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朝代灭亡原因,这才是真正的学历史!

时间:2019-05-13 02:31: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各朝代灭亡原因,这才是真正的学历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各朝代灭亡原因,这才是真正的学历史!》。

第一篇:中国各朝代灭亡原因,这才是真正的学历史!

中国各朝代灭亡原因,这才是真正的学历史!

(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471年。夏王朝的建立,从禹开始。禹的父亲崇伯鲧,是雄据大河南岸位于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领。有崇氏与在大河北岸太行山东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经验的部落。

在尧舜时期,为了争夺王权,鲧与共工先后对尧舜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都失败了后来,禹又继续联合共工氏以及其他众多的部落,在伊、洛、河、济一带,逐步展开治水的工作。禹接任了鲧的职位,放弃了鲧“堵”的治水方略,改为以疏导为主,就是依据地势的高下,疏导高地的川流积水,使肥沃的平原能减少洪水泛滥的灾害。经过治理之后,原来大都集中在大平原边沿地势较高地区的居民,纷纷迁移到比较低平的原野中,开垦那些肥沃的土地。那些草木茂盛、禽兽繁殖的薮泽地,成为人们乐于定居的地方。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这就为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灭亡原因:

1、内部生产力的衰退;

2、外部环境的长期不稳定;

3、夏王朝统治阶级的观念;

4、夏“桀”的个人因素(整日沉湎与声色犬马,大兴土木,亲近佞人)

商王朝(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夏朝之诸侯国部落首领契因被封于商,所以他的后世子孙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将自己建立的王朝称为“商”;至盘庚,又将国都迁往殷,所以商朝又称为“殷”。经历17代31王(共510年)后,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

灭亡原因:

1、商朝后期,绝大多数奴隶主贵族的生活奢侈腐朽,而且对待奴隶十分残酷。如人祭和人殉等;

2、奴隶主贵族对平民和奴隶们的剥削和奴役日益加剧,阶级矛盾激化;

3、商朝统治者连年对外进行战争,大规模地对夷方用兵,国内的青壮年几乎都被征发,加剧了国内的矛盾;

4、战争俘获的奴隶太多,他没有处理好奴隶的安置,导致了大量的奴隶反水。

周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一个世袭王朝,分为“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与“东周”(公元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丰京,成王时期营建洛邑;西周末年,周平王姬宜臼从镐京东迁洛邑后,史称东周。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及“战国”(战国七雄:齐、楚、燕、魏、韩、赵、秦)两部分。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约为791年。

灭亡原因:

1、地震、旱灾等自然灾害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极大损失,也让危机日重的西周王朝雪上加霜;

2、周厉王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传至周幽王又破坏宗法制度,“废后立妾,废嫡立庶”并“烽火戏诸侯”使诸侯们失去了对他的信任;

3、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与周朝王权的关系渐渐疏远;

4、少数民族犬戎攻打镐京,西周灭亡。

5、分封制使得周天子的权力架空,加之周平王东迁后更加沦为傀儡;

6、周朝的宗法制遭到破坏,各地诸侯王的势力日渐增大;并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断发展自己势力。

秦王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王朝,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而来,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共融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原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其始祖伯益曾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了嬴姓。伯益的后人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凭着他的本事,马繁殖得很快。

周孝王于是把秦谷(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面)一带分封给他,这就是“秦”的起源。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至雒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开始建国,占领东周王室在关中的领地。春秋时期秦穆公任用虞国的百里奚为相,辅佐其施德诸侯,树大国威,向西拓展称霸西戎;而秦孝公起用“商鞭变法”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等富国强兵政策,使其为后来一统中国奠定了结实的基础,《史记》记载“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后秦王嬴政灭掉了关东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后北击匈奴,南服百越。首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维护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灭亡原因:

1、统一后,没有给人民休养生息,徭役、兵役、赋税负担沉重;

2、政策律法没有做及时调整,和平治世下刑法依然残酷;

3、政府运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像陈胜吴广这样的一群亡命之徒,也能攻下大泽乡;

4、原六国贵族后裔复辟势力过于强大,秦二世个人能力素质有限;

5、各地起义风起云涌时,而统治者仍忙于宫廷斗争;最终导致秦朝内部统治四分五裂,完全丧失平叛的主动权。

汉王朝(前202—公元220年),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和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又因皇帝姓刘而称“刘汉”。汉高祖刘邦至汉景帝刘启时期的汉朝,经济实力缓慢上升,成为世界第一大帝国,汉武帝时期,大汉王朝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霍去病越千里大漠大败匈奴,封狼居胥而还,最远达到今天的俄罗斯贝加尔湖附近,匈奴帝国战败而向西狼狈逃遁。

中亚和西域各大国也都闻而惧之。张骞出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降服中亚大国大宛,西域臣服,开拓了“北绝大漠、西逾葱岭、东越朝鲜、南至大海”的广袤国土,昭宣时期再次复兴。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开创了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汉朝时期,许多人将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其疆域鼎盛时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南至日南郡,东至临屯郡,西至葱岭。

西汉平帝时期(公元元年),全国人口达6000万左右,且文化的统一。两汉王朝有“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光武中兴”“明章之治”,为华夏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华夏族因此逐渐被称为“汉族”。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灭亡原因:

1、外戚、宦官势力膨胀,各自结成利益集团,无休止的争斗乱政;

2、娃娃皇帝太多(皇帝年幼,必然是太后临朝,依靠外戚掌权);

3、土地兼并严重(私有化),大量农民失去土地;

4、地主豪势力强大,后期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5、黄巾起义导致地方武装兴起,中央失去控制。

魏晋朝(220年—266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灭亡原因:

1、新魏主更换太快,后期太小,难以驾驭士族权臣;

2、宗室权力被过分削弱“煮豆燃豆萁”,外姓将领独大,夺权时曹魏皇室没有外援;

3、司马懿太长寿,强大的司马氏家族兴起无人制衡。

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之一。265年司马炎自立为皇帝,国号晋(265年—316年),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

此后是绵延16年的“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后,晋愍帝迁都长安,使少数民族乘虚而入,建立了十六个国家,3年后匈奴族首领刘渊攻克长安,俘晋愍帝,316年西晋灭,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317年-420年),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

灭亡原因:

1、统治集团腐朽,政治制度落后,权力分散;

2、白痴晋惠帝无力控制全局,导致宫廷实权派内斗,以及八王之乱,耗竭了国力;

3、没有正确处理好民族矛盾,导致小数民族入侵(五胡乱华)。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五胡指匈奴、鲜卑、羯胡、氐、羌;十六国指前赵(匈奴)、后赵(羯)、前凉(汉)、后凉(氐)、南凉(鲜卑)、北凉(匈奴)、西凉(汉)、前秦(氐)、后秦(羌)、西秦(鲜卑)、前燕(鲜卑)、后燕(鲜卑)、南燕(鲜卑)、北燕(高句丽、汉)、胡夏(匈奴铁弗)、成汉(氐)】,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刘宋、南齐、萧梁、陈,四个政权的更迭,但这中间除梁元帝以江陵作都3年外,其余的时间,南方各朝的京城始终建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刘宋(420-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强、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历4代8帝,共60年。南齐(479-502年)国祚短暂,只有24年,但由于争杀频繁,竟历3代7帝,平均3年一帝,是中国历史上帝王更换极快的一朝。萧梁(502-557年)历3代4帝,共56年,其中武帝萧衍个人享国时间最久,几近半个世纪。陈(557-589年)首尾凡33年,历3代5帝。陈承衰梁之弊,是版图狭窄、人口孤弱、力量单薄的王朝,加之统治者又极度腐败,最终丧亡于北方强敌之手;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9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与我国南朝同时代并存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北魏、东魏、西魏及北周均由鲜卑族建立,北齐则由胡化汉人所建。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世族、齐民编户、依附人及奴隶,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埃兰沙赫尔),南到东南亚与印度。

灭亡原因:(南朝)

1、门阀势力各自为政,门阀与皇权摩擦争斗不断;

2、受外来势力经常侵扰,经济受创,政权不是很牢固;

3、部分皇帝昏庸残暴,荒淫奢侈,激起地方将领叛乱;(北朝)

