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

时间:2019-05-13 20:2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

第一篇: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

实验室准入制度

1、实验室门应保持关闭,在实验室门上应贴有醒目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

2、非实验室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一律禁止进入实验区。

3、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或安全负责人同意,在更衣室穿戴工作衣帽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

4、外单位人员参观实验室时,不得接触其它客户送检样品及相关的机密信息。

5、外单位人员进入检测室工作区需填写《外来人员进入实验区登记表》,经科室主任同意,并需有人陪同。有外单位人员在场时,本实验室不得谈论涉及客户机密信息的内容。

6、实验室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必须进行培训,掌握预防暴露和暴露后的消毒处理程序。

7、儿童不应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

8、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物品、动物不得带入实验室。健康监测报告制度

1、每年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组织对其进行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2、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才能进入实验室工作,如患发热性疾病、妊娠、及身体出现开放性损伤或处于疲劳状态下,不应进入实验室。

3、实验室工作人员从事工作前必须进行乙肝、甲肝等肝炎病毒标记物的检测,并保留血清样品。

4、严格进行实验室工作人员年度采血检测HIV抗体和备案制度,工作人员血清应长期保留。

5、定期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乙肝疫苗等预防接种,并保存免疫记录。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制度

1、检验室、总务科负责大型仪器设备档案的登记上报,总务、财务科负责建立仪器设备总台帐、固定资产登记管理。

2、检验室负责本室在用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保养和维护,确保仪器设备性能良好。

3、贵重仪器或操作难度较大的仪器设备由专人使用,并负责维护保养和管理,且要保管好仪器的全部附件。仪器设备一律不得外借。

4、仪器设备要选择具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单位检定,在用仪器设备按周期检定,检定合格方可继续使用;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检定周期而未进行检定的,禁止使用。

5、委托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的仪器设备,应有检定机构出具的检定证书(或测试报告)和标识。

6、每一台仪器设备必须有表示其检定(校准)状态的标识。其检定(校准)状态的标识由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完成。

7、主要仪器设备必须制定操作规程。操作者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并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8、外培实习人员必须经科室负责人同意,分管领导批准,且在专人指导下方可使用仪器设备。

9、开动仪器设备应按操作规程进行,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应切断电源、水源、气源等,清理现场。

10、仪器设备的调出和报废, 由科室或设备管理人员提出调出申请。调出仪器设备应填写调拨单,并经技术负责人、中心主任(所长)批准后调出(必要时报请区卫生局审批)。由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办理消帐等相关手续

11、仪器设备档案,凡构成固定资产的仪器设备,设备管理人员和 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建立技术资料档案并存档。档案内容包括:仪器设备所有资料、检定证书或自校准记录、仪器设备使用记录、仪器设备维修记录、仪器设备验收记录等。生物安全工作自查制度

1、实验室定期组织生物安全自查活动,及时纠正生物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生物安全隐患。

2、定期对有关生物安全各项规章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自查,每次检查均有详细的记录,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3、随时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做好相关记录。

4、对意外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规定的行为或

5、安全隐患及时进行纠正。

6、检查生物安全实验人员是否熟知SOP文件,并对其培训情况及培训结果进行考核。

7、对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置及医疗垃圾的销毁程序进行督查。

8、在自查工作中发现的严重问题及时向实验室主任报告或直接向生物安全委员会报告,并有详细记录。实验室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检验室各项记录、技术资料、检验报告等年底整理归档交于单位档案室统一管理。

2、检验原始记录属于技术秘密,不得外泄、摘抄、复印。

3、记录、档案要严格履行查阅手续,遵守保密制度,不得外借,如特殊需要,须经站领导批准,就地借阅,不得带出本站。

4、科室人员不得私自在实验室内会客、拍照,不得将其技术秘密和资料擅自带出站外。

5、检测原始记录,档案的保存期一般为四年,超过保管期限的记录、档案,经站长审核批准后方可销毁。

6、HIV抗体检测实验室要有专人负责妥善保存各种实验记录、感染者档案,不得擅自修改和销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未经省厅级卫生行政部门许可,不得向无关人员或单位提供任何情况。

7、HIV抗体初筛实验室检测的阳性结果,应及时作进一步确认,初筛实验室不能出具HIV抗体阳性的结果报告,更不能告知受检者本人。

8、HIV抗体确认的阳性结果,以机密级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在对阳性者告知检验结果时要先做好法律、医学、生活方面等的咨询。

