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批发行业特点及信贷风险防控要点
批发行业特点及信贷风险防控要点
一、影响批发业发展的因素
1、经济发展状况。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批发行业的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国民生产和消费两主面的发展情况。近十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的趋势,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平稳快速增长阶段,GDP、人均可支配收入、零售总额增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均有利于国内批发行业的发展。
2、行业政策影响。政策对于批发行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区城商业的整体规划和相关产业持续政策对该地区批发行业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反之,受限的产业将抑制与之相关的商品批发行业的发展。
3、产业链发展状况。如图所示,批发行业是连接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中间环节,批发行业的发展与上游产品供应和下游零售商的发展相关度高,因此,上下游行业的发展制约或是推动了批发行业的发展。
图表1:供应链上的批发企业
资料来源:银联信整理
目前,我国批发行业主要是以批发市场的形式存在。影响批发市场的选址主要是以下三方面:是否靠近商品产地或是制造中心、交通枢纽以及商贸中心。产地或是制造中心影响商品的供应量及供应成本;交通枢纽同时也是物流中心,有利于降低商品的流通成本;而商贸中心则主要是集散中心,有利于商品的销售。
4、相关行业的发展。近年来,西方传入我国的超市、连锁店、专卖店、大卖场、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等新型商业销售模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国外商业巨头如家乐福、沃尔玛、好又多等近年来在国内大肆扩张,分店越开越多,由于其规模优势以及批零兼营的模式,可以直接从厂家进货,对批发行业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二、批发业的销售模式四种载体
1、生产企业的直销批发。大型生产企业为减少中间环节、增加销售利润,多通过建立自己的批发销售系统,对一些产品实行直达供货。主要涉及两类产品,一类是特殊用途、面向特定用户的产品,如船板、汽车钢板、油田钢管、特种螺栓及铁矿石等基础性原材料,这类产品直销批发比例接近100%;另一类是固定用户、用量较大且稳定的产品,如电厂、化工厂等需要的煤炭。
2、流通企业的代理批发。流通企业的销售形式主要是代理批发,包括一级代理和二、三级代理,其实质是买断经销。
3、现货批发市场的批发。专业市场仍是我国批发业的重要载体及渠道。目前钢材、汽车、煤炭、木材等主要通过批发市场进行交易。
4、网上交易市场的批发。网上交易市场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以现货为主的网上交易服务平台,这种交易平台为终端用户和贸易商批量采购、销售现货提供专用通道,如欧浦钢网、东方钢铁在线等;第二种是从事中远期交易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实际上属于准期货性质的网上交易,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中联钢、北京兰格等;第三种是期货交易市场。
三、批发行业的特征及信贷风险
批发业作为经济生活中的一种基本业态,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上下游关联度高,周期性波动明显。批发业连接生产和消费,与上下游产业关联度较高,在经济生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银行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国内外产品市场需求量和国家各项宏观政策的影响,其周期性波动较明显。
2、议价能力弱,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不对称。批发业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处于底端,其议价能力较弱,易受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零售商的两头挤压。在上下游关系不平等的现状下,行业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不对称,在价格下跌时生产厂商的出厂价往往会高于市场价格,形成价格倒挂现象,导致批发商承担了大部分亏损;而在价格上涨时,生产厂商会实行追涨,压低渠道利润,从而使得批发商获利有限。
