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凝心聚力、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建设廉洁政治,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必然要求。学习贯彻好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就是要改进工作作风,大力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积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凝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必须严明党的纪律
我们党是一支用严格纪律武装起来的队伍,党的纪律是党团结有力的重要保证。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纪律是抵抗不良风气侵蚀的“抗体”、维护政治生命健康的“疫苗”。只有严明党的纪律,才能为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筑牢重要屏障。进一步增强纪律意识。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是带电的高压线,谁都不能触碰,必须严格遵守,切实维护。习近平同志指出:“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党员干部作为党组织的一分子,任何时候都必须自觉遵守纪律、坚决执行纪律、切实维护纪律,确保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决不能含含糊糊、左右摇摆。把严明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党的纪律是多方面的,但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执行政治纪律,最直接的是看严格执行中央政策要求的态度。纪律就是规矩,决策就是要求,定了就必须执行。党组织应进一步强化执纪力度,规定什么就坚决维护什么,禁止什么就坚决纠正什么。对满不在乎、不以为然者要敲敲警钟,对置若罔闻、敷衍塞责者要督促整改,对阳奉阴违、顶风作案者要严惩不贷。
严格执行组织纪律。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我们一定要按照习近平同志要求,着力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和人民工作。要切实遵守组织制度,该请示的必须请示,该报告的必须报告。服从组织管理,对组织忠诚老实,主动接受组织教育监督。克服特权思想,学会在约束中工作,习惯在监督下干事,致力于把党组织锻造成为纪律严明、团结有力的坚强集体。必须坚决惩治腐败
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科学有效预防腐败,既是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重要内容,也是有力保障。如果腐败现象滋生蔓延,腐败分子为所欲为,良好政治生态就无从谈起。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自觉抵制私心贪欲。这些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绝大多数党员干部严格廉洁自律,值得党和人民信赖。但也有一些领导干部放松了自身思想改造,导致腐化堕落,甚至走向犯罪深渊。这里面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工作监管不到位的因素,但最主要的还是个人理想信念动摇、私心贪欲作祟。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从中汲取教训,加强党性修养,戒除贪欲、摒弃私心,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党组织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使党员干部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能力,增强对党章和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让清风正气充盈心间。
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一批腐败分子受到查处,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2013年,江西纪检监察机关立案5855件,其中厅级干部7人,县处级干部141人。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再次表明了中央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我们要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坚决查处一个。任何人都不能低估党反腐败的坚强决心,都不要对违纪违法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记住“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委政府要坚定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法查办案件、严惩腐败分子,当他们的坚强后盾。坚持严惩与预防两手抓。严厉惩治是最有效的预防,科学预防是源头治腐的根本举措。坚持严惩与预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发挥整体效能,增强反腐实效。党委和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贯彻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治病救人,对反映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及时了解核实、诫勉谈话,防止小错酿成大祸。要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认真落实各项监督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断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
必须坚持正确用人导向
习近平同志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如何选人用人,历来是反映政治生态的风向标。我们要树立正确、鲜明的用人导向,既要教育和引导各级干部多琢磨事,多琢磨怎么干好事、干成事,努力成为好干部;更要公平、公正、公道地选好人、用好人、管好人,把干部队伍的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严格把好干部选用标准关。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为我们做好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要按照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六项基本条件和七项基本资格,更加突出理想信念,突出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纪律,突出坚持原则、敢于担当,突出道德品行、作风修养,突出正确的政绩观,把一大批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加大对人选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科学发展实绩、作风表现、廉政情况的考察,严格落实六种不得列为考察对象的情形,防止出现“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等现象。
严格把好干部选用审批关。对拟提拔人选充分酝酿,广泛听取意见,对人选的任用必须由党委(党组)集体讨论决定,特别是对破格或越级提拔干部的必须从严掌握,真正拧紧干部选拔任用的“水龙头”,堵住“跑冒滴漏”。对于那些做嘴皮子有功夫、实干无能力的干部,一门心思想升官、不择手段谋位子的干部,“六根不净”、不良欲望太重的干部,组织上绝不能提拔,也不会予以重用。严格把好干部选用纪律关。把干部选拔任用“十不准”作为不可逾越的“高压线”,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纪律面前没有特权,纪律约束没有例外,以刚性的纪律约束保证选人用人风清气正。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完善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努力营造公道正派、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环境。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要严格执纪,对拉票贿选、买官卖官、跑官要官等违纪行为决不能放过,不仅要处理当事人,而且要追究责任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
必须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
