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粮仓建设发展的现状及展望
我国粮仓建设发展的现状及展望
摘要:粮仓作为一种贮藏粮食的建筑物,在我国起源是很早的。仓的起源与发展和历史上的农业生产、工程建筑,甚至和当时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军事活动、交通路线,科学技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的粮仓建筑的结构形式多样,选用材料也多种多样,随着计算力学和计算手段的发展和进步,其设计与构造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关键词: 粮仓 发展 现状 技术 正文
一、国内粮仓的发展概况
古文献里常有仓的记载,田野考古中亦有不少仓的遗迹发现,为我们研究仓的历史提供了比较方便的条件。我国农村形势越来越好,粮食连年丰收,以至许多地方出现仓库不够,无法收购粮食的现象,这是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在这种新形势下,人们对粮仓的建设更加关心,对粮仓历史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而且粮仓的设计对于我国全国各地农村来说都有很大的作用。(1)向大容量发展。
就粮仓而言,50~60年代,我过粮仓的直径一般在5~12M,单仓容量为0.2~2KG;80~90年代粮仓直径达到10~21M,单仓容量达2.0~15KG;现代粮仓直径达40M。粮仓的直径及单仓容量不是越大越好,应该因地制宜的规划。关于大直径、大容量粮仓的设计技术和经济效益问题,有待进一步研讨。(2)向轻型结构发展
大直径粮仓的仓顶和仓上建筑机构采用轻型钢结构、钢架及网壳结构,对减轻结构自重有很大作用。对配仓设备进行改革,在仓顶处进行漏填布设备仓设备,可省去仓顶及仓上建筑。
(3)想多功能、电气化、自动化方面发展。
在粮仓内设置自动检测设施,对粮仓内主料温度、粉尘、自然情况及防爆灯进行自动检测,并设置消除仓内主料的堵塞、贴帮、积滞等的设施,使主料的装、贮、运一体化,加快单位时间内装卸的吞吐量,提高贮运周转能力。利用贮料自重卸料,将下部空间作为一个综合性车间,设置包括有自动计量,一级装卸云全部自动化、。电气化的装置,将贮仓由原来仅作为装车手段用途的整体车间。国内已建成一批包括贮装运自动化电气化的万吨筒仓,效益显著。这是个发展方向。
二、项目选址 粮食仓库项目选址应充分考虑现有粮食仓库分布,并结合粮食生产、流通、储备布局及粮库安全的需要。项目选址应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应避开泥石流、滑坡、流沙等直接危害地段,避开高压走廊、已有管线及暗沟渠,避免洪水、潮水、内涝威胁,远离污染源及易燃易爆场所。
三、规模和分类
粮食仓库项目的规模,按粮食仓库的总仓容量划分为以下五类:
特类:300,000t以上; 一类:150,001t~300,000t; 二类:50,001t~150,000t; 三类:25,000t~50,000t; 四类:25,000t以下。
粮食仓库所建粮仓可按照其功能用途分为收纳仓、标准储备仓和高标准储备仓。收纳仓主要用于粮食收购和短期储存,其建设规模应结合收纳半径及周边粮源情况确定;标准储备仓和高标准储备仓主要用于粮食收购和长期储存,其建设规模应结合当地储备规模确定,其中高标准储备仓在仓房建筑、接发设施及工艺装备、储粮工艺装备、信息系统等方面采用较高配置和相关储粮新技术。
粮食仓库建设项目由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办公生活设施、室外工程及独立工程构成。
(1).生产设施:包括仓房、接发设施及工艺装备、储粮工艺装备、信息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以及烘干设施等;
(2).辅助生产设施:包括检化验室、中心控制室及机房、变配电室、地磅房(或一站式服务中心)、机修间、器材库、药品库、消防泵房及消防水池、门卫、机械罩棚(库)、铁路罩棚、空压机房、制氮机房、安全监控设施及通讯设施等;
(3).办公生活设施:包括办公业务用房、食堂、生活用锅炉房、浴室、值班宿舍以及必要的生活设施。
(4).室外工程:包括库内道路、站台、堆(晒)场、围墙、挡土墙、土石方、室外管线或管架、绿化及排涝池等,各类仓库根据需要配置。
(5).独立工程:包括铁路专用线、码头、港池、库外道路、库外水电管线等,各类仓库根据需要配置。
三、建筑
各类粮食仓房均应采取防水、防潮、防火、防虫、防鼠、防雀、防盗、气密、通风和隔热等技术措施。
(1).收纳仓: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储存期,可采用散装平房仓、保温钢板筒仓,东北及内蒙古地区可采用散装保温罩棚仓。
(2).标准储备仓、高标准储备仓:宜采用散装平房仓、浅圆仓。在一定条件下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用散装楼房仓、气密保温钢板筒仓,并应采取有效的防水、气密和隔热措施。其中,高标准仓应达到气调仓气密标准,或达到低温仓隔热标准。
四、粮库装备
国家鼓励采用散装、散卸、散存、散运的“四散化”成套技术接发工艺装备及集装单元化装卸设备。收纳仓、标准储备仓、高标准储备仓均应配置取样、检化验、计量、清理、除尘、输送等作业设备。根据需要配置烘干设备。接发设备应优先选用破碎低、分级小、密闭好、动耗低、作业便捷的设备。宜采用自带粉尘控制的设备或配备粉尘控制系统,改善作业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1)平房仓:宜采用移动式机械设备或固定式与移动式相配合的机械设备。楼房仓:宜采用固定式与移动式相配合的机械设备。
(2)筒仓:宜采用固定式机械设备,根据不同需求设置防分级与防破碎装置。浅圆仓:宜采用固定式或固定式与移动式相配合的机械设备,宜配置防分级、防破碎装置。
五、储粮装备
收纳仓、标准储备仓、高标准储备仓宜根据《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GB/T 29890划分的不同储粮生态区配置不同的储粮工艺及装备。
(1).收纳仓:应配置机械通风装备及粮情测控系统,第四、五、六、七储粮生态区应配置环流熏蒸设备。
(2).标准储备仓:应采用储粮“四合一”技术(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粮情测控、谷物冷却系统)或“四合一”升级新技术(平房仓横向通风技术、平房仓横向谷冷通风技术、多介质横向环流技术、多参数(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粮情测控技术);其中第一、二、三储粮生态区可不配置环流熏蒸设备和谷物冷却系统。
(3).高标准储备仓:在标准储备仓储粮工艺装备配置基础上,应配置气调或控温及多功能粮情测控等设备。应优先采用绿色储粮新技术,24m跨度及以下的散装平房仓宜优先采用“四合一”升级新技术。
通风系统应由粮堆通风和粮面上通风组成,优先选用通风阻力小、均匀性高、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的通风形式。
环流熏蒸优先选用固定熏蒸管道系统,应配置有关防护用品及有害气体检测报警仪器,并满足《粮食仓库安全操作规程》LS1206的要求。
气调仓宜采用固定式或移动式制氮设备,采用固定式时应建设制氮房。粮堆控温宜采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或低能耗具备控湿能力的谷物冷却机,粮面控温可在粮面设置节能空调设备。
总结:一个国家的粮食生产关乎整个国家人民的生存与发展,而对于粮食的存储就需要依靠更好的粮仓的技术,民以食为天,一个国家的粮食生产关乎整个国家人民的生存与发展,而对于粮食的存储就需要依靠更好的粮仓的技术,粮仓的发展和建设将一步步稳健的向前发展,
第二篇:中韩关系发展现状及展望
中韩关系发展现状及展望
2014年08月19日 09:38 来源:《当代韩国》2014年第1期 作者:张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2
2013年2月朴槿惠政府的成立预示着中韩关系即将迎来新的开始,6月底朴槿惠总统的成功访华正式掀开了中韩关系史上新的一页,至少为未来一段时期中韩关系的健康发展奠定了新的良好的基础。在过去的一年里,在韩日关系和中日关系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中韩关系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就中长期而言,未来中韩关系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目前中韩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中韩两国于1992年8月建交以来,两国在经贸、政治、军事、科技人文交流等各领域关系发展迅速。1992年两国的贸易额只有50亿美元,而2013年两国的贸易额达到了2743亿美元,比韩美、韩日贸易之和还要多。如果依照目前的贸易发展趋势推测,韩国很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目前,中国已成为韩国的第一出口对象国,中国也已经成为韩国最大的海外投资对象国。纵观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贸易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在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中韩贸易增长是最快的。中韩贸易突破2500亿美元,用了20年时间,而中美贸易达到同一水平用了27年;中日贸易达到同一水平用了30年时间。