3、轻资产、高杠杆、低盈利、短周期。作为流通领域主体之一,批发类企业固定成本占比普遍较低,此外,由于批发业在资金链上处于弱势特点,上游企业多要求现付,同时其要为下游企业垫付部分资金,因此行业对外部融资依赖性强,高负债经营特征明显;再者,批发业的运营模式多为薄利多销,其整体毛利率较低,盈利主要依靠提高资金流转速度、扩大销售规模来实现。
4、部分子行业需有特定的资质和渠道。由于关系国计民生和百姓生命安全,部分批发子行业仍需实行特许或专营制度,如目前盐、烟草和基础能源产品(原油、成品油等)批发属于国家高度垄断行业,其批发价格、企业准入标准等均由国家行政控制,而医药和医疗器械批发业的批发价格和准入也要受到国家严格监管。
5、客户信用风险与操作风险并存,尤须关注操作风险。在实际业务中,批发企业往往具有产品类别多、品种多,应收应付多,结算难以规范、对账烦琐等特点,因此给银行带来的操作风险尤为突出。
四、批发行业信贷风险防控要点
1、合理安排授信方案,从严控制贷款额度。银行应根据企业销售规模、周转率等合理确定授信额度,批发业新增授信原则上应以短期贸易融资或商品融资等对应现金流业务为主,授信业务期限应与经营及货款回笼周期相匹配,严防企业利用资金沉淀来套取银行信用,造成授信被挪用或铺底使用的行为;审慎核定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原则上不介入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项目贷款,存量流动资金贷款应力争逐步置换为贸易融资品种,逐步降低贷款在客户整体授信安排中的比重。
2、对批发类企业授信,应以贸易融资和供应链融资为抓手,一方面积极推广厂商回购下的产业链融资、应收账款质押、保理、国内信用证等国内贸易融资模式,鼓励使用信保项下贸易融资、保理等进出口融资产品,同时结合大宗商品特点,在支持类客户中选择开展保兑仓、银行认可的第三方监管项下仓单质押,谨慎把握融资性产品需求,一般应要求落实抵押或中信保项下方可叙做;另一方面,应突出对该行业授信的风险收益和结算配比,关注交易和结算的稳定性,提高授信综合回报。强化行业风险识别及把控能力,应重点关注:
一是批发业客户对经济周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银行要加大针对性地动态排查和授后监控力度,关注企业财务状况和现金流变动,认真分析评估其存货规模、采购成本、购销模式和应收账款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及时识别各类风险预警信号,并及早作好风险应急预案。
二是关注与批发业联系密切的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加强市场跟踪及价格趋势分析,并在总行定期发布的宏观经济、重点产品价格走势等信息基础上,结合当地占比较大的批发企业所处领域,加强对重点贸易商品价格走势的分析和预判,适时调整产品和客户策略。
3、切实落实授后监控及抵押物价格动态评估。一是要加强批发业授信客户资金流与物流的对应监管,授信提用时应明确具体用途和资金使用方向(采购对象),逐笔掌握资金真实流向。对仓单质押、保兑仓等动产抵(质)押融资业务,应严格落实与核心企业、经销商及第三方监管公司间的业务协议,明确并规范各方职责,切实防范操作风险。二是要建立抵押物价格动态评估机制,防范押品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对于采取存货等动产质押、股权质押的授信业务应定期对抵质押物价值及变现能力进行重新评估,动态抵(质)押率原则上不高于50%;对由地方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的业务,应关注反担保措施及担保公司的代偿能力和意愿。
第二篇:防控信贷风险
防控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实质上是对信贷管理的一种再监督行为,它是监管部门依据国家金融法律、规章,对金融机构信贷业务的各个环节,包括对信贷管理组织体系,贷款的审批、发放、管理、回收等内部控制机制进行检查、考核、评价方法的总称。
其目的是督促金融机构建立、健全信贷管理各项平衡制约机制和责任制,并有效地执行,防止因制度的漏洞或执行不力及监督控制不严而出现高风险贷款、以及以贷谋私等不良现象,切实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
关键词:信贷风险;内部控制;信贷管理;贷款发放
1.信贷风险内部控制评价
信贷风险内部控制评价,主要围绕防范控制风险的各项操作程序、方法、管理制度、办法等机制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四项要素:
1.1信贷策略。评价金融机构制定的信贷策略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和中央银行制定的规章制度要求,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否考虑比较优势,突出自身特点,是否遵守审慎原则,按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求从严掌握贷款规模,选择贷款对象,有无盲目扩张行为;信贷策略是否形成规范性文件,并被每一个信贷人员知晓、准确理解执行。
