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收管理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税制改革以来,一般纳税人企业是增值税税收收入的主要源泉,也是比较容易产生偷、骗税等违法活动的经济对象,管好一般纳税人企业是稳定基层税收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各级国税机关一直把一般纳税人税收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十年来,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尤其是近几年来,通过完善一般纳税人各种管理制度和规范执法、采用金税工程、电子申报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大大提高了一般纳税人税收管理质量,提高了基层的执法水平,有效防范了偷、骗税大要案的发生;但从另一角度看,由于个别地区一般纳税管理不到位,税收执法不规范,个别行业偷骗税等现象仍时有发生。因此,一般纳税人管理在今后的工作仍需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本文拟结合我市的实际就一般纳税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改进的措施等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我市一般纳税人管理的现状及主要成效
据统计,目前我市一般纳税人企业共有 360 户,其中纳入防伪税控管理的 295 户。2003年来自全市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收入 15782 万元,占全市增值税总收入 23604 万元的 66.86%,一般纳税人企业已成为我市增值税税收收入的主要税源。
94年新税制实施以来,尤其是 2000 年打骗以来,我市一般纳税人管理经历了制度从疏到密、执法从宽到严、管理从乱到治、管理手段从低级到高级、纳税人从小而多到大而精等几个变化。新税制实施初期,关于一般纳
税人管理的制度比较单一,标准和要求低,政策上存在的漏洞比较多,加上基层执法力度过于宽松和管理手段落后等因素,给不法分子偷骗税造成了可乘之机,虚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偷骗税案件时有发生。为了扭转这一被动的局面,汕尾国税根据国家的规定从上到下就一般纳税人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和完善,严格规范基层的税收执法行为,先后出台了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办法、年审办法、分类管理办法、稽核办法和纳税评估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同时,还开发应用金税工程、征管软件、电子申报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手段,并实现三者之间信息共享,实现专用发票、海关完税凭证、运输发票和废旧物资销售发票信息比对,依靠科技进步管住进销项发票;基层税务机关也在积极推进规范化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勤征细管,各种制度得到很好落实,从而大大提高了一般纳税人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堵塞了偷骗税等税收漏洞,有效防范虚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偷骗税活动的发生,逐步使一般纳税人管理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二、当前一般纳税人管理中所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尽管当前一般纳税人的管理工作已取得了较大成效,但随着社会经济形势和税收环境的日益变化,以及原有利益分配格局的相继打破和重组,一般纳税人的管理工作已面临着更新更严峻的挑战,偷骗税与反偷骗税的斗争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进一步升级和持继,从更高的意义上讲,一般纳税人征收管理工作仍是任重而道远。我们应清醒地看到,一般纳税人的管理不可能因为金税工程的推行和管理手段的强化而一劳永逸,相反很多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呈现出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更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和研究,以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改进管理措施和管理手段,真正把一般纳税人管好
管住。当前我们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一)、警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恶性案件的反弹回潮仍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一点对汕尾国税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对 2000 年打击骗税专项斗争成效的重新检阅,更是对汕尾国税系统 600 多名干部职工在新形势新情况下如何管住这张“票”的严峻考验。应该说,近几年来我市一般纳税人的管理工作已比较规范,也逐步迈上了正轨。但很多因体制、环境、经济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虚开的犯罪活动中出现的新手法却令我们防不胜防。在打击骗税以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主要以取得虚假进项作为抵扣,挂靠或注册设立“空壳企业”,向税务机关骗购增值税专用发票后进行真票假开虚开,以非法牟取暴利或骗取出口退税的手法为主。但到了近几年,随着国家逐步拓展和完善“金税工程”,很多以假票假开、假票虚开、开“大头小尾”“阴阳票”为手法的案件已无处遁形,在这样的情况下,狡猾的犯罪分子又用不断翻新的手法进行运作,作案手段已向信息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从这几年的工作实践及全省发生的几起案件看,其作案手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利用假身份证或他人身份证及假资料进行工商税务登记,成立虚假公司,雇人定期到税局领购专用发票进行倒卖、虚开。这一类多发生在商贸流通领域,他们从税务登记开始,到临时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一般纳税人认定、发票发售、纳税申报审核等多个环节运作。开始多用较正常的方式操作,待时机成熟后再超量购买专用发票,最终达到大量骗领增值专用发票的目的。在进项抵扣上,多数利用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伪造的海关完税证、运输发票、农副收购发票和废旧物资收购发票等作为进项进行抵扣。
2、利用“金税工程”稽核功能运作的时间差,用“作废”票进行作案。一方面采取欺骗手段办理税收事项,用假申报来掩盖虚开事实,以麻痹税务机关;另一方面利用“金税工程”每月只对专用发票开具信息稽核对碰一次的空隙,故意将部分发票的存根联注明作废,加盖“作废”戳记,而将发票联和抵扣联虚开给其他单位抵扣,以达到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目的。这种问题虽然最终可以通过金税工程协查环节发现,但如果我们税务机关内部把关不严或相关岗位人员被收买拉拢后为不法分子所利用,同样会带来十分严重后果。
3、利用走逃的防伪税控系统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些“企业”在一个地方领购税控机、金税卡、IC卡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后,携机、卡、票走逃到其他地方虚开或套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甚至有的还买通一些地方的税务内部人员,用税务部门发行发售系统为其自行携带的防伪税控机进行授权发行,将骗购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假发票号码写入授权IC卡内,再利用这些发票进行虚开。
4、部分正常经营的企业,利用零售、批发不开票的空档,将该部分的销售份额虚开给其他受票单位进行抵扣,以非法牟取利益。这在一些医药、商贸、物资等批发企业最为常见。
(二)、防范一般纳税人企业偷税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1、加油站存在形式各异的偷、逃税现象。成品油零售加油站自从安装启用税控装置和按一般纳税人实行据实征收以来,偷漏税现得到有效控制,销售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增值税应纳税额也所增长,2003 年全市加油站销售收入 76627 万元,比 2002 年(57634 万元)增长了 32.95%,比 2001 年