中韩之间人员交往更为突出,2013年达到近700万人次,两国各城市间的民航班机每周高达830个班次,创世界之最。除建交外,中韩两国关系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分别是1998年两国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韩合作伙伴关系,2003年建立起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以及2008年5月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合作伙伴关系”到“全面合作伙伴”再到“战略合作伙伴”的用词表述上也可以看出中韩两国关系由浅入深、逐步推进、逐步发展的演进过程。
在李明博政府时期,由于受到“天安号事件”“延坪岛事件”以及所谓“脱北者问题”的干扰和冲击,中韩关系一度陷人低谷。2013年年初朴槿惠新政府的成立为原本低迷的中韩关系的改善提供了绝佳的契机。2013年6月27~30日,韩国总统朴槿惠率领所谓“史上最大规模”代表团对中国进行了非常成功的访问。在访问期间,中方给予了朴槿惠总统较高的外交礼遇和周到热情的安排和接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张德江都分别与朴槿惠举行了会谈。双方讨论了中韩关系、朝鲜半岛局势、东北亚及地区形势等国际和地区性问题,提出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方的这种安排特意是为了中韩两国领导人的密切互动,这在中国以往的对外国领导人访华的外交礼仪安排中是比较少见的,由此也足见中国对韩国的重视。对于普通巾国人而言,朴槿惠总统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的个人人格魅力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喜爱,这两点拉近了朴槿惠总统与普通中国人之间的距离。
总的来看,朴槿惠总统访华是经济外交文化外交和信任外交的最佳结合。首先,从经济外交的角度看,朴槿惠总统在与习近平举行首脑会谈后,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同时还签署了八项协议,分别包括一项政府间协议和七项部门间协议。这是韩国首脑对中国的访问史上签订协议数最多的一次,因此格外引人注目。其次,从文化外交的角度看,文化外交因素贯穿着朴槿惠总统的整个访华行程。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时,她还特意用中文作开场白,最后以中文收尾。6月29~30日访问西安,这不仅有注重中国西部市场等经济外交因素的考虑,而且存在文化外交的因素。总的来说,朴总统在访华期间随处体现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尊重,这让广大中国民众倍感亲切。可以说,朴槿惠总统2013年访华是一次成功的文化外交之旅。再次,构筑信任外交也一直是朴槿惠访华的主题之一。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的限制,中韩之间的政治互信程度一直很低。韩国方面在朴槿惠总统访问前将此次访华称为“心信之旅”,也就是“真诚沟通和增进互信的旅程”,希望通过此访增进与中国领导人的互信,深化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访问中国期间,中韩双方决定进一步加强两国领导人间的沟通,建立青瓦台国家安保室室长和中国主管外交的国务院负责人之间的对话机制,强化两国在政治、安全领域的合作,使两国“经热政冷”的关系转变为“经热政热”。可以预计,将来中韩之间的政治互信有望以此次访问为契机而得到逐步加强。
目前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正逐步变得更为充实,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目前中韩关系正处于自两国建交以来的历史最好时期。2013年朴槿惠总统访华时中韩两国发表了《中韩面向未来联合声明》和《充实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动计划》。这两份声明为构建和打造“新的中韩关系”明确了新的战略蓝图和方向,当前两国各相关业务层级部门正就会议达成的精神进行落实。
目前中韩双边关系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也得到了两国最高领导人的肯定。2014年1月6日,朴槿惠总统在青瓦台新年记者会上特别强调:“目前韩中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紧密,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正在不断深化。希望双方在增进互信、巩固友谊的基础上,继续为提升两国国民福利水平、实现东北亚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随后的2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以韩中议员外交协议会会长郑梦准为团长的韩国国会代表团时,也高度评价了目前中韩关系的发展现状。习近平说:“近年来,中韩关系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去年朴瑾惠总统成功访华,此后我们又在国际多边场合多次会晤,共同规划中韩关系未来,有关成果正一一落实。中方高度重视对韩关系,愿同韩方一道,继续保持高层交往,加强战略沟通和互信,推动中韩关系更上一层楼,更好地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为实现本地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作出积极贡献。”②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韩两国领导人对目前中韩关系发展的高度评价正是目前中韩关系健康发展的最好注脚。
值得强调的是,尽管在过去20年里中韩关系发展也历经曲折,但是取得的成就始终是两国关系发展中的主流,这是不容否定的。
二未来中韩关系面临的主要挑战
在肯定两国关系健康发展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两国关系发展从长远来看存在的障碍和挑战,只有积极正视这些挑战,我们才能防微杜渐、未雨绸缪,从根本上遏制两国关系发展中的不健康因素的蔓延,从而确保两国关系平稳、健康发展。概括地讲,可能影响和干扰当前及未来中韩关系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是美国因素和朝鲜问题因素。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中韩两国从意识形态及各自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对韩美同盟和朝鲜问题有着不同的基本认知,因此美国因素和朝鲜问题因素成为中韩关系不时产生波动和中韩两国政治安全互信难以持续走向深人的主要障碍性因素。从过去的经验教训和目前的状况来看,两国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韩美同盟及政治安全问题。自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中韩两国在政治安全和军事交往等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是韩美同盟的存在也为两国政治安全关系的进一步深化造成了诸多障碍。在韩国看来,韩美同盟是确保韩国国家安全的基础,而中国则倾向于认为韩美同盟的存在对中国国家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就中韩关系而言,中韩两国应该互相理解对方对于各自国家安全的关切,在国家安全问题上,妥善处理韩美同盟带给两国关系的潜在冲击和影响。客观地讲,要想切实增强中韩政治安全互信绝非一夕之功能够实现的,因为这不仅涉及韩美同盟的问题,还涉及朝鲜半岛冷战体制及东北亚安全格局的问题。
第二,对朝鲜政策问题。对朝鲜政策是影响中韩关系的另一重要因素。对中国而言,朝鲜不仅是中国的重要邻国,而且毋庸讳言,中朝关系存在着难以回避的历史特殊性,朝鲜对于中国国家利益有着现实而直接的影响。对于韩国而言,朝鲜和韩国原本一家,同属一个民族,两国都渴望实现民族的统一。因此,在处理及发展中韩关系的过程中,朝鲜问题始终是中韩两国无法绕开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受意识形态、历史因素、国家利益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韩两国对待朝鲜的政策必然会存在分歧和差异,有时候甚至会产生互相对立的政策。韩国国民希望朝鲜发生改变,渴望统一,这值得理解。但就现阶段而言,保持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最符合中韩双方共同利益,因为目前朝鲜半岛统一的基础和时机尚未成熟,人为强制推进半岛统一只会给朝鲜半岛本身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剧烈冲击。
第三,经贸问题。中韩经济关系由过去的互补变为现在更多领域的竞争,两国贸易摩擦逐渐增多,贸易平衡问题越来越成为两国贸易关系中的突出问题,韩国国内的排外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韩经贸交往的健康发展。这都需要两国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政策,避免过分竞争和不必要的贸易摩擦,以促进两国经贸关系的健康平稳发展。
