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2015工作亮点综述(一至六)

时间:2019-05-13 20:09: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民法院2015工作亮点综述(一至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民法院2015工作亮点综述(一至六)》。

第一篇:人民法院2015工作亮点综述(一至六)

让人民群众拥有公平正义“获得感” ——人民法院二0一五工作亮点综述之一

2016-01-18 07:26:44 | 来源:人民法院报第一版 | 作者:罗书臻

开栏的话

新年伊始,回首全国法院过去一年来的工作,让那些闪光的足迹一一重现。人民法院报今日起开辟“2015法院工作亮点回眸”专栏,记录下过去的2015年,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各项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回眸过往,开启未来,相信人民司法事业必将取得更长足的进步。

走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的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办公大楼,大楼外电子显示屏上的一句话分外引人注目——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这句话,是总书记对政法机关提出的明确要求,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心声和期盼,也是人民法院孜孜以求的目标。

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过去的2015年,各级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着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有了最直接的“获得感”。

司法公开永远在路上

2015年12月15日,在位于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大楼9楼的信息集控中心,随着周强院长启动按钮,最高人民法院官方英文网站暨新版中国裁判文书网正式开通。

作为对外发布的权威平台和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最高人民法院官方英文网站的开通,是人民法院深化司法公开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显示了最高人民法院“拥抱世界”的胸襟。

“向世界讲述中国法治好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好声音,回应国际社会对我国法治建设和司法工作的关注,满足国际社会对中国司法的认知需求。”周强院长的话落地有声,表明中国法院的司法公开开始走向国际视野。

而新版中国裁判文书网最大的亮点,则是实现了少数民族语言裁判文书的公开,提供了蒙、藏、维、朝鲜和哈萨克等语种文书的浏览和下载服务功能,更好满足了人民群众和专业用户对裁判文书的多样化需求。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推进司法公开不遗余力,动作频频——

2月27日,中国法院手机电视APP开通上线,第一时间向用户推送人民法院重点新闻和重要案件庭审情况等司法信息,开通四个月用户就超过50万人。

3月10日,《中国法院的司法公开》(白皮书)公布,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历史上第一次以白皮书的方式介绍司法公开工作。

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律师服务平台正式开通,司法公开又多了一个渠道,实现了周强院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出的“加快律师服务平台建设”庄严承诺。

„„

司法公开,人民法院永远在路上。

“立案难”彻底成历史

2015年5月4日这一天,对全国法院来说,可能是全年最忙碌的一天。

4月1日,《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通过,最高人民法院于4月15日印发了该意见,5月1日起该意见正式施行。

这意味着,实行了多年的立案审查制变为立案登记制,中国的案件受理制度发生了彻彻底底的变革,而5月4日,是立案登记制实施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这一天,周强院长来到最高人民法院信息集控中心,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亲自检查各地法院落实立案登记制的情况。“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他强调,“要坚决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诉权。”

据统计,立案登记制实施一个月时,全国法院案件总量增幅已接近三成,但在全国各级法院的努力下,登记立案秩序井然,案件入口更加畅通,当场立案率超过九成。

在多位对“立案难”有切身感受的律师眼里,“实行立案登记制,是人民法院有史以来最彻底、最有效的改革。”

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有关负责人则表示,“我们已经把人民法院立案难这顶帽子,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勇纠错案让天下无冤

2015年12月21日,倍受社会关注的云南巧家投毒案再审宣判,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钱仁风投放危险物质再审案件进行宣判,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宣告钱仁风无罪。

2015年,人民法院继续纠正冤假错案,加强人权司法保障,进一步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依法复查、及时纠正机制。1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景汉朝主持召开专门座 谈会,就建立健全发现和纠正刑事冤假错案机制听取著名法学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纠正冤假错案不仅没有影响司法权威,还提升了老百姓对两高的评价。”2015年3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周俊军在审议“两高”报告时认为,司法机关坚决纠正冤假错案赢得民心。

2016年1月7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5年福建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十大举措”,“防范和纠正冤假错案”是其中一项。据介绍,2015年,福建高院深入贯彻疑罪从无、证据裁判、程序法治、庭审中心等法律原则,完善防范冤假错案机制,先后依法宣告30名被告人无罪,其中包括依法再审黄兴、林立峰、陈夏影绑架案。

勇纠错案,努力让天下无冤,显示了人民法院在保障程序和实体正义上的态度和决心,赢得了媒体“勇于自纠”的舆论认可,也引发了社会公众“正义或许会迟到,但却不会缺席”的强烈共鸣。

以人民群众需求为风向标 ——人民法院2015工作亮点综述之二

2016-01-19 09:53:15 | 来源:人民法院报第一版 | 作者:荆龙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多次作出精辟论说。大道至简,言简意赅,一句句朴实但含义隽永的话语引领着人民法院戮力前行。

2015年,全国各级法院以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公正司法、司法为民”工作主线,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努力满足多元司法需求,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工作中,全国法院积极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大力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实现诉讼事务一站式办理;进一步健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加强诉非衔接,提供更多纠纷解决方式。

从立案、诉讼到解纷,人民法院努力打造了一条司法为民的全程服务链。

敞开大门 立案难成为历史

依法立案是公正司法的开始,有案不立、有诉不理,司法公正无从谈起。为了从制度上彻底解决立案难题,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先后出台了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和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决定自5月1日起实行立案登记制,要求各级法院敞开大门,实行有案必立、有诉必理。

诉权保障全面落实。对依法应该受理,如涉及到物业纠纷、村民自治组织成员权益纠纷、拆迁纠纷、信息公开纠纷等案件,在实施立案登记制前一般不进入审判程序的,各级法院做到一律予以登记立案。

立案工作更加规范。最高人民法院对接受诉状、当场立案、告知补正、诉讼费收取等提出明确要求,各地法院规范诉讼指引,细化登记立案流程,实行“一次性”告知,让当事人明明白白、轻轻松松完成登记立案程序。

诉讼服务同步跟进。各地法院以立案登记制改革为契机,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如上海在律师服务平台上开通网上立案,福建泉州推行异地立案等,通过形式多样的诉讼服务让司法更加贴近群众。

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姜启波表示,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人民法院兑现了对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有案必立、有诉必理”的庄严承诺,群众反映的“立案难”问题,已经得到了根本解决。

建立平台 群众享有一站式司法服务

“走进一个厅,事务一站清。”去年以来,各地法院大力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将除庭审外的诉讼服务事项整合前移至诉讼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当事人在诉讼服务中心就可办理申请立案、递交材料、申诉信访、判后答疑等事项。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称赞这一做法实现了诉讼服务“从后台到前台、从分散到集中、从多点到一点”的优化,不仅服务了群众,也方便了法官。

同时,各级法院不断拓宽服务渠道,延伸服务触角,形成包括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移动客户端、12368热线在内的立体式服务网络,许多法院还建立了电子法院、网上法庭等智能服务平台,让当事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诉讼服务。

一些法院运用网络和移动应用技术,将实体诉讼服务向移动终端拓展,促进诉讼服务转型升级,为当事人提供智能服务,并开展视频接访、视频庭审、视频调解等,实现了“信息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建立司法文书电子送达系统,破解送达难问题。吉林法院开通了“微导诉平台”,当事人可以通过关注法院官方微信,快速了解诉讼指南、起诉须知、法律援助等诉讼信息。

有些法院在诉讼服务过程中引入自助服务,通过当事人自主完成相关诉讼事项,提高诉讼事务办理质效,缓解法院“事多人少”压力。北京法院开通的12368诉讼服务热线可提供自助语音服务,方便当事人随时查询案件进展。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河北省唐山市中 级人民法院设立了自助立案服务区,当事人可以按照提示独立完成立案工作。

形成合力 打造多元解纷机制“升级版”

随着立案登记制改革的实施,大量纠纷涌入法院,全面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迫在眉睫。