(42204 万元)增长了 81.56%; 2003 年加油站增值税应纳税额 1320 万元,比 2002 年(966万元)增长了 36.65% ,比 2001 年(762万元)增长了73.23%。但当前加油站的税收管理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完善或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加油站对抗税控装置的偷税手法也变得复杂多样,而且有智能化的趋势,如加油站当油价变动时,不及时调整加油机设定的单价,有意使税控数据少于加油站台帐数据;或者加油站在税控装置出现故障后不及时向税务机关报告,利用一体机没有故障锁死功能的不足继续加油,少报销售收入;也有的加油站利用加油机的技术漏洞,采用键盘复位、断电瞬间复位等办法,千方百计偷逃税款;有的加油站附设的小卖部、修理点取得的收入没有入账核算、申报缴纳增值税;有的加油站安装税控装置后,为了逃避税控装置的监控,甚至采用流动加油车或手工加油等方法偷逃税款,大大增加了基层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难度。
2、通过虚大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或数量,多抵扣税款进行偷税。收购企业为了减少税收负担,往往通过提高收购数量或价格多抵扣进项税额,进行偷漏税。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经过对同一行业不同厂家同一时期的收购价格和原材料成本进行比较,发现不同厂家之间同类农业品的收购每斤价格相差较远,差距有的在1/3 以上,相同品种的原材料耗用量差异也较大,不符合市场规律和生产规律。同时农产品入库挑选损耗大,利用率低,原材料成本构成比例较大。经对部分圣旦饰品厂进行调查摸底,农产品利用率普遍为 20-40%,经农户挑选过的农产品利用率也只有 50-60%,利用率很低,而挑选损耗的农产品没有在帐务上反映出来,也没有向税务机关报告;同时一些企业的生产耗用原材料成本核算也存在较多问题,基本上按收购的票面数量和金额计入生产
成本,从而虚大了产品原材料的核算成本。
3、一般纳税人商贸企业税收管理存在问题不少。当前一般纳税人商贸企业管理主要的薄弱环节是从事批发业务的商贸企业,尤其是家庭作坊式的商贸企业。这种类型的商贸企业主要有注册资金少,经营场地大多属租赁或家庭住所,从业人员只有几个人,货源、销售市场均不在本市,毛利率、税负率低,没有仓库,甚至平常见不到货物等主要特征。由该类型的企业存在上述不稳定因素,主管税务机关日常管理的难度比较大,虽然可以通过金税工程认证或发函协查进销项发票的真伪,但很难在管理的过程中识别是否属于虚开或者代开,尤其是以海关完税凭证、运输发票、收购发票和废旧物资发票为进项抵扣凭证的商贸企业,在上级实施信息比对以前,识别进项真伪的手段比较缺乏,只能靠人工发函协查或审查企业的资金往来、相关配套费用等账务核算情况,很难找到有效防范或杜绝虚开虚扣等偷骗税行为的发生。
4、很多企业通过返利方式偷税。大宗商品购货返利在购销活动中已普遍存在,但是近年来的返利形式日益多样化,如一些企业利用平销经营方式,长期将从卖货方以“宣传费”、“会议费”、“包装费”、“中转费”及“让利费”等各种名义收取的让利收入隐匿不申报,直接冲减成本费用,未作价外收入计提销项税额。特别是返利不用现金形式,而是采用实物返还形式,并且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使得偷税行为更加隐蔽,致使税务部门检查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当前基层征收管理部门出现的一些管理漏洞令人担忧
1、内部管理制约不严,税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目前关于一般纳税人的管理规定已经很多,制约措施也很多,但我们一些基层单位总是以各种理由和借口不按照有关制度和规定执行,岗职体系混乱,责任不落实,甚至有的单
位是有岗无责,内部管理严重缺乏制约。当前较集中表现在一般纳税人的发票管理和税收征收脱节,发票的发售与纳税申报、税款入库没有衔接,“金税工程”每个管理环节的相关信息没有及时沟通,以至于购票异常的公司和超出核定数量售出票的公司未被察觉,容易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2、部分税务人员业务能力不强、特别是不廉行为助长了犯罪分子的气焰。部分税务人员在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受理申报、发票发售、监控管理等方面没有严格执行工作制度,资料手续把关不严;有的税务人员业务能力不精,是非辩别能力不强,在日常管理审核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一些不正当企业明显的异常行为;甚至有的税务人员受不法分子拉拢诱惑,为不法分子四处开绿灯,不按程序办事,这等于直接为涉税违法犯罪活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有些基层税务部门对“金税工程”的管理不重视不到位,管理隐患多。我们现在对“金税工程”各环节的管理已经有相应较为严格的制度规定,但很多基层单位对“金税工程”,对管好一般纳税人的工作重视不够,对相应制度的落实不到位,一些干部甚至领导干部对“金税工程”缺乏系统和大局观念,在制度执行过程中,相关岗位个别人员既没有认真遵守规定、履行职责,有关部门和领导对制度和岗位职责的履行情况也缺乏细致的管理和有效监督,致使“金税工程”整个运作体系出现人为的操作漏洞,从而破坏了“金税工程”应有的制约和保障作用,导致一般纳税人的管理出现一些严重问题。如我们一些税务基层征收单位对录入的发行资料不全,企业情况变更后资料不及时变更,手续不规范,接收了上级下发的税控机不及时发放,纳税人退出防伪税控系统不按规定及时收缴“金税卡”和IC卡,个别单位不按规定保管“金税卡”和IC卡;因管理监控不到位,企业不妥善保管税控机而出现丢失、被盗等情况也
不知道等等。这些问题若不加以重视和改正,势必会影响当前管理一般纳税人最为有效的现代化手段——“金税工程”的顺利运行。
4、一些基层征收单位管理观念发生错位,单纯强调“以票管税”。认为只要管好这张票就行了,从而放弃了多年来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我们的基层税务管理人员对生产经营企业已很少再核查商品的产(进)、销、存,也很少核查进销商品和原材料的票据、账目、银行往来是否相符和有无差错,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大多一知半解或一无所知,这就使不法分子虚开虚扣有机可乘。
5、现行的纳税评估工作还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二 OO 二年至今纳税评估工作开展已经两年,但由于我市各基层分局对该项工作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再加上人员不足,业务素质不高, 特别是《商贸企业增值税纳税评估办法》中的有关指标的测算以及分析未能深入理解,从而造成评估质量低下,许多评估报告都缺乏实质性内容。再加上现有 2.0 版征管软件中”稽核模块”无法正常使用,未能做到人机结合,纳税评估主要靠人工评估为主,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评估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削弱了一般纳税人的后续管理手段——纳税评估的发挥。
三、进一步完善一般纳税人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1、我们务必要在全系统长期树立起一种防范偷骗税反弹回潮的忧患意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们的增值税管理仍处于一个转型和规范期,很多税收体制、管理手段上的缺陷仍较明显地存在,我们还很难从根本上构筑起一道防范偷骗税行为发生的屏障,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偷骗税行为仍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会存在,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密切注意动态,防止偷骗税案件的反弹回潮。我们应切实加强对税务干部的长期警示教育,落实责任追究制,教育干部遵纪守法,切实履行职责,提高自身防腐拒变能力,在内部构筑起一道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同时要严厉查处发生在税务干部队伍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努力解决队伍中工作责任心不强和执法腐败问题,预防和减少税务人员职务犯罪活动的发生。
2、要严格按照“金税工程”的操作规范管理好一般纳税人。“金税工程”是增值税的“生命线”,是遏制和打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偷骗税犯罪行为的有效手段,“金税工程”的开通和完善,使虚假增值税专用发票无法实现抵扣,使虚开的发票失去市场,从根本上遏制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偷骗税犯罪行为的发生。即使发生虚开行为,通过“金税工程”协查系统,也能及时追查到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具体流向,最大限度地挽回国家税款的损失。因此我们当前最为重要的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特别是严格执行税收征管信息系统——“金税工程”和全省征管软件各系统的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严格地按照国家“金税工程”操作的有关规定,落实好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工作责任和操作权限,严格抓好一般纳税人认定、售机、户口设置、发票开票限额的设定、供票、开票、认证、纳税申报、抵扣、纳税和纳税人退出防伪税控系统以及协查等一系列环节的工作,做到每个环节和每个岗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环紧扣一环,切实把好每项工作每个环节所需的资料审核关,并准确清楚记录好各个环节的运行档案。从而通过高科技控管手段和严格的内部管理机制有机结合,以确保增值税“生命工程”的顺利运行,最大限度地遏止住各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偷骗税行为的发生。
