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国务院小金库

时间:2019-05-13 20:25: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贯彻落实国务院小金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贯彻落实国务院小金库》。

第一篇:贯彻落实国务院小金库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通知》的具体规定(1989-11-7)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现对有关事项规定如下:

一、清查小金库的范围和时限。这次清理和检查,主要是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及这些单位所属的各种劳动服务公司、有偿服务机构、第三产业、协会、学会、基金会等(以下简称各单位),在1988年、1989年列入小金库的各 项收支及历年滚存的小金库结余。

上述单位及其所属的内部各级单位和企业的分厂、车间、班组、科(处)室等都要进行清理和检查。

二、清查小金库的内容。凡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的收入,化大公为小公,化公为私,未列入本单位财会部门收支,私存私放的下列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

(一)截留的各种生产经营收入。包括销售收入,产品加价收入,各种劳务收入,设备、房屋、场地、柜台等出租收入,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收入,以及各种管理费,手续费收入等。

(二)非法侵占国家和单位资财的收入。包括出售残次品和边角废料的收入,处理报废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使用国家的车辆、船舶、机器设备、仪器仪表私揽业务取得的收入等。

(三)虚列支出、虚报冒领的收入。

(四)私自将投资、联营所得转移、存放外单位和境外的收入。

(五)隐匿“回扣”、佣金、好处费等收入。

(六)截留各种违价收入和外汇收入。

(七)截留应上交财政的各项罚没收入。

(八)截留其他各种收入。下列情况不属于小金库:

(一)党费、团费、工会会费、职工互助金和单位提存的稿费和讲课收入。

(二)按照国家规定分发给分厂、车间、班组和科室的奖金发给个人后的余额。

(三)其他经同级财政部门审定不属于小金库的资金。上述不属于小金库的资金,要存入银行或本单位财会部门,单独设置帐簿,指定专人逐笔记录收支金额,加强管理。

三、清查小金库的方法和要求。清查小金库工作采取自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无论是自查和重点检查,都要做到领导重视,态度坚决,认真检查,依法处理。

(一)自查阶段。从国务院《通知》发布之日起,各单位都要指定一位负责人亲自挂帅,组成有财会部门负责人和审计,监察、纪检人员参加的清查班子,专门负责清理和检查小金库的工作。单位领导要亲自宣讲国务院《通知》和本规定,亲自做好思想发动、组织落实和安排部署工作,并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措施和要求,树立全局观念,克服侥幸心理,主动自查自报,把清理和检查小金库的工作迅速开展起来。“小金库自查报告表(以下简称”“自查表”)由单位的财会部门填报,上报截止日期最迟不得超过12月15日。

(二)重点检查阶段。除了已列入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重点检查的单位,要把清查小金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检查外,各级大检查办公室和财政部门还要专门抽调一批干部组成检查组,选择一批单位,对小金库问题进行重点抽查。检查组进点以后,要认真宣传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举报活动,发现线索,抓住不放,一查到底。要把被查单位及其所属各级内部单位的小金库收支情况、银行存款和现金、实物库存,以及有无帐外设帐、私存私放等问题,彻底查清,严防走过场。

检查组进点后被查出的有关“小金库”问题,不论“小金库”的自查期限是否已过,均按被查的规定处理。

为有利于开展清理和检查工作,自国务院《通知》发布之日起,小金库资金一律停止支付。如有继续支付、转移资金、将帐内资金转作帐外或销毁帐目、凭证、记录的,要从严处理。

四、清查小金库的政策原则。对查出的各种小金库问题,应根据“自查从宽、被查从严”的原则进行处理:

(一)凡属单位自查出来的小金库资金,其余额部分,不分资金来源,一律上交财政50%,单位留用50%,留用部分免交能源交通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已经支用的部分,全部转入本单位财会部门的帐目,在自有资金项下作列收列支处理,免交能源交通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其中 已用于生产和集体福利的,分别作单位生产发展基金和职工福利基金处理;已用于职工奖金、实物、津贴、补贴的,纳入单位奖金发放总额,按规定补交奖金税。

