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名师张齐华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
感受名师张齐华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
日前,我很庆幸自己有机会参加“智慧、互动、成长” 第五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张齐华教学特色研讨会。观看了来自各地的名师上的观摩课,聆听张奇华老师的教学成长故事,回顾张奇华老师超越自我的经典课堂实录,感受到名师教学方式的超越,真是受益良多。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张奇华老师的教学语言魅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文章中写道:“„„影响人们内心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语言。教师口中的语言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就像演奏家手中的乐器,画家手中的颜料,雕塑家手中的刻刀和大理石一样。没有乐器就没有了音乐,没有颜料和画笔就没有绘画,没有大理石和刻刀就没有雕塑,同样,没有活生生的,深入人心的动人语言就没有教育。语言就仿佛一座桥梁,教育科学就是通过这座桥梁变成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的。” “教师的语言,是感化学生心灵不可取代的手段。教育的艺术,首先是灵犀相通的说话艺术。”
德国的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也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张奇华老师正是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用张奇华老师的话说,课堂上他特会“勾引”“撩拨”,“勾”住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出学生的探究欲望。张奇华老师的语言饱满动人,他的语言、他的引导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令人陶醉的学习情景中。
在教学六年级《负数》这一节课中,老师都知道六年级的孩子不大爱举手回答问题了,可张老师就是有办法,边说边示范:一年级小朋友是这么举手的——左手放平,右手高出左手一点;二年级是这么举手的——右手更高一些;三年级是这么举手的——右手再高一些;四年级又高一些;五年级„„张奇华老师说:看出规律了吗?那么,六年级的孩子该怎么举手呢?这时学生抖擞地把手高举过头。张老师趁热打铁说:六年级同学来,咱们得“玉树临风”像个男子汉!手高举是“玉树“,还得“临风”,手得像响尾蛇一样抖动起来。学生开心地高举手让它像张老师所说的“玉树临风”。这独创的“玉树临风”可让孩子们乐了,一下子课堂气氛轻松了,也活跃起来了,孩子们开始进入了状态。
在《认识方程》这一节课的“已知数”和“未知数”的认识中。张奇华老师问学生:知道自己几岁吗?学生回答:知道,12岁!张奇华老师说:知道自己年纪不奇怪,知道爸爸几岁吗?学生回答:36、38、35、„„。张奇华老师及时抛出:像这样,知道的数是——“已知数”。张奇华老师又问:你知道爸爸36岁,可知道爸爸存折里有多少钱吗?(学生摇头)。张奇华老师调侃:这个真的要知道!学生开心的笑。这时张奇华老师抛出:像这样,要知道的(却不知道的)数是——“未知数”。张奇华老师适时小结,但凡人类有一个共同点,“未知数”总是想方设法变为“已知数”。看似平常聊侃,从中渗透了“已知数”和“未知数”的联系,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做好了铺垫。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张奇华老师充满幽默、激情、机智的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张齐华老师不愧为小学数学界的“数学王子”,他集配音演员的音色、相声演员的幽默、演员的表演天份、数学家的睿智„„于一身。正如一位名师评价张奇华老师所用的三个词:“高”,“富”,“帅”,正是恰如其分。“高”:张老师的IQ高,EQ更高!他每一堂课都令人深深陶醉,每一堂课都给大家带来意外的惊 1 喜,每一堂课都能吸引住学生,“吸”住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出学生的探究欲望。“富”:张老师学富五车。他的知识丰富,具备的深厚的数学素养、人文素养,才能将看似干巴巴的方程,讲得如此生动,解释的如此清晰明了,令学生、老师豁然开朗!
“帅”:张老师的每堂课都如此引人入胜,轻而易举地撩起个个如火炉似的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原本沉闷课堂不再沉闷,让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成为每个学生探索的目标,让学生主动思考并且迫切的发表想法!
进入张奇华的课堂,真是一种享受,仿佛在品茗一顿语言盛宴。这就是张齐华的课堂,与众不同的课堂,笑声与掌声不断的课堂,独具数学魅力的课堂!
