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争吵课例
《争吵》教学课例
涡阳县高公学区刘营小学
张
锋
教材解读
《争吵》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组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以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为主题编写。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童年生活,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并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取成长的营养。
《争吵》一课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大人和孩子不同,在大人眼中豪不起眼的小事,在学生心中却是不得了的大事,所以我们不明白学生为什么老为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告状,课文在人文主题方面,教育学生学会珍惜友谊,懂得应该怎样对待朋友,怎样对待生活中的小磨擦。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口气讲述,细致地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我”的不安与后悔,“我”的知错却没有勇气认错的矛盾心态,“我”对往事的回忆,真实地体现了我的个性特征。父亲的话在课文中出现三次,这是课文的精髓,也是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嫉妒”等13个生字。会写“匠替”等14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石匠抄写”等14个词语。
2.正确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3.了解“我”和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父亲说的话。
情感、态度、价值观:
4.逐步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的问题。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自己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有趣的小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3.生字、新词卡片。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两个小伙伴为什么争吵?
二、角色朗读,深入体会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两个小伙伴因为本子被弄脏的事发生争吵,正好被老师看见了,争吵暂时停了下来,可两个人的心理都不平静,他们又会有什么表现呢?各读课文找找,在描写安利柯的句子下面画横线,在描写克莱谛的句子下面画曲线。
[评析:通过回顾课文导入新课,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情境,然后读画结合了解人物的不同表现,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准备。]
3、同桌配合分角色读课文,边读边想:从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对自己演的角色有什么体会?
4、体会安利柯的心理。
师:安利柯们,你对自己演的角色有什么体会?
生:我体会到安利柯很后悔。
师:从哪体会到的,读给大家听听。
生:我很后悔„„该有多好!
师:克莱谛是个好人,他孝敬父母,热爱劳动,这么好的人你却跟他吵架,多不应该呀!安利柯现在是后悔莫急,想想应该怎么读,大家自由读,体会一下安利柯后悔的心情。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觉得很不安„„该有多好!”)师:是呀,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我们还可以像以前一样„„
生:我们还可以像以前一样一起读书,一起做作业。生:我们还可以像以前一样一起上学,一起回家。生:我们还可以像以前一样一起劳动,一起玩耍。„„
[评析:读悟结合,通过读体会安利柯后悔的心情,再运用读把这种心情表现出来,使内在的理解感悟和外在的运用表达有力地结合起来。教师适时地引导想象,既发散了学生思维,更使学生形象、深刻地感受到伙伴的珍贵、友谊的美好。] 师:和小伙伴在一起真好,拥有伙伴的友谊真好。为了这份珍贵的友谊,“安利柯”,快去承认错误吧!
生:但是,要我向他承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
生:我觉得克莱谛很可爱,心里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
师:这说明你是个很爱面子的人,想认错又怕丢脸。这会安利柯的心里就好像有两个小人儿在争论不休,谁能猜猜他们是怎么争的?
生:一个小人儿说:“安利柯,本来就是你不对,你不该嫉妒人家。克莱谛是个好人,你应该珍惜这个好朋友,快去道歉吧。”另一个小人说:“去道歉?多丢脸呀!安利柯别去”
生:一个小人儿说:“安利柯,还记得父亲的话吗?应该知错认错呀。”另一个小人说:“知错容易认错难,安利柯,还是别去了。”
生:一个小人儿说:“安利柯,你再不去道歉将会永远失去一个好朋友。”另一个小人说:“道理谁都会说,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却不好说,安利柯,还是别去了”
„„
师:哎,真是左右为难呀,想想应该怎么读,大家自由读,体会一下安利柯矛盾的心情。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
[评析:这一部分通过创设两个小人儿争论的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说话,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使学生更加形象地明白了左右为难,从而深刻地体会安利柯矛盾的心情。] 5、体会克莱谛的心理。
师:安利柯的心里又后悔又矛盾,十分不平静;克莱谛的心情又怎样呢?
生:克莱谛的心里也不平静,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生:这说明克莱谛已经不再生气了,但却非常伤心。师:克莱谛你伤心什么?
生:伤心不该和安利柯吵架,担心失去好朋友。
师:所以你告诉安利柯,放学后你在外面等他,安利柯又是怎么回答的呢?他们心里在想什么?(指名分角色读,联系下文回答)
生1:克莱谛非常珍惜同学友情,他等安利柯是想跟他和好。生2:我以为克莱谛要跟我打架,等着他打我时好防御。师:两人说的话相同,想的却不一样,该怎么读才能表现出他们的意思呢?自由读,体会一下。
(生自由读体会)
[评析:引导学生联系下文体会两个“等着你”的含义,通过朗读、对比深入地体会克莱谛的宽宏大量、珍惜友情。]
6、学习和好的经过
师:终于挨到放学,挨是什么意思,你能找意思相近的词代替一下吗?
