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育中期论证专题
探究美育成为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瓶颈的原因及对策
中期论证
河北省卢龙县六百户中学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1、研究背景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之后,各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竞争的重点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其实质是民族素质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此,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教育发展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程,世界许多国家对此认识深刻,纷纷研究对策,制定计划,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早在1983年,邓小平就提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的大政方针。从那时起,教育就承担着培养适应21世纪知识大爆炸时代所需要的创新人才的艰巨任务。
教育到底是什么?在中国千百年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教育突出的是考试选拔功能,所以“光宗耀祖、出人头地、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社会上很有市场。20世纪中期一些教育工作者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能力的发展,从而使教育洋溢起浓浓的人文精神。时代发展到今天,“以人为本”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因此教育必须为人的幸福做贡献,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的教育信念应当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章 教育教学中第三十四条规定: 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 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可见,教育应该是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在教育中受教育者身体得到发育,机能达到成熟,体质体力得到增强;能够掌握科学、驾驭自然、服务社会,能够处理个人与社会之关系;能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追求美。
但是,即使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县农村初中学校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学校强调的仍然是“头悬梁、锥刺骨”的刻苦精神,仍然是习惯于高高在上、习惯于我讲你听、我说你知、习惯于将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仍然很有市场,学生学得苦学得累,教师教的苦教的累,大多数人为了理想知道刻苦学习,但培养出来的只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学生厌学、辍学、混日子、比穿戴、比消费的大有人在,在光华外衣包裹下的是空虚的心灵,学校的日常管理重点就是维持纪律和抓学风,平静的就像一潭死水波澜不惊,缺乏生机与活力。难道教育只是仅仅为了知识的承载吗?除了知识教育应该还有许多。面对当今乡村中小学只求成绩唯考试是瞻而忽视美育、体育、劳技、心理等教育的现状,我深感今天中国教育的残缺。残缺的教育将导致的是残缺不全的人,起码是不健全的人。
21世纪将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高素质不行,不全面发展也不行。美育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培养跨世纪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地将美育纳入我国的教育方针之中,“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的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农村中小学也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开展美育活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必须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我们深知美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但美育得不到农村中学的重视,给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损失,为了探究原因,寻找解决的对策,我们开展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2、研究现状
省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
近代中国王国维首创美育,蔡元培倡导实践美育,我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掀起美育研究热,现已形成一系列美育理论,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学校只重知识传授,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美育没有地位,美育在中小学只是花架子,农村中小学更与美育无缘。
如今,中小学学科渗透美育的研究正在兴起,但针对农村中小学美育工作系统研究很少,研究质量比较高的有:南京宁海中学的《中学实施美育的途径研究》、厦门莲花小学的《素质教育中的美育研究》,尤其是《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5年第二期中江凤艳、王艳荣等对吉林省农村中小学美育现状做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改进农村中小学美育现状的方法,值得借鉴。
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目的
1、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研究美育成为农村学校素质教育木桶短板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探讨学校美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指导学校的美育实践活动。
2、变以前口头上的美育成为今天的美育行动。实干兴校,开发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美育校本课程,搞好学科美育渗透,建设好音体美美育教育主阵地,让农村让学校的德育工作、综合实践活动、文学社团、广播站、音体美兴趣小组、科技节、节假日活动处处体现美育,让师生从思想、言行到价值观、情感方方面面美起来,使真善美充满校园,打造特色美育学校,让学校美起来,教师不再职业倦怠,而是充满幸福,学生不在厌学,而是快乐地学习。
3、组建乡土美育课外活动小组,有效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进程,创办以乡土美育为特色的和谐学校。以乡土美育的人文精神为突破口,发展学生的个性,通过乡土美育的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通过渗透乡土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力,同时促进他们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
