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
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 2017年度财政总决算报告
2017年是我区进入“快速发展期”,加快实现从要素驱动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变年,社会经济发展既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也充满了新的机遇。尤其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在沧州市委、市政府,渤海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临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我区选准“1118”路径致力高质量发展,全区上下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圆满完成了预算执行任务,全区经济运行平稳,财政收入大幅增加,为临港开发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2017年公共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2017年临港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5935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162万元,加上年结余收入4386万元,加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79万元,加调入资金7914万元,收入总计5247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497万元,加上上解上级支出2545万元,加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3434万元,支出总计52476万元,收支相抵,按《财政部关于推进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财预[2015]15号)文件要求,年终结余资金全部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滚存结余为零。
(一)财政收入决算情况
经过2016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的过渡期,2017年我区税收平稳快速增长,中央与地方均实现大幅增收。
2017年临港开发区全部财政收入完成89708万元,同比增长59.8%。县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5935万元,同比增长35.8%。分级次看:上划中央税收38735万元,同比增长82%,上划省级税收12050万元,同比增长103.7%,上划市级税收2988万元,同比增长15.4%,县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5935万元,同比增长35.8%。主要增收原因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化工类及生物制药类产业市场形势向好。
分系统看:国税系统完成56522万元,完成预算的136.2%,同比增长71.3%,;地税系统完成27659万元,完成预算的207%,同比增长91%,增收的原因主要是区内以大化聚海分公司为主的重点税源企业市场形势向好,2017年开始盈利,企业所得税大幅增长;财政系统完成5527万元,完成预算的57%,同比减少36.1%,减收原因主要是政府减税降费政策引导,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少。
分税种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值税完成13926万元,同比增长160.16%;营改增完成924万元,同比增长49.51%;营业税完成48万元,同比减少96.7 %;减少的原因是2016年5月1日全面实施“营改增”,取消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完成2750万元,同比增长120.5%;个人所得税完成238万元,同比减少9.7 %;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3665万元,同比增长109.4%,增收原因是城建税以增值税和消费税为计税依据,并随之增减;房产税完成1619万元,同比增长11.35%;印花税完成726万元,同比增长50%;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4691万元,同比增长21%;车船使用税完成1万元,同比减少80%;契税完成1427万元,同比增长10.7%。在财政系统中,行政性收费完成2337万元,同比增长32.7%;罚没收入完成331万元,同比增长30.8%;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完成335万元同比减少90%;专项收入完成2306万元,同比减少6.8%,原因是调整排污费科目并逐渐取消排污费收入。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2017年全区财政公共预算支出累计执行36497万元,比上年增加12674万元,从支出具体情况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857万元,比上年同期的2774万元增长2083万元,同比增长75.1%,主要是2017年我区实行薪资制度改革,人员经费支出增加。
2、公共安全支出295万元,比上年同期的305万元减少10万元,同比下降3.27%。
3、科技类支出160万元,比上年同期的1875万元减少1715万元,同比下降91.4%,主要是上级下达的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增加。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53万元,比上年同期的426万元增长127万元,同比增长29.8%,主要是拨付辛庄子生活补偿款。
5、环境保护支出2776万元,比上年同期的2241万元增加535万元,同比增长23.8%,主要是2017年我区大力招商引资,生物医药企业陆续建厂运营,污水处理费有所增加。
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1421万元,比上年同期的14164增加7257万元,同比增长51.2%。
7、农林水支出5312万元,2016年无此项支出,主要是2017年支付沧州市南水北调资本金和水费。
8、交通支出260万元,比上年同期的18万元增长242万元,同比增长1344%。
9、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10万元,比上年同期的145万元增加65万元,同比增长44.8%。
10、国土海洋气象支出653万元,比上年同期的1536万元减少883万元,同比下降57.4%。
2017年临港开发区在保证国家机关正常运转的前提下,继续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重点,保民生,增加对科技环保和城乡社区事务等事业的投入。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2017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6184万元。同比增长100%。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31078万元,包括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1832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县级收入929万元,土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8317万元。主要增收原因是2017年我区大力招商引资,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5015万元,主要是缴费单价提高。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91万元,原因是政府取消了该项基金。2017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25643万元。主要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
三、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情况
因临港开发区没有此项收支,因此报空表。
四、社会保险决算收支情况