1.2组织体系。评价金融机构是否按照“审贷分离、分级审批”要求建立了信贷操作和管理互相制约组织体系,贷款的发放和管理是否
由两个以上部门或岗位分别承担;是否建立科学、民主的贷款审批机构;信贷人员的选拨是否建立了任职资格和优胜劣汰制度。是否设立专门内审部门对信贷业务全过程进行再监控并向最高决策层报告。
1.3操作程序。贷款发放的每一个环节是否制订明确的操作方法并以书面形式确立下来,是否严格执行。
1.4管理制度。包括日常检查、清收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监测管理、岗位责任制、信贷资产保全等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2.信贷管理组织体系的内部控制
信贷管理组织体系是指根据信贷业务环节的内在要求和平衡制约机制要求而进行的机构或岗位的配置,包括信贷业务操作部门或岗位、信贷审查管理部门或岗位、贷款发放审批决策组织的确立及其职能和职责、内部稽核部门的设立及其职责履行情况等。信贷管理组织体系是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的组织准备,是加强信贷风险内部控制,防范控制信贷风险的一个极为关键的环节。
《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规定,贷款发放应实行“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制度,一项信贷业务应由两个以上部门或岗位完成,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分离贷款调查评估和审查、检查的职能,分别设置信贷调查、发放和信贷审查、审批、管理的机构或岗位,并要求根据贷款额的大小确立各级部门的审批权限,建立相应的信贷审批委员会或审批小组,保证每笔贷款由互相制约的两个以上部门或岗位来完成;并建立信贷风险内部稽核监
督、报告制度,保证贷款的发放处在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督之中。3 贷款发放内控要求
贷款发放是信贷业务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控制,隋况对信贷风险的大小具有很大的影响。贷款发放应具有一套严密的程序,包括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款审批发放的全过程,这套程序应顺序经过借款人提出贷款申请,信贷业务人员进行贷前调查评估并签署意见,信贷审查人员对贷前调查评估的真实,陛和科学性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上报有权审批人审批,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担保贷款还要签订担保合同)。对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各金融机构都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操作规程,以防止贷款发放的随意性或违法乱纪行为。对贷款发放内部控制进行稽核评价,就是要稽核评价各环节操作方法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3.1审查借款人资格。借款人提交贷款申请书及相关资料后,贷款人首先要根据金融法规的规定,审查借款人是否具备贷款条件。借款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1)应当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2)应当具备产品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效益、不挤占挪用信贷资金、恪守信用等基本条件,且符合以下要求:a.有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b.应当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的,须经过工商部门办理年检手续;c.已开立基本帐户或一般存款帐户;d.除国务院规定外,有限责
任公司和股份公司对外股本权益性投资累计额未超过其净资产总额的50%;e.资产负债率符合贷款人的要求;f.申请中期、长期贷款的,新建项目的企业法人所有者权益与项目所需总投资的比例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
3.2贷款人规定的其他条件。
(1)贷前调查评估。贷款人受理借款人的申请后,应当对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信用等级以及借款的合法性、安全性、盈利性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抵押物、质押物、保证人情况,测定贷款的风险度,在此基础上提出贷与不贷、贷款期限\贷款方式等意见。信用等级评估应当根据借款人的领导者素质、经济实力、资金结构、履约情况、财务收支状况、经营效益和发展前景等要素进行。
