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伟华( 谈农村中学差生的教育策略)

时间:2019-05-13 20:00: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修伟华( 谈农村中学差生的教育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修伟华( 谈农村中学差生的教育策略)》。

第一篇:修伟华( 谈农村中学差生的教育策略)

+

目录

开题报告„„„„„„„„„„„„„„„„„1

写作提纲„„„„„„„„„„„„„„„„„2

论文标题„„„„„„„„„„„„„„„„„3

内容摘要„„„„„„„„„„„„„„„„„3

词„„„„„„„„„„„„„„„„„3

文„„„„„„„„„„„„„„„„„3

参考文献„„„„„„„„„„„„„„„„„10

一、序论

(一)、提出中心论题

(二)、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农村中学差生产生的原因

1、学生自身的原因

2、农村中学教育条件落后

3、农村家庭教育环境滞后

4、不良的社会环境

(二)农村中学差生的教育策略

1、班主任老师在差生教育中的做法

2、确立普及教育的观念,转变对差生的看法

3、努力营造加快差生转化的育人环境

4、应把差生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三、结论

(一)概述当前差生教育的形式和我们的任务

(二)呼应开头的序论

一、写作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国民经济的大幅度提升,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现由才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现代的素质教育转变,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一股强劲潮流,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

同时,教育也是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社会的发展既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条件,并对教育的发展提出相应的要求。从社会对人才要求看,社会更需要素质高、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从国家的教育目标看,强调以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注重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顺应时代的发展。这在大多数城市学校中已取得相当的成效。但在农村普通中学中却很难实现这一点,农村中学的优秀率极低,而差生率却很高,这已是广大农村中学的普遍现象,值得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

虽然“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观念逐渐深入到了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心中。但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偏爱少数优等生、歧视“差生”的陋习,这甚至成为我们教学策略上的一种惯性或惰性。这对于完成“面向体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教育战略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把对差生的转化教育纳入教育工作重点已迫在眉睫。只有成功转变“差生”,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相关理论,撰写了这篇“谈农村中学差生的教育策略”的论文供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参考。

二、研究意义

农村中学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差生的教育是关系到农村中学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有必要转变我们的教育思想,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正确对待农村中学的差生教育。通过本文,进一步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在对待差生教育中的角色。

三、写作角度

本文主要从当前农村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差生的产生。结合当地的教育实际,并结合个人的教育实践经验对农村中学的差生的教育作一分析探讨。

谈农村中学差生的教育策略

修伟华

2004(春季)本科教育管理

【内容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已成为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战略,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学校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就在农村教育中的农村中学差生的产生作一探讨,并结合相关的理论实践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农村中学

差生

教育策略

教育理论上对差生的定义不一。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称之为“后进生”或“学习有困难的”或“头脑迟钝”的学生。他说:“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没有那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而农村学校的普遍理解是:纪律差是“相对”差生,考分低是“绝对”差生,二者都是“不可救药”的双差生。由于差生的落后不能得到有效的预防、遏制,老差生没有转变,新差生又不断产生,差生比例逐级升高。据笔者对本地多名中小学教师的了解,他们心目中的差生比例大致是这样的:小学一年级十分之一;小学五年级五分之一;初中三年级三分之一。比例有逐年增大的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差生愈来愈差,厌学情绪与日俱增;家长信心逐渐丧失,某些学校对差生停课、停学,最后导致一些差生失学流入社会。拉帮结派、吸烟喝酒、赌博、偷盗、上网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目前我们国家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极不和谐。因此把对差生的转化教育纳入教育工作重点已迫在眉睫。只有成功转变“差生”,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要真正做好农村中学差生的转化工作,首先必须对农村中学差生产生的原因作一深入探究。

一、农村中学差生产生的原因

一个学生成为差生,绝不是由某一原因造成的,它总是在外因、内因的相互影响下,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根据笔者的观察、了解、分析、研究,造成差生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个以差生为轴心的一个网络组织,其中的成员有:学校、家庭、社会等。

首先是学生自身的原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遗传原因。遗传研究学表明,父母智力低下,父母近亲结婚,或其他原因,生下的子女存在严重的智力缺陷。此外,种种偏食、忌食和疾病,也会给处在青春期的学生的身体以很大的智力衰弱,无法坚持正常的学习,甚至连坚持听课,完成起码的作业都做不到。

2、早期教育不良对孩子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很多农村的孩子在小学阶段没有基础知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都会给中学阶段的学习带来影响。

3、适应能力差。转入或考入一所学校,编入一个班级,改变一位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换位,很多农村学生由于心理“定势”而无法在短时间里适应。从而导致心理障碍,学习效果大为降低。

其次,是农村中学教育条件滞后。学校是培养学生的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地方,也是学生每天呆得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学校的管理、校风、校纪、教师的素质、工作方法和态度等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教师事业心不足,教学方式、方法简单;同时传统的应试考试中,有的学校教学思想不端正,没有贯彻正确的教育方针,不去实施素质教育,反而去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得学生业余生活匮乏,整天听课、做题,很多学生没有参加过任何兴趣小组、科技活动、社会调查,甚至连一些基本的实验课也无法展开,学生只能从“听课”及书本中死记硬背一些教条,自然谈不是什么兴趣,各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更是没条件开展,潜能不能得到开发,特长没有机会显露、发展。而且从气氛上也给学生一种紧迫压抑的心理状态,成绩差的学生精神过于紧张,缺乏自信,让他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于是他只能在集体中是否社会上找一些跟自己一样的人走在一起,跟社会上的闲杂人员去鬼混,因为这个集体中自己无立足之地,他只能从另一个群体中寻找自己的尊严和地位。

再者,农村家庭教育环境落后。我们都知道,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所学校。孩子从呱呱落地那一刻起,就己经受到家庭的影响了,家庭的教育,家庭的状况,家庭的氛围,家长的情况都对孩子的成长间接或直接地起了一定的作用。有些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态度不明确,他们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很少了解,对学习成绩也很少关心,并且经常会侵占孩子的学习时间,所以有些孩子即使成绩不错也会每况愈下,沦为差生。这种情况在农村更加多见,农村本身活儿多,一般的家长都很少有多少空闲,固此根本就分不开身来照料孩子,只好任他们自然发展,甚至会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让孩子常做家务活,干这干那的,无暇顾及他事。而且有的家长素质比较低,除了无法辅导孩子学习不