好的作风是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重要标志。去年以来,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纠正“四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干部作风有了明显好转。作风建设贵在“常”“长”二字。要始终把作风建设抓在手上,坚持不懈反“四风”、树新风,不断清除影响政治生态的污染源,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好的风气是抓出来的,更是带出来的。十八大以来,党风政风明显好转,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政治局率先垂范、以上带下。领导干部要在强化自律意识和纪律观念上发挥带头作用,敢于在班子和队伍面前喊出向我看齐、对我监督,要求别人做的首先自己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自觉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既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又敢抓敢管、认真负责,加强对分管领域干部作风的教育监督。巩固成果严防反弹。去年,江西在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开展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结合实际扎实开展“红包”问题、民生资金管理使用等专项治理工作,深化了改进作风成果。我们要乘势而为、乘胜追击,巩固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并将有益做法和经验运用于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推动解决基层党员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把机关和干部作风的评判权交给群众,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
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弘扬江西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崇尚清廉、鞭挞贪腐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大力宣传勤政廉政典型、社会道德模范、平凡感人事迹,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利益观,形成优良党风、清廉政风与清新社风、淳朴民风多元共生、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社会环境。
必须严格党内生活
党的各级组织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健康向上、团结奋斗的政治环境,是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核心要素。要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以严格的党内生活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坚持民主集中制。总的来看,当前领导班子绝大多数能坚持民主集中制,但在少数领导班子中,家长制、“一言堂”以及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现象时有出现,这些现象必须予以纠正。坚决按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决定重大事项。“一把手”要带头发扬民主,熟悉民主集中制的规矩,懂得民主集中制的方法;班子成员要各负其责、顾全大局,克服个人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现象。
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我们党能够依靠自身力量解决自身问题,靠的就是批评和自我批评。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在党内特别是领导班子中恢复党的优良传统,拿起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继续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大力培育有话当面说、有话摆到桌面说的好风气,努力形成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清则心境高雅,清则正气充盈,清则百毒不侵,清则万众归心”。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进一步形成各级党组织坚强有力、奋发有为,各级领导干部朝气蓬勃、凝心聚力,广大干部群众心情舒畅、干事创业的政治局面,营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与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
第二篇: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评论员观察)
刘天亮
《 人民日报 》(2016年07月01日
05 版)
锻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彰显制度和规则的力量,把每一名党员都摆进去
正常而健康的党内生活,要靠全体党员干部来维护。6月28日,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了“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性,并要求全党同志行动起来,为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作出贡献。
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特点。95年来,我们党深刻总结处理党内关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逐步形成了严密规范的党内政治生活准则。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受“文革”冲击,党的组织、党员的党性观念、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都遭到严重破坏。对此,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党现在确实存在一个整顿的问题。解决诸如搞官僚主义和搞特权的问题,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制度形式对党内政治生活加以规范,成为当时整顿党风的一部重要党规。
为什么要重视党内政治生态的净化?从“一条鱼和一条河的关系”来看这个问题,或许能辨识得更清楚。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几条鱼病了,影响的不只是一个小环境,1 而是会上升到破坏规则的层面。山西的“塌方式腐败”、湖南衡阳的贿选案、广东茂名的腐败窝案等,都证明了政治生态受污染的危害。
据报道,当年皖南一位县长调任皖北任县委书记,处理了多名不称职干部,后被提拔为市纪委书记,却因为净化了当地政治生态而遭遇“排斥、反弹”,在党代会上落选市委常委。这样的行为,伤害的不只是一名干部的前途,更是周围许多干部勇于担当的积极性。倘若遵纪守法、埋头实干者老受排挤,胡作非为、好大喜功者如鱼得水,“潜规则”就不言自明。从这个角度讲,对政治生态的实质性挑战,是实践层面的游戏规则变味了,正是它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
对规则的伤害,最终会传导给全社会。“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万物尽秋气,一室难为春”的挑战,是每个干部都需要面对的。实际上,政治生态的污染,不仅是因为腐败分子坏了一锅汤,也和党内生活的庸俗化密切相关。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党内其实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治生活基本规范。是形式主义,把公开的规则架空,让制度的权威蒙尘,形成了对党内政治生态的挑战。
因此,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互为掎角的。构造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必须尊重“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让蕴含着正确价值观的制度起作用。净化政治生态,不能满足于干净的多数人对少数人形成优势,还应该致力于实现规则对所有人的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完善党内 2 法规制度,不断扎紧制度笼子,已经抓出了新气象。事实证明,只要制度的笼子越来越严密,重规则、讲规矩、守纪律就会蔚然成风。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一篇大文章,锻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彰显制度和规则的力量,把每一名党员都摆进去,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坚持激浊和扬清两手抓,让党内正能量充沛,让歪风邪气无所遁形,铲除腐败这个最致命的“污染源”,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才能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让每一个人清爽呼吸、干净办事。
