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 张齐华认识负数教学实录

时间:2019-05-15 04:13: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名师 张齐华认识负数教学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名师 张齐华认识负数教学实录》。

第一篇:名师 张齐华认识负数教学实录

名师 张齐华认识负数教学实录

师:说说生活中你见过负数吗? 生说

师写四个单位:层、摄氏度,米,元。

生在上面写数形成-1层,-3摄氏度,-250米,—1025元。

师:-1层,另外三个,每个同学感觉有限,四人小组你觉得每个负数表示什么意思。让同学听明白。是不是需要用直观图更清晰。四人团队派一名学生用非常简单示意图将四个负数表示出来。四人上台画,既有欣赏又有不满意的地方四人商量提出修改的地方。交流第一副图:地下一层,生:质疑可能地下一层地下二层,要画地面上一楼。生:要标上刻度。

师:有个长长刻度线。-叫什么? 生:横线是地面,数学课有个零,行走在0上也要一步步走。

师:再来看看—1层,比地面还要低一层,生活中最下的是负几层? 看看温度计从数学角度有没有质疑? 生:在—3处能更突出。

师:还有价值的地方没有被发现出来。生:在0处画长了些 师:介绍为什么要画长? 生:有道,生说这是界线0上。师:表示温度时它是分界。

师:温度线没有看到0下写-

1、-

2、-3上面写1、2、3,下面也是1、2、3哪个才是+1哪个才是—1?师指着那个说虽然写的是1其实表示的是—1。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它在0下。师随便指一个位置说说它是正数还是负数。生说。师:这么快,你死死盯着谁? 生:就是0,。交流第三幅图

生:比海平面低250米。生:要标出海平面在哪? 生:画的像山脉

师:挖下去的地方就是什么? 生:海

师:如果两山之间没有水呢?就是盆地。盆地海拔比谁矮?专业点? 生:比0矮。师:0在哪? 生添线

师:有了0,有了线就能概括250米的意义吗 ? 生:低于海平面250米。生:还要添个向下的箭头。

师:有没有更清楚?借助图我们就能更快速的判断是正数还是负数了。生:添画波浪线

师:他是想强调0。都是0,不 同的时候,地面也可以看成0.师:比如 温度计在0会怎么样? 师:老师银行卡里原来还有1000元,后来买了2张飞机票,就变成-1015元了。对负数有感觉了吗?想深入吗? 师把四个单位擦去

师:像减号的线在运算中叫减号,在负数里是负号。生读读负数

师:都有负号是共同特点,这些是表面现象,还有更本质的。生:都比0小。

师:比0小多少?谁最小? 生说

师:1015不是很大吗? 师:减的 多就少,正好与正数相反。负数是与正数意义相反的量。师:会写正数吗? 生写:88 师:要写的很不 一样 生:写4 师写:+4 师:是正数吗?长的一样吗?为什么都是正数? 生:负号像减号,正数就像加号。

师:刚才那4个是负数,因为他们比0小,现在这几个? 生:比0大。

师:分别比0大多少? 师:观察+4与4有 什么发现? 生说

师:正号可以省略,负号可以省略吗?0是正数还是负数? 师:正数、0、负数

师把温度计的外在非本质属性擦去,只留下刻度和数 师:长长的线,是数轴,有尽头吗? 师:老师的孩子前阵子量身高,老师给我的反馈信息是我儿子身高是-2厘米。可能吗? 生讨论

生:比平均身高矮

师:如果是有正常身高,我儿子的身高是比正常身高矮2厘米。如果把150厘米看做正常身高,我儿子的身高是多少? 师:用150厘米作为标准,说说你自己的身高。师:+11是多少?如果是把170厘米作为标准呢 ? 师:用数学的眼光去搜集生活中的负数。

第二篇:名师张齐华《交换律》教学实录

名师张齐华《交换律》教学实录

关于问题导学学习笔记

教学过程:

一个例子,究竟能说明什么?

师: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那就给大家讲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吧。(故事略)听完故事,想说些什么吗?

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板书:3+4=4+3。

师:观察这一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教师板书这句话)

师:其他同学呢?(见没有补充)老师的发现和他很相似,但略有不同。(教师随即出示:交换3和4的位置和不变)比较我们俩给出的结论,你想说些什么?

生2:我觉得您(老师)给出的结论只代表了一个特例,但他(生1)给出的结论能代表许多情况。

生3:我也同意他(生2)的观点,但我觉得单就黑板上的这一个式子,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好像不太好。万一其它两个数相加的时候,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等呢!我还是觉得您的观点更准确、更科学一些。

师:的确,仅凭一个特例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样的结论,似乎草率了点。但我们不妨把这一结论当作一个猜想(教师随即将生1给出的结论中的“。”改为“?”)。既然是猜想,那么我们还得——

生:验证。

验证猜想,需要怎样的例子?

师:怎么验证呢?

生1:我觉得可以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

师:怎样的例子,能否具体说说?

生1:比如再列一些加法算式,然后交换加数的位置,看看和是不是跟原来一样。(学生普遍认可这一想法)

师:那你们觉得需要举多少个这样的例子呢?

生2:五、六个吧。

生3:至少要十个以上。

生4:我觉得应该举无数个例子才行。不然,你永远没有说服力。万一你没有举到的例子中,正好有一个加法算式,交换他们的位置和变了呢?(有人点头赞同)

生5:我反对!举无数个例子是不可能的,那得举到什么时候才好?如果每次验证都需要这样的话,那我们永远都别想得到结论!

师:我个人赞同你(生5)的观点,但觉得他(生4)的想法也有一定道理。综合两人的观点,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我们每人都来举三、四个例子,全班合起来那就多了。同时大家也留心一下,看能不能找到“交换加数位置和发生变化”的情况,如果有及时告诉大家行吗?

学生一致赞同,随后在作业纸上尝试举例。

师:正式交流前,老师想给大家展示同学们在刚才举例过程中出现的两种不同的情况。

(教师展示如下两种情况:1.先写出12+23和23+12,计算后,再在两个算式之间添上“=”。2.不计算,直接从左往右依次写下“12+23=23+12”。)

师:比较两种举例的情况,想说些什么?

生6:我觉得第二种情况根本不能算举例。他连算都没算,就直接将等号写上去了。这叫不负责任。(生笑)

生7:我觉得举例的目的就是为了看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到底等不等,但这位同学只是照样子写了一个等式而已,至于两边是不是相等,他想都没想。这样举例是不对的,不能验证我们的猜想。

(大家对生6、生7的发言表示赞同。)

师:哪些同学是这样举例的,能举手示意一下吗?

