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张齐华教学实录(全文5篇)

时间:2019-05-13 02:06: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分数的意义张齐华教学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分数的意义张齐华教学实录》。

第一篇:分数的意义张齐华教学实录

张齐华分数的意义教学实录

一、由1到“1”

师:(板书:1)认识吗?瞧,老师往这儿一站,几个人? 生:(齐)1个人。

师:能用1这个数来表示吗?想想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也可以用1来表示?(生答:一个苹果、一张桌子、一把直尺„„)师:看来,能用1表示的物体还真不少。不过,像这样一个苹果、一张桌子、一把直尺能用1来表示,我想一年级的同学一定也会。咱们都几年级啦?五年级学生,就应该有五年级的认识水平嘛。想想看,除了刚才同学们所列举的这一个物体可以用1来表示,还有什么也能用1来表示?看看谁能率先超越!生:(略有迟疑)一个班级也能用1来表示。

师:嗯,一个班级可不止1个学生哦,40多个同学,能用1来表示吗?谁来评判评判? 生:我觉得能!你想呀,尽管是40多个同学,但我们是一个班集体。既然是一个整体,当然可以用1来表示啦。

师:说得真好。掌声!(师带头鼓掌)40多个同学一旦看做一个整体,自然就可以用1来表示了。感谢你的思考,一下子给我们打开了局面。谁接着来? 生:一群羊也能用1来表示。

师:呵,思维很有跳跃性嘛,一下就从一群人联想到了一群羊。(生笑)生:我觉得一堆石子也能用1来表示。

生:一束花也能用1来表示。

师:这样下去,能说完吗?(生:不能)看来,小小的1还真是无所不包。(师在1上加双引号)不过,这时的l和我们一年级时所认识的1一样吗? 生:不一样。以前认识的1,表示的是1个物体,比如1个人、1瓶水,但现在这个1不但可以表示1个物体,还可以表示由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

师:说得真好!1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变得更丰富了。

二、揭示单位“1”

师:既然这样,(出示3个苹果)这儿有3个苹果,能看做“1”吗? 生:(齐)能。

师:可我怎么看都觉得像3呀。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一眼看上去就像个“1”? 生:装到一个盒子卫,就像“1”了。

生:给它们套个圈,就成了一个整体,也就可以用“1”来表示了。(师课件演示:将3个苹果圈成一个整体)师:3个苹果可以看做“1”,那么6个苹果呢?9个、12个苹果呢?瞧,小小的“1”多神奇呀。不过,话也得说回来。一旦我们把3个苹果看做“1”了,那么,(课件出示:6个苹果)6个苹果通常就不再看做“1”了。想一想:这时的6个苹果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生:(齐)应该用2来表示。师:为什么? 生:3个苹果看做“1”,现在有2个这样的“1”,当然就是2了。

生:3个苹果看做“1”,6里面有2个这样的“1”,2个“1”就是2。(师课件演示:6个苹果,每3个圈一圈)师:(课件出示:12个苹果一字排开)现在呢? 生:应该用4来表示。

生:因为3个苹果看做了“1”,12里面有4个这样的“1”。

生:4个“1”就是4。

师:说得真好!如果有5个这样的“1”呢?8个这样的“1”呢?10个这样的“1”呢?一句话,有几个这样的“1”——

生:(齐)就可以用几来表示。

师:这样看来,在这里,3个苹果所看做的“1”,其实不就成了一个计量的单位?(生点头以示赞同)正因为如此,数学上,我们就把这样的“1”又叫单位“1”。(补充板书:

单位)想想看,为什么会叫单位“1”呢? 生:因为有几个“1”就是几,它就是一个计量的单位。

师:说得真好!可别小看这样的单位“1”,今天的学习,我们就将从这里开始。

三、沟通“1”、整数、分数的联系(师课件出示1个月饼)师:能把这1个月饼看做单位“1”吗? 生:(齐)能。

师:把1个月饼看做单位“1”,那么,下面这些月饼,(课件出示5个月饼)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生:用5来表示。

生:1个月饼看做单位“1”,有5个这样的单位“1”,就可以用5来表示。(师课件出示3个月饼)师:现在呢? 生:用3来表示。(师课件出示1个月饼)师:现在呢? 生:现在只能用1来表示了,因为只有1个单位“1”了。(师课件出示下图)

师:那现在? 生:(齐)用3/4来表示。

师:奇怪,同样都是月饼,为什么刚才大家都用整数来表示,而现在却选择了分数? 生:因为刚才不止1个月饼,所以用整数来表示。现在还不满1个月饼,只能用分数表示。

生:把1个月饼看做单位“1”,满几个单位“1”就用几来表示。现在还不满一个单位“厂,当然只能用分数来表示了。

师:有道理!不过,分数有很多,大家为什么都选择用3/4来表示呢? 生:因为它被分成了4份,取了其中的3份。生:不对,是平均分成了4份。师:更准确了!不过,你们在说谁呀? 生:是这个月饼。师:也对,但还不够专业。生:是单位“1”。

师:没错。这回不但不到1个单位“1”,而且还把单位“1”—— 生:平均分成了4份,取了其中的3份。当然只能用3/4来表示了。

师:回顾刚才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已经发现,把1个月饼看做单位“1”,有几个单位“1”,就是几;而不足一个单位“1”的,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四、建构3/4的意义(师课件出示下图)

师:继续来看,认识吗? 生:1个长方形、1米、8个小圆片。

师:没错,它们也能看做单位“1”吗? 生:能!师:把1个长方形、1米这样的长度单位、8个圆片组成的整体分别看做单位“1”,下面的括号里又该分别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课件出示下图)

想不想自己动手试一试?(生试填,师巡视并作指导。交流结果时,师引导学生就每组图的最后一幅,具体说一说思考的过程,丰富学生对二的感性认识)师:继续观察四幅图。如果整体来看一看,你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生:无论把什么看做单位“1”,只要满几个单位“1”,就可以用几来表示。不满1个单位“1”的,只能用分数表示。

生:我还发现,每幅图的最后一个都可以用3/4来表示。

(顺着学生的发言,师课件出示下图)

师:的确都可以用3/4来表示。不过,仔细观察每幅图,单位“1”一样吗? 生:(齐)不一样。

师:单位“1”各不相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可以用3/4表示呢? 生:因为它们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了这样的3份。

生:尽管单位“1”不同,但它们都是把单位“1”4等分后所取的3份,所以都可以用3/4表示。

师:这样看来,能不能用3/4表示,与把什么看做单位“1”有没有什么关系? 生:(齐)没有。

生:就算把别的什么看做单位“1”,只要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照样可以用3/4表示。

师:既然能不能用3/4表示与单位“1”是什么没啥关系,那么,我们能不能就直接用0到1这样的一条线段来表示这里的每一个单位“1”? 生:(稍作思考)能!师:把0到1这一段看做单位“1”,3/4该如何表示呢? 生:把0到1这一段平均分成4份,再表示出这样的3份。(结合学生的发言,师分步演示课件,最终成下图)

师:在0到1这一段中,我们倒是找到了3/4的位置,那2/

4、1/4呢?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2份就是2/4,这样的1份就是1/4。

生:3/4的前一个点就是2/4,再前一个点就是1/4。

师:那我们以前所认识的2、3、4„„这些整数,它们又该在这条线的什么位置呢?你能试着找一找吗? 生:把这条线段向后延长1倍,那个地方就是2,再延长1倍,那个地方就是3了。

生:对,两个1这么长就是2,三个1这么长就是3。(结合学生的发言,师分步演示课件,最终成下图)

五、拓展分数的意义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借助单位“1”不但沟通了整数、1、分数的联系,而且深入理解了二这一分数的含义。瞧,这儿还有几个分数,(课件出示:1/

