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印章管理工作的通知(2003-8-19)
【发布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3-08-19 【生效日期】2003-08-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印章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3-8-19)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各旗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长期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印章管理方面的规定,在印章制发管理和统一样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有效防止了伪造印章的犯罪活动。但是,目前全区印章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不按公章制发规定权限制章,不经批准擅自更换公章;启用新印章后,不发启用印章通知;公章的蒙文、简化字、直径、字体等不规范;对磨损严重公章,不及时报请制发机关更换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印章的安全使用。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印章管理工作,保证印章的严肃性和安全性,特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印章的制发,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印章管理的规定》(国发〔1999〕25号)办事。印章制发机关要指定专人负责公章的制发与管理,设立印模档案,并对旧印章及时销毁或封存。印章制发时,要对印章样式、名称、直径、蒙文、简化字及字体、质地等严格把关。
二、为保证公章样式、规格、标准、翻译准确无误,防止印章零散、多处制作,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各旗县(市、区)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和所属事业单位的印章均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统一制发,不得自行制作。
三、各单位申请刻制、更换印章(含套印章),应向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提出书面申请。设立新机构、临时机构和制换工作用章事宜,均应附相关机构设置批文,经审批同意,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办理印章刻制手续,并到国务院办公厅或公安部门定点单位刻制。印章刻制完毕,申请制印单位凭本单位介绍信到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领取印章,同时上缴原印章。印章制作费,由印章使用单位支付。
四、启用新印章时,由使用印章单位依据有关机关的批准文件(批准设立新机构文件、批准更名文件、批准更换公章文件),自行印发启用印章通知,并送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备案。
五、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整体更名或调整建制需重新制作印章、现印章已严重磨损、现印章体例不规范或未按规定程序审批制作的,要尽快更换。
六、近期,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将对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管理范围的地区、部门和单位现印章使用情况进行审验。请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认真填写附表,10月15日前报送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会议处。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救灾款物管理工作的通知
【发布单位】80502
【发布文号】内政传发[2001]1号 【发布日期】2001-03-02 【生效日期】2001-03-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救灾款物管理工作的通知
(内政传发〔2001〕1号2001年3月2日)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
我区属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每当自然灾害发生后,国家和自治区都要向灾区下拨大量救灾资金和物资;兄弟省市和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一些国际组织也纷纷慷慨解囊,支援灾区。为了管好用好这些来自各方面的救灾款物,提高使用效益,切实保证救灾工作需要,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一、救灾款物的管理
自治区各级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各类救灾资金的管理工作。上级部门拨付的救灾资金、各部门筹集的救灾资金、接受社会各界捐赠的救灾资金(救助单位指定用途者除外),均纳入财政部门在国库开设的救灾资金专用账户管理,统一调度,统一使用。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将救灾资金和捐赠款项接收情况汇总报送同级人民政府。
自治区各级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救灾物品的管理工作。接受的救灾捐赠物品由民政部门登记造册,报送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
各部门、各单位接受的救灾捐赠款物要如数统计入账,不得截留挪用。各级财政、民政等部门要建立严格的救灾款物管理制度,做到账目清楚,手续齐备,并定期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接收和发放情况。民政部门要推广救灾款项管理人户软件,规范救灾款物的管理工作。
二、二、救灾款物的使用
国家、自治区下达的救灾资金和接受救灾捐赠款物,统一纳入各级政府抗灾救灾计划,各项救灾资金和捐赠款项分别由有关部门按照各地受灾情况和有关规定会同财政部门提出分配意见,报送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通过各级财政救灾资金专户拨付。定向捐赠款物,按捐赠者意愿使用。
财政部门要按“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确保各类救灾资金及时足额下拨到位,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救灾资金。救灾款物要专款专用、专物专用,保证重点,不能平均使用。救灾资金和捐赠款物要向重灾区倾斜、向重灾户倾斜、向不救济就会出问题的受灾户倾斜,防止资金的流失和浪费。使用救灾资金购置的救灾机械、材料设备等,由主管部门登记造册,按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完毕及时清点入库,加强管护,明确责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建立严格的救灾款物发放制度,规范程序。要按照受灾户本人申请,村民集体评议,村委会研究通过,报请乡级人民政府批准,送旗县级民政部门备案,凭民政救济四联单领取的程序发放救灾款物。发放救灾款物要实行“三公开一监督”(上级下拨的救灾款物总额公开、救济对象公开、救济对象的救济数额公开,张榜公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凡分配到灾区的救灾款物都要登记造册,灾民领取时要本人签字画押,除极特殊情况外,他人不得代领救灾款物。
救济对象应承担的灾害损失一时不能承担而发生的赊欠,要健全手续,登记造册备案,以便日后结算。
三、三、救灾款物的监督
各级财政、民政、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救灾资金和捐赠款物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审计部门对救灾款物的使用情况要进行跟踪审计监督,对于截留、挤占、挪用救灾款物和在接收、管理、发放救灾款物过程中营私舞弊、变卖转卖等问题,要从严查处,确保救灾款物真正用于灾区,发放到最需要救济的灾民手中。
今后,凡涉及救灾款物管理方面的工作,依照本《通知》精神执行,自治区人民政府不再另行发文。
附件:各类救灾捐款捐物统计报表(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作规则
