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
【发布单位】81302
【发布文号】闽委发[2000]14号 【发布日期】2000-10-08 【生效日期】2000-10-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闽委发〔2000〕14号)
各地、市、县(区)委,宁德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直各单位,驻闽各部队: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的重要时刻,为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决定》体现了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明确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方针政策和主要任务,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一、正确把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形势,明确今后10年的目标任务
1、稳定低生育水平,是今后一个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九十年代以来,我省通过认真实施三年打翻身仗,三年创先进,四年巩固提高的十年规划,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使生育水平降到更替水平以下,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有力地促进了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的低生育水平仍不稳定,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现行的生育政策差距还比较大,未来10年,我省人口总量仍将持续增长,不少地方计生工作的基础还比较薄弱,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局面尚未形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管理体制、工作方法、服务质量以及干部素质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2、进一步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未来10年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时期。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从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高度认识和解决人口问题,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稳定现行生育政策,综合治理人口问题、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等六条计生工作方针,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3、我省今后10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奋斗目标是:巩固“三为主”成果,赶上一类省工作水平,率先实施“两个转变”,提前达到第二步奋斗目标。分阶段的具体目标是: 2000年,全省人口总数控制在3360万人以内,努力降低新生婴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80%以上的县(市、区)多数育龄夫妇享有初级生殖保健服务。计划生育率达到92%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00‰以内,计划生育合格村和基本合格村率达到82%以上,全面完成村级计生协会的整建工作,尚未实现“三为主”的县、乡、村要限期实现“三为主”,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有明显转变。
到2005年,全省总人口控制在3520万人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5%左右,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育龄夫妇享有基本生殖保健服务,努力解决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民群众需求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工作机制。追赶全国一类省工作水平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实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两个转变。
到2008年,基本实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两个转变,基本实现计划生育工作第二步奋斗目标。
到2010年,全省人口总数控制在3700万人以内,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育龄夫妇普遍享受优质的生殖保健服务,计划生育工作机制更加完善,达到全国一类省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二、二、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局面
4、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协调有关部门,动员全社会力量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综合治理。各级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结合本部门的业务特点,出台有利于计划生育的政策措施,每年都要按系统检查履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落实情况,并将检查结果在次年一月份报告同级党委和政府。
宣传、教育、科技、文化、广播电视等部门要主动承担起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义务,利用各种传媒、采用多种形式,办好“人口与计划生育专栏”,定期刊发或播放人口与计划生育公益广告,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计划生育的良好舆论氛围。要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都一样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
各级党校、干校、团校及各类高、中等学校要把人口与计划生育作为一项教学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开设人口理论及青春期、性保健课程或讲座。
计划、经贸、财税、农业、国土资源、林业、水利、建设、海洋和渔业、农业银行等部门出台的各项政策要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要通过小额贷款、项目优先、科技扶持、政策优惠等措施,帮助计划生育户增加经济收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特别要把扶贫开发、农村农业结构调整与计划生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有计划、有重点地帮助计划生育贫困户和二女结扎户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公安、司法、工商、统计、卫生、房管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积极配合计生部门搞好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公安部门要加大查处弃婴、溺婴等违法案件的力度,加强出生人口的登记,及时向计生部门通报人口变动信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辖区内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综合管理。业务指导和服务质量监督,努力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应严格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有关规定,与计生行政部门定期核实计划生育有关数据。加强对各级医疗和计生服务机构、技术服务人员的教育和管理,杜绝假手术、利用技术手段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终止妊娠等现象发生。司法部门要把计划生育的法规列入普法教育计划。
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生育妇女的劳动权利和经济利益。在城市,积极建立并开展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逐步建立独生子女户和二女结扎户的养老保障制度,解除计划生育家庭的后顾之忧。民政部门要制定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救助政策,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户给予生活保障补助。严格执行《 婚姻法》、《 收养法》,认真做好社会收养工作,禁止非法抱送养,并定期向计生部门通报婚姻登记和社会收养情况。
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要加强计生干部队伍建设,严把招工、招干、提拔重用、离任审计计生关,认真落实“一票否决”制度。坚决查处违反、破坏计划生育政策的行为,推动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落实。
工会、共青团、妇联、计生协会等群团组织要组织群众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积极参与计划生育工作。以救助贫困母亲为宗旨的“幸福工程”要不断扩大项目范围,通过“小额贷款、直接到人、滚动运作、劳动脱贫”,帮助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母亲“治穷、治愚、治病”。
5、建立完备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调控体系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在制定土地、企业、医疗、社会保障、户籍、劳动、教育、财税等制度和改革措施时,要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一件大事,统筹考虑,相互协调。省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严格按照《福建省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规定》(闽委办〔2000〕78号)履行职责,严格考核,兑现奖惩。
6、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建设。把计划生育的法制宣传纳入普法教育内容,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执行“七个不准”规定,对执法不严和工作中严重违法违纪而引发恶性案件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大力推进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把行政执法活动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动员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自觉接受各级人大的执法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司法部门的司法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坚决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7、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认真贯彻国家和福建省《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坚持属地管理、单位负责、综合服务、流出地配合的原则,树立全省“一般棋”思想。要把流动人口纳入常住管理,由公安部门牵头,工商、税务、劳动保障、建设、卫生、计生、房产管理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围绕办证、租房、用工等环节,在现居住地形成有效的管理和服务网络,努力为流动人口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各地可根据需要,在流动人口较多的县级市(区)和镇设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站,并配备一些专职人员。
8、要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各类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各种社会组织都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承担管理计划生育的责任,建立计划生育协会,落实计划生育工作的人员、经费和措施以及计划生育的优惠政策。
三、三、建立激励和制约机制,落实对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和优惠政策
9、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和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和改革措施,要有利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使计划生育户,特别是独生子女户和二女户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文化上有提高。
10、对独生子女户发给一定数量的奖励费,城市独生子女父母退休时,给予必要的补助,由省人事厅、财政厅和计生委制定具体奖励和补助办法。在农村坚持政府支持和农民自愿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实行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户和两女户的养老保险制度,并在就业、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照顾。
11、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和个人,要严格按照《福建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采取教育、经济及行政制裁手段,征收社会抚养费,依法给予必要的经济制约。各级政府要设立举报电话,认真查处计划生育的违法违纪人员和工作不负责任,徇私舞弊的公务员,并奖励举报确实的举报人。
