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
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
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
(2003年12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发布
根据2008年7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4号修正并重新发布)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规范临港新城的管理,促进临港新城的建设和发展,根据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政策,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区域)
上海临港新城(以下简称临港新城)由中心区(主城区)、主产业区、综合区、重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和临港物流园区奉贤分区等组成。中心区(主城区)、主产业区、综合区、重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北至大治河,西至A30高速公路─南汇区界,东、南至规划海岸线围合区域;临港物流园区奉贤分区北至浦东铁路四团站(平安站)预控制用地,西至三团港接规划两港大道接中港,东至奉贤南汇区界,南至杭州湾。
第三条(发展方向)
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临港新城应当建成以现代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以高附加值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集先进制造、现代物流、海洋科技、研发服务、出口加工、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海滨城区。
鼓励临港新城在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成为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综合性试验区。
第四条(管委会及专项资金)
本市设立上海临港新城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管委会是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如下职责:
(一)制订、修改、实施临港新城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和行政管理的具体规定;
(二)接受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委托,负责临港新城内投资和开发建设等项目的审批;
(三)负责临港新城内基础设施和建设工程的行政管理;
(四)负责临港新城内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认定;
(五)协调上海海关、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等行政管理部门对临港新城内企业的日常行政管理;
(六)负责为临港新城内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
(七)完成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本市设立临港新城专项发展资金,用于支持临港新城内的开发、建设和发展。专项发展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管委会等部门另行制定。
第五条(公共事务的管理)
管委会负责临港新城有关行政事务的归口管理。
管委会应当会同市工商局、市质量技监局、市财政局、市国家税务局、市地方税务局、市劳动保障局、市人事局、市公安局等行政管理部门和南汇区人民政府、奉贤区人民政府,在临港新城内设立相应机构,集中办理相关行政事务,并履行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责。
南汇区人民政府、奉贤区人民政府负责临港新城所辖区域的财政、税务、工商、公安、劳动保障、文化、教育、卫生、市容环卫、民政、司法行政、计划生育及农村和社区等公共事务协调和管理。
第六条(规划)
临港新城总体规划的编制,应当根据国家和本市经济发展战略与城市总体规划,体现临港新城与洋山深水港联动发展的要求。
临港新城总体规划由市规划局会同管委会、南汇区人民政府、奉贤区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临港新城专项规划由管委会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经市规划局综合平衡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七条(土地开发及房屋拆迁管理)
管委会应当根据临港新城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土地储备方案,并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报批。南汇区人民政府、奉贤区人民政府与管委会联合组建土地储备机构储备土地,并由其委托的单位组织前期开发和管理。前期开发工程的实施单位,应当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
南汇区人民政府、奉贤区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房屋拆迁的规定,负责拆迁管理工作。
第八条(建设工程管理)
临港新城内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竣工备案等日常工作,由管委会管理。除大型安装工程外,临港新城内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由管委会监督检查。
第九条(行政许可的委托实施)
管委会接受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委托,在临港新城内实施下列行政许可事项:
(一)外资主管部门委托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的审批;
(二)发展改革等部门委托的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
(三)规划管理部门委托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审批及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
(四)除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建设项目占用未利用地外,土地管理部门委托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划拨、出让等建设项目供地的预审;
(五)建设管理部门委托的建设工程报建、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审批;
(六)市政工程管理部门委托的临时占用道路、挖掘道路、超限车辆通过桥梁、依附桥梁架设管线、桥梁安全保护区和占用人行道设置设施的审批;
(七)绿化管理部门委托的迁移、砍伐树木和临时使用公共绿地的审批;
(八)水务管理部门委托的有关市管河道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和供排水的审批;
(九)民防管理部门委托的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的审批;
(十)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委托的行政许可事项。
前款行政许可事项委托的具体内容,由管委会与有关部门在委托书中予以明确。管委会对依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情况应当报送委托的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委托的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管委会实施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十条(协调执法检查)
除本办法第八条、第九条规定的建设工程管理和行政许可事项外,管委会应当协调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定程序,在临港新城内履行行政执法职责。第十一条(企业的设立)
在临港新城内设立企业,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审批手续。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前置审批的事项,由本市有关部门实行集中办理,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成前置审批手续。
第十二条(企业和项目认定)