2017年开发区共完成社会保险基金收入6339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354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89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2432万元,生育保险基金176万元。
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5014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出5028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321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支出60万元。
2017年临港开发区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结余927万元,没有资金缺口。
五、2017年预算执行的特点
2017年我们继续强化预算法治意识,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新区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主要表现在:
(一)狠抓税收征管,促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2017年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性减税的严峻形势,财政部门积极应对、迎难而上,始终把抓收入放在第一位,加大税收征管力度,深挖增收潜力,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征缴管理,确保各项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及时入库。
(二)扎实推进民生事业建设,努力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把保民生作为重点工作,通过优化支出结构,统筹整合财政存量资金等,以实实在在的发展变化努力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社会保障投入方面:辛庄子转型生活补贴标准由350元提高到500元。
住房保障投入方面:全年住房保障支出完成1338万元,有效保障了安居工程建设。
(三)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财政管理制度。
按照新预算法要求,进一步深化和规范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推进预决算公开,在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官网集中发布预算、决算公开信息和三公经费。
强化财政资金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使财政资金在高效、安全的环境中运行。
全面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财政各项改革工作稳步推进,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坚决遏制隐形债务增量,配合上级部门和审计部门开展常态化核查,做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做到依法举债。
2017年,我区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管理工作中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一是财源税收结构不合理,受政策影响较大;二是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推进缓慢,规范化程度有待完善,很多工作无法与上级财政接轨;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强化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完善。我们将在临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依法理财,为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
第二篇:2011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员工入职培训心得
2011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员工入职培训心得
2011年8月16日—19日我作为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招考录用的新员工中的一员参加了由办公室举办的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员工入职培训。在为期四天的培训中较为系统的了解了化工园区的基本概况,沿海临港、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坚持以产品项目、公用工程、环保安全、物流传输、管理服务“五个一体化”的开发理念,正确的产业定位,以“低成本 高效率”为目标的服务机构的设置以及入区的程序。除此之外,李国庆主任和刘主任分别对我们进行了公文写作和政务礼仪的培训。四天的培训中,各位领导用自身的经历和体会向我们诠释了公务员的含义,把他们的生活智慧和工作思考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我们。我感觉自己无论在思想理论上还是在业务素质上都有很大的提高,我明白了在以后的工作中要重新启动学习计划,积极融入群体团队,出善言,行善举,更要勤奋务实,从头做起加强工作责任感。通过这四天的培训学习,我认清了这次培训的重大意义、认清了自己岗位的重要、认清了自身的不足和努力方向,我感觉自己无论在思想理论上还是在业务素质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学到许多东西,尤其是对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园区工作人员,感触很深,也为自己提出要求:
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我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负责到底,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尊重自己的职责。工作勤勤恳恳,不断地钻研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熟悉园区各种概况,自己职
责的具体内容,各个企业的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的附属品的性质、有毒有害性等。
积极主动,开拓进取。在工作岗位上,不能等着去干事,而要主动把事干。积极完成每一项任务,主动配合同事、领导完成工作。作为一名新员工,更是要主动学习业务知识,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园区工作人员。在完成工作的同时,也不能浑浑噩噩不思进取,要主动探索,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更要主动创新,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为人民服务。开拓前进,锐意进取,推动创新实践,不能固守书本上的某些论断和过去的一些经验,摆脱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体制的束缚。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开辟新道路、打开新局面、实现新发展。
宽容大度,与人为善。作为一名公务员,我要拥有博大的情怀,宽阔的胸襟,要与同事打成一片,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对于同事的失误要宽容谅解,对于领导的批评要虚心接受,对于人民群众更要热情友善,改变群众对于国家机关“话难听、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印象,决不能成为“官本位”意识的俘虏,要与百姓同心同德。向着“低成本 高效率”服务型效率型政府工作人员努力。
学无止境,以勤作舟。要善于学习,勤于学习,重新启动自己的学习计划。加强学习的纬度深度广度高度,把学习当成生活的姿态。在学习中提升工作水平,在学习在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在学习中明确生活态度。
我要牢记那句话:“切记怨天尤人,切记眼高手低;常怀感恩之
心,常怀进取之心”。成为一名优秀的公务员!