9、所有经确认的阳性标本,包括在实验留存的标本,应送省级HIV抗体确认中心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单位保存,不得擅自处理,标本保存时间至少3年。

10、实验室各项记录、档案的保管应防火、防盗、防高温、防光照、防虫霉。损坏或变质的档案资料应及时修复。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1、实验室门应保持关闭,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准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

2、操作时应作好个人防护,严禁违章操作。

3、实验室冰箱、冰柜禁止存放私人物品。

4、尽量避免使用针头、刀片、玻璃器皿等利器,以免刺伤。

5、每天工作结束之后,必须清除工作台面的污染。需要带出实验室的手写文件必须保证实验室内没有受到污染。

6、离开实验室前必须脱去隔离衣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7、实验室中应备有急救药品、消防器材和劳保用品。

8、发生意外事故或可能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必须按规定程序处理,同时向实验室主管报告。

9、要建立安全员制度和安全登记卡,健全岗位责任制,每天下班前应检查水、电、煤气、窗、门等,确保安全。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

1.所有实验室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经考核合格后由单位发给上岗证。

2.检验人员上岗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专业技术知识、仪器设备工作原理和检验操作技能。考核后存档。

3.仪器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该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经上岗培训考试合格,由本站发给该仪器的操作证。

4.按计划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生物安全操作规范及实验室操作指南,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

5.认真阅读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采用签名传阅的方法,确保工作人员掌握并理解标准操作规程。

6.实验室人员经过培训,必须了解所从事的工作的危险,掌握有关的管理规定和操作程序,通过考核后方可从事相关实验室工作。

7.实验室可以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等多种培训形式,使检验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知识与技能得到不断提高。

8.专业技术人员要适时参加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意外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

1、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意外,如针刺和切伤、皮肤污染、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和口鼻眼内、衣物、污染 实验室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应根据事故类型的不同情 况,立即紧急处理。

2、在妥善处理的同时应向实验室负责人口头报告,负责人 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必要时及时进入现场进行处理,并如 实填写事故记录和事故处理记录。

3、处理后负责人应立即向单位生物安全委员会做详细汇报。

4、生物安全委员会和负责人应认真负责,及时对事故做出 危险程度评估。并在12小时内向单位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汇 报。

5、对事故的经过以及事故的原因和责任进行实事求是的分 析,对感染者的发病过程详细记录和检验。

6、事故有了结果以后,当事人、负责人应深入实事求是地 找出事故的根源,总结教训写出书面总结。单位领导要向 上级主管部门写出书面报告,报告事情的原因、经过、后 果和影响。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

1、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安全监督、以及安全教育。

2、实验室所有成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警惕性,人人做好防火、防水、防盗等安全防患工作。

3、实验前要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如有运行中的仪器设备,现场不能无人监守,实验完毕离开实验室之前要关好门,切断电源,水源和火源。

4、实验室内严禁吸烟,严禁私人使用电炉取暖、烧水、做饭。电炉、烘箱要设置在不燃的基础上,严格掌握烘烤温度,用完后应立即切断电源。

5、盛装气体的气瓶应与实验室相应设施隔开,如进行易燃液体蒸馏、回收、回流、提取操作时,应在专用设施内进行,周围不得放置化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6、在使用有毒物质或进行能产生有害气体实验时,应在不燃结构的通风橱内进行。

7、实验室预备有相应的消防器材,负责与管理人员均应参加安全消防知识的培训。操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严禁违章操作。

8、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因使用不当而出现意外。如发生意外,必须按规定程序处理,同时向实验室主管人报告。

9、如遇紧急情况:水灾,应及时关闭本大楼外总水阀。火灾,及 时切断电源、火源、使用灭火器灭火,同时打“119”电话向消防部门报警。

10、每天工作结束后,必须清除工作台面的污染,需要带出实验室的手写文件、报告必须保证实验室内没有受到污染。

11、下班或节假日,各室要进行安全检查,切断电源、火源、关窗、锁门。

12、如有违反上述规定,发生责任事故,造成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应追究当事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并做出严肃处理。

尖锐器具、废弃物处理制度

一、尖锐器具的处理

1.尖锐器具,如针、注射器等,除特殊情况外,禁止在实验室使用,尽可能用塑料器材代替玻璃器材。

2.注射和吸取感染性材料时,尽可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用过的针头禁止折段、剪段、折段、重新盖帽或从注射器上取下,禁止用手直接操作。用过的针头、注射器直接放入防刺破的盛废弃锐器的容器中。非一次性锐器必须放置在坚壁容器中,进行高压消毒处理。