(2)贷时审查。信贷业务部门对受理的借款人申请贷款的可行性进行调查评估并签署意见后,移交审查部门审查。审查人按照有关规定对调查评估结果进行审查核实,提出意见,按规定权限报批。
(3)贷款审批。审批人接到审查部门报采的资料后,应按规定的方式组织有关信贷管理人员或专家对贷款发放的可行性进行评审,并确定贷款期限和方式,签署审批意见。
(4)签订借款合同。所有贷款应当由贷款人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借款合同应当约定借款时间、种类、借款用途、金额、利率、借款期限、还款方式、借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及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保证贷款还须保证人与贷款人签订保证合同,或保证人在借款合同上载明与贷款人协商一致的保证条款,加盖保证人的法
人公章,并由保证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理人签署姓名,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应当由抵押人、出质人与贷款人签订抵押合同、质押合同,需要办理登记的,应依法办理登记。
4.信贷管理的内控要求
信贷管理内控是指金融机构在运用信贷资金时,对贷款在贷出之前调查评估,贷时审查核实,贷后监督使用,回收本息,监测预报风险,资产质量分析,控制化解风险以及确定贷款方式、期限、利率,规范信贷档案资料等一系列制度、办法的总称。由于贷前管理和贷后的管理分属两个重要环节,且习惯上所称信贷管理较多的是指贷后管理,而且贷前的各个环节的控制在前一节已经述及,本节所称信贷管理内控专门指贷后管理各项控制制度,包括贷后检查,信贷风险预警机制,信贷资产质量监管,信贷资产保全,贷款本息清收以及信贷岗位责任制等方面的内容。贷款发放之后管理好坏,同样对信贷风险的大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强化对信贷管理内部控制情况的稽核评价。《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以及中央银行制订颁发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和各金融机构制订的贷款管理规定都对贷款发放之后的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具体如下:
(1)贷后检查。贷款发放后,贷款人应当对借款人执行借款合同情况及借款人的经营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和检查。
(2)贷款回收。贷款人在短期贷款到期1个星期之前、中长期贷款到期1个月之前,应当向借款人发送还本付息通知单;贷款人对逾期的贷款要及时发出催收通知单,做好逾期贷款本息的催收工作;贷款
人对不能按借款合同约定期限归还的贷款,应当按规定加收罚息;对不能归还或者不能落实还本付息事宜的,应当督促归还或者依法起诉。
第三篇:浅论农发行信贷风险防控
浅论农发行信贷风险防控
随着农发行信贷支农力度的逐渐加大,信贷规模快速增长,加上农业本身的高风险性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不利影响,当前农发行信贷风险有不断积累扩大的趋势。如何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保持信贷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农发行风险管理中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当前农发行信贷风险表现形式
(一)农副产品市场风险。储备粮油和最低收购价粮食的信贷风险国家财政认可,而对于准政策性粮棉油和商业性农副产品收购贷款,国家没有明确的信贷风险保障政策。从近几年农发行业务发展情况来看,由于商业性信贷规模大幅增加,来自宏观环境的农副产品市场风险成为最具杀伤力的信贷风险之一。近年来粮油价格波动起伏大,受国际国内经济危机的影响,收购的市场价粮油品种销售情况不理想,特别是收购贷款回笼较慢、潜亏较多,由此引发的客户经营风险极易转化为农发行信贷风险。
(二)企业法人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少数客户道德信用意识淡漠,缺乏偿债意愿,甚至以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或者使用虚假证明文件和虚假产权证明作抵押等手段,蓄意诈骗贷款;缺乏长期经营理念,一旦经营出现问题就以各种形式逃废银行债务;获得银行贷款后随意改变贷款用途,采取私设外账、乱用科目、调整账表等形式,投向股票或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