1、六镇(北魏贵族将领)之乱,引起了各族人民激烈的斗争;

2、土地兼并严重引发社会矛盾,动摇国家(东魏、北齐)根基;

3、权臣势力过大,皇帝年幼(西魏、北周)难以驾驭。

隋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一个重要的朝代,隋朝更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史学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称隋唐。隋朝源自581年隋文帝杨坚受禅于北周静帝建立隋朝,至619年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隋朝灭亡为止,国祚38年。581年北周静帝禅让给杨坚,北周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在政治制度方面,隋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制定出完整的科举制度,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能力。

另外还建立政事堂议事制度、监察制度、考绩制度,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深刻影响到唐朝与后世的政治制度。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采清差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这些政策成就了隋初的开皇之治。为了巩固隋朝发展,隋文帝与隋炀帝兴建举世闻名的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建立京师大兴城(今西安)和东都(洛阳)。外交方面,隋朝的盛世也使得高昌、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内属的东突厥等都受隋朝文化与典章制度影响,外交交流以日本的遣隋使最为著名。

灭亡原因:

1、大一统表面下的各种割据势力暗流涌动,统治基础很不稳固;

2、门阀对科举制度不满,与敌恶势力勾结,对抗皇权;

3、隋炀帝个人因素: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穷奢极欲与滥用民力;但是,像搞科举、建东都、修驰道、凿运河、征高丽,都是苦在当代,功在千秋的。

唐王朝(618—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618年由李渊建立,定都长安(今西安)。并且设有东都洛阳、北都太原等等陪都。627年,李世民登基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以后,武则天以周代唐,史称武周,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政治清明,经济雄厚,军事强盛,四夷宾服,万邦来朝,开创了全盛的“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后,国力日趋衰败。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从此中国进入了进入五代十国(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十国指的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荆南、北汉)时期。唐朝共历274年(包括武周是289年),20位皇帝。唐朝声誉远及海外,与南亚、西亚和欧洲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各个民族与宗教,进行交流融合,成为了开放的国际文化。唐诗、科技、文化艺术极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灭亡原因:

1、边患不断(如安史之乱、安南叛乱、外有吐蕃入侵等),藩镇割据;

2、宦官专权(如李辅国等),党争内耗(如牛李党争);

3、长年战乱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阻碍了经济发展,引起农民起义与外族入侵。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五代十国本质上是唐朝藩镇割据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续。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为国,其中位在华北地区,军力强盛的藩镇国家即五代,其中有些是沙陀族所建立的。这五国虽然实力强大,但无力控制整个中国本土,只是藩镇型的朝廷。而其他割据一方的藩镇,有些自立为帝,有些奉五代为宗主国,其中十个国龄较长、国力较强的统称为十国。

本时期时常发生地方实力派叛变夺位的情况,使得战乱不止,统治者多重武轻文。中国的内乱,也带给契丹国南侵的机会,辽国得以建立。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其间河西和交趾地区逐渐离心,交趾(越南)最终脱离中国独立。五代共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五个朝代。公元907年汴州朱温篡唐建立后梁,这是五代十国的开始。太原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后梁,后唐建国。后唐之后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孙与部属。后唐历经后唐明宗的扩张与整顿,国力强盛,但发生内乱后,被石敬瑭引契丹军攻灭,后晋建立。不久契晋关系恶化,契丹军南下灭后晋,建立辽朝。

同时刘知远在太原建立后汉,收复中原。郭威篡后汉建后周,后周世宗柴荣苦心经营,使后周隐隐有一统天下的希望,但柴荣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时不幸病亡。后周随后被赵匡胤所篡,五代结束。在五代更迭中,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荆南、北汉十个割据政权,合称十国。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后,与其弟宋太宗赵光义相继消扫荡群雄,公元979年,赵光义灭北汉,实现统一。

灭亡原因:

1、藩镇势力依然强大,新生政权也无法控制,以致内乱战争不断;

2、不少君主昏庸淫乱、残暴蛮横,军务松弛,贪官暴吏欺压百姓;

3、权臣勾结外族作乱,以及外族反扑中原掳掠杀伐;

4、政权太多,赋敛苛重,战事频繁,社会秩序、经济基础破坏严重。

宋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北宋和南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北宋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在军事上积弱,1127年徽、钦二帝受金人掳去,迫使宋室南迁。1127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靖康之变后宋高宗赵构在应天府南京(今商丘)仓促登基,继承皇位,后南迁定都在临安府(杭州),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后期抗蒙战争连年,到1276年,元朝军队攻占临安,1279年,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有学者认为宋朝灭亡是“崖山之后无中国”。

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与科学创新最繁荣的时代,宋朝时中国GDP占世界比重60%,为各朝代第一,期间出现了宋明理学,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廉洁。人口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1亿1275万。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人不在少数。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灭亡原因:

1、以文制武的方针,造成了军队内相互牵制,动辄掣肘,弊病丛生;

2、后晋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使汉族江山的天然屏障失去,无法抵御外族骑兵;

3、联金抗辽、联蒙抗金决策失误,只看到了辽(金)的强大,没看到金(蒙)的危胁;

4、统治阶层对军事的无知、无能、不作为,导致了开封防御战的失利;

5、皇帝昏庸,朝政腐败,政治内斗严重,以及军费开支较大,百姓负担过重。

元王朝(1271-1368)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定都大都(今北京市)。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1260年忽必烈即位大汗并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中国。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北至北海、东到日本海,西藏和台湾第一次被纳入中国版图。元朝实行一省制,在中央设中书省,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处理政务。造成了宰相专权和内乱频发。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我国行省制度之先河。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

其间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其整体生产力不如宋朝,后期因统治腐败和民族压迫,导致农民起义,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元政权退居漠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位建国鞑靼,北元亡。

灭亡原因:

1、贵族生活糜烂,吏治腐败,政府信用破产,土地兼并严重;

2、不平等的民族等级制度,以及对人民压迫欺凌严重;

3、财政赤字高居不下,赋税过重,外加自然灾害严重;

4、管理者不注重学习,只会用武力打江山。

明王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276年。南宋灭亡五十年后,元朝统治者日益残暴黑暗,终于爆发了元末农民起义。朱元璋参加了当时的濠州大帅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分支,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1364年,朱元璋自称吴王独霸一方,史称西吴政权。1368年,朱元璋称帝,以应天府(南京)为京师,国号大明,明初定都于应天府,1421年迁都至顺天府,而应天府改称为南京。

明前期,经过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之治,国力发展迅速,到明成祖时期,国力强盛,万邦来朝,史称永乐盛世。其后的明仁宗和明宣宗时期仍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国力达到全盛,疆域辽阔。中后期由于与政治腐败导致国力下降。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毅宗朱由检于煤山自缢,明亡。随后,满清入主中原,1662年永历帝朱由榔被杀,1683年清军占领台湾,明郑结束。明朝商品经济发达,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明朝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繁盛黄金时代,史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为后世子孙所敬仰。

灭亡原因:

1、文官集团膨胀,权力过大,以及后期阉党专政危害统治;

2、外敌袭扰不断,政府添兵设饷,军费较大,造成财政经济危机;

3、资本主义萌芽,政府不注重工商业发展,大大限制商品货币的流通;

4、天灾人祸相继发生,造成流民数量大增,农民起义不断影响稳定;

5、吴三桂引清兵入关,自毁长城,帮助满清捡现成江山。清王朝(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清军入关,打败大顺农民军;同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的统治者。

入关后20年时间里,清朝先后灭亡大顺、大西和南明等政权,基本统一全国。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版图,同时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1840年鸦片战争后进入近代,清廷与侵略者分别缔结了大量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损害,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人民负担更为沉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清朝从后金建立开始算起,共有十二帝。

灭亡原因:

1、政治的黑暗腐朽,以及统治者本身腐化(慈喜)、无能(皇帝);

2、闭关锁国政策下,导致思想、制度、科技落后;

3、清政府弱软无能,面对列强的入侵,只知一味的委曲求全、割地赔款;

4、军队的失控(陆军新军在国内的变乱中倒戈相向),及其职能的倒转(军队的职能只能对外而不是对内);

5、财政赤字下,“永不加赋”的朝训被一破再破,各项加征摊派有增无减;

