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粮食主产区报告之四川

时间:2019-05-13 20:23: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中国粮食主产区报告之四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中国粮食主产区报告之四川》。

第一篇:2011中国粮食主产区报告之四川

2011·中国粮食主产区报告之四川

2011·中国粮食主产区报告之四川

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和西部唯一主产省,保持四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四川省以强化科技支撑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着力点,大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734亿斤,连续5年增产,时隔12年再创历史新高。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 钟勉

粮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物资,稳粮增收是农业农村工作永恒的主题。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和西部唯一主产省,保持四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当前,四川正处于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推进“两个加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于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抓好粮食生产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立足实际,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强化科技支撑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着力点,大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明确粮食生产是关系全省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

四川是粮食生产大省和消费大省,常年粮食消费及转化量约780多亿斤,确保粮食自求平衡既是中央对四川的基本要求,也是四川对全国粮食安全肩负的重大责任。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扎实抓好粮食生产工作。近年来,四川省克服汶川特大地震和多种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实现连年增产,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734亿斤,连续5年增产,时隔12年再创历史新高。

总的来看,多年来四川省粮食供需基本平衡,具有保证基本自给的能力。从生产潜力和未来发展来看,国家把四川省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纳入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给予积极支持,四川省也制定了《四川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纲要(2009-2012年)》。从四川省耕地资源、现有基础和科技水平等方面看,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潜力还很大。特别是近年来组织开展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利保障能力不断提高,高产稳产农田比例大幅度增加,科技支撑能力更加增强,在稳定现有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全省粮食生产能力跃上800亿斤台阶是完全有保证的。

粮食生产关系全局,意义重大。无论从农业农村工作本身,还是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看,粮食产业都是一个战略产业,粮食生产都是一项战略任务。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以确保粮食安全为前提。我们深刻认识粮食生产的特殊重要性,准确把握抓好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对整体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意义,坚决守住粮食安全这条“底线”,紧紧抓住主要作物、主产地区和关键环节,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措施落实,千方百计巩固和保持粮食生产发展的好势头,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着力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四川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0%左右,粮食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目前,农业资源约束日益趋紧,促进四川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十二五”时期,我们将根据四川资源禀赋、生产条件和增产潜力等因素,科学规划粮食生产布局,抓好产粮大县粮食生产,积极推进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同时,加强田间基础设施建设、良种选育和土壤改良,加快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一是以基本农田保护为前提,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的资源保障。始终坚持把耕地作为粮食生产最重要的资源条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强化和落实保护责任,将基本农田落实到田块和农户,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二是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建设步伐。加大力度实施《四川省“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建设规划纲要》,突出抓好新建大中型骨干工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震损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建设项目。到2015年,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60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0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10万亩,增强蓄、提、引、灌、排水能力,不断提升粮食产能。在研究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实施意见时,我们下决心提前一年完成规划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力争再用5年时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0万亩,也就是到2020年,将再造两个都江堰灌区,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

三是加大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大力实施新增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工程。在88个粮食生产重点县大规模推进农田的田网、水网、路网配套建设,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完善田间排灌渠系,加强耕地地力建设,建成一批高标准农田。坚持粮食生产重点区域布局在哪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在哪里,高标准农田建设就布局安排到哪里,按照集中连片、整体建设、示范带动、发挥效益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力度推进,5年时间在50个县连片建设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到2015年,全省新增1000万亩稳产高产农田,耕地地力提高0.5~1个等级,相当于再造一个成都平原。

四川省实施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核心是能力的提高和能力的形成,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空间,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打牢基础、创造条件。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不仅是量的增加,更是质的提高,是品种、品质的提升,将进一步提高种粮综合效益,增加种粮农民的家庭经营收入。

构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着力构建农业科技转化推广机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关键在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四川农业科研院所和科技人才众多,科技增粮大有可为。当前,要加强新品种选育等粮食生产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力争在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扎实开展农业科技大示范、大推广、大培训“三大行动”,有效整合农业行政、科研、推广“三支力量”,积极构建公共服务、技术服务和合作服务“三个体系”,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到位率、粮食优质化率、农业抗灾防灾能力“三个提升”。

着力构建高产高效创建整建制推进机制。继续深化推进整乡、整县、整建制高产高效创建,在扩大创建数量、面积的同时,重点狠抓“两个提高”,即提高集成技术覆盖率,通过推进“四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协调和“六良”(良种、良法、良制、良壤、良灌、良机)配套,创建区高产高效技术覆盖率达100%;提高粮经复合种植比例,增加种植综合效益,有效带动全省粮食平衡增产。要加快关键生产环节农机化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示范推广,提高粮食生产的农机化水平。

着力构建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示范带动机制。为积极探索不同生态区域的粮食产业示范带动模式,我们选择了以广汉为代表的平原区、以仁寿为代表的丘陵区、以平昌和宣汉为代表的盆周山区、以冕宁为代表的攀西地区打造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粮食生产示范基地。目前,先期启动的广汉、仁寿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初见成效,示范引导全省正在形成一批集中连片、高产稳产的粮食生产示范基地。

着力构建带动农民的生产经营机制。创新统分结合的粮食生产经营机制,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积极推行“五个统一”,即统一供应良种、肥水管理、病虫防控、机械作业、技术指导,提高粮食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把抓粮与增收结合起来,推行耕地轮作、间套种植,提高复种指数,推广水稻、小麦套种蔬菜等粮经复合型种植模式,实现“千斤粮、万元钱”,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和产出能力。规范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有条件的地方培养一批种粮大户,带动农户开展高产高效创建。创新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机制,推进粮食生产与产业化衔接、与大市场对接,建设与龙头企业稳定配套的优质原料基地,大力发展粮油精深加工,提高粮油产业化经营水平。

着力构建项目资金整合投入机制。加大力度整合现代农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等相关项目资金,集中投放到粮食主产区。同时,发挥财政项目资金的导向作用,通过直接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龙头企业、科研教学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参与粮食生产,形成多项目带动、多主体投入的格局。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关键要靠政策激励和价格引导来调动农民种粮和政府抓粮两个积极性。一方面,要强化组织领导,严格实行“米袋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在财力投放上向农业和粮食生产倾斜。另一方面,要切实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四补贴”政策、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等,研究扩大提高政策效益的办法,以利益调节鼓励和引导农民种粮。强化政府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完善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坚持项目、资金安排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充分调动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粮仓殷,民心稳。四川人多地少,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在新的时期,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足省内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改善基础条件,强化科技支撑,转变发展方式,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四川省农业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粮食实现“五连增”总产再创历史新高