3、2/

5、5/8)它们又表示怎样的含义?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图形和图案,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动手分一分、折一折,涂色表示出你最想表示的一个分数吗?(生动手操作,随后交流)师:观察手中的作品,思考一下:你是把什么看做单位“1”,又是如何表示出这个分数的呢? 生: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5份,涂色表示了其中的2份,是2/5。

生:我把6个五角星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了3份,涂色表示了其中的1份,是1/3。

生:我把8个梯形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了8份,涂色表示了其中的5份,是5/8。„„

师:还有这么多同学想交流自己的作品,那就在自己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吧。(生组内交流,师收集相应作品,以备全班交流)师:老师手中收集了一些作品,它们表示的各是几分之几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师依次出示五幅由不同单位“1”表示出上的1/3的图,学生一一作出判断)师:单位“1”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都可以用1/3来表示? 生:因为他们都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3份,表示了这样的1份。

师:与单位“1”是什么有没有关系? 生:没有。

师:那与什么有关? 生:是不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

生:还有,有没有表示其中的1份。

师:说得好,这些才是最本质的含义。

(随后,师以类似的方式引导学生交流了2/

5、5/8的含义,深化了对这两个分数的理解)师:认识了这些分数的含义,那它们在刚才的数线上也能找到相应的位置吗?(生:能)如果我们还是把0到1这一段看做单位“1”(课件出示下图),1/3又该如何表示呢?

生:很简单!只要把它平均分成3份,再表示出这样的1份就行了。

(课件相机出示下图)

师:你能上来指一指1/3的位置吗?(生上讲台来指,多数学生指出其中的第一份)师:既然1/3表示的就是。到这儿的一段,有时,我们就直接用这一个点(指第一个三等分点)来表示1/3。(师课件演示)师:既然这样,那2/

5、5/8又分别在什么位置呢?在自己的作业纸上找一找、标一标。(生独立尝试,随后交流结果。课件相机呈现)

六、既然分数的意义

师:下面几幅图,你能很快说出涂色部分表示怎样的分数吗?

(课件依次呈现,生一一作答)师:下面三幅图,既然都表示1/3,为什么涂色的五角星的个数却不同呢? 生:因为总个数不同,有的是3个,有的是6个,而有的是9个。

生:因为单位“1”不同,所以同样表示1/3,但涂色的个数不同。

师:看来,单位“1”是什么的确很重要。

(课件继续依次呈现下图,生一一作答)

师:这一回,单位“1”一样吗?(生:一样)涂色部分的正方形个数呢?(生:也一样)为什么表示的分数却各不相同呢? 生:因为它们平均分的份数不同。生:而且表示的份数也不同。

师:这样看来,要准确表示一个分数,我们既要关注单位“1”是什么,还要关注——

生:(齐)单位“1”被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了这样的几份。

(师相机板书)

师:这就是分数的意义!

七、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师:在现实生活中,见过分数吗?举个例子说说。

生:我和爸爸妈妈分蛋糕,平均分成3份,每人得到这个蛋糕的1/3。

师:你这哪是看到分数,分明是用数学的眼光洞察到其中的分数嘛。很厉害!不过,有真真切切看到过分数的吗? 生:有,在数学书上。

生:在药品说明书上。

生:好像不太多。

师:现实生活中,分数的确很多。同学们之所以看到的不多,还是因为我们关注的视野还不够开阔。等我们借助网络、报刊了解更丰富的世界时,你会发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真的离不开分数。老师从网络上随意搜集到了这样几则与分数有关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我国小学生中,睡眠不足的人数大约占总人数的2/3。生阅读资料后,发出感慨)师:奇怪,不就一个小小的分数嘛,哪来的感慨? 生:睡眠不足的人数也太多了!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你看呀,全国小学生一共就3份,2份就睡眠不足。

生:把全国小学生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3份,其中就有2份睡眠不足。情况很不理想!师:原来,你们是从2/3这个分数的意义入手,才发出这样的感慨的。看来,小小的分数,真正读懂了它,还真能给我们提供很多的信息呢。不过,多归多,和咱们又没有什么关系。

生:怎么没关系?我觉得我们很多人也睡眠不足。

师:是吗?觉得自己睡眠不足的举手。(全班大部分学生举手,众笑)师:光这样还不行。你觉得你睡眠不足,总得有依据吧。老师这儿还带来了一则资料。[师课件出示: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占一天总时间(24小时)的3/8.生阅读资料,进而窃窃私语] 生:要睡9个小时呢。

师:说说判断的理由。生:24除以8等于3,再乘3等于9,所以是9小时。

生:这里是把24小时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8份,这样的3份正好就是9小时。

师:分析得有理有据,真好。现在,有了这一科学的数据,仍觉得自己是这2/3中的一个的,请举手。(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举手,众笑)看来,情况的确不容乐观。那么,如果情况可以发生一些改变,你希望会怎样呢? [师课件出示:我希望我国小学生中睡眠不足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生:我希望我国小学生中睡眠不足人数占总人数的1/10。生:我希望我国小学生中睡眠不足占总人数的1/10000 师:很美好的愿望。

生:我希望我国小学生中睡眠不足的人数占总人数的0/3。

生:不对,没有这样的分数。

师:这样的分数或许没有,但他的愿望你一定能了解。

生:是的,他希望我国小学生中睡眠不足的人一个都没有。

师:多么希望这一天早日来临呀!再来看一则更有趣的资料。(课件出示下图)我们都知道,冰山露在海面上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生:还有一部分沉在海面下。

师:那么,冰山露在海面上的部分大约占整座冰山的几分之几呢?大胆猜猜看。(生猜:1/

3、1/

5、1/

2、1/10)光这样猜,看来不是个办法。要不这样,老师给大家缩小范围,二选一。

[课件出示:通常,冰山露在海面上的部分只占整座冰山的()。A.1/2 B.1/10] 生:我觉得应该是1/10。

生:我也觉得是1/10。

生:我觉得是1/2。

师:盲目的争论意义不大,说出理由才是最关键的。

生:我觉得应该是1/10,如果是1/2,那么冰山的上面和下面将一样大,这样不就是头重脚轻了吗? 师:那不叫头重脚轻,那叫头脚一样重。(生笑)生:我也觉得是左。我觉得冰山下面应该比上面大得多,不然的话,它就不会这么稳定,容易翻过来。师:很形象的思考。

生:我冬天玩过冰,发现冰浮在水面上的部分应该比下面小得多,所以我也选择1/10。

师:看起来结论一边倒嘛。有理不在声高。究竟哪一个答案更合适呢?想不想知道?这样吧,还是让冰山自己来告诉你。

(课件出示下图)

生:是1/10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因为它沉在海面下的部分比上面的大得多。

生:哦,我知道为什么有个成语叫冰山一角了,意思是说,冰山露在外面的部分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大的部分还沉在海面以下。

师:很善于联想嘛!不过,这幅画面除了让我们了解到1/10这个分数以外,你还能联想到别的分数吗? 生:冰山沉在海面下的部分占整座冰山的9/10 生:冰山露在上面的部分相当于下面的1/9。

师:瞧,善于观察、善于联想,分数的确就在我们身边。不过,老师最后还有一个问题:除了冰能浮在水面上,还有什么东西也能浮在水面上? 生:塑料、泡沫、木板。

师:这些东西如果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部分还会占整体的1/10吗? 生:不会!师:如果不会,它们又分别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呢?回去查查资料,甚至亲自动手做个小实验,相信你一定会有新发现。

第二篇:张齐华《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体验生活,启蒙数感

师:丁丁和当当在数学活动中遇到了一些数的问题,一起来看一看。(屏幕出示情景图:丁丁和当当在分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

1、师:你能帮他们分一分这些东西吗?