4.教师通过研究加强了自身建设,提高了文化素养,有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用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动作和美的行为营造一种美的育人氛围。
(二)意义
本课题研究对学生的意义:
美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是要美化人自身,即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美育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举措,美育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实施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培养创造的欲望、培养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操、培养宽广平和的心境、培养超越的精神。
本课题研究对教师的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促使教师认识到素质教育和美育的重要性,积极投身课改,热心参与美育教育活动,使教师由实践型的教书匠向专家型的名师转变,收获成功,体验快乐,克服职业倦怠,提升幸福指数。
本课题研究对学校的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促使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和课改,重视美育,把美育列入学校整体规划计划,建设美育特色学校,改变学生厌学、一潭死水局面,打造美育课改名校,使学校充满创新或活力。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我县农村初中学校美育的现状调查。
2、师生的审美素质、影响学校美育教育的因素及解决方案。
3、农村初级中学美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4、学校重智育、轻其他、美育只是装饰品的原因及对策。
三、设定的研究目标。
1、打造美育特色学校,增强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
2、探索学校美育的有效途径,教师人人是美育工作者,学生人人主动参与。
3、素质教育成为自觉行动,美育为素质教育添活力。
四、研究项目的特色。
1、该课题研究具有针对性。该研究针对教育科学化、实用化中的片面和缺陷,针对学生个体素质发展的客观实际,组成学校美育系统,方法互鉴,诸育互补,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2、该课题研究具有实效性。该研究以课堂为阵地,以活动为载体,力求学科渗透,综合操作,形成学校美育网络,创设美育氛围,探寻美育途径,最终达到美育目标。
3、该课题具有渗透性。基于美育与德、智、体诸育有机整合的关系,使得相互之间在研究方法、成果及效用上能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五、开展的具体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对审美教育的认识。课题组注重相关专业知识学习,通过集中研讨和自学,学习了:(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美)艾森克基恩著《认知心理学》加深了对审美教育相关理论的认识,并不断运用这些理论指导阅读教学的实践活动,使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逐步提升了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
2、加强同伴互助,创设课题研究的平台。
注重日常教学的即时性研讨。课题组的老师几乎每天都会在一起教研,就阅读教学中的某一个难点或疑惑,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交换着各自的观点、看法;对课堂的即时生成进行交流,互相启发处理阅读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的策略。自从开展了课题研究,在我们的教研组里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话:“这课我是这样教的突出了思想内涵美。”“我找了一个课件挺不错,使文本更具画面的美感,放在电脑桌面上了你们看看。”“这个环节可不可以这样处理、、是不是更能体现意境美?
3、加强教学实践,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立足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构建审美意识。课题组的老师在自己日常的教学中,总结并推广了这样的环节设置:依据每篇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我们挖掘文本的形式美、语言美、意境美、思想内涵美等,先引导让学生进行粗略感知,进而再细读欣赏,在学生头脑中逐步构建审美意识。开展多次校内专题研讨课,寻求审美教育的有效策略。在设计导语时,就渲染一种与课文基调一致的氛围,以情感来激发学 生的求知欲,进而使其化为审美感知的内在动力。
4、及时记录点滴收获,为撰写论文做准备。
老师们通过教学反思《如何看待和实施审美教育》,教育随笔《审美教育与人才培养》,教学案例《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等将自己的经验所得真实地记录下来,为今后撰写论文做好准备。
六、存在的问题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总结如下以待今后改正:
1、教师自身关于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少,缺乏相应的指导能力。
2、学生的家庭等背景不同,造成审美、心理等方面的素质参差不齐,如何全面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研究、支撑系统的研究还相对薄弱,需今后努力。
七、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强业务进修,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2、加强督促、检查落实,确保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多方法、多手段地开展实践和研究活动,让学生从感受领悟中体验美、再现创造中获取美,增强审美能力,完善人格素质,实现自我价值。
3、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
4、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分析研究结果,得出能提示审美化教学规律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希望得到领导、专家和同行的批评指导。
八、第二阶段具体活动计划项目主要有:
1、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和反思总结。每 一位课题成员都要以自己研究的板块为研究重点,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总结相应的方式和方法。从学生的学习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根据制定的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有序展开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边研究、边总结、边收集成果,形成语文审美化教学特色。
2、积极参加课题的研讨,组织完成课题研究课,课题公开展示活动。对课题组成员的研讨课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体备课,及评议反馈。督促课题组成员认真作好平时的资料积累工作,做好课题组活动的记载,注意收集过程性材料和阶段研究成果。
3、加强课题组一阶段活动以后的总结与反思。可以以专题文章的形式、阶段论文的形式、案例集的形式、体会感受等形式,使研究系统化、整体化和最优化。
4、积极参加各级培训活动,积极向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靠拢,把新课程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模式、新评价融入到课题组的研究中去。