临港新城内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认定,由市科委、市信息委及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机构等委托管委会统一进行,实行“一门式” 受理。管委会按照坚持认定标准和提高效率、简化程序、方便企业的原则开展认定工作,并将认定结果报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机构备案。
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机构对管委会的认定和发证工作进行监督;对不符合标准或者要求的认定结果,有权予以撤销。
第十三条(优惠待遇)
在临港新城内的企业和项目,经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机构或者管委会认定,可以享受下列国家和本市有关的优惠政策:
(一)鼓励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及技术进步的各项优惠政策;
(二)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各项优惠政策;
(三)鼓励软件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
(五)鼓励投资和改善投资环境的其他相关政策。
第十四条(吸引人才和简化出国手续)
鼓励国内外专业人才到临港新城内从事工程建设、企业经营、科研项目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引进人才可以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办理户籍或者《上海市居住证》。
简化临港新城内有关人员因公出国、出境的审批手续,对因业务需要经常出国、出境的人员,可以实行“一次审批、多次有效”的出国审批办法或者办理一定时期内多次往返香港、澳门的出境手续。
第十五条(提供相关的服务)
管委会应当通过完善中介服务体系,为企业、机构提供人才、劳务、财务、会计、金融、保险、专利、法律、公证等各类中介服务。
管委会可以依法设立报关、报检等机构,为企业、机构提供对外贸易方面的服务。
第十六条(评比活动)
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单位要求临港新城内企业参加评比活动,应当事先征求管委会的意见。
第十七条(政务公开和投诉)
管委会应当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将涉及审批事项的依据、内容、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予以公示。
申请人要求管委会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管委会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临港新城内企业认为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行为不符合本办法规定,或者其应当享受的优惠待遇未落实的,可以向管委会投诉。
第十八条(实施日期)
本办法自2004年2月1日起实施。
第二篇: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
【发布单位】上海市
【发布文号】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 【发布日期】2003-12-28 【生效日期】2004-02-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
(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
《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已经2003年12月22日市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市长 韩正
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规范临港新城的管理,促进临港新城的建设和发展,根据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政策,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区域)
上海临港新城(以下简称临港新城)由主城区、产业区和洋山深水港后方配套区等组成,东起南汇滨海,西至郊区环线(远东大道)及至南汇区与奉贤区界,北以大治河为界。
第三条第三条(发展方向)
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临港新城应当建成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核心,以高附加值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集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研发服务、出口加工、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海滨城区。
鼓励临港新城在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成为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综合性试验区。
第四条第四条(管委会)
本市设立上海临港新城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管委会是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依据本办法的委托行使如下职责:
(一)制订、修改、实施临港新城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和行政管理的具体规定;
(二)负责临港新城内投资项目、土地使用的审批;
(三)负责临港新城内基础设施和建设工程的行政管理;
(四)负责临港新城内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集成电路企业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认定;
(五)协调上海海关、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等行政管理部门对临港新城内企业的日常行政管理;
(六)负责为临港新城内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
(七)完成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五条第五条(公共事务的管理)
管委会负责临港新城有关行政事务的归口管理。
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等事项外,本市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涉及对临港新城内的行政管理事项,应当征求管委会的意见。
管委会应当会同市工商局、市质量技监局、市财政局、市国家税务局、市地方税务局、市劳动保障局、市人事局、市公安局等行政管理部门和南汇区人民政府,在临港新城内设立相应机构,提供“一门式”服务,并履行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责。
南汇区人民政府具体负责临港新城的财政、税务、工商、公安、劳动保障、文化、教育、卫生、市容环卫、民政、司法行政、计划生育及农村和社区等公共事务管理。
第六条第六条(规划)
临港新城总体规划的编制,应当根据国家和本市经济发展战略与城市总体规划,体现临港新城与洋山深水港联动发展的要求。
临港新城总体规划由市规划局会同管委会、南汇区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临港新城专业系统规划由管委会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经市规划局综合平衡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管委会应当根据本市经济发展战略和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临港新城总体规划,会同南汇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临港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市规划局审批后组织实施。
临港新城规划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由管委会按照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负责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七条第七条(土地出让及管理)
管委会应当根据临港新城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土地储备方案,并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进行报批。南汇区人民政府通过与管委会联合组建的土地储备机构储备土地,并委托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展公司)、上海港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城公司)进行前期成片开发和管理。
