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网上搜索 单位:小溪中心学校 姓名:黄龄斋
时间:2007年10月 教学设计方案
一、学习方式
本节课以学习搜索引擎的使用为主要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对使用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把握每次实践练习的机会,充分熟悉,熟练.理解搜索的要领,达到活学活用.二、学习任务分析
从教材地位上分析,本课在此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介绍搜索引擎的两种使用方法,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网络基础知识,进一步掌握网络使用技巧,提高上网效率.教材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学生能够自的,自觉的使用网络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理论,使学生发展成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从本课教学要求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问题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并且学会比较,评价和反思问题解决的各环节及效果,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高其信息素养.要注意总结和归纳不同问题解决过程的共同之处和不同特点.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通过合理的探索性分析,发展完成对新工具和新任务的适应,从而达到利用有效迁移的发生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从学生特点分析,初二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精神不易长时间集中,需要教师始终掌握学生思维动向,激发学生兴趣,调节学习情绪,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三、教学方法
鉴于以上考虑,对本课的讲授选用任务驱动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模式上使用探索研究式教学,教学过程中穿插使用分组式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好胜好强的心理,让其在教学活动中保持高度的热情以达到尽可能高的课堂效率.四、教学媒体和工具 远程教育多媒体网络教室
屏幕录像软件 搜索骑兵软件
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
五、学习起点能力
前几节课使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网络知识,基本能够使网络为自己进行较为简单的服务.但面对略高级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掌握相关技巧.通过日常观察和了解,部分学生还存在不能正确有效地应用网络,没有养成较好的上网习惯的现象.这些问题通过本课都将一一进行解决或改善.六、教学目标
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学习习惯,自觉锻炼,动手动脑,勇于实践.正确认识网络的便利和信息化社会对于网络服务的使用要求.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课堂讲授,启发及实践,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搜索引擎上网查找信息.并引导学生在搜索中建立分类查找的思想,掌握对关键词的提炼技巧和要领,提高上网效率,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与优势,令其更好地服务于学习和生活.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两种搜索方式:相关专题搜索(即分类搜索)和关键词搜索,每种方式的形式,特点,使用技巧是学生应该重点把握的.尤其是关键词搜索,使用熟练后将非常方便.而且此方法目前在网络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难点:(1)分类搜索对学生分类能力的考察和要求.在学生没有正确把握搜索对象的归属分类的情况下,很难顺利使地用其完成搜索任务.这需要借助学生原有的日常生活知识和经验.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分类概念,培养其分类能力.(2)关键词高级检索方式(使用”空格”,”+”或”&”连接多个关键词进行检索).关键词搜索的核心在于关键词的提炼.要提高搜索效率,做到”用最少的关键字,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准确的结果”这样三最的标准对学生来说不是很容易,也不是一堂课就可以达到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实例练习要注意尽可能引导学生努力掌握提炼关键字的技巧,自觉培养提炼能力.八、教学过程
以故事人物哈里波特引入,创设情景课堂。提出问题:(1)哈里波特想完成他周游世界的梦想,他听说中国北京有个叫故宫的地方非常有名,就想过来参观一下,但是来之前想先了解一下故宫情况.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2)这些方法中最快最方便的是哪一种
给出本节第一个任务:在网上帮哈里波特找找关于北京故宫的资料.请找到的学生进行演示,并要求学生演示时说出操作步骤。
考虑到学生演示时对操作的叙述过快或过于简单,有些学生可能没有看清.教师使用屏幕录像软件做二次演示,并在演示过程中对其中关键步骤做引导性讲解.以“糖葫芦”的特点关联分类搜索,帮助学生形象记忆:一根竹签上大大小小的糖葫芦,就像是分类搜索中大大小小的各种分类.而贯穿糖葫芦的那根竹签就是搜索对象.给出本节第二个任务:帮助哈里波特解决在北京的食宿问题.请做完的学生进行演示,并要求学生演示时说出操作步骤
借教给哈里波特分类搜索的话题,提醒学生分类搜索应注意的问题:(1)用分类搜索时,不要随便点击,要始终抓住搜索目标,层层推进,步步为营,才能快速准确的找到;(2)分类搜索需要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分类常识,这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才能提高分类搜索的能力.借与哈里波特交流的名义,引入对关键字搜索的讲解
仍以查找故宫为例.用屏幕录像进行示范操作,随着录像演示讲解,注意演示过程中让学生看到以”故宫”为关键字搜索的结果中,不但有北京故宫还有沈阳,台湾等地的故宫.让其产生疑问引起思考:怎样做才能只找到北京的故宫 随后,以提示性的语言启发学生:我记得北京故宫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来着
进行屏幕录像演示,切入对多个关键字应用及连接符使用的讲解:关键字搜索实际就是把搜索对象中最关键的部分作为关键字输入到搜索引擎当中.当搜索对象有多个关键字的时候,多个关键字之间可以用空格或者加号或者课本上提供的&符号来连接,表示搜索结果中必须要同时包含这几个关键字.继续借哈里波特北京之行的故事情景,引出”搜索比赛”活动.要求学生都使用百度的搜索引擎,并说明原因:(1)现在不同的搜索引擎网站的搜索功能和速度是不同的,为了公平起见要作个统一.(2)百度的搜索引擎的特点,它把搜索对象分成了几个不同的标签页,非常便于查找.宣布比赛规则
开始比赛: 必答题: 一组: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
(关键字:环境日;查询位置:网页标签页;启示:对于专用名词的搜索,如:感恩节等,可以直接输入专用词搜索)二组:找一则关于足球世界杯的新闻
