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ERP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本文只限学习交流
不喜勿喷
论ERP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目 录
摘 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2
一、ERP对财务会计工作的影响........................................2
1、ERP对会计账户设置的影响.......................................3
2、ERP对会计填制和审核凭证的影响.................................3
3、ERP对会计成本计算的影响.......................................4
4、ERP对会计账簿的影响...........................................4
二、ERP对会计人员的影响............................................5
1、实施ERP对财务会计人员角色和岗位的影响.........................5
2、实施ERP对会计人员工作内容的影响...............................5
3、ERP的运用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6
三、ERP环境下具体的应对措施........................................6
1、完善会计基本职能...............................................7
2、转变会计人员角色...............................................7
3、提高ERP的使用效能.............................................7
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7 参考文献............................................................8
论ERP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摘 要:进入WTO以来,信息时代迫在眉睫,企业资源计划(ERP)成为中国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最重要领域和培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会计部门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部门,任何业务的发生都体现在会计上。当企业实施ERP后,许多资料直接由信息产生处的人员录入,会计信息在交易完成后会自动入账,最后根据需要自动产生报表。这些改变使得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ERP的运用与传统方式有很大区别,这给ERP环境下的财务会计工作带来很多方面的变化,为此,可以完善会计的基本职能、转变会计人员角色、提高ERP系统的使用效能以及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因此,本文拟通过ERP环境下财务会计人员工作的改变以及与传统会计工作的冲突浅析对财务会计人员工作内容造成的影响,从财务会计人员的职能提高中调查研究探索ERP实施,从而为企业、会计人员提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使现在的财务会计人员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要求。
关键词: ERP 财务会计 变化 应对措施
Abstract: Since has entered WTO, the information age is imminent, the 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ERP)to become the Chinese 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most important domain and one of cultivation core competitive power important ways.Accountant the department is the enterprise produces the management the core department, any service occurrence all manifests on accountant.After the enterprise implements ERP, many materials produces by the information place the personnel input,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complete directly after the transaction can deposit automatically, finally according to needs to produce the report form automatically.These changes enabled accounting personnel's work content to have the tremendous change.At present about the ERP implementation successful case scholarly research all is by Europe primarily, domestic research majority of centralisms in to enterprise ERP whole implementation effect investigation, but the ERP implementation not yet causes accountant to accounting personnel's influence researcher's widespread attention.Therefore, this article plans through the ERP environment under the accountancy change as well as the personnel works the
第1页(共8页)
influence with the tradition accountancy conflict brief analysis to financial inventory accounting which the content creates, personnel's function enhances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from financial inventory accounting to explore the ERP implementation, thus for the enterprise, the accounting personnel provides the valuable research conclusion, causes the present financial inventory accounting the personnel adapts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igorous development time request well.Key word: ERP Financial inventory accounting Change
Contermeasures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缩写为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先进的、系统化的企业管理理念,将企业各个方面的资源充分调配和平衡,为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提供解决方案,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竞争。其中,“信息技术”融合了IT界的观点,“管理概念”融合了管理界的观点,而“解决方案”则融合了制造企业界的观点。从技术层面看,它是利用信息技术成果,对企业内部的各类资源包括人、物、财、信息等进行规划、统筹与整合,从而减少环节,提高生产率,增强企业竞争力。从管理层面看,它又是一个较完整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分销、制造、会计、质量控制、售后服务、人力资源、运输等管理系统。因此,ERP作为崭新的现代管理手段,它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有效的管理。
ERP在我国的发展已近20年,国家对该项目的累计投资超过80亿元。我国目前拥有15000家大中型企业和1000万家中小型企业,预计到2003年将有50%~70%左右的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因此,了解ERP及其相关产品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现状,对于在ERP实施中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会有很大的意义。
一、ERP对财务会计工作的影响
ERP的运用提高了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和会计工作的效率,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快了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促进了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引起会计工作组织方式和会计人员分工和职能的变化。
