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税人员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3 02:4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国税人员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国税人员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对国税人员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对国税人员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为深入了解基层国税人员思想动态,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同时为全市系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做好思想和组织准备,近日,张家界市局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基层国税人员思想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6份,收回问卷105份,调查内容涉及干部思想、工作状况、干部结构、岗责考核等22类、69个热点和难点问题。该局还采取座谈讨论的方式,重点掌握全局系统技术人员、新招录公务员、45岁以上人员、新提拔的科级领导干部和科级后备干部的思想动态。在收回的问卷中,男性 77人,女性28人;科级以上干部6人,科级26人,科级以下73人;35岁以下37人,36岁至50岁的52人,51岁以上的16人;工龄10年以下的18人,11-20年的42人,21-30年的33人,30年以上的12人;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的68人,大专学历的24人,高中及以下学历的11人。

二、调查得出的基本结论

从问卷调查统计情况看,当前干部最关心的问题依次为个人福利(占62%)、收入任务(占40%)、国税形象(占37%)、适合岗位(占36%)、子女就业(占33%)、干部提拔(占22%)和岗位责任制(占12%);最讨厌的问题为打牌赌博(占70%)、业务考试(占20%)、考勤考核(占11%)、政治学习(占11%);而大家最担心的问题是工作出错(占64%)和不懂业务(占33%),其余依次为机构变动(占12%)、不懂技术(占11%)和待岗离岗(占4.8%)。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干部思想状况总体良好。干部职工对个人福利的关注度虽然仍居最高位,但与以往相比略有下降;对收入任务、国税形象、学习培训的关注度远高于其它项目,说明其爱岗敬业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同时,在当前社会不良风气较盛、种种消极因素并存的情况下,国税干部职工最讨厌的行为是打牌赌博,最担心的是工作出错和不懂业务,最希望的是多参加学习培训,说明基层国税干部职工普遍风气较正,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较强。

(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思想上存在着不良倾向。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年纪偏大的干部觉得自己“年事渐高”,工作只要不出错即可,得过且过。二是部分40岁左右的干部认为仕途发展空间不大,缺乏工作激情,个别人甚至破罐子破摔,消极怠工。三是部分年轻干部认为国税系统内部提拔机会少,前途渺茫,工作缺乏创新精神。四是部分同志由于能力较弱,素质偏低,面对新形势下的税收工作要求,压力大,困惑多,难以适应。

2.艰苦奋斗意识不强。干部职工对奖金、福利、住房和子女就业的关注程度远高于其它项目,一方面说明干部职工对改善生活条件的愿望比较强烈,另一方面说明基层思政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缺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盲目攀比思想还有一定的市场。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近年来基层国税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普遍有所提高,但与当前不断增长的物价仍有较大的差距。二是由于家属下岗、子女就业困难等原因,干部家庭“三吃一”现象较普遍,生活压力较大。三是由于地区、部门收入差异的存在,干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失衡,盲目攀比思想还较严重。3.用人机制上的缺陷严重影响工作积极性。非领导职务少,特别是部分老同志的政治待遇始终得不到解决。晋升空间较小,基层的现任中层干部正值中青年,在“能上不能下”的用人机制下,未任职的年轻干部感觉提拔无望、心灰意冷。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干部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4.干部结构欠合理。在调查的张家界市4个县区局中,国税人员平均年龄达40岁或近40岁的单位有3个,全市系统35岁以下干部越来越少,新鲜血液严重补充不足。一方面,税收征管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有些老同志受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的局限,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基层税务分局从事一线征管,各方面都吃不消。另一方面,新进人员太少且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税收专业技术人才和文秘人员欠缺。各单位都普遍反映,新招录人员中外地人多,其中很大一部分不能安心扎根山区工作。张家界市局2004年招录的4名公务员中,2人已调离,2人正准备调动。

5.岗责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存在岗位系数不合理、考核内容脱离实际、岗责考核形式化等问题。如对税收管理员和办税服务厅操作人员的考核指标过细,惩罚过重,对电子申报率的考核有点强人所难等;对机关行政科室的考核基本上是趋于形式化,很多指标都空泛且不切实际。二是岗位轮换太少。调查中发现在同一岗位工作5—10年的干部大有人在,产生了严重的厌倦和消极应付思想。调查中,许多干部职工强烈要求应加快岗位轮换的频率,缩短间隔期,希望通过在不同的岗位学习、实践,提高综合能力。三是工作强度不一。调查中77%的干部认为目前的劳动强度一般,12%的干部认为很累,1.9%的干部认为工作松散;认为工作分配苦乐不均的占71%,苦乐均匀的占19%。结合座谈情况看,少数干部承担了大量的工作,大部分干部工作较轻闲,极少数干部甚至无事可做。但绩效考核仍停留在同酬不同工、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状态,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干部培训力度不够。基层普遍反映,对于新的税收政策和业务培训不及时、不全面。上级组织的培训面不宽、参与人不多,使基层个别受训的人员承担了大量的实际工作和讲解任务。对比强烈的是,大部分操作人员“蒙着眼睛做事”,尤其是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三、对策建议

(一)创新方法,有的放矢,做活思想政治教育大文章。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如通过内部网站论坛,吸引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畅所欲言,通过手机短信平台转发人生铭言、廉政警句等进行正面引导。适当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健康有益的文艺、体育活动,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开展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不断深化思政工作。思政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应把握干部的思想脉搏,深入干部的内心世界,与干部的工作、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要关心干部疾苦,切实解决干部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形感人。

(二)疏通用人渠道,建立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一是重视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将能干事、会干事、肯干事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关键岗位锻炼,让想干事的人有舞台,会干事的人有地位。二是提拔任用干部不能对40岁左右干部搞一刀切。在考试考核、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应结合实际,视其工作能力、业绩等综合情况,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三是选拔录用公务员应注重对基层局的“智力扶贫”,多为基层输送一些留得住、用得着的专业技术人才。四是积极为外地干部提供生活和工作的便利,并在工作待遇、政治待遇上给予适当的倾斜。