说,还比较容易受外界不良言论的影响,在当今的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以笔者所在的乡镇为例,大多数家长常年在外务工和做生意,有的家长是大款,整天忙于应酬,根本不管子女学习,家庭环境恶劣,养成好玩懒学的毛病,认为吃喝玩乐最潇洒,这部分学生没有及时引向正路,“重商轻文”已经成为大多数学生的潜意识,少数家长即使在家,也是忙于上班,早出晚归,无暇顾及自己子女的学习,甚至放任自流。

最后,不良的社会环境也是造成差生形成的原因之一。这主要表现在——不良文化氛围的影响,不知什么时候,“网吧”这个新事物突然出现在我们眼前,人们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网吧问题已经发展到相当严峻的地步,一些孩子抵挡不住这新时代的诱惑:能不能相信,一个初中学生在教室里与同学神侃如何浏览网上的黄色照片„„一些不良作品的侵蚀,有些书刊、电视节目等宣扬的什么大款、大派头,“有钱就有一切”等等,腐蚀了孩子们的心灵,认为上不上学无关紧要,能挣钱才是本事。现在不是有这么一个等式吗?5+2=0,五天的学习,加一天的经济实惠和一天的侵蚀,等于零。老师家长挖空心思教育了五天,星期六打了一天的鱼,卖了30块钱,星期天受了点儿来自社会、书刊、杂志、影视上不良思想的侵蚀,结果五天的教育全泡汤,尤其这一天的侵蚀,让人防不胜防。曾几何时“口袋丛书”风靡整个校园,“打打杀杀”成为学生们的口头禅;由此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产生了不良的交往,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作为教育的前沿阵地——学校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使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同时,家庭、社会也应积极转变在学生教育中的角色,更新教育观念,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

二、农村中学差生的教育策略

教育实践表明:学生是具有可塑性和重塑性的。学校、家庭应该教育好每个学生。当每个学生刚出现差距时,及时进行教育补救,一般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多数差生的形成是在一次次的差距出现后都没有得到及时、完整的补救,而造成差距累积,逐渐和其他同学拉大距离的。差生形成后,多数是要遭受环境打击的,所以差生的心理素质也往往较差。当然某些学生的学业不管如何教育,其学业都不会特别优秀。面对这样的差生,我们应该在其潜能、特长方面进行开发和教育。

首先,作为教育的直接实施者——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应在差生的教育工作中扮演主角,勇敢的挑起差生教育的这副重担,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作出自己的努力。

孟老夫子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说:“敬爱自己的老人,然后推而广之去敬爱别人的老人,抚爱自己的孩子,然后推而广之去抚爱别人的孩子。”话说得很棒,理摆得很清,但要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它,只有一种人能做到,那便是具有爱心并能把它推以及人的人。俄罗斯有句名谚语:“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诚然,喜欢优等生是班主任容易做到的,可是爱那些某方面比较差的学生,即所谓的“差生”却不是每个班主任都能做到的。特别是双差生,作为班主任就更怕。其实,那些“难看”的孩子,就像是遭受到意外伤害的花朵,他们更需要格外的精心的呵护。差生更需要班主任老师的爱。

作为班主任对差生的教育转化中,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一个原则”、拥有“一颗爱心”、建立“一套制度”。

(一)遵循“一个原则”——平等原则

人与人之间都应该是平等的。平等原则是指老师对差生实施教育时,淡化教师的权威,尊重被教育者,也就是尊重差生的人格,激发其自尊、自爱和心灵感应。一般来说,差生有较重的自卑心理,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但同时又有较强的自尊心,对老师的当面批评或指责,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所以,当老师初次与差生谈心时,一定要放下架子,否则,会使师生关系陷入僵局。对差生教育时,必须坚持平等原则,使他们时时感到老师可亲、老师可敬。从而缩短师生心理差距,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拥有“一颗爱心”——善建亲情注爱心

差生因表现不好,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心境被怀疑,恐惧笼罩着,他们心理不平衡,把自己与教师关系人为地扭曲,他们对教师和同学冷漠、疏远、甚至敌视。在此情况下、师生若没有情感的沟通,岂触达理呢?心理学研究指出:“情感是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心理条件,强化情感体验是发展人的思想品德的心理基础。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就是要使他们获得一种积极的良好思想品德的情感体验,使之成为激励他们向上进取的强大动力”。这是我们职责所在、因此,教育者应以“通情”来融洽师生关系,才能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照此而言,教师应以热爱学生以情感来感染学生,从小处着手,究其方法,定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1)先送情,后讲理、用爱滋润心田,以德感化学生。一般学生违反纪律,在他本人来看,多少总有理由,往往进行辩解。此时,应设身为学生着想,感觉到他们所犯的很多毛病,应该说是:“合理不合规”的,例如:早晨由于自行车坏了而迟到,就事而言是合理的,但又是不合纪律规范的。对此若是简单批评,学生心不服,而应采取“先送情,后讲理”的教育方法。先肯定

他们的“理由”,后讲违纪的道理。如对打瞌睡的同学说:“我也容易打瞌睡,后来硬是用毅力把瞌睡赶跑了”。对那个迟到的同学说:“早晨确实好睡,何况现在是‘春眠不觉晓’的时候,但学习任务可不允许睡懒觉啊!况且也应该早起锻炼一下,我平时早晨闹钟一响,如上战场。”对那个爱讲话的同学说:“作业完了,想轻松一下是正常的。但为了不影响别人,可找书来看看。”他连连点头。因势利导地对他们说:“要做到不打瞌睡、不迟到,不讲话,确实是痛苦的,但每个人又恰恰是在不断克服各种毛病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不会克服这次痛苦,将一事无成,到那个时候,再念‘老大徒悲伤’只能空叹了。”他们见我语重心长,说得有理、均心悦诚服。从这以后,三个同学克服了各自的缺点。可见教师体察学生的肺腑之言能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在学生的心灵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成为鼓舞的力量,促使整个身心都发动起来投入行动中去。确实通情能达理,“情”是学生的“知”转化为“行”的桥梁。