第2页(共8页)
ERP采取对数据编码的方式进行信息处理,是以数据的不同形态为主要依据来组织会计工作,改变手工会计以会计事项性质为依据组织会计工作的做法。相应地,手工会计下会计工作按职能组进行分工的做法。也被ERP划分为数据收集、凭证编码、数据录入和处理、系统维护等专业组成做法所代替,改变了会计信息处理和使用的方式、方法。
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财产清查这几个会计工作已由会计电算化简化,其只需工作人员懂得操作一般的会计软件可生自动成。一是原始凭证的输入点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在财会部门,而在产生数据的业务部门,如采购部门、销售部门以及办公自动化环境中。二是大多数记账凭证由ERP 自动生成。这几个阶段的部分会计凭证由非会计人员完成,可保证财务处理的及时性和会计数据的一致性。会计数据输入形式的改变将对传统会计岗位的设置、数据处理流程、会计数据资料的生成与管理带来一系列的变革。会计人员每日可以通过查询物料进、销、调、存的各种单据、变价单,以及货款的结算单,仔细审核这些单据,看有无违背企业管理,同时对购进、销售、结算环节统一监控、全程流程重组,及时回应系统呈报的各种流程重组请求,把握好整个业务流程,起到事中会计流程重组的作用。
1、ERP对会计账户设置的影响
会计最初的工作就是设置账户,对于会计科目编码是传统的做法是分级设置的,有总账与明细账的区别,总账科目由国家统一制定,明细科目则企业可以结合实务自行设定。ERP 环境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定,例如中石化财务核算取消了会计科目分级设置,不区分总账与明细账,科目代码变得更为简洁。
2、ERP对会计填制和审核凭证的影响
传统的会计凭证类型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或者统一使用的通用凭证。ERP 的精细化管理要求记账凭证按业务操作类型来划分,以便于记账凭证的分类管理,ERP的凭证类型多达40多种,企业较为常用的记账凭证类型也在20种以上,已经脱离传统分类。而ERP 中记账凭证内容与传统的会计要求一致,但是其格式与传统的手工核算习惯有较大差别。如涉及客户和供应商的应收应付往来的会计凭证,记账人员记账时使用的不是传统的借贷科目,而是客户和供应商账号,凭证显示的直接是客户和供应商的名称及账号,系统依据凭证类型来记账;清账类型的会计凭证有凭证抬头及编号没有具体凭证内容等等。
第3页(共8页)
3、ERP对会计成本计算的影响
ERP成本计算采用的是滚加法。滚加法是按物料清单所规定的物料之间的层次、需求关系和制造过程,从产品结构的最低层次开始,从低层向高层逐层累计。成本的发生和累计与生产制造过程同步,随着生产制造过程的进行,在材料、计划生产信息动态产生的同时,成本信息也随之产生,使得在计划、控制物流的同时,也控制了资金流,做到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统一。采用滚加法进行成本计算时,滚加的结构和依据就是产品的物料清单在物料清单中。处于各个不同层次的物料项目的成本都包含两部分,即:本层发生的成本和低层累计的成本。
在典型的产品物料清单中,最底层的物料项目都是外购件,即原材料或标准件,它的材料费(采购件费)和采购间接费(采购部门的管理费、运输及保管费等)之和组成产品成本中的直接材料费。其中:采购间接费=采购件费×采购间接费率 此时尚未发生加工成本。
进入上一层以后,如果发生加工装配作业,则发生这一层的直接人工费和间接费,它们的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人工费=工作中心文件中的人工费率×工艺路线文件中的工时数 间接费=工作中心文件中的间接费率×工艺路线文件中的工时数
这里的间接费包括可变间接费和固定间接费,它们可有不同的费率 但计算公式相同。综上,个人认为整个会计业务流程是对公司业务的调研和分析,需要与公司各级部门的部门经理和下属员工(包括总经理),可以以文档的形式进行记录,进行沟通了解,调查公司组织结构、业务操作的实际流程。对于大多数业务,必然存在不一致,这时需要优化会计业务流程,与会计员工深入沟通,达成共识,最后以文档形式记录。其业务流程与ERP系统流程必通过与公司部门主管及其下属的共同协商。拟定一个完整的,适合企业生产流程、发展方向的会计操作方案。
4、ERP对会计账簿的影响
实施ERP后,除了传统的账簿必须打印之外,还有磁性介质(硬盘、光盘)作为账簿,如电子账簿的逐渐运用。
在ERP中可以对任何数据进行分类、组合、汇总,比如一个客户往来涉及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四个科目,计算机可以方便的将相关账户进行组合处理、显示,分析数据。而传统的账簿格式只能逐一打开有关账簿查询。
第4页(共8页)
ERP还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通过“变式”定义用户所需的各种账簿形式、组合的账簿形式
二、ERP对会计人员的影响
企业实施ERP同样使会计人员受到较大影响,ERP时代的会计人员应该具有全局观念,要从企业战略全局出发,实现财务与企业整个管理系统的协调一致,发挥财务战略与研发战略、采购战略、生产战略、营销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的协同效应。会计人员将主要从事:长期战略计划、过程改进、产品与顾客的盈利分析、会计系统和财务报告、短期预算、合并与收购、财务和经济分析、外部财务报告、机系统运作等工作,为实现企业价值链各环节的一体化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发挥会计人员的作用。
1、实施ERP对财务会计人员角色和岗位的影响
一是财务会计人员角色的变化。表面上看起来,虽然会计人员直接处理的业务减少了,但是财务会计人员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工作,比如维护系统正常运转以便按规程操作,减少误操作以保证会计等信息的完整、及时。此外,在工作量上财务会计人员也需要尽快转变角色,善于加工浅析系统提供的信息,以便于得到更有价值的信息。
二是财务会计人员岗位的变化。受财务信息来源的影响,财务会计人员处理的信息受财务信息来源的影响,开始向下延伸,造成会计工作量的下降,操作规范严格细致,只需要按规范操作就可以,甚至不懂财务会计的人也能按规范操作完成相应的工作,岗位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客观上面对减少的走势。
2、实施ERP对会计人员工作内容的影响
ERP实施后会计人员的角色已由信息的记录者和历史财务报表的提供者,转而成为提供企业更具价值的管理信息的企业合伙人;ERP的实施使得会计人员开始扮演提供和分析信息的角色。ERP的实施并没有完全取代会计人员的传统工作内容,只是使其重要性发生了变化;ERP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会计人员承担税务规划与处理、财务分析、风险评估管理、沟通协调、系统维护和ERP相关工作的重要性。ERP的实施同时给会计人员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在实施ERP时,应该由熟悉运作流程的人员来担任整合工作,成本的变化和整合功能并非软件所能取代,这是会计人员在ERP实施后可以发挥职能的地方,其重要性应该大幅上升。同时随着ERP的实施,管理会计人员需担负起信息使用指导的角色,而财务
第5页(共8页)
会计人员需担负起会计教育的工作。另外,原本由信息部门承担的系统配置和管理、正式上线的测试把关转而由会计人员来管理,因此由管理信息系统计划的关键参与者——会计人员来评价企业实施ERP的有效性是恰当的。会计人员的技能对于ERP的成功实施具有促进作用,所以ERP为会计人员提供了一个提高专业知识的机会,会计人员的知识应该更加多元化,进一步向“复合型会计”的方向发展。
3、ERP的运用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
财务会计人员除了原有的要求外,对其知识 结构和管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财务会计人员必须精确掌握涉及会计业务方面的全部政策。有关会计制 度、财务制度、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管理 理论等方面的知识构成会计信息,成为ERP 集成系统采集数据的基础,基础知识的不足 将导致 ERP 会计信息的内在缺陷。其次,财会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 企业管理素质。他们不仅要熟悉企业的管理 流程,而且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会计政策,将其体现在ERP系统中,实现会计控制和财务管理。第三,财会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 综合分析能力。他们必须从大量的数据中筛 选出反映企业运行状态的关键信息,为企业的管理当局提供决策依据。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掌握着企业大部分的信息,约占企业信息总量的70%,这些信息直接支持着企业高层的决策需求,因此,财务管理系统作为企业的核心系统,在其功能的扩展和维护中,只有财务人员才能起到主导作用,这是计算机专业人员无法替代的;然而在目前,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仅仅只是操作财务系统,被动的使用网络系统的数据和信息,而开发、扩展财务信息系统的工作则是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完成的,在这样的系统中,财务管理人员不是真正的主人,无法将ERP作为支持企业财务控制、财务决策和战略管理的系统,那么系统实际的运行效率和效果都不是太令人满意的。
三、ERP环境下具体的应对措施