(关键字:足球;查询位置:新闻标签页;启示:按标签页查询搜索效率高)三组:找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图片
(关键字:第一台计算机;查询位置:图片标签页;启示:当并不知道搜索对象确切的名称时,可以先输入查找试试,如果不对,再用搜索引擎的自动判断功能一般都可以解决)四组:找出一首王菲的MP3音乐,歌名是流星
(关键字:王菲 流星;查询位置:MP3标签页;启示:如果想下载收听,单击右键选择[目标另存为])抢答题: 1,我们看电视、看报纸等经常能听到、看到IT这个名词.IT是什么
(关键字:IT是什么;查询位置:网页标签页;启示:像这种专业名词术语,网络上很多人都不知道,就可以用”什么是什么”这种格式来进行搜索.2,恐龙和鳄鱼是否是同时代的动物
(关键字:恐龙 鳄鱼;查询位置:网页标签页;启示:要知道两种事物间的关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这两种事物的名称作为关键字进行搜索.)用屏幕录像示范操作
宣布比赛结束,总结比赛结果,点出关键字搜索的诀窍,为展示哈里波特的礼物作铺垫.关键字检索的诀窍在于合理的提炼关键字,充分的利用日常生活知识.做到”用最少的关键字,在最短的时间内,搜索出最精确的结果”.展示搜索骑兵软件
搜索奇兵的特点:(1)可以同时搜索各大著名搜索引擎并将搜索结果显示在一个页面中.(2)它显示的搜索结果可以过滤掉重复的结果,死链接,无法访问的网站以及很久没有更新过的页面.以故宫为例,演示使用方法
提示学生课后通过搜索引擎自行下载.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搜索引擎:它实际就是方便我们进行网上搜索的一种网站.简单介绍常见的中英文搜索引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由教师对整堂课做进一步总结并提出课后要求.学生融入教学情景,积极思考,回答教师问题:答案多种多样(可能是报纸,书籍,电视,上网等)学生回答(答案是:网络)学生打开IE浏览器,查找关于北京故宫的资料
学生操作演示,边讲边做
学生认真观看教师演示,根据教师讲述更加明确操作过程.听讲更深入的学生会从中得到更多启示.学生联想“糖葫芦”的特点,形象记忆分类搜索的关键.学生操作,查找相关酒店预定方面的资料.学生操作演示,边讲边做
学生继续在课堂情景中,根据教师的引导把握分类搜索的注意事项 学生注意观察屏幕演示,并对随即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学生通过教师启发回答:紫禁城.并由此了解,挑出北京故宫的方法是:抓住北京故宫的特点.学生通过“故宫 紫禁城”的演示,加深了对关键字搜索的理解,并且学会了关键字的高级检索方式,认识了连接符号及含义.学生按照要求打开百度搜索引擎.学生通过听教师说明使用百度的原因可以了解到:(1)不同的搜索引擎网站的搜索功能和速度不同(2)百度搜索引擎有简单分类搜索的特点 学生了解比赛规则,集中精力,准备开始比赛
学生操作,寻找答案.学生举手回答,说出关键字和查询位置,并进行示范.学生观看教师屏幕录像演示,了解一类特殊问题的查找办法.学生了解关键字搜索的诀窍和标准,并以此衡量自我的操作,有助于不断鞭策提高.学生观看教师展示“搜索奇兵”软件,了解该软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让学生对搜索引擎的模糊概念变清晰 学生了解更多的搜索引擎网站 学生对本节所学有更明确的认识,接受教师鼓励,在心中对网上搜索有更充实的感觉 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广播讲授
播放幻灯片课件,内容为哈里波特的精美图片 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切换到学生示范
此阶段讲解要灵活,若学生使用了关键字搜索,则直接跳转到关键字搜索进行讲解.后期课堂情景设计次序做一下调整:学生教给哈里波特关键字搜索,哈里波特教给学生分类搜索
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切换到学生示范
提出的两点注意事项实际是根据观察部分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醒学生注意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和日常积累的习惯.利用“搜索比赛”教学,所谓”搜索比赛”,实质就是对关键字搜索的练习.由于此处是难点也是重点,所以比赛旨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巩固关键字搜索的技巧,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提炼关键字的能力,提高搜索效率.比赛规则意在鼓励所有学生都要积极动手参与练习.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切换到学生示范
比赛题目的设计要体现对关键字提炼能力的培养,每个题目都要能够给学生以启示,并引导和培养他们学会总结.力求在各个角度,让学生了解掌握关键字搜索技巧.进行到此处,学生对于什么对象该在哪种标签页下查找应该比较熟练了,找到应该不难,但是可以由此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下载的技巧.比赛中间插播的Flash能让学生放松心情,扫除疲惫,思维重新打开,有利于推动后面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此题用意在于让学生体会网络如何应用于实际服务于生活.此问题比较特殊,可能多数学生转不过弯来,找不出答案.它的解决办法充分体现了关键字搜索的灵活性,并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播放屏幕录像课件
学生经过紧张激烈的比赛已经对关键字搜索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由教师一语点破关键,能够帮助学生对此问题的掌握迅速上升到理性的高度.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广播讲授
回应比赛中遇到的超链接为空的现象,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启发学生将本课所学应用于实际
介绍多种搜索引擎拓宽学生眼界,鼓励其自主探索,实践,学习借哈里波特的故事结束本课,使课堂情景完整统一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网络资源等”农远工程”资源。先从激发学生兴趣开始,用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哈里波特”创设了故事性的课堂教学情景,并通过故事情景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让其形成学习动机,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和前提.从学生反应来看,效果很好,导入很成功.当学习问题呈现后,并不是由教师给出答案,而是放开学生,先让其凭自己现有的能力去解决.学生的思维被一再的调动,情绪时而轻松愉悦,时而紧张激烈.当部分学生有能力解决,或者部分解决问题后,再利用学生们争强好胜,喜欢受到表扬和羡慕的心理,让学生去做演示,让学生去教学生,这样做学生的关注程度会更高,比由教师讲授得到的效果好得多.从课堂情况看,达到了预定的目的.考察目前上网的实际情况,对关键字搜索的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百度搜索引擎”的特点,结合分类思想侧重培养了学生关键字搜索的能力.但在关键字的提炼方面,有的学生产生了错觉,认为关键字越少越好,而忽略了对搜索结果准确性的要求.因此,下一步对搜索比赛中的题目还要再做调整和设计,争取能够达到在一个一个的题目中让学生逐步体会到”三最”标准在时间,速度和准确性上对关键字的要求.在引出搜索比赛时,利用哈里波特留下的礼物,吸引学生对搜索题目高度重视.在最后总结比赛成绩时,鼓励学生间相互学习,培养竞争意识.对于礼物的处理,又注意培养了学生的公共意识以及与人分享的美德.