据四川省农业部门全面统计汇总,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734亿斤,比上年增加7.84亿斤,增1.1%,总产实现“五连增”,超过历史最高年份(1999年)0.3亿斤,再创历史新高。今年粮食增产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大春、小春季季增产。小春粮食产量155.5亿斤,增3亿斤,增2%;大春粮食产量578.5亿斤,增4.8亿斤,增0.86%。

二是旱粮作物普遍超历史。今年,玉米、马铃薯、高粱、大豆等主要旱粮作物普遍实现增产,且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为全年粮食增产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据统计分析,玉米、马铃薯、高粱、大豆四大旱粮作物总产共计增加7.7亿斤,对全年粮食总产增加的贡献达到98.5%。其中,玉米作物增量最大(146亿斤,增3.4万吨,增2.4%);高粱作物增幅最大(6.6亿斤,增0.84亿斤,增14.5%)。

三是主产地区全面增产。除川南三市因旱灾及成都面积调减较多导致减产外,其余17个市州全面增产。增产幅度超过1亿斤以上的市州有:达州市增1.14亿斤,增1.91%;凉山州增1.07亿斤,增2.45%;绵阳市增1.05亿斤,增2.24%。

在今年发展粮食生产的过程中,全省各地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狠抓政策落实,努力增加投入,深化高产创建,搞好科学抗灾,扎实推进粮食稳定增产行动顺利开展,努力确保全省粮食继续持续增长势头。

政策措施扶持到位,种植面积保持稳定

今年中央提前预拨四川省的“四补贴”资金力度大、品种多、受益面广,其中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比去年增加6.9亿元,增加14%,户均补贴额达310元左右,同比增加38元。省财政、农业部门及时下达补贴资金,制定完善相应实施方案,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在3月底前已足额兑付到农户手中,比去年提前10天,满足了农户春耕生产需要;各项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也在规定时间通过“一折通”兑付到农户。省里也积极出台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省财政今年预算安排专项资金启动种粮大户补贴,对种粮面积在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每亩直接补贴20元;省发改、农业等部门及时下发通知,广泛宣传国家稻米提高最低收购价政策。在强农惠农政策和市场价格的双重驱动下,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所提高。同时,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充分利用水源普遍较好的有利条件,积极促进粮食生产,做到应种尽种,实现满栽满插。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大春粮食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10.2万亩,其中玉米、马铃薯、高粱、大豆等主要旱粮面积增长较大,分别比上年增加15.6万亩、37.7万亩、14.2万亩和7万亩。

田管措施落实到位,单产水平普遍提高

针对今年春耕气温起伏较大、春播种育苗因低温进度偏慢的实际情况,农、科、教专家及时调度农情、会商研判形势、提出对策措施,省农业厅先后下发《认真做好降温防御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低温寒潮对我省水稻播种育苗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和《关于防御近期降雨降温天气切实抓好农业“三抢”工作的紧急通知》,先后派出20个专家指导组深入生产第一线,指导各地积极做好秧苗保暖、补育补播,确保了春育苗进度与质量。由于农业部门应对措施科学对路、及时有效,切实保证了大春作物育播进度与栽插质量,主要粮食作物最佳播栽期内播栽比例大,“小满”秧达到60%以上,“芒种苕”达到45%以上,整个大春播栽进度与上年持平略快,因低温影响播栽面积的比例小,为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增加奠定了坚实基础。据统计,今年全省粮食作物亩产增加4公斤,提高1.1%。其中,水稻、玉米、马铃薯亩产分别达到519公斤、375公斤和264公斤,分别比去年实际增加4公斤、6公斤和5.1公斤。

高产创建支撑到位,科技增粮贡献突出

今年省财政继续加大对高产创建活动的支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达到1.03亿元,比上年增加2000万元。3月4日,省政府在遂宁市举行了全省粮油高产高效创建启动仪式,对全面做好全年科技增粮行动进行了动员部署。会后,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坚持把农业部286个万亩片任务与省里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项目联动实施,集中推进10个县、100个乡整建制高产创建工作,组织带领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迅速掀起了创建工作热潮,共计建设万亩示范片585个、760万亩,实现了主要作物、主产地区的全覆盖。据统计,全省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粮食平均亩产397公斤,比全省高43公斤,高产创建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83.5%,辐射带动全省粮食亩产分别提高4公斤,为全省粮食实现5年增产、再创历史新高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救灾措施防抗到位,灾害损失相对较轻

今年四川省气候总体正常,病虫害发生较轻。但入夏以来,特别是6月中旬以来,受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全省汛期比去年提前1个月,川东川北地区先后经历了4次区域性的暴雨天气过程,川南泸州、自贡、宜宾部分地方遭遇严重伏旱影响。灾害发生以后,各级党委、政府精心安排、周密部署、积极应对,省财政紧急下拨5300万元农业生产救灾资金,支持旱区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帮助农民群众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全省农业系统广大干部和技术人员闻灾而动,加强监测预警,采取了一系列防灾减灾措施,派出专业技术人员长驻灾区,发动群众奋力抗灾自救,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全力帮助灾区恢复生产,要求灾情一天不解除,人员一天不撤离。由于农业部门迅速行动、扎实工作、补救及时,补种扩种面积大于绝收面积,努力减轻灾害影响和损失,有效地挽回了灾害损失。

(本版除署名外均由四川省农业厅提供)

第二篇:2011中国粮食主产区报告之安徽

2011·中国粮食主产区报告之安徽

2011·中国粮食主产区报告之安徽

安徽是全国粮食主产省,粮食总产量居全国前列。多年来,安徽省牢固树立国家粮食主产区的责任意识,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从2005年开始,先后启动实施了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和玉米振兴“三大行动”,探索出了一条“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新路子,粮食生产取得显著成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 余欣荣

树立责任意识,构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推进机制

安徽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省各级均成立党委、政府负责同志为组长的粮食生产三大行动领导机构,构建了省市县乡四级政府抓粮食生产的工作机制。省政府把粮食生产作为对市、县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安排奖励经费700万元,表彰一批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和个人,调动各地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在春耕、三夏、秋种等粮食生产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及时召开会议进行专项部署,省、市、县各级党政领导深入生产一线调研指导,各级农业、发展改革、财政、水利、气象部门和涉农高校、科研院所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全省上下形成了重农抓粮的浓厚氛围和工作合力。