6、清末铁路的“国进民退”,进一步激起了民怨。

第二篇:中国各朝代介绍及灭亡原因,这才是真正的学历史!(深度收藏)

中国各朝代介绍及灭亡原因,这才是真正的学历史!(深度

收藏)

中国(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朝代灭亡的原因总结。夏王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471年。夏王朝的建立,从禹开始。禹的父亲崇伯鲧,是雄据大河南岸位于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领。有崇氏与在大河北岸太行山东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经验的部落。在尧舜时期,为了争夺王权,鲧与共工先后对尧舜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都失败了后来,禹又继续联合共工氏以及其他众多的部落,在伊、洛、河、济一带,逐步展开治水的工作。禹接任了鲧的职位,放弃了鲧“堵”的治水方略,改为以疏导为主,就是依据地势的高下,疏导高地的川流积水,使肥沃的平原能减少洪水泛滥的灾害。经过治理之后,原来大都集中在大平原边沿地势较高地区的居民,纷纷迁移到比较低平的原野中,开垦那些肥沃的土地。那些草木茂盛、禽兽繁殖的薮泽地,成为人们乐于定居的地方。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这就为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灭亡原因:

1、内部生产力的衰退;

2、外部环境的长期不稳定;

3、夏王朝统治阶级的观念;

4、夏“桀”的个人因素(整日沉湎与声色犬马,大兴土木,亲近佞人)商王朝(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夏朝之诸侯国部落首领契因被封于商,所以他的后世子孙商汤将自己建立的王朝称为“商”;至盘庚,又将国都迁往殷,所以商朝又称为“殷”。经历17代31王(共510年)后,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灭亡原因:

1、商朝后期,绝大多数奴隶主贵族的生活奢侈腐朽,而且对待奴隶十分残酷。如人祭和人殉等;

2、奴隶主贵族对平民和奴隶们的剥削和奴役日益加剧,阶级矛盾激化;

3、商朝统治者连年对外进行战争,大规模地对夷方用兵,国内的青壮年几乎都被征发,加剧了国内的矛盾;

4、战争俘获的奴隶太多,他没有处理好奴隶的安置,导致了大量的奴隶反水。周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一个世袭王朝,分为“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与“东周”(公元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丰京,成王时期营建洛邑;西周末年,周平王姬宜臼从镐京东迁洛邑后,史称东周。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及“战国”(战国七雄:齐、楚、燕、魏、韩、赵、秦)两部分。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约为791年。灭亡原因:

1、地震、旱灾等自然灾害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极大损失,也让危机日重的西周王朝雪上加霜;

2、周厉王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传至周幽王又破坏宗法制度,'废后立妾,废嫡立庶'并“烽火戏诸侯”使诸侯们失去了对他的信任;

3、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与周朝王权的关系渐渐疏远;

4、少数民族犬戎攻打镐京,西周灭亡。

5、分封制使得周天子的权力架空,加之周平王东迁后更加沦为傀儡;

6、周朝的宗法制遭到破坏,各地诸侯王的势力日渐增大;并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断发展自己势力。秦王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王朝,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而来,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共融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原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至雒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开始建国,占领东周王室在关中的领地。从秦孝公任命商鞅改革开始,经过六世的奋斗,后秦王嬴政灭掉了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后北击匈奴,南服百越。首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县制,维护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灭亡原因:

1、统一后,没有给人民休养生息,徭役、兵役、赋税负担沉重;

2、政策律法没有做及时调整,和平治世下刑法依然残酷;

3、政府运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像陈胜吴广这样的一群亡命之徒,也能攻下大泽乡;

4、原六国贵族后裔复辟势力过于强大,秦二世个人能力素质有限;

5、各地起义风起云涌时,而统治者仍忙于宫廷斗争;最终导致秦朝内部统治四分五裂,完全丧失平叛的主动权。汉王朝(前202—公元220年),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和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又因皇帝姓刘而称“刘汉”。汉高祖刘邦至汉景帝刘启时期的汉朝,经济实力缓慢上升,成为世界第一大帝国,汉武帝时期,大汉王朝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开拓了“北绝大漠、西逾葱岭、东越朝鲜、南至大海”的广袤国土,昭宣时期再次复兴。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开创了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汉朝时期,许多人将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其疆域鼎盛时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南至日南郡,东至临屯郡,西至葱岭。西汉平帝时期(公元元年),全国人口达6000万左右,且文化的统一。两汉王朝有“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光武中兴”“明章之治”,为华夏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华夏族因此逐渐被称为“汉族”。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灭亡原因:

1、外戚、宦官势力膨胀,各自结成利益集团,无休止的争斗乱政;

2、娃娃皇帝太多(皇帝年幼,必然是太后临朝,依靠外戚掌权);

3、土地兼并严重(私有化),大量农民失去土地;

4、地主豪势力强大,后期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5、黄巾起义导致地方武装兴起,中央失去控制。曹魏(220年—265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灭亡原因:

1、新魏主更换太快,后期太小,难以驾驭士族权臣;

2、宗室权力被过分削弱“煮豆燃豆萁”,外姓将领独大,夺权时曹魏皇室没有外援;

3、司马懿太长寿,强大的司马氏家族兴起无人制衡。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之一。265年司马炎自立为皇帝,国号晋(265年—316年),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此后是绵延16年的“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后,晋愍帝迁都长安,使少数民族乘虚而入,建立了十六个国家,3年后匈奴族首领刘渊攻克长安,俘晋愍帝,316年西晋灭,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317年-420年),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小编:曹魏政权继承自东汉,后面司马氏的晋朝又是篡夺曹魏的,是起着承前启后过度的王朝。东吴、蜀汉只是地方割据政权,所以不能列入正统朝代序列。)灭亡原因:

1、统治集团腐朽,政治制度落后,权力分散;

2、白痴晋惠帝无力控制全局,导致宫廷实权派内斗,以及八王之乱,耗竭了国力;

3、没有正确处理好民族矛盾,导致小数民族入侵(五胡乱华)。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五胡指匈奴、鲜卑、羯胡、氐、羌;十六国指前赵(匈奴)、后赵(羯)、前凉(汉)、后凉(氐)、南凉(鲜卑)、北凉(匈奴)、西凉(汉)、前秦(氐)、后秦(羌)、西秦(鲜卑)、前燕(鲜卑)、后燕(鲜卑)、南燕(鲜卑)、北燕(高句丽、汉)、胡夏(匈奴铁弗)、成汉(氐)】,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刘宋、南齐、萧梁、陈,四个政权的更迭,但这中间除梁元帝以江陵作都3年外,其余的时间,南方各朝的京城始终建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刘宋(420-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强、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历4代8帝,共60年。南齐(479-502年)国祚短暂,只有24年,但由于争杀频繁,竟历3代7帝,平均3年一帝,是中国历史上帝王更换极快的一朝。萧梁(502-557年)历3代4帝,共56年,其中武帝萧衍个人享国时间最久,几近半个世纪。陈(557-589年)首尾凡33年,历3代5帝。陈承衰梁之弊,是版图狭窄、人口孤弱、力量单薄的王朝,加之统治者又极度腐败,最终丧亡于北方强敌之手;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9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与我国南朝同时代并存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北魏、东魏、西魏及北周均由鲜卑族建立,北齐则由胡化汉人所建。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世族、齐民编户、依附人及奴隶,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埃兰沙赫尔),南到东南亚与印度。灭亡原因:(南朝)

1、门阀势力各自为政,门阀与皇权摩擦争斗不断;

2、受外来势力经常侵扰,经济受创,政权不是很牢固;

3、部分皇帝昏庸残暴,荒淫奢侈,激起地方将领叛乱;(北朝)

1、六镇(北魏贵族将领)之乱,引起了各族人民激烈的斗争;

2、土地兼并严重引发社会矛盾,动摇国家(东魏、北齐)根基;

3、权臣势力过大,皇帝年幼(西魏、北周)难以驾驭。隋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一个重要的朝代,隋朝更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史学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称隋唐。隋朝源自581年隋文帝杨坚受禅于北周静帝建立隋朝,至公元618年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隋朝灭亡为止,国祚38年。灭亡原因:

1、大一统表面下的各种割据势力暗流涌动,统治基础很不稳固;

