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新城的主题规划与开发5篇

时间:2019-05-13 10:39: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临港新城的主题规划与开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临港新城的主题规划与开发》。

第一篇:临港新城的主题规划与开发

临港新城的主题规划与开发

A.背景介绍:上海临港新城距上海市区50公里,规划面积296.6平方公里(现扩展为311.6平方公里,相当于3/1个香港,或者20个澳门的面积),是洋山深水港的配套工程之一,于2003年11月30日正式启动。由主城区、重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主产业区、综合区5个功能区域组成的临港新城,依托洋山国际深水港、浦东国际航空港的区位优势,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功能区,在上海新一轮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也是未来上海中心城区的重要辅城。蓝图中的临港新城,将是一座集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研发服务、出口加工、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海滨城区。

B.临港新城总体规划:未来临港新城是依托集装箱国际深水枢纽港、国际航空枢纽港和国家级现代装备业园区,充分体现新世纪上海建设水平、相对独立、功能完善的综合性滨海新城;是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高度协调发展的魅力都市、碧水蓝天绿树环抱的生态城市、提供24小时活动的活力都市。旅游景点,风光无限:海港新城分为主城区和产业区(包括主产业区、重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和综合区)。1)主城区是以5.6平方公里的滴水湖为中心的城市综合生活服务区,规划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湖中点缀着三座岛屿(星级酒店商务工作之岛,娱乐休闲主题公园之岛、游艇码头体育活动之岛),沿湖以环状、放射状的形式向外扩展,形成城市生活环带、城市公园景观环带和都市居住生活环带,居住人口80万人。2)产业区是以产业开发为主的功能区块,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面积约为12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近50万人。产业区是现代装备制造业的主体部分,并以现代装备产业、出口加工和高科技产业为核心,其中重装备产业区和物流园区是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重要依托,是集仓储、运输、加工、贸易、保税、临港工业、分拨、增值和国际商贸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经贸平台。

C.临港新城的发展基于3个要素:(1)海洋。临港新城坐落于东海之滨,海滩长19 km,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和独特的海塘地貌,紧邻东海大桥和洋山港,拥有第1个国家级航海博物馆中国航海博物馆、第1个海上风力发电场等海洋科普基地.(2)新城。在芦潮港南汇嘴东滩上崛起,由德国汉堡设计师设计,完全从“1张白纸”的平地,建设起1个相对独立、功能完善的港、路、桥、区、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全新的滨海城市.滴水湖为其核心,整个城市呈环状向四周扩散.(3)港口。依托洋山集装箱国际深水枢纽港和浦东国际航空枢纽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现代装备产业为主体的国家级现代制造业基地、以物流产业为核心的国际生产服务业枢纽和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城市生活服务业集聚区。

D.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形象定位:基于临港新城的总体规划以及发展要素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再者以航运为基调的城市区划相对较少的一种超强的定位策略,主题可以定位为“航运之韵,魅力新城”。

E.临港新城形象塑造方法:

(一)传统宣传材料:1)除了传统的形象塑造手法:拍摄以临港新城的自然风景以及人文风情的CD集;设计发行或者赠送风光系列明信片、画册等;唱响主题曲的形式,将临港新城知名度打响。2)利用网络的新型营销方法,将微博、博客、微电影等新形式结合起来。3)设立专业的公关团队,对临港新城的旅游产品营销以及推广进行策划。

(二)旅游形象识别系统:可以采用社会征集logo的方法,设计出与临港新城主题定位“航运之韵,魅力新城”相一致的旅游标志,比如船帆的律动的背景下,一家老小正愉快的感

受生活。旅游口号可以是:夭夭临港,灼灼生活。

(三)节庆及公关活动,利用南汇每年三、四月间都要举办桃花节,宣传和推广临港新城。

F.主打产品—体现航海之韵:

(1)2008年9月,上海海事大学、海洋大学两所大学搬迁临港新城,2.6万名师生员工成为第一批新城居民。可以发展校园旅游,感受以海事、海洋为方向的专业院校氛围。

(2)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即将建成开馆,是我国首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航海博物馆,位于上海临港新城,临近上海海事大学和上海海洋大学。博物馆占地面积2483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6434平方米,工程于2006年10月8日动工兴建,原计划2009年7月全面建成开放。占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将是亚洲最大的航海博物馆.(3)目前世界最大的城市景观人工湖——滴水湖。滴水湖中还有北岛、西岛、南岛3个小岛。北岛被称为“娱乐之岛”,位于滴水湖的北面,是三岛中最大的一座,占地约23.5万平方米。根据计划,北岛上将建设一个有海洋特色的游乐园,其中涵盖水世界、绿洲、游戏隧道、蓝鲸表演艺术中心等;西岛占地约6万平方米,定位为商务和旅游住宿,其中将规划建设临港新城标志性的两幢高星级酒店;南岛占地约14万平方米,规划为水上休闲娱乐岛,规划建设游艇俱乐部、游艇港湾等设施,南湖将形成具有举办大型国际水上运动赛事能力和健身娱乐的水上运动休闲中心。