生1: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2个。生2:把2瓶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1瓶。

师:你们看,每份分的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分发叫做„„ 生: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2、师:可是蛋糕只有一个,还可以平均分给两个人吗?要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一半)怎样分?

生:把蛋糕切成两半,每人一半。师:刀从哪里切?(正中间)(课件演示)

3、师:看来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板书),每一份都是这个蛋糕的一半。可是,这个“一半”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

生:二分之一。

师:(故作惊讶)听说过这样的数吗?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分数。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4、师:仔细的观察,我们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多媒体闪烁其中一份的蛋糕)仔细瞧,这是两份中的一份,就是刚才大家提到的二分之一,谁会读?

学生读。

师(指着其中一份蛋糕):这一份是整个蛋糕的二分之一,那另一份呢? 生:也是二分之一。

师:不错。看来,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其实每份都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板书)

师:现在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怎么得到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的?和同桌说一说。(同桌互说,教师巡视)

二、参与活动,发展数感

1、师:这个是蛋糕的二分之一,老师这儿还有一张长方形的纸,它的二分之一又该怎么表示呢?先来看一看要求。(出示: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然后把它的二分之一涂上颜色)

(播放音乐,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师:举起你的作品让大家看看,真不错!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折的? 生: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折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这位同学是竖着对折的,涂色部分是它的二分之一吗?与他一样的举起来看一看。有几个同学没举起来,你们是怎么折的?

生:我是横着对折的,涂色部分是这个长方形的二分之一。

师:还有不一样的折法吗?如果斜着对折,涂色部分是不是这个长方形的二分之一?

生:是。

师(用多媒体演示三种折法):同学们,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但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长方形的二分之一呢?

生1:因为他们都是一半。生2:因为都平均分成了2份。师:老师这里还带来了一些图形。

判断:下面哪些图形里的涂色部分是1/2,在()里画“勾”。师小结:无论是一个蛋糕,一个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二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

2、师: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生: 1/

4、1/

8、1/

3、1/6„„(师板书)

师:想不想表示出你想知道的几分之一?拿一张纸再折一折,并用斜线表示出你想表示的几分之一。

(播放音乐,学生再次进行操作)师:谁愿意先来汇报?

生1:我把它分成8份,涂色部分是它的1/8。(差两个字“平均”)生2: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一份,每份是它的1/4。师:每个人都表示出来了,把你的作品与同桌互相说一说。(同桌互说,教师巡视)

师:其实这里的学问可不简单,同学们交流的时候老师也收集了几份作品,有长方形,有正方形,还有圆。他们的形状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他们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4? 生:因为它们都平均分成四份,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师:这样看来,不同的图形,能表示出相同的分数吗?

追问:相同的图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请圆形操作的学生举起)

3、比较分数大小

(1)学生展示作品:教师选择圆形表示的1/

2、1/4 师:仔细观察涂色的部分,分别是几份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师:现在比较他们的涂色部分,你能说出哪个分数大? 生1:1/4 师:有不同想法吗? 生2:二分之一

师:同意二分之一的举手。大家看,表示二分之一的是哪部分?(学生指一大块)那四分之一呢?(学生指一小块)现在比较下来谁大?两个数中间用什么符号表示?

生3:1/2。大于号。

(2)师:用完全相同的圆,表示出它的1/8,和1/

2、1/4比,想象一下怎么样?(小)

用学生作品验证。

(3)师: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正方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老师给每组中发的图形大小相同,谁表示的分数大?谁表示的分数小呢?组内比较。

三、表达交流,优化数感

1、分数的书写。

教师指导学生写二分之一(在看图写分数汇报交流后)师: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书上练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怎样的?请生阅读书P98 师:中间短横,是?(分数线 板书)表示平均分。2是?(分母)分母是2表示平均分成?(2份)1是?(分子)分子是1表示其中的一份。

师:考一考同学们的眼力。先看图估一估,再填上合适的分数。(书上题目)

四、解决问题,深化数感

1、师:请看大屏幕,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多媒体出示法国国旗、五角星、巧克力)

生1:从法国国旗中想到三分之一。生2:从五角星中想到五分之一。生3:从巧克力中想到八分之一。师:从巧克力中,还能联想到几分之一? 生4:四分之一。

师:如果每人吃一份,可以分给几个人吃? 生5:4个人。

2、师:同样一块巧克力,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数。请看下面的图画:(出示:多媒体出示黑板报,其中《科学天地》占整个黑板报的二分之一,《科学天地》是《艺术园地》的2倍,《艺术园地》下面还有一块一样大的空白,整个黑板报分成三块)

师:《科学天地》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 生6:二分之一。

师:那《艺术园地》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 生7:《艺术园地》占黑板报版面的四分之一。

师:黑板报的版面不是分成三份吗?为什么说是四分之一呢?

生7:把《科学天地》再分,黑板报的版面就平均分成了四份。(多媒体演示)

3、师:瞧,人体中也能找到有趣的分数。(课件演示把一岁儿童的身高图平均分成四份,其中头占身高的四分之一)

师:把我的身高(图)平均分成七份,估计头占身高的七分之一。估计一下你自己的头占身高的几分之一?

学生估计、交流后,师提供资料:(10岁儿童,高的六分之一)

4、师:我们来看段熟悉的广告吧!(播放多美滋1+1奶粉广告,大意如下:东东把一个 蛋糕平均分成四份,一看来了8个小朋友,于是就从侧面又切了一刀。刚解决这个问题,又来了第九个小男孩,东东就把自己的那一块蛋糕平分给小男孩)

师:广告让你联想到几分之一?

生8:第一个画面把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吃到一份,我联想到四分之一。生9:第二个画面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人吃到一份,我联想到八分之一。

生10:从第三个画面中,东东把自己的一块蛋糕又平分给了第9个小朋友,让我想到二分之一。

师:这里的二分之一是整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吗? 生10(补充):不是,是东东手上蛋糕的二分之一。师:你们喜欢东东吗? 生(大声地):喜欢!

师:他分出了自己手中蛋糕的二分之一,他收获了什么? 生11:我觉得他收获了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

五、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张齐华 因数和倍数 教学实录

张齐华《因数和倍数》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一、认识倍数和因数

师:一起看大屏幕,数一数,几个正方形?(12)第一个问题是如果老师请你把12个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会摆吗?行不行?能不能就用一道非常简单的乘法算式表达出来?

生:1×12

师:猜猜看,他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

生:12个,摆了一排。

师:(屏幕显示摆法)是这样吗?第二种摆法我们只要把他旋转一下就跟第一种怎么样?(一样)。我们可以把他忽略不计。还可以怎么摆?同样用一道乘法算式表达出来?

生:三四十二

师:这一次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还有吗?

生齐:2×6

师:张老师来猜测一下同学们脑子里怎么想的,有同学可能想每排摆6个,摆2排。也有同学可能想每排摆2个,摆6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每排能摆5个吗?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能摆3种不同的乘法算式,千万别小看这些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就在这里。咱们就以第一道乘法算式为例,3×4=12,数学上把3是12的因数,以往我们把他叫约数,现在叫因数,3是12的因数,那4(也是12的因数,)倒过来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同学们很有迁移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

师板书:因数和倍数

师:这儿还有两道乘法算式,先自己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行不行?

师:谁先来?

生说略

师:刚才在听的时候发现1×12说因数和倍数时有两句特别拗口,是哪两句啊?

生:12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

师:虽然是拗口了点,不过数学上还真是这么回事,12的确是12的因数,12也是12的倍数。为了研究方便,以后来探讨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所说的数都是什么数啊?