第三篇:关于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成效的考核办法
关于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成效的考核办法
第一条
为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根据市委《关于推进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区县委、市委各部委、市直各党委(党组)建设政治生态成效的考核。
第三条
考核工作应当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建设成效;坚持公平公正,干部群众认可;坚持正向激励,落实责任追究。
第四条
从×年到×年,考核工作每年开展一次。
考核工作由市委推进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进行,具体工作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组织实施。
第五条
考核内容包括下列事项:
(一)树立“四个意识”情况。
是否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对党忠诚老实;是否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执行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不打折扣、不做取舍、不搞变通;是否牢固树立核心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核心地位;是否牢固树立看齐意识,坚决纠正不看齐、看不齐问题。(二)领导班子凝聚力情况。
领导班子是否坚持集体领导制度,是否存在独断专行、各自为政、不维护班子团结等问题。(三)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情况。
是否存在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不强,“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实不到位,批评和自我批评不严肃等问题。(四)选人用人情况。
是否存在任人唯亲、任人唯利、任人唯圈、任人违规等问题。(五)正风反腐情况。
考核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的落实情况,正风反腐、开展巡察、实施问责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实情况。第六条
考核工作每年年底开始实施,次年3月前完成,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区县委、市委各部委、市直各党委(党组)自查。
对照市委《关于推进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就当年建设政治生态情况和成效形成自查报告,报送市委。(二)组织考核。
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组织考核组到区县和市直部门开展实地考察,通过述责述廉、民主评议、个别谈话、查阅资料、核实问题等,了解被考核单位情况。(三)第三方评估。
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委托统计部门或社会组织,采取专项调查、抽样调查和实地核查等方式,对相关考核指标进行评估。(四)综合评价。
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对组织考核、第三方评估等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各区县委、市委各部委、市直各党委(党组)上报的自查报告,形成考核报告。考核报告应当反映基本情况、指标分析、存在问题等,作出综合评价,提出处理建议,报市委审定。
(五)沟通反馈。
市委向各区县委、市委各部委、市直各党委(党组)专题反馈考核结果,并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第七条
考核中发现下列问题的,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向市委提出处理意见:
(一)在树立“四个意识”方面,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出现重大偏差的。
(二)在领导班子凝聚力方面,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独断专行,领导班子成员各自为政、不守规矩、闹不团结的。
(三)在党的组织生活方面,执行各项组织生活制度不严不实、流于形式,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严肃、不认真,搞一团和气,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的。
(四)在选人用人方面,选人用人出现严重偏差、问题突出的,干部群众对选人用人满意度低的。
(五)在正风反腐方面,“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从严治党和维护党的纪律不力的,管辖范围内“四风”和腐败问题没有得到遏制,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突出的。
第八条
考核结果综合评价划分为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次,对各区县委、市委各部委、市直各党委(党组)按照下列情况处理:
(一)对综合评价好的,予以表扬,并作为领导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二)对综合评价较好的,予以肯定。
(三)对综合评价一般的,由市纪委和市委组织部约谈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提出限期整改要求。
(四)对综合评价差的,由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对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进行提醒谈话,必要时进行问责。
考核结果由市委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第九条
参与考核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应当严守考核工作纪律,坚持原则、公道正派,保证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被考核单位应当及时、准确提供相关数据、资料和情况,积极配合开展相关工作,确保考核顺利进行。
第十条
本办法具体解释工作由市纪委商市委组织部承担,考核指标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与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统筹进行。
第四篇: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定不移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但要清醒看到,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和领域政治生态污染严重的现象仍然存在,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影响党的事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就能使我们党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首要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是重大的政治原则,也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根本遵循和具体体现。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真正把“四个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见诸效果。