2、门阀对科举制度不满,与敌恶势力勾结,对抗皇权;

3、隋炀帝个人因素: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穷奢极欲与滥用民力;但是,像搞科举、建东都、修驰道、凿运河、征高丽,都是苦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唐王朝(618—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618年由李渊建立,定都长安(今西安)。并且设有东都洛阳、北都太原等等陪都。627年,李世民登基后开创了“贞观之治”。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从此中国进入了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唐朝共历274年(包括武周是289年),20位皇帝。灭亡原因:

1、边患不断(如安史之乱、安南叛乱、外有吐蕃入侵等),藩镇割据;

2、宦官专权(如李辅国等),党争内耗(如牛李党争);

3、长年战乱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阻碍了经济发展,引起农民起义与外族入侵。五代十国(907年―979年)五代十国本质上是唐朝藩镇割据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续。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为国,其中位在华北地区,军力强盛的藩镇国家即五代,其中有些是沙陀族所建立的。这五国虽然实力强大,但无力控制整个中国本土,只是藩镇型的朝廷。而其他割据一方的藩镇,有些自立为帝,有些奉五代为宗主国,其中十个国龄较长、国力较强的统称为十国。本时期时常发生地方实力派叛变夺位的情况,使得战乱不止,统治者多重武轻文。中国的内乱,也带给契丹国南侵的机会,辽国得以建立。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其间河西和交趾地区逐渐离心,交趾(越南)最终脱离中国独立。五代共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五个朝代。在五代更迭中,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荆南、北汉十个割据政权,合称十国。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后,与其弟宋太宗赵光义相继消扫荡群雄,公元979年,赵光义灭北汉,实现统一。灭亡原因:

1、藩镇势力依然强大,新生政权也无法控制,以致内乱战争不断;

2、不少君主昏庸淫乱、残暴蛮横,军务松弛,贪官暴吏欺压百姓;

3、权臣勾结外族作乱,以及外族反扑中原掳掠杀伐;

4、政权太多,赋敛苛重,战事频繁,社会秩序、经济基础破坏严重。宋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北宋和南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1127年徽、钦二帝受金人掳去,迫使宋室南迁。1127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靖康之变后宋高宗赵构在应天府南京(今商丘)仓促登基,继承皇位,后南迁定都在临安府(杭州),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后期抗蒙战争连年,到1276年,元朝军队攻占临安,1279年,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有学者认为宋朝灭亡是“崖山之后无中国”。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与科学创新最繁荣的时代,宋朝时中国GDP占世界比重60%,为各朝代第一,期间出现了宋明理学,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廉洁。人口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1亿1275万。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人不在少数。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灭亡原因:

1、以文制武的方针,造成了军队内相互牵制,动辄掣肘,弊病丛生;

2、后晋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使汉族江山的天然屏障失去,无法抵御外族骑兵;

3、联金抗辽、联蒙抗金决策失误,只看到了辽(金)的强大,没看到金(蒙)的危胁;

4、统治阶层对军事的无知、无能、不作为,导致了开封防御战的失利;

5、皇帝昏庸,朝政腐败,政治内斗严重,以及军费开支较大,百姓负担过重。元王朝(1271-1368)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定都大都(今北京市)。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1260年忽必烈即位大汗并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中国。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北至北海、西至东欧乌克兰,东到日本海,西藏和台湾第一次被纳入中国版图。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元政权退居漠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位建国鞑靼,北元亡。灭亡原因:

1、贵族生活糜烂,吏治腐败,政府信用破产,土地兼并严重;

2、不平等的民族等级制度,以及对人民压迫欺凌严重;

3、财政赤字高居不下,赋税过重,外加自然灾害严重;

4、管理者不注重学习,只会用武力打江山。明王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276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以应天府(南京)为京师,国号大明,明初定都于应天府,1421年迁都至顺天府,而应天府改称为南京。明前期,经过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之治,国力发展迅速,到明成祖时期,国力强盛,万邦来朝,史称永乐盛世。其后的明仁宗和明宣宗时期仍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国力达到全盛,疆域辽阔。中后期由于与政治腐败导致国力下降。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毅宗朱由检于煤山自缢,明亡。随后,满清入主中原,1662年永历帝朱由榔被杀,1683年清军占领台湾,明朝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繁盛黄金时代,史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大明,罕有的有能力保境守土的朝代,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无清朝之割地。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为后世子孙所敬仰。灭亡原因:

1、文官集团膨胀,权力过大,以及后期阉党专政危害统治;

2、外敌袭扰不断,政府添兵设饷,军费较大,造成财政经济危机;

3、资本主义萌芽,政府不注重工商业发展,大大限制商品货币的流通;

4、天灾人祸相继发生,造成流民数量大增,农民起义不断影响稳定;

5、吴三桂引清兵入关,自毁长城,帮助满清捡现成江山。清王朝(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清军入关,打败大顺农民军;同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的统治者。入关后20年时间里,清朝先后灭亡大顺、大西和南明等政权,基本统一全国。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版图,同时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1840年鸦片战争后进入近代,清廷与侵略者分别缔结了大量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损害,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人民负担更为沉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清朝从后金建立开始算起,共有十二帝。灭亡原因:

1、政治的黑暗腐朽,以及统治者本身腐化(慈禧)、无能(皇帝);

2、闭关锁国政策下,导致思想、制度、科技落后;

3、清政府弱软无能,面对列强的入侵,只知一味的委曲求全、割地赔款;

4、军队的失控,陆军新军在国内的变乱中倒戈相向;

5、财政赤字下,“永不加赋”的朝训被一破再破,各项加征摊派有增无减;

6、清末铁路的“国进民退”,进一步激起了民怨。自此中国朝代灭亡,从夏至清,历4000余年。如果喜欢历史,欢迎点波订阅收藏。

第三篇:中国各朝代文化知识(文学)

中国各朝代文化知识(文学)

一)春秋时代

l、《诗经》,又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关雌》《氓》、《伐檀》、《硕鼠》、《七月》。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一。

2、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主要作品为《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之一。

3、左丘明,鲁国史官。主要作品为《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我国第1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二)战国时代

4、孟子,名轲,宇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书由其弟子编辑。主要作品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儿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 1 治言论。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5、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主要作品为《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愚公移山》出于此书。诸子哲理散文。

6、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为《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7、荀子,名况,字卿。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主要作品为《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有代表性。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属诸子哲理散文。

8、韩非,法家集大成者。主要作品为《韩非子》。全书55篇,《扁鹘见蔡桓公》、《五蠹》、《南郭处士》等都出于此书。诸子哲理散文,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

9、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主要作品为《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共160篇《察今》、《察传》等出于此书。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10、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包括 《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因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11、《战国策》,33篇,《荆轲刺秦王》《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等都出于此书。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三)两汉

12、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主要作品为《新书》58篇,《过秦论》(上、中、下三篇)出于此书。另有《论积贮疏》等奏疏《吊屈原赋》等赋《过秦论》等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13、刘安,封淮南王。主要作品为《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14、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 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等出于此书。历史散文。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实录、信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璧”之一,前“三史”、“四史”之首。

15、班固,字孟坚,“班马”之一。主要作品为《汉书》《苏武传》出于此。开创断代的纪传体史书体例,前“三史”、四史“之一。

16、乐府,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前四者见宋代郭茂情编的《乐府诗集》,后者见南朝徐凌编的《玉台新咏》,其中《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四)三国两晋南北朝

17、曹操,小名阿瞒,字孟德,追尊为武帝,”三曹“之首。主要作品为《魏武帝集》。代表作有《苦寒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属乐府歌辞。开创”建安风骨“新风。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18、曹植,字子建,封陈王,谥思,后称陈思王,”三曹“之一。主要作品为《曹子建集》代表作有《野田黄雀行》《七步诗》《洛神赋》。

19、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20、陈寿,字承祚。主要作品为《三国志》《隆中对》出于此。

21、干宝,字令升。主要作品为《搜神记》《干将莫邪》《东海孝妇》都出于此。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22、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23、范晔,著《后汉书》《乐羊子妻》、《张衡传》等出于此。纪传体断代史,前”四史“之一。