实行“四良”配套,着力发挥科技促进粮食增产作用

一是打造良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第一资源,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对粮食稳定增产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安徽省加强长江、淮河流域防洪、除涝、灌溉骨干工程体系建设,全面完成14项治淮骨干工程,淮河中游骨干防洪体系基本建成,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省财政每年筹措10亿元以上水利建设资金,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为契机,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土地整理等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大力发展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节水农业。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40亿元,改造中低产田600多万亩,打造了一批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增强农业抗御灾害的能力。

二是推广良种。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是粮食生产夺取高产的基础和前提。自2005年起,安徽省通过对粮食生产三大行动核心示范区农户实行良种良法配套补贴,改农民自留种为商品种,改普通品种为高产优质品种,确定了主导品种的主体地位,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实现良种化、商品化、优质化。对小麦、水稻实行良种良法配套补贴,已累计发放补贴资金8.95亿元。先后在10个水稻大县开展水稻良种补贴与主导品种挂钩试点,每亩叠加补贴,引导农民使用优良品种。特别是小麦生产上,全省建立了8个小麦新品种试验展示中心,4个小麦新技术试验展示点,为筛选发布主推品种、集成推广新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坚持国家小麦良种补贴在主产区实行省级招标采购、优惠价供种的补贴方式,每年采购6亿斤良种,确保小麦主产区实现良种全覆盖。

三是应用良法。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以关键技术集成配套推广为核心,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和节本增效同步,推动粮食发展方式由单纯依靠面积扩大向依靠科技攻单产、优化结构增效益转变。小麦生产上,以防倒伏、防病虫、防冻害、防早衰为取向,着力推广优质高产良种、科学播种、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统防统治4项关键技术;水稻生产上,重点解决好水稻品种利用不合理、基本苗不足、秧苗素质不高、病虫害不能有效防控、品种多乱杂等技术环节;玉米生产上,大力推广高产专用品种、合理密植、机械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和推迟收获等技术措施。以农机具购置补贴为引领,积极推广实用先进、高效的农业机械。目前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推广配方施肥6580万亩,病虫害统防统治1700万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0.8%。

四是构建良制。在全省推广“选出一个带头人,培育一批示范户,形成一套高产技术模式,建立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一支专业服务队,引入一个龙头企业”模式,探索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植保和农机统一作业为突破口,加快推进社会化服务。全省粮食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074个,农机作业服务组织6000个,植保专业服务队7800个。切实加强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国率先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正在推进以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的能力建设。加强农业基础性服务载体建设,全省建立了300个省级苗情、墒情、病虫情监测点,及时发布监测信息。每年组织3万多名农技人员包村入户开展服务,每年培训农民1200多万人次,推动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

狠抓载体建设,发挥粮食生产样板的辐射带动效应

一是抓大县,推进区域性增产。选择56个产粮大县开展高产创建,促进大面积丰收。整合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等专项项目资金,支持皖北3市7县开展小麦、玉米千斤县创建和高产高效万亩吨粮田示范县创建活动。涡阳县、临泉县已迈入全国小麦、玉米单产千斤县行列。

二是抓大片,推进标准化生产。按照“五有”(有明显的示范标志、有完整的技术方案、有行政和技术负责人、有配套扶持措施、有示范观摩活动计划)和“五统一”(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品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订单销售)的要求,建立了1500万亩小麦、1500万亩水稻和600万亩玉米核心示范区,建立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246个,辐射带动周边大面积生产夺高产。

三是抓大户,推进规模化经营。在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搭建有效服务平台,鼓励支持土地经营权向种田能手流转,积极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省耕地流转面积637.8万亩,约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0.3%。百亩以上种粮大户10378户,经营耕地267万亩,其中千亩以上种粮大户197户,经营耕地41.82万亩。对百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增加种粮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向种粮大户倾斜,每年组织评选种粮大户和种粮大户标兵。组织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对口联系指导种粮大户,带动周边农户科学种田。

通过全省上下多年来不懈努力,安徽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总产量由2005年的521亿斤提高到2011年的620亿斤以上,连续4年超过600亿斤,连续6年创历史新高。全省每年有150多亿斤粮食外调,5年累计销往省外粮食超过843亿斤。下一步,安徽省将继续坚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不动摇,以科技进步、提高单产、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深入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和高产创建活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到“十二五”末,力争全省粮食产量达到640亿斤,实现农民收入翻一番,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兴皖富民、建设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财政农发投入促进安徽农业转型升级 ——访安徽省财政厅农业综合开发局局长王建培

农业综合开发是政府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措施,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安徽省如何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带动粮食生产“八连增”?本报记者日前专访了安徽省财政厅农业综合开发局局长王建培。

“‘十一五’以来,安徽财政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这一主线,实施‘三大开发’,有力地推进了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王建培介绍说,首先通过实施连片开发,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标准农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十一五”以来,安徽财政农业综合开发部门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实施统一规划、连续扶持、连片开发的“3年1+1”示范工程,即3年项目一次规划到位,分年实施、年年见效,三年实现每个市都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项目区,每个产粮大县都有一个3~5万亩集中连片的土地治理项目区,做到一年一个点、两年一条线、三年连成片。2006至2011年,全省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投入70.38亿元,共改造中低产田753万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603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522万亩,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5.85亿公斤。

“实施集群开发,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王建培说,“十一五”以来,安徽财政农业综合开发紧紧围绕全省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和“671”转型倍增计划,以推动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式发展为重点,突出基地建设促原料保障,通过整合土地治理和产业化项目资金,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和专用化原料基地49万亩;强化加工能力促转型升级,通过财政补助、贷款贴息、投资参股等多种扶持方式,累计投入资金14.7亿元,引导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加工技术改造和创新,累计新增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40.2亿公斤、新增产值190.6亿元、带动429.7万农户增收42.2亿元;注重合作经营促互利共赢,通过项目实施,扶持了3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支持合作社开展“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管理规范化、社员知识化、产品安全化”的“五化”建设活动,直接带动14万社员走上了合作经营、共同致富之路。农业综合开发通过项目扶持,建基地、扶龙头、促合作、带农户,有效促进了全省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目前全省已初步形成江淮之间优质稻米产业、淮北平原优质小麦产业、沿江“双低”油菜产业等多个优势明显、体系完整的产业集群。全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夯实了基础。

