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规范救援管理 (已发表)
规范救援管理
提升救援能力
江西省救护总队萍乡大队 易良华 内容提要:“安全卫士,服务矿山”似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本着“严谨、科学、治患、求效、务实”的工作理念,加大安全工作力度,走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之路。要加强矿山救援队伍建设,严格军事化科学化管理,全方位的提高队伍素质,更新淘汏落后的救援装备,提升救援能力。关键词:规范
救援管理
提升
救援能力
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由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等四个部分构成,应急救援在安全生产的总体布局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爱矿山救援工作依托省煤炭集团于2010成立省救护总队和2011年成立的煤矿应急救援中心。合理整合人才资源、加强规范救援管理从管理科学化、思想政治化、行动军事化、装备系列化、心理稳定化、技术现代化上下功夫,救援队伍实施军事化科学管理。
1、救援管理科学化
创新“以人为本、健全机制,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强化管理、快速应对,协调配合”的科学救援管理办法。
现行救援体系管理从始至今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队伍管理做到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在长期的战略思想中,队伍把历史发展理论深入持久地学习好、实践好、落实好,不断开创社会服务工作的新局面。规范管理科学化。第一抓好管理层工作能力水平、完善并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履行职责及行为规范、突出救援队伍的各方面人才、提倡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弘扬发展。第二加强救援队伍建设,按照《矿山救护规程》人力资源合理整合。减少救援队伍中的各种负荷,妥善安排超龄队员的人才输出或内部消化。在中队岗位从体质、技能培训做到积极主动、高标准要求,平时训练走上时代步伐,任重道远的全面发展。坚持“加强战备,严格训练 主动预防 积极抢救”十六字方针。
2、队伍思想政治化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务工作主要职责。思想政治工作也是救援队伍的生命线,建设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队伍,在抢险救援工作中更重要的是有效安全保证。在救援抢险基层基础建设的中,如何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积极作用调动各方面因素,建设一支正规化、专业化的应急救援抢险队伍在与恶劣事故中科学施救才能确保胜利完成任务。为解除救援基层中队、小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落到实处、软弱无力,甚至出现“空档”现象。以配强政工干部队伍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迫在眉睫。第一是完善政工干部配置。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配全配齐政工干部。第二是配精配强政工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立杆见影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战略。因此,要求政工干部的选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掌握心理学、教育学、道德学等各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因人而异,因人施教,扎扎实实的做好全体救援指战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实施思想统一,以服从为天职肩负着社会救援的神圣使命,乐于奉献,为人民服务。第三是加强硬件改善,建立课外爱好平台。健全图书室、读书屋,文化娱乐室、健身训练室,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的环境。提高指战员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质。第四是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行政管理制度与思想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既不单纯搞教育,又不单纯抓管理。两者紧密结合,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才会更加显著,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作用。
3、救援行动军事化
