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5课)
绍兴县钱清镇中心小学 陈建新
点评:周一贯
【设计理念】
在‚师生共读‛理念下,以同一视界,平等、民主地交流、学习,积极主动地实现建构意义,生成知识,获得体验,修炼人格,着力体现越派语文‚亲和醇美‛的特点。【课时目标】
1、认识并会写‚脊、莞、锦、姹、嫣、暇、‛6个生字,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
3、初步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情,感受德国街头的奇丽景色。【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预设】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大家认识这位老爷爷吗?(出示季羡林先生图片)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文章《小苗和大树的对话》,大树‛就是这位——季羡林爷爷。
季爷爷曾获得‚2006感动中国的人物‛,让我们先来看看颁奖典礼的一个片断,进一步了解季爷爷。(播放电视片断)
季先生之所以感动中国,不仅因为他巨大的学术成就,更因为他有着伟大的人格!就是这样一位受人尊敬的大师,却不幸于2009年7月11日离我们而去。今天,我们学习他写的文章,以这种简朴的纪念方式,表达对他的无限怀念!【点评:从学过的课文引入,会让学生觉得亲切;颁奖典礼片断的观看,为学生进一步了解季羡林先生作了铺垫。学习文章和学习人,在这里应当是统一的。】
二、初读课文,学词写字
这是德国哥廷根大学(出示图片)。1935年,25岁的季羡林满怀着雄心壮志来到这里留学,原本两年的学习,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直到1946年才回到祖国。1980年,也就是他离开德国35年后,70岁的季羡林再次来到德国,他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美文--《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学生齐读课题。)
请同学们拿起书,自由地读读这篇美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文章读通顺,并把文中四字短语划下来(学生自由读课文)。
1、谁来读一读自己划的四字短语?(指名几位学生读。)
2、课件出示,齐读:
家家户户 莞尔一笑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耐人寻味
3、理解‚莞尔一笑‛的意思并朗读相关语句。
师:谁能说说‚莞尔一笑‛是什么意思?‚莞尔一笑‛在课文中哪个地方呢?谁来读一读?
4、理解‚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1)课件中,老师在‚山阴道上‛与‚应接不暇‛之间用上了逗号,知道是为什么吗?因为这是一个八字成语。意外吧!成语大多数都是四个字的,但八个字或多个字的成语也有不少,你能举几个吗?(学生可能会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夫当关,万夫 莫开‛......)
(2)谁能说说‚山阴‛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谈。)
(3)教师解释:山阴就是现在的绍兴,山阴道就在绍兴城的西南郊外。课件出示资料: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王子敬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他也是书法家。王献之说,行走在山阴的路上,这里山明水秀,风景如画,美不胜收,看得眼睛都要忙不过来了。王羲之也有‚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名句。
(4)读该成语所在的句子。
【点评:句不离词,词不离句。以词带句,以句学词,这样既学了词语,又帮助读通课文,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在上述教学环节中,教师还让学生了解多于四个字的成语,并让学生积累该类成语,训练扎实。】
6、学习生字。
(1)点击课件,在上述词语中,用红色显示本课的生字:莞,锦,姹,嫣,暇。指名学生读。
(2)指导写‚脊‛字。
师:还有一个生字笔画容易写错,老师要特别提醒一下。‚脊‛先写‚人‛字两边的‚点、提、撇、点‛,再写中间的‚人‛字。(教师边说边范写。)
(3)写字。
师: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请你拿起笔,在生字抄写本上,把这些生字好好地写一写。平时写字慢的同学可以只写一遍,快的同学可以写两遍。要求:既要写得准确,又要写得美观。(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4)、同桌互相赞美写得好的字。
师:写好了字,给同桌看看。谁来赞美一下同桌的哪些字写的非常漂亮。
【点评:不将生字孤立地拎出来学习,而是融合在词语的教学中,读通课文中,自然而又经济。课堂上,要改变‚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教学模式,语文课要重视写。即使是高年级,生字教学没有像低年级那样花时多,但还是需要认真学、认真写。学习语文要过好文字关,这是由汉语、汉字的特点决定的。课堂中写一二遍,有时候比课后抄五六遍更有效果。】
三、再读课文,品味美景
(一)留学时,景色奇丽
师:季先生在德国留学时看到怎样的景象?请你快速朗读课文,划出相应内容,并把它读通顺,试着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教师巡视,相机查看学情。)交流: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季爷爷留学德国时看到的街头景色,你想用哪个词语?说说理由。(根据学生交流,随机板书‚奇丽‛、‚美丽‛或其它。)
师:为了把课文读通,我们可以先来读通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课件出示)
1、指名读。为了读好这一句,就要理解好句中的词语。
2、理解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最能说明花儿美?读到这个‚花团锦簇‛词语,你眼前出现了什么?