(4)东海大桥:参观洋山深水港的必经通道是东海大桥。东海大桥是中国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桥,全长32公里,桥宽 31.5 米,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跨越杭州湾北部海域,连接上海南汇区芦潮港镇与浙江嵊泗的小洋山岛。2座大跨度的海上斜接桥、4座预应力连续梁桥,大量的非通航孔桥以及连接两个岛屿之间的一条海堤。大桥全线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5)洋山深水港区:位于杭州湾口外的浙江省嵊泗崎岖列岛,由大、小洋山等数十个岛屿组成,是中国首个在海岛建设的港口。洋山港西北距上海市南汇芦潮港约32公里,南至宁波北仑港约90公里,向东经黄泽洋水道直通外海,距国际航线仅45海里,是距上海最近的深水良港。

G.临港新城的功能分区—社区—吸引物式布局的模式。基于主打产品还是比较丰富,但是分布比较分散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社区—吸引物式布局的模式,可以南汇大学城为中心社区(因为以学校为依托的社区在基础建设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加大建设力度,使之符合整体的旅游发展要求),学校、医院、商务办公楼、中高档商品房、酒店、休闲娱乐等项目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中;四个分城区也正在加快建设以商业服务、职工公寓、文化中心、培训中心、娱乐休闲等服务配套设施。在旅游线路上可以采取东海大桥-洋山—滴水湖—航海博物馆—海事、海洋大学的游览线路,将整个具有航运之韵的景点一气呵成的感受完毕之后,可以辅之以上海鲜花港、上海滨海森林公园、南汇桃花等景点,感受魅力新城的恬静与优雅。

H.结论:临港新城可围绕“航运之韵,魅力新城”的形象定位,以“夭夭临港,灼灼生活”的口号,以“港区”建设为背景,以建设现代化综合型滨海城市为依托,以水景观为龙头,以生态环境和海洋文化为亮点,与新兴滨海城区物质景观实体的建设和旅游产品的设计相统合,使得临港新城成为旅游者向往的休闲度假目的地。

第二篇:开发建设临港新城的源动力

开发建设临港新城的源动力

----港城集团创建学习型团队纪实

临港新城,一座面向21世纪的新城的崛起是从2002年起步的。当建设者的脚步跨越到2010年的时候,这座新城的开发建设到了一个需要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由基础设施向城市功能的转换,无论是新城发展需要加快转型,队伍的适应能力更需要一个质的提高。

开发需要我们学习,建设需要我们提高。大行学习之道,大兴学习之风,打造一支学习型、高素质的建设者队伍,这不仅是加强团队建设的需要,更是开发建设临港新城开发建设的源动力!

一、为什么要学习-----要使团队的每一个成员成为“专门家”、成为某一个领域的“特种兵”,集合起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为港城再创辉煌做出贡献。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在临港新城调研之后提出了一个要求:“临港要做一个领先型的城市,没有目标可循,就是要做成别人的目标,集各大城市优点于一身。”

领先型城市的建设,面对的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要把这座新城建设成为“别人的目标”,面对的是没有成功的样板可以模仿。要“集各大城市优点于一身”,就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在开发中摸索,在建设中学习。担负着开发建设重任的港城集团肩上的担子不轻啊。这支队伍的能力强不强,水平高不高事关这座未来之城的成败荣辱。

当我们还在激烈地争论着如何进行城市功能开发、怎样进行项目落地的规划时,港城集团党委做出了一个令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但又立刻感受到意义深远的决定-----在港城集团开展创建学习型团队的建设!一个新的城市建设涉及到的功能涵盖了生活的所有方面。从生活必须的住房、出行、吃饭以及煤、电、水、气,到学校、医院、酒店、办公、通讯、消防等等,数不清的项目需要开发建设。对于一支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了胜仗的队伍,转而向新的领域进发的时候,明显地感受到自身的知识与技能有些力不从心。但港城集团干部员工自身具备的高学历的优势,为打胜新的战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委书记顾晓鸣意味深长地提出了一个学习的“方案”:围绕着开发建设的任务,在学习中每位干部和员工分工,掌握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家企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律,研究、探索可供临港新城学习借鉴的建设实践和经验;掌握一个领域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法律知识。我们团队的每一个成员成为某一方面的“专门家”、成为某一个领域的“特种兵”,就能够集合起大家的智慧和力量。这样,我们团队的力量将被无限地放大,形成一支具备较强知识水平和开发能力的队伍。