5、加强课题成员之间的联系,每位课题组成员每学学期随堂听课不少于2节,并整理好相关资料,促进语文审美化教学课题的研究。总之,新的一年是课题研究的第二阶段实施的一年,本着课题研究需要互助、互动、互利的原则,在课题研究中继续重视理论学习,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审美化思想性、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借助各方面力量一起深化课题研究,努力推出水平较高的研究成果参加交流。我们相信,课题的研究会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会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提高人文教育的思想认识,增强素质教育的实施能力。
第二篇:语文中期论证
课题中期研究论证报告
一、课题介绍
1、课题名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走向生活化的研究与策略
2、课题价值
理论价值:开展好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学生学好语文提供有效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创设良好的语文环境;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作风和科学态度;为教育欠发达地区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感性积累经验反射,不断完善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
实践价值:以往大部分靠课堂死记强化记忆,延长学习时间等方法提高学习成绩但往往忽视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能力的培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学会,现在以课题研究为龙头,通过语文教学的探究与创新,全程调控教学质量,可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兼得的目标。
二、本阶段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和任务
1、改善教学环境,让教室——孩子的家,更多地洋溢着温馨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童真情趣。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和学生民主相处,真心关爱他们,做到体贴入微,让他们感悟真情。
3、优化课堂教学,引进生活化的作业方式,让学生深入生活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与文学系空间、时间和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通过作为文教学的改进,让学生树立新的学习观念,自觉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养成勤思、勤学的好习惯,建立在共同协作中获知的好理念,变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求知。
(5)通过生活化教学,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和生产关系。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课题研究读书内容的学习,加强自身教育能力。
2、行动研究法: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积累积极思考、研究,边研究边实践。
3、实验观察分析法:研究人员深入实验班级,对学生观察、搜集、整理的资料认真记录。然后集体交流、反思,调整活动设计方向,研究过程,并信、并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总结活动的得与失,最终形成理论层次的研究的结果。
4、案例法:
5、教学经验总结法
6、比较法。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将实验班和参照班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实验班在活动参与、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等各个方面产生的变化,深入进行理论研究,教师之间广泛交流与合作。
四、当前研究情况
1、课题研究进程
(1)立项后,及时进行宣传发动,学习省市关于作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的有关文件精神。
(2)组织参研人员进行课题研究培训,学习有关课题研究的培训资料,及学校本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3)学生学习情况及学习心理问卷调查;资料汇总和筛选。(4)个案研究:首先,结合理论学习进行听课评课活动,归纳总结现行课堂教学特点,找到导致语文教学效率偏低的症状;其次,对学生进行访问调查、召开学生座谈会,找出影响学生语文成绩差的原因;第三,根据上述调查结果,组织参研人员进行分析论证,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科学依据,初步制定出能有效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师教的方案和学生学的方案,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第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每位教师自觉归纳出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课后反思,并集中讨论,初步拟定出了适合各学科教学特点的教学模式,而且以研究课的方式不断改进逐步完善,形成相应的文字材料。
2、初步研究成果
(1)对语文学科有了深刻理解,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一方面,开展丰富的生活化教学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可以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
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创造性智慧。
(2)开发了大量的课堂教学设计和课件
研究网络环境下实物操作实验与媒体演示实验的有效结合。让语文学科更加生动、形象、逼真,准确,充分吸引学生,充分刺激学生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设立了对照班,开展了实验研究。
首先在学校内确定若干个班级为实验教学班;再确定一批教师为实验教师,进行自然常态下的教学实验。主要采用调查、观察等方法,借助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手段进行研究。(4)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课题组对语文教学课堂过程进行了认真整理。为深入开展在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生活化教学设计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并收集了相关研究材料。
(5)积极钻研,撰写了较高水准的研究论文
在参加该课题组研究工作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积极钻研、深入思考,常常有许多智慧之光泉涌,勤劳的教师们及时将这些心得体会、新的创意跃然纸上,整理成论文。
五、本阶段研究工作回顾
1、积极投身新课改,探索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特点,总结出语文学科教学的经验和教训。
(1)、参加新课改培训(2)、钻研教材(3)、小组备课
2、根据语文课的各章节特点,设计制作合理、实用的教学课件。
3、进行课堂教学交流,课题组成员相互听课,互相观摩。
4、积极开展学生课外小组活动竞赛。
六、下一步研究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实验教师自身素质。1、强化理论学习。
2、组织各类培训。
(二)加强研究,提高语文教师的科研水平。
