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

时间:2019-05-13 02:36: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

第一篇:《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

(2015年1月29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满足居住在家老年人的社会化服务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基础,在政府主导下,以城乡社区为依托,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由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企业、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志愿者提供公益互助服务,满足居住在家老年人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养老服务模式。

第三条 居家养老服务应当以居住在家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为导向,坚持自愿选择、就近便利、安全优质、价格合理的原则。居家养老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为老年人提供社区老年餐桌、定点餐饮、自助型餐饮配送、开放单位食堂等用餐服务;

(二)为老年人提供体检、医疗、护理、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

(三)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家庭护理服务;

(四)为失能、高龄、独居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援服务;

(五)利用社区托老所等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

(六)为老年人提供家庭保洁、助浴、辅助出行等家政服务;

(七)为独居、高龄老年人提供关怀访视、生活陪伴、心理咨询、不良情绪干预等精神慰藉服务;

(八)开展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

第四条 老年人的子女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扶助、扶养义务的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需要由社会提供服务的,老年人家庭根据服务项目的性质和数量,承担相应费用。

第五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将老龄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

(二)将老龄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与老年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

(三)完善与居家养老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统筹规划、按标准配置社区养老设施;

(五)培育养老服务产业,完善扶持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六)制定服务规范和标准,加强养老服务市场监管和信息网络建设;

(七)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任务、完成期限,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

各级老龄工作机构应当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落实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第六条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下列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一)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社区养老服务平台;

(二)指导、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服务中心(站)及专职养老工作者为老年人服务;

(三)通过落实政府购买服务、设立项目资金、经费补贴等扶持政策措施,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

(四)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健全社区服务网点,运用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开展紧急呼叫、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适合老年人的服务;

(五)推行社区老年人和志愿者登记制度,探索建立为老年人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和激励机制。

第七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发挥民主自治功能,组织社区老年人和其他居民开展以下活动:

(一)开展居民信息自愿登记,了解、反映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二)协助政府对企业和社会组织管理、运营社区养老设施及其他服务项目的情况进行监督、评议,向政府反映居民对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建议;

(三)组织开展互助养老、志愿服务和低龄老年人扶助高龄老年人的活动;

(四)组织老年人开展文化娱乐、体育活动。

第八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引导、支持、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

区县民政部门或者负责老龄工作的机构可以根据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需要,通过签约、购买服务等方式确定服务商和服务单位。

企业和社会组织从事居家养老服务可以使用政府提供的设施和场所,也可以自行兴建养老设施。

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企业和社会组织享受政府给予的政策扶持,并应当执行政府制定的服务规范、标准,接受政府的指导和社会的监督。

第九条 鼓励养老机构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为周边社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服务。

第十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在城乡社区配置托老所和老年活动场站。托老所和老年活动场站的规划建设、配置标准、资金筹措、产权归属、移交方式、运营监管等由市人民政府依法规定。

新建居住区的养老设施,应当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老旧小区没有养老设施或者现有设施未达到配建指标的,所在区、县人民政府应当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配置;社区配建的养老设施出租用于其他用途的,应当收回用于社区养老服务。

第十一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整合社会资源,制定鼓励政策,引导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将居住区附近闲置的场所和设施,用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引导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开放所属场所,为附近社区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引导农村地区依托行政村、较大自然村,利用农家院等场所,建设托老所、老年活动场站等养老设施,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第十二条 新建、改建和扩建居住区应当符合国家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

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应当逐步推进老旧小区的坡道、楼梯扶手、电梯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服务设施的改造。

第十三条 本市应当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逐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

第十四条 市卫生计生部门应当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政府投资兴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下列服务:

(一)建立健康档案,按照有关规定提供定期免费体检和流感疫苗接种服务,提供疾病预防、伤害预防、自救及自我保健等健康指导;

(二)开展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对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进行综合管理,开展医疗、护理、康复服务指导;

(三)提供优先就诊和与其他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等服务;

(四)根据需要与社区托老所开展合作,为老年人提供签约式医疗卫生服务。

第十五条 市人力社保、卫生计生等部门应当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社区用药报销政策,按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完善基层用药制度,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配备,为老年人在社区治疗常见病、慢性病用药提供方便。

第十六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政策,支持、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长期护理保险,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长期护理保障,政府对长期护理保险的投保人给予适当补贴。

第十七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评估制度。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家庭经济情况、身体状况、养老服务需求进行评估;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失能、失独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给予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根据需要进行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配备生活辅助器具。

第十八条 本市应当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培养具有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者。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教育培训规划,推进养老服务职业教育,完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从事养老服务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应当吸纳专业人才,并对从事养老服务的员工进行培训。

第十九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监察和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居家养老公共服务活动中不履行、违法履行或者不当履行职责,导致老年人合法权益、公共利益受到损害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北京市行政问责办法》追究责任;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社区养老设施的管理者、使用者擅自改变政府投资或者资助建设、配置的养老设施功能和用途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责令退赔补贴资金和有关费用,可以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的,收回管理权、使用权。

第二十一条 享受政府补贴或者政策优惠的养老服务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没有履行相应义务的,由发放补贴的部门收回补贴,取消其享受优惠的资格,并记入本市信用信息系统。

第二十二条 本条例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全文

第一条 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就近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服务需求和实际困难,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居家养老服务是指在家庭依法承担赡养扶养义务的基础上,以居家生活的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社会力量为支撑,为居家生活的老年人提供的以解决生活不便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包括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组织的公益性和互助合作服务,企业的市场化服务。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将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本辖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老龄事业规划,制定居家养老服务专项规划和计划;

(二)将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老年人口增长及其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机制;

(三)健全居家养老工作体系,建立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决策、执行、指导和监督工作协调机制;