(三)贷款客户经营风险。表现为客户治理机制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停留在作坊式生产、家族式经营和经验式管理阶 1 段,行业、技术起点较低,产品竞争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贷款客户由于决策失误、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盈利空间萎缩等原因,无法按期还款。近两年农发行中长期贷款占比逐年增加,贷款资金趋向长期化,客户经营造成的潜在信贷风险大量后移。
(四)贷款资格准入风险。少数基层行在业务发展和客户营销过程中,由于在客户战略性调整中饥不择食,注重客户营销数量和信贷投放规模,忽视了少数客户自身先天性不足,对客户的资格审查和信贷准入没有严格把关,形成信贷风险。
(五)内部管理操作风险。主要表现为少数贷前调查报告仅根据客户相关文字材料摘录、整合,没有深入探究客户真实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由此形成的调查结论不能反映客户的真实情况。贷款风险保障条件落实不严,对借款人、担保人、抵(质)押物审查不严。贷后管理表面化,贷款风险预警机制失灵,对贷款预警信息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臵等。
二、防控信贷风险的有效途径
农发行要打造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规则来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从管理理念、客户营销、方法、方案、体系、管理工具、市场走势、绩效考核、贷后管理、风险预警等方面完善和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是目前农发行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提升理性认识防风险,牢固树立全面风险防控理念。履行国务院赋予的政策性职能,加快业务发展是目前农发行的主题。但农发行信贷支农、建设新农村,面临着比商业银行更高的 2 信贷风险,所以必须牢固树立全面风险防控意识,培育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将风险防控理念贯穿于单笔业务、每条产品线、市场区间和业务单元的日常工作。要树立和健全“五种风险管理理念”,即一致性理念,确保风险管理目标与业务发展目标相一致;全面性理念,确保风险管理能够涵盖所有业务和所有环节中的一切风险,所有风险都有专门的对应的岗位来负责;独立性理念,健全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的风险管理机制;权威性理念,确保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具有高度权威性;互通性理念,健全信息系统,形成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
(二)严格把握客户准入条件防风险,加大对客户结构的调整。一是将风险防控的关口前移,把好客户准入关,这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首要关口和关键环节。在客户营销过程中,要提高对客户风险和发展前景判断和识别能力,收集和分析贷前信息,利用同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来查询,努力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防止“病从口入”。二是引入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对客户的资信进行动态评级,调优客户结构。建立健全适合农发行贷款客户的信用评级指标和评价体系,信用评级指标要注重客户的成长性、盈利性等要素。通过综合信用评级将客户分类,对信用度差、资产负债率高、产品竞争力弱、经营不规范,或体制差、产权不明、股权分散的客户实行退出机制;对信用等级高、经营效益好、履约能力强和所属行业持续景气的优质客户找准投入点,加大信贷投入力度。三是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投入。紧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加强对相关产业和行业政策的调查研究,围绕重点企业及项目优化投向,积极支持风险低、可持 3 续发展的重点涉农产业。
(三)研究市场走势防风险,依据市场确定信贷政策。农产品市场的价格和供求走势决定客户经营风险的大小。要适时分析市场走势变化,科学把握好贷、收、存、销的关系,科学确定贷款投放的时间、额度、方式,帮助和督促贷款客户将信贷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在农产品收购贷款投放和管理过程中,当价格高开高走时,督促客户边购边销,快购快销;当价格低开高走时,先多投放贷款,后逐渐减少贷款投放,控制贷款投放节奏;当价格低开低走时,适量增加贷款投放量,增加企业库存。充分运用信贷杠杆,引导企业理性把握市场走势,在价格上涨时不盲目“赌市”,在价格下跌时不慌乱“畏市”,降低经营风险。