24、刘义庆,袭封临川王。主要作品为《世说》唐时称为《世说新书》宋时称《世说新语》《周处》《陈太丘与友人期》等出于此书。属笔记小说,记载魏晋人物的言谈铁事,与 “志怪小说”相对,可看作“志人小说”的开端。

25、刘勰,字彦和,晚年为僧法名慧地。主要作品为《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

26、北朝乐府,主要作品有《木兰诗》、《敕勒歌》《折扬柳歌辞》,都被收入《乐府诗集》。其中《木兰诗》为“乐府双璧”之一。(五)唐

27、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膝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28、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主要作品为《咏柳》《回乡偶书》。

29、王之涣,字季陵。主要作品为《凉州词》《登鹤雀楼》。绝句《凉州词》被誉为”唐代绝句压卷之作“。属边塞诗派。

30、孟浩然,襄阳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结为《孟襄阳集》

31、王昌龄,字少伯,江宁人。曾任龙标尉,世称王龙标,七绝圣手。主要作品为《出塞》《从军行》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善边塞诗、宫怨诗。

32、王维,字摩洁,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阳关曲门飞鸟鸣涧》《相思》《观猎》《辆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结集为《王右丞集》。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3、高适,字达夫,曾任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主要作品为《燕歌行》《别董大》等,后人辑有《高常侍集》

34、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与杜甫齐名,人称“李杜”。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秋登宣城谢跳北楼》等,结为《李太白集》属浪漫主义豪放派,古典诗歌艺术的高蜂。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35、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结集为《杜工部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诗史”。首创即事名篇的乐府诗,直接推动了后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

36、岑参,曾任嘉州刺使,世称岑嘉州。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结集为《岑嘉州诗集》。

37、盂郊,字东野。与贾岛并称,著名苦吟诗人。主要作品为《秋怀》、《贫女词》、《游子吟》等,结集为《孟东野诗集》。“郊寒岛瘦”。长于五言,多寒苦之音。

38、韩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溢文,世称韩吏部,韩文公,郡望昌黎,又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要作品为《师说》、《马说》、《原毁》、《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结为《昌黎先生集》。他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散文传统〃掘弃南北朝以来的骄体文;主张文章内容的充实,并“唯陈言之务去”。在诗歌创作上主张“以文为诗”,力求新奇。

39、刘禹锡,字梦得〃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主要作品为《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结为《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

40、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合称“元白”。主要作品为《秦中吟》、《新乐府》(包括《卖炭翁》等)《长恨歌》《琵琶行》等,自编为《白氏长庆集》后人又编为《白香山诗集》。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通俗派的代表,相传老妪可懂。

41、柳宗元,字子厚,因系河东人,人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使,又称柳柳州。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捕蛇者说》《三戒》(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门《童区寄信》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结为《柳河东集》他是中国第一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拓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42、李贺,字长吉。主要作品为《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结为《昌谷集》。其作品想象奇特,用词瑰丽,有浪漫主义色彩,风格独特。被称为李鬼才。

43、杜牧,字牧之,别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晚年居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主要作品为《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结为《樊川文集大他尤擅七律七绝。赋作的散文化倾向对后世影响较大。

44、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主要作品为《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乐游原》、《锦瑟》、(无题》等。结为《李义山诗集》另有《樊南文集》《行次》是一首长篇政治诗。《无题》诗多以爱情为题材,缠绵绣丽,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45、李煜,字重光,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主要作品为《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令》等,与其父李碾词合刻为《南唐二主词》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六)宋

46、范仲淹,字希文,溢文正。主要作品为《岳阳楼记》、《渔家傲》等,结集为《范文正公集》。兼工诗词散文,属豪放派。

47、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别称柳七,柳屯田。主要作品为《雨霖铃》《八声甘州》等,有《乐章集》传世。大量创制慢词(长调),扩充了词的体制容量,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48、晏殊,字同叔,溢元献。主要作品为《浣溪沙》《蝶恋花》等,存《珠玉词》《曼元献遗文》。尤擅小令,风调闲雅,气象富贵。

49、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溢文忠。北宋文坛领袖,”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出于此)。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50、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主要作品有《嘉右集》(《六国论》出于此)。作品以史论、政论为主。

51、曾巩,字子固,溢文定。南丰人,又称南丰先生。”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元丰类稿》(以年号命名)。

52、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溢文,世称王荆公、王文公。”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游褒禅山记》《伤仲永》《元日》《泊船瓜州》等,乡贯临川,集为《王临川集况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53、司马光,字君实,封温国公,溢文正,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史界”两司马。之一。主要作品为主编《资治通鉴》,《赤壁之 战》《泥水之战》皆出于此。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上自战国下至五代计1362年的史实。史书“双璧”之一。

54、沈括,字存中。晚年居梦溪园。主要作品为《梦溪笔谈》,《采草药》《雁荡山》《活板》出于此。

55、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溢文忠。“八大家”之一,在书法上与蔡囊、黄庭坚、米蒂并称“宋四家”。主要作品为《赤壁赋》《石钟山记》《题西林壁》《水调歌头》《念奴娇》等,结为《东坡七集》。宋代最伟大的文人。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开创了豪放词派。与韩愈并誉为“韩潮苏海”。

56、苏辙,字子由,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栾城集》

57、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梦令》、《声声慢》等,结为《漱玉词》古代最重要的女诗人,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者。

58、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人称”小李白“。主要作品为《书愤》《示儿》《钗头凤》等。结为《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魔笔记》。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9000多首)。

59、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并称”苏辛“。人称”词中之龙“。主要作品为《稼轩长短句》名篇有《摸色儿》》永遇乐》《清平乐》等。宋词中成就卓异者,继承并发展了苏拭的豪放词风,开拓了词的表现范围。60、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主要作品为《白石道人歌曲》《扬州慢》等出于此。

61、文天祥,字宋瑞,履善,号文山,民族英雄。主要作品为《正气歌》《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著有《文山先生全集》。爱国精怀,激昂动人。(七)元

62、关汉卿(字),名一斋,号已斋叟。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63、王实甫,主要作品为《西厢记》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21折),也是元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64、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曲”四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等,结为《东篱乐府》元散曲作者中成就最高者之一。

65、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主要作品为《云庄休居自道小乐府》其中《山坡羊〃潼关怀古》一首最成功。

66、睢景臣,字景贤,主要作品为《哨遍〃高祖还乡》套曲。(八)明

67、施耐庵,主要作品为《忠义水游传》简称《水浒》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对后世农民起义发生了巨大影响。

68、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中国第一位全力创作通俗小说的作家。主要作品有《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三国》为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69、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主要作品为《西涝记》是著名长篇章回神魔小说,是古典文学中最辉煌的神话作品,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新高峰。

70、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主要作品为《震川文集》有《项脊轩志》《先批事略》等)。他推崇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71、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海若,临川人。主要作品为《牡丹亭》(又名《还魂记》《紫铰记》《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又叫”临川四梦。是浪漫主义杰 作。

72、冯梦龙,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别号顾曲散人。主要作品为编辑短篇小说集“三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共120篇。《灌园叟晚逢仙女》出于此。”三言“与凌檬初作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二拍“,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最高成就。73、张溥〃字天如,”复社“领袖。主要作品为《七录斋集》,《五人墓碑记》出此。(九)清

74、洪升,字防思,号稗畦。主要作品为《长生殿》(传奇写唐明皇、杨贵姐爱情故事。

75、孔尚任,字聘之,号东塘,又号云亭山人。主要作为《桃花扇》(传奇)。写南明王朝灭亡的历史剧。

76、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主要作品为《聊斋志异》《促织》《狼》《席方平》《劳山道士》《画皮》等出于此。我国古代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以谈鬼说狐方式反映现实。77、方苞,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主要作品为《方望溪先生全钞《左忠毅公逸事》等出于此。桐城派创始人,以”义法“为宗。”义“即”言育物“;”法“即”言有序“,语言风格追求雅洁。78、吴敬梓,字文木,敏轩。主要作品为《儒林外史》 79、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主人。主要作品为《小仓山房文集》《祭妹文》《黄生借书说》等出于此。《随园诗话》等。论诗主张抒写性清,创”性灵“说,不满儒家”诗教“说。

80、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主要作品《红楼梦》(高颚续后40回)为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古典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发丧的高峰。