这些教学中蕴含着的东西,相信对学生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礼物本身的设计方面,借对礼物――搜索奇兵软件的介绍,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对于”网上搜索”的认识不仅仅局限在使用搜索引擎上面,而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学生在搜索时学会更灵活的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当然,课堂内容还可以再丰富一些,如:可加入对IE浏览器自带的搜索引擎的介绍等等.对于某些问题,发现一些学生有自己的理解和解决方式.在处理的时候,并没有给与否定或者批评,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比较和别人的方法有什么差异,在实现结果上有什么差距.这样既不让学生感到没面子,灰心,也不会让他找不准正确解决问题的方向.但是在比较以后,还应当鼓励学生自己讲出改正方案,这样还能够培养其在探索中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这点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注意.本节课是个完整的故事情景,哈里波特的行踪贯穿始终,而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再是居高临下的讲演者,而是联系学生与故事人物哈里波特的纽带,在悄悄推动情景的进程中,自然的引出一个个问题,充分掌握学生心理特点,让他们不断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激发探究的动力.当问题解决后,再由教师简单的引导,把对知识的掌握由解决一个问题上升到总结出解决一类问题的高度.这对于实现学生”从爱学习,能学习到会学习”的转变会有很大的帮助.本课在设计的时候尽量按照新课程标准精神,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伙伴,培养学生自主的探究能力.但教学过程仍有小部分可以让学生试着总结的东西由教师代为指出了.下一步应该再放开一些,给学生更多自己发挥的空间.总之,本课从教材内容本身来说,知识点相对较少,难度不是很大.但信息技术是一门特殊学科,它以操作为基础,以能够灵活的实际应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用熟练的操作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根本方向.网络时代给学生传授网络知识更应如此.只有学生尽可能的灵活掌握,灵活应用,才能让网络尽可能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和生活.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网上搜索 姓名:黄龄斋 单位:小溪中心学校 时间:2007年10月
第二篇: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一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知道思想,运用现代学习理论、网络环境与多媒体技术,对整个教学系统进行规划,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选择提出教学具体方案,包括一节课进行过程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活动形式、教学评价、知识来源、板书设计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整个课堂设计要贯穿一条主线(信息素养)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
一、教学设计应当把握重点
我们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理念,运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模式、手段、策略等来进行教学设计,把握以下重点。
1.三维度目标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育人思想,关注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结构,追寻新时期条件下素质教育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的统一。
2、重、难点
把握本课的重点,难点
3、学情分析:
说明这课是什么教材几章几课的内容,教学对象,上本课之前的知识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什么,培养什么能力,情感目标的发展
4、导入: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它是本节课的头,别有用心的导入很重要,你要激发学生兴趣,让他在整个课堂中有求知欲望。
5、主体性教学策略
主体性教学策略: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注意把握四条认知边界:一是教学的着眼点从怎样旧这点能够缺点错误转移到怎样激励学习潜能;二是不承认差生,只承认个体差异存在,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三是教学的注意中心应从知识本身转移到获取知识的过程;四是关注教学个性化走向个性群体化的实践策略。
6、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关系,互相适应,互相促进,优化课堂要素的配置,追寻有效课堂学习的基本要素,提出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
7、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教学、问题教学、活动教学的模式及其功能效应。国内研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的一些基本内型:(1)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模式;(2)小组互助式学习模式;(3)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4)网上协作学习模式;(5)任务驱动教学模式;(6)网络环境下的个别化教学模式……
8、教师的主导作用
重视课堂讲授的实效性和时效性,提倡简洁、精练、有效的课堂指导,优化课堂结构,重组环节步骤,重视信息流的整合和有效信息的输载,研究课堂信息的交互性和有效传输。
9、任务设计的重要性:
任务:层次性,适用性,由表及里,逐层深入
A、目的:你是要学生做什么?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
B、广度:你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还是观向个体差异的学生
C、深度:因个体差异,任务深度不同。
10、重视课堂练习的实效性
配置合理、有密度、能够引导学生智力潜能开发的课堂练习。
11、与课程整合
计算机是一门工具学科,它可以说是其它学科的基础,我们就要培养他们学习的方法,来更好的为其它课程服务。
12、.建立教学评价反馈激励机制
通过评价的激励,诱导学生的兴趣、意志、情感等学习心理的内在动力体统,引导学生的潜能发展。
多元评价:自评、互评、师评 发展性评价:不以结果为主,更要注重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审美评价标准:美的标准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结构,不能以常人的标准进行。评价参考:只是为引人注意,还是赏心悦目的感受,更好理解我们要表达的意识。
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评价和反馈,并随时调整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有关环节。评价、反馈与修改应该贯穿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的始终。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一)教学任务设计