虽然ERP的运用中有许多先进的思想,给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了方便,提供了更多财务方面的信息,是企业财务会计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值得财务会计人员更加重视的是,在企业ERP环境下实施财务会计工作的同时,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也面临极大的挑战,为顺应环境的变化,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也得有相应的措施
第6页(共8页)
1、完善会计基本职能
财务会计目前还无法完全被ERP系统所取代,要发挥会计人员的专业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按照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选择相应的会计政策,提供不同的会计信息。完善会计的记录及报告等方面的基本职能。比如在信息收集阶段,会计人员要审核并确认数据的真实性。在加工和披露阶段,会计人员要按信息使用者需要提供信息产品。ERP财务系统使财务机构主要职能由核算转变为管理。
2、转变会计人员角色
ERP系统侧重于财务计划、制约、浅析以及预测,包括事前计划、事中制约以及事后反馈的整个过程,更加重视会计参与企业管理和辅助决策的职能。因此,会计人员要自觉融入到整个企业管理系统,提高对核算数据的浅析能力,提高预测、管理以及制约的质量。同时,在ERP环境下,有更多的会计人员直接进入生产经营部门工作,扮演好顾问、领导者、组织者、规划与业务整合方面的专家等角色。
3、提高ERP的使用效能
把本单位经济业务与管理活动进展的需要结合起来,做好会计信息系统的需求浅析以及设计,以成本效益为基础,优化系统,增强会计信息系统的通用性以及专用性。做好系统维护以保证系统的安全和高效运转,适应ERP带来的内部审计工作的变革,加强内部制约硕士论文。
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加强对ERP系统的学习、操作,利用ERP系统提供的功能为业务浅析服好务。提高会计人员对现代化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浅析的能力,善于整合所有信息,保证特定地点和特定时间的信息能够被即时使用,服务于决策。财会人员要坚持系统的财会论述知识学习,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以及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法律规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ERP。企业要提倡、鼓励财会人员进行终身教育。企业要重视对ERP系统的运用,加强对ERP系统相关知识的宣传。加强公司内部ERP运转小组建设,提升员工信息技术能力。同时,会计人员要具有全局观念,实现财务与企业整个管理系统的协调一致;要有组织管理能力、公关协调能力以及对资本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具有开放性思维、革新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敬业精神等。
第7页(共8页)
参考文献
[1]张玲.ERP系统环境中财务会计工作的变化及应对研究[J].现代营销〃营销学苑,2012,(04):173-174 [2]董晋霞.现阶段ERP环境下会计基础工作浅析[J].时代金融,2011,(36):13-20 [3]王晓丽.ERP环境下财务会计变革研究[J].现代商业,2010,(20):236-237 [4]张庆军.探析基于ERP的会计实时控制研究[J].现代商业,2010,(12):233 [5]张建刚,宋少洁,杨合力.ERP财务管理中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16):8-10 [6]冯建新.ERP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研[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06):9-11 [7]王剑萍,张秀林.基于ERP环境下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J].商业经济,2011,(8):130-131 [8]朱小雪,刑云翮.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J].对外经贸,2012,(5):151-153 [9]高海英.浅谈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在ERP环境下建设的重要性[J].会计之友,2011,(35):86-89 [10]刘中华,张瑾.ERP环境下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法及模式[J].会计之友,2009,(8):36-37 [11]王君君.ERP下会计信息系统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0,(13):114-132 [12]侯晓燕.试论ERP系统对财务工作带来的影响[J].中国经贸,2009,(18):17-19 [13]陈凌云.ERP系统对管理会计变革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9,(12):15-16 [14]叶陈刚,韩玉霞.ERP系统对会计实践的影响分析[J].财会学习,2011,(5):39-42 [15]周常发.ERP环境下如何加强会计监督[J].中国石化,2011,(11):51-52 [16]徐丽,邱玉兴.试论ERP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1,(25):29-30
第8页(共8页)
第二篇:论权力的腐败对国家政权建设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论权力的腐败对国家政权建设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电材2班陈志泉3111007204
什么是腐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其定义为: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的利益。世界银行的定义以此类似,即腐败是为达到个人目的而滥用权力。权力的腐败已成为各国政权建设的一大危害。纵观国际政坛,因腐败案而倒阁的政府及公权数不胜数。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前苏联存在“特权阶层”而腐败丛生,直接导致“亡党、亡国、亡社”。在发达国家中,美国历史上有7位州长因受弹劾辞职或下台。1993年,日本自民党沦为在野党,究其下台的原因在于自民党政治腐败令全体日本国民深恶痛绝,因此也从根基土动摇了自民党执政的民众基础。在我国,权力的腐败对我国政权建设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腐败破坏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有损法律尊严和司法公正。贪污腐败的行为侵犯人民的根本利益,损害党领导下的政府的威信,一个贪污腐败的政府机构必然导致其领导权威的降低,导致政令的不畅通,导致社会矛盾的增加和加剧。腐败涉及到行政运行和管理体制中最具可变性也是最可贵的资源—人和权力,国家和政府通过对人的任命和委派,以及赋予他们基于他们职能的公共职权,对社会进行统筹管理。他们的形象代表国家的尊严。公信力的丧失将不仅导致民心向背,甚至严重化到一定程度以后可能发展到危及政治稳定的局势。所以,权力的腐败对国家政权建设的影响极大。
我觉得首先要找出腐败的原因,实质,根源才能提出一些应对腐败的措施。根据世界各国研究廉政问题的学者和反贪机构对于腐败的根源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如都将法律的不完善,反贪机构的不健全和官员的权力过大而不受约束等作为腐败发生的主要诱因。所以,对于腐败的应对措施,我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建立反腐败的专门机构,因为腐败行为往往涉及不同级别的政府官员,查办起来容易受阻挠,因此反腐败机构必须具有独立从事调查活动的权力。第二,完善反贪法制,反贪法制是预防贪污犯罪的重要手段,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因此我国也必须重视,否则会对我国政权建设有极大的影响。第三,强化对官员的监督,对掌握大权的政府官员进行全面的监督,是减少和发现腐败犯罪的重要渠道。第四,加强国际反贪合作,腐败行为是一个遍布全球的国际现象,世界各国都是腐败行为的受害者。一些国家的贪官事发后出逃国外,企图逃避法律制裁,所以,加强国际反贪合作对我国的政权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之,对目前我国权力腐败现象的蔓延,我们要正确认识其复杂根源,并对症下药,不仅治标,健全各项制度,更要治本,提高民众民主意识,真正做到“标本兼治”。当然,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个任务尽管很艰巨,但一个事实是,违背历史发展和基本人性的腐败是必然可以得到彻底根治的,权力腐败终归有它败亡的时候,不久的将来,清正廉明、风气纯正必将成为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风气主流。
摘自《廉洁修身》
第三篇: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周曙东 周文魁 朱红根 王传星 王艳