3、进一步加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征收管理的基础工作,从制度上防范各
种偷骗税行为的发生。这是对“金税工程”防范功能的一种必要补充和配套,首先是要严格执行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和分类标准,做到认定从严,分类级别从低,运用准入机制把一些不符合规定的企业控制在一般纳税人之外,切实把好这个“认定关”。其次要把好“供票关”,要严格执行专用发票最大限额的审核、审批制度,控制企业领购、开具专用发票的数量和最大限额。主管税务机关在审核、审批专用发票时,要通过分析企业的经营资金实力和业务需要测算企业的月专用发票的需求量和最大限额,尽量降低风险。第三要把好“日常管理关”,要实行动态管理,加强纳税评估。重点要分析企业的发票领购数量、销售额和税负率的变动情况,通过分析本期与上期、近前或以前年度同期各类指标的变化,评估企业经营纳税情况是否异常,对情况异常且无正当理由的,要进一步移交给稽查部门进行检查。第四要经常性地审核企业的帐务状况特别是企业的资金往来,货物出入库单证和运输费用等账务核算情况,综合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是否正常。第五要加强进项稽核,尤其是要加强海关完税凭证、运输发票、收购发票和废旧物资发票四种进项抵扣凭证的稽核,对稽核存在疑点或问题的进项凭证要发函进行调查,以杜绝偷骗税行为的发生。
4、要重点强化一些薄弱环节和行业的税收管理。当前首先要强化好加油站的税收管理,一方面,基层征收单位要正确处理好内部的工作协调关系,税政、征管、稽查等职能部门要联合对外作战,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加油机进行检查、监督、维护,严格执行加油机损坏报告制度,对违反税收规定的加油站,要严格依法处理。另一方面,加大对油品进销存情况的核查工作,全面加强对加油站的纳税评估工作,对低税负、零税负、负税负的企业进行重点管理,跟踪监控。尤其是对财务核算不健全的加油站,要立即整改,全部纳入增值税纳税评估范围。对未全部安装税控加油机(包括未安装)或税控加油机运行不正常的加油站,还要严格要求企业建立台帐制度,并按月报送《成品油购销存数量明细表》。同时要尽快实现税控收款机与税控加油机的连接,全面推行使用税控收款机开具卷筒式发票,实现税源监控,堵塞税收漏洞。其次要加强农副产品收购环节的管理。我们要实行收购事前备案制度和损耗报告制度,收购企业在收购前必须将收购区域范围、收购对象、收购品种和数理等计划报主管税务机备案,便于税务机关监管和调查;入库前挑选损耗的农产品必须经主管税务核准方可报废,同时税务机关要测定同一行业农产品入库挑选平均损耗率,对损耗超出平均损耗率的不予抵扣。同时要加强对企业流动资金和生产规模的审核,合理控制收购发票和专用发票的使用量。通过审核企业的流动资金,测算企业的收购能力,通过审核企业的厂房面积、生产工人和机器设备的数量测算企业的生产能力,合理控制收购发票和专用发票的使用,防范虚开、代开收购发票和专用发票进行偷骗税等违法行为的发生。第三要强化一般纳税人商贸企业的管理。除了要在资格认定和强化纳税评估方面加强管理外,要在这些企业积极推广税控装置,利用金税工程网络和税控收款机等科技手段加强商贸一般纳税人企业的管理。
5、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纳税评估工作,切实提高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后续管理水平。我们要把纳税评估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手段,以强化对一般纳税人的后续管理。首先要进一步完善落实岗位责任制。在制定年度纳税评估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再次明确各评估岗位的职责,严格考核,对纳税评估工作长期没有进展和工作质量差,应付了事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确保评估工作按时按量的完成。其次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加强专题培训,组织评估岗
位人员钻研税收政策,熟悉精通《商贸企业增值税纳税评估办法》,不断提高评估岗位人员业务水平和总体素质。市局也将加强指导,全面提高评估工作质量。同时还要加强税务机关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责,同心协力做好纳税评估工作。第三要针对纳税评估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充分利用信息共享优势,进一步完善、全面启用征管软件 2.0 版中的稽核模块,建立一个中期税收监控环节,对纳税人进行有效的防范性税收监控管理。同时,要尽快启用金税工程二期拓展的纳税评估系统,提高评估工作效率,及时发现和打击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偷骗的犯罪活动。
6、查处与宣传并举。这是防范增值税偷骗税的重要措施,对偷骗税多发的行业,如一般纳税人商贸企业,一方面要定期开展专项检查,集中整治,另一方面要适当增加检查密度,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加强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骗取出口退税违法活动,以及利用“两套帐”、造假帐等手段进行偷税的违法活动的查处力度。在日常税务稽查工作中,一定要深挖细查,核实纳税人货物交易和付款行为的真实性。如发现有增值税偷骗税行为,要切实加大打击力度,防止以补代罚和以罚代刑,促进税收秩序的根本好转。同时要结合涉税违法犯罪呈现的新特点加强对交通运输发票、海关进出口货物完税凭证、废旧物资收购发票和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的使用情况以及医药购销行业、批发零售大户等进行税收专项检查;同公安司法部门密切配合,继续对制售假发票的违法活动进行坚决打击。另外我们还要通过扩大宣传,形成强大的威慑力,使不法分子望而生畏,在全社会营造纳税光荣、偷税可耻,偷税必将受到法律制裁,人人都积极纳税护税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最大限度地遏制住虚开发票和偷逃增值税行为的发生。
四、其他相关工作建议
良好的税收征管要堵住税制的漏洞,但更重要的是税制的规范化,完善的税制是有效征管的基础。增值税制的规范和完善,就是要保持增值税自我制约的机制,不因人为因素破坏增值税的链条。从当前看,还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增值税制要适时转型、扩大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生产型增值税逐步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二是增值税要逐步取代营业税。
2、要清理增值税现行优惠政策,减少优惠项目。我国现行增值税减免税范围过宽,同时还有先征后退等优惠规定,既使增值税链条脱节,又加重了下一环节的税收负担。而且由于优惠项目过多,措施不当,也使纳税人偷税成为可能。因此,建议对现行增值税优惠政策进行彻底清理,凡优惠政策到期的企业一律恢复征税;对继续减免已无必要的,应尽快取消减免税照顾,恢复征税,以后不再出台新的减免税规定。
3、协调各种优惠政策措施、财政支持与税收优惠的关系。对于各种需要政府经予支持照顾的情况,能用财政照顾的不用税收优惠;能用所得税政策照顾的不用增值税,以保持增值税链条的完整,以强化、完善增值税的管理。
4、要继续完善和拓展金税工程的各项功能和覆盖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开发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系统、增值税专用发票内部管理系统、值税一般纳税人多元化电子申报纳税系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评估系统,同时还应逐步将交通运输发票、海关进出口货物完税凭证、废旧物资收购发票和农副产品收购发票、门前代开专用发票纳入金税工程的控管范围,堵塞各种税收漏洞。
第二篇:浅析加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收管理
浅析加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收管理
谢昱