临港新城内企业、机构需要使用土地的,应当与发展公司、港城公司签订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并向管委会办理有关手续。
南汇区人民政府负责动迁管理。
第八条第八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临港新城内道路交通、通讯、园林绿化、供水、污水处理、能源供应等城市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报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投标等日常工作,由管委会管理。
第九条第九条(建设工程管理)
临港新城内建设工程项目的报建、勘察、设计、施工招标投标等日常工作,由管委会管理,并负责监督抽查。
除大型安装工程外,临港新城内属于市管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监督,由管委会管理,并负责监督抽查。
管委会应当将本条第一款、第二款中规定进行的建设工程审批管理的结果,报市建委备案。
第十条第十条(项目审批)
管委会对下列进入临港新城的外资项目进行审批、审核和确认,并报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一)审批属于国家鼓励类且不需要国家综合平衡的项目;
(二)审批投资总额在3000万美元以下的允许类项目;
(三)审批本条第(一)项和第(二)项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的变更。
管委会应当对进入临港新城的内资项目进行审批和管理,并将结果报本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企业的设立)
在临港新城内设立企业,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审批手续。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前置审批的事项,由本市有关部门实行集中办理,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成前置审批手续。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企业和项目认定)
临港新城内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集成电路企业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认定,由市科委、市信息委及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机构等委托管委会统一进行,实行“一门式”受理。管委会按照坚持认定标准和提高效率、简化程序、方便企业的原则开展认定工作,并将认定结果报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机构备案。
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机构对管委会的认定和发证工作进行监督;对不符合标准或者要求的认定结果,有权予以撤销。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优惠待遇)
在临港新城内的企业和项目,经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机构或者管委会认定,可以享受下列国家和本市有关的优惠政策:
(一)鼓励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及技术进步的各项优惠政策;
(二)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各项优惠政策;
(三)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
(五)鼓励投资和改善投资环境的其他相关政策。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吸引人才和简化出国手续)
鼓励国内外专业人才到临港新城内从事工程建设、企业经营、科研项目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引进人才可以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办理户籍或者《上海市居住证》。
简化临港新城内有关人员因公出国、出境的审批手续,对因业务需要经常出国、出境的人员,可以实行“一次审批、多次有效”的出国审批办法或者办理一定时期内多次往返香港、澳门的出境手续。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提供相关的服务)
管委会应当通过完善中介服务体系,为企业、机构提供人才、劳务、财务、会计、金融、保险、专利、法律、公证等各类中介服务。
管委会可以依法设立报关、报检等机构,为企业、机构提供对外贸易方面的服务。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评比活动)
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单位要求临港新城内企业参加评比活动,应当事先征求管委会的意见。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政务公开和投诉)
管委会应当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将涉及审批事项的依据、内容、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予以公示。
申请人要求管委会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管委会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临港新城内企业认为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行为不符合本办法规定,或者其应当享受的优惠待遇未落实的,可以向管委会投诉。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实施日期)
本办法自2004年2月1日起实施。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2008修正)(2003年12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
【发布单位】上海市
【发布文号】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4号 【发布日期】2008-07-03 【生效日期】2008-07-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2008修正)
(2003年12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发布根据 2008年7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
第4号修正)
第一条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规范临港新城的管理,促进临港新城的建设和发展,根据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政策,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区域)
上海临港新城(以下简称临港新城)由中心区(主城区)、主产业区、综合区、重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和临港物流园区奉贤分区等组成。中心区(主城区)、主产业区、综合区、重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北至大治河,西至A30高速公路―南汇区界,东、南至规划海岸线围合区域;临港物流园区奉贤分区北至浦东铁路四团站(平安站)预控制用地,西至三团港接规划两港大道接中港,东至奉贤南汇区界,南至杭州湾。
第三条第三条(发展方向)
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临港新城应当建成以现代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以高附加值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集先进制造、现代物流、海洋科技、研发服务、出口加工、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海滨城区。
鼓励临港新城在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成为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综合性试验区。
第四条第四条(管委会及专项资金)
本市设立上海临港新城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管委会是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如下职责:
(一)制订、修改、实施临港新城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和行政管理的具体规定;
(二)接受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委托,负责临港新城内投资和开发建设等项目的审批;
(三)负责临港新城内基础设施和建设工程的行政管理;
(四)负责临港新城内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认定;
(五)协调上海海关、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等行政管理部门对临港新城内企业的日常行政管理;
(六)负责为临港新城内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
(七)完成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本市设立临港新城专项发展资金,用于支持临港新城内的开发、建设和发展。专项发展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管委会等部门另行制定。
第五条第五条(公共事务的管理)
管委会负责临港新城有关行政事务的归口管理。
管委会应当会同市工商局、市质量技监局、市财政局、市国家税务局、市地方税务局、市劳动保障局、市人事局、市公安局等行政管理部门和南汇区人民政府、奉贤区人民政府,在临港新城内设立相应机构,集中办理相关行政事务,并履行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责。
南汇区人民政府、奉贤区人民政府负责临港新城所辖区域的财政、税务、工商、公安、劳动保障、文化、教育、卫生、市容环卫、民政、司法行政、计划生育及农村和社区等公共事务协调和管理。
第六条第六条(规划)
临港新城总体规划的编制,应当根据国家和本市经济发展战略与城市总体规划,体现临港新城与洋山深水港联动发展的要求。
临港新城总体规划由市规划局会同管委会、南汇区人民政府、奉贤区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临港新城专项规划由管委会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经市规划局综合平衡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七条第七条(土地开发及房屋拆迁管理)
管委会应当根据临港新城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土地储备方案,并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报批。南汇区人民政府、奉贤区人民政府与管委会联合组建土地储备机构储备土地,并由其委托的单位组织前期开发和管理。前期开发工程的实施单位,应当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
南汇区人民政府、奉贤区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房屋拆迁的规定,负责拆迁管理工作。
第八条第八条(建设工程管理)
临港新城内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竣工备案等日常工作,由管委会管理。
除大型安装工程外,临港新城内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由管委会监督检查。
第九条第九条(行政许可的委托实施)
管委会接受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委托,在临港新城内实施下列行政许可事项:
(一)外资主管部门委托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的审批;
(二)发展改革等部门委托的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
(三)规划管理部门委托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审批及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
(四)除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建设项目占用未利用地外,土地管理部门委托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划拨、出让等建设项目供地的预审;
(五)建设管理部门委托的建设工程报建、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审批;
(六)市政工程管理部门委托的临时占用道路、挖掘道路、超限车辆通过桥梁、依附桥梁架设管线、桥梁安全保护区和占用人行道设置设施的审批;
(七)绿化管理部门委托的迁移、砍伐树木和临时使用公共绿地的审批;
(八)水务管理部门委托的有关市管河道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和供排水的审批;
(九)民防管理部门委托的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的审批;
(十)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委托的行政许可事项。
前款行政许可事项委托的具体内容,由管委会与有关部门在委托书中予以明确。管委会对依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情况应当报送委托的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委托的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管委会实施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十条第十条(协调执法检查)
除本办法第八条、第九条规定的建设工程管理和行政许可事项外,管委会应当协调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定程序,在临港新城内履行行政执法职责。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企业的设立)
在临港新城内设立企业,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审批手续。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前置审批的事项,由本市有关部门实行集中办理,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成前置审批手续。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企业和项目认定)
临港新城内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认定,由市科委、市信息委及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机构等委托管委会统一进行,实行“一门式”受理。管委会按照坚持认定标准和提高效率、简化程序、方便企业的原则开展认定工作,并将认定结果报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机构备案。
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机构对管委会的认定和发证工作进行监督;对不符合标准或者要求的认定结果,有权予以撤销。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优惠待遇)
在临港新城内的企业和项目,经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机构或者管委会认定,可以享受下列国家和本市有关的优惠政策:
(一)鼓励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及技术进步的各项优惠政策;
(二)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各项优惠政策;
(三)鼓励软件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
(五)鼓励投资和改善投资环境的其他相关政策。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吸引人才和简化出国手续)
鼓励国内外专业人才到临港新城内从事工程建设、企业经营、科研项目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引进人才可以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办理户籍或者《上海市居住证》。
简化临港新城内有关人员因公出国、出境的审批手续,对因业务需要经常出国、出境的人员,可以实行“一次审批、多次有效”的出国审批办法或者办理一定时期内多次往返香港、澳门的出境手续。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提供相关的服务)
管委会应当通过完善中介服务体系,为企业、机构提供人才、劳务、财务、会计、金融、保险、专利、法律、公证等各类中介服务。