3.尽可能使用真空采血针具。

4.打碎的玻璃器具,禁止用手直接清理,必须使用其他工具,如扫把、簸箕、夹子或镊子等。盛污染针、锐器及碎玻璃的容器在丢弃前必须彻底消毒。

二、废弃物的处理

1.实验后的废弃物如不及时处置则会污染环境,从而对人造成危害,因此有关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2.从实验室出来的所有废弃物,包括不再需要的样品、反应板、试剂阴阳性对照、试剂包装盒等,均应视为感染性废弃物,应置于专用的密封防漏容器或生物废物袋中,经高压无害化处理或焚烧后,按环卫部门要求处置。实验样本在处理和进行实验室检测时产生的废弃物,如一次性针头、注射器、离心管、吸头、平皿等应放入适当的容器和严格 防漏的污物袋内,待实验结束后立即就地高压消毒。

4.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性液体物质、废弃的液体标本等放在盛有消毒液的严格防渗漏的专用容器中,并及时加盖。

5.以上所有盛装废弃物的容器,在每次实验结束后,就地高压消毒。

6.高压锅应有专人负责,严格按使用说明操作,确保在件下,高压30分钟,以达到消毒要求。7.做好废弃物处理的相关记录。

℃条121医疗垃圾处理制度

1、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各项规定,把医疗废物管理纳入科室日常管理工作中。

2、设专用垃圾桶、做好本科室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工作。

3、检查保洁员及回收人员的工作,严格按照规范做好医疗废物处理工作。

4、有特殊医疗废物的科室,要严格按处置后交由专人收集,确保安全。

5、办公室履行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签署的合同,健全医疗废物交接手续并做好记录。

6、作好负责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中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

7、总务科管理中心(所)大楼的污水处理日常工作。加强门卫管理,不得发生医疗废物的流失

8、设专人严格做好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工作,收集医疗废物及化学性废物等必须分类包装,不得混合收集;收集点,必须设置明显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和文字说明。

9、检测工作中产生的医疗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10、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和有关工作人员,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 规和规章,掌握本单位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流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送、暂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医疗废物安全防护、处置方法措施。

11、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时,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部门报告,并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理措施。

第二篇: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

1.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要求的相关规定进行日常诊疗和临床检验。

2.医院检验科只设置从事一般临床开展的检测和诊断的微生物室,不用于其他实验活动,不从事含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和临床检验项目。

3.从事微生物检测的工作人员经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岗。

4.所有临床实验检测一律在微生物室内进行,工作场所要保持卫生,各种操作排列有序,注意窗户密闭,防止污染,严格保管传染菌种。

5.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确保报告准确无误。普通微生物标本要保留到出报告结果的两天后方可处理,特殊微生物标本经市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销毁。

6.发现和怀疑由第一和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时,立即对病人进行隔离,并在两小时内上报市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市疾控中心的统一部署下治疗处理。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场所,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进行现场消毒,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并进行其他需要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7.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保存与使用、安全操作、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以及其他废物处置等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并对有关生物安全规定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实验室设施、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

8.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微生物安全知识培训。

9.医院每月对检验科的工作正常秩序和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且定期对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第三篇: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制度

人员培训制度 目的

为了加强对实验室相关人员的生物安全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防护技能, 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2范围

2.1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包括实验室管理层人员。

2.2所有从亊与实验室检验检测、实验辅助、管理有关的人员。2.3实习、进修、科研合作,与实验设备维护工作有关的人员。3职责

3.1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培训工作的领导和资源保障。

3.2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负责培训方案的制定,并承担培训组织工作。3.3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本科所/实验室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

3.4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主管部门负责培训工作、上岗证的考核、登记、发放,以及生物 安全培训档案的建立与保存。4培训内容和要求 4.1实验室

实验室应根据需要制订生物安全相关培训计划报生物安全委员会批准后组织实施。培训内容应包括为实现实验操作目标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或技术、解决工作中可能出现意外事件的能力以及消防、生物危险和传染预防、急救等。如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 准则》(WS233—2002)、生物安全手册、实验室各项装备的使用、搡作规程、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相关内容等。培训计划和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4.2新任单位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

