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文件[范文]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文件 目的
建立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使之有效运行,明确生物实验室人员职责,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制,做到权责统一。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医院检验科生物实验室和人员。3 组织机构
生物安全管理实行医院院长责任制。
医院院长组织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生物安全工作,同时委派一名医院副院长具体主管;
相关科室(院感科和检验科)的主任应对所辖科室的生物安全工作承担具体工作的领导责任。科负责人或科室生物安全员负责科室或具体项目的运行管理;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认真阅读、理解本手册,并在相关实验活动中严格遵守,在发生生物安全隐患、意外事件或事故时应及时报告。院感科负责生物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对生物安全体系的运行提供所需保障。实验室设置兼职安全监督员。4 各部门或人员职责 4.1 医院院长
①作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医院生物安全的各项工作;
②负责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管理体系; ③组织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生物安全的工作 ④组织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认定、危害评估和处置方案的制定;
4.2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小组 ①负责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②督导生物安全制度的执行和措施的落实;
③负责领导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使用、维护; ④协调与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科室部门的工作。
⑤负责制定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操作技术指南及规范性技术文件并定期进行评价和更新;
⑥医院检验科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文件 ⑦批准和发布生物安全相关的技术文件。4.3 检验科负责人
①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实验技术和生物安全工作; ②组织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有关法规、制度、规程的宣贯; ③ 组织相关人员按要求进行培训、考核、体检和预防接种; ④决定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⑤监督有关法规和操作规程的执行,纠正出现的违规活动并有权停止实验;
⑥定期组织对实验室设备各项技术参数的检查和实验室装备的维护保养;
⑦负责组织对实验室紧急情况及事故的处理并向生物安全委员会和分管领导报告; 4.4 实验室技术人员及实验活动辅助人员
①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按规定接受培训、考核、体检和预 防接种;
②按要求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做好实验记录; ③按规程进行常规消毒和意外事件紧急处理;
④发现生物安全隐患或发生事故及时向有关上级报告; ⑤参与相关工作的危害评估及生物安全事故认定与处置。4.5 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员
① 有权力监督实验室制度、操作规程的实施,发现不符合规定的行为或安全隐患有权要求有关人员进行纠正; ② 对于发现的严重问题及时向实验室主任报告; ③做好监督记录。4.6总务科
①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防盗、消防等设施的设备、防护用品的采购及维修管理;
②负责本实验室实验废弃物的管理。③负责污水池的日常消毒及登记管理; ④ 负责实验工作服洗涤、消毒等管理。4.8 检验科
①加强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保证相关上岗人员在场安全防护技能上得到培训,需取得生物安全证上岗。
② 现场标本的采集、运送过程中,做好人员的防护和标本的密闭包装,并及时送达相关实验室检测;
③病原检测工作在相应生物安全等级的实验室进行,保持良好的内务行为,并及时做好废弃物处置和记录
④严格按规范做好菌种标本分类保存和记录工作,执行双人双锁和专室存放制度。经批准向上级机构上送菌株应符合相应的安全规定,并遵守国家关于道路、铁路和水路运输危险材料的有关要求;
⑤ 加强艾滋病阳性血清库管理,做到专人管理;
⑥执行检验人员健康状况登记制度,及时报告和处理意外情况; 4.9 院感科
①负责疫情调查处理样品采集的个人防护防止感染;
②负责标本的采集、保管、运输和传递过程中的生物安全工作; ③负责全院生物安全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篇: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文件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文件
1.目的 明确实验操作危害风险,有效预防和控制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感染。依据本血液中心《实验室质量手册》5.7“安全与卫生”的要求,以及有关国家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对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危害进行评估。
2.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血液传染病检测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危害评估。
3.职责
3.1 科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危害评估和生物安全管理
3.2 质量监督员:负责监督实验室是否按照危害风险评估及事故预防处理原则进行操作。
3.3 按照相关危害风险评估及及事故预防处理原则进行实验操作。4 危害风险评估
4.1 乙型肝炎病毒危害评估 4.1.1 危害程度分类
4.1.1.1 分类等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引起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卫生部公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将其列为第三类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为II级),属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4.1.1.2 不同实验操作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要求:根据《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规定,在实验操作涉及HBV的培养、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及HBV感染的动物实验,应在BSL-2实验室进行,灭活材料的操作和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可在BSL-1实验室进行。