(三)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岗责体系建设,增强岗责体系考核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根据工作难易程度和贡献大小,合理设置岗位系数,完善奖金分配制度,切实解决同酬不同工,苦乐不均的弊端。在考核中应注重以人为本,结合实际充分考虑,同时要顾及干部的承受能力。

(四)进一步做好干部培训工作。在培训方式上,全方位、多角度地开拓干部视野,积极营造个人学习与系统培训相结合的内在机制和环境。针对基层反映的税收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建立内部网站专栏、发行税收业务专刊等形式,及时解答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提高干部对税收业务处理的熟练程度,减少干部对工作出错的担心。在培训内容上,围绕税收中心工作,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全员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和重要岗位人才培训

第二篇:关于职工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职工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现,不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加,职工的思想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因此,要化解各种矛盾,消除不稳定的因素,就必须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就必须要研究职工所关心的问题,要在分析职工思想状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一、职工思想中的主流意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大职工比以往更加关注改革开放的成果,更有了参与企业改革的积极性,他们也更关心企业的发展,维护企业的稳定和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在他们身上更多呈现出的是支持改革、参与竞争、正视现实、自我发展、开阔视野,与时代共进的思想主流。他们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感增强了。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广大职工对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取得的成果总体上是满意的,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拥护的,大多数职工对改革开放的评价是满意或基本满意。即使在困难企业,职工也没有因为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而否定改革的成果。许多职工仍从大局出发,对改革开放的成果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是对改革的承受力加大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职工的思想被激活了,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了。改革初期职工思想的“热点”问题已经转移。许多职工都能认识到“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是企业改革脱困的必由之路。大多数职工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我们在调查时,有位工人是这样说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我不下岗谁下岗”!还有一个单位,在工友之间竟出现了新老职工都想让对方留下来的感人场面。

三是对企业命运的关切度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职工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广大职工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关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职工对企业经营者的评判、对企业前途的关心都能同自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应该说与前些年相比,今天的职工更加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加关心市场的需求,更加关心企业的经济效益了。

四是职工的就业观念、择业观念也在不断改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价值观念更趋实际。在就业观念上他们更能正确对待职业和岗位,更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客观地面对现实。即便是一些企业把岗位之间的收入差距拉的很大,但个别职工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了低薪岗位。职工的择业观念较前些年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更多的职工看重的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他们更追求其自身发展的环境。个别工人说的更直接;只要能养家糊口就行。“职工的竞争意识和自主择业意识正在不断增强。

五是爱国主义思想不断得以强化。近年来,广大职工对重大的政治事件都表示出极大的关注。香港、澳门的回归,更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爱国热情。他们对当前的台湾局势与和平统一祖国的前景,同样十分关注。从职工思想的反映可以看出,大多数职工都能认识到,只有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威望和地位。

二、职工思想中的消极倾向

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我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已发生并将继续发生变化。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长期积累的问题逐渐显现,各种矛盾相对集中。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同职工群众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也在不断增多。许多社会现象也会诱发职工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职工思想认识中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会逐渐显露出来,有些可能会引起职工的思想波动和心理失衡,职工表现出来的一些消极倾向,主要有以下五种心态:

一是矛盾心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职工的心理活动也比以前更活跃和复杂。大量的社会现象、大力度的改革对职工的心理影响也越来越大。目前,在职工中因工作、生活、婚恋、家庭、经济、人际关系等问题,都会产生许多心理矛盾。在对待改革的态度上,有些职工盼改革、怕改革,产生既盼又怕的矛盾心理;在利益分配上他们既厌恶”大锅饭“,又怕打碎”大锅饭“去承担风险;在用工上,他们既想参与竞争,又怕在竞争中被淘汰等。职工的心理压力加大了,他们必须要面临各种风险压力、期待压力和情感压力。以前工作的稳定性和优越性给职工以极大的安全感,而今,心理上的安全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风险。

二是失衡心理。由于新旧体制同时并存,发展极不平衡。有些改革、方针、政策和措施尚未完全配套,使职工心理”落差“较大,造成心理失衡。一些职工感到,改革总是以牺牲职工的利益为代价,于是就有人认为改革越深化,职工的地位越下降。尽管中央一再强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但落实到基层就显得苍白无力了。职工的心理失衡同社会和企业的急剧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面对社会的腐败现象,许多职工表现出了一种消极的思想趋向,如用民谣作为载体来发泄其不满的情绪。职工对深化改革过程中部分企业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借机敛财的现象深恶痛绝。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部分企业职工生活受到了很大冲击,承受着来自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由于客观条件与主观的愿望的反差太大,造成职工的思想活动向极端发展。一些职工认为煤矿企业职工收入偏

低,经济地位下降,同时,也感到政治地位的降低。部分职工认为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往往忽视了企业职工的利益,医疗改革、住房改革、教育改革无一不在加重企业职工的负担,产业工人付出的改革成本过高,这也是造成职工心理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怀旧心理。煤炭企业进入市场后,由于供大于求,煤炭销售难、货款回收难、职工开资难,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职工不能正常开资,企业的生产不能正常运行。在这种情况下职工思想和行为上出现的短期化倾向也就在所难免。个别职工可能就会产生越改革越不如从前的心理。一位老工人曾直言?quot;改革力度越来越大,工资拖欠越来越多,职工生活越来越差。”也有个别职工对国企三年脱困的信心不足,看不出国企改革的亮点,甚至有人把企业改制说成是“企业换牌子、领导换帽子、工人掏票子”。