四、四、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计划生育的群众工作
12、人民群众是计划生育的主人,要坚决维护其合法权益。努力建立宣传教育、综合服务和科学管理相统一的机制,不断提高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程度,做到既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又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13、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在农村,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小康村”、“文明村”、“五好文明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活动逐步推广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实行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进村民自治。在城市,推行属地化管理,强化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计划生育的管理职责,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融入到城市社区和物业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之中,大力开展社区生殖保健和社区生育文化建设,拓宽社区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第六位一体的服务。
14、开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切实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计划生育部门是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综合管理部门。计划生育和卫生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共同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生殖保健服务。大力普及优生、优育科学知识,依法推行婚前医学检查和优生技术指导。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要深入千家万户,指导育龄群众选择以长效避孕措施为主的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方法。要加快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积极推广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和生殖保健的新技术、新产品,发展生殖健康产业。要加强对计划生育药具及保健用品市场管理工作,规范市场行为。
15、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协会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办厅字〔1997〕6号和中办厅字〔2000〕8号文件精神。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同级计划生育协会的领导,落实其群团组织的性质、机构、编制和人员待遇等规定,保证协会活动的正常经费。支持协会按照群众组织的特点开展工作,支持基层协会建立创收基地或创办经济实体。充分发挥基层计划生育协会和协会小组(中心户)长的作用,切实解决村级协会会长和协会小组(中心户)长的报酬和待遇问题。
16、进一步加强计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强管理、合理规划、科学布局、集中资金办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合理设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改善服务条件,规范服务标准,增强服务能力,积极发展人口优生优育服务产业。
五、五、切实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
17、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邓小平人口思想、江泽民总书记等第三代中央领导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论述和中央的《决定》列入中心组的学习内容,掌握党和国家有关计划生育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理解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辨证关系,进一步增强人口意识、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穿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全过程,不断增强抓紧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自觉性。
18、建立县领导、乡负责、村自治、组配合、户落实的计划生育工作责任机制。县级要把人口与计划生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充分发挥人口计划的调控作用,加强对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乡级要切实负起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加强对村级班子建设,严格按政策管理,摸实情、讲实话、报实数,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村级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保垒作用,党员、干部带头,实行依法管理、村民自治、村务公开。
19、坚持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坚决执行“一票否决”,确保责任到位。建立党政领导、相关部门和计划生育部门“三线”考核制度。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要把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落实计划生育责任制的情况作为衡量政绩、选拔干部和奖惩的重要内容,任期内逐年考核,离任时进行审核,对弄虚作假、虚报成绩的,一经查实,要严格处理。各级、各部门在评选、表彰各类先进集体和个人时,必须事先征求同级计生部门意见。在晋职、晋级、调配干部、招干招工、入党入团等工作时,要按照《福建省计划生育条例》,切实把好计划生育关。
20、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确保措施到位。省委、省政府每年召开一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每年不定期地对各地市进行专题调查和重点检查。省委常委会每半年研究一次计生工作,专题听取省计生委、计生协会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计生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级党委、政府也要建立定期听取当地计生工作汇报制度。要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的督查范围,地市党委、政府每年要将本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向省委、省政府作专题报告。各级人大、政协每年要组织一次计生工作视察和考察。党政领导要带头摸实情、讲实话、报实数;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与计划生育相配套的社会经济政策,督促检查各级各部门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职责的情况,组织全社会的力量对人口问题实施综合治理。
21、计划生育工作经费要投入到位。省、市、县、乡计划生育经费要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逐步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十五”期间,各级计划生育事业费的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到2005年所有的县(市、区)人均计生经费要超过10元,并逐步有所增加。凡年度计生事业经费投入不到位或弄虚作假的要取消评先资格,造成工作滑坡的要追究党政主要领导的责任。社会抚养费和乡统筹费纳入财政预算后,财政要相应增加计划生育经费的投入。各级政府要积极支持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公益基金。经检监察、财政、审计、计生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和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对以往挤占、挪用、坐支社会抚养费的,要限期归还,并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22、计划生育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省计生领导小组每年要召开3次会议,研究分析阶段性人口与计生工作,听取成员单位汇报履行计划生育工作职责情况,解决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级计划生育领导小组都要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各成员单位都要把计划生育摆上本单位的议事日程,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发挥部门优势,综合治理人口问题。年终由各级政府对下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落实职责情况进行检查。
23、党政干部、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要做计划生育的模范,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干部必须先做到。各级党团组织要把计划生育列入组织生活内容。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要及时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超计划生育,或者破坏计划生育政策贯彻实施的,按照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党员、干部和职工的处理意见》(闽纪发〔2000〕3号)的规定处理。
24、加强计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计生工作人员待遇。各级党委、政府和组织、人事部门要按照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要求,加强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特别是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基层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建设,落实人员、报酬、待遇。乡镇要保证计生办编制并配专职人员抓计划生育工作,按闽委组〔1999〕通字090号文件精神配齐计划生育协会干部。村级要按照“千人一员”配齐计生管理员。
要加强市、县两级计生委(局)领导班子建设,把素质高、能力强、思路清、作风正、德才兼备的干部,特别是中青年干部选派到领导岗位,并逐步做到在班子中配备一名学医的副主任。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爱护计划生育干部。请省人事厅、财政厅会同省计生委就提高乡(镇)计划生育专职人员岗位津贴制定具体办法。在县(市、区)、乡(镇、街道)计生工作岗位连续满15年以上(含15年),实际工龄满三十年的工作人员,退休时仍在计生岗位的,其退休费标准在原基础上提高5%;获得省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三次以上,退休时仍保持荣誉的,也可提高5%的退休费。但提高标准后的退休费,不得超过本人原标准工资。在推荐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候选人和评选劳模时,对计划生育系统要给予充分考虑。
25、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精神,制定贯彻实施意见细则。
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
2000年10月8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闽委发[2004]11号
各市、县(区)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发〔2003〕16号)精神,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培养和造就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适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需要的人才队伍,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切实把人才工作摆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战略位置
1、人才是关系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决定性因素。发展大计,人才为先;小康大业,人才为本。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省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形成“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两岸三地,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对外开放、服务全局”的发展态势,实现比全国提前三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键在人才。