1.教学内容的安排
2.学习者特点的分析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3.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实现目标的任务途径
知识 技能 情感
应特别注意的是,在教学目标陈述中,应该使用表达学生具体行为的动词,尽量避免使用过于笼统、含糊的词语,如“了解”、“学习”、“培养”、“理解”、“认识”、“欣赏”等,用这些动词表述的教学目标,教学后无法测量是否达标。教学目标的陈述主体不应是教师(或讲授内容),而是学生(或学习结果)。陈述教学目标应注意个性化。
教学目标描述用词举例:
(1)结果性目标
a.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
b.技能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指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2)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遵守、接受、赏识、关注、拒绝、摒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二)教学策略的制定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能够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是教师对教学的进程及其中的变化而对教学过程的反馈、调节活动。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方法与手段的展开过程。第二,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设计,也不同于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第三,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入手和着眼,要兼顾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保证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第四,教学策略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教学策略有微策略和宏策略之分,微策略关心在一个教学单元(或知识点,如一个概念,一个原理)内部如何组织教学;宏策略考虑如何将多个知识点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教学重难点的分析与突破教学难点的教学措施
(四)教学过程及细节处理
1.课前的资源准备与教学环境设计
2.课堂的引入
3.学生的合作
4.教学的拓展与探索
5.课堂教学评价与反馈
(五)教学实践体会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二 为落实省国培办《关于组织实施甘肃省XX年“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甘国培办〔XX〕35号)和市教科所《关于组织参加甘肃省XX“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定市教研发〔XX〕53号)文件精神,按照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经研究,决定在全区组织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从XX年7月起,以“国培计划”为依托,以混合式培训为主要方式,以校(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培训者培训为突破口,实施我区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理工中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员培训、测评和认证等任务,全面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专业发展的能力,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区教育信息化发展。
二、培训对象和内容
(一)培训对象
全区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的所有教师(2018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教师根据个人意愿可自主选择参加培训、工勤人员不参加培训)均要参加“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参加了XX年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国家级培训项目、XX年教育部乐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教师培训项目的教师不重复参加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二)培训内容及标准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包括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我区由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进行培训。
(三)培训效果评估
“能力提升工程”测评工作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教师完成培训学习任务、并获得学分、培训结业证书。成绩不合格者,不认定学分。学习完成后可到培训机构的学习和管理平台查看成绩。结业证书全省统一式样、统一印制、统一编号,由省工程办统一管理。
三、培训方式
全员培训采取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由网络培训学习和以校本研修为主的教学实践两部分组成。培训机构与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共同研究制定本级研修学习实施方案,并组织骨干培训者培训,开展全员网络课程学习、校本研修及过程性测评;各校(园)要更多地依靠培训机构专家团队做好校本研修工作。教师须参加训前诊断测评,并依据测评结果在培训机构提供的相应培训课程中进行选学。
四、推进和实施
(一)推进措施
1.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混合式培训,开展“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教学实践”式的整合培训,实现个人自学、网络研修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建立以校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常态化培训机制,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
2.由培训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网络研修(即线上课程学习和研修活动)。参训教师要依据诊断测评结果和自身需求,明确研修主题,选择课程模块,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着眼于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问题,开展线上课程学习。