生:自然数

师:而且谁得除外。

生:0

师:好了,刚才我们已经初步研究了因数和倍数,屏幕显示: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因数和倍数?行不行?先自己试一试。3、5、18、20、36

生说略。

二、探索找因数倍数的方法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因数和倍数已经掌握的不错了。不过刚才张老师在听的时候发现一个奥秘,好几个数都是36的因数,你发现了吗?谁能在五个数中把哪些数是36的因数一口气说完?

生1:

3、18

师:还有谁?

生2:36

师:3、18、36都是36的因数,只有这3个吗?

生1:1

生2:4

生3:6

师:其实要找出36的一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你有没有能力把36的所有因数全部找出来?能不能?张老师作一下详细说明,因为这个问题有点难度,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完成,下面你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可以合作,也可以单干,想一想怎么不遗漏,注意了,当你找出了36的所有因数,别忘了填在作业纸上,如果能把怎么找到的方法写在下面更好。

学生填写时师巡视搜集作业。

师:张老师找到了3份不同的作业,大家仔细观察这三份作业,可有意思了。我把他命名为A、B、C师板书。

A:2、4、13、12、18、36

B:1、2、4、3、6、9、12、18、36

C:1、36、2、18、3、12、4、9、6

师:关于A这种方法你有什么话要说?(学生纷纷举手)能不能从正面的角度说一说,这个同学找出的因数有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学生沉默)一点都没有我们值得肯定的地方吗?你先来。

生1:都对的

师:有没有道理?看来要找一个人的优点挺困难的。

生2:写全了

生大声说:没有!

师:正好触及了大家的公愤,看来要找一个人的优点不太好找了,是吧?其实这个同学挺不容易的,他已经找出不少了,对不对?说说有什么问题?

生:没有写全,少了3、6、9。

师:大伙来思考一下,6、9这两个因数是36的因数吗?看来这个同学是没有找全,没有找全仅仅是因为粗心吗?是因为什么?

生:36÷4,只写了4,没写9

师:他的意思是说用除法来做的话,找一个数的因数,一个个找,还是两个两个找?

生齐:两个两个找。

生2:先把1写在头,36写在尾,然后再把2写中间,这样依次写下去,这样比较美观。

师:张老师提炼出两个字:“顺序”,好象还不仅仅是因为粗心的问题,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

师:第二个同学有没有找全,有没有更好的建议送给他。

生:他应该把4、3调换一下。

师:做了一个微调就不仅仅是美观的问题,更带给我们一种寻找的有序。第三个同学是最没有顺序的,什么1、36,2、18了,你们觉得有道理吗?

师:你想提出抗议吗?你们觉得有顺序吗?(有)你自己来说?

生:他们那样还要头对尾头对尾的,像这样直接就可以写了。

师:有没有听明白,也是同样一对一对出现的。

生:大小没有排,B大小排完后从小到大很舒服。

师:你看你那个舒服吗?

生:舒服

师:正是因为你的质疑,他把方法说了出来。他用了什么?

生:乘法口诀

师:非常感谢同学们给出的发言,正是你们的发言让我们感受到了如何寻找一个数的因数,有没有问题。

师:虽然这个同学找到了尝试完了1,找到

36、尝试完了2,找到18、3、12、4、9、6,自然数有很多,那你的7、8没有试,你怎么知道找全了呢?

生1:找到开始重复就不找了

生2:我认为应该找到比较接近如5、6,7、8找到比较接近就可以了。

师:体会体会

1、学生:36、2、学生:18、3、12、4、9、6这两个因数在不断接近,接近到相差无几。

生:

生:直接找更大数的所有的因数,这个同学很厉害,已经在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在找一个因数的个数了。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有办法了吗?有没有方法不遗漏。试一个。20

生齐:1、2、4、5、10、20

再试一个:15,写在练习纸上。学生汇报

师:寻找一个数掌握的不错,这节课还要研究倍数呢。会找一书的倍数吗?找一个小一点的,3的倍数,谁来找一个。

生:

21、300

师:你能把3的倍数全部写下来吗?

生:不能。太多太多了。

师:那怎么办?写不完可以用省略号表示。试试看。

学生练习纸上完成,汇报。

师:同学们虽然找的答案差不多,但脑子里的方法各不相同。我想听听你是怎样找的?

生1:3×1、3×2

师:能理解吗?

生1:3+3=6、6+3=9

师:有理吗?不要小看加3了,当到数大的时候也比较方便。

生:略

师:寻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掌握了吗?试一试。7的倍数

学生练习纸上完成:50以内7的倍数。

师:谁来说说这一次你找了哪几个?

生:7、14、21、28

师:为什么不加省略号?

生:因为给了一个限制。

师:任何自然数的倍数是无限的。会寻找一个数的因数吗?

生:略

三、感受倍数和因数的神奇奥秘

师:透出一个信息,关于因数和倍数是不是蕴藏了很有意思的规律,下面这题就隐藏了一条规律。屏幕显示:老师这有9颗珠子全部放到十位和个位,1颗放十位,另外8颗放个位。这样就得到几?(18)要是不这样放,你还能得到其他的两位数吗?

生1:27

生2:36

师:把你知道的两位数跟同桌说一说。

学生同桌说,师:如果把你们说的两位数按一定顺序排出来,就得到了这样的一排数,是这样吗?屏幕展示:18、27、36、45、54、63、72、81

仔细观察9颗珠子拨的两位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9的倍数

师:9颗珠子拨的两位数都是9的倍数,8颗珠子拨的两位数都是(8的倍数)

师:发现了什么?9颗珠子拨的两位数都是9的倍数,8颗珠子拨的两位数(不一定都是8的倍数),7颗珠子、6颗珠子呢?其实这里的学问没有同学想的那么简单,张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自己在草稿本上画一画珠子,看看6颗5颗4颗拨出的两位数到底和珠子的个数有什么关系?这里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规律,等待着同学们去发现。其实不仅在计数器上找到一些有趣的规律。

师:张老师问一个问题,好不好?1—100这100个数,思考一下,哪个数的因数最多?

生1:1

生2:99

师:还有谁要发表的?

生3:9

师问生2:为什么认为99的因数最多?

生:9是最大的。

师:张老师公布一下答案: 60

师:可以一起找一找。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比99多多了。是不是数越大,因数就越多。你们知道一小时有多少分?(60分),一分=60 秒,这里的60和刚才的60有关系吗?这里的60就和100以内的因数有关系,你们相信吗?特意给大家带来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数字王国》,学生读有关资料。

师:相信了吧,其实张老师一开始也是特别不相信,咱们历法上面的

1小时=60分,一分=60秒的进率竟然和100以内的数的因数有着这么大的关系,这本书详细记载着为什么一年有12个月,一天有24小时,同学们知道为什么用12、24作为进率,道理是一样的。数学中发现的规律

师:更有意思的在后面,张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数,数学家把6称为“完美数”。想知道为什么吗?用最快的速度说一说6的因数?

生:1、2、3、6

师:把6划去,1+2+3=6,又回到了6本身,正是因为这样的数非常特别,所以数学家把这样特点的数称为是完美数。数学家找到了第一个完美数,就会去找第一个完美数,猜猜看,找到了没有?今天张老师不把答案直接告诉你们,我透露一下资料好不好?第二个完美数比20大,比30小,而且还是一个双数,好猜了吧。数学上的规律不是一下子直觉说出来的,那么这样先来说一说双数:22、24、26、28,猜猜看,可能是谁?