(四)健全预警机制防风险,构筑信贷风险的“三道预警防线”。第一道防线是行业定期分析预测和预警预报,提高应对行业系统性风险的能力。不仅要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对相关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产品供求、产业发展现状、困境、趋势,揭示经济周期与行业周期之间的关系,还要充分利用客户贷款申报资料和CM2006数据,定期采集反映客户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的财务指标,揭示客户经营情况和所处行业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农发行信贷支持客户及产业的主要风险,并对相关风险进行及时预警和应对。第二道防线是客户资金和库存的预警预报,主要是对客户的资金流和贷款物质保证度的适时监测,密切关注客户的不正常关联交易,及时预警。第三道防线是客户贷款到期或逾期的及时介入。要进一步理顺、明确客户和风险两个部门之间的风险管理职责和工作协调机制,客户部门要积极参 4 与到风险管理中,发现风险就要及时向风险部门预报,风险部门及早分析调查,及早处理风险,提高信贷风险管控的有效性。
(五)规范信贷流程防风险,落实风险防控措施。一是强化客户经理的信息搜集分析职责,提高信息甄别能力。二是建立适合客户特点的贷款审查制度。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适当简化贷款审查程序,健全客户统一综合授信制度,逐步建立客户贷款的标准化技术手段,提高贷款审批效率。三是建立客户信息系统,除客户的财务信息、信用记录外,应注重客户主的个人素质、信用、能力、客户技术、产品、市场现状与前景等软信息。四是根据客户风险、信用等级实施不同的贷款方式。如信用贷款、抵(质)押贷款、保证担保贷款等。五是加强对客户经理和风险专业人员的培养、储备和配备,强化尽职管理。用好《客户经理贷款管理尽职手册》,构建“尽职免责、失职必究”的责任追究体制。
(六)健全补偿机制防风险,有效落实贷款风险补偿措施。一是落实好“三金”制度,即贷款客户要在开户农发行存入一定数量的法人保证金、贷款风险保证金和自有资金。当客户不能按要求偿还贷款本息时,要从客户法人保证金、贷款风险保证金、自有资金、其他业务收入和以前利润等渠道多方筹措资金来源,尽可能控制信贷风险,避免信贷风险的累积扩大。二是落实好合规合法足值的担保措施。客户经理要全程参与担保资产评估,逐一核实担保资产,合法确定其市场价值。在日常信贷监管活动中,不仅要核实担保贷款的安全性,还要检查担保实物和价值是否发生变化,防止担保物品减值、损失和转移。三是落实好贷款形成实物的财产保险,并将农发行作为该保险的第一受益人。
第四篇:信贷风险防控学习心得
信贷风险防控学习心得
2015年9月3日,我有幸参加了我行在杭州举办的“ ?????”的学习班,在为期一周的培训中,我认真地学习了信贷风险防范和财务报表分析等内容。其中,老师对信贷风险防控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刻讲解,并组织了实际案例的讨论、演示和点评,既有实务操作又有理论讲解,使我对信贷风险防控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一、贷前调查是风险防控的第一道关口。
贷前调查不全面、资料收集不全;轻易采用企业提供的报表数据,欠核实,缺乏对假信息、报表的防范;存在由社会上不正常现象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对企业信誉调查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及时发现借款人注册资金未到位或抽逃公司注册资金。有可能导致贷前调查报告流于形式,失去保证贷款安全性的意义。
二、贷时审查是风险防控的再保险。
若贷款审批机制不完善,轻信信贷调查结论,对贷款主体的资质、信用、财产状况缺乏全面系统的审查,就会让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轻易获得贷款资格。审查人员应根据相关政策制度,从基本要素、主体资格、贷款条件、本行的信贷产业及行业政策、信用等级评定、授权授信等方面,逐一核实贷款调查人员提供的贷款申请资料和调查报告是否完整有效,是否符合本行的贷款准入条件和现行的制度政策,这是贷款初步审查的关键环节。对应该由调查人员及经营行提供而没有提供的信贷业务材料,审查人员应当列出单子,及时通知调查人员及相关行补充完善,说明情况,提出审查意见,限期予以补充回复。原则上凡是贷款调查人员调查认定的内容,审查人员都应当重新审核,看其是否真实有效是否符合信贷准入条件和相关政策制度。全面初审的目的,是解决贷款资料的完整性及合规合法性问题。全面初步审查的主要内容,同贷款调查阶段收集借款申请资料的内容基本一致。
三、贷后管理是监控风险的重要环节。
贷款实行全流程管理,即从贷款发放至贷款收回进行全面跟踪检查,发现风险隐患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为此,各级信贷管理人员必须树立起贷后管理和贷前决策同等重要的观念,克服“重放轻收,重放轻管”的倾向,将贷后管理做到实处,处理好贷款营销和风险防范之间的矛盾,以贷后管理推动业务的稳健发展。同时,实地进行贷后检查,能及时识别和弥补贷款潜在风险,确保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总之,我觉得开展业务知识学习是银行从业人员的的一项本职工作。我们要将学习内容落实到今后的工作,找准薄弱点各个击破,不断健全我行信贷防控体系。