(几位同学不好意思地举起了手。)

师: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了吗?(生点头)为了验证猜想,举例可不能乱举。这样,再给你们几位一次补救的机会,迅速看看你们写出的算式,左右两边是不是真的相等。

师:其余同学,你们举了哪些例子,又有怎样的发现?

生8:我举了三个例子,7+8=8+7,2+9=9+2,4+7=7+4。从这些例子来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生9:我也举了三个例子,5+4=4+5,30+15=15+30,200+500=500+200。我也觉得,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注:事实上,选生8、生9进行交流,是教师有意而为之。)

师:两位同学举的例子略有不同,一个全是一位数加一位数,另一个则有一位数加一位数、二位数加两位数、三位数加三位数。比较而言,你更欣赏谁?

生10:我更欣赏第一位同学,他举的例子很简单,一看就明白。

生11:我不同意。如果举得例子都是一位数加一位数,那么我们最多只能说,交换两个一位数的位置和不变。至于加数是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等等,就不知道了。我更喜欢第二位同学的。

生12:我也更喜欢第二位同学的,她举的例子更全面。我觉得,举例就应该这样,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多数学生表示赞同。)

师:如果这样的话,那你们觉得下面这位同学的举例,又给了你哪些新的启迪?

教师出示作业纸:0+8=8+0,6+21=21+6,1/9+4/9=4/9+1/9。

生:我们在举例时,都没考虑到0的问题,但他考虑到了。

生:他还举到了分数的例子,让我明白了,不但交换两个整数的位置和不变,交换两个分数的位置和也不变。

师:没错,因为我们不只是要说明“交换两个整数的位置和不变”,而是要说明,交换——

生:任意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看来,举例验证猜想,还有不少的学问。现在,有了这么多例子,能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个结论了吗?(学生均表示认同)有没有谁举例时发现了反面的例子,也就是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和变了?(学生摇头)这样看来,我们能验证刚才的猜想吗?

生:能。

(教师重新将“?”改成“。”,并补充成为:“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回顾刚才的学习,除了得到这一结论外,你还有什么其它收获?

生:我发现,只举一、两个例子,是没法验证某个猜想的,应该多举一些例子才行。

生:举的例子尽可能不要雷同,最好能把各种情况都举到。

师:从“朝三暮四”的寓言中,我们得出“3+4=4+3”,进而形成猜想。随后,又通过举例,验证了猜想,得到了这一规律。该给这一规律起什么名称呢?

(学生交流后,教师揭示“加法交换律”,并板书。)

师:在这一规律中,变化的是两个加数的――(板书:变)

生:位置。

师:但不变的是――

生:它们的和。(板书:不变)

师:原来,“变”和“不变”有时也能这样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结论,是终点还是新的起点?

师:从个别特例中形成猜想,并举例验证,是一种获取结论的方法。但有时,从已有的结论中通过适当变换、联想,同样可以形成新的猜想,进而形成新的结论。比如(教师指读刚才的结论,加法的“加”字予以重音),“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那么,在——

生1:(似有所悟)减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差会不会也不变呢?

(学生中随即有人作出回应,“不可能,差肯定会变。”)

师:不急于发表意见。这是他(生1)通过联想给出的猜想。

(教师随即板书:“猜想一:减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差不变?”)

生2:同样,乘法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会不会也不变?

(教师板书:“猜想二:乘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积不变?”)

生3:除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商会不变吗?

(教师板书:“猜想三:除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商不变?”)

师:通过联想,同学们由“加法”拓展到了减法、乘法和除法,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思考。除此以外,还能通过其它变换,形成不一样的新猜想吗?

生4:我在想,如果把加法交换律中“两个加数”换成“三个加数”、“四个加数”或更多个加数,不知道和还会不会不变?

师: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全新的猜想!如果猜想成立,它将大大丰富我们对“加法交换律”的认识。(教师板书“猜想四:在加法中,交换几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现在,同学们又有了不少新的猜想。这些猜想对吗?又该如何去验证呢?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用合适的方法试着进行验证。

(学生选择猜想,举例验证。教师参与,适当时给予必要的指导。然后全班交流。)

师:哪些同学选择了“猜想一”,又是怎样验证的?

生5:我举了两个例子,结果发现8-6=2,但6-8却不够减;3/5-1/5=2/5,但1/5-3/5却不够减。所以我认为,减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差会变的,也就是减法中没有交换律。

师:根据他举的例子,你们觉得他得出的结论有道理吗?

生:有。

师:但老师举的例子中,交换两数位置,差明明没变嘛。你看,3-3=0,交换两数的位置后,3-3还是得0;还有,14-14=14-14,100-100=100-100,这样的例子多着呢。

生6:我反对,老师您举的例子都很特殊,如果被减数和减数不一样,那就不行了。

生7:我还有补充,我只举了一个例子,2-1≠1-2,我就没有继续往下再举例。师:哪又是为什么呢?

生7:因为我觉得,只要有一个例子不符合猜想,那猜想肯就错了。

师:同学们怎么理解他的观点。

生8:(略。)

生9:我突然发现,要想说明某个猜想是对的,我们必须举好多例子来证明,但要想说明某个猜想是错的,只要举出一个不符合的例子就可以了。

师:瞧,多深刻的认识!事实上,你们刚才所提到的符合猜想的例子,数学上我们就称作“正例”,至于不符合猜想的例子,数学上我们就称作――

生:反例。

(有略。)

师:关于其它几个猜想,你们又有怎样的发现?

生10:我研究的是乘法。通过举例,我发现乘法中交换两数的位置积也不变。

师:能给大家说说你举的例子吗?

生10:5×4=4×5,0×100=100×0,18×12=12×18。

(另有数名同学交流自己举的例子,都局限在整数范围内。)

师:那你们都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生11:在乘法中,交换两数的位置积不变。

生12:我想补充。应该是,在整数乘法中,交换两数的位置积不变,这样说更保险一些。

师:你的思考很严密。在目前的学习范围内,我们暂且先得出这样的结论吧,等学完分数乘法、小数乘法后,再补充举些例子试试,到时候,我们再来完善这一结论,你们看行吗?