81、姚鼐,字姬传,号惜抱先生。主要作品为《惜抱轩文集》有《登泰山记》等。”桐城派“奠基人之一。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结合。

82、李汝珍。字松石。主要作品为《镜花缘》以浪漫主义手法写幻想图景,如“君子国”、“女儿国。、”两面国“等。

83、龚自珍,字瑟人,号定an,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先驱。主要作品为《病梅馆记》《己亥杂诗》近代文学的开山作家。

84、吴沃尧,字趼人。别号我佛山人。主要作品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痛史》谴责小说。

85、李宝嘉,字伯元,别称南亭亭长。主要作品为《官场现形记》《制台见洋人》一节出于此。谴责小说。

86、刘鹗,字铁云,别署洪都百炼生。主要作品为《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是其中一节。

87、曾朴,主要作品为《孽海花》谴责小说”。

88、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称饮冰室主人。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与康有为合称“康梁”。主要作品为《谭嗣同》《少年中国说》 等。有《饮冰室合集》他是“新文体”的创造者,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僵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到不检束。被誉为“中国近代最好的、最伟大的一位新闻记者”。(十)现、当代

89、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傍惶》包括《祝福》、《伤逝》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90、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也是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主要作品为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包括《凤凰涅樊》《女神之再生》《炉中煤》等);历史剧作有《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蔡文姬》、《武则天》等《女神》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诗集,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不朽的诗歌作品,开了一代新诗风。奠定了新诗运动的基础。91〃叶圣陶,名绍钧。现代作家,教育家。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有《多收了三五斗》《夜》等,童话集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童话的作家。

92、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主要作品为《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杰作,显示了“左翼”文学阵营的战斗实绩。

93、郁达夫,现代作家。主要作品为《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94、徐志摩,现代诗人。主要作品为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等,著名篇目有《再别康桥》《在病中》《沙扬娜拉》《偶然》等。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95、田汉,著名戏剧家,我国革命戏剧的奠基人。主要剧作有《咖啡店之一夜》《名优之死》《丽人行》《关汉卿》《文成公主》另有京剧《白蛇传》《谢瑶环》等。他是“五四”以后最有成就的剧作家之一。歌词《义勇军进行曲》经聂耳谱曲后广为流传,后定为国歌。

96、朱自清,现代作家。主要作品为诗和散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学术著作《经典常谈》著宅篇目有(背影》《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等。

97、闻一多。著名爱国诗人〃学者。主要作品为诗集《红烛》《死水》著名篇目有《太阳吟》《洗衣歌》《发现》《一句话》《死水》等,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古典新义》等。

98、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西望长安》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形成了老舍的风格,也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

99、冰心,原名谢婉莹〃著名女作家。主要作品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用格言式诗句咏唱母爱、童贞、大海。散文也表现“爱的哲学”,被誉为“美文”的代表。100、夏衍,原名沈端先。著名剧作家。主要作品为剧本《秋谨传》、《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改编的电影剧本有《祝福》、《林家铺子》、《我的一家》等,报告文学《包身工》创作了我国最早的电影文学剧本《狂流》

101、巴金,原名李尧棠。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随想录》等。《家》等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封建家庭历史的最成功的作品。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 18 102、赵树理,原名赵树礼,小说家。主要作品为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小》被誉为“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作之一”《李》被誉为“走向民族形式的里程碑”。其民族化,大众化,是“山药蛋派”的代表作。

103、曹禹,原名万家宝。戏剧家。主要作品为剧本《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104、艾青,原名蒋海澄,著名诗人。主要作品为《大堰河---我的保姆》、《黎明的通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手推车》《光的赞歌》等。他的作品标志着“五四”以后自由体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又给以后的新诗创作带来很大影响。

105、周立波,主要作品为《暴风骤雨》、《山乡巨变》《暴风骤雨》是我国解放战争时期出现的最成功的文学作品之一,获斯大林文学奖。

106、孙犁,原名孙树勋,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风云初记》短篇小说《荷花淀》等。作品充满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白洋淀派"创始人。

107、梁斌,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红旗谱)、《播火记》、作品是概括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北方农民生活和斗争的史诗。108、柳青,主要作品为长笛小说《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109、杜鹏程,主要作品为《保卫延安》我国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小说主要人物有彭德杯、周大勇。

110、李季,主要作品为长诗《王贵与李香香》长篇叙事诗《杨高传》。前者以信天游形式歌颂陕北人民的革命斗争,在我国现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11、杨沫,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反映了30年代我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和成长道路,主要人物有林道静、卢嘉川、余永泽。

112、曲波,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故事惊险紧张,富有传奇色彩。

113、罗广斌、杨益言,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红岩》,小说主要人物有许云蜂、江姐,特务徐鹏飞。

第四篇:中国别名由来及历史朝代名称由来

一、中国别名由来

赤县·神州

赤县、神州之称,最早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中提到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邹衍的人,他说:“中国名为赤县神州。”后来人们就称中国为“赤县神州”。但更多的是分开来用,或称赤县,如“长夜难明赤县天”;或称神州,如“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华夏 商朝时,由于实行了裕民政策,政治与文化都比以前有所进步,所以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和南方、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都向商称臣。华夏族是当时的主要民族,后来人们就把华夏作为中国的代称。

中华

秦以前,华夏族称自己的祖国为中国,秦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而又有“中华民族”的说法。“中”即中国,“华”是华夏族的简称。唐代韩渥诗:“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和“外国”对用。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民族的总称。“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唐代韩亻屋诗云:“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与“外国”对举。所以,“中国”也简称“华”,中国人侨居海外称“华侨”。

中夏、方夏、函夏 都是有关中国的代称。中夏,《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此后,中夏即指中国。方夏,《书经》中有“诞膺天命,以抚方夏”之句,《后汉书·董卓传赞》:“方夏崩沸,皇京烟埃。”李贤注解说:“方,四方;夏,华夏也。”宋代秦观《代贺皇太妃受册表》中有句:“举令典于宫闱,溢欢声于方夏。”所以方夏也指代中国。函夏,《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晋朝张景阳《七命》:“王猷四塞,函夏谧宁。”所以函夏也代指中国。

禹城、禹迹、禹甸 相传古代洪水滔天,大禹治水造福于世,据说,禹治水后,依山川形势划定九州,所以后世相沿称中国为禹城、禹迹(大禹治水,足迹遍及全国)、禹甸(“甸”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九州 源于大禹治水划定九州的传说。九州,相传夏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淮南子·地形》又载:中国古代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弁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嗣后,九州便泛指中国。以九州之意派生演化而来的还有九域、九有、九土、九区。宋代绘制《九域图》即中国地图。“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当时列国纷争,战火连天,人们渴望统一,于是产生了区划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贡》便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其它古籍如《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也有“九州”的记载,尽管具体的州名有所差异,但记载的均为九个州。“州”正式成为政区是东汉的事。后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细,辖区也越来越小,但中心地域大致相当于战国时代“九州”的范围。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九牧

《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据《汉书·郊祀志》载:“禹牧九州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九区 晋朝文人卫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成,燕歌以咏。”

九域 《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据宋朝《九域图》、《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八州 《汉书·许皇后传》:“殊俗慕义,八州怀德。”

海内 《词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周围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做海内,把外国叫作海外。

二、中国历史朝代名称由来

朝代的名称是由什么决定呢?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所或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夏:据传禹曾受卦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 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商: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卦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秦: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羊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汉: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魏: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

蜀:刘务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其政权帮称“蜀”。历史上也称“蜀汉”。汉指东汉的继续。

吴: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晋:司马昭逼魏帝卦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隋: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卦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唐: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卦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侑建唐朝。

辽:辽原称“契丹”,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宋: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故陈桥兵变后,发迹在宋州,国号曰“宋”。

西夏: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山西横山县),建国时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传其水产金,女真语“金”为“按出虎”。

元: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的认为与佛教有关。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是继承郭子兴而发展起来的,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所以又称“光明教”。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称“明王”(他的儿子韩林儿称“小明王”),都体现其教义宗旨。朱元璋不仅曾经信仰白莲教,而且承认自己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他曾为小明王左副元帅)。朱元璋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