第四,政党政治和媒体干扰。中韩关系容易受到韩国政党政治和选举因素的干扰和冲击,这是中韩关系不成熟的表现。某些韩国政党为了政党利益和选举需要,存在转嫁矛盾、绑架中韩关系的现象。两国媒体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往往倾向于夸大事实而制造新闻的轰动效应而博人眼球,从而也会对中韩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制造人为障碍。鉴于此,韩国政界应该从长远国家利益出发,不要为了短期的政党利益而以牺牲中韩关系为代价,从而极力避免政党恶斗和选举操控影响中韩关系健康的发展;中韩两国政府应该积极培育成熟的媒体机制和舆论范围,避免媒体的恶意炒作对中韩关系构成负面冲击。
第五,人文交往问题。目前,中韩两国之间人员非常频繁密切,以“韩流”为特征的韩国文化产品在中国广受欢迎,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韩国软实力的象征。随着中国孔子学院在韩国的建立,韩国人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华文化的热情也大增,这是可喜的成绩。但是两国文化产品交流贸易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对等现象,韩国文化民族主义和文化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导致了中韩文化交流的不平衡。在互联网平台上,两国网络民意中某种程度的相互敌意对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一个障碍,虽然这不同于两国间的主流民意,但是仍然值得两国警惕。
第六,“中国威胁论”。韩国国民中存在某种程度的历史“受害者意识”,因此在对待和处理对华关系时容易受到“历史悲情主义”的干扰和影响。现在一部分韩国人对中国存在一种矛盾的心理,既想在经济贸易领域分享中国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也对中国发挥建设性作用寄予厚望,但是在军事及安全上却完全依赖于美国,视中国为某种“威胁”。在韩国民间流行的“中国威胁论”则认为中国的崛起意味着中国会搞攻击性的扩张主义。就目前而言,盛行于西方的“中国威胁论”在韩国尚算不上对华关系的舆论主流,但是韩国“中国威胁论”的舆论土壤依然存在,这不得不引起中韩两国有识之士的警惕。
第七,潜在的历史、领土问题及渔业纠纷等。中韩两国历史问题主要是对高句丽和渤海国等古代史部分的认识差异,虽然历史问题从本质上讲应该是一个严谨的学术问题,但是由于历史问题涉及民族感情因而就显得很敏感。中韩将来潜在的领土争议主要是涉及苏岩礁问题(韩国称离於岛)和韩国国内部分民众对中国东北境内部分地区的领土主权要求。而中韩两国渔业纠纷则是两国海上划界问题的直接产物,从目前来看,中韩两国围绕历史和领土问题的争议以及渔业纠纷并未对中韩关系造成大的冲击和影响,但是如果处理不当,这两个问题在将来极有可能引发两国国内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的对立,进而对两国关系造成干扰,如2013年影响很大的中韩划分防空识别圈的问题等就是潜在的冲突源。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中韩两国政府和有远见的政治家能着眼于两国长远国家利益,有效化解潜在的冲突和纷争,将中韩关系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三中韩关系发展展望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朴槿惠总统时提出了中韩关系更上一层楼的三项重要指标。习近平主席指出:“我愿同你一道努力,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健康、更具活力地向前发展,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这三个“更加”为中韩关系更上一层楼设定了三项关键性指标。
首先,以朴槿惠总统的访华为契机,今后中韩关系有望实现“政经双热”的良好局面。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韩关系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政冷经热”的局面,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韩国过去的外交政策呈现出“扭曲”的局面,一方面,韩国在安全上极度依赖于美国主导的美韩同盟,但是在经济贸易上又高度依赖于中国,这是韩国外交的一个基本特征。在今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可以预计韩美同盟将依然是韩国国家安全的基石。我们不能指望朴槿惠总统对中国的一次访问就完全促使韩国完全倒向中国,但是朴槿惠总统的此次访问显然将有助于构筑中韩之间的战略互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扭转过去中韩关系中出现的“政冷经热”局面,实现中韩关系中的“政治热、经济也热”的“政经双热”的良好局面。
其次,中韩领导人热线的开启将有助于加强中韩两国政治互信,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和合作。目前,中韩两国在应对日本问题和朝鲜核问题等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存在广泛的合作基础。中国和韩国同为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受害最为深重的两个国家,当前日本社会整体右倾,日本存在否定侵略历史和修改和平宪法的危险倾向。日本对于历史问题的否认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历史问题,而是涉及地区和平与安全的严峻现实问题,因为日本对二战历史的推翻和对和平宪法的修改意味着日本意图推翻二战后所建立的国际安排和地区国际秩序,因此日本此举涉及一个现实的地区安全问题。目前韩日之间的独岛争议和中日之间的钓鱼岛问题也都是由于曰本对中韩两国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所遗留下来的问题。因此中韩两国在对待日本问题上有着广泛一致的国家利益。
此外,中韩两国在应对朝鲜核问题时立场虽然有部分分歧,但是也有巨大的合作空间,今后中韩两国应该积极再次问题上加强合作。再次,今后经贸合作将继续在两国关系的健康平稳发展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和作用,中韩两国经济融合度将进一步加强。中韩两国加强经贸联系是两国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正如陪同朴槿惠总统访华的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官员表示的那样,“此次韩中首脑会谈将为韩中自贸协定(FTA)第一阶段谈判注人新的活力,以此次访问为重要契机,今后中韩之间的经贸联系将进一步增强”。
最后,在对中韩关系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感到乐观时,也不应该忽略未来中韩关系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目前,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局势依然严峻,中韩两国在诸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仍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间。在应对朝鲜核问题、日本对历史问题的挑衅和两国与日本所存在的领土争端等问题上,两国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韩美同盟依然是韩国的重要国家安全基础,因此如何妥善处理韩美同盟强化对中韩关系的影响和冲击仍然应该是两国关注的重点。
四政策建议
为了未来中韩关系的全面健康发展,中韩两国应该直面中韩关系中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不要回避困难,要以建设性的姿态积极面对,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领域着手。
第一,中韩两国应该着眼长远,从地区和国际战略的高度为中韩关系賦予更新的战略内涵。李明博政府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建设“成熟的世界性国家”的国家发展战略,该战略的两个关键词分别是“成熟”和“世界性”。“成熟”,应该是各方面的成熟,包括成熟的国际战略观,成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世界性”应该是韩国面向全球的宏观战略视野和勇于承担全球责任的世界性胸怀。坦诚地说,韩国目前过分专注于朝鲜半岛和东北亚问题,从而缺乏全球和地区层面的宏观战略视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韩国自身国际战略空间的拓展。而中国国际战略观往往更倾向于宏观的全球和地区层次,中韩国际战略观的差异也就导致了两国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认知差异,在对待朝鲜问题上尤其如此。因此,中韩两国应该着眼长远,从地区和国际战略的高度为中韩关系赋予更新的战略内涵。
第二,两国政府应该积极沟通,加强战略协调,增强战略互信。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应该具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加强战略沟通和协调应该是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两国政府应该着眼长远,要勇于克服韩美同盟和对朝鲜政策分歧给中韩关系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尤其是在涉及民族主义和国民感情问题上,两国更应该加强沟通交流。具体地说,中韩两国在面对争议和困难时应该勇于“着眼长远、搁置争议向前看”,不要因为眼前的个案影响和破坏中韩关系发展大局。