实施立体开发,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探索现代农业建设新路径。建设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是通过点上探索实践,带动面上发展,进而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途径。2008年以来,安徽财政部门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平台,积极探索财政支持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示范区由6个很快发展到24个,共集中农发资金13.11亿元、整合涉农资金15.55亿元、撬动社会资金72.06亿元,示范面积近百万亩,夯实了现代农业发展平台;通过多种形式推进土地流转20多万亩,促进规模化经营;扶持培育各类农村服务组织48个,促进了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依据各地区位及资源优势,拓展了农业休闲旅游、观光体验和文化传承等新功能;开展招商引资、引智,引进企业144个,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建设农民新村39处10506套,初步呈现了“基础设施标准化、经营形式规模化、服务体系社会化、生产过程科技化、农民新村城镇化、目标效益多元化”的农业现代化特征。惠农政策到位科技推广助力 ——合肥粮食刷新“双纪录”的背后

今年,安徽省合肥市秋粮生产全面丰收,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粮食总产、单产双双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量达到320万吨,较上年增加6万吨,粮食单产也由去年的443公斤/亩提高到451公斤/亩,亩均增产8公斤,尤其是一季水稻单产达542公斤/亩,较上年提高26公斤/亩,创历史最高。“上半年遭受60年一遇的秋冬春三季连旱背景下,合肥市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来之不易。其中最主要的是归功于政策好、科技助、措施强。”合肥市农委主任何杰感叹道。

政策好:“三农”投入大幅增长,一批重点项目实施

今年,合肥市全面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年共落实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支农惠农补贴资金8.3亿元,较上年增加1.1亿元。加快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全市累计投入财政补贴资金6807万元,水稻、小麦的农业政策性保险面积分别达454万亩和135万亩,投保率分别达90%和89%。

粮食生产发展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项目支撑。合肥市不断优化项目实施环境,加大项目争取和实施力度,确保一批国家和部省级重大农业项目得到积极有效落实。全年实施种植业项目25个,总投资7556万元,其中中央资金5755万元。

科技助:部省市县四级联动,推进“1+6”高产创建

何杰介绍说,大力推广良种、良法、良机,努力建设高标准良田,合肥市农业部门实施部、省、市、县四级联动机制,认真开展水稻、油菜、小麦高产创建活动,不断为粮油生产注入科技含量。

粮食获得高产,首先在品种。农业部门加强与科研单位、制种企业的合作,发挥两系杂交水稻上的科技优势,大力推广优良品种,采取将良种补贴与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相挂钩,全市水稻、小麦优质品种种植面积分别为494万亩、146万亩,优质品种率分别达到98%、96%。

从去年首推“1+4”到今年的“1+6”,合肥市通过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在全市建立了6个部级万亩示范区、85万亩省级良种推广示范区、30个市县级千亩创建示范片,推行水稻种苗统种统育等技术,使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单产再创新高,达723公斤/亩,较上年增加18公斤/亩,已成为粮食增产的支柱、科技示范的样板、标准化生产的楷模、农业发展的亮点。

按照“巩固高产田,提升中产田,改造低产田”的思路,合肥市积极实施优粮工程、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提高土地的产出能力。今年以来,全市共投入2280万元,在长丰、肥东、肥西县实施了标准化农田建设项目,新建标准良田面积3万亩。

措施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农业部门全力落实

“合肥市历来把稳定粮食生产摆在农业工作的重要位置。特别是针对年初的特大干旱,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作出部署,市分管领导多次深入一线指导和督办,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努力抗灾保丰收。”何杰告诉记者,为支持抗旱,市县财政迅速投入抗旱资金1680万元,从淠史杭枢纽和巢湖、长江调水补水,首次将两湖四水汇聚合肥,累计提水3.5亿立方米,确保了雨前栽插水稻260万亩,雨后累计栽插面积达295万亩。为实现粮食增产目标,合肥市农业部门出台方案,实施粮食生产“双千双增”工程,建立了100个单产1000公斤和亩均效益千元以上的示范区,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万吨。大力主推超级稻双增一百(亩均增产100斤,节本增效100元),建立一批“三区一田”(百亩核心方、千亩核心片、万亩辐射区和超高示范田)基地,使百亩核心方、千亩核心片、万亩辐射区和超高示范田亩产分别达到700公斤、650公斤、600公斤和723公斤。

在春耕、“三夏”和“三秋”期间,合肥市农业部门未雨绸缪,专门制订春耕、夏收夏种和秋收秋种工作方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面对面、手把手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难题。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杨丹丹采写)

第三篇:粮食主产区粮食采购单位调查

调查问卷相关说明

(1)调查问卷的目的本调查旨在通过问卷了解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民种粮意愿、种粮收益、粮食技术采用,种粮大户粮食种植情况、技术采用和粮食收购单位的粮食需求现状、趋势,在此基础上,对调查问卷的汇总、整理和统计分析,对我国粮食技术需求和发展要求进行研究判断。本问卷调查是个项目区调查表的重要补充,也是对项目区数据分析的重要验证。

(2)调查问卷说明

粮食作为一种兼具公共产品和商品特征的农产品,现在的市场需求和未来的市场需求直接决定了粮食种植者的意愿和积极性。此部分调查内容试图通过对粮食采购单位的采购现状、采购趋势对国内外粮食市场的走势进行了解,最终对未来粮食技术扩散和综合效益评价提供依据。

问卷调查3 粮食主产区粮食采购单位调查

1.采购单位名称:采购单位地址:县(区、旗)。

2.采购单位类型()。

A.粮食加工企业

3.采购单位性质()。

A.国有 B.集体 C.股份制 D.私营 E.其它B.粮食存储、销售企业 C.畜牧养殖企业 D.其它

4.采购单位经营的主要粮食作物()

A.小麦 B.玉米 C.水稻D.其它(请填写具体作物名称)

5.粮食采购总值(每年)

6.粮食年采购数量(每年):小麦:吨;水稻:

7.贵单位的粮食或粮食加工产品是出口还是国内销售?()

A.主要是国内B.主要是出口 C.全是国内 D.全是出口

8.有新品种小麦、玉米或水稻出现时,贵单位会选择尝试采购吗?()

A.会 B.不会 C.无所谓

9.您认为影响粮食供求的因素是()。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多选。并在此处把选择的项目按主要程度排序:

A.粮食价格B.粮食加工技术 C.全球粮食供给市场 D.政府支持 E其它。

11.贵单位采购粮食时最关注什么()。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多选。并在此处把选择的项目按主要程度排序:

A.价格 B.粮食品质 C.是否是转基因 D.交货期E其它。

12.根据贵单位的研判,全球粮食市场的未来5年的走势包括:

(1)全球粮食需求走势增加()稳定()减少()

(2)全球粮食价格走势上涨()稳定()下降()

(3)全球农产品需求走势增加()稳定()减少()

13.贵单位未来5年的粮食需求情况:

(1)需求种类:()A.小麦B.玉米C.水稻D.其它

(2)粮食品质要求

(3)数量要求(吨)

(4)其它需求

14.贵单位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对粮食需求会产生哪些影响?

