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普及与推广
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概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张国军
一、医学实验室的定义
在 IS015190 : 2003(E)《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这样定义:是以为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对来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病理学等检验的实验室。
此外,还规定医学实验室可以提供其检查范围内的咨询性服务,包括结果解释和为进一步适当检查提供建议。标准中的进一步解释:上述的检验还包括用于确定、测量或描述各种物质或微生物存在与否的操作;仅仅采集或准备样品的机构,或作为邮寄分发中心的机构,尽管可以作为大型实验室网络体系的一个部分,却不能称为医学或临床实验室。
二、医学实验室的基本任务
医学实验室的服务是对患者医疗保健的基础,因而应满足所有患者及负责患者医疗保健的临床人员之需求。
这些服务包括受理申请,患者准备,患者识别,样品采集、运送、保存,临床样品的处理和检验及结果的确认、解释、报告以及提出建议。
此外,还应考虑医学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和伦理学问题。在国家法规许可的前提下,期望医学实验室的服务除进行诊断和患者管理之外,还包括会诊病例中患者的检验和积极参与疾病预防。
所有医学实验室应当为其专业人员提供教育和科研机会。
1.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数据,其最终成果主要体现在检验报告上,所以,能否向临床提供高质量(准确、可靠、及时)的检验报告,得到患者和临床的信赖与认可,满足患者和临床的要求,是医学实验室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任务。
2.为其他医疗机构的患者(例如会诊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3.为预防疾病提供实验室数据,积极参与大众保健、卫生防疫等公益性活动。
4.保护所服务对象(包括患者和临床医护部门)的合法权益,尊重其隐私。
5.重视人员安全、生物安全和保护环境。
6.积极开展医学实验室相关的科研活动,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实验室的专业能力。
7.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积极参与所在机构或社会的医学实验室方面的人才教育活动。
8.为服务对象提供解释和咨询。这就要求医学实验室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对解释和咨询服务进行规定,且这种解释和咨询应该是针对医学实验室服务全过程的,包括检测试验的适用范围、某疾病的诊断及辅助诊断可选择的实验、检测实验的局限性、检验申请单的书写、标本的采集、标本运送、标本保存、标本处理、试验的允许误差及危急值、试验的准确性及精确性、试验的生理及病理干扰因素、试验所采用的仪器试剂及检测程序、实验的质量控制、检验结果报告时限、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实验结果的正常参考范围等等,力求满足临床工作人员和患者的需要。对作出解释和咨询的人员应有严格的资格规定,应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三、生物安全
(一)定义
1.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所能造成的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目的是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
2.生物因子
是指一切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3.病原体
是指可使人、动物或植物致病的生物因子。
4.危害废弃物
有潜在生物危险、可燃、易燃、腐蚀、有毒、放射和起破坏作用的对人、环境有害的一切废弃物。
5.气溶胶
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 0.001-100 μ m 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二)概念产生背景
基于生物技术发展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人们提出了生物安全的概念。
1.生物安全问题引起国际上的广泛注意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1985 年由 UNEP、WHO、UNIDO 及 FAO 联合组成了一个非正式的关于生物技术安全的特设工作小组,开始关注生物安全问题。
2.国际上对生物安全立法工作引起特别重视是在 1992 年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此次大会签署的两个纲领性文件《 21 世纪议程》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均专门提到了生物技术安全问题。
3.从 1994 年开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秘书处共组织了 10 轮工作会议和政府间谈判,为制订一个全面的《生物安全议定书》做准备,为了尽快拟定议定书初稿,还召开了 4 次关于《生物安全议定书》的“特设专家工作组”会议。
4.1999 年 2 月和 2000 年 1 月先后召开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大会特别会议及其“续会”,130 多个国家派代表团参加会议讨论有关问题,其中欧盟 15 国最为积极,环境部长全部到会,美国副国务卿参加了此次会议。
5.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终于在 2000 年 5 月 15 日至 26 日在内罗毕开放签署,其后从 2000 年 6 月 5 日至 2001 年 6 月 4 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放签署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标识
实验室的建筑物入口、实验室入口、实验室操作间,仪器设备等都粘贴相应的警示标识,列明该实验室内各种潜在危险。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陆续出台了若干部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规范与标准。
1.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 - 2004)已于 2004 年 5 月 28 日颁布,于 10 月施行。该标准由科技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军事医学科学院主编,主要参考了 ISO15190 : 2003(E)《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和 WHO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 第二版(修订版),2003]。标准不仅适用于医学实验室,而且适用于进行各个级别的生物因子操作的各类实验室。
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2004 年 11 月 12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第 424 号),公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条例分为七章:总则、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管理、实验室的设立与管理、实验室感染控制、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共 72 条。
3.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建设部 2004 年 8 月 3 日发布公告,《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 - 2004)自 2004 年 9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该规范的实施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建筑技术方面缺乏统一标准的局面。
4.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
为加强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防止动物病原微生物扩散,确保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工作以及畜牧业生物安全,农业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参照国际有关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制定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并于 2003 年 10 月 15 日颁布施行。
5.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2002 年 12 月 3 日,国家卫生部发布了卫生行业标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WS233 - 2002)》,该准则于 2003 年 8 月 1 日开始实施。但鉴于医疗机构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的状况以及生物安全要求的特殊性,卫生部于 2003 年 8 月 19 日发布通告(卫通 [2003]14 号,宣布医疗机构推迟两年执行该准则。在此期间,卫生部将组织有关专家,针对医疗机构微生物和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特点对该准则进行适当的补充完善。
6.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为确保生物安全,防止实验人员感染和污染环境,科技部组织制定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于 2003 年 5 月 12 日颁布施行。
7.消毒技术规范
2002 年 11 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分四部分:总则;消毒产品检验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消毒与灭菌方法、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检验相关物品的消毒、污物的消毒处理等);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
8.国际标准规范
世界卫生组织一直非常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早在 1983 年就出版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2003 年 4 月第二版(修订版)以电子版形式在 WHO 网页上问世。美国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方面更是走在了世界的前面,NIH/CDC 联合出版的《微生物学及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准则》现已推出了第四版。很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生物安全准则时,主要参考上述两个准则。
四、生物安全实验室各级特点
(一)一级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危害较低,不具有对健康成人、动植物致病的致病因子。
(二)二级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病因子,对健康成人、动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三)三级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主要通过气溶胶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疾病,或对动植物和环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通常有预防治疗措施。
(四)四级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或未知的、危险的致病因子。没有预防治疗措施。
五、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
(一)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BSL-1)
1.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已知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已知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且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潜在危害性最小。主要从事 枯草杆菌、格氏阿米巴原虫、感染性肝炎病毒等。
2.无特殊屏障、实验服、实验袍或实验制服,防止便服被污染或弄脏;如果手部皮肤破损或起疹时应戴上手套;要配备可替换的胶乳手套。
3.需要洗手池。
4.标准微生物操作。
幻灯 22 显示的是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有 简单的操作台就可以。
(二)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BSL-2)
1.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如麻疹病毒、沙门氏菌、弓形体、乙型肝炎病毒。
2.在一级实验室基础上增加生物安全柜、灭菌锅、洗眼器等。
幻灯 25、26 显示的是 是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和一级实验室相比,多了生物安全柜。
(三)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
1.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
2.在一级和二级实验室基础上增加:二级或三级生物安全柜(容易产生气溶胶、飞溅以及病原体培养)、实验室自备灭菌锅、呼吸道防护设备。
3.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中要求有隔离建筑物或隔离区、双门进入系统、向内定向气流、单一通过气门、独立的送风排气系统、保持一定的负压梯度。
幻灯 28 显示的是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对 气压、气流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
(四)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BSL-4)
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
六、实验室生物安全设备和用途
(一)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
1.I 级生物安全柜
非循环气流流向柜内,再经 HEPA 滤膜过滤后排放到室内。适用于保护操作人员,不需要对实验样品进行保护的情况。
2.II 级生物安全柜