第三,两国可在区域合作的框架下进一步加强中韩关系。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东亚地区各国由于历史、领土问题、政治互信较低以及美国主导TPP并力主“重返亚太”战略等因素的干扰,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和东亚共同体建设的步伐目前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对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抱有信心,中韩两国可以在中日韩三国合作机制和东盟“10+3”合作机制框架下进一步加强中韩关系。
第四,增强中韩两国人文交流和媒体交流,引导积极的社会舆论。如上文所述,中韩两国民间舆论对两国关系的影响不容小觑。两国政府和两国媒体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引导舆论,尤其是要培育成熟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克服狭隘的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从而为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第五,摆脱东北亚“受害者”悲情意识。由于在近现代史上中韩两国都受到了外国列强的侵略和欺凌,因此中韩两国国民心理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受害者意识”。这种“受害者”悲情意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民族的斗志,但是也容易对两国政府和人民认识和处理当下国际问题和双边关系时造成负面的干扰,从而形成某种负面的“历史精神包楸”,容易使人民限于狭隘和极端。因此,中韩两国有识之士应该着眼长远,使中韩两国社会早日摆脱东北亚“受害者”悲情意识的负面干扰,为中韩关系的健康长远发展营造良好的精神舆论环境。
忠言逆耳,中韩两国应该立足当前,着眼于未来,继续总结中韩关系中成熟的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同时要总结教训,正视两国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培育成熟的国内政治、媒体、社会舆论氛围,为中韩关系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发展环境。因为中韩关系的良好健康发展,不仅符合双方的整体国家利益,而且有利于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结论
中韩关系是东亚地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对维护东亚地区,尤其是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过去的20年里,中韩关系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经历了诸多困难,未来的中韩关系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两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善于运用政治大智慧增进共识,巧妙化解矛盾和分歧,为中韩关系的平稳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
总之,中韩两国领导人应该着眼长远,从地区和国际战略的高度为中韩关系赋予更新的战略内涵。两国政府应该积极沟通,加强战略协调,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的框架下的中韩关系,并引导积极的中韩两国的民间社会舆论,以促进中韩两国关系的健康全面发展。
第三篇: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中国走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光辉历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粮食行业完成了从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粮食企业在改革中不断壮大,粮食购销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粮食储备及安全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及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历史过程,让我们心潮澎湃;展望粮食企业以及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的未来,让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
一、粮食流通体制的形成与演变
(一)粮食统购统销体制的建立及成就。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后,从1953年起,国家正式进入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从事非农工作的人口以及工业加工用粮等对商品粮的需求日益增长,虽然1952年粮食产量达到3278亿斤,比1949年增长了44.8%,但是人均占有粮食水平仍然处于很低水平,特别是从旧中国长期处于饥饿和半饥饿状态,过着糠菜半年粮生活中走过来占总人口80%农民,在逐步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需要消费更多的粮食。这便是国家承担的社会粮食供应量越来越大,中国粮食的产需矛盾加大,同时,由于当时粮食自由市场存在,社会上一些粮食投机商利用尖锐的粮食产需矛盾,与国营粮食部门争夺市场,抢购粮食,有的甚至拦路抢购粮食,国家粮食计划无法完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许多地方出现抢购现象。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中央于1953年10月16日作出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其主要内容是:
1、对农村余粮户实行粮食统购政策;
2、对城市人民和农村缺粮人口实行统销政策;
3、严禁私商自由经营粮食,实行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的政策;
4、实行在中央统一管理下,由中央和地方分工负责的粮食管理政策。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1953年当年睢宁县收购粮食2918.5万公斤,有力地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发展。粮食统购统销体制建立的成果主要表现在:
1、缓和了粮食产需矛盾;
2、保证了社会各方面正常的粮食需要;
3、保证了粮食价格的基本稳定;
4、促进了资本主义粮食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计划经济时期粮食流通体制历史性演变。国家粮食统购统销体制的建立后在实施过程中经过了数次的调整与变革,1955年8月,实行“定产、定购、定销”的三定政策;1958年,粮食收购取消三定,实行大购大销,所产粮食全部收购,再按需返销;1959年到1961年睢宁粮食大幅度减产,收不抵支,出现奇缺。1965年粮食实行征购“一定五年不变”的政策,1971年改为“一定五年”的政策,同时规定在完成订购的基础上加价30%,1979年国家再调高订购价的基础上,超购价格在新订购价的基础上调高50%,1983年后粮食征购实行包干制,以村委会为基础,包产包销。1985年,粮食取消了统购统销,改为合同订购,真正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从此拉开序幕。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由于继续对粮食仍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对粮食实行统一管理。国有粮食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对粮食进行独家垄断经营,即计划收购,计划供应。经营粮食发生的亏损,由国家给予财政补贴。
1985年以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多渠道经营粮食的局面逐步形成,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已经确定。
二、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
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一)1985至1992年——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改革企业经营管理体制