新任单位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必须参加相关生物安全知识及政策法规、管理规范、本单 位/科所生物安全基本情况的培训,培训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

4.3新任实验室负责人。

新任实验室负责人必须参加相关生物安全知识及政策法规、管理规范、技术规范、本实验 室环境、仪器设备,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和工作内容等培训,培训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 安全管理部门保存。4.4新调入的实验室技术人员。

新调入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参加相关生物安全知识及政策法规、管理规范、与所从亊工 作有关的标准操作规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生物安全基本情况、生物安全风险,个人防护和实 验室意外亊件的紧急处置原则和程序,实验室常规消毒程序和方法,处理生物安全亊故的知识 和技术,生物安全亊故的紧急处理原则和上报程序等培训,参加生物安全知识、技能考核,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培训及考核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

4.5新指定的质量管理人员、安全保卫人员和健康监护人员。

新指定的质量管理人员,安全保卫人员和健康监护人员必须参加生物安全知识、政策法规、操作规范,操作技术和责任范围内生物安全基本情况等培训,参加生物安全知识、技能考核培训及考核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4.6新上岗的实验活动辅助人员、专职消毒人员、废弃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清洁人员等。新上岗的实验活动辅助人员、专职消毒人员、废弃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清洁人员等必须参加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和实验室意外事件的紧急处置原则和程序,生物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原则和上报程序,责任范围内生物安全基本情况等培训,参加生物安全知识、技能考核。培训及考核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4.7进入实验室并参加实验活动的外单位人员(包括进修、实习、工作等人员)。进入实验室并参加实验活动的外单位人员(包括进修、实习、工作等人员)应根据生物安全风险的大小参加必要的培训。实习生、进修生由接受科室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的内容进行培训,人数较多时也可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培训。培训结束、考试合格后,生物安全管理部门发给生物安全培训合格证,与实验室准入证一同作为进入实验室的凭证。培训及考核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

4.8有关行政部门颁布涉及生物安全内容的新政策法规、技术规范或原有法规或规范内容有较大程度的修订时,应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 部门保存。

4.9发现生物安全隐患或生物安全事故后,科所/实验室应根据需要对有关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4.10实验室或生物安全管理部门应当每年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考核生物安全管理部门每半年将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培训情况和实验室 运行情况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篇:2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自查制度(推荐)

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自查制度

为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措施落实到位,避免生物安全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1、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生物安全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是否落实、实验室设施、设备和人员的状态、应急装备、报警体系和撤离程序功能及状态是否正常、可燃易燃性、传染性、放射性以及有毒物质的防护、控制情况、废物处置情况等。

2、科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全面管理,检查、督促生物安全监督员工作,每季度进行科室生物安全工作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生物安全监督员工作记录、菌(毒)株、样本的运输、保存、使用、销毁情况、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消毒和灭菌情况以及感染性废物的处理情况、生物安全设备的运行、维护情况、防护物资的储备情况。

3、生物安全监督员负责实验室日常工作的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内容包括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个人防护要求执行情况、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安全操作是否规范等,及时发现、纠正违规行为,避免生物安全事故发生。

4、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必要时制定纠正措施或实施整改,并进行跟踪验证。

5、按照资料、档案管理制度保存所有检查记录,及时归档。

6、将自查发现的问题作为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计划解决

第五篇:实验室生物安全各项制度(仅供参考)

****实验室

生物安全管理规范

相关法律法规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

一、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

目录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和管理责任制度

二、实验室工作人员生物安全培训考核制度

三、生物实验室保卫和安全检查制度

四、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五、生物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六、生物实验室消毒隔离规程

七、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八、实验室事件、伤害、事故和职业性疾病报告登记制度

九、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十、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生物安全委员会)

管理责任:负责咨询、指导、评估、监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事宜。

法定代表人:

安全负责人: 实验室负责

人:

项目负责人:

(一)、实验室设立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实验室安全负责,其主要职责为:

1.负责建立本单位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落实生物安全管理责任部门或责任人;

2.定期召开生物安全管理会议,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

3.批准和发布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危害评估等重要文件。

(二)、实验室负责人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其主要职责为: 1.全面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 2.决定并授权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3.监督有关法规和标准操作规程的执行,纠正违规行为并有权作出

停止实验的决定;

4.任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员具体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5.负责制定和实施实验室应急处置预案;

6.负责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现场处置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以及处理意见向设立单位生物安全管理责任部门或责任人报告;