生:终于等到放学 生:终于盼到放学 „„
师:为什么不用“等”“盼”却偏用“挨”,它们有什么区别。生:“挨”指好不容易等到、盼到。
生:安利柯不知道怎么办,心里很矛盾,觉得时间很难熬,所以用“挨”。
师:你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觉得时间很难熬。生:打针时,时间难熬,是一点一点挨过来的。生:父母批评的时候。
生:考试没考好回家的时候,是一步一步挨回家的。„„
[评析:这一环节通过换词、比较,理解“挨”的意思,体会安利柯矛盾、犹豫、不知如何是好的心情,既有联系生活实际的体会,又有表达、运用。]
师:安利柯比你们更难熬,还不知道会有什么事等着他呢,分角色读放学后的内容,你有什么感受?
生:安利柯很惊讶,他没想到克莱谛会主动跟他和好,所以他愣住了。
生:安利柯很激动所以一口气说了两个“再也不了”。生:克莱谛很温和、友善。
师:带着对角色的认识分角色读放学后和好的一段,体会安利柯的惊讶、迫切、激动的心情,学习克莱谛的宽容、友爱。
三、默读比较,升华感情
7、默读课文,你对文中的两个小伙伴有什么评价?
8、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克莱谛孝敬父母,热爱劳动,待人友善,宽宏大量,能谅解同学的过错,珍惜同学间友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安利柯本来也不错,但由于嫉妒同学,爱瞎猜,爱面子,从而做了错事,幸亏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反思,接受了同学的友爱。
[评析:通过对两个小伙伴的评价,学习全面客观地看待他人。]
四、重点讨论,深化认识
9、两个好朋友重归于好,这本是皆大欢喜的事,可父亲却不满意,看父亲是怎么说的,(齐读)父亲的话是什么意思,联系前两次所说的内容,前后桌讨论。
10、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11、学了本课希望你也能像克莱谤一样珍惜同学间友谊,宽宏大量。同学间发生的磕磕碰碰无论谁对谁错,都是一种美好的回忆,下课后把与同学生发生的一件事写在日记本上。
教学评价:理解父亲的话是本课的重难点,学生对这些道理的理解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之后,通过讨论借助集体力量完成的。这样做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更易接受。
教学反思
《争吵》是一篇阅读课文,文中围绕克莱谛不小心碰到安利柯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笔记本上,本子被弄脏了,于是两人发生争吵,最后解决矛盾的事,表现了克莱谛主动认错和安利柯知错就改的品质。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也是多元的。所以在整体感知课文时,我采取课题质疑的办法,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以下问题:
1、谁和谁争吵?
2、为什么争吵?
3、怎样争吵?
4、争吵后怎样了?然后学生自主读书,并通过交流、讨论,了解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同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话的意思。父亲的话散见于课文之中,共三处。可以让学生把这三句话找出来,读一读,再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把“我”的行为与父亲的话对照,看看“我”在哪些方面做到了,哪些方面没有做到。允许学生自由谈体会,父亲的话主要说了四方面的意思:要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做到是非分明;要勇于承认错误,“第一个伸过手去”,请求对方原谅;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你错了,别人没有打你,你不应该“举起尺子”防御。
最后为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组织课堂讨论。如,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喜欢他什么?使学生在对人物行为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加深对人物形象的体会。有的学生能比较全面地评价别人,既看到“我”的一些弱点(爱面子)和缺点(报复同学),又能看到“我”的长处(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错误)。总之,学生只要能结合课文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都可以的。在交流时鼓励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语句作为自己的理由支撑。接着让他们谈谈《争吵》中的两个小伙伴是怎样的朋友,生活中你的朋友又是怎样的朋友?你最想交的朋友又是怎样的呢?通过一系列的讨论让同学们懂得真正的朋友要真诚相待,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第二篇:《争吵》评课稿
《争吵》评 课 稿
板桥回小 景学祥
“怎样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 根据以上小课题研究的主题,结合 王艳玲 老师所授《争吵》一课,谈一谈自己听课后的所感所悟。
《争吵》是 S 版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这组课文围绕本单元训练重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王 老师在上《争吵》一课,从她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整节课教学实效性来看,有以下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注重探究学习及其方法的引导。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由于本课题目是我们生活的故事,所以教学《争吵》时,王老师采取引导法、探究法。引导学生探究并体验。上课伊始,就问同学:课文讲两个朋友因什么事而发生争吵呢?学生汇报后,王老师进一步设疑。说道:发生争吵之后,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明确告诉学生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由此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四年级孩子的好奇,探究的欲望。确定好了本节课探究的基本框架后,紧接着出示了具体的探究目标。如:
1、自由读课文5-14自然段,想想争吵之后他们是怎样做的?