(2)于细微处见亲情,创造教育的良好环境气氛。在转化教育中,教育者尽量使自己的情感与被教育者的情感更接近。如把学生召来与主动找学生谈话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主动去找学生谈话,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平易近人”的印象,能博取学生的好感,消除学生的拘束感。或对那些常有过错的学生有时能用低语调来询问,这样会使学生感到处于一种宽松和睦的气氛中,造成平等感觉,好象故意不让别人听见谈话的内容,使学生对教师有一种信任感,能稳定情绪、畅所欲言。有时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以交朋友的姿态出现,使师生之间心灵相通。

(3)以“雪中送炭”显真情去感化学生,促其转化。在学习、生活中,各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其需要亦不同,差生也不例外,教师要做到“雪中送炭”,深入到学生中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会,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走一走,到学生家里坐一坐,和他们谈学习、谈理想、谈生活、交朋友,了解和洞悉学生的需要。如很多差生喜欢在课间打乒乓球,因此而扰乱了班上的纪律和正常的上课秩序,对此行为“堵”不如“导”,针对其好玩的特点,班级开展了乒乓球比赛,受到学生的青睐,使班中充满了健康向上的情趣,以和风细雨的教育学生,熏陶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所需要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尽力满足其需要,解决问题,排除其优难以教师所献出的那份真情去融化学生,使学生从心底里尊敬老师、信服老师,从而为转化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更好地进行转化教育工作。

(三)建立“一套制度”——寓教于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有着个体差异,但他们依然存在一些共性,注重自我的形象、集体的归属感、对他人的认识感等,如何正确引导差生积极 的投入班级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套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可以约束学生的言行,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在班级的一切活动,就笔者所带的班级来讲,因为情况特殊,小学教育由“五年制”向“六年制”转型,学校暂缺初一,学校为了搞好差生转化教育,而让一部分学生从初二留级,组建了一个新的初一年级,差生特别多,其中有一部分还是双差生,他们不但学习成绩差,而且纪律也差,因此这个班的班风很差。常常被认为是“双差班”。怎样才能把这些差生教好?使班级成为一个班风、学风都好,凝聚力强的班级呢?这就成了工作的首要任务,对于差生,笔者觉得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其实他们也并非一无是处。有的学生虽然纪律有些散漫,可是,他却格外关心自己的班级,热爱自己的集体;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暂时落后,但在思想品质、体育锻炼、劳动等许多方面都有可取之处。因此制订一套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势在必行,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全班同学共同制订了“班级量化管理制度”,对全班同学在学校的一切生活和学习进行量化,每天由班干部对每位同学的行为进行监督登记,做到每天一公布,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每学期一评比。实行“奖惩结合”,对表现好的学生张榜表扬,并将进步的情况汇报给家长,在每学期一评比中发给相应的学习用品作为奖励;对表现较差的学生让其对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找出自己存在的错误,在班会课上进行检讨,并由全班同学讨论出对其的处罚(为班级打扫卫生、做好人好事等,将“功”折“罪”),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受到约束,同时也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所做所为都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从而积极引导学生注重自身的形象。在此基础上,又制订出相应的“值日生制度”“作业检查制度”“班干部值日制度”,真正用制度来约束学生,来管理学生,来引导学生。使学生在做每项事情之前都有一种潜在的意识——我的所做所为,是否违反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否与“班级量化管理制度”相违背。从而做到“寓教于管”。也避免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冲突。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使班级管理走上良性循环。

其次,要确立普及教育的观念,转变对学习困难生的看法。普及教育是培养现代公民的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帮助学习困难生全面地实现教育目标,是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职责。所谓差生,乃是学习中遇到了困难,发展受到了阻碍,绝大多数并非智力上的低能,而是由于知识结构上出现了疏漏,他们并非思维机制上有什么障碍,而是由于思想上和行为习惯上的缺陷所致,在他们身上,有许多的潜能未被开发,优秀的品质未能得到适时的发展。我们的现代教育工程要对每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学生负责,绝不允许放弃其神圣 的教育职能。而转化差生是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益的根本出路,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是实现普及教育的基本保证。

再次,努力营造加快学习困难生转化的育人环境。全面开展转化差生工作,有重点地做好转差实验,认真研究、吸收转差经验,卓有成效地指导转差工作取得大面积丰收。对转差工作要有足够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基本要求是在情感上要达到沟通,理智上要接受转化差生需要较长的时间,要坚持兴趣激发和成功激励的原则,把努力的重点放在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的养成上。

最后,应把差生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要形成合力。合力原则是指在差生教育过程中,把与差生教育有关的人员纳入到转化差生的工作轨道上来,充分发挥群体的力量,即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与集体感化作用,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德育渗透功能,充分发挥家长的影响作用。协调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渠道广泛,弥补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陷,所以,也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其中发挥家长的作用尤为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实施合力原则应注意教育目的的一致性和教育方法的多样性,不可同吹一把号,各吹各的调,无法形成合力。因此,合力原则是对差生教育与转化工作取得实效的又一个关键。

当然,农村中学差生转化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也是提高全文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因此,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把这项工作当作自己的教育内容之一。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平时的日常生活,都应该把差生放在心上,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为差生张开理想的翅膀,使他们也能与优等生“比翼齐飞”,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教育战略目标。[参考文献]

1、甘霖主编《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

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年

2、王宝祥主编《班主任》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2002年

3、常早清主编《班主任之友》

湖北教育学院,2002年

4、刘晋生著《转化差生是山区县普及初中教育的重要课题》

教育论文中心(www.xiexiebang.com)

5、《转化“差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兴宾教育信息网

6、《苏霍姆林斯基“差生”教育观探析》

木中论坛(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差生”教育点滴谈

“差生”教育点滴谈

差生是班级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班级的不良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不少班主任为此伤透了脑筋。任你软硬兼施、费尽心思,有的差生却不吃那一套。但是就普遍的特点来看,班主任能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之而心,诱之得法”,还是有收效的。