(对猜想三、四的讨论略。)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完成教材中的部分习题(略),从正、反两面巩固对加法、乘法交换律的理解,并借助实际问题,沟通“交换律”与以往算法多样化之间的联系。

怎样的收获更有价值?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明白了,加法和乘法中有交换律,但却没有减法交换律或除法交换律。

生:我发现,有了猜想,还需要举许多例子来验证,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准确。

生:我还发现,只要能举出一个反例,那我们就能肯定猜想是错误的。

生:举例验证时,例子应尽可能多,而且,应尽可能举一些特殊的例子,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更可靠。

师:只有一个例子,行吗?

生:不行,万一遇到特殊情况就不好了。

(作为补充,教师给学生介绍了如下故事:三位学者由伦敦去苏格兰参加会议,越过边境不久,发现了一只黑羊。“真有意思,”天文学家说:“苏格兰的羊都是黑的。”“不对吧。”物理学家说,“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苏格兰有一些羊是黑色的。”数学家马上接着说:“我觉得下面的结论可能更准确,那就是:在苏格兰,至少有一个地方,有至少一只羊,它是黑色的。”)

必要的拓展:让结论增殖!

师:在本课即将结束的时候,依然有一些问题需要留给大家进一步展开思考。

(教师出示如下算式:20-8-6○20-6-8

;

60÷2÷3○60÷3÷2)

师:观察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什么变化了吗?

生:我发现,第一组算式中,两个减数交换了位置,第二组算式中,两个除数也交换了位置。

师:交换两个减数或除数,结果又会怎样?由此,你是否又可以形成新的猜想?利用本课所掌握的方法,你能通过进一步的举例验证猜想并得出结论吗?这些结论和我们今天得出的结论有冲突吗,又该如何去认识?

第三篇:认识负数 张齐华 课堂实录(模版)

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T::现在我想叫出每个人的名字,请把你的名字写在纸条上,放在课桌右上角,最近老师总是忘记字,请大家写上拼音。

T: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数类,叫做负数。有谁见过负数?在哪里?(预设)S:电梯;温度计、、、T:电梯按钮去1层以下的,温度计上0度以下都用负数来表示;…… T:好,谁能在图里面写上负数(叫5个学生)记住,尽量写跟别人不一样的;(学生写负数)

T:好的。谁能来说说负数有什么特点?(预设)S:数字前面有减号(负号)

T:有人认为这是减号;有人认为这是负号。其实,这个符号在运算过程中是减号,在单独的数字上则是负号。T:除了这个特点,还有吗?(预设)S:负数都要比0小。

T:好的这位同学不紧看到了负数的表面,还看透了负数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火眼金睛。谁能来总结一下负数的特点。(预设)S:负数有负号而且比0小。T:说的不错。谁能再来说一下;(预设)S:负数有负号而且比0小。

T:恩,说的真不错。好,同桌之间说一说。说完以后再纸上写上负数。(学生说)

T:既然有负数,那么相对的,肯定有(S:正数)

T:谁能上来写一下正数,一人写一个,有没有跟他们不一样的(直到学生写+)

T:我也写个数,0,认为是正数的请举手;认为是负数的请举手;没有举手的请举手,好,你来说一下为什么不举手?

(预设)S: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T:为什么呢?也就是说正数要怎么样?(预设)S:正数都要比0大。

T:好的,那我这个0应该写在哪里?边上?还是中间?(预设)S:中间

T:写大点,还是写小点?(预设)S:大点

T:好我们来看这些同学写的数,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S:有正号(T:+号在运算中是加号,在单独的数字上则是正号)T:那不写正号还是正数吗?(预设)S:是。

T:既然可以不写;为什么有时候要写上呢?(预设)S:为了看起来方便。

T:看来有没有正号不是正数的关键;那你认为,正数的的共同特点是什么?(预设)S:比0大。

T:好的。刚才说到0,0除了表示数,还能表示什么?(预设)S:表示起点。

T:好的,这是数轴(PPT出示数轴),负数应该写在0的哪边?(预设)S:左边。

T:(PPT数轴显示负数)没有负数的时候,数轴是一条什么线?(射线)有了负数呢?(直

线)而这个0就是他们的(分界点);

T:(出示PPT5个-2)这里有5个-2,四人小组讨论下,然后把这里-2的意思按你的跟同学说一说。

T:某盆地的海报高度是-2.我们先来看第一个-2,谁已经理解盆地海拔-2米的请举手,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海拔?听懂的请举手,掌声送给他。(PPT出现海拨)盆地在哪里?这个盆地是要比什么还要低?为了准确的表示某一个地方的高度,我们都把海平面所在的高度看成什么?(0米)好,现在谁能换句话说说某盆地的海报高度是-2米,是什么意思? 好,下面郑老师随便点一个地方,你觉得它的海拔高度是正数还是负数?有谁知道我们地球上最高的海拔高度在哪里吗?最低的呢?这2个数一正一负,分别表示什么含义,你能不能,结合海平面来具体的说一说,同桌一人说一个

T:北京最低气温-2,第二个-2,这是温度计,画的好不好?对不对?确定吗?很坚决,那好,我也带了了4个温度计,大家找找哪个才是真正的-2°。同意第一个举手……

千万不要看他是0下面一格就是-2摄氏度。来说说这些是几度? T:张老师把车停在-2楼。第三个-2,楼房中什么是0?(预设)S:地面

T:(第四个-2,我的银行卡还剩-2,PPT显示)这个专业术语叫透支。想知道张老师为什么卡里还剩2快钱吗?(PPT显示)我的银行卡还剩98元,买电影票用去100,还剩(),买爆米花又刷去10元,还剩()。回到银行,赶紧给卡里冲了100元,现在卡里还剩()。

T:张老师的儿子高-2cm,到底是什么意思?

T:(PPT出售我国10岁男孩的平均身高约是140cm)现在知道-2cm是什么意思了吗?谁来说一下?