第三篇:沧州临港化工园区建设基本情况介绍
沧州临港化工园区建设情况介绍
沧州临港化工园区是2003年5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充分发挥沧州市沿海临港和化工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建设环渤海地区大型化学工业基地,这是沧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园区位于渤海之滨,东距国际化亿吨/年的大港口――黄骅港20公里,距北京230公里,距天津100公里。园区控制面积100平方公里,一期规划建设26平方公里,分为盐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合成材料、仓储贸易区。
园区在产业规划上,力求突出三大特色。
(一)以石油化工、氯碱化工、煤化工和精细化工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上下游一体化,资源配置合理,技术先进的产业特色;
(二)以港口及化工液体码头为龙头,铁路、高速公路、仓贮管输并举,化工生产与进出口贸易并重的现代化物流集散特色;
(三)以产品项目、公用工程、物流传输、环境保护与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建设和管理特色。
沧州临港化工园区自2003年启动以来,得到了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目前,园区已建成项目、在建项目和计划开工项目共42个,总投资120亿元。
(一)已建成项目主要包括:长芦盐业集团200万吨/年原盐,沧化集团23万吨/年PVC、29万吨/年水泥,河北捷虹集团1.2万吨/年酞菁颜料,中捷石化集团50万吨/重交沥青,3万吨/年甲乙酮,10万
1吨/年聚丙烯,天一染料化工,化工大道与高速公路连接线,10万吨/日“引大入园”淡水供应工程等。
(二)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有:40万吨/年PVC,5万吨级液体化学品码头及罐区、管道工程,5万吨/日污水处理厂,5万吨/年TDI,4.5万吨香精香料项目,10万吨/年三聚氯氰,20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及一批精细化工项目等。
(三)计划开工项目包括:12万吨/年己内酰胺,30万吨/年醋酸,15万吨/年环己酮,24万吨/年煤制气,10万吨/年DNT,1.5万吨/年糊树脂,1.5亿立方米/年天然气,16万吨/年离子膜烧碱(一期8万吨/年),热电联产(2×5万千瓦),2万吨/年顺酐、危废处置中心项目(焚烧20吨/日、填埋1.5万吨/年)等。
沧州临港化工园区之所以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是因为有着优越的发展条件。
1、沿海临港。沧州有130公里海岸线,港口已有1个10万吨级泊位、4个5万吨级泊位、1个3.5万吨级泊位。目前,吞吐量已达到7000万吨,2007年将成为一个现代化的亿吨大港。5万吨级液体化学品码头是中国渤海湾唯一的大型液体化学品码头。液体化学品码头及罐区管道将港口和化工园区联结成一体。同时,黄骅港将形成功能明确、黑白分家、协调发展的港口布局,杂货码头、集装箱码头将形成370万吨的吞吐能力。
2、化工资源丰富。沧州境内有大港、华北两大油田,有中石油、中石化两个炼油厂,加上地方炼油厂,总炼量已超过1000万吨/年。境内天然气储备丰富,国家特大工程西气东输的陕京
2线经过我市。“西煤东运”的第二大通道和黄骅港口,提供了丰富的煤炭资源,长芦盐业集团年产原盐200万吨,是重要的化工资源。
3、土地资源丰富。沧州沿海地区拥有大面积的低产盐田、滩涂和地势平坦的荒碱地,工程地质条件好,开发成本低,且不占有农田,适合建设大型的化工园区。
4、交通发达。黄骅港口、京九铁路、京沪铁路、朔黄铁路、石黄高速、京沪高速、津汕高速、阿深高速、沧保高速以及即将兴建的京沪高速铁路,使沧州临港化工园区具备了面向世界、贯通中国东西南北的海运、铁运和高速公路的发达的交通网络。
5、电力供应充裕。园区及附近(8—10KM)有11万和22万V变电站6座可满足入园企业需求。另外河北国华沧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规划容量480万千瓦的发电工程,一期工程建设2×6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1机组将于2006年底建成投产,2机组2007年建成投产,二期工程4×6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将于2010年前建成投产,未来将形成中国超大型火力发电厂。即保证电量的供应,又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相对于中国华东、华南地区乃至全国20多省份的缺电、限电状况是一个较大的优势。
6、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液体化学品码头、热电联产、淡水供应、天然气工程、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工建设,使园区基本实现了港、路、供水、排水、污水治理、供电、供汽、天然气、通讯以及优惠供地的“九通一平”。从而为园区实现“产品项目一体化、公用工程一体化、物流传输一体化、环境保护一 3 ##
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7、化工人才资源。据统计,沧州有化工产业工人3万,技术人员8000多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达30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的800多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技术中心2个。
8、政策优惠。沧州市政府出台了沧政„2002‟9号《关于沧州临港化工园区招商引资的试行意见》。
依据化工园区的现状和园区产品项目上下游一体化的开发理念,我们积极推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实施产业链招商,规划设计了化工产业链。这些项目产品链,互为原料、互为市场,可极大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
第四篇:沧州临港产业集群培育与发展研究
沧州临港产业集群培育与发展研究