2、默读课文第二部分,画出描写我后悔、矛盾心里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他们的含义。要求边读边动笔圈写。
3、小组合作交流学习,遇到疑难问题做上记号或者写在纸条上。等。学生根据目标方法学习课文,进行自主探究,这样就为理解和探究作好铺垫,使探究确定了方向。并且掌握了自学探究的方法.探究定向后,王艳玲 老师用信任而又带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难免有些片面,这时,王艳玲 老师再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生由自主探究转为合作探究、质疑。然后进行师生合作交流探究。学生通过读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后明白了,我的一些弱点:爱瞎猜、爱面子和报复同学,又能看到我的长处,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善于反思。也看到克莱谛能谅解同学的过错,宽容同学,珍视同学之间的友情。,学生体会作者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二、围绕单元训练重点教学。
王 老师围绕单元训练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这一训练点,贯穿于整节课的始终。
在学习课文时,安利柯和克莱蒂吵架后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王 老师让学生先找、画描写安利柯和克莱蒂的心理活动的句子,读一读,并让学生小组交流读后感的感受,在全班交流时,不仅让学生读出的重点句,还让学生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然后把描写安利柯心理活动的所有句子用课件展示出来,再让学生体会,带着感受去读。如:
从:“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那样做”(体会:我很后悔)“克莱谛是个好人,他绝对不是故意的。我想起那次去他家玩儿,他帮助父母亲干活,服侍父母亲的情形,还想起他来我家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诚心诚意的欢迎他,父亲又是那么喜欢他的种种情形来。(体会:克莱谛是个心地善良懂事、勤劳的孩子。”)
“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体会:我非常的后悔,自责自己。)
“我又记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体会:我矛盾的心理。)“可我心里却在想着父亲对我说过的话:‘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讨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体会:我误解了对方,自己决定只防御,不还手。)
王老师不但引导学生抓人物心理体会人物情感,而且还通过找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语气的语句来体会任务的思想感情。从而落实了单元训练重点。如:
从:“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现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他又说‘我在外边等你!’我回答说:“我也等着你!”(体会:对我所做一切的不理解。克莱谛想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误解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打他。)
从: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两只手搭在我肩上”、“温和的说”、“让我们像以前那样做好朋友吧、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体会:克莱谛的宽容和友爱。)
从父亲的话:“ 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应该知错认错,”(体会:要知错,是非分明。要认错,第一个伸出手去,请求对方的原谅;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你错了,别人没有打你,你不应该举起戒尺防御。)
三、注重阅读方法的引领。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对中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目标:指导学生学会默读,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这节课 王 老师在教学重点段落的学习时,教给学生阅读文章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王 老师在这节课文两处运用了默读方式。学生边读边想同时,还要动手画一画相关的句子,来体会安利柯和克莱帝的心情。比如:用后悔、难过、得意的语调读我对争吵后的感受和和好后的高兴,用不是滋味的语气读我陷入沉思的段落;用稍快、兴奋的语调读我报复克莱谛后的感受。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四、尊重学生独特感受。
王老师在教学时就非常注意尊敬与呵护学生的奇特感受。对于学生的答复,王老师能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上,引导学生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答复得好 教师 给予确定,对于学生答复过程中,不太明确或不合理的,教师也能给予精确的导向与引导。如:通过本科的学习,你喜欢谁?喜欢他的什么?学生再谈独特感受中,受到自我教育。也落实了本课思想教育之目标。
五、读写结合
语文实践的基本方式是听、说、读、写。由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王老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读时,还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习作。学习了课文,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选一件自己与同学之间友爱的事情写下来,把这节课中描写心理活动,神态、语言、动作等写作方法运用于自己的习作,内容会更生动具体,形象。做到了学以致用。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王老师上课时的举止从容,语言准确清楚,生动形象有启发性,语调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能够熟练地运用教具,同时也能随着课文的理解即时板书.等等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我觉得,王艳玲老师的这节课上得圆满,很成功,这节课有以下几点提出来 和王 老师及在座的各位听课教师进行交流探讨。1、这节课王老师注重了学生的读,可以说读贯穿整节课,形式也多样,但如何让学生读出情、读出神,达到情感共鸣这一教学目标还欠火候。
2、读写结合的较好,如课上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写一写,再说一说会更好,由于时间安排欠紧,这一任务没有在有效课堂中展现有些遗憾。
以上所讲是本人听课后的一点感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亦如此。谢谢在座的各位!
