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盐城市国土资源局电子数据管理办法
《中国极地科学考察数据管理办法》
实施细则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二〇〇六年八月二十八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全和规范管理我国极地科学考察数据(以下简称数据),促进数据资源共享和合理使用,依据《中国极地科学考察数据管理办法(试行)》[国海发2003(14)号],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旨在明确数据管理者(极地考察管理部门)、数据生产者(项目负责人)、数据生产单位(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数据使用者(数据用户)、数据服务提供者(中国南北极数据中心)五者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和完善数据管理与共享工作体系。
第三条 本实施细则强调:遵守国家保密法规和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履行《南极条约》条款3(1)“南极条约成员国应自由交换科学观测数据与研究成果、并免费供公众使用” 的规定。
第四条 本实施细则重申:利用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考察平台的物质和技术条件所采集或生产的所有数据是国家的数据资源,其产权为数据生产单位和极地考察管理部门共同所有。数据生产者不具有对数据的独立知识产权,但享有署名权、优先利用权。
第五条 极地数据管理与共享工作是极地考察管理部门项目计划、审批、实施和后评估工作的组成部分。
第六条 数据和数据集定义。
数据:根据《中国极地科学考察数据管理办法(试行)》中的数据定义,本实施细则涉及的数据类别包括:
1.原始数据:在考察区域获得的未经任何处理的观测数据、样品描述信息及其附带的说明文档或特殊处理工具。
2.共享数据:
(1)原始数据经校正、定标、处理后获得的数据;(2)样品经测试或分析后获得的数据。
(3)整编、整合上述两类数据获得的数据,包括数据产品、数据库等。数据集:某段时间用某个传感器(组)在某个区域获得的一组相关数据的集合,包括原始数据、共享数据的集合。
第二章 数据管理
第七条 数据生产者在向极地考察管理部门申请现场考察时,在申请书中须包含数据管理计划和数据质量控制说明,包括数据种类、归档时间、操作规范等,并提供设备标定的相关证明文件。
第八条 数据生产者在考察活动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须在《中国极地科学考察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上注册所获取的原始数据。
第九条 数据生产者应及时备份原始数据。备份的数据可根据保管条件向数据生产单位归档或者向中国南北极数据中心汇交,两者必选其一。数据生产单位、中国南北极数据中心负责保管提交的原始数据,并在接受原始数据后的5个工作日内,将归档或汇交信息向极地考察管理部门注册备案。
第十条 数据生产者在完成原始数据注册后的3个月内向中国南北极数据中心汇交符合标准格式的元数据。中国南北极数据中心负责元数据的管理,并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元数据的审核与发布工作。
第十一条 数据生产者在完成原始数据注册后的1年内,向中国南北极数据中心或经其确认的学科数据中心汇交共享数据。
第十二条 数据生产者可根据项目需要,向中国南北极数据中心提出共享数据的保护期限建议。保护期限的起始日期为获取到相应原始数据或样品分析数据的实际日期,保护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中国南北极数据中心或经其确认的学科数据中心有义务发布超过保护期限的数据。
第十三条 数据汇交情况作为极地考察管理部门审批极地考察项目的评估依据之一。
第十四条 中国南北极数据中心向极地考察管理部门提交数据管理与共享年度报告。
第三章 数据质量控制
第十五条 数据生产者按照批准后的实施计划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对实施过程中实际进行的采集设备标定、操作步骤和数据质量控制等方面做出书面说明。
第十六条 数据生产者对数据质量负有责任,中国南北极数据中心对元数据质量负有责任。极地考察管理部门根据数据用户的反馈意见,组织数据质量评估,并将评估结果通报数据生产单位和在相关网站上公布。
第四章 数据共享
第十七条 中国南北极数据中心或经其确认的学科数据中心在收到共享数据后的1个月内,完成入库和发布工作,并通知数据生产者。
第十八条 除非计算机或网络设备故障等原因,中国南北极数据中心或经其确认的学科数据中心提供7×24小时的在线共享数据服务,数据量特别大的离线共享数据在3个工作日内做出服务响应。
第十九条 数据用户可通过中国南北极数据中心或经其确认的学科数据中心免费自由获取和使用各类数据;但申请使用保护期限内数据,应获得数据生产者的授权。数据生产者在收到申请后的14个工作日内给出授权申请的受理意见,未给出受理意见的,将由中国南北极数据中心或经其确认的学科数据中心受理申请。
第二十条 数据用户在发表相关成果时,尊重数据生产者的知识产权,按照标注规范注明数据生产者、中国南北极数据中心或经其确认的学科数据中心,并赠送所发表成果(论文或报告等)。
第二十一条 中国南北极数据中心或经其确认的学科数据中心依据本实施细则提供数据服务,在规定的期限内,未经数据生产者同意不得向非授权用户提供保护期内数据。
第二十二条 中国南北极数据中心或经其确认的学科数据中心对数据用户、数据发布、使用等情况做出统计,统计情况纳入数据管理与共享年度报告。
第二十三条 违反第二十、二十一条之规定即为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极地考察管理部门、数据生产单位可依法追究侵权单位或个人的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由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国土资源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国土资源局 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为合理、有效、规范使用专项资金,完善专项资金管理流程,确保财政性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根据国家专项资金管理有关制度特制定本规定,请各股室、站、所,各分局遵照执行。
一、专项资金的概念
专项资金指单位从特定资金来源形成的,或向国家、省、市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进行具有特定用途的专项申请,获得批复或批准,并划拨到单位账户的资金。
二、专项资金的类别
专用基金、专项拨款、专项资金和专项借款。
三、专项资金的管理要求
1、各项专项资金的形成、建立、提取、使用都必须符合国家及相关直属部门管理规定。
2、对各种专项资金要单独核算,划清与其他资金开支的界限,不得互相占用。
3、建立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责任制,明确专项资金的管理部门,提高使用效率。
4、在资金使用上,要坚持专款专用,量入为出的原则,使各项专用资金正确使用并达到预期目的。
5、建立好专项资金使用台账,加强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及使用监督管理。
四、专项资金各管理部门职责
1、财务处负责专项资金的银行开户、划拨、审核、支付,资金预算、决算的编制,负责专项资金使用的审批、监督与审查,以及各项专用资金的汇总与分析。
2、项目申请单位:根据项目归口部门,负责各个专项资金项目可行性论证与可研的编制,负责专项资金项目备案、申请及报批工作,负责专项资金对应项目评价、验收与对外对上汇报工作,负责对项目承担单位专项资金的申请进行指导,提供技术支持等。
3、项目承担单位:负责本部门专项资金项目的前期组织、项目试验、生产运营及相关管理工作,负责资金使用台账的建立及情况说明,进行资金使用各阶段的小结及统计,负责项目运行各阶段的总结及数据统计工作,做好项目验收准备工作。
4、其他各相关部门:根据归口及部门职责,负责专项资金项目运行各过程中的配合工作,包括项目委托外协、项目材料采购、证照申办、运营管理等。
五、专项资金的管理流程
1、论证:密切关注相关国家规定及相关行业信息,对符合国家、省、市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项目,由项目申
请单位牵头,组织相关技术经济部门、实施单位等进行项目筛选及论证,就符合条件的项目组织材料及项目可研报告。
2、申请、报批:由项目申请单位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申报材料,形成专项资金申请报告,报送相关归口管理部门,并就项目进展进行全程联系及跟踪,定时向单位汇报进展,对获批项目及时移交项目执行单位。
3、划拨、审批:财务处在接到相关批复文件后,负责向专项资金划拨部门提供单位专项资金指定帐户,并及时到各级财政部门跟踪专项资金到位情况,完善相关划拨手续。按照专项资金申报项目,由专项资金项目使用部门按单位资金管理规定程序进行资金申请,投入项目运营。
4、使用:专项资金使用严格按项目资金申报计划执行,单位自有资金同步配套,按比例使用,不得优先使用专项资金。财务科负责专项资金的管理,指定专人建立台账,并跟踪、监控专项资金的全程使用,定期进行资金使用的汇总、分析。专项资金项目工程(或试验)完毕,及时按规定办理工程决算与财务结算,保证专项资金的使用安全、完整。
5、监督:单位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管理部门均为专项资金的监督部门,有权及有责任对专项资金的审批与使用进行监督。同时单位内部定期、不定期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查或全面检查,并就具体情况向单位报告。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提出整改、完善意见,保证专项资金的
使用到位、合理。