第二篇:名师张齐华《交换律》教学实录
名师张齐华《交换律》教学实录
关于问题导学学习笔记
教学过程:
一个例子,究竟能说明什么?
师: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那就给大家讲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吧。(故事略)听完故事,想说些什么吗?
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板书:3+4=4+3。
师:观察这一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教师板书这句话)
师:其他同学呢?(见没有补充)老师的发现和他很相似,但略有不同。(教师随即出示:交换3和4的位置和不变)比较我们俩给出的结论,你想说些什么?
生2:我觉得您(老师)给出的结论只代表了一个特例,但他(生1)给出的结论能代表许多情况。
生3:我也同意他(生2)的观点,但我觉得单就黑板上的这一个式子,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好像不太好。万一其它两个数相加的时候,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等呢!我还是觉得您的观点更准确、更科学一些。
师:的确,仅凭一个特例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样的结论,似乎草率了点。但我们不妨把这一结论当作一个猜想(教师随即将生1给出的结论中的“。”改为“?”)。既然是猜想,那么我们还得——
生:验证。
验证猜想,需要怎样的例子?
师:怎么验证呢?
生1:我觉得可以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
师:怎样的例子,能否具体说说?
生1:比如再列一些加法算式,然后交换加数的位置,看看和是不是跟原来一样。(学生普遍认可这一想法)
师:那你们觉得需要举多少个这样的例子呢?
生2:五、六个吧。
生3:至少要十个以上。
生4:我觉得应该举无数个例子才行。不然,你永远没有说服力。万一你没有举到的例子中,正好有一个加法算式,交换他们的位置和变了呢?(有人点头赞同)
生5:我反对!举无数个例子是不可能的,那得举到什么时候才好?如果每次验证都需要这样的话,那我们永远都别想得到结论!
师:我个人赞同你(生5)的观点,但觉得他(生4)的想法也有一定道理。综合两人的观点,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我们每人都来举三、四个例子,全班合起来那就多了。同时大家也留心一下,看能不能找到“交换加数位置和发生变化”的情况,如果有及时告诉大家行吗?
学生一致赞同,随后在作业纸上尝试举例。
师:正式交流前,老师想给大家展示同学们在刚才举例过程中出现的两种不同的情况。
(教师展示如下两种情况:1.先写出12+23和23+12,计算后,再在两个算式之间添上“=”。2.不计算,直接从左往右依次写下“12+23=23+12”。)
师:比较两种举例的情况,想说些什么?
生6:我觉得第二种情况根本不能算举例。他连算都没算,就直接将等号写上去了。这叫不负责任。(生笑)
生7:我觉得举例的目的就是为了看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到底等不等,但这位同学只是照样子写了一个等式而已,至于两边是不是相等,他想都没想。这样举例是不对的,不能验证我们的猜想。
(大家对生6、生7的发言表示赞同。)
师:哪些同学是这样举例的,能举手示意一下吗?
(几位同学不好意思地举起了手。)
师: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了吗?(生点头)为了验证猜想,举例可不能乱举。这样,再给你们几位一次补救的机会,迅速看看你们写出的算式,左右两边是不是真的相等。
师:其余同学,你们举了哪些例子,又有怎样的发现?
生8:我举了三个例子,7+8=8+7,2+9=9+2,4+7=7+4。从这些例子来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生9:我也举了三个例子,5+4=4+5,30+15=15+30,200+500=500+200。我也觉得,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注:事实上,选生8、生9进行交流,是教师有意而为之。)
师:两位同学举的例子略有不同,一个全是一位数加一位数,另一个则有一位数加一位数、二位数加两位数、三位数加三位数。比较而言,你更欣赏谁?
生10:我更欣赏第一位同学,他举的例子很简单,一看就明白。
生11:我不同意。如果举得例子都是一位数加一位数,那么我们最多只能说,交换两个一位数的位置和不变。至于加数是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等等,就不知道了。我更喜欢第二位同学的。
生12:我也更喜欢第二位同学的,她举的例子更全面。我觉得,举例就应该这样,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多数学生表示赞同。)
师:如果这样的话,那你们觉得下面这位同学的举例,又给了你哪些新的启迪?