4.1.2 一般生物学特性
4.1.2.1 病毒稳定性: HBV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对低温、干燥、紫外线均有耐受。HBV在30~32℃下感染性至少可保持6个月,冷冻在-20℃时,可保存15年。血清中HBV的感染性在直接沸腾2min后可灭活,其免疫原性和抗原性仍可保持;高压灭菌121℃ 15分钟或干热160℃1h后便失去传染性。暴露于5%次氯酸钠10min,2%戊而醛1h可灭活。
4.1.2.2 传播途径:HBV可通过各种体液排至体外,如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乳液、月经、泪液、汗、尿等。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1)医源性传播,是乙肝病毒性肝炎的重要传播途径之。通常是被污染的医疗器械(针头、穿刺针、手术刀、牙钻等)经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后即可造成感染。经输血或血液制品传播HBV也是其重要的传播途径;2)母婴垂直传播,主要是围产期感染,即分娩时婴儿经产道,通过婴儿的微小伤口受母体的病毒感染所致。3)以性传播为主的亲密接触传播,HBV存在于人体的体液中,并通过各种体液排至体外。
4.1.2.3 暴露后后果:HBV暴露后,在一定时间内暴露愈久,感染的机会愈大。就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而言,任何血液标本及受其污染的器材都是存在的传染源,实验人员以及其他可能暴露在实验室传染性气溶胶中的人员感染机会很大的,所以实验人员没做好防护或者是不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致使的暴露,甚至直接感染。
4.1.3 危险性与预防措施
4.1.3.1 实验样品的接收与离心开启:标本在采集过程中由于溢出污染到试管外壁或献血申请表;由采血科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因试管塞子脱落或试管口形成碎口;血液标本为真空封口,当打开试管盖时,因为其内部可能处于负压,瞬间进入的空气可能使一些血液产生气溶胶扩散进入空气造成污染。拟采取防护措施:对采血科工作人员进行标本标准规范的培训,及时对受污染的器具进行消毒等处理,要求接收和打开样品的人员应当了解样品对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接受如何采用常规预防措施的培训。样品接收与开启操作严格按实验室标本接收的SOP进行。
4.1.3.2 标本离心时:由于不平衡造成的严重后果或移动标本时标本的溅出、泼洒和试管的破碎等出可造成严重污染。拟采取防护措施包括:(1)要求工作人员离心时严格按照离心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离心前检查离心机状况及离心平衡状态方可开始操作。(2)在离心工作台面应当放置一块浸有消毒液的布或吸有消毒液的纸,使用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避免感染性物质的扩散。
4.1.3.3 加样及后处理形成的污染器具,废气、废液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拟采取防护措施包括:
(1)要求工作人员熟悉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提高生物安全的防范意识。(2)严格按照二级生物安全的生物防护标准,在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
服或罩衫等防护服。离开实验室时,防护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不得穿着外出,更不能携带回家。用过的工作服应统一洗涤或丢弃。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溅出,宜戴两副手套。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工作完全结束后方可除去手套。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
(3)样品容器尽可能使用塑料制品。样品容器应当坚固,在容器外部不能有残留物。(4)加样仪使用一次性加样针,防止加样针的刺伤,防止废液飞溅到身上、眼里,若发生此类情况,立即按应急程序进行处理。应设置洗眼装置。
(5)实验室宜有不少于每小时3~4次的通风换气次数。
(6)样品接种后将其固定在架子上,尽可能使容器保持直立。(7)当天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室工作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8)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对产生的废液,医疗废物进行处理。应设置实施各种消毒方法的设施,如高压灭菌锅、化学消毒装置等对废弃物进行处理。
4.1.3.4 检验后的阳性标本处理,按照《标本高压灭菌标准操作规程》GZBC/SOP-JY-043/00处理。
4.1.4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应当立即按照《实验室职业暴露预防、事故处理与报告管理规定》GZBC-LAB/MR-10/00处理。
4.2 丙型肝炎病毒危害评估
4.2.1 危害程度分类
4.2.1.1 分类等级:丙型肝炎病毒(viral hepatitis ,HCV)原称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病毒性肝炎(PT-NANBH)。在卫生部公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将其列为第三类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为II级),属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4.2.1.2 不同实验操作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要求:根据《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规定,在实验操作涉及HCV的培养、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及HCV感染的动物实验,应在BSL-2实验室进行,灭活材料的操作和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可在BSL-1实验室进行。
4.2.2 一般生物学特性
4.2.2.1 病毒稳定性:HCV对对有机溶剂敏感,终浓度为10%的氯仿可杀灭10倍黑猩猩感染量的病毒。经加热100℃5min,60℃10h,甲醛(1:1000、37℃)处理6h后失去传染性。血制品中的HCV可用于干热80℃72h或加变性剂使之灭活。
4.2.2.2 传播途径:HCV传播途径为非肠道,病毒经破损的皮肤及黏膜而进入机体。病毒存在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乳液、月经、泪液、汗、尿等。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血液传播,HCV主要经过输血或血液制品传播本病约占输血后肝炎70%以上;②母婴垂直传播,胎内传播仅个别报道,而围产期传播有不少报道,但资料不够充分;③以性传播为主的亲密接触传播,HCV存在于人体的体液中,并通过各种体液排至体外。
4.2.2.3 暴露后后果:HCV在血中浓度极低,但是血液有传染性。就血站血液筛查实验室而言,任何血液标本及受其污染的器材都是存在的传染源,实验人员以及其他可能暴露在实验室传染性气溶胶中的人员感染机会很大的,所以实验人员没做好防护或者是不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致使的暴露,甚至直接感染。本病的潜伏期为2~26周,平均为8周左右,受带病毒血液的感染而引的丙肝潜伏期短,大约在输血后5~12周发病。