【发布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6-01-10 【生效日期】2006-01-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作规则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作规则》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作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一、为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能,推进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是协助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处理自治区人民政府日常工作的机构。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各项部署,按照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要求,努力提高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协调、服务、督查等作用,认真履行办文、办会、办事等职能,切实为领导、部门、基层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三、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作要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积极参与政府决策,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自觉接受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健全内部各项规章制度。
四、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工作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政府办公厅主任)领导并主持。
第二章 主要职责
五、研究承办国务院和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各部委,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党委、人大常委会的来文、来函,提出办理和落实意见,报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审批。
六、研究承办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请示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有关事项,提出办理和审核意见,报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审批。
七、负责起草和办理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发的公文;组织起草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讲话及工作报告。
八、负责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类会议的审批、协调和会务等工作,协助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组织实施会议决定事项。
九、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的意见,对自治区人民政府部门间有争议和分歧的重要问题进行协调,报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决定。
十、督促检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对自治区人民政府文件、会议决定事项和领导同志有关批示的执行落实情况,及时向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报告;组织、指导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
十一、建立和完善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紧急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协助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组织处理自治区境内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和紧急事项。
十二、负责自治区人民政府值班工作,及时向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报告重要和紧急情况,协助处理各地区、各部门向自治区人民政府反映的重要问题。
十三、负责政务信息的采编和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工作。
十四、负责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类文件、会议材料的蒙文翻译工作。
十五、负责自治区人民政府机关后勤保障和政府机关大院安全保卫工作。
十六、负责管理自治区党委政府信访局、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自治区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自治区政府采购中心。
十七、办理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务院办公厅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三章 会议制度
十八、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实行党组会议、秘书长办公会议、厅主任办公会议和秘书长厅主任碰头会议制度。
十九、党组会议由政府办公厅党组书记主持召开,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参加。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要会议、文件和指示精神,研究贯彻措施;研究政府办公厅机关党的工作及人事、干部工作,讨论决定机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党组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如需要可临时召开。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因故不能出席党组会议,会前须向党组书记请假。
二十、秘书长办公会议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或秘书长委托副秘书长主持召开,视会议内容召集相关部门和人员参加。主要任务是研究部署一个时期的有关工作,协调、安排和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布置的有关工作。秘书长办公会议不定期召开。
二
十一、厅主任办公会议由政府办公厅主任或主任委托副主任主持召开,有关处室、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主要任务是研究部署政府办公厅内部日常工作。厅主任办公会议不定期召开。
二
十二、秘书长厅主任碰头会议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主持召开,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助理巡视员,党委政府信访局局长,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政府采购中心主任,政府办公厅各处室负责人参加。主要任务是通报和沟通有关工作情况。秘书长厅主任碰头会议每周一上午定期召开。
第四章 公文审批制度
二
十三、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承办和受理的各类公文,要符合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公文审批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领导同志分工负责的原则办理。发至旗县的公文坚持蒙汉文并行制度。
二
十四、凡报送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政府办公厅的公文,坚持一个入口,统一由政府办公厅秘书一处专人签收、登记、分发,并依照有关程序、按领导分工逐级送审,其他政务处室和人员不得直接受理需正常办理的公文。
二
十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受理各盟市、各部门报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请示、报告,可由自治区人民政府职能部门解决的,一般转有关部门或由一个部门牵头商有关部门研究办理,并直接答复来文单位;确需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解决的重要事项,政府办公厅转相关部门研究提出书面意见,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后批复或答复来文单位。对盟市、部门报请以自治区人民政府或政府办公厅名义发文的文稿,如需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盟市报送的,由政府办公厅负责转有关部门征求意见;部门报送的,由其自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如有关部门反馈的意见不一致时,主办部门应分别列出各方理据,由政府办公厅协调后报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决定。