学生试这四个数。

师:写出所有的因数,然后把自己给去掉。

师:正确答案应该是22,我们一起来找一找,人们开始找第三个完美数,想知道第5个吗?师板书。为什么这么惊讶?同学们惊讶的背后张老师体会的过老,刚才找一个也花了一分多钟,要从几十亿数中找出这6个完美数,数学家们要付出多大的心血。你觉得什么力量使数学家们去不断努力?

生:好奇心

师:数学家们能透过枯燥的数学本身看到里面的东西,就像我们今天这堂课一样,透过数字蕴藏着大量丰富的规律。高斯曾经说过的把数学比作科学的皇后,数论是数学皇后头顶上的皇冠,我们研究的只是数论中的最最基本的一些小常识,换句话说这堂课我们没有摘取数学皇后头顶上的皇冠,我们摘取的只是皇冠上一小粒一小粒的珠子

(听后感)有幸去南京聆听了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因数和倍数》,感触颇深。张老师那崭新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文化底蕴,风趣幽默的谈吐,深深打动了我。他那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令我感触很深。感触一:充满人性化的评价语

听张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尤其是聆听他那自然、精炼的评价语。如评价作业纸时,张老师说“关于A这种方法你有什么话要说?”(学生纷纷举手想要指出错误)可张老师是这样引导的:“能不能从正面的角度说一说,这个同学找出的因数有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还有,尽管学生是找错了,他这样说:“其实这个同学挺不容易的,他已经找出不少了,对不对?”……这些人性化的评价语在课堂中还有很多,这些朴实的语言,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的是成功,是对数学学习的无限乐趣。

感触二: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

关于本堂课的文化气息,是相当浓厚的,张老师一定查阅了不少的资料,进行了创造性的组合和优化,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大有好处的。“计数器’九颗珠子的奥秘;神奇的完美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数学的奥秘。只有有了文化气息,数学才变得有了灵魂,而再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只会乐在其中。

感触三:善于引导,让学生学会思考

张老师善于捕捉学生发言过程中的信息,教师大胆地让学生自己找出36的因数和3的倍数,再通过对几份不同作业的比较,一步又一步,层次清晰地得出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联系,交流想法,形成意见,真正做到了“教育的引导者。”如:“看来这个同学是没有找全,没有找全仅仅是因为粗心吗?是因为什么?”、“他的意思是说用除法来做的话,找一个数的因数,一个个找,还是两个两个找?”……老师亲切的话语引导学生去发现、思考。

第四篇:名师张齐华《交换律》教学实录

名师张齐华《交换律》教学实录

关于问题导学学习笔记

教学过程:

一个例子,究竟能说明什么?

师: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那就给大家讲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吧。(故事略)听完故事,想说些什么吗?

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板书:3+4=4+3。

师:观察这一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教师板书这句话)

师:其他同学呢?(见没有补充)老师的发现和他很相似,但略有不同。(教师随即出示:交换3和4的位置和不变)比较我们俩给出的结论,你想说些什么?

生2:我觉得您(老师)给出的结论只代表了一个特例,但他(生1)给出的结论能代表许多情况。

生3:我也同意他(生2)的观点,但我觉得单就黑板上的这一个式子,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好像不太好。万一其它两个数相加的时候,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等呢!我还是觉得您的观点更准确、更科学一些。

师:的确,仅凭一个特例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样的结论,似乎草率了点。但我们不妨把这一结论当作一个猜想(教师随即将生1给出的结论中的“。”改为“?”)。既然是猜想,那么我们还得——

生:验证。

验证猜想,需要怎样的例子?

师:怎么验证呢?

生1:我觉得可以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

师:怎样的例子,能否具体说说?

生1:比如再列一些加法算式,然后交换加数的位置,看看和是不是跟原来一样。(学生普遍认可这一想法)

师:那你们觉得需要举多少个这样的例子呢?

生2:五、六个吧。

生3:至少要十个以上。

生4:我觉得应该举无数个例子才行。不然,你永远没有说服力。万一你没有举到的例子中,正好有一个加法算式,交换他们的位置和变了呢?(有人点头赞同)

生5:我反对!举无数个例子是不可能的,那得举到什么时候才好?如果每次验证都需要这样的话,那我们永远都别想得到结论!

师:我个人赞同你(生5)的观点,但觉得他(生4)的想法也有一定道理。综合两人的观点,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我们每人都来举三、四个例子,全班合起来那就多了。同时大家也留心一下,看能不能找到“交换加数位置和发生变化”的情况,如果有及时告诉大家行吗?

学生一致赞同,随后在作业纸上尝试举例。

师:正式交流前,老师想给大家展示同学们在刚才举例过程中出现的两种不同的情况。

(教师展示如下两种情况:1.先写出12+23和23+12,计算后,再在两个算式之间添上“=”。2.不计算,直接从左往右依次写下“12+23=23+12”。)

师:比较两种举例的情况,想说些什么?

生6:我觉得第二种情况根本不能算举例。他连算都没算,就直接将等号写上去了。这叫不负责任。(生笑)

生7:我觉得举例的目的就是为了看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到底等不等,但这位同学只是照样子写了一个等式而已,至于两边是不是相等,他想都没想。这样举例是不对的,不能验证我们的猜想。

(大家对生6、生7的发言表示赞同。)

师:哪些同学是这样举例的,能举手示意一下吗?

(几位同学不好意思地举起了手。)

师: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了吗?(生点头)为了验证猜想,举例可不能乱举。这样,再给你们几位一次补救的机会,迅速看看你们写出的算式,左右两边是不是真的相等。

师:其余同学,你们举了哪些例子,又有怎样的发现?

生8:我举了三个例子,7+8=8+7,2+9=9+2,4+7=7+4。从这些例子来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生9:我也举了三个例子,5+4=4+5,30+15=15+30,200+500=500+200。我也觉得,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注:事实上,选生8、生9进行交流,是教师有意而为之。)

师:两位同学举的例子略有不同,一个全是一位数加一位数,另一个则有一位数加一位数、二位数加两位数、三位数加三位数。比较而言,你更欣赏谁?

生10:我更欣赏第一位同学,他举的例子很简单,一看就明白。

生11:我不同意。如果举得例子都是一位数加一位数,那么我们最多只能说,交换两个一位数的位置和不变。至于加数是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等等,就不知道了。我更喜欢第二位同学的。

生12:我也更喜欢第二位同学的,她举的例子更全面。我觉得,举例就应该这样,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多数学生表示赞同。)

师:如果这样的话,那你们觉得下面这位同学的举例,又给了你哪些新的启迪?

教师出示作业纸:0+8=8+0,6+21=21+6,1/9+4/9=4/9+1/9。

生:我们在举例时,都没考虑到0的问题,但他考虑到了。

生:他还举到了分数的例子,让我明白了,不但交换两个整数的位置和不变,交换两个分数的位置和也不变。

师:没错,因为我们不只是要说明“交换两个整数的位置和不变”,而是要说明,交换——

生:任意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看来,举例验证猜想,还有不少的学问。现在,有了这么多例子,能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个结论了吗?(学生均表示认同)有没有谁举例时发现了反面的例子,也就是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和变了?(学生摇头)这样看来,我们能验证刚才的猜想吗?

生:能。

(教师重新将“?”改成“。”,并补充成为:“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回顾刚才的学习,除了得到这一结论外,你还有什么其它收获?

生:我发现,只举一、两个例子,是没法验证某个猜想的,应该多举一些例子才行。

生:举的例子尽可能不要雷同,最好能把各种情况都举到。

师:从“朝三暮四”的寓言中,我们得出“3+4=4+3”,进而形成猜想。随后,又通过举例,验证了猜想,得到了这一规律。该给这一规律起什么名称呢?