4.2.3 危险性与预防措施
4.2.3.1 实验样品的接收与离心开启:标本在采集过程中由于溢出污染到试管外壁或献血申请表;由采血科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因试管塞子脱落或试管口形成碎口;血液标本为真空封口,当打开试管盖时,因为其内部可能处于负压,瞬间进入的空气可能使一些血液产生气溶胶扩散进入空气造成污染。拟采取防护措施:对采血科工作人员进行标本标准规范的培训,及时对受污染的器具进行消毒等处理,要求接收和打开样品的人员应当了解样品对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接受如何采用常规预防措施的培训。样品接收与开启操作严格按实验室标本接收的SOP进行。
4.2.3.2 标本离心时,由于不平衡造成的严重后果或移动标本时标本的溅出、泼洒和试管的破碎等出可造成严重污染。拟采取防护措施包括:(1)工作人员离心时严格按照离心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离心前检查离心机状况及离心平衡状态方可开始操作。(2)在离心工作台面应当放置一块浸有消毒液的布或吸有消毒液的纸,使用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避免感染性物质的扩散。
4.2.3.3 加样及后处理形成的污染器具,废气、废液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拟采取防护措施包括:
(1)要求工作人员熟悉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提高生物安全的防范意识。
(2)严格按照二级生物安全的生物防护标准,在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等防护服。离开实验室时,防护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不得穿着外出,更不能携带回家。用过的工作服应统一洗涤或丢弃。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溅出,宜戴两副手套。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工作完全结束后方可除去手套。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
(3)样品容器尽可能使用塑料制品。样品容器应当坚固,在容器外部不能有残留物。(4)加样仪使用一次性加样针,防止加样针的刺伤,防止废液飞溅到身上、眼里,若发生此类情况,立即按应急程序进行处理。应设置洗眼装置。
(5)实验室宜有不少于每小时3~4次的通风换气次数。
(6)样品接种后将其固定在架子上,尽可能使容器保持直立。(7)当天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室工作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8)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对产生的废液,医疗废物进行处理。应设置实施各种消毒方法的设施,如高压灭菌锅、化学消毒装置等对废弃物进行处理。
4.2.3.4 检验后的阳性标本处理,按照《标本高压灭菌标准操作规程》GZBC/SOP-JY-043/00处理。
4.2.4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应当立即按照《实验室职业暴露预防、事故处理与报告管理规定》GZBC-LAB/MR-10/00处理。
4.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危害评估
4.3.1 危害程度分类
4.3.1.1 分类等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或称艾滋病的病原体。在卫生部公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将其列为第二类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为Ⅲ级),属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4.3.1.2 不同实验操作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要求:根据《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规定,在实验操作涉及HIV的培养、和动物感染实验必须在BSL-3实验室进行,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可在BSL-2实验室进行,血清学检测就可以在BSL-2实验室完成,灭活材料的操作和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可在BSL-1实验室进行。
4.3.2 一般生物学特性 4.3.2.1 病毒稳定性:HIV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不耐酸,但耐碱,容易被几种方法灭活。56℃30min可以破坏病毒中的酶,但不能完全灭活血清中的HIV,60℃3h或80℃30min,可以使病毒感染性消失,20℃活力可保持7天。HIV对一般的消毒剂敏感,1%戊而醛处理5min,5%次氯酸钠、70%乙醇1min均可灭活病毒,5%苯酚、1.0%来苏尔、0.3%双氧水、也能完全灭活病毒。但对紫外线不敏感。
4.3.2.2 传播途径:HIV主要传播方式三种:(1)性接触传播(2)接触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的传播,包括输血及共用注射器。(3)母婴垂直传播。
4.3.2.3 暴露后后果:普遍易感,是一种慢性病毒感染,如未经治疗,一般从感染道发病要10年左右的时间。然而,HIV感染者病程进展的个体差异很大,约10%的人在感染后2~3年就可以发展为AIDS;约80%的感染者在10年以上显示病情恶化的征象;另外有10%~17%的感染者十几年后病情没有很大的发展,被称为长期病情不恶化者(long-term nonprogresser,LTNP)。
4.3.3 HIV的危险性与预防措施
4.3.3.1 实验样品的接收与离心开启:标本在采集过程中由于溢出污染到试管外壁或献血申请表;由采血科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因试管塞子脱落或试管口形成碎口;血液标本为真空封口,当打开试管盖时,因为其内部可能处于负压,瞬间进入的空气可能使一些血液产生气溶胶扩散进入空气造成污染。拟采取防护措施:对采血科工作人员进行标本标准规范的培训,及时对受污染的器具进行消毒等处理,要求接收和打开样品的人员应当了解样品对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接受如何采用常规预防措施的培训,准备好消毒剂。样品接收与开启操作严格按中心实验室标本接收的SOP进行。
4.3.3.2 标本离心时:由于不平衡造成的严重后果或移动标本时标本的溅出、泼洒和试管的破碎等出可造成严重污染。拟采取防护措施包括:(1)要求工作人员离心时严格按照离心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离心前检查离心机状况及离心平衡状态方可开始操作。(2)在离心工作台面应当放置一块浸有消毒液的布或吸有消毒液的纸,使用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避免感染性物质的扩散。
4.3.3.3 加样及后处理形成的污染器具,废气、废液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拟采取防护措施包括:
(1)要求工作人员熟悉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提高生物安全的防范意识。