教师出示作业纸:0+8=8+0,6+21=21+6,1/9+4/9=4/9+1/9。
生:我们在举例时,都没考虑到0的问题,但他考虑到了。
生:他还举到了分数的例子,让我明白了,不但交换两个整数的位置和不变,交换两个分数的位置和也不变。
师:没错,因为我们不只是要说明“交换两个整数的位置和不变”,而是要说明,交换——
生:任意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看来,举例验证猜想,还有不少的学问。现在,有了这么多例子,能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个结论了吗?(学生均表示认同)有没有谁举例时发现了反面的例子,也就是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和变了?(学生摇头)这样看来,我们能验证刚才的猜想吗?
生:能。
(教师重新将“?”改成“。”,并补充成为:“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回顾刚才的学习,除了得到这一结论外,你还有什么其它收获?
生:我发现,只举一、两个例子,是没法验证某个猜想的,应该多举一些例子才行。
生:举的例子尽可能不要雷同,最好能把各种情况都举到。
师:从“朝三暮四”的寓言中,我们得出“3+4=4+3”,进而形成猜想。随后,又通过举例,验证了猜想,得到了这一规律。该给这一规律起什么名称呢?
(学生交流后,教师揭示“加法交换律”,并板书。)
师:在这一规律中,变化的是两个加数的――(板书:变)
生:位置。
师:但不变的是――
生:它们的和。(板书:不变)
师:原来,“变”和“不变”有时也能这样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结论,是终点还是新的起点?
师:从个别特例中形成猜想,并举例验证,是一种获取结论的方法。但有时,从已有的结论中通过适当变换、联想,同样可以形成新的猜想,进而形成新的结论。比如(教师指读刚才的结论,加法的“加”字予以重音),“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那么,在——
生1:(似有所悟)减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差会不会也不变呢?
(学生中随即有人作出回应,“不可能,差肯定会变。”)
师:不急于发表意见。这是他(生1)通过联想给出的猜想。
(教师随即板书:“猜想一:减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差不变?”)
生2:同样,乘法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会不会也不变?
(教师板书:“猜想二:乘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积不变?”)
生3:除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商会不变吗?
(教师板书:“猜想三:除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商不变?”)
师:通过联想,同学们由“加法”拓展到了减法、乘法和除法,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思考。除此以外,还能通过其它变换,形成不一样的新猜想吗?
生4:我在想,如果把加法交换律中“两个加数”换成“三个加数”、“四个加数”或更多个加数,不知道和还会不会不变?
师: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全新的猜想!如果猜想成立,它将大大丰富我们对“加法交换律”的认识。(教师板书“猜想四:在加法中,交换几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现在,同学们又有了不少新的猜想。这些猜想对吗?又该如何去验证呢?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用合适的方法试着进行验证。
(学生选择猜想,举例验证。教师参与,适当时给予必要的指导。然后全班交流。)
师:哪些同学选择了“猜想一”,又是怎样验证的?
生5:我举了两个例子,结果发现8-6=2,但6-8却不够减;3/5-1/5=2/5,但1/5-3/5却不够减。所以我认为,减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差会变的,也就是减法中没有交换律。
师:根据他举的例子,你们觉得他得出的结论有道理吗?
生:有。
师:但老师举的例子中,交换两数位置,差明明没变嘛。你看,3-3=0,交换两数的位置后,3-3还是得0;还有,14-14=14-14,100-100=100-100,这样的例子多着呢。
生6:我反对,老师您举的例子都很特殊,如果被减数和减数不一样,那就不行了。
生7:我还有补充,我只举了一个例子,2-1≠1-2,我就没有继续往下再举例。师:哪又是为什么呢?
生7:因为我觉得,只要有一个例子不符合猜想,那猜想肯就错了。
师:同学们怎么理解他的观点。
生8:(略。)
生9:我突然发现,要想说明某个猜想是对的,我们必须举好多例子来证明,但要想说明某个猜想是错的,只要举出一个不符合的例子就可以了。
师:瞧,多深刻的认识!事实上,你们刚才所提到的符合猜想的例子,数学上我们就称作“正例”,至于不符合猜想的例子,数学上我们就称作――
生:反例。
(有略。)
师:关于其它几个猜想,你们又有怎样的发现?