(四)统筹规划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五)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体系,培育养老服务社会组织,支持养老行业协会发展,实行行业自律和信用评级管理;

(六)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制度,发展专职、兼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七)制定引导市场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产业政策和措施,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完善与老年人多样性需求相匹配的社会化服务供给机制;

(八)制定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和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与服务评价制度,定期发布本市居家养老服务报告;

(九)建立居家养老服务评估机制,完善低收入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

(十)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对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及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各级老龄工作机构应当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落实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第四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整合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及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的服务功能,建立集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组织提供的公益性和互助合作服务、企业提供的市场化服务相结合的社区养老服务平台;

(二)组织、指导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管理,运用政策引导支持社会公益组织和企业参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管理;

(三)帮助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服务机构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载体,汇集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整合社会养老服务资源,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供给机制;

(四)支持社会力量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引导社会组织和家政、物业等企业,兴办或者运营老年供餐、社区日间照料、家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项目,为居家生活的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合理的养老服务;

(五)支持企业和机构运用网络服务平台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适合老年人的服务项目;

(六)加强基层社会组织建设,指导、推动各类基层社会组织开展日常为老志愿服务;

(七)组织专职养老社会工作者开展社区为老服务。

第五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支持和指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挥自治功能,依托社区养老服务平台,组织开展以下活动:

(一)建立老年人社会需求和服务项目登记制度,通过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网络系统了解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发布老年人需求信息,接受服务信息反馈;

(二)根据老年人的需求,组织联络服务机构、服务人员和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三)利用老年人应急呼叫系统,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援服务帮助和支持;

(四)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使用、运行进行监督,对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的为老服务进行监督;

(五)在居民、村民自治范围内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依法建立老年人组织和专项互助合作组织,开展邻里互助、社会交往、文体娱乐、互助养老等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

(六)对本社区居民、村民进行志愿服务登记,组织居住在本社区的机关干部、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和学生志愿者参加社区养老服务志愿活动,开展低龄老年人帮扶高龄老年人的志愿互助活动。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范和标准,分区分级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行标准化配置。

在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应当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老旧小区没有养老设施或者现有设施不能满足需要的,应当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配套建设;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出租用于商业活动的,应当予以收回,优先用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标准化配置。

支持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开放所属场所,为就近社区居家生活的老年人提供就餐、文化体育等便利服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利用辖区内闲置的企业厂房、校舍、商业设施、农家院等场所和设施,采取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统筹资源,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场所。

第七条 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应当纳入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

行政村可以利用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自有房屋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第八条 社区服务中心、托老所、养老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站、室)、养老服务企业和从事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等,可以根据老年人需求,为居家生活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康复、精神慰藉、心理咨询、紧急救援、法律咨询等服务。

养老服务企业和从事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可以与接受服务的老年人或者赡养人签订服务协议,明确服务内容、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等事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监督协议的执行。

第九条 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推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社区和居民家庭的工作,逐步提高老年人基本医疗服务水平。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为居家生活的老年人提供下列服务:

(一)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按照有关规定提供定期免费体检和流感疫苗接种服务,提供疾病预防、伤害预防、自救及自我保健等健康指导;

(二)对老年人开展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对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进行全程跟踪,开展医疗康复、护理服务指导;

(三)为老年人提供优先就诊、优先出诊等服务;

(四)开展老年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其他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服务;

(五)根据需要与社区托老所开展合作,为老年人提供签约式医疗卫生服务。

第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自身优势为居家生活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应当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

支持利用社会资本举办护理院、康复医院等机构,为居家生活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和临终关怀服务。

第十一条 市社会保障、卫生等行政部门应当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社区用药报销范围,并建立药品配送渠道,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配备,满足居家生活的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用药需求。

第十二条 本市逐步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为因疾病或者伤残而需要长期照顾的失能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服务保障。

完善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承担老年人因长期医疗护理、医疗专护或者居家医疗护理照料产生的,符合本市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的部分费用。

鼓励、引导保险公司开发、推广长期护理保险产品;鼓励居民投保长期护理保险。

具有本市户籍且常住本市的低收入失能老年人,经评估符合条件的,可以享受居家养老护理补贴。

第十三条 本市培育发展为老公益慈善组织,支持慈善组织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活动。

鼓励、支持大学和中学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为老志愿服务活动。学校和志愿者组织应当建立志愿服务情况登记档案或者记录卡。鼓励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和录取有志愿服务经历者。

扶持发展为老服务志愿组织,建立为老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和激励机制,志愿者进入老龄后优先、优惠享受居家养老服务。

第十四条 鼓励社区商业服务企业为居家生活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行、助洁、助购等便利服务。

第十五条 新建、改建和扩建居住区应当符合国家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

规划、住建等行政部门应当推进老旧小区的坡道、楼梯扶手、电梯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服务设施的改造。

第十六条 老年人家庭进行设施无障碍改造的,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指导;对低收入失能老年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给予补贴,配备基本的生活辅助器具。

第十七条 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居家生活的老年人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兴办和运营费用补贴。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

第十八条 本市支持社会资本创办养老服务培训机构,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及相关从事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

养老服务企业和从事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应当对从事养老服务的员工进行培训。

从事培训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和养老护理员的,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培训补贴。

第十九条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管理者、使用者,擅自改变政府投资或者资助建设的养老服务设施功能和用途,由民政部门责令改正,退赔补贴资金和有关费用,并可以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 享受政府补贴或政策优惠措施的养老服务企业和从事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没有履行相应义务的,由有关部门取消优惠措施,收回补贴。

第二十一条 对不履行居家养老服务职责的部门和单位,由市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

国家工作人员因失职致使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或者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第三篇: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试题