(2)严格按照二级生物安全的生物防护标准,在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等防护服。离开实验室时,防护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不得穿着外出,更不能携带回家。用过的工作服应统一洗涤或丢弃。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溅出,宜戴两副手套。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工作完全结束后方可除去手套。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3)样品容器尽可能使用塑料制品。样品容器应当坚固,在容器外部不能有残留物。(4)加样仪使用一次性加样针,防止加样针的刺伤,防止废液飞溅到身上、眼里,若发生此类情况,立即按应急程序进行处理。应设置洗眼装置。
(5)实验室宜有不少于每小时3~4次的通风换气次数。
(6)样品接种后将其固定在架子上,尽可能使容器保持直立。(7)当天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室工作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8)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对产生的废液,医疗废物进行处理。应设置实施各种消毒方法的设施,如高压灭菌锅、化学消毒装置等对废弃物进行处理。
4.3.3.4 检验后的阳性标本处理,按照《抗-HIV初筛阳性疫情报告和血标本送CDC标准操作规程》GZBC/ SOP-JY-049/00处理。相应血袋送CDC或按照《标本高压灭菌标准操作规程》GZBC/SOP-JY-043/00处理。4.3.4.工作人员要接受有关的潜在危险知识的培训,掌握预防暴露以及暴露后的处理程序。每年要接受一次最新的培训。)}%
4.3.5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应当立即按照《实验室职业暴露预防、事故处理与报告管理规定》GZBC-LAB/MR-10/00处理。
4.3.6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评估
实验室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紧急向市CDC相关部门咨询,并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
4.3.6.1 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一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4.3.6.2 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二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4.3.6.3 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4.4 梅毒螺旋体危害评估
4.4.1 危害程度分类
4.4.1.1 分类等级: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adium)是引起梅毒(syphilis)的病原体。螺旋体在自然界和动物体内广泛存在,种类很多,螺旋体目分为2科5属,螺旋体科有螺旋体属、脊膜螺旋体属、密螺旋体属和疏螺旋体属等4个属。钩端螺旋体科只有钩端螺旋体属。在卫生部公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将其列为第三类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为II级),属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4.4.1.2 不同实验操作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要求:根据《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规定,在实验操作涉及培养、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及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动物实验,应在BSL-2实验室进行,灭活材料的操作和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可在BSL-1实验室进行。
4.4.2 一般生物学特性
4.4.2.1 稳定性:梅毒螺旋体是厌氧菌,在体内可长期生存繁殖,只要条件适宜,便以横断裂方式一分为二的进行繁殖。梅毒螺旋体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弱,对化学药品也很敏感,在体外不易生存,煮沸、干燥、肥皂水和一般的消毒剂(如升汞、石碳酸、来苏水、酒精、1∶1000的高锰酸钾液等)很容易将它杀死,阳光照射和干燥环境都能很快使它死亡。梅毒螺旋体在人体外生存一般超不过1~2个小时。在缺氧的环境下它能生存数天,在潮湿的衣服上也能存活数小时,在血库中一般能存活24小时。梅毒螺旋体不耐高温,40℃~60℃时2~3分钟就能死亡,100℃时则即刻死亡。可以针对其弱点将梅毒螺旋体消灭。如将衣物放于阳光下曝晒,放在干燥的环境中储存;将用具煮沸消毒或用化学用品消毒,都能杀灭梅毒螺旋体,阻止它的传播。
4.4.2.2 传播途径: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由破损处传染,性接触传染占95%。梅毒螺旋体可通过皮肤或粘膜的细微损伤侵入人体,也可穿过干燥的皮肤或完整的粘膜侵入。少数的梅毒患者通过输血途径传染受血者,也可通过接吻、哺乳等密切接触而传染,但必须在接触部位附有菌体。患有梅毒的母亲,如产道有梅毒损伤,在分娩时,胎儿通过产道亦可能被感染。
4.4.2.3 暴露后后果:一般分为典型的三期,感染梅毒螺旋体后,经过2—4周潜伏期,在侵入部位发生硬下疳,此为一期梅毒,硬下疳发生后6—8周,由于经淋巴进入血循环的螺旋体散布至全身各处,出现皮肤粘膜入全身症状,此为二期梅毒,此期若不治疗,症状可自行消失,病变进入潜伏状态,称为早期潜伏梅毒或隐性梅毒。但在5—10年或更长时间后,病变可活动而出现皮肤粘膜,心血管,神经等多脏器的损害,称为三期梅毒,部分思者可始终不出现症状,只在验血时呈现梅毒血清反应阳性,称为晚期潜伏梅毒。
4.4.3 梅毒的危险性与预防措施
4.4.3.1 标本离心时:由于不平衡造成的严重后果或移动标本时标本的溅出、泼洒和试管的破碎等出可造成严重污染。拟采取防护措施包括:(1)工作人员离心时严格按照离心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离心前检查离心机平衡状态方可开始操作。(2)在离心工作台面应当放置一块浸有消毒液的布或吸有消毒液的纸,使用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避免感染性物质的扩散。
4.4.3.2 加样及后处理形成的污染器具,废气、废液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拟采取防护措施包括:(1)要求工作人员熟悉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提高生物安全的防范意识。(2)严格按照二级生物安全的生物防护标准,在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离开实验室时,防护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不得穿着外出,更不能携带回家。用过的工作服应统一洗涤或丢弃。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溅出,宜
第三篇:医院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案
XX市人民医院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案