生10:我研究的是乘法。通过举例,我发现乘法中交换两数的位置积也不变。
师:能给大家说说你举的例子吗?
生10:5×4=4×5,0×100=100×0,18×12=12×18。
(另有数名同学交流自己举的例子,都局限在整数范围内。)
师:那你们都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生11:在乘法中,交换两数的位置积不变。
生12:我想补充。应该是,在整数乘法中,交换两数的位置积不变,这样说更保险一些。
师:你的思考很严密。在目前的学习范围内,我们暂且先得出这样的结论吧,等学完分数乘法、小数乘法后,再补充举些例子试试,到时候,我们再来完善这一结论,你们看行吗?
(对猜想三、四的讨论略。)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完成教材中的部分习题(略),从正、反两面巩固对加法、乘法交换律的理解,并借助实际问题,沟通“交换律”与以往算法多样化之间的联系。
怎样的收获更有价值?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明白了,加法和乘法中有交换律,但却没有减法交换律或除法交换律。
生:我发现,有了猜想,还需要举许多例子来验证,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准确。
生:我还发现,只要能举出一个反例,那我们就能肯定猜想是错误的。
生:举例验证时,例子应尽可能多,而且,应尽可能举一些特殊的例子,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更可靠。
师:只有一个例子,行吗?
生:不行,万一遇到特殊情况就不好了。
(作为补充,教师给学生介绍了如下故事:三位学者由伦敦去苏格兰参加会议,越过边境不久,发现了一只黑羊。“真有意思,”天文学家说:“苏格兰的羊都是黑的。”“不对吧。”物理学家说,“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苏格兰有一些羊是黑色的。”数学家马上接着说:“我觉得下面的结论可能更准确,那就是:在苏格兰,至少有一个地方,有至少一只羊,它是黑色的。”)
必要的拓展:让结论增殖!
师:在本课即将结束的时候,依然有一些问题需要留给大家进一步展开思考。
(教师出示如下算式:20-8-6○20-6-8
;
60÷2÷3○60÷3÷2)
师:观察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什么变化了吗?
生:我发现,第一组算式中,两个减数交换了位置,第二组算式中,两个除数也交换了位置。
师:交换两个减数或除数,结果又会怎样?由此,你是否又可以形成新的猜想?利用本课所掌握的方法,你能通过进一步的举例验证猜想并得出结论吗?这些结论和我们今天得出的结论有冲突吗,又该如何去认识?
第三篇:感受名师魅力
感受名师魅力
—— 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会有感 2010年4月18日 在深圳市金盾电影院举办了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会。这次研讨会聚集了全国数名特级教师,他们精湛的教学水平,对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来说,是一次学习的好机会。这天我有幸聆听了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我的爸爸叫焦尼》,真是受益匪浅!感觉窦老师教得轻松,孩子们学得愉快。她的课堂师生情绪饱满,气氛和谐,非常尊重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平等交流,给学生创设了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也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发展,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
听了窦老师的课,让我感想很多,现将听后谈几点感想:
一、课前氛围必不可少。窦老师在教学中虽没有精美的课件,但窦老师的语言却深深的吸引着每一个孩子,孩子们兴趣十足,加上教师语言幽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总的一点,就是要和孩子们在一起,先让孩子们了解你这个朋友。
二、孩子们学习轻松,愉快。窦老师的课,上得特别好,在让学生感受焦尼与爸爸之间父子情深的画面时,她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而且把学生带到了现实生活中。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怎么表达。一句句深入人心的语言,让孩子们学得多么的轻松而扎实呀!