(二)凡属被查出来的小金库资金,其余额部分,一律没收,上交财政,并按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处以罚款;已经支用的部分,连同罚款,一律由单位用自有资金补足,上交财政,其中已发放的奖金、实物、津贴、补贴部分,纳入单位奖金发放总数,按规定补 交奖金税;性质严重、情节恶劣的,还要在报上公开揭露,公开处理,并建议有关部门给予单位领导、当事人和财会负责人必要的党纪、政纪处分。如发现有贪污等触犯刑律行为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由各级主管部门查出其所属单位小金库资金,可视为部门自查处理。余额部分,上交财政50%,其余50%由主管部门没收留用,列入本部门的财务会计帐目,用于发展生产,不得挪作他用。已经支用的部分,除用于奖金、实物、津贴、补贴部分应由单位按规定补交奖金税外,其余 部分主管部门是否收缴,由主管部门研究确定。

各级主管部门要全面负责本部门和所属各级单位的清理、检查小金库工作,加强领导,及时掌握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完成各项清查任务。

五、小金库资金的上交入库手续。为了确保各项应上交的小金库资金和罚款及时收缴入库,国务院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办公室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大检查办公室应在同级工商银行开立“清查小金库资金专户”。在这次清查中,凡查出(包括自查和被查)各单位及其所属各级单位各项应上 交的小金库资金和罚款,不论是实行由主管部门集中交库办法,还是实行就地交库办法的单位,一律由单位的财会部门负责集中,并按其隶属关系分别汇交,即:(1)中央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应上交的小金库资金和罚款,由单位直接汇交国务院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办公室设在中国工商银行 总行的“清查小金库资金专户”(行号20006);(2)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和计划单列市级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应上交的小金库资金和罚款,由单位分别直接汇交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大检查办公室设在工商银行分行的“清查小金库资金专户”;(3)地(市)级部

门及其所属单位应上交的小金库资金和罚款,由单位直接汇交地(市)大检查办公室设在工商银行中心支行的“清查小金库资金专户”;(4)县(区)级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应上交的小金库资金和罚款,由单位直接汇交县(区)级大检查办公室设在工商银行支行的“清查小金库资金专户”。

各级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计真抓好本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的小金库资金和罚款的收缴入库工作,做到边查边交,不欠不漏。各级大检查办公室和财政、税务、审计、物价部门以及派出的工作组、检查组,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小金库资金和罚款及时足额地解交入库。

各单位的财会部门在汇交小金库资金和罚款时,要填写银行信汇凭证或签发转帐支票,办理交款手续。交款时,一律使用银行统一印制的信汇凭证或转帐支票,并在凭证的“用途”栏列明“上交小金库资金”。

各级工商银行在收到小金库结算凭证后,要及时将收帐通知送交开户的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办公室,并由大检查办公室及时缴入国库。

六、清查小金库报表的汇总和上报。各单位自查结束后,不论有无小金库问题,都要填报“小金库自查报告表”(详见附表一),经单位领导和财会负责人签章后,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同级大检查办公室和财政部门(各1份)审查。中央企业事业单位还应报送财政部派驻所在省(自治

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中央企业驻厂员处(各1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中央部门的“清理、检查小金库汇总表”(详见附表二),按“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违纪和入库金额汇总表”的报送程序办理。委托地方查出中央企业事业单位的小金库资金和罚款,应汇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清理、检查小金库汇总表”内,不再汇入中央部门的“清理、检查小金库汇总表”。“清理、检查小金库汇总表”从1989年11月份开始编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中央部门应于每月终了后10日内报送国务院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办公室。为了掌握各单位小金库资金的清理和入库情况,各级主管部门除了要按月报送“汇总表”外,在清理、检查工作基本结束时还应给同级政府大检查办公室报送“清理、检查小金库资金分户明细表”(详见附表三)。“1989年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违纪和入库金额汇总表”中有关小金库的数字,仍应如数填列,不得遗漏。

七、对举报小金库有功人员的奖励。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开展举报活动。各级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办公室对举报有功人员,应给予适当奖励。奖励金额一般为实际入库数的5%,最高不超过1万元。奖金来源可由“清查小金库资金专户”中列支。