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到哪里,人民法院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就要跟进到哪里。面对案件数量激增的现实,人民法院整合法院内外的解纷力量,优化法院内外的资源配置,在全社会树立“国家主导、司法推动、社会参与、多元并举、法治保障”的现代纠纷解决理念,努力打造多元解纷机制的“升级版”,一年间实现了六个转变:将诉调对接平台从单一平面的衔接功能向多元立体的服务功能转变,将诉调对接机制从单向输出向双向互动转变,将诉调衔接对象从重点突破向全面启动转变,将诉调对接操作规范从零散差异向系统整合转变,将解决纠纷人才的培养从经验型向职业型转变,将法院内部调解机制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四川省眉山市创造了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眉山经验”,党政主导各方推进,眉山市委在组织、力量、制度、经费保障方面,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形成市、县、乡、村、组五级一万多个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网络覆盖全市各个角落。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构建了“走出去、请进来、搭平台”多元解纷机制。“走出去”,与街道社区、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基层单位组织沟通合作;“请进来”,在立案大厅推出人民调解工作室、心理驿站、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基地、法官解难窗口等十项便民服务措施;“搭平台”,与行政机关、人民团体、行业组织、专业调解组织、公益组织等几十家单位合作建立诉调对接机制。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利用互联网电子平台,探索建立互联网纠纷非诉解决机制尤其是电子督促程序;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将湖湘文化与现代司法理念有机结合,探索了“专利纠纷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机制”、“微争议事实法官折中平衡机制”等机制„„

一项项具有特色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已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正如全国人大代表、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黄超所说,诉讼服务中心的建设为群众提供了很好的导诉工作,提高了效率,使法院在群众中的口碑树立起来。

让群众享受更多的司改红利 ——人民法院2015工作亮点综述之三

2016-01-20 07:49:26 | 来源:人民法院报第一版 | 作者:郭士辉

“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2015年,是全面依法治国开局年,也是全面深化 改革关键年。一年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为司法体制改革导航定向,密集出台多项重大改革举措,全国各级法院认真贯彻实施,使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司法体制改革呈现出蹄疾步稳、上下联动、次第开花的态势。

从北国到南疆,从都市到村庄,司法体制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广度和深度蓬勃展开、深入推进,改革共识不断凝聚,改革成效正在显现。

见证改革力度:

三个月诞生巡回法庭

2015年1月28日上午,深圳市罗湖区红岭中路1036号院,成为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的诞生地,共和国司法史上也多了一个崭新的名字。

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部署到挂牌运行,第一巡回法庭的筹建只用了3个月,向世人展示出改革的“深圳速度”,也展示出最高人民法院实现公正司法的决心和力度。

两天后,3000公里外的沈阳,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也正式挂牌。

一年以来,有着“改革排头兵”称号的巡回法庭,司法改革、案件办理、矛盾化解、行政管理等各方面工作有序开展,开局良好。

据介绍,巡回法庭从成立之初就按照中央精神和司法体制改革要求,全面推行新的审判权运行机制,实行法官员额制和司法人员分类管理,严格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机制,法官责任感增强,办案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赢得了各界赞誉。

香港特区终审法院首席法官马道立等前来参访后,对内地司法改革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对内地法官在庭审中表现出来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表示由衷钦佩。

除了巡回法庭,一些中、基层法院以及新设立的知识产权法院、跨行政区划法院等,都探索建立了现代化法院管理模式和新型审判权力运行机制,组建审判团队或者随机组成合议庭办理案件,建立专业法官会议机制,大幅减少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数量;改革裁判文书签发机制,逐步推行院、庭长办案常态化。

一幅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正在神州大地上渐进式铺开。

着力改革深度:

勇于动自己的“奶酪”

司法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各种矛盾、难题不断涌现。直面问题、勇于克难,是法院人的不二选择。

2015年3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司法改革重要 讲话的党组会上强调,对涉及法院自身利益调整的,要敢于打破各种利益藩篱,勇于向自身开刀,动自己的“奶酪”,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

“能者上、庸者下。” 因触动利益格局,39%员额制是绕不开的第一关口,关系到这轮司法体制改革的成败。

7月18日,经过严格的评审表决,首批7个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省市之一的海南省对外公布,1116名法官人选首批进入员额。

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9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司法改革又迈出坚实一步。

海南省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原副主任黄勇,是1116名入额法官中的一员。重新走上审判岗位后,黄勇感受到了司法责任制的新变化,可以“我的案件我做主”,也要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

改革有阵痛,也并非一蹴而就,但员额制和司法责任制带来的好处却是有目共睹的:法官们将更加注重案件质量,这意味着以后的瑕疵案会大大减少。

一面是法官数量减少近三分之一,一面是不断攀升的案件数量,如何应对?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给出了答案:将“审”和“判”之外的庞杂事务,从法官肩上卸下来,交由辅助人员承担。

司法人员分类管理释放出办案质量和效率双提升的改革“红利”。上海全市法院审结案件同比上升11.3%,审限内结案率为99.13%。青海试点法院结案率同比上升80%。

目前,加上北京、河北等14个第三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全国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全面铺开。

拓宽改革广度:

陪审员增至法官员额数四倍

在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时代,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渠道,扩大司法民主,可谓正逢其时。

2015年5月,根据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的方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在全国10个省(区、市)的50个法院开展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

10月27日,从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单位——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法院传来消息:该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对261名通过“海选”方式产生的人民陪审员进行任命。晋江市民营企业家代表洪义锋从全市55万多名28至65周岁的常住居民中被随机选中。他表示,对于今后的“陪审之旅”,自己将尽心尽力,不辱使命。

截至11月8日,全国的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已陆续完成,试点法院新增选人民陪审员7800余人,人民陪审员总数已增至法官员额数的4倍左右,广泛性、代表性进一步增强。许多地方积极改进人民陪审员参审机制,普遍采取随机抽选方式,探索由3名以上人民陪审员参加的大合议庭模式。

12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司法改革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落实情况。周强强调,要进一步健全随机抽选机制,扩大选任范围,严格落实随机抽选方式,严格落实每位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数量上限,防止人民陪审员“驻庭陪审”“编外法官”等现象。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王亚新表示,只要坚定信心,下定推进司法改革服务法治中国建设的决心,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种种困难,达到改革预期的目标。

传承“燃灯”精神 夯实队伍根基 ——人民法院2015工作亮点综述之四

2016-01-21 07:42:52 | 来源:人民法院报第一版 | 作者:乔文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政法队伍建设,提出政法机关要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

随着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工作的全面深入推进,这已成为了全国法院系统队伍建设的根本遵循和前行目标。

学习“燃灯”精神,打造“三化”队伍

“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这是总书记对邹碧华法官先进事迹的重要批示。

一年来,按照总书记的批示精神,最高人民法院把学习邹碧华精神作为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集中宣传、巡回报告、研讨会、主题征文、主题演讲„„广大法院干警在邹碧华精神的鼓舞下砥砺奋进。

邹碧华勇于担当的敬业精神、处理案件精湛高超的审判技能、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审判管理的创新举措,对于政法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打造起到了推进作用。各级法院通过学习邹碧华精神,进一步提高了法院队伍建设水平,强化了法院公正司法、服务群众的能力。

2015年6月18日,全国法院第六次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2015-2019年全国法院教育培训规划》。各级法院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抓好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干部培训工作。

上海海事法院与清华大学法学院共同建立“一带一路”司法实践基地,共同致力于创新型、国际化法律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通晓国际法律规则、熟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法规、善于处理涉外事务的复合型法律人才。

安徽省马鞍山中院出台《实施“青年法官成长工程”的意见》,以制度强化人才的发现、培养、锻炼和使用,多渠道提升青年法官能力素质,根据青年法官专长安排岗位,在办理重大案件、参加业务竞赛、参与专项活动中,给年轻法官交任务、压担子、给机会。

最高人民法院还通过派遣讲师团、举办少数民族法官培训班、免费提供培训课件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西藏及四川省藏区法院干警的培训力度。

关注基层一线,维护大局稳定

我国90%以上案件的审理执行任务在基层,基层的司法工作是给人民群众留下的“第一印象”,也反映着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审判队伍,让基层人民法庭发挥司法职能,带动区域法治走向良性循环,对于全面做好新形势下的审判工作不可或缺,也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北京市二中院民四庭针对农村土地承包案件查清事实难、矛盾化解难、维护稳定难、案结事了难的特点,创设了“五下乡工作法”,对人数众多、诉讼困难、边远山区、示范作用强、矛盾尖锐等五类土地承包纠纷案件坚持做到下乡审理,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公正高效和便捷为民。河北高院建设“一乡一庭”,一双筷子,吃住乡镇;一张桌子,就地办案。让两千多法庭扎根基层,十余万纠纷不出乡镇。在上海奉贤,“宅基法庭”“庭所联动”,让纠纷解决机制与法官下基层相结合,将法庭搬到村居委、乡间田头。