救援队伍是一支军事化专业化的抢险救援技术队伍。承担着昼夜执勤、战备值班、闻警 1 出动,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与事故作战斗的神圣使命。所谓“军事化”救援队伍建设,就是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救护规程》和军事化管理条例,紧密结合抢险救援工作实际,参照军事化管理的有关要求,通过强化救援队伍的“军事化”意识,树立军人形象。指挥者努力提高组织指挥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把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廉洁高效”的军事化、专业化的抢险单位,以适应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和完成抢险救灾救援任务的需要
坚决做好行动快手脚灵反应敏的军事化救援举动,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4、救援装备系列化
许多类型的抢险救援任务多灾多变,各不相同。如矿山的“五大”灾害、地面的深井救人、高空救援、建筑物坍塌事故中的生命搜救、污染辐射场所抢险等技术装备要有着不断增添、不断改进。
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类的生存空间不断拓展,生活方式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各种疑难灾害事故不断增多,危害日趋加重,救援队伍面临的应急救援形势越来越 严峻,担负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抢险行动也越来越艰苦。地面的抢险救援、消防灭火及矿井抢险救灾的原始工具如“岩尖”“斧头”'耙子”“千斤顶”和“拳头”等,抢险人员践行着“忠诚可靠、赴汤蹈火、服务人民”的新时期救援卫士精神,肩负着神圣伟大的历史使命,如何提高救援队伍的战斗力,成功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圆满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因此,救援队伍应该从添加科技救援装备和设施基础建设。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按照单位救援资质,配齐必需装备,极力有效提高应急救援战斗力,合理利用人才和装备的最佳结合。现在,抢险救援装备和基础设备已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各种救援任务的需要。为了提高救援抢险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必须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增添并更新现代化的抢险装备和新的设施实行装备科技系列化。救援队伍向装备要战斗力。增大装备的科技含量,深化以人为本的理念,保证各类灾害事故的处理更加科学,保证救援人员更加安全
5、救援技术现代化
科技含量较高的装备在操作、使用和保养等方面,救援队员做到得心应手、熟练自如。再加抢险单位定期组织系统必要的培训,造就在抢险救援工作中,高、精、尖装备技术人才,发挥应有的救援科技领先作用,形成最佳的战斗力。坚持不懈地加强抢险人员的素质能力建设。
6、救援心理稳定化
救援队员应具备高度稳定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不稳定会导致事故灾变判断能力降低,直接影响抢险救灾能力的发挥。因此,救援队伍加强心理素质的培训。第一出动时预先做好心理准备,排除紧张、畏惧、恐慌的心理因素,从训练日程把不同程度不同类型事故的实战施救演练操作,进行有计划有安排地考核或列入技能比武项目;第二救援从胆大心细,善于仔细观察、培养坚定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中,从高温浓烟事故演练侦察过程中培养救援指战员毅力坚强和顽强拼搏的心理素质。在危险恶劣的事故环境中抢险救援演练,提高抢险救援人员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才能熟练地运用自己的救援技能技能以适应抢险救援的需要。第三指战员不带情绪情绪上岗,稳定人心,活跃人心。队友、上下层次关系保持和谐,沟通无限,及时掌握并解决指战员不稳定心理压力变化不漏空,为了救援抢险事业发展,为了人民安全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论企业的制度化管理(已发表)
论企业的制度化管理
青海电力公司培训中心马海福
制度化管理是以制度规范为手段协调组织集体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制度化管理通常称作“官僚制”、“科层制”或“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是由德国著名思想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并为现代大型企业组织广泛采用的一种管理方式。制度化管理的实质在于以科学确定制度规范为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主要依靠外在于个人的、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威实行管理。
制度化管理的优越性:
1、人与权利相分离。在制度化管理中,职务就是职业,不在是个人身份,所有管理行为都来自规章、制度的规定,管理权威集中于规章和制度,而不是控制在某些人手中.在规章制度面前每个人都享有同等的地位,从而排除了个人偏好或专断的影响,确保个人与权利的分离.制度化管理摆脱了传统管理的随机、易变、主观、偏见的影响,具有比传统管理优越得多的精确性、连续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2、是理性精神和合理化精神的体现。这是制度化管理的主要指 导思想。制度化管理以经过理性分析研究制定的管理规章和制度为基础,是一种不询人情的管理体系。在典型的制度化管理中,存在着一套有连续性的规章制度网,涉及管理过程的各个方面,它规定 1