7.负责对涉及感染性物质的研究计划、方案以及操作程序等,实施前的生物安全审查。

二、实验室工作人员生物安全培训考核制度

1、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是受过专业教育的技术人员。在独立进行工作前需在中高级实验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上岗培训,达到合格标准,方可开始工作;

2、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被告知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并接受实验室安全教育,自愿从事实验室工作。

3、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的所有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和操作规程。人员培训应包括(不限于):

a)上岗培训,包括对较长期离岗或下岗人员的再上岗培训; b)实验室管理体系培训; c)安全知识及技能培训;

d)实验室设施设备(包括个体防护装备)的安全使用; e)应急措施与现场救治; f)定期培训与继续教育; g)人员能力的考核与评估。

三、生物实验室保卫和安全检查制度

1.实验室的走廊和通道应不妨碍人员和物品通过。

2.应设计紧急撤离路线,紧急出口应有明显的标识。3.房间的门根据需要安装门锁,门锁应便于内部快速打开。

4.应根据工作性质和流程合理摆放实验室设备、台柜、物品等,避免相互干扰、交叉污染,并应不妨碍逃生和急救。

5.实验室应有防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进入的措施。

6.实验用设施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核查并确认其性能可满足实验室的安全要求和相关标准。每次使用前或使用中应根据监控指标确认设施设备的性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记录。

7.定期清洁实验室设备。必要时使用消毒灭菌剂清洁实验室设备。

四、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在开展活动前,应了解实验室活动涉及的任何危险,掌握良好工作行为,实验室设置单位为实验人员提供如何在风险最小情况下进行工作的详细指导,包括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2.员工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安排不应影响实验室活动的质量和员工的健康,符合国家法规要求。

3.制定有关职业禁忌症、易感人群和监督个人健康状态的政策。必要时,为实验室人员提供免疫计划、医学咨询或指导。4.五、生物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1.实验室管理层对所有员工、来访者、合同方、社区和环境的安全负责; 2.经过有控制措施的安全门才能进入实验室;

3.实验室建立人员进出登记制度,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特殊情况下,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的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由专人陪同,并做好登记。4.在实验室内不得进食和饮水,或者进行其他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5.如果实验室聘用临时工作人员,应确保其有能力胜任所承担的工作,了解并遵守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要求。

6.在有规定的领域,实验室人员在从事相关的实验室活动时,应有相应的资格。7.六、生物实验室消毒隔离规程

1、在实验室出入口与区域交叉处设置浸有2000mg /L有效氯消毒液的脚垫,不定时补充喷洒消毒液,保持脚垫湿润。

2、实验室内所有物品应专用,并须经严格消毒后方可带出,实验设备在运出修理或维护前必须进行消毒。

3、进入实验室应穿戴严密的个人防护用品,在实验中注意自身防护,并防止操作过程中的交叉污染。

3、应使用密封的离心杯进行样品离心,以防溅出。

4、实验过程中应按规定将使用后的器材立即丢入消毒液内消毒处理。

5、实验完毕,先消毒物体表面,再按规定程序脱下个人防护用品丢入相应的包装袋内立即进行压力蒸汽消毒,并开启紫外线杀菌灯作空气消毒。

6、离开实验室前,注意必须消毒双手。

7、空气消毒:每次实验前后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不少于1小时,消毒完毕开窗通风。

8、仪器等表面消毒:工作完毕,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或75%的乙醇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以上

9、个人防护用品消毒:实验衣、口罩、手套、鞋套等用压力蒸汽121℃消毒20-30分钟,或浸泡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内30-60分钟。护目镜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或浸泡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内30-60分钟。

10、手的消毒:含有效碘3000-5000 mg/L的消毒溶液或75%的乙醇溶液涂擦,作用1~3分钟。

11、地面和物体表面消毒:工作完毕,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喷洒(拖地);工作台等物体表面用上述消毒液擦拭消毒,生物安全柜接种前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工作完毕后用75﹪酒精消毒台面并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

12、纸张的处理:采用电脑打印等方式传出清洁的纸张,原始单据在必要时用80ml/ m3福尔马林,在30-40℃条件下密闭熏蒸消毒6小时

13、使用后的器材应分类消毒:将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防刺破、防渗漏的封闭专用锐器处置盒内,压力蒸汽121℃作用30分钟;其他部件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内浸泡1 6