3.由区教体局、培训机构与学校共同组织实施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建立“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设计系列校本研修活动,组织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实践,完成线下实践任务,各学区、校(园)要制定本校校本教研计划,教师线下教学实践打分表。
4.依托培训机构,各学区、校(园)负责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通过组建覆盖各学科、各学段的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专家为支撑的培训专家团队,结合学科案例教学,强化情境体验,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设计理念,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手段,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实施步骤
月,开展集中培训。下发相关通知,组织开展校长、管理者和助学辅导教师集中培训,明确工作流程和任务。
月,参训人员报名、审核。对教师参训资格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教师在国培项目网络培训平台进行报名,并进行学员统计和编班等工作。
月-月,全员网络培训。诊断测评+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实践(包括统一组织送教下乡等线下集中研修活动和微课大赛、教学设计、晒课评课和课例征集等评优选先活动等);收集工作简报、工作小结和学情数据等。
月,评优选先。开展电话回访、问卷调查等实效性调研工作;评选优秀个人(管理员、助学辅导教师/工作坊坊主、学员)、先进学校。
月,总结评估。各学区、校(园)上报不少于3期的工作简报;收集本校优质生成性资源目录及光盘;上报教师线下教研评分表;总结XX提升工程整体工作,制作和分发结业证书,表彰先进个人和集体。
五、组织管理
(一)领导机构
区教体局成立“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人事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教研室、电教室共同承担,负责“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推进的规划及方案,统一安排、组织、管理、指导、协调我区“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培训和测评的具体实施,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制定我区管理制度,组织培训管理者、骨干培训者、教研员和中小学校长(园长)等开展相关专题培训,督查我区教师培训、测评过程和培训完成情况结果的运用,报送项目备案材料,协调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等。
(二)工作职责
1.人事股:负责将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情况纳入学区、校(园)评先选优、校(园)长评先选优、考核,教师评优晋级、职务评聘、骨干教师培养、名优教师申报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2.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培训方案、测评细则的制定,与上级部门、培训机构和各学区、校(园)培训事宜的衔接和培训学员信息的上报等工作,并将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
3.教研室:负责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示范课评选、教学技能比赛、优秀课例征集和督促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形成浓郁的应用氛围。
4.电教室:负责组织各类参训学员网络注册和平台操作,教学课件制作、微课程、电子白板应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技能比赛和优质课案例资源征集活动,教师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评优等活动,充分发掘、推广应用成果,广泛动员教师和学生依托空间平台开展网络教研、在线研讨和空间互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5.各学区、校(园):负责培训教师的信息上报、督促教师培训、课堂教学实践评价和组织实施教师的测评工作。通过组建覆盖各学科、各学段的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测评团队,结合学科案例教学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情况,完成测评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监督机制
1.中国教师研修网项目组提供平台实时监控服务,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提供专业系统的各层次技术培训,保证各角色顺利使用平台,运用随机问题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学员研修过程的监管,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对突发情况做到快速有效应对,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教体局将把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情况纳入对学校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考评和教师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
(二)设备保证
1.电教室协助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督促学校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教师培训提供设备保证和技术支持。
2.各学区按照就近原则,负责安排辖区内已接通宽带网络的大规模学校(园)对口帮扶没有接通宽带网络的学校(园)教师完成培训任务。
(三)经费保障
“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经费由省级统筹安排,培计划”经费管理。教师培训不收取任何费用。
七、联系方式
纳入“国
第三篇: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国培计划(XX)”湖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管理与监测平台和中国教师研修网为学习阵地;以远程培训、网上研修、区域研修、校本研修为手段;以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目标来实施我校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
二、工作目标
根据《“国培计划(XX)”湖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要通过此次培训,使全体教师的技术应用有改变,专业发展有环境。引导教师从自身工作环境与需求出发,围绕日常教学重难点,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自身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课堂教学案例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帮助教师学会利用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区域研修社区,参与混合研修活动,能够利用手机移动端、数字备课工具提供个人工作效能,从而熟悉和运用技术手段形成的信息化专业发展环境促进自身成长。