乡镇(街道)村(社区)姓名 职位 分数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试题

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1.《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是在第__届人民代表大会第__次会议通过。

A.十四,三 B.十四,四 C.十三,三 D.十三,四 2.《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于2015年__月__日通过,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A.1月25日 B.1月29日 C.1月19日 D.2月9日 3.《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内容由__部分组成.A.三 B.四 C.五 D.六

4.《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主要针对我市__的老年人面临的比较突出的居家养老服务问题。A.90% B.92% C.96% D.98% 5.为了满足居住在家老年人的社会化服务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的质量,《条例》是根据《 》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本市实际情况制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B.北京市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办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按顺序回答下面6、7、8、9题

《条例》所称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 为基础,在 主导下,以 为依托,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由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企业、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志愿者提供公益互助服务,满足居住在家老年人 服务需求的养老服务模式。

6.A.社会 B.家庭 C.社区 D.政府 7.A.社会 B.家庭 C.社区 D.政府 8.A.社会 B.家庭 C.社区 D.政府 9.A.社会化 B.家庭化 C.社区化 D.政府化

10.居家养老服务应当以 为导向,坚持自愿选择、就近便利、安全优质、价格合理的原则。A.居住在当地的老年人服务需求 B.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服务需求 C.居住在当地的老年人生活需求 D.居住在家的老年人生活需求

11.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

A.老年人的子女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扶助、扶养义务的人 B.社会组织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扶助、扶养义务的人 C.政府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扶助、扶养义务的人 D.对老年人依法负有赡养扶助、扶养义务的人

12.需要由社会提供服务的,老年人家庭根据服务项目的,承担相应费用。A.内容和数量 B.性质和数量 C.内容和性质 D.性质和价格 13.区县民政部门或者负责老龄工作的机构可以根据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需要,通过 等方式确定服务商和服务单位。A.授权、购买服务 B.签约、购买服务 C.合作、购买服务

14.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企业和社会组织享受政府给予的,并应当执行政府制定的服务规范、标准,接受政府的指导和社会的监督。A.资金扶持 B.政策扶持 C.优惠条件 D.补贴扶持

15.政府应当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在城乡社区配置。A.托老所和老年文化中心 B.托老所和养老照料中心 C.托老所和老年活动站 D.老年活动站和养老照料中心

16.居住区应当符合国家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A.新建 B.改建 C.扩建

D.以上三项都有

17.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应当逐步推进老旧小区的 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服务设施的改造。A.体育健身设施 B.紧急呼叫设备 C.人行道

D.坡道、楼梯扶手、电梯

18.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建立,按照有关规定提供定期免费体检和流感疫苗接种服务。A.就诊档案 B.健康档案 C.身体档案

19.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开展 服务,对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进行综合管理,开展医疗、护理、康复服务指导。A.社区上门就诊式 B.社区免费看病 C.社区家庭护理式 D.社区家庭医生式

按顺序回答20、21、22题

市人力社保、卫生计生等部门应当完善,按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完善,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配备,为老年人在社区治疗 用药提供方便。

20.A.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制度 B.基本医疗保险社区用药报销政策 21.A.基层用药制度 B.基本药物制度

22.A.常见病、老年病 B.常见病、慢性病 C.老年病、慢性病 23.本市应当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 建设,培养具有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者。A.职业化、多样化 B.职业化、专业化 C.专业化、多样化 D.专业化、全面化

24.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居家养老公共服务活动中不履行、违法履行或者不当履行职责,导致老年人合法权益、公共利益受到损害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 》追究责任。A.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B.北京市行政问责办法

25.社区养老设施的管理者、使用者擅自改变政府投资或者资助建设、配置的养老设施功能和用途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责令退赔补贴资金和有关费用,可以处 以下罚款。A.10万元以下

B.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 C.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D.50万元以下

26.享受政府补贴或者政策优惠的 和 没有履行相应义务的,由发放补贴的部门收回补贴,取消其享受优惠的资格,并记入本市信用信息系统。A.企业,社会单位

B.为老服务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 C.为老服务企业事业单位,为老服务协会

27.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政策,支持、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为失能老年人提供护理保障。A.短期护理保险 B.长期护理保险 C.终身护理保险

28.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优先就诊和与其他医疗机构之间的 等服务。A.预约转诊 B.双向转诊 C.快速转诊

29.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评估制度。对特殊困难老年人 的 进行评估。

A.家庭经济状况、身体状况、养老服务需求 B.家庭人员状况、身体状况、养老服务需求 C.家庭经济状况、精神状况、养老服务需求 D.家庭经济状况、身体状况、生活服务需求

30.政府应通过落实 等扶持政策措施,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A.政府资助服务 B.政府购买服务 C.政府扶持服务 D.政府补贴服务

31.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发挥民主自治功能,组织社区老年人和其他居民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活动。A.民主合作功能 B.民主自治功能 C.民主管理功能

32.乡镇街道办事处应运用 开展紧急呼叫、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适合老年人的服务。A.社区养老服务平台 B.信息网络服务平台 C.养老照料服务平台