我省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实施了“以智取胜”、“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不断改革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促进了人才总量的增加和素质的提高,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人才素质不适应发展要求,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短缺;人才观念创新不够,人才政策不够落实,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有待完善。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工作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人才资源开发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积极开发人才资源,走人才强省之路,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2、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改革创新为动力、市场配置为基础、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开发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各项事业中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3、基本要求:
——服务发展大局。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部署,确定人才工作目标,制定人才政策措施,推进人才资源规划、开发、配置、利用,以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工作的成效。
——坚持唯才是举。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激发人的创造活力,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
——勇于改革创新。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努力从根本上消除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的体制性障碍,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新机制,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
——统筹资源开发。坚持把能力建设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主题,统筹人才资源与各类生产要素之间的配置,促进人才在城乡、区域、产业、行业以及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合理分布和有序流动,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4、目标任务: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培养造就数百万高素质劳动者,上百万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到2010年,使我省人才资源总量有较大幅度增加,每万人口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占8%,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6.6%,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总量的7%。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创业环境有较大改善,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显著提升,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健康成长和施展才能的平台,努力把福建建成政策配套、机制灵活、环境宽松、人尽其才的海峡西岸人才聚集区。
二、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5、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制定实施《福建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视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大对8所重点建设高校的扶持力度,力争建成一两所国内外知名大学和一批国内领先水平的重点学科。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和省级以上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加快建设具备理论和技能一体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批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训基地。引入市场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设立政府奖学金制度。倡导企事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建立以学习者个人为主、用人单位支持、政府资助的继续教育保障机制。统筹协调社会教育资源,为全民学习、终身教育开辟多种渠道,努力创建学习型社会,不断提高全民素质。
6、加强党政领导人才培养。认真贯彻落实《2004—200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围绕提高执政能力,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扎实抓好党政领导人才普遍轮训工作。实施“500名党政领导人才重点培养计划”,每年选拔100名党政领导干部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培训。加大培养力度,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重视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青年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的培养选拔。进一步做好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把选派干部支援欠发达地区建设、西部开发与培养锻炼干部结合起来,加大干部实践锻炼的力度。
7、加强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抓好500名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作用,围绕主导产业和产业集聚建设,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通过多种方式,培养企业急需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营销人才。注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职业精神培养,提高职业化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国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在实践中锻炼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8、加强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坚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重。继续推进“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建设,实施“155专家工程”,努力培养造就100名进入国内外科技前沿,体现国家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500名在某一学科或技术领域有较高造诣,代表我省先进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5000名在各领域起骨干作用的优秀人才。实施“三个一百”培养计划,每年选送100名学术技术带头人到国内外著名机构和省外院士专家身边进修深造、开展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资助100名学术技术带头人参加国家继续教育研修活动;支持100名中青年骨干人才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研发中培养人才的作用。设立青年博士科研启动专项经费,对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的博士毕业生首次申请科研项目,经业内专家评议,由省政府科技部门和用人单位按1∶1比例给予科研启动经费。加强博士后工作,支持博士后站点建设。实行首席科学家和首席专家课题管理制度。推行课题招标制度,政府出资的重大研究课题,符合条件的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标。实行学术休假制度。深化“院士专家八闽行”活动。加强科技副职选派工作,推广专家服务团做法。关心和爱护理论工作者,培养和造就一批中青年理论人才。
9、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技能振兴计划,采取政府推动、社会广泛参与、学校教育培养、个人岗位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到2010年,新培养200万名技术工人,其中高级工20万人,技师、高级技师3万人。充分发挥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强化岗位技能考核,组织技术革新和工艺攻关,开展班组技术比赛和岗位技能竞赛,促进岗位成才。
三、创新引进方式,促进人才聚集
10、制定人才引进专业目录。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建设项目对人才需求,加强对紧缺急需人才的预测和规划,每年编制发布人才引进专业目录。各级政府对依据目录引进的人才,按每人每月800元标准逐年发放5年生活津贴。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购买住房,由各级政府按当地商品房中等价格和相应面积标准给予购房款总额的三分之一补贴,由个人自行选购房源。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专业目录中急需的博士毕业生,愿意到企业工作又希望保留事业人员关系的,可委托人才储备中心管理,编制部门相应划出机动编制,三年内,根据本人意愿,或将关系转到企业、或推荐到事业单位工作。
11、实施人才居住证制度。对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相应的学识、技术和能力,以不改变户籍、国籍的形式来我省工作或者创业的国内外优秀人才,发放《福建省引进人才居住证》。持证者可以受聘担任企事业单位领导职务;符合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资格条件的,可以参加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其子女入学入托与本地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可以在本省办理养老和医疗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专利申请、外汇兑换、公安部授权允许的有关出入境事务及其他商务活动等相关事务。
12、积极引进留学人员和海外人才智力。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加强两岸三地人才交流,搭建闽港人才合作平台,选派业务骨干赴港研修,聘请技术和管理专家到福建工作,实现互补互惠。政府引导、聚集社会力量,加大留学人员创业园投入,为留学人员来闽创业提供良好服务。举办中国留学人员(福建)创业项目竞赛活动,经专家评审确认的优秀项目,省里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帮助其落地发展。建立海外人才信息库,加强与海外华人华侨社团、留学生团体、专家组织和国际友好城市的联系,支持高层次人才筹办国际学术会议,积极引进海外人才智力。
13、提高人才引进服务质量。依托福州、厦门等地优质中小学创办国际学校或双语班级,为引进的海外留学回国人才和华侨、外国专家子女提供与国际接轨的教育服务。对重点建设工程、重大科研项目引进的核心人才,可根据需要配备特别行政助理。鼓励市县建立人才储备中心,在人才比较集中的中心城市建设博士后公寓和人才公寓。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协调服务机构,建立人才引进快速通道。
四、完善使用机制,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14、推进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认真贯彻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省委《建立选人用人公正机制的若干规定》,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任人唯贤、公道正派,继续推行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预告、差额考察、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全委会投票表决、党政领导干部辞职等制度。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和考核评价标准。机关内设机构职位空缺原则上采取竞争上岗,把竞争上岗与试用期制、任期制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进一步拓宽各类优秀人才进入党政领导岗位的渠道,选择一批职位,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严格控制选任制领导干部任期内的职务变动。健全公务员制度,探索政府雇员制度,行政机关可根据工作需要选聘特殊人才承担专门工作。制定并实施优秀人才破格选拔使用办法。健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领导人才交流制度。
15、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方式。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探索国有控股公司治理模式,实行出资人代表委派制或选举制,建立管人与管资产、管事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坚持市场配置、组织选拔和依法管理相结合,改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方式,逐步实现由组织配置为主向市场配置为主转变。推行社会化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加快培育职业经理人才市场,推进职业经理人才的市场化配置。