八、各单位今后不得私设小金库。经过这次清理、检查以后,一律不准再以任何名义私设小金库。各单位的一切财务收支,都要纳入本单位财会部门帐目,加强管理。凡应上交的收入必须如数上交财政,按规定留给单位的款项必须纳入预算外资金管理,不得私立帐目,私存私放,逃避 监督。如有发现再设小金库的,一定要从严处理。在国务院《通知》和本规定颁发以前,各地区、各部门自行制定的有关检查、处理小金库的规定和办法,如有与国务院《通知》和本规定相抵触的,一律以国务院《通知》和本规定为准。

第二篇:贯彻落实治理小金库情况汇报

贯彻落实全市治理“小金库”工作意见

情况汇报

根据全市关于做好2010年“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现就我局认真做好2010年“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做好2010年“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学习,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全局高度,进一步深化对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按照中央“力度不减、机构不撤、队伍不散”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充实“小金库”治理日常工作机构,认真抓好“小金库”治理的组织工作。

三、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整改落实工作,促进自查问题及时纠正、被查问题认真整改。按照市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要求,进一步做好整改落实工作。

四、要全面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回头看”,做好“五查五看”工作:一查宣传工作重视程度和宣传措施落实情况,看宣传发动是否到位;二看自查自纠覆盖情况和自查自纠措施落实情况,看自查自纠是否到位;三查重点检查覆盖情况和重点检查深入情况,看重点检查是否到位;四查严格执法执纪情况和责任人员处理情况,看责任追究是否到位;五查有关问题整改情况和长效机制建设情况,看整改落实是否到位。

五、进一步建立健全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各单位要从制度建设、内部管理等方面入手,结合本单位实际,本着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的完善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实物资产管理制度、资产清查办法等,加强管理,进一步构建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

2010年8月26日

第三篇: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 把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到新水平

曹玉书会长在全国施工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2010年10月 26 日)

同志们: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巩固和发展施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日趋向好的局面,进一步提高全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我们在太原召开全国施工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研讨会。这次会议非常重要、非常及时,是贯彻国家发改委穆虹副主任有关批示的具体工作安排。会议得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高度重视,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信息管理部吕海燕主任亲临会议指导并做专题讲座。出席会议的代表主要是会员企业主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或安全生产部门的负责人。这次会议还得到山西省建设厅、山西省建筑业协会的大力支持、配合。刚才张立光副厅长介绍了山西省建筑行业安全的情况,并就改进建筑安全管理发表了许多好的意见。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下面,我就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有关问题谈三个方面意见。

一、充分认识搞好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近年来,国家安全生产形势有了明显好转。施工行业同样如此,安全生产事故的次数减少,频率降低,危害减弱。目前,绝大部分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在生产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并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这次会议上一部分会员企业的领导要做大会发言,还有部分会员企业提供了书面交流材料。秘书处已经把这些材料汇编成册,发给大家。这个资料汇编是我们施工企业近年来抓安全生产经验的集成,也是我们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成效的集中体现。希望大家认真学习研究。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不足。施工行业现在仍然是安全生产事故易发、多发的8个行业之一,总是在前二、三位之间徘徊,特别是重特大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今年1-9月份,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1441起,死亡1844人,同比减少272起、209人,分别下降15.9%和10.2%。其中较大事故93起,死亡359人,同比增加18起、50人,分别上升24.0%和16.2%。重大事故6起、死亡62人,同比增加2起、17人,分别上升50.0%和37.8%。特别是今年3月28日山西王家岭煤矿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透水事故,在国内外造成了很大影响。

当前安全生产问题已从经济问题上升为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问题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重特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害。我们一定要痛定思痛,深刻吸取血的教训,切实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的力度,坚决遏制住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的势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正是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出台的,它是指导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性、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是党和国家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践安全发展理念,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和部署。《通知》中明确了现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制度保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广大施工企业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通知》对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安全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切实增强进一步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国务院《通知》的各项要求,全面提升施工行业安全生产水平。