(预设)S:比平均身高矮2cm T:在这里我们把哪一个身高看做了0,如果用140cm做标准,我每指一个人,看你能不能理解他真正的身高是多少?这里有一个人的身高很标准,谁?因为他是0,正好是平均身高(+3,143;-2,138;-4,136)看来身高能成为负数,那体重能不能成为负数? T:我们在做这些题目的时候都在找一个数,是什么?(预设)S:0 T:我们现在回顾一下,这里的5个负数都是用谁当做0的?看谁反应快,我就知道谁今天掌握的做好。T:这些0都一样吗?(预设)S:不一样。

T:是的,有的时候0是约定俗成的,有的时候是要去规定的。

第四篇:圆的认识 张齐华教学实录

张齐华《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一、从生活现象出发,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认识吗? 生:圆

师: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圆形? 生1:我在手表上见过圆。师:手表的表面上是圆形。

生2:一元,一角,5毛钱也是圆。师:硬币上有圆。生3:月亮

师:月亮远远看过去就像个大圆盘,是吗? 生4:篮球也是圆。

师:篮球是圆,有没有人。。。生5:篮球是个圆球体。

师:篮球是个球体,它和圆有所不同。生:车轮上也有。

师:行,同学们,这样说下去,你们觉得能说完吗? 生:说不完。

师:正所谓圆无处不在。

师: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

[课件出示:平静的水面,丢下一颗石子。] 师:同学们,见过平静的水面吗? 生:见过。

师:丢下一颗石子,发现了什么?生:涟漪 师:什么形状?生:圆形。

师: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课件出示:向日葵、花、光环、电磁波等] 师:在这里,你同样找到圆形了吗?生:找到了。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那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领略其中的奥秘,好吗?生:好。

二、学习新课:

1、从画圆中认识圆

师:同学们,要认识圆,我觉得我们首先得画出一个圆。会画吗?生:会。

师:课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预习过画圆了,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白纸里面任意画一个圆。生开始画圆,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画完了吗?生:画完了。师:张老师特别感动第一小组,因为第一小组有个同学没有画出来,其他同学赶快凑上去帮他,告诉他要怎么样怎么样,张老师特别欣赏。

师:大家都画好了吧,张老师通过观察发现,大部分同学画的都非常漂亮,但是也有部分同学画的不够理想,甚至还没画出来。大家猜猜他们可能哪里出问题了?

生1:有可能圆规没有放好,2个头搞错了。生2:有可能他拿圆规的时候拿的不是地方。师:应该拿哪里?

生2:应该拿这个帽子这里(生拿起圆规演示)

师:听到了吗?咱们拿圆规的时候可要掌握技巧,抓的时候不能随便抓,应该抓这里,如果抓下面画的就不够漂亮了。(师拿起圆规演示)

师:非常好,还有吗?

生3:在对准中心点的时候,画到一半有可能歪掉了。师:画的时候针尖能不能移动啊?移动画的出圆吗? 生:不能,画不出圆。

师:这也有可能,还有吗?

生4:也可能画圆的时候用力太大,针尖把纸划破了,这样的话也画不出来了。

师:恩,我们画圆时,要注意用力的尺度。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4位同学讲的其实不就是我们用圆规画圆时应该注意的地方,对吗?生:对

2、学习圆心、半径、直径

师:那现在,小朋友想再画一个圆吗?生:想。

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能不能想个办法,让我们全班的同学画出的圆一样呢?谁有办法?

生:可以规定一个圆的半径,就是圆规一头和另一头之间的距离。师:他既提到了一个新名词——半径,同时还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师板书:半径

师:意思是说,咱们全班同学只要把圆规针尖和笔尖之间的距离统一一下,画出的圆就一样大。你能想象一下,这样可以吗? 生:可以。

师:那咱们就统一把他定为3厘米好吗?定完后,同样把这个圆画出来

生第二次画圆 师:对了,小组内谁画圆时遇到问题了,(小组成员)及时提醒一下

师:画完了吗?已经画完的同学就把这个圆片剪下来。师巡视,了解完成情况,提醒学生抓紧时间

师:同学们,来看老师这个圆和你们画的这个圆大小怎么样?生:差不多

师:同学们,圆倒是有了,可要是有人问起,这是一个多大的圆?咱们该怎么办?和别人交流一下。师:谁来试试看?

生1:这是半径3厘米的圆。3×2是6是它的直径。

师:行,她刚才提到两个地方,他认为一方面咱们可以借助半径来描绘这个圆,是吗?行,刚才我们一起看了,刚刚后来他还提到了一个新名词,是什么? 生:直径 师:也就是说,咱们还可以借助直径来描述这个圆的大小,对不对?生:对 师板书直径

师:看来咱们班的同学们对圆了解得还真不少!师:(指着板书说)同学们,在圆里,除了有半径和直径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名称,那就是圆心,听说过吗?(板书:圆心)生:听说过。

师:那么到底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我想同学们多少有了些了解,是吧?

师:行,一会儿,同学们可以在小组里互相交流交流,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也可以查一查资料。这不,课前啊,老师就为大家准备了这么一份材料(出示信封)里面就有有关它们的介绍。当然像今天这种场合,胆大的同学,咱们还可以请教一下在座的老师

师:现在抓紧时间开始吧!生小组讨论,师巡视参与

师:好了!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看 师:(指着黑板上的圆)其实圆心,通俗的讲就是圆的中心。圆规画圆时,中间固定的这一点就是。。。生:圆心。

师:通常字母?生:O 师:通常用字母O表示。

师:那什么是半径呀?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

生1:我认为是圆周上的某一点和圆心的直线。两个点的直线叫圆的半径。

师:他说是圆周上的某一点,通常我们称它为圆上,他的话也就是说圆上的某一点连接圆心的一条直线。是直线还是线段? 生1:线段。

师:你(指生1)能不能上来给大家画一条?请同学们在刚才的圆片上也画上一条半径。

师:好,大家来看,他画对了? 师:(指着板演的一条半径说)半径我们通常用r来表示。师:关于直径啊,老师这里给大家带来了3条线段,一起来看,{课件出示}在这里面,你认为哪一条才是圆的直径。生:第三条。

师:那第一条为什么不是呢? 生:因为没有经过圆心。

师:经过这词用的好,他没有经过圆心

师:那第二条不是通过圆心了吗? 把你的想法告诉全班同学。生:因为他只画了一半,没有画到头。

师:换句话来说,什么样的线段才是直径? 一方面要经过。。生:圆心。

师:同时他的两端得怎么样? 生:都在圆上的线段

说的好,像这样的线段才是圆的直径。

师:在刚才的圆片同样画上一条直径,并标上字母。(生画的同时,师也在黑板上画直径)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啊,张老师觉得关于圆该有的知识咱们也交流的差不多了,圆心,半径,直径,大家都认识了吧。那我在想,咱们这堂课是不是就这么结束了?

三、深入探究

1、合作学习寻找规律

师:那说句心理话,你们觉得,关于这个圆,还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深入去研究的?有吗?

