既可以把9凑成10,也可以吧7凑成10.既然现在出现了2种算法,那哪一种算的更快,更简便呢?我们来看看大屏幕 小猴吃完桃子想运动运动,所以就做家务来整理木块(原来左边有几块数数看?9块,右边有几块呢?6块。为什么是6块?因为小猴搬走了1块)小猴是把哪个数凑成了10呢?聪明不聪明呢?聪明在哪里?(它就搬了1个,把9+6变成了10+5=15,就好算了。)(那它为什么不把左边的搬去右边凑成10啊?这样速度慢又很累。)
好,那大家拿出老师发的纸(9+6=15 小猴搬木块)
一起来摆小棒(在左边靠在一起竖着摆9根小棒,然后空一点距离再摆3根,现在我们要算9+3,你能移动移动一下小棒,让大家一眼就看出得数吗?)
9+3=12 练习题:圈小棒。
看黑板,我们刚才做过的联系题,大家一起读一遍。9+3=12 9+4=13 9+6=15 9+7=16 9+8=17 大家观察这几道加法题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谁来说一说?(第一个数都是9,这就是我们几天要学习的,9加几【出题目】,那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大家都是把9加几的变成10加几)
看来大家都掌握了,现在我就来考考你们(出示做好的加法卡片9+2,你是怎么算的?把2分成1和1,也就是说9+1+1=11)
那我出道更难的,看看这道题老师是想算几加几啊?卡片9+1+4(9+5)那这道题呢?9+9(9+9=18,变成9+1+8=18)看黑板:9+3=12(齐读)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这些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竖着看:第一个加数不变,第二个加数从小到大,和也是从小到大且十位上都是1。横着看:和的个位比第二个加数都少了一个,那少了的那个去哪了?和9凑成10了)
那我们就用大家发现的这个规律来算一算,看谁算的快(9+4,9+8……)好,我们增加难度,我说得数你们说9加几(15,18,12……)
第五篇:九加几
《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7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⒈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⒉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⒊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运动会场景图、师生共同准备18根小棒。教 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二、⒈出示卡片“9+()=10”,指名回答。⒉口答
3 / / / / / 1()1()1()1()1()
⒊口算:
9+1+2 9+1+5 9+1+3
三、新课
⒈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同学们,上周我们学校举行了全校运动会。瞧,比赛开始了,运动场多热闹哇(出示主题图)!跑道上正在进行二年级的60米跑决赛,运动场的中央还进行着跳绳、踢毽子和跳远等比赛项目,在操场四周的看台上,同学们正在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加油。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⑴组织学生讨论“还有多少盒?”的问题。
① 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 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方法。
学生出现四种算法:
a.数数法:1,2,3,……12,13,一共有13盒。
b.从9接着数: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c.从4接着数:箱子外面4盒,然后接着5,6,7,……12,13,一共有13盒。
d.用“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在加上剩下的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四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
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 9+4)
理解“凑十法”
教师:9+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9+4=13
问: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④ 利用教材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问:踢毽子和跳远的一共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 9+6)
问: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强化练习,巩固提高 ⒈ 帮小鸟送信。
师:看来,同学们是越来越聪明了,既能看图提出问题,又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小鸟看到你们那么聪明,想请你们帮忙把剩下的信发出去,行吗?(出示课件)⒉ 帮小动物找家。
师:同学们,你们帮小鸟送了信,小鸟可高兴了,但有一些动物可着急了,因为它们找不到家了,你们能帮帮他们吗?(出示课件,画面上有6只小动物,每只动物身上都 写有9加几的算式,另有6幢标有11、12、13等的小房子,小动物身上的加法算式的结果与房号相同就是找到了家。其中有一小动物身上的算式与房号不对应,需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去创新。)⒊ 看图列式计算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既帮小鸟送了信,又帮小动物找到了家。现在老师再考考你们(出示课件),请你们看图列出加法算式并计算。⒋ 看谁说得又多又快又对
师:通过这节课,你们都会算9加几了,现在,老师请你们会一个说一个,看谁说又 多又快又对。
5.请大家认真观察9加几的算式,(课件出示),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师:为什么和的个位比第二个加数少1了呢?
四、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用自己的智慧,不仅学会了9加几的计算方法,而且解决了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