有效保护操作人员、样品及环境,操作区域无菌,气体经 HEPA 滤膜过滤后排放到室内。
3.III 级生物安全柜
完全密闭,100% 进气、100 %排气,不得使用超净台操作传染性材料。
(二)生物安全柜的设置
生物安全柜一般是做致病菌、霉菌酵母菌来用,操作区域是负压,简单说是往处抽风的,当然致病菌也不是直接抽出排到室外,是过滤在生物安全柜的顶部漏器上,从排风量上可以分为: 50% 外排型、75% 以及 100% 外排型。
超净台是做一般对人体没有直接伤害的常规细菌的操作实验,正压送风,吹向样品以及实验人员的风是经过过滤器过滤,达到局部百级。超净台就相当于一个缩小了的无菌室(无菌空间)。简单的说,生物安全柜是往里面吸空气,防止生物病菌或试剂溅出安全柜污染实验室和实验员,是保护人的设计。超净台是往外吹风,不考虑实验室和实验员,是保证试验台无菌环境的仪器。
幻灯 35 显示的是离心机,是最常用的实验室设备,同时也是最易导致实验室感染发生的设备。
幻灯 36 显示的是液氮罐、显微镜、CO 2 孵箱。
幻灯 37 显示的是冰箱内部物品的管理。
幻灯 38 显示的是洗板机、摇床、酶标仪、移液器。
幻灯 39 显示的是水浴箱、超净台、传递窗。
生物安全柜的洗手池和门把手应为自动开关,仅供洗手用,不可倒入任何实验废弃液,应用自动烘干机干手,定期消毒门把手。
幻灯 41 显示的是最常见的办公室污染源。
七、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作为检验科来讲,一定要建立一整套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制度,包括 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实验室准入制度,设施 / 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健康监护制度,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
幻灯 45 显示的是发现生物安全或生物恐怖事件报告流程图。假如说东城 区 公安局总值班出现情况,总值班接到 相关科室负责人的电话,要 报告到相应的卫生局。科室 内如果出现生物危害,科室的第一负责人一定要迅速报告到医院的总值班,报告到保卫处,由医院、总值班和保卫处再去报告 给 相应的卫生管理部门。一定要 在最短的时间内 报告。
生物安全在临床实验室管理中的地位及重要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张国军
一、实验室安全设备的选择
临床医学实验室活动可产生很多的生物危害,为防止这些生物危害对操作者或其他进入实验室的人员产生的危害,在临床医学实验室中必须有相应的安全设备。临床医学实验室需要采血、或制备血图片或细菌图片,都可能引起意外的划伤或刺伤,这时需要一种安全设备——利器盒,把采血用完的采血针或涂片放到利器盒中。采血管有可能发生泄露或产生气溶胶,这时最好用螺口的带盖瓶子储存或分装。一些样本,尤其是细菌菌种的运输和储存,可能会造成意外泄露。为防止泄漏,运送时一定要采用专用的样本运输箱。凡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最好是在生物安全柜或具有负压柔性的薄膜隔离装置中进行。如果操作过程中能产生喷溅,需要佩戴个体防护装备,包括面罩、护目镜、手套、防护服等。在进行热操作或接种环灭菌时,也可能产生气溶胶,或经口摄入污染,这时要用生物安全柜或一次性的接种环。操作碱性或酸性等腐蚀性化学物品时,为了防止喷溅可能造成的意外伤害,需要防护装备,如护目镜、口罩、帽子。同时还有洗眼器、紧急喷淋装置。
二、生物危害
(一)分类
1.相关实验研究人员感染
集中在严重的病毒性感染,如肾综合征出血热、各种类型的肝炎、艾滋病、SARS、TB等。
2.致病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
病原从实验室或通过实验动物逸出,对环境造成污染。
3.生物制品的污染
生物制品被病毒病原污染在许多国家均有发生,主要是一些血源性疾病和输血性肝炎、艾滋病等。
(二)传播途径
1.经呼吸道
经呼吸道传播主要是气溶胶,气溶胶为粒径0.001-100μ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2.经口腔-肠道
细菌或病毒通过口腔进入到肠道,如果黏膜存在破溃,可能造成感染。
3.经皮肤破损处
4.经黏膜接触
例如操作时,细菌、病毒或其他有害物质溅到眼睛中,经眼睛的黏膜造成相应的感染。
三、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
临床上生物安全实验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临床实验室主要是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如麻疹病毒、沙门氏菌、弓形体、乙型肝炎病毒等。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的防护措施是生物安全柜,可以产生负压和特定的气流流向,从而保护操作者。适用于容易产生气溶胶、飞溅以及病原体培养。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中还需要配备灭菌锅、洗眼器等。
PPT6显示的是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模式图,操作时要有生物安全柜,同时要有生物安全标识,要有相应的防护装置。气流形成较一致的流向。
PPT7显示的是生物安全柜中的操作,包括细菌培养接种。
四、安全操作规范
生物安全要有安全操作规范,任何一个临床实验室都必须建立安全的管理制度,包括生物安全的管理委员会(一般由院长作为整个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同时有临床及管理部门的人员参加,科室也要建立生物安全操作规范。
应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生物安全培训,包括对生物安全理论知识的培训和讲解,包括生物安全规范制度的讲解,同时要进行生物安全演练。
五、实验室感染的控制
(一)指定专门机构承载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医院一般由院感办公室来统筹安排。
(二)经常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培训
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情况,定期调查了解工作人员的健康情况,菌(毒)种的保存、使用、安全操作情况,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物的处理。
(三)预防实验室感染
包括生物安全柜的安全参数验证、排风过滤安全验证、废水废物的高压灭菌的验证。
(四)预防注射
(五)预防治疗
(六)实验室感染发生时积极隔离治疗
六、检验科细菌室生物安全管理
检验科最有可能造成生物安全的地方是细菌室,因此细菌室要有较严格的管理规定。首先要有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另外要有门禁系统,对于新入科的人员,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加大力度进行管理。
菌种和样本的储存最好放在专门的冰箱或储藏柜中,同时要进行双人双锁管理,有条件者,最好能安装电子监控。
七、生物安全管理培训
实验室负责人要进行相应的生物安全讲解,参加培训的人员要进行签名,同时要对培训人员进行现场考核。生物安全培训,一年至少进行 1-2 次。
清洁工也是生物安全培训很重要的对象,有些实验室可能会忽略这一点。作为临床医学实验室的管理者,一定要对进入实验室的所有人员进行培训。
医疗废弃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弃物的处理一定要按照医疗卫生机构相应的规定去做。
临床实验室中还存在化学品、火箭、辐射等安全问题,同样对实验室的安全操作带来危害,也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八、危险的化学品分类
第一类:爆炸品;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三类:易燃液体;第四类:易燃固体;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毒害品;第七类:放射性物品;第八类:腐蚀品。
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设备及使用要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张国军
一、生物安全柜
(一)概况
生物安全柜(BSCs)是为操作原代培养物、菌毒株以及诊断性标本等具有感染性的实验材料时,用来保护操作者本人、实验室环境以及实验材料,使其避免暴露于上述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感染性气溶胶和溅出物而设计的。当操作液体或半流体,例如摇动、倾注、搅拌,或将液体滴加到固体表面上或另一种液体中时,均有可能产生气溶胶。在对琼脂板划线接种、用吸管接种细胞培养瓶、采用多道加样器将感染性试剂的混悬液转移到微量培养板中、对感染性物质进行匀浆及涡旋振荡、对感染性液体进行离心以及进行动物操作时,这些实验室操作都可能产生感染性气溶胶。由于肉眼无法看到直径小于5μm的气溶胶以及直径为5~100μm的微小液滴,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通常意识不到有这样大小的颗粒在生成,并可能吸入污染工作台面的其他材料。已经表明,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可以有效减少由于气溶胶暴露所造成的实验室感染以及培养物污染。生物安全柜同时也能保护环境。
生物安全柜一般用于做致病菌、霉菌酵母菌,操作区域是负压,简单说是往处抽风的,当然致病菌也不是直接抽出排到室外,是过滤在生物安全柜的顶部漏器上,从排风量上可以分为50%外排型/75%以及100%外排型。超净台是做一般对人体没有直接伤害的常规细菌的操作实验,正压送风,吹向样品以及实验人员的风是经过过滤器过滤,达到局部百级。超净台就相当于一个缩小了的无菌室(无菌空间)。简单的说就是生物安全柜是往里面吸空气,防止生物病菌或试剂溅出安全柜污染实验室和实验员,是保护人的设计。超净台是往外吹风,不考虑实验室和实验员,是保证试验台无菌环境的仪器。
(二)生物安全柜的分级
1.I级生物安全柜
排出的气体经HEPA过滤,使柜内保持负压状态。非循环气流流向柜内,再经HEPA滤膜过滤后排放到室内,适用于保护操作人员,不需要对实验样品进行保护的情况。
2.II级生物安全柜
(1)A1、A2型:排气到室内(表面风速不同)。
(2)Bl型:70%排气到室外。
(3)B2型:100%排气到室外。
II级生物安全柜可有效保护操作人员、样品及环境,整个操作区域无菌,气体经HEPA滤膜过滤后排放到室内。经过过滤后,进入到样品区域的空气必须是洁净的空气。
3.III级生物安全柜
完全密闭,100%进气、100%排气。
幻灯10显示的是生物安全柜比较。I级生物安全柜没有涡流单向流空气,不能保护实验对象不受污染,不需要手套箱式操作口;II级生物安全柜有涡流单向流空气,可以实验对象不受污染,不需要手套箱式操作口;III级生物安全柜有涡流单向流空气,可以实验对象不受污染,需要手套箱式操作口。
(三)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
1.I级生物安全柜
非循环气流流向柜内,再经HEPA滤膜过滤后排放到室内,适用于保护操作人员,不需要对实验样品进行保护的情况。
2.II级生物安全柜
有效保护操作人员、样品及环境,操作区域无菌,气体经HEPA滤膜过滤后排放到室内。
3.III级生物安全柜
完全密闭,100%进气、100%排气,不得使用超净台操作传染性材料。
(四)生物安全柜的使用
1.柜内物品摆放原则
(1)按照洁净区到污染区的方向摆放。
(2)所有物品尽可能放在工作台后部。
(3)可产生气溶胶的设备应靠近安全柜的后部。
(4)废弃物袋、盛废气吸管的盘子,以及吸滤瓶等体积较大的物品,放在柜内的某一侧。
(5)前进气格栅不能被纸、仪器设备或者其他物品阻挡。
幻灯14的图片上可以看到生物安全柜分为洁净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幻灯15显示的是日常工作中物品的摆放。
2.对紫外灯的要求
(1)每周都要进行清洁,除去可能影响杀菌效果的灰尘和污垢。
(2)每次生物安全柜的认证,要检查紫外线的强度,确保有消毒、灭菌能力。
(3)房中有人时,一定要关闭紫外灯,以保护眼睛和皮肤。
3.对明火的要求
(1)在生物安全柜中,最好不要用明火,因为明火可以造成生物安全柜内的气流紊乱,干扰正常的气流流动模式,同时还可能损坏我HEPA过滤器。
(2)处理挥发性的物品和易燃物品时,容易造成危险。
(五)工作前准备
首先要用紫外灯照射30分钟,关掉紫外灯后,打开安全柜的日光灯和风机,用消毒剂对生物安全柜内的内表面进行消毒擦试。将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物品集中用消毒剂擦试后,放到台面相应的位置上,不能挡在挡风口上。等待5分钟后,净化工作区的空气污染物。
幻灯19显示的是生物安全柜物品的摆放。
(六)操作规范
1.双臂垂直缓慢进入前面的开口,在生物安全柜中等待约1分钟,使安全柜调整完毕后,才可对样品进行处理。
2.所有操作都应在离前窗10cm以外的工作区进行。
3.废弃物应丢弃在生物安全柜内的处理容器中。
(七)操作时注意事项
1.避免胳膊在前开口处快速地移动和频繁进出。
2.尽量避免污染物进入洁净区。
3.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操作时,不能进行文字工作。
4.尽量减少操作者身后的人员活动。
(八)工作结束后的要求
1.将安全柜继续运行至少3分钟来完成净化的过程。
2.将柜内物品移出前,使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擦试。
3.每天实验结束后,对生物安全柜内的内壁和台面进行擦试。
4.等待5分钟后,关闭前窗,关灯,关风机,然后用紫外灯照射30分钟。
(九)生物安全柜的维护
1.用70%的酒精或合适的消毒剂擦试内壁的工作台。
2.如果使用漂白剂等腐蚀性的消毒剂,需要用无菌的水再次擦试,以除去残余的消毒剂,防止对生物安全柜内壁的腐蚀。
3.定期抬起工作台面,对其下面的区域进行清洁。
4.消毒后,用玻璃清洁器对前窗玻璃和紫外灯进行清洁。
(十)紫外灯管的清洁
1.用纱布蘸75%乙醇,擦试灯管。
2.不能直接用手接触灯管的表面。
3.用玻璃清洁剂对灯管进行表面清洁,清洁时,一定要等灯管的温度降到室温。
(十一)定期保养
用湿布擦试内壁和工作台面;每年按需要更换紫外灯和日光灯。同时,每年至少认证1次。
(十二)清除污染
可以使用甲醛或过氧化氢熏蒸等方法,应由有资质的专业人员来进行。以下情况下需要进行熏蒸:检查和维修之前,更换HEPA滤器之前,在移动安全柜之前,安全柜被严重污染,使用目的发生改变,长时间没有使用。
二、超净工作台
生物安全柜除了能保护实验材料免受污染外,还可保护操作人员及环境,而超净台只能保护实验材料,不能保护操作人员及环境。
三、通风柜
可以保护使用者的安全,防止实验中的污染物质向实验室扩散。
四、消毒设施及用品
消毒方式有以下3种:
(一)化学消毒
许多消毒剂对人或环境有害,明确有效消毒浓度及配制日期及有效期,确保相关人员知晓,配制及使用均应有记录。
(二)高压消毒
(三)焚烧
理想的是一级焚烧室的温度至少应达到800摄氏度,而二级焚烧室的温度至少应达到1000摄氏度,焚烧炉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五、安全防护用具
幻灯31显示的是安全操作的设备,包括安全柜、消毒筒、紫外消毒灯、洗眼器、淋浴器、带螺口的试管、高压消毒设备、离心机、个人的防护设备灯。
(一)各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个人防护要求
1.BSL-1实验室
工作人员实验时应穿工作服,戴手套,必要时戴防护眼镜。离开实验室,必须脱下工作服,留在实验区,不得穿着进入办公区。工作服应定期消毒。
2.BSL-2实验室
除符合BSL-1的要求外,还应该符合下列条件:
(1)在实验室中应穿专用工作服或防护服。
(2)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溅出,宜戴两副手套。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工作完全结束后方可除去手套。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
(3)当微生物的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而必须采取外部操作时,为防止感染性材料溅出或雾化危害,必须使用面部保护装置(护目镜、面罩、个体呼吸保护用品或其他防溅出保护设备)。
3.BSL-3实验室
除符合BSL-2的要求外,还应该符合下列条件:
(1)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前,应在专用的更衣室(或缓冲间)进行正确的个人防护,包括2层专用防护服(外层应是背开式)、2层手套、生物安全专业防护口罩(不得使用医用外科口罩等)、2层鞋罩。必要时佩戴眼罩、呼吸保护装置等。可再次使用的工作服必须先消毒后清洗。
2.必须戴手套(两付)。在操作传染性物质或已被污染的仪器后,需脱去、换戴外层手套。当手移出生物安全柜时,准备进行生物安全柜外的操作,如使用离心机、温箱、开冰箱、使用电话等,必须换戴外层手套。
3.在实验室中必须配备有效的消毒剂、眼部清洗剂或生理盐水,且易于取用。配备应急药品。
4.有可能溅出或喷出传染性物质、危险试剂、或进行可能产生感染性气溶胶的操作时,需使用面部和眼部防护器具。当不能安全有效地将气溶胶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时,应使用呼吸保护装置。
5.当有的程序不能在生物安全柜内处理时,要组合使用适当的操作人员防护设备(如面罩、呼吸器)和物理容器设备。
6.实验结束后,清理、消毒操作台和实验室时,应保持戴手套。谨记不能带着实验内的手套离开BSL-3实验室。所有离开BSL-3实验室的物品必须正确消除污染,并放在干净的容器或袋子中。需要继续进行实验室外的操作时,应重新带干净的手套。
(二)移液器和移液管的使用
使用移液器等辅助器材时,严禁用口吸。所有移液管都应带有棉塞,以减少污染。不能向含有感染性物质的溶液中吹入气体,感染性物质不能使用移液管反复吹吸混合,不能将液体从移液管内用力吹出。污染的移液管,应完全浸泡在盛有适当消毒液的防碎的容器中。盛放废气移液管的容器,不能放到外面,应当放在生物安全柜内。
(三)样本运输箱
必须能防止微生物泄露。有3个特征:坚固,高空落下不易碎;能盛放感染物质的防水性一级和二级容器;用于吸收溢出物的材料。
国际民航组织的《危险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中将感染性物质分为A、B两类。
1.A类感染性物质
指在运输过程中与之接触能对健康人或动物造成永久性残疾或致命疾病的感染性物质。此处“接触”系指感染性物质离开保护性包装与人或动物的身体接触或经呼吸道吸入的情况。
A类感染性物质使人染病或使人和动物都染病者,联合国编号为UN2814,其运输专用名称为危害人的感染性物质;仅使动物染病者联合国编号为UN2900,其运输专用名称为仅危害动物的感染性物质。
幻灯41显示的是A类感染性物质的包装与标签。
2.B类感染性物质
不符合列入A类标准的感染性物质。其联合国编号为UN3373。运输专用名称为诊断标本或临床标本或生命物质B类。幻灯43显示的是B类感染性物质的包装与标签。
幻灯44显示的是托运人资质。
幻灯45的表格是A类包装和B类包装的汇总。A类包装是对人和动物致死或者永久致残的生物物质。B类包装是不符合A类标准的感染性物质。A类物质必须有UN的专用标记,B类可以没有。A类包装,一定是防水、防穿刺、防泄露;而B类包装,要防破损,防泄漏。一定要有危险品申报单。
幻灯46显示的是常规的转运标本容器、转运箱,以及防振动和泄露的物质。
在设施内的运送:为了避免意外的泄漏或溢出,应当使用盒子等二级容器,并将它固定在架子上,使装有标本的容器保持直立。二级容器可以是金属或塑料的制品,应该具有耐高压灭菌或耐受化学消毒剂的作用。密封口最好有一个垫圈,要定期进行清除污染。
(四)手套的使用规范
1.在佩戴前,应检查是否有漏损。
2.戴好后,完全遮住手腕部,可以覆盖实验室长罩服或外衣袖子。
3.如果撕破或者怀疑内部有污染,要及时更换。
4.在工作时,需要接触参考资料、电话或键盘前,要摘掉污染的手套。
5.在出实验室之前,一定要把手套摘下。
戴手套注意要点:在实验室工作中要一直保持戴手套状态并选择正确类型和尺寸的手套;将手插入手套后将手套口遮盖实验服袖;手套的手要远离面部。
脱手套过程及注意要点:用一手捏起另一近手腕部处的手套外缘,将手套从手上脱下并将手套外表面翻转入内;用戴着手套的手拿住该手套;用脱去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腕部处内面;脱下该手套使其内面向外并形成一个由两个手套组成的袋状;丢弃在高温消毒袋中并进行消毒处理。
幻灯51显示的是戴手套和脱手套的过程。
(五)护目镜
护目镜应该戴在常规视力矫正眼睛或隐形眼镜的外面,防止飞溅和撞击,对生物学危害没有保护作用,主要是防止液体的飞溅。
(六)安全眼镜 即使侧面带有护罩镜也不能对喷溅提供充分的保护,可起到防止碰撞的作用。
(七)防护面罩
采用防碎塑料制成,形状与脸形是比较相配,通过头带或帽子佩戴,可防止碰撞和喷溅,在发生意外时,很容易把它取下。
1.对整个脸部进行防护
必须使用一种标准的防护面罩以罩住整个脸部,或使用口罩加护目镜(或口罩加安全镜)。
2.保护部分面部
配戴安全眼镜或护目镜,但必须戴口罩以保护部分面部或配戴标准防护面罩。
3.注意事项
在使用防护面罩时常常同时佩带安全镜或护目镜或口罩。实验完毕后必须先摘下手套,然后用手卸下防护面罩。
(八)口罩
只适用于生物安全一级和二级的实验室中使用。只能保护部分面部免受生物危害物质,如血液、体液、分泌液以及排泄物等的污染。
(九)鞋
临床实验室中,所穿的鞋应舒适、防滑。露趾便鞋不适合坐位实验室用鞋。推荐使用皮质或合成材料的不渗液体的鞋类。
(十)洗眼装置
如发生腐蚀性液体或生物危害液体喷溅至工作人员的眼睛时,应该(或在同事的帮助下)在就近的洗眼台(洗眼装置)用大量缓流清水冲洗眼睛表面至少15-30分钟。
(十一)淋浴装置和应急消毒喷淋装置
可降低苛性碱和腐蚀性化学品对身体的危害。
1.规定
BSL-2实验室在必要时应设置应急喷淋装置;BSL-3实验室应设置淋浴装置(清洁区),必要时在半污染区设置应急消毒喷淋装置。2.要求
保持管道的通畅、必须告知工作人员应急消毒喷淋、装置的摆放位置、培训其操作方法。
3.应急消毒喷淋装置在使用中可用大量冷水淋洗污染的部位,淋洗时间至少需要20分钟。如果为化学物品溅出污染,用大量急水冲洗。
六、安全脱卸个人防护装备的考虑要点
一般情况下的脱卸顺序:外层手套——面罩/或护目镜——隔离衣——口罩、防护面具、防护帽——鞋套——内层手套。
主要特别强调的是所有个人防护装备不得带离实验室。
临床实验室常见感染性物质处理原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张国军
一、医疗废物的定义
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包括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
实验室中的废弃物主要为感染性废弃物,包括:实验室培养物、可能为污染源的送检标本如血液,各种体液,排泄物;在标本采集时与感染病人有接触的组织(棉签)等物品;沾有人的组织或液体的锐器,如针头、输液器、解剖刀、小刀子、刀片、剪刀和碎玻璃等废弃物,在医疗废物中占的比重较大,是最为主要的医疗废物之一。
二、废物处理相关的法规制度
《巴塞尔公约》已将部分医疗废物列入危险废物名录的首位。国际上对医疗废物管理的总体原则是从医疗废物的产生;分类收集;警示标记;密闭包装与运输、贮存、无害化处置的整个流程实行全过程严格控制。
据卫生部 2001 年对全国 20 个省、市、区 96 家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现状调查,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处置存在严重的问题。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专门法规,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流入社会的现象普遍。1992 年生效的《巴塞尔公约》已有 100 多个国家签约,中国政府 1990 年签署了公约。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家在 2003 年先后颁布的以下几个重要文件,标志着我国对医疗废物管理步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包括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颁布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共同颁布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职责。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三、医疗废弃物的处理
(一)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
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
2.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3.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4.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5.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6.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7.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8.隔离的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9.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10.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11.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应当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
12.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或者容器的 3/4 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13.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
14.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防泄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
15.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16.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2 天。
(二)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
应当达到以下要求:
1.有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车辆的出入。
2.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3.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
4.防止泄漏和雨水冲刷。
5.易于清洁和消毒。
6.避免阳光直射。
7.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三)医疗废物的登记制度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医疗废物交由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依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 3 年。
(四)禁止转让、买卖
禁止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
(五)医疗废物的自行处置
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自行就地处置其产生的医疗废物。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的,应当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应当消毒并作毁型处理。
2.能够焚烧的,应当及时焚烧。
3.不能焚烧的,应当消毒后集中填埋。
(六)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
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应急方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3.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4.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6.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
7.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七)发生意外伤害的处理
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应当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及时报告机构内的相关部门。
具体实际施行时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参照《办法》第二、三章。
(1)明确负责人: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2)成立医疗废物管理机构:总务后勤为主,护理部门协助,院感办监督。
(3)建立 医院内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流程。
(4)建立 临床科室、医技部门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5)建立 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管理制度。
(6)建立 医疗废物回收、运送、贮存管理制度。
(7)建立 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场所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
(8)建立 医疗废物的交接、登记制度。
(9)建立 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确定、报告、处理、防护、消毒、调查、防范等)。
2.制定各类工作人员的职责
参照《办法》第二、三、四章。
要明确主要负责人、医疗废物管理部门主管人员、医务人员负责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回收、运送人员、医疗废物贮存场所管理人员、医疗废物管理监督人员的职责。
3.处置医疗废物分工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由废物产生者,如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医疗废物运送由专职工作人员(保洁公司);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由专职工作人员(保洁公司)。
4.明确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流程
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分类收集——回收(交接、登记)——运送——贮存场所(交接、登记)——无害化处理中心。
一次性医疗废物(输液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应使用黄色塑料袋(专用包装袋);医疗废物,用黄色塑料袋(专用包装袋);锐利器具(针头、刀片、缝针、输液管、输血管等),应使用黄色利器盒(专用包装袋);对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应使用双层包装物(专用包装袋)。
使用利器盒无疑会大大减少护士工作中的受伤的机会,既减少临床护士处理利器的工作程序和劳动强度,又为临床操作节省宝贵的时间。使用后的注射器、针头等处理不当可能给他人造成伤害,也会污染环境。医院规范地处理医疗废物,特别是规范地处置损伤性废物和感染性废物,是医务人员医德的体现,社会责任感的良好体现。
根据医疗废物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类,可重点安全管理感染性、损伤性废物,使感染性、损伤性废物得到有效处理,减少需重点处理的医疗废物量。