了各种活动应怎样进行,特殊情况应怎样处理;并给每项工作确定了清楚的、全面的、明确的职权和责任,从而使企业组织运转和个人行为尽可能少地依赖于个人。
3、适合企业现代组织的需要。早期传统的管理由于过分依赖个 人和裙带关系、人身依附关系,采用任意的、主观的、多变的管理方式,不适合现代大型企业组织管理的要求。现代企业组织一般规模大、内部分工细、层次多,更需要有高度的统一,需要有准确、连续、稳定的秩序来保证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一致,从不同的侧面保证组织目的的实现。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制度化管理倾向于把管理过程和组织设计为一架精确、完美无缺的机器。它只讲规律,只讲科学,只讲理性,而不考虑人性。
企业组织是由人组成的集团,人不是机器,不可能像机器一样准确、稳定、节律有制,人有感情,有追求,有本能。在此意义上,完美的制度化管理只是一种抽象。再者,企业组织也不能变成一台设计完美的机器,它是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生物机体,随环境的变化调节自身是基本生存方式之一。这种调节的机制要求企业组织有生长发育的机制,要求组织有活力。这种生长发育的机制和活力之所以能形成和发挥作用,根本基础在于构成组织基础的个人行为。所以,从组织生存发展考虑,也不能变成机器。
因此,极端的制度化管理既不可能,也不理想。制度化管理强调的,也不是极端的制度化,而是以制度化管理体系为基本,谋求制度化与人性、制度化与活力的平衡。在此意义上,在制度化管理的同时,要处理好下述两组矛盾平衡关系。
(1)“经”与“权”的关系。“经”与“权”是中国的传统说法。“经”是指规范、原则、制度;“权”是指权宜、权变,即衡量是非轻重,因时、因地、因事制宜。“经”与“权”,即所谓原则性与灵活性,坚持按制度办事与适当变通之意。在管理中,“经”就是坚持管理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坚持原则性;“权”就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适当措施,必要时采取变通办法。
显然,“经”与“权”是一对矛盾。管理中需要按规章制度办事,坚持原则性,这是制度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同时,管理过程中也不能没有灵活性,如何处理好“经”与“权”之间的矛盾,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如何认识“经”与“权”之间的关系,也是被管理者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
(2)他律和自律的关系。借助于约束、强制手段规范行为叫做他律;依靠个人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来约束个体行为叫做自律。他律和自律是涉及个人行为的管理时,究竟应该更多借助于教育、惩罚、强制、约束等外部规范方式,还是更多地依靠个人的觉悟、自觉性、自我约束来达到目的的问题。管理学的经验表明:一是个体
自觉性、自我约束程度有限,许多组织活动仅靠个体自觉性无法按部就班、协调一致地进行,所以必须充分依靠他律,发挥制度规范的作用。二是在保证组织活动正常进行的范围内,应尽可能发挥自律的作用,缩小他律的范围。自律应用得当,可培养个体自觉性、责任感,更好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
如何正确对待制度化管理:
1、制度化管理在实施当中,要针对不同的群体应区别对待。制
度化管理本身既讲原则性,也讲灵活性,但原则性和灵活性在力度上如何掌握,要取决于被管理者的成熟度以及自律性如何。同时,不同性质的工作,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实施上也应该有所区别。
2、作为被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制度化管理的优越性,这是人的本能的要求。任何人都希望少一点约束,多一点自由。如果被管理者只强调制度化管理灵活性的一面,而管理者只强调原则性的一面,则不容易达到组织目标实现的要求,甚至会出现制度化管理的失败。
3、作为管理者应认识到按规章制度加强管理,是职责的要求,是职务要求按规章制度办事,也是正确行使职务所赋予的权力的要求。要认识到管理工作不是个人行为,而是职务或职业行为。
4、在制度化管理的实施当中,在规章和制度已明确的范围内,管理者用不着事事请示和汇报,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组织中的每个成员按规章制度办事,相互协调,领导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于提高效能方面的事。
5、作为一个企业组织,没有规章制度不行,否则,无法保证组
织的协调、协作,无法保证企业组织目标的实现。同时,企业组织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所以,制度化管理并不能什么都能一次性解决,也不会有理想的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和任何性质的工作都能恰到好处的规章制度。规章和制度的制定也不是一次就能到位,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变化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第三篇:班主任德育论文(已发表)
沟通是开展班主任工作的有效途径 K二年