1、召开课题组会议,及时分析总结工作中的得失,部署下阶段的工作,提出新要求,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不断完善提高。
2、课题组对实验课抓好备课、上课、评课各环节,强化实验教师的研讨意识,提高研究能力。备课: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集体讨论。上课:课题组成员全员参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评课:实事求是的进行评价,形成浓厚的科研气氛。
(三)加强资料积累,规范课题的研究。
一方面扩充了学校的实验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规范了课题研究。课题组教师都能自觉地把学习资料、研究材料等整理好,以便于与其他教师共同分享,学习其中有价值的经验。
(四)规范制度,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
(1)抓研究机构的完善。各负其责以最佳的效果考研工作。(2)抓各环节的管理。认真制定好阶段研究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开展研究
活动,落实各实施环节。(3)抓第一手资料的积累工作。认真完成业务笔记,常摘录,经常写些研究中的心得体会等。
第三篇:课题中期论证
《小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研究》课题中期论证
涞源县走马驿镇中心小学
一、立题背景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在获得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终身学习的要求,而倡导终身教育,从学会到会学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过程。学到某种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具备学习知识的能力,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即学会学习。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⑴学生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⑵教师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难点分析。
⑶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因分析。
⑷学生自主学习引导策略的研究。
⑸建构语文、数学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性的教学模式。
2.根据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从以下几个专题开展具体研究。
⑴不同层次(学业成绩)的学生语文、数学方面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⑵不同家庭类型的学生语文、数学方面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探索,探讨一套符合我校实际的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使学生“会学”、“善学”,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2.通过实验研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品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特别是在学法指导方面的能力,并不断总结,不断实践,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3.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指导模式和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生成模式。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经验交流法、伙伴互助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本课题的研究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边实践,边研究,边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用实践去检验认识成果,形成理论,再去实践深化认识,每月组织一次课题组成员听、评活动,评价自己拟定的理论假设、取得的成绩和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事求是,提出整改意见。为保证本课题研究活动常规化、制度化,我们规定课题组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周一交流,两周一小结,每月一次课题组会议。交流每个教师取得的成果经验,研究中的困惑及心得体会。
三、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及收获
本课题自开题以来,我们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目标和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1、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准备阶段(2011年1月——2011年8月),重点工作是组织发动,制定总计划,课题组成员学习和相关教育理论,搜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定实验的课题,对内涵和目标进行初步研究,主要措施有:
(1)组织培训,提高认识。组织教师开展了课题培训。收集大量的关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资料,组织教师集体学习,了解当前相关课题的研究动态,使教师明确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方法和内容,进一步修改课题研究方案。
(2)规范制度,加强管理。制定课题研究制度,坚持每月一次“课题组交流会”,及时分析总结前阶段研究工作的得失,部署下阶段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不断提高和完善。认真制订阶段实施计划,按计划上好实验课,抓好备课、上课、说课、评课各环节,强化科研教师的研讨意识,提高研究能力,写好研究性论文。
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2年8月)。实验中,除了平时观察外,我组成员专门调查我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认真作了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付诸于教学实践,至今效果显著,大部分学生已具备学习自主性,为下一步实验的深入开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1)加强学习,提高能力。订阅资料,扩大学习面。向专家、行家请教。参加学习的教师在集体交流中把其他学校的好课介绍给了大家,把最新的教改动态带回了学校。为确保外出学习的质量,课题组成员每次学习回来后,都要写好听课小结。
(2)强化管理,严格制度。教师每人每学期要上校级“教研汇报课”,反映研究情况。每月必须上交一篇实验课教案,以实验课教案为基础,课题组成员共同交流上课过程中的得失。
(3)适时调整研究方案。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对研究方案及研究人员进行了适时调整。调整为以课题组教师为主,以行动研究为主。
总结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研究的重点是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研讨活动,在实验研究过程中,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经过不断探索,建立了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实验研究的基本模式。在研究的同时,实验教师撰写与上述研究相关的教科研论文。