第三篇:《争吵》
写作要注意心理、神态、动作、语言、细节的描写,是事情生动、丰富起来。
争吵
我和李壮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回家,还经常一起打篮球、下象棋,亲密极了。
但是今天,我们俩因为一件小事争执起来,两个人互不相让,不一会急眼了,打了一架,我决定以后再也不理李壮了。
回到家,我愤愤地和妈妈说起这件事,妈妈看着我认真地说:“程程,你有没有不对的地方呀?”我哪里有做错的地方!我撅着嘴。妈妈微笑着说:“想一想,如果在李壮说你时,你不去跟他吵,而是好好跟他讲理,是不是就不会发生打架的事了?”我想了想觉得有点道理,但是嘴上不服气,争辩说 :“是李壮先打我的呀!”妈妈说:“如果你的每个好朋友这样,你都和他们打架,不理他们,那么就不会再有朋友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要把别人的缺点放在心上,就算别人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你也不要去斤斤计较,这样你才会有更多的朋友。李壮虽然有错,但是你也不应该咬他。明天去给李壮道个歉,不要让他再生气了,好吗?”我低着头,说:“好吧!”
第二天,见到李壮,我犹豫着上前,小声说:“对„„对不起!昨天我做得不对。”李壮乐呵呵地扯着嗓门说:“没关系,没关系!我也不对。不过,你还真有劲。”说着,挽起袖子,让我看了看他的胳膊。只见,他的胳膊上青一块、红一块的,还有个清晰的紫色牙印。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心里真后悔昨天做的事。
我俩又和好了,又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十元钱
去年,学校组织我们去公园游玩。公园门口,大家都兴致勃勃等着买票。当我要拿钱买票的时候,忽然发现口袋里的10元钱没了踪影。这可怎么办啊?买不了票,我就只能等在门口了。让妈妈送来?来不及啊!我急得都哭了。这时,站在我身旁的小叶从口袋里掏出10元钱对我说:“你别哭了,我刚才买东西的时候,捡到10元钱,刚才忘了问。兴许是你的,你拿着。”我接过钱,心想:我真幸运啊。
我们在公园里玩得尽兴,无意间我听到了小叶和玲玲的谈话。“我一直和你在一起,怎么没见你捡到钱呢?”小叶说:“我要说钱是我的,他肯收下吗?”我这才恍然大悟,跑过去对小叶说:“你们的话我听到了,真谢谢你,小叶。”小叶红着脸,微微一笑,说:“哎呀,怎么让你听到了。多不好意思啊。你别客气,我们是朋友,朋友有难,在所不辞嘛。我们一块儿玩吧!”
一回家,我就把这件事写在我的日记本里,我要珍藏小叶给我的美好回忆。
第四篇:《争吵》
《争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细读课文,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体会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有什么表现,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2、领悟父亲的话的深刻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如一条小河不停地翻腾着浪花,而每一朵浪花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有时欢唱着优美的歌,有时倾诉着一丝烦恼。在一起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同学难免有磕磕碰碰,你与同学有争吵吗?找同学在全班讲讲。
2、今天我们继续来看看意大利的学生的──《争吵》(板书课题)。
3、读题。
二、回顾课文,复习导入
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想先考考同学们上节课的字词掌握情况,谁想来挑战下?
