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实验小学关于“枣庄市中小学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的实施方案2015.09.18(定稿)

时间:2019-05-13 02:26: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中区实验小学关于“枣庄市中小学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的实施方案2015.09.18(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中区实验小学关于“枣庄市中小学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的实施方案2015.09.18(定稿)》。

第一篇:市中区实验小学关于“枣庄市中小学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的实施方案2015.09.18(定稿)

实验小学

关于“枣庄市中小学阅读与写作 衔接育人行动方案”的实施方案

为落实枣教发【2015】56号文精神,按照区教育局教研室的指导意见,实验小学就进一步加强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海量阅读和习作教学”的实施水平,提高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质量,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加强校本课程研发实施,丰富课程资源建设

开发实施阅读校本课程。学校的经典诵读工作从2008年开始,学校结合实际把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纳入国家课程建设体系中,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内外阅读的要求,在2013年开发了一系列国学诵读课程读本,如《论语精编》、《笠翁对韵》、《增广贤文》、《弟子规》、《古诗词精选》、《韵语识字》等,学生人手一本,教师每周利用一节语文课指导学生诵读,一学年诵读一本国学读本,效果显著。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古诗文,语文素养显著提升。2014年开始,学校结合“五环节教学模式”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又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广泛搜集,精选精编,参考中国教育报和枣庄市教育局推出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编辑印发了一至六年级的“校本课程读本”、“语文目标导学”和“前置学习笔记”。“校本课程读本”包括现代美文、古今诗文、古文名篇、文学图书推荐目录、名句、成语、名画、电影等,其

中包含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的名篇文章。按照每周“语文目标导学”的要求,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每周围绕汉字、阅读、古诗、经典、佳句、成语、文学、写字等内容进行学习。可以说为学生提供了经典的课内外精、泛读材料和写作内容,供学生阅读、写作学习使用。“校本课程读本”已经试用了一学期,深受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喜爱。2015年暑期,我们又对“校本课程读本”、“语文目标导学”和“前置学习笔记”进行了二次修订完善,新学期已经使用。

为了用好校本课程读本,我们在上好阅读课、汉字课的同时,积极尝试计划开设礼仪课、家政课、时政课、影视欣赏课、名画欣赏课、观察课等。校本课程的实施是国家课程的适度拓展与有效补充,既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才艺,也挖掘教师的潜能,培养教师的特长,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

二、调整课程设置,拓展课堂时空 1.每周开设阅览课和国学诵读课。

为促进学生阅读,保障课程常态化开设,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统筹课程设置,整合地方课程、课时,调整语文课时结构,保证每周集中课外阅读课时一至二个课时(低年级保障两个课时),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从图书室借来70本图书放在教室图书角,让学生挑选借出后安静地自由地进行课外阅读;每周利用一节早读课作为国学诵读课,按要求背诵。

2.写作训练时间不少于两个课时(低年级写话可以为一个课时)。

积极尝试写作教学改革,要求写作训练时间不少于两个课时(低年级写话可以为一个课时)。加强语文作业教学研究,增加课外阅读摘抄、日记、手抄报、读书征文、讲故事等作业比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利用“边角料时间”进行经典诵读。

学生放学路队诵读经典诗文;语文课前2分钟组织学生诵读经典诗文或讲故事;学生早上到校后读书,下午到校后读书、练字;周末阅读经典图书、做手抄报等。

三、加强基础课型研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1.推行“五环节教学模式”,提高课内阅读教学质量。我校组织语文老师认真学习领会《语文课程标准》低、中、高三段的具体要求,要求教师人人心中有目标,课堂教学真正体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一致性原则,做到学习目标“堂堂清”。在备课方面,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市优秀教案,备课时体现“学、练、用”教学思想,即“学习”语言为“运用”语言而“学”,“学会”是在“练习”、“运用”中达成。在课堂教学方面,我校2014年进行了新课改,推行“五环节教学模式”,即目标导学、前置学习、小组合作、展示分享、评价检测。课堂教学展示分享环节采用“闯关模式”,第一关:字词大本营、过关我能行;第二关:朗读入情景、流利有感情 ;第三关:精读细感悟、品味文中情 ;

第四关:活学又活用、拓展再提升。

为使课堂上闯关顺利,我们设置“目标导学单”和“前置性学习作业”,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组织学生科学分队分组,每队从队名、队训、承诺等方面组建团队文化,实施捆绑式评价,切实落实“兵教并、兵练兵、兵强兵”。课堂上以学生小组展示为主,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五环节教学模式”要充分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评教”的教学原则,达成激发学习兴趣、夯实语言基础、习得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习惯的目标。

为落实好教学模式,按照教育局开展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要求,我们组织教师全员“晒课”。要求课改小组的教师上模式立标课,并“赛课”,看谁上的好;其余教师上模式达标课,人人“晒课”。

为优化整合课内阅读教学,我们要求教师尝试采用精读和略读相结合、自读和导读相结合、课内读和课外读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要求教师在课堂最后3-5分钟,实施课外相关拓展阅读,以丰富课堂学习容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加强“读写结合”,提升写作教学质量。

课内阅读是授之以“渔”,课外阅读是求之以“鱼”。作文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运用,为了提高写作能力,达到言之有物的目的,我们推出《语文目标导学》,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每周围绕汉字、阅读、古诗、经典、佳句、成语、文学、写字等内容进行