[提要] 本文综述临港产业集群的特点、意义及国内外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经验,从沧州临港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沧州临港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因地制宜、重点发展主导产业,合理安排、发展关联产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等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本文为2016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项目:“沧州临港产业集群培育和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6030)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19日
随着河北省“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强化要素聚集、项目聚集、产业聚集,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实现沿海经济新突破,打造支撑全省发展的战略增长极。近年来,沧州临港产业有了一定发展,然而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培育、发展临港产业集群,全力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推进沧州经济快速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临港产业集群综述
伴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和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临港地区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交通的便利性,促使了一系列从事于港口相关服务的相互关联的企业,集聚在港口周围区域,从而形成临港产业集群,为集群内的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
(一)临港产业集群的特点。(1)依托于港口。依赖港口输入原材料或输出产品的临港产业,利用港口的优势资源,集聚了一些大运量、大能耗、大投入、大产出的产业,这些产业围绕港口有效整合和集聚生产要素,形成临港产业集群;(2)临港产业集群是存在石化、汽车制造、造船等多个专业产业的复合体,覆盖面广、规模大;(3)具有开放性。临港产业集群可以使港口腹地经济由内向转外向,对于开放性经济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
(二)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的意义
1、增强区域经济整体实力。临港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港口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临港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贡献是通过乘数效应不断扩大的,促进港口区域经济快速全面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从而推动生产要素向着高端产业汇聚,形成整个港口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带动整个港口区域的经济增长。
2、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集聚效应。这种集聚效应会不断增多集群内企业间的协作,从而进一步细化生产分工,产生专业化强、分工细致的商品市场需求,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经营效率。
3、降低企业的市场交易费用。临港产业集群将使集群内企业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等市场交易费用大大减少。同时,企业间处于同一集群区域会慢慢形成相似的企业文化及经营理念,会提升企业之间的信誉,从而可以降低企业间签署、履行契约的风险,相应地减轻了企业间的市场交易成本。
(三)国内外临港产业集群经验。鹿特丹临港产业是“依托港口、港城联动”模式,大力发展造船业、石油加工、机械制造、制糖和食品工业集群;日本临港产业是“依托港口、依托集疏运体系、以产业为主导”模式,着力发展石油化工、钢铁机械、汽车制造、船舶修造等重工业集群;新加坡临港产业是“政府引导、港城联动”模式,发展石油化工、信息电子和船舶修造三大支柱临港产业集群;厦门临港产业是“依托港口、以交通为先导”模式,发展化工、汽车制造、机械、能源等产业集群;天津临港产业是“以产业为主导、港城联动”模式,发展装备制造、油气化工、信息产业、船舶修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集群。
鹿特丹、日本、新加坡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临港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利用了自身优势资源,形成了港口与产业的联动效应,实现了临港产业集群与城市协同发展。厦门、天津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沧州临港产业集群发展还处于初期,应对临港产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同时注重吸引大项目、大企业落户临港地区,集群化发展临港产业,将会带动沧州、乃至河北区域经济发展。
二、沧州临港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随着黄骅港口岸扩大开放获国务院批复,综合保税区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开通“黄―新―欧”国际物流班列和直航东南亚国际航线,启动与天津港全面合作。黄骅港共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33个,港口吞吐量突破2亿吨、集装箱突破50万标箱,20万吨级航道顺利通航,20万吨级矿石码头、邯黄铁路建成投用,黄骅港向现代综合国际大港迈出坚实一步。中海油中捷石化、中国一重高端冷轧薄板、神华机车检修、正元化肥、北汽黄骅60万辆微车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投产。世原汽车零部件、北交大综合研发实验基地、总投资1,200亿元的海兴核电项目等项目顺利推进;一期投资400亿元的核燃料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北京朗依制药、北京葡立药业等20家知名药企项目建设。这些项目促成了石化、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多个沧州临港产业园较大发展,加快了临港产业聚集。