(1)课题组教师继续按课题要求开展好常规研究活动。
(2)整理材料。课题组对所有材料整理归档,装订成册,对研究过程、成果等进行总结。
(3)制定好调查问卷。对各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等进行了调查,汇总数据,形成报告。对学生实验前后的成绩进行分析对比,掌握实验的效果。
(4)收集整理研究成果。对教师的论文、案例收集装订,统计教师、学生获奖情况。撰写研究报告,准备好结题资料。
2、以理论学习为指导,在实施中不断地修订和完善了课题计划
为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更有效地课研,开题初期,我们根据课题组结合我校教师实际情况,课题组全体成员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经常性地针对教学中的一些实际性问题开展讨论和研究,努力提高了每个成员的理论水平,通过学习和研究,每个成员都认真撰写了教学反思,适时修订完善了课题计划。
3、把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每学期初,组内教师积极参加校级研讨课、展示课活动,并把实验课和优
质课、展示课结合起来,把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有机联系起来。把“教”与“研”结合起来,使“教”有了目的,“研”有了依据,使二者相得益彰。
4、将“让我们自己来”行动方案融入了课堂教学。
为了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彰显学生鲜活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课题组精心设计并提出了“让我们自己来”行动方案,并要求落实到平时的每节课中。其活动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开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给历了探究学习过程的快乐,激发了学生爱学习的热情,学会了取得成功的手段和方法,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本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学习方法。个体方法如下:
(1)做好了上课的准备,将自主学习活动前置。
上课的准备不仅是老师,也是孩子们本人应该做的事情。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上课所需物品的准备:二是学习的准备。由于学生年龄小,对于学习内容的预习、收集相关内容都会有很大的困难。我们的做法有两点:一是借助于家长的力量,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二是将预习任务改成实践型作业,如:去超市购物,记录下口语交际的过程;和父母一起量身高,并作好记录;和父母一起上网查找相关学习资料等。实验表明,学生对于这样的作业是非常喜欢的,积极性很高。
(2)倒置了教与学、学与思的关系。
将传统先教后学,先讲后练适时改为先学后教和先练后讲,鼓励学生“让我们自己来”通过探索实践尝试验证,为学生的学习从课一开始就赢得主动权。在开拓知识面的同时达到了自主创新的目的。
(3)互换师生角色,把讲台让给学生。
尽可能多地把讲台让给了学生,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时空。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整个学习过程符合当今社会“主体回归”的时代要求,实现了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通过实验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讲台不再是老师的专利。通过师生互换角色,可以不断激活新的教学状态,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发展的空间。
四、阶段性研究成果
1、优化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际能力。发展和完善了学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综合体现了我校德育教育的特色。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加强了自主学习与德育工作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奉献精神和创造性心理品德,提高了自主学习的实际能力。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会选择学习内容,会与他人合作与分享,会自主查阅、搜索资料,并学会了对自主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等等。
2、教师在课内增加了自练环节,在讲授部分知识前有意识地增设了自读、自思、自问、自答、自圈、自写、自查等环节,在课堂上,让学生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自我感悟,自求所得,借助独立、积极、主动的个体练习活动,为教师讲授,集体讨论,汇报学习成果,提出疑难等做好了充分听准备。通过实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3、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水平。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也同时获得了自我发展,对促进教学改革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能从自主学习、求知创新的角度出发,设计出有新意、效果好的教育教学方案,借助网络,通过引导、点拨、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特别是有意识地留出“时间、空间”,让学生充分思考、质疑等自主性活动。
4、由于本课题重点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决定了教师要创造性地驾驭课堂,就得自增压力,努力钻研,博采众长,精心备课,这就无形中提高了实验教师的素质,促进了教学相长,经过努力,张顺江老师2011年4月被评为县级教学标兵、张广雅老师、王少静老师在教育局组织的课堂教学大赛中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五、课题研究的下步计划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全身心投入学习,充分调动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并使它们协同作用,和谐发展。
2、教师要勤学习,勤动笔,勤积累,提升自我,追求成功。要经常充实自己,多订阅几份专业教育教学书报,经常查询相关网站,以不同的形式与大师对话,使教学观念与时俱进。
3、教师理论学习的深度还很不够,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对学生自主
学习的特征尚不清晰,理论研究滞后,评价分析不够健全与完善,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有待增强,这一切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相信,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下一阶段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取得更大成绩。
4、要把“想”的时间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放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练”的舞台供给学生。在实验中,我校将立足于教学改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进空界限,创设学生自主化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六、问题与困惑
1、设计一堂研究课,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精力,这与教师平时的满负荷工作产生了一些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实验成果的推广和宣传。