(学生交流后,教师揭示“加法交换律”,并板书。)

师:在这一规律中,变化的是两个加数的――(板书:变)

生:位置。

师:但不变的是――

生:它们的和。(板书:不变)

师:原来,“变”和“不变”有时也能这样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结论,是终点还是新的起点?

师:从个别特例中形成猜想,并举例验证,是一种获取结论的方法。但有时,从已有的结论中通过适当变换、联想,同样可以形成新的猜想,进而形成新的结论。比如(教师指读刚才的结论,加法的“加”字予以重音),“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那么,在——

生1:(似有所悟)减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差会不会也不变呢?

(学生中随即有人作出回应,“不可能,差肯定会变。”)

师:不急于发表意见。这是他(生1)通过联想给出的猜想。

(教师随即板书:“猜想一:减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差不变?”)

生2:同样,乘法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会不会也不变?

(教师板书:“猜想二:乘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积不变?”)

生3:除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商会不变吗?

(教师板书:“猜想三:除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商不变?”)

师:通过联想,同学们由“加法”拓展到了减法、乘法和除法,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思考。除此以外,还能通过其它变换,形成不一样的新猜想吗?

生4:我在想,如果把加法交换律中“两个加数”换成“三个加数”、“四个加数”或更多个加数,不知道和还会不会不变?

师: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全新的猜想!如果猜想成立,它将大大丰富我们对“加法交换律”的认识。(教师板书“猜想四:在加法中,交换几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现在,同学们又有了不少新的猜想。这些猜想对吗?又该如何去验证呢?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用合适的方法试着进行验证。

(学生选择猜想,举例验证。教师参与,适当时给予必要的指导。然后全班交流。)

师:哪些同学选择了“猜想一”,又是怎样验证的?

生5:我举了两个例子,结果发现8-6=2,但6-8却不够减;3/5-1/5=2/5,但1/5-3/5却不够减。所以我认为,减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差会变的,也就是减法中没有交换律。

师:根据他举的例子,你们觉得他得出的结论有道理吗?

生:有。

师:但老师举的例子中,交换两数位置,差明明没变嘛。你看,3-3=0,交换两数的位置后,3-3还是得0;还有,14-14=14-14,100-100=100-100,这样的例子多着呢。

生6:我反对,老师您举的例子都很特殊,如果被减数和减数不一样,那就不行了。

生7:我还有补充,我只举了一个例子,2-1≠1-2,我就没有继续往下再举例。师:哪又是为什么呢?

生7:因为我觉得,只要有一个例子不符合猜想,那猜想肯就错了。

师:同学们怎么理解他的观点。

生8:(略。)

生9:我突然发现,要想说明某个猜想是对的,我们必须举好多例子来证明,但要想说明某个猜想是错的,只要举出一个不符合的例子就可以了。

师:瞧,多深刻的认识!事实上,你们刚才所提到的符合猜想的例子,数学上我们就称作“正例”,至于不符合猜想的例子,数学上我们就称作――

生:反例。

(有略。)

师:关于其它几个猜想,你们又有怎样的发现?

生10:我研究的是乘法。通过举例,我发现乘法中交换两数的位置积也不变。

师:能给大家说说你举的例子吗?

生10:5×4=4×5,0×100=100×0,18×12=12×18。

(另有数名同学交流自己举的例子,都局限在整数范围内。)

师:那你们都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生11:在乘法中,交换两数的位置积不变。

生12:我想补充。应该是,在整数乘法中,交换两数的位置积不变,这样说更保险一些。

师:你的思考很严密。在目前的学习范围内,我们暂且先得出这样的结论吧,等学完分数乘法、小数乘法后,再补充举些例子试试,到时候,我们再来完善这一结论,你们看行吗?

(对猜想三、四的讨论略。)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完成教材中的部分习题(略),从正、反两面巩固对加法、乘法交换律的理解,并借助实际问题,沟通“交换律”与以往算法多样化之间的联系。

怎样的收获更有价值?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明白了,加法和乘法中有交换律,但却没有减法交换律或除法交换律。

生:我发现,有了猜想,还需要举许多例子来验证,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准确。

生:我还发现,只要能举出一个反例,那我们就能肯定猜想是错误的。

生:举例验证时,例子应尽可能多,而且,应尽可能举一些特殊的例子,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更可靠。

师:只有一个例子,行吗?

生:不行,万一遇到特殊情况就不好了。

(作为补充,教师给学生介绍了如下故事:三位学者由伦敦去苏格兰参加会议,越过边境不久,发现了一只黑羊。“真有意思,”天文学家说:“苏格兰的羊都是黑的。”“不对吧。”物理学家说,“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苏格兰有一些羊是黑色的。”数学家马上接着说:“我觉得下面的结论可能更准确,那就是:在苏格兰,至少有一个地方,有至少一只羊,它是黑色的。”)

必要的拓展:让结论增殖!

师:在本课即将结束的时候,依然有一些问题需要留给大家进一步展开思考。

(教师出示如下算式:20-8-6○20-6-8

;

60÷2÷3○60÷3÷2)

师:观察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什么变化了吗?

生:我发现,第一组算式中,两个减数交换了位置,第二组算式中,两个除数也交换了位置。

师:交换两个减数或除数,结果又会怎样?由此,你是否又可以形成新的猜想?利用本课所掌握的方法,你能通过进一步的举例验证猜想并得出结论吗?这些结论和我们今天得出的结论有冲突吗,又该如何去认识?

第五篇:张齐华的平均数教学实录

平均数教学实录

课前交流:

2.测试:这个题我测过六年级学生,也测过五年级、四年级的学生,今天想测测我们三年级的孩子,愿意接受挑战吗?这道题,9秒钟完成就是聪明;6秒完成就是很聪明;3秒完成那是相当的聪明。拿出笔、打开作业本;把笔和作业本以外的所有东西收到抽屉里面去。两个善意的小测试让学生在紧张有趣中完成了上课的准备。

3.语速:老师说话怎么样?快但是很清晰、不拖沓,希望孩子们也能用最简短的话语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教学过程:

一、建立意义

师:我们随便聊个轻松点的话题,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 生:(齐)喜欢!最拿手的是什么?师:说说看呢?(跑步、打篮球、踢毽子等,教师均简短评价等等)师:猜猜张老师喜欢什么运动?(身轻如燕、看不出来有生猜到喜欢篮球,并且绝大多数学生认同)

(师:如果张老师告诉大家,我最喜欢并且最拿手的体育运动是篮球,你们相信吗? 生:不相信。篮球运动员通常都很强壮,就像姚明和乔丹那样。张老师,您也太瘦了点。师: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不过还别说,和你们一样,我们班上的小强、小林、小刚对我的投篮技术也深表怀疑。)

就在上星期,我班上有三人(分别是小强、小林和小刚)对我的篮球水平表示怀疑,约我进行了一场“1分钟投篮挑战赛”。怎么样,想不想了解现场的比赛情况? 生:(齐)想!

师:首先出场的是小强,铛铛 他1分钟投中了5个球。可是,小强对这一成绩似乎不太满意,觉得好像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想再投两次。如果你老师,你会同意他的要求吗?

生:我不同意。万一他后面两次投中的多了,那我不就危险啦!

生:我会同意的。做老师的应该大度一点。

师:呵呵,还真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不过,小强后两次的投篮成绩很有趣。铛铛

(师出示小强的后两次投篮成绩:5个,5个。生会心地笑了)师:还真巧,小强三次都投中了5个。现在看来,要表示小强1分钟投中的个数,用哪个数比较合适?生:5。

师:为什么?