一、目的:为了进一步落实《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和《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以保证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安全和健康,通过规范、标准的安全管理,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和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院长
副组长:
副院长
成员:
医务科长
医院感染管理科长
检验科主任
输血科主任
后勤中心主任
职责:负责制定包括教育、定位及培训、审核及评估、促进实验室安全行为的程序的实验室安全计划,并监督实施。
(二)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小组
:
组长:(检验科主任、实验室安全管理第一负责人)
副组长:
(检验科副主任)
成员: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负责人)
职责:
负责制定各种管理规定、操作程序,确保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人防护设备、材料等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要求,定期检查、维护、更新,确保有效的实验室安全计划得以落实。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计划和措施
(一)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管理
1、对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上岗前均进行职业暴露和职业安全防护教育,科内应有对其工作及实验室全部设施中潜在风险的培训证明。
2、实验室人员应根据可能接触到的生物接受免疫以预防感染,科室内保存免疫记录。
(二)实验室的安全设计,应符合国家、地方建筑法规和实验室的专用建筑安全标准。
1、实验室的设计应保证对技术区域中生物、化学、辐射和物理危害的防护水平控制在经过评估的相应风险程度,为关联的办公区和临近的公共空间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及防止风险进入周围社区。通向出口的走廊和通道应无障碍。
2、应对实验室的空气流动速度进行监测,以保证足够的通风和防止潜在传染因子和有害气体的扩散。
3、实验室的每个出入口应可分辨,入口处应有标记,标记应包括国际通用的危险标志(生物危害标志。火险标志和放射标志)以及有关的规定标记。
4、实验室的进入仅限于经授权的人员。
5、实验室内温度、湿度、照度、噪声、和洁净度等内环境符合工作要求和有关要求。
(三)根据实验室对象、生物危害程度评估、研究内容、设施特点和设备,具体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
(四)安全计划的审核及检查
1、安全计划的审查
每年应(由受过适当培训的人员)对安全计划至少审核和检查一次,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要素。
(1)
安全和健康规定;
(2)
书面的工作程序包括安全工作行为;
(3)
教育及培训;
(4)
对工作人员的监督;
(5)
常规检查;
(6)
危险材料和物质;
(7)
健康监护;
(8)
急救服务及设备;
(9)
事故及病情调查;
(10)
健康和安全委员会评审;
(11)
记录及统计;
(12)
确保落实审核中提出需要采取的全部措施的计划。
2、安全检查
每年应对工作场所至少检查一次,检查内容包括并不限于下列:
(1)
应急装备、警报体系和撤离程序功能及状态正常;
(2)
用于危险物质漏出控制的程序和物品状态;
(3)
对可燃易燃性、可传染性、放射性和有毒物质的存放进行适当的防护和控制;
(4)
去污染和废弃物处理程序的状态;
(5)
安全手册(包括生物危险、消防、电气安全、辐射、危险废弃物处理和处置)
(五)设立各种工作记录
1、职业性疾病、伤害和不利事件记录
2、危害评估记录
3、危险废弃物记录
4、危险标识
5、事件、伤害、事故和职业性疾病的报告。报告应形成文件,应包括事件的详细描述、原因评估、预防类似事件发生的建议以及为实施建议所采取的措施。
(六)培训
实验室负责人应保证对实验室所有相关人员包括运输工和清洁工等工作人员安全培训计划的实施。
1、职业暴露和职业安全防护培训;
2、紧急风险预案和安全手册的培训;
3、急救知识的培训。
(七)科室内务管理
应指定专人监督保持良好内务的行为。
1、工作区应时刻保持整洁有序。禁止在工作场所存放可能阻碍和绊倒危险的大量一次性材料。
2、用于处理污染性材料的设备和工作台表面在每班工作结束、或有任何漏出或发生了其他污染时应使用适当的试剂清洁和消毒。
3、制定发生事故或漏出导致生物、化学或放射性污染时,设备保养或修理之前对每件设备去污染、净化和消毒的专用规程,并在发生事故和污染时,按照规程进行处理。
(八)个人责任管理
1、食品、饮料、及类似物品应在指定的区域中准备和食用。
2、实验室的冰箱应标明其用途,禁止存放个人物品;
3、禁止在工作区内使用化妆品和处理隐形眼镜。
4、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免疫以预防其可能被所接触的生物因子感染。
5、个人物品、服装、和化妆品不应放在有规定禁放的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
三、监督评价与信息反馈
1、生物安全管理小组每月对科室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针对存在问题科内组织讨论,做出整改措施。
2、每季度医院生物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对检验科的生物安全管理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立即反馈给科室,对严重违反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的,按医院奖惩制度处罚。
2012.08.20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案
一、目的:为了进一步落实《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和《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以保证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安全和健康,通过规范、标准的安全管理,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和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1、成立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小组
:
组长:王小芳(检验科主任、实验室安全管理第一负责人)
副组长:谢朝欢
(检验科副主任)
成员:陈海斌
刘延平
黎新桂(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负责人)
2、职责:
负责制定各种管理规定、操作程序,确保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人防护设备、材料等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要求,定期检查、维护、更新,确保有效的实验室安全计划得以落实。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计划和措施
(一)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管理
1、对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上岗前均进行职业暴露和职业安全防护教育,科内应有对其工作及实验室全部设施中潜在风险的培训证明。
2、实验室人员应根据可能接触到的生物接受免疫以预防感染,科室内保存免疫记录,有个人健康档案。
(二)实验室的安全设计,应符合国家、地方建筑法规和实验室的专用建筑安全标准。