(八)《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
1.第二条——包装袋标准
(1)基本要求
装袋不得使用聚氯乙烯(PVC)塑料为制造原料;聚乙烯(PE)包装袋正常使用时不得渗漏、破裂、穿孔;最大容积为 0.1m 3,大小和形状适中,便于搬运和配合周转箱(桶)盛状;如果使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或低密度聚乙烯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共混(LLPDE+LDPE)为原料,其最小公称厚度应为 150 μ m ;包装袋的颜色为黄色,并有盛装医疗废物类型的文字说明,如盛装感染性废物,应在包装袋上加注“感染性废物”字样;包装袋上应印刷本规定第五条确定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2)技术性能要求
包装袋外观标准符合要求,如划痕、气泡、穿孔、破裂、晶点、僵块、杂质。包装袋物理机械性能符合要求,如拉伸强度(纵向、横向)、断裂伸长率(纵向、横向)、落膘冲击质量(G)、热封强度。包装袋规格:推荐采用筒状包装袋:折径×长×厚(mm): 450 × 500 × 0.15mm ;当包装袋容积在 0.1m 3 范围内,包装袋规格可以根据用户要求确定。当用户有特殊要求,并且包装袋容积超过 0.1m 3 时,包装袋厚度应根据试验确定,保证包装袋防渗漏、防破裂、防穿孔。
对未处理装袋的危险生物废弃物,应该禁止未授权的人接触和获得。最大值储存时间:超出温度 32 ℃,储存时间不得超过 7 天。或温度在 0 ℃以下,储存时间不得超过 90 天。
2.第三条——利器盒标准
(1)利器盒整体为硬制材料制成,密封,以保证利器盒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盒内盛装的锐利器具不撒漏、利器盒一旦被封口,则无法在不破坏的情况下被再次打开。
(2)利器盒能防刺穿,其盛装的注射器针头、破碎玻璃片等锐利器具不能刺穿利器盒。
(3)满盛装量的利器盒从 1.5m 高处垂直跌落至水泥地面,连续 3 次,利器盒不会出现破裂、被刺穿戴等情况。
(4)利器盒易于焚烧,不得使用聚氯乙烯(PVC)塑料作为制造原材料。
(5)利器盒整体颜色为黄色,在盒体侧面注明“损伤性废物”。
(6)利器盒上应印刷本规定第五条确定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7)利器盒规格尺寸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3.利器盒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前必须将黄色塑料袋置于利器盒的内层,以防渗漏。
(2)最多只能装至容量的 80%,不得超过警戒线。
(3)封口要紧实、严密,严禁重新开启。
(4)遵照预防准则,不要套回针帽。
(5)不要分离针头和针筒,应将整副针具弃置。
(6)不要弯曲,毁损或用手直接处置使用后的针头。
(7)只能用把手小心搬运利器盒,应将利器盒远离你的身体。
(8)利器盒使用后应放置在安全合适的地方。
(9)利器盒的外表面不得沾有任何医疗废物,被污染时,应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必要时加一层包装。
(10)在进行转运时,必须把所有红色袋子和锐利器材的容器储放在第二个坚固的容器,例如桶、纸板箱、垃圾箱、大型垃圾装卸卡车、或箱子的第二个严格容器里。
(11)第二个容器必须是防渗漏和有紧闭合适的盖子。
(12)必须在第二个容器盖子、侧面上贴标签,并且标以词 “传染性废弃物”。或者用国际性生物符号和词 “生物危险”。可以重新使用的第二个容器,必须容易清理和洗涤,每当第二个容器空出时必须消毒,除非完全保护避免感染。
(13)转运中严禁扔、摔等动作,以避免造成包装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泄漏。
(九)实验室与医疗传染性 / 危险性生物的废弃物的初步处理
实验室与医疗传染性 / 危险性生物的废弃物可以使用下列方法进行初步处理:
1.热力消毒和灭菌
加热是最常用的清除病原体污染的物理手段。“干”热没有腐蚀性,可用来处理实验器材中许多可耐受 160 ℃或更高温度 2 ~ 4 h 的物品。
2.燃烧或焚化
燃烧或焚化也属于干热方式。在处理那些经过或事先未经清除污染的动物尸体以及解剖组织或其他实验室废弃物时,焚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只有在实验室可以控制焚烧炉的条件下,才能用焚烧代替高压灭菌来处理感染性物质。
3.高压灭菌
高压灭菌的湿热法最为有效。临床使用最多的是高压湿热灭菌法。危险性生物废弃物掩埋之前,主要使用压力锅处理使废弃物变成非传染性,压力锅处理后废弃物应再以固体医疗废弃物掩埋,要注意不要还有其他危险例如辐射物质。
4.煮沸
并不一定能杀死所有的微生物或病原体,但如果其他方法(化学杀菌、清除污染、高压灭菌)不可行或没有条件时,也可以作为一种最起码的消毒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及评估程序解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张国军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陆续出台了若干部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规范与标准。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 - 2004)已于 2004 年 5 月 28 日颁布,于 10 月施行。
该标准由科技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军事医学科学院主编,主要参考了 ISO15190 : 2003(E)《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和 WHO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 第二版(修订版),2003]。标准不仅适用于医学实验室,而且适用于进行各个级别的生物因子操作的各类实验室。
(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2004 年 11 月 12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第 424 号),公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条例分为七章:总则、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管理、实验室的设立与管理、实验室感染控制、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共 72 条。
(三)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建设部 2004 年 8 月 3 日发布公告,《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 - 2004)自 2004 年 9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该规范的实施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建筑技术方面缺乏统一标准的局面。
(四)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
为加强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防止动物病原微生物扩散,确保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工作以及畜牧业生物安全,农业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参照国际有关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制定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并于 2003 年 10 月 15 日颁布施行。
(五)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2002 年 12 月 3 日,国家卫生部发布了卫生行业标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WS233 - 2002)》,该准则于 2003 年 8 月 1 日开始实施。
但鉴于医疗机构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的状况以及生物安全要求的特殊性,卫生部于 2003 年 8 月 19 日发布通告(卫通 [2003]14 号,宣布医疗机构推迟两年执行该准则。在此期间,卫生部将组织有关专家,针对医疗机构微生物和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特点对该准则进行适当的补充完善。
(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为确保生物安全,防止实验人员感染和污染环境,科技部组织制定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于 2003 年 5 月 12 日颁布施行。
(七)消毒技术规范
2002 年 11 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颁布。共 分四部分:总则;消毒产品检验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消毒与灭菌方法、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检验相关物品的消毒、污物的消毒处理等);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
(八)国际标准规范
世界卫生组织一直非常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早在 1983 年就出版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2003 年 4 月第二版(修订版)以电子版形式在 WHO 网页上问世。美国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方面更是走在了世界的前面,NIH/CDC 联合出版的《微生物学及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准则》现已推出了第四版。很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生物安全准则时,主要参考上述两个准则。
二、临床实验室生物危害评估程序
(一)生物危害程度分级
2004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根据其危害性(包括实验室感染的可能性、感染后发病的可能性、症状轻重及愈后情况、有无致命危险及有效的防止实验室感染方法、用一般的微生物操作方法能否防止实验室感染、我国有否此种菌种及曾否引起流行人群免疫力等情况)将感染性微生物分为四级:
1.危害等级 I(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是指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
2.危害等级Ⅱ(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
是指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原体。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3.危害等级 III(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指能引起人类或动物严重疾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
4.危害等级Ⅳ(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
是指能引起人类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或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病原体。
(二)生物危害评估
当实验室活动涉及传染或潜在传染性生物因子时,应进行危害程度评估。危害程度评估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生物因子的种类(已知的、未知的、基因修饰的或未知传染性的生物材料)、来源、传染性、致病性、传播途径、在环境中的稳定性、感染剂量、浓度、动物实验数据、预防和治疗。危害程度评估应由适当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
(三)生物危害评估程序
1.目的通过该程序对本中心所涉及的病原微生物生物进行危害程度评估,得出评估结论,从而对该病原微生物有充分地认识,该结论将指导本中心制定相应微生物操作、仪器设备使用的操作程序与管理规程;潜在危害分析与意外事故处理程序;人员防护及健康保障与监督等程序。
2.范围
临床实验室主要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从事常见病原微生物的鉴定和检测工作,对此类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危害评估主要参照 2006 年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进行。由于临床实验室多数按照 BSL-2 级实验室建设,因此对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不进行分离和培养,一旦有可疑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样本应转交给具有相应安全防护级别的实验室进行。
3.职责和权限
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危害评估,并对评估的结论进行核查和认可并做记录。
评估人员(包括实验室专家、设备专家、设施专家、临床医生及生物安全专家)应该应用自己在本领域丰富的经验,收集与拟进行研究或检测的病原微生物的相关资料以及实验室的性质或职能以及将进行的相关试验的信息,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四)评估程序要求
1.由实验室向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提出对某病原微生物生物危害评估的申请。
2.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接到申请后应立即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危害评估。
3.各专家分工对病原微生物的背景资料(致病性、暴露的潜在后果、自然传播途径、病原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宿主、当地是否能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等)进行收集和分析。
4.专家对拟从事实验活动的危险进行分析。
5.专家综合病原微生物背景资料和拟从事的实验活动危险性分析 , 得出危害评估的结论。
评估结论主要包括 :
(1)根据实验的内容与对各实验环境的分析 , 明确危害来源和危害因素。
(2)进行固有风险评估 , 即未采取任何控制措施之前,如果事故发生可能面临的风险,确定危害产生的后果和产生后果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字分级方式填写固有风险(IR)表。对高度风险的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对中度风险的必须明确后续处理时各人的职责,对低风险的采用常规程序处理。
幻灯 22 的表格显示的是不采用有效的控制措施产生危害的可能性。共 分为5级,等级1是指 少发生,发生的可能性描述为仅在异常情况下可能发生;等级 2 是不大可能发生,发生的可能性描述为有时可能会发生;等级 3 是可能发生,发生的可能性描述为有时很可能会发生;等级 4 是很可能发生,发生的可能性描述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等级 5 是几乎是确定发生的,发生的可能性描述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预计要发。