营改增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户数进一步增加,占税收收入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同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实行登记制度后,新登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数量快速增加,税收管理风险越来越大,加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收管理成为当前基层国税机关不可回避的难题。
一、当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登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数量的快速增加与现有纳税服务能力相对滞后的矛盾日趋突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转为登记制度后,简化了手续,缩短了流程,最大限度方便了纳税人,登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数量直线上升。由于户数增长太快,纳税人办理各项涉税事项的时间延长,影响了纳税服务质量。加之当前基层国税机关面临干部老龄化压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网络科技和信息化发展,使纳税服务效率和质量很难提高。
(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收管理风险增加。由于领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程序进一步简化,新登记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对税收政策和相关业务流程尚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开始享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权利,而对虚开专用发票的后果却了解不够。表现在农副产品收购发票上,有的虚增收购价格和数量,有的故意扩大收购发票的使用范围,将不符合抵免条件收购的农副产品和废旧物资也开具收购发票等问题屡见不鲜,这给基层国税机关税收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三)日常管理中过分重视“以票控税”,忽视了对企业财务核算的管理。一是日常工作中税收管理人员忙于应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审批和检查,没 有更多精力了解和熟悉企业的日常经营和财务状况。二是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企业财务核算的质量。很多企业在月末集中将当月发生的各种原始凭证交给代账会计做账,会计并不了解企业实际的购销存等业务,造成了财务核算与日常经营管理严重脱节,无法保证财务核算的真实、准确。三是有的纳税人做假账、多套账,这都给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管理带来较大隐患。
(四)管理模式落后难以做到“宽进、严出、细管”。以往对认定方面的“严管”,对资格注销的“时紧时松”,对日常管理的“粗放”都与发展趋势脱节。无差别化税收管理模式带来的税源管理针对性不强、管理效能低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在目前税收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下,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管理很难到位。
二、加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收管理的对策
(一)全方位多角度加大税收宣传力度。利用税务网站、纳税人QQ群、下户纳税辅导等多种形式,扩大税收宣传覆盖面。对新登记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有针对性的纳税辅导,向纳税人讲解相关税收政策、业务办理、纳税申报等知识的同时,督促企业建章立制、规范财务核算,提醒企业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
(二)加快网上办税服务厅建设。推行网上办税服务厅建设,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把各种业务功能都整合在一起,达到“一网全办”的效果,使办税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减少征纳双方的税收成本,提高办税效率,实现“双赢”。办税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每个月繁琐的工作,避免了往返跑路和长时间排队等候的情况。税务部门实现对纳税人的网上实时监控,加强对一般纳税人的管理和服务。
(三)积极推行分类税收管理模式。由于同行业、同类别纳税人的业 务模式、盈利水平、账务核算、税负变动等状况的趋同性,应在属地管理前提下,实现分类管理。对同一行业提出相同的管理要求,既体现公平原则,也可提高管理质效。
(四)强化纳税评估稽查,优化税收管理环境。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规模扩大后,全覆盖的检查很难常态进行。应利用税收风险管理机制,依据纳税人的风险等级,不定期开展风险应对,有效控制纳税人税收风险。健全和完善税务稽查体系,进一步规范稽查检查行为,加大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偷税、逃税的税收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充分发挥稽查威慑力,有力促进依法纳税观念和良好执法环境的进一步形成。
(五)努力提高税收管理人员和企业会计人员素质。对基层国税机关税收管理人员持续开展技能培训,从而真正成为懂市场、懂政策、会分析、会检查的综合税收管理人才。同时,加大对企业财务人员的税收政策培训,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涉税账务处理能力和税法遵从度。
(作者单位:遂川县国税局)
第三篇:当前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创新对策研究
当前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创新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税收管理的持续创新,促使税务工作的整体水平不断向前推进。但现行税收管理框架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譬如信息资源利用效益低、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组织结构问题影响税收管理整体效能的发挥、传统税收管理方式下留存管理弊端、新流程下暗藏的税收管理隐患等等。为解决上述各项问题,就必须依靠税收管理创新。本文结合现阶段税收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从税收管理手段、模式和机制三大方面,综合研究和分析税收管理创新的路径和对策。
[关键词] 税收管理 管理创新
一、税收管理现状分析
(一)税收管理创新成果
税务机关是为国聚财、保证公共开支的职能部门,税收管理的质量高低关系重大。近年来,我国的税收管理逐步实现从“管户制”到“管事制”、从“人工管理”到“人机结合管理”、从“粗放式管理”到“集约化管理”、从“习惯性行政管理”到“法治化规范管理”、由“监督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的转变。这一过程的实现来源于广大税务工作者孜孜不倦的奋斗和勇者无惧的创新精神。
以2010年宁波市国税系统为例:
1、创新纳税服务手段。推出了包括:政策“送推”服务;下放权限,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征管流程;推行辅导式自查;抓好“一厅一站一线”的规范化建设;建设“网上税务局”;推进同城通办;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等在内的八项服务新举措。
2、推进征管流程改革。通过对办税业务全面梳理和简并优化,对办税服务体制进行改革创新。共计取消办税事项47项,待办事项转为即办事项40项,取消报送主表和附报资料322件次,减少办税流转环节县级局为305个级次、区级局为209个级次。
3、强化信息管税战略下的税收管理。加强信息的采集、共享和综合分析利用,启动行业税源管理平台研发,通过开发使用网上纳税人行业鉴定软件等方式,完成80%以上企业的产品行业正式鉴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纳税评估和联合建模;运用大企业税收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强化对定点联系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4、组织开展管理创新活动。制订出台《宁波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开展管理创新活动的实施意见》(甬国税发〔2010〕35号),在全市国税系统开展涵盖税收工作各环节的管理创新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共有50个项目列入全市国税系统管理创新项目库,其中24个项目被评为优秀项目,9个项目列入市局推广计划。