“帐篷法庭、车载法庭、马背法庭”是少数民族地区基层人民法庭的缩影,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两级法院“矛盾排查进乡村、立案服务进乡村、巡回审判进乡村、法制宣传进乡村、同心同向进寺庙”的人民法庭“五进”活动,将公平和正义送到高原的每一个角落。

在江苏淮安,为进城务工人员维权量身打造的“司法引航”工程,通过绿色通道、积极普法、司法救助等,用法律为进城务工人员撑起“保护伞”、做好“引航人”。

在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法院创新诉前联调模式,相继在镇街设立驻村诉前联调工作站,把司法、行政及民间调解资源下沉至村,送法至户,更多地在纠纷之初、诉讼之前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

“便民是人民法庭的立庭之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院长喻中表示,发展方式转变、功能区建设加快、利益关系重组、区域社会矛盾复杂等是基层的现实,也是整个中国的一个缩影,基层人民法庭建设意义重大。

改进司法作风,提升队伍形象

“要牢记庄严誓言,牢记肩负的崇高使命和历史责任,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努力做一名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法律、无愧于时代的共和国人民法官。”这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今年1月13日在新任法官宪法宣誓活动上的发言。

法官的职业尊荣感折射出来的是对法律的尊崇、对法治的依归、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要建设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高素质法官队伍,就必须提升法官的尊荣感和归属感。

强化规则意识,则是改进纪律作风、提升法官整体形象的有效途径。各级人民法院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纪律作风专项教育、“六难三案”专项治理、“三严三实”专项学习等活动。

各级人民法院还不断提升诉讼服务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并结合地区实际,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人性化的诉讼服务。

山东各基层法院普遍建立了立案双轨制,当事人既可以选择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立案,也可以在人民法庭立案。

福建泉州两级法院实行异地立案,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在12个中基层法院和42个人民法庭的任一诉讼服务窗口进行立案。

江苏南京中院的公众法律图书馆、上海二中院的自助超市、河南周口中院的残疾人无障碍爬楼机、成都武侯法院的盲文导诉等,让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司法的人文关怀,整体提升了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形象。

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法院的队伍建设是向人民群众展示司法文明、彰显法治精神的窗口,更是实现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严格司法的可靠保障。

司法护佑碧水蓝天

人民法院2015工作亮点综述之五

2015年,建立专门化审判机构、颁布司法解释、发布典型案例、设立环境资源司法研究智库及召开全国环境资源司法审判工作会议,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青总结出的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亮点。

总书记曾在讲话时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怎样让天蓝、地绿、水清,怎样保护好我们可爱的家园,人民法院正以专业化的审判队伍,从多方面着手,助力美丽中国的建设。

以审判专门化为总抓手

设立审判实践基地

截至2015年11月,全国共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法院设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庭、合议庭、巡回法庭共计456个。贵州、福建、海南、江苏、河北、山东、广西、江西、河南等9个省高级法院已经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福建、贵州、江苏、海南4省已建立三级环境资源审判组织体系。

此外,福建、贵州、河北、江苏、山东等地法院还选调刑事、民商事和行政审判业务骨干充实环境资源审判庭,为实行“二合一”或“三合一”归口审理模式奠定基础。

2015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在福建古田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环境资源司法审判工作会议,对全国环境资源司法审判工作进行了总结和部署。最高法院决定 在福建龙岩中院、福建漳州中院等15家中级、基层人民法院设立首批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实践基地,探索完善环境资源审判机制、审判专门化。

起草制定相关司法解释

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

2015年1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正式施行,要求设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将民间力量有序纳入环境治理机制中。同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此外,还在2014年7月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见》,2015年6月发布《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其中,《关于审理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被评为2015年度最高法院十大司法政策之首。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吕忠梅对此评价说,最高法院发布司法解释,采取独到的解释路径,解决环境司法专门化面临的最基本、最现实问题,使环境公益诉讼、环境侵权责任“落地”,让污染环境者受到法律惩罚、使环境污染受害人权益切实得到保护,有力地维护了生态环境秩序。

发布典型案例

提高破坏环境违法成本

总书记曾在讲话时说,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

2015年12月18日下午,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备受关注的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实施后的全国首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进行公开开庭宣判,依法维持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

在该案中,谢知锦等四人被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令在五个月内恢复被破坏的林地功能,并赔偿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这是人民法院首次通过判决明确支持了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恢复原状期间服务功能损失的赔偿请求,也进一步提高了破坏生态行为的违法成本。

最高人民法院分别于2015年2月5日和12月29日发布了环境保护行政案件十大案例、环境资源十大侵权案例。首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被收入环境资源十大侵权案例。

吴青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尤为特别的是,专门邀请了10位环保法领域的专家对十大侵权案例进行点评,令她印象深刻。

成立司法研究中心

建立咨询专家智库

2015年5月19日,最高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聘任25位环境资源领域的优秀法官和知名学者担任研究员,同时建立环境资源审判 咨询专家库,聘任40位来自法学界、科学技术界的专家,构建智力储备平台,为推动环境资源审判提供智力支持。

在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设立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并在15家中、基层法院设立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实践基地,在福建省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实务研究基地。

吴青认为,通过2015年的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在环境资源审判机构设置方面完成了顶层设计及全国布局,在规范审判工作方面做出了指引,在外部支持方面搭建了框架,对进一步推动环境资源司法审判工作做好了全国总动员。

“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也激励着从事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干警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王俏)

打造风清气正的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2015工作亮点综述之六

2016-01-24 07:15:23 | 来源:人民法院报第四版 | 作者:记者 屠少萌

“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人命关天”,这是人们用来形容媒体良心重要性的一句话,要用在法官身上,丝毫也不为过。

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首先断案的法官必须公正廉洁。

“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对违纪违法行为从严惩处。”2015年1月15日,新年伊始,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就在党组会议上强调四个从严,誓不让制度、纪律成为“稻草人”。

治党务必从严

猛药方能去疴

严明的纪律是党的生命线,治党务必从严。

2月12日上午,全国法院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在会上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两个责任”,坚持“四个从严”要求,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惩处司法腐败,继续加大对违纪违法干警的查处力度,为做好人民法院各项工作提供有力政治保障和纪律保障。

随即,新的党风廉政建设部署在全国各地全面铺开。

2月,安徽高院出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明确廉政建设出问题将终身追责。该办法规定,“实施责任追究不因相关干部工作岗位或者职务的变动而免予追究,已退休但按照本办法应当追究责任的,仍需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

3月,重庆高院编制《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工作手册》,用于全市三级法院317名领导干部记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情况,并要求重庆高院机关和中、基层法院在各部门负责人中参照推行。

各地实招频出,扣紧法院工作各个环节,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扛在了肩上、落到了行动上。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为了唤醒极少数麻木而不知耻者,中央政法委与最高人民法院在通报典型案例上下足了功夫。

中央政法委通报16起政法干警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其中包括法院系统的3起。身边人倒下的案例给每一个法院人敲响了警钟。

4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各地法院查处的6起法院干警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件进行通报,并强调,各级人民法院要以通报的案例为戒,继续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

12月,最高人民法院通报7起法院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典型案件,多名法院院长履行主体责任不力及纪检干部履行监督责任不力的情况受到通报,并受到相应的党内处分。这表明:全面从严治党不是喊口号,落实“两个责任”也不是走过场,不认真履行责任就要受到严肃追究。

严以修身律己用权

实在谋事创业做人

2014年3月9日,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在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

2015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对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出安排。

“三严三实”对于做好司法工作意义重大。从严修身律己,才能从源头上去 除滋生司法腐败的病根,法官才可能真正做到严以用权,做到清正廉明。而人民法官只有在做人与干事创业上实实在在,才能从根本上赢得群众的信任与认可。