1985年,根据粮食总量收支平衡有余的新形势,为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国务院决定粮食流通体制实行“双轨制”,即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合同定购以外的粮食,由市场调节供求,实行议购议销。在“双轨制”推动下,国有粮食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开展多种经营,既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又搞活了粮食流通,促进了国有粮食企业较快发展。同时,职工人数也发生了膨胀式的增长,全县粮食职工在1956年工资改革时315人,到1979
年二十多年间才增加到899人,而从1980年到1986年短短六年时间增加了1000余人,达到1706人。全国国有粮食职工在1986年的总数也达到了252.5万人。
在实行“双轨制”过程中,为了逐步把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分开,鼓励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调动企业和职工经营积极性,各地从实际出发,探索了许多改革模式和经验,其主要做法是:对政策性粮食实行统一经营,亏损集中管理,将粮食政策性亏损同企业正常经营盈亏划分开来,使基层国有粮食企业卸掉长期亏损的包袱,强化企业内部考核,增强职工勤俭节约、增收节支的责任感,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二)1992年至2001年——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换
1992年,为扩大市场调节范围,国家对粮食统购统销进行了改革,即放开粮食销售价格和销售市场,对粮食流通环节的补贴改为对消费者的直接补贴,国有粮食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对过有粮食购销企业来讲叫做“基本断奶”。
1994年,为加强粮食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财政补贴作用,保证政策性收购资金不被商业性经营业务所占用,粮食部门实行“两条线运行”改革,即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分开,建立两条线运行机制。国有粮食企业承担的政策性业务实行财务分开、核算分开。通过分开核算,严格划分政策性业务费用和商业性业务费用,防止互相挤占也就是讲的“彻底断奶”。
1998年,针对当时粮食流通体制仍然存在政企不分,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管理粗放、富余人员较多,同时又挤占挪用粮食收购资金,形成大量经营亏损和财务挂账,增加国家财政负担等问题,国家实行了以“四分开一完善”为重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即实行政企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新老财务账目分开,完善粮食价格机制。重点推进了“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即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在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中,重点是实行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主营业务与附营业务分开以及富余职工下岗分流。
(三)2001年至今——按照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要求,全面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
2001年,国务院决定在八个粮食主销区省份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1〕28号)。随后,原国家计委、国家粮食局等八部门又下发了《关于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计综合〔2002〕677号),江苏省在2002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苏政办〔2002〕5号)文件,江苏省国有粮食企业的真正意义上的改革才正式拉开序幕,对企业的三老问题,真正开始处理,睢宁县国有粮食企业共裁减职工3709人,历史财务负担得到进一步剥离,但是,按照文件要求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各地进展不一。对全国总的来讲这一段时间解决了一下几个重点问题:一是粮食主销区省(市)在解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历史包袱的基础上,加快企业战略性改组,合理调整企业布局和结构。二是粮食主产区省(区)把实行政企分开、减员增效和加快企业组织形式创新作为改革重点,积极推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管理体制创新。三是中央和地方储备粮企业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特别是2004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决定全面放开粮食收购价格和收购市场,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为了适应改革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政策措施。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等五部门下发了《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粮财〔2004〕125号),提出了企业改革的重点是,妥善解决企业历史包袱,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继续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
2006年,为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央和国务院先后下发了《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和《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6〕16号)。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粮食局等六部门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国粮财〔2006〕123号),对继续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促进企业发展、更好地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要求。
三、粮食流通体制与粮食安全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建立、完善、演变与改革,时刻围绕着国家粮食安全这一主题,在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大潮刚刚兴起的时候,国家粮食安全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时候,国家统购统销政策的的出台,有力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与发展。在上个世纪国际冷战时期,为保证应对全球战略危机,果断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战略储备政策,在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和储备粮体系的建设,有力保证了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
(一)、在统购统销即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粮食储备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①“甲子粮”目的是为了“应付灾荒和各种意外”。②“506粮”。这是一种以备战为目的的军用粮,属于战略储备。③商品库存,即为了保证城镇居民的口粮供应以及完成粮食计划调拨而由粮食部门建立的储备。商品库存实际上是周转储备,以上三大储备体系虽与现代意义上的粮食储备结构有所不同,但是长期以来,为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1990年,国家建立了粮食专项储备制度,专项储备制度的建立,使中国粮食储备体系中第一次包括了专门用于调节市场供求和平抑年际间粮食波动的后备储备,这标志着中国粮食储备体系朝着现代储备制度迈出了决定性和上步。现阶段除以国家储备外
第四篇: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中国机床工业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发展起来,到现在已经走过6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数控机床在近30年中,获得了技术和产量上的迅猛发展,并运用到各行业用户中。国内产品还争相出口,并在世界四大国际机床展览会上都有亮相,成绩显着。
“十一五”期间,随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自主生产能力的形成,我国开始突出“外国制造”的“重围”,进入世界高速数控机床和高精度数控机床生产国的行列。