随着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的创新和优化,促进了纳税人满意度的提高,在总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的2010年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宁波市局综合总分从2008年的第20位上升到第4位。
(二)当前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税收管理中的信息资源利用效益低。
(1)综合征管软件(以下简称CTAIS)是精细税收管理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存储大量基础信息和数据资料,有利于提高税收管理水平和效率,但是现阶段税务部门对CTAIS的利用程度尚未达到精细化要求,税务人员对CTAIS的认知和运用能力都较低。
(2)据统计,目前全国税务系统开发的各类应用系统超过150 个,其中由国家税务总局主导开发的有34 个。但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税收信息化建设中缺乏“一体化”思想,具体表现为:系统的开发缺乏统筹规划,各自为政,信息互不相通;系统业务覆盖不全,功能交叉,数据多重采集;数据标准不统一且无法共享,形成信息孤岛等问题,从而限制了税务机关对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2、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直接制约税源监控能力
在我国当前以纳税人自行申报为基础的税收征管模式下,税收机关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相关信息,最主要的来源就是纳税人主动提供的纳税申报表和财务报表,这种过分依赖纳税人自觉性的信息获取模式,导致税务机关不能全面、准确、及时掌握纳税人的相关涉税信息。而对于纳税人应税行为有关的第三方信息,尽管在现行征管法中规定了第三方信息报告制度,但是此规定原则性较强,缺乏实际操作性,而且相应的责任追究条款缺失,导致税务机关缺少第三方实质配合,实践中获取第三方信息难度较大。
由于上述内外部信息获取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造成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漏报漏缴、隐瞒税基等形式的纳税不遵从问题十分突出。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和税基的控管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到税源监控能力的提高和税收收入的应收尽收。
3、组织结构问题影响税收管理整体效能的发挥。
(1)从横向来看:税收管理的各个环节相互脱节,税收征管、税源监控、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各环节之间业务衔接不顺畅,没有实现有机的联动,阻碍了税收征管整体效能的发挥。2010年全市国税系统进行了业务征管流程改革,实行“统一接收、内部流转、统一回复”的征管模式,有效减少了纳税人多头跑的情况,但是内部流转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值得商榷,业务流程不清晰、责任不明确、各部门间相互推脱的情况仍然存在。
(2)从纵向来看:现行的管理体制呈现“倒金字塔”结构,存在“多头管理、多头下任务”的状况。上级税务机关各项管理任务下达体现出无序性、分散性和随意性,导致基层税务机关疲于应付、无所适从,造成管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工作效率,加重了税收管理员和纳税人的负担。实际上,当某个方面的管理要求得到强化而又没有顾及到基层管理资源的配置情况时,就会冲击其他管理事项的有序和有效,很多工作在基层就出现了明知做不到却不能不做、即无法为而不得不为之的局面,基层工作反映出缺乏计划性和协调性。
4、传统税收管理方式下留存的管理弊端。
作为强化税源管理的载体,2005年我国开始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实现从管户制向管事制的转变。但是从实施效果看,仍存在一定问题:
(1)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传统专管员制度的“权力过于集中、缺乏监督制约”的弊端。尽管税收管理员制度设定了双人上岗、定期轮换等条款,同时明确规定“税收管理员不直接从事税款征收、税务稽查、审批减免缓抵退税和违章处罚等工作”,但实践中在税务系统简并审批环节、下放审批权限的过程中,很多涉税事项的审批实际上完全依赖税收管理员的初审意见,后续的审批环节基本上流于形式,税收管理员在日常税源管理中存在较大的利用职权进行寻租、谋求个人私利的操作空间。
(2)粗放化的税收管理方式,使得既有的管理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进而阻碍了管理效能的提高和管理成本的降低。传统的税收管理方式基本上采用人海战术,依靠税收管理员“人盯人”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全面撒网、不分轻重的牧羊式管理方式对税源的控管缺乏针对性,致使管理效率低下,征纳成本居高不下。
5、税收管理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
税收管理可支配资源与税收管理的高标准要求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当前税收管理中存在着“一多一少”、“一高一低”两大矛盾,即纳税户多而税收管理员少、税收管理要求高而管理员平均素质偏低,造成税收管理疲于应付、浮于表面,管理广度和深度的拓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同时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纳税户数量急剧增加,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经营方式创新和以母子公司、总分机构、连锁经营、总部经济为代表的企业组织形式创新兴经济活动层出不穷,又给税收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税收管理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亟待提高。
6、新流程下暗藏的税收管理隐患
税收征管业务流程改革将咨询受理等纳税人找税务机关办理的涉税事项集中到前台办税大厅实行全方位服务,解决纳税人多头多次跑的问题;将纳税评估、调查执行、稽查审计等税务机关找纳税人的所有管理事项,集中到后台实施分类管理。其实质是建立了一种层级更少基层管理人员权责更大的管理体制。但往往被基层管理员单纯地解读为“重服务、轻管理”的一个做法,加重了大厅责权的同时削弱了税收管理的责任和权限。管理员在抱怨“权力被削弱”的同时也产生了“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新问题。
(三)税收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不符合依法治税的要求,也不利于国税事业的长期发展和国家税收的稳定增长。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最重要的发展战略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和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中的重要经济杠杆,在建立和完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现代税收管理呼唤更多的创新和发展,税收管理创新也是税务机关最根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税收管理工作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依法治税,实行税收管理创新。如何创新税收管理成为各级税务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税收管理创新的思路和对策
要实现税收管理创新,解决现行税收管理框架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必须依托对税收管理手段、模式和机制三方面的创新,结合现阶段税收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综合研究和分析税收管理创新的思路和对策。
(一)创新税收管理手段
1、重视税收信息资源的整合及一体化建设
涉税信息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已经成为提高税收征收管理水平和税收质量的关键性内生要素。因此,税收管理的信息化是大势所趋。要准确把握信息化内涵,将整个税收工作建立在信息系统之上,实现对大量涉税信息的有效管理及应用,重点是要在税收信息化建设中树立“一体化”思想,统筹规划税收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统一数据标准和数据格式;做好现有应用系统的资源整合,继续优化和强化内部网络,实现各系统横向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税收信息数据在税收管理中的效力;同时要加大信息化工作的考核力度,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严格考核兑现,确保信息化工作实现。