通过培训,培养出一支骨干队伍,形成一批精品资源,能够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上有所突破,形成模式。力争成为信息技术应用及混合研修示范学校,确保参训率100%,合格率100%,优秀率在30%以上。
三、参训对象
所有教师(具备教师资格证)均必须参加。
四、培训方式和计划
培训主要采用全员培训采取混合式培训模式,以网络研修、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网络研修
本次培训以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应用能力提升为主题,依据教育部相关标准分类、分科、分层设计五个模块的递进式培训课程;教师依据训前诊断测评报告、本校教学环境和自身需求,从相应的主题和丰富课程资源中,选择相关任务及课程,至少完成50学时。
(二)线下活动
1.以各教研组为学习小组,教研组长为学习组长,利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信息技术助力学习难点的研修计划制定、教学(微课)设计研讨以及课例(微课)研磨活动。
2.全校教师分为语文、数学、综合三个班,按照教育技术室的时间安排,到微机室参加信息技术培训。该培训以具体操作方法为主,注重提升教师操作信息技术设备的能力。
五、实施步骤
本项目从XX年8月开始至XX年11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项目准备阶段()
此阶段组织全体教师报名注册,组建微信群,开设订阅号。
第二阶段:网络研修与线下活动、线上测评阶段。()
此阶段组织教师参加网络研修与线下活动。教师在研修网平台成绩达60分以上可参加省平台在线测评,测评达90分以上(原定85分)可获得省平台结业证书。(省平台测评务必于日前完成,可多次测评,取最高成绩)
第三阶段:线下测评、总结阶段()
此阶段针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开展线下测评,对培训进行总结。
六、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一)组织结构
为加强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的管理,根据上级要求,成立公安县实验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和管理团队。
1、公安县实验小学提升工程领导小组:
组 长:危 勇
副组长:陈红文
组 员:皮春梅
王小柱
向礼卫
2、公安县实验小学提升工程管理团队:
管 理 员:谢小毛
技术指导:李昌安
活动指导:陈 倩
小组管理:各教研组长
(二)环境保障
1.以教研组长为学习组长,督促组员及时参与培训,并对作业进行打磨;
2.根据微机室空闲情况,每周一全天、周三和周五上午第一、二节课,向全体教师全放,方便学校教师参与网络研修;
3.教育技术室要每周对班班通设备进行巡查,为全体教师提供实践环境。
4.确保全校网络畅通。
(三)实时监控
为了保障学习的正常运行,将通过校务公开栏、微信订阅号、培训简报等多种方式,及时将学情进行通报。在线下培训中,将专门设置答疑时间,确保全体教师顺利参训。
(四)奖励机制
在绩效工资中,设立专门项目,对培训合格的教师进行奖励;
对在培训过程中,积极参加、提升明显、成绩优异的学习小组和学员颁发证书。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为落实省国培办《关于组织实施甘肃省XX年“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甘国培办〔XX〕35号)和市教科所《关于组织参加甘肃省XX“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定市教研发〔XX〕53号)文件精神,按照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经研究,决定在全区组织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从XX年7月起,以“国培计划”为依托,以混合式培训为主要方式,以校(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培训者培训为突破口,实施我区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理工中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员培训、测评和认证等任务,全面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专业发展的能力,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区教育信息化发展。
二、培训对象和内容
(一)培训对象
全区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的所有教师(2018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教师根据个人意愿可自主选择参加培训、工勤人员不参加培训)均要参加“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参加了XX年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国家级培训项目、XX年教育部乐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教师培训项目的教师不重复参加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二)培训内容及标准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包括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我区由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进行培训。
(三)培训效果评估
“能力提升工程”测评工作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教师完成培训学习任务、并获得学分、培训结业证书。成绩不合格者,不认定学分。学习完成后可到培训机构的学习和管理平台查看成绩。结业证书全省统一式样、统一印制、统一编号,由省工程办统一管理。
三、培训方式
全员培训采取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由网络培训学习和以校本研修为主的教学实践两部分组成。培训机构与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共同研究制定本级研修学习实施方案,并组织骨干培训者培训,开展全员网络课程学习、校本研修及过程性测评;各校(园)要更多地依靠培训机构专家团队做好校本研修工作。教师须参加训前诊断测评,并依据测评结果在培训机构提供的相应培训课程中进行选学。
四、推进和实施
(一)推进措施
1.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混合式培训,开展“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教学实践”式的整合培训,实现个人自学、网络研修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建立以校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常态化培训机制,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