从产量来看。2010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536.8亿元,同比增长40.6%;数控机床产量达到23.6万台,同比增长62.2%;2010年我国机床产值和数控机床产量均列世界第一位。整个“十一五”期间,在需求的拉动下,我国数控机床产量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7.4%。2010年的增长数据意味着数控机床的发展已经步入新阶段。从技术发展水平来看。随着“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重点任务陆续完成,我国国产机床数控化率由“十五”末的35.5%提高到“十一五”末的51.9%。我国在数控系统方面已经开发出多轴多通道、总线式高档数控装置产品。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沈阳高精数控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已完成50多套开放式全数字高档数控装置的生产。国产数控机床产品覆盖超重型机床、高精度机床、特种加工机床、锻压设备、前沿高技术机床等领域。特别是在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数控超重型机床、立式卧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齿轮加工机床领域,部分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国产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品种日趋增多,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五轴数控铣床、五轴龙门铣床、五轴落地铣镗床等均在国内研制成功,改变了国际强手对数控机床产业的垄断局面,加速了我国从机床生产大国走向机床制造强国的进程。
从市场需求情况来看。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数控机床进口国和消费国,2010年,中国机床消费同比增长43%,达到284.8亿美元,进口约为94亿美元,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机床消费国。虽然“十一五”期间机床行业实现了较快发展,但高档数控机床产值仅约占金属加工机床行业产值的10~15%,面对巨大的消费市场,国内机床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迅速膨胀的市场需求,多数高档数控机床产品仍需大量从国外进口。
虽然我国数控机床制造水平有所提升,但对外贸易状况仍令人担忧。一方面是数控机床出口单价的持续下滑,下降幅度较大的有卧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数控磨床、数控冲床等。除人民币升值外,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竞相压价是其中的因素之一。另一方面,高档数控机床的进口份额不降反增,2010年高档机床的进口额占中国金属切削机床总消费额的36%,同比增长高达60%,进口产品挤压了国内企业的生存空间,加之国内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威胁,国内多数机床企业高档数控机床毛利率出现下降态势。
展望“十二五”,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将努力解决主机大而不强、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发展滞后、高档数控机床关键技术差距大、产品质量稳定性不高、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将培育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量化融合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升到战略高度,实现工业总产值8000亿元的目标。并力争通过10~15年的时间,实现由机床工具生产大国向机床工具强国转变,实现国产中高档数控机床在国内市场占有主导地位等一系列中长期目标。
第五篇: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及前景展望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及前景展望
摘要:残疾人是典型的社会弱势群体,截至2006年,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达8296万人,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是世界上残疾人最多的国家。残疾人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真正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必须探讨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发现残疾人社会保障体制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制的相关对策,使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有所发展。
关键词:残疾人、社会保障、弱势群体、体制、对策
一、残疾人事业及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意义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等。
残疾人问题是人类社会固有的问题。对于任何一个社会制度的国家,任何一个社会发展的阶段来说,它都是回避不了的、不容忽视的,是涉及相当数量人群的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和残疾人的社会保障。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对残疾人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劳动就业、生活、教育、康复和文化生活方面做出了全面的法律规定,为消除残疾影响和外界障碍,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实现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消除社会对残疾人的各种排斥,构建残疾人社会安全网,这对缩小贫富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权、稳定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残疾人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为了保障身有残疾的社会成员,在失业、失学、失去抚养人或赡养人、年老、疾病、失去或部分失去劳动能力等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足够的物质帮助而建立起来的特定保护性的援助制度,属于整个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残疾人是社会生活中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在社会保障对象中,他们又是一种特定的保障对象,需要采取特定的保障措施。从具体内容上看,残疾人社会保障主要包括残疾人的就业保障、生活保障、教育保障、医疗康复保障、环境及服务保障等五个方面。我国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从形式到内容都在发生着变化。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对象,其范围已由城市残疾人扩展到农村残疾人;残疾人社会保障的项目,其内容已由单一的生活救济逐渐拓宽为劳动就业、文化教育、社会服务、医疗康复等综合保障。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取得了巨大成就:1300多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水平大幅度提高,近4万名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残疾人就业状况明显改善,就业人数不断增加;1000多万农村贫困残疾人通过扶贫开发解决了温饱;残疾人素质普遍提高,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中我国的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进展,大中城市的主要道路和商场、医院、宾馆、影剧院、博物馆、机场、车站等公共建筑场所及居民住宅设置和改建了一大批坡道、盲道、扶手、交通音响信号装置等无障碍设施,12个城市开展了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创建活动;不少电视台开办了电视手语新闻栏目,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和电影加配了字幕。全国已建立助残志愿者联络站5万余个,社会各界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环境逐渐形成。