管委会可以依法设立报关、报检等机构,为企业、机构提供对外贸易方面的服务。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评比活动)
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单位要求临港新城内企业参加评比活动,应当事先征求管委会的意见。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政务公开和投诉)
管委会应当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将涉及审批事项的依据、内容、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予以公示。
申请人要求管委会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管委会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临港新城内企业认为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行为不符合本办法规定,或者其应当享受的优惠待遇未落实的,可以向管委会投诉。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实施日期)
本办法自2004年2月1日起实施。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上海市临港实验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上海市临港实验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2015年是临港实验中学建校的第一年,针对学生生源较少、全新起点的现状,学校坚持教育均衡,确立“参与体验、合作分享”的办学理念;坚持人本操作,规范精细管理,注重细节,重视教育积累,注重体验,重视活动育人,注重合作,重视家校沟通。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一、师德师风建设
1、学习并践行临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职工文明礼仪规范。
2、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学生、予以信任,逐步形成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
3、在教师中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期末开展教师主题论坛,鼓励教师想办法、出策略,共同分享,转变思路。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
1、以专家导师团为依托,开展青年教师带教学习。学校聘请原徐汇区的四位退休教研员为导师团,每月来校听课带教;每周六下午世外英语老师带教指导SBS教学,其余学科不定期上门指导和通过网络进行辅导。
2、校本研修,扎实开展。开学至今每位教师开了校公开课,学校组织听课和研课活动5次,并下发校本学习资料。建立团队合作分享的机制,营造头脑风暴分享智慧的教研氛围。
3、以“ISCHOOL”为平台,学习制作微课。学校微课分为两大系列,考试科目主要用于给学生预复习,其余科目重在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科学习兴趣。同时也是提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良好载体,每位教师每周制作2个微课。学校组织了微课专题技术培训和学习3次,交流分享1次,12月通过平台正式发布。
三、学生养成教育
1、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开展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加强文明问候礼仪、上课发言礼仪等基本礼仪训练,形成学生基本礼仪规范,做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在学校营造遵守校纪校规、做文明现代学生的良好氛围。结合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在学校积极倡导中华传统美德;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在走廊上安置了8个宣传栏,以艺术海洋,英 语天地,创意科技,成长之路,安全卫生,心灵之窗,阳光体育为主题,每月一期,中英文对照的宣传内容是学校对学生开展的各项教育和活动一张名片。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在预初学生中开设了心理课,为每位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每周安排午会课进行宣传,初步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开辟了心理图书角,配备了心理活动室和仪器设备。为教师进行了一次心理知识分享会,为家长开展了青春期心理和爱与管教的家长学习会。
4、加强学生爱校爱国教育。建立学校与学生之间经常性的沟通,让学生及时了解学校发展的愿景,并通过各种激励手段帮助学生明确个人发展的目标;通过广播操评比和大课间各项小型体育比赛等活动,展现学生良好精神面貌;通过纪念抗战、联合国日、教师节等建立对国家对学校的信心和感情。
5、加强家校联系。密切与家长的沟通联系,班主任建立了家长微信群,建立了班级家委会,学校开发O365家校沟通平台,每月开展一次家长学校,印发了《临港实验中学家长读本》,12月底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以实现家校之间更好地联动。
四、课程与教学
1、加强英语课程及师资队伍建设:探索牛津和SBS双教材的教授和学习策略方法;每天上午10分钟英语早读,午会课加强学生听力训练,聘请外教每周2节口语课,在学校开展为期1个月的《More English More Fun》的英语节。
2、加强拓展型课程建设。本学期开设了4门拓展课程,分别为《EQ武功秘籍》、《趣味七巧板》、《艺术家的植物学》和《竹笛情韵》。
3、以STEM为方向,加强学科统整。在主题班会教育、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英语节、阅读节等活动中围绕一个主题多学科融合,创新思维。
4、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抓好教学五环节(备课、授课、作业、测试、提高与补缺补差),教导处定期对各环节进行检查、有督促、有反馈。本学期在课堂授课、测试命题、考试监考与作业布置四个方面制定相应的检查评价与辅导。
5、教导处及时把握教师的教学情况:9月底和期末各开展一次开展学生问卷调查,对教师教育教学情况做好统计分析,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6、落实学生的学习常规建设,尤其是学生上课笔记的要求、学生上课主动参与积极发言的要求、学生课后作业及错题整理的情况,各学科要有笔记要求和 2 错题整理的规范及要求。
7、使用考试质量分析系统,做好各级考核工作,及时汇总和反馈,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数据依据。
五、其他工作
1、体育大课间活动。认真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每天半小时的师生大课间活动,分为室内和室外共8个运动项目,由教师带领,每周学生轮换进行;在微课中有系统地介绍奥运各项体育项目的规则;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工作,力争控制近视眼新发病率,提升学生的体能素质和健康水平。
2、安全教育不松懈。学校在9月和11月分别进行了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学校制定了各项安全预案,并组织教师学习;制定了火灾等逃生路线并进行了演练;邀请消防队官兵上门宣传,每位教师和学生都学习使用灭火器材。
3、做好安全台账。教导处和总务处半学期检查一次学校专用教室设施设备安全和使用规范,所有专用室的制度上墙,并及时做好学校各类小修小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严格外来人员的出入登记制度。
4、卫生健康促平安。除学生卫生习惯和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测试外,卫生室每天进行学校晨检和直饮水消毒,发告家长书和播放视频教育预防传染病。
5、民主集中,依法治校。每月召开一次校务会议,每两周召开行政会议,讨论决定学校重大工作,重视学校宣传、接待等各项工作规范和流程建设,聘请了法律顾问,落实了法治校长。
上海市临港实验中学
2015年12月
第五篇:开发建设临港新城的源动力
开发建设临港新城的源动力
----港城集团创建学习型团队纪实
临港新城,一座面向21世纪的新城的崛起是从2002年起步的。当建设者的脚步跨越到2010年的时候,这座新城的开发建设到了一个需要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由基础设施向城市功能的转换,无论是新城发展需要加快转型,队伍的适应能力更需要一个质的提高。
开发需要我们学习,建设需要我们提高。大行学习之道,大兴学习之风,打造一支学习型、高素质的建设者队伍,这不仅是加强团队建设的需要,更是开发建设临港新城开发建设的源动力!