2、教师在自主学习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种种误区:一是学生自主学习有名无实。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都是由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学生只是按照其设计的固定思维结构、途径去完成。二是教师自我角色定位不准。有的教师不明白自己在自主性教学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造成课堂放任自流的局面,达不到教学目的。三是学生自主性学习发挥不平衡。有的教师注重发挥接受能力较快、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中等生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则丧失了“发挥”的机会,从而限制了大多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难以依时完成当堂课教学任务,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一个尽可能是自由而无压力的虚伪系环境中,开放性的、多维性的教育环境下,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理论知识进行寻根问底、考究、批判接纳、验证自己想法等等的主动学习状态。因此,它需要比较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在单位时间内引导学生领会掌握教材教学目标内容。于是便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引导学生自主探求某个问题时,便完成不了其他教学目标任务。因为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受到影响。
第四篇:中期论证评审会主持词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常宁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暨重点景区概念性规划中期汇报会。这次汇报会是我县以南充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充分利用我县嘉陵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人文资源,努力打造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的工作举措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对湖南远景旅游规划设计院精心编制的《常宁市旅游产业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暨重点景区概念性规划初稿进行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方案和如期实施方案奠定基础。这次会议的召开,受到了省、市旅游部门领导和相关部门、单位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我市四大家和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本次汇报会的上级领导及专家有: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飞雄同志,湖南省景程旅游规划公司董事长刘源同志,衡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吕正平同志,衡阳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国生同志,衡阳市旅游局副局长沈骏明同志,省旅游局规划财务处王朝辉同志,衡阳市旅游局规划科科长曹丹同志。今天,出席会议的有四大家分管规划、旅游的领导,他们分别是:
市级相关部门及相关乡镇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常宁旅游发展事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向为我市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湖南远景旅游规划公司的专家们致以亲切的问候。
今天的会议议程主要有六项:
一是听取湖南远景公司对规划文稿进行陈述、汇报;
二是请与会相关部门及相关乡镇负责人对《常宁市旅游产业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暨重点景区概念性规划进行讨论,并进行简要发言;
三是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
四是请四大家领导发表意见;
五是请专家组组长宣布论证评审意见;
六是请领导作重要讲话。
下面,进行会议第一项议程,请湖南省远景规划公司同志对《常宁市旅游产业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暨重点景区概念性规划文稿作重点陈述、汇报。
„„
下面,请相关部门及乡镇负责人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发言时请各位省略客套话,直奔主题,直接提意见和建议,将发言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以内;同时请在散会前尽量填写好发放的意见表,提出书面意见。
请县建设局规划办、县建设局、县林业局和水利局对该《商业策划》、《设计方案》发表意见。
„„
下面,进行会议第三项议程,请各位专家发表意见。
„„
请市里四大家领导发表意见。
下面,进行会议第五项议程,请专家组组长徐飞雄宣布本次论证评审意见。„„
下面,请中共常宁市委副书记李涛同志讲话。
„„
同志们,这次会议是我市打造国家级4A景区以来的第一次高规格汇报会和征求意见会。会上,大家对打造湘南旅游目的地的定位和开发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会后请规划公司认真梳理,积极采纳合理的建议,进一步完善规划。由于时间关系,下面,我简单讲两点贯彻意见。
一是要明晰思路,充分认识到工作时间的紧迫性和任务的繁重性。“嘉陵第一桑梓”作为嘉陵江南充段“三个第一”中的一个景点,按照市上的统一部署,要求一段景区的开发在2月上旬开工,11月底完成。我们作出了10月底前完成近期建设项目,初步形成周子古镇的浏览条件。前些日子已经由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和城市建设研究院提交了《策划大纲》、《规划大纲》、《一期工程具体范围》、《漫滩湿地绿化初步方案》、《商业策划》初稿和《一期工程建筑与景观设计方案(第一部分)》初稿,今天召开了《商业策划》初稿和《一期工程建筑与景观设计方案(第一部分)》初稿中期汇报会,接下来还有《控制性规划》、《一期工程建筑与景观设计方案(第二部分)》的提交和中期汇报会以及《一期工程建筑与景观设计方案(全部)》的提交和论证评审会。这些方案的提交和评审必须在4月10日前完成。时间非常紧,一天都不能延误。按照规划启动的游客接待中心、周子古镇古码头、财神楼、画江楼、周子古镇古街区及相如故城、嘉陵江村、中坝村、凤凰二岛部分景点的改选和建设工程更是迫在眉睫,任务繁重,相关部门一定要以强有力的举措如期按统一规划完成建设。二是要统一思想,积极梳理和采纳征求到的宝贵意见。旅游发展是大势所趋,南充市积极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并提出了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景区(景点)作为旅游产业的支撑,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是南充规划的6个4a级景区之一。今天的汇报会,是我县顺时应势,紧紧抓住这个大好机遇,按照预期进程对《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商业策划》初稿和《一期工程建筑与景观设计方案(第一部分)》初稿进行评议。会后,我们将对会上征求到的这些宝贵意见进行认真梳理和采纳,同时,请设计院和研究院同志们尽快完善这两个方案;相关部门要按照规划实施,稳步推进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的建设工作。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我们真诚地期望你们继续对我市旅游开发建设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也希望市上相关部门主动投入到嘉陵第一桑梓的建设中来,以整合各方面资源优势,形成强大的合力,努力实现xx旅游发展的新跨越。