二、施工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任务 当前,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应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第一,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办好一件事情,做好一项工作,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是基础、是前提。安全生产也不例外,思想统一了,认识提高了,才能抓上去,抓出成效。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念之一就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此有全面阐述。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要逐步实现从“富国”到“富民”的转变。党中央、国务院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王家岭矿难等各种灾害时,动员了全国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倾注了极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全力救助。这些都体现了爱民、惠民、富民,关注民生,关注生命的精神实质。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成为当今世界潮流。近期智利矿难救助行动,引起智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智利总统亲临现场指挥,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场直播救援过程。这一切都说明了一点,就是“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一切利益都要服从、服务于保护生命这一根本利益。安全生产就是爱护生命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从施工企业来讲,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既是履行《通知》所要求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第二,建立健全符合企业实际的安全生产制度。《通知》涵盖企业安全管理、技术保障、产业升级、应急救援、安全监管、安全准入、指导协调、考核监督和责任追究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施工企业要认真学习研究,把属于企业自身应当做的事,需要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做的事分门别类进行梳理,站在关爱员工健康,珍惜员工生命的角度上,结合企业现实情况和发展需要去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要逐步将这些制度与施工过程有机融合,逐步形成一种内在机制和运行模式,使安全生产措施成为施工过程中自然生成的,而不是靠外力强加的内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在贯彻“预防为主”的同时,也不可忽视事故善后处理,应急救援工作也是安全生产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要加大工作力度。

第三,增加安全生产投入,提升安全装备水平。这一点也是搞好会员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必备条件之一。在现代科技、工艺水平条件下,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装备落后往往是事故发生的诱因。目前,不少施工安全生产企业投入不足、装备落后,究其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从外部环境讲,工程建设市场不规范,特别是“低价中标”造成工程价款不足,工程造价、工时定额调整不及时,造成企业额外负担加重等等。这些因素不仅影响到工程质量,也影响到施工安全资金投入。从企业内部讲,抢赶工程进度,追求经济效益,管理不精细等原因对安全生产的冲击也不可忽视。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协会和施工企业的共同责任。我们协会要反映企业诉求,积极为企业创造条件。施工企业要尽可能把管理水平搞上去,挤出一些资金投入到安全生产方面,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的软硬件建设。

第四,赋予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要权利和相应待遇。许多企业反映,安全生产工作懒人干不了,好人不愿干。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经营思想,发展观念上的偏差。一般说来,搞经营的拉项目,搞生产的出产品,搞财务的出效益,安全生产只投入不产出。但是,大家都很清楚,一项工程干得再好,效益再高,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许多努力和奋斗都会付诸东流。因此,我们的企业,特别是企业领导,要重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设,配齐机构、配强班子,提供必要的管理权力和手段。不仅如此,还要关心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事业发展和个人进步,打通晋升渠道,使从事安全生产的人员安心、舒心、放心,有奔头,工作起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

三、中施企协下一步工作打算

从协会角度讲,贯彻《通知》精神,协助会员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主要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利用协会刊物、网站以及社会上各种宣传媒介,通过举办研讨会、组织培训班等形式做好《通知》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根据国务院《通知》中有关“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一律严格考核,按国家有关规定持职业资格证上岗”的要求,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已经同意授权协会对施工行业安全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培训由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有关专家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理论、制度、救援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凡考核合格的,颁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一监制的岗位证书。协会将通过培训工作的开展,全面提高施工企业相关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遏制生产安全事故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技能训练和人力资源保障。

二是开展应急预案管理试点工作。根据国务院《通知》中关于“完善企业应急预案。企业应急预案要与当地政府应急预案保持衔接”的要求,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已委托协会组织开展施工企业应急预案管理试点工作。在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导下,协会拟推荐若干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重点指导单位。帮助企业相关人员全面掌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技术、管理要求,完善现有应急预案,使其更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并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同时,协会还将在总结提炼各专业、各类型企业应急预案范本的基础上,负责拟订施工企业应急预案编制指南,逐步进行推广。希望施工企业踊跃参与。