四是自卑心理。一些职工的主人翁自豪感随经济地位的变化而失落。部分职工的自卑感、压抑感代替了往日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在五六十年代,煤矿工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很强,他们会为自己是一名煤矿工人而感到无上荣光,但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煤炭行业的职工收入远远落后于其它行业,于是,一些工人就感到在煤炭企业工作是进错了门,在同其它好的企业相比时,他们的自卑心理相当严重,再加上市场经济就是以效益论英雄,对亏损企业的职工可以说是不屑一顾。煤矿职工也就难免会有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了。五是依赖心理。在职工产生自卑心理的同时,也有一部分职工存在着依赖心理。煤炭企业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是十分严重的,大一统的观念较强,长期受“计划等上级下达,村料靠上级供应,销售靠上级统包”的影响。“等靠要”思想严重,一切依赖国家,一切依赖上级。一遇到困难就找主管部门和上级领导,事事找上级靠国家。特别是一些资源衰竭矿井的干部和职工放不下企业的架子,靠国家贷款,靠政府扶贫。以?quot;大锅饭“都已成”大锅汤"了可还不积极地去寻找出路,至今还有一部分职工仍然认为自己进了煤矿的门就是国家的人,企业就要管他一辈子。

总之,在企业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职工的不良文化心态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改革中存在的某些失误,也有职工思想观念上的偏见;既有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又有职工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既有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职工认识上的局限;既有政策上的问题也有现实中的问题;既有主观方面的问题也有客观方面的影响。

三、对职工不良心态的调适措施

大量的事实表明,在社会转型期,特别是国企改革不断深化,但还未完全到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需重新调整,但市场机制还未完全形成,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不断加剧,在新的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情况下,职工思想最为活跃,极易形成一些不良的文化心态,应该说,这是社会现实在职工思想中的客观反映,但必须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如果不良心态不能得到调适,就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会积淀成社会发展中的阻力,进而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心理调适措施,通过文化整合、自我调控、环境影响、舆论引导、真情感动等措施,使职工排除心理障碍,化解心理矛盾,保持心理平衡。

--进行文化整合。面对改革攻坚、经济关系、利益关系调整中出现的下岗、失业、分配差距过大等现实问题,面对新旧两种体制交替过程中消极腐败易发、多发、频发的特殊历史现象,一些职工在分辨先进与落后、主流与支流、正确与谬误中产生了许多模糊认识,产生了许多心理矛盾。要消除这些心理矛盾就必须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对职工的心理施加一种无形的压力,使职工思想、心理和行为受到不同形式的影响。这一过程就是文化整合的过程。企业要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在职工心理调适过程中的影响、同化和整合作用,从而使职工开阔视野、顺应趋势、调整心态、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改革与发展的潮流中。

--注重自我调控。职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思想反映,都可以从他们所从事的各种具体活动中找到依据。因此,我们要不断研究职工思想变化的规律性,引导职工进行心理的自我调控。其方法一是理智性心理矛盾的调适。主要是把握思想脉博及时抑制职工的消极情绪、情感,消除工作中的单调乏味,保持职工对工作的兴趣,让职工循序渐进地工作。二是情感性心理障碍的调适。注意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帮助职工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引导职工在情感爆发时,进行适度渲泄和放松,让职工有张有驰,生活乐观开朗,保持良好的心境。三是意志性心理障碍的调适。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完善职工的个性心理,对职工进行信仰、信念、信心的教育,帮助职工养成具有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四是焦虑心理的调适。在企业普遍进行减员分流的过程中,要让职工有一种压力和紧迫感,但要帮助职工克服过度的焦虑感,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和公平竞争的条件。

--优化企业环境。职工心理不仅会受信仰、信念、理想、需要、动机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会受社会环境、企业环境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同的企业环境对职工会本稿件版权属于517878秘书网产生不同的影响,良好的企业环境会使企业职工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而不良的企业环境会使职工产生一种消极的心理。企业通过正确的舆论、良好的风气、规范的要求对职工进行长期的影响,使职工逐渐适应群体的要求,促进职工个体行为与群体趋向保持一致。一个企业如果经营者公正廉洁,领导班子坚强有力,职工群众团结奋进、正气上升、人际关系和谐,那么,职工也就很容易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即使是一个落后的职工在这个集体里也是很容易变好的。

--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在国企深化改革过程中,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取向必然会发生变化,如果

第三篇:关于职工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现,不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加,职工的思想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因此,要化解各种矛盾,消除不稳定的因素,就必须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就必须要研究职工所关心的问题,要在分析职工思想状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一、职工思想中的主流意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大职工比以往更加关注改革开放的成果,更有了参与企业改革的积极性,他们也更关心企业的发展,维护企业的稳定和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在他们身上更多呈现出的是支持改革、参与竞争、正视现实、自我发展、开阔视野,与时代共进的思想主流。他们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感增强了。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广大职工对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取得的成果总体上是满意的,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拥护的,大多数职工对改革开放的评价是满意或基本满意。即使在困难企业,职工也没有因为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而否定改革的成果。许多职工仍从大局出发,对改革开放的成果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是对改革的承受力加大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职工的思想被激活了,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了。改革初期职工思想的“热点”问题已经转移。许多职工都能认识到“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是企业改革脱困的必由之路。大多数职工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我们在调查时,有位工人是这样说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我不下岗谁下岗”!还有一个单位,在工友之间竟出现了新老职工都想让对方留下来的感人场面。

三是对企业命运的关切度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职工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广大职工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关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职工对企业经营者的评判、对企业前途的关心都能同自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应该说与前些年相比,今天的职工更加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加关心市场的需求,更加关心企业的经济效益了。

四是职工的就业观念、择业观念也在不断改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价值观念更趋实际。在就业观念上他们更能正确对待职业和岗位,更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客观地面对现实。即便是一些企业把岗位之间的收入差距拉的很大,但个别职工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了低薪岗位。职工的择业观念较前些年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更多的职工看重的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他们更追求其自身发展的环境。个别工人说的更直接;只要能养家糊口就行。“职工的竞争意识和自主择业意识正在不断增强。

五是爱国主义思想不断得以强化。近年来,广大职工对重大的政治事件都表示出极大的关注。香港、澳门的回归,更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爱国热情。他们对当前的台湾局势与和平统一祖国的前景,同样十分关注。从职工思想的反映可以看出,大多数职工都能认识到,只有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威望和地位。