2、建立完善的纳税人信息采集、分析和应用机制。
针对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税收管理的重点在于建立完善的纳税人信息采集、分析和应用机制,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纳税人的涉税信息,从而做好税源监控、税务检查和税收处罚工作,提高纳税人遵从度。(1)完善第三方信息报告制度。明确涉税信息提供的主体、内容、格式、时间和责任,及时准确地获取第三方信息。(2)将国税系统内部网络向外部延伸,实现与地税、工商、海关、银行等其他部门网络的衔接,建设先进的、可靠的信息交换平台。通过多网络的互通融合,形成社会化监控体系。
(二)创新税收管理模式
1、进一步推进专业化管理为主的分类管理
税收专业化管理就是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管理特点和管理要求进行分类,实施以分行业、分规模和分职责管理为重点的税源分类管理。2010年全市国税系统内部推行的机构改革,主要就是贯彻分类管理的思路,根据纳税人的企业类型、经济性质和规模大小设立相应的税源管理部分。在此基础之上,为不断提高税源管理的质效,应进一步推进管理的专业化程度:(1)建立高素质的税源专业化管理人才队伍,强化分类培训,注重专业岗位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以岗定人,以人才优势的充分发挥带动税收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2)强化纳税需求调查和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纳税人,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措施。如对大企业,探索符合国情的大企业税源专业化管理;对中小企业,实施
分行业、特定类型的差别化管理;对个体工商户,按有利税源控管和方便纳税原则,强化税收定额管理,推进协税护税制度等等。
2、探索和推行税收风险管理新模式
税收风险管理是近年来各地都在研究探讨的新税收管理模式,其含义是:将现代风险管理理念引入税收征管工作,旨在应对当前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最大限度地防范税收流失;规避税收执法风险;实施积极主动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征收成本,创造稳定有序的征管环境,是提升税收征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有益探索。要推行完善的税收风险管理模式,应包含以下三方面:
(1)事前预警。关键在于通过强化税收分析来有效识别和定位税收风险,具体可依托信息平台,有效采集内外部数据,梳理各项税收风险点,设置预警指标,落实分析制度。为实施有效管理提供指引和方向,提高各级税收管理层的税收风险预警能力。
(2)事中监控。在通过税收分析确认税收管理风险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结合企业性质、行业类型等因素,将各项风险指标予以组合,建立风险管理模型,实现常态化、动态化的监控,并根据风险提示和相应的疑点数据,采取应对措施或者强化管理。
(3)事后督察。因事前、事中税收风险管理中无法识别、控制或者人为因素造成税收管理中存在漏洞、不当或者过错的,通过事后督察的方式,对税收管理全过程进行检验核查,发现问题的及时整改补救,同时落实责任,完善管理,防止同样问题的再次发生。
在此基础上,可以完善相应机制和制度,同时融合信息化创新,探索和建立“融预警、监控、督察于一体,集风险防控、追责和整改于一个平台,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管理为目的”的税收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从而实现税收风险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动态化和信息化。
3、完善纳税人信用等级分类管理模式
纳税信用等级制度已基本建立并运行,但后续配套措施的缺位却限制了纳税信用等级制度作用的发挥。要完善纳税人信用等级分类管理模式,可运用现有制度的基础之上,创新配套机制,譬如建立纳税信用激励与失信惩罚机制。通过对不同等级纳税人进行待遇区分,形成一种向诚实纳税人倾斜的税收优惠,营造一种对诚实纳税人有利的社会环境,以期增加诚实纳税人的经济和社会收益;同时以失信惩罚为震慑,即以不诚实纳税行为的后果及利弊分析,力求将失信的动机消灭在萌芽状态,示范并引导纳税人约束自身行为,提高纳税遵从度。
(三)创新税收管理机制
1、完善责任追究考核制度,落实审批责任制。
规范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规程,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审批责任制,上一环节对下一环节负责,处于流程某环节的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由后续部门和人员监督考核,打造“无缝式”的业务运营机制,同时合理界定申请、审批、检查各环节的责权,建立确实有效的责任追究考核制度。
2、建立税源一体化管理机制。
税源一体化管理,就是通过明确界定税收征管各层级、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职责,建立和完善各部门之间横向的综合协调机制和各层级之间纵向的任务分配机制,加强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和税收稽查各环节之间的联动,逐步构建职责明确、信息共享、协调互动、统一高效的税源一体化管理工作联动机制,从而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征管效能,切实解决多头管理体制带来的基层国税机关和纳税人负担过重的问题。推行税源一体化管理,重点是建立两个机制:
一是要建立横向的税收征管各环节、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包括:(1)各环节之间的联动机制。通过税收分析为纳税评估确定疑点、指明方向;通过纳税评估引导纳税人税收遵从,为税务稽查提供稽查案源;通过税务稽查查处案件,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并向管
理环节反馈查处结果;税源监控通过对分析、评估、稽查反映问题的汇总归纳,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日常管理,从而形成各环节之间相互联动、相互制约的税源管理工作机制。(2)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应加强综合征管部门与专业管理部门之间协调,发挥综合征管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协同开展税源管理工作。
二是要建立纵向的各层级税务机关之间的任务分配机制。上级税务机关对各部门拟下达的分税种的税源管理工作任务,应区分轻重缓急,合并重复项目,进行综合平衡,逐步实现管理员工作任务下达和结果反馈渠道的统一。基层国税机关应对需要管理员下户进行调查、核查、检查的事项进行清理和整合,对上级部署和自行确定的税源管理工作任务进行科学归并,综合考虑各个税种的管理要求,力求一次下户解决多个问题,避免涉税信息重复采集和税收管理员重复下户,提高税收管理的效能。
参考文献: [1]钱宝荣:《现阶段我国税收管理创新的路径分析》。
[2]董晓岩:《基于信息管税战略的税收管理创新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1月。
[3]钱宝荣:《税收管理创新研究》,《经济论丛》2008年06期。
[4]王蕾:《税收管理创新研究》,2005年,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5]董晓岩:《信息不对称下是税收管理的基本框架》,《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3月。
[6]周磊 严加鸣:《浅谈税收风险管理与防范》,中国税务网。
[7]周明俊:《积极稳妥地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中国税务报》2011年9月。
第四篇:码头水产品增值税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码头水产品增值税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xx分局是我局下属的税务管理分局,码头水产品增值税收入是该分局的一个重点税源,在该分局的收入结构中占着重要的比例。一直以来,纳税人、社会各方面以及政府部门围绕码头水产品征收增值税是否合法的问题争议不断,纳税人的投诉也时有发生,为此,我局对xx分局码头水产品增值税的征收管理情
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重点围绕征税的合法性、征收方式及管理方式的创新等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探索新的征管模式,以全面规范和加强小规模纳税人水产品增值税的征收管理工作。
一、码头水产品增值税征收管理的现状