4月22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召开会议,专门部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周强院长强调,要充分认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意义,从严从实组织实施,把作风建设良好态势保持和发展下去,营造风清气正的法院政治生态,建设一支理想信念坚定、素质作风过硬的法院队伍。

随即,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决定,自4月底开始,在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直属单位中层以上领导人员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各地高院纷纷响应。陕西、河北、内蒙古、广西、宁夏等地高院纷纷以高院院长上党课的形式开启了当地法院“三严三实”教育的序幕。院长们深入剖析了法院干部队伍中“不严不实”的具体表现和严重危害,要求各级法院深入对照查摆,着力解决问题,不断转作风树形象,以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赢得人民满意。

上海高院重点围绕专题党课、专题学习研讨、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整改落实和立规执纪等“四个关键动作”展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努力使“三严三实”要求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青海高院邀请了黑龙江大学教授杨震为全省法院作了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为主题的讲座,从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形势及展望、中国腐败成因和反腐败斗争的必要性、中国反腐败问题治理对策等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阐述。

各地形式丰富的专题教育活动,在广大法院领导干部心中夯实了严的要求和实的作风。

打造铜墙铁壁

严防干预司法

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一直是影响司法公正的顽疾。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是司法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2015年3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要求对任何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情况,司法人员都应当全面、如实记录,做到全程留痕,有据可查。中央政法委同时印发《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对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情形明确责任追究,确保司法人员依法独立公正办案。

两项规定相互衔接配套,共同构筑起抵御干扰公正司法的铜墙铁壁。

如何让规定真正产生震慑力?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宝丰县人民法院闹店人民法庭庭长朱正栩认为:“只有让踏红线者人人尝到触碰高压线的惩戒滋味,才可能使权力在新规面前真正做到望而生畏,戛然止步。”

11月6日,中央政法委公开通报5起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典型案例——因过问案件,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原庭长陈海鸥受到行政警告处分,并调离审判岗位;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原书记员刘一定受到行政记大过处分,并被免去书记员职务;北京市丰台区检察院法警队法警李朝阳受到行政记大过处分,并限期调离。因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云南省昭通市维稳办副主任彭泽高将被依纪依法追责;江苏省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丁维和已由纪检部门立案查处。

制度的铜墙铁壁已然开始显示威力。

第二篇:西乌珠穆沁旗人民法院调解工作亮点材料

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西乌珠穆沁旗人民法院调解工作亮点材料

近年来,西乌珠穆沁旗人民法院一直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司法调解工作,2009年民商案件结案497件,其中权属、侵权案件122件、婚姻家庭案件160件、合同纠纷案件215件,调解率为72%。行政案件结案6件,其中调解、撤诉结案4件,协调结案率为67%。受理执行案件167件,标的额1112.2万元,和解112件,标的额607.3万元,和解率达到69.6%。

一、进一步强化了法院调解工作,做好了司法主导文章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在全社会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发挥社会力量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后,我院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组会、院务会研究部署参与“大调解”的工作,并把法院在司法调解工作中的主导性贯彻到具体的制度和工作中。为此,先后出台了《西乌珠穆沁旗人民法院关于全面加强和规范司法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西乌珠穆沁旗人民法院法院构建“大调解”体系工作制度》、《西乌珠穆沁旗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民事案件调解工作意见》等文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组织机构,完善了运行机制,聘请了专职调解员,确定了兼职调解员,建立了调解员信息库。具体工作中,我们-1-

坚持调解优先原则,把以调解方式解决矛盾纠纷贯穿于诉讼活动的全过程。

1,立案环节,尽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讼程序启动之前。矛盾纠纷当事人起诉或来信、来访到我院后,首先由立案大厅工作人员立即对起诉材料或来信、来访书面材料进行审查或将纠纷当事人的陈述记入笔录,如果案情较为简单,争议不大,且该矛盾纠纷未经当事人所在镇(嘎查)委员会人民调解组织调解,便引导当事人进行立案调解,向当事人发放《立案调解建议书》,向当事人说明立案调解的优势。当事人自愿接受立案调解的,暂不立案,先做登记。然后通过大调解联络平台委托或邀请当事人所在地的嘎查、社区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乃至行政调解组织、当事人所在地的基层政府部门主持或参与对纠纷进行调解。对委托调解的,立案工作人员将全程跟踪该争议的调解进程且最长时间不超过15天。立案调解,除当事人因需财产保全、被告下落不明等原因原告明确表示不愿或不能先行调解的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适用特别程序的案件外,均可适用。2,审理环节,调动社会力量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调解。对符合立案条件,当事人不愿进行立案调解,或者经过立案调解未能达成协议的,及时向当事人发放《受理案件通知书》、《诉讼指南》等文书,予以立案。审理过程中,仍然注重委托和邀请调解,根据案件具体特点和便民利民的原

则,充分发挥基层调解员及社会热心人士熟知社情民意,易于取信的优势,适时委托或邀请协助调解,数次对案件进行调解,不放过每个可调之机。对于重大案件,根据需要,院领导亲自主持调解。为打消当事人对达成调解协议后案件执行中的顾虑,审判法官可以联合执行法官共同主持调解。

3,执行阶段,鼓励当事人进行和解。对被执行人暂无执行能力,或者强制执行后将严重影响被执行人生产生活的,我们努力寻找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平衡点,使当事人认识并从心理上接受可能的执行结果,从而促成执行和解,或者借助当事人所在单位、社区、嘎查委员会及其亲朋好友,对当事人晓之以理、讲明后果,充分利用当事人对他们的信任关系,促成执行和解。

二、进一步强化了诉调对接,做好了指导配合文章

在保证法院主导性的基础上,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优势,既强调三大调解的各司其职,也充分重视三大调解的联动配合,把法院的调解工作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对接和配合作为工作的重点进行安排和布置。

1,发挥优势,认真开展指导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的工作。我院十分重视对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的指导工作,一是成立了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工作指导小组,设立专门指导员。由民事庭和巡回法庭对各自辖区内各镇的调解工作予以指导,并调配若干调解经验丰富的法官与镇挂钩,担任其调处中心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指导员,实行定人、定岗、定点帮助。同时,有计划有组织地邀请全市调解员观摩庭审,交流调解艺术和方法。在审判活动中,邀请具有人民陪审员资格的调解员,参与审理和调解非经本人调解过的案件,着力提高调解员的业务素质。并将优秀调解员增选为人民陪审员和特聘为司法调解员;二是加强个案指导。对委托至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行政调解组织调处的纠纷,主动沟通、衔接,主动提供指导服务,组织指导制定调解方案。调解过程中,尽量为被邀请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行政调解中心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一方向我院起诉的案件,我院在审理案件时,如发现该调解协议书在自愿、合法、公正和规范上存在问题,均以适当的方式告知该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行政调解中心,并提出具体的建议,以利于其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提高依法调解的水平。

2,依法确认,及时固化经人民、行政调解达成的协议效力。对于经人民调解或行政调解主持达成协议的纠纷,当事人要求确认调解协议效力的,我院进行合法性审查,确认后制作确认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并给予减免诉讼费用,鼓励当事人选择诉讼外解决纠纷途径。

三、进一步推行巡回调解,做好便民调解文章在司法调解过程中,为方便当事人和调解员参与诉讼活动,我院把巡回调解就地化解矛盾纠纷作为构建“大调解”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深入群众、巡回办案。一是将巡回办案的数量、效果纳入岗位目标考核。要求对涉及草场承包合同纠纷、相邻权纠纷、赡养纠纷等案件,法官应尽量深入牧区、工厂社区、居民院落现场调解、现场审理。审理过程中,可视纠纷具体情况,邀请镇(嘎查)干部、家族长者、亲戚朋友参与调解。二是设立巡回调解室或法庭,开展巡回调解和审理。

当前我旗正处于经济发展期,矛盾纠纷多发期,构建三大调解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是适应新形势、新目标、新发展的要求,也是主动应对复杂矛盾的新方法。我们将从实际出发,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强化领导,改进措施、创新方法、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密切协调,着力构建社会矛盾纠纷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利用调解具有化解矛盾彻底、高效率、低成本、人性化等优势,妥善处理纠纷,为构建和谐西乌、平安西乌,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0一0年