党委三年创建学习型团队的决定在港城集团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各党支部、各个部室、各个直属公司纷纷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学习计划。这些学习的计划突出的特点是紧密与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临港新城要建造起24个小区,房地产的发展成为这座新城功能开发的重中之重。担负着临港新城房地产开发的房产公司一面加快开发介绍,一面着手学习研究世界各国和国内在新建城市的房地产领域里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研究和跟踪房地产领域里领军企业的现状、发展;学习研究国家的房地产法律、法规以及行业发展动向等。房产公司党支部把这些学习任务放在与建设任务同等重要的位置,有专题研究学习,有详尽学习计划,有认真检查交流。

学习带来的成果是令人欣喜的。上海海港新城房地产有限公司响亮地提出了走低碳建设实践之路。他们把临港新城商品房项目“滴水湖馨苑”作为实践的示范。召开“上海浦东临港新城低碳实践研讨会”。编制临港新城低碳实践具体方案,确定临港新城低碳实践的第一个项目正式落地。从低碳理念的学习到低碳项目的实践,房产公司员工在自身的实践中切切实实感受到学习型团队创建带来的好处。当房地产市场面临着宏观调控的严峻形势时,房产公司沉着应对,把房地产形势回顾及市场展望作为学习的主题,发动全体干部员工提建议、想对策、出主意,结合临港新城“滴水湖馨苑”开盘销售情况及宏观、微观因素,对后市基本特征做分析展望。从全国到上海,再分析临港新城;从宏观经济走向到行政调控政策走向;从上海房地产下半年供、求关系分析到上海楼市预判等等。一次次分析就是一次次学习研究。由此提出了一条条对策和措施。

世界各国在新城开发中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教训;营销新城与新城品牌的建立、推销、传播以及提升新城城市竞争力等问题;世界各国和国内湖泊与城市的关系问题;开发和管理城市湖泊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国内外拓荒性城市的建设管理的先进经验与教训;国内外在新城建设中土地管理、开发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教训;国内外大型酒店的管理及营销的策略等等。一个个学习研究的课题在各个部室、直属公司展开。

二、怎样开展学习-----带着在临港新城开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困难、矛盾,主动去学习。以组织保证学习、以示范带动学习、以培训引导学习、以考核促进学习。

将学习的心得、体会转化为指导和创新工作的成果,是港城集团开展创建学习型团队始终追求的目标。学习型团队的创建需要的是机制保障。

在港城集团,每年两次的务虚研讨会被大家戏称为“头脑风暴”。“破坏与创新—美利坚式的发展道路”、“西班牙毕尔巴鄂城市研究”、“物联网—智慧、健康之都的核心”、“创新的灵魂—苹果公司研究”、“华侨城旅游地产对临港新城开发的启示”„„这一个个主题学习研究,使广大干部员工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能力,拓宽了开发建设思路,起到了很好的学习实效。近三年来,港城集团召开了5次大型专题研讨会。学习与研究产生了火花,经过研讨会上“头脑风暴”,形成了未来之城发展的思路。

在港城集团,建立了带着急需解决的课题展开学习研讨的机制。临港新城的低碳实践如何展开?在干部员工的学习研讨基础上,专门召开了论坛。来自国家住建部、市发改委、建交委、规划局的专家积聚一堂为临港新城出谋划策。如何实践严格控制碳排放指标、合理规划能源供应方式、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等,学习在深化,研讨在深入,思路在升华。像这样的论坛式学习研讨还有如何在临港新城利用好海洋能源资源?如何规划好建设好临港新城的桥梁?如何保持滴水湖水质安全等等。三年来这样“借助外脑”结合实际的学习论坛举办了5场。每一次的学习研讨成果都在转换为具体的行动。

