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辅助器具实施办法
安徽省贫困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康复救助项目实施办法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方案》和中国残联《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七彩梦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制定本办法。
一、任务目标
2012年为全省3500名贫困残疾儿童配置各类辅助器具,其中包括假肢、矫形器、轮椅、坐姿椅、站立架、助行器等。
2013—2015年,各年度任务数另文下发。
二、资助对象
0至6岁有需求、经评估适合配置辅助器具的贫困残疾儿童,优先资助城乡低保家庭的贫困残疾儿童。
三、资助标准
假肢、矫形器每人补贴5000元,其中零部件及材料费占60%、制作费(诊断评估、制作和适应性训练)占40%;其他辅助器具每人补贴1500元,其中产品购置费占90%,评估适配费(残疾现状评估、辅助器具适配、家长培训、适配教材等)占10%。
四、工作体系
——省残联
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与协调;会同省财政厅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确定年度项目实施地区,下达项目年度任务;负责管理贫困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项目经费的使用,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采购辅助器具产品并实施配发;会同省财政厅对项目经费使用和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
——省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
负责贫困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组织开展专业人员培训,建立项目工作台账,统计上报相关资料。
——市残联
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制定本地区项目实施办法及相关工作制度;依据项目工作要求开展受助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需求调查,为符合受助标准的残疾儿童发放救助卡、适配辅助器具并指导使用,负责开展跟踪随访及后续服务;选派人员参加项目管理和技术服务培训;按要求统计上报项目数据、报表、康复评估方案等相关资料。
五、工作流程
1、市残联按照省残联下达的救助指标,遵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负责做好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筛查工作(重症残疾儿童要入户服务);根据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和适配服务的许可条件,提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对象名单;优先选择在机构中接受康复训练的残疾儿童,使其得到系统全面的康复。
2、坚持医工结合、科学适配原则。市残联成立由康复医师、假肢矫形器技师和辅具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评估组,主要负责对残疾儿童的评估定性、适配定方、服务定项;并将专家评估组人员组成情况上报省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备案。
3、专家评估组按照《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指导手册》要求,对残疾儿童进行一对
一、面对面的科学评估,其中假肢、矫形器须由康复医师诊断并开具处方;并负责填写《贫困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康复救助申请审批表》,确定辅助器具需求种类和数量。
市残联审核后要将拟救助对象所在辖区居委会或村委会公示7天,无异义后报省残联批准确定为救助对象;救助对象每年审核一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4、市残联做好适配残疾儿童人员名单和辅助器具种类、数量的审核统计工作,在5月30日前汇总上报省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
5、省残联根据各市上报的需求,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采购辅助器具产品,并及时配发相关辅助器具。
6、市残联根据筛查评估情况,组织专家评估组为残疾儿童进行假肢、矫形器装配和辅助器具适配,开展适应性训练并做好使用指导;填写《贫困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康复救助登记表》,并由受益残疾儿童监护人签字确认;填写《贫困残疾儿童(辅助器具适配)康复救助年度统计汇总表》,于11月30日前上报省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
六、工作要求
——经费管理
省残联根据各市上年度任务完成情况,逐年审核并下达项目任务。辅助器具制作费和评估适配费在各地完成任务并上报受益人名单后,经省残联核准并会同省财政厅下拨。
各市残联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检查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规章制度,严肃财经纪律;项目资金必须专款专用;项目资金使用单位必须主动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审计。
——物资管理
各市残联要做好辅助器具产品及假肢、矫形器制作材料的接收、发放、登记等工作,按照物资管理规范要求,建立相关制度,设立专门台账,保存相关凭据和工作记录。
——登记统计
各市残联要认真做好项目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及声像资料)的收集、积累,及时追踪和反馈产品使用效果及质量情况,注意拍摄受益人使用辅助器具的照片,所有资料要规范存档备查。
——开展宣传
按照省残联统一部署开展宣传;收集残疾儿童受益后的典型事例,通过媒体宣传,让政府和社会更加关注和支持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工作。
七、评估与验收