六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一、7 班级工作亮点

班级工作亮点

一、7班赵培河2012、12、111、在班主任工作中应求“全”,注重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在班主任工作中求“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管理方法应灵活多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3、在班主任工作中求“异”,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在班级管理中引进激励机制。

4、在班主任工作中求“新”,创造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班主任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创造强项,要允许有差异,耐心指导。

第四篇:回顾2011人民法院亮点人物

本报回顾2011人民法院亮点人物

本报北京1月7日讯(记者 徐光明)今天,本报编辑部推出2011人民法院亮点人物,重温一年中本报曾经报道过的典型人物,并配发记者的采访心得或者法官心声。

这些人物分别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庭长詹红荔,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张勇,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助理厉莉,重庆市荣昌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毛义权,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尹应哲,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宣教处干部安士勇,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法官拉依萨〃阿列克桑德洛娜,湖南省平江县人民法院安定人民法庭法官李完武,江西省上饶县人民法院五府山人民法庭返聘法官黄彩初,福建省南靖县人民法院龙山人民法庭副庭长黄志雄。

詹红荔

詹红荔,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少年审判庭庭长。从事少年审判工作9年多来,她审结近500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涉及1140多人,无一发回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法官、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2011‚中国十大法治人物‛、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道德模范等荣誉,并荣立个人一等功。2011年,中共中央政法委作出开展向詹红荔同志学习的决定。(詹红荔事迹详见本报《采风周刊》2011年5月31日第五版)

爱是一种信仰

本报记者 何晓慧

每个孩子都是天上的一颗星。为了不让它们陨落,她默默守护朴实无华。

每个孩子都是地上的一朵花。为了不让它们凋谢,她甘做园丁辛勤浇灌。

她就是詹红荔。2011年,她的名字令无数国人心头一暖。她用柔弱的双肩为新生少年遮风挡雨,以耐心细致的开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失足少年重塑信心、重获尊严、重归社会。

采写《为了孩子的明天》前,一度以为詹红荔只是程式化、脸谱化的英模而已。然而随着采访的深入,一个多面、立体且有血有肉的鲜活形象跃入脑海。

詹红荔笃信,没有坏到骨子里的孩子。只要有耐心和爱心,加上正确的方法,所有的孩子都可向善。于是,她坚守自己特有的工作法则:庭前,没有了解清楚被告人成长经历及其社会背景,不开庭;庭中,失足少年没有真诚悔过的,不轻易下判;庭后,回归社会后问题没有解决的,不松手。9年的真情付出,詹红荔帮助315名失足少年重返课堂,70多名刑满释放的新生少年找到工作,让70多个濒临破碎的家庭破镜重圆。

我们不禁要问——

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她把失足少年当成自己的亲人来对待?是什么样的人生信条,坚定了她对失足少年不抛弃、不放弃的理念?是什么样的原动力,让她钟情并执著于少年审判工作,并形成独具特色的‚三三九不‛工作法?

是爱。她将爱化为一缕阳光,以法官慈母心,温暖感化每个游走于社会边缘的孤寂灵魂。

是爱。她将爱化为一盏心灯,斧正扭曲的人生坐标,引领孩子迷途知返。

还是爱。她将爱化为一场接力,让身边更多的人加入到传承爱心、关爱他人、回馈社会的行列中。

整个采访,我努力还原一个真实的詹红荔,还原她与那些失足少年间的点滴细节,还原她在演绎‚为法官、为人妻、为人母‛多重角色时的心路历程。她坚韧,心无旁骛,工作执著;她豁达,淡泊名利,乐观向上;她真诚,以心换心,用爱感化……

平素里,詹红荔爱画国画、爱打乒乓球,爱‚小资‛,有着文艺青年的一些偏好,尤为喜爱诗人臧克家的诗。‚当你以自己的心,去温暖别人,你会觉得心的太阳,到处向你照耀……‛这不正是詹红荔内心的真实写照吗?通过它,我们再次走进她那如水般平静的内心,那如雪般剔透的世界。

法外有情、大爱无声。在詹红荔心中,爱已深深根植,并升华为一种信仰。

厉 莉

厉莉,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助理。2002年2月她登记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2007年、2009年,厉莉信守承诺,两次捐献骨髓。厉莉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法官、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厉莉事迹详见本报《采风周刊》2011年7月19日第五版)

成长 梦想 勇气

厉 莉

已经许久没有静下心来,回顾自己走过的路了。翻开已经荒草丛生的博客,最近的一次,竟是五年前的事情了。博客上记录了这样一段文字:2006年12月31日,星期日,窗外的这个城市晴转多云。在这一天,我做了一直以来最想做的事情——没有任何安排的度过一天,属于自己的一天…… 彼时的我,还是个沉浸在通过司法考试喜悦中的学生,还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叫桑桑的女孩儿,而桑桑也还是个擅长短跑,品学兼优的初中生。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深埋心底的梦,做法官也只能遥不可及的想。5年后的今天,太多不可能已成为我生命中的记忆。而此时的我,又从这一路走来的2011年中体味到什么呢?

——成 长

同学同事朋友,对我最多的评价是——长大了。是的,翻看两年前的视频,即使着一身严肃的制服,那规规矩矩的波波发下依然是一张青涩稚嫩的面孔和略显慌乱的眼神。淡定的目光,平和的神情,略带思索之后的侃侃而谈,这是现在的自己。对于一个长着一张娃娃脸爱臭美的女法官来说,这是一件喜忧参半的事情。从第一次拿起法槌至今,一年半时间,在审结的700多件案子的磨炼中,我深刻地感悟,身为一名法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更要有果敢决断的担当。

——梦 想

《爱心法官厉莉携手苏有朋聊公益》——2011年8月25日人民法院报上的一则新闻,记载了我二十三年梦想实现的全过程。‚他们说这样的梦想,太简单不实际‛。微博上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喜欢了一位偶像,你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他,却没有彼此遇见。那么,请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终有一天可以以平等的姿态站在他面前说,知道么,我很喜欢你‛。有梦想的人总是幸福的,只要这梦想不会给他人带去伤害。

——勇 气

新年伊始,我被医生告知,一位至亲的生命将在这一年的某月某日走向终点。他慈祥仁爱,淳朴正直。还记得自幼就被他视作掌上明珠的我,初任法官向他报喜时,得到的第一句话是‚有权力了,可一定别做祸害老百姓的事情呀,那可就白养你了‛。时常在不祥的噩梦中哭泣醒来,与至亲的挥手诀别,需要太多太多的勇气,但我希望自己可以做到,让他放心地离开。

毛义权

重庆市荣昌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刑庭庭长。从事审判工作20多年来,工作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市、县两级的表彰。2008年被市高院记个人三等功;2009年被中共重庆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0年被授予重庆市‚十佳法官‛称号;2011年被重庆市委表彰为重庆市先进政法干警,被中央政法委表彰为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2011年11月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模范法官‛称号。(毛义权事迹详见本报2011年7月6日第一版)

总在有情无情间

本报记者 张景义 2011年11月15日,重庆市荣昌县人民法院刑庭庭长毛义权,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模范法官‛称号。看到这则消息,我为他高兴之余,也想起了之前的6月份我采访他时的情景。

不得不说,采访毛义权是一个痛苦而又压抑的过程。

采访那天,重庆阳光灿烂,但毛义权所在的肿瘤医院的病房里无论如何都与‚灿烂‛毫不沾边。

毛义权得的是肾癌。采访他时,癌细胞已经将他的腰椎吞噬,当时的他已经不能坐起,只是安静地躺在病床上。医生说,这种‚安静‛是注射杜冷丁的结果,否则那种癌痛会让人生不如死。

毛义权住的是两人间的病房。据说组织上曾经考虑给他安排个单间,但被他拒绝了。他说身边有个‚病友‛挺好,闲的时候还能聊聊天,进行‚话疗‛。但他的这个病友显然情况也不是太好,佝偻着身子一动不动的躺在病床上。许是对来来往往的各路记者和探访者已经司空见惯,许是被病魔折磨得已经没有了精气神,他就无动于衷地躺在那,形如一个‚C‛字。毛义权告诉我,病友得的是胃癌,已经晚期,跟他一样,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活。