33.开展居民信息自愿登记,了解、反映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是 的职责。

A.区县人民政府 B.乡镇街道人民办事处 C.居民村民委员会

34.是居家养老服务的主体力量。A.政府

B.企业和社会组织 C.家庭 D.社区

35.《条例》全文共 条。A.20 B.21 C.22 D.23

二、判断题(共15题,每题1分)1.未来10年内,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将继续呈现出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增幅快速、需求大量增加等特点和趋势。()2.据统计,北京90%的老年人选择在家养老,6%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仅有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3.《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目的是解决居家老人们遇到的最基本和迫切的需求,特别是在用餐、医疗卫生、家庭护理和紧急救援等方面的需求。()4.政府应当引导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将居住区附近闲置的场所和设施,用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5.企业和社会组织从事居家养老服务可以使用政府提供的设施和场所,也可以自行兴建养老设施。()6.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失能、失独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给予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根据需要进行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配备生活辅助器具。()7.鼓励养老机构利用周边资源优势,为周边社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服务。()8.政府将对长期护理保险的投保人给予补贴。()9.政府应当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监察和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10.政府应当将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教育培训规划,推进养老服务职业教育,完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评价和激励机制。1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根据需要与社区委员会开展合作,为老年人提供签约式医疗卫生服务。()12.本市应当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13.新建居住区的养老设施,应当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14.托老所和老年活动场站的规划建设、配置标准、资金筹措、产权归属、移交方式、运营监管等由市人民政府依法规定。()15.基层委员会应组织开展互助养老、志愿服务和高龄老年人扶助低龄老年人的活动。()

三、简答题(共1题,每题15分)简述居家养老服务主要包括的内容。

第四篇:居家养老服务

全国首部居家养老服务法

规昨天提交市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简称《条例》)将于1月29日表决,如果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条例》明确了政府责任,如果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条例损害老年人权益将被追责。

子女赡养义务写入《条例》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柳纪纲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做了关于《条例》的说明。他用一组数据表明北京亟须一部规范居家养老的法规。北京比全国提前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14年底,全市老年人口已超300万,而这些老人中,有90%选择在家养老,6%的在社区养老。这两种方式合称为居家养老。

《条例》明确指出,居家养老就是指以家庭为基础,政府主导,还要依托城乡社区、企业、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满足居住在家的老年人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养老模式。所以,《条例》基本原文照搬了上位法中有关家庭赡养责任的内容,在第四条规定了子女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应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

八项养老服务中用餐居首

柳纪纲介绍,《条例》并非按以前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里的内容所写,而是以老人最亟须的服务如何解决为导向制定,几乎所有内容都是“原创”。

《条例》第三条,将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为八大类,包含了老人用餐、医疗卫生服务、家庭护理服务、家政服务、文体娱乐服务、精神慰藉等。八大类居家养老服务由政府统筹、企业参与,本着就近便利、价格合理的原则向老年人提供。在具体实施上,政府部门会出台一些扶持和补贴政策。

“可以看到,我们把就餐写到第一位,在立法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老人居家养老,对用餐便利的需求最明显。”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内务司法办公室主任刘维林介绍。

拟对《条例》实施执法检查

《条例》规定,市和区、县政府应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监察和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建立相应责任追究制度。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违反《条例》规定,不履行职责或者履行不当导致老人合法权益受损的,将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据介绍,《条例》草案经人大审议后,将于1月29日投票表决。如顺利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实施。民政、卫生计生等相关部门还会出台进一步的实施办法。人大常委会也计划在今年对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解读1 老年人就餐怎么实施?

《条例》草案此前的审议稿明确提出鼓励企事业单位食堂开放为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但上会的审议稿没有这条内容。

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内务司法办公室主任刘维林称,这项在老年食堂开放中给予了宽泛的规定,没有列那么全面。北京目前有3500家老年餐桌,立法调研中也得知有不少大型餐饮企业对老年人配餐有参与想法。根据本条例,政府部门可通过制定措施扶持企业和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用餐服务,方式可以多样。

在老年人用餐方面,政府会给企业一个引导,但不会限制价格,将主动权交给市场。此外,还会对特殊困难的老年群体给予补贴等。这方面民政局、老龄办还将出台下一步配套措施。

解读2 社区养老设施怎么配建?

在养老设施保障方面,《条例》提出新建小区配建养老设施要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的要求。对于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的现状,区县政府有责任配置,对于滥用社区配置的养老设施,应收回并用于养老服务。

《条例》中相关罚则写明,擅自改变政府配置的养老设施拒不整改的,可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并责令退赔补贴资金和相关费用。

刘维林介绍,新建小区配建养老设施在此前颁布的相关法规里已有明确规定,所以本条例只给出指向性规定。同时,条例规定鼓励利用社会资源促进社区养老设施配置。

解读3 医疗卫生服务怎么便利?

目前,社区卫生机构配备的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品种不能满足需求。原因有三:一是出于用药安全考虑,一些药品只能在大医院用;二是社区医疗机构与二、三级医院配备使用药品的具体品种、规格不同;三是多数社区医疗机构不具备储存大量药物的条件。

草案第十三条对社区用药的保障作出规范,规定市人力社保、卫生计生等行政部门应当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社区用药报销政策,按照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改革、完善基层用药制度,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储备。

但有些问题还难以依靠本条法规一步到位解决,市人大代表臧美华认为,应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使医疗资源逐步向社区深入。

刘维林坦言,入户诊疗从法律上来说依然有障碍,但这种诊疗方式恰是居家养老需要的,所以不会一直搁置,总会找到办法解决。

解读4 养老服务人才如何保证?

《条例》草案第十六条规定了政府应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将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教育培训规划,推进职业教育。

刘维林称,全市达到专业化标准的养老人才缺口很大,这块服务在市场基本是空白。

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称,北京市正准备建设居家养老护理员的培养体系。被培养的主体之一就是近10万人的家政服务员队伍,希望通过培训可以让这些家政服务员,尤其是服务对象是老人的服务员,都可以具备养老护理的资质。

解读5 惠及范围是否全覆盖?