摘要: 阐述气候变化的特点, 分析农作物对温度、降水变化的敏感性, 昆虫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探讨了农业生产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干旱及洪涝灾害的脆弱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选择包括选育抗逆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 增强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种植技术;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与响应能力建设。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适应性政策措施: 调整耕作制度, 提高指数;完善江河湖泊防洪工程和防洪减灾体系;加强土地合理利用;发展设施农业, 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制订减灾应急预案;积极推广农业保险。
关键词: 气候变化;敏感性;脆弱性
一、引言
气候变化被列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进展, 开展气候变化影响的相关研究开始成为学术界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农业是对天气变化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 因为气候始终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决定因素, 到目前为止, 农业还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气候变化对农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诱发的自然灾害将造成农业生产的波动、危及粮食安全、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还没有就气候变化问题综合治理所采取的措施达成共识, 有待在2010年墨西哥城的第16 次缔约方会议上继续协商, 但气候变化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气候变化会使人类付出巨额代价的观念已为世界所广泛接受, 并成为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及早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 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提前采取适应性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敏感性、脆弱性方面来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
二、气候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气候变化是气候平均状态出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10 年或更长时间)的变动, 具体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1.气候变化的特点(1)平均温度明显上升
中国近100 年来年平均气温明显增加, 达到015~ 018度, 比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略高。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 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1]。如果年平均温度上升1度, 大于或等于10度积温的持续日数全国平均可延长15天左右,这对于农作物生产来讲具有重要意义。
(2)降水出现区域性与季节性不均衡
温度的提高会加快地表水的蒸发, 导致水循环加剧, 暴雨出现的概率增加, 虽然降水量很大, 却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各地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时空分布也会显著改变。降水既会出现区域性不均衡,也会出现季节性不均衡, 即在农作物最需要水的时候出现季节性干旱, 从而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过去的概念是中国西北部缺水, 今后在中国南方也可能出现季节性干旱, 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3)极端气候现象增多趋强
极端气候现象指一些在特定地区和时间的罕见事件, 极端气候现象的罕见程度一般相当于观察到的概率密度函数小于10% , 这些极端气候现象包括干旱、洪涝、低温暴雪、飓风、致命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和全球变暖有关, 也是气候变化的表现方面之一。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总趋势下, 大气的环流特征和要素发生了改变, 引发复杂的大气)))海洋)))陆面相互作用, 大气水分循环加剧, 气候变化幅度加大, 不稳定因素增多, 导致这些小概率、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机会增加[2]。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系统的影响往往大于气候平均变率所带来的影响。
(4)冰川消融导致海平面上升, 海水入侵
在内陆地区增温造成冰川退缩导致雪线上升,在南极冰川逐步融化、冰架面临坍塌, 而北极冰帽正在持续消融中, 漂浮在北冰洋上的成年厚冰块不断融化, 这些因素再加上海水受热膨胀将会使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沿海地区洪水泛滥及严重破坏、侵蚀海岸线、海水入侵内河、沿海湿地及岛屿洪水泛滥, 一些地势较低沿海城市及村落可能面临淹没的危险。海水入侵还会使灌溉地下水水质变咸, 土壤盐渍化, 灌溉机井报废, 农田减产。
三、农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与脆弱性分析 11农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是指某个系统受到与气候有关的刺激因素影响的程度。所谓刺激因素是指气候变化因素, 包括平均气候状况、气候变率和极端事件的频率与强度[5] , 这些影响可能是直接的影响, 也可能是间接的影响。
气候变化将使我国农作物种植制度及农业生产的布局发生较大变化。气候变暖将使我国长江以北地区, 尤其是中纬度和高原地区农作物生长季开始的日期提早、终止的日期延后, 潜在的生长季延长;还将使多熟种植的北界向北推移[3]。麦、稻两熟区、双季稻种植区和一年三熟制的水稻产区,在水分条件满足的情况下, 种植北界均可向北推移。如果年平均气温上升2度, 大部分两熟制地区将会被不同组合的三熟制取代, 三熟制的北界将北移500km 之多, 三熟制面积可能扩大115倍, 从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而两熟制地区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 一熟制地区的南界将北移250~ 500km, 一熟制地区的面积将减少23% [4]。这些敏感区域将会面临种植制度、产业结构和作物品种的重大改变。
(1)农作物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
一些作物的生长发育对温度很敏感, 每一种作物都有适合生长的温度区间,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平均温度上升会导致生育期缩短与早熟, 有效分蘖减少, 穗重下降、产量降低。以水稻为例,平均气温每升高1度, 生育期日数平均缩短7~ 8天, 在温度为24~ 27度的南部地区,平均气温每升高1度, 生育期缩短14~ 15天;在温度低于24度的北部和高原部地区, 生育期缩短4~10天。在当前的品种条件下, 生育期缩短使有效分蘖减少, 导致总干重和穗重下降、产量降低, 双季稻早稻平均减产约为16% ~ 17% 左右, 晚稻平均减产约为14% ~ 15%。对冬小麦来说,平均气温每升高1度, 目前品种的冬小麦生育日数平均缩短17天左右, 减产幅度大约为10% ~ 12%。对玉米来说,平均气温每升高1度, 生育期缩短7天左右,产量平均下降5% ~ 6%。[4]根据谢云(1999)论文中提出的喜温作物的温度影响函数[ 12] , 笔者绘制出喜温作物对温度的敏感性折线图, 从图1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些敏感临界点, 第1个敏感临界点a 为6度, 当温度低于6度时, 喜温作物停止生长, 温度在6~ 21度之间时, 作物生长开始生长发育但生长速度缓慢;第2个敏感临界点b为21度, 温度在21~ 28度之间时, 作物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第3个敏感临界点c为28度, 28~ 32度之间温度最适合喜温作物的生长;第4个敏感临界点d为32度, 当温度超过32度时, 随着温度的上升, 作物生长明显受到影响;第5个敏感临界点e为44度, 当温度超过44度时, 喜温作物停止生长。
(2)农作物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
农作物对降水存在类似倒U 型曲线的敏感性关系。当降水严重不足时, 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会出现干旱症状, 从而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当降水量增加到一定范围内, 加上温度及光照的配合, 作物得以茁壮成长;当出现连续大雨、降水量超过一定范围时, 又会对作物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开花期出现阴雨会影响作物授粉, 造成落花落果;长期阴雨还会诱发病害;降水量过多会造成农田渍害, 严重时作物会被淹死。