说这些的时候,毛义权脸上一直很平静。我想,他可能已经参透生死,只是想让自己在最后这有限的生命时光里,来体会生命存在的价值,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或者什么都不是。正如他床头放的那本书,毕淑敏的《我敬畏生命的过程》。无论怎样,毛义权的人生算得上轰轰烈烈。如果抛却疾病,他是一个在刑事审判岗位上非常出色的法官。疾病,让他的人生有了悲壮的色彩。

采访过程中,我更多地认为毛义权应该是一个在有情和无情中行走的人。比如相对于他对事业的‚有情‛,对家人却显现得好似‚无情‛。因为忙于事业,他与妻子感情趋于淡漠,最终离异;女儿毛荧月也从不曾记得他叫过自己‚宝贝‛。但后来妻子和女儿都明白,他其实只是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而已。采访中,他的前妻和女儿就静静地坐在旁边,静静地充满关切地凝望着他。

毛义权也没什么朋友,他的同事跟我说,平常的毛义权总是很严肃,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作为同事,他们之间谈论的只有工作,而抛却同事关系,朋友式的温情的交流几乎没有。因此,他给人的感觉往往是‚不近人情‛。他的同事认为,生病可能也跟他的性格有关系,因为倾诉也是缓解身心压力的有效方式。但他的性格决定了他很难有这样倾诉的对象。

作为一名记者,我最怕将自己所写的先进人物脸谱化。那种‚高大全‛的赞美已经无法赢得感动。因此,处于有情无情间的毛义权,更让我感到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

尹应哲 尹应哲,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他潜心研究总结行政审判工作的规律和方法,办理近千件案件,无一发回重审或者改判,无一引发当事人上访,特别是在身患绝症的9年时间里,他坚守一线,忘我工作,所办案件数量多、质量高、效果好,为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当地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法官‛、‚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尹应哲事迹详见本报《采风周刊》2011年11月15日第五版)

怀有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尹应哲

尚未从事法官职业时,总是感觉所有的法官都是冷酷无情的,就像严肃而冰冷的法律机器,冷静客观、理性庄重,不苟言笑。执业中只能摒弃个人好恶和个人判断,不能有丝毫的情感流露,否则公正就会无从谈起。

等到自己真的成为一名法官,并融入和深爱这个群体之后,我对法官的情感才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有血有肉的法官不但有感情,而且这感情较之常人更为深沉、更为丰富、更为浓厚。

我深刻地感觉到,一个合格的法官必须怀有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也正是这种正直善良、刚正不阿、疾恶如仇、坚定不移的正义感,才使得他严格的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法官的情感来自于人民。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司法具有最为广泛的人民性,这也决定了我们法官对广大人民群众要具有一种深沉的、无私的大爱,要求我们必须时时处处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做到不徇私情,不枉法律,时时刻刻把人民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

法官的情感体现在忠诚。这里的忠诚主要是指对法律的忠贞不渝,对审判事业的无比热爱,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忘我追求,无论是面对强权、面对诱惑、面对各种困难和压力,我们都能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严守法律的尊严和正义的底线,都能把维护人民的利益放在重要的位臵。

法官的情感彰显着高尚。以合乎社会道德为前提的司法职能最终是为了维护正义、定纷止争,这就要求法官的行为必须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而权威性和公信力来自于整个法官群体高尚的人格魅力、严格的职业操守和崇高的职业道德,唯有如此,方能真正清正廉洁无偏无私,方能令人信服折服。

法官是普通人,当然有普通人的情感。然而法官职业的神圣性又决定了法官必须超越普通人的情感,当个人情感与职业要求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必须克制个人情感和个人偏好,让自己的内在情感始终服从、服务于法官的职业要求。安士勇

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宣教处干部,从事法院新闻宣传工作23年来,在各类媒体发表新闻报道和调研文章5600余篇,四次荣立二等功,五次荣立三等功,70余次受到国家、省、市等各级表彰,2011年被授予‚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称号。(安士勇事迹详见本报《采风周刊》2011年7月5日第五版)

在辛苦中体味甘甜

安士勇

我与新闻宣传和文秘写作已相伴了20多个寒暑,虽没有积聚下钱财,甚至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因为严重的糖尿病,每天需用5种药物。但是,8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激情耕作、呕心沥血,却使我拥有一本本竭尽心智写下的新闻‚大书‛。

回首往事,有压力,有烦恼,有着太多的辛苦。这个‚辛苦‛不单单是起早贪黑、东跑西颠、争分夺秒的体力上的辛苦,还包含着思考的辛苦、写作的辛苦、面对职业和取舍选择的辛苦。但是,有辛苦,更有快乐。我把这份锤炼意志的‚辛苦‛理解为勤奋的代名词,始终揣着一颗勤奋的心去耕耘梦想,用激情播种孕育希望的‚精灵‛。当我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听到自己的作品被人品评,我的心中就充满知足的快乐。我热爱新闻宣传这个职业,似乎天天能品尝到其中的甘甜。文字写作是一份特殊职业,我曾经为了寻找一条新闻线索彻夜难眠,曾经为了获得写作素材几经周折。20多年来,我不知磨坏了多少个笔头,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但我深深地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需要永远在坚守中探索,在探索中突破。回顾20年来的工作历程,我为自己没有虚度年华而自豪,也为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关心和爱护而感动,它包含着领导和同事们的深情厚谊。

作为一名宣传干部,任务很重,责任也很大,虽然身体状况比以前有所下降,但我仍坚持起草贪黑耕耘写作,到基层法院采访,因为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新闻资源,更有我深深爱着的人民法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一如既往地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一定会一如既往地把郑州中院的新闻宣传工作,当作自己神圣的事业,并努力地把它做好!

热爱是第一位的,只有热爱才能心甘情愿地去吃苦,并为之奋斗终生。也只有热爱,才能在这份辛苦中体味到别人无法体味的甘甜。

磨砺成就人生。有痛苦,这痛苦无悔,有幸福,这幸福深远!

张 勇

张勇,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在基层法院刑事审判岗位工作了18年。近三年,共审结案件1000余件,年均结案300余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调解率达到80%以上,实际履行金额280余万元,没有一起差错案件,没有一起超审限案件,没有一起涉诉信访案件,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案结事了。2011,张勇连续获得了‚全国模范法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荣誉称号。(张勇事迹详见本报《采风周刊》2011年4月19日第五版)

感受劳模这个群体

张 勇

2011年7月21日至25日,我有幸作为201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参加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的全国劳模北戴河休养,并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同志的亲切接见。

为期五天的休养,让我和全国300多名劳动模范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这些人来自全国各行各业,有今年新当选的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也有往年的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在我们北京团里共有七名劳模。由于大家以前都曾多次来过北戴河,所以我们不约而同地放弃了一些娱乐活动,大家更多的是聚在一起聊天。从陌生到熟识,大家彼此建立了很好的感情。通过接触,我感触最深的是劳模之所以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骄人的业绩,是因为他们内心有爱,除了对工作的爱,对生活的爱,更重要的是对人的爱,这是一种长情大爱。在去北戴河的空调车上,我们中间的那位曾为什邡援建做出突出贡献的北京城建集团的青年突击队长,将自己的衣服盖在一个正在熟睡的劳模身上,这个小小的举动让我真切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举手间散发关怀的温暖;那位17年来积累了370万字与学生们互通‚悄悄话‛的小学教师,闲聊时静静地给我们讲述她和学生之间的故事,对学生的爱溢于言表,让我这个母亲不得不从心底里佩服,我甚至在想,能成为她的学生该是多么地幸福;还有那位以创新业务服务首都信息化建设的网通公司科研人员,在他的事迹中曾有‚只顾事业不顾家‛的报道,但当听他谈起自己的孩子,我分明看到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最让人感动的是,我们临走的头天晚上,他跑到大街上给女儿买了一兜子贝壳、海螺……我想,也许正是这点滴的爱才使他们舍小我、顾大局,用宽广的胸怀,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之基。