有代表提出,《条例》中明确了政府职责,一些服务的提供还需由政府财政补贴。但惠及范围是北京市户籍老人,还是对在京居家养老的老人,并不明确。代表担心,大量的政府补贴如用不到刀刃上,会造成浪费。

市人大相关部门介绍,现在这个法规是起引领推动作用的,刚性不够。但对创新性的针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各方面纳入,给予了引导性规定。

法规大部分内容覆盖了在京老人,包括户籍老人也包括长期在京居住生活的老人。法规实施后,市政府、民政局、老龄委等相关部门会出台一系列实施细则,针对不同情况,出台不同内容。

政策会兼顾公平和效率问题。地方财政主要补贴的是户籍人员;但一些外地来的常住人口,他们本人、子女也为北京做出了很大贡献,所以一些政策也会惠及他们。■ 探访

小区无老年餐桌 老人自己拎菜上楼

新京报记者探访发现,老人社区就餐和医疗还存不方便

近日,新京报记者在海淀区四季青镇的一些小区走访发现,大多数小区还未设置老年餐桌,一些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的照料也存有缺憾。

8旬老人自己买菜做饭

1月24日下午,海淀区四季青镇常青园北里小区,84岁的李淑芬刚从超市出来,左手拄着手杖,右手拎着一袋菜。超市的师傅从楼中出来跟她打招呼:“李奶奶,我帮你把米放在家门口了。”

跟李淑芬上到4层,门口放着师傅送上来的米和面粉。她说,女儿住在回龙观,自己和外孙女住。“闺女每周给我送一次菜,有菜,也有肉。我要还缺什么就到下面社区超市买,重的东西,米啊、面啊,师傅们就给我扛上来。”

李淑芬的外孙女在外企工作,平时回家晚,午饭要老人自己做,有时晚饭也是她做给外孙女吃。“老年餐桌这几年老听说,但我们这里没有。我们这小区是回迁房,农民多,他们都有儿女在身边,不需要这个。但我们需要的也没办法。”老人说。

餐饮企业积极性不高

记者在西四环沿线的几个社区走访发现,都没建老年餐桌。对此,四季青镇相关负责人刘斌表示,希望《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出台后,基层能尽快落实,让需要服务的老年人得到照料。

他介绍,2009年,北京市提出推广“9064”养老服务新模式,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从那时起,完善居家养老的配套设施建设,我们就一直在做。但几年来也没全面建起来,执行中遇到一些困难。有的小区需要老年餐桌的老人确实不多,我们也拿出补贴给没办老年餐桌的小区老人送餐,但餐饮企业积极性并不高。”

据了解,某餐饮企业曾从海淀区拿到一年10万元的补贴资金,为老人送餐。该企业能辐射10个左右的社区,每年服务人数近4000人次。这家餐饮企业的老板说,“每天配餐都没有定额,每一顿饭怎么安排,也是众口难调。”

上门看诊就是量量血压

记者走访的几个小区都有社区医务室。但行动不便的老人如遇感冒发烧等常见病,社区医生能否入户诊疗,却没统一规范。

常青园北里的刘美娟老人说:“我们跟大夫都熟,有一次我感冒发烧就是在家看的。”但也有老人就没享受过这种待遇。

该小区社区医生解释:“由于北京卫生部门有规定,入户诊疗不能破皮,凡是破皮的都要到医疗单位。所以我们一般到老人家中,也就是量量血压等简单检查。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们可以把他们搀扶到医务室,但遇到突发情况,还是应拨打急救电话。”

刘斌称,现在社区医生和社区医疗服务设施都配备齐了,“但要实现比较现代的家庭医生的照料水平,一方面还存在观念上的障碍,基本上行动方便的还是会选择到大医院;另一方面,就是相关制度设计上的衔接,针对老年人医养结合出台可执行的办法。”

刘斌建议,《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实施,还希望民政部门多与基层沟通,了解他们实施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新京报记者 吴为

■ 焦点

杜德印:草案名称调整不求“大而全”

“需要修改一条修改一条,需要修改一款修改一款,需要修改一句修改一句,需要修改一词修改一词,需要修改一字修改一字。”昨日下午,在朝阳代表团分组审议会场,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对《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的修改,提出要求。

自启动立法调研直到昨日提请审议,《条例》的名称和养老模式的选择等,都有重大调整。杜德印表示,这些重大调整反映了对提高立法公正性、针对性、有效性的探索过程。

新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3年7月起施行。同年,北京启动《北京市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修订。但昨日提请审议的草案名称已改。

杜德印表示,草案名称的调整,不再制定“大而全”的北京市实施办法,而是针对北京96%的老人面临的较突出的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体现出“针对问题立法,立法解决问题”的立法原则。

立法之初确定的居家养老模式是“政府主导、社区为主”,但调研发现,“社区为主”难以承载起居家养老服务的重任,目前专业养老公司正处于起步阶段,老人真正需要的是“医养结合”的专业化服务,而具备专业护理素质的家政员数量偏少。

据此,《条例》将养老模式调整为“政府主导,以专业公司的专业服务、专业运营为主,社区为基础”;同时明确了各相关主体间的权责。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企业、社会组织即专业公司,提供专业化服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提供公益性互助服务。

且《条例》还埋下“伏笔”,明确政府有培育居家养老商业保险的责任,“市政府应当制定政策,支持、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展长期护理保险,为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长期护理保障,政府对长期护理保险的投保人给予适当补贴”。新京报记者 王姝

■ 观察

人大首次牵头起草法规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昨天提交市第十四届人大第三次会议进行四审。从立法设想到提交人大审议,一年时间的锻造打磨,一部专门针对居家养老的法规即将出炉。据了解,这也是首部由市人大牵头起草的法规。

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内务司法办公室主任刘维林介绍,这是去年人大立法工作的一个亮点,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此外,法规草案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能更充分发挥民主,引起社会更高关注。这不仅是人大立法工作的进步,对法规本身是宣传,为法规实施打下基础。