1、实验室的设计应保证对技术区域中生物、化学、辐射和物理危害的防护水平控制在经过评估的相应风险程度,为关联的办公区和临近的公共空间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及防止风险进入周围社区。通向出口的走廊和通道应无障碍。
2、应对实验室的空气流动速度进行监测,以保证足够的通风和防止潜在传染因子和有害气体的扩散。每天对实验室环境进行紫外线消毒并有记录。
3、实验室的每个出入口应可分辨,入口处应有标记,标记应包括国际通用的危险标志(生物危害标志。火险标志和放射标志)以及有关的规定标记。
4、实验室的进入仅限于经授权的人员,特殊实验室有出入记录。
5、实验室内温度、湿度、照度、噪声、和洁净度等内环境符合工作要求和有关要求,每天有环境温湿度记录及清洁卫生记录。
(三)、根据实验室对象、生物危害程度评估、研究内容、设施特点和设备,具体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
(四)、安全计划的审核及检查
1、安全计划的审查
每年应(由受过适当培训的人员)对安全计划至少审核和检查一次,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要素。
(1)安全和健康规定;
(2)日常安全管理
(3)安全教育及培训;
(4)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
(5)常规检查;
(6)危险材料和物质;
(7)健康监护;
(8)急救服务及设备;
(9)事故及病情调查;
(10)健康和安全委员会评审;
(11)记录及统计;
2、确保落实审核中提出需要采取的全部措施的计划。
3、安全检查
每年应对工作场所至少检查一次,检查内容包括并不限于下列:
(1)
应急装备、警报体系和撤离程序功能及状态正常;
(2)
用于危险物质漏出控制的程序和物品状态;
(3)
对可燃易燃性、可传染性和有毒物质的存放进行适当的防护和控制;
(4)
去污染和废弃物处理程序的状态;
(5)
安全手册(包括生物危险、消防、电气安全、辐射、危险废弃物处理和处置)
(五)设立各种工作记录
(1)
职业性疾病、伤害和不利事件记录
(2)
危害评估记录
(3)
危险废弃物记录
(4)
危险标识
(六)事件、伤害、事故和职业性疾病的报告。报告应形成文件,应包括事件的详细描述、原因评估、预防类似事件发生的建议以及为实施建议所采取的措施。
(七)培训
实验室负责人应保证对实验室所有相关人员包括运输工和清洁工等工作人员安全培训计划的实施。
(1)
职业暴露和职业安全防护培训;
(2)紧急风险预案和安全手册的培训;
(3)急救知识的培训。
(八)科室内务管理
应指定专人监督保持良好内务的行为。
(九)工作区应时刻保持整洁有序。
禁止在工作场所存放可能阻碍和绊倒危险的大量一次性材料。(十)用于处理污染性材料的设备和工作台表面在每班工作结束、或有任何漏出或发生了其他污染时应使用适当的试剂清洁和消毒。
(十一)制定发生事故或漏出导致生物、化学或放射性污染时,设备保养或修理之前对每件设备去污染、净化和消毒的专用规程,并在发生事故和污染时,按照规程进行处理。
四、个人责任管
1、食品、饮料、及类似物品应在指定的区域中准备和食用。
2、实验室的冰箱应标明其用途,禁止存放个人物品;
3、禁止在工作区内使用化妆品和处理隐形眼镜。
4、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免疫以预防其可能被所接触的生物因子感染。
5、个人物品、服装、和化妆品不应放在有规定禁放的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
五、监督评价与信息反馈
1、生物安全管理小组每月对科室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针对存在问题科内组织讨论,做出整改措施。
2、每季度医院生物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对检验科的生物安全管理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立即反馈给科室,对严重违反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的,按医院奖惩制度处罚。
2012
仅供参考
第四篇: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一 总则
(一)目的对医学工作者健康与安全负责的精神,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以保证在实验室发生生物安全事件时,做到应急准备充分,信息渠道畅通,指挥系统有效,反应机制灵敏,从而遏制生物安全事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保证中心相关人员的健康,保证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 常备不懈 2.设施规范 管理到位 3.主动监测 反应及时 4.依法处理 措施果断 5.机制通畅 遏制危害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于实验室内部的、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工作人员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主要包括:
1.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实验室污染事件; 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有害病原微生物或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感染或侵害;
3.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试剂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他污染事件。
(四)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3.《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4.《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五)预案启动
当出现
(三)中的任意情况,启动本预案。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一)组织机构
1、元宝山区平庄镇中心卫生院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孟宪杰 成员:李磊
2、元宝山区平庄镇中心卫生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组
组长:孟宪杰 成员:李磊
(二)职能与工作
1.领导小组: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指导方针,规划对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组织实施科学管理。在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时,决策指挥,调动人员,全面部署。
2.应急处理工作组: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办法,建立规章制度和实验室操作规范,对各类实验室的安全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项 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突发事件发生时,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实施全面的应急工作。
三、预防预警
(一)预防
1.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对实验室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应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2.建立实验室病原微生物专库,建立有毒有害化学试剂专库。对于传染病病原样本、剧毒化学品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3.增强安全意识,合理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把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消除安全隐患。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开展研究工作。