16、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快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步伐。根据事业单位承担的职责任务,进行科学分类,制定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逐步取消事业单位行政级别。全面推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严格考核的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落实用人单位用人自主权,打破身份限制,实行自主聘任。坚持和完善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实行考试考核、公开招聘制度。对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实行聘用合同制。建立和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维护个人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制定完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兼职兼薪的管理办法。
五、改进评价方式,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
17、深化专业技术职称改革。全面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坚持以能力和业绩为依据,修订和完善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标准,根据各专业技术岗位特点,在资格申报评审中对外语提出不同要求。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申报评审多种专业技术资格,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可自行评审相应学科教授、研究员资格。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工人和农村实用人才可以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对确有真才实学的各行业实用型人才,可不受学历和从事技术工作时间的限制,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
18、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对企业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考评,打破年龄、资历、学历、身份限制,重在业绩和企业认可。加大考核鉴定力度,探索成果鉴定、实物鉴定和企业认定等办法,开展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办法改革试点。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网络,下放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权限,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六、加强人才市场建设,推进人才合理流动
19、构建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做大做强综合性人才市场,办好各类专业人才市场,大力发展网上人才市场。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信息资源,建立市场供求、薪酬信息发布制度,推动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信息联网贯通和业务联合,加快建设统一的人才市场。拓展人才派遣、劳务派遣服务项目。按照管办分离、政事分开原则,推进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的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民营、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培育“猎头”机构。建立社会化的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体系,推进人才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实施《福建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和《福建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加强人才市场监管与调控。
20、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打破人才流动中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限制,疏通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之间,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社会组织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解决人才流动中涉及的相关权益问题,保证人才流动的开放性和有序性。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方式进行流动。试行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小额贷款担保制度,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七、建立有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激发人才的创造力
21、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建立公务员工资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物价指数变动相适应、与企业相当人员平均工资大体持平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根据财力增长情况,逐步提高地区附加津贴标准。改革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对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逐步推行编制内工资总额包干,推动省属高校财政拨款体制改革,制定按生均教育费和实际在校生数核定教育事业费办法,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绩效贡献与薪酬相统一的内部收入分配机制。构建以经营业绩为核心,与企业资产规模、效益、资产保值增值相联系,以年薪制、股权、期权等多种形式为内容的多元化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分配体系。探索产权激励机制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完善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入股制度和技术创新人才持股制度,实行技术成果按收益提取奖励的分配制度。
22、健全人才奖励制度。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双重激励作用。省委、省政府设立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杰出科技人员、突出贡献企业家、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优秀回国留学人员人才表彰制度,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对获得奖项的各类人才给予重奖。各级党委、政府也要建立符合本地区实际的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定期评选表彰一批重才爱才的先进单位和个人。鼓励和支持国内外组织、华侨、华人和知名人士设立人才奖项。
23、建立健全人才保障制度。完善机关、事业、企业之间人才流动的社会保险衔接办法。省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流动到企业的人才加发养老保险一次性补贴费,其标准为:本人离开机关单位时上月平均工资×在机关单位工作年限×0.9%×120。建立个人缴费窗口,为离开机关事业单位到企业工作的人才接续社会保险关系。鼓励企业建立年金制,提高高层次、高技能和急需人才的保障水平。建立对家庭经济困难人才、残障以及患有其他身体缺陷的人才的救济救助制度。实施高层次人才特殊保障津贴制度。重要高层次人才特殊保障津贴的标准为每人每年1万元,并分类予以体现。特殊保障津贴分别按各50%的比例记入养老、医疗个人帐户,并由相应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按养老、医疗的相关规定办理记帐和享受待遇手续。
八、克服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开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资源
24、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纳入工作范畴。建立组织人事部门与工商联等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联系重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制度、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调查统计制度,及时掌握人才资源的变化和发展需求。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和高等院校要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民营企业家的培训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的职称评定工作。支持有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成立研发机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一步改进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人才办理出国(境)手续的办法。
25、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坚持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重视推选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优秀人才作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的人选,选拔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的优秀人才担任各级领导职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同等享受政府各种表彰奖励、特殊津贴评定、各种“人才工程”人选的选拔、面向社会的培训项目、基金、课题评审、信息服务以及政府出台的各项人才激励政策。鼓励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业,对辞职人员发给相应的辞职补助费。
九、加强帮扶工作,进一步推动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
26、扶持人才资源开发。省级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拔尖人才津贴、引进急需人才生活补贴和高层次人才特殊保障津贴给予适当补贴。充分考虑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和特点,在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科研项目立项、引智项目申报、优秀人才评选、人才开发基金方面,给予优先考虑、适当倾斜。鼓励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联合承担项目。完善沿海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对口帮扶机制,鼓励发达地区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与欠发达地区的对口单位开展技术、人才协作。鼓励发达地区企业与欠发达地区结成用工和职业培训联盟,把劳动用工与人才培养、扶贫工作紧密结合。发达地区政府部门和用人单位要从全省发展大局出发,不得采用重新建档等方式吸纳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加强乡镇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农业技术人才作用,积极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进农村社会服务联动网建设,大力开发农村实用型人才。
27、加强智力支持。引导、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工作的,可将户口落在工作单位所在地的设区市的城区,也可留在家庭所在地。逐步实行省、市党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主要面向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在基层工作二年以上的各类人员招考。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继续做好选派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工作。落实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的有关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从2005开始,对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在欠发达地区的非城区乡镇工作满5年、表现突出的给予一定奖励。组织省直单位和沿海地区专业技术人才到欠发达地区定期服务。继续选派党政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相对落后村任职。对自愿到欠发达地区创业的高层次人才、特殊人才,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择地落户手续,工作地区应为其提供人事代理服务。
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28、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成立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立省委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市、县(区)委也要成立相应机构,配备工作力量,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组织部门要做好牵头工作,当好党委的参谋助手,落实好党委对人才工作的各项部署。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人才工作整体合力。加强人才工作队伍建设,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工作的研究力度,抓紧制定“十一五”人才规划。加快人才环境建设,加大人才宣传力度,办好“人才活动周”。建立高层次人才库,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企业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制度。