三、沧州临港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恚?沧州临港产业有了显著的发展,然而临港产业集群的建设起步较晚,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不足。
(一)临港产业发展模式相对滞后。沧州临港产业还未形成产业集群,也没有充分利用环渤海、河北省沿海的地区性重要港口、亚欧大陆桥新通道等有利条件。特别是临港产业关联性小,不利于形成集群规模。
(二)产业聚集程度低,主导产业作用不明显。沧州临港产业规模较小、聚集程度低、产业链条短,产业布局出现不合理现象。
(三)产业集群效应暂不明显。临港产业园内企业之间存在相互关联度不高的情况,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协作的效应尚不够明显,没有完全达到一种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合作,实现区域整体共赢的情况。
四、沧州临港产业集群培育与发展建议
(一)因地制宜,重点发展主导产业。在产业集群中,主导产业是带头产业,对产业集聚区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吸引与主导产业的关联产业一起发展,从而形成集群效应。根据沧州当前临港产业发展情况,在传统的石油化工、管道装备与冶金、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基础上,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为支撑的临港产业体系,并以临港产业园为承载,形成以石油化工、冶金装备、生物医药、汽车制造、核能利用等为主导产业集群。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进行重点培养,充分发挥集群“发动机”带动作用,对沧州沿海经济发展起到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
(二)合理安排,发展关联产业。关联产业是产业集群中围绕和配合主导产业发展的产业,是与主导产业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是为主导产业的建设发展而存在的。从产业链的角度,关联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而且也可以带动和影响其他产品或服务产业发展,形成集群经济,从而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应合理安排发展临港产业链,完善相关产业关联配套功能,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发展局面,使关联产业有力支撑产业集群发展。如沧州临港石化工业,以炼油工业为依托,发展建设石化工业基础原料烯烃为龙头的联合生产企业,并以此向下游衍生,扩展产业链,以黄骅港为依托的包括石化工业区、盐化工业区、精细化工区等多个功能区的沧州临港化工园区。
(三)加大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承接产业转移。制定相应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为沧州临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保障。吸引企业到产业园区,从而带动园区产业集群,促进其临港产业的有序、快速发展,为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做好基础性铺垫。同时,紧紧抓住京津冀协调发展,化工、医药、制造等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以功能配套完善的临港产业园为主要载体,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同时积极开展产业链上的项目招商;争取吸引到国内外知名企业到产业园区落户,从而形成临港产业集群;有效降低集群内企业的市场交易费用,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促进港口区域经济快速全面发展。
(四)提升港口功能。?l挥现代港口功能对临港产业集群起着核心主导作用。临港产业集群发展利用港口功能的不断提升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辐射更大的市场空间,使临港产业竞争力得到增强,实现港口与临港产业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因此,加大港口建设,向大型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避免港口成为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的瓶颈。
(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由于沧州引进的临港石油化工、生物制药等工业项目,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空间较高,对于引进的重大工业项目前要认真做好环境评估,优先引进科技含量高、污染低的项目。对于引进来的工业项目,要以检测和控制为主,鼓励企业采用低能耗、环保的设备。政府环保部门要对集群区内的企业排污情况进行检测,加强临港区域生态变化的检测,防止污染超标,导致生态破坏。因此,临港产业集群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六)完善临港物流网络。完善的物流网络,可以加强临港产业集群内供应商、需求者等各方的联系,确保各种资源流通顺畅,体现了临港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同时,港口借助临港产业集群发展,可以从单纯的交通枢纽转变为综合物流平台。完善的物流网络为临港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罗萍.我国港口经济与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考[J].港口经济,2011.4.[2]张爱龙.青岛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6.[3]张颖.日本三湾一海地区临港经济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6.21.[4]陈康波.广西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08.6.[5]吴爱存.中国港口的产业集群研究[D].吉林大学,2015.6.[6]韩明杰.黄河三角洲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5.