15.生态环境对粮食需求会产生哪些影响?贵单位会在粮食采购时采取哪些检测措施?

第四篇:大力扶持粮食主产区建设高标准农田

大力扶持粮食主产区建设高标准农田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调研组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精心谋划2008年农业综合开发工作。2007年11月20-28日,我们赴河南、安徽两省,就如何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从河南、安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看农业综合开发的作用

1996年、1998年和1999年,我国粮食产量曾经突破1万亿斤,相隔年七年后,2007年重新迈上1万亿斤台阶,其中河南、安徽两省生产了1619亿斤,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强,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农业综合开发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河南农业综合开发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促进了粮食生产一年一个新台阶。2004年以来,河南粮食产量一年一个台阶,连续从800亿斤、900亿斤,跃到1000亿斤,今年达到1039亿斤。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1/10强,小麦产量占全国1/4强。目前全国每2块方便面有1块产自河南,每3个速冻水饺有1个产自河南。河南从全国的大粮仓变成了大厨房,不但保证了近一亿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200多亿斤粮食,虽然粮食调出率在全国不是很高,但养活本省近1亿人,就是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的较大贡献。

近三、四年是河南农业综合开发支持粮食生产力度最大的时期,也是河南粮食打破“两年增产必有一年减产”历史怪圈的时期,这不是巧合,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因果联系。2005年初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选择24个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集中全省70%的土地治理资金,连续投入,规模开发,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强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

从近两年的开发成效看,今年24个重点县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12亿斤,占全省1039亿斤的39.7%,比上年增产27.6亿斤,占全省粮食增产28亿斤的98.6%。经过两年开发的183.5万亩项目区,粮食平均亩产1030斤,比全省平均亩产740斤高290斤。

(二)安徽农业综合开发集中投入粮食主产县,为大灾之年夺取粮食丰收做出了贡献。2007年安徽省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南部发生强暴雨、龙卷风等重大灾情,淮河发生全流域洪灾,在全省灾情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全省粮食产量达580亿斤(比2006年增产8亿斤),创出历史新高,在大灾之年夺取了粮食丰收。

这是对安徽近几年来集中资金支持粮食主产县取得成效的最好检验。从2004年起,安徽省推出重点开发制,全省集中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50%的资金,投入到22个粮食主产县,占开发县数25%,使粮食主产县的投入达到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四年来,重点开发县总投入达9亿元,占土地治理总投入的40%以上,新增综合生产能力3.6亿斤,占项目区同期新增综合生产能力近50%。

我们在与安徽省直农口部门座谈时,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认为,农业综合开发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对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具有既管当前又管长远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农业综合开发多年建设积累的农田抗灾能力,像安徽今年的大灾年景,最多也就是一个平产年,不可能出现一个丰产年。

二、河南、安徽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地方党政领导重视,把加强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手段。领导重视,是农业综合开发发挥作用的前提。2004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武汉召开的中部六省省长座谈会上指出,无论经济发展多快,都要保住中部六省这个中国的“粮仓”。为了保住“粮仓”的地位,河南、安徽两省更加重视农业综合开发,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把集中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持产粮大县发展作为省政府的重点工作、重点工程,一把手省长亲自抓,主管省长重点抓;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农业综合开发要围绕粮食安全,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建设优质粮生产基地和粮食加工基地。两省的重视没有停留在口头,而是很好地落实在具体行动上。河南地方财政近几年都能按照政策足额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同时省级财政每年还专项安排2000多万资金,支持粮食核心产区建设;安徽省本级财政配套资金由2005年的2160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26300万元,年均增长达10.34%。

(二)下决心实行开发县轮换制度,集中资金办大事,突出重点搞开发。河南、安徽都是最早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省份,开发县基数大。河南省现有开发县121个,占全省158个县(市、区)的76.6%,安徽省现有84个开发县,所有的农业县100%都是开发县。过去,一旦列入开发县,年年有投入,县县搞开发,资金分散,效益不高,谈不上建设高标准农田。河南从2005年开始,连续3年集中全省70%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投入到24个重点县,每县每年开发4万亩,3年完成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安徽集中全省土地治理项目50%的资金,选择22个小麦、水稻生产大县,进行集中投入开发,2004—2006年三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7.5亿元,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185万亩,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6.4亿斤,占同期全省农业综合开发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的65%。集中投入必然涉及开发县的既得利益调整,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两省农发部门在省委、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下决心实行轮换开发机制。河南省创新了重点开发县“能进能出”和一般开发县轮休的机制,2007年24个重点县有2个县出局,一般县有30个轮休。安徽省打破平均主义的思维惯性,实行开发县轮换制,2004年有22个县成为首批轮休县,轮换面达到全省开发县的四分之一,2005年、2006年进一步完善了项目县轮换制度。

(三)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建设稳定可靠的“大粮仓”。要确保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长期能产粮、长期能调粮,真正建成稳定可靠的“粮仓”,必须进行科学规划。河南省明确要求24个重点县,必须把项目区选择在中低产田面积集中连片且数量大、远离县城郊区和工业集聚区、远离将来规划的主要干线公路和村镇建设等需要占用耕地的地方,保证建成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具有稳定性、长远性。安徽省在确定重点开发县时,把粮食增产潜力大、商品率高、产业优势明显、基础条件好、开发成效显著作为基本的选项条件。

(四)提高投入标准,进行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就是通过实行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把中低产田建设成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规范化农田。在中部地区,高标准农田要比普通农田增产300-400斤。安徽通过提高亩投资标准来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2003年以前,安徽全省亩投资标准平均不足300元/亩,到2007年主产县亩投资标准为528元(中央财政264元、地方财政配套132元、农民自筹132元),建设了一批高标准农田,成为保证粮食安全的中坚力量。河南省将24个重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指标进行量化,要求农田灌溉率达到75%以上,排涝标准不低于10年一遇,主要建筑物防洪标准不低于10-20年一遇;平整土地,修建田间生产路和主干道,达到晴雨通机(车),农业机械化程度80%以上;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农田防护林控制面积达到85%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改良土壤措施到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以上,把项目区建设成为增加粮食产量的支柱、农业科技示范的样板、标准化生产的楷模、现代农业建设的亮点。