xx镇四面环海,水产品丰富。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xx码头成为过往商品的必经之地,也是xx水产品的集散地,部份水产品在该码头即时进行交易,部份途经该码头运送到其他地方去。xx水产品经营者按身份或经营方式可以分为四大类:一是从事水产品收购、加工及销售的固定业户(有固定经营场所并且工商、税务登记手续齐全);二是临时从事水产品收购、加工及销售的临商户(有临时经营场所但无工商、税务登记手续);三是在xx临时从事水产品收购业务的个人或客商(无经营场所并且所收购水产品直接运到外地);四是本地水产品养殖户或渔民。从国地税机构分设以来,xx国税部门一直在该码头对上述第一、二类的小规模纳税人征收水产品增值税,而对上述第三、四类水产品经营者实行免征增值税。2002年以前是设征收点征收,期间,针对码头水产品征收增值税曾多次发生过税收争议或纳税人投诉的问题,焦点主要集中在征税的合法性上。对此,我局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2002年下半年起依法撤销了征收点,改变码头水产品增值税的征管方式,并对不符合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和不规范的征税行为进行整顿和纠正,规范了码头水产品的征税行为和执法行为。
2003年起,xx国税部门根据上级的指导意见,结合水产品税收管理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征收管理方式,主要是区别纳税人采取如下两种管理模式:一是上门申报的征收方式。主要是对部分纳税意识好、手续齐备的固定业户(第一类纳税人)采取由其自主上门申报纳税的办法;二是检查和监控征收的方式。主要是对部分纳税意识差、流动频繁的临商户(第二类纳税人),税收管理员在码头采取临时征收或巡查征收的方式。上述水产品增值税征收管理办法,在堵塞水产品税源流失、防止纳税人偷逃水产品增值税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人员素质与税收管理方式的脱节、执法监督与税源管理的不到位等原因的影响,码头水产品增值税的征收管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码头水产品增值税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税务人员执法不规范,出现执法随意及征税“不合法”的问题。这也是引起纳税争议和纳税人投诉的主要原因之一。征税“不合法”主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一是对客商在xx收购运经码头但未发生销售行为的水产品征收增值税(也就是上述第三类水产品经营者);二是对农户养殖或渔民捕捞的水产品征收增值税(也就是上述第四类水产品经营者)。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和第十六条:“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的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的规定,上述的征税行为都不符合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也就是“不合法”的征税行为。这主要是由于个别税务人员不熟悉税收政策及规定,在码头临时征收或进行纳税检查的时候,既不区分应税与免税的水产品销售行为,也不管纳税人的纳税义务是否已发生,都一律征收增值税,违反了现行税收政策的规定,从而引起了纳税人的投诉。对此,我局已多次制止和纠正此类“不合法”的征税行为。
(二)征管方式落后,现金征税容易出现违法违纪问题。
由于水产品经营季节性强、经营业户流动性大,而且很多水产品经营户在销售上呈现灵活性、隐蔽性的特点,税收管理难度大。因此,为防止纳税人偷逃水产品增值税,xx国税部门一直采取在码头对上述第一、二类纳税人实行临时征收或监控征收的税收管理办法。采取在码头征税的管理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堵塞了水产品税源的流失,强化了水产品增值税的管理工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征管方式落后。由于水产品增值税在码头实行临时征收的办法,税款由税收管理员采取现金征收的方式,这种征管方式不仅与现时税收征管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而且现金征税方式在缺乏监督和监控的情况下,税收管理漏洞大,容易引起滞留税款、贪污税款或其他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二是未能落实“双人上岗”税收管理制度。由于基层分局征管力量不足的缘故,在码头临时征收税款往往采取单人上岗的方式,这不仅违反了“双人上岗”的下户管理制度,而且难免会引发人情税、关系税和执法随意性、任意性的一
系列税收管理问题。
(三)税源管理不到位,税款流失严重。
由于在码头不能设点征收水产品增值税,采取临时征收或监控征收的征管方式往往出现人员不到位的情况,导致税收管理缺位、税源流失问题的发生,而且,个别税收管理员借口不会区分应征与免征的界限,对应税水产品采取放任自流,应征不征,也导致了部份税源的流失。
另外,一些水产品经营者利用税收管理的漏洞采取“跑、避、逃”办法偷逃水产品增值税,“跑”就是利用快艇、渔船等运输工具不经码头直接销售水产品;“避”就是利用税收管理员不在码头的时候销售水产品;“逃”就是采取晚间出货的形式销售水产品。以上种种偷逃水产品增值税的违法行为,也直接造成了部份水产品增值税的流失。
三、完善和加强码头水产品增值税税收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水产品经营者税务登记的户籍管理,强化水产品增值税的源头管理。税收管理员应加强水产品户籍动态的管理,定期开展检查清理并造册登记,重点摸清临时经营户的经营场地、规模、资金、人数等情况,对符合办证条件的督促其在规定期限内办理税务登记,健全账册。通过源头管理,摸清水产品税源底数,强化水产品增值税的监控和监管。
(二)分类管理,集中征收,创新征管方式。改变在码头进行征收管理的方式,取消现金征税,在加强户籍管理的基础上,引导纳税人健全账册自行申报纳税,储税划缴,集中征收。对水产品经营者按固定业户和临时业户进行分类,实行分类管理,除了继续加强固定业户的税收管理外,重点做好临时户的税收监控工作,日常巡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通过加强管理力度,以查促管,以查促收,使水产品行业的税收管理走向规范化。
(三)建立护税协税体系,齐抓共管,强化水产品增值税税源管理工作。加强与工商、地税、公安等部门的配合和协作,建立水产品税源管理情况沟通和通报制度,认真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加大“跑、避、逃”等偷逃水产品增值税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改善税收执法环境,整肃水产品税收管理秩序,通过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强化水产品税源管理工作。
(四)强化队伍建设,规范水产品税收管理的执法行为。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税收管理员的业务水平及正确贯彻执行税收政策、法律法规的能力,强化税收管理员法制意识、廉政意识、责任意识,规范执法行为,杜绝在水产品税收管理过程中执法随意及“不合法”等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认真落实“一人管户,双人上岗”的下户制度,进一步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督导税收管理员正确、全面履行管理职责,既做到管理到位、正确执法,又防止出现职权越位的现象。通过教育培训、责任追究、奖惩并举,提高水产品税收管理员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我局水产品增值税的税收管理水平。
第五篇:当前干部队伍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干部队伍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共金坪镇党委
乡镇干部是农村工作的骨干力量,通过分析我镇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当前乡镇干部队伍中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如果能够加以及时、有效地解决,必将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风不浓,干部队伍思想观念和能力素质仍有差距 目前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着要我学的思想,而没有认识到学习对于个人修养和提高工作技能的作用,没有形成我要学的意识,使目前的中心组学习、机关学习、定期培训等学习机会流于形式;有的干部工作凭习惯和经验,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适应不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任务,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工作,习惯于做好眼前工作,对新观念、新事物接受慢,市场竞争意识、竞争能力不强,对工作起点、工作标准要求不高;有的干部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不善于研究、总结经济规律,一些干部工作中还存在着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不强的问题,习惯用行政手段和计划经济方式管理和决策,不善于用法律和市场经济手段进行引导和调控。