学习型团队的创建需要的是创新方式。

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具有潜移默化的积累,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也需要在学习的方式上有所创新。在港城集团,创新了通过干部学习解读、交流学习心得的方式。党委组织学习解读《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如何使《若干规定》中原则性很强的39个“不得”的行为,成为干部们的自觉行动,真正做到入脑入耳?照本宣科、死记硬背都不是好的学习方式。经过研究,采用在每两周一次的工作例会上,安排2名干部进行交流解读。每人每次解读2个“不得”。从“不得”做的事情的具体规定入手,结合廉政的相关规定和有关的案例来解读。有政策的解读,也有案例的分析;有原因的分析,也有需要记取的教训等。每次解读都采用ppt的方式配合解读。学习解读《若干规定》成为港城集团工作例会开始前的一个“固定节目”。干部们反映,采用这样的学习解读的办法,使这些必须贯彻执行的条文,在理解上更加通俗易懂。这些原则性很强的规定,是有着丰富具体的内涵要求的。每次牢牢记住两条,日积月累就能够详细清晰地记住这些规定,对于自身的帮助很大。

今年,市委市府主要领导春节过后工作视察的首站就来到了临港新城,对临港新城未来五年的开发建设提出了要求。为准确把握临港新城发展的总体定位,党委立即组织开展了《抓住发展机遇,加快港城建设》的学习解读活动,将市、区领导讲话和重要会议中与临港发展相关的内容浓缩成16个主题,分别由集团中层以上干部进行分析学习解读,力争通过解读,明确目标任务,促进开发建设。

学习型团队的创建需要的是开拓视野。

临港新城是一座未来之城。建设这样一座面向未来的新城需要有开阔的视野,需要集国内外一切先进的经验来建设好这座新城。视野,就是一种眼光。而这样的眼光是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不仅仅是坐在家里苦读,更需要走出去学习。在创建学习型团队活动展开后,港城集团党委每年都安排好外出学习考察的计划,有针对性地去学习、去取经。

未来的临港新城要建成一座低碳节能、可持续发展的新城。带着需要,港城集团领导带队去长沙远大集团参观考察。带着问题与远大集团、远大空调设备、空品科技、能源利用、可建科技等管理团队就低碳节能、可持续发展、能源站建设、智慧之城建设、项目合作等课题进行深入、广泛和细致的交流探讨。考察了远大集团的办公区域、生产厂房、机组设备、样板房和智能化监控机房,被远大集团多年来的技术发展、节能减排理念的推广和实践和企业文化建设成就所感染。通过学习考察,对低碳建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拓展了新思路,为临港新城城市低碳实践的合理定位、科学决策和技术的优化完善有了更加清晰的发展方向。

几年来,港城集团中层以上干部每年至少有一次外出学习考察。每年安排一次全体员工的“红色之旅”,结合使命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每年港城集团的工作会议轮流安排到上海的郊区新城,既讨论工作,又参观考察新城建设的先进经验。多管齐下,多种渠道,使港城集团的学习型团队创建活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三、学习给我们带来什么-----凝聚人心,内强素质,学习与工作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要有理论的高度和深度,也要有推进工作的广度和力度。打造一支富有一定理论素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有着较强的新城开发建设能力的团队。

创建学习型团队的三年,在港城集团形成的是“敢挑重担的勇气、艰苦奋斗的豪气、坚持真理的正气、探索创新的锐气、合作共事的大气、育人用人的胆气”。

在学习中,港城集团做到了“有主题有计划、有思考有研究、有问题有分析、有理念有实践、有继承有创新”。

每年,党委中心组的学习专门拟定是个专题。这些学习专题紧扣临港新城的开发建设,有思考、有提示、有研究、有参考。学习的方式有集体研读、专题讨论,也有自学研究、个别交流。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在全体干部学习会上做到带头解读、带头交流、带头谈学习思考中的体会,在学习中做表率、当模范。带着问题,学习研究,知识共享,实现创新----港城集团创建学习型团队的步伐迈开了。由此带来的是一发而不可停息的学习氛围。每两周的工作例会上,各个部室和直属公司在汇报工作时,把学习的体会进行交流;各个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上,布置、汇报、交流学习的体会成为主题;“七•一”期间党委向每一位党员发送纪念的礼物是学习的书籍;中心组学习的专题成为全体干部共同讨论的议题;从读《苦难辉煌》到《中国共产党历史》,从读世博会经验介绍到新城开发的经验与教训等等,读书在港城集团形成了一种浓浓的氛围„„。

在港城集团的每一个部室、直属公司带队的干部们,个个都选择了自己学习研究的课题。既要与主管的工作结合,又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既要成为学习的标杆,又要当好实践的排头兵。

原港城集团规划部副经理、现任滴水湖公司副总总经理的翁慧俐同志,根据临港新城交通规划的现状与要求,选择了“自行车租赁系统”这一研究课题。她整理国内外相关资料,对于目前上海已稍有雏形的自行车租赁系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了解到张江和闵行已有了不错的示范效应,她冒着酷暑对相关政府部门、实施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她与临港区域内入驻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联系,走访了目前构成临港地区常住人口主要来源的海事大学、海洋大学等单位,了解学生与教职员工的实际需求,对临港地区的自行车租赁系统进行了初步规划,形成了几万字的研究报告,对临港新城健康之都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实践意义。