6、验收:专项资金项目要按申请计划推进,按时完成建设任务,达到申请报告中预期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同时由项目申请单位会同项目承担单位、财务科及其他相关部门,开展项目竣工(结体)验收工作,对项目进行专项评价,并组织开展工程结算与财务结算相关工作。按期准备好专项资金使用全程项目进展、资金使用、项目验收、项目评价材料,接受专项资金的审批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的检查,保证资金专款专用。
六、本管理办法自文件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南宁市国土资源局采矿权管理办法[模版]
南宁市国土资源局采矿权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快推进我市采矿权管理制度改革,促进我市矿业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南宁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及其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贯彻政府规划引导、合理布局、公开公平公正、市场配置资源、和谐安全发展的总体要求,实行规划控制、计划投放、市场配置、合同管理,达到科学开采、生态开采,打造绿色矿业的目标。
第四条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采矿权设置
第五条
采矿权设置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当地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砂石类矿产资源还应符合砂石资源开发专项规划。采矿权设置总数应符合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允许设置指标数,砂石类采矿权数应符合砂石资源开发专项规划允许设置指标数。
(二)在国家或自治区的法律、法规及规划确定的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含县级)批准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公益林林地、风景名胜区、湿地、地 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城市中心区及近郊,居民集中区、疗养地、医院、学校等法定保护范围,国道、省道、县道的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100米,乡道的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50米,公路渡口和中型以上公路桥梁周围200米,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100米,高速公路两侧安全保护范围,高速铁路两侧1公里范围,石油天然气管道线路中心线200米范围,管道专用隧道中心线1000米范围不得设置采矿权。
(三)必须充分考虑矿区矿产资源赋存状况、自然地形地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安全生产条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以及矿区土地综合利用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开发边界,一次性整体划定矿区范围。
(四)采矿权年最低生产规模必须符合国家及自治区有关产业政策的规定。其中,市级审批建筑用砂石采矿权年生产规模不得低于100万吨,县级审批建筑用砂石采矿权年生产规模不得低于10万吨(县城所在乡镇建筑用砂石采矿权最低生产规模不得低于20万吨)。页岩(砖瓦用)采矿权年生产规模不得低于13万吨。
(五)采用露天开采方式的采矿权,设定矿区范围时需充分考虑修路上顶、超前剥离的要求,满足分台阶开采和安全开采需要。对可以整体开发的山体,不得分割划界,尽可能实现整座山体移平式开采;不能整体开发的,原则上按照等高线进行划定,不得将山脊线作为矿界,最大程度地减少终了高陡边坡的面积。不得在同一独立山头设置两个及以上开采主体。
第六条
采矿权出让实行出让计划管理,采矿权出让计划按照采矿权审批权限由同级人民政府统筹编制。未编 制采矿权出让计划或已编制但未经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不得出让采矿权。
第七条
县(区)辖区内属于市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权限采矿权的出让,由县(区)人民政府提出计划建议,报市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市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砂石资源开发专项规划对县(区)人民政府提出的采矿权出让计划建议进行审核,制定采矿权出让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八条
制定新设采矿权出让计划或提出出让计划建议前,应充分考虑拟设采区的环境承载能力,在县(区)人民政府主导下组织属地环保、安监、林业、水利、交通、住房城乡建设、旅游等部门和所在地乡镇(街道)政府拟设矿区进行实地踏勘,并征求相关部门和矿区所在地土地权利人的意见,选择在资源条件允许、环境影响小、区位较隐蔽的地区设置采矿权。
第九条
制定采矿权出让计划或提出出让计划建议时,应对拟出让采矿权的情况进行说明。主要内容包括:采矿权矿区范围的地理位置和拐点坐标、以往地质勘查工作及矿产资源储量情况,是否设立过矿业权、有过采矿活动,拟出让采矿权是否符合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砂石类采矿权是否符合砂石资源开发专项规划,开采矿种及矿山建设规模、拟出让年限情况,拟出让矿区范围内矿业权重叠、不属于自然保护区等需要特殊保护区域范围情况的说明。
第十条
在建设项目批准占地范围内,因工程施工需要,采挖动用仅用于本工程建设的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土矿产资源的,无需办理采矿许可证;在本工程建设项目批准占地范围内 采挖砂石土矿产资源进行销售或用于其他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在本工程建设项目批准占地范围外开采砂石资源的,必须依法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
第三章 采矿权出让
第十一条
采矿权必须依法有偿取得,除国家规定可以协议出让的特殊情形外,新设采矿权必须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公开出让。
采矿权公开出让需要符合以下程序:
(一)列入采矿权出让计划,并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同意;
(二)达到要求的地质勘查程度、进行开采设计、明确可采资源量和范围;
(三)进行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
(四)制定公开出让方案,并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同意;
(五)矿业权交易机构按照批准的出让方案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公开出让;
协议出让采矿权需符合以下条件:
(一)国务院批准的重点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和为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提供配套资源的矿产地;
(二)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储量规模为大中型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第十二条
采矿权出让计划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经上级国土部门备案后,由具备审批权限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有关单位开展地质勘查和编制相关技术方案。地质勘查报告达到出让要求后,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 地复垦方案可合并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方案”,按有关编制技术要求编制,没有合并编制的,以上方案要同步编制、同步审查。
第十三条
属于《矿产勘查开采分类目录》规定的第二类矿产的新建或改扩建矿山,其矿区必须经过地质勘查,地质勘查程度根据储量规模大小达到相应的要求,大型矿区(床)需达到勘探,中型矿区(床)应达到详查及以上,小型矿区(床)应达到普查。属于《矿产勘查开采分类目录》规定的第三类矿产新建矿山的地质勘查程度,大型矿区(床)应达到详查,中型矿区(床)应达到普查,小型矿区(床)可以只做地质简测。位于岩溶区的矿山,地质勘查必须查明岩溶发育程度,并预测抽排地下水引起的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塌陷的影响范围,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
第十四条
加强采矿权前期工作管理,采矿权前期工作经费按审批发证权限列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禁止由意向人垫资开展前期工作。
第十五条
各县(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研究在采矿权出让前期配套解决用地问题,具备条件的县(区)可以试点的方式开展净采矿权出让工作。
第十六条
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资源供给,可根据建设项目对资源的需求情况及矿产资源规划,优先考虑开发利用被重大工程建设压覆的砂石土资源,科学合理设置采矿权。对拟设采矿权的产品方案、供应方向、服务年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等可根据重大工程建设需要作出明确规定。