(一)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中央是最高权威。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首先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要时时处处事事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到思想上充分信赖、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感情上深刻认同、行动上始终跟随。(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必须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把握“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学深悟透、知行合一,形成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政治局面。(三)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地方和部门的权威来自于党中央权威,地方和部门的工作是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都必须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要自觉把地方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去思考、谋划和推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使各项工作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四)正确处理好维护党中央权威与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关系。
党中央权威来自于民主基础上的正确集中,形成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实践,有赖于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坚持。党中央决策是从全局出发,集中各方面智慧,综合考虑各方面条件作出的。在酝酿和讨论过程中,各方面可以充分发表意见,畅所欲言;一旦党中央作出决定,就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决不允许打折扣、搞变通。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目的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现在,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更加复杂,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更加严峻。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必须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
突出问题导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要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和主抓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切实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要把自身摆进去,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以解决问题的成效取信于民。(二)不断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全过程。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党内法规建设,制定更加科学完备、切实可行、具体实在的规章守则,继续扎紧织密制度笼子。要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建立健全保证规章守则贯彻实施的组织体系,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三)持续强化党内监督。
监督缺失,党内政治生态就会恶化。要全面落实党内监督责任,聚焦党内监督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强化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不断强化党内监督合力,精准运用党内监督方法抓手,发挥巡视利剑作用,注重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党的自我监督同人民群众监督相统一,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提供有力支撑。(四)保持正风反腐的战略定力。
腐败的“病灶”不除,腐败的行为不绝,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就难以形成。要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确保惩治腐败的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的态度决不改变、猛药去疴的决心决不动摇、刮骨疗毒的勇气决不懈怠、严厉惩处的尺度决不放宽,有贪必肃、有腐必反,精准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三、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关键是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必要手段。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烧旺锤炼党性的“大熔炉”,真正让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来、实起来、活起来。
(一)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
政治性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决定党内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防止“七个有之”,做到“五个必须”。要坚持党的政治立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要提高政治能力,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坚决防止和克服忽视政治、淡化政治、削弱政治的倾向。(二)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
时代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离开时代性,党内政治生活就失去生机活力。要紧跟时代步伐、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课题,根据时代特点和党的队伍新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内出现的新问题。特别是适应大数据、互联网等带来的新挑战,与时俱进地推动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创新,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吸引力、感召力和针对性、实效性,让“最大变量”变成“最大正能量”。(三)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
原则性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准绳。在原则问题上退一寸,党内政治生活就松一尺,党员队伍就散一丈。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的每一条都是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要切实按照准则要求,始终坚持党的思想原则、政治原则、组织原则、工作原则,按原则开展党的工作和活动,按原则处理党内各种关系,按原则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
战斗性是检验党作为一个战斗组织的重要标准,没有战斗性就没有战斗力。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在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敢于碰硬,坚决同一切错误倾向作斗争,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使每个党组织都成为激浊扬清的战斗堡垒,使每个党员都成为扶正祛邪的战斗员。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基础是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党内政治文化积极健康,政治生态就会风清气正;党内政治文化出了问题,政治生态必然受到污染。要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大力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
(一)大力倡导和弘扬正确价值观。