各市残联负责对项目的实施开展经常性检查,省残联负责组织阶段性集中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总结推广经验。各市残联在12月31日前向省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递交包括项目组织实施、资金使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内容的项目执行报告。
省残联会同省财政厅等部门适时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验收。项目考核评估内容包括:项目组织管理、筛查、适配、项目台账、经费管理、项目宣传、残疾儿童监护人对辅助器具的满意度等方面。
第二篇:辅助器具调研报告
辅助器具服务基层工作汇报
一、疾人辅助器具的适配工作有明确的目的性
残疾人辅助器具的适配,是为新增和残疾程度较重的残疾人提供辅具适配,包括适应性训练等,帮助伤残较重的各类残疾人实现生活无障碍,改善生活状况。
二、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应具备较为专业的工作流程
(一)入户筛查、建档、评估适配和制定适配方案阶段应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康复医生、社区康复协调员和辅具技术人员参加的评估小组,对新增和残疾加重的残疾人进行入户筛查,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因家庭经济状况而宜,因残疾人生活及康复需求而宜,研究提出辅具适配对象,并逐人建立档案。
根据残疾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需求,从工程医学等角度,对残疾人的心理状态、所需辅助器具的特点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制定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方案。(二)复核审查和统计上报阶段。
对审核复查后的辅具适配对象,根据调查表和评估适配表填写,上报至省残疾人辅具中心。由省项目领导小组对残疾人亲属进行培训,使其掌握辅具产品的使用方法和适应性训练、家庭基本护理常识等方面的知识,残联对其他配备对象进行训练。(三)辅具采购阶段。
采购阶段,由省评估小组根据上报的统计汇总表,与项目中标的辅具生产企业联系,统一采购产品。(四)辅具配发、假肢(矫形器)安装及适应性训练阶段。
辅具配发、假肢(矫形器)安装及适应性训练阶段,经省市培训的康复医生、辅具技术人员、社区康复协调员和建筑工程人员、假肢矫形器技术人员,入户给残疾人配发的辅助器具设施进行安装、调试。该项工作填写项目辅助器具配送表,受益残疾人要在表内签字确认。组织残疾人亲属配合技术人员和康复医生帮助残疾人进行适应性训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残疾人正确、安全的使用辅助器具。(五)跟踪回访阶段。
为残疾人装配辅助器具设施后,组织辅具技术人员、社区康复协调员不定期进行回访,明确残疾人的新增需求,对受损部分进行修复,并提供各类后续服务。填写辅助器具适配回访表。三、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要做好宣传和验收工作
(一)宣传工作。
我们要大力宣传残疾人辅助器具配发的有关政策和各类残疾人常用辅助器具(包括康复器材)的品种、性能和功能等知识,增强残疾人及其家庭对残疾人辅助器具的认识和了解,加强自我保护和康复意识。(二)检查验收。
一切工作就绪后报省、市残联,等待各级专家对辅具适配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四、做好组织管理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残联不但要组织好项目实施工作,而且要定期检查指导,积极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全面推进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工作健康持续发展。(二)严密组织,确保质量。
本着“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原则,严密组织,不走过场,要切实抓好评估筛查这个重要环节,真正深入到残疾人家庭,保证有需求的残疾人得到应有的辅助器具,确保残疾人辅助器具配发工作的顺利开展。五、对做好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工作宣传力度。
以“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为重点,加强对残疾人事业的集中宣传工作,在全社会弘扬人道主义精神,营造关心、帮助、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相对稳定的助残志愿者队伍。(二)满足残疾人适用及需求。
1.根据残疾人自身需求,“量身定制”辅助器具,积极协调认真落实。
2.让残疾人享有更好的基本医疗康复保障。在农村,纳入低保的残疾人、一户多残的残疾人家庭和重度残疾人,确保农村残疾人参加合作医疗,同时适当提高残疾人报销比例;在城镇,制定政策对生活困难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给予适当的补助,适当提高残疾人住院报销比例。
(三)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
扩大残疾人辅助器具发放范围并适当提高数量。对符按规定适合发放辅助器具的,应当积极协调发放。二〇一二年七月十九日
第三篇:残疾人免费配发辅助器具
残疾人免费配发辅助器具
一、申请免费配发辅助器具标准
具有本市户籍,年满16周岁,持有残疾人证,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在本市当年公布的《基本目录》范围内,申请免费配发辅助器具:
(一)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城镇重残人生活困难补助的残疾人;
(二)享受重残无业生活补助的残疾人;
(三)低收入家庭的残疾人;
(四)进行了失业登记且持有《求职证》或《北京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登记证》的残疾人。
二、申请免费配发辅助器具流程
符合以上规定的残疾人,可以按照以下流程申请免费配发辅助器具:
(一)申请。由残疾人(或代办人)持残疾人本人的残疾人证、户口本及《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或《北京市城市居民生活困难补助金领取证》、《北京市重残无业生活补助领取证》、《北京市低收入家庭救助证》、《求职证》、《北京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登记证》),到户口所在社区居委会(村委会)领取并填写《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申请审批表》(见附件,以下简称《申请审批表》)。