幻灯 23 表格显示的是固有风险。后果的严重性 分为5种,第一种是不重要,第二种是低度,第三种是中度,第四种是高度,第五种是灾难性。
幻灯 24 显示的是控制措施有效性的评级标准。很好的评级标准是:控制措施符合最佳操作规范,采用明确的标准,时刻得到遵循。高度强调对风险清除、采用替代方式或工程控制手段。合理:有控制措施,但未能时刻得到遵循,可能有不符合最佳操作规范之处。高度强调管理,防护性设备。不足:有部分控制措施甚或没有,未明确采用相应标准,控制措施中没有强调分等级控制的原则。
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概念
1、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目的是避免()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
A、微生物
B、传染性细菌 C、危险生物因子
D、传染性病毒
2、()是指一切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A、生物因子
B、病原体
C、病毒
D、细菌
3、建设部2004年8月3日发布公告,《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自()2004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
A、2003 B、2002 C、2000 D、2004
4、气溶胶一般为()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A、0.001-100μm B、0.001-100mm C、0.1-1000μm D、1-200μm
5、以下对II级生物安全柜的认识,错误的是()
A、有效保护操作人员、样品及环境 B、完全密闭
C、操作区域无菌
D、气体经HEPA滤膜过滤后排放到室内
6、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应在一级和二级实验室基础上增加()
A、胶乳手套
B、呼吸道防护设备
C、洗眼器
D、洗手池
7、以下对生物安全柜和超净台的认识,错误的是()
A、生物安全柜目的是防止生物病菌或试剂溅出安全柜污染实验室和实验员 B、生物安全柜是往里面吹空气
C、超净台是往外吹风
D、超净台目的是保证试验台无菌环境的仪器
8、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如()
A、枯草杆菌
B、格氏阿米巴原虫
C、弓形体
D、感染性肝炎病毒
9、以下哪项不属于III级生物安全柜的特点()
A、100%进气、100%排气
B、完全密闭
C、不需要对实验样品进行保护
D、不得使用超净台操作传染性材料
10、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不适合哪种病菌的研究工作()
A、枯草杆菌
B、格氏阿米巴原虫
C、感染性肝炎病毒 D、沙门氏菌
生物安全在临床实验室管理中的地位及重要性
1、临床上生物安全实验室共分为()级
A、3 B、4 C、5 D、6
2、凡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最好是在()中进行
A、利器盒
B、密闭实验室
C、样本运输箱 D、生物安全柜
3、为了防止采血或制备血图片可能引起意外的划伤或刺伤,可采用以下哪种防护设备()
A、利器盒
B、螺口的带盖瓶子
C、样本运输箱
D、一次性的接种环
4、操作碱性或酸性等腐蚀性化学物品时,为了防止喷溅可能造成的意外伤害,需要以下哪种防护设备()
A、利器盒
B、护目镜、口罩
C、样本运输箱
D、一次性的接种环
5、细菌菌种的运输和储存可能会造成意外泄露,为防止泄漏,运送时一定要采用()
A、利器盒 B、密闭实验室 C、样本运输箱
D、生物安全柜
6、在进行热操作或接种环灭菌时,也可能产生气溶胶,或经口摄入污染,这时要用以下哪种防护设备()
A、利器盒
B、螺口的带盖瓶子
C、样本运输箱
D、一次性的接种环
7、以下对菌种和样本储存的认识,错误的是()
A、最好放在专门的冰箱或储藏柜中
B、双人双锁管理
C、有条件者,最好能安装电子监控 D、应在高温环境下储存
8、经呼吸道传播主要是()
A、支原体 B、气溶胶
C、生物因子
D、真菌
9、以下哪项不属于生物危害的传播途径()
A、经血液
B、经呼吸道
C、经口腔-肠道
D、经黏膜接触
10、如果操作过程中能产生喷溅,需要佩戴除以下哪项外的防护设备()
A、面罩
B、护目镜
C、紧急喷淋装置
D、防护服
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设备及使用要点
1、以下对生物安全柜物品摆放的认识,错误的是()
A、所有物品尽可能放在工作台后部 B、按照污染区到洁净区的方向摆放
C、可产生气溶胶的设备应靠近安全柜的后部
D、前进气格栅不能被纸、仪器设备或者其他物品阻挡
2、生物安全柜操作时的注意事项,认识错误的是()
A、避免胳膊在前开口处快速地移动和频繁进出 B、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操作时,不能说话
C、尽量避免污染物进入洁净区
D、尽量减少操作者身后的人员活动
3、以下对I级生物安全柜的认识,错误的是()
A、没有涡流单向流空气
B、不需要手套箱式操作口 C、可以保护实验对象不受污染
D、排出的气体经HEPA过滤,使柜内保持负压状态
4、以下哪项不属于样本运输箱的特征()
A、不透光
B、坚固,高空落下不易碎
C、能盛放感染物质的防水性一级和二级容器
D、用于吸收溢出物的材料
5、应急消毒喷淋装置在使用中可用大量冷水淋洗污染的部位,淋洗时间至少需要()分钟
A、10 B、40 C、20 D、30
6、二级焚烧室的温度至少应达到()摄氏度
A、100 B、1000 C、800 D、1300
7、工作结束后应将安全柜继续运行至少()分钟来完成净化的过程
A、0.5 B、2 C、1 D、3
8、护目镜的主要作用是()
A、矫正视力
B、纠正色差
C、对生物学危害有保护作用 D、防止液体的飞溅
9、如发生腐蚀性液体或生物危害液体喷溅至工作人员的眼睛时,应该在就近的洗眼台用大量缓流清水冲洗眼睛表面至少()分钟
A、10-15 B、5-10 C、3-5 D、15-30
10、以下对生物安全柜和超净台的认识,错误的是()
A、生物安全柜操作区域是负压
B、超净台是做一般对人体没有直接伤害的常规细菌的操作实验 C、超净台是往里面吸空气
D、生物安全柜一般用于做致病菌、霉菌酵母菌
临床实验室常见感染性物质处理原则
1、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当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不包括()
A、医疗废物产生单位
B、产生日期
C、类别 D、患者姓名及诊断
2、锐利器具(针头、刀片、缝针、输液管、输血管等),应使用()色利器盒盛装
A、蓝 B、黄
C、红
D、黑
3、实验室与医疗传染性/危险性生物的废弃物的初步处理,临床使用最多的是()
A、高压湿热灭菌法
B、煮沸法
C、燃烧法
D、热力消毒法
4、实验室中的废弃物主要为()
A、损伤性废物 B、感染性废弃物
C、药物性废物
D、化学性废物
5、利器盒最多只能装至容量的(),不得超过警戒线
A、70% B、95% C、90% D、80%
6、以下对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认识,错误的是()
A、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防泄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
B、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C、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由医院直接粉碎处理
D、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7、对未处理装袋的危险生物废弃物储存时间不得超过()天
A、3 B、1 C、7 D、5
8、“干热”没有腐蚀性,可用来处理实验器材中许多可耐受()或更高温度2~4h的物品
A、1200℃
B、1600℃
C、120℃ D、160℃
9、《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对利器盒标准的要求,错误的是()
A、能防刺穿,其盛装的注射器针头、破碎玻璃片等锐利器具不能刺穿利器盒 B、利器盒整体颜色为红色,在盒体侧面注明“损伤性废物”
C、利器盒规格尺寸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D、利器盒要易于焚烧
10、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A、2天
B、1天
C、12小时
D、5天
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及评估程序解读
1、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于()年5月28日颁布
A、2004 B、2002 C、2001 D、1999
2、NIH/CDC联合出版的《微生物学及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准则》现已推出了第()版
A、2 B、4 C、3 D、6
3、科技部组织制定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于()年5月12日颁布施行
A、2004 B、2003 C、2001 D、1999
4、临床实验室生物危害评估后果的严重性分为()种
A、3 B、4 C、5 D、6
5、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属于危害等级中()级
A、III B、I C、Ⅱ
D、Ⅳ
6、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属于危害等级中()级
A、Ⅳ
B、I C、Ⅱ
D、III
7、()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A、中国
B、印度
C、韩国 D、美国
8、能引起人类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或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病原体,属于危害等级中()级
A、III B、I C、Ⅳ
D、Ⅱ
9、()的实施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建筑技术方面缺乏统一标准的局面
A、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 B、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C、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D、消毒技术规范
10、不采用有效的控制措施产生危害的可能性,共分为()级
A、3 B、4 C、5 D、6
第二篇: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
一、实验室活动中如何清除手部污染
1.处理完危害性材料和动物后、离开实验室前都要洗手。
2.一般用普通的肥皂盒水冲洗就可以,但在高度危险的情况下,建议使用杀菌肥皂。手要完全抹上肥皂,搓洗至少10秒,用干净水冲洗后再用干净的纸巾或毛巾擦干。
3.洗完手后,应使用纸巾或毛巾来关上水龙头,以防止再度污染洗净的手。
二、如何应对菌毒种的溅出污染
1.如果传染材料溅在眼和面部,应立即到洗眼处冲洗3秒钟,当事人立即停
止工作,撤出,隔离观察和预防治疗。
2.如果传染材料溅在地上应,立即用消毒液消毒,对室内用喷雾消毒,停止工作撤出,对当事人隔离观察和预防治疗。实验室封闭24小时后再消毒,间隔24小时后可继续工作。
3.如果传染材料溅在生物安全柜内,可用消毒纱布遮盖,可继续工作。
4.如果传染材料溅在衣服上应立即停止工作,更换防护服后继续工作。
三、感染性物质破碎或溢出的应急措施
1.应当立即用布或纸巾覆盖瓶子或容器等含有感染物的破碎物品以及培养
物等溢出感染物。在上面倒上消毒剂,至少30秒后将布、纸巾以及破碎物品清理掉。玻璃碎片应用镊子清理。最后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
2.如果用簸箕清理破碎物,应当对它们进行高压或放在有效的消毒液内浸 泡24小时。用于清理的布、纸巾和抹布等应当放在污染物容器内。
四、实验室活动中如何正确使用手套
1.所戴手套无漏损。
2.戴好手套后可完全遮住手及腕部,如必要可覆盖实验室罩服或外衣的袖子
3.在撕破、损坏或怀疑内部受污染时更换手套。
4.手套为实验室工作专用。
5.在工作完成或中止后应消毒、摘掉并安全处置。
第三篇:实验室与生物安全单选题汇总
1, 普通环境动物实验设施,温度要求16-26℃,相对湿度为40-70%,换气次数为(),落下菌数≤30个/皿等,饲料、饮水和垫料要求不被污染,饲养室内要有防鼠、防虫等措施。
A.10-15次/h B.8-10次/h 145 C.8-15次/h D.10-20次/h 2, 隔离系统是以隔离器为主体及其附属装置组成的饲养系统。要求送入隔离器的空气需经超高效过滤,换气次数为每小时(),洁净度达到100级,饲料、饮水、垫料、笼具等都应高压高温灭菌。
A.10-20次 B.20-30次 C.30-40次 D.20-50次 145 3, 屏障系统实验动物设施内送入的空气需经初、中、高效三级过滤,洁净度达到10000级,换气次数每小时为(),相对湿度为40-70%,温度为20-25℃。
A.10-15 B.10-20 145 C.20-30 D.20-50 4, 通常用1000mg/L的有效氯对被标本污染表面进行消毒,其消毒时间应为()
A.10分钟 41 B.20分钟
C.45分钟 30-60m D.2小时
5, 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的一般要求不包括()
A.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 B.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戴上手套 C.实验室工作人员禁止留长发 63 D.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穿着遮盖前身的长袖隔离服或长袖长身的工作服 6, 操作玻璃器具时应遵循下列下述安全规则,其中哪项除外?
A.不使用破裂或有缺口的玻璃器具
B.不用猛力取下玻璃试管上的塞子,粘紧的试管可用刀切开分离 C.接触过传染性物质的玻璃器具,消毒之前,应先行彻底的清洗 77 D.破裂的玻璃器具和玻璃碎片应丢弃在有专门标记、单独的、不易刺破的容器里 7, 对血液成分手工分离技术的管理要求包括()
A.用单袋非密封系统进行分离时,可在普通洁净房间进行 B.成分血制备须使用一次性全封闭塑料采血器材 C.制备成分血的全血可有凝块及溶血
? C.制备成分血的全血可有凝块及溶血
8, 对采血室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不正确的说法有()
A.选择消毒处理后采血之前进行采样 B.室内面积 >30m2,设一对角线取3点 ? C.室内面积 ≥30m,设东、西、南、北、中5点 D.每个测定点放置普通营养琼脂培养皿一个,暴露5min 9, 在有传染性血液样本操作时要求做到哪项? 2 A.穿实验室防护服
B.离开实验室时应脱去防护服 C.摘除手套应彻底洗净双手 D.以上都是 95 10, 基因工程的安全等级分为I、II、III和IV,A.从事安全等级I和II的基因工程生物实验研究,可自由进行 B.从事安全等级III和IV的基因工程生物实验研究,可自由进行
C.从事安全等级III和IV的基因工程生物实验研究,应由单位生物安全小组批准
D.从事安全等级III和IV的基因工程生物实验研究,应由单位生物安全小组和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批准 138 11, 对于基因工程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A.技术人员不参与 B.学生不参与 C.进修人员不参与
D.所有实验室人员都应参与 135 12, 关于化学废弃物的收集与处置,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对于可以明显区分的液相,如水相与有机相,则应该分别倒入相应的或是相近的废弃物容器中 B.将多数废弃物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系统 250 C.将无机酸中和至pH=6~10,再排入城市下水道系统 D.将碱中和至pH=6~10,再排入城市下水道系统
13, 发生化学品事故后,首先应迅速将警戒区内的无关人员(),以免人员伤亡。(2分)A.集中 B.稳定
C.撤离 D.保护好 ?