一、为什么要学习-----要使团队的每一个成员成为“专门家”、成为某一个领域的“特种兵”,集合起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为港城再创辉煌做出贡献。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在临港新城调研之后提出了一个要求:“临港要做一个领先型的城市,没有目标可循,就是要做成别人的目标,集各大城市优点于一身。”
领先型城市的建设,面对的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要把这座新城建设成为“别人的目标”,面对的是没有成功的样板可以模仿。要“集各大城市优点于一身”,就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在开发中摸索,在建设中学习。担负着开发建设重任的港城集团肩上的担子不轻啊。这支队伍的能力强不强,水平高不高事关这座未来之城的成败荣辱。
当我们还在激烈地争论着如何进行城市功能开发、怎样进行项目落地的规划时,港城集团党委做出了一个令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但又立刻感受到意义深远的决定-----在港城集团开展创建学习型团队的建设!一个新的城市建设涉及到的功能涵盖了生活的所有方面。从生活必须的住房、出行、吃饭以及煤、电、水、气,到学校、医院、酒店、办公、通讯、消防等等,数不清的项目需要开发建设。对于一支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了胜仗的队伍,转而向新的领域进发的时候,明显地感受到自身的知识与技能有些力不从心。但港城集团干部员工自身具备的高学历的优势,为打胜新的战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委书记顾晓鸣意味深长地提出了一个学习的“方案”:围绕着开发建设的任务,在学习中每位干部和员工分工,掌握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家企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律,研究、探索可供临港新城学习借鉴的建设实践和经验;掌握一个领域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法律知识。我们团队的每一个成员成为某一方面的“专门家”、成为某一个领域的“特种兵”,就能够集合起大家的智慧和力量。这样,我们团队的力量将被无限地放大,形成一支具备较强知识水平和开发能力的队伍。
党委三年创建学习型团队的决定在港城集团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各党支部、各个部室、各个直属公司纷纷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学习计划。这些学习的计划突出的特点是紧密与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临港新城要建造起24个小区,房地产的发展成为这座新城功能开发的重中之重。担负着临港新城房地产开发的房产公司一面加快开发介绍,一面着手学习研究世界各国和国内在新建城市的房地产领域里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研究和跟踪房地产领域里领军企业的现状、发展;学习研究国家的房地产法律、法规以及行业发展动向等。房产公司党支部把这些学习任务放在与建设任务同等重要的位置,有专题研究学习,有详尽学习计划,有认真检查交流。
学习带来的成果是令人欣喜的。上海海港新城房地产有限公司响亮地提出了走低碳建设实践之路。他们把临港新城商品房项目“滴水湖馨苑”作为实践的示范。召开“上海浦东临港新城低碳实践研讨会”。编制临港新城低碳实践具体方案,确定临港新城低碳实践的第一个项目正式落地。从低碳理念的学习到低碳项目的实践,房产公司员工在自身的实践中切切实实感受到学习型团队创建带来的好处。当房地产市场面临着宏观调控的严峻形势时,房产公司沉着应对,把房地产形势回顾及市场展望作为学习的主题,发动全体干部员工提建议、想对策、出主意,结合临港新城“滴水湖馨苑”开盘销售情况及宏观、微观因素,对后市基本特征做分析展望。从全国到上海,再分析临港新城;从宏观经济走向到行政调控政策走向;从上海房地产下半年供、求关系分析到上海楼市预判等等。一次次分析就是一次次学习研究。由此提出了一条条对策和措施。
世界各国在新城开发中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教训;营销新城与新城品牌的建立、推销、传播以及提升新城城市竞争力等问题;世界各国和国内湖泊与城市的关系问题;开发和管理城市湖泊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国内外拓荒性城市的建设管理的先进经验与教训;国内外在新城建设中土地管理、开发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教训;国内外大型酒店的管理及营销的策略等等。一个个学习研究的课题在各个部室、直属公司展开。