一、用爱心感化差生

“爱”是通向师生两岸的桥梁,是沟通彼此情感的一把金钥匙,更是编织与加固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爱护与关怀,尤其是差生,更希望得到班主任的爱。作为班主任的我,坚持用一个“爱”字贯穿转化差生的工作,并收到一定的效果。有的差生虽然学习、纪律较差,但很乐意帮助别人做事,教师就可以引导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并多跟他谈话交流,多发现其优点,多肯定和鼓励,让老师对他的爱心如涓涓溪流,滋润后进生的心灵。这样,学生就会体会到老师对他的信任和爱护,而不会感到瞧不起他,他也乐于听老师的话。这时,再把握时机诱导他在学习、纪律等方面的进步。

二、多一点信任与尊重

一些学生之所以有过失行为或不良习惯,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矫正就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我班的差生杨浩,学习马虎,经常欠交作业,迟到,有时趁同学不在场,把同学的文具或喜欢的书据为所有,贪小便宜。经老师多次批评、教育,收效甚微。一次,杨浩的老毛病又犯了,下课时,他把一位同学遗留在座位上的计算机拿走了。我从维护他的自尊心出发,没有当众揭他的短,而是把他叫到一边说:“也许你是想和同学开个玩笑吧!快把计算机还给别人,那同学正着急找呢。”听了我的话,他当即把计算机还给别人,我便及时表扬了他。为了进一步引导他及时矫正自己的不良习惯,我采用了考验锻炼的方法,让他保管班上的棋类、书籍。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把工作做得很出色。由于我对他的信任和尊重,给了他改正缺点的勇气。他不但把我安排的工作认真负责,学习上也比以往努力多了。

三、多一点引导与鼓励

一般来说,学生都喜欢表扬,差生也不例外,如果我们能认真仔细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注意表扬他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会使他们感到老师的关怀和鼓励,从而有助于他们全面的认识自己,正确地对待自己,增强自信心,鼓起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我班的孟宏伟和王娜基础差,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我首先在课堂上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围绕授课内容,有目的提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多让他们回答,课堂上的黑板练习也让他们多做,即使做错了也从不批评,还表扬他们勇于进行实践的精神,并因势引导教育他们,这次做错了,要找出错的原因,以后就不会再重犯类似的错误了。经常鼓励他们要克服学习的畏难情绪,增强她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引导上下功夫。他们有时不能按时完成作业,针对这种情况,我不是用一般的批评方法来解决,而是询问他们对完成作业有什么困难,再利用课余时间辅导他们,利用星期天辅导他们。他们觉得要好好学习才对得起老师。现在他们在学习上都较自觉、刻苦,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也能积极发言,对此我都给予表扬、鼓励,如今,他们学习更加努力了。

四、多一点关怀与温暖

对于差生,不能因为他们缺点多,就冷淡疏远他们,要抱着一颗爱心去亲近他们,从思想、学习、生活方面去关心他们,了解差生的内心世界和形成的原因,然后根据差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开展转化教育工作。我班的王乐,由于父母离婚,放任自流,在家庭中得不到正确的思想教育。久而久之,该生形成特殊的性格,打人、骂人、捣乱是常事,更重要的是上课时捣乱课堂纪律。于是我便从关心他入手。先与他交朋友,找他聊天。经过与他聊天,我发现他很有上进心、也挺关心班集体,并且也不甘心落后,没想到在他很多缺点的外表下,竟然隐藏着这样不易被人发现的优点。

而且在帮助他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许多老师的协助与支持。当王乐再闹事的时候,学校领导都能抽空耐心地教育他,和风细雨,苦口婆心地做工作。有了领导做榜样,我觉得更应该耐心地做好他的思想教育工作。

经过大家共同的教育与帮助,王乐的纪律、学习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也不再捣乱了,还能认真检查、督促班级的值日工作!作业也自觉地完成,并且能不懂就问,成绩也有所提高。现在打骂同学的现象基本消失,还主动协助老师管理放学后的卫生检查工作。同学们为他的进步高兴,我更为他的进步高兴。

五、寻找亮点,因势利导。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而差生往往得到的总是批评、否定,久而久之,使他们抬不起头来,对学习彻底失去了信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再差的学生,也能找到他身上的优点,我们教育者应该善长救失,不能全盘否定,要善于寻找他们身上的亮点,通过对其一方面的肯定,为他们树立信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势利导,促使其全面发展。例如刘雅欣同学,学习成绩一直偏差,平时又不爱劳动,老师和同学对她评价都不好,由此,她也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感觉。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令大家刮目相看,在班级举行的“五子旗”大赛上,她一路“狂杀”,最终取得了那次大赛的冠军。这个平时寡言少语,在大家看来印象又不算好的女同学,突然展露锋芒。这不仅震撼了全班,更赢得了大家对她的尊重与敬佩!从那以后,她不再萎靡不振,妄自菲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劳动时也总是争先恐后,后来我推选她为班级劳动委员,她更是干劲十足。接连我又在班中组织开展了跳绳比赛、田径比赛、歌咏比赛、绘画比赛……让那些后进生都发挥了各自的特长,让他们重新审视了自己,也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他们,为他们在班中确立了威信。

实践证明:作为一个人民的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因为没有真诚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只有你对学生充满爱心,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才能“对症下药”,用他能够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才能使他们不断地进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第三篇:谈农村小学艺术教育之策略

谈农村小学艺术教育之策略

2012-02-06 10:56 来源: 作者:中国期刊资讯网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143

艺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是运用艺术美培养学生者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能促进学生身心各方面和谐发展。它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每位学生都有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的素质教育离不开艺术教育。当前农村的小学艺术教育,由于学生家庭教育条件,社会文化氛围,学校教育资源、师资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以及应试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造成农村艺术教育这块肥沃之地,丢荒十分严重。下面就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阐述几点。