在劳模这个群体中,我感受到了我们国家对劳动者的关心和尊重,体验着作为一名劳动者的无限光荣。在休养中,和我们同车的来自河北承德的郑淑芳劳模,她今年61岁,26年里在荒山上种活了30多万株树木。或许是经常奔波在山里,风霜的痕迹深深地刻在了她的脸上,但她在车上留给我们的纯朴歌声,仿佛让我看到了她种的那些树,那漫山的葱郁展现出的勃勃生机。正是这些劳动者勤奋、诚实、创新的劳动和默默的坚守,才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劳动人民伟大的品格和永恒的劳模精神,为全社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能走进劳模这个群体让我觉得欣慰,让我学到了更多的东西,领悟了如何来做好一个劳模。面对自己取得的一点荣誉,我曾思考过将以何种心态来面对,通过感受劳模这个群体,我找到了答案。我想起今年‚七一‛前在一次全国法院系统文艺汇演中,我和宋鱼水坐在一起观看演出,对于我这样一名刚被推出的先进人物,她像一位姐姐关心我的工作和生活。在她和我的交流中,我看到的是淡定的目光,听到的是平实的语言,感受到的是朴素的外表下一颗真诚、博大的心。而在另一次表彰会中,在我刚接受完采访走下舞台,尚秀云法官主动过来拉着我的手说:‚张勇,向你学习!‛我当时感动得说不出话。他们谦虚的态度、淡泊的心境让我感到了一个人道德、品行以及人格的魅力。我想,这正是真正的模范人物所具有的崇高精神境界。

拉依萨

拉依萨〃阿列克桑德洛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高级法官,2011年4月调入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工作。从事法官工作17年来,凡经她主办的案件,证据比别人多,案卷材料比别人厚,审理报告比别人长,法律文书比别人细,花的时间比别人多。2001年,新疆高院授予拉依萨‚人民满意的好法官‛称号,当年她还荣立了个人二等功。拉依萨〃阿列克桑德洛娜连续当选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认真地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积极向国家建言献策,已经提出了80多个议案、建议和意见,不定期应邀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还经常奔赴各地进行调研。(拉依萨事迹详见本报《采风周刊》2011年3月1日第五版)

简单快乐的拉依萨

本报记者 徐光明

2011年5月的一天下午,记者接到一个电话,是拉依萨打来的,她告诉记者已经调到新疆高院工作了。从拖拉机手、维修工人、基层法院的书记员、中院法官再到高级法院的法官,拉依萨说她很满足了。

记者和拉依萨是老朋友了,几乎每年两会都要采访她。拉依萨给记者的印象是简单、快乐。2011年2月,记者来到了拉依萨工作的塔城中院,通过对她亲戚、朋友、同事的采访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拉依萨人生富有传奇色彩。开过拖拉机、当过修理工,但是自己做梦也没想到能当法官,还能当上新疆高院的法官,也没有想到能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拉依萨很简单,她没有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细致的规划,但她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无论干什么都要用力干好。开拖拉机就要开好,连有些男的也自叹不如;记考勤就要记好,连院长迟到也不放过;审案子就要审好,当事人不满意她就不松手……正是这种不计个人得失的简单成就了拉依萨快乐的人生,但是不理解她的人会说她有点‚傻‛。拉依萨不由得使记者想起了学生时代看过的一部电影《阿甘正传》,影片的主人公阿甘,智商不高,但取得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成就:橄榄球明星、战争英雄、亿万富翁……甚至当他跑步横穿美国的时候还成为了众人崇拜的偶像。但是,阿甘甚至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取得这些成就,更没有想过用这些成就去证明自己。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傻人有傻福‛。

但是我们在惊叹于拉依萨和阿甘的好运时,往往忽略了隐藏在背后的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一种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用心活好每一天的态度。正是这种最普通的态度构成了成功的灵魂,当你认真地对待生活的时候,生活终会认真地对待你的。可惜的是,有时候我们为了飞得更高或为了走得更快,总在不经意间丢掉了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当我们为自己的理想苦苦打拼的时候,别忘提醒自己是否还缺少一点‚傻‛劲。

黄志雄

黄志雄,福建省南靖县人民法院龙山人民法庭副庭长,既善办案,又懂执行。近年来,仅执行案件就办结1100多起,实现了‚零错案、零投诉、零上访‛。2008年被漳州市授予‚全市十佳青年岗位能手‛,2010年被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全省‚十佳法官‛称号。(黄志雄事迹详见本报《采风周刊》2011年7月26日第五版)

用心 用智 用情 本报记者 何晓慧

雨后南靖,山风拂面,芳香沁人。

初夏的一天,记者在‚土楼故里‛见到曾荣膺全省‚十佳法官‛的黄志雄。

30来岁的年纪,黝黑的肤色、瘦小的体格。站在眼前的这个人,是个结案千余的‚快枪手‛、‚智多星‛?我们疑惑丛生。

‚点子多、思路清‛、‚几经易人无法办结的难案,在他手里却能峰回路转‛。这是众人口中的黄志雄。寥寥数语,却清晰勾勒出这个执行能手的画像。办案秘诀在哪?通过几天的采访,我们找到答案。

他用心。口袋里总揣着一张卡片,时不时掏出来看看。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当事人的地址和联系方式。一有空,黄志雄总会拿出电话,问问当事人的近况,聊聊案子的进展。被执行人近期又在哪里出现?又有什么新的财产线索?从电话中,黄志雄敏锐地捕捉着与案件有关的信息,许多棘手案件出现转机并迎刃而解。

他用智。‚不打无准备之仗‛是他制胜的法宝。黄志雄常常告诫自己:‚干执行,不能光与‘躲猫猫’的老赖们拼体力,用生硬的面孔、恫吓的语气吓唬人,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执行的最高境界。‛为此,在与被执行人周旋时,他总是下足功夫,做足功课:从外围了解被执行人的脾气秉性、家庭情况等;如果被执行人是企业,他就上网查清该公司的所有分支机构、经营范围、经营状况;如果被执行人在外地,他会通过网络、媒体了解当地的执行氛围,参考当地法院执行同类案件的做法。在与被执行人正面交锋时,便显得心里有底,游刃有余。

他用情。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黄志雄坦言,至今脑海里还时常出现父辈劳作的身影。儿时生活的艰辛,不仅锻造他过人的耐力与毅力,也让他对草根阶层的冷暖清苦有了更深厚的感知。他说,父母的辛劳付出,才成就了今天的自己。‚当了法官,不能忘本。‛于是,每当面对弱势群体时,他总是投注更多关切的目光,倾注更多的精力。从年逾七旬、身患糖尿病的老大妈,到因车祸致残、生活无着的上访人,再到讨薪无门、群情激愤的农民工,他想尽办法,费力周折,竭力为其维权,用自己的辛勤为游离于社会底层的人,点燃一盏希望之灯。

采访毕后,掩卷而思,感动从内心涌起。只要上心、尽力、入情,世间许多难事便不再难以逾越。黄志雄,这个来自基层一线的法官,用自己的坚持与坚守,教会了我们许多,关于做事,也及做人。

黄彩初

黄彩初,江西省萍乡市人,1987年调至上饶县人民法院五府山人民法庭任副科级审判员,现为该院返聘法官。他扎根五府山23年,义无反顾坚守在最艰苦的边远山区,默默奉献,所办800余个案件调撤率达80%以上,且无一错案,无一超审限,无一上访缠诉,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因其优异表现,先后多次被县、镇党委等授予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普法先进个人、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等光荣称号。(黄彩初事迹详见本报《采风周刊》2011年8月9日第五版)

终点? 起点!

占飞鹏 黄 安

再次见到黄彩初的时候,是冬至的前一天。这时的五府山,山干了,水瘦了,田里的稻草干枯了,山上的竹林青黄了——天寒地冻,到处是一派隆冬的气象。

寒风挡不住黄彩初巡山的脚步。巡山途中,黄彩初说起了当‚采风人物‛的事:

2011年8月9日,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因为这一天我上报了,上的是我们法院系统最高层次的报纸。你别笑话我,别以为只有国家有大事、好事,咱小人物他也有一生最精彩的时候。

只是,在这个时候,得这么大的荣耀,却是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前年退休,开欢送会的时候,我就想,这一辈子,职业生涯也就这么盖棺定论了。可没想到,花都谢了,还能灿烂一回,灿烂得让人至今还怀疑这是不是真的。拿着这张报纸,这些天来,晚上老睡不着,又高兴,又不安。你说,作为一名山区法官,做了那么一点芝麻谷子的事,却给了那么大的肯定,想想,能承受得了吗?