14, 事故性污染的清除不正确的方法是()
A.皮肤P污染可用温肥皂水清洗 188 B.污染不严重的工作服可用洗涤剂浸泡后清洗 C.污染严重的工作服按放射性废物处理
D.被半衰期较长的核素污染且不易去污按放射性废物处理 15, 电离辐射所致出血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是()A.凝血功能障碍 B.血管通透性增加
C.血小板的数量减少和功能低下 D.以上都对 207 16,()的出台切实把实验室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A.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B.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3? C.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
D.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17, 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对不同实验操作的防护水平以及运输的包装要求进行了具体规定。
A.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29 B.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C.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32D.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18, 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需要的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装备不包括:()A.实验室如有可开启的窗户,应设置纱窗 B.工作人员在实验时应穿工作服,戴防护眼镜 C.工作人员手上有皮肤破损或皮疹时应戴手套
D.生物安全柜等专用安全设备 18-19 19, 对于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要求,其中错误的是:()
A.实验室门应带锁并可自动关闭,有可视窗
B.实验室内应使用专门的防护服,离开实验室时,不能穿着离开到其他任何场所,用过的防护服应先在实验室内消毒后清洗或丢弃
C.需戴手套时,工作完全结束后方可除去手套,可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 19 D.应配备进行各种消毒处理和紧急处理的设施,如高压蒸汽灭菌器、洗眼设施等
20, 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当在()小时内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1 11 B.2 C.3 D.4 21, 压力饱和蒸汽灭菌是对实验材料进行灭菌的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下列哪个组合不可以确保正确装载的高压灭菌器的灭菌效果:()
A.134℃、3分钟 B.126℃、5分钟 10 C.121℃、15分钟 D.115℃、25分钟
22, 抗菌剂的定义中,以下哪个是正确的?()A.能够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但不足将其杀灭的物质
B.能够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它们生长和繁殖的制剂 40 C.能够杀死微生物的化学品或化学混合物 D.用于杀死微生物和孢子的化学品或化学混合物 23, 以下哪项不属于物理消毒灭菌方法?()A.紫外线照射 B.高压蒸汽灭菌 C.焚烧
D.熏蒸 40 24,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对实验室防护服的要求不包括()
A.实验室应确保具备足够的有适当防护水平的清洁防护服可供使用 B.污染的防护服应于适当标记的防漏袋中放置并搬运
C.每隔适当的时间应更换防护服以确保清洁,被危险材料污染应立即更换 D.必须使用塑料围裙或防液体的长罩服 27 25, 生物安全实验室培养物、感染性物质破碎及溢出在台面、地面和其他表面,正 确的措施不包括()
A.立即用合适的消毒剂喷雾消毒 48 B.用布或纸巾覆盖并吸收溢出物,向纸巾上倾倒合适的消毒剂,并立即覆盖周围区域,从溢出区域的外围开始,向中心进行处理,作用30 分钟后,将所处理物质清理掉 C.含有碎玻璃或其他锐器,则要使用簸箕或硬的厚纸板来收集处理过的物品,并将它们置于可防刺透的容器中以待处理
D.对溢出区域再次清洁并用消毒剂消毒
1, 下列传染病应按甲类传染病管理,但不包括:()(1分)B.霍乱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D.皮肤炭疽 16 2, 洗手/清除手部污染时,其中错误的操作是()。(1分)A.处理生物危害性材料时,只要可能均必须戴合适的手套
B.即使戴有合适的手套,在处理完生物危害性材料和动物后以及离开实验室前均必须洗手
C.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用普通的肥皂和水彻底冲洗以清除手部污染,但在高度危险的情况下,应使用杀菌肥皂或酒精洗手器喷洒酒精洗手;手要完全抹上肥皂或喷洒上酒精,搓洗至少10 秒钟,用干净水冲洗后再用干净的纸巾或毛巾擦干(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暖风干手器)
D.推荐使用脚控、肘控或感应的水龙头;如果没有安装,可用手关上水龙头 45 3, 常规微生物操作规程中的安全操作要点,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1分)A.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
B.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 C.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不必进行灭菌 33 D.以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
4, 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1分)A.2小时 网上 B.3小时 C.4 小时 D.5小时
5, 关于生物安全实验室良好内务行为,其中错误的是()。(1分)A.禁止在工作场所存放可能导致阻碍和绊倒危险的大量一次性实验材料
B.所有用于处理污染性材料的设备和工作表面在每次工作结束、有任何漏出或发生了其它污染时应使用适当的试剂清洁和消毒
C.对漏出的样本、化学品、放射性核素、培养物或其它材料应在风险评估后清除并对涉及区域去污染;清除时应使用经核准的安全预防措施、安全方法和个人防护装备
D.保持了良好内务行为后,可不必制定发生事故或漏出导致生物、化学品或放射性核素污染时,设备保养或修理之前对每件设备去污染、净化和消毒的专用规程 53 6,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运输方式不包括:()。(1分)A.应当通过陆路运输 B.可以通过水路运输
C.紧急情况下运输或者需要运往国外的,可以通过民用航空运输 D.地区内运输可通过公共电(汽)车和城市铁路运输 31 7, 关于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责任,其中错误的是()。(1分)A.食品、饮料及类似物品只应在指定的区域中准备和食用 B.实验室内禁止吸烟
C.禁止在工作区域内使用化妆品和处理隐性眼镜,长发应束在脑后,工作时若戴有戒指、耳环、手表、手镯、项链和其它珠宝应将其置于个人防护装备内 ? A.鼠疫 D.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免疫以预防其可能被所接触的生物因子感染,应按有关规定保存免疫纪录和免疫前血清
8, 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备的条件,其中不正确的是:()。(1分)A.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 B.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 C.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
D.具有疑似某种病原微生物感染症患者整个临床病期均可采集样本 29 9, 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的单位及接诊医务人员,发现由于实验室感染而引起的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的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在()
小时内报告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1分)A.1 B.2 32 C.3 D.4 10, 需运进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标本、运出实验室灭活的物品或生物活性物质的包装,不正确的是()。(1分)
A.将有关物品放在大小适合的带螺旋盖内有橡胶圈的塑料管里,拧紧;直接在塑料管上用油性记号笔写明样本的种类、时间、编号、姓名等
B.放入大小适合的塑料袋内密封,每袋装一份物品
C.将标本有关信息填在标本送检登记表,连同塑料管用另一塑料袋密封;运出实验室灭活的物品或生物活性物质的信息表则需通过传真或其它无污染手段传出 D.所用密闭容器的外表面视情况印制生物危险标识 31 11, 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对不同实验操作的防护水平以及运输的包装要求进行了具体规定。(1分)A.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29 B.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C.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D.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12,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手套的要求不包括()。(1分)
A.应在实验室工作时可供使用,应对所涉及的危险提供足够的防护,以防生物危险、化学品、辐射污染,冷和热,产品污染,刺伤、擦伤和动物抓咬伤等
B.所戴手套无漏损,戴好手套后可完全遮住手及腕部,如必要,可覆盖实验室长罩服或外衣的袖子 C.在撕破、损坏或怀疑内部受污染时应更换手套
D.为提供足够的保护,试验中接听电话或临时离开实验室可始终穿戴(原来的)手套 27 13, 下列消毒剂可用于皮肤的消毒,但()除外。(1分)A.乙醇
B.季铵盐类化合物 C.酚类化合物如三氯生 D.戊二醛 42 14, 负责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区活动的管理责任人()应对实验室的标准操作程序至少评审和更新一次。(1分)A.每季度 B.半年 C.每年 51 D.每两年 15, 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域内,能同时从事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的种类数目为:()。(1分)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6, 在我国的《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中,规定在颁布实施我国Ⅱ级生物安全柜有关标准之前,进口的Ⅱ级生物安全柜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生产国无相关标准的产品不得进口使用。(1分)A.生产国 14 B.中国 C.美国
D.世界卫生组织
17, 在进行感染性材料操作时,若发生生物安全柜外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放,错误的应急操作是:(1分)A.立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生物安全负责人
B.在未得到实验室负责人和生物安全负责人许可前,有关实验人员不得撤离相关区域 47 C.任何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咨询
D.在一定时间内严禁人员入内,并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
18, 实验动物生产、使用许可证每()发放一次,取得许可证的单位,必须接受每年的复查,复查合格者,许可证继续有效。(1分)A.1年 B.2年 C.3年 D.5年 146 19, 实验动物使用单位在实验()
须向实验者提供《实验动物设施使用证明》。(1分)A.开始前 B.进行中 C.结束时 151 D.结束后3个月
20, 按照2001年实验动物国家标准,()
不能在普通环境动物实验室开展实验。(1分)A.犬 B.猴 C.大鼠 145 D.兔
21, 从事实验动物繁育工作时,应当取得()
核发的《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实验动物工作人员应当持有《实验动物技术人员岗位资格认可证书》。(1分)A.卫生厅 B.农业厅 C.科技厅 149 D.检疫局
22, 2002年,广东省科技厅等()大厅局制定《广东省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细则(试行)》。A.6 B.7 C.8 144 and 164 D.9 23, 隔离系统是以隔离器为主体及其附属装置组成的饲养系统。要求送入隔离器的空气需经超高效过滤,换气次数为每小时20-50次,洁净度达到(100)级146,饲料、饮水、垫料、笼具等都应高压高温灭菌。(1分)A.B.C.D.24, 实验动物使用环境设施应当符合相应实验动物等级标准的要求,()
进行SPF级、清洁级的大、小鼠等小动物的实验。(1分)A.普通系统 B.亚屏障系统 C.屏障系统 151 D.隔离系统
25, 转基因作物首次产业化的时间是()。(1分)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121 D.21世纪初
26, 基因工程废弃物同其他废弃物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1分)A.基因工程废弃物存在更大的毒性 B.基因工程废弃物存在潜在危害性 141 C.基因工程废弃物的危害更直接 D.二者没有差异
27, 基因工程生物的危险是()。(1分)A.直接的 B.潜在的 141 C.不存在的 D.单一的
28, 要重视基因工程生物安全的科学普及和培训教育,加强生物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是因为:()。(1分)
A.基因工程是高新技术
B.公众参与既是基因工程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因工程技术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137 C.基因工程非常不安全 D.基因工程体对人类健康有害
29, 影响影响生物学作用的辐射源相关因素包括()。(1分)A.辐射种类
B.照射次数与照射部位 C.照射方式与面积 D.以上都对 202-204 30, 关于放射性制剂的保管不正确的是()。(1分)A.在合适的条件进行储存 B.必要时进行分装保管
C.严禁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储存在同一场所
D.可与与各类放射自显影的感光材料、自显影的标本保存在同一场所。186 31, 初始强度为50mCi的125I(半衰期60天)放置30天后其强度为()。(1分)A.40mCi B.37.5mCi 177 C.25mCi D.12.5mCi 32, 表示放射性浓度的单位是()。(1分)A.Bq/ml 182 B.uCi/g C.dpm/mg D.cpm/mg 33, 电离辐射所致出血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是()。(1分)A.凝血功能障碍 B.血管通透性增加
C.血小板的数量减少和功能低下 D.以上都对 207 34, 灭火器应放置在()。(1分)A.易于取用的地方 ? B.隐蔽的地方 C.远离实验室的地方 D.试剂室内
35, 关于易燃液体安全标志的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1分)A.底色为粉红色 附图12-5 B.底色为红色
C.图形为火焰(黑色或白色)D.文字为黑色或白色
36, 按理化性质和危险性分类,危险化学品分为()类(1分)A.10 B.7 222 C.5 D.3 37, 四氯化碳、氯仿、二氯乙烷、溴甲烷、溴乙烷、碘乙烷等()。(1分)A.对肾功能无损害作用
B.在体内的浓度低时,无损害作用 C.对肾功能有严重损害作用 229 D.能与食物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被排出体外,因而无损害作用 38, 关于高压气体钢瓶使用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1分)A.高压气体钢瓶应于容器上明显标出图示、成份、危害注意事项等标示
B.高压气体钢瓶应置于通风良好的场所、隔离热源并避免日光照射、温度保持于40℃ 以下 C.各类高压气体钢瓶的减压阀可以通用 237 D.高压气体钢瓶放置时需有安全固定措施或置于气瓶柜中,以防地震时发生危害且放置场所应明确标示 39, 关于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1分)A.不带静电