2.由培训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网络研修(即线上课程学习和研修活动)。参训教师要依据诊断测评结果和自身需求,明确研修主题,选择课程模块,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着眼于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问题,开展线上课程学习。
3.由区教体局、培训机构与学校共同组织实施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建立“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设计系列校本研修活动,组织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实践,完成线下实践任务,各学区、校(园)要制定本校校本教研计划,教师线下教学实践打分表。
4.依托培训机构,各学区、校(园)负责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通过组建覆盖各学科、各学段的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专家为支撑的培训专家团队,结合学科案例教学,强化情境体验,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设计理念,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手段,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实施步骤
月,开展集中培训。下发相关通知,组织开展校长、管理者和助学辅导教师集中培训,明确工作流程和任务。
月,参训人员报名、审核。对教师参训资格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教师在国培项目网络培训平台进行报名,并进行学员统计和编班等工作。
月-月,全员网络培训。诊断测评+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实践(包括统一组织送教下乡等线下集中研修活动和微课大赛、教学设计、晒课评课和课例征集等评优选先活动等);收集工作简报、工作小结和学情数据等。
月,评优选先。开展电话回访、问卷调查等实效性调研工作;评选优秀个人(管理员、助学辅导教师/工作坊坊主、学员)、先进学校。
月,总结评估。各学区、校(园)上报不少于3期的工作简报;收集本校优质生成性资源目录及光盘;上报教师线下教研评分表;总结XX提升工程整体工作,制作和分发结业证书,表彰先进个人和集体。
五、组织管理
(一)领导机构
区教体局成立“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人事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教研室、电教室共同承担,负责“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推进的规划及方案,统一安排、组织、管理、指导、协调我区“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培训和测评的具体实施,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制定我区管理制度,组织培训管理者、骨干培训者、教研员和中小学校长(园长)等开展相关专题培训,督查我区教师培训、测评过程和培训完成情况结果的运用,报送项目备案材料,协调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等。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南俊武: 区教体局局长
副组长:
董志越: 区教体党工委书记
马建军: 区教体局副局长
雪保安: 区教体局副局长
成 员:
陈文林 区教体局人事股股长
杨天明 区教体局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中心主任
刘向东 区教体局电教室主任
马爱国 区教体局教研室副主任
姚 海 区教体局人事股副股长
郑永望 区教体局教研室教研员
苏成仪 区教体局电教室干事
杨虎军 区教体局教师发展培训中心干事
各学区、校(园)是实施“能力提升工程”的主体,要组建领导小组和考核小组,负责组织本学区、校(园)参训教师开展网络研修、校本研修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督促参训教师通过培训测评,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测评并上报测评数据。
(二)工作职责
1.人事股:负责将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情况纳入学区、校(园)评先选优、校(园)长评先选优、考核,教师评优晋级、职务评聘、骨干教师培养、名优教师申报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2.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培训方案、测评细则的制定,与上级部门、培训机构和各学区、校(园)培训事宜的衔接和培训学员信息的上报等工作,并将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
3.教研室:负责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示范课评选、教学技能比赛、优秀课例征集和督促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形成浓郁的应用氛围。
4.电教室:负责组织各类参训学员网络注册和平台操作,教学课件制作、微课程、电子白板应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技能比赛和优质课案例资源征集活动,教师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评优等活动,充分发掘、推广应用成果,广泛动员教师和学生依托空间平台开展网络教研、在线研讨和空间互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5.各学区、校(园):负责培训教师的信息上报、督促教师培训、课堂教学实践评价和组织实施教师的测评工作。通过组建覆盖各学科、各学段的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测评团队,结合学科案例教学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情况,完成测评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监督机制
1.中国教师研修网项目组提供平台实时监控服务,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提供专业系统的各层次技术培训,保证各角色顺利使用平台,运用随机问题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学员研修过程的监管,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对突发情况做到快速有效应对,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教体局将把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情况纳入对学校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考评和教师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
(二)设备保证
1.电教室协助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督促学校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教师培训提供设备保证和技术支持。
2.各学区按照就近原则,负责安排辖区内已接通宽带网络的大规模学校(园)对口帮扶没有接通宽带网络的学校(园)教师完成培训任务。
(三)经费保障