三是加强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今年初,根据会长会议决议,秘书处开展了着这方面的调研,形成了《关于协助会员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调研报告》。国家发改委穆虹副主任对报告做了重要批示。下一步协会还将加大这方面工作力度。着手就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面临的问题开展调查,集中企业诉求,通过相关渠道向政府反映,为政策制定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四是把会员安全生产评价考核与协会现在开展的有关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国家优质工程”、“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家”的评选标准中增加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具体考核指标。如果会员企业认为确有必要,协会也可以考虑建立一套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通过考核评价,树立典型,引导会员企业加强和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同志们,施工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任重道远。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这次会议开好,使大家在思想上有提高,信息上有收获,工作上有促进,使这次会议成为施工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里程碑,为建筑安全开启新的航程。

谢谢大家。

第四篇: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

国务院《通知》精神 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

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安委办〔2010〕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各有关成员单位,各中央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以下简称《国务院通知》)精神,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快

建设更加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指示和《国务院通知》精神,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工作落实、政策落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的装备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从现在起到“十二五”期末,国家(区域)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全部建成,其他重点行业(领域)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形成更加完善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各省(区、市)、市(地、州)、重点县(市、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救援指挥)机构全部建立;国家、省、市三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完成,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预防体系普遍建立;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更加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质量明显提高。通过强化建设,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水平和防范、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二、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

(二)大力加强矿山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

1.加快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建设步伐。依托黑龙江鹤岗、山西大同、河北开滦、安徽淮南、河南平顶山、四川芙蓉、甘肃靖远矿山救护队,抓紧建设7个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力争到2011年底前全部建成。要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和条件,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突出特长和特色,重点投入,配备国际国内先进的尤其是高精尖的应急救援装备,在搞好本企业、本地区事故救援的同时,满足跨地区、重特大且抢险救援复杂、难度大事故的快速高效救援工作的需要。与此同时,要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素质能力建设,加强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真正建成世界一流的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

2.加强区域矿山应急救援队建设。在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各依托企业要参照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的建设原则、标准和要求,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建设。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平顶山基地依托企业,要加快建设进度,重点提升矿山、建(构)筑物坍塌、隧道、地下空间、泥石流等灾害应急救援能力。

3.加强省级地方骨干矿山应急救援队建设。各省(区、市)要根据本地区矿山企业分布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统筹规划,由地方和企业共同出资,依托大中型企业建设骨干矿山应急救援队,并在大型特殊救援装备配备、救援队伍运

行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

4.加强其他地方和基层矿山应急救援队建设。矿山企业特别是煤矿较多的市(地、州)、县(区、市)、乡(镇)和其他中小矿山企业集中的地方要合理规划、整合资源、因地制宜,采取企业联合、政企联合或地方有关部门单独出资方式建设专业矿山应急救援队,或依托本行政区域综合应急救援队充实矿山应急救援技术装备和人员,以满足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5.加强矿山企业应急救援队建设。所有大中型矿山企业特别是煤矿都要依法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并按照有关救援队伍建设标准,不断提升建设水平尤其是装备水平,进而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小型矿山企业要因企制宜建立专职或兼职救援队;没有建立专职应急救援队的矿山企业,必须与邻近的具备相应能力的专职应急救援队签订应急救援协议。

6.加强矿山医疗救护体系建设。在国家(区域)矿山应急救援队布点区域,建设装备精良、高水准的国家(区域)矿山医疗救护队。各地要搞好规划、加强协调,将矿山医疗救护体系建设纳入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和医疗卫生应急体系,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依托当地优势医疗资源建立骨干矿山医疗救护队,提高医疗救护技术和装备水平。矿山企业要发挥矿区医疗机构的作用,将矿山医疗救护点延伸到井(坑)口,形成网络。

(三)大力加强危险化学品和油气田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

1.加快推进依托大型石化、石油企业建设国家(区域)危险化学品和油气田应急救援队的步伐。要在原来规划的基础上,争取国家支持,政企共同出资,依托现有中央石化、石油企业的应急救援队,建设6个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14个区域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7个区域油气田应急救援队和1个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技术咨询中心。要进一步加大投入,配备危险化学品和油气田方面相应特种专业救援装备,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2.加强省级地方骨干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建设。各省(区、市)要根据本地实际,依托有关石化企业的应急救援队,建设本地区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骨干队伍。要统筹规划,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推进危险化学品地方骨干应急救援队建设。