从立法程序上,以往经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案均由市政府主导起草,一般来说时间较长,程序也较多。但这一次,《条例》是由市人大内司委牵头起草的,由市人大常委会自己提交法律案进行审议。

刘维林说,由于这部法规涉及全市300万老年人的切身利益,在保证质量上还要加快速度。过去一年,这项法规经过多次调研,他自己参与的就有50多次,法规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了人大代表意见,在政协立法协商。从最初的近30条,修改到22条,最精简的时候法规草案只有15条。四审的法规草案为20条。

经过人代会审议,法规还将吸纳代表的建议、意见,1月29日,将由700多名市人大代表共同表决。新京报记者 郭超

■ 互动

删养老配套设施指标代表担心执行难到位

昨日朝阳团分组审议,来自朝阳区法院的市人大代表李有光提出,此前征集意见时,对社区养老设施配建,曾制定了800平方米这一指标,但一些社区工作人员认为,不应制定类似不能马上实现、“一刀切”的数据指标。《条例》删除了这一数据指标。“有利有弊”,李有光说,“指标少了,评判标准缺失,如何保证执行到位?”

来自朝阳区文化委员会的市人大代表陈巴黎也提出,以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为例,虽然规划中对公共文化设施配建有明确要求,但现实中,仍有部分社区执行不到位,“对于社区养老设施配建,哪些部门负责监督,哪些部门负责验收,《条例》应明确”。

两人发言结束后,同在审议现场的朝阳区委书记程连元、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先后发言。“关于社区配套设施建设的标准,历史上已几次反复,配建的难度较大”,程连元说。杜德印强调,“只要政府下了决心,养老设施配建肯定能做好”。

“我的爱人是名医生,”市人大代表宋光成说,经常有得了急病的邻居打来电话求助,“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所以就会上门,给病人诊断、开药、输液。但这里面有问题,离开医院后,她有没有资格在社区执业?一旦发生医疗事故,事故责任谁来承担?”

杜德印再次“答疑”,表示离开医院的医生在社区内只能遵循志愿者服务的相关规定,提供志愿服务。此外,可以按照目前的医生多点执业的相关规定,加入社区医疗服务体系。

■ 建议

人大代表、北京市消防协会副理事长刘学锋:北京市去年11月13日至23日,单是在家烧死的老人就有9位,“这在和平年代是很惊人的数字,政府应该管一管”,因此应该为失能、高龄、独居老人提供安全报警装置,一旦遇到火情就能直接报警,而不单单是像上述条例中提到的只提供紧急救援呼叫设施。

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常务副主委、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任学良:养老应该鼓励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为主,应由政府建立养老引导资金,为居家养老的老人进行一定的补贴或奖励,并设置一些必要条件,也不能一刀切,如何补贴应该以征信系统做支撑,比如年满70岁,按照家庭收入不同,给予老人补贴。

市人大代表温瀚英和刘颖:要给予老人居家养老良好的配套,目前一些老旧小区的老楼没有电梯,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建议应该出台配套标准,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政协委员、北京安贞医院医生、大屯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主任王以新: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为老人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需要所在家庭与医疗团队自愿签订协议,团队要为老人提供规范的服务。还可以运用智能医疗设备实现慢性病的长期管理,像“一键式”智能呼叫器、跌倒报警系统、血压、血糖自动测量上传系统,这些新技术可以便于医生及时发现问题。

第五篇:关于《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的说明_2015(定稿)

文件编号:34813004

关于《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的说明

——2015年1月25日在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柳纪纲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大常委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关于《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的说明。

一、立法背景

(一)人口老龄化形势迅猛发展,养老服务需求旺盛

我市比全国提前9年,于199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3年底,本市常住老年人口292.9万;户籍老年人口279.3万,占全市户籍人口1316.3万的21.2%,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47.4万,失能老人约45万,空巢老人约占老年人口的一半。本市老年人口正在以每天400人、每年15万人左右的规模和年均6%的速度增长,2014年底,全市老年人口已超过300万,预计2020年将超过400万,人口老龄化压力巨大。

(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居家养老服务迫切需要立法

家庭养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人因为求学、工作和婚姻等原因,与老年人分开居住和生活已成为普遍现象。同时,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增加,导致青年一代对年长一代的照顾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亟需一个完善的社会服务系统来支持。

居家养老是我市普遍的养老方式。我市90%的老年人选择在家养老,6%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前两者合称为居家养老。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本市居家养老服务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社区服务设施短缺,服务项目和服务能力不足,养老服务人才匮乏等,养老服务需求大量增加与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老年人在养老方面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因此,迫切需要制定一部专门的地方性法规来推动、促进和保障。基于上位法已经对老年人权益保障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市人大常委会经过立法论证,审慎研究,决定不再制定“大而全”的实施办法,而是要针对我市96%的老年人面临的比较突出的居家养老服务问题,按照“针对问题立法,立法解决问题”的工作原则,制定《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以解决居住在家的老年人遇到的最基本、最迫切的需求,特别是在用餐、医疗卫生、家庭护理和紧急救援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对于养老方面的其他问题,去年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办理议案进行了推动。

制定《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是满足广大老年人和全社会的热切期盼,是对代表议案和建议的积极回应,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需要。该项法规的制定也充分体现了“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指导思想,符合每项立法都应回应特定问题,法律本身应该是单纯系统,这样更有利于对事实进行清晰的规范的立法思路。

二、立法过程

该项法规的制定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市人大牵头起草

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主任会议讨论决定了法规起草工作方案,决定成立立法工作领导小组和起草工作组,领导小组由市人大、市政府主管领导担任,工作组由市人大和市政府有关部门组成。