第十七条
市级矿业权交易机构负责全市范围内市、县审批权 限采矿权的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的公开出让工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出让采矿权:
(一)未列入采矿权出让计划;
(二)未列入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及砂石资源开发专项规划;
(三)应当规模开发的矿产地分割开采的;多开的;
(四)开采规模与资源储量规模不相适应,大矿小开、一矿
(五)采矿权有重叠或者有权属争议的。
第十八条
采矿权转让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按照审批权限报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经公示无异议后,方可办理批准手续。
第十九条
采矿权人转让采矿权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矿山企业投入采矿生产满1年,以协议出让方式取得采矿权的满10年;
(二)采矿权权属无争议;
(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经缴纳采矿权占用费、采矿权出让收益及资源税;
(四)已完成土地复垦费的缴存;
(五)转让属国家、自治区或南宁市财政出资探明矿产地采矿权的,已按规定进行了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和公示,并已交清矿业权出让收益;
(六)国有矿山企业在申请转让采矿权前,应当征得主管部门的同意;
(七)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转让采矿权:
(一)采矿权部分转让变更的;
(二)同一矿业权人存在重叠的采矿权单独转让变更的;
(三)采矿权处于抵押状态且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
(四)未按要求缴纳采矿权出让收益等费用,未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义务的;
(五)采矿权处于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城管部门立案查处,法院查封、扣押或公安、税务、检察机关等部门立案查处状态的。
(六)以协议出让方式取得采矿权未满10年不得转让变更采矿权,确需转让变更的,按协议出让采矿权要件及程序办理。
第四章 采矿权登记审批
第二十一条
采矿权按储量规模划分大、中、小型矿山,大型矿山由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登记发证,中型矿山由设区市国土资源局登记发证,小型矿山由县级国土资源局登记发证。跨行政区域矿山由上一级国土部门登记发证或由上一级国土资源部门指定某一下级国土资源部门登记发证。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按照矿山建设规模确定,大型生产规模以上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为30年;中型生产规模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为20年;小型生产规模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为10年。
第二十二条
以招标、拍卖、挂牌等竞争方式取得采矿权的,竞得人原则上应当为营利法人。在缴清采矿权出让收益、按照发证机关的要求准备完善相关材料后,可以向采矿权登记机关申请采矿权新立登记。申请采矿权新立登记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一)非油气采矿权新立申请登记书;
(二)矿山地质储量报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方案(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
(三)采矿权申请人资质条件的证明;
(四)开采矿产资源的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
(五)《采矿权成交确认书》《出让合同》及缴清采矿权出让收益凭证;
(六)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资料。第二十三条
以招标、拍卖、挂牌等竞争方式及协议方式出让的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不再进行划定矿区范围审批;探矿权转采矿权的,需按审批程序办理划定矿区范围。已批准的划定矿区范围预留期届满需延续预留期限的,预留期可延续到采矿登记申请批准并领取采矿许可证之日。
第二十四条
采矿权延续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应始于原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截止之日,但因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等不可抗力原因造成采矿权人未能按时提交采矿权延续登记材料的,采矿权延续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应始于审批签发之日。申请采矿权延续登记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本级矿产资源规划及砂石资源开发专项规划;
(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采矿权所在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
(三)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30日前,采矿权人提出采矿权延续申请,并同时提交采矿权延续登记申请材料;
(四)经地质报告核实,原矿区范围内还有剩余的已出让可采资源储量;
(五)已按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开展矿 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并经验收合格;
(六)未列入采矿权信息公示异常违法名录;
(七)采矿权出让收益已处置。
第二十五条
采矿权申请延续登记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非油气采矿权延续申请登记书;
(二)矿山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或上一矿山储量年报;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方案(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
(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经验收合格的证明材料;
(五)具有相应审批权限的环保或行政审批部门作出的环保批复文件;
(六)采矿权申请人的工商营业执照;
(七)采矿权出让收益处置凭证或者无需缴纳采矿权收益的证明;
(八)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调查意见;
(九)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资料。第二十六条
采矿权变更矿山企业或矿山名称、变更矿区范围、变更或增减主要开采矿种、变更开采方式的,采矿权人应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变更生产规模的不再单独办理审批登记。采矿权变更或增加矿种需缴纳采矿权出让收益的,比照协议出让方式在办理变更登记时按照矿产资源基准价或评估价就高征收。属于《矿产勘查开采分类目录》规定的第三类矿产的采矿权不允许变更或增加开采矿种,其它矿种的采矿权不得变更或增加第三类矿产开采矿种;第三类矿产的采矿权不得分立。第二十七条
因企业合并、分立,与他人合资、合作经营,或因企业资产出售以及有其他变更企业资产产权的情形,需要变更采矿权主体的,须经依法批准,办理采矿权转让登记手续,不得以承包等方式转给他人开采经营。受让方需符合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第二十八条
采矿权转让登记,采矿权转让人、受让人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采矿权转让申请书》;
(二)转让申请人及受让人的工商营业执照;
(三)转让人与受让人签订的转让合同;的批准文件;
(四)国有企业转让采矿权时,应提交主管部门同意转让
(五)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资料。
第二十九条
采矿权人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或在有效期内停办、关闭矿山,应在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相关工作,并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规定对尾矿、矸石、废石等矿业固体废物贮存设施进行封场,经属地国土、安监、环保等部门验收通过后,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注销登记手续。
第三十条
采矿权注销登记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停办或关闭(闭坑)矿山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储量备案机关的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及电子报盘;
(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验收文件;