在编制港城集团“十二•五”规划,党委组织中层以上干部进行了“十二•五规划学习解读活动”。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对港城集团未来五年的发展和临港新城主城区“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针对临港新城主城区应该发展什么产业的课题,党委组织了产业发展学习研讨活动,围绕产业发展,每个党员根据自学成果提出了许多主城区产业发展的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

在学习型团队的活动中,有着主力军称号的共青团员们始终活跃在活动的前列。他们根据党委的要求,组织了读书活动,开展了学习解读《六个怎么办?》活动,进行“我为临港新城开发建设献一计”的ppt大奖赛,结合团队精神的培育开展野外拓展训练等等。

根据临港新城开发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组织党员、干部员工进行学习考察活动。通过出国考察,学习先进国家的城市开发理念,利用图片视频等丰富形式形成了大量的考察报告,为临港新城的开发提供了众多有益的火花;通过考察国内各类新能源产业基地,实地了解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最新的绿色能源技术,为临港新城“绿色之都”建设提供技术借鉴。

《临港新城产业发展研讨会成果汇编》、《“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政从业若干规定)解读汇编》、《浦东新区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学习材料汇编》等汇集干部员工学习体会的小册子在展

示着港城集团学习型团队活动开展后的点滴。在这些汇编成册的成果面前,港城人没有满足,他们还在继续前行,因为港城的建设是持续不懈的,学习将是永无止境的。

学习型团队活动凝聚起开发临港新城的一个共识:将临港新城建设成为绿色之都、智慧之都、健康之都!学习型团队活动形成了建设临港新城的一个共识:建设城市,发展产业,集聚人气,培育文化,营造环境。

港城集团的学习活动融入在实践中,已经在临港新城未来的开发建设中结出丰硕的成果。

第三篇: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

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

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

(2003年12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发布

根据2008年7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4号修正并重新发布)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规范临港新城的管理,促进临港新城的建设和发展,根据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政策,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区域)

上海临港新城(以下简称临港新城)由中心区(主城区)、主产业区、综合区、重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和临港物流园区奉贤分区等组成。中心区(主城区)、主产业区、综合区、重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北至大治河,西至A30高速公路─南汇区界,东、南至规划海岸线围合区域;临港物流园区奉贤分区北至浦东铁路四团站(平安站)预控制用地,西至三团港接规划两港大道接中港,东至奉贤南汇区界,南至杭州湾。

第三条(发展方向)

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临港新城应当建成以现代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以高附加值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集先进制造、现代物流、海洋科技、研发服务、出口加工、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海滨城区。

鼓励临港新城在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成为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综合性试验区。

第四条(管委会及专项资金)

本市设立上海临港新城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管委会是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如下职责:

(一)制订、修改、实施临港新城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和行政管理的具体规定;

(二)接受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委托,负责临港新城内投资和开发建设等项目的审批;

(三)负责临港新城内基础设施和建设工程的行政管理;

(四)负责临港新城内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认定;

(五)协调上海海关、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等行政管理部门对临港新城内企业的日常行政管理;

(六)负责为临港新城内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

(七)完成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本市设立临港新城专项发展资金,用于支持临港新城内的开发、建设和发展。专项发展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管委会等部门另行制定。

第五条(公共事务的管理)

管委会负责临港新城有关行政事务的归口管理。

管委会应当会同市工商局、市质量技监局、市财政局、市国家税务局、市地方税务局、市劳动保障局、市人事局、市公安局等行政管理部门和南汇区人民政府、奉贤区人民政府,在临港新城内设立相应机构,集中办理相关行政事务,并履行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责。

南汇区人民政府、奉贤区人民政府负责临港新城所辖区域的财政、税务、工商、公安、劳动保障、文化、教育、卫生、市容环卫、民政、司法行政、计划生育及农村和社区等公共事务协调和管理。

第六条(规划)

临港新城总体规划的编制,应当根据国家和本市经济发展战略与城市总体规划,体现临港新城与洋山深水港联动发展的要求。

临港新城总体规划由市规划局会同管委会、南汇区人民政府、奉贤区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临港新城专项规划由管委会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经市规划局综合平衡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七条(土地开发及房屋拆迁管理)

管委会应当根据临港新城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土地储备方案,并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报批。南汇区人民政府、奉贤区人民政府与管委会联合组建土地储备机构储备土地,并由其委托的单位组织前期开发和管理。前期开发工程的实施单位,应当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