一、艺术教育有助于发展人的全面思维。

人的思维分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大类,二者不可分割。如果只重视其中的一种,就是不健全、不全面的思维,它会制约一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在一切教育中,艺术教育的根本优势在于发展人的形象思维。因为审美的过程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审美过程需要想象和创造。想象和创造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的品质。形象思维可以突破某些条件的约束,是对思维的解放,能够更好地发展大脑的健全的思维。比如小学生接受图像、色彩等需要形象思维去理解的知识就比需要逻辑思维去理解的数字、符号等知识要快得多。一个人必须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形成高质量、高素质的健全的思维。缺乏想象力,就很难培养出健全的人格。

二、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

培养学生健康的丰富的感情世界,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现在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少了,疏远了,淡漠了,感情世界的贫乏,会给国民素质带来很严重的损失。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为凡夫俗子。” 艺术教育的特点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审美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活动,没有情感的审美活动是不存在的。它强调以情感活动统领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把德育、智育、美育融汇于情境之中,从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育人目标的有机整合,使学生在学会求知的同时学会做人,形成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

三、艺术教育有助于加强德育工作,以美育德。

当学生对艺术形象产生强烈的情绪时,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心灵得到净化和美化,情操得到升华,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艺术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强迫的,而是通过渐进的方式进行。通过艺术活动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感情,让你愉快地受到教育。通过艺术教育帮助学生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以“善”为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其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其全面和谐的发展,以达到提高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等全面素质的目的。以艺术的真善美的内容来育人的真善美的精神品格,从而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相互作用、相互补充,以致进一步共同育化人格意识、提升人格水准,实现培养真善美统一的人的理想育人模式。

四、艺术教育有助于学生正确调控自己的情绪。

艺术教育本身就有调节心绪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情商”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良好的情绪是人的精神与躯体健康的前提,反之,消极和不愉快的情绪会使人的心理失衡,导致精神活动失调,使人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下降,容易失去理智,做出不理智的举动,给人身健康和社会带来不良的后果。艺术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可以使他们的课余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既能拓展他们兴趣,又能发展他们的潜能,增加生活的情趣。这样,就会减少很多消极情绪的产生。反之,如果一个人没有兴趣和爱好,就会觉得生活很乏味,积极情绪不易产生,而且不利于个性心理的形成。学生在参与一门艺术活动中,不管是投入地

表演,还是入迷地欣赏,都能使自己在一种特殊的意境中,获得一次乐在其中的情绪体验,恢复心理平衡,淡化、忘却消极情绪,以免沉浸在烦恼和忧郁里不能自拔。保证了学生心智的健康成长。

在当前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普遍缺乏的情况下,对学生的艺术教育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希望在艺术技能培养“2+1+2”为模式的契机下,抓好抓实农村小学的艺术教育。

浅谈小学艺术教育

艺术和艺术教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正确地正视它们,重视它们,加强艺术教育有助于教育的发展,有助于人的发展。

一、遵循艺术融合原则,尝试艺术融合的教学方式

就学科性质而言,艺术各学科(音乐、美术、舞蹈等)之间具有许多天然的相通之处,丰富性和综合性便是艺术一大特点。我们可以借助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达相同的情感和内容。每种艺术都可以借用其他艺术的要素。因此,学校的艺术学科,可以努力尝试艺术融合的教学方式。

如在音乐欣赏中,通过一些绘画来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意境,通过运动着的视觉图像,来帮助学生感受乐曲中的节奏和情感运动过程。同时,也可注重音乐与舞蹈、动作,甚至是语言的综合。从而上成动态的音乐课。在一堂低年级的音乐课《花儿朵朵开》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用形体动作展现一朵朵美丽的小花。当“花儿朵朵开”的场面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当美妙的乐曲在学生的耳边响起时,学生们载歌载舞,把歌曲所蕴含的欢快的情绪,都表达了出来,从而给学生带来了美的享受!

在美术课上,适当地引入音乐,在欣赏和创作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听觉信息。例如当学生在绘画时,教师便放上一段古筝曲,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把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拓展艺术的空间,增强艺术趣味,培养学生艺术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但是在尝试艺术融合的教学策略时,也不是说一上音乐课就和美术联系起来,或一上美术课就和音乐联系起来,而是指在有必要、又可能的情况下,从而改变那种单调的、机械的教学形式。

二、遵循艺术参与原则,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活动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果不通过一定的形式,把各门艺术或同一艺术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特别是如果没有学生亲身参与到这种形式的活动中,则艺术教育的育人目标是难以得到实现的。艺术教育必须成为艺术化的审美的教育,那就是一定要通过让学生参与艺术审美活动,获得审美体验,进而达到审美育人的目的。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地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如在低年级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经常设计一些游戏活动。通过游戏,让孩子从实物世界,开始走向符号的象征性世界。高年级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对语文课本中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教师可指导学生排课本剧,引导学生自行对课文内容进行改变创作,自己找合作伙伴排练,这样可使学生兴趣盎然。在排演的过程中,学生既加深对文中人物的理解,又感受到戏剧的魅力。

除了在课堂上,作为教师还应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因为课外艺术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亲身参与艺术实践的机会,并使学生在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艺术素养。

如每学期为学生创造艺术观摩和艺术实践等交流机会,为孩子们搭建艺术的舞台:举办

诗歌朗诵会,开展主题书画比赛,器乐演奏,举办合唱节等。各班举行“人人都来露一手”的主题班会活动,举办一年一届的艺术节活动等。

每一次艺术活动的开展,不仅是提高学生的艺术活动能力的机会。也能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更使孩子们的潜能,在充分展示个性特长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开拓,给孩子们增添一分自信,一份成功感。这种成功感和对美的追求,是孩子们人生道路上永恒的动力。因此,学生艺术活动的参与,教师既要重视参与的结果,更要重视参与的过程,三、遵循艺术愉悦原则,开展德育工作

艺术能给人以愉悦、以享受,让人保持良好的心境和积极的状态。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可以让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1.借助艺术的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学校可将制定的校风、学风,编成校歌,让每位学生在歌声中,牢记校风,用歌声激励自己;将学校制定的一日常规要求,编成朗朗上口、学生易学易记的儿歌,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诵读,熟记,并以此督促自己的行动。