4.提高警惕,加强安全保卫,防止不法之徒盗窃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用于对人群进行生物化学恐怖攻击,对公众健康产生严重损害,影响社会稳定。
(二)预警
1.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为各种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建立档案和使用纪录,填写准确。每次使用后及时登记,发现遗失或被盗,立即报告(见处理程序)。
2.建立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发现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的人员感染或伤害应立即报告。
3.定期开展自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发出预警通报。
四、应急控制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有关部门进入应急状态,对突发事件进行侦测、调查,综合评估,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控制危害的蔓延等等。
(一)对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综合评估
1.流行病学调查 包括事件发生的原因、接触人员的发病情况、引起疾病流行的可能因素等。
2.标本、样品采集和检验 对污染的物品、区域、感染的人员进行采样和检测,对可疑生物进行样本检查,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以确定事件的性质与危害。
3.污染区域划定 对污染区及其周围的地区进行卫生监测。对于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品、放射源的丢失或被盗事件,应监测生活资源受污染范围和严重程度,现场调查和取证人员应采取适宜的防护措施。
(二)现场控制措施
1.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的规模、危害的程度,可能波及的范围,封闭或封锁相关实验室和实验区。
2.传染源控制 对于受到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影响的现症病人实行就地报告,通过“绿色通道”,送至实验室人员感染救治的定点医院。对于疑似病人和接触者进行入院观察。对于事件中的高暴露人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防性服药、留检、医学观察或隔离。在可能波及的范围内,开展疑似病例的搜索,开展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 的调查。
3.对于查明的微生物病原、生物毒素以及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的物品要对其进行封存和销毁,紧急封闭公共饮用水源等公众共用设施。
4.对受到污染实验室等所有场所、物品等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方法参照《消毒技术规范》。
5.保护易感人群 对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损害的人群采取紧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
6.卫生知识宣教 针对事件性质,开展特异性卫生知识宣教。7.人员疏散 出现大量或毒性极大的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丢失、并有迹象出现严重危害公众健康事件时,可报请政府取消集会性活动,采取必要的停工、停业、停课和人员疏散措施。
8.消除区域民众心理障碍和精神应激 采取宣传教育、心理咨询等方式针对性解决。
(三)追踪监测
追踪事件可能波及的地区的高暴露人群,开展主动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四)上报与部门协调
及时上报卫生主管部门,报告程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于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和放射源丢失的事件,立即上报公安部门,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尽快查明下落;要与卫生监督部门配合协调,搞好相关区域的食品、饮水、环境卫生监督。
对于实验室人员受到感染和侵害事件,积极与医疗部门协调,提供有关资料,尽早确诊,尽早治疗,把危害降低到最小。
五、疫情的解除
如果查明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是由于细菌毒素或传染性较差的病原体引起的危害较小的污染,经实验室消毒处理后即可解除封锁。但对感染者必须加强治疗和必要的限制。如查明生物污染或泄漏是由于国家规定的一、二、类病原微生物,或发生上述相应疾病的病症时,应继续封锁,并应将封锁区分为若干个大小封锁圈。各封锁圈之间应完全隔离开来,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受感染者及病人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留验。解除封锁的条件是对污染区或疫区进行必要的卫生处理,如对病原体进行彻底的消毒或扑灭;根据情况进行了必要的杀虫、灭鼠;对小隔离区进行终末消毒,并从最后一例病人算起,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仍无新的病人发生,报请批准封锁的主管部门解除封锁。
六、保障措施
1.技术保障
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科技含金量,强化实验室规范化建设。2.人员培训
加强对涉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监测与预警、疫情分析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技术等方面的业务培训。
加强对实验室业务人员在法制化管理和法律责任方面的培训。
3.监督检查 相关实验室要定期自查,建立实验室检查制度。4.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工作每两年不少于1次。演练工作应根据性质的不同分类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和意外事故的处理程序
一、菌(毒)外溢在台面.地面和其他表面
1、戴手套,穿防护服,必要时需进行脸和眼睛防护。
2、用布或纸巾覆盖并吸收溢出物。
3、向纸巾上倾倒适当的消毒剂,并立即覆盖周围区域。通常可以使用2000mg/L漂白剂(或5%次氯酸钠溶液);但在飞机发生溢出时,则应该使用季铵盐类消毒剂,如苯扎溴铵等。
4、使用消毒剂时从溢出区域的外围开始,向中心进行处理。
5、作用适当时间后(例如 30 分),将所处理物质理掉。如果含有碎玻璃或其他 锐器,则要使用簸或硬的厚纸来收集处理过的物品,并将它们置于可防刺透的容器中以待处 理。
6、对溢出区域再次清洁并消毒(如有必要,重复第 2~5 步)。
7、将污染材料置于防漏.防穿透的废弃物处理容器中。
8、再成功消毒后,通知主管部门目前溢出区域的清除污染工作已经完成。二.菌(毒)外溢在防护服上 应立即进行局部消毒,更换。污染的防护用消毒液浸泡后进行高压灭菌处理。三.菌(毒)外溢到皮肤粘膜 这种情况被视为有很大危险,应立即停止工作,能用消毒液的部位可进行消毒,然后用水冲洗 15~20 分。处理后安全撤离,视情况隔离观察,期间根据条件进 行适当的预防治疗。四.皮肤次伤 若皮肤被刺破应被视为有极大危险,应立即停止工作,对伤口进行挤血,用水冲 洗消毒。视情况隔离观察,其间根据条件进行适当的预防治疗。五.离心管发生破裂