政治价值观是政治文化的核心。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不断涵养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二)深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精神力量的“根”和“源”。要坚定文化自信,始终自觉学习、感悟、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时常接受文化熏陶,善于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结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来明是非、辨善恶、知廉耻,做为政以德、正心修身的模范。(三)坚决抵制和反对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既要坚持正面引导,又要祛除沉疴毒瘤。坚决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反对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人做派,反对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反对明哲保身的“官场哲学”,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不断涤荡歪风邪气。五、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前提是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作用
领导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中坚力量。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自觉尊崇党章,发挥好示范表率作用,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
(一)强化责任担当。
强化责任担当不是一句空话,而要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要认真履行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对本地区本单位的政治生态负责,对干部的健康成长负责。班子成员要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管党治党工作,调动起各方面积极性,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坚持以上率下。
领导干部既有领导责任,还有示范责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清醒认识自己岗位的特殊重要性,切实增强自律意识、标杆意识、表率意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凡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党员、干部不做的,自己必须首先不做,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良好氛围。(三)始终严格自律。
慎独慎微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修养境界。要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要在选人用人上把好方向、守住原则,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好干部标准,坚决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要防范被利益集团“围猎”,保持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要正确对待、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第五篇: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 王文涛 2013年09月17日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指出:“改进工作作风,就是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环境,关键在干部的心态。干部心态决定工作姿态,进而决定工作状态,最终影响政治生态。概括起来讲,就是三句话,“心态决定姿态、姿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生态”。
首先,心态决定姿态。当前,干部队伍总体是好的,但也有少数干部存在着心态上的“亚健康”状况,主要表现为“三种心态”。一是争权逐利的心态。突出表现为,少数干部对权力顶礼膜拜,一心钻营职务升迁,上蹿下跳,两年不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不挪窝就想去活动。特别是少数年轻干部,心态浮躁,刚刚提拔不久,位子还没坐热,又想着上台阶。二是嫉贤妒能的心态。突出表现为,少数干部心胸狭隘,看不得别人能力强、提拔快,害怕自己坐了“冷板凳”,习惯于用“显微镜”找别人的缺点,用“放大镜”看自己的优点,自己不想干事、干不成事,也容不得别人干事、干成事,甚至一有机会就使绊子、下套子,特别是在干部考核考察的重要关口,少数干部告黑状、放暗箭,搬弄是非、无事生非。三是得过且过的心态。突出表现为,少数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对工作不思进取、浑浑噩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人信奉“不退则进”,甘于平庸做太平官;有的人信奉“差不多就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还有极少数干部“和尚”做得连“钟”都不撞了。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会有这些“亚健康”的心态,说到底是因为信仰迷茫、精神迷失。这些“亚健康”的心态如不及时治疗,就可能会“病入膏肓”。所以,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努力做一个“健康人”,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和政绩观,先立德、再立身。
其次,姿态决定状态。当前,党员干部总体上是保持昂扬向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状态,但现实中也必须着力防止“三种状态”。一是热衷于经营关系的状态。突出表现为,少数干部把工作能力视为细枝末节,把经营关系奉为金科玉律,搞“圈子”,结团体。二是沉迷于灯红酒绿的状态。突出表现为,少数干部情趣低俗,对于八项规定还存在“只要不出事,就是没犯事”的侥幸心理和“一阵风,避风头”的观望心理。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地认真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大力倡导党员干部工作之余多锻炼、多读书、多陪家人,珍惜自由、珍惜生命、珍惜阳光,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三是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的状态。突出表现为,少数干部奉行天天“到点”不如关键时刻“应点”,功夫不下在平时,深信“数字出官、官出数字”,不管发展行不行,只要数字漂亮就行。我们不能唯数字论英雄,要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宁可发展速度慢,也要发展质量好。上述这些状态虽然只是“小气候”,但若任其蔓延终会影响“大气候”。所以,我们必须要让这些“小气候”成不了气候,始终坚持“实在、实干、实绩”的用人导向,真正让“吃苦的人吃香、实干的人实惠、有为的人有位”。
最后,状态决定生态。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关键是要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和环境,主要是营造“三个环境”。一是干事创业的环境。邓小平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要大力弘扬“实在实干”的精神,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者、鼓励创业者、批评空谈者、追究诬告者、宽容失误者,鼓励干事、支持干事,严肃处理那些不想干事、干不成事、误事坏事的干部,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能力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到“干成事”上。二是求真务实的环境。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做真抓实干的表率。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切忌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干出实实在在的成绩,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三是团结和谐的环境。团结和谐是良好政治生态最重要的标准。营造团结和谐的环境,领导班子很关键,一个班子能够在一起是缘分,一定要团结合作,把缘分修炼成情分。各级党组织的“班长”,都应公道正派、善于团结,做到有主见而不主观、统揽而不包揽、善断而不武断,做团结和谐的领军人、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