为了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针对学校、班级、学生的情况,组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通过学校电视台、广播台等教育的窗口进行播放,也可通过漫画的形式,让全校学生在感受艺术的过程中,不断对美与丑的行为进行辨析,从而使学生了解并爱好真正美的东西。

2.采用艺术的形式,开展主题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

德育工作,应注重“寓教于乐”这一方式,注重情感体验。在情感体验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为了使主题教育更富有感染力,更加使学生喜闻乐见,采用艺术的形式开展活动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如庆祝“十·一”国庆日,可围绕“我爱祖国”这一主题,让孩子们用歌声、琴声、舞姿以及他们深情地朗诵,讴歌祖国的巨变;通过到处寻找祖国巨变的图片,自己动手进行小报设计展览,并宣讲。使每位同学在参与中,了解美丽可爱的祖国,从而在心中不断升腾起爱国的情怀。

第四篇:浅谈农村中学“双差生”的教育策略

浅谈农村中学“双差生”的教育策略

茨营中学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教育目标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都获得成功。所以我认为提高“双差生”的素质是学校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双差生”的界定、分类

所谓“双差生”,就是学习成绩和思想品行双差的后进生。此类学生的是非观念偏颇大,对学习满不在乎,对任何事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得过且过、不思进取。

若按“双差生”的行为表现可将“双差生”划分为:情感动机型、性格孤僻型、自卑失落型、家庭不睦型及复合型。

二、基本情况

我校位于茨营街的东北方向,距茨营街一公里的路程,交通便利,地理条件相对优越。茨营街上有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再加上留守儿童较多及社会闲散人员对学生的腐蚀、侵害,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慢慢的一部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就被沦为“双差生”。

三、“双差生”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自身的因素:中学生的各项生理、心理机能日趋成熟和完善,智力发展迅速,处于身心急剧发展的转变时期。急剧发展的身心不成熟、不稳定,使他们好冲动、自控能力容易受情绪控制、意志薄弱、缺乏强烈求知欲、依赖性较大,受控能力较低,因此,容易产生行为偏差,久而久就会养成不良行为习惯或产生思想偏差。

(二)、家庭的因素:

1、家庭中的主观因素:有些家长忙着赚钱,对子女的学习漠不关心;或者对子女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忽视对子女的道德规范和学习生活进行关心、教育和指导。这些情况最终导致孩子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久而久之,孩子思想认识产生偏差,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性,沦为“双差生”。

2、家庭中的客观因素:父母不和、离异或者由于突然遭遇家庭变故,使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孩子缺乏亲情,没有家庭温暖,使孩子性情孤僻,没有学习兴趣,行为散慢,无法适应外部环境,产生心理障碍而沦为“双差生”。

(三)、学校的因素:

1、学校环境的因素:

学校在“应试指针”的指挥下,片面追求升学率,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品德的形成和教育过程,再加上从众心理的影响,使学生的品行发展滞后,养成不良行为习惯,沦为“双差生”。

2、教师的因素:

错误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班主任工作失误等。

(四)、社会的因素: 1、社会舆论的错误导向。

(1)社会上对一所好学校的评价基本是以升学率作为标准。(2)社会上真善美、假丑恶的颠倒,是非的混淆.2、社会风气及行为不端者的影响。

(1)官僚主义,以权谋私,拉关系走后门的不良风气及社会上曾有劣迹的人的拉扰,使一些学生沿着羡慕——模仿的路线下滑而成为“双差生”。

(2)“黄色文化”使一些学生丧志荒学,成为“双差生”。

四、双差生的教育管理措施 :

总结我十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认为转化“双差生”应从以下几个方法;

(一)、解释

解释是转化双差生常用的一种方式。通过解释,向双差生讲明道理,使其消除顾虑,放下思想包袱,解除紧张情绪,树立信心。九一级一班曾有一位学生,学习成绩在班上居后,轮到该班进行劳动实践周时,有一天下午,看守学校菜园的他,因看小说,让牛把菜园给糟蹋了。他告处分后,很想不通,觉得是不是因为他学习成绩差,平时表现又不好,一违反了纪律就挨处分。这时就需要班主任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常用的方式便是解释。因为学校要处分学生不一定做好了思想工作后才处分。作为班主任使用解释并使之产生良好的效应,还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了解后进生的思想与心理状况,了解他们的处境和行为。这是解释能否获得预期效果的前提条件。一般说来,对双差生的思想工作与心理状况了解得越深越透,解释就越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反之,解释的效果就会大大减弱,甚至产生副作用。

2、进行解释时,态度诚恳、和蔼,力求使教育和受教育者处于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状态中。与双差生谈话,他们的一般都存在悲观心理、防御心理。只有以和蔼的、平等的态度谈话,才有助于消除

他们的防御心理,使之接受我们解释的信息,消除顾虑,以收到应有的效果。

3、解释要讲究艺术和方式,切忌照本宣科,就事论事。解释要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以增强双差生的心理接受度。解释还要特别注意“淡化”教育痕迹,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说服

说服也是转化双差生常用的一种方式。我们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受教育者心悦诚服地接受某种思想、观点与情绪等。说服分个别说服与集体说服两种。个别说服是个别谈心式的教育方式,是解决个人具体思想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要使说服教育产生良好效应,应注意以下几点:

1、偏爱、信任双差生。思想教育的成效,首先取决于教育者是否有真诚的爱心,是否信任教育对象。我们爱所有学生,但偏爱双差生尤为必要。到学生宿舍去走一走,看一看时,我一般先与双差生聊起来,甚至尽可能的做在双差生的床位上,使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遗忘了他们。如果厌弃他们、敌视他们,就会缺乏教育热情,也难以感动他们。所以,偏爱、信任双差生,打好做说服工作的感情基础和思想基础,是对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取得良好效应的重要条件。

2、尊重双差生。只有尊重受教育者的自尊心,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思想。先进生和后进生都有自尊心,尤其是双差生,更应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树怕剥皮,人怕剥脸”,若我们不尊重他们,讽刺挖苦,任意训斥,不分场合地点地使他们的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就不仅不能收到积极效果,而且会产生消极的危害,甚至产生抵触对立情绪,造成思想感情障碍,使受教育者情绪更加消沉,自暴自弃。