学习。要求学生平时有意识地积累,在思考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写作,在写作中思考,学以致用,读写结合,这样,作文知识才会与日俱增,作文能力会逐步提高。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课内佳作赏析。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课文出自名家之手,堪称学生习作的楷模。为此,我校十分注意指导学生借鉴品赏,让他们畅所欲言,说说好在哪里,再熟读成诵,如《山中访友》、《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朱自清的《匆匆》,老舍的《草原》一文第一自然段及《猫》等。

(2)课外名著拓展阅读。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说:“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因此,除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熟读外,还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如学习《月光曲》,向学生推荐《中外名人故事》;学习《草船借箭》,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学习《匆匆》,向学生推荐《背影》、《荷塘月色》等;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的童话,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的综合性学习。“语文目标导学”中也向学生推荐了8——10本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阅读欣赏。

(3)指导学生记日记。为培养学生观察、感悟与写作能力。要求中高年级教师指导学生尝试记日记,学会观察身边的人物、景色、事件等,通过体验感悟,练习记日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知。

3.积极探索课外阅读教学的基础课型,规范课程开设。2014年开始,我校坚持“阅读为主”的原则,探索课外阅读教学的基础课型。每个级部根据年级特点开设了特色的阅读课程,如:一二年级的绘本课、朗读课、识字课,中高年级的文学课、佳句课、诵读课、时政课、家政课、影视课、观察课等,学校根据课型需要和年级特点编著了6本校本课程读本。老师重在激发学生兴趣,以“阅读话题”引领学生的自主阅读。“读中指导”课侧重在学生初步阅读的基础上,以“话题讨论”诱发学生深层次探究性阅读。“读后交流”课侧重展示学生的阅读收获,以读、说、议、演、写、编等多种实践活动形式,重在让学生体会阅读的快乐和收获。具体做法如下。

低年级坚持快乐阅读,倡导自由阅读,可以出声读,简简单单,形式生动活泼,体验阅读的快乐,从而激发阅读兴趣;同时要注重培养初步的良好阅读习惯,如爱护书,慢慢读,读后乐于交流等。

中年级坚持静心读,倡导自由阅读,静心默读,以“话题式”阅读活动带动“边读边思”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阅读能力;重视阅读过程中的“读一读”、“讲一讲”、“背一背”、“抄一抄”、“写一写”等输出性活动的延展,促进阅读积累;同时注重培养爱护书、静心读、读后乐于交流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高年级加强赏评读,倡导自由阅读,静心默读,以思辨、赏评等阅读实践活动,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重视阅读过程中的“赏读”、“讲述”、“背诵”、“摘记”、“写读后感”等输出性活动的延展,促进阅读积累;同时注重培养爱护书、静心读、读后善于交流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多措并举,保障课程高质量开设 1.加强图书室、阅览室、书香家庭建设。

根据枣教发【2015】56号文精神,学校高度重视图书、阅览室建设,为师生提供数量充足、内容广泛、健康有益的图书资源。在公用经费中按比例列支图书购置费用。充分征求学科教师意见,科学配置图书。学校配备专职阅览室管理员,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电子阅览室,增加电子图书资源储备。加强图书角建设,学校每年组织师生捐书赠书活动,把捐赠的图书布置在教学楼走廊图书角,方便学生课间自由阅读;同时安排图书漂流箱进班级,班级之间每月一调换,方便学生借阅。设置阅览室,每班每周开设阅览课,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阅读与发展需求。学校配备专职图书管理员,建立和完善图书借阅制度,确保图书借阅、阅览等活动的有效开展。保证每名学生、每学期平均借阅量不少于8—10本。全天候开放图书和阅览室,以方便学生利用课外活动、双休日和节假日等闲暇时间进行阅读。

开展“亲子阅读”促进书香家庭建设。学校积极拓展阅读资源,与社区图书馆、社会图书馆加强联系,广开书源。学校积极倡导“亲子阅读”,每学期召开家长会、家委会,开设阅读讲座,班级

建立家校QQ群、微信群、飞信等,利用《启明星》校报开辟“家长园地”推荐教育热点文章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认识到阅读对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性;定期给家长推荐优秀书目,让家长为孩子积极购买书籍,督促孩子阅读;定期评选表彰书香家庭、书香少年等,调动家长和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2.开展教师系列读书活动。

只有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带动爱读书的学生。学校积极开展教师“七个一”系列读书活动。学校每学期向教师推荐一批优秀教育图书,如《论语》、《现代教育理论导读》、《做不抱怨的教师》、《第56号教师的奇迹》等,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读书不少于5本;印发一本名校课改经验、优秀教师事迹、优秀教学案例等学习材料;教师每学期摘抄一本读书笔记,不少于6000字;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读书体会,不少于1000字;每周教师例会时间,组织一位教师进行读书交流汇报;每一学期的假期组织教师进行“书墨飘香伴盛夏”读书活动;每学期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一次美文诵读或演讲比赛,激发教师读书的积极性。

3.以读写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4月读书节活动丰富多彩。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每年4月都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节系列活动,如:爱心书市、经典诵读比赛、读书征文、手抄报、绘画、读书故事演讲、好书推荐等活动。