三、老师的激励无处不在。当孩子们的回答对时,窦老师马上语言激励:“你真聪明!”“你爱学习!”“说得很不错。”“你的想象力很丰富。”等等„„或者行动表扬:“把掌声送给他!”老师的激励让孩子们获得成功感、自豪感。
四、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密切。其实很多的知识点都来源于生活,可以说都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不可分的。老师们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去感受到生活中的知识。我也深深
感受到,只有从生活出发,教学才会更具特色。
人就是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听了这两堂课,让我深刻体会到窦老师从容不迫的教学风度和极其深厚严密的教学语言,以及非常精彩的教学设计。我更深深感到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更感觉到要不断虚心地向老师们学习,汲取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经验,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的水平。这样的活动要多开展,作为一个教师,多听一些好课非常必要,对自身的锻炼成长也是极其重要的。听课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第四篇:张齐华 1
张齐华
张齐华,男,1976年出生,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副校长,小学一级教师。曾多次获南通市和海门县数学教学评比一等奖,2003年获江苏省小学数学评比一等奖,连续三次在“教海探航”征文评比中获一等奖,5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参与苏教版数学国标本教材的编写。曾获“南通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海门市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1简介
从最初课堂上蹒跚学步的“丑小鸭”,到如今众多数学教师心目中追随的“数学王子”,有人惊叹于他教学技艺的高速攀升,有人折服于他对数学课堂的深刻见解,亦有人陶醉于他对数学课堂的诗化演绎因为热爱、执著和超越,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艺术王国里演绎精彩自我的真实历程。男,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小学一级教师。曾获“南通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海门市学科带头人”等称号,被誉为“数学王子”。一直致力于数学课堂文化的探索与研究,《人民教育》《小
杨瑞科
学青年教师》先后对其在数学文化领域的探索给予报道。曾多次获南通市和海门县数学教学评比一等奖,2003年获江苏省小学数学评比一等奖,连续三次在“教海探航”征文评比中获一等奖,5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参与苏教版数学国标本教材的编写。2005年代表江苏参加全国小学数学优课大赛获一等奖,连续四次在江苏省教育厅举办的征文大赛中获一等奖,六十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参与数学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工作。
2荣誉成就
1998年,执教的“圆的面积”一课,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合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而在数学教学领域引起积极反响。1999年,执教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因大胆突破传统应用题教学封闭、陈旧、机械的套路,有效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给传统应用题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2000年,执教的“平均数”因充分关注“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在听课教师中引起颇大反响和思考,并引发了一场有关“平均数内涵”的大讨论。
杨瑞科
2001年,执教的“简单的统计”因引导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并借助现场的调查,增进学生对统计方法及价值的理解,在江苏省“教海探航”颁将活动中获得充分肯定。
进入新世纪,永不满足的他开始了对于数学文化的关注、思考和实践。其间,从“走进圆的世界”中对于数学历史性及数学美的关注,到“美妙的轴对称图形”中对于自然、社会、民俗等众多文化领域的有机涉猎,再到“因数和倍数”中对于数学本身所内涵的魅力、人类不断探索的精神等文化力量的有效开掘。每一次探索,都见证着他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足音。
3教学方法
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完整的生命个体。他们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生活阅历、文化背景,尤其是在日常生活、游戏等活动中所积淀下的“前数学经验”,使得他们每个人的数学背景都是如此丰富而独特。我们可以称之为“街头数学”,或者是“民间数学”,但它们的存在至少对我们的数学教育提出一种崭新的要求与表达方式,那就是:唯有走进儿童的数学世界,才能真正和孩子们一起并肩看风景!