师:想看一看‚花团锦簇‛的样子吗?(链接图片)师:那么‚姹紫嫣红‛又是怎样一种景象呢?
生描述‚姹紫嫣红‛的景象,然后再让学生欣赏图片。
3、感情朗读 师:其实,语言有时比图片更有魅力,没有图片,我们的头脑中想像的画面会更丰富。谁能用朗读来展现这‚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美景呢?
4、引读:
师:接下来,让我们师生合作,读一读这一句话。我读前半句,你们接下去读后半句。师:走过这条街,抬头向上看―― 生读:‚家家户户……‛;
师:走过那一条街,抬头向上看―― 生读:‚家家户户……‛
师: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 生读:‚家家户户……‛
【点评: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德国街头的景色,尤其是教师的引读,更能将学生带入一个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花的世界,进一步体会家家户户花朵朝外开放所带来的奇丽景象。这部分仍然是以读通课文为主,以理解,帮助读通课文。】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课件出示)师:家家户户在窗口养着花,这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就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
1、指名读。
2、季爷爷写‚如入山阴道上‛,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呢?(德国街头的景色之美,就像是来到了美丽迷人的山阴道上。)
3、哪位同学愿意把刚才两句话连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听,边听边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在轻柔的音乐中老师找一名学生朗读。读毕交流。
4、你还有哪一句也觉得难读,读读给大家听听。(教师随机处理)
【点评:教师了解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作现场的随机指导十分重要。】
5、欣赏德国街头风光。
师:这么美丽的景色你想不想亲自看看?(播放德国风景画,教师解说:德国是一个美得像童话一样的地方,那里不仅有古老的城墙,参天的象树,绵长的莱茵河,更有迷人的城市风光: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6、感受德国街头的奇丽景色(采访)如果你是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或者你就是德国当地的居民,你置身于花的海洋里,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让我来采访一下。
预设话题一:先生您好!请问您来自哪个国家?走在这样繁花似锦的街道上,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话题二:小朋友,你好!走在这样美丽的街道上,你的心情怎样?你想说些什么? 预设话题三:你是德国当地居民吗?你在这里住了多久了?你住在如此美丽的城市,你有什么感受?