(二)作风不实,干部队伍宗旨意识和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有的干部淡化了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与群众的关系由鱼
水关系转变为蛙水关系,甚至是水火关系,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了落实上级任务,没有脚踏实地、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有的干部进取心不强,感到工作没有什么成就感,不思上进,消极怠工,出现混日子的现象,工作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层少,了解社情民意不够,对村(社区)安排布臵多,检查督促少,具体指导少;一些干部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重点不突出,一些干部缺乏活力、干劲,工作不深入,工作效率不高,再加上农村工作环境较艰苦,一些干部无心工作,千方百计找门路、跑调动,对本职工作往往敷衍了事。
(三)制度不适,基层干部考核评价和日常管理相对滞后 首先是岗位设臵不科学,按照目前的“三定”方案,乡镇设“三办一所三中心”,机构设臵上与工作实际不相配套,混岗、一人多岗、一个岗位多位领导分管、职责不清,岗位不明的情况十分突出,编制和岗位不对口的情况非常普遍,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或者是不到位;其次是干部考核机制不健全。虽然有严格的干部考核管理制度,但往往都是以人为主的考核能够得到落实(如出勤考核),而以事为主的目标考核由于考核指标没有量化,考核很难兑现,以致年终考核时有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现象,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使一些干部失去工作积极性;三是绩效考核难逗硬。公务员实行绩效工资后,取消了年终奖,使得乡镇可以利用的等次考核不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仅靠评优评先兑现考核评价结果,很多人误认为
绩效工资是自己工资的组成部分,是自己应该得的,所以绩效工资并没有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
(四)出口不畅,基层干部合理流动和未位淘汰有待完善 虽然我区出台了有关公务员交流的办法,从去年开始实行并进行了有益的偿试,以后每两年在全区开展一次公务员交流,但是交流的力度还不够大,特别是长期以来没有进行交流,使乡镇干部本地化现象严重,在同一地方工作久了,一些干部工作缺乏上进动力,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性降低,而惰性增大,还有一些人因此形成利益小集团,影响正常推行政策和落实工作的情况;同时一些年龄偏大,或者升迁无望的机关干部,不服从组织分配的工作,或者不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甚至公然跟党委政府对着干,无视机关管理制度,在干部和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对待这样一些人,缺乏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和约束。
二、对策和措施
(一)转观念,加强学习提素质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乡镇干部头脑,强化观念更新,以适应时代的特征、工作的需要和群众的需求。把乡镇干部工作重心引导到抓好经济发展,落实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维持农村稳定,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来。实现从行政管理者转变为乡镇经济发展者、新农村建设指导者、社会事业服务者。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政府的建设,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乡镇干部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一要加强系统培训,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在职培训,重点抓好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技术知识、法律知识、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努力提高乡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二要向专家学习。邀请一些经济、管理、农业方面的专家等研讨发展形势、培训干部。三要向群众学习。向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等优秀品质及发展经济的先进经验学习。四要在实践中学习。教育乡镇干部在工作、生活的实践中勤学习,多思考,善总结。五要加强干部的交流锻炼,学习其他地方的经验,也增强乡镇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提高发展的能力。
(二)强意识,转变作风塑形象
一是牢固树立群众意识、群众观念。以乡镇便民服务站建设为契机,推出一系列便民、惠民、利民的服务举措,主动做好群众信访工作,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注重尊重群众的意见,尤其是在修建道路、水利工程和征地拆迁时,要充分考虑群众在心理上和经济上的承受能力,要切实按政策实施,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塑造服务型政府。加强政府各部门的行风建设,从群众利益、行业特点出发,制定有利于提高服务群众水平的各种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府部门运作程序,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继续开展群众满意站、所评议活动,加强文明示范窗口建设,促进行风好转。三是开展“塑造乡镇干部新形象”活动。打造一支“能吃苦、会干事、讲奉献”乡镇干部队伍,注重政治立场坚定、工作务实高效、办事依法廉洁、为民全心全意的形象塑造,通过勤学习、勤调研、勤办事、勤修身来塑造新形象。
(三)抓创新,理顺机制提效率
一要创新运行机制。根据有利于理顺政府运行机制、提高办事效率、促进职能转变的原则,适应乡镇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需要,科学设臵乡镇人员编制和工作岗位。乡镇应按主要产业发展、稳定综合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分类组建工作机构或服务机构。同时细化岗位职责,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真正使干部把精力用在为群众服务上,把时间花在促农民增收上。二要创新考核机制。首先是科学分解考核项目。在制定干部实绩考核目标过程中,把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细化为具体的考核项目,分别确定考核目标值。其次是合理设臵考核内容。根据被考核对象不同的工作岗位和工作重点,采取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式,以目标管理的科学方法为主,结合民主评价、分管领导评价、社会综合评价等多种因素,使考核更加真实全面。其三是综合量化考核结果。采取百分制考核计算办法,对共同目标、工作目标、民主测评、考核组综合评价、获得奖励情况等项目累计计算加分,同时区别对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干部。三要创新绩效
管理。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要注重对考核结果的应用,除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外,还要与绩效工资部分进行挂钩,对乡镇干部所扣绩效工资,按照考核得分情况进行再次分配,实现绩效工资向重要岗位、任务繁重、成效明显的干部倾斜。
(四)加强交流和淘汰,拓宽出口增活力
关注乡镇优秀干部的成长,完善培养锻炼机制,加大转岗、交流、上挂锻炼等行之有效的形式,加快干部流动,调动工作积极性,营造务实、高效、竞争的干事氛围,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严格实行考核兑现,凡在考核中实绩较差、排名臵后的干部要坚决予以诫勉、调整,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同时还要健全淘汰制,积极推行民意淘汰、自然淘汰等多种淘汰形式,拓宽干部“下”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