(三)采矿权出让收益处置凭证;
(四)矿山所在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初审意见;
(五)有关部门对停办或关闭矿山的批准文件、图件;
(六)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资料。第三十一条
采矿权在有效期内因安全生产、生态保护、公共利益、产业政策等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含县级)决定关闭并公告的,由同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函告原登记管理机关。采矿权人应当自决定关闭矿山之日起30日内,向原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注销登记手续。采矿权人不办理采矿许可证注销登记手续的,由登记管理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原登记管理机关吊销采矿许可证,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条规定办理采矿许可证注销手续。
第三十二条
采矿权登记机关应定期清理过期的采矿权,对未在有效期内提出延续申请且采矿许可证过期6个月以上的,登记管理机关在门户网站公示1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予以公告废止;有异议的,分类处理,结果予以公告。
第五章 采矿权批后监管
第三十三条
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在颁发采矿许可证后,应主动告知采矿权人前往林业、安监、水利等相关部门办理后续审批事项。同时,还应通知矿区范围所在地的有关县(区)级人民政府在90日内,对矿区范围予以公告,并组织埋设界桩、底标高标志及矿山标识牌。
采矿权人在领取采矿许可证后,应主动向矿区范围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矿山临时用地相关审批事项,申请办理临时用地规模应与采矿许可证所核定的生产规模相匹配。
第三十四条
采矿许可证剩余有效期不足一年的,负责采 矿权信息公示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本级或上级机关的门户网站上发布提示信息并书面告知采矿权人办理相关采矿权延续或闭坑事项。
第三十五条
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30日内,采矿权人按延续申请材料要求向发证机关申请采矿权延续登记;若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未能提交相关采矿权延续登记申请材料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采矿权自动灭失。因不可抗力等非申请人自身原因,申请人无法按规定提交采矿权延续申请资料的,在申请人提交能够说明原因的相关证明材料后,登记管理机关可根据实际情况延续2年,并在采矿许可证副本上注明其原因和要求。相关证明材料必须足以证明是非申请人自身原因,其中,如果是因为行政行为造成,应提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行政管理机关出具的书面证明。涉及采矿权出让收益处置的,按照采矿权评估价或基准价年单价的2倍预缴。
第三十六条
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严格按照管理权限审查开发利用方案,并在日常管理中加强监督检查是否按原开发利用方案开采。采矿权人不得随意变更原开发利用方案中明确的产品方案和用途;确需改变产品方案和用途的须进行产品及用途的价值论证审查,并报原登记发证机关批准,重新核定处置相应矿产资源出让收益和相关税费。
第三十七条
实行采矿权储量动态监测制度,监测工作可由负责监测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委托具有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承担,相关费用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三十八条
承担矿山储量动态监测工作的技术单位,对《矿山储量年报》真实性终身负责。采空区应由具有丙级以上测绘资质的测量单位进行现场实测。第三十九条
严格实施矿业权勘查开采信息公示制度,结合矿产督察工作,对矿业权人履行法定义务信息和勘查开采活动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抽查,发现问题的,要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提示其履行法定义务。
第四十条
建立县级(城区)国土、安监、环保、林业、交通、城管等多部门联合巡查制度,县级(城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主动联系属地相关部门,按部门职责定期和通过购买中介服务等方式对资源开发利用、治理恢复、土地复垦、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扬尘整治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已设矿山开展联合整治。新建砂石类矿山必须按照采石场标准化建设要求开展建设。
第六章 历史遗留采矿权问题处置
第四十一条
属于《矿产勘查开采分类目录》规定的第三类矿产采矿权,不得以协议出让方式扩大矿区范围。对符合《关于严格控制和规范我区矿业权协议出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桂国土资规〔2016〕3号)规定的第三类矿产采矿权,可以招标、拍卖、挂牌的出让方式扩大矿区范围;对不符合扩大矿区范围政策的已设采矿权,可先注销原采矿权后,依法重新勘查选址,按照采矿权设置及出让的有关规定,重新公开出让,其出让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确定;对规划明确关闭退出的采矿权,应按步骤和时间节点要求,予以关闭退出。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下发之前,属于《矿产勘查开采分类目录》规定的第三类矿产采矿权,未对已批准矿区范围内核实的资源储量完全出让的,在办理采矿权审批登记时,应按照审批权限,将矿区范围内核实的可利用资源储量一次性予以出让,并对新增出让的资源储量进行采矿权出让收益处置。
第四十三条
关闭矿山应落实恢复治理责任主体,及时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对于治理责任主体灭失的矿山,可以引进社会资本实施治理,其治理方案由所在地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在治理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矿产品,应规范进行处置,其产生的矿产资源收益可专项用于遗留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各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本通知的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本办法施行前已设立的采矿权,在办理延续、变更、注销登记等手续时,按本办法执行。本办法未涉及的其他内容参照相关规定执行。《关于印发南宁市国土资源局采矿权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南国土资发〔2015〕320号)同时废止。
本办法实施前已印发的其他文件中管理要求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四篇:双江自治县国土资源局二○○九相关数据
双江自治县国土资源局二○○九相关数据
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原则,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切入点,确实抓实抓好重点工作,进一步夯实基础性工作,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一、重点项目用地得到有力保障
(一)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政府廉租房选址在县城北部铁厂片区的国有存量建设用地,占地约3.85906公顷,现正组织上报供地方案。教师廉租周转房186套,包括勐勐镇(原贺六片区)、大文、忙糯、邦丙四个点,面积约0.55公顷,选址在各乡镇所在地。
(二)加快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的征用。城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作为中央、省、市的投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结束。县城垃圾处理场共征地6.74公顷,支付征地费及青苗补偿金70.99万元;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需要征收集体土地面积
1.6843公顷,征地资金已经准备到位。项目拟选址位于勐勐镇千福村委会千福四组,面积1.8128公顷,计划总投资4630万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云发改投资„2008‟2497号文件批复,建设规模为近期建设1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厂一座,新建污水管网DN200-DN1000总长21790米,规划调整已经市级评审转省级评审中。
二、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一)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县与各乡镇签订了耕地保护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乡镇耕地保护责任人,各乡镇同时将耕地保护责任层层落实到村、组。做好《双江自治县征地补偿兑付办法(试行)》的调整工作。