二
十六、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受理的公文,原则上按来文单位归口送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分管副秘书长签批。如来文事项涉及多个副秘书长分管的工作,则报请归口分管来文单位的副秘书长阅示、其他副秘书长阅知。如分管副秘书长认为来文事项应由其他副秘书长办理或提出意见,可由分管副秘书长签给相关副秘书长。若相关副秘书长意见不统一时,须向秘书长汇报后再作决定。
二
十七、对政策性、专业性较强的公文,经政府办公厅秘书一处受理登记并报分管领导同意后,先转请政府办公厅相关政务处室或自治区有关部门进行审核把关,再由政府办公厅秘书一处按程序逐级送审。规范性文件和涉及法律法规事项的公文必须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审核。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类会议纪要和需要印发的领导讲话,一律由政府办公厅相关政务处室审核把关,送有关领导签发,经政府办公厅相关政务处室负责人注发后,送政府办公厅秘书一处印发。为了确保公文的质量,所有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发的公文,在送印前要由专人进行审核把关。
二
十八、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接收公文后,秘书一处签收、登记、分发、拟办、送审环节须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有关主席、秘书长批办审签环节须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相关政务处室承办的公文须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急件随到随办。自治区人民政府及政府办公厅领导同志接收公文后,应当签署明确意见,即使需要缓办的公文,也要明确签署意见,不得拒收、拒签公文或无故积压公文。
二
十九、转请有关盟市、部门提出意见的公文,要明确办理时限。特急件随到随办,急件须在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平件须在1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因情况特殊,按规定时限办理不完的,有关盟市、部门应及时向政府办公厅作出书面说明,否则将视为同意。政府办公厅公文承办人员对转请有关盟市、部门提出意见的公文要及时催办,在规定时限前2个工作日、规定时限到期日,必须分别催办一次,催办记录要明确记载于公文运转单上。催办未果,要提出处理意见,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同志批示。经政府办公厅转请有关盟市、部门直接答复或研处的公文,一经转出,即视为办结。
三
十、自治区人民政府便函类文件用印,须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同志审批,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便函类文件用印,须经政府办公厅分管领导同志审批。
第五章 政务信息制度
三
十一、政务信息工作要以领导科学决策和政府机关工作需求为重点,及时反映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情况及热点、难点问题,为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把握全局、分析形势、发现问题、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提供全面、及时、准确、规范的信息服务。
三
十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要适时向各盟市、旗县和各部门、驻外办事处、各信息联系点通报信息报送要点,进行信息约稿并及时通报信息报送稿件的采用情况,做好信息工作的部署、考核及奖惩。根据需要适时组织信息工作交流。在依法保密的前提下,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三
十三、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各处室要结合工作实际,及时收集、整理和报告有关重大事项信息,做到工作职责范围内的紧急重大事项信息不漏收、漏报,为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决策提供参考。
三
十四、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加快网络化办公进程,提高办文、办会、办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开发和应用各种方便、适用、快捷的现代办公软件。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政府办公厅的非涉密性公文,要通过政府网站、政报等及时公布。
第六章 政务值班制度
三
十五、自治区人民政府总值班室由政府办公厅领导轮流带班,主要负责处理正常工作时间以外、公休日和节假日的突发事件和紧急事项。为便于工作,带班领导要及时将自己正常工作时间以外、公休日和节假日的去向和联系方式告知总值班室。
三
十六、自治区人民政府总值班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以保证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务院、国家各部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以及各盟市之间联系畅通,保证政府办公厅机关工作正常运转。在具体工作中,要认真执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总值班室工作制度》,努力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
三
十七、自治区人民政府总值班室协助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处置自治区境内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和紧急事项。政务值班工作实行首办负责制,按照报告及时、处置果断、措施得力的原则,协助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迅速处理各类突发和紧急事件,并按有关规定编写《值班快报》和《内蒙古值班信息》。
第七章 政务督查制度
三
十八、政务督查工作实行责任制、考核制和通报制,层层明确责任,一级抓一级,强化督查落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对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部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领导同志要亲自督促检查,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并抓好各项工作制度的落实。
三
十九、政务督查工作的重点是: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重要会议、文件决定事项,重要工作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同志批示交办事项的落实情况;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政府有关工作的决定、决议的落实情况;全国和自治区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的办理情况和办复质量;群众普遍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情况。
四
十、政务督查工作要注重实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运转协调、责任明确、反馈及时的督查工作机制。
第八章 工作纪律要求
四
十一、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全体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要决定,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情况和科学依据。调查研究工作要有目的、求实效,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认真分析和把握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督促检查和协调服务作用。
四