1.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2、提前识字
3..过渡引入:上节课初读课文时,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4自然段,现在老师想请两位同学分角色读读这部分,其他同学边听边回忆,文中的两位两伙子分别是谁?为什么而
争吵?(指名回答,师板书)
4、克莱谛弄脏我的本子是故意的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他只是微笑着说:“我不是故意的”)
5、我弄脏他的本子又是为什么呢?(嫉妒)
6、理解“嫉妒”:心理嫉恨别人比自己强。
7、通过这小片段的争吵,你从文中看出“我”和克莱谛是怎样的人?(我:嫉妒心强,克莱谛:宽厚待人。)
三、学习课文5~8段。
过渡:你们觉得“我”一无是处吗?(不是,起码懂得后悔,懂得知错)
1、请你们与小组同学一起接着默读课文5~8自然段:用△画出“我”的心情变化词。① 不安(板书)② 后悔(板书)
2、我为什么而感到不安和后悔呢? ①没有勇气主动承认错误(板书)
③ 我知道不该那样做,克莱蒂是个好人,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
④ 师生合作引读句子:我还想起(那时去他家玩,他帮助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母亲的情形)还有他来我家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诚心诚意地欢迎他,)父亲后事那么喜欢他的种种情形来···· ⑤ 孩子们,我感到内疚至极。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
句子(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多好啊!)⑥ 我突然记起父亲的教诲:(指名)应该知错认错 师:可为了顾及面子我又开不了口,心里非常矛盾···
⑦ 克莱蒂不时用眼睛“瞟”我,理解“瞟”(斜着眼睛偷偷的看)
⑧ 想想克莱谛这时有什么感受(板书:悲哀)假如你是克莱蒂,你为什么事而感到悲哀呢?
(因这事为多年的兄弟情感而感到悲哀,因安利柯的不信任而悲哀···)
3、于是,我们约好课后在外边“谈判”。
师:①他们都说在外边等对方,两人的想的一样吗?
克莱蒂:“我在外边等你”(想着要怎样和“我”解释,怎样才能重归于好、)安利柯:“我也等着你”(如果克莱蒂动手我只会防御)
四、学习课文9~13段
过渡:最后,争吵结果怎样呢?
3、分角色朗读9~13自然段:
① 理解“挨”的意思:我为什么会觉得“挨”?(犹豫、矛盾、不知该如何面对好友)
② 找出描写克莱谛神态的词语:(板书: 温和 主动认错)
这两个词说明什么?(再次说明克莱谛宽容、友爱待人)
③“我”为什么连说两次“再也不了”?(因为我内心激动,他并不是找我算帐的,而是与我重归于好的,“我”被他的宽容、友爱精神所感动,不愿失去这个朋友而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五、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指名读14自然段: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2、文中父亲对我的教育共出现了几次?(3次)
出示句子:①“应该知错认错。”
②“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③“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而不应该像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3、这把“戒尺”到底是什么呢?(不敢勇于承认错误,有的说是对朋友不理解,等等)。
4、你是怎么理解父亲这三句话的?(要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做到是非分明,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5、把我的行为与父亲的话对照:我做到了什么,没做到什么?(知错,不主动认错,还向朋友举手防御)
6、父亲除了教育我,还做了什么?为什么?(把戒尺折成两段,扔向墙角。希望我告别过去,能永远友好待人)
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学习了课文,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同桌交流)(板书:相互谅解,彼此宽容)
克莱谛:宽容大度、吃苦耐劳、孝敬父母、生活俭朴、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安利柯:爱瞎猜、爱面子、报复同学,但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善于反思,是非观念清楚。有的学生能看到别人的进步,而不是凭一时一事的表现给别人下结论,认为“我”的进步是明显的,由嫉妒同学、瞎猜疑、报复同学到心里不安、后悔、知错,最后能接受同学的友爱,与同学重归于好。
2、展开想象,发散思维:假如克莱谛没有主动与我和好,事情会怎样发展?(播放音乐)总结:其实生活中的矛盾都是小事,读了课文,我们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我们应该相互谅解、彼此宽容。
老师想送给你们一句话:
爱,好比一个环,把一颗颗心联系在一起。
七、作业:
你瞧,一天,下课铃响了,校园里又热闹起来了……请看发生什么事?他们是怎么吵的呢?(看视频)我们把想说的都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
第五篇:《争吵》
《争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书写“石匠、抄写、墨水”等词语。
2、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出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切入主题1、2、谈话交流,同学们之间平时有争吵吗? 由争吵引向课文:文中的“我”和同学在争吵什么呢?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2、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课文句子。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采用请学生读、分读、齐读的方式,请学生注意听,并试着学生之间相互纠正。
部分难写难记的生字词:“匠”的右边有缺口;“缘”的右边上半部分不是“口”;“承”的中间是三横;“戒”不要漏掉“丿”;“既”的右边不是“无”;“服侍”的“侍”不要写成“待”;“嫉妒”的“嫉”是第二声等都需要注意的。
三、默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1、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提示:“争吵”可划分为争吵、反思、和好以及受教育4个阶段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谛弄脏,为了报复,“我”也把他的弄脏了。
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我”很后悔,但没有勇气向克莱谛承认错误。
第三部分:(第9——13自然段)放学后,克莱谛主动和“我”重归于好。
第四部分:(第14自然段)“我”受到了教育。
2、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再请同学找出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1——4)“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谛弄脏,为了报复,“我”也把他的弄脏了。
经过:(5——8)我”很后悔,但没有勇气向克莱谛承认错误。(9——13)放学后,克莱谛主动和“我”重归于好。结果:(14)“我”受到了教育。
四、课外作业1、2、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和同学分角色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1、2、让学生读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及概要:梳理事情发展的脉络。
二、进入学习,探究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思考以下问题:
1、“我”和克莱谛因为什么事而争吵?