读书实践活动作业特色鲜明。每学期明确各年级读书特色实践活动作业:一年级是巧手写拼音和巧手写汉字;二年级是古诗

配画和成语天地;三年级是先绘画后写话和我喜欢的好句段;四年级是我喜欢的公益广告和秋天的脚步;五年级是小导游畅游家乡和春联文化;六年级是好书推荐和创意手抄报。

“书香伴我度假期”综合实践活动坚持不懈。2009年开始,学校开展“书香伴我度假期”综合实践活动,如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春节文化知多少”,国学经典亲子阅读,假期读书征文、好书推荐、优秀习作等。

4.建设书香校园,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

学校提出“四个一”要求,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校园处处洋溢书香。一是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教学楼走廊墙壁上配有经典图书简介和教育名言,教室的外墙张贴学生的书香作业组成一面面书香文化墙,楼道墙壁布置读书手抄报,走廊拐角配有图书角。二是让每一个班级充满书香。班级内布置阅读标语、阅读推荐书目、班级小书架、小组书吧、图书漂流书箱、黑板报等。三是语文课前三分钟师生诵读经典。四是放学路队书声琅琅。让校园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5.建立评价机制,纳入课程考核管理。

围绕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工作,结合课程改革,学校计划实施“三级评价机制”。一是班级评价:重点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捆绑式评价,评价整个小组,淡化个人竞争,强调合作意识。避免部分学生过于强势,让弱势学生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同时解决后进生的问题、学生主体性的问题和全面施教的问题。学生们为了

小组荣誉,课后他们会相互帮助。二是家长评价:召开各个年级的学生家长会,宣传学校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的理念和做法,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建议家长配合老师围绕目标导学、前置学习、作业完成、经典诵读等方面指导、督促并评价孩子。三是学校评价:明确任务分工,把所有的的经典诵读工作都纳入语文教师的量化成绩。如国学诵读、文学阅读、读书节活动等由教科室负责定期检查评比,成绩纳入语文教师的量化成绩。例如文学阅读定期检查,推荐文学书目的阅读情况,学校以试题和知识树、手抄报的形式检查评比;班级书香文化墙开学初布置检查;学生书香特色作业,每学期检查两次;读书节活动各类比赛成绩汇总,评比学生、量化老师。“语文目标导学”的落实情况由督导组每周检查过关,成绩及时公布;各类语文课程的开设实施情况由教导处每天检查,检查结果在每周工作周例上公布。

二〇一五年九月十六日

第二篇:海量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 讲话

在“海量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现场会上的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欢聚在西关小学,目的是观摩学习西关小学如何落实“海量阅读与写作育人”工作的。今天的现场会准备的比较充分,文艺演出突出了阅读与写作的主题,节目是师生自编自演的;材料展示内容真实、丰富、有创新;文学社团活动和写作课体现了高效课堂的精神,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学以致用的原则,为学生将阅读知识转化为写作、表演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活跃了学生的生活。摒弃了读死书、死读书现象,其经验值得全市推广。

“海量阅读与写作育人”工作,是我们以75号文的形式进行安排部署的。全市各单位都开展了这项工作,但进展情况不均衡。下面我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谈几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海量阅读与写作育人”这项工作

国民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是人们实现人生目标,发展知识和潜力,参与社会活动最基本的技能。培养中小学生的读写能力是推进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目标,造就合格公民的基本任务之一,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各位想一想自己怎么落实的,从环境氛围建设、图书的保障和借阅、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生的阅读书目指导、阅读指导、时间保障、写作改革、文学社团建设等方面想想,依据我们下发的阅读目标、写作目标自查自查,制定执行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积极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

二、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1.处理好了成绩与成长的关系。光有成绩,过得了今天的关,过不了明天的关;光有成长,过得了明天的关,过不了今天的关。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既能帮助提高成绩,又能促进学生成长,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

处理好了课外读物与教辅用书的关系。我们以为教辅用书的价值取向指向于分数,课外读物指向于人文、科学素质的积淀,与分数有关,但关联度并不高。因此,组织大阅读,不是在向学生推荐教辅用书,教辅用书与课外读物不可同日而语,治理滥订教辅用书,不会也不能影响大阅读活动。

处理好了用书与订书的关系。我们在与家长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其实很多的家长对于推荐给学生的书,反感的是不用。用得好,家长欢迎、支持。让学生订什么书不重要,关键要着眼于让学生用什么书。

三、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解决读什么的问题。学生读什么?需要根据其成长规律定制一份"营养菜谱"。目前的阅读市场鱼龙混杂,特别是一些庸俗的口袋书充斥市场,不仅不能营养学生,甚至在毒害学生。而家长学生有时不一定清楚。前几年我们也发了几次阅读推荐书目,各校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编辑书目推荐给家长,让家长学生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读什么。这份菜单的出笼必须具有权威性。家长拿着这个东西,可以按图索骥,也可以知道自己孩子差啥、补啥。要借力学校橱窗、网站、报纸等阵地推介其中的作品。

各校要根据实际再精选一部分内容,自己编辑一些校本读物,我看西关小学编辑的《清泉》不错。小学校人力物力不足,建议几个小学联合分工编辑,或者由教委办牵头组织人员编辑,统一印发。这样,可以减少开支,提高质量。