农作物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 对水分的敏感性也不一样, 也就是说敏感临界点和敏感性曲线的峰度都会发生变动。作物对水分最敏感时期, 即水分过多或缺乏对产量影响最显著的时期, 称为作物水分临界期。以冬小麦为例, 拔节到抽穗阶段为冬小麦的需水临界期, 在拔节)抽穗阶段, 小麦进入旺盛生长时期, 耗水量急剧增加, 其中挑旗期是小麦一生对水分要求最敏感的时期, 这段时间为一个月左右, 日耗水为4213立方米/公顷,耗水量约占全生育期的26%, 而在抽穗)成熟阶段, 日耗水量激增, 达到4518立方米/公顷, 耗水量约占全生育期的38%以上。
(3)昆虫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
气候变暖会使农业虫害的分布区发生变化, 气温升高后, 某些虫害的分布区可能扩大, 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昆虫的生长发育有一个适宜温区, 即存在一定的温度范围, 在温带地区适宜温区一般为8~ 40度。温带地区的许多昆虫对温度的第1个敏感临界点为-10度, 如果冬季温度低于-10度以下, 昆虫长期处于冷昏迷状态, 会引起死亡。第2个敏感临界点为8度, 8 ~ 15度是昆虫的发育起点温度, 昆虫在发育起点温度以下的一定温度范围内(B 的抗性;耐盐碱的农作物新品种, 即使在海平面升高, 沿海滩涂盐碱加重时也不影响对滩涂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其次是改善农作物的生理特性: 包括选育高光合效能和低呼吸消耗的品种, 即使在生育期缩短的情况下也能取得高产优质;对光周期不敏感品种, 即使在种植界限北移时也不因日照条件的变化而影响产量。
2.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始建于50年代;大部分工程是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沟、塘、坡地兴建起来的, 工程起点低, 很多工程已基本接近其使用寿命。干渠、支渠的衬砌比重小, 而斗、毛、农渠的渗透系数很大, 涵管、渡槽、闸等建筑物破损失修也十分严重, 造成了渠系水利用系数很低, 暴雨期间蓄水集雨能力不足。因此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灌溉体系, 提高抗旱排涝的能力, 尤其是要加强渠系固化防渗、浅层地下水开发和配套工程建设, 优化灌渠的输水功能,减少输水渠道漏水、渗水,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种植技术
气候变暖和干旱将使水分成为困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应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改善灌溉系统和灌溉技术, 推行畦灌、喷灌、滴灌和管道灌, 加强用水管理, 实行科学灌溉;改进抗旱措施, 开发节水高效种植模式和配套节水栽培技术。推广农业化学抗旱技术, 如利用保水剂作种子包衣和幼苗根部涂层、在播种和移栽后对土壤喷洒土壤结构改良剂、用抗旱剂和抑制蒸发剂喷湿植物和水面以减少蒸腾和蒸发、开发活性促根剂促根抗旱;推广地膜或秸秆覆盖技术与节水农业发展模式来抑制蒸发。
4.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与响应能力建设
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气象灾害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总的趋势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繁、灾害强度更大。因此必须加强气候灾害预警与响应能力建设, 完善气象综合监测体系, 建设农村气象监测网, 加强暴雨、台风、强对流、干旱、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和应急服务系统建设, 把气象技术、遥感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相结合, 建立国家级和省级的农业生产气象保障系统。加强对低温严寒、强对流天气、暴雪、干旱、洪涝等农业灾害性天气中长期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的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建设, 特别对突发的洪灾、季节性干旱及台风,以便农业生产者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防灾减灾, 以最大限度减少极端气象事件对农业的影响。
五、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适应性政策措施
自然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动地适应气候变化, 而人类可以采取一系列适应性行动, 有计划地适应气候变化, 这比自然生态系统自动适应气候变化会带来更好的效果。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措施是指通过调整来适应气候变化, 从而减轻潜在损失、利用机遇的潜在能力水平的对策, 有助于增强气候变化的有利影响、减少不利影响。
1.调整耕作制度, 提高复种指数
气候变暖总的来说将有利于多熟制的发展, 带来熟制的改变、作物品种结构的改变。复种面积将扩大, 复种指数将提高。相关地区需要根据水资源和当地小气候的具体情况,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以及品种结构。在我国种植熟制南北界变化的敏感区域, 可以提高复种指数, 如增加麦)稻两熟、麦)棉两熟、油菜)稻两熟、麦(油菜))稻)稻三熟、麦)玉米)稻三熟等多熟制的面积。在华中和华东稻区北部选用生育期较长、产量潜力较高的中、晚熟品种替代生育期较短、产量潜力较低的早、中熟品种。
在一熟制改两熟制或两熟制改三两熟制的地区, 在调整农作物的品种结构时, 不仅要考虑温度条件, 还需要综合考虑到降雨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带来的影响, 在气候变化环境下的光、温、水资源重新分配和农业气象灾害格局的基础上, 改进农作物的品种布局。
2.完善江河湖泊防洪工程和防洪减灾体系
防洪工程对于抵御洪涝灾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防洪工程标准偏低,为应对未来潜在的洪涝灾害, 需要完善江河湖海防洪工程体系, 将防洪标准提高到50~ 100年一遇的标准。应当开展大中型病险水库及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以保障水库下游地区安全。
3.加强土地合理利用
科学合理使用土地是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必要条件, 保护湿地和森林, 在气候变化的脆弱区域实施退耕还湿、退耕还林、退林还草, 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保护生物多样性, 从而维护良好的小气候条件、生态环境。
4.发展设施农业, 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塑料大棚、温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严寒、干旱、暴雨、病虫害灾害, 研究与推广农业的高产、稳产措施, 开发利用雨水集蓄技术和浅层地下水技术, 增强农业抗旱能力。
5.制订减灾应急预案
各地应根据自然环境和农业自然灾害发生规律, 制定防旱抗涝、抵御寒潮、台风、病虫害等各种自然灾害的减灾应急预案, 确定农业生产避灾减灾的种植模式, 以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6.积极推广农业保险
为了分担气候灾害所带来的风险, 减轻农民因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应当积极推广农业保险。近年来新疆、江苏等地已开展了农业保险的试点,对于防灾减灾、稳定农民收入起到良好的作用, 应总结经验, 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农业保险。
第四篇:朝核问题对中国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朝核问题对中国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摘要:朝核问题是当今国际政治一个热点问题,2013年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朝核问题再次升级。朝核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如果朝核问题不能妥善解决一旦发展到武装对抗的地步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战争的波及。当务之急,中国应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防止朝核问题的扩大化。关键词:朝核问题,中国,影响,措施 一.朝核问题发展及现状
朝核问题主要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朝鲜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第一次朝鲜半岛核危机爆发。朝鲜虽然与国际原子能结构签署了接受安全保障协议,但双方就视察问题出现摩擦,紧接着就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布什上台后,2002年初把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并将朝鲜列为核打击对象之一。2003年1月10日,朝鲜政府宣布再次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朝鲜核危机正式爆发。为解决朝核问题中,中国政府积极斡旋从2003年到2008年6月,就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进行了共六轮。2009年4月13日联合国安理会要求朝鲜遵守联合国安理会禁止进行此类通信卫星发射的1718号决议,第二日致使朝鲜宣布正式退出六方会谈。朝鲜不久就成功实施第二次核试验。2013年2月12日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朝鲜宣布退出朝鲜战争停战协议,朝鲜进入战争状态。二.朝核问题对中国的影响 国家安全 国家利益