(二)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双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实施评价、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四个专题研究报告已上报市规划修编办,省规划修编办将于12月组织评审;积极组织《县级规划修编大纲》的编制,目前已通过省、市组织评审。同时,按照有保有压,确保重点项目用地的原则,确定我县2006—2020年500公顷用地指标,对各项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各类用地空间布局及基本农田布局进行调整,“三图一转换”成果数据已通过省规划修编办的审查。
(三)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省级投资的那布土地整理项目共投资1008.92万元,建设规模444.39公顷,现已通过省财政审计,待上级给予验收。县级投资的丙山土地开发(占补平衡)项目已破土动工,项目建设规模213.83公顷,预计总投资691.305万元。做好沙河乡等2个乡(镇)1010.92公顷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申报跟踪工作,11月完成该项目规划设计编制。编制大文乡126.55公顷土地开发整理(占补平衡)项目建议书、沙河乡264.45公顷土地开发整理(占补平衡)项目(一期)建议
书、沙河乡127.05公顷土地开发整理(占补平衡)项目(二期)建议书,积极配合市局做好项目踏勘工作,并督促云南源兴土地开发整理有限公司于11月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第二次土地调查按质按时段推进。全县农村外业调查工作完成了4乡2镇72个村委会3个居民社区,共807个村民小组、两农场(即双江国营农场和勐库华农管理区)的农村外业权属调查工作,内业矢量化处理全部成图共104幅,面积达2157.10平方公里,并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农村部分数据库已于2009年5月底提交国家核查;基本农田上图核查工作已提交省级验收。全县城镇部分外业调查工作于10月底完成外业调查工作,现已转入内业建库。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扎实有效
(一)制定方案,抓好巡查。在汛期到来之前,对全年的地质灾害发生趋势作了预测,确定了县级重点地质灾害点,汛期前通过拉网式对我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有48处为重灾监测防范点,涉及541户2535人,共发放“两卡”602份。
(二)细化任务,抓好值班。为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各地质灾害点的具体情况,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执行速报制度,并逐点落实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尤其是沙河乡南布村南角组的地质滑坡,实行县国土资源局、沙河乡及村、组明确专人进行检测,及时上报情况。
(三)加强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为切实保护矿山
地质环境,有效地防治矿山开发等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采取措施,督促矿业主对地质环境破坏进行恢复治理170亩,按规定做好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收缴工作,现已缴存49.29万元。
四、矿产资源工作稳步推进
(一)狠抓矿产资源征管。清理和规范过期探矿权4个、采矿权2个,上报同意延续探矿权采矿权5个,注销采矿权1个。签订采矿权行政管理合同范本13户,探矿权行政管理合同范本8户。依法征收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26万元;收取矿产资源补偿费3万元。
(二)顺利完成第二次矿产资源规划初稿编制工作。我县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狠抓落实,现已完成初稿的编制。
(三)矿业权实地核查已完成。根据《双江自治县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实施方案》(双政办发„2009‟45号)的要求,现已完成县级汇总;代作业单位收取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经费69万元,占应代收取总数85万元的81%。
(四)加大联合监管力度。进一步巩固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成果,依法取缔和关闭不规范煤矿1户、采石场3户、砂场5户、粘土场1户。
五、继续加大执法监察力度
年内对“214”国道沿线、勐忙线、勐邦线、勐库镇、邦丙乡共计开展动态巡查42次,出动执法人员126人次,发现土地违
法行为11件(其中:当场制止土地违法行为9件;一般性处罚土地违法行为2件,涉及土地面积:694.79平方米,处罚金3473元);发现矿产资源违法行为5件(其中:当场制止矿产资源违法行为2件;立案查处1件, 处罚金20.4万元,发出《责令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9份。
六.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夯实
(一)积极做好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733宗、374416.47平方米;办理土地他项权利登记(抵押登记)402宗、147196.87平方米;完成土地评估512份,完成临时用地办证15份,补办国有土地划拨4宗;办理农村宅基地24户。
(二)加大宣传力度。以“综治维稳宣传月”、“4.22”地球日,“6.5”环境日,“6.15”安全月咨询日,“6.25”全国土地日,利用双江街天组织执法工作人员进行广泛宣传。共开展宣传活动5次,发放宣传材料35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180余人次。
(三)着力改善办公条件。购置了3台座式电脑、1台手提电脑、1台打印机、4部数码相机、1部摄像机,修建了大门和停车棚,大大改善了干部职工的办公条件。
第五篇:盐城市国土资源局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7年8月17日
第 54 期
盐城市国土资源局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7年8月17日
编者按:最近,市局党委对全市国土资源系统队伍建设工作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全系统的国土资源队伍建设工作提出了新思路、新见解、新要求。现全文转发,希全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认真组织学习和讨论,理清新思路,落实新举措,寻求新突破,特别是对存在的问题要逐项落实整改,丝毫不可懈怠,切实抓好,抓出实效,进一步推动全市国土资源系统队伍建设水平的全面提高。
关于全市国土资源系统队伍建设工作
检查情况的通报
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委员会,局机关各处室、分局,各直属单位: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市国土资源系统队伍建设阶段性工作情况,总结和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进一步强势推进全市国土资源干部队伍建设工作,7月27日-31日,市局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在副局长成连贵、纪委书记孙炜斌、副局长达拉的带领下,分别对全市7个县(市)国土资源局、2个直属分局和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等10个单位的队伍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检查的情况充分表明,全市国土资源系统队伍建设总的发展态势和主要工作特点是:领导重视,推进力度大;重点突出,创新举措实;因地制宜,特色亮点多;注重效能,总体效果好。通过这次检查,可以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起到了促进和推动的作用。现将督促检查的情况通报如下:
一、队伍建设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这次队伍建设督促检查工作,是市局党委作出的重要部署。一方面,是对贯彻落实年初全市国土资源系统队伍建设大会各项任务的一次检阅检查;另一方面,也是对下半年如何更富有成效地推进队伍建设工作所进行的一次深入调研和实际指导。检查前,市局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了充分的准备,下发了《关于对全市国土资源系统队伍建设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明确了检查的范围和重点,印发了相关调查提纲和调查样表。崔士明局长对这次检查工作十分重视,在局务会和全市上半年国土资源工作总结大会上明