二是组织图书漂流,解决在哪读的问题。有位诗人说过:"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这些年我们在学校装备问题上一直把图书馆(室)作为重中之重,试图为学生营造一方现实的、校园版的"天堂"。但是,我们又遗憾地发现,不少学校在建和用问题上脱节,图书馆成了摆架势的"门面",天堂的门被人为地封闭上了。如何让图书走近学生,让学生与图书零距离,是我们最近一个时期思考的重点之一。"图书漂流行动"应势而生。开设阅读课,开放阅览室;开架借阅、全天候开放;完美教室、办公室建设,将图书角作为必备内容;在走廊设立开放阅读区;带一本上学、带一本回家;让学生对书触手可及,让学校的图书馆成为学生喜欢的一个空间。

三是开设阅读课程,解决如何读的问题。书如何读是有规律的。放任自流的读,影响读书效率、效益。开设语文、外语阅读欣赏课的地区。课程是学校向学生提供的最好的产品。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课外阅读的课程化,系统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课外阅读课要形成欣赏课、指导课、推荐课、展示课型体系,并推出了一些研究课、示范课。不少学校还把课外阅读作为科研课题,推进阅读课程建设向纵深推进。除此之外,语文、外语学科都把推荐课外阅读作为学科教学的要求,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融通。

四是挤出读书时间,解决何时读的问题。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都感叹没有时间读书。于是浅阅读、快餐式阅读盛行。事实证明,浅阅读很难帮助人实现人文积淀。在课程被排得满满、作业总是做不完的现实语境下,师生的读书时间从何而来?鲁迅说,他是把别人聊天、喝茶时间用来读书的。时间是挤出来的。西关小学利用早读前几分钟背经典,利用午自习写经典,利用下午自由活动课海量阅读,将写作课与阅读课结合起来,减课本轻作业量,增大阅读作业等方法,有效的保障了学生读书时间。

我们还有相当多的学校指导家庭每天有固定的亲子阅读时间,告诉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落实在一个个务实的行动上。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五是探索激励措施,解决读得好的问题。阅读的动力在哪里?怎样避免只有三分钟热度?对一件事要形成持久关注,需要兴趣、习惯支撑。而兴趣、习惯需要与他人分享、有同伴欣赏的过程中形成。我们可以以学校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开展读书节活动,读书会员卡活动,会员卡、銀卡、金卡升级;读书考级活动;学生成长档案中关于读书成果的记载等等,这些举措都在为学生提供成果展示平台。

为打消一些教师推行大阅读对考试成绩不会带来太多的改变的顾虑,今年期中考试我们就实施了“变脸文考”的考试评价制度改革,语文、外语试卷的大变脸,让那些教死书、死教书的班级现了原形,而那些真正推进阅读的班级在这样的试卷面前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我以为,没有评价制度的跟进,海量阅读很难走向“深水区”。六是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解决读与写的问题。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真正的读写结合并不是阅读和写作的简单叠加或混合,而是有机结合,追求的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境界。实现读写有机结合要立足教材,提倡海量阅读,优化训练方法。坚持“学以致用、读写并重”的原则,有效地促进阅读和写作的互相融合。简单的初始方法是:写作前一周要布置学生阅读与本次写作内容有关的一些文章,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的去读,然后再写。

平时要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时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圈点、勾画,写眉批、评语等,一边读一边把书中的佳词妙语、精彩句段摘抄下来,充分积累语言材料,不断充实自己的语言储备库。引导学生把积累的语言材料用于完成相应练笔中去,从而转化成实际运用的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读书和练笔时,要教学生综合运用精读、略读和浏览阅读方法,快速搜集写作素材、方法。

学校要建设读书习作训练平台,如建读书博客群,读书沙龙,校报开设学生作品专栏,读后感征文比赛等;成立文学社团,社团报纸学生自己办,刊发学生自己的作品;教学中编写课本剧让学生表演等。今天,西关小学表演的几个节目形式就很好。

同志们,都说教育改革走进了深水区,其实我们的海量阅读与写作育人活动,也进入了深水区。很多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亟待我们思考,探寻出路。比如,电子书包时代的到来,智能化阅读迟早成为课外阅读主体形式,学校的未来的图书馆建设如何适应这种变革等等。希望大家以这次现场会为契机,本着为学生长远发展负责的态度,认真学习,认真总结,回去以后,查找自身不足,改进措施,全力推进“经典诵读、海量阅读与写作育人”工作,为滕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事业有成!