7、再读语段。
如此奇丽的景色,让我们再次美美地读读这一段文字。
【点评:通过朗读,观看图片,学生对德国街头的美丽景色已有较为丰满的感性认识,通过采访的形式,让学生表达出内心独特的感受。】
(二)重返时,美丽依旧
师:季爷爷留学的时候,看到的是如此奇丽的美景。如今,三十五年过去了,德国的街头,是否风景依旧?美丽依旧呢?请你快速地默读课文,找出理由来。
‚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课件出示)
1、指名读
2、哪个字说明当35年后作者重返重返哥廷根的时候,看到美丽的景象依然不变?(又)
3、再读。
4、看屏幕,练习。
‚季爷爷在德国留学时,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
离别德国三十五年后,当他重返德国的时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
‚多么奇丽的景色!‛难怪,三十五年过去了,当季羡林先生再次返回德国的时候,他的最大感受就是----‚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四、默读全文,激发探究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领略了德国街头美丽的景色,下节课,你想研究和解决哪些问题吗?请你默读全文,边读边思考。
学生提出下节课想解决的问题。
师:下节课,就让我们围绕这些问题一起来探究吧。
【点评:让学生自己提出下节课想解决的问题,就是更大限度地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在一般情况下,结课时都是教师自己提出下节课学习的问题和任务,这样的结课虽然流畅,但是对于学生的促进作用却不大。学习的主动权应该掌握在学生自己手里而不是教师手里,本课结束时让学生自己提出探究问题,就是改变了‚他主‛的学习方式为‚自主‛的学习方式。】
(本文发表于《教学月刊》(小学语文版)2010年第6期)
第二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养花吗?家里养着花吗?你们家的花都摆放在哪里?这样摆放的目的是什么?(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让家人或来家里的客人赏心悦目。)
说得真好,而有一个民族则与咱们的风俗习惯不同。他们的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为此,曾获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被称为国宝的季羡林先生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这就是今天咱们要学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师: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新词:
莞尔一笑应接不暇耐人寻味
脊梁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2、检查学生朗读课文。
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很强,下面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一遍课文,画出不懂的问题?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第三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最新的教学设计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及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语。
2、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品评重点词句,感悟“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境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并从中体会蕴涵的情感。教学重点: 朗读与推敲中读懂含义深刻的词句,积累优美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受到启发与教育。
教学准备:
通过多种途径(书籍、网络等)了解关于德国风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对德国和作者有所了解。
利用课件媒体的辅助功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课文内容,为品味课文内涵而服务。
教学过程:
(有时间可以课前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种在哪里?
一、出示德国有关图片,欣赏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的一个美丽的国度------德国。那里有迷人的多瑙河、古老的教堂、美丽的风光,也有梦幻般的莱茵河、广阔的原野、精致的小镇,当然还有非常爱花的德国人。但是在德国最为独特的风景就是-------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题)(生齐读)
二、朗读课文,直入中心:
1、师:德国给作者留下的印象(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板书:奇丽奇特)
三、读课文,感悟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课文中的哪些句段中体会到景色的奇丽和民族的奇特?读一读,画一画,可以批注自己的体会,有了感受之后再小组内交流交流,一会儿把你的感受说出来(学生默读,教师巡视)
(一)感受景色之“奇丽”:
1、交流,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德国“景色的奇丽”?
生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
阴道上,应接不暇。”
2、同学们,看看这一段美在哪里?请说出你画的关键词语。预设一: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学生在交流有关奇丽景色的过程中,师相机而行:
强调生字的书写(这里面可有两个生字啊,PPT:姹嫣 ;教师板书两个字:姹嫣);
播放PPT理解这两个词,这些娇艳的花一朵紧挨着一朵,一朵紧压着一
朵,他们挤在一起,靠在一起,相互簇拥着,有时候都分不出他们谁是谁了。花儿的这种形态就叫做——花团锦簇。各色鲜花聚在一起就是──姹紫嫣红 预设二:应接不暇。
“暇”是指空闲,“不暇”就是“没有空闲”,就是说:这里的花非常奇丽。看了左边又想看右边,看了楼上又想看楼下,看了近处又想看远处,看了怒放的,还想看含苞欲放的,看了这条街,还想看那条街,看得眼睛都忙不过来了,这就叫做——应接不暇。
3、师:好一片花的海洋啊!
师:这么美的景色是不是只有一条街道有啊?