众所周知,学生工作繁杂琐碎,更有人戏称:班主任就是学生的全职保姆。但是,是不是只要班主任付出辛劳就能取得班级管理的成功?只要班主任事必躬亲、严加督促,学生就一定能成人、成才?我看未必如此,有时,班主任严厉的要求、苦口婆心的教育,还可能招致学生情绪的对立、内心的怨恨。所以,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仅使治班的关键,而且 是育人的有效途径。
一、沟通必先修德
主任也要以人为本,以德育人。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不仅要求教师知识渊博,而且要求教师道德高尚、为人表率。班主任每天都要和学生打交道,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以德育人不是空洞的说教,教育的过程就是教师用自己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的过程。所谓言教,就是班主任要用正确的理论、观点去说服人、教育人;所谓身教,就是班主任要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起示范作用。在学生心目中,教师不仅是纪律的约束、道德的规范,而且是父母的代表、人类的楷模。他们崇拜品德高尚的教师,并将其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乃至音容笑貌、行为举止。在潜移默化中,有些学生从教师的品行中形成了自己的品德,从教师的威望中提高了自己的素质,从教师的言行中发展了个性潜能。因此,班主任要注意道德修养,完善自身形象,严于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既说得让学生信服,又做得让学生佩服,才能影响和感染学生,与学生产生心灵的沟通。
二、沟通需要从“心”开始
班主任与学生沟通,首先要做一个有心人。有人认为:班主任天天与学生“滚爬”在一起,不用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也是了如指掌。其实,一个班主任要真正对全班、对每个学生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是很不容易的事。正像裴斯泰洛齐所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看孩子的眼睛、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的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工作中,我们会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如:为什么有的学生这几天神色恍惚?为什么今天他忧心忡忡、双眉紧锁?为什么她近来上课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为什么有的学生成绩突然下降?等等。这些重要的信息,班主任只有做一个有心人才会发觉,才能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及时开展教育工作,这也是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此时,及时、有效地教育工作,离不开班主任老师敏锐细致的观察。班主任想要洞悉学生的一切,成功地做好“育人”工作,就得善于观察,做个有心人。
另外,班主任还要有一颗真诚的爱生之心,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教师的爱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伟大力量”,他不仅能提高教育质量,还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的形成、职业的选择和人生道路的拓展。教师以爱育人、以情动人,循循善诱地进行教育,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接受你的关心和爱抚,师生关系就会融洽,心理上的距离就会缩短。所以,班主任要用爱心、诚心、细心、耐心去换取学生的真心和家长的放心。
例如,遇到犯错误的学生,把他叫到办公室,不是当着其他老师的面把他训斥一通,而是象对待客人那样,招呼他坐下,推心置腹地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和后果,那么他对抗的心理就会消除,惶惶不安的心情就会放松,就容易接受教师的开导。班主任动情,学生才会动心。反之,如果教师劈头盖脸地把他训斥得一无是处,那么他就会横下一条心,破罐子破摔。有些学生好惹事生非,一方面是为了表现自己,另一方面是为了发泄内心的不良情绪。如果单纯地用禁、堵、防的办法处理,这种积压在内心的闷气,就会象座活火山,随时可能喷发。如:迟到、上课睡觉、旷课等。这种怨恨还能引发许多问题:自信心不足、精神忧郁不振、对立情绪浓烈、学习不求上进等。所以教育必须先沟通,沟通需要从“心”开始,教师充满爱心,坦诚相见,才能使学生敞开心扉。教育不是在他人头脑中打下一个自己的烙印,而应在他人的心灵上点燃一盏发亮的明灯,使他们由自卑变得自信,从迷茫走向成熟。
我们常说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可是良师易做,益友难当。作为班主任不仅要传道授业,还应像朋友一样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随时随地的同学生“心理换位”,想其所想,再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才能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的益友。
三、尊重是沟通的桥梁