2016年5月31日

第三篇:“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活动心得体会

腹有诗书气自华

——市“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推进现场会有感

4月19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市中区文化路小学举办的枣庄市“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推进现场会,观摩了文化路小学张菲老师、税郭镇中心小学孙超老师、光明路小学冯蕊老师异彩纷呈的课堂,聆听了枣庄市杜宝相主任、冯佳琳主任、文化路小学宋延江校长和三位高、中、低段团队负责人的精彩报告,收获颇丰。课前,参观了各个学校的读写结合作业展,深深地被孩子们和谐的画面优美的字迹所吸引。课间,我又参观文化路小学的展室和教室,每间教室都有一个摆满书的书架,装饰着各样的花草,书画室尽是使用的痕迹,一看就不是摆设。印象最深的是,在走廊里遇到的学生,都能够很有礼貌的跟老师问好,声音洪亮,站姿标准,态度大方,没有一丝忸怩和胆怯,让我不禁想起刚才课堂上孩子们表现,言谈举止中透露的自信。也许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吧,读书对人的影响是由内而外的,是深远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三堂读写结合课给我最大的感受。三位老师呈现给我们的阅读与写作衔接的课堂,仿佛春雨,于无声无息中,滋润了孩子们的心田,让阅读的种子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每堂课都以轻松愉快开始,以踊跃展示自己结束。在这轻松愉快的几十分钟里,孩子们品读了精彩段落,学习了写作方法,完成了写作练习,让人感觉不到任何学习的压力。没有写作的恐惧,没有无话可说的尴尬,孩子们挥洒自如,笔下的语言灵动自然,让我不禁对“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课堂的魅力,发出由衷的赞叹。一天的参观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1.阅读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无论做任何事,兴趣是最重要的。张菲老师执教的低段课外阅读“读写结合”始终贯穿着“趣”:第一环节寻找“趣”,第二环节学说“趣”,第三环节表达“趣”,第四环节拓展“趣”。孩子们在兴趣盎然中,完成了读写任务。最精彩的是老师最后的写话练习竟是另一本书的一个片段,在写的同时,达到了推荐孩子读书的目的。

2.阅读教学要有针对性

三位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教学阅读书目和设定的读写结合点,都是在认真研读课标之后,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的,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低年级的阅读书目充满童真童趣,写的要求是把句子“说清楚,说有趣”;中年级的阅读书目具有了哲理性,写的要求更高了,不仅要写整段话,还要讲究构段方式;高年级的书目字字真情,陶冶着孩子内心的情感,对写作的要求不仅是抓住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特点,还要根据需要,围绕中心进行细节描写。训练难度完全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教学也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3.阅读教学要重视方法指导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的学问“博大精深”,现在人“博大”容易,通过网络都可以做得很博大,但是“精深”越来越难了。要想“精深”还是需要扎扎实实的去读书,把书读透。“阅读与写作衔接”课堂正是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往“精深”层面的阅读通道。在课堂上,老师们让孩子们不仅说出自己的感受,还要让孩子掌握写作的方法。低年级主要让孩子掌握“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中年级则要求孩子们掌握连句成段的方法和构段方式。高年级对写作方法的指导更是细致:冯老师在学生分享表达了挚爱真情的情节后,重点聚焦雪地卖草鞋的情节,对人物的语言表达展开深度剖析,借助三课刻画“冷”的细节,习得“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品质”的方法,然后又通过添加无关细节描写,让孩子习得“细节描写要围绕中心”的写作技巧。“精深”下去,广泛的知识自然就达到了。

4.阅读教学要家校联合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

读书的习惯需要从小培养,如果在中学之前不能够养成一个很好的习惯,上大学以后就很难再继续了。而家庭阅读在孩子阅读习惯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作家曹文轩认为妈妈读书对孩子影响很大。要想让孩子读好书,妈妈首先要读书,然后把好的拿给孩子读,能带动家长读书,这样孩子才能少走弯路。文化路小学“小手拉大手”亲子共读活动,不仅能提高孩子读书的质量,还能带动家长读书,更长远的能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一举数得!

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语文,便是这宝贵文化传承的载体。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要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让自己的文学修养不断提升。只有语文老师的文学素养高了,才能潜移默化影响我们的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孩子将会受益终生!

第四篇:实验小学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衔接方案

实验小学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衔接方案

随着近期疫情形势的好转,在科学评估本地疫情防控形势后,开学复课的日期临近,师生面临重返校园,开始新的学期生活。根据开展的我校线上教学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促进线上教学与实际教学的密切衔接,特制定此方案。

一、生命教育第一课、学生安全第一位。

经历了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每个重新走进课堂的学生,面对曾经的疫情阴影,心情难以做到轻松和淡定。让学生尽快平复心情,是我们复课后的首要任务。充分挖掘出这场疫情的课程资源,上好生命教育的第一课,让学生有坚强的抵抗力和韧性。将对学生的个人以后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生命教育不只是让学生看到一个人的生死,更多的是知道善待生命、维护健康的重要意义。在这场疫情中,我们看到了被病魔吞噬的生命,也看到了生命脆弱的一面,要学会呵护生命,尊重生命。让学生增强爱国情怀,增强对医务工作者的敬意。同时,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健康生活的习惯。

二、重建班级团队文化,帮助学生革除陋习恢复学习状态

线上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值得老师进一步引导、发扬。由于线上教学的局限性,少了师生互动、学生交流的环节,学生在学习中表情显得木讷,反应迟钝;过度依赖荧屏,学习没了老师的激励与监管,又没了同学之间的比较与督促,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参与性;有的学生还趁机沉迷网络游戏,难以自拔。我们必须看到,学生长时间的居家线上学习,在学习方式、行为习惯上发生了一些改变。许多家长反映,孩子长时间呆在家里没出门,经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自制力也比较差。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成为恢复正常学校教学的障碍。