二、职工思想中的消极倾向

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我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已发生并将继续发生变化。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长期积累的问题逐渐显现,各种矛盾相对集中。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同职工群众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也在不断增多。许多社会现象也会诱发职工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职工思想认识中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会逐渐显露出来,有些可能会引起职工的思想波动和心理失衡,职工表现出来的一些消极倾向,主要有以下五种心态:

一是矛盾心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职工的心理活动也比以前更活跃和复杂。大量的社会现象、大力度的改革对职工的心理影响也越来越大。目前,在职工中因工作、生活、婚恋、家庭、经济、人际关系等问题,都会产生许多心理矛盾。在对待改革的态度上,有些职工盼改革、怕改革,产生既盼又怕的矛盾心理;在利益分配上他们既厌恶”大锅饭“,又怕打碎”大锅饭“去承担风险;在用工上,他们既想参与竞争,又怕在竞争中被淘汰等。职工的心理压力加大了,他们必须要面临各种风险压力、期待压力和情感压力。以前工作的稳定性和优越性给职工以极大的安全感,而今,心理上的安全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风险。

二是失衡心理。由于新旧体制同时并存,发展极不平衡。有些改革、方针、政策和措施尚未完全配套,使职工心理”落差“较大,造成心理失衡。一些职工感到,改革总是以牺牲职工的利益为代价,于是就有人认为改革越深化,职工的地位越下降。尽管中央一再强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但落实到基层就显得苍白无力了。职工的心理失衡同社会和企业的急剧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面对社会的~现象,许多职工表现出了一种消极的思想趋向,如用民谣作为载体来发泄其不满的情绪。职工对深化改革过程中部分企业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借机敛财的现象深恶痛绝。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部分企业职工生活受到了很大冲击,承受着来自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由于客观条件与主观的愿望的反差太大,造成职工的思想活动向极端发展。一些职工认为煤矿企业职工收入偏低,经济地位下降,同时,也感到政治地位的降低。部分职工认为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往往忽视了企业职工的利益,医疗改革、住房改革、教育改革无一不在加重企业职工的负担,产业工人付出的改革成本过高,这也是造成职工心理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怀旧心理。煤炭企业进入市场后,由于供大于求,煤炭销售难、货款回收难、职工开资难,企

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职工不能正常开资,企业的生产不能正常运行。在这种情况下职工思想和行为上出现的短期化倾向也就在所难免。个别职工可能就会产生越改革越不如从前的心理。一位老工人曾直言?quot;改革力度越来越大,工资拖欠越来越多,职工生活越来越差。”也有个别职工对国企三年脱困的信心不足,看不出国企改革的亮点,甚至有人把企业改制说成是“企业换牌子、领导换帽子、工人掏票子”。

四是自卑心理。一些职工的主人翁自豪感随经济地位的变化而失落。部分职工的自卑感、压抑感代替了往日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在五六十年代,煤矿工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很强,他们会为自己是一名煤矿工人而感到无上荣光,但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煤炭行业的职工收入远远落后于其它行业,于是,一些工人就感到在煤炭企业工作是进错了门,在同其它好的企业相比时,他们的自卑心理相当严重,再加上市场经济就是以效益论英雄,对亏损企业的职工可以说是不屑一顾。煤矿职工也就难免会有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了。五是依赖心理。在职工产生自卑心理的同时,也有一部分职工存在着依赖心理。煤炭企业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是十分严重的,大一统的观念较强,长期受“计划等上级下达,村料靠上级供应,销售靠上级统包”的影响。“等靠要”思想严重,一切依赖国家,一切依赖上级。一遇到困难就找主管部门和上级领导,事事找上级靠国家。特别是一些资源衰竭矿井的干部和职工放不下企业的架子,靠国家贷款,靠政府扶贫。以?quot;大锅饭“都已成”大锅汤“了可还不积极地去寻找出路,至今还有一部分职工仍然认为自己进了煤矿的门就是国家的人,企业就要管他一辈子。

总之,在企业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职工的不良文化心态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改革中存在的某些失误,也有职工思想观念上的偏见;既有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又有职工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既有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职工认识上的局限;既有政策上的问题也有现实中的问题;既有主观方面的问题也有客观方面的影响。

三、对职工不良心态的调适措施

大量的事实表明,在社会转型期,特别是国企改革不断深化,但还未完全到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需重新调整,但市场机制还未完全形成,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不断加剧,在新的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情况下,职工思想最为活跃,极易形成一些不良的文化心态,应该说,这是社会现实在职工思想中的客观反映,但必须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如果不良心态不能得到调适,就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会积淀成社会发展中的阻力,进而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心理调适措施,通过文化整合、自我调控、环境影响、~引导、真情感动等措施,使职工排除心理障碍,化解心理矛盾,保持心理平衡。

--进行文化整合。面对改革攻坚、经济关系、利益关系调整中出现的下岗、失业、分配差距过大等现实问题,面对新旧两种体制交替过程中消极~易发、多发、频发的特殊历史现象,一些职工在分辨先进与落后、主流与支流、正确与谬误中产生了许多模糊认识,产生了许多心理矛盾。要消除这些心理矛盾就必须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对职工的心理施加一种无形的压力,使职工思想、心理和行为受到不同形式的影响。这一过程就是文化整合的过程。企业要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在职工心理调适过程中的影响、同化和整合作用,从而使职工开阔视野、顺应趋势、调整心态、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改革与发展的潮流中。

--注重自我调控。职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思想反映,都可以从他们所从事的各种具体活动中找到依据。因此,我们要不断研究职工思想变化的规律性,引导职工进行心理的自我调控。其方法一是理智性心理矛盾的调适。主要是把握思想脉博及时抑制职工的消极情绪、情感,消除工作中的单调乏味,保持职工对工作的兴趣,让职工循序渐进地工作。二是情感性心理障碍的调适。注意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帮助职工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引导职工在情感爆发时,进行适度渲泄和放松,让职工有张有驰,生活乐观开朗,保持良好的心境。三是意志性心理障碍的调适。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完善职工的个性心理,对职工进行信仰、信念、信心的教育,帮助职工养成具有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四是焦虑心理的调适。在企业普遍进行减员分流的过程中,要让职工有一种压力和紧迫感,但要帮助职工克服过度的焦虑感,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和公平竞争的条件。