(吵架的原因是克莱谛把“我”的笔记本弄脏了,“我”也弄脏了他的本子。)
2、克莱谛把“我”的笔记本弄脏后,他是怎么做的?
(他只微笑着说:“我不是故意的.”)
3、“我”为什么报复克莱谛?从这里看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心想:“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我想报复他。表面上好像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事实上,“我”把他本子弄脏的真正原因就是因为嫉妒他得了奖。课文开始表现了“我”不想承认自己有嫉妒心理。)
4、“我”把克莱谛的本子弄脏后,他是怎样做的?从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的表现是“脸都红了,举起手又缩回去”。“脸红”说明他生气。“举起手又缩回去”,说明克莱谛不想把事情闹大,老师知道后,“我”会受到批评。从这里可以看出他能够宽容待人。)
(二)、学习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
分组有感情地朗读本段,思考以下问题,小组进行合作交流:
1、发生争吵后,“我”的心里是怎样想的?找出描写“我”心里矛盾的句子。
读一读,并和同学交流你的理解、看法。
(2)“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为什么会这样呢?
(“克莱谛是个好人„„父亲又是那么喜欢他的种种情形来。”)
(2)“我”认识到了自己做错了,可为什么不能向克莱谛道歉,说明什么?
(说明我没有勇气面对错误,承认错误)
2、克莱谛又是怎样做的?找出来和同学分享你的想法。
(“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我在外边等着你!”)
(1)“克莱谛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这是为什么?
(克莱谛并没有记恨我,而是对“我”的所作所为觉得不可理解)
(2)克莱谛为什么两次说“我在外边等着你!”?
(克莱谛两次说这句话,是想让“我”上课的时候不要想这件事了,放学后再向“我”解释清楚。
3、“我”听到克莱谛两次说到“我在外边等着你!”“我”每次都是怎样领会的?
(第一次听到他说这句话时,“我”感到不安、觉得后悔;第二次“我”虽然认识到自己错了,心里想的仍是防御,并没有想到放学后主动向
他认错。)
(三)、学习第三部分:(第9——13自然段)
自读课文,思考:
1、作者为什么用“终于挨到了放学?”说明了什么?
(“终于、挨”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想的只是防御。)
2、当“我”向克莱谛举起尺子时,克莱谛是怎样做的?
(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
3、通过克莱谛对“我”的态度,可以看出克莱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哪些词语可以体现出来?
(说明克莱谛宽容、友爱待人,通过“微笑”“温和”两个词语体现出来。)
4、“我”为什么两次说“再也不了”?
(是因为自己内心激动,“我”被克莱谛的宽容、友爱精神所感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5、指导齐读、分角色朗读:要读出克莱谛的真挚感情,读出“我”的高兴之情。
(四)、学习第四部分:(第14自然段)重点理解父亲说的话。
1、划出父亲说的话,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3处。第5自然段:“我又想起父亲‘知错认错’的话来”。第7自然段:“可是我的心里却„„防御就是了”。第14自然段:“既然你错
了„„举起戒尺”。要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做到是非分明;要敢于承认错误,求得对方的谅解;自己错了,别人打你,不要还手,防御就是了;自己错了,别人没打你,你不应该“举起戒尺”防御。)
2、为什么“父亲从我手里夺过尺子,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希望“我”告别过去,能永远友好待人。)
3、齐读最后一段,进一步体会爸爸的话的深刻含义。
三、总结全文
1、概括文章大意: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到和好的故事,告诉同学们、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有了错误要大胆承认,知错就改,彼此之间互相谅解、宽容。
2、从作者和朋友克莱谛争吵到和好的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
四、课外作业,拓展延伸
1、摘抄好词好句,并与同学分享你的体会。
2、小练笔:写一写你和同学之间的小争吵,假如是你错了,你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