清:满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时建立金国。明末女真势力复强,重建金国(后金)。后金为了向外扩展,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清太宗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州”,把“金”改为“清”。在宋时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他代针对“辽”字在契丹语中是 “铁”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铁更坚强有力,可以压倒“辽”。“金”改“清”的原因,史学家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皇太极要避免引起尖锐的矛盾而为之。

第五篇:中国各朝代文学常识(精简版)(xiexiebang推荐)

(一)春秋时代

l、《诗经》,又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关雌》《氓》《伐檀》《硕鼠》《七月》。第一部诗歌总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 《乐》为六艺。

2、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儒家创始人。《论语》20篇,“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3、左丘明,鲁国史官。《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二)战国时代

4、孟子,名轲,宇子舆,战国,儒家,世称亚圣。《孟子》共7篇,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

5、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愚公移山》出于此书。

6、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又名《南华经》。

7、荀子,名况,字卿。儒家,《荀子》:《劝学篇》《天论》。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

8、韩非,法家。《韩非子》。全书55篇,《扁鹘见蔡桓公》、《五蠹》、《南郭处士》等

9、吕不韦,杂家,秦相,《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共160篇《察今》、《察传》等。

10、屈原,名平。战国末期楚国人,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因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

11、《战国策》,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共33篇,《荆轲刺秦王》《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等。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

(三)两汉

12、贾谊,西汉初年。《新书》58篇,《过秦论》(上、中、下三篇)出于此书。另有《论积贮疏》等奏疏《吊屈原赋》等赋,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13、刘安,封淮南王。西汉,《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14、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西汉,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史记》,又名《太史公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实录、信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璧”:司马迁《史记》、司马光《资治通鉴》 “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5、司马相如,字长卿,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

16、班固,东汉,字孟坚,《汉书》《苏武传》出于此。开创断代的纪传体史书体例。

17、乐府,《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前四者见宋代郭茂情编的《乐府诗集》,后者见南朝徐凌编的《玉台新咏》,其中《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

18、曹操,小名阿瞒,字孟德,东汉末年,《魏武帝集》。代表作有《苦寒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属乐府歌辞。开创“建安风骨”新风。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18、曹植,字子建,封陈王,谥思,后称陈思王,《曹子建集》:《野田黄雀行》《七步诗》《洛神赋》。“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曹操《观沧海》,曹丕《蒿里行》,曹植《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19、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20、陈寿,字承祚。西晋史学家,《三国志》、《隆中对》出于此。

21、干宝,字令升。《搜神记》《干将莫邪》《东海孝妇》。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22、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东晋末年南朝宋初期,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不为五斗米折腰”。

23、范晔,南朝宋史学家,著《后汉书》《乐羊子妻》、《张衡传》。纪传体断代史。

24、刘义庆,袭封临川王。《世说》,唐称《世说新书》宋称《世说新语》《周处》《陈太丘与友人期》等出于此书。属笔记小说,记载魏晋人物的言谈铁事,可看作“志人小说”的开端。

25、刘勰,字彦和,南朝,晚年为僧法名慧地。《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

26、北朝乐府,《木兰诗》、《敕勒歌》《折扬柳歌辞》,都被收入《乐府诗集》。

(五)唐

27、王勃,字子安,《王子安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8、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咏柳》《回乡偶书》。

29、王之涣,字季陵。《凉州词》《登鹤雀楼》。绝句《凉州词》被誉为“唐代绝句压卷之作”。属边塞诗派。

30、孟浩然,襄阳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结为《孟襄阳集》

31、王昌龄,字少伯,江宁人。世称王龙标,七绝圣手。《出塞》《从军行》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善边塞诗、宫怨诗。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32、王维,字摩洁,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送元二使安西》《阳关曲门飞鸟鸣涧》《相思》《观猎》《辆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结集为《王右丞集》。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3、高适,字达夫,曾任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主要作品为《燕歌行》《别董大》等,后人辑有《高常侍集》

34、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与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秋登宣城谢跳北楼》等,结为《李太白集》属浪漫主义豪放派,古典诗歌艺术的高蜂。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35、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拾遗、杜工部。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结集为《杜工部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诗史“。

36、岑参,曾任嘉州刺使,世称岑嘉州。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结集为《岑嘉州诗集》。

37、盂郊,字东野。与贾岛并称,著名苦吟诗人。主要作品为《秋怀》、《贫女词》、《游子吟》等,结集为《孟东野诗集》。“郊寒岛瘦”。长于五言,多寒苦之音。

38、韩愈,字退之,溢文,世称韩吏部,韩文公,又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师说》、《马说》、《原毁》、《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结为《昌黎先生集》。他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散文传统·掘弃南北朝以来的骄体文;主张文章内容的充实,并”唯陈言之务去“。在诗歌创作上主张“以文为诗”,力求新奇。

39、刘禹锡,字梦得,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结为《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

40、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与元稹合称”元白“。主要作品为《秦中吟》、《新乐府》(包括《卖炭翁》等)《长恨歌》《琵琶行》等,自编为《白氏长庆集》后人又编为《白香山诗集》。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通俗派的代表,相传老妪可懂。

“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41、柳宗元,字子厚,人称柳河东,又称柳柳州。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捕蛇者说》《三戒》(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门《童区寄信》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结为《柳河东集》他是中国第一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拓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42、李贺,字长吉。主要作品为《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结为《昌谷集》。其作品想象奇特,用词瑰丽,有浪漫主义色彩,风格独特。被称为李鬼才。

43、杜牧,字牧之,别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号杜樊川。《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结为《樊川文集大他尤擅七律七绝。赋作的散文化倾向对后世影响较大。

44、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主要作品为《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乐游原》、《锦瑟》、(无题》等。结为《李义山诗集》另有《樊南文集》《行次》是一首长篇政治诗。《无题》诗多以爱情为题材,缠绵绣丽,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45、李煜,字重光,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主要作品为《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令》等,与其父李碾词合刻为《南唐二主词》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六)宋

46、范仲淹,字希文,溢文正。主要作品为《岳阳楼记》、《渔家傲》等,结集为《范文正公集》。兼工诗词散文,属豪放派。

47、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别称柳七,柳屯田。《雨霖铃》《八声甘州》等,有《乐章集》传世。大量创制慢词(长调),扩充了词的体制容量,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48、晏殊,字同叔,溢元献。主要作品为《浣溪沙》《蝶恋花》等,存《珠玉词》《曼元献遗文》。尤擅小令,风调闲雅,气象富贵。

49、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溢文忠。北宋文坛领袖,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出于此)。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50、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嘉右集》(《六国论》出于此)。作品以史论、政论为主。“三苏”: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51、曾巩,字子固,溢文定,又称南丰先生。《元丰类稿》(以年号命名)。

52、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溢文,世称王荆公、王文公。《游褒禅山记》《伤仲永》《元日》《泊船瓜州》等,乡贯临川,集为《王临川集况》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53、司马光,字君实,封温国公,溢文正,世称涑水先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泥水之战》皆出于此。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上自战国下至五代计1362年的史实。史书”双璧“之一。

54、沈括,字存中。晚年居梦溪园。主要作品为《梦溪笔谈》,《采草药》《雁荡山》《活板》出于此。

55、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溢文忠。在书法上与蔡囊、黄庭坚、米蒂并称”宋四家“。主要作品为《赤壁赋》《石钟山记》《题西林壁》《水调歌头》《念奴娇》等,结为《东坡七集》。宋代最伟大的文人。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开创了豪放词派。与韩愈并誉为“韩潮苏海”。

56、苏辙,字子由,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栾城集》

57、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武陵春》《如梦令》、《声声慢》等,结为《漱玉词》古代最重要的女诗人,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者。“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58、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人称“小李白”。主要作品为《书愤》《示儿》《钗头凤》等。结为《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魔笔记》。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9000多首)。

“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59、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并称“苏辛”。人称“词中之龙”。《稼轩长短句》名篇有《摸色儿》》《永遇乐》《清平乐》等。宋词中成就卓异者,继承并发展了苏拭的豪放词风,开拓了词的表现范围。

60、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白石道人歌曲》《扬州慢》等出于此。

61、文天祥,字宋瑞,履善,号文山,民族英雄。《正气歌》《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著有《文山先生全集》。爱国精怀,激昂动人。