小时以上。处理时要避免皮肤损伤。

14、废弃物的处理: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喷洒含有效氯2000-10000 mg/L的消毒液,作用60 分钟以上。剩余标本最好焚毁或用压力蒸汽121℃作用30分钟。

七、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1.可能产生致病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均应在生物安全柜(II级生物安全柜为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

2.处理高浓度或大容量感染性材料均必须在生物安全柜(II级生物安全柜为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

3.当微生物的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而必须采取外部操作时,为防止感染性材料溅出或雾化危害,必须使用面部保护装置(护目镜、面罩、个体呼吸保护用品或其他防溅出保护设备)。

4.在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离开实验室时,防护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不得穿着外出,更不能携带回家。用过的工作服应先在实验室中消毒,然后统一洗涤或丢弃。

5.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溅出,宜戴两副手套。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工作完全结束后方可除去手套。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6.以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

7.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并做好记录。

8.除特殊情况(肠道外注射和静脉切开等)外,禁止在实验室使用针、注射器及其他利器。尽可能使用塑料器材代替玻璃器材。

9.尽可能应用一次性注射器,用过的针头禁止折弯、剪断、折断、重新盖帽、从注射器取下,禁止用手直接操作。用过的针头必须直接放人防穿透的容器中。非一次性利器必须放入厚壁容器中并运送到特定区域消毒,最好进行高压消毒。

10.禁止用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装有污染针、利器及破碎玻璃的容器在丢弃之前必须消毒。

11.菌毒种的保藏与销毁:按国家规定执行。微生物的销毁:培养物、鉴定反应试条及剩余样品用压力蒸汽121℃作用30分钟,亦可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内浸泡1小时以上后,按感染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12.使用后的器材应分类消毒:将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防刺破、防渗漏的封闭专用锐器处

置盒内,压力蒸汽121℃作用30分钟;其他部件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内浸泡1小时以上。处理时要避免皮肤损伤。

八、实验室事件、伤害、事故和职业性疾病报告登记制度

1、实验室主要生物危害:微生物气溶胶吸入;刺伤、割伤;皮肤、黏膜污染;食入;感染的实验动物咬伤;其它不明原因的实验室相关感染等。

2、针对可能的的危险因素,设计保证安全的工作程序。

3、事前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摸拟训练。

4、对于意外事故要能够提供包括紧急救助或专业性保健治疗的措施,足以应付紧急情况。

5、实验室事故处理: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意外,如针刺和切伤、皮肤污染、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和口鼻眼内、衣物污染、污染试验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应视事故类型等不同情况,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具体措施必须形成书面文件并严格遵守执行。在紧急处理的同时必须向有关专家和领导汇报,并详细记录事故经过和损伤的具体部位和程度等,由专家评估是否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

6、应填写正式的事故登记表,并按规定报告给国家相应级别的卫生主管部门。

九、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设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医疗废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实验室医疗废物的生物安全履行管理职责。

2.实验室应当建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暂时贮存、交接等工作的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岗位设置、人员配备、岗位职责、工作纪律等;还应当制定医疗废物管理要求,内容包括工作方法、工作流程、职业卫生防护、应急方案和注意事项等。

3.实验室应当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有关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和化学性医疗废物的规定进行分类收集。收集医疗废物使用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容器应当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的规定。4.含有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由实验 8

室指定专人在产生地点经压力蒸汽灭菌或用化学消毒剂处理后,再按感染性废物的管理要求收集处理。

5.实验室应当做好以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管理工作:每天预先将无破损、无渗漏的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利器盒置放在收集点的相应位置,分类收集的医疗废物达到专用包装袋或容器的3/4时,应当将专用包装袋或容器严密封口,系上中文标签,标签应当标明医疗废物产生部门、产生日期、类别、备注等。6.实验室应当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临时分类收集点),并符合以下要求:

(1)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2)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3)应当上锁、密闭,墙面、地面不得存在洞穴或缝隙,可开启的窗应当安装铁栅栏和纱窗,出入门安装纱门;

(4)规模较小的实验室可使用密闭周转箱暂时贮存医疗废物,张贴警示标识。

7.实验室不得在非暂时贮存场所堆放或存放医疗废物,不得将医疗废物自行运出本单位,严禁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8.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最长不得超过48小时;医疗废物每次清运后应当对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洗,并记录消毒清洗的时间和人员、消毒剂的名称和浓度等。