起草工作组根据代表和各方意见、建议收集整理了立法涉及到的诸多问题;组织人大代表、专家和有关部门进行专题调研和研讨座谈;对重要规定和条款,与市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了充分协商,并就草案重要问题与全国人大进行沟通;对重要制度委托专家进行了设计修改。在这个过程中,领导小组召开过多次协调会,对重要问题进行了充分论证,形成了共识,统一了思想。法规草案形成后,起草工作组先后征求了养老议案建议领衔代表、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市政府有关部门、市政协委员、各区县人大常委会和社会公众的意见,根据征求到的各个方面意见,对法规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在此基础上,内务司法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法规草案和说明,进入常委会审议阶段。

第二阶段:市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

市人大常委会分别于7月、9月、11月对法规草案进行了三次审议。在审议过程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提出了很多很好的修改意见。针对审议中提出的意见,工作机构进行了多次调研论证,召开各类座谈会、论证会20多次,并到部分区县开展了实地调研。

在这期间,市人大常委会重视发挥代表作用,通过常委会网站代表服务平台征求意见,并利用代表团年中活动、市人大代表联系区县代表和群众制度、大会前代表活动三次征求代表意见,还分别到7个区县召开市人大代表座谈会,直接听取意见。

在这个阶段,市委决定将法规草案交由市政协协商。工作机构参加了市政协组织的立法协商专家组座谈会,并对市委批转的政协立法协商意见进行了认真研究。

在条例审议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和主任专题会议对法规草案的内容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根据市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政协委员及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对条例的内容、结构和具体表述进行过反复研究和讨论,吸收采纳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条例的规定不断完善。

第三阶段:向市委汇报

在制定条例的过程中,坚持了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法规草案在三审前,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市委常委会进行了全面汇报,市委常委会对立法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具体条款和制度安排提出了指导意见,并同意修改完善后提交市人代会审议。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2014年11月28日,在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法规草案,会后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各方面的意见对条例草案又作了完善性修改。

这部条例的制定过程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认真贯彻了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推进立法精细化,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的精神。二是充分发挥了市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在立法工作中,市政府主管领导和多个有关部门都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具体措施,使立法过程成为了推动工作的过程,也是各部门沟通协调的过程。三是坚持了民主立法,在立法过程中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多次征求全体市人大代表的意见,发挥了代表在立法中的作用。四是将立法工作与代表工作相结合,落实了代表联系群众的制度,很多代表都密切联系群众,把群众的意见反映到法规中来,使之有了广泛的民意基础。

三、草案的主要内容

草案共二十条,不分章节,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确立了本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模式(第一条、第二条);第二部分规范了居家养老服务的要求和内容(第三条);第三部分明确了居家养老服务中相关主体的责任(第四条至第八条);第四部分确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的系列保障制度(第九条至第十六条);第五部分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社区养老设施的管理者、使用者等主体的法律责任(第十七条至第十九条)。

(一)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模式

草案第一条开宗明义,明确了立法目的即“为了满足居住在家老年人的社会化服务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的质量。”

草案第二条明确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模式和基础性地位,表述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基础,在政府主导下,以城乡社区为依托,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由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企业、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志愿者提供公益互助服务,满足居住在家老年人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养老服务模式。”

(二)居家养老服务的要求和内容

老年人由于所处的年龄阶段、身体健康程度和生活状况等情况不同,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多种多样。草案第三条对相关主体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规定“应当以居住在家老年人的社会化服务需求为导向,坚持自愿选择、就近便利、安全优质、价格合理的原则”,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同时,为了满足绝大多数居家老年人的普遍需求,草案第三条第一项至第八项对居家老年人最为关心的基本服务内容作出了指引性规定。

(三)居家养老服务中相关主体的责任

1.家庭责任。在进入人口老龄化的今天,家庭仍是养老的基础,“孝亲敬老”更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居家养老的重要保证。因此草案第四条规定了家庭责任,明确“老年人的子女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扶养义务的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需要由社会提供服务的,老年人家庭根据服务项目的性质和数量,承担相应费用。”这条规定,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政府职责。政府是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在居家养老服务中起主导作用。草案第五条对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的职责作了相应规定,列举了在制定规划、资金保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设施配置、产业培育、政策支持、标准制定、市场监管、信息网络建设及统筹协调等方面的主要职责,同时还规定了各级老龄工作机构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有关部门落实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责任。

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基层政府负有组织实施的具体工作职责。草案第六条列举了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在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建立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探索建立为老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的责任。

3.社区服务。社区是居家养老的依托。草案第七条规定了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开展居民信息自愿登记、反映老年人服务需求和意见、协助政府监督,以及组织开展互助养老、志愿服务、低龄老年人帮扶高龄老年人和组织文化娱乐、体育活动。这条规定,贯彻了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关于完善和发展基层民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精神。

4.社会化服务。专业化服务是居家养老的发展方向。企业和社会组织是居家养老服务的主体力量,但目前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如渠道不畅、缺少场地、经营困难等问题。因此,培育发展市场至关重要,关键是要由政府出台优惠政策,营造有利于社会力量参与的发展环境,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对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兴建养老设施,对政府配置的养老设施进行运营,政府都应给予政策扶持。同时,政府可以根据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需要,通过签约、购买服务等方式确定服务商和服务单位。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执行政府制定的服务规范、标准,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并应当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草案第八条对以上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

(四)居家养老服务系列保障制度

1.养老设施保障。目前本市多数社区建有养老设施,并开展日间照料、用餐等服务,但场所小、设施和服务项目不全,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2014年3月,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该文件根据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结近年来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经验教训,适当提高了居住区养老设施的配置标准,并对建设资金渠道、主体责任等相关内容都作了详细规定。为了兼顾草案的明确和简洁,草案第九条对托老所和老年活动场站的规划建设、配置标准、资金筹措、移交方式和运营监管等内容作了指向性、衔接性的表述;对新建小区配建养老设施提出了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的要求,并明确了老旧小区配置的具体措施。草案第十条对鼓励利用社会资源促进社区养老设施配置作了规定。