--优化企业环境。职工心理不仅会受信仰、信念、理想、需要、动机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会受社会环境、企业环境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同的企业环境对职工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良好的企业环境会使企业职工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而不良的企业环境会使职工产生一种消极的心理。企业通过正确的~、良好的风气、规范的要求对职工进行长期的影响,使职工逐渐适应群体的要求,促进职工个体行为与群体趋向保持一致。一个企业如果经营者公正廉洁,领导班子坚强有力,职工群众团结奋进、正气上升、人际关系和谐,那么,职工也就很容易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即使是一个落后的职工在这个集体里也是很容易变好的。

--发挥~导向作用。在国企深化改革过程中,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取向必然会发生变化,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势必会让他们产生心理矛盾,发生思想上的混乱。~具有一定的控制力量,~通过传播能引起职工的心理变化,形成心理压力,约束每个职工的言行。正确健康的~可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而错误的~必然会导致错误的言行。企业一定坚决以工作的~优势,对职工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给予正确的引导,特别是对职工存在的热点、疑点和焦点问题进行解难释疑,从而为职工创造一种理通气顺的外部环境。

--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与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相结合。把维护职工的精

神文化权益同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民主权利统一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要做到了解人、关心人,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在对职工因利益受损和生活困难时所产生的不满情绪给予及时疏导的同时,更要努力为职工排忧解难。要知道人在困境中理想、信念最容易发生动摇,因此要特别重视做好弱势群体(下岗群体、特困群体)的思想工作,形成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同步,”输血“与”造血"并举,一时帮扶和经常帮扶共济,工会帮扶和社会帮扶结合的全方位送温暖工作的格局。

总之,新形势下职工面临新旧观念的碰撞,思想问题也呈现出多样性,表现为急剧多变的趋势,但其主流还是积极的、进步的,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这一变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不断研究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抓住热点、区分层次,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促进企业改革、推动企业发展和保持企业的稳定。

第四篇:关于职工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职工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现,不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加,职工的思想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因此,要化解各种矛盾,消除不稳定的因素,就必须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就必须要研究职工所关心的问题,要在分析职工思想状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一、职工思想中的主流意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大职工比以往更加关注改革开放的成果,更有了参与企业改革的积极性,他们也更关心企业的发展,维护企业的稳定和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在他们身上更多呈现出的是支持改革、参与竞争、正视现实、自我发展、开阔视野,与时代共进的思想主流。他们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感增强了。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广大职工对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取得的成果总体上是满意的,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拥护的,大多数职工对改革开放的评价是满意或基本满意。即使在困难企业,职工也没有因为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而否定改革的成果。许多职工仍从大局出发,对改革开放的成果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是对改革的承受力加大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职工的思想被激活了,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了。改革初期职工思想的“热点”问题已经转移。许多职工都能认识到“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是企业改革脱困的必由之路。大多数职工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我们在调查时,有位工人是这样说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我不下岗谁下岗”!还有一个单位,在工友之间竟出现了新老职工都想让对方留下来的感人场面。

三是对企业命运的关切度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职工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广 大职工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关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职工对企业经营者的评判、对企业前途的关心都能同自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应该说与前些年相比,今天的职工更加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加关心市场的需求,更加关心企业的经济效益了。

四是职工的就业观念、择业观念也在不断改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价值观念更趋实际。在就业观念上他们更能正确对待职业和岗位,更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客观地面对现实。即便是一些企业把岗位之间的收入差距拉的很大,但个别职工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了低薪岗位。职工的择业观念较前些年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更多的职工看重的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他们更追求其自身发展的环境。个别工人说的更直接;只要能养家糊口就行。“职工的竞争意识和自主择业意识正在不断增强。

五是爱国主义思想不断得以强化。近年来,广大职工对重大的政治事件都表示出极大的关注。香港、澳门的回归,更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爱国热情。他们对当前的台湾局势与和平统一祖国的前景,同样十分关注。从职工思想的反映可以看出,大多数职工都能认识到,只有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威望和地位。

二、职工思想中的消极倾向

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我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已发生并将继续发生变化。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长期积累的问题逐渐显现,各种矛盾相对集中。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同职工群众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也在不断增多。许多社会现象也会诱发职工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职工思想认识中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会逐渐显露出来,有些可能会引起职工的思想波动和心理失衡,职工表现出来的一些消极倾向,主要有以下五种心态: 一是矛盾心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职工的心理活动也比以前更活跃和复杂。大量的社会现象、大力度的改革对职工的心理影响也越来越大。目前,在职工中因工作、生活、婚恋、家庭、经济、人际关系等问题,都会产生许多心理矛盾。在对待改革的态度上,有些职工盼改革、怕改革,产生既盼又怕的矛盾心理;在利益分配上他们既厌恶”大锅饭“,又怕打碎”大锅饭“去承担风险;在用工上,他们既想参与竞争,又怕在竞争中被淘汰等。职工的心理压力加大了,他们必须要面临各种风险压力、期待压力和情感压力。以前工作的稳定性和优越性给职工以极大的安全感,而今,心理上的安全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风险。二是失衡心理。由于新旧体制同时并存,发展极不平衡。有些改革、方针、政策和措施尚未完全配套,使职工心理”落差“较大,造成心理失衡。一些职工感到,改革总是以牺牲职工的利益为代价,于是就有人认为改革越深化,职工的地位越下降。尽管中央一再强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但落实到基层就显得苍白无力了。职工的心理失衡同社会和企业的急剧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面对社会的腐败现象,许多职工表现出了一种消极的思想趋向,如用民谣作为载体来发泄其不满的情绪。职工对深化改革过程中部分企业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借机敛财的现象深恶痛绝。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部分企业职工生活受到了很大冲击,承受着来自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由于客观条件与主观的愿望的反差太大,造成职工的思想活动向极端发展。一些职工认为煤矿企业职工收入偏低,经济地位下降,同时,也感到政治地位的降低。部分职工认为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往往忽视了企业职工的利益,医疗改革、住房改革、教育改革无一不在加重企业职工的负担,产业工人付出的改革成本过高,这也是造成职工心理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怀旧心理。煤炭企业进入市场后,由于供大于求,煤炭销售难、货款回收难、职工开资难,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职工不能正常开资,企业的生产不能正常运行。在这种情况下职工思想和行为上出现的短期化倾向也就在所难免。个别职工可能就会产生越改革越不如从前的心理。一位老工人曾直言?quot;改革力度越来越大,工资拖欠越来越多,职工生活越来越差。”也有个别职工对国企三年脱困的信心不足,看不出国企改革的亮点,甚至有人把企业改制说成是“企业换牌子、领导换帽子、工人掏票子”。