确提出队伍建设检查工作要达到“严、实、准、细、深”的要求,即:检查要严、情况要实,数据要准,工作要细、调研要深。从检查的情况看,全市国土资源系统队伍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领导重视,推进力度大。自年初召开全市国土资源系统队伍建设暨“双先”表彰大会以来,市局先后下发了《盐城市国土资源系统干部人事管理工作暂行办法》、《盐城市国土资源局干部教育培训暂行办法》、《关于开展“服务争第一、满意在国土,全力打造一流国土队伍,全面创建省级文明行业”主题教育培训活动的通知》、《2007市局机关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盐城市2007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十佳国土资源所”暨“人民满意国土资源所”考核细则》等文件,全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紧紧围绕崔士明局长在队伍建设大会上提出的“四个围绕”和“五项重点”,认真学习,理清思路,制定目标,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精心组织,强势推进,在全系统掀起了队伍建设争先夺标的热潮。大丰局作为全市队伍建设工作的先进集体之一,局党委一班人不满足于现状,自加压力,提出了争创“全省第一局”的口号,在系统广泛开展“想第一、议第一、为第一、成第一”的大讨论,明确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国家级”、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数量和质量“全省第一”、档案管理“省特一级”、地籍管理争创“全国百强”、国土资源所硬软件建设“全省第一”等具体目标,组织召开全系统争创“全省第一局”誓师大会,各科室、所、分局负责人纷纷作出争创宣誓,递交目标责任状,形成了全力争第一的强劲势头。射阳、滨海、响水等局都在第一时间召开了全系统队伍建设动员大会,主要领导分别与各科室负责人、国土所长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文明行业(单位)创建和“十佳国土资源所”建设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阜宁、东台、建湖等局及时召开了领导班子成员会议,专题研究队伍建设工作,并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全市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大造声势,大力推进。亭湖、盐都分局及市土地储备中心紧密结合自身工作特点,通过所长座谈、处室负责人研讨和先进典型观摩等形式,狠抓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着力把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国土所建设、干部教育培训和文明行业(单位)创建等作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强化领导,强化责任,强力推进。为加强队伍建设领导工作力度,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分局对队伍建设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充实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力量。各单位创新思路和举措,加大平时工作的督查频率,增加明查暗访的次数,及时通报检查考评情况,增强了每个干部职工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自觉性和进位争先的责任感、紧迫感,在系统上下形成了团结务实、高效廉洁、拼搏进取的良好氛围。
(二)重点突出,创新举措实。全面创建省级文明行业、全面建成“十佳国土资源所”暨人民满意国土资源所,是今年队伍建设的两大目标,全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严格落实队伍建设“四个围绕”和“五项重点”的同时,突出抓好创建省级文明行业(单位)和“十佳国土资源所”建设,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明确目标,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强势推进。滨海局今年咬住全县13个国土资源所全部建成“十佳国土资源所”目标,本着“节俭、美观、适用、出新”的原则,采取“七有六统一”的建设模式,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进度,在去年6个所建成“十佳国土资源所”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新建的7个国土资源所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投入100多万元,为13个国土资源所扩增了内外网络信息平台,增加了主流服务器、数码机、防火墙等设备,添置和更新电脑46台(套),实现了局机关、基层国土资源所人手一台电脑,国土资源所与县局内网的互联互通。建湖局在加快蒋营、建阳、庆丰、近湖等4个国土资源所建
设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十佳国土资源所”建设标准的细化和考评,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建立规范化基础台帐,力求每个所都能达到“软件”不软、“硬件”更精、“控件”完善的新要求。亭湖、盐都分局以创建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统领工作全局,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推进创建工作,促进了队伍建设的显著提高。亭湖分局树立“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南洋国土资源所为创建典型,通过现场推进会、工作交流会等形式,全力推进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盐都分局先后开展和参加了“迎奥运、全员健身”活动、市直机关万人长跑、“江苏人”杯歌咏比赛、“一品梅”杯文艺汇演等,不仅活跃了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健康了身心,而且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观,形成了全员参与活动、全员投身创建的良好局面。在《盐城市2006文明创建先进集体名单公示》中,亭湖、盐都分局系统被公示为“盐城市文明行业”,亭湖分局南洋、伍佑、永丰3个国土资源所和盐都分局大纵湖、义丰、北龙港、张庄、新区5个国土资源所被公示为“盐城市文明单位”,公示单位数居全市各县(市)局之首。
(三)因地制宜,特色亮点多。东台局积极开展“党风廉政自省日”活动,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基层、进家庭,在局域网开辟廉政专栏,在机关和基层国土资源所悬挂廉政格言,向家庭寄发廉政公开信,邀请东台市纪委、检察院领导上警示教育课,组织干部职工观看警示录像片,并针对本局下属事业单位个别人员去年发生的经济问题,进行认真反思,集中剖析,严格整改。射阳局以效能建设为突破口,把“三政”规定和“六项服务”贯穿于国土资源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建立和完善了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工作督查制等28项管理制度,成立了效能建设督查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各科室、所(分局)和中心窗口进行明查信访,及时通报情况。在县人
大组织的万人评议机关公开测评中,射阳局荣列全县条管部门第一位,被县委、县政府荣记集体“三等功”,局长周荣晖同志记个人“三等功”。与此同时,该县共20个国土资源所中就有14个在地方人大、政府民主测评中位居第一。阜宁局 每年利用一周时间举办封闭式学习培训班,认真组织编写培训教材,内容涉及规划、地籍、用地等业务和各综合知识,邀请专家精心传授,上半年的培训参训率、合格率均达到了100%。同时,系统人员每年还参加为期一周的军训,在机关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县局机关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全县“机关管理先进典型”,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服务发展先进机关党组织”。滨海局以“塑造崭新形象,服务两个聚焦,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为主题,在系统开展以“六查六看”为主要内容的“夏训”活动。每个干部职工查自身修养,看诚实守信;查工作责任心,看工作主动性;查和谐团结,看协调配合;查大局意识,看个人得失;查严于律已,看廉洁从政;查群众理念,看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了行业作风,较好地塑造了国土部门的良好形象,提升了服务,推进了工作。在上半年滨海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考核评比中,被评为“五星级服务单位”,获县政府奖励22000元,县局党委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服务发展先进机关党组织”。响水局结合自身实际,以加强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为重点,建立和完善了领导班子议事规则、科级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规范了领导班子成员的行政行为,制定了领导班子“诺廉、践廉、述廉、评廉、考廉”工作机制,以“五廉”建设廉政班子,打造过硬队伍。同时,积极实施“领头雁工程”,大力推进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制度,上半年,共选拔、调整和交流54人,其中国土所长和机关科长18人,使一批作风好、口碑佳、能力强、工作实的骨干充实到了基层国土资源所和服务最前沿,有效地激发了中层干部队伍的活力,推