师:不说别的,单说这圆心、半径和直径,这当中还蕴涵着丰富的规律。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研究研究? 生:想。

师:行!一会儿呢,正巧这都是刚才我们同学们剪下的圆片,(师手举一圆片)这就是我们等下要研究的素材,同学们还带了知尺,圆规啊什么的,这些就是我们的研究工具。同学们,一会儿,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相信每个小组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有信心吗? 生:有

师:我提几个要求:

1、当你们小组交流,有了新发现了,别忘了把他记录在学习纸上,一会咱们来交流,但是别耽误了记录。有了发现以后还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看看,到底呆会怎么把这个发现介绍给全班同学,让别人相信你的发现是正确的。

2、如果在研究过程中,实在遇到问题了,不知道该用什么办法了,别着急,老师事先给你们准备了一份研究提示,到时候同学们可以把他打开来参考参考,明白了吗? 师:那就抓紧时间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参与其中。

师:同学们,说实话张老师和你们一起经历了一个难忘的探索过程,同学们,张老师也觉得吧,我们光顾着研究也不行,得善于把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别人交流,对不对?让别人相信你的发现是正确的。

师:老师从各小组中,搜集了许多有代表性的发现,但是张老师也说过,同学们的发现对吗?能不能禁得起推敲啊?

生:能,光有信心还不行,咱们按事实,讲道理,对吗?一起看大屏幕。

(屏幕出示学生作品)

2、分析推理,论证规律

1师:我们来看第一条发现,这个小组发现,圆的半径和直径都有○无数条,有道理吗? 生:有。

师:亮出你的观点,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1:我们一开始认为圆的半径只有四条,在往后的研究中,我们慢慢的把这个圆往下折,折到最后我们发现这个圆的半径好象永远都折不完。

师:同学们听明白了吗?我特别欣赏的是他们的一点,边研究,边申述,最后得出结论,还有吗?其他人是怎么发现的? 师:那同学们都同意这个发现?生:同意。

师:那张老师给他打上☆,张老师一直认为,禁得起推敲的发现,才是真的发现。

2师:继续看第二条:在一个圆里,每一条直径都是一样长的。有○道理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1:我是用尺子量的方法。(生演示测量过程)师:他是用测量的方法,发现了什么? 师生:每一条直径都是一样长

师:他其实之前还说了一段话,谁听出来他得出了一个新的结论 生2:他又得出了一个新的结论,就是在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也是一样长的。师:是这样吗? 生1:是

师:非常好的发现,很善于联想。这样,就请你去上面,把你刚才那个新的发现补充进去,好吗? 师:好了,就这个发现,你还有什么补充意见的?有什么新的想法? 生4:我们是通过折来发现的,(演示)我们把这个圆折成相对的两个半圆,大家可以发现这个圆两边是对称的,所以我们认为他的半径和直径是相同的。

师:这么快吗?感觉应该还有点距离,他这样还不能说明所有的半径距离都相等。但是沿着她的思路往下走,我们很快就能发现圆的半径都相等的规律,谁继续? 师:同一组谁给他补充一下 生在对折的基础上又对折 师:(演示)大家来仔细看一下,这一条是圆的半径,这一条也是圆的半径,对折后发现他们相等,这至少说明这两条是相等的是吗?生:对。

师:那怎么知道每一条都相等呢? 生5:再折一折

师:我们再折一折。不停地折就会发现其实每条半径都一样。生6:我是在画圆的时候找到了这个规律。因为在画圆的时候圆规的针尖和铅笔端的距离是一样长的,这样才能画出一个圆,这样的圆有无数条半径,因为圆规的东西都没有动,所以是一样长的。

师:同学们,听明白了吗?既不用量也不用折,他是在画圆的过程中慢慢去感觉的。

师:行,我们再在圆片上画一画,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半径长度都保持不变了,边画边感受一下半径在哪里?看看是不是都保持不变了?

生操作——画圆

师小结:在画圆的过程中,半径应该是保持不变的。

3师:先画到这里,咱们来看第三条发现。第三条发现很特别,只○有几个字母d=2r, r=(1/2)d,请同学来说说,这是什么意思? 生:d是直径,r是半径

师:那你这个式子想说明什么问题? 生:想说明:直径是半径的2倍。师:这个发现,你们是怎么得来的? 生1:对折(量)(生演示)一条半径、两条半径加在一起就是一条直径

师:通过折一折,我们发现一条直径里面包含了几条半径? 生:两条。

生2:我们小组是用画的办法。就是先画一条直径,然后我们发现这条直径是通过圆心的。。(生表达不清)

师:我演示,你看看是不是你要表达的意思。这是一条直径,从圆心这看,是一条半径,往这看是一条半径,正好说明直径是半径的2倍。

师:你点头了,说明是对的,所以下次站起来前,先把语言组织一下。

师:就这个观点,你还有什么补充。

生:我还有一个办法,可以知道,2个半径是一个直径。我现在纸上随意画一条直线,然后作中点,然后。。

师:这样,你表达的东西比较复杂,关系到方方面面,这样吧,我们接着讨论,你上台来画,好吗?

生:我们小组是量的,圆的直径是6CM,然后我们就想着量出圆的半径,我们发现一量就是3CM 师:通过量也发现直径是半径的2倍

师:不过就这条发现,张老师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都说直径是半径的2倍,那这条直径(纸片的圆的直径)是半径(黑板上的圆的半径)的2倍吗?是否还得加些什么?直径是半径的2倍,他的前提是什么? 生:在同一个圆里。师:是啊,如果不在同一个圆里,能说明直径是半径的2倍吗?行,请你上台把这个发现加上一个前提。

4师:同学们瞧,刚才也许我们一开始的发现比较粗糙,经过咱们○全班同学共同的努力,你补充,我补充,就变得非常的完善了。不过张老师相信,每个小组的发现何指是这三条,这样吧,下面,我想请各个小组,赶快商量一下,下面留点时间,每个小组选择剩下的,你们认为最精彩的一条发现,一会咱们来交流。好吗?好,抓紧时间。小组讨论环节

师:哪个先来(小组汇报)

生1:我们小组发现了每条直径的焦点都是圆心。

生2:我们小组发现圆的大小和圆的半径,直径长度有关。师:这个发现很重要,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生:我们先画了一个半径为3CM的圆。。

师: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对圆的精确记载,墨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在他的一部著作中有这样的描述 “圆、一中同长也”,所谓一中就是一个„„圆心,那“同长”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猜猜看。生:一样长

师:这个发现比西方整整早了1000多年,听了这个消息同学们觉得怎么样? 生:自豪、震惊

师:特别的自豪,特别的骄傲!