重建班级文化、活跃班级气氛、融洽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摆脱荧屏依赖,尽快恢复学习状态,建构日常学习行为规则,是开学初的当务之急。在班上,通过开展团队建设、个性展示、小组合作等互动性强的活动,激发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交流互动,让他们讲疫情故事,谈居家感受,展望今后学习生活打算……,增强学习信心,重建学习习惯于规则。

所以,复课后老师切不可因学习周期短、学习任务重就急于新课教学,而疏于行为习惯的纠正,这样会导致事倍功半。我们要先让学生改变在家时线上学习的一些陋习以及不好的习惯,重建班级团队文化,明确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一个最佳的状态,进入线下学习。

三、摸清底细找出问题,做好学科知识内容衔接

学科知识内容的衔接,是学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的关键环节。经过长时间的线上学习,本学期课程内容已经完成了相当一部分。要做好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衔接,我们要分三步走:

1.摸清底细。

首先,做好线上教学情况摸底。教师要提前梳理线上学习期间每节课的学习笔记,找出教师线上讲课疏漏的地方,了解每堂课的学习重难点是否掌握,查查学生是否有缺课情况。

其次,开展线上学习效果检测活动。主要学科比如语数英课程组织一次综合性摸底检测,课程可以通过现场抽查,通过听、说、读、写等分组互动办法,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学习的薄弱或疏漏环节。通过单元检测、知识点的检测等,进行一次大的摸底,找到学生掌握不扎实的地方,然后查缺补漏,加强短板的讲解和训练,不必重新对课程的学习,主要对共性的问题进行复习。

2.找出问题。

摸清了底细后,要对全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学生线上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个性化问题。要鼓励学生通过复习、检测等手段,找出个人线上学习的失误,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老师与同学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查缺补漏。

我们不主张复课后,老师对线上教学的内容从头重讲。一来本学期课时不允许,二来对新内容的无意识重复,也没有必要,学生学起来也不是很感兴趣,热情和积极性比不会高涨,所以势必事倍功半,起到逆反的一些作用。

安排查缺补漏有两个途径:

(1)集中突破。对共性问题和学生提出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个性化问题,专门备课,安排少量课时实行定点突破;对学生个性化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回看线上教学视频,自主复习、反复练习、个别指导等办法进行逐步解决。

(2)平时课前横向补充。对与前面内容连贯性强的新课内容,可在新课之前,课上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前后知识点复习梳理,让学生在知识学习链接上实行无缝对接,再讲解新课的过程中,新旧知识的衔接必然对旧的知识进行有意识地一些训练,这样让学生容易引起共鸣,对以前线上学习似是而非的内容就会明朗起来。

四、分层面深入挖掘加强衔接力度

(一)教研层面

1.把学校的各个学科的教研组进行整合,主要还是在语数英等主要学科上入手,通过统一组织学科教研,各科课堂检测、学科知识点问卷调查及学生整体与个体的访谈等及时了解线上教学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线上教学进度,指导本学科教师做好线下线上教学的衔接工作,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衔接等。

2.建立线上学习资源库,并对其进行精选,形成线上教学精品资料库,并提供给本学科教师使用,不要放弃以前的学科资源,可以在以前的内容基础上进行一些有益的补充,以便学生结合实际选择性回看,以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温故知新,在以后的教学中,尤其复习期间,精讲细练,用练习检测学生的线上知识的把握程度为主要手段,混合型立体式的边学边复习是有效的。

3.提炼线上教学、线上教研的工作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与教师分享资源共享,级部之间的同学科教师互相讨论教研。以利于有一条清晰明朗的查缺的机制。在线下教学的起始阶段,引导教师有选择地使用这些工作经验,以便教师、学生能从线上教学顺利地过渡到线下教学。

(二)学校管理层面

1.对本校的线上教学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让各级部对存在这次线上教学的优缺点做一次总的总结和回顾,以准确把握线上教学的目标达成情况,及时了解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帮助师生解决问题,让各级部拿出衔接教学的策略,学校进行有益的探索和整合,巩固和提升线上教学效果。

2.制定并优化教学计划和学科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防止因赶教学进度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第五篇:《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研究》实验方案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学

脱节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实 验 方 案

卢龙县教育局教研室 付跃红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

一、课题名称: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学脱节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二、目的和意义

我县基础教育于2003年秋季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以后,逐渐打破了中小学教研各自为战、彼此孤立的传统局面。在视导和教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问题。这个问题普遍存在于各中小学。它所带来的影响阻碍孩子的语文学习乃至终生学习,反过来又抑制着中小学教师的良性心理体验和教学能力发展,形成一种相互抱怨的推诿心理。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淡薄、知识底码浅薄、学习方法欠缺、学习能力低下,中学教师责怪小学教师语文基础没给打好,小学教师埋怨中学教师把学生兴趣教跑了。如此形成非良性循环,长此以往,对孩子的终生发展很无益。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顾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如何在新课改形式下,充分运用新理念,搞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是摆在中小学语文教研员和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通过调查中小学语文教学脱节问题并进行对策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和教育水平,这是语文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正是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以2007——2008届小学毕业班和中学七年级学生为观察样本,运用观察、统计、访问、调查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调整固有的教学模式,巩固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掌握和熟练运用语文学习方法,提高语文综合素质,为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式下提高基础教育阶段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

研究的目的在于在中小学教学教学方法上进行理念的衔接性变革,由中小学各自为战变为相互沟通,通过实践探索一条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规律,构建以学法为中心的教学法理论体系,寻找优化中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