二、怎样开展学习-----带着在临港新城开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困难、矛盾,主动去学习。以组织保证学习、以示范带动学习、以培训引导学习、以考核促进学习。
将学习的心得、体会转化为指导和创新工作的成果,是港城集团开展创建学习型团队始终追求的目标。学习型团队的创建需要的是机制保障。
在港城集团,每年两次的务虚研讨会被大家戏称为“头脑风暴”。“破坏与创新—美利坚式的发展道路”、“西班牙毕尔巴鄂城市研究”、“物联网—智慧、健康之都的核心”、“创新的灵魂—苹果公司研究”、“华侨城旅游地产对临港新城开发的启示”„„这一个个主题学习研究,使广大干部员工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能力,拓宽了开发建设思路,起到了很好的学习实效。近三年来,港城集团召开了5次大型专题研讨会。学习与研究产生了火花,经过研讨会上“头脑风暴”,形成了未来之城发展的思路。
在港城集团,建立了带着急需解决的课题展开学习研讨的机制。临港新城的低碳实践如何展开?在干部员工的学习研讨基础上,专门召开了论坛。来自国家住建部、市发改委、建交委、规划局的专家积聚一堂为临港新城出谋划策。如何实践严格控制碳排放指标、合理规划能源供应方式、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等,学习在深化,研讨在深入,思路在升华。像这样的论坛式学习研讨还有如何在临港新城利用好海洋能源资源?如何规划好建设好临港新城的桥梁?如何保持滴水湖水质安全等等。三年来这样“借助外脑”结合实际的学习论坛举办了5场。每一次的学习研讨成果都在转换为具体的行动。
学习型团队的创建需要的是创新方式。
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具有潜移默化的积累,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也需要在学习的方式上有所创新。在港城集团,创新了通过干部学习解读、交流学习心得的方式。党委组织学习解读《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如何使《若干规定》中原则性很强的39个“不得”的行为,成为干部们的自觉行动,真正做到入脑入耳?照本宣科、死记硬背都不是好的学习方式。经过研究,采用在每两周一次的工作例会上,安排2名干部进行交流解读。每人每次解读2个“不得”。从“不得”做的事情的具体规定入手,结合廉政的相关规定和有关的案例来解读。有政策的解读,也有案例的分析;有原因的分析,也有需要记取的教训等。每次解读都采用ppt的方式配合解读。学习解读《若干规定》成为港城集团工作例会开始前的一个“固定节目”。干部们反映,采用这样的学习解读的办法,使这些必须贯彻执行的条文,在理解上更加通俗易懂。这些原则性很强的规定,是有着丰富具体的内涵要求的。每次牢牢记住两条,日积月累就能够详细清晰地记住这些规定,对于自身的帮助很大。
今年,市委市府主要领导春节过后工作视察的首站就来到了临港新城,对临港新城未来五年的开发建设提出了要求。为准确把握临港新城发展的总体定位,党委立即组织开展了《抓住发展机遇,加快港城建设》的学习解读活动,将市、区领导讲话和重要会议中与临港发展相关的内容浓缩成16个主题,分别由集团中层以上干部进行分析学习解读,力争通过解读,明确目标任务,促进开发建设。
学习型团队的创建需要的是开拓视野。
临港新城是一座未来之城。建设这样一座面向未来的新城需要有开阔的视野,需要集国内外一切先进的经验来建设好这座新城。视野,就是一种眼光。而这样的眼光是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不仅仅是坐在家里苦读,更需要走出去学习。在创建学习型团队活动展开后,港城集团党委每年都安排好外出学习考察的计划,有针对性地去学习、去取经。
未来的临港新城要建成一座低碳节能、可持续发展的新城。带着需要,港城集团领导带队去长沙远大集团参观考察。带着问题与远大集团、远大空调设备、空品科技、能源利用、可建科技等管理团队就低碳节能、可持续发展、能源站建设、智慧之城建设、项目合作等课题进行深入、广泛和细致的交流探讨。考察了远大集团的办公区域、生产厂房、机组设备、样板房和智能化监控机房,被远大集团多年来的技术发展、节能减排理念的推广和实践和企业文化建设成就所感染。通过学习考察,对低碳建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拓展了新思路,为临港新城城市低碳实践的合理定位、科学决策和技术的优化完善有了更加清晰的发展方向。
几年来,港城集团中层以上干部每年至少有一次外出学习考察。每年安排一次全体员工的“红色之旅”,结合使命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每年港城集团的工作会议轮流安排到上海的郊区新城,既讨论工作,又参观考察新城建设的先进经验。多管齐下,多种渠道,使港城集团的学习型团队创建活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三、学习给我们带来什么-----凝聚人心,内强素质,学习与工作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要有理论的高度和深度,也要有推进工作的广度和力度。打造一支富有一定理论素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有着较强的新城开发建设能力的团队。