(五)围绕粮食主产区安排产业化项目,促进农民增收,稳定种粮积极性。农业是弱质产业,种粮的比较效益低,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是要提高种粮收益,其中一条途径在主产区延长粮食产业链,让农民分享粮食加工升值收益。2005年以来,河南省围绕打造核心粮食产区安排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建立龙头企业带基地、连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三年共向24个重点县安排农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资金7593万元,扶持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项目32个,不仅使项目区的小麦收购价普遍高出5-8分钱/斤,而且还安排项目区剩余劳动力11.2万人,带动47.2万农户年增收8.99亿元,户均增收1900多元,为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安徽省按照“围绕产业扶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的思路,2004-2006年,根据企业的需要和当地实际,全省安排33个土地治理项目与龙头企业对接,共建设种植基地22万亩。通过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开发水平,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效果。

(六)打造平台,引导其他支农投入,共同探索粮食主产区建设新农村的模式。河南省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一规划,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以重点开发县规划为平台,统筹相关涉农项目资金,合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在省发改、水利、农业、林业、交通、国土和电力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下,24个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2006年、2007年分别统筹各类涉农资金8525万元、22692万元,参与配套设施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工程建设标准,形成了综合效益。安徽省农发部门按照国家农发办的要求,以项目区为平台,从2007年起选择望江、阜南、绩溪三县,目前在试点县累计投入农发土地治理资金6700多万元,引导国土、发改、扶贫、农业、水利、林业、交通、教育、科技、广电、卫生等多部门涉农资金13136万元,共同改善项目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支柱产业,探索粮食主产区建设新农村的发展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七)创新田间工程管护机制,确保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长期发挥效益。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越是集中,越要注重解决重建轻管的问题,关键是要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将工程设施管护责任落实到人。河南省按照“工程开工、管护上马”的要求,建立管护机制,落实管护队伍、管护措施和奖罚制度,对项目区内的树、井、机电设备、灌溉设施一律拍卖,所得收入继续用于开发,将产权量化给个人,谁拿钱,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在产权制度改革上走出了新路。安徽省在近几年的开发中,创立了“业主负责制”,不打无主井,不栽无主树,用公开、自愿、竞争的方式,对机井、电灌站等经营性工程,由农发部门和业主共同出资建设,地方政府颁发业主权证,业主获得工程使用和经营权;同时,在项目区推广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实行“参与式灌溉”管理,田间工程设施用有所养,良性运行。

三、当前农业综合开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划分上,没有形成中央和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上,长期以来我们笼统地讲是中央和地方共同责任。但谁是责任的主体,各占多大的比重,从来没有划分清楚。在此次调研过程中,地方干部群众一方面强烈要求中央财政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另一方面基层普遍要求降低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反映出在粮食安全问题上部分主产县认为中央应当承担主要的投入。

从主产区的贡献看,13个粮食主产省(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4%,产量占全国73%,提供商品粮占80%以上,粮食主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作用。从财力方面看,粮食主产省多数是人均财力较少的省份,产粮大县一般都是工业小县、财政穷县;从事权方面看,中央要求主产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但粮食主产省和产粮大县自身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由于比较效益低,缺乏重农抓粮的内在动力,部分地区在实际工作中“嘴上喊着粮食生产,手上抓着工商发展,心里想着财政好转”。从长远看,地方要求中央财政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的呼声会越来越强烈,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如何形成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已经成为影响农业综合开发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在投入增量不多的情况下,集中存量资金支持粮食主产县的阻力很大。由于近几年来中央财政每年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增量不多,虽然我们在资金安排上尽力向粮食主产区倾斜,体现在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增量并不十分明显,这些省份按照集中投入支持主产县的要求,只能调整存量资金分配格局,工作阻力很大。如河南省从2005年以来集中70%的土地治理资金支持24个重点开发县后,每年有30个一般开发县被轮休,有的开发县已连续3年没有开发任务,不仅影响到农发干部队伍的稳定,县里主要领导也不断向省委、省政府要求安排投入,省级农发部门的压力很大,存在随时倒回平均分配投入的可能。

(三)亩投入标准偏低,建筑材料价格涨幅过大,影响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根据我们在安徽平原地区测算,建成一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持续发挥效益20年的高标准农田,需要投资1000元,目前全国平原地区的亩投资标准只有530元。在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没有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如果将亩投资标准一步到位提高到1000元,全国每年的治理面积将减少一半,由目前约3000万亩减少到1500万亩左右。截至2006年底,我国现有的18.27亿亩耕地中,仍有62%以上的耕地为中低产田,急待开发的任务很重。因此,目前农业综合开发陷入了两难境地,一面建设高标准农田需要提高亩投资标准,另一方面又不能因为提高亩投资标准而减少开发面积,迫切需要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资金。

同时,近一段时间以来建筑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影响也很大。我们在河南了解到,今年以来主要建筑材料价格普遍上涨30%多,造成一些地方年初编制农发实施计划时核定的项目工程预算与市场脱节,在招标时无人敢应标。

(四)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动员农民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建设的难度加大。长期以来,农业综合开发通过财政资金投入,引导受益村内的群众,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建设。既增加了投入来源,也使农民更加珍惜和爱护开发成果,增强了对工程设施的管护意识。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移,农村常住人口中老人、儿童、妇女所占比例大幅上升,目前很难动员足够的劳动力参与项目建设,在部分项目区投工投劳变成了以资代劳。如我们在安徽省望江县了解到,由于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项目区的土方工程只能是农民出资、专业队机械化施工,土地治理项目每亩自筹资金为137元,按人均耕地1.5亩计算每人筹资205.5元,基层反映农民筹资投劳的难度很大。

四、几点建议

(一)“藏粮于田”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根本措施,要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去年秋冬以来,大宗粮食、食用油、猪肉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渐次上涨,再次警示我们,决不能忽视粮食安全和其他主要农产品供给问题。近几年来,国家着眼于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加大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的力度;着眼于调动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对粮食主产县和财政困难县乡的奖励补助。近几年中央财政支农投入大幅度增长也主要集中在这两方面。这些激励性的支农惠农政策,对于调动种粮积极性起到了一定作用,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政策的刺激作用趋稳。

从粮食生产发展的规律看,种粮积极性只是一个方面,根本的基础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研时,我们听到省里分管农业的领导谈感受,“没有一定的综合生产能力作基础,激励政策的作用是苍白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点是加强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在财政支农投入中,农业综合开发是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关系最紧密、作用最直接的一项投入,是通过“藏粮于田”建立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因此,应当将农业综合开发作为一项既管当前又管长远的支农政策措施,切实加强领导,给予重点支持和保障,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为国家粮食安全强基固本的作用。