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五篇:课题研究中期论证
《小学中年级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课题研究中期论证报告
我申报的《小学中年级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课题,于2012年12月由河北省教育学会审定批准,列为河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一般课题。课题一经立项,课题组成员就召开会议,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分工。到现在为止,课题的研究工作已经进行了近一年的时间,现就《小学中年级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汇报。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虽然国内很多教育专家、教授及一线教师已经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很多深入的研究,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对于提高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以及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都具有深刻的意义。但是我发现结合我校及本年级的学生实际,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我校学生来源属城乡结合,学生个体差异较大;班级容量大,学生人数较多。因此,结合本年级的教学实际,我就小学中年级学生如何行之有效地进行小组互动合作学习,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行立项研究。本问题研究中的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过程中,每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个成员充分参与,共同创新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并形成相对稳定的技能和思想认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和团结互助的精神。(2)确立高效的小组建设模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3)探索合理分组的策略和小组长培养的策略。(4)创新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模式,提高评价的效益。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是针对小学中年级数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
(1)学习小组建设的研究。①优秀小组长培养策略的研究。②合理分组策略的研究。
③学生合作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2)合作学习建设的研究。
①合作学习任务设计、过程监控方式方法的研究。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评价机制的研究。
四、课题进展情况
经过一年来的努力,该课题已经完成实验准备和理论研究阶段。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深对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理解,实验教师借助常规研修课、校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对《小学中年级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我们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深化理论学习,提高理性认识
为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与实践不流于形式,我们坚持将不断的学习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整个活动中参加课题研究人员都能积极参与研讨,自觉学习有关《小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文章,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撰写组织合作学习体会和存在的问题。除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教师对照案例进行探讨。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分析研讨,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小组合作学习走向深入。
1、明确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协助、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学习知识的学习方法,它改变了学生以往单调、枯燥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从而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了人际关系,也有利于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2、了解了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与老师的引导和参与是分不开的。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在此,教师不是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
3、小组成员的组成有了更科学的分配。
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所以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保证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4、明确了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是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停留在形式上,小组合作还需遵守一定的规则,比如小组内应该有分工:领导者、记录者、联络者、检查者等,而且应该轮流担任,增进角色的互赖性,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二是关注每个学生的有效参与,合作学习不允许任何学生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则,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决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演变成“好学生讲,差学生听”的小组模式。
5、了解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从评价内容看,有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其中以过程评价为主,主要评价小组合作水平,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及参与程度,以评价形式看,有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小组自评与组间互评。从评价功能看,主要有导向功能:通过评价引导学生的探究行为在科学、正确的轨道上进行,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小组合作活动中;激励功能:通过评价,肯定和鼓励被评价者,使其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和合作积极性