B.晃动一下气瓶时即产生静电 C.气瓶须有接地装置 D.从管口破损处高速喷出时,由于强烈的摩擦作用,会产生静电 224 40, 有毒化学品进入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下列限值中错误的是()(1分)待定
A.经口摄取半数致死量为:固体LD50≤500 mg/kg、液体LD50≤2000 mg/kg 正确 227 B.经口摄取半数致死量为:固体LD50≤800 mg/kg、液体LD50≤2000 mg/kg C.经口摄取半数致死量为:固体LD50≤800 mg/kg、液体LD50≤2500 mg/kg D.经皮肤接触24小时,半数致死量LD50≤1000 mg/kg;粉尘、烟雾或蒸气吸入1小时,半数致死量LC50≤10 mg/L 41, 三氧化二砷属于()。(1分)A.无机剧毒品 ? B.有机剧毒品 C.无机毒害品 D.有机毒害品
42,()应当参与事故预防工作和担当责任。(1分)A.用人单位 B.员工本身
C.用人单位和员工本身两方面 ? D.保卫部门
43,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使用注意事项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1分)A.标签的粘贴、挂拴、喷印应牢固,保证在运输及储存期间不脱落、不损坏
B.标签应由生产企业在货物出厂前粘贴、挂拴、喷印。若要改换包装,则由改换包装单位重新粘贴、挂拴、喷印标签
C.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容器或包装,在经过处理并确认其危险性完全消除之后,方可撕下标签,否则不能撕下相应的标签
D.标签附于产品包装容器内,由用户开启使用时粘贴于包装容器外 232 44, 易燃液体的安全使用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1分)A.易燃液体的供给量应控制在有效并安全进行实验的最小量 B.可用冰箱进行低温储存 238 C.应在专门的储藏室或通风橱内从储藏罐里倒出易燃液体 D.加热易燃液体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且不能使用明火加热
45, 使用移液管和移液辅助器应遵循以下准则,其中哪项除外?(1分)A.所有移液管应带有棉塞以减少移液器具的污染 B.不能向含有感染性物质的溶液中吹入气体
C.污染的移液管应该完全浸泡在盛有适当消毒液的防碎容器中 D.盛放废移液管的容器可以放在生物安全柜 必须34 46, 危险性化学品不包括()?(1分)A.易燃性化学品 B.有毒性化学品 C.致癌性化学品 222 D.腐蚀性化学品
47, 感染性废料的处置最常采用的方法是()?(1分)A.焚烧和填埋 B.焚烧和灭菌 83 C.填埋和灭菌 D.消毒和焚烧
48, 血清的分离过程中,下列哪一项属于不当操作?(1分)A.佩戴手套以及眼睛和黏膜的保护装置 B.血液和血清应当小心吸取,不能倾倒 C.使用过的移液管应立即灭菌清洗 75 D.标本喷溅或溢出时,应用适当的消毒剂来清洗
49, 实验室所有事件报告应形成文件,内容不包括下列哪项?(1分)A.事件的责任调查 52 B.事件的原因评估
C.预防类似事件发生的建议 D.事件的详细描述
50, 感染性废物的管理程序应包括下列哪些内容?(1分)A.指定专人负责和协调感染性废物的管理 B.建立隔离、包装、转运、保存和处置程序 C.建立审核及质量保证程序 D.以上都是 82-83 51, 清洁区所用消毒液的有效氯浓度是()?(1分)A.400mg/L B.450mg/L C.500mg/L 62 D.600mg/L 52, 固型废物的管理包括下列哪项内容?(1分)
A.对纸、玻璃、食物和其他可生物将解的有机物应尽可能进行回收 85 B.就地焚烧可减少90%的废物体积和杀灭大量感染因子 C.在指定的地点进行掩埋 D.不能与日常废物一起丢弃
53, 依据菌种危险程度的大小,我国将菌种分为四类,其中二类菌种是指实验室感染机会较多,感染后的症状较重并危及生命,发病后不易治疗及对人群危害较大的传染病菌种,下列哪些细菌属于一类菌种?(1分)
A.布氏菌 B.肉毒梭菌 C.结核分枝杆菌 D.鼠疫耶尔森菌 ? 1.ISO15489是
A《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 B.《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C.《实验室 生物安通用要求》 D.以上都对 答案:A 2.为了实施质量体系
A.在与质量活动有关的部门和岗位上都使用相应的有效版本文件 B.及时撤出失效文件 C.及时撤出作废文件 D.以上都对 答案:D 3.实验室对质量体系运行全面负责的人是: A.最高管理者 B.质量负责人 C.技术负责人 D.专业实验室组长 答案:A 4.下列活动中的哪一项必须有与其工作无直接责任的人员来进行? A.管理评审者 B.合同评审者 C.监督检验 D.质量体系审核 答案:D 5.进行现场质量体系审核的主要目的是 A.修改质量手册
B.检验质量体系文件的实施情况 C.修改程序文件
D.寻找质量体系存在的问题 答案:B 6.实验室的客户请一个有资格的机构对该实验室进行质量体系审核,这种审核称为 A.第一方审核 B.第二方审核 C.第三方审核 D.以上都对 答案:C 7.审核过程中确定中确定的不符合项必须 A.记录
B.备受审核方管理层认可 C.第三方审核 D.第一方审核 答案:B 8.有时工作急需,所采购的物资或在校准/检测过程中的消耗品来不及检验或沐浴合适的仪器,又不能确定质量的,在此种情况下 A.仍不准投入使用
B.应充分相信供应商出具的合格证或充分相信校准/检测操作员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可以投入使用 C.要经实验室授权人审批后,做好记录和标识后方可放行使用 D.经实验室授权人审批后,可以不做记录和标识后就可放行使用 答案:C 9.对仪器设备的审查主要是审查 A.校准/检测检测证书的合法性 B.量值溯源结果的有效性 C.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的完整性 D.以上都对 答案:B 10.通常一般医院实验室属生物安全几级实验室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B 11.“患者准备”是: A.检验程序内容 B.预防措施 C.检验前程序内容 D.检验后程序内容 答案:C 12.对于测量设备
A.只有经授权的人才可操作设备 B.只有实验室主任才可操作设备
C.进入实验室的人,只要按照说明要求都可操作设备 D.各实验室组长都可操作设备 答案:A 13.医学实验室是
A.以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
B.对来自人体材料进行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血液学、临床免疫学、临床细胞学等检验的实验室 C.实验室可以提供其检查范围内的咨询性服务 D.以上都是 答案:D 14.对质量体系的总要求可以归纳为
A.写你所做的(应该做到的事情一定要写成文件)B.做你所写的(写入文件的内容一定要做到)C.记你所做的(做到的事情一定要有记录)D.以上都对 答案:D 15.GB19489-2004《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规定实验室个人责任 A.可以在工作区域内使用化妆品和处理隐形眼镜
B.在工作区域内可以佩带戒指、耳环、腕表、手镯、项链和其他珠宝 C.可以在工作区域中喝水
D.个人物品、服装和化妆品不应该放在有规定禁放的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 答案:D 16.GB19489-2004《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规定实验室安全工作行为
A.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即使带手套也应立即洗手 B.工作人员离开实验室可以带手套出实验室 C.摘除手套,使用卫生间前后可以不用洗手 D.可以带手套吸烟 答案:A 17.GB19489-2004《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规定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免疫状态 A.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免疫以预防其可能被所接触的生物因子的感染,并应按规定保存免疫记录 B.实验室工作人员每年都应做健康查体,可以不保存记录 C.健康记录可以公开
D.工作人员健康查体的血清不必保存 答案:A 18.关于利器处理应该
A.禁止用手对任何利器剪刀、弯、折断、重新戴套 B.安全工作行为应尽可能减少使用利器和尽量使用替代品 C.尖锐利器用后应弃于利器盒中,在内容物达到2/3前置换 D.以上都对 答案:D 19.Ⅱ级生物安全柜用于保护 A.操作者、样品和环境 B.柜内可以使用明火
C.产生气溶胶的操作,不需要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D.以上都不对 答案:A 20.质量体系文件包括
A.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标准操作规程和记录 B.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C标准操作规程和记录 D.程序文件和标准操作规程 答案:A 21.同一批号浓度的质控品,对于血糖在A实验室20天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CV1)为3.2%,B实验室20天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CV2)为2.1%。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对于血糖的精密度,A实验室大于B实验室 B.对于血糖的精密度,A实验室等于B实验室 C.对于血糖的精密度,B实验室高于A实验室 D.对于血糖的精密度,B实验室高于A实验室难以比较 答案:C 22.在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假失控概率不应超过: A.5% B.1% C.0.01% D.0.05% E.0.3% 答案:A 23.假定血糖在常规实验室20天测定的质控结果的均数为5.6mmol/L,标准差为0.5 mmol/L;第一个月在控数据的平均数为5.4 mmol/L,标准差为0.2mmol/L;累积数据计算的平均数为5.5mmol/L,标准差为0.3mmol/L。在第一个月的室内质控数据中,7.2 mmol/L应判断为: A.在控 B.失控 C.警告
D.±2S范围内
答案:B 24.某一实验室血糖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其测定结果为5.25mmol/L,靶值为5.0mmol/L,其偏倚为: A.1% B.10% C.5% D.2%
答案:C 25.用于校正决定性方法,评价及校正参考方法的标准品为 A.一级标准品 B.二级标准品 C.三级标准品 D.控制物 答案:A 26.一般认为用于确诊实验的分析方法希望有 A.高灵敏度 B.高特异性 C.重复性好 D.总有效率高
答案:B 27.重复性实验是考查候选方法的 A.随机误差 B.操作误差 C方法误差
D.比例系统误差
答案:A 28.在正常人群中测某正态分布的生化指标,多少人测得值在 ±3SD中 A.99.73% B.50% C.68.27% D.95.45% 答案:A 29.假定血糖在常规实验室20天测定的质控结果的均数为5.6mmol/L,标准差为0.5mmol/L;第一个月在控数据的平均数为5.4 mmol/L,标准差为0.2 mmol/L;累积数据计算的平均数为5.5 mmol/L,标准差为0.3 mmol/L。第二月份单值质控图的警告线 A.4.9~6.1 mmol/L B.5.0~5.8 mmol/L C.4.6~6.4 mmol/L D.5.2~5.8 mmol/ 答案:A 30.某一实验室血糖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其测定结果为5.25 mmol/L,靶值为5.0 mmol/L,其评价范围为靶值±10%。可将此次测定结果判断为 A.不可接受 B.不在控 C.不满意 D.可接受 答案:D 31.随机误差的统计规律性,主要可归纳为 A.对程性 B.有界性 C.单峰性 D.以上都对 答案:D 32.考查候选方法的准确性应选用的评价试验为 A.重复性试验 B.对照试验 C.干扰试验 D.回收试验 答案:D 33.干扰试验中加入干扰物形成的误差是 A.随机误差 B.操作误差 C.方法误差 D.恒定系统误差 答案:D 34.对同一分析项目,连续两次活动或连续三次中的两次活动未能达到满意的成绩则称为 A.不满意的EQA成绩 B.满意的EQA成绩 C.成功的EQA成绩 D.不成功的EQA成绩 答案:D 35.在临床化学室间质评某次活动中,对于钾五个不同批号的结果,其中有一个批号结果超过规定的范围,其得分应为 A.80% B.100% C.60% D.90% 答案:A 36.以下关于医学决定水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来确定某种疾病 B.可用来确定某种疾病 C.就是参考值的另一种说法
D.若高于或低于该值,应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 答案:C 37.诊断试验的阳性预示值是指
A.某一试验用于无病的试者时所得真阴性的比例 B.某病患者的诊断试验为真阳性的比例 C.受试人群中真阳性的百分率 D.受试人群中真阴性的百分率
答案:C 38.最佳条件下的变异(OCV)与常规条件下的变异(RCV)的关系是 A.OCV>RCV B.OCV D.可利用外加的物质来测出 答案:C 44.室内质量图中 ±3s表示 A.4.5%的质控结果在此范围之外 B.1%的质控结果在此范围之外 C.2%的质控结果在此范围之外 D.0.3%的质控结果在此范围之外 答案:D 45.室内质控中最初求取均值的样本数不能少于 A.200 B.50 C.150 D.20 答案:D 46.计算血糖20天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其均值为5.0mmol/L,标准差为0.25mmol/L,其变异系数为 A.5% B.4% C.3% D.2% 答案:A 47.血糖样品在甲医院测定在正常范围,乙医院测得结果异,后经核查,乙医院所用标准液已变质,这种误差属于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偶然误差 D.偶然误差 答案:A 48.室内质控主要是评价检测系统的: A.精密度 B.准确度 C.系统误差 D.随机误差 答案:A 49.室间质评主要是评价检测系统的: A.准确度 B.精密度 C.系统误差 D.随机误差 答案:A 50.检测系统是指完成一个检测项目所涉及的: A.仪器、试剂 B.校准品、操作程序 C.质量控制 D.以上都对 答案:D 51.精密度是指: A.测量结果中的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 B.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 C.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D.可以直接测量 答案:A 52.准确度(accuracy)是指测量结果中 A.测量结果中的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 B.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 C.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D.可以用数字来表示 答案:B 53.随机误差的特点是: A.随机误差是一类不恒定的、随机变化的误差 B.是恒定的误差 C.对检验结果影响大 D.呈偏态分布 答案:A 54.系统误差的特点是: A.系统误差的值或恒定不变 B.没有一定规律 C.对检验结果影响不大 D.无法消除和控制 答案:A 55.精密度与准确度关系是: A.精密度高,试验结果就准确 B.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C.任何情况下,精密度和准确度都是一致的 D.只有在消除了系统误差之后,此时精密度越高,准确度也就越高。答案:D 56.Levey-Jennings质控图的优点是: A.简便易行,在均值和标准差已知后,它允许直接在图上画出单个质控测定值 B.没有假失控率 C.对误差识别特异性高 D.是最精确的质控方法 答案:A 57.当发现失控信号时,采用什么步骤去寻找原因? A.立即重测定同一质控品 B.新开一瓶质控品,重测失控项目 C.进行仪器维护,重测失控项目。重新校准,重测失控项目。请专家帮助。D.以上都对 答案:D 58.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 A.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B.遵守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患者死于并发症。 C.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D.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答案:A 59.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 A.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B.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C.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D.以上都对 答案:D 60.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 A.