(二)初审。社区居委会(村委会)核准材料后,将《申请审批表》报街道(乡镇)残联,初审合格后,将《申请审批表》报区(县)残联。
(三)评估和审批。区(县)残联接到街道(乡镇)上报的《申请审批表》后,组织残疾人进行适配评估,由区(县)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提出评估结论,区(县)残联提出审批意见后,将《申请审批表》逐级返还残疾人作为领取辅助器具凭证。
(四)发放。由厂家或街道乡镇残联的工作人员将辅助器具发放给残疾人,并由残疾人(或代办人)在《申请审批表》上签字确认。
第四篇:辅助器具调研报告
辅助器具服务基层工作汇报
一、疾人辅助器具的适配工作有明确的目的性 残疾人辅助器具的适配,是为新增和残疾程度较重的残疾人提供辅具适配,包括适应性训练等,帮助伤残较重的各类残疾人实现生活无障碍,改善生活状况。
二、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应具备较为专业的工作流程
(一)入户筛查、建档、评估适配和制定适配方案阶段应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康复医生、社区康复协调员和辅具技术人员参加的评估小组,对新增和残疾加重的残疾人进行入户筛查,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因家庭经济状况而宜,因残疾人生活及康复需求而宜,研究提出辅具适配对象,并逐人建立档案。根据残疾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需求,从工程医学等角度,对残疾人的心理状态、所需辅助器具的特点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制定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方案。
(二)复核审查和统计上报阶段。对审核复查后的辅具适配对象,根据调查表和评估适配表填写,上报至省残疾人辅具中心。由省项目领导小组对残疾人亲属进行培训,使其掌握辅具产品的使用方法和适应性训练、家庭基本护理常识等方面的知识,残联对其他配备对象进行训练。
(三)辅具采购阶段。采购阶段,由省评估小组根据上报的统计汇总表,与项目中标的辅具生产企业联系,统一采
购产品。
(四)辅具配发、假肢(矫形器)安装及适应性训练阶段。辅具配发、假肢(矫形器)安装及适应性训练阶段,经省市培训的康复医生、辅具技术人员、社区康复协调员和建筑工程人员、假肢矫形器技术人员,入户给残疾人配发的辅助器具设施进行安装、调试。该项工作填写项目辅助器具配送表,受益残疾人要在表内签字确认。组织残疾人亲属配合技术人员和康复医生帮助残疾人进行适应性训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残疾人正确、安全的使用辅助器具。
(五)跟踪回访阶段。为残疾人装配辅助器具设施后,组织辅具技术人员、社区康复协调员不定期进行回访,明确残疾人的新增需求,对受损部分进行修复,并提供各类后续服务。填写辅助器具适配回访表。
三、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要做好宣传和验收工作
(一)宣传工作。我们要大力宣传残疾人辅助器具配发的有关政策和各类残疾人常用辅助器具(包括康复器材)的品种、性能和功能等知识,增强残疾人及其家庭对残疾人辅助器具的认识和了解,加强自我保护和康复意识。
(二)检查验收。一切工作就绪后报省、市残联,等待各级专家对辅具适配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四、做好组织管理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残联不但要组织好项目实
施工作,而且要定期检查指导,积极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全面推进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二)严密组织,确保质量。本着“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原则,严密组织,不走过场,要切实抓好评估筛查这个重要环节,真正深入到残疾人家庭,保证有需求的残疾人得到应有的辅助器具,确保残疾人辅助器具配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对做好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工作宣传力度。以“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为重点,加强对残疾人事业的集中宣传工作,在全社会弘扬人道主义精神,营造关心、帮助、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相对稳定的助残志愿者队伍。
(二)满足残疾人适用及需求。
1.根据残疾人自身需求,“量身定制”辅助器具,积极协调认真落实。
2.让残疾人享有更好的基本医疗康复保障。在农村,纳入低保的残疾人、一户多残的残疾人家庭和重度残疾人,确保农村残疾人参加合作医疗,同时适当提高残疾人报销比例;在城镇,制定政策对生活困难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给予适当的补助,适当提高残疾人住院报
销比例。
(三)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扩大残疾人辅助器具发放范围并适当提高数量。对符按规定适合发放辅助器具的,应当积极协调发放。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九日
第五篇:残疾辅助器具鉴定申请书
鉴定申请书
申请人:刘京涛,男,汉族,住址: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王京镇东建阳村后街东7排门牌10号。申请事项:
申请对假肢价格、安装费用、使用年限、更换次数、日常维修保养费用鉴定 事实与理由:
申请人与曹雪松、潘正敏、闫占有、车广明、赵艳庆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一案,申请人左大腿被截肢,需要安装假肢恢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残疾辅助器具费是将来必然发生的费用,为了维护申请人合法权益,特提出鉴定申请,请准予!
此
致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申请人: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