(一)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
朝鲜半岛的无核化对中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朝核问题可能引发核竞赛:.朝鲜拥有核武器势必造成朝鲜半岛局势的持续紧张,对和平崛起经济发展的中国是非常不利的。日本利用朝核及朝鲜导弹问题为借口扩充军力,尤其是高科技的太空技术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这也将使东北亚军事格局更加复杂化。朝鲜拥有核武器后东北亚地区其他国家将会走向发展核武器的道路。倘若如此,中国将处于众多核国家的包围之中,威胁不言而喻。同时,日本会因朝鲜发展核武器而加强军备,进而引起亚洲的军备竞赛,中国将会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被核武器包围的国家,国家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威胁。;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朝鲜与我国不仅山水相连,平壤、沈阳、长春等地的铁道也紧紧地连接在一条线上。朝鲜为维护国家生存,在未来美朝军事冲突上可能使用核武器,由此造成的核污染和难民潮必将冲击我国东北地区。朝核问题及其对我国安全的影响-决策与信息-2009-9 11页
2.来自美国的军事威胁:。如果没有朝鲜,在台湾海峡危机和南海诸岛危机频发之时,中国将没有精力应对来自东北方面美日的军事威胁。假如美国控制朝鲜,那么在中国解决台湾问题时,美国就多了一条武装干涉的新战线。如果将来战争爆发,朝鲜作为军事战略的缓冲区,在战争中起的作用尤为重要。如果美国占领朝鲜,将朝鲜地区作为空中加油基地,这对于擅长空战的美国来说,无疑是在中国的右臂上插上一刀。如果处理得好朝鲜半岛问题有利于杜绝了美国势力的深入,有利于中国的战略安全。并且还有可能形成中美关系“双赢”的局面;但是如果处理的不好,可能再一次引发朝鲜战争,那样中美关系将会再一次出现冰点。丁峰朝鲜半岛局势对中国的影响研究_【D】16页
(二)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朝核问题使中国的外交处境极为尴尬和被动。由于朝鲜的毫无责任心的行动,在改善中美关系方面经常碰壁。在重要时刻,很坦然地引发重大争议,将中国拉进与美国对抗的被动局面。„„必须以新的理念,重新审视东北亚局势,并采取符合中国的根本国家利益的外交政策。王忠文” 「从新的角度密切关注朝鲜问题与东北亚局势」的论文中2013年3月7日安理会一致通过了对朝核问题的决议,主要对朝鲜进行经济、金融制裁,这一制裁必然使其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如果中国对朝核试验进行制裁就会破坏中朝关系,那么朝鲜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如果把朝鲜逼急了,肯定又会“誓死一战”受到危险的还是中国。如果中国不同意制裁朝鲜,美日等国则会鼓动全世界舆论讨伐它,到时候朝鲜局势更加复杂,中国的立场又将如何。中国与朝鲜的外交是一种微妙的关系,朝鲜作为中国的“天然屏障”,中国给予朝鲜经济上援助,双方相互的平衡,可是朝核问题使美国在中国跟朝鲜之间插上一脚,使这平衡被打破,而朝鲜对于中国的态度阴晴不定,使中国很难处理对朝鲜的外交关系。朝核问题的背后反应的还是地缘战略的大国博弈。中美俄罗斯以及日本在该问题上各有各的算盘,因此朝核问题将是大国角力的智慧和实力体现。
(三)对中朝经济合作的影响
三.朝核问题应对措施
(一)重启六方会谈,尽早建立东北亚安全机制
朝核问题以何种方式解决都直接关系中国的国家利益也关系到东北亚的国际安全与和平稳定。中国应积极重启六方会谈,想办法把六方会谈的机制制度化。如果六方会谈在解决朝核问题之后发展成为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或建立其他包括东北亚主要国家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或建立澳大利亚提议的亚太共同体,那么将会形成陆权跟海权的合作机制。夏立平美国对朝鲜政策特点及其影响《国际问题研究》2008年第五期21p东北亚地区是世界经济、政治和地缘战略的重要地区之一,涉及到了多国的国家利益,国际结构复杂,由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方面的冲突,国家之间政治上互信缺失。当前要充分利用处理朝鲜核危机上的相对有利的地位和条件,在东北亚区域安全领域重视和加强多重的双边合作的机能效应。
(二)应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继续保持中朝友谊
国家利益是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对待朝鲜问题上,中国应该中国的本国利益和东北亚地区的共同利益,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重启六方会,继续保持中朝友谊,积极实现半岛的无核化。朝鲜对于其核问题的立场和对美国的态度主要取决于美国对朝的政策,也就是采取以硬对硬以软对软的方针。中国向来反对使用军事制裁,这样做会使局势更加恶化。每当美国宣称要对朝鲜军事制裁的时候,朝鲜就强硬地回应“制裁意味着战争”,因此中国不会轻易使用武力来对朝鲜施压。另一方面,中国应加强与美日谈判争取减弱其对朝鲜的制裁和军事威胁带来的压力。
(三)恢复军事平衡是最优选项,邻国的安全就是中国的安全。朝鲜核危机的实质是朝鲜半岛安全平衡被破坏,根本解决之道在于恢复军事平衡。2003年8月8日出版的《舰船知识》杂志第九期,作者:敖广 面对危机,通常有三种对策:(1)妥协,(2)战争,(3)恢复军事平衡。其中妥协是最差选项,因为妥协的实质是先承受损失,再被迫进行战争。不但没有解决矛盾,没有代价的收获。其次,战争的风险和代价都很大,但有时是不得已的选项。国家利益两个最基本要素是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其中安全利益永远高于发展利益。所以一旦国家安全利益受到威胁,就必须坚决给予回击。假如印度吞并巴基斯坦,假如美国占领整个朝鲜。中国的安全形势就处于强敌环伺的状态下了。可见恢复军事平衡是解决危机的最佳选项。
(四)灵活的政策
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和不确定因素正在进一步增加。中国不能盲目听从日本美国的带有目的性的意见对朝施压,否则,若将这位邻居变成敌人,受害的只能是中国自己,应根据情况的发展,制定相应的对策。
总之,朝核问题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针对朝核问题在中国外交和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应在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为解决朝核问题提供平台,努力做好协商工作,以争取朝核问题早日和平解决,真正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
第一,完善核不扩散机制,使其更加合理、规范。现行的核不扩散机制存在一些不公平因 素,它的限制对象主要是无核国家,对于有核国家却毫无限制。所以首先要限制有核国家,为无核国家提供心理上的安全保证。其次,在朝鲜半岛范围内,对核力量的制约要对等和公
平。美国为韩国提供了核保护伞,是一种事实上的核威慑。这显然无助于消除朝鲜的不安全
感。朝在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后应享有缔约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第二,六方会谈不可取代。对话和外交途径是第一工具选择。朝鲜必须大幅度修改自己的
行为方式,美国至少必须认真考虑正式向朝鲜做出持久性的安全承诺的问题,并且开始切实
履行逐渐争取朝美政治经济关系正常化的义务。美国政府还应当认真反思和修改它自“
911 ” 时间往后时时异常显著的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黩武主义态势。
第三,说服美日韩抛开朝鲜弃核前提论。
美日韩坚持朝鲜先弃核,然后再实现关系正常化,这种思路导致朝核问题走入死胡同。朝鲜也知道,坚持“拥核”对它没有好处。须知,这样 的话,它将不仅失去得到的这一切,而且朝鲜作为落后的贫穷小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
财力来发展既不能吃又不能用的核武器只会使其经济雪上加霜。坚持“拥核”还会使朝鲜在
国际上众叛亲离,将更加孤立。如果朝鲜的安全问题和经济补偿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仍然不弃
核的话,它将面临参加六方会谈中的其他五方的共同反对,包括失去中、俄对它的支持,若 如此,即使拥有核武器,朝鲜处境将变得更加危险。所以朝核问题解决的关键不在于朝鲜是
否会弃核,而在于美国是否会改变其对朝长期的强硬、敌视和僵化政策。国际社会应当推动
朝鲜融入国际社会。
最后我们也认为,朝核问题是朝鲜半岛自身的问题,是朝鲜民族自身为了争夺国家、民族
最高领导权的正统之争。所以,朝核问题也将以朝鲜民族自身矛盾的解决——完成统一,而 得到解决。,
第五篇:论ERP系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专科毕业论文
论ERP系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摘要:
我们已经跨入二十一世纪,这是一个信息与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信息技术已成为最具潜力的新生产力。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管理创新及竞争能力,是全球迫切研究的课题。信息资源作为最宝贵的资源,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关键因素。ERP是融信息技术、管理理念和业务流程为一体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代表着当代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本文主要论述了ERP系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关键字:ERP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一、会计信息系统与ERP系统概述
(一)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AIS)是一个面向价值信息的信息系统,是从对组织中的价值运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角度提出信息需求的信息系统。它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和处理,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能提供为进行会计管理、分析、决策所用的辅助信息的系统。
(二)ERP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ERP)是当今国际上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企业信息系统发展的最新成就。它的核心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把企业和供应商、客户等市场要素结合起来,并将企业内部的采购、开发设计、生产、销售进行整合,使企业能够对人、财、物、信息等资源有效管理与调控,实现资源运作效率的提高。它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思想,必须以软、硬件系统作为实现这种管理思想的载体。
二、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缺陷与ERP系统中会计信息系统的优越性
在ERP系统出现之前,企业将很多重要的商业信息储存在许多不同的部门,各部门用于管理这些信息的系统和技术也不同。有时某种信息在企业内部多次复制,但是其中有些部门并不需要这些信息。还有一些书面信息使得其在部门间的传阅比较困难。例如,客户可能打电话到销售部门查询一个重要订单的进展情况,为回答这个问题,销售部因无共享数据库可查,而不得不打电话到公司的生产或货运部门查询订单进展情况。
(一)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缺陷
面对管理要求的提高和科技发展赋予的新特性,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暴露出它所固有的局限。例如,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在设计时,是站在会计部门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站在企业的角度,会计软件的设计总是不能迈出会计部门的禁锢,这样形成的会计信息系统,信息流只能在会计部门内部流动,形成了信息孤岛,而信息孤岛之间交换数据很难保证其真实性,因为信息孤岛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专科毕业论文
间的信息流动往往不能以原始的形式流动,如需要转换成纸制凭证,或者存入磁盘来传送。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1.局限性
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而许多重要资源无法用货币计量。财务部门只是记录经济业务的资金流信息,并不采集业务活动的全部数据,同一经济业务的相关数据被分别保存在财会人员和非财会人员手中,这样忽略了大量管理信息,导致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数据有可能不一致或信息隔阂及信息重复,无法满足管理者的需要。2.封闭性
传统的会计信息是通过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明细账及总账进行“筛选”后得出的,从中看不到每项经济活动发生、执行与完成的全过程。由于过分细分的核算结构,使各个核算子系统之间彼此分割,会计人员很少涉及业务层的流程,会计人员只负责业务发生的单据流转和记录,而不涉及业务本身,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一致性、系统性,这就可能在客观上导致会计信息与业务信息不一致问题,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3.滞后性
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将全部会计信息存放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中。由于会计业务流程的顺序化特点,使得信息只能靠金字塔似的结构进行一级一级地逐步传递,不能跳跃。会计信息需求者只能在会计人员报出的月末、季末或年报的会计报表中得到一定的会计信息,使得会计信息缺乏实时性和及时性。而在现今的经济环境下,这种信息披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二)ERP系统中会计信息系统的特性 1.即时性
在ERP的状态下,资料是联动的而且可以随时更新,每个有关人员都可以随时掌握即时的资讯,这在过去只能依赖大量的人力与时间才能完成。一般说来,影响企业竞争力固然有许多因素,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它对企业内部各种信息的把握,以及对外部市场的资讯、现状变化的了解。在当今信息社会里,不仅要知己知彼,还贵在“即时”。能否如此,其效果迥异。2.集成性
在ERP状态下,各种信息的集成将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必要条件,在ERP尚未导入之前,知识库的信息资讯是属于过时的,更多的是局部的信息、片面的信息,乃至失真的信息。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其他因素外,信息的集成机制不完善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以往的会计信息系统在面临组织增减变化时,需要花较多时间去修改串联,在导入ERP之后,面对这样的变化,便可以很轻松地进行衔接,预算规划精确,控制更为落实,也使得实际发生的数字与预算之间的差异分析、管理控制更为容易与快速。3.远见性
ERP系统的财务子系统与ERP系统的其他子系统融合在一起,会计子系统又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于一体,这种系统整合及其系统的信息供给,有利于财务做前瞻性分析与预测。
三、ERP系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专科毕业论文
(一)对于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从会计数据向会计信息的加工、转换需要较长的时间,加之受到信息技术的限制,所以传统会计便有了会计分期的假设。会计分期假设是指为了定期总结企业组织的经营状况,人为地将企业组织的持续经营过程划分为等距的、首尾相接的期间,并将其作为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时间范围。在信息化社会,就主观而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需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方便快捷地获取会计信息,以支持经营决策;就客观而言,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电子商务,一笔交易在瞬间完成,并将已发生交易或事项实时地反映在财务会计报告上,信息使用者可以从网上随时获取最新的财务报告,而不必等到某个会计期间的结束,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实时性。这时,会计分期假设的要求于计算机实时性的特点便产生了冲突。
(二)对于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这一假设的内涵主要包括:货币计量、币种唯
一、币值稳定。货币作为会计信息的统一计量单位,在不同的企业组织、不同的行业之间实现了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反映和比较。在信息化社会,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诸如创新能力、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等表现企业组织竞争力方面的非货币信息。由此可见,会计核算的信息化,对传统货币计量会计假设造成了冲击。
(三)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会计中的许多业务处理都具有固定的格式或者是机械重复地进行,而这些正是计算机所擅长的。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一般的设计仅仅是模仿手工记账,虽然是电脑处理,却并没有给会计人员带来多少自动化,原始凭证一般为纸制,记账凭证由会计人员录入系统,之后的记账、生成报表才开始体现了计算机的自动化特点。而ERP则不同了,由于它将企业中的各种资源都集成到了ERP当中,原始凭证被相关部门人员录入之后,会计部门不必再自己生成记账凭证,计算机会通过读取数据库自动获取原始凭证相关数据,生成记账凭证。企业间的交流可以通过标准的数据接口传送得到原始凭证,在数据库中记录相应的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生成各种报表,支持企业分析决策。“如果信息集成度做得好的话。企业财务的70%以上的凭证是可以自动生成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