生:他每次都投中5个,用5来表示他1分钟投中的个数最合适了。师:说得有理!接着该小林出场了。小林1分钟又会投中几个呢?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师出示小林第一次投中的个数:3个)

师:如果你是小林,会就这样结束吗? 摇啊摇,到老师来说

生:不会!我也会要求再投两次的。

师:正如你们所说的,小林果然也要求再投两次。(出示小林的后两次成绩: 4个,5个)不过,麻烦来了。三次投篮,用什么表示比较合适?结果怎么样?生:(齐)不同。

师:是呀,三次成绩各不相同。这一回,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小林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 生:3。师:是老师反正不算,不仁不义嘛。

生:我觉得可以用5来表示,因为它最多,第三次投中了5个。

生:我不同意,小强每次都投中5个,所以用5来表示他的成绩。但小林另外两次分别投中4个和3个,怎么能用5来表示呢? 小强不乐意

师:也就是说,如果也用5来表示,对小强来说——生:(齐)不公平!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生:可以用4来表示,因为3、4、5三个数,4正好在中间,最能代表他的成绩。

师:不过,小林一定会想,我毕竟还有一次投中5个,比4个多1呀。生:(齐)那他还有一次投中3个,比4个少1呀。

师:哦,一次比4多1,一次比4少1„„靠近,往哪靠,就选谁

那么,把5里面多的1个挪送给3,这样不就都是4个了吗? 3种举手比较举手,3的眼睛只盯着

‘。。只有4的都考虑到了。平衡(师结合学生的交流,呈现移多补少的过程,如图1)

师: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就叫“移多补少”。移完后,小林每分钟看起来都投中了几个? 生:(齐)4个。

师:能代表小林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吗?

生:(齐)能!

师:轮到小刚出场了。(出示图2)小刚也投了三次,成绩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稳定吗?一会超强,一会跌倒谷底。这一回,又该用几来代表他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7 还有理,中间数无中生有?

最高水平。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我觉得可以用4来代表他1分钟的投篮水平。他第二次投中7个,可以移1个给第一次,再移2个给第三次,这样每一次看起来好像都投中了4个。所以用4来代表比较合适。(结合学生交流,师再次呈现移多补少过程,如图3)

师:我可不是移多补少

生:我们先把小刚三次投中的个数相加,得到12个,再用12除以3等于4个。所以,我们也觉得用4来表示小刚1分钟投篮的水平比较合适。善于解决问题

[师板书:3+7+2=12(个),12÷3=4(个)]

师:像这样先把每次投中的个数合起来,然后再平均分给这三次(板书:合并、平分),能使每一次看起来一样多吗?列个总格算式轻松搞定

生:能!都是4个。

师:能不能代表小刚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生:能!师:其实,无论是刚才的移多补少,还是这回的先合并再平均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生:使原来几个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

师:数学上,我们把通过移多补少后或先合并再平均分,得到的同样多,同样多的这个数,就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比如,在这里(出示图1),我们就说4是3、4、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那么,在这里(出示图3),哪个数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呢?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生:在这里,4是3、7、2这三个数的平均数。

师:不过,这里的平均数4能代表小刚第一次投中的个数吗?

生:不能!

师:能代表小刚第二次、第三次投中的个数吗?

生:也不能!

师:奇怪,这里的平均数4既不能代表小刚第一次投中的个数,也不能代表他第二次、第三次投中的个数,那它究竟代表的是哪一次的个数呢?整体水平

生:这里的4代表的是小刚三次投篮的平均水平。

生:不能代表某一次的水平,是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师板书:一般水平)直接说:我要4次机会师:最后,该我出场了。知道自己投篮水平不怎么样,老师很聪明,所以正式比赛前,我主动提出投四次的想法。没想到,他们竟一口答应了。叽叽咕咕商量没关系说反正比平均数、5

不可能投出姚明 21 前三次投篮已经结束,怎么样,想不想看看我每一次的投篮情况?(师呈现前三次投篮成绩:4个、6个、5个,如图4)当3次成绩出来呀 20

师:那个后悔啊。商量

就此结束,他们同意吗?

师:猜猜看,三位同学看到我前三次的投篮成绩,可能会怎么想?

生:他们可能会想:完了完了,肯定输了。

调3次比一比

生:你们看,光前三次,张老师平均1分钟就投中了5个,和小强并列第一。更何况,张老师还有一次没投呢。他们会同意吗? 老师会赢吗?加油脆弱

师:情况究竟会怎么样呢?还是让我们赶紧看看第四次投篮的成绩吧。(师出示图5)

师:算式

凭什么我除以4

师:英雄所见略同呀。回家琢磨,关键输在哪 ?前半夜

5后半夜

[生列式计算,并交流计算过程:4+6+5+1=16(个),16÷4=4(个)]

师:现在看来,这场投篮比赛是我输了。你们觉得问题主要出在哪儿? 生:最后一次投得太少了。

生:如果最后一次多投几个,或许你就会赢了。

师:试想一下:如果张老师最后一次投中5个,甚至更多一些,比如9个,比赛结果又会如何呢?同学们可以通过观察来估一估,也可以动笔算一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生或计算,随后交流结果)

生:如果最后一次投中5个,那么只要把第二次多投的1个移给第一次,很容易看出,张老师1分钟平均能投中5个。

师:你是通过移多补少得出结论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是列式计算的。4+6+5+5=20(个),20÷4=5(个)。

生:我还有补充!其实不用算也能知道是5个。大家想呀,原来第四次只投中1个,现

在投中了5个,多出4个。平均分到每一次上,每一次正好能分到1个,结果自然就是5个了。

师:那么,最后一次如果从原来的1个变成9个,平均数又会增加多少呢?

生:应该增加2。因为9比1多8,多出的8个再平均分到四次上,每一次只增加了2个。所以平均数应增加2个。

生:我是列式计算的,4+6+5+9=24(个),24÷4=6(个)。结果也是6个。

二、深化理解

师:现在,请大家观察下面的三幅图,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师出示图

6、图

7、图8,三图并排呈现)

(生独立思考后,先组内交流想法,再全班交流)

生:我发现,每一幅图中,前三次成绩不变,而最后一次成绩各不相同。

师:最后的平均数—— 生:也不同。

师:看来,要使平均数发生变化,只需要改变其中的几个数?

生:一个数。

师:瞧,前三个数始终不变,但最后一个数从1变到5再变到9,平均数——

生: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师:难怪有人说,平均数这东西很敏感,任何一个数据的“风吹草动”,都会使平均数发生变化。现在看来,这话有道理吗?(生:有)其实呀,善于随着每一个数据的变化而变化,这正是平均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将就此作更进一步的研究。大家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我发现平均数总是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师: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 生:很简单。多的要移一些补给少的,最后的平均数当然要比最大的小,比最小的大了。师:其实,这是平均数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利用这一特点,我们还可以大概地估计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生:我还发现,总数每增加4,平均数并不增加4,而是只增加1。

师:那么,要是这里的每一个数都增加4,平均数又会增加多少呢?还会是1吗? 生:不会,应该增加4。

师:真是这样吗?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展开研究。或许你们还会有更多的新发现!不过,关于平均数,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隐藏在这几幅图当中。想不想了解? 生:想!师:以图6为例。仔细观察,有没有发现这里有些数超过了平均数,而有些数还不到平均数?(生点头示意)比较一下超过的部分与不到的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生:超过的部分和不到的部分一样多,都是3个。

师:会不会只是一种巧合呢?让我们赶紧再来看看另两幅图(指图

7、图8)吧? 生:(观察片刻)也是这样的。

师:这儿还有几幅图,(出示图1和图3)情况怎么样呢? 生:超过的部分和不到的部分还是同样多。

师:奇怪,为什么每一幅图中,超出平均数的部分和不到平均数的部分都一样多呢? 生:如果不一样多,超过的部分移下来后,就不可能把不到的部分正好填满。这样就得不到平均数了。

生:就像山峰和山谷一样。把山峰切下来,填到山谷里,正好可以填平。如果山峰比山谷大,或者山峰比山谷小,都不可能正好填平。

师:多生动的比方呀!其实,像这样超出平均数的部分和不到平均数的部分一样多,这是平均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把握了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巧妙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以上环节,齐华增加了一个排球环节,把多的拍给少的,即移多补少的过程,的确非常之妙,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而且印象深刻)

师:张老师大概估计了一下,觉得这三张纸条的平均长度大约是10厘米。(呈现图10)不计算,你能根据平均数的特点,大概地判断一下,张老师的这一估计对吗?