研究视角是从侧重研究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入手,调查中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喜爱程度、学习效果等,发现课堂教学中来自于教学内容、目标以及教师、教法等方面的导致中小学脱节的原因,寻找解决中小学语文教学脱节问题的课堂教学改进点。在研究课堂教学的同时向课外学习方面拓展,探索有效衔接的良策。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理论意义

1、整合认识论、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探索构建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理论。心理学显示,学习者认知过程和身心特点在不断变化,但这个过程是渐进的,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学生差异并非跳跃性的。因此本课题通过比较研究能更好地揭示中小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发展规律,构建新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基础理论。

2、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寻求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家庭、社会大语文教育相协调的,适应社会变革及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能解决中小学语文教学脱节现象的理论支点和对策。一是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把握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二是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使教与学有机统一。

3、实现构建民族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语文教学新体系的理论设想。现代化指语文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都要现代化、科学化;民族化指继承发扬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突出汉语文的民族特点。只有中小学语文教学均实现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构建民族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语文教学新体系。

(二)应用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在应用价值方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研究,可引起中小学语文教师对中小学语文教学脱节问题的重视,运用研究的有效策略解决中小学语文教学脱节问题。使学生通过有效衔接的学习方式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加强语文素养,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感悟积累,对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形成发自肺腑的倾向和喜爱。

(三)同类研究现状述评

泰安市中学让中学教师充实小学师资,更新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邀请全体小学毕业生到中学进行联谊活动,了解中学的校史、校风、校容,介绍初中的学习任务、要求和方法;小学毕业生入校第一个月集中学习学校自编的《中小学教师衔接实验教材》。江苏于殿信老师提出要做好学生学习观念的衔接,通过复习小学语文重点内容做好记忆和思维、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衔接,并展开读写双翼由套路作文向开放式读写的大语文过渡。海宁市郭连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迅速适应中学学习。

(四)创新程度

中小学衔接的研究之前综合性研究居多,语文学科方面也多侧重研究中学如何做。而本课题的研究重视中小学一线教师、中小学语文教研员、总校校长和中小学视导员的共同参与,在于发现新课改背景下导致中小学语文教学脱节问题的因素,并通过中小学双向互动,打破固有的界限,积极改革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调整中小学生的学习心理、习惯和方法,调整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策略和评价方式,从而探索适应新课改和中小学生新特点的有效衔接策略。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和立意有一定的新意。

(五)研究假说

在新课改背景下,如果能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脱节问题,并运用合理对策解决其问题,那么就有利于实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培育小学生毕业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习得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发展语文综合能力;进一步激发中学新生浓厚的语 文学习兴趣,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养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具备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全面提高综合素养。

三、研究目标

(1)构建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衔接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探索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衔接的课外学习途径。

(3)激发中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科学的方法,提高语文综合素养。(4)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对学习者和语文学科的研究热情,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

四、研究内容

(1)探寻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内容等与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关系。

(2)进行中小学语文教学脱节现象调查。一是调查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包括不同的学习心理、态度、习惯、方法、需求等;二是调查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状况,包括教学态度、手段、评价方式等。对调查结果进行系统归类、统计分析,比照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找出导致中小学语文教学脱节的因素。

(3)探索中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衔接的具体策略。

五、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对象选取卢龙镇燕河营镇西吴庄小学六年级和燕河营镇中学七年级学生。

六、研究方法与措施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调查法、个案分析法、尝试筛选法经验总结法。

1、调查法。①问卷调查法。②座谈调查法。③课堂观察法。通过调查了解中小学语文教学脱节现象极及原因。

2、个案分析法。通过对初中一年级学生和小学毕业班学生语文学习个案的分析和对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案例的分析,研究导致中小学语文教学脱节的教与学两方面的因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尝试筛选法

就同一教学内容或同一类问题,可以设计几种方案,经过尝试、对比、分析、论证,从中筛选出可行性方案。

4、经验总结法。通过综合整理,以论文、课例、结题报告等形式,总结研究解决中小学语文教学脱节问题的有效策略,在研究中提高。

为了确保实验积极稳妥地进行,要做到三个落实:

1、组织落实 成立课题组.课题组成员组成:教研室副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实验学校校长、实验教师。

课题组负责制定课题、实验研究计划和实验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经常深入实验学校,以听课、座谈等形式,了解实验的动态,对实验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修改和完善实验方案。

2、任务落实

课题组成员做好开题报告、中期论证报告和实验总结。每学期认真拟定课题研究计划,做好研究记录,写一份阶段性研究报告,组织一次实验研讨会。实验教师每学期精选两课教学预设,撰写不少于总课时三分之一的教学随笔,写一篇教学论文,一份调查报告。每学年写一份实验工作总结。到实验结题时,整理四—五份有价值的个案分析。

3、活动落实

认真落实实验活动计划。活动力争做到:组织有序,形式新颖,内容充实,效果明显。

七、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两年(2007年1月——2008年12月)

(一)准备阶段(2007年1月——8月)(1)确定研究人员及实验教师。

(2)学习新课改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及相关的外地教学经验。(3)走出去、请专家辅导,了解语文教学前沿性策略。

(二)实施阶段(2007年9月——2008年8月)