29、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建立政府引导、分级负担、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利益共享的人才资源开发经费保障机制。2005年省级财政增加2000万元,统筹用于人才资源开发的新增经费支出,此后随财力的增长而逐年增加。各级政府都要建立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用于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欠发达地区人才开发、人才智力引进等项工作。强化用人单位主体作用,鼓励用人单位加大对人才开发的投入,企业及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和奖励等方面的工作经费,可设立独立科目,计入经营成本。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人才投入效益。
30、抓好人才工作的落实。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各级党委要定期研究人才工作。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要制定人才工作要点并分解立项,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各项人才政策完善和衔接工作。加强督促检查,强化责任追究,增强诚信意识,做到承诺有度、践诺有信,确保各项人才政策落实到位。
各设区的市和省直有关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结合实际,制订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具体办法。
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 2004年10月28日
第三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文[2005]490号 【发布日期】2005-10-25 【生效日期】2005-10-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实施意见
(闽政文[2005]490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全面整顿与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是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确保安全的重要措施,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的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严格执行《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大执法力度,并运用经济手段,全面开展以煤炭开发为重点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行动。从现在开始至2007年7月,对我省矿产资源无证勘查和开采、乱采滥挖、浪费破坏矿产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遏制;越界开采、非法转让探矿权和采矿权等违法行为得到全面清理;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到位,矿山安全事故明显减少;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措施落实到位,矿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探矿权、采矿权有偿使用制度得到建立,市场对矿产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矿业投资环境明显改善;矿产资源列入规划管理,探矿权、采矿权设置基本合理,资源利用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监督管理立法工作和监督力量得到加强,基本建立规范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二、主要任务
(一)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主要任务
1.依法严厉打击无证勘查和开采等违法行为。各级政府要组织各相关部门对本地区无证勘查、开采行为进行全面排查、集中整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防死灰复燃。市、县(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建立巡查工作责任制,对发现的无证非法勘查、开采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举报一件,查处一件。对发现的违法行为,国土资源部门要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予以强制取缔关闭,并书面告知公安部门和经贸部门查处火工材料的来源与使用以及供电行为。国土资源、公安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案件查处联动机制,对非法采矿行为和破坏性采矿行为的查处工作,涉嫌构成违法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及时立案查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市、县(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煤炭资源开发的监督管理,对证照不全的煤炭开采企业,有关主管部门要责令其停止生产,并依法予以查处。
2.全面查处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越界开采、以采代探、非法转让探矿权和采矿权等违法行为进行全面清理,建档立案,并依法进行查处。要加强对探矿权人、采矿权人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检查报告制度,督促探矿权人完成最低勘查投入和按期开展勘查施工,督促采矿权人严格按批准后的开发利用方案组织开采。对违反规定组织勘查施工和开采的,要依法予以查处。对吊销采矿许可证的,要书面告知工商管理部门及时依法处理。
3.切实加强矿业开发对环境影响的监督管理。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矿山环境监测,对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的矿山企业要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查处,并书面告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予以吊销采矿许可证。市、县(区)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对矿山特别是尾矿库和弃碴区的巡查,发现隐患,应及时通知业主采取防范及治理措施。
4.切实加强对矿山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矿山安全法》,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要责令其限期整改,并书面通知国土资源、经贸、工商等部门暂时收回有关证照;对整改后仍然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要依法查处,并书面通知国土资源、经贸、工商等部门吊销有关证照。省安监局在2005年底前完成煤炭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证工作;2006年完成60%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证工作;2007年底前完成全部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证工作。
5.全面清查和纠正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市、县(区)政府和国土资源、经贸、发改、安监、环保、工商等部门要对探矿权和采矿权审批、项目核准、生产许可、安全许可、环评审查、企业设立等矿产资源开发监督管理的行政行为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检查。对玩忽职守、违法违规审批、以权谋私、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入股办矿等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
6.认真开展煤炭资源回采率专项检查。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经贸等部门对煤炭资源回采率开展专项检查,对达不到回采率标准的煤矿要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予以经济处罚,直至吊销采矿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要严肃查处浪费、破坏煤炭资源的典型案件,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切实提高我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继续对保护性开采的钨、锡、锑、稀土等特定矿种实行总量控制,继续暂停审批和颁发钨矿、稀土矿的采矿许可证,严格执行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
7.加大对重点地区和重点矿种的专项整治工作。继续将煤和金、铁、铅、锌、石灰石、建筑石料、饰面石材等作为重点整顿矿种。永定、新罗、永安、大田、永春县(市、区)应重点做好煤炭矿产开发秩序的整顿;建瓯、尤溪、德化、永泰、上杭县(市)应重点做好金、铅、锌等金属矿开发秩序的整顿;晋江、古田、南安、安溪、惠安、罗源、同安区(市、县)应重点做好建筑石料、饰面石材矿开发秩序的整顿。其他县(市、区)要针对本地实际,确定整顿的重点矿种和矿区,积极有效地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
8.继续推进“青山挂白”治理工作。全面关闭全省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五江一溪”等两侧“禁采区”内的开采矿山,认真做好关闭矿山和废弃矿山的“青山挂白”治理工作,恢复矿山生态环境。
(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主要任务
1.加强规划管理。省国土资源厅要会同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组织编制《福建省省级煤炭勘查规划》,省经贸委、省发改委要会同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编制《福建省煤炭开发利用规划》。省国土资源厅要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专项规划编制工作,2005年底前完成《“十一五”福建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的编制,2006年6月底前完成《福建省2006―2010年地质勘查规划》的编制。2006年底前,各县(市、区)政府要完成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的修编工作。切实加强煤炭资源开发的规划管理,划定设立省级煤炭资源勘查规划区,加强普查和必要的详查工作,统一编制矿区总体开发规划和探矿权、采矿权设置方案。
2.严格探矿权、采矿权管理。省国土资源厅要进一步完善探矿权和采矿权申请、延续、变更、注销、转让等相关管理制度,严格市场准入标准,加强勘查、开采资质管理。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批颁发采矿许可证,必须对开发利用方案进行严格审查。凡不符合矿产资源规划、产业政策和技术规范,矿产资源不能合理利用,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不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采矿权申请,一律不得审批发证。严格实行煤炭勘查设计审查制度,对不符合勘查规范的项目不予登记。
3.集中解决矿山布局不合理问题。以煤炭资源和花岗石为重点,严格执行最小开采规模,合理设置探矿权、采矿权,切实提高我省矿产资源开发的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省国土资源厅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福建省部分矿种最小开采规模目录》和《福建省生产小矿关闭、淘汰、联合、改造实施方案》。煤炭资源开发的整合由省经贸委牵头负责,非煤矿山资源开发的整合由省国土资源厅牵头负责,各地要统一组织制定小矿整合方案,并切实抓好落实,对到2006年底仍达不到最小开采规模的矿山企业,由当地政府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关闭。
4.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全面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采取市场竞争方式出让探矿权、采矿权,规范矿业权市场,研究解决探矿权、采矿权无偿和有偿取得“双轨制”问题的有效措施。同时根据我省矿业权市场建设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修订完善《福建省矿业权招标拍卖与挂牌出让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矿业权市场。
5.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制定出台《福建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管理办法》,按照“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明确治理责任,落实治理资金和治理措施,加快废弃矿山和老矿山的生态恢复与治理。
6.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监管责任体系。各级政府要对本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监管工作负总责,国土资源、发改、经贸、安监、环保、工商、公安等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依法行政,密切配合,进一步完善探矿权和采矿权审批、项目核准、生产许可、安全许可、环评审查、企业设立等各项矿产资源开发的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并承担相应责任。