杨瑞科
走进儿童,首先就意味着一种宽容、一种理解和欣赏。当孩子与众不同的想法、思想以及思考问题的视角展现在你面前时,你是否首先能保持一种审慎的态度,是否善于从孩子们的角度去换位思考,是否能排除自我经验的干扰和成人的“文化优越感”,而以一种“平等中的首席”之身份介入对问题的思考,进而与他们一起交流、沟通、协商?其次,作为教师,我们是否具有自我批判的勇气与气度。一个不善于进行自我批判和深刻反思的教师是很难真正看清孩子眼中那片美丽的风景的。当孩子们的想法与你发生冲突时,你首先考虑的是什么?是否定、改造他们的想法,还是更愿意相信他们思维的合理性,更愿意从肯定、理解、揣摩的角度去对待?事实上,这当中面对的恰恰是一种教育的抉择,而抉择的背后映射的正是为师者思想和人格的魅力。
生活本身就是开放的,我们无法预设儿童的生活,也就势必无法看透和把握每个儿童的前数学世界。试想,如果没有“帮我剪圆”的经历,“剪出圆的周长”这一怪诞的想法又将从何而来?是生活丰富了儿童的世界,而儿童世界的丰富又拓展了我们的数学和教育。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的数学教育必将走向一个更为开阔的高原,数学课堂亦将走向一个更加开放、更加流动不居、更富理智挑战的崭新历程。
4教学艺术
“永远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这是工作格言。“课谁都能上好,但如何上出特色,走出别人没曾走过的路,让别人从你的探索中获得启迪,这才是我真正努力的方向”。就这样,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携着一股小年青永不言败的闯劲,齐华踏上了一条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教学之路;
“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这是张齐华的座右铭,更是他每一堂课留给大家的真实写照。有人说,张齐华课堂的这份独特源自于他过人的语言功底,我以为这话至少说对了一半。数学是一门理性十足的学科,数学语言本身的准确、概括、凝练自然制约着数学教学语言的风格。然而,从小喜好文学,博览群书,对朗诵、表演等又颇为爱好的他,无形中成就了那种既有数学教师的准确、凝练,又有语文教师的激情、诗意的教学语言,加上在课堂上快捷的反应与准确的判断,又使其教学语言多了一份特有的敏锐与智慧。至今,我们都能清晰地记起,“圆的认识”一课,那段诗意盎然的课堂结语,“轴对称图形”一课,那段妙语连珠的师生对话,以及更多的课堂上,那用无数个浑然天成的语言细节连缀起的华彩的教学乐章。教学首先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是一门借助于外部言语实现内在心灵沟通的艺术。独特而风格化的教学语言,恰恰构成了他数学教学艺术的第一张名片。
当然,张齐华课堂的那份独特,绝不仅仅源自于他风格化的教学语言。一旦进入到他课堂的“内里”,教学目标的多元、课堂立意的深远、教学结构的精巧、课堂进程的丰富,则又构成了他数学教学艺术的另一张独特名片。“听张齐华上课,你很难预料到他下一个环节可能会做什么。”这种对课堂莫大的心理期待,既吸引着听课教师,更拨弄着每一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与向往。“圆的认识”一课上,从水面上漾起的层层涟漪,到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从光线折射后形成的美妙光环,到用特殊仪器拍摄到的电磁波、雷达波、月球上的环形山,进而再到建筑、美学、民俗、艺术等各个领域,“圆”这一抽象的平面图形以一种瑰丽的姿态走进了孩子们的视野,并悄悄改变着他们对数学抽象面孔的最初印象。“认识分数”一课,当张齐华呈现出他一周岁和成人后的两张照片,进而探讨“不同年龄阶段,人的头长占身高的几分之一”时,倍感惊讶后,所有人都会心地笑了;结束新课前,他为孩子们播放的那则“多美滋奶粉”的广告,则让大家又一次品读出了其匠心独运的教学智慧。有人慨叹:“哪有这么巧,这则广告简直就是为这节课量身定做的!”可是,又有谁知道,为了设计好这则教学结尾,让孩子们真切体验到“分数对于生活不可或缺的意义”,他翻遍了多少资料、开展了多少教学调查!顿悟源自于持续思考与强烈关注。可以说,正是这份“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的自我约束,成就了其教学的内在独特。
杨瑞科
然而,如果这种独特仅仅源自于“为创新而创新”的话,其又未免失之于标新立异。在张齐华的思想深处,他对独特有着更深刻的体悟。“认识整万数”一课,张齐华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简易的“四位计数器”。为了拨出像30000这样的整万数,已有的计数器数位不够了,怎么办?有学生在千位后添了一个数位万位,问题迎刃而解;更有学生灵机一动,同桌合作将两个计算器“拼”在一起,“四位计算器”一下成了“八位计数器”„„至此,所有听课教师恍然大悟。原来,这一“拼”不只是解决了数位不够需要添加的问题,“4+4”的“拼合”过程,恰恰暗合了我国计数方法中“四位一级”的规则,并为学生深刻理解这一新的计数规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颖的教学设计在这里因为有了教师对教学内容本身的深刻理解作支撑,而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5教学思想