9.实验室将暂时贮存的医疗废物转移给集中处置部门时应当执行医疗废物转移交接制度,交接时双方填写后签名确认,保存时间3年以上。

十、实验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意外事故防范

(1)每天由工作人员做好室内监控,有失控及时发现并纠正。(2)每天做好对每台仪器的保养及维护,保持良好的仪器状态。(3)及时订购试剂,保证充足的试剂量。

(4)同时在物资方面要有一定储备,对防护眼镜,口罩帽子手套发到每个岗位。隔离衣,防护服在储备间有一定的储备数量。

(5)保证通讯畅通。

检验科仪器故障应急预案

(1)检验科仪器出现故障,由当班人员第一时间汇报科主任,并立即通知设备科保修。(2)如果短时间内设备科不能排除故障,由科主任或设备科及时与厂方工程师联系,要求尽快解决。

(3)如短时间内难以修复,对相应检测样本妥善保管,急诊标本及时联系周边医院实验室协助及时检测。

检验科信息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1)检验人员发现检验信息系统故障应及时报告信息科;

(2)检验人员获知故障在15分钟内不能排除,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并立即做好手工出检验报告准备;

(3)检验人员接到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后。仪器产生的检验数据暂时保留于仪器;手工产生的检验数据由专人负责记录.手工填写检验报告单并及时签发,同时在结果登记本上做好相应记录;

(4)当检验系统发生故障时,检验员应及时向病人和临床做好宣传解释工作;(5)检验人员接到检验系统故障排除,停止“应急预案”实施,及时重新使用计算机进行确认及打印报告.对故障期间产生的检验数据,采取如下操作:将暂存仪器的检 10

验数据通过仪器传输至相联的计算机,手工产生的检验数据录入计算机保存;

(6)当检验窗口发生供电故障,检验人员应立即联系后勤部门,由后勤部门负责解决。

大批量抢救病人应急预案启动方案

(1)遇有紧急突发事件首先应向科主任,科主任做应急处理的同时,再逐级请示汇报,保证随时通知及调动组内每个人。

(2)一旦在值班时发生紧急情况由值班人员报告科主任现场指挥。(3)由科主任紧急调用其他人员赶赴急诊支援。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启动方案

1.遇有紧急突发公共事件首先应向科主任,科主任做应急处理的同时,再逐级请示汇报,保证随时通知及调动组内每个人。

2.一旦在值班时发生紧急情况由值班人员报告科主任现场指挥。由科主任紧急调用其他人员赶赴急诊支援。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处理原则

1、意外注射、切伤和擦伤

受伤人员应当脱下防护服,清洗手部和受伤部位,使用适当的皮肤消毒剂,到急救室进行处理,并通知安全人员查明受伤原因和相关微生物。必要时,向内科医生咨询并按照其建议进行处理。应当保留完整的医疗记录。

2、潜在危害性物质的意外吞咽

相关个人脱下防护服并被送到急救室。告诉内科医生吞咽的物质并按照其建议进行处理。应当保留完整适宜的医疗记录。

3、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出(在生物安全柜以外)

相关人员必须立即配带上防毒面具。立即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和生物安全官员。为迅速减少污染浓度,在保证规定的负压值条件下,增加换气次数。

4、现场人员要对污染空间进行消毒。在消毒后,所有现场人员立即有序撤离相关污染区域;进行体表消毒和淋浴;封闭实验室。任何现场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咨询和隔离观察,并采 11

取有适当的预防治疗措施。

5、为了让气溶胶被排走和较大的粒子沉降,至少1小时内不能有人进入房间。如果实验室没有中央空调排风系统,需要推迟24小时后进入。同时应当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封闭24小时后,按规定进行善后处理。

6、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事件当事人和实验室负责人写出事故经过和危险评价报告呈有关主管部门。并记录归档。

7、盛感染性物质的容器破碎或感染性液体溢出

应当立即用浸泡消毒液的毛巾或纸巾覆盖瓶子或容器等含有感染物的破碎物品以及培养物等溢出感染物,至少30分钟后将毛巾、纸巾以及破碎物品清理掉,玻璃碎片应用镊子清理。然后再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如果用簸箕清理破碎物,应当对它们进行高压或放在有效的消毒液内浸泡24小时。用于清理的毛巾、纸巾等应当放在污染废物容器内。所有这些操作时都应戴手套。