上报后,有同事见着我,拿文章里的话调侃,什么‚姜还是老的辣,而且是老山姜辣‛之类的,讲得我满脸通红。又有同事说,黄彩初,你脸红什么?我嘴里学着杨子荣答土匪的话说,我这是‚精神焕发‛,但心里却臊得慌:全国二十来万法官,比我做得好的何止千万,凭什么我有这份荣幸?

我把报纸拿给我八十多岁的老父亲看。父亲是个老党员、老书记,在大山里工作大半辈子,他一生教育我要认真做事,实诚做人,现在,我做到了,这张报纸算是一份答卷、一个交代。老父亲看了,虽然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哦,上报了。再也没有多说什么,但我从他的眼光里,我读懂了:老人家对我交的这份答卷超满意。

我也把报纸给家里老太婆看,意思是‚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也算是对她一辈子与我共同担当的回报,然而她看了并不买账,说:报纸能顶得了房子?她的意思是我一生辛劳却没有给她臵一栋像样的房子——浪得虚名啊。话虽这么说,但我看得出来,她眼里生出了许多温柔。大概今后‚一边数落着,一边支持着‛的模式会长期存在。我也曾经拿着报纸去找镇党委李祖峰副书记,我‚责问‛他:你说我做的好事就像‚五府山上的青青翠竹,看得见,数不清‛,其实,我哪有那么好。李书记反驳说:我讲的是实话,五府山的老百姓都这么认为的,哪句讲错了?再说我这是比喻,你教过书,你懂的。

我是懂的,但我更懂的是怎么让这满山翠竹怎么根连根、片挨片地发展壮大,怎样让老竹尽职,新竹发芽。虽然,我已年过六旬,但我的身体还硬朗,坚持巡山(注:巡回审判)三五年应该还没问题,我还得为山里的老百姓处理那些‚芝麻谷子‛的事。直到哪天我巡不动了,来了新的年轻人接手,到那时,我再给他们做书记员,协助他们巡山……

讲到这里的时候,黄彩初很灿烂地笑了,笑容就像冬日里透过竹林的一缕阳光,暖暖的,亮亮的。

李完武

李完武,湖南省平江县人民法院安定人民法庭审判员。他扎根山区法庭24年,先后欢送了7位庭长、16名同事,自己却始终在副庭长职位上驻守。他24年如一日,办案3000多件,创造了‚无一错案、无一上诉、无一缠诉‛的非凡业绩,被群众亲切地誉为‚农民法官‛、‚泥腿法官‛。他多次被县、市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2010年被湖南高院评为‚全省优秀法官‛、‚全省法院办案标兵‛,2011年2月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办案标兵‛,2011年6月27日,被中央政法委授予‚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作为湖南法院系统唯一一名代表得到***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李完武事迹详见本报《采风周刊》2011年11月22日第五版)

淡定中的执著

本报记者 曾鼎新 本报通讯员 禹爱民

李完武很平凡,平凡得就像他下地劳作时亲手拔掉的一株稗草。

在当地群众眼里,‚老李‛又极不平凡,他犹如闪着光芒的稻穗,总给人一种灼痛般的感动。

湖南高院院长康为民在读完有关他的事迹报道后,难抑激动之情,欣然在本报上题词:很感人的事迹,很优秀的法官,很平凡的工作,很高尚的精神!

‚平凡中的不平凡‛,是记者对他的简单定义。在这个定义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他执著而淡定的心灵质量;是在历经艰辛的审判生涯中,始终秉承的那种淡定、平和心态,是在消弭纠纷、化解心结的无数努力中,用汗水、智慧与激情写下的执著篇章。

对生活,他淡然。吃的是自己种的五谷杂粮,住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砖木结构旧房,穿的是洗得褪了色的法官服,抽的是两三元一包的低档烟。尽管家里经济条件十分拮据,但他却从没收过当事人红包礼金;尽管儿子聋哑,女儿没有工作,父亲和妻子体弱多病,但他从没向组织伸过手,开过口。

对名利,他淡泊。在法庭工作24年,他送走了6位庭长,送走了16名同事,几位当年自己手下的书记员都担任了院领导,他却如法庭前的那株青松,驻留原地,无怨无悔。两年前,他连仅有的‚副庭长‛头衔也主动让给了新同志,自己的工作量与工作热情却有增无减,每年办案数最多、节假日驻守法庭时间最长的依然是他。

对工作,他执著。为方便群众诉讼,他宁愿冒着风雪走几十里山路上门就地开庭;为使案件能顺利执结,他不辞辛劳坐火车到千里之外扣划‚老赖‛钱款;为回报老百姓的信任支持,他几十年如一日及时为大家办好临时托付的大小事情。

而这一切,都源于他对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的热爱,源于他对当地百姓手足兄弟般的深情。‚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脚必须插在这片红土地上!‛他说他最崇拜的是与平江县有历史渊源的两个人,一个是屈原,一个是杜甫。前者愤然投身发源于平江境内的汩罗江,后者就葬在安定法庭附近不远的山冈上。因为,他们都是最底层老百姓的‚诗歌代言人‛。

在李完武的人生字典里,淡然是他的胸襟,淡定是他的本色,执著是他的风骨。他人生中有的只是粗茶淡饭,深居简出;有的只是坦然自若,波澜不惊;有的只是一如既往,踏实前行。

第五篇:一矿幼儿园教研工作亮点

一矿幼儿园教研工作亮点

一矿幼儿园重视教研工作的开展,全园教师切实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好大、小教研交替互补的作用,在大教研的同时,各教研小组定期开展主题活动的研讨,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对孩子的理解以及活动设置的特点分析,真正使教育的过程变为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的过程。活动中教师们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思维得到了碰撞,并从反思中寻找问题的切入口,进一步思考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方法,在学与思、教与研中达到了经验的共享,既提高了认识又优化了教育行为。

互动参与式教研活动的开展使教师在学习中以问题为线索,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使教师逐渐形成了一种边学习、边研究、边反思、边提升的教研方式,让教研更加有效的服务教学。

下载人民法院2015工作亮点综述(一至六)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民法院2015工作亮点综述(一至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至2012学年度上学期二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亮点

    2011至2012学年度上学期二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亮点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 本学期我们主要在原基础上通过研究字词的积累和应用尝试进一步对“快乐识记字”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我组......

    一至七言诗

    一至七言诗 【始现年代】:隋唐 【体裁】:一七体 【特点】:一至七言 编辑本段【背景知识】 一至七言诗是古诗中别具一格的诗形式,也就是我们常说宝塔诗,应该说这个称呼很形象,一首......

    工作亮点

    本学期工作亮点 舒兰十六中徐艳娟要谈本学期的工作,谈不上亮点,只是实实在在地做了点实际工作,感觉到有一定的收效,现汇报如下: 学生到了初二,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在发生着巨大的......

    工作亮点

    政教工作亮点1、坚持课前一分钟养成教育和课后一分钟安全教育; 2、德育工作以活动为载体,一月一活动,以活动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3、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组织学生......

    工作亮点如何写

    1. 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 简历中除了应准确描述自己的成绩外,有关活动中团队协作的案例也很重要。 2. 如果你是在职人员。 禁忌:在简历中或面试时抱怨以前工作团队中存在的问......

    工作亮点

    602班班级工作亮点 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学期已经过去了五分之三,似乎找不到比较突出的工作亮点。下面我就简单谈谈这学期在班级管理......

    2016亮点工作

    质量立校 创新强校 德育提校 特色谋校 ——蒲城县尧山中学2016学年度亮点工作 蒲城县尧山中学 柳腊梅 2016年,尧山中学教育教学工作围绕“以高效课堂为着眼点,以素质教育为立......

    亮点工作

    强化目标、落实责任、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促进减排工作顺利开展 1、强化污染减排政策导向。为有效引导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扎实推进减排工作,南宫市政府制定了《十二五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