在张齐华看来,数学不只是数学知识、方法、过程的简单堆砌与叠加,数学教学也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机械传递与搬运。作为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中必修的一门课程,她拥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特有的教育与文化价值,比如理性精神的滋养,或者数学思想方法的培育,等等。数学就是一种文化。这种“作为文化的数学”一旦进入课程,尤其是教学视野,势必会呈现出一般课堂所不具有的文化气质,她既可能表现在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和组织上,也可能表现在对儿童数学需要的把握上,更多的还表现在对具体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作上。有人说,张齐华的数学课有一种淡淡的“文化味”,大抵就是指这层意思。有人说,张齐华的课堂很特别,他的教学艺术是由他个人的内在气质、个性和风格所决定的。这同样只说对了一半。个人既有的教学风格、气质固然是影响一个人形成独特教学艺术的重要因素,但与此同时,教师是否拥有相当的专业自觉,比如,能否在对自我教学特质作出清晰把握与深刻洞察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确立个性化的教学主张与见解,进而以此为基础,构建出属于自己独有的教学哲学,则是教师形成教学艺术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张齐华虽然年轻,但他却以过人的专业自觉,凭着对数学教学的敏锐洞察与深刻理解,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搭建出了“文化数学”这一崭新的教学平台。
不妨还是回到“圆的认识”一课。众所周知,“在所有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可是,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圆这一平面图形的美,进而获得真切的审美体验?课堂上,张齐华设计的几个问题耐人回味:“和其他直线图形相比,你觉得圆美在哪里?”(圆由曲线围成)“可是,不规则的曲线图形或者椭圆也是由曲线围成的呀,和他们相比,圆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圆看起来更光滑、匀称)“除了外表光滑、匀称以外,还有没有什么内在的原因,让圆成为最美的平面图形?”“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与圆的美有什么重要的关联吗?”(事实上,正因为半径处处相等,才使得圆具备了一种无限对称的和谐结构,美因此而生)一连串的问题,看似都在探寻“圆为什么最美”,但探究的最终结果却指向了圆的内在特征,以及由这些特征所构成的圆的和谐结构。至此,数学知识的习得、数学方法的渗透、数学美的体验,三者有机融合为一体,共同构筑起了这节具有浓郁文化气质的数学课。
此外,张齐华始终坚持,具有文化诉求的数学课堂并不排斥具体的数学知识或方法,相反,数学课程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正是依托于具体数学知识、方法的学习而得以实现的。知识和方法是载体,是数学的文化价值赖以彰显、实现的母体和根系。在他看来,只有让知识的学习伴随着丰富的数学思考,让方法的渗透伴随着理性精神的培育,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真正具有文化意蕴的,而他的教学艺术的精髓也正在于此。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张奇华老师充满幽默、激情、机智的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张齐华老师不愧为小学数学界的“数学王子”,他集配音演员的音色、相声演员的幽默、演员的表演天份、数学家的睿智„„于一身。正如一位名师评价张奇华老师所用的三个词:“高”,“富”,“帅”,正是恰如其分。“高”:张老师的IQ高,EQ更高!他每一堂课都令人深深陶醉,每一堂课都给大家带来意外的惊喜,每一堂课都能吸引住学生,“吸”住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出学生的探究欲望。“富”:张老师学富五车。他的知识丰富,具备的深厚的数学素养、人文素养,才能将看似干巴巴的方程,讲得如此生动,解释的如此清晰明了,令学生、老师豁然开朗!“帅”:张老师的每堂课都如此引人入胜,轻而易举地撩起个个如火炉似的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原本沉闷课堂不再沉闷,让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成为每个学生探索的目标,让学生主动思考并且迫切的发表想法!