3.加强其他地方和基层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建设。危险化学品企业较多的市(地、州)、县(区、市)、乡(镇)和其他小型危险化学品企业集中的地区和化工园区,要因地制宜,在合理规划、节省资源的基础上,采取企业联合、政企联合或地方有关部门单独出资组建的方式,建立专业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或依托本行政区域综合应急救援队,充实危险化学品救援装备及人员,以满足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4.加强企业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建设。所有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企业都要依法按照相关标准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不具备建立专职救援队条件的其他危险化学品企业,必须建立兼职救援队;没有建立专职应急救援队的企业必须与邻近的具备相应能力的专业救援队签订应急救援协议。

(四)加强其他重点行业(领域)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各建筑(隧道)施工、军工、民用爆炸物品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要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加强专兼职应急救援队的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按规定不需建立或不具备建立专职应急救援队条件的企业,必须与当地具备相应能力的相关专职应急救援队签订应急救援协议。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综合协调,大力支持公安消防、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水上搜救、船舶溢油、民用航空、电力等行业(领域)专业应急救援体

系建设,重点是搞好规划、合理布局、增加装备、健全队伍、提升素质,形成完善的专业应急救援体系。

(五)加快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步伐。各地要高度重视社会安全生产或综合应急救援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建设工作,把具有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和装备的社会救援组织、志愿者组织纳入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之中,加强引导、推动、扶持和管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组织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救援指挥)体系建设

(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救援指挥)机构建设。大中型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救援指挥)机构。高危行业企业要设置或指定安全生产应急工作办事机构,配备专职应急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急工作。其他各类企业要确定机构或人员负责安全生产应急工作。

(七)加强省(区、市)、市(地、州)、重点县(市、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救援指挥)机构建设。

1.各省(区、市)、市(地、州)都要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救援指挥)机构,发挥其综合监管和事故救援指挥、指导、协调作用。

2.有关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要求,加快组建省级煤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要结合地方和单位实际制定计划,明确工作步骤和时限,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三定”规定尽快落实到位。

3.高危企业较集中的县(市、区)要设立或明确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救援指挥)机构,其他县(区、市)要落实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工作,并逐步延伸到街道、乡镇等基层政府和组织。

此外,其他各级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也要建立专门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救援指挥)机构,或明确相关部门、设立专人专门负责此项工作。

(八)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机制。

1.企业要全面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报预警机制,做好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和预报预警工作,做到早防御、早响应、早处置。同时,要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明确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措施,实施不间断的监控。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及有关应急措施备案制度,每月至少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加强重点岗位和重点部位监控,发现事故征兆要立即发布预警信息,采取有效防范和处置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和事故损失扩大。要积极探索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周边企业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切实提高协同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

2.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在同级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框架内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联络员会议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职责分工,完善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沟通机制和应急救援快速协调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区域间协同应对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联动机制、安全生产应急工作机构与有关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的工作机制,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制度,充分发挥应急平台的作用,提高应急工作效率。

3.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企业要与地震、气象、海洋、国土资源等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并完善预报、预警、预防机制,加强协作,有效防范和有力应对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灾难。

四、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九)要切实做到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全覆盖。

企业都要有应急预案,并做到所有重大危险源和重点工作岗位都有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程序和现场处置方案要实行牌板化管理。预案中要明确规定在遇到险情时,企业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具有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各地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要制定部门应急预案。安全生产应急工作机构要全面掌握各类应急预案、队伍和资源情况,通过应急预案审查和备案,促进相关应急预案间的衔接。

(十)切实提高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质量。

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要做到全员参与,使预案的制定过程成为隐患排查治理的过程和全员应急知识培训教育的过程。与此同时,要加强应急预案管理,适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或论证,按照有关规定将应急预案报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备案,并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应急预案工作的监督管理,依法将应急预案作为行业准入的必要条件。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没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或预案未通过专家评审的,或重大危险源没有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预案的,不得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十一)切实开展好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和培训工作。

1.企业要建立应急演练制度,每年都要结合本企业特点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演练或专项应急演练;高危行业企业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或专项应急演练;车间(工段)、班组的应急演练要经常化。演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评估,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预案、完善应急措施。

2.其他各级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每年要至少组织一次针对本行业(领域)主要特点和易发生事故环节的专业应急演练或综合性演练。