十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全体工作人员要保持和发扬良好的思想作风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识大体,顾大局,在工作中既分工负责,又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努力营造和谐有序的工作氛围。
四
十三、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要努力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提高办文、办会、办事的质量和效率,改进服务方式和手段,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四
十四、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全体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党政机关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进一步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努力维护廉洁勤政的良好形象。
四
十五、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和各处处长陪同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出席内事活动,由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决定。对各地区、部门和单位的各类庆祝会、纪念会、典礼和剪彩仪式等礼仪性活动,一般应谢绝出席。
四
十六、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和各处处长参加外事活动,按有关规定执行并严格遵守外事工作纪律。
四
十七、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实行出差报告审批制度。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随同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出差,事先应报告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政府办公厅主任);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自行安排的出差,须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政府办公厅主任)同意;政府办公厅各处处长出差,须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分管副秘书长或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同意。
四
十八、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外出时,所分管的工作应指定或委托一位领导同志代管并告知有关处室,各有关处室负责同志要做好工作上的配合和衔接,以保证各项工作的及时处理。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工作的通知(
【发布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发布文号】内政字〔2003〕131号 【发布日期】2003-04-29 【生效日期】2003-04-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工作的通知
(内政字〔2003〕131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全区各地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退耕还林工作进展顺利,对改善我区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富、推动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前一段的实施效果看,工程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个别地区对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大意义认识不深、理解不够,对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政策宣传不到位,公开公示制度执行较差,政策兑现中普遍存在坐扣农业税以外其它费用问题;二是工程管理粗放,工作随意性大,档案管理不规范,甚至出现弄虚作假,套取国家补助和借机乱摊派、乱收费等严重侵害农民利益的违规违纪案件。为全面落实《退耕还林条例》(国务院令第367号)及相关政策,切实保障农牧民利益,加快全区退耕还林进程,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取得实效,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提高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退耕还林工程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层层签订责任状。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应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粮食部门要把好粮食质量和供应关,财政部门要认真搞好各项补助费的管理和发放工作,林业部门要抓好工程管理及种苗组织供应、核查验收工作,保障工程建设健康有序进行。
二、加强宣传,兑现政策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国发〔2002〕10号)精神和国务院《退耕还林条例》各项规定,明确农牧民的责任和权益,把政策精神讲清讲透,把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巨大作用和深远意义讲清讲透,做到家喻户晓。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抓好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工作。一是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兑现程序及时兑现补助粮食,兑现的粮食必须达到国家质量标准,必须以粮食实物形式发放,不得以其它方式替代。同时,强化服务,合理确定粮食供应地点,认真做好粮食加工、代贮工作,确保群众利益不受侵害。二是生活补助费和补助粮食发放必须直接面对退耕户,禁止乡、村、社集中领取,禁止扣收除退耕地相应的农业税以外的任何费用。三是坚持公开公示制度,验收结果与兑现结果都要以村、社为单位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退耕还林政策兑现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弄虚作假、克扣冒领等不法行为。
三、制定措施,强化管理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得力措施,进一步抓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一是要有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专业人员。二是要选择退耕地优先安排水土流失、风沙危害严重的生态脆弱地区及贫困山区、沙区和贫困户。工程布局上要相对集中连片,整体推进,避免不切实际地人为划定项目区域,将建设任务集中在道路两侧,搞“形象工程”。对于未承包到户的集体机动地,如需退耕,必须先承包到户,且承包年限不得低于30年,否则不准纳入退耕还林粮食兑现范围,只能按荒山荒地造林对待,享受每亩50元的种苗和造林补助。三是要认真落实“个体承包”政策。继续坚持“谁退耕、谁还林、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明确所有权,放活经营权,允许转让、继承土地治理成果,引导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退耕还林建设,鼓励社会各界承包、租赁、购买荒山荒地和退耕地。坚决纠正重退轻还的错误做法,认真退、及时还。四是要及时确权发证。退耕还林后,按照“还林一块、验收一块、登记一块、依法确认其权属”的要求,及时验收发证、确认权属。在集体组织还林的荒山荒地上造林,还林后要将林地分到农户或在群众同意的情况下通过承包、拍卖等方式落实林地权属,由个人或企业经营。五是要树立“无档则乱”的思想。在整个退耕还林工作中应切实加强档案建设和管理,并配备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档案人员。档案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以保证退耕还林工程档案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安全性。