7、如果实验表格或其他打印或手写材料被污染,在安全前题下,应将这些信息拷贝到其他载体上,并将原件置于污染废物容器内。

8、在不能封口的吊篮离心机内盛有潜在危害物质的离心管的破损

吊篮发生破损或怀疑正在运行的离心机吊篮发生破损,应关闭机器电源,让机器密闭静置30分钟。如果机器停止后发现破损,立即将盖子盖上,让机器密闭30分钟。发生这两种时情况都应通知生物安全官员。

9、玻璃碎片清理,应当用镊子或用镊子夹着的浸有消毒液的棉花进行。所有操作都应戴结实的手套(如厚橡胶),必要时可在外面戴适当的一次性手套。所有破碎的离心管、玻璃碎片、吊篮、耳轴和转头都应放在无腐蚀性的消毒剂内浸泡24小时和/或高压,消毒剂应对相关微生物有效。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不同容器的消毒剂中,60分钟后再取出。离心腔用适当浓度的同种消毒剂擦拭,放置过夜后再擦试一次,然后用水冲洗并干燥。清理时所使用的所有材料都应按感染废物处理。

10、暴露于危险或受感染的人员的转移通道

发生事故后,被感染人员就地隔离,实验室负责人应当向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的机构或者人员报告,同时派专人陪同暴露于危险或受感染的人员从专用电梯通道转移,及时就诊,事后要将转移通道进行必要消毒。

11、暴露于危险或受感染的人员的运送方案及治疗隔离

对被感染人员就地隔离,尽快送往具备相应传染病救冶条件的医疗机构;立即关闭事件发生

实验室;对周围环境进行隔离、封闭;对在事件发生时间段内进入实验室人员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有相关疫苗的进行预防接种;配合属地生物安全管理与生物恐怖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做好感染者救治及现场调查和处置工作。

12、事故处理所需物资

发生事故立即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和防保科,由防保科提供事故处理所需的免疫血清、疫苗、药品等其他装备和制剂。

13、事件结束

被感染人员得到有效治疗;受污染区域得到有效消毒;在最长的潜伏期内未出现感染者;经专家组评估确认后应急处置工作结束。

14、事故处理的责任人员及其所承担的职责

因违反操作规程而引起生物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员按规定承担相应职责。

感染性样品的标志和运输

1、样品容器

样品在实验室内的传递必须使用样品转运箱,样品容器使用塑料有盖制品。样品容器要求坚固,放入样品后关闭箱盖。当用盖子或塞子正确盖好后不能泄漏。在容器外部不得有残留物。容器上应当有易于辨认的生物危险正确标志。样品要求或申请单不能够卷在容器外,而是要分开放置,放置在样品箱上层或防水袋里。防止污染。

2、样品容器要定期进行消毒。

图一

3、样品转运和接收

生物危险标志

病房采集的样品由病区工务员送至实验室样本接受窗内。外送的样本由工务员送至闵行区中心医院。样品转运时必须使用标有生物危险标志的专用转运箱。

4、打开包装

接收和打开样品的人员应当了解样品对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并受过常规预防措施的培训,尤其是处理破碎或泄漏的容器时更应如此。样品必要时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并准备好消毒剂。

5、废物处理

生物安全实验室经消毒处理后的废弃物的处置须符合国家、地区和地方有关规定,在设计生物危害废物处理、运输和废弃的规程时,必须参考最新版的相关文件。

下载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3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自查制度

    实验室安全自查制度 为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措施落实到位,避免生物安全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一、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生物安全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一 总则 (一) 目的对医学工作者健康与安全负责的精神,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以保证在实验室发生生物安全事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1. 检验科主任为实验室安全负责人。 2. 有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严格规定各个场所、各工作流程及不同工作性质人员的安......

    5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自查制度(精选五篇)

    为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措施落实到位,避免生物安全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1、主任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生物安全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生物安全管理制......

    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及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5则范文

    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及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 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室感......

    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自查制度与档案管理

    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自查制度 为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措施落实到位 避免生物安全事故 特制订本制度。 1、实验室负责人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生物安全全面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

    生物安全实验室自查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自查 为保证为加强我院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各项工作的有效有序进行,确保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不发生生物安全事件,保障公众健康,维......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1.实验室要求: 1.1专用实验室,门上有明显的生物实验安全标志,充足的操作空间,实验室应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1.2实验室台面材料应耐酸、耐碱,易清洁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