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 B.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C.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当事者可以处理这些证据。D.应该按A和B处理。 答案:D 61.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 A.血液进行封存保留,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B.患者的血样可以丢弃 C.供血者的血样可以丢弃 D.以上都对 答案:A 62.化验单(检验报告)是: A.不是法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 B.法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 C.可以任意修改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63.《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A.1989年2月21日起施行 B.自2002年2月20日起施行 C.自2004年8月28日起施行 D.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答案:D 64.《新传染病防治法》 A.1989年2月21日起施行 B.自2004年8月28日起施行 C.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D.自2004年8月28日起施行 答案:C 65.关于《新传染病防治法》,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B.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属于乙类传染病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属于甲类传染病 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甲类传染病 答案:A 1.下列不属于实验室一级防护屏障的是: (D)18 A生物安全柜 B 防护服 C口罩 D 缓冲间 2.下列哪项措施不是减少气溶胶产生的有效方法: (B)? A 规范操作 B 戴眼罩 C 加强人员培训 D 改进操作技术 3.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须有不少于2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下哪种运输方式目前是不允许的(A)31 A 城市铁路 B 飞机 C 专车 D 轮船 4.国务院颁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是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所依据的主要法规,该法规是何时公布的?(B)3 A 2004年12月1日 B 2004年11月12日 C 2005年1月1日 D 2005年6月1日 5.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必须配备的设备是 (C)19 A 生物安全柜、培养箱 B 生物安全柜和水浴箱 C 生物安全柜和高压灭菌器 D离心机和高压灭菌器 6.PCR实验室要求严格分区,一般分为以下四区 (B)? A 主实验区、样本臵备区、产物扩增区、产物分析区 B 试剂准备区、样本臵备区、产物扩增区、产物分析区 C 主实验区、样本臵备区、产物扩增区、试剂准备区 D 主实验区、试剂准备区、产物扩增区、产物分析区 7.作为甲类传染病的霍乱进行大量活菌的实验操作应该在哪种级别的实验室? (D)? A BSL-1 B BSL- 2C BSL-D BSL-4 8.生物安全柜操作时废物袋以及盛放废弃吸管的容器放臵要求不正确的(B)? A 废物袋以及盛放废弃吸管的容器等必须放在安全柜内而不应放在安全柜之外 B 因其体积大的放在生物安全柜一侧就可以 C 污染的吸管、容器等应先在放于安全柜中装有消毒液的容器中消毒1h以上,方可处理 D 消毒液后的废弃物方可转人医疗废物专用垃圾袋中进行高压灭菌等处理 9.避免感染性物质扩散实验操作注意点 (D)23 A 微生物接种环直径应为2~3mm并且完全闭合,柄的长度不应超过6cm B 应该使用密闭的微型电加热灭菌接种环,最好使用一次性的、无需灭菌的接种环 C 小心操作干燥的痰标本,以免产生气溶胶 D 以上都是 10.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泄露时,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B)内向有关部门报告。32 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 D 4小时 11.生物安全柜在使用前需要检查正常指标,不包括(A)c 25-26 A 噪声 B 气流量 C 负压在正常范围 D风速 12.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抗力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B)? A 细菌芽孢、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孢子、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B 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C 细菌芽孢、分枝杆菌、真菌孢子、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D 真菌孢子、细菌芽孢、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13.干热灭菌效果监测应采用(B)作生物指示物 ? A 嗜热脂肪杆菌芽孢 B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C 短小芽孢杆菌 D 粪链球菌 14.一本实验原始记录本的封面被细菌污染,适宜的消毒方法是: (D)? A干烤 B高压蒸汽灭菌法 C 75%酒精浸泡 D紫外线照射 15. 接收感染性物质标本应由 人进行? (B)? A 1 B 2 C 3D 4 16.脱卸个人防护装备的顺序是(A)? A 外层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口罩帽子→内层手套 B 防护眼镜→外层手套→口罩帽子→防护服→内层手套 C 防护服→防护眼镜→口罩帽子→外层手套→内层手套 D 口罩帽子→外层手套→防护眼镜→内层手套→防护服 17.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硬件设施方面必须具备的条件(D)19 A 送排风系统 B 三区两缓布局 C UPS电源 D 自动闭门系统 18.生物安全柜内少量洒溢,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属于 (B)? A 严重差错 B一般差错 C 一般实验室感染事故 D严重实验室感染事 19.全自动高压灭菌器的使用哪项是正确的(B)? A 同类物品装放一起 B 液体和固体物品分开存放 C 敷料与器械同时灭菌时,应将敷料放在下层 D 常用各种物品的灭菌时间(110-121℃)20-30min 20.下列哪种不是实验室暴露的常见原因 (C) A 因个人防护缺陷而吸入致病因子或含感染性生物因子的气溶胶 B 被污染的注射器或实验器皿、玻璃制品等锐器刺伤、扎伤、割伤 C 在生物安全柜内加样、移液等操作过程中,感染性材料洒溢 D 在离心感染性材料及致病因子过程中发生离心管破裂、致病因子外溢导致实验人员暴露 2、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由不少于()的专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A、1人 B、2人 C、3人 D、4人 3、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颁发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证书,证书有效期为()年。?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4、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 A、1名 B、2名 C、3名 D、4名 5、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年。? A、10 B、20 C、30 D、40 6、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臵单位,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资料至少保存()年。? A、B、2C、3 D、4 7、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天。? A、B、C、3 D、4 8、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A、1/2 B、2/3 C、3/4 D、4/5 10、以下哪些属于药物性废物?()A、病人血液 B、病原体的培养基 C、实验动物尸体 D、废弃的疫苗 11、乙型肝炎病毒,按危害程度分类,属于第几类病原微生物?()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12、结核分枝杆菌,按危害程度分类,属于第几类病原微生物?()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13、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护措施,将生物安全的防护水平分为四级,哪一级的防护水平最低?()A、I 级 B、II级 C、III级 D、IV级 15、根据生物安全柜的正面气流速度、送风、排风方式,将生物安全柜分为()。A、I 级 B、I 级、II级 C、I 级、II级、III级 D、I 级、II级、III级、IV级 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在第二十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上的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 1996年2月,国家教委、公安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那么今天就是全国第20个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日,本周就是安全教育周。我校宣传安全教育日的主题是:“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食物中毒、溺水、治安事故、暴力犯罪等原因,平均每天就有40多人失去他们如花的生命!逝者以他们的鲜活而短暂的生命向我们提出了哪些警示呢?我们需要深入思考。 在第20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我校对全体学生提出以下要求: 1、要有较强的安全意识,认真学习自我防护、自救知识,切实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不在楼道内追逐,不翻爬楼道护栏。上下楼梯慢步右行,不从楼上向下扔垃圾或抛物,不扶在栏杆向下看,不在楼檐下逗留。 3、进出教室、食堂打饭时不拥挤,要有秩序的进出。 4、不准乱动学校电源、电器和其它设备。不得将刀、棍棒等器械带入校内。 5、参加公益劳动、集体劳动和体育活动时,要坚决遵守安全规则。 6、注意食品安全。不吃小摊小贩处食品,不吃过期食品; 7、与同学发生矛盾时,要请老师解决,坚决不做伤害他人身体的事。 8、学校放学或因其它原因需提前回家或出校门时,应严格按照学校制度执行,要跟老师请假,获得批准后方可出校门,路途中遵守交通规则,确保人身安全。 同学们,尽管生活中有不可避免的突发灾难,未知遭遇常让我们胆战心惊,手足无措,但研究表明,若能在灾难和伤害降临的初期,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80%的伤害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在安全教育周学校将开展“六个一”的活动来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一次动员。3月30日周一升国旗仪式,对全体师生进行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并对安全教育周活动进行动员。(也就是现在正在进行的国旗下讲话。) 2、召开一次班会。4月3日(星期五)班会课时间,各班级开展以“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为主题的班会,对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 3、办一期黑板报。各班级办一期以 “安全教育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黑板报。 4、校园黑板报开辟一个安全教育专栏,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宣传。 5、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安全大检查,学校将对教室、寝室、实验室、电脑室、阅览室等重要设施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不留“死角”,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 6、开展一次疏散演练。全校性的紧急疏散演练,目的是为了提高全体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增强在紧急状态下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全体师生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进一步熟悉逃生疏散线路,一旦遭遇突发事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逃生自救。本周的疏散演练,在警报铃响后,全体老师和同学们按照规定路线迅速从各班教室撤离到操场,要求整个疏散过程用时不超过两分钟,做到快速、有序、安全。 老师们,同学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灾难来临时,虽然我们无力对灾难说些什么,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防患于未然,知道当自然灾害来临时,如何给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留下更大的生存时空。5 •12汶川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全校2200多名师生能死里逃生缘于他们每学期进行一次的疏散演习。桑枣中学教会学生逃生避险自救的能力,为我们树立了生命教育的榜样。因此,我们要坚持把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进一步做好学校的各项安全工作,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让我们牢记安全教育,牢记应急避险的常识和技巧,用知识守护生命,用责任护卫心灵,努力营造一个平安、和谐、祥和的校园环境!谢谢大家! 枫香溪镇长征小学 讲话人:王安闲 2015年3月30日 “普及安全知识,关爱留守儿童”交流会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远道而来的各位家长朋友,老师们,同学们以及所有留守儿童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阳光明媚,春意浓浓,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我们有幸请到了青莲镇人民政府、青莲镇派出所、青莲镇卫生院、公平教管中心的领导以及各位家长朋友莅临我校共同开展“普及安全知识,关爱留守儿童”现场交流会。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参加大会的各位领导,从左到右,他们依次是„„让我们再次用最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代表学校对政府、派出所、卫生院、教管中心一直以来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忠心的感谢! 今天的“普及安全知识,关爱留守儿童”交流会,共分为两个议程: 一、现场交流会,二、班级家长会。 结束语: 同学们,刚才领导们给我们上了最精彩的一课!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丰富了我们的安全与法律知识,教会了我们如何健康成长,正可谓是一场及时雨!我们一定要不断增强安全意识、遵纪守法,健康成长,认真学习!积极争取在家做一个好儿女,在校做一名好学生,在社会做一名好公民!将来长大后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让我们再一次对各位领导及家长朋友的到来表示感谢!你们辛苦了!第四篇:普及安全知识
第五篇:普及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