3.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会同有关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应急演练。

4.在搞好预案演练的同时,加强应急培训,提高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置、避险、逃灾、自救、互救能力。

五、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装备和保障能力建设

(十二)大力加强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1.企业要充分利用和整合调度指挥、监测监控、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现有信息系统建立应急平台。要建立健全应急预案、重大危险源和各类应急资源的数据库,实现快速预警研判、科学决策指挥,并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急平台互联互通。

2.各省(区、市)、市(地、州)和重点县(市、区)要在“十二五”前期完成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要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和完善应急保障、模拟推演、监测预警、辅助决策、指挥调度等应用系统;要建立健全应急预案、重大危险源和应急资源数据库,要建立健全工作流程、操作程序、联动机制,加强人员培训。通过努力,提高应急平台应用和管理水平。

3.尚未建设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的地区、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完善规划和设计,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步伐,并尽快向下延伸。经过努力,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形成国家、省(区、市)、市(地、州)、重点县(市、区)和重点企业相互连通的应急平台体系。

(十三)大力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1.企业要针对本企业事故特点加大应急救援装备及物资储备力度,尤其是重点

工艺流程中应急物料、应急器材、应急装备和物资的准备。

2.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坚持实物储备与生产能力储备相结合,社会化储备与专业化储备相结合,针对易发事故的特点,在指定有关单位储备必要的应急装备物资和指定相关应急装备、物资生产企业储备一定的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应急装备物资储备网点。在国家(区域)应急救援队储备一定的大型特种救援装备和相关物资。要努力形成多层次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应对各种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且救援复杂、难度大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装备和物资需要。

3.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与调运机制,确保储备到位、调运顺畅、及时有效、发挥作用。

(十四)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术进步。

1.有关应急装备和物资生产企业、科研机构要搞好产学研结合,加强应急救援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坚持以应急救援需求为导向,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形成强有力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科技原始研发、创造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和机制。

2.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和培育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用设备科研设计单位和制造产业,扶持在应急救援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重点单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要下大气力强制淘汰落后的应急救援技术和装备,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应急救援技术和装备。

3.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需要,积极引进、采用先进适用的应急救援技术装备,尤其是国家(区域)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所在单位要加大投入,引进采用高效快速救援钻机、大型排水设备、大型清障支护设备、快速灭火、堵漏、洗消设备以及人员避险、搜寻、定位等装备,提高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能力。

六、建立并落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十五)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工作法制建设。

1.要在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的同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的出台,并结合应急工作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相关规章和配套措施,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应急工作的法制保障。

2.企业要将安全生产应急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完善事故预防、预测、预警和应急值守、信息报告、现场处置、应急投入、物资保障等规章制度。

3.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积极协调,促进建立健全地方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规规章。要加强与公安、交通运输、民政等部门的配合,充分利用现有法规规定,协商解决安全生产救援车辆快速通行、事故救援中救援人员牺牲后荣誉待遇等问题。

4.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将有关安全生产应急工作的内容纳入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内容之中。对没有依法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要严厉处罚,并严把市场准入和行政许可关。通过执法,推进安全生产应急工作的更好开展。

(十六)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规划工作。

1.企业要把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总体工作部署中,与企业建设、生产、经营、改革和发展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

施。

2.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内容纳入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和推动企业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纳入企业和中长期发展规划。

3.其他各级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也要按照有关要求,编制好“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规划和实施工作方案。

(十七)研究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应急工作政策措施。

1.企业要充分利用国家对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所得税优惠、安全生产费用税前扣除等财税支持政策。在预算中必须保证应急救援装备、设施和演练、宣传、培训、教育等投入,提高救护队员的工资福利及其他相关待遇。

2.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在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方面的投入政策,管好用好资金,坚持建设与节约并重原则,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3.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协调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财政扶持政策,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应急救援专项资金。要会同物价部门研究制定有偿实施应急救援服务和应急征用补偿政策,监督高危行业企业每年向签约救护队缴纳技术服务和应急救援服务费,协调事故发生地有关部门督促事故企业向救护队支付事故救援费用,企业无力承担救援费用的,由地方有关部门予以补偿;要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安全生产全员风险抵押、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政策。要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投入的监督检查。