生答:不是,是任何一条街。
师:你们向往吗?那让我们到德国的大街小巷去走一走,看一看。
师生配合:
(配乐插图)师:走过宽宽的大街,我抬头向上看--------
生说: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配乐插图)师:走过长长的小巷,我抬头向上看--------
生说: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配乐插图)师:穿梭于繁华的都市,我抬头向上看--------
生说: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配乐插图)师:流连于宁静的小镇,我抬头向上看--------
生说: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看看谁读得最好。
请你们用朗读把老师带到这美丽的异国风光吧。
请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大家边听边展开想象,然后说说仿佛看到了什
么。(教师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朗读)
生:我仿佛看到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鲜花怒放,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美丽极了。
生:我仿佛看到在这些奇特房子的窗台上的花连成一串,汇成了一条条花的彩带。我感到逛街成了一种美的享受,真香真美。
师:谈得真好,想象丰富,谈出了自己的感受。请接着说……
生:我仿佛看到主人们正在把一盆盆快枯萎的花搬下阳台,换上一盆盆正
在开放的鲜花。
生:我仿佛看到各种鲜花争奇斗艳,吸引来了大批的蝴蝶,围绕着各家各户的窗台翩翩起舞。主人闻着花香,欣赏着蝴蝶翩翩起舞;行人不时驻足观赏,真是“人在街头逛,似在花海中。”
生:……
4、创设情景:走在如此美景中,你的感受怎样?(小练笔)
假如你是一位疲惫的游客,看到这怒放的鲜花,你会:
假如你是一位遭遇挫折、心情烦闷的学子,闻到这醉人的花香,你会:
假如你是一位德国小学生,来到这花海般的街道,你会……(把自己置
身其中,学生小练笔)
师:我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同学们先停下来,我们来听听他们来到德
国的街头,他们的感悟---
师:大家看,赏花人收获的是快乐!那养花人收获的是什么?
(二)感受民族之“奇特”:
1、师:看来,养花人真是一个奇特的民族,他们是怎样的奇特?
生说:(课件出示)“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花的“脊梁”是哪?(花的背面,只能看到花的枝干、叶子)
指导:“脊”字的书写
(2)他们养花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是喜欢花的人在家养花,他们是——我们是把花养在屋子里,他们是——
(3)只有一家这样吗?
2、他们这样做季老先生很不理解,我们也很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来他们有着崇高的境界:
就是——(齐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板书)
(课件)“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接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阐述先有“我为人人”,才有“人人为我”。A先说课件,B说…。
我们身边有这样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吗?(学生同桌畅谈,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例谈。)
师:这美好的境界深深打动了我们,也打动了季羡林老先生。
四、重寻乡梦,品味“美丽”:
1、师:四五十年过去了,作者已从那个英俊、潇洒的青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他漫步在德国的街头之上,看到的德国窗前依然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看到这多年不变的美丽,他仿佛又回到四五十年前,他提笔写道: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课件)
2.师:作者做了一个怎样的梦?(时间短可以放到课后来续写)
五、总结课文
今天,我们跟随着季羡林老生的脚步走进了德国,在那里我们欣赏了奇丽的景色,感受了奇特的民族,更从中领悟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真谛!让我们大家从现在开始,都能做到“关心他人,快乐自己”,为建设我们的和谐社会出一份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
六、布置作业
板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奇丽奇特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第四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蔡晓红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掌握“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等词语。
2、根据重点段落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初步感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年已经九十八岁高龄了,从1935年起,曾经留学德国十年,被德国这个爱花的民族,被德国人与众不同的养花深深感动。1985年他又一次来到德国,勾起了他的回忆,写下一篇精美的短文(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注意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两个新词。
wǎn
莞尔一笑
抽读。
师:“莞尔一笑”是怎样的笑?
chà yān
姹紫嫣红
抽读。
师:“嫣”写的时候哪儿要特别注意?在生字表边上写一写。
再齐读一遍。
3、交流:找出文中直接赞叹德国风光的句子?(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三、研读课文,领略风情。
1、师:文中哪里写出了景色的奇丽呢?找找看,可以用笔画一画、写一写。
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师:从这句话中你能读出什么? 生:花美、多
师: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生:任何、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
师:这样奇丽的景色,争奇斗艳,五彩斑斓,仿佛置身于花的王国,花的世界,花的海洋……,请同学们把这种美的感受读出来。(指导朗读)(播放图片)
师:奇丽的景色找好了,哪里又写出了民族的奇特呢?找一找。
出示: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师:自由读读这段话,怎么就能看出德国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
①“花朵都朝外开”
②“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师:在这儿“花的脊梁”是什么?
师:假如你就是屋子的主人,你为什么要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让花都朝外开?
这时,你只能看到花的脊梁,你的心情怎样?