第五篇:2011临港六中工作总结
临港六中
2011-2012上学期工作总结
一年来,临港六中在临港区教体局的直接领导下,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指导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整合育人资源,求得育人的最佳效益,稳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都有了大的发展和进步,下面我就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从六个方面向领导汇报如下:
一、教学思想体现现代化
继续坚持了“以质量立校,以品牌扬校,为学生成人引导,为学生成才奠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先进办学理念。坚持了四个治校原则,即: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科学治校、民主治校。继续弘扬了三种精神,即: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并且以团队精神为中心,重点突出了敬业精神。继续强化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质量意识、改革意识、民主意识、师表意识、服务意识、科研意识和成就自我的意识。坚持了“求真进取,励志笃学”的校训,“敬业爱生,务实创新”的教风和“乐学、善学、合作探究”的学风。继续加强了学校文化建设。将学校文化作为系统工程来建设,并纳入学校整体发展之中。
二、精细化的教学管理,促进师生发展
1、教研体制的运行
高效有序的教研体制,是搞好教学教研工作的最根本的保证。在这一点上,我们主要是强调层级管理。做到教干教师人人肩上有担子,校长靠上去,业务
校长具体抓,教导处配备并管理培训教研组长。教研组长在区教研室及教导处的领导下,独立开展工作,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协调,调度各课任教师情况,总务处与其他科室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做到了纵横有序,各负其责。
2、教学过程的监控因“精细化”而高效
教学过程监控的“精细化”主要是教学常规的“精细化”。我们建立并落实了:《教学计划跟踪检查制度》、《教干包靠教研组制度》。《听评课制度》、《作业检评制度》、《辅导评价制度》,并且每两周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要对教师的听课、备课、作业、单元检测、教学反思、教师所使用的同步探究及单元检测,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将作为教师过程量化的一部分,加入学期量化。
三、多措并举,全员参与,深入开展教研教改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没,提高课堂效率是教研教改的基石。而教师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所以我校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健全了校本教研制度,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有成效。一年来,我校有十多位教师参加了省市区级培训学习,在九月份,我校还组织了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去杜郎口参观学习,及时汲取新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素质还必须要有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为此我校制定了《临港六中教研教改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通过严格教学常规管理,建立了“级级把关,层层落实”的质量管理机制,在备课、上课、作业、练习等方面提出细致的要求,严抓管理,向细节要质量。特别是注重集体备课,分工备课,集体研讨,统一进行达标测试,提高了课堂效益。每周对教师教学常规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做好了详细的记载,在全体教师会议上,做认真的总结,表扬先进,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将检查结
果纳入学期、考核并记入教师综合考评中。
虽说教无定法,但真正形成切实有效的高质量课堂,与一定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分不开的。本学期我校积极响应市区教育局有关精神,继续推进当堂达标教学改革。又一次深入组织学习《三五X教学策略》,使我校教师对当堂达标,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教学的改革上,我们结合实际,各学科构建了“引导发现,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了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熟练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我校要求教师使用二次备课后成型的二次教案展开教学,同时经常开展不同层次的听评课活动,校领导还随堂“推门听课”,一系列的措施使我校的课堂效益显著提高。为了更好的让“当堂达标”在我校扎根,我校紧紧围绕“当堂达标”开展小课题研究,坚持问题就是课题的原则,要求各学科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有代表性的共性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提出申请,交教导处审核同意后,确定为学科课题进行研究。我们还为每个学科组建了一个专门的档案,并制定了《校本教研奖励制度》、《校本教研工作责任制》,学校对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经费给予全力支持,现在已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研究成果在教学中已初显成效,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在今年春季举行的全区课堂教学比赛中,我校有12人参加比赛,其中4人获一等奖,7人获二等奖,1人获得三等奖,成绩喜人。
四、立足规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主体,做到用制度管人,以制度为保证,让人在制度范围内,发挥才智,开掘潜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得到全面发展。准确把握以人为本与制度规范的契合点。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及《山东省规范办学条例》,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政策法规,进一步健全学校管理体系,坚决落实目标考核,实现了科学管理,从而保证了