(二)按照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体制的要求,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十七大提出:“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是财政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的过程中,应当把粮食安全问题作为重要事项来研究。依据粮食发展的总体目标,按照不同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科学划分功能区,明确功能定位,落实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责任,采取差别扶持政策,共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从国家利益全局看,粮食与能源一样,是当今世界重要的战略资源。目前国际粮食贸易量大体保持在4800亿斤,不到我国粮食总产量一半。我国进口1%的国内粮食需求量,就相当于国际粮食贸易量的2%,如果我国大量进口粮食,不仅会拉动国际粮价大幅上扬,而且会引发严重的国际政治冲突。明显的“大国效应”,决定了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实质就是国家安全问题,应当由中央政府来承担更大保障责任。从国内粮食安全区域格局看,粮食主销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是影响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先导性和敏感性地区,也是全国财力状况好的地区,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事权在地方政府,并承担与之相匹配财力安排,中央财政逐步减少对其发展粮食生产投入;粮食主产区自身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发展粮食生产是对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且地方财力不强,中央财政应大力扶持其发展粮食生产。

农业综合开发大力扶持粮食主产区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全国粮食核心产区,是针对粮食安全事项,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体制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权责清晰、容易操作、效果明显、影响力大。建议从2008年起,大幅度度增加预算,将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体制的试点事项。

(三)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进一步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建设高标准农田。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项涉及利益调整的改革,必须有理论作支撑,有制度为约束,按规划来实施。为此,我们将以十七大关于建设主体功能区的理论为指导,根据我国粮食生产资源禀赋特点、生产基础条件、粮食增产潜力等因素,编制“农业综合开发粮食核心产区建设规划”,在现有2136个开发县(含农场,下同)中,确定三分一左右的粮食主产县为重点开发县,按照“存量资金统筹兼顾,增量资金重点倾斜”的原则,将绝大部分新增资金投入到主产省的主产县,着力打造中国粮食核心产区。

(四)开发与利用并重,实行深度开发,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只有逐步实现粮食规模化生产,才能提高种粮的比较效益,才能增强发展粮食生产的内在动力。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后,每个项目区有4000-30000亩连片土地的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得到明显提高,愿意从事粮食规模生产的经营者,能够取得合理利润,具备“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先决条件。

今后,农业综合开发要发挥优势,顺势而为,努力创新开发投入机制,采取多种形式,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一是要实行深度开发,加强项目区“软件”建设,促进提高粮食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农业综合开发在项目区完成“硬件”设施建设后,要继续进行深度开发,安排少量资金,培育和启动农民用水户协会、农机合作社、农业技术应用协会、专用粮食品种生产协会等“软件”组织建设,在维持分户小规模经营不变的情况下,实现统一机耕、统一播种、统一灌溉、统一施肥和统一机收,提高粮食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二是要制定明确政策,鼓励实行土地先流转后开发。要根据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进城务工,农村出现“代耕”种田大户和“代耕”企业的新形势,探索和鼓励由种田大户和企业直接申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并优先予以扶持。三是要促进产业化经营和土地治理两类项目有机结合,鼓励粮食加工转化企业发展订单农业,甚至直接参与基地建设,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五)创新开发投入管理机制,有效解决筹资筹劳的困难问题。要有效解决筹资筹劳的困难问题。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一是要探索建立先建后补的民办公助机制。在条件成熟的地方,通过试点,逐步推行先建后补的做法。以开发县自主确定农业综合开发规划为依托,以地方财政安排资金为引导,以农民自愿筹资投劳为主体,以中央财政资金为补助。中央财政根据地方财政安排资金、农民筹资投劳以及开发任务完成情况,制定补助标准,多筹多补,以奖代补。地方政府可以采用先建设后申请补助,边建设边申请补助的方式,自下而上筹集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二是要大力推广“业主负责制”。用公开、自愿、竞争的方式,对机井、电灌站等经营性工程,由农发部门和业主共同出资建设,业主负责完成政策规定的筹资筹劳配套投入,工程设施建成后由地方政府颁发业主经营权证,业主获得工程使用和经营权。三是要深化农田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对项目区内的井渠、管网、树木及浇灌设施一律拍卖,谁购买,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拍卖所得用作筹资筹劳配套投入及工程设施管护。

第五篇:2008中国粮食发展报告

目 录 2007年中国粮食发展概述 1 第一部分 粮食生产

一、2007年粮食生产特点及启示 8

二、主要粮食品种生产成本分析 12

三、2007年国家扶持粮食发展政策 15

四、2008年粮食生产形势展望 16

五、2007年油料作物生产情况及2008年发展趋势 18 第二部分 粮食流通

一、2007年粮食流通情况分析 22

二、2008年粮油流通形势分析预测 24

三、2007年粮油进出口贸易情况分析 25

四、2007年粮食价格情况分析及2008年预测 30 第三部分 粮食供求形势

一、2007年粮食供求分析与2008年展望 40

二、主要粮食品种供求分析 40

三、食用油脂油料供求形势分析 47

四、杂粮供求形势分析 49

第四部分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现状分析及对策 52 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评价 55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现状分析及对策 57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59 第五部分 粮食宏观调控

一、2007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及执行情况 62

二、2007年临时存储粮食销售及跨省移库情况 6

4三、粮食市场体系建设 65 粮食储备体系建设与管理 68 粮食产销合作现状与展望 68 第六部分 粮食依法行政 粮食行业依法行政现状分析 72 粮食流通统计制度作用及成效分析 75 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现状及对策 76

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情况分析 8

1粮食收购资格情况分析 86

第七部分 粮食质量与标准

粮油标准制修订工作 90

粮油标准化工作体系建设 9

2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9

3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加大 97

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难点及对策分析 102

第八部分 粮食行业发展

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 106

粮油加工业发展 110

粮油科技发展与创新 117

粮食行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122

国际交流与合作 128

会展业发展 131

爱粮节粮宣传活动 132

专 栏

一、2007/2008国际粮油市场回顾 13

4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球粮食及油料形势预测 139

附 录

一、2007年大事记 14

4二、粮食行业统计资料 150

全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1978~2007年)1

51全国主要农作物产量(1978~2007年)15

2全国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1978~2007年)15

3各地区粮食播种面积(2006~2007年)15

4各地区粮食总产量(2006~2007年)155

各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2006~2007年)156

各地区油料作物总产量(2006~2007年)157

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2002~2007年)158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01~2007年)159