(1)制定实验计划,做好实验教师集体备课和课例研究等活动安排。

(2)为实验班学生建立学生档案,通过问卷、座谈、课堂观察等形式了解中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方法、习惯和效果。

(3)为实验教师建立教师档案,通过问卷、座谈、课堂观察等形式了解教师教学方法。(4)组织研究人员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认识学科性质和特点,了解第三学段和第四学段语文教学阶段目标,把握知识与能力的衔接点。

(5)做好实验课例研究,定期组织中小学师生研讨。(6)进行形成性检测和质量分析,做好阶段性总结。(7)做好实验资料搜集整理工作。

(三)总结阶段(2008年9月——12月)(1)整理资料,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总结成果,撰写实验论文、实验报告,搜集其他资料。

(3)筹备、召开结题会,聘请上级主管部门听取研究汇报,接受评估验收。

八、成果形式

本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研究课例、案例分析、论文随笔、典型教案、课堂实录、学生读书笔记等。

九、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组组长:

付跃红 1966 小学高级 本科 县教研室副主任 主持 课题组成员:

王 金 1957 中学高级 邸 飞 1962 中学高级 王秀敏 1959 小学高级 曹 伟 1979 小学一级 杨永奎 1971 中学一级 吴京鸽 1978 小学高级 成俊郿 1968 小学高级 李红蓓 1981 中学一级 课题指导:

李志如1968 中学高级

本科 县教研室副主任

课题组人员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成员为中小学语文教研员、镇总校长、镇总校中小学视导员和一线骨干教师。其中有两位省和国家优秀教研员,两位省级优秀实验教师。这些同志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经历和较强的改革创新意识。课题组成员平均年龄37岁,研究热情高,事业心强。课题组成员主持或参与研究的《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方式研究》《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定性评价的研究》《运用理读课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等九项课题获全国“十五”规划课题等二、三等奖,省级二、三等奖,《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定性评价的研究》在秦皇岛市推广。课题主持人连续七年担任《河北教育》“小学语文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编写组成员。参与编写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经国家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参与编写冀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思想品德第十册及教师用书第九册、第十册,经国家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激趣策略》等数十篇论文获国家级奖。

课题组实验教师所在学校除传统设备外,还有微机室、多媒体室、远程教育接收室,能进行网络学习,接受远程教育,可以迅捷查阅资料。

本科

燕河镇总校长 主管研究经费 本科

县教研室中学教研员 指导中学教研

本科

县教研室小学教研员 指导小学教研

本科

县教研室小学教研员 指导小学教研

本科

燕河镇总校中学视导员 指导中学教研

专科

燕河镇总校小学视导员 组织和协调 专科

燕河镇中心小学教师 实验教师

本科

燕河镇中学教师 实验教师

十、经费预算情况

研究人员所在单位划拨专项资金计14000.00元。

主持人所在卢龙县教育局教研室提供部分资金,每学期1500.00元,累计6000.00元。课题组其他研究人员所在单位卢龙县燕河镇总校提供部分资金,每学期1000.00元,累计4000.00元。

课题组其他研究人员所在单位卢龙县燕河镇总校燕河小学、燕河中学提供部分资金,每学期计1000.00元,累计4000.00元。

保障措施:(1)做到专款专用。

(2)在日常办公支出中优先解决研究过程中所需的费用。(3)避免因经费紧张而终止研究。

附:主要参考文献

张志公 语文教育论集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朱作仁,祝新华 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新课程理念与语文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潘涌 语文新课程与教学的解放.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倪文锦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杨再隋 语文课程的新视野.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李维 学习心理学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 邵瑞珍 教育心理学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王丽 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 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顾明远 黄济 教育学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 叶谰 教育概论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学

脱节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组

执笔 付跃红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

下载市中区实验小学关于“枣庄市中小学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的实施方案2015.09.18(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中区实验小学关于“枣庄市中小学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方案”的实施方案2015.09.18(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研究》实验方案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学脱节问题的 调查与对策研究学院:文学院班级:09级6班姓名:文承乾学号:200902140630指导老师:曾红军老师一、课题名称: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学脱......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研究》实验方案(共5篇)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实验课题》 实 验 方 案 顺城中心小学 刘志明 1 一、课题的提出 现阶段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问题。这个问题普遍存在于各中小学。它所带来......

    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施方案

    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施方案为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阶段到小学阶段的平稳过渡,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小学与初中衔接子课题实施方案

    《“五四”学制区域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子课题《“五〃四”学制小学、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相衔接的研究》实施方案 课题类别 烟台市教育局规划课题 子课题......

    实验小学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实施方案(汇编)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实施方案 为继续加强校园安全工作,进一步强化安全发展意识,全面提升校园安全教育管理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各级......

    实验小学军警民共建育人活动方案(共五则)

    实验小学军警民共建育人活动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指示精神,加强我校的学生军训、......

    《小学双语教学研究与实验》实施方案

    无锡市“十一五”课题《小学双语教学研究与实验》实施方案无锡金桥双语实验学校一、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双语教学是在以母语作为主体教学语言的背景下,通过发挥英语的教......

    实验小学防溺水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xxx小学防溺水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和谐校园,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教育方针,坚持对人民对学生对社会高度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和管理职能,减少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