师:同学们,我国古代对于圆的记载还远不止这些。这不,在《周髀算经》里有这么一句话“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所谓“圆出于方”就是说最初的圆并不是由圆规画成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断的切割而成的。一起看!(出示课件图片)师:(先出示一正方形)这是一个正方形,现在我们一起切割,再切割,再切割„„直到把它切成一个„„圆。师:现在如果告诉你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你能获得关于圆的哪些信息?

生;直径是6厘米,半径是3厘米„„

师:你说,你说,还有吗?没有了,跟他们一样。

师:同学们,看来善于观察、善于联想,往往能获得更多有用的结论。

师:同学们,说起圆啊,同学们这个图案一定并不陌生,出示 图片,这个你们认识吗? 生:阴阳太极。

师:想不想知道这个阴阳太极是怎么画出来的啊? 生:想 师:(出示图片)它是由一个大圆,和两个同样大的小圆组成的。

现在如果告诉我们小圆的半径是3厘米,你又能知道什么呢?

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生讨论

师:好了,谁先来,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响亮的说给大家听

生:小圆的直径6厘米,大圆的半径6厘米„„

师:同学们,古老的阴阳太极为什么选择了圆形,这绝对是一个另人感兴趣的 话题,课后我们可以近一步的去查查资料。

师:好了,最后让我们把视野回到现实生活中,同学们,平静的水面上丢进了一颗石子,它荡起的波纹为什么是一个圆形啊?

师课件出示:又如这些现象当中的圆形又是为什么?我想,走进网络,走进《百科全书》,同学们一定会获得一些意外的收获。师:好,同学们,又何止是大自然对圆情有独终啊,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放图片,配音乐)

(放完后)师:同学们,感觉怎么样? 生;很美

师:其实这恰恰就是圆的魅力所在。

六、小结

师:同学们,短短一节课,要真正走进圆的世界是不现实的,我想我们刚刚所做的,只是走“近”了圆的世界,打开圆的大门,一个更加精彩,更加丰富的世界必将展现在我们面前,那就让我们从现在起,从今天起,真正走进圆的世界!

第五篇:张齐华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张齐华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一]●过程描述

师: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是)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

生:钟面上有圆。

生:轮胎上有圆。

生:有些钮扣也是圆的。

„„

师:今天,张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见过平静的水面吗,(见过。)如果我们从上面往下丢进一颗小石子(播放动态的水纹,并配以石子入水的声音),你发现了什么?

生:(激动地)水纹、水纹、圆„„(声音此起彼伏)

师: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伴随着优美的音乐,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花丛中五颜六色的鲜花、光折射后形成的美妙光环、用特殊仪器拍摄到的电磁波、雷达波、月球上的环形山等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见图①)从这些现象中,你同样找到圆了吗?

生:(惊异地,慨叹地)找到了。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

生:(激动地)好![二]

师: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圆规,是――

生:――画不出圆的。

师:同学们都准备了一把圆规,你能试着用它在白纸上画出一个圆吗?

生:能。

(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交流,明确圆规画圆的基本方法。)

师:可要是真没有了圆规,比如在圆规发明之前,我们就真画不出一个圆了吗?

生:不可能。

师:今天,每个小组还准备了很多其他的材料。你能利用这些材料,试着画出一个圆吗?

生: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工具和材料画圆。)

师:张老师发现,每个小组都有了各自精彩的创造。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生:我们组将圆形的瓶盖按在白纸上,沿着瓶盖的外框画了一个圆。

师:那叫“拷贝不走样”。(生笑)

生:我们手中的三角板中就有一个圆形窟窿,利用它,很方便地画出了一个圆。

师:真可谓就地取材,挺好!(笑)

生:我们组在绳子的一端系一支铅笔,另一端固定在白纸上,绳子绷紧,将铅笔绕一圈,也画出了一个圆。

师:看得出,你们组的创作已经初步具备了圆规的雏形。

生:我们组在绳子的一端系上一块橡皮,抓住绳子的另一端一甩,也同样出现了一个圆。

师:尽管这一方法没有能在白纸上最终“画”出一个圆,但他们的创造仍然是十分美妙的,不是吗?(生热烈鼓掌)

师:可是,既然不用圆规,我们依然创造出了这么多画圆的方法,那么俗语中为什么还会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说法呢?

生:我想,大概是古时候的人们没想到这些方法吧?(生笑)

生:我觉得不是这样,因为,或许一开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指的是没有圆规和“矩”画不出方和圆,但是流传到后来,它的意思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仅仅指原来的意思了,而是指很多事情,必须要讲究规矩,遵循章法。(不少同学投以赞许的目光)

师:真没想到,一条普通的数学规律,经过千年流传,竟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一条重要的人生准则。当然,同学们能够利用各自的智慧,成功演绎“没有规矩,仍成方圆”,足以说明大家不凡的创造力了。[三]

(通过自学,学生认识完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后。)

师:学到现在,关于圆,该有的知识我们也探讨得差不多了。那你们觉得还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深入地去研究?

生:有(自信地)。

师:说得好,其实不说别的,就圆心、直径、半径,还蕴藏着许多丰富的规律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研究研究?(想!)同学们手中都有圆片、直尺、圆规等等,这就是咱们的研究工具。待会儿就请同学们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两点小小的建议:第一,研究过程中,别忘了把你们组的结论,哪怕是任何细小的发现都记录在学习纸上,到时候一起来交流。第二,实在没啥研究了,别急,老师还为每一小组准备一份研究提示,到时候打开看看,或许对大家的研究会有所帮助。

(随后,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记录在教师提供的“研究发现单”上,并在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师:光顾着研究也不行,我们还得善于将自己的发现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分享,你们说是吗?(是)很多小组都向张老师推荐了他们刚才的研究发现,张老师从中选择了一部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发现吧!

生:我们小组发现圆有无数条半径。

师: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发现的吗?

生:我们组是通过折发现的。把一个圆先对折,再对折、对折,这样一直对折下去,展开后就会发现圆上有许许多多的半径。

生:我们组是通过画得出这一发现的。只要你不停地画,你会在圆里画出无数条半径。

生:我们组没有折,也没有画,而是直接想出来的。

师:噢?能具体说说吗?