南汇区人民政府、奉贤区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房屋拆迁的规定,负责拆迁管理工作。

第八条(建设工程管理)

临港新城内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竣工备案等日常工作,由管委会管理。除大型安装工程外,临港新城内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由管委会监督检查。

第九条(行政许可的委托实施)

管委会接受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委托,在临港新城内实施下列行政许可事项:

(一)外资主管部门委托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的审批;

(二)发展改革等部门委托的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

(三)规划管理部门委托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审批及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

(四)除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建设项目占用未利用地外,土地管理部门委托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划拨、出让等建设项目供地的预审;

(五)建设管理部门委托的建设工程报建、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审批;

(六)市政工程管理部门委托的临时占用道路、挖掘道路、超限车辆通过桥梁、依附桥梁架设管线、桥梁安全保护区和占用人行道设置设施的审批;

(七)绿化管理部门委托的迁移、砍伐树木和临时使用公共绿地的审批;

(八)水务管理部门委托的有关市管河道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和供排水的审批;

(九)民防管理部门委托的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的审批;

(十)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委托的行政许可事项。

前款行政许可事项委托的具体内容,由管委会与有关部门在委托书中予以明确。管委会对依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情况应当报送委托的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委托的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管委会实施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十条(协调执法检查)

除本办法第八条、第九条规定的建设工程管理和行政许可事项外,管委会应当协调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定程序,在临港新城内履行行政执法职责。第十一条(企业的设立)

在临港新城内设立企业,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审批手续。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前置审批的事项,由本市有关部门实行集中办理,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成前置审批手续。

第十二条(企业和项目认定)

临港新城内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认定,由市科委、市信息委及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机构等委托管委会统一进行,实行“一门式” 受理。管委会按照坚持认定标准和提高效率、简化程序、方便企业的原则开展认定工作,并将认定结果报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机构备案。

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机构对管委会的认定和发证工作进行监督;对不符合标准或者要求的认定结果,有权予以撤销。

第十三条(优惠待遇)

在临港新城内的企业和项目,经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机构或者管委会认定,可以享受下列国家和本市有关的优惠政策:

(一)鼓励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及技术进步的各项优惠政策;

(二)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各项优惠政策;

(三)鼓励软件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

(五)鼓励投资和改善投资环境的其他相关政策。

第十四条(吸引人才和简化出国手续)

鼓励国内外专业人才到临港新城内从事工程建设、企业经营、科研项目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引进人才可以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办理户籍或者《上海市居住证》。

简化临港新城内有关人员因公出国、出境的审批手续,对因业务需要经常出国、出境的人员,可以实行“一次审批、多次有效”的出国审批办法或者办理一定时期内多次往返香港、澳门的出境手续。

第十五条(提供相关的服务)

管委会应当通过完善中介服务体系,为企业、机构提供人才、劳务、财务、会计、金融、保险、专利、法律、公证等各类中介服务。

管委会可以依法设立报关、报检等机构,为企业、机构提供对外贸易方面的服务。

第十六条(评比活动)

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单位要求临港新城内企业参加评比活动,应当事先征求管委会的意见。

第十七条(政务公开和投诉)

管委会应当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将涉及审批事项的依据、内容、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予以公示。

申请人要求管委会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管委会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临港新城内企业认为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行为不符合本办法规定,或者其应当享受的优惠待遇未落实的,可以向管委会投诉。

第十八条(实施日期)

本办法自2004年2月1日起实施。

第四篇:以“慢城规划”引领临港新城的新一轮发展[模版]

以“慢城规划”引领临港新城的新一轮发展 上海现代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研究院理事长 冯叔君

临港新城当前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是:要通过“人气集聚”推动新城的可持续发展。临港新城毗邻大海且远离市中心,自然景观资源的吸引力有限,因此,人气的集聚需要通过新颖、差异化的规划方案、功能项目、制度政策来实现。临港新城作为“未来之城”的发展定位:不是简单地依靠“房价成本”洼地效应来实现人口导入,完成新城建设任务,而是要通过在“规划、功能、制度”方面的高地效应,吸引国内外人才的集聚。

总结当前国际新城市主义的规划建设理念,我们提出:以“慢城规划”作为统领“绿色”、“智慧”、“健康”理念的基础架构,推进国际化城市管理的制度政策创新,引入符合新城发展方向的功能项目,使临港新城成为上海国际化发展的新窗口。