在去三明听课之前,我在网上搜索了关于张齐华的许多课例,阅读了许多他的文章,算是提前领略了一下名师风采:《认识整万数》、《因数和倍数》、《运算律》、《认识分数》、《走进圆的世界》、《美妙的轴对称图形》无不精彩;对《数学教师理应具备的几种视角》、《数学究竟姓什么》、《学校为谁而“美丽”?》、《为孩子的数学心灵积蓄一种力量》颇有感慨
讲座《孩子的“问题”哪儿去了?》
第五篇:名师 张齐华认识负数教学实录
名师 张齐华认识负数教学实录
师:说说生活中你见过负数吗? 生说
师写四个单位:层、摄氏度,米,元。
生在上面写数形成-1层,-3摄氏度,-250米,—1025元。
师:-1层,另外三个,每个同学感觉有限,四人小组你觉得每个负数表示什么意思。让同学听明白。是不是需要用直观图更清晰。四人团队派一名学生用非常简单示意图将四个负数表示出来。四人上台画,既有欣赏又有不满意的地方四人商量提出修改的地方。交流第一副图:地下一层,生:质疑可能地下一层地下二层,要画地面上一楼。生:要标上刻度。
师:有个长长刻度线。-叫什么? 生:横线是地面,数学课有个零,行走在0上也要一步步走。
师:再来看看—1层,比地面还要低一层,生活中最下的是负几层? 看看温度计从数学角度有没有质疑? 生:在—3处能更突出。
师:还有价值的地方没有被发现出来。生:在0处画长了些 师:介绍为什么要画长? 生:有道,生说这是界线0上。师:表示温度时它是分界。
师:温度线没有看到0下写-
1、-
2、-3上面写1、2、3,下面也是1、2、3哪个才是+1哪个才是—1?师指着那个说虽然写的是1其实表示的是—1。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它在0下。师随便指一个位置说说它是正数还是负数。生说。师:这么快,你死死盯着谁? 生:就是0,。交流第三幅图
生:比海平面低250米。生:要标出海平面在哪? 生:画的像山脉
师:挖下去的地方就是什么? 生:海
师:如果两山之间没有水呢?就是盆地。盆地海拔比谁矮?专业点? 生:比0矮。师:0在哪? 生添线
师:有了0,有了线就能概括250米的意义吗 ? 生:低于海平面250米。生:还要添个向下的箭头。
师:有没有更清楚?借助图我们就能更快速的判断是正数还是负数了。生:添画波浪线
师:他是想强调0。都是0,不 同的时候,地面也可以看成0.师:比如 温度计在0会怎么样? 师:老师银行卡里原来还有1000元,后来买了2张飞机票,就变成-1015元了。对负数有感觉了吗?想深入吗? 师把四个单位擦去
师:像减号的线在运算中叫减号,在负数里是负号。生读读负数
师:都有负号是共同特点,这些是表面现象,还有更本质的。生:都比0小。
师:比0小多少?谁最小? 生说
师:1015不是很大吗? 师:减的 多就少,正好与正数相反。负数是与正数意义相反的量。师:会写正数吗? 生写:88 师:要写的很不 一样 生:写4 师写:+4 师:是正数吗?长的一样吗?为什么都是正数? 生:负号像减号,正数就像加号。
师:刚才那4个是负数,因为他们比0小,现在这几个? 生:比0大。
师:分别比0大多少? 师:观察+4与4有 什么发现? 生说
师:正号可以省略,负号可以省略吗?0是正数还是负数? 师:正数、0、负数
师把温度计的外在非本质属性擦去,只留下刻度和数 师:长长的线,是数轴,有尽头吗? 师:老师的孩子前阵子量身高,老师给我的反馈信息是我儿子身高是-2厘米。可能吗? 生讨论
生:比平均身高矮
师:如果是有正常身高,我儿子的身高是比正常身高矮2厘米。如果把150厘米看做正常身高,我儿子的身高是多少? 师:用150厘米作为标准,说说你自己的身高。师:+11是多少?如果是把170厘米作为标准呢 ? 师:用数学的眼光去搜集生活中的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