四是自卑心理。一些职工的主人翁自豪感随经济地位的变化而失落。部分职工的自卑感、压抑感代替了往日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在五六十年代,煤矿工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很强,他们会为自己是一名煤矿工人而感到无上荣光,但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煤炭行业的职工收入远远落后于其它行业,于是,一些工人就感到在煤炭企业工作是进错了门,在同其它好的企业相比时,他们的自卑心理相当严重,再加上市场经济就是以效益论英雄,对亏损企业的职工可以说是不屑一顾。煤矿职工也就难免会有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了。 五是依赖心理。在职工产生自卑心理的同时,也有一部分职工存在着依赖心理。煤炭企业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是十分严重的,大一统的观念较强,长期受“计划等上级下达,村料靠上级供应,销售靠上级统包”的影响。“等靠要”思想严重,一切依赖国家,一切依赖上级。一遇到困难就找主管部门和上级领导,事事找上级靠国家。特别是一些资源衰竭矿井的干部和职工放不下企业的架子,靠国家贷款,靠政府扶贫。以?quot;大锅饭“都已成”大锅汤“了可还不积极地去寻找出路,至今还有一部分职工仍然认为自己进了煤矿的门就是国家的人,企业就要管他一辈子。

总之,在企业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职工的不良文化心态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改革中存在的某些失误,也有职工思想观念上的偏见;既有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又有职工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既有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职工认识上的局限;既有政策上的问题也有现实中的问题;既有主观方面的问题也有客观方面的影响。

三、对职工不良心态的调适措施

大量的事实表明,在社会转型期,特别是国企改革不断深化,但还未完全到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需重新调整,但市场机制还未完全形成,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不断加剧,在新的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情况下,职工思想最为活跃,极易形成一些不良的文化心态,应该说,这是社会现实在职工思想中的客观反映,但必须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如果不良心态不能得到调适,就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会积淀成社会发展中的阻力,进而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心理调适措施,通过文化整合、自我调控、环境影响、舆论引导、真情感动等措施,使职工排除心理障碍,化解心理矛盾,保持心理平衡。--进行文化整合。面对改革攻坚、经济关系、利益关系调整中出现的下岗、失业、分配差距过大等现实问题,面对新旧两种体制交替过程中消极腐败易发、多发、频发的特殊历史现象,一些职工在分辨先进与落后、主流与支流、正确与谬误中产生了许多模糊认识,产生了许多心理矛盾。要消除这些心理矛盾就必须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对职工的心理施加一种无形的压力,使职工思想、心理和行为受到不同形式的影响。这一过程就是文化整合的过程。企业要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在职工心理调适过程中的影响、同化和整合作用,从而使职工开阔视野、顺应趋势、调整心态、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改革与发展的潮流中。--注重自我调控。职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思想反映,都可以从他们所从事的各种具体活动中找到依据。因此,我们要不断研究职工思想变化的规律性,引导职工进行心理的自我调控。其方法一是理智性心理矛盾的调适。主要是把握思想脉博及时抑制职工的消极情绪、情感,消除工作中的单调乏味,保持职工对工作的兴趣,让职工循序渐进地工作。二是情感性心理障碍的调适。注意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帮助职工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引导职工在情感爆发时,进行适度渲泄和放松,让职工有张有驰,生活乐观开朗,保持良好的心境。三是意志性心理障碍的调适。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完善职工的个性心理,对职工进行信仰、信念、信心的教育,帮助职工养成具有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四是焦虑心理的调适。在企业普遍进行减员分流的过程中,要让职工有一种压力和紧迫感,但要帮助职工克服过度的焦虑感,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和公平竞争的条件。--优化企业环境。职工心理不仅会受信仰、信念、理想、需要、动机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会受社会环境、企业环境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同的企业环境对职工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良好的企业环境会使企业职工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而不良的企业环境会使职工产生一种消极的心理。企业通过正确的舆论、良好的风气、规范的要求对职工进行长期的影响,使职工逐渐适应群体的要求,促进职工个体行为与群体趋向保持一致。一个企业如果经营者公正廉洁,领导班子坚强有力,职工群众团结奋进、正气上升、人际关系和谐,那么,职工也就很容易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即使是一个落后的职工在这个集体里也是很容易变好的。--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在国企深化改革过程中,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取向必然会发生变化,如果不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势必会让他们产生心理矛盾,发生思想上的混乱。舆论具有一定的控制力量,舆论通过传播能引起职工的心理变化,形成心理压力,约束每个职工的言行。正确健康的舆论可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而错误的舆论必然会导致错误的言行。企业一定坚决以工作的舆论优势,对职工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给予正确的引导,特别是对职工存在的热点、疑点和焦点问题进行解难释疑,从而为职工创造一种理通气顺的外部环境。--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与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相结合。把维护职工的精神文化权益同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民主权利统一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要做到了解人、关心人,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在对职工因利益受损和生活困难时所产生的不满情绪给予及时疏导的同时,更要努力为职工排忧解难。要知道人在困境中理想、信念最容易发生动摇,因此要特别重视做好弱势群体(下岗群体、特困群体)的思想工作,形成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同步,”输血“与”造血"并举,一时帮扶和经常帮扶共济,工会帮扶和社会帮扶结合的全方位送温暖工作的格局。 总之,新形势下职工面临新旧观念的碰撞,思想问题也呈现出多样性,表现为急剧多变的趋势,但其主流还是积极的、进步的,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这一变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不断研究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抓住热点、区分层次,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促进企业改革、推动企业发展和保持企业的稳定。