三、工作要求
(一)组织领导。
省政府成立省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领导小组,由省政府领导任组长,省国土资源厅、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安厅、监察厅、财政厅、环境保护局、工商局、安全生产监管局、福建煤矿安全监察局筹备组等部门为成员单位,负责统一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全省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
各市、县人民政府是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责任主体,要将维护正常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纳入政府工作目标,成立由政府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要按照省政府对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工作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制定工作方案,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把整顿和规范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的监督作用,形成严格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良好氛围,促进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深入开展。
(二)时间安排。
2005年11月底前市、县(区)人民政府分别制定本地区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2006年底前基本完成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主要任务,同时开展相关的规范工作,实现探矿权人依法勘查,采矿权人依法办矿。2007年7月底前全面完成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各项任务,实现规范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三)检查验收。
2007年8月,县(市、区)政府进行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总结,并上报设区市政府。2007年9月设区市人民政府组织对所属县(市、区)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并将检查验收情况上报省政府。2007年10月,省政府组织检查验收组对市、县(区)政府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进行检查验收;12月由省政府向国务院作出报告。
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决定
【发布单位】81302
【发布文号】闽委发[1996]8号 【发布日期】1996-03-23 【生效日期】1996-03-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决定
(1996年3月23日闽委发〔1996〕8号)
各地、市、县委,各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第六次党代会关于搞好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提高城镇现代化水平的精神,充分发挥城市(含县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和中心作用,切实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推动我省城市朝着现代化目标更快更好地发展,特作如下决定:
一、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紧迫感
1、从战略高度认识城市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城市是区域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信息的聚集中心,也是国民经济的增长中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的发展,城市功能的完善,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周围小城镇和农村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好,对促进改革开放和生产力的发展,更好地满足城乡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充分认识加强我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城市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从总体上看,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仍然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城市规划起点不高,城市功能不全,执行随意性大,建设标准偏低,管理薄弱,城市环境质量没有根本改善。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给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和城市的继续发展都带来一定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我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各级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我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存在的差距,增强紧迫感,下大力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3、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改变不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旧框框、旧观念,解放思想,推进改革,走出新路;努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适当加速城市化进程,继续改善市政基础设施条件,做到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环境建设协调一致;立足当前,面向21世纪,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使各项规划、建设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拓宽建设筹资路子,多元化、多形式、多渠道投资建设,加快城市建设发展步伐。
二、二、明确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市现代化
4、我省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要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城市合理布局,有利于理顺城市行政区划体系。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城市的区位环境、历史沿革、发展趋势、地方特色等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
5、我省城市发展总的目标是:通过适当扩大现有大城市,加快发展中等城市,合理发展小城市,重视建设小城镇,到2010年,建成1-2个非农业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3-5个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大城市,6-8个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的中等城市,30个左右小城市,形成布局合理、结构完整、分工明确、各具特色、山海协作、城乡一体的城市体系。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用15年左右的时间,把我省城市建设成为设施配套、服务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有序,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城市。
6、建立合理的城市布局。我省城市布局,要以厦门至福州的沿海黄金地带作为核心区域,沿铁路公路干线、沿海、沿江向外推进和辐射,按照垂直于交通线、单边纵深组团的方式发展,形成四条城市带:一是从南部诏安到东北部福鼎的沿海纵向城市带;二是从北部武夷山至西南永定的中部铁路、公路沿线纵向城市带;三是从福州至光泽的闽江流域及北部铁路沿线横向城市带;四是从湄洲湾至长汀的南部铁路沿线横向城市带。
7、我省城市建设发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00年,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重点建设大中城市的道路交通、供水排水和与环境建设有关的基础设施骨干项目;基本改变城市“脏、乱、差、挤”的状况;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有明显改善;城市化水平提高到25%以上。第二阶段,到200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35%以上;城市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形成道路交通便捷、供水充足、排水通畅、垃圾污水处理完善的体系;达到功能设施配套,市容整洁,环境优美。第三阶段,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0%以上。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做到规划科学化、布局合理化、设施现代化、功能多元化、城乡一体化、管理法制化、环境净化美化。
三、三、高起点规划,为城市建设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8、树立超前意识,提高规划水平。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龙头”,提高规划设计水平是最大的节约。要加快规划编制的步伐,按照现代化的要求,以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为目标,搞好跨世纪城市规划的编制和调整工作。对下一世纪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环境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并在规划中相应做出合理的安排和布局。
9、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加强道路交通、供水排水、供气、环卫环保、园林绿化、电力电信、市场网点和防洪、消防、抗震、人防设施、殡葬场所等专项规划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分区规划的编制工作。1998年,全省设市城市的近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基本完成,明确各地块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间距、道路面积占有率、停车场配置等规划指标,并建立定期公示制度。居住区规划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省《城市居住区技术经济指标》。对城市近期建设的地段,要抓紧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具体指导城市各项建设。
10、加强城市设计。搞好城市主要地段和商业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旅游点、机场、车站、码头等城市主要窗口的景观设计,精心设计城市建筑物的外形、色彩及城市雕塑等。城市设计既要体现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又要体现时代精神,突出文化氛围。开展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方案的招标、评优工作,鼓励国内外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单位平等竞争,提高设计水平。
11、要舍得投入资金编制规划和适度超前做好规划前期的城市测绘工作。各城市要根据实际情况,把城市规划编制经费和测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需要。要在全省全面推行城市规划成果有偿使用,收足用好城市规划管理费。
四、四、高标准建设,创造现代化城市的物质基础
12、城市建设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遵循“先地下后地上”的程序。重点抓好以城市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公共交通、燃气、供电、通讯、园林绿化和环卫设施等为主的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13、加快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下大力解决城市道路短缺、交通拥挤的问题。特大城市要高标准建设城市快速干道网和大容量的轨道交通,大中城市要建设城市快速环路和过境路,小城市重点搞好主要道路建设。同时,也要重视小街小巷和人行道的铺建、覆盖。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客运交通体系,在发挥国有公共交通企业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济成份的公共交通企业。交通部门征收的公路养路费应安排一部分,用于补助城市出入口的道路改造。电力、邮电、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要在道路建设的同时搞好地下管线建设。按照“谁建设、谁收费、谁养护”的原则,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快城市各种类型的停车场建设。到2000年,城市人均道路8平方米,万人拥有公共汽车7辆。
14、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到200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20%;2005年,全省所有城市都要建成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率要达到40%以上。