一、“慢城规划”的提出

“慢城规划”理念的提出源自于城市规划中“新城市主义”观念的兴起和人们对生活追求态度的变化。“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的城市设计运动,主张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设计上以人和环境为本,力求营造一个生活便捷、步行为主、俭朴、自律、居住环境与生态环境怡人的社区。以格网式道路为骨架,为减少车流量和增加社区的可步行性,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减少小汽车的依赖程度 和相关开支,社区内街道设计紧凑,平均车行速度为15-20公里/小时。

与此同时,伴随着“健康慢餐(Slow foods)运动”,“慢城运动”(slow city movement)也开始成为居民追求的城市生活方式。1999年,第一届“慢城市”大会在意大利奥维多召开,提出建立一种新的城市模式。“慢城市”有更多的空间供人们散步,有更多的绿地供人们休闲娱乐。政府拿出资金补贴那些生产和销售地方美食的农庄、特色餐馆和商店。人们以低速度驾驶汽车并决不鸣笛。1999年起源到现在,全球24个国家已有135个城市被授予“慢城”称号。2010年,南京高淳的桠溪镇成为达标的中国第一个慢城。一般情况下,慢城是人口在5万以下的城镇、村庄或社区,支持都市绿化,支持绿色能源,支持传统手工方法作业,甚至没有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

在如今的城市中,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供应紧张等因素正在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以“慢城”为代表的生活方式成为破解城市病的药方之一。“慢城”虽然并非世外桃源,但这个概念所体现出的居民与环境和资源友好特点,以及对生活节奏的重新认知,正是很多现代人所向往的生活。临港提出的“绿色”、“智慧”、“健康”的建城理念,符合当前国际新城市建设的方向与现代居民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我们可进一步以“慢城规划”引领新城发展。

二、“慢城”理念与上海临港新城具有切合度 上海临港新城是人工填海造陆而建的新城,主城区填海而成的陆域占45%。临港新城已建成中国在尚未成陆的海滩上开挖的最大内陆人工湖——滴水湖,城区规划以滴水湖与其四周划为城区中心地带,在此地带,将建成商务中心、高档别墅区、高级住宅区以及购物中心、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据现有规划图看,临港新城将以其茂密的滩涂森林与人工林,建成一座既具有现代化气息,也颇具郊区、农村、自然气息的综合性城市。上海极地海洋世界项目已启动于上海临港新城。临港新城核心区域是低密度的移民城区,完全可以以建设中国“慢城” 为智慧与健康投资之切入口,打造绿色、智慧、健康之都,以国际城市社区为目标,建设上海沿海地区高能级的城市中心。

临港新城未来的规划人口要达到40万,不能完全套用中小城镇慢城的模式,临港“慢城规划”可以在总体设计与社区规划中充分考虑:

1.适宜步行的邻里环境。大多数日常需求都在离家或者工作地点的步行距离内完成。

2.连通性。街道格网式相互连通,设计适宜步行的社区街道,高质量的步行网络以及公共空间。

3.功能混合。商店、办公楼、公寓、住宅、娱乐、教育设施的功能混合。建筑、住宅、商店和服务设施集中在一起,鼓励步行,促进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和节约时间。

4.高质量的建筑和城市设计。在社区内特别设置一些公共 建筑和公共场所。通过人性化建筑结构和优雅的周边环境给人特别的精神享受。

5.精明的交通体系。低碳出行的交通体系,适宜步行的设计理念鼓励人们步行或大量使用自行车等作为日常交通工具。

6.追求高生活质量。提高整个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个性化、高品质的慢城生活。

临港新城的总体发展方向是:国际化的城市社区,成为上海沿海地区高能级的城市中心。“慢城规划”可以突破上海传统商务区较多强调商务和商业功能,忽视文化、居住、休闲、教育等综合配套的局限,满足对工作舒适性有较高要求的中高端商务与白领人士的需求。

三、临港新城“慢城规划”的实施建议

1.规划慢城交通设施网络。慢城规划首先体现在交通,为此,应完善新城的内外交通通道,做到便利与可控,建设“智慧”交通网络;尽量减少汽车进入城区,非城区居民汽车可考虑实行停车换乘方式进入新城;完善区内公共交通,广泛使用环保交通工具;改善步行环境,制定慢城交通规则。

2.配套提升慢城公共服务。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满足本地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建立慢城的公共服务体制,社会问题下沉到基层,充分发挥社区行政的属地化管理,以国外现代行政管理模式,事权分类,各司其责。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发行“慢城市民智慧卡”,(在新加坡,民众只需要一个SingPass,就可 以登陆eCitizen网站,全天候查看公积金账户的情况、报税,以及访问1100项政府在线服务),提高行政透明度与效率。同时,“市民智慧卡”作为慢城居民的第二身份证,可以自主选择嵌入多样化的公共与商业服务。