生:因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而圆上有无数个点(边讲边用手在圆片上指),所以这样的线段也有无数条,这不正好说明半径有无数条吗?

师:看来,各个小组用不同的方法,都得出了同样的发现。至少直径有无数条,还需不需要再说说理由了?

生:不需要了,因为道理是一样的。

师:关于半径或直径,还有哪些新发现?

生:我们小组还发现,所有的半径或直径长度都相等。

师:能说说你们的想法吗?

生:我们组是通过量发现的。先在圆里任意画出几条半径,再量一量,结果发现它们的长度都相等,直径也是这样。

生:我们组是折的。将一个圆连续对折,就会发现所有的半径都重合在一起,这就说明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直径长度相等,道理应该是一样的。

生:我认为,既然圆心在圆的正中间,那么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应该都相等,而这同样也说明了半径处处都相等。

生:关于这一发现,我有一点补充。因为不同的圆,半径其实是不一样长的。所以应该加上“在同一圆内”,这一发现才准确。

师:大家觉得他的这一补充怎么样?

生:有道理。

师:看来,只有大家互相交流、相互补充,我们才能使自己的发现更加准确、更加完善。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我们小组通过研究还发现,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

师: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生:我们是动手量出来的。

生:我们是动手折出来的。

生:我们还可以根据半径和直径的意义来想,既然叫“半径”,自然应该是直径长度的一半喽„„

师:看来,大家的想象力还真丰富。

生:我们组还发现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半径越长,圆就越大,半径越短,圆就越小。

师: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那它的位置和什么有关呢?

生:应该和圆心有关,圆心定哪儿,圆的位置就在哪儿了。

生:我们组还发现,圆是世界上最美的图形。

师:能说说你们是怎样想的吗?

生:生活中,我们到处都能找到圆。如果没有了圆,我们生活的世界一定会缺乏生机

生:我们生活的世界需要圆,如果没有了圆,车子就没法自由的行驶„„

师:当然,张老师相信,同学们手中一定还有更多精彩的发现,没来得及展示。没关系,那就请大家下课后将刚才的发现剪下来,贴到教室后面的数学角上,让全班同学一起来交流,一起来分享,好吗?

生:好。

[四]

师:其实,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墨子在他的著作中这样描述道:“圆,一中同长也。”所谓一中,就是指一个――

生:圆心。

师:那同长又指什么呢?大胆猜猜看。

生:半径一样长。

生:直径一样长。

师:这一发现,和刚才大家的发现怎么样?

生:完全一致。

师:更何况,我古代这一发现要比西方整整早一千多年。听到这里,同学们感觉如何?

生:特别的自豪。

生:特别的骄傲。

生:我觉得我国古代的人民非常有智慧。

师:其实,我国古代关于圆的研究和记载还远不止这些。老师这儿还搜集到一份资料,《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记载,说“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所谓圆出于方,就是说最初的圆形并不是用现在的这种圆规画出来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的(动画演示:圆向方的渐变过程,如图②)。现在,如果告诉你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你能获得关于圆的哪些信息?

生:圆的直径是6厘米。

生:圆的半径是3厘米。

师:说起中国古代的圆,下面的这幅图案还真得介绍给大家(出示图③),认识吗?

生:阴阳太极图。

师:想知道这幅图是怎么构成的吗?(想!)原来它是用一个大圆和两个同样大的小圆组合而成的(出示图④)。现在,如果告诉你小圆的半径是3厘米,你又能知道什么呢?

生:小圆的直径是6厘米。

生:大圆的半径是6厘米。

生:大圆的直径是12厘米。

生:小圆的直径相当于大圆的半径。

„„

师:看来,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联系,我们还能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平静的水面丢进石子,荡起的波纹为什么是一个个圆形?现在,你能从数学的角度简单解释这一现象了吗?

生:我觉得石子投下去的地方就是圆的圆心。

生:石子的力量向四周平均用力,就形成了一个个圆。

生:这里似乎包含着半径处处相等的道理呢。

师:瞧,简单的自然现象中,有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规律呢。至于其他一些现象中又为何会出现圆,当中的原因,就留待同学们课后进一步去调查、去研究了。

师:其实,又何止是大自然对圆情有独钟呢,在我们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如下的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生活中的圆形拱桥、世界著名的圆形建筑、中国著名的圆形景德镇瓷器、中国民间的圆形中国节、中国传统的圆形剪纸、世界著名的圆形标志设计等等,如图⑤。)

师:感觉怎么样?

生:我觉得圆真是太美了!

生:我无法想象生活中如果没有了圆,将会是什么样子。

生:生活中因为有了圆而变得格外多姿多彩。

„„

师:而这,不正是圆的魅力所在吗?[五]

师:西方数学、哲学史上历来有这么种说法,“上帝是按照数学原则创造这个世界的”。对此,我一直无从理解。而现在想来,石子入水后浑然天成的圆形波纹,阳光下肆意绽放的向日葵,天体运行时近似圆形的轨迹,甚至于遥远天际悬挂的那轮明月、朝阳„„而所有这一切,给予我们的不正是一种微妙的启示吗?至于古老的东方,圆在我们身上遗留下的印痕又何尝不是深刻而广远的呢。有的说,中国人特别重视中秋、除夕佳节;有人说,中国古典文学喜欢以大团圆作结局;有人说,中国人在表达美好祝愿时最喜欢用上的词汇常常有“圆满”“美满”„„而所有这些,难道就和我们今天认识的圆没有任何关联吗?那就让我们从现在起,从今天起,真正走进历史、走进文化、走进民俗、走进圆的美妙世界吧!

华应龙《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一,如何敲响课前五分钟前奏曲 师:孩子们,你们有橡皮吗? 生:有~~~ 师:把你们的橡皮做上记号,先给我,好吗 ?

(学生不知道老师要干什么,但都很兴奋地在自己的橡皮上做记号,在座的老师老师们也都很不解,安静地等待着华老师揭晓答案。学生将做好记号的橡皮纷纷交给了华老师)师:(笑着)孩子们,你们的橡皮都交上来了吗?(双手捧满了橡皮)生1:我还有一个。生2:我还有一个。„„

师:孩子,你真逗,为什么不一次性全部交给我啊?(乐呵呵地)师:这下,孩子们,你们的橡皮都交上来了吧?