15、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改善城市生态、治理环境污染、美化城市面貌的有效手段,对吸引外资、发展旅游业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有十分重要意义。各城市政府要十分重视城市绿化工作,把城市绿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大中城市一般都要在中心地带建设开放式、半开放式的大型绿地、大型广场,小城市应有街景绿化;各市、县、区至少拥有一处综合性公园。城市道路两旁裸露部分必须绿化,新建城市干道绿化率不小于25%。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的绿地建设要与项目建设同步施工,严格按规定的绿化标准进行建设,对未完成绿化的,责令限期完成,逾期不完成的,由绿化专业部门进行绿化,并对责任单位按所需绿化费用的1-2倍征收绿化延误费。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鼓励单位和居民利用庭院空地和阳台屋顶种植花草树木,提倡发展垂直绿化。到2000年,全省城市初步建成布局合理的园林绿地系统,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0%,人均公共绿地5平方米。
16、加快城市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贮粪池和垃圾处理场等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2000年城市公厕布局合理,水冲式达100%;垃圾密闭化集装箱式转运站达80%以上,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达70-80%。
17、切实搞好城市公共设施和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加快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娱乐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强人文景观建设,保护好历史文物;重视人防、抗震、防洪、防火等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防灾抗灾能力;加快城市电网、安全防范设施、商业设施、邮电设施等建设,使城市发展与公共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相同步,为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创造方便、舒适、良好的条件。
18、扶持发展经济适用的住宅建设,逐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住宅建设要以解危解困为重点,通过组织实施“安居工程”、“广厦工程”,1998年前解决人均居住面积在4平方米以下的城镇家庭的住房困难。有条件的城市要建设住宅试点小区,为城市居住区建设树立样板。
19、坚持走综合开发的路子。要在规划统一指导控制下,组织开发建设单位实施综合开发建设,保证城市建设的整体性和规模效果,保证公建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的配套,特别是停车场、排水管道、园林绿化、公共厕所、垃圾站需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建立严格的新建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制度,加强物业管理,对不按规划、配套建设不到位的房地产开发,不允许出售和交付使用,不得办理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产权登记,并应赔偿预先购房者的损失。到“九五”期末,城市住宅的综合开发率达到75%以上,县城新区达60%以上。各市应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的开发用地规模,严格控制零星插花建设。
五、五、高效能管理,促进城市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
20、城市管理是巩固城市规划建设成果,保证城市系统高效能运转的重要环节。要高度重视抓好城市管理这一基础性工作,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理顺管理体制,改进管理方法,规范运作程序,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21、加强城市规划的管理。城市规划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规划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严格遵照执行,不得随意变更。各级领导和规划管理部门更要带头执行规划,自觉维护规划的严肃性,随意改变的,要追究领导责任。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必须一律执行法定的“一书两证”规划管理制度。规划管理权必须集中在城市政府,不得下放。要增强城市规划管理的透明度,发动全社会监督城市规划的执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举报、投诉制度,依法查处违反规划的行为。上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下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执行城市规划情况的检查监督。人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执法监察,对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要坚决查处,严肃处理。
22、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城市建设所有项目,必须严格按建设程序的要求执行,杜绝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的报建和招投标制度,监察机关要协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定期组织检查监督。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特别是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工程质量管理。
23、加强市容管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市容标准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并组织认真实施,下决心改变乱倒垃圾、乱堆弃土、乱排污水、乱贴广告、乱摆摊点、乱占道路、乱搭盖等现象。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市容管理的规定,保持建筑物的整洁、美观和完好。建设单位应按规定文明施工,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废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居民的干扰。城市园林绿化部门和有关单位在栽培、整修花草树木时,应及时清理遗留枝叶和渣土。加强报栏、画廊、公共广告栏、橱窗、路牌、门牌、交通标志、电话亭、果皮箱等市政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维修,做到设施完备,内容健康,整洁美观,方便群众。
24、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继续开展创建卫生城市活动。继续推行路段清扫包干责任制和“门前三包”责任制。积极推广垃圾袋装、净菜上市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对城市生活废弃物,要日产日清,并逐步实行无害化处理。对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要限期治理;对居民区、风景名胜区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创造条件逐步搬迁。注意保护好有特色的古建筑、古树名木。加强城市园林和绿地的保护,对占用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项目,要从严控制,非法侵占的要严肃处理。抓好城市供水水源保护和内湖内河整治,采取措施防止水资源污染。提高环卫工人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稳定环卫队伍。
25、加强市政工程设施管理。各级市政工程管理部门应按照统一管理、加强养护、积极改善、逐步提高的原则,建立健全管理、养护、维护的规章制度和检查监督办法,确保城市道路、桥涵、排水、防洪、照明、消防等设施处于完好状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任意开挖或占用道路、桥涵、排水管道,不得实施危害防洪、消防等设施的任何作业。确需开挖的,要经市政工程管理部门批准,按要求缴纳修复保证金,并本着“谁损坏、谁赔偿”的原则,及时修复。
26、建立科学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要从有利于提高城市整体功能,有利于为生产生活服务出发,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加强队伍建设,建立起高效运转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各级政府的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建设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公安、工商、交通、环保、土地、卫生等部门依据法律规定和职责分工,做好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为有利于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对建成区内、产权属于有关部门的道路、内河、排水渠等,经协商并修复完好后应移交给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管理。
27、坚持依法管理城市。结合我省实际,加快制定城市工作中亟需的管理法规,逐步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抓好执法队伍建设,开展经常性的执法检查,保证各项法规的实施。各级领导和城市管理部门要以身作则,带头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六、六、拓宽资金渠道,增加城市建设投入
28、确保城市建设资金需要。城市建设要上水平,关键在于资金投入。要开辟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增加城市建设投入。凡是国家和省政府已经出台的筹资政策,要按标准收足,未经省政府批准,不得擅自减免。搞好城市建设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要遵循“人民城市人民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动员全社会共同为城市建设出力。
29、各级政府要将城市规划所确定的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把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先行工程,落实资金安排计划。到2000年,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7%以上。
30、调整现有收费项目的征收标准。①修订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适当扩大征收范围和提高征收标准。②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用于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部分不得低于50%,少数确有困难的老企业搬迁,经当地政府批准后比例可适当降低。
31、贯彻实施国家已经明文规定的收费政策。这些收费政策是:①城市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②城市新增供水容量建设费,向使用单位一次性征收;③风景资源保护费,征收标准按风景区门票和住宿费的5%收取。具体实施办法由省建委提出,经省财政厅、省物委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颁布执行。
32、开辟新的资金渠道。各城市要从城市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并充分考虑城市企业、居民等单位和个人的合理负担,因地制宜,适时出台新的城市建设资金筹措办法。具体办法由各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财政、物价主管部门提出,经省财政厅、省物委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33、设立城市建设资金专户。以上征收的各种城市建设资金,全部集中存入城市建设资金专户,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使用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财政部门和审计机关负责监督。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在今年内制定城市建设资金专户实施办法,报省政府批准执行。
34、加强城市建设资金的省级宏观调控。省级财政安排城市建设的预算内资金应逐年有所增加。今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的新增收部分主要用于当地城镇建设,省里适当集中一部分。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使用计划,重点用于补助城市基础设施骨干项目建设和老、少、边、贫地区的城市建设以及受灾补助,财政部门和审计机关负责监督。
35、积极探索城市建设筹资新路子。有计划地采用BOT投资方式、部分转让城市基础设施经营权方式,确定合理投资回报率,鼓励、引导外资、合资、股份、个体、私营资本投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兴办市政公用事业。
36、建立合理的市政公用事业价格体系。城市燃气、供水、公共交通、公园和风景区等公用事业的产品和服务,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和不同项目,分别按成本加微利、保本经营、微亏加财政补贴等办法合理定价,其市场补偿不足的部分财政部门应及时补贴到位。进一步改革公用事业价格管理体制,除国家级风景区门票及地(市)所在地的自来水价格和福州市的燃气、公园门票、公交票价由省物委审定外,其他地市的燃气、公园门票、公交票价和县(市)的自来水价格由各地人民政府自行制定。
七、七、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建设发展现代化城市意识