(一)非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 这种情况被视为发生溶胶暴露事故,应立即加强个人防护力度,其处理原则如下:
1、如果机器正在运行时发生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应关闭机器电源,停止后密 闭离心筒至少 30 分,使气溶胶沉积。
2、如果机器停止后发现破裂,应立即将盖子盖上,并密闭至少 30 分。发生这两种情况时都应报告实验室负责人。随后的所有操作都应加强个人呼吸保 护并戴结实的手套(如厚橡胶手套),必要时可在外面戴适当的一次性手套。当 清理玻璃片时应当使用镊子,或用镊子夹着的棉花来进行。所有玻璃的离心管、玻璃碎片.离心桶.十字轴和转子都应放在无腐蚀性的.已知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 灭活性的消毒剂内。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个有消毒剂的容器中,然后 回收。离心机内腔应用适当浓度的同种消毒剂反复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并干燥。清理时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应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二)在可封闭的离心桶(安全杯)内离心管发生破裂 所有密封离心桶都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装卸。如果怀疑在安全杯内发生破损,应该 松开安全杯盖子并将离心桶高压灭菌。还可以采用化学方法消毒安全杯。
六、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放(在生物安全柜以外):
1、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相关区域,任何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咨询。应当立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生物安全人员。为了使气溶胶排出和使较大的粒子沉降,在一定时间内严禁人员入内。如果实验室没有中央通风系统,则应推迟进入实验室。
2、就地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过了相应时间后,在生物安全人员的指导下来清除污染。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呼吸保护装备。
七、发现相关症状 若操作者或其所在实验室的工作人出现于被操作病原微生物导致疾病类似的症状,则应被视为可能发生实验室感染,应及时到指定医院就诊,并如实主诉 工作性质和发病情况。在就诊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隔离防护措施,以免疾病传播。
第五篇: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1.检验科主任为实验室安全负责人。
2.有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严格规定各个场所、各工作流程及不同工作性质人员的安全准则。(附件1)3.保存完整的安全记录。(附件2)
4.开展安全制度与流程管理培训,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的履职要求。5.各实验科室设置安全员,负责各个场所的安全。6.演习活动需保存完整的各项安全相关活动记录。
7.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保障实验室安全。
二、进行生物安全分区并合理安排工作流程以避免交叉污染
1.实验室生物安全分区得合理,有明确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标志。2.合理设计工作流程以避免交叉污染。
3.进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HIV初筛实验室需通过相关门禁识别装置后方可进入。
三、配置充分的安全防护设施
1.根据工作人员的不同工作性质,按照行业规范进行充分的个人防护。
2.配备洗眼器、冲淋装置及其他急救设备及耗材(碘伏、酒精、纱布、眼药水等),并保证以上设施可正常工作。
3.设立适当的警示标识,对生物安全、防火防爆安全、化学安全等做出充分警示。(附件3)(注:实验室风险告知标识,标本、人员走线图)
4.如开展放射免疫分析和其他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保证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时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5.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保存完整的培训记录。
6.实验室出口处设有专用手部消毒设备。
7.实验室安全防护要到位,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管理。(注:档案管理需专人负责)
三、消防安全保障
1.建立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使用制度。(附件4)2.设置专门的储藏室、储藏柜。
3.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实验室的消防安全。4.定期检查灭火器的有效期。5.保持安全通道畅通。
6.定期检查各种电器设备,电路是否存在安全隐患。7.对消防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保存整改意见。
8.有关人员需掌握消防安全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消防演习并持续改进,保存演练记录。
四、制订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的应急措施,并详细记录处理过程(附件5)
1.制订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
2.相关人员知晓职业暴露的应急措施与处理流程,并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暴露的培训及演练,保存完整的相关记录。
3.有职业暴露处置登记及随访记录,根据职业暴露的案例分析改进职业暴露管理。
五、制定针对不同情况的消毒措施,并保留各种消毒记录。定期监控各种消毒用品的有效性
1.制订针对不同情况的消毒措施并实施。(附件6)2.定期监控各种消毒用品的有效性。3.标本溢洒处理流程。(附件7)
4.相关人员掌握消毒方法与消毒用品的使用。5.保留各种消毒记录,记录完整。(附件8)
6.主管部门定期检查、分析、反馈、整改,定期对消毒用品的有效性进行监测。
六、建立微生物菌种、毒株的管理规定,并安排专人进行监督(附件9)1.建立微生物菌种、毒株的管理规定与流程。2.微生物实验室有专人负责菌(毒)种管理。3.建立相应应急预案。
4.主管部门有监督记录,改进措施。
七、实验室废弃物、废水的处置符合要求
1.制定实验室废弃物、废水的处理流程并落实。(附件10)
2.有明确的责任人,定期检查整改,以保证对人员及环境的危害降至最低。3.主管部门有监督记录,改进措施。
4.实验室废弃物、废水处理登记资料要完整。(附件11)
八、建立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附件4,附件12)1.建立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
2.建立化学危险品清单和安全数据表。
3.指定专门的储存地点,专人管理,对使用情况详细记录。4.有主管部门监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