综观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内容及发展现状,可以看到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迅猛的发展。残疾人社会的地位、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在价值观上,也已经由收养救济残疾人向充分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转化,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已被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虽已取得了可喜成就,但由于起步较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限,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广大残疾人对社会保障的需求相比,与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残疾人社会保障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且保障的供需矛盾突出
中国是世界上残疾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起步晚且严重滞后,资金投入少,保障项目少,保障水平低,保障覆盖面窄,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保障体系,这使得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供需矛盾非常突出,供需缺口很大,残疾人在基本生活、就业、康复、教育、参与社会等方面往往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他们在这些方面的状况仍落后于社会平均水平,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在生活水平上的差距在拉大,甚至有相当多的残疾人还难以维持其基本生活。这些情况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欠账过多,体系不完整,现有残疾人社会保障犹如杯水车薪,导致残疾人社会保障在供给与需求上的矛盾突出。
2、缺乏城乡一体化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
在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报告中,我国城镇残疾人口为2071万人,占24.96%;农村残疾人口为6225万人,占75.04%。调查表明,大多数残疾人生活在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残疾比例高,残疾人口多。受我国城乡分割、二元社会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严重落后于城市。目前全国农村残疾人群体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数量大,绝大多数残疾人在农村;二是贫困残疾人比重高,我国贫困残疾人绝大多数集中在农村,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省份;三是向城镇转移困难,由于自身残疾的影响以及外界环境的障碍,农村残疾人很难象其他人一样进城务工,改变其生活状态。相对于城镇而言,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严重缺失,这样情况在西部地区尤为突出。
3、残疾人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
我国政府和社会对残疾人的特殊支持的力度不够,残疾人保障过分依赖。社会支持体系由正式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社会支持构成,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政府的直接性干预行为。非正式社会支持包括以慈善组织、残疾人组织、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和志愿服务构成的群体支持和以血缘、亲缘、业缘、地缘和友情缘为基础的个体支持。对残疾人来说,政府支持、群体支持和个体支持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才能更好地为他们这一特殊困难的社会阶层提供基本的生存环境,帮助他们减轻来自经济、社会和心理等方面的压力,使他们摆脱贫困,提高生活质量。在目前农村残疾人社会支持体系中,血缘和亲缘关系所提供的个体支持成为农村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中的主要力量,而政府支持和群体支持力量较弱,效果不显著。目前农村残疾人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经济收入太低,其次是生产资料及劳动力的匮乏,还有看病及子女上学的花费太大。不论是经济困难还是劳动力短缺,农村残疾人的首选求助对象都是亲戚。我国农村残疾人家庭掌握的社会资源极少,获取财富的机会远远小于健全人家庭,其经济能力往往非常有限,抵御风险的能力脆弱,残疾人家庭往往是当地农村经济条件最差或较差的家庭,长期缺乏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有力支持,家庭支持系统独木难支,难以应付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这也成为我国农村残疾人长期沦为社会底层,其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与健全人的差距越拉越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从社会环境来看,社会上歧视残疾人的现象仍然存在,人道主义基础还相对薄弱。
4、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滞后,实施机制不健全,实际成效不明显。
我国目前已经建有一套残疾人事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它以宪法为核心,以《残疾人保障法》为基本法律,包括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相关法律法规和扶助残疾人的规定等近四十部法律法规,涉及残疾人生活、劳动、教育婚姻、权益保护、收养、继承、保险等诸多领域。虽然这些法律条款中作了一些特殊规定,但很多法律原则性太强,并没有系统有效的实施办法;而且权威性和强制性不足,只是停留在人道主义帮助的层面上,仅仅在道德和舆论上受到社会的监督,并没有严格的实施制度来保证。因此,要使保障残疾人的利益得到真正的保障,必须完善残疾人保障法制建设,保证实施成效。
我国现行残疾人社会保障所存在的种种现实问题,对我国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也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改革和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由此可见,我国残疾人事业并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的完善,这是由多方因素引起:政府责任缺失,家庭承担残疾人保障的主要责任;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起步晚、水平低;政府和社会缺乏对残疾人的特殊支持;公众的观念陈腐。要完善各项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不仅仅需要政府的大力倡导与组织,更需要社会公众的响应与积极参与。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应侧重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是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要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的政府补贴,继续扩大社会保险尤其是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逐步将残疾人急需的康复医疗项目纳入社会保障支付范围。要大力发展残疾人福利,逐步将残疾人特殊的迫切需求纳入福利保障范围,提高残疾人福利水平。随着我国社会福利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发展,要逐步提高对低收入残疾人的专项生活救助,大力开展对0-6岁残疾儿童免费的抢救性康复;对重度残疾人配备基本型辅助器具、残疾人家居环境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日间照料、护理与居家托养给予政府补贴。要着力发展重度肢体、智力、精神残疾人托养服务。
2、是加快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要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制度建设,积极探索更加公平、更