创建学习型团队的三年,在港城集团形成的是“敢挑重担的勇气、艰苦奋斗的豪气、坚持真理的正气、探索创新的锐气、合作共事的大气、育人用人的胆气”。
在学习中,港城集团做到了“有主题有计划、有思考有研究、有问题有分析、有理念有实践、有继承有创新”。
每年,党委中心组的学习专门拟定是个专题。这些学习专题紧扣临港新城的开发建设,有思考、有提示、有研究、有参考。学习的方式有集体研读、专题讨论,也有自学研究、个别交流。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在全体干部学习会上做到带头解读、带头交流、带头谈学习思考中的体会,在学习中做表率、当模范。带着问题,学习研究,知识共享,实现创新----港城集团创建学习型团队的步伐迈开了。由此带来的是一发而不可停息的学习氛围。每两周的工作例会上,各个部室和直属公司在汇报工作时,把学习的体会进行交流;各个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上,布置、汇报、交流学习的体会成为主题;“七•一”期间党委向每一位党员发送纪念的礼物是学习的书籍;中心组学习的专题成为全体干部共同讨论的议题;从读《苦难辉煌》到《中国共产党历史》,从读世博会经验介绍到新城开发的经验与教训等等,读书在港城集团形成了一种浓浓的氛围„„。
在港城集团的每一个部室、直属公司带队的干部们,个个都选择了自己学习研究的课题。既要与主管的工作结合,又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既要成为学习的标杆,又要当好实践的排头兵。
原港城集团规划部副经理、现任滴水湖公司副总总经理的翁慧俐同志,根据临港新城交通规划的现状与要求,选择了“自行车租赁系统”这一研究课题。她整理国内外相关资料,对于目前上海已稍有雏形的自行车租赁系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了解到张江和闵行已有了不错的示范效应,她冒着酷暑对相关政府部门、实施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她与临港区域内入驻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联系,走访了目前构成临港地区常住人口主要来源的海事大学、海洋大学等单位,了解学生与教职员工的实际需求,对临港地区的自行车租赁系统进行了初步规划,形成了几万字的研究报告,对临港新城健康之都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实践意义。
在编制港城集团“十二•五”规划,党委组织中层以上干部进行了“十二•五规划学习解读活动”。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对港城集团未来五年的发展和临港新城主城区“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针对临港新城主城区应该发展什么产业的课题,党委组织了产业发展学习研讨活动,围绕产业发展,每个党员根据自学成果提出了许多主城区产业发展的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
在学习型团队的活动中,有着主力军称号的共青团员们始终活跃在活动的前列。他们根据党委的要求,组织了读书活动,开展了学习解读《六个怎么办?》活动,进行“我为临港新城开发建设献一计”的ppt大奖赛,结合团队精神的培育开展野外拓展训练等等。
根据临港新城开发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组织党员、干部员工进行学习考察活动。通过出国考察,学习先进国家的城市开发理念,利用图片视频等丰富形式形成了大量的考察报告,为临港新城的开发提供了众多有益的火花;通过考察国内各类新能源产业基地,实地了解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最新的绿色能源技术,为临港新城“绿色之都”建设提供技术借鉴。
《临港新城产业发展研讨会成果汇编》、《“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政从业若干规定)解读汇编》、《浦东新区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学习材料汇编》等汇集干部员工学习体会的小册子在展
示着港城集团学习型团队活动开展后的点滴。在这些汇编成册的成果面前,港城人没有满足,他们还在继续前行,因为港城的建设是持续不懈的,学习将是永无止境的。
学习型团队活动凝聚起开发临港新城的一个共识:将临港新城建设成为绿色之都、智慧之都、健康之都!学习型团队活动形成了建设临港新城的一个共识:建设城市,发展产业,集聚人气,培育文化,营造环境。
港城集团的学习活动融入在实践中,已经在临港新城未来的开发建设中结出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