3、亲近双差生。为使对双差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收到积极的效果,教育者就要主动亲近他们,彼此建立友好的感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感情密切,才能了解到教育者的思想动态,受教育者才能接受感情的催化,“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指导 即学习上、行为上对双差生热心指导。双差生较之其他学生面临更多的困难,因而班主任要热心指导,针对其学习基础差的特点,从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入手,教他们如何看书、做作业、听课,同时把各科任教师的学科要求反馈给他们,在各科任教师与他们之间架设勾通桥梁,掌握各学科学习特点与方法,把学科成绩搞上去。同时,在行为上指导他们如何处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乃至家庭关系、社会人际关系。我所教的九四级曾有一位同学,在校内好朋友不多,可校外朋友不少。双休日总是与社会上朋友混在一起,吸烟、喝酒、打赌样样沾上了,甚至连自修时间也跑出校门与他们相混,白天上课伏桌睡觉,还多次在同学中扬言准备退学。我多次找他谈心,指导他如何走过一生,使他从心理上战胜了自我,改正自己的不足,顺利地毕业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教师对双差生的学习、行为上的指导会引起他们心灵深处的共鸣,激发其奋发向上的情怀。

(四)、重用

在班干部的任用中,要大胆启用双差生,用其所长。双差生大多头脑灵活,是“机灵鬼”,只不过这种机灵劲没有用到正道上罢了。因而我在班级干部的任

用中,打破传统,针对双差生爱表现自己的特点,大胆选用纪律性差但有号召力的双差生当副班长,主管纪律,选爱交际的双差生当组织委员,专门负责组织文化活动之职,选学习不刻苦者当科代表,选经常不参加大扫除者当组长,选个人内务卫生差者当宿舍舍长,等等。这些做法收到很好效应,不仅使双差生体会到班主任对他们的信任,领悟师生之间的情感,而且对其自身的缺点也犹如安了“紧箍咒”,促使他们痛下决心,改正缺点,在班上重新树立自己的形象。

(五)、激励

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有理想、有信念,为着一定的目的而生活学习。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好比迷航的船只而随波逐流,因而在双差生的转化过程中,运用激励的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目标是转化的催化剂。在这方面我的做法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引导差生反思过去,认识自我。通过和他们谈心使之对自己的错误有诚恳的认识,同时对自己的长处也有正确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完成对自身的剖析。第二步,确立目标,促进转化。目标的确定从时间上可分为长期、中期、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就是整个中师三年的奋斗方向,中期目标责任制是一个学期的努力方向,短期目标则是一个学月的目标。从内容上包括思想行为目标责任制和学习目标。在制定目标责任制时要符合双差生的实际,使之跳一跳能够得着,然后和他们签订“君子协定”,从思想上给他们造成一种压力,进而产生动力。第三步,定期小结。实行周小结,月大结,一学期综合总结。对他们的优点和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以指出其不足,只要双差生能看到希望,就会产一种“更上一层楼”的自我激励和自我期望的心理状态,产生奋发向上的内在力量,当这种“自我激励”经多次重复就成了积极学习,努力进取的持久动力。

(六)、家教结合

它是转化双差生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我校学生来自河池地区十一个县市,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只能通过电话和书信,无形中给转化双差生工作变得更复杂繁琐。如何求得家庭的配合,使家长、班主任合为一股力量而达到预期效果呢?我在这方面的做法是:首先,就我校转化双差生的总体设想和家长取得联系,使家长了解我校在转化双差生方面的具体安排及实施细则,把我与差生谈话记录复印寄给学生家长,并在期末发给学生家长的家庭通知书中设有“家长意见”一栏,以求得家长的理解和帮助。其次,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的转化情况,树立家长对差生的信心,学生在与家长书信联系中也了解到这一情况,触动很大,从而克服因在家教结合上的空白点造成的双差生的“缺氧”现象。如果学生在学校里树立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家庭的尊重和理解,那么,教师的转化工作只能是一厢情愿的事情。第三,帮助缺乏家教知识的双差生家长了解有关的基本常识,创造平等、和睦的家庭氛围,为双差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改正自我、超越自我的家庭环境。我曾收到一位家长的回信,是村支书代写的,一连串感激言词后,是该生家庭状况及家长教育方法如何单一等情况。

总之,“玉不琢,不成器”,只要我们努力追寻,选好促其进步的方式,因势利导,转化双差生会取得相应的效应,很好地完成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把他们培养成为祖国需要的合格的中学生。

茨营中学

2012年9月18日

第五篇:浅谈农村中学“双差生”的教育策略

浅谈农村中学“双差生”的教育策略

泗阳县南刘集初级中学 王 刚(教育教学管理)

内容摘要:如何做好“双差生”的转化,这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只有真正做到正确理解并尊重“双差生”,使他们感到温暖,师生之间的距离才会缩短,为老师进一步做好“双差生”的转化工作创造条件。本文就本人十多年来的教育教学经验,对“双差生”的概念、分类、成因及教育转化策略作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双差生” 成因 教育策略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教育目标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都获得成功。所以我认为提高“双差生”的素质是学校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双差生”的界定、分类

所谓“双差生”,就是学习成绩和思想品行双差的后进生。此类学生的是非观念偏颇大,对学习满不在乎,对任何事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得过且过、不思进取。

若按“双差生”的行为表现可将“双差生”划分为:情感动机型、性格孤僻型、自卑失落型、家庭不睦型及复合型。

(二)“双差生”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自身的因素:中学生的各项生理、心理机能日趋成熟和完善,智力发展迅速,处于身心急剧发展的转变时期。急剧发展的身心不成熟、不稳定,使他们好冲动、自控能力容易受情绪控制、意志薄弱、缺乏强烈求知欲、依赖性较大,受控能力较低,因此,容易产生行为偏差,久而久就会养成不良行为习惯或产生思想偏差。

(二)、家庭的因素:

1、家庭中的主观因素:有些家长忙着赚钱,对子女的学习漠不关心;或者对子女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忽视对子女的道德规范和学习生活进行关心、教育和指导。这些情况最终导致孩子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久而久之,孩子思想认识产生偏差,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性,沦为“双差生”。

2、家庭中的客观因素:父母不和、离异或者由于突然遭遇家庭变故,使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孩子缺乏亲情,没有家庭温暖,使孩子性情孤僻,没有学习兴趣,行为散慢,无法适应外部环境,产生心理障碍而沦为“双差生”。

(三)、学校的因素:

1、学校环境的因素:

学校在“应试指针”的指挥下,片面追求升学率,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品德的形成和教育过程,再加上从众心理的影响,使学生的品行发展滞后,养成不良行为习惯,沦为“双差生”。

2、教师的因素:

错误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班主任工作失误等。

(四)、社会的因素: 1、社会舆论的错误导向。

(1)社会上对一所好学校的评价基本是以升学率作为标准。(2)社会上真善美、假丑恶的颠倒,是非的混淆.2、社会风气及行为不端者的影响。

(1)官僚主义,以权谋私,拉关系走后门的不良风气及社会上曾有劣迹的人的拉扰,使一些学生沿着羡慕——模仿的路线下滑而成为“双差生”。

(2)“黄色文化”使一些学生丧志荒学,成为“双差生”。

总结我十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认为转化“双差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双差生”,对症下药

教师对“双差生”的转化就像医生要治疗病人一样,首先要认真诊断,了解“双差生”的成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诊断就是研究,研究“双差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形成原因、类型、特征及其表现,充分了解“双差生”的思想状况、家庭情况、学习情况、生活和交友状况,摸清其底细,然后采取一定措施逐步清除阻碍其进步的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

“双差生”和其他学生一样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尊重与爱护。

二、关爱“双差生”,耐心指导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爱,是与“双差生”相互信任并进行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对“双差生”,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尊重他们的人格、个性 2 和自尊心,在他们身上加倍倾注真诚的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样,“双差生”就会从教育者那里吸取力量,不断进步。

当然,对“双差生”的教育,仅有爱心是不够的。教师应明确规范,使之遵之有度,循之有则;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教他们如何做人;经常进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有正确的是非观念。

三、接纳“双差生”,因势利导

集体是人成长的摇篮,教师要以集体的力量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同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使他们从旧的习惯势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想办法把他们的心思吸引到学习中来,吸引到班集体中来,树立他们的集体意识,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在正确的舆论导向下和充满热情的关怀中,克服自卑,去掉旧习,逐渐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融于“大家庭”中,使他们安下心来,转劣为优。如我班的xxx同学,开学初分班的时候,年级主任就告诉我,说这个学生在初二时,就是一个“双差生”,且性格不合群。他分到我班以后,我就有意识地安排他做学生行为习惯的监督员,并经常找他谈话,逐步培养他的集体意识,为班级服务的意识。同时在他的周围安排一些成绩和品德都比较优秀的同学,让这些学生以自身的行为影响他。通过一阶段的努力,李后亮同学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四、转化“双差生”,合力打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苦而复杂的任务”。“双差生”的成因和转变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因此,教师不仅要做好学生本身的工作,而且还要花时间、花精力研究、分析、了解学生的家庭及其周围的环境,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家长交流学生、学校表现。教师在和学生家长交流情况时本着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原则,和家长一道共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步调一致地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

我们还要善于利用学生所生活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促使其转化。如:隔壁邻居、本村,邻村、街道、学校中比较好的风气、环境、好人好事等,这些就是我们进行“双差生”转化的可利用的宝贵教育资源。

总之,“双差生”的转化工作是非常复杂,非常艰巨的。由于他们的思想、个性、行为、习惯,因人而异。但是只要我们以热爱他们为出发点,了解他们的心理,真诚接纳他们,并用多种方法,联系各种力量,做到对症下药,耐心指导,因势利导,合力打造,一定可以让他们转化为正常的学生。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只有真正为“双差生”营造一方和谐的精神家园,才能使他们摘掉“双差生”的帽子,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参考文献:

[1]胡友仁.《浅谈差生形成原因及转差措施》.教学研究.199.2.13-15 [2]杜永明.《中小学生不良行为矫治全书》.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3]朱永新.《差生心理与教育探索》.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4]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下载修伟华( 谈农村中学差生的教育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修伟华( 谈农村中学差生的教育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差生的转化

    浅谈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差生的转化 【摘要】 从小学到初一的第一学期,从初中到高一的第一学期,是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的阶段。开始学生普遍成绩优秀,一个学期下来优秀学生......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胡伟华)

    以生为本,动中求学——语文课生本教育点滴体会9月18日,本人有幸参加了龙岗区小学语文生本教育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听了余行秀老师的课------《“生本”语文(简单精彩)》。从上午2......

    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策略探讨

    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策略探讨 [摘要]讲文明讲礼仪,乐于助人,勇往直前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美德,要做好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就要创建文明礼仪文化,促进校园育人环境;制定学校管......

    也谈后进生的教育策略

    也谈后进生的教育策略 现在,不少教师都注重对优生的培养与教育,有的教师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基础上,为了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成绩,还专门补充某些内容,让他们吃得更饱,为优生提......

    谈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策略

    校本培训讲座材料 ——— 谈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策略中卫五小陈彩霞 在人生旅途中,家是驿站,是港湾,它供我们休息,给我们温暖。对于尚未成年的孩子,家更是安全的代名词,是快乐之源,......

    浅谈农村中学教育教学工作

    浅谈农村中学教育教学工作 通渭县李店中学743313梁顺东 近年来,我结合农村中学实际,从事教研室工作以来,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重点环节,采取分层推进、滚动发展的办法,扎扎实实地......

    农村中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

    农村中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校一些农村学困生成因的调查研究,剖析学困生变化过程,找出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症结,提出相应转化策略。 【论文关......

    2012红河县宝华中学农村远程教育自查报告

    红河县宝华中学农村远程教育自查报告 2011-2012学年我校为了更好地管理好远程教育设施设备充分应用好远程教育设施设备不断将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于教学促进我校教育工作的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