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加快制定、完善残疾人服务机构建设、服务、技术和绩效考核标准,完善行业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的规范化和专业化。以专业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邻里为依托,有效整合各方资源,统筹发展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托养、无障碍、文化体育、维权等各项服务,不断扩大残疾人享有服务的覆盖面,全面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带动残 疾人服务业加快发展。
3、是要建立有利于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等经费通过各级财政预算予以安排,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加;同时,通过社会捐助及个人与单位负担等多渠道筹集经费。要加强机构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和应用,严格行业管理。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4、是要统筹城乡和区域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西部地区要重点发展,优先解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就学、就医等迫切服务与保障需求;中部地区要加快建设与发展,缩小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东部地区要全面建设与发展,努力实现保障和服务的能力、水平与残疾人的需求相适应,并率先实现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制度化、专业化和
规范化。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大力支持、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服务设施,构建以新农合、新农保、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危房改造政策和其他救助为基础,以农村残疾人就业与扶贫服务为重点,统筹残疾人医疗、康复、教育、就业、住房、文化、权益维护等内容的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基本格局,推进城乡残疾人社会保障一体化和 服务均等化。
5、是要加强对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
要加强基础性调查研究工作,学习各社会发展领域以及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探索更加适应我国国情的制度安排和服务模式,使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能够兼顾公平与效率,能够既融于国家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大局,又能真正惠及有特殊困难和需要的残疾人,最终实现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为残疾人带来更多和更长久的福祉。
总之,只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坚持新残疾人观,残疾人社会保障才能更好发展,达到社会保障的公平、正义、共享。
四、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的前景展望
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制定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近日已经国务院同意并批转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共分四个部分:残疾人事业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和指导原则;“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纲要的实施、监测和绩效评估。
纲要指出,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时期。必须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改善残疾人状况,不断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努力使残疾人同全国人民一道向着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1、1300万残疾人将得到不同程度康复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帮助1300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完善康复服务网络,健全保障机制,加快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构建辅助器具适配体系,组织供应500万件各类辅助器具,有需求的残疾人普遍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根据康复服务需求设立康复室,将实施0至6岁残疾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项目。2、1000万农村残疾人将受到扶持
“十二五”时期,将加强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扶持1000万农村贫困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增加收入、提高发展能力。我国将完善贫困残疾人口的识别机制,将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残疾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将有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残疾人纳入扶贫范围。同时,加强对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培训,为100万农村贫困残疾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合理设置适合不同类别残疾人的培训项目,使经过培训的残疾人至少掌握1至2门实用增收技术。3、200万人次将获托养服务补助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初步建立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继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为残疾人托养服务提供200万人次补助。根据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建立健全以省级或省会城市托养服务机构为示范、设区的市和有条件的县托养服务机构为骨干、乡镇(街道)和社区日间照料为主体、居家托养服务为基础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我国还将大力发展居家托养服务。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动员社会服务组织、志愿服务人员、家庭邻里等力量,依托社区和家庭,为更多居住在家并符合托养条件的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生活和职业能力培训、精神慰藉、安全保护等方面的服务。
4、逐步实施残疾学生高中免费教育
我国将全面实施残疾学生免费义务教育,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在“两免一补”基础上,针对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进一步提高补助水平,逐步实施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根据纲要,“十二五”时期,我国将把残疾人义务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继续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加快普及并提高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水平。
1、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
2、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
3、郑功成,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宏观思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4、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党组,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J]中国残疾人,2008(6)
5、张琪 吴江等著.中国残疾人就业与保障问题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