四、科技引导,提高效益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从工程实际出发,积极推广造林先进技术和典型模式,认真组织实施科技支撑项目,尽快建立一批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益的工程示范点,引导和带动全局。要组织推广单位及技术人员包苏木乡镇、包地块,为退耕还林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同时,进一步加强工程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和农牧民培训,提高工程建设主体的自身素质。各旗县在编制规划和作业设计时要坚持科学指导,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重点选用一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兼优的树木品种,大力推广林草、林药间作模式,为林业产业发展和农牧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要把20%经济林的政策用足、用活、用好,条件较好的地区要重视发展工业原料林、用材林、果树经济林,努力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效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建设基金
【发布单位】80502
【发布文号】内政办发[2000]71号 【发布日期】2000-05-19 【生效日期】2000-05-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内蒙古
自治区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内政办发〔2000〕71号2000年5月19日)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加快我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建立水利产业良性运行机制,促进自治区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 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我区的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第二条 水利建设基金是用于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我区水利建设基金是由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水利建设基金组成。
(一)自治区级水利建设基金主要用于自治区境内大江大河重点工程维护和建设;全区性的重点水利骨干工程维护和修建,重点水保防治工程、防洪设施和水毁工程的治理、维护和建设;防汛抗旱通讯、信息系统维护修建以及为壮大水利产业的甲类水利工程项目建设。
(二)盟市、旗县水利建设基金主要用于所辖范围内的城镇防洪工程维护修建;中小河流治理;中小型水利工程维护修建;水土保持、防洪及上级安排项目的配套资金。
(三)跨盟市、跨流域的水利、水保、防洪等骨干工程由自治区和所在地盟市、旗县共同负担修建。
第三条 第三条 从地方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中提取3%作为水利建设基金。项目包括:公路养路费、公路建设基金、车辆通行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市场管理费、征地管理费、个体工商业管理费、市政设施配套费、地方交通及公安等部门的驾驶员培训费,与中央分成的地方电力建设基金。
第四条 第四条 全区各级财政从新增收入中,剔除列收列支、政策性先征后返及按规定上解后,提取5%的资金作为水利建设基金。
第五条 第五条 非农业生产建设占用水浇地的,在征收“征地管理费”的项目,按获得土地使用权所发生费用的3%向用地单位征收水利建设基金。社会福利和经济适用住房以及军队、学校用地,免征水利建设基金。
第六条 第六条 全区新增农牧业税收70%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部分中的40%的资金,纳入水利建设基金。
第七条 第七条 全区有重点防洪任务的城市从征收的城市建设维护税中划出15%的资金用于城市防洪建设。
全区有重点防洪任务的城市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海拉尔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满洲里市、扎兰屯市、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通辽市、霍林河市、锡林浩特市、集宁市、丰镇市、临河市。
第八条 第八条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征收的用于水利工程和防洪设施建设的各项基金(资金、附加、收费),统一纳入自治区级水利建设基金。
第九条 第九条 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中提取的水利建设基金,由各级财政部门按其实际收取额与同级计划、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实后直接划转水利建设基金专户。
第十条 第十条 从新增财政收入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中提取的水利建设基金,由各级财政部门直接划转水利建设基金专户。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向非农业生产建设占用水浇地单位征收的水利建设基金,由批准用地的土地管理部门代征,并按季度缴入同级财政部门水利建设基金专户。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从新增农牧业税收70%用于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部分中提取的水利基金,由各级财政直接划入水利基金专户。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水利建设基金是政府性基金,是政府用于水利建设的无偿投入,免征一切税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管理,专项列收列支。每年年初由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政府安排的水利建设规划和水利建设计划,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基金使用计划,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按计划拨付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其中,用于水利基本建设的水利建设基金,要分别纳入同级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水利建设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年终结余可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各代征代缴单位必须使用自治区财政厅统一印制或监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专用票据,并从代征的水利建设基金中提取2%用于代征过程中的正常开支。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各级财政、计划、审计、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水利建设基金征集、使用的监督和管理。有关单位和个人应积极配合,如实提供有关资料,保证水利建设基金足额征收。
各级财政部门应定期向同级计划、水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水利建设基金的征缴情况;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水利建设基金的使用报表;各级审计部门应对水利建设基金的征缴、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弄虚作假,截留、挤占或挪用水利建设基金,违者视其情节轻重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对不认真履行代征代缴义务,擅自减免或拒不交纳的,应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的行政责任。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本细则由自治区财政厅会同计委、水利厅解释。本细则由自治区财政厅会同水利厅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办法一并执行。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本细则自颁布之日起执行,自治区人民政府1995年11月16日下发的《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内政发〔1995〕165号)同时废止。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