“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经费由省级统筹安排,纳入“国培计划”经费管理。教师培训不收取任何费用。
七、联系方式
第四篇: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怎么做?,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作业题目: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经过一段时间的研修和教学实践,相信您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一定有所提升、有所收获。
请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您自己的打磨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上一节课,并将这一节课录制成课堂实录视频(若没有拍摄设备,可用文字记录),课后根据实践情况,再次修订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并完成教学实践反思;将修订后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终稿)、教学课件(终稿)和课堂实录作为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资源包提交至平台。
温馨提示:根据教育部对本项目的要求,切实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课堂实录能真实的反映“教学实践”,请尽量提交视频格式的课堂实录或课堂片段,坊主在批改作业时将优先考虑视频格式的作业为优秀作业。
作业要求:
1.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资源包,至少包括三个作品:教学设计(含实践反思)、教学课件(PPT)和课堂实录。
2.作品内容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设计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教学课件需保证能正常播放查看;课堂实录以视频格式为主,若没有拍摄设备也可以提交文字记录。
3.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4.以附件形式统一提交成果资源包。(注:由于资源包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第五篇: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苏州园林》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一、教材分析
《苏州园林》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这篇文章语言浅显典雅,以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形式,抓住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细微,作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写得严谨有序,条理分明,是一篇典范的事物说明文。本单元的重点就是对说明文的学习,因此如何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读写说明文的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应当组织、引导、点拨学生理解掌握本文的说明结构和说明方法,同时让学生通过读、说,培养语感、美感,感受苏州园林的美。这样,既能让学生学到事物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又培养了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还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本单元是说明文的集中学习,学生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一些说明文的学习技巧,但由于从本单元才开始学习说明文,对说明文的阅读技巧还不是很熟练掌握,所以对说明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方法的理解及对课文的欣赏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本课出现的生字词;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说明事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对我国园林艺术及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创设情景,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教学PPT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学习生字词,播放PPT,让学生在文中将其标注出来,并记忆。
3.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MP3,听示范朗读。听完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4.课文研读,播放教学PPT,PPT内容为: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地位及特点 第二部分:(3~9)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
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感知课文的总分结构。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
教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感受苏州园林的美,自由谈感受 PPT图片展示
自主学习教师利用课件补充介绍作者,有效指导学生的预习,落实好学生对生字、词语的掌握,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学生利用课文中的注释和课前导读,结合教师补充的资料自主学习。
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听完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将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
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MP3,听示范朗读,播放PPT。
合作探究 请大家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或文眼,将整篇课文划分结构层次,可以互相讨论。相互讨论或自己独立完成,向教师汇报结果。播放教学PPT 当堂训练 教师根据本节课学系内容对学生进行巩固训练。然后当堂反馈。学生独立完成 播放教学PPT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 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活动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能让学生学到事物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又培养了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还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