尊重是一种品格,是对他人人格和价值的充分肯定;尊重是一缕春风,可以化解他人内心的不良情绪;尊重是一种期望,可以激励他人奋发前进。教育也是一种尊重,尊重和信任学生,是对教师基本品德的要求。对成功的学生给予尊重,表明自己对学生成功的祝贺、赞美和激励;对失败的学生给予尊重,表明自己对学生失败后的安慰、鼓励和鞭策。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老师公正客观的对他们评价,才能如和煦的春风,沁人心脾,润物无声。自尊心是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作为教育者一定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在健康的发展中发挥潜能。可以说尊重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真情,尊重构建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以尊重表达的期望,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动性。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因此,有时我们会误把批评学生当作是苦口的良药、逆耳的忠言,认为这就是教育。殊不知,学生的好学、自信、乐观、上进,甚至创造力就在批评中走向泯灭,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不是法官,不要把学生的过失都记得一清二楚,而要有一颗宽容的爱生之心;教师应该是一名播种者,而尊重就是播种机,把自信和希望、善良和宽厚播种在学生的心田中。
四、注重沟通的方式
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沟通的方式。当然,沟通的方式很多,我认为比较好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个别交谈
学生是由一个个独立鲜活的个体所组成,再加上年龄的不同、家庭环境的不同、遗传基因的不同等因素,形成的个性差异很大,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情感和不同的兴趣、爱好。学生不是工厂生产的同一产品、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所以班主任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共性问题需要在全班教育外,可采用与学生个别交谈的方式进行个别教育。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情理疏导第一位,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谈,以表扬为主,肯定比否定好,启发比强迫好,即使批评,可采用寓否定与肯定之中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品味弦外之音,做到思想启迪与行为约束并举,化解问题与有效防范并举,强调自律与强化纪律并举。
2.班级日志
让每个学生结合生活学习和思想实际积极撰写日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拘体裁,随意抒发。要求学生写班级日志,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可以使教师通过阅读日志了解班级学生的情趣、爱好、性格、品质以及心理困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等等思想动态,且教师可以通过评语与学生进行对话、思想交流,达到彼此信任、相互理解、感情沟通,从而引导学生的品德、个性向良性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引导积极向上的班级舆论的形成。
3、即时性评语。
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随时随地的抓住契机,进行教育、鼓励、点拨等。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师生沟通的方式。通过它,教师的爱心得以明确的体现,教师的先进教育思想得以付诸实施。它既可以使教师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称赞学生最细微的进步,让每一位学生抬起头来走路,又可以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它既可以给优等生加油鼓励,使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可以给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指点迷津、雪中送炭;它既有益于成功教育,又适合挫折教育;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
在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创新教育已成为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班级管理、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主阵地,班主任只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师生沟通的立交桥才能畅通,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创新教育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班级无小事,事事在育人”。让我们就从一件件小事开始,注重师生沟通吧!