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和劳动力人均生产量(1980~2007年)160

粮食成本价格变化情况表(1991~2007年)161

全国主要粮食品种收购量(1978~2007年)162

全国主要粮食品种销售量(1978~2007年)163

全国粮油进口情况表(1980~2007年)164

全国粮油出口情况表(1980~2007年)165

后 记 166

1985到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图

(一)2007年粮食生产特点

1.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加

一)2007年粮食生产特点

1.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加

2007年粮食播种面积10563.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8万公顷,增幅0.6%,粮食面积增加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68.4%。

2.粮食单产再创历史新高

2007年粮食平均单产每公顷4748.3公斤,比上年提高3.1公斤,增幅0.1%,再创历史新高,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31.6%。

3.粮食总产连续第四年增产

2007年粮食总产50160.3万吨,比上年增产356.1万吨,增幅0.7%,实现了自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四年稳定增产。

4.优质专用品种快速发展

2007年四大粮食作物品种综合优质率达到61.3%,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其中,优质稻谷面积2090.8万公顷,优质率72.3%,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优质专用小麦1466.0万公顷,优质率61.6%,提高6.4个百分点;优质专用玉米1377.3万公顷,优质率47.1%,提高5.1个百分点;高油高蛋白大豆615.4万公顷,优质率70.3%,提高4.6个百分点。

表1-1 2007年主要粮食作物优质品种种植面积单位:万公顷,%

5.三季粮食实现“三增”

夏粮增产:2007年夏粮播种面积2687.7万公顷,比上年减少8.0万公顷,减幅0.3%;总产11757.3万吨,比上年增产101.3万吨,增幅0.9%;单产每公顷4374.5公斤,比上年提高50.5公斤,增幅

1.2%。

早稻增产:2007年早稻播种面积574.2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4.6万公顷,减幅2.5%;总产3151.5万吨,比上年增产11.7万吨,增幅0.4%;单产每公顷5488.2公斤,比上年提高155.6公斤,增幅2.9%。

秋粮增产:2007年秋粮播种面积7295.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3.6万公顷,增幅1.0%;总产35248.4万吨,比上年增产250.7万吨,增幅0.7%;单产每公顷4831.4公斤,比上年降低14.5公斤,减幅0.3%。

6.主要粮食品种“三增一减”

稻谷增产:2007年稻谷播种面积2891.9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9万公顷,减幅0.07%;总产18603.4万吨,比上年增产431.6万吨,增幅2.4%;单产每公顷6433.0公斤,比上年提高153.4公斤,增幅2.4%。

小麦增产:2007年小麦播种面积2372.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0.8万公顷,增幅0.4%;总产10929.8万吨,比上年增产83.2万吨,增幅0.8%;单产每公顷4607.7公斤,比上年提高14.3公斤,增幅0.3%。

玉米增产:2007年玉米播种面积2947.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01.5万公顷,增幅3.6%;总产15230.0万吨,比上年增产69.7万吨,增幅0.5%;单产每公顷5166.7公斤,比上年降低159.6公斤,减幅3.0%。

大豆减产:2007年大豆播种面积875.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55.0万公顷,减幅5.9%;总产1272.5万吨,比上年减产235.7万吨,减幅15.6%;单产每公顷1453.7公斤,比上年降低167.2公斤,减幅10.3%。

7.增产省份多,主产省与非主产省均衡增产

北京、山西、吉林、黑龙江、上海、浙江、广西、新疆等8省(区、市)减产,其他2 3个省(区、市)均有不同程度增产,其中河北、山东、河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等7省(市)增产50.0万吨以上。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5.0%,比上年增产22.0万吨;18个粮

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5.0%,比上年增产334.1万吨。

二、主要粮食品种生产成本分析

(一)2007年主产区粮食生产成本收益变化情况

据全国价格主管部门成本调查机构对粮食主产区的调查显示,2007年粮食生产成本增加,但单产提高、价格上涨、补贴增多,种粮收益创历史新高。具体情况是:

1.单产提高

2007年主产区除粳稻因部分地区受灾单产略有下降、玉米因遭受严重旱灾减产较多外,其他稻谷品种和小麦单产均比上年提高。三种粮食平均(稻谷、小麦、玉米,下同)每亩产量409.7公斤,比上年增加5.8公斤,增幅为1.4%。

2.成本上升

2007年主产区三种粮食平均每亩总成本和现金成本分别为473.8元和259.8元,分别比上年增加28.9元和16.6元,增幅分别为6.5%和6.8%。

具体情况:一是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和农用柴油价格上涨,每亩机械作业费比上年增加9.0元,增幅为19.3%;二是虽然2007年化肥价格比较平稳,但由于每亩化肥施用量(折纯)比上年增加4.1%,每亩化肥费仍比上年增加4.2元,增幅为4.8%;三是由于价格上涨,种子、农药、排灌三项费用合计每亩比上年增加3.9元,增幅为6.5%;四是由于劳动力价格提高,虽然每亩用工数量比上年减少8.1%,但每亩人工成本仍比上年增加3.9元,增幅为2.6%;五是由于种粮收益上升,用地需求增加,推动土地价格上涨,每亩土地成本比上年增加10.7元,增幅为15.7%。

下载2011中国粮食主产区报告之四川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中国粮食主产区报告之四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问题研究[★]

    关于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问题研究 ——以黑龙江省绥化市为例 2013年04月01日 09:06 来源:《价格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9期 作者:黑龙江省价格协会 绥化市物价 字号......

    国家将加大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国家将加大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1.加快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商品粮生产大省和粮油猪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鼓励主销区通过多种......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探讨范文合集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探讨自从联合国粮农组织1974年提出“世界粮食安全”概念以来,国际上对这个概念的界定几经修订,但基本含义没有改变:第一,在生产层面,确保能生产出足够数量的符合......

    浅谈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浅谈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安全是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消费大国。研究中国的粮食安全既不同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也不同于发达国家。自从联合国粮农......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探讨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探讨从全球来讲,世界的可耕作土地越来越少,粮食安全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粮食安全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对我国来说,更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大力增产粮食,确保粮食安全......

    研究性学习报告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研究学习报告 题目: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摘要:自从联合国粮农组织1974年提出“世界粮食安全”概念以来,国际上对这个概念的界定几经修订,但基本含义没有改变:第一,在生产层面,确保能生......

    粮食报告

    粮食报告 在从前,在饥饿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一大难题。旧中国的农业发展水平极为低下,有80%的人口长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遇有自然灾害,更是饿殍遍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

    解决粮食主产区仓容不足和收储条件差的问题

    为解决粮食主产区仓容不足和收储条件差的问题,增强粮食主产区仓储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指导各地做好仓储设施建设和仓房维修改造工作,在总结近三年粮食仓房维修改造建设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