第五篇:关于职工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现,不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加,职工的思想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因此,要化解各种矛盾,消除不稳定的因素,就必须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就必须要研究职工所关心的问题,要在分析职工思想状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一、职工思想中的主流意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大职工比以往更加关注改革开放的成果,更有了参与企业改革的积极性,他们也更关心企业的发展,维护企业的稳定和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在他们身上更多呈现出的是支持改革、参与竞争、正视现实、自我发展、开阔视野,与时代共进的思想主流。他们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感增强了。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广大职工对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取得的成果总体上是满意的,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拥护的,大多数职工对改革开放的评价是满意或基本满意。即使在困难企业,职工也没有因为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而否定改革的成果。许多职工仍从大局出发,对改革开放的成果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是对改革的承受力加大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职工的思想被激活了,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了。改革初期职工思想的“热点”问题已经转移。许多职工都能认识到“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是企业改革脱困的必由之路。大多数职工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我们在调查时,有位工人是这样说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我不下岗谁下岗”!还有一个单位,在工友之间竟出现了新老职工都想让对方留下来的感人场面。

三是对企业命运的关切度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职工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广 大职工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关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职工对企业经营者的评判、对企业前途的关心都能同自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应该说与前些年相比,今天的职工更加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加关心市场的需求,更加关心企业的经济效益了。

四是职工的就业观念、择业观念也在不断改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价值观念更趋实际。在就业观念上他们更能正确对待职业和岗位,更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客观地面对现实。即便是一些企业把岗位之间的收入差距拉的很大,但个别职工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了低薪岗位。职工的择业观念较前些年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更多的职工看重的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他们更追求其自身发展的环境。个别工人说的更直接;只要能养家糊口就行。“职工的竞争意识和自主择业意识正在不断增强。

五是爱国主义思想不断得以强化。近年来,广大职工对重大的政治事件都表示出极大的关注。香港、澳门的回归,更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爱国热情。他们对当前的台湾局势与和平统一祖国的前景,同样十分关注。从职工思想的反映可以看出,大多数职工都能认识到,只有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威望和地位。

二、职工思想中的消极倾向

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我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已发生并将继续发生变化。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长期积累的问题逐渐显现,各种矛盾相对集中。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同职工群众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也在不断增多。许多社会现象也会诱发职工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职工思想认识中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会逐渐显露出来,有些可能会引起职工的思想波动和心理失衡,职工表现出来的一些消极倾向,主要有以下五种心态:

一是矛盾心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职工的心理活动也比以前更活跃和复杂。大量的社会现象、大力度的改革对职工的心理影响也越来越大。目前,在职工中因工作、生活、婚恋、家庭、经济、人际关系等问题,都会产生许多心理矛盾。在对待改革的态度上,有些职工盼改革、怕改革,产生既盼又怕的矛盾心理;在利益分配上他们既厌恶”大锅饭“,又怕打碎”大锅饭“去承担风险;在用工上,他们既想参与竞争,又怕在竞争中被淘汰等。职工的心理压力加大了,他们必须要面临各种风险压力、期待压力和情感压力。以前工作的稳定性和优越性给职工以极大的安全感,而今,心理上的安全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风险。

二是失衡心理。由于新旧体制同时并存,发展极不平衡。有些改革、方针、政策和措施尚未完全配套,使职工心理”落差“较大,造成心理失衡。一些职工感到,改革总是以牺牲职工的利益为代价,于是就有人认为改革越深化,职工的地位越下降。尽管中央一再强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但落实到基层就显得苍白无力了。职工的心理失衡同社会和企业的急剧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面对社会的腐败现象,许多职工表现出了一种消极的思想趋向,如用民谣作为载体来发泄其不满的情绪。职工对深化改革过程中部分企业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借机敛财的现象深恶痛绝。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部分企业职工生活受到了很大冲击,承受着来自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由于客观条件与主观的愿望的反差太大,造成职工的思想活动向极端发展。一些职工认为煤矿企业职工收入偏低,经济地位下降,同时,也感到政治地位的降低。部分职工认为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往往忽视了企业职工的利益,医疗改革、住房改革、教育改革无一不在加重企业职工的负担,产业工人付出的改革成本过高,这也是造成职工心理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怀旧心理。煤炭企业进入市场后,由于供大于求,煤炭销售难、货款回收难、职工开资难,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职工不能正常开资,企业的生产不能正常运行。在这种情况下职工思想和行为上出现的短期化倾向也就在所难免。个别职工可能就会产生越改革越不如从前的心理。一位老工人曾直言?quot;改革力度越来越大,工资拖欠越来越多,职工生活越来越差。”也有个别职工对国企三年脱困的信心不足,看不出国企改革的亮点,甚至有人把企业改制说成是“企业换牌子、领导换帽子、工人掏票子”。

四是自卑心理。一些职工的主人翁自豪感随经济地位的变化而失落。部分职工的自卑感、压抑感代替了往日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在五六十年代,煤矿工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很强,他们会为自己是一名煤矿工人而感到无上荣光,但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煤炭行业的职工收入远远落后于其它行业,于是,一些工人就感到在煤炭企业工作是进错了门,在同其它好的企业相比时,他们的自卑心理相当严重,再加上市场经济就是以效益论英雄,对亏损企业的职工可以说是不屑一顾。煤矿职工也就难免会有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了。 五是依赖心理。在职工产生自卑心理的同时,也有一部分职工存在着依赖心理。煤炭企业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是十分严重的,大一统的观念较强,长期受“计划等上级下达,村料靠上级供应,销售靠上级统包”的影响。“等靠要”思想严重,一切依赖国家,一切依赖上级。一遇到困难就找主管部门和上级领导,事事找上级靠国家。特别是一些资源衰竭矿井的干部和职工放不下企业的架子,靠国家贷款,靠政府扶贫。以?quot;大锅饭“都已成”大锅汤“了可还不积极地去寻找出路,至今还有一部分职工仍然认为自己进了煤矿的门就是国家的人,企业就要管他一辈子。