(十八)切实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其他各级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及各级各类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要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各类国际救援技术竞赛和相关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到有关国家(地区)考察与培训,学习借鉴国际上特别是先进国家的应急理念、经验和技术,不断改进创新我国的安全生产应急工作。

(十九)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力推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结合实际认真制订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和本实施意见的具体措施,并强力加以推进,保障各项任务、要求落实到位,推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作不断加强,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高,为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做出贡献。同时,要不断推动各级各类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技术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战斗力,做到关键时候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二○一○年十一月九日

第五篇:小金库-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附件2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治理工作补充报表编制说明

一、填报范围

本套补充报表的填报范围包括企业集团及所属各级子企业。

二、填报要求

集团总部及所属各级子企业不论是否为合并报表单位,只填报本级企业情况,由各级合并单位进行汇总报送上一级单位,集团总部负责对全级次统计数据进行汇总报送。汇总报表统计数据要建立完整的树形结构。

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自查自纠情况明细表

(一)编制方法。

本表按企业设立的“小金库”逐项进行填列。

(二)有关指标解释。

1.小金库名称:按设立“小金库”的具体部门或主体填写。2.2007年底小金库余额:反映截至2007年底,“小金库”资金滚存余额和资产原值合计。

“小金库”余额包括现金余额、银行存款余额、固定资产原值、有价证券初始投资额、对外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额、对外借款余额等。

3.2008年初至今新增金额:反映自2008年初至2010年9月30日(自查工作结束日),新增加的各种表现形式的“小金库”资金数 额和资产原值合计,即累计增加额。

4.至今累计金额:反映2007年底“小金库”余额加上2008年初至今新增金额的合计。

5.2008年初至今支出金额:反映以各项形式表现的“小金库”从2008年初至2010年9月30日支出的合计。

6.2010年9月底小金库余额:反映截至2010年9月30日,“小金库”各项表现形式的资金滚存余额和资产原值合计。

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特殊管理资金(资产)情况统计表

(一)编制方法。

本表按企业特殊管理资金(资产)的情况,逐项分析填列。

(二)有关指标解释。

1.期间增加金额:反映从2008年初到2010年6月30日,企业留存海外收益、表外资产、特殊管理资金等项目增加的金额,以及增加的离岸公司户数。

2.期间减少金额:反映从2008年初到2010年6月30日,企业留存海外收益、表外资产、特殊管理资金等项目减少的金额,以及减少的离岸公司户数。

3.留存海外的收益:反映企业在境外通过IPO筹资、投资分红派息等各种途径所收到的、目前仍然存放在海外的资金总额。

4.离岸公司运作资金:指离岸公司本身资金账户内的货币资金。5.表外资产:反映企业因各种原因未纳入财务决算报表核算的资产,包括“拨改贷”资金和经营性基本建设资金形成的“两金资产”、国债资金、代管国家资产等。对于因不具有控制权而未纳入合并范围的子企业及所属资产,由于母公司已通过长期股权投资在账内核算,因此不作为本次统计的账外资产处理。

6.工会管理的资金:反映企业代为管理的按照工会法等有关规定按职工工资总额一定比例提取的工会经费。

7.代管的社保资金:反映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本企业职工建立的、并由本企业代为管理(含委托企业年金管理委员会等专业机构)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等保险资金。

8.职工持股会管理的资金:反映本企业代职工管理的职工持股会实际持有的货币资金、公司股权、有价证券等各种形式的资产。如果公司股票已经上市,则应按相应时点的市场价格统计计算。

9.职工互助资金:反映企业代为管理的内部职工帮困互助基金等。

10.代为保管的职工工资:反映不能及时发放给职工等原因,由企业代职工临时保管的工资及其所产生的利息等。

11.名义工资差额:反映一些境外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财务账簿上负担的职工名义工资总额,与职工实际领取工资总额之间的差额资金。

12.企业慈善基金会管理的资金:反映企业作为主要出资人组织设立的慈善基金会所拥有或者管理的资金、有价证券、固定资产等资产总额。

下载贯彻落实国务院小金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贯彻落实国务院小金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