工作规范,高效。在学校管理中,学校充分尊重教师主体地位,每年民主选举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及一些焦点热点问题都要提交教代会审议通过,在评优选模、职称晋升、教师聘任等方面坚持阳光操作,给予老师们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真正实现学校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
为深化学校管理的服务意识,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拓宽教师的视野,改善教师的教学条件,学校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为每一位任课教师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学校还免费为全体教职工进行体检并对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家庭困难教职工给予关怀,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及时看望生病的教职工及直系亲属,让他们体验到大家庭的温暖。“让每位教师感受到工作的幸福,让每位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也已成为学校领导的工作理念。目前,我校已经形成了干群一心,师生融洽的和谐校园氛围。
五、弘扬国粹,提升品味,形成特色学校文化体系
学校文化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的需要;是陶冶师生高尚的情操,构建师生健康的人格,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伟大而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积累名人格言,吟咏唐诗宋词,品读经典名著,可以让学生聆听名人的教诲、陶冶高尚的情操。
为创设“书香校园”,提高师生的综合素养,我校加强了课外读书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名著阅读课,学校开放图书室,师生自由借阅,共享图书资源,并且在每周晚自习安排两节阅读课,整个读书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在今年我校参加的第九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有2人获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7人获三等奖。
“学校处处是教育”,是我们追求的校园建设目标。进入校园,“求真进取,励志笃学””的校训,激励着师生拼搏进取;“双馨教师呈韶光,艺苑学子绽异彩”,在教学楼楼前的文化长廊里,设有“一心一意谋发展”,“学校生活大看点”,“教学教研大比拼”,“才子平台”,“心灵花絮”,“优秀作文展”等栏目,展现了学校发展的宏伟目标,为师生展现自我风采搭建了平台。楼梯口上“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时时给学生做人以明确的要求;“学校是我家、美化靠大家”,“轻声慢步过走廊”,“上下楼梯靠右走”等等给学生以无声的教育;墙壁会说话,花草也赋诗,设施能启智。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知识的载体。我校的教室文化、楼道文化及校园文化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曾得到国家督学高文浩的高度赞誉。用文化陶冶情操,用文明滋润心灵,给全校师生美的熏陶。“春雨润物细无声,学校文化铸精神。”
六、强化德育,突出艺体,打造学校特色品牌
我校注重挖掘德育教育资源,在广大学生中深入开展学为民实践活动。完善《德育系列化方案》,增强德育的系统性。以德育课和思想政治课为龙头,以学科渗透和自主管理为主线,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有序列的德育体系。开展的主要特色活动有:①开设德育课,系统地开展思想教育活动。②加强法制教育,聘请壮岗派出所所长彭学忠同志为我校的法制副校长,定期开展法制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的法制教育,并把法制教育的触角向家庭和社会延伸。
“学名校,见实效”。我校结合实际,借鉴杜郎口经验,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深入开展 “星级宿舍评比”、“文明班级评比”、“今日我当家”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宿舍、卫生、纪律等管理,取得明显成效。培养了学生爱劳动、讲卫生、守纪律的好习惯,也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管理能力及良好行为的养成。每星期政教处根据各班的分数情况,评选文明班级,并授予“流动红旗”以示表彰,各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场面。
我校除了按国家课程标准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外,一方面成立了书法兴趣小组,写作兴趣小组,绘画兴趣小组,篮球队等课外活动小组;另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对传统的课间操进行了大胆改革,于2011年12月20日成功举办了全区“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现场观摩会,受到了教体局领导和兄弟学校教干教师们的好评。在今年春季全区中小学生运动会上,我校一举夺得了全区总分第二名;在今年冬季全区中小学生越野赛上又获得了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体育兴校,体育强校,在我校上下已经达成了共识。阳光体育活动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十一月份的全区期中考试联考中,我校取得了八、九年级全区总分第一名,七年级全区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
一年来,学校取得了临港区“学校工作先进单位”、“教学教研先进单位”、“学校安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虽然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很多不足,比如,骨干教师和名师的数量还相对较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仍有一定差距。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通过不懈努力,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教科研工作,突出办学特色,打造学校品牌;努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继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临港六中
2011-2012上学期工作总结
临 港 六 中 201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