进了整体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在县优化环境测评中,局服务大厅跃升全县第3名,局机关由原来的32名上升到14名。东台局注重加强党员干部的爱岗敬业教育,多次组织中层以上干部深入基层,与挂钩的台南镇牌沟村开展“亲情联动”活动,捐款21000余元,捐衣100多件,投资500万元为该村新建桥梁一座,引进工业项目一个,既使党员干部受到了教育,又有力地支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以《土地储备交易中心作风纪律建设“七个不准”》和《土地储备交易中心工作人员文明、便捷、规范、高效服务十项要求》打造队伍,提升服务。上半年,围绕市政府重点工程,完成居民333户、单位27个、房屋面积6.5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收购土地9宗,492.93亩,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注重效能,总体效果好。一是领导班子团结有力,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局机关直属分局和直属单位普遍加强了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一把手”严格履行了“一岗双职”的责任,在班子中起到了表率作用,为基层放好了样子。绝大多数领导班子民主氛围浓、工作合力强,有明晰的工作思路,有科学的责任分工,有强势的推进措施,有较强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大丰、阜宁、滨海等县(市)局党委先后受到市委的表彰。二是注重管理创新,全面启动精细化管理。各单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全面推行“工作目标化、目标责任化、责任制度化”管理,全系统先后修订不合理制度14项,完善不严密制度36项,建立不健全制度47项,出台考核办法、管理规范、实施细则30多个。滨海局修定《机关日常管理十条公约》,成立项目化管理办公室,制定项目进出库管理办法,全面实行项目化管理,建立AB级项目库,A级项目为申报县级重点项目,目前进库45个;B级项目为局精细化管理项目,目前
进库36个。项目化管理工作得到县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县推广。大丰局作为全省国土资源工作创新管理的先进单位,深化理念,精益求精,重点强化工作目标考核,由原来的半年、全年考核细化为月度、季度、半年、全年考核,由原来项目增减分值设置调整为更为科学合理的减分设置。另外,该局还增设了工作创新奖,创新奖的范围包括国土资源工作的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制度创新诸多方面,把创新管理作为推进工作的长效措施。三是申报省级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工作准备充分,组织有力。系统各级围绕创建省级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目标,精心组织,认真准备,积极申报。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包括东台、大丰、射阳、阜宁、滨海、响水、盐都、亭湖等8个县(市、区)国土资源系统已被市文明委在《盐阜大众报》公示为“盐城市文明行业”,响水局、开发区分局、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和盐都分局的大纵湖、义丰、新区、北龙港、张庄5个国土所,亭湖分局的南洋、伍佑、永丰3个国土所,建湖局的芦沟、沿河、钟庄3个国土所,滨海局的界牌国土所等15个单位公示为“盐城市文明单位”。市局和东台、大丰、阜宁、建湖、射阳、响水、盐都等7个县(市、区)国土资源系统已申报“江苏省文明行业”,滨海局、亭湖分局、开发区分局、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和亭湖分局南洋国土所已申报“江苏省文明单位”。四是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国土资源所建设紧锣密鼓。据调查统计,上半年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分局用于基层国土资源所信息化投入1370余万元,占总投入的60%以上。去年通过验收的“十佳国土资源所”和今年上半年新建成国土资源所(除亭湖分局外)全部实现局、所联网,东台、大丰、盐都大部分审批事项已实现网上办公,东台、阜宁、射阳、响水、盐都建立门户网站,实现了用地、地籍、矿产、法规等业务网上查询。建湖局从局长到工作人员全部参加计算机业务培训和考试,考试不
合格人员补学补考,动真碰硬。上半年,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分局举办干部集中教育培训81期,7400多人次,其中信息化业务培训30期1600多人次,80多人取得计算机中级以上职称。今年上半年,全市国土资源所建设投入达到5240多万元,23个国土资源所新建竣工,6个国土资源所在建,新建国土资源所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已达到和超过了“十佳国土资源所”和“人民满意国土资源所”的建设标准。五是“三政”规定深入人心,“六项服务”全面实施。全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视“三政”规定为工作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六项服务”打造部门形象,涌现出了受市、县委和政府表彰的“红旗窗口”、“五星级服务窗口”、“共产党员示范岗”、“巾帼文明岗”和滨海局黄春峰、盐都分局仰彦、响水局王冬梅、东台局缪海燕等一批“劳动模范”和“十佳服务明星”。“三政”若干规定和“六项服务”承诺已成为全系统打造“服务争第一、满意在国土”服务品牌的有力支撑,成为推进“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部门职责的重要抓手,全市国土资源系统队伍建设和各项管理工作得到了全面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
从这次检查情况看,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局机关各直属分局和直属单位在队伍建设上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个别局对队伍建设工作的认识程度还不够高,缺少创新的举措、有力的支撑和推进的力度,存在着队伍建设平常化、简单化、过程化倾向,缺乏宏观调控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二是“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实责、办公室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和责任链条在个别局尚未形成,存在分工缺失、责任缺位和“一把手”重业务工作、轻队伍建设的现象,缺乏打造一流队伍方能创建一流工作业绩的新思路、新举措。三是管理创新特别是精细化管理在个别局和单位还滞留在管理工作的粗放层面上,游离
于具体业务工作之外,存在管理死角、制度盲区,缺少精细管理“高目标定位、硬制度约束、严责任考核”的总体要求。四是个别局对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缺乏高度重视的程度和强势推进的力度,存在着“走一步、歇一歇”、“等一等、看一看”现象,缺少机遇意识、主动意识和迫切行动。如个别局今年初拟新建的国土资源所至目前项目立项、用地手续都没有办好,甚至有的所建设位置尚无着落,已严重影响全市国土资源所建设的进度。五是个别局干部教育培训形式单
一、内容匮乏、重点不突出,措施不得力,存在人员“易岗不适应、轮岗难作为”现象,缺少方法上的灵活性、对象上的层次性、内容上的针对性和计划上的系统性。比如个别局虽有教育培训计划,但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甚至还没有建立督查考核的机制。从学习的情况看,各单位虽然都有个人学习笔记,但不统一、不规范,学习的内容也比较单调,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尚未达到市局主题教育的要求,极个别单位和个人还存有应付检查的现象。在这次检查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尽管存在于个别单位和少数人身上,但程度不同地影响着本单位、本系统队伍建设的总体水平,长期以往,必将影响全系统队伍建设的位次和水平的提升,影响着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务必希望各级高度重视,特别是各级主要领导要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眼光,要下大力气引导、培育、弘扬本系统、本单位广大干部职工奋发向上、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勇于奉献的精神,以激发激情、形成合力、催生动力,坚定克难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三、加强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队伍建设是事业发展的关键。在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土地宏观调控的新形势下,国土资源部门如何适应新情况、新要求,解决新矛盾、新问题,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湛、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显得尤为重要,也十分迫切。近几年,全市国土资源系统队伍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如何进一步提升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水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需要,有以下几点值得研究和重视。