37、创造优美、和谐、整洁、有序的市容市貌,必须高度重视对市民的文明教育。要经常地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向广大市民宣传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法规、城市文明公约,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健全市、区、街、居四级宣传网络,加强市民的日常性教育,使宣传工作深入到各行各业、社会各个角落。认真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方针,适当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部门和城市居民参加义务劳动,以培养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意识。
38、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城区、街道、居委会的作用,搞好区域共建活动,提高区域的自治自防能力。开展“文明街区”、“文明单位”、“文明市民”等评比活动,表彰先进,弘扬正气。同时,对不文明的行为要进行批评教育。
八、八、加强领导,切实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39、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是各城市党委和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各城市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城市工作的领导。城市政府要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抓紧抓好,真正做到领导到位、精力到位、措施到位。各城市都要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组成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实施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近期计划和计划,组织制定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法规,协调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城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予以协调解决,对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要加强检查督促,狠抓落实。建立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作为考核市长政绩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城市建设报告制度,城市政府每年至少要向同级人大、政协报告一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执行情况,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检查。
40、各城市党委、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要根据本《决定》精神,结合各地、各部门的实际,提出具体贯彻意见,狠抓落实。同时要参照本《决定》精神,认真抓好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计生协会《关于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委办[2006]8号 【发布日期】2006-02-08 【生效日期】2006-02-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计生协会《关于建立流动人口和企业计
划生育协会的意见》的通知
(闽委办[2006]8号)
各市、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单位:
几年来,全省各级计生协会高度重视并积极配合各级政府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大力推动在流动人口和企业中建立计划生育协会,通过开展活动,不仅促进了各项计生政策法规的落实,而且对稳定企业人员,促进企业生产发展,密切员工同企业的关系等,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促进和规范这项工作,现将省计生协会《关于建立流动人口和企业计划生育协会的意见》转发你们。请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积极倡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稳定我省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扫素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6年2月8日
关于建立流动人口和企业计划生育协会的意见
几年来,我省各地建立了一批流动人口和企业计划生育协会,通过开展宣传服务活动,有效地落实各项计生政策法规,促进了计生工作的健康发展。同时,在稳定企业员工,促进企业生产发展,密切员工同企业的关系等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企业法人代表和员工的肯定与赞扬。实践证明,建立流动人口和企业计生协会是新形势下做好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有效组织形式。为进一步促进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我省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推动人口计生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对建立流动人口和企业计生协会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各类企业和集贸市场,这是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目前全省流动人口已超过500万人。这支劳动大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由于流动人口的特点和管理服务方面存在的不足,也给计生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成为当前计生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和薄弱点。据统计,2004年在全省政策外生育27670例中,流动人口占18502例,比例高达66.87%,其中流到外省的占37.6%,在本省外市流动的占15.78%,在本市外县流动的占13.49%。这组数据说明,流动人口已成为政策外生育的“防空洞”。如果这个局面不加扭转,势必极大地影响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这个工作大局。目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全国一盘棋”的机制尚未形成,在我省首先建立起“一盘棋”的体制,更显重要和迫切。加强流动人口和企业计生协会工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计划生育工作提出的一项新的要求。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这项工作摆到重要位置上来,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充分发挥企业组织严密、机构健全、管理严格和经费保证等优势,加强企业计生协会建设,把企业外来务工人员的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做好,同时也促进计生协会为企业聚人心、创效益、争荣誉,达到“利国、利企、利民”的“三赢”目标。
二、立足实际,采取多种组建形式
组建流动人口和企业计生协会,应当坚持覆盖面广、形式多样、法人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
覆盖面广,就是流动人口流到哪里,计生协会(协会小组)就建到那里,努力扩大覆盖面,使流动人口人人都有温暖的“家”。
形式多样,就是企业计生协会的组织形式可多种多样,选择哪种组织形式,要根据本地流动人口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便于组织,便于活动,便于管理的原则组建。
法人负责,就是企业法人代表既要对企业生产经营负总责,同时也要对企业的相关事务负责。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中发〔2000〕8号)中明确提出的“进一步落实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的要求,坚持法人代表负责制,组建和抓好流动人口和企业计生协会工作。
属地管理,就是流动人口和企业计生协会要根据计生工作属地管理的原则,接受所属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社区)计生协会的业务指导,积极参加属地计生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在具体组建过程中,各地要根据流动人口和企业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组建模式。
1、独立型计生协会。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具有一定规模(拥有百名以上员工)的“三资”、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较多的集贸市场,外来人员集居的“公寓”、“新村”,单独建立计生协会。
2、联合型计生协会或计生协会联合会。在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大小不等的乡镇(街道)、社区,除较大企业单独建会外,其他企业可建立计生协会联合会。企业规模不大、相对集中的按片区成立协会或联合会;行业性强、企业数量较多的按行业(如建筑业、餐饮业等)成立协会或联合会;企业较集中的投资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在企业建立协会的基础上,成立计生协会联合会。
3、挂靠型计生协会小组或团体会员。企业规模不大又较分散的成立协会小组或作为团体会员,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挂靠乡(镇、街道)、村(居、社区)计生协会;规模不大,建在投资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内的企业成立协会小组或作为团体会员,挂靠投资区、开发区、工业园区计生协会联合会;居住相对稳定的零散人员,直接由属地协会吸收为会员,参加属地协会活动。有的出租房住有一定数量务工人员的,也可吸收房东为团体会员或联络员,负责联系所租住的流动人口计生工作。
三、明确工作任务,开展经常性服务活动
根据计生协会的“五大职能”和企业的特点,流动人口和企业计生协会的主要任务有四项:
一是动员和组织广大会员带头学习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做晚婚晚育、计划生育的模范;带头学习生殖健康知识,做自尊、自爱、自强的模范;带头遵纪守法,做讲文明、讲诚信、讲道德的模范。
二是积极开展适合职工特点的宣传教育活动。针对流动人口中来自农村的青年居多,而青春健康知识较少,以致出现有些人未婚同居、未婚先育等情况,计生协会要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婚育观,提高“自尊、自爱、自强”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并带动广大职工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三是围绕职工的需求开展服务。密切与属地计生协会的联系,做好计划生育方面的各项服务工作。尽心尽责帮助外来职工解决在吃、住、娱乐、健康以及看病、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遇到的困难。通过富有成效的服务,把计生协会建成职工之家,促使职工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四是坚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与维护企业的利益相结合。计生协会是群众组织,在宣传服务的同时,要开展民主监督工作,依法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教育会员和职工知法、懂法、守法、宣传法。积极参与企业特别是“三资”、民营企业的有关制度、规定和协议条款的制定,促进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的落实。配合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维护职工包括婚假、女工孕育、哺乳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与政府有关部门、其它组织和法律机构建立联系,为困难职工、流动人口中的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一)健全流动人口和企业计生协会网络。一是建立企业计生协会领导班子,要有健全的理事会,有称职的会长、秘书长。一个企业计生协会理事会一般由5―9人组成,推选企业总经理或副总经理为会长,行政、人事、劳动部门的主管为秘书长。二是建立企业计生协会组织网络。一般以企业的车间或班组建立会员小组,由车间主任或班组长为协会小组长,发展外来人口中热心计生工作的员工和带头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分子为会员。每个会员骨干联系2―3个外来员工。三是建立企业计生协会工作制度。一般要求做到“四有”:有专职(兼职)人员、有活动场所、有规章制度、有活动经费。
(二)活动方式方法要做到五个结合。一是与企业生产相结合,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活动。二是与企业的党团、工会活动相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合力,提高效率。三是与企业评优奖励相结合,对模范遵守计生政策法规和晚婚晚育的员工给予奖励,并纳入企业奖励制度一并实施。四是与企业现有资源相结合,一些设施(如医务室、活动室、职工之家、图书阅览室等)可与协会共用,这样既节约经费开支,又为计生的宣传服务活动提供现成的优越条件。五是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组织会员积极参加企业各种文化活动,如深入开展争当“文明市民”、“生产能手”、“技术标兵”、“五好会员”等活动,把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使广大会员既获得知识,又丰富文化生活。
各地要按照本《意见》的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倡导,稳步推进这项工作。县、乡(镇、街道)计生协会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和企业计生协会的工作指导、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流动人口和企业计生协会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