第四篇:论文发表已选中
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改革
(湖南省永州工贸学校蒋其耘)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职业中专的基础课之一,是各专业学生都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技能课,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基本认知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顺利利用计算机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中技能人才,是当前职校教学改革中倍受关注的问题。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运用多媒体课件和现代网络教学模式等新技术,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的前提下,计算机应用能力已逐渐成为职业和岗位要求的必备能力。职业中专计算机基础教育水平也应随之变化、并要求大幅提高。由此,职业中专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实训设备等,都在进行改革。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普及,这为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模式的改革带来了可能,在教学中能够引入并应用研究这些新思想、新手段和新技术。
现在职业中专学生的基础相对比较差,又参差不齐,在理解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方面相差很大,老师在教学方法、手段和经验方面又各不相同,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也不一样,这样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要大力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运用网络教学、多媒体等新技术、新手段进行计算机素质教育,已势在必行。搞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就成了从事这方面教学工作的教师需要积极应对的问题。
二、改变传统思路,更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是个引导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思想,使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二者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和谐统一。
教师角色要转变,不但要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因为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引导到学习知识的正确道路上来,使学生自主的去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重
要的是答疑和引导,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把重点放在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积极的学习。教学中不能所有的老师都采用统一教学方式和内容,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能力水平的教学对象,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都能通过学习掌握技能,并运用计算机手段辅助自己的学习。比如在讲解WORD时,学生会理解这是一种简单的打字工具。如果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自己设计生日卡片,既打开了他们的想象空间,又挖掘了他们潜意识的艺术细胞,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三、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1、优化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核心问题。目前,值得提倡的思路是: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确定必要的知识单元,分层次将它们组成系列课程。将不同的知识单元有机地结合在一门课程中,可以改进教学效果,节省学时。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
第一个层次是计算机理论基础,让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技能。考虑到未来中技人才的工作环境是信息与计算机的支持平台,在中专计算机基础课中,除了讲授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和办公自动化软件外,还增加了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与操作内容,以及多媒体工具软件的认识。
第二个层次是计算机技术基础,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基础。它主要是让同学更加深入地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各种计算机软硬件的应用技术。
第三个层次是计算机应用基础。通过开设多门公共选修课程,在计算机应用方面为学生打下一个基础。
2、教学软件、课件和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全部在多媒体教室授课,通过多媒体软件、课件,并进行素材库的建设,教学效率、效果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目前授课的电子教案由开始时以静态文字为主的Powerpoint幻灯片方式变为现在采用的以动态演示为主的多媒体课件,用形象的动画在大屏幕上展示各种抽象原理、算法过程,辅之以板书交流,使得大大增加了从教师到学生传递的信息量和信息种类,有助于建立从感性到理性的深入理解与相关技术掌握,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激发了学生研究和探索问题的兴
趣,调动了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了效率。网络化教学平台是在校园网支持下构建的现代化教学环境。拥有计算机的在校中专生也正在逐年递增,我们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平台。建立一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园地,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最终使计算机教学与计算机应用融为一体。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主要包括网络教学环境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其中资源建设是核心,为学生提供学习课件、参考资料、查询手册和联机帮助信息等多种资源。
四、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各专业学科知识学习的基础和发展所必须的,它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基础教育课程,同时也是文化基础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是学习任何学科的工具和手段,对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以及思维方式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深化改革进程,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从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全局推动整个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陈靖,浅谈高职教学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的改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2]孙丽,职业中专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26).[3] 田丹枫,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J],商业经济,2009(6)
第五篇:已发表的报道
万年工商全力服务国际稻作文化旅游节 本报讯(张永红 陈一波 记者 操园官)为确保稻作文化旅游节的顺利进行,也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万年县工商局积极履行工商职能,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全力服务第四届国际稻作文化旅游节。据统计,在此次稻作文化旅游节筹备和举办期间,万年工商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56人次,执法车辆19辆次,接受群众咨询300多人次,切实保障了稻作文化旅游节的顺利开展。
该局在稻作文化旅游节的主会场万昌路临时帐篷市场的建设过程中,对涉及工商职能的难题都积极协助解决,组织精干执法力量,在稻作文化旅游节开幕前及举办期间,加强对主会场及各个展区的巡查监管,严防出现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与此同时,该局加强12315申诉举报受理工作,做到有诉必接,有难必解,及时解决消费纠纷,努力为广大市民、游客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万年工商整治户外广告
本报讯(陈一波 张永红 记者 操园官)为整顿万年县城户外广告市场秩序,规范户外广告经营发布行为,营造规范诚信的广告市场坏境,还县城一个整洁亮丽的新风采,万年县工商局于10月中旬起,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户外广告专项执法行动,此次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车辆47台次,执法人员169人次。通过此次专项执法行动,不仅有力的维护了户外广告市场环境,增强了广大广告发布者的法律意识,而且保障了万年县城市容市貌的整洁美观,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万年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