(一)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必须坚持不懈地以能力建设铸造干部。班子是队伍建设的“龙头”,强“龙头”才能带“龙身”。目前,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局机关直属分局、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总体上人员梯次结构比较合理,班子比较团结,有一定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但个别单位领导班子活力不强、工作创新乏力的问题较为突出,当务之急,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班子的整体建设水平。一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复杂艰巨的国土资源工作任务,全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切实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在其岗尽其责;在推进工作上,始终保持开拓创新、务真求实、进位争先的精神状态,切实做到先人一步、快人一拍、胜人一筹。二要增进班子的团结协作。要大力倡导“团结协作、和谐处事、共谋事业”的良好风气,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每个班子成员都要把“团结协作”作为做人、干事、为官的行为准则,做到相互尊重,荣辱与共。一把手必须率先垂范,坚持民主集中制,不得搞家长制,更不得搞“一言堂”,要充分调动班子各成员的积极性。副职要牢固树立大局理念,积极主动地配合“一把手”做好工作,严格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自身长处和优势,相互补台,互助共进。三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作为班子成员、领导干部,要具有刚柔相济的工作魄力,提高战斗力。要有领导干部的胆识和果敢的作风,要讲究领导艺术,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所为必须当机立断,不为则格格不入,切忌优柔寡断、当断不断。要具有特殊品质的人格魅力,增强凝聚力。既要有较高政治素
质、政策水平、文化素养和工作能力的基本要求,又要有虚怀若谷的气度、淡泊名利的操行和谦和豁达的品质。要具有众所俱仰的威力,提升号召力。这种威力,来自于权力和人格的聚合,是威信和威望的总和。古训:公生明、廉生威。作为班子成员必须带头廉洁自律,自觉做廉洁的表率,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步陷污泥而不染,身涉清涟而不妖。特别是各级主要领导干部,还要注重提高自身驾驭全局的能力、沟通协调的能力、推进工作的能力。
(二)教育培训是基础,必须坚持不懈地以创新理念培训干部。教育培训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必须在创新中坚持,在坚持中创新。一要创新教育培训的理念。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受教育的理念,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教育培训的机制上,要由拓宽知识面转到开发人的潜能和激发人的创造力上,由计划培训转移到按需培训上。二要创新教育培训的模式。要把脱产培训与在职自学、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课堂讲授与实地考察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个性化、差别化培训,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具体讲,在目标上要有实效性,在方法上要有灵活性,在内容上要有针对性,在对象上要有层次性,在手段上要有多样性。三要创新教育培训的思路。要着眼于适应土地宏观调控新形势的需要,着眼于提高解决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新情况、新问题能力的需要,着眼于提升每个干部职工依法行政、高效勤政、廉洁从政和服务工作水平的需要。
(三)效能建设是根本,必须坚持不懈地以作风建设教育干部。效能建设是增强执政能力、提高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是转变作风、推进工作、提升形象的有效手段。一要加强“窗口”建设。随着行政审批事项向“窗口”的全面转移,“窗口”已成为行政效能、部门形象的集中体现,要按照“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的要求,建立起一流的服务窗口,为服务对象提供一流的服务,全力打造“服务争第一、满意在国土”的服务品牌。二要注重“提速”增效。“提速”不是违法、违规操作,而是在依法、依规的情况下,集中审批事项,缩短运转周期,减少繁锁环节,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最高的效率。如“一站式”服务制、AB岗制、并联审批制等都是“提速”的成功探索。三要落实保证措施。效能建设是一种以管理为手段,以服务为宗旨,以满意为目的行政行为。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效能的体现者,人民群众是效能建设的受益者,让效能体现、群众受益,必须以制度作保证。如建立效能建设监督检查制度、举报投诉制度、考评奖惩制度和谈话告诫制度等,以健全的制度提升服务工作的效率。
(四)精细化管理是方向,必须坚持不懈地以硬制度约束管理干部。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国土资源不可再生,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精细化管理是方向,是必然的选择。就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而言,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达到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具体讲,一要精确定位。对每个部门、每个科室、每一个岗位的职责都必须准确定位,对各行政事项、各业务程序和各工作环节都必须明确规范,对内部管理制度、外部监督机制都必须有严格的约束力和切实的可行性。二要合理分工。精细化管理要求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因此,职责分工要明确,工作程序要科学,失职问责要合理。要建立起制衡有序、管理有责、高效运行、廉洁透明的内部管理系统。三要细化目标。在日常管理中,精细化管理强调每一步骤都要精心,每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结果。因此,目标定位要高,要“跳起来
摘桃子”,目标分解要精细,上至主管机关下至基层国土资源所,上至一把手领导下至普通员工,都必须有进位争先的目标,目标就是责任,有责任才有压力,变压力为动力,才能“跳起来摘桃子”,形成良性循环。四要量化考核。目标细化是考核量化的基础,要将各部门的工作目标进行量化,使其工作责任具体化。量化考核就是对其运行的行为和结果进行控制,要以有利于推进工作、有利于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为原则,进行严格的目标考核,实施严格的责任奖惩。如果“打和牌”、“和稀泥”,这不仅失去了精细化管理的初衷,更成不了“精品”。
(五)督查考核是保证,必须坚持不懈地以严责任考核激励干部。队伍建设并非一劳永逸,不同的时期对队伍建设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必须创新管理,与时俱进。因此,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各项目标督查考核是确保整个队伍始终健康向上、团结拼搏、充满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一要创新督查考核工作理念。要走出督查考核是权力部门、有权机关(处室、科室)之事的误区,建立起部门与部门、科室与科室、机关与基层互督互查的工作机制,这样才能扬长避短、互促互进,共同推进工作。如果将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工作一律集中于“权力部门”,势必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精力过于分散,造成精力不济、督查缺位,甚至走形式、走过场,起不到督查考核的效果。因此,必须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实现权力督查机关与各被督查机关(处室、科室)的职能互补、良性互动。二要创新督查考核方式方法。在形式上,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以定量为主;在方法上,要改变过去单纯的一级考核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办法,对全局性工作要采取下查一级的方法,比如“十佳国土资源所”暨“人民满意国土资源所”建设的督查考核等。同时,要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法,少一些“检查通知”,多一些“检查通报”,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推进工作。三要注重督查考核成果的运用。督查考核要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能、推进各项工作为目的,督查要认真,考核要严格,最关键的是奖惩要兑现,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并作为单位评优、个人职务晋升的主要依据,对考核结果较差的,要给予否定和通报批评,对领导班子或科室(处室)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和调整,个人要给予教育和处罚。
二○○七年八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