(七)元

62、关汉卿:名一斋,号已斋叟。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63、王实甫,《西厢记》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21折),也是元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64、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等,结为《东篱乐府》元散曲作者中成就最高者之一。

(八)明

67、施耐庵,《忠义水游传》简称《水浒》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对后世农民起义发生了巨大影响。

68、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中国第一位全力创作通俗小说的作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三国》为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69、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西游记》是著名长篇章回神魔小说,是古典文学中最辉煌的神话作品,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新高峰。

70、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震川文集》有《项脊轩志》《先批事略》等)。他推崇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

71、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海若,临川人。《牡丹亭》(又名《还魂记》《紫铰记》《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又叫“临川四梦。是浪漫主义杰作。

72、冯梦龙,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别号顾曲散人。编辑短篇小说集”三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共120篇。《灌园叟晚逢仙女》出于此。

“三言二拍”:《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

凌檬初作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最高成就。

73、张溥:字天如,“复社”领袖。《七录斋集》,《五人墓碑记》出此。

(九)清

74、洪升,字防思,号稗畦。《长生殿》传奇写唐明皇、杨贵姐爱情故事。

75、孔尚任,字聘之,号东塘,又号云亭山人。《桃花扇》(传奇)。写南明王朝灭亡的历史剧。

76、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聊斋志异》《促织》《狼》《席方平》《劳山道士》《画皮》等出于此。我国古代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以谈鬼说狐方式反映现实。

78、吴敬梓,字文木,敏轩。《儒林外史》

79、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主人。《小仓山房文集》《祭妹文》《黄生借书说》等出于此。《随园诗话》等。论诗主张抒写性清,创“性灵”说,不满儒家“诗教”说。

80、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红楼梦》(高颚续后40回)为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古典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发丧的高峰。81、姚鼐,字姬传,号惜抱先生。《惜抱轩文集》有《登泰山记》等。“桐城派”奠基人之一。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结合。

82、李汝珍。字松石。《镜花缘》以浪漫主义手法写幻想图景,如”君子国“、”女儿国。、“两面国”等。

83、龚自珍,字瑟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先驱。《病梅馆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84、吴沃尧,字趼人。别号我佛山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痛史》谴责小说。

85、李宝嘉,字伯元,别称南亭亭长。《官场现形记》《制台见洋人》。谴责小说。

86、刘鹗,字铁云,别署洪都百炼生。《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是其中一节。

87、曾朴,主要作品为《孽海花》谴责小说“。

88、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称饮冰室主人。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与康有为合称”康梁“。《谭嗣同》《少年中国说》等。有《饮冰室合集》他是”新文体“的创造者,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僵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到不检束。被誉为”中国近代最好的、最伟大的一位新闻记者“。

(十)现、当代

89、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傍惶》包括《祝福》、《伤逝》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90、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包括《凤凰涅樊》《女神之再生》《炉中煤》等);历史剧作有《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蔡文姬》、《武则天》等《女神》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诗集,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不朽的诗歌作品,开了一代新诗风。奠定了新诗运动的基础。

91·叶圣陶,名绍钧。现代作家,教育家。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有《多收了三五斗》《夜》等,童话集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童话的作家。92、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杰作,显示了”左翼“文学阵营的战斗实绩。

93、郁达夫,现代作家。主要作品为《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94、徐志摩,现代诗人。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等,著名篇目有《再别康桥》《在病中》《沙扬娜拉》《偶然》等。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95、田汉,著名戏剧家,我国革命戏剧的奠基人。主要剧作有《咖啡店之一夜》《名优之死》《丽人行》《关汉卿》《文成公主》另有京剧《白蛇传》《谢瑶环》等。他是”五四“以后最有成就的剧作家之一。歌词《义勇军进行曲》经聂耳谱曲后广为流传,后定为国歌。

96、朱自清,现代作家。诗和散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学术著作《经典常谈》著宅篇目有《背影》《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等。

97、闻一多。著名爱国诗人·学者。诗集《红烛》《死水》著名篇目有《太阳吟》《洗衣歌》《发现》《一句话》《死水》等,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古典新义》等。

98、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西望长安》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形成了老舍的风格,也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

99、冰心,原名谢婉莹·著名女作家。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用格言式诗句咏唱母爱、童贞、大海。散文也表现”爱的哲学“,被誉为”美文“的代表。

100、夏衍,原名沈端先。著名剧作家。剧本《秋谨传》《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改编的电影剧本有《祝福》、《林家铺子》、《我的一家》等,报告文学《包身工》创作了我国最早的电影文学剧本《狂流》。

101、巴金,原名李尧棠。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随想录》等。《家》等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封建家庭历史的最成功的作品。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 102、赵树理,原名赵树礼,小说家。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小》被誉为”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作之一“《李》被誉为”走向民族形式的里程碑“。其民族化,大众化,是”山药蛋派“的代表作。

103、曹禹,原名万家宝。戏剧家。剧本《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

104、艾青,原名蒋海澄,著名诗人。《大堰河---我的保姆》、《黎明的通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手推车》《光的赞歌》等。他的作品标志着”五四“以后自由体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又给以后的新诗创作带来很大影响。

105、周立波,《暴风骤雨》、《山乡巨变》《暴风骤雨》是我国解放战争时期出现的最成功的文学作品之一,获斯大林文学奖。

106、孙犁,原名孙树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短篇小说《荷花淀》等。作品充满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白洋淀派”创始人。

107、梁斌,长篇小说《红旗谱)、《播火记》、作品是概括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北方农民生活和斗争的史诗。

108、柳青,长笛小说《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109、杜鹏程,《保卫延安》我国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小说主要人物有彭德杯、周大勇。

110、李季,长诗《王贵与李香香》长篇叙事诗《杨高传》。前者以信天游形式歌颂陕北人民的革命斗争,在我国现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11、杨沫,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反映了30年代我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和成长道路,主要人物有林道静、卢嘉川、余永泽。

112、曲波,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故事惊险紧张,富有传奇色彩。

113、罗广斌、杨益言,长篇小说《红岩》,小说主要人物有许云蜂、江姐,特务徐鹏飞。

下载中国各朝代灭亡原因,这才是真正的学历史!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各朝代灭亡原因,这才是真正的学历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真正推动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真正推动者 ——《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读后感 姓名学号 班级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认为,历史都是由那些伟大的人物创造的。如古代的秦始皇,现代的......

    《历史的选择是中国》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发表的演讲稿题目是《历史的选择》! 鱼儿选择湖泊,是因为它有一条能够自由畅游的尾巴;鸟儿选择了天空,是因为它有一双能够自由飞行的翅膀;骏马选择......

    历史的选择是中国

    历史的选择是中国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稿题目是《历史的选择是中国》! 鱼儿选择湖泊,是因为它有一条能够自由畅游的尾巴;鸟儿选择了天空,是因为它有一双能够自由飞......

    历史的选择是中国

    《历史的选择是中国》五年级五班孙浩然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历史的选择是中国》! 鱼儿选择了湖泊,是因为它有一条能够自由畅游的尾巴;鸟儿选择......

    郎咸平:中国真正的危机是制造业危机

    郎咸平:中国真正的危机是制造业危机 郎咸平:中国真正的危机是制造业危机 中国真正的危机叫制造业危机,根本不是金融海啸,金融海啸只是让问题更严重了。 中国为什么成了出口导向......

    中国奢侈品市场分析哪些人是真正消费者

    中国奢侈品市场分析哪些人是真正消费者 时间:2009年01月12日 19:06:42 来源:中国网作者: 编辑: 近年来,中国的零售销售额快速增长,2007年达到89000亿元,较06年增长17%,相对六年前则已......

    中国不与近邻朝鲜举行军事演习的真正原因

    中国不与近邻朝鲜举行军事演习的真正原因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世人的强烈关注!不管怎么说,中国还是勇敢的走出去与很多国家进行军事交流演习。令人纳闷......

    《历史的选择是中国》黄

    大家好,今天我要发表的演讲稿的题目是《历史的选择是中国》! 历史的选择是中国 鱼儿的选择是大海,是因为它有一条能自由穿梭的尾巴;小草的选择是大地,是因为它能在岩石中顽强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