总之,在企业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职工的不良文化心态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改革中存在的某些失误,也有职工思想观念上的偏见;既有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又有职工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既有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职工认识上的局限;既有政策上的问题也有现实中的问题;既有主观方面的问题也有客观方面的影响。

三、对职工不良心态的调适措施

大量的事实表明,在社会转型期,特别是国企改革不断深化,但还未完全到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需重新调整,但市场机制还未完全形成,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不断加剧,在新的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情况下,职工思想最为活跃,极易形成一些不良的文化心态,应该说,这是社会现实在职工思想中的客观反映,但必须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如果不良心态不能得到调适,就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会积淀成社会发展中的阻力,进而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心理调适措施,通过文化整合、自我调控、环境影响、舆论引导、真情感动等措施,使职工排除心理障碍,化解心理矛盾,保持心理平衡。

--进行文化整合。面对改革攻坚、经济关系、利益关系调整中出现的下岗、失业、分配差距过大等现实问题,面对新旧两种体制交替过程中消极腐败易发、多发、频发的特殊历史现象,一些职工在分辨先进与落后、主流与支流、正确与谬误中产生了许多模糊认识,产生了许多心理矛盾。要消除这些心理矛盾就必须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对职工的心理施加一种无形的压力,使职工思想、心理和行为受到不同形式的影响。这一过程就是文化整合的过程。企业要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在职工心理调适过程中的影响、同化和整合作用,从而使职工开阔视野、顺应趋势、调整心态、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改革与发展的潮流中。

--注重自我调控。职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思想反映,都可以从他们所从事的各种具体活动中找到依据。因此,我们要不断研究职工思想变化的规律性,引导职工进行心理的自我调控。其方法一是理智性心理矛盾的调适。主要是把握思想脉博及时抑制职工的消极情绪、情感,消除工作中的单调乏味,保持职工对工作的兴趣,让职工循序渐进地工作。二是情感性心理障碍的调适。注意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帮助职工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引导职工在情感爆发时,进行适度渲泄和放松,让职工有张有驰,生活乐观开朗,保持良好的心境。三是意志性心理障碍的调适。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完善职工的个性心理,对职工进行信仰、信念、信心的教育,帮助职工养成具有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四是焦虑心理的调适。在企业普遍进行减员分流的过程中,要让职工有一种压力和紧迫感,但要帮助职工克服过度的焦虑感,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和公平竞争的条件。

--优化企业环境。职工心理不仅会受信仰、信念、理想、需要、动机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会受社会环境、企业环境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同的企业环境对职工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良好的企业环境会使企业职工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而不良的企业环境会使职工产生一种消极的心理。企业通过正确的舆论、良好的风气、规范的要求对职工进行长期的影响,使职工逐渐适应群体的要求,促进职工个体行为与群体趋向保持一致。一个企业如果经营者公正廉洁,领导班子坚强有力,职工群众团结奋进、正气上升、人际关系和谐,那么,职工也就很容易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即使是一个落后的职工在这个集体里也是很容易变好的。

--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在国企深化改革过程中,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取向必然会发生变化,如果不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势必会让他们产生心理矛盾,发生思想上的混乱。舆论具有一定的控制力量,舆论通过传播能引起职工的心理变化,形成心理压力,约束每个职工的言行。正确健康的舆论可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而错误的舆论必然会导致错误的言行。企业一定坚决以工作的舆论优势,对职工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给予正确的引导,特别是对职工存在的热点、疑点和焦点问题进行解难释疑,从而为职工创造一种理通气顺的外部环境。

--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与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相结合。把维护职工的精神文化权益同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民主权利统一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要做到了解人、关心人,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在对职工因利益受损和生活困难时所产生的不满情绪给予及时疏导的同时,更要努力为职工排忧解难。要知道人在困境中理想、信念最容易发生动摇,因此要特别重视做好弱势群体(下岗群体、特困群体)的思想工作,形成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同步,”输血“与”造血"并举,一时帮扶和经常帮扶共济,工会帮扶和社会帮扶结合的全方位送温暖工作的格局。

总之,新形势下职工面临新旧观念的碰撞,思想问题也呈现出多样性,表现为急剧多变的趋势,但其主流还是积极的、进步的,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这一变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不断研究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抓住热点、区分层次,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促进企业改革、推动企业发展和保持企业的稳定。

下载对国税人员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国税人员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职工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当前职工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近年来铁路改革创新不断,而每一次改革都会对职工思想产生一定的冲击,所以加快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培养企业人才,促进铁路跨越式发展,建设和谐......

    思想状况调查

    潍坊医学院2013届本科毕业生思想状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此次调查问卷主要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届毕业生的思想状况和就业动态,帮助同学们顺利就业,为学校切实做好就业工作......

    对当前监狱青年警察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周朝阳为了解和把握当前监狱青年民警队伍的思想状况,提高青年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利用公正文明执法教育整顿之机在监狱内部采取问卷调查、指定回答、个案随......

    对*乡党员队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对*乡党员队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乡共21个村,耕地31125亩, 2002年工农业总产值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多元,乡村两级总债务2638.08万元,在城郊7个乡中属经济欠发达的乡。人口......

    对*乡党员队伍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乡共21个村,耕地31125亩,2002年工农业总产值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多元,乡村两级总债务2638.08万元,在城郊7个乡中属经济欠发达的乡。人口总数28027人,其中党员1086人,占总......

    对民办高校的特点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档

    对民办高校的特点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作者:西京学院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2007-9-3------------------杨来葆(西京学院,西安710......

    青山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了解并掌握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积极的道德品质,对于青少年的健康......

    浙江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状况调查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浙江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状况调查与思考 作者:孔朝阳 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12期 摘要: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主体,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关系到基本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