师:德国人养花真是与众不同,非常奇特呀!(板书:奇特。)齐读。
出示: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师:反复读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怎么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也可以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说。
四、总结
师:只有“我为人人”尽到责任和义务,才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希望你们有美丽的事物都能喝大家一起分享。
板书: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奇丽
奇特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教学反思:当我把教学主题定位在感受奇丽的景色,感悟奇特的民族时,通过让学生在文中去尽情地体验异国他乡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奇丽景色,感受德国这个民族特有的风情。并由衷地发出感叹——德国人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思想,创造了多么美丽的奇景!这是多么奇特的民族!在体会“自己的花让别人看”和“自己又看别人的花”的意境中,进而将文章主题升华为“我为人人是奉献美”和“人人为我是收获美”。再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 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发言。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事例,在学校、家庭、社会里,选择你最熟悉的、最有感触一个事例写下来。学生感受深刻,如:轮流值日,建立班级图书角,照顾父母,主动做家务,帮助他人,爱护环境等,这些具体的事例就一一在课堂上呈现出来。这样就把课上得深刻、丰厚。从而体会季羡林先生的人格魅力,把文章的思想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更加和谐统一。
第五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营丘镇营邱小学 刘雪梅
【教材分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八组教材中的一课。本篇课文讲的是“我”(季羡林)在德国读书时,发现德国家家户户都把花养在邻街窗户外,他们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多年后,“我”又回到德国,发现变化很大的德国,“美丽”依旧没有改变。由此,我体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崇高境界。这篇课文篇幅较短,语言亲切自然,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还带给孩子美好的情感体验,更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读写“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读通,读懂课文,读出感情。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从中受教育。
【教学准备】:
1、课前,教师反复读课文,达到读通、读熟、读出感情。同时多种途径(书籍网络等)了解关于德国风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对德国和作者有所了解。
2、利用课件媒体的辅助功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课文内容,为品味课文内涵而服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当中有谁到过国外去旅游?
生:没有。
师:想不想了解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
生:想。
师:今天,咱们跟随我国的语言大师季羡林先生一起去领略一下德国的美景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指导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谁看的?谁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再读课题。师:不同的重音强调,读起来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这就是朗读的魅力。
二、交流预习学案,整体感知,直扣中心
指名说。课件演示花的图片学生选择词语来形容。
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体会花的美;抓住“花的海洋、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体会花的多。
4、积累词语:除了课文中的两个词语,你还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些美丽的画面? 学生各抒己见: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繁花似锦、百花齐放„„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积累的词语可真多,看来你们平时读书的时候很注意积累优美的词语,这是个好习惯!
师:许多鲜花争奇斗艳,簇拥在一起,走在这满是鲜花的大街上,我们会感觉到了世外桃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美丽的街头吧!
5、情景引读: 课件演示:
师:多美的大街啊!放学后,孩子们走穿过街头,他们看到的是——(生齐读)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师:工作了一天的人们,下班回来,走过街上,他们看到的也是——(生齐读)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师:年轻的留学生季羡林初到德国,走在街上,他看到的还是——(生齐读)家家户户的窗子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6、教师配乐范读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
(1)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教师范读,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师:看(出示课件),大家所描述的就是这样美丽的景色,让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这奇丽的景色表现出来吧!练读—指名读—齐读
(二)感悟奇特的民族
师:看到这奇丽的景色,作者也不由得发出这样的赞叹——(师指板书,生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为什么说是一个奇特的民族呢?学生根据导学提示三品悟重点句子
1、(小组讨论交流)导学提示三:品一品,我懂了
1.为什么说是一个奇特的民族?
2.“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 是颇耐人寻味的。”请同学们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
——泰戈尔
学生齐读名言。
六、课后拓展
同学们运用这节课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主题学习丛书2-3篇文章。 读一读: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 说一说:我了解了______________。 品一品: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 学一学:我学到了______________。
七、作业布置
1、抄写课文中描写花的句子。
3、阅读相关文章,进一步了解德国的风光与文化。
【板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奇丽的景色 奇特的民族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