(二)构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1、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合作小组时,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以4人为一组,按学习成绩优、中、差搭配,在这基础上,再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配,从而将一个班级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 “合作学习小组。这样既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有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又便于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公平竞争,发掘小组的群体智慧,实现优势互补。学习小组的建立,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2、培养合作组长
在建立小组之前,先提出当小组长的要求、职责,然后实行民主竞选,或毛遂自荐,或我来试试看等办法产生小组长。培养小组长关键在于培养他组织小组活动的能力,如怎样进行预习检查,怎样组织讨论,怎样提问同学,怎样指挥操作等领导小组协作互助和掌握小组的秩序等,尤其要关心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向老师汇报情况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同时,要树立小组长的威信,并教育他们在偶尔犯错时,要勇于自我批评改过,消除同学间的意见隔阂,这样更有利于小组合作,有效地调动团队精神力量。有一个得力的小组长,是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保证。另外,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和学习情况选举不同的数学、语文学科的学习组长。
3、科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合作
首先,在学习新课时,问题的设计要具有目标性、问题性。“目标性”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准确而适度,使知识的难度恰好落在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成功的愉悦感,从而不断构建新的知识结构。“问题性”是指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能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激情。
其次,在新的知识、技能形成时,小组讨论要给每个学生创造一个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的组建锻炼机会,使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在“质疑”和“辩论”的过程中,及时暴露学生知识、技能的缺陷,再借助集体的智慧,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思考、交流,充分展示自己和集体的力量,发挥个性特征,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实践者,成为学习的主人。
分组合作学习是在教师精心组织和指导下的学习,它能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让学生自觉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全面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通过小组的互助,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尝到合作成功的喜悦,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五、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1、学习时间内学习内容难以完成。学生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教师不能充分考虑、估计课堂上可能产生的多种变化;由于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手段丰富,给教师驾驭课堂带来了困难。
2、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对教材重点内容编排意图的理解和设计是影响合作学习非常重要的因素。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及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并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但有时会出现小组的代表发言汇报不完整时,就匆忙结束合作学习,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实际上这是教师没有完全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和重点,没有很好地设计怎样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没有向学生说清楚合作的要求和目的是什么。
六、下阶段课题组研究的重点
1、优化合作学习的具体方法和模式。课堂合作模式虽然有了初步的框架,但由于操作时间较短,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数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学细节还要进一步优化,以真正形成一套科学的、合理的、有我校特色的高效的中年级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新模式,既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又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2、继续加强合作学习建设的研究。
①合作学习任务设计、过程监控方式方法的研究。课题组成员中的数学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内课外的合作学习任务,使合作学习的任务有层次性,进行合作学习任务设置的研究,针对不同基础和学习习惯的组员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以保证每个组员都能“吃得饱,吃得好”“交完租子,手有余粮”。进行课内外合作学习过程监控方式方法的研究,正确定位教师的角色。
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评价机制的研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的研究,建立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长效机制,采取小组长评价、小组成员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形式,实施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策略。将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与课堂总体评价机制相结合,引入有效评价机制,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中年级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迎接数学教育的新时代!
《小学中年级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课题研究中期论证
北戴河区实验小学
刘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