(四)对于传统会计报告的影响
提供会计报告是会计核算信息化的基本目标。与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相比,网络环境下将会更好地实现会计的目标。主要表现在:首先,互联网使电子联机实时报告成为可能,这不仅加快了会计信息传输的速度,也改变了会计信息的阅读方式;其次,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和加工生成的会计信息存储在系统数据库中,既可以按约定的格式和内容提供会计信息,也可以由用户根据自己的信息要求,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加工生成个性化的会计信息;再次,会计信息的交流在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实现了双向互动,且不再受到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此外,联机实时的报告输出方式,还在增加会计信息量的同时降低了会计信息提供的成本。ERP环境下,会计报告能得到更好的表达,但是在现有的会计制度下,却没有给这种表达提供太多的机会。
四、ERP系统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应用的改进措施
(一)建立基于网络的全方位原始数据采集系统
在现行信息化环境下,经济业务发生时首先填制或取得用以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原始凭证。这些原始凭证是纸质的,在传递上存在时延,所以会计的日期通常和经济业务发生时的日期不一样。原始凭证通常是一式几份,财务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专科毕业论文
部门、业务部门重复录入数据,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在运用ERP系统的环境下,由于网络技术的发达,企业交易过程是在网上进行的,因而这些经济业务发生的依据是各种电子单据,它们通过网络可以无时延地传到企业,同时,通过企业内部局域网,会计部门可查看其他部门正在发生的经济业务,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数据只需一次录入,其他部门都可共享。可见,在ERP环境下,原始单据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搜集的方法发生了变化,传递的时效上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建立基于网络的全方位原始数据采集系统是解决传统信息采集、传递存在时间差的根本措施。
(二)建立基于网络的会计实时信息处理系统
现行会计业务流程由于受制于技术和成本,信息的披露主要以季度、为主的定期报告方式进行披露,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这种制约因素得到有效克服,使会计实时信息处理成为现实。现代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信息交换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改变了人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方式,实现信息的共享。因此,要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流程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将实时信息处理流程嵌入业务处理过程中,将财会人员工作嵌入经营活动过程中,使财会人员的工作空间拓展到生产经营的各个业务部门,将财会工作由被动地、过滤地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加工信息转变为主动地、全面地、实时地收集和加工会计信息。
(三)建立基于网络的会计实时信息多元化披露系统
通过网络技术将财会人员工作环境由财务部门延伸到各个业务部门,直接关注实际业务过程,有助于财会人员通过会计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准确、及时地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实现处理的动态化和实时化。使信息采集、加工的实时性,完整性和有用性得以实现,同时可以应用网络技术,设计能够满足多种用途的全面反映历史信息,实时信息及未来预测信息的财务报告体系,实现会计信息披露多元化,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丰富实时报告的形式和内容,实现信息披露的多样性。
(四)培养信息化人才以促进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人才在内。无论从信息化建设还是信息系统的运行来看,人才的问题都是重要的组成要素。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而专业人才的供不应求,形成了对人才的争夺战,不但国内用人单位竞相招募,而且国外也千方百计用优厚条件在争夺国内的优秀人才。因此,培养信息化人才显得十分迫切。
人才是会计信息化成功之本,我国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把人才的培养放在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首位。20多年来,各部门、地区、基层单位都已认识到培养专业应用人才的重要性,开展了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培训工作,一些院校相应开设了专门课程,从理论水平和应用技能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应用人才。此外,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实践中,一大批财会人员自主学习、大胆摸索,自觉成长为专业应用人才。然而,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从内涵和外延上都在发生变化:从内涵上要求专业人才趋向信息化,从外延上则表现为对需求量的日益增加。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专科毕业论文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与ERP系统中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比较和深入分析,指出了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缺陷,以及在运用ERP系统后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优越性。接着,总结了ERP系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提出了改进方式。虽然相较于传统会计系统,ERP系统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不可否认其在应用中仍会存在的问题。
对于原始数据输入、会计业务流程、会计信息披露、人才要求等的限制,本文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这样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时性,使会计信息系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信息、也使会计信息系统更加灵活,使其能够适应当代信息化的要求。
由于ERP仍属于比较新的理论思想,其中不成熟的地方可以理解。应当肯定,随着ERP在企业中应用的不断普及、ERP软件厂商的成熟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ERP将是未来企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军,财务管理视角下ERP发展趋势浅谈,《财会通迅》,2010年,第2期,P67~68 2.李露,ERP环境下会计业务流程重组初探,《财会通迅》,2010年,第4期,P129~130 3.何绍恩,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稽核浅探,《财会通讯》,2008年,第8期
4.倪桂兰,浅谈ERP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实践运用,《商业会计》,2007年,第1期 5.刘凌,如何建立财务内部稽核评价的有效机制,《会计之友》,2008年,第14期
6.毛蓬阁,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内部稽核制度的作用,《金融经济》,2008年,第18期 7.杨琴,论ERP模式下新型财务稽核体系的建立,《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5 期 8.苟竭琼、常丹,《ERP原理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9.李世宗、李闻
一、张耀武,《会计信息系统》,武昌喻家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8
月,P22~23 10.陈明坤,《ERP系统整合审计》,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28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