第五篇:银行信贷风险防控心得
风险防控心得
随着2011年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CPI指数屡创新高。国家为了稳定物价和打压房价,大幅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利息,银根大幅紧缩。在这种大背景下,温州作为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地方之一,民间资本就变得非常活跃,民间借贷的主体,逐渐从熟人过渡到陌生人之间。由于缺乏相互了解,导致借贷资金给对方必然会要求提高借款利率以弥补自己这部分风险。民间借贷的市场化造就了民间资本成本也急剧上升。在高额利息收入的引诱下,温州大批企业陷入了民间借贷的泥潭,近期不断传出企业老总出逃的信息。与此相对应,银行的大量信贷资产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
在保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更应加大部门营销力度,争取早日完成分行给我部门的任务指标,通过部门已有的优质客户去拓展新客户,越是在银根紧缩的背景下,越是要加大营销力度,通过和优质客户合作,在其关系网中再寻找几家优质客户。在部门老总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共同营销,利用我行授信效率高,公银线产品较为丰富的特色,为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以此为契机开展我行和这些优质客户的合作。争取提前完成今年分行给我们部门的营销任务,同时也是为我部门完成明年的营销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于客户风险的失控。我们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机构,如果谈风险色变,那么这将会极大的约束我行的业务发展。我们应该以一种科学发展的态度来认识风险,只要我们认为风险是可控的比如客户提供了足值且变现能力较强的抵押物,或者
客户向我行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在客户生产经营状况正常的前提下,我们当然可以大胆的和客户合作。并不能因为最近一段时间银行业风险加大,而对拓展新客户心有余悸。
在具体操作业务流程上,客户经理更要树立风险意识,因为对于企业总体风险的控制,法律合同风险和程序风险都是企业总体风险的重要表现,虽然客户的实质风险主要有客户经理掌握,但是在经手具体合同、具体业务时也存在很多内控的风险。在合同的签订时,一定要确保当事人当面签字,在不认识对方的前提下,一定要通过身份证来进行核实,避免人情世故代签或在客户经理不在场的情况下签字和盖章,以免产生脱保的情况,关于合同的签订在和有关部门的衔接下,一定要最大限度的保障我行的风险,在具体业务办理,比如客户提供的购销合同和各种发票,客户经理必须核实其真实性,在抵押登记方面更要亲自把关,在他项权证的领取上更要亲自领取,避免客户带领而导致抵押失效的情况,有时候在经办具体业务时,会出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客户一方面急于放款,而另一方面公司法人的签字或者保证公司的签字盖章没有落实到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要如何学会向客户解释我行内控规章制度,让客户意识到一笔业务的快慢并不是我们业务部门一个人的事情,只有我们业务部门和客户相互合作才能真正快速的办理。
我们银行业作为一家经营资金的企业,从表面上看我们是从事资金借贷生意的企业,但是从本质来说我们是一家经营风险的企业,银行通过承担受让企业的经营风险而向企业收取相关费用。因此我们银
行的信贷业务从实质上来看就是在风险和利润中左右摇摆。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银行业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必然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欲望。
银行从业人员一定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财富观。我们平时接触的都是各种企业家,他们动辄上千万上亿的财富,这是他们一生辛劳所得,并不是通过高利贷和赌博所能带来的。我们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针对社会上各种不良习气特别是黄赌毒,我们客户经理一定要远离这些,因为我们是直接和资金打交道的人,如果在心态上出现问题,那么必然是大问题,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良好的心态,任何案件的出现所牵扯的当事人都是从小事的自我要求不高开始的,必须从源头断绝这种现象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