生:我觉得不对。因为第二张纸条比10厘米只长了2厘米,而另两张纸条比10厘米一共短了5厘米,不相等。所以,它们的平均长度不可能是10厘米。

师:照你看来,它们的平均长度会比10厘米长还是短? 生:应该短一些。生:大约是9厘米。生:我觉得是8厘米。生:不可能是8厘米。因为7比8小了1,而12比8大了4。师:它们的平均长度到底是多少,还是赶紧口算一下吧。„„

三、拓展展开

师:下面这些问题,同样需要我们借助平均数的特点来解决。瞧,学校篮球队的几位同学正在进行篮球比赛。我了解到这么一份资料,说李强所在的快乐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那么,李强的身高一定是160厘米吗? 师:不对呀!不是说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吗? 生:平均身高160厘米,并不表示每个人的身高都是160厘米。万一李强是队里最矮的一个,当然有可能是155厘米了。

生:平均身高160厘米,表示的是篮球队员身高的一般水平,并不代表队里每个人的身高。李强有可能比平均身高矮,比如155厘米,当然也可能比平均身高高,比如170 厘米。

师:说得好!为了使同学们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了解,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出示中国男子篮球队队员的合影,图略)画面中的人,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生:姚明!师:没错,这是以姚明为首的中国男子篮球队队员。老师从网上查到这么一则数据,中国男子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200厘米。这是不是说,篮球队每个队员的身高都是200厘米? 生:不可能。生:姚明的身高就不止2米。生: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

师:看来,还真有超出平均身高的人。不过,既然队员中有人身高超过了平均数——

生:那就一定有人身高不到平均数。

师:没错。据老师所查资料显示,这位队员的身高只有178厘米,远远低于平均身高。看来,平均数只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并不代表其中的每一个数据。好了,探讨完身高问题,我们再来看看池塘的平均水深。(师出示图11)

师:冬冬来到一个池塘边。低头一看,发现了什么? 生:平均水深110厘米。

师:冬乐开了花,这也太浅了,我的身高是130厘米,下水游泳一定没危险。你们觉得冬冬的想法对吗? 生:不对!师:怎么不对?冬冬的身高不是已经超过平均水深了吗? 生:平均水深110厘米,并不是说池塘里每一处水深都是110厘米。可能有的地方比较浅,只有几十厘米,而有的地方比较深,比如150厘米。所以,冬冬下水游泳可能 会有危险。师:说得真好!想看看这个池塘水底下的真实情形吗?(师出示池塘水底的剖面图,如图12)

生:原来是这样,真的有危险!师:看来,认识了平均数,对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真有不少帮助呢。当然,如果不了解平均数,闹起笑话来,那也很麻烦。这不,前两天,老师从最新的《健康报》上查到这么一份资料。(师出示:《2009年世界卫生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1岁)师:可别小看这一数据哦30年前,也就在张老师出生那会儿,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只有68岁。比较一下,发现了什么?生: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比原来长了。

师:是呀,平均寿命变长了,当然值得高兴喽。可是,一位70岁的老伯伯看了这份资料后,不但不高兴,反而还有点难过。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我想,老伯伯可能以为平均寿命是71岁,而自己已经70岁了,看来只能再活1年了。

师:老伯伯之所以这么难过,你们觉得他懂不懂平均数。师:你们懂不懂?(生:懂)既然这样,那好,假如我就是那位70岁的老伯伯,你们打算怎么劝劝我? 生:老伯伯,别难过。平均寿命71岁,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只能活到71岁。如果有人只活到六十几岁,那么,你不就可以活到七十几岁了吗? 师:原来,你是把我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呀!(生笑)不过,还是要感谢你的劝告。别的同学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老伯伯,我觉得平均寿命71岁反映的只是中国男性寿命的一般水平,这些人中,一定会有人超过平均寿命的。弄不好,你还会长命百岁呢!师:谢谢你的祝福!不过,光这么说,好像还不足以让我彻底放心。有没有谁家的爷爷或是老太爷,已经超过71岁的?如果有,那我可就更放心了。

生:我爷爷已经78岁了。生:我爷爷已经85岁了。生:我老太爷都已经94岁了。师:真有超过71岁的呀!猜猜看,这一回老伯伯还会再难过吗?生:不会了。

师:探讨完男性的平均寿命,想不想了解女性的平均寿命?有谁愿意大胆地猜猜看? 生:我觉得中国女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有65岁。生:我觉得大约有73岁。(师呈现相关资料:中国女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4岁)师:发现了什么? 生:女性的平均寿命要比男性长。

师:既然这样,那么,如果有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妻,是不是意味着,老奶奶的寿命一定会比老爷爷长? 生:不一定!生:虽然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但并不是说每个女性的寿命都会比男性长。万一这老爷爷特别长寿,那么,他完全有可能比老奶奶活得更长些。

师:说得真好!走出课堂,愿大家能带上今天所学的内容,更好地认识生活中与平均数有关的各种问题。下课!带上你所有的东西:)

下载分数的意义张齐华教学实录(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分数的意义张齐华教学实录(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圆的认识 张齐华教学实录

    张齐华《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一、 从生活现象出发,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认识吗? 生:圆 师: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圆形? 生1:我在手表上见过圆。 师:手表的表面上是圆形。 生2:一元,一角,5毛......

    张齐华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张齐华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一]●过程描述 师: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是)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 生:钟面上有圆。 生:轮胎上有圆。 生:有些钮扣也是圆的。 „„ 师:今天......

    名师 张齐华认识负数教学实录

    名师 张齐华认识负数教学实录 师:说说生活中你见过负数吗? 生说 师写四个单位:层、摄氏度,米,元。 生在上面写数形成-1层,-3摄氏度,-250米,—1025元。 师:-1层,另外三个,每个同学感......

    听张齐华老师《分数的意义》一课有感

    教学的勇气——听张齐华老师《分数的意义》一课有感 在听张齐华老师上《分数的意义》一课时,我脑中总是在跳跃着几个字,那就是“教学的勇气”,这可能是美国帕尔默教授的《教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张齐华)

    分数的初步认识 执教: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张齐华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并学......

    张齐华《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实录

    张齐华《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实录 第一环节:字母表示任意数 展示:a b 孩子们,请看,这是两个(字母)【板书:字母】 在哪儿见过? 展示:a+b=b+a 它是谁? 生:加法交换律 这里的a 和 b 代表什......

    张齐华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最终版)

    张齐华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过程描述 [一] 师: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是)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 生:钟面上有圆。 生:轮胎上有圆。 生:有些钮扣也是圆的。 …… 师:今......

    张齐华《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实录

    用字母表示数 第一环节:字母表示任意数 展示:a+b=b+a 它是谁? 生:加法交换律 这里的a 和 b 代表什么? 生:代表两个数 【板书:数】 举个例子。生举例如:3+4=4+3 【副板书:3+4=4+3】 只表示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