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

(这时,生开始议论起来:没有橡皮,我们怎么上课啊?万一写错了怎么办?„„)师:哦,孩子们,现在你们没有橡皮了,所以在下笔的时候就应该更慎重了,想清楚了再写,但如果万一写错了,也没关系,就好好欣赏一下自己错的地方吧!师: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微笑)生:(齐说,很响亮)可以了

二,传统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巧妙渗透: 1,创设情境,认识圆、圆心和半径

(课件出示)

师:小明参加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寻宝图上这样写着:宝物距你的左脚3米。孩子们,你们知道宝物在哪里吗?

生:知道 师:请拿出你们的直尺,在纸上画出宝物的位置。(生开始动笔画,师巡视)

师:除了你表示出的这一点,还有其他办法吗?

师:好了,孩子们,我刚才看了一下你们画的图纸,有这样几种情况,我们一起来看。(课件出示四种画法:以某固定点点为起点,分别用尺子向左面,右面,上面,下面量出3厘米的长度,点上点)

师:是这样吗,孩子们?

生1:不是,不止这四个位置,还有许多

师:好的,小伙子,你站起来说

生1:只要是距离左脚3米的地方都可以,这是一个圆。

板书:贴钥匙图:①是什么?

生:圆 板书:贴钥匙图:②为什么?

师:为什么是圆呢?(疑惑状)生:因为圆内所有的点距左脚的距离都是3米

师:说的很好!(微笑着,轻拍学生的头)

师:这些点在圆内还是圆上?生:(想了一小下)圆上。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圆呢?生:圆上的所有点距离圆心都是3米,就是半径是3米。

师:说的很好,孩子,你都知道圆心、半径了,学过了吗?生:(摇头)没有。

师:孩子们,自己提前预习,这样的习惯很好!板书:圆心

师:圆心在图上就是什么?生:左脚的位置。

师:要想寻到宝,左脚能不能变位置?生:不能。

师:那圆心有什么作用?生:确定位置。

师:在寻宝图上半径是?生:3米板书:半径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古代是怎样描述圆的吗?(出示课件,卷联式:圆,一中同长也。)

师:“中“就是指什么? 生:圆心。师:那“同长”呢?生:半径。2,进一步认识圆

(课件出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圆)

师:孩子们,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生按顺序说图形的名称)

(课件出示一个圆的内接正六边形)师:这是什么图形?生:正六边形。师:它有几条边?生:六条。

(课件演示,不断增加图形的边数,此图形就越来越接近圆)

师:圆是什么?生1:圆可以是0边形,也可以是无数边形生2:圆是六边形师:六边形是圆吗?

圆是什么?生:无数边形。

贴一个圆,圆上写着:圆,大方无隅。

师:“隅”是什么意思?

师:“隅”就是角落的意思 让学生再读“圆,一中同长也。”体悟。3,用圆规画圆,学习直径

师:孩子们,想自己画一个圆吗?

师:会画吗?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生自己画圆)

师:画好了吗?

(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此时的作品都不是怎么标准)

师:看着这些圆,想象一下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师:你们是怎么画的?

生:用圆规

师:会用圆规吗?

师:用圆规画圆,手拿着哪,圆规就不动了?

生:拿着圆规的最上面

师:对,就是拿住圆规的头。

(课件出示:再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

生画,师巡视

师:哎呀,孩子们,我发现你们画的圆大小不同嘛!

生:这里要我们画的是直径4厘米的圆。

师:你知道什么是直径吗?顾名思义,它和半径是什么关系?

生:是半径的2倍。

师:现在能画出同样大小的圆了吗?

生再画

师:孩子们,谁愿意上来画一画

请学生在展示台上用圆规画

思考:为什么随手不能画圆,用圆规却能?

3、球场上解释圆

看篮球比赛开始时录象,中间为什么是圆?

师:这个大圆是怎么画上去的呢?有这么大的圆规吗?小组商量商量吧

生1:固定一点,拉绳转一圈。生2:用量角器,画两个半圆,合起来就可以了。

师:孩子,你有这么大的量角器吗?

生3:画一个正方形,然后在里面切掉一个角,一个角„„

师生合作,用拉绳的方法画圆。师:没有圆规,为什么也能画圆?

生:因为确定了圆心和半径,只要转一圈就可以了。师:我们回到开始的题目上,宝物在哪里?

生:宝物应该在以小明的左脚为圆心,半径为3米的圆上。师:孩子们,一定吗?想一想。

课件出示半个西瓜,生:小明脚底下3米的地方。师:只是这里吗?

课件出示球

生:以小明左脚为中心,半径为3米的球上。师:圆和球有什么不同?

生:圆是平面的,球是立体的。师:圆,一中同长也;球,一中同长也。课件播放一天活动,展示其中的圆。

下载名师 张齐华认识负数教学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名师 张齐华认识负数教学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张齐华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最终版)

    张齐华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过程描述 [一] 师: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是)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 生:钟面上有圆。 生:轮胎上有圆。 生:有些钮扣也是圆的。 …… 师:今......

    张齐华《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体验生活,启蒙数感 师:丁丁和当当在数学活动中遇到了一些数的问题,一起来看一看。(屏幕出示情景图:丁丁和当当在分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 1、师:你能帮......

    张齐华的平均数教学实录

    平均数教学实录 课前交流: 2. 测试:这个题我测过六年级学生,也测过五年级、四年级的学生,今天想测测我们三年级的孩子,愿意接受挑战吗?这道题,9秒钟完成就是聪明;6秒完成就是很聪明......

    名师张齐华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 2、认识分数各部分......

    张齐华 因数和倍数 教学实录

    张齐华《因数和倍数》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一、认识倍数和因数 师:一起看大屏幕,数一数,几个正方形?(12)第一个问题是如果老师请你把12个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会摆吗?行不行?能不......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张齐华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张齐华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观察、画圆、测量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点,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

    张齐华《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实录

    张齐华《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实录 第一环节:字母表示任意数 展示:a b 孩子们,请看,这是两个(字母)【板书:字母】 在哪儿见过? 展示:a+b=b+a 它是谁? 生:加法交换律 这里的a 和 b 代表什......

    张齐华《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实录

    用字母表示数 第一环节:字母表示任意数 展示:a+b=b+a 它是谁? 生:加法交换律 这里的a 和 b 代表什么? 生:代表两个数 【板书:数】 举个例子。生举例如:3+4=4+3 【副板书:3+4=4+3】 只表示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