2.基本社会保障制度。草案第十一条对当前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了规定,明确“本市应当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逐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

3.医疗卫生制度。医疗卫生是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内容。老年人对社区医疗、康复护理服务的需求突出。草案第十二条对政府投资兴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为居家生活的老年人提供的服务作了规定,包括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免费体检、对老年人常见病和慢性病进行综合管理、开展服务指导、为老年人提供优先就诊和与其他医疗机构双向转诊、根据需要与社区托老所开展合作,为老年人提供签约式医疗卫生服务等。

目前,社区卫生机构配备使用的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品种还不能充分满足群众需要。在调研中了解到,北京市社区用药品种已经高于国家规定,但老年人仍然感觉不方便,原因一是出于用药安全考虑,一些药品只能在大医院使用;二是社区医疗机构与二、三级医院配备使用药品具体品种、规格不同;三是社区医疗机构很多还不具备储存大量药物的条件。2013年和2014年市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为包括基本医疗、康复、保健在内的六位一体的服务,并提出要对“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用药制度”等进行综合改革,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根据医改精神,草案第十三条对社区用药的保障作出了规范,规定“市人力社保、卫生计生等行政部门应当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社区用药报销政策,按照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改革、完善基层用药制度,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配备,为老年人在社区治疗常见病、慢性病用药提供方便。”

4.长期护理保障制度。长期护理对失能老年人是不可或缺的养老照料方式。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开展长期护理保障工作有明确要求。但目前这个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按照立法引领和推动改革的精神,草案第十四条规定了“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政策,支持、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长期护理保险,为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长期护理保障,政府对长期护理保险的投保人给予适当补贴。”

5.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补贴制度。低收入、失能等特殊老年群体是居家老年人中最为困难的,完善对这个群体的保障是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鉴于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最低生活保障和残疾人保障已有明确规定,老年人也包括在其中,草案未再重复已有规定,在草案第十五条作了制度衔接,规定“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评估制度。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家庭经济情况、身体状况、养老服务需求进行评估;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低收入、失能、失独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给予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进行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根据需要配备生活辅助器具。”

6.人才保障。居家养老服务迫切需要人才队伍的支撑,急需政府和社会共同培养。因此,草案第十六条规定了政府应当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将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教育培训规划,推进职业教育,完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同时规定,从事养老服务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应当吸纳专业人才,并对从事养老服务的员工进行培训。

(五)法律责任

条例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对相关的法律责任作了规定,以保障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落实到位。为此,草案第十七条明确了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监察和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建立相应责任追究制度。草案第十八条、第十九条针对社区养老设施的管理者、使用者擅自改变政府投资或者资助建设、配置的养老设施功能和用途,享受政府补贴或者政策优惠的养老服务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没有履行相应义务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以强化责任落实,保障法规实施的有效性、权威性。

四、草案的特点

一是具有引领性和推动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并要求立法要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当前社会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非常迫切,但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基础还不是很充实,因此草案还不能规定得非常具体。立法的着力点是在党的领导下,构建以家庭为基础,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其他社会组织为辅助的,开放的、融合的、互补的、协调的养老服务的基本制度框架。

二是具有创新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加快和保障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提出了要求。草案力求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力求探索出在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合作型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此外,草案中的一些重要制度也都体现创新性的要求,比如:引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更好地发挥自治功能,把协助政府落实居家养老服务和开展自治活动对接起来,实现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支持、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长期护理保险,政府制定政策并给予投保人适当补贴;强化人才保障措施,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等。

三是具有一定的探索性。由于养老事业和产业还处在发展阶段,目前的草案还达不到十分完善的程度,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出台这部法规仍具有一定的探索性,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草案中的各项制度安排,还需要一系列配套的政策、规范和标准来支撑,比如在加强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完善扶持政策和市场监督机制、引导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目前政府和有关部门正在根据本条例的要求,准备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另外,落实条例涉及众多政府部门,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统筹机制都需要在政府内部加以明确并根据实践的需要进行调整。

草案和以上说明,请各位代表审议。

下载《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居家养老服务协议书

    居家养老服务站服务协议书甲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乙方:养老服务对象或家属 一、甲方承诺: (一)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具有志愿者无私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合同

    居家养老服务合同 甲方:xxxxxxxxx服务中心 (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 (以下简称“乙方”) 在同意共同遵守《上海市社会化居家养老实施方案》的前提下,就有关居家养老服务的事......

    居家养老服务承诺书

    篇一:居家养老服务承诺 居家养老服务承诺 1. 以人为本,及时了解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 2. 实行首问责任制,做到认真接待热情服务,对服务对象咨询的事项应......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版]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工作制度1、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市相关制度,加强对居家养老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探索深化居家养老工作的新途径。 2、建立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目标管......

    居家养老服务点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点负责人:******(社区主任)联系电话:****** 联系人:******(社区工作人员)服务点人员:****** (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提供家庭病房服务)******(社区特聘律师,提供法律咨......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1 为顺应社会老龄化发展趋势需要,更好地为辖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年社区在渭阳西路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整合辖......

    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

    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 为营造和谐文明的社区人文环境,更好的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社区内居家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目的,特制订天后宫社区居家养老实施方案如下: 一基本......

    居家养老服务协议

    居家养老服务协议 甲方:XX街居家养老服务部 乙方: 乙方符合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条件,经报街、区相关业务行政部门同意后,经协商一致双方达成如下协议,并共同遵守: 一、 双方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