3.导入国际化城市服务业。慢城规划只是提供了新城的基础框架,是吸引产业与人才入驻的外部环境因素。慢城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吸引多类型、多层次、国际化的城市服务业落地临港新城,成为上海人才、信息、智慧的集聚中心之一。重点关注的产业领域包括:(1)国际化的科技服务产业。借欧美高校因金融危机进行科技转移之机,努力打造各类国际级合作重点实验室,或通过与上海各大高校现有资源整合,集中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密切相关的学科,实现人才区域空间的聚集,从而达到人才聚集的规模效应。创办高层次的开放型研究院。以中医药检测认证为突破口,发展检测及认证产业。(2)国际化的教育培训产业。建设企业大学园,可引入类似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CLS)、通用克鲁曼企业大学的形式,形成集群效应,培养紧缺的战略性与应用性人才。(3)国际化的医疗与康体产业。将医疗康体产业作为临港新的经济增长支柱之一,创办以商业化方式运作的公私合营的三甲医院,发展国际化水平的康体产业,满足境内外人士的高端医疗服务需求。(4)国际化的金融与航运服务业。与陆家嘴金融市场相呼应建设金融买方市场,探索产业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产品柜台外或场外交易。挖掘“国际自由城”概念,成为“临 海、临空”的边境自贸区,进而争取政策发展离岸金融服务与航运服务业。发展国际邮轮经济。(5)国际化的会务与会所经济产业。开辟国际化的绿色通道,利用临海、临空的交通便利,发展国际会务产业;导入品牌高端私密会所理念,开创会所经济,没有国际化“上海望族”会所就没有国际金融。(6)国际化品牌的生活服务业。积极导入一流品牌的国际化服务(如德国斯泰根伯格酒店、米其林餐厅)和国内本土品牌特色餐饮。

4.试点启动建设慢城社区。临港新城的建设是一个滚动开发过程,随着居民与商务人士的集聚,必然是随着周边产业发展与新城服务产业的导入,而有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因此,慢城规划理念与基础设施架构先行,并可考虑选择一个综合性区域,试点启动建设“慢城社区”。

5.前瞻发展国际自由慢城。在上海九大新城建设中,临港新城是最具有“国际化”发展条件与潜力的区域,临港新城的发展必须“从地方化治理走向国际化定位”。要吸引国际化的人才与国际化的产业,仅有形态是不够的,一定要有实质的制度政策支撑。未来,可以考虑实行“绿卡制度”,对境内异地紧缺高端人员的管理突破现存户籍管理的身份证羁绊,实行有国籍无户籍的特殊管理制度。对境外人士实行封闭范围内的落地签证或免签政策(如菲律宾苏比克湾管理署与克拉克开发公司,与移民局签署协议,允许外国投资者免签证进入这两个自由港停留14天,但是必须从克拉克国际机场或苏比克湾国际机场入境)。对常住 外籍人士,建议在其规范化纳税的前提下,享受医疗保障,实现技术人才的合理化引进与流动自由畅通。探索建立封闭式管理下的离岸金融市场。“未来之城”的临港新城,一定是国际化定位的新城,我们必须做好前瞻性的规划准备。

第五篇: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

【发布单位】上海市

【发布文号】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 【发布日期】2003-12-28 【生效日期】2004-02-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

(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

《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已经2003年12月22日市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市长 韩正

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规范临港新城的管理,促进临港新城的建设和发展,根据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政策,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区域)

上海临港新城(以下简称临港新城)由主城区、产业区和洋山深水港后方配套区等组成,东起南汇滨海,西至郊区环线(远东大道)及至南汇区与奉贤区界,北以大治河为界。

第三条第三条(发展方向)

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临港新城应当建成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核心,以高附加值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集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研发服务、出口加工、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海滨城区。

鼓励临港新城在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成为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综合性试验区。

第四条第四条(管委会)

本市设立上海临港新城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管委会是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依据本办法的委托行使如下职责:

(一)制订、修改、实施临港新城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和行政管理的具体规定;

(二)负责临港新城内投资项目、土地使用的审批;

(三)负责临港新城内基础设施和建设工程的行政管理;

(四)负责临港新城内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集成电路企业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认定;

(五)协调上海海关、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等行政管理部门对临港新城内企业的日常行政管理;

(六)负责为临港新城内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

(七)完成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五条第五条(公共事务的管理)

管委会负责临港新城有关行政事务的归口管理。

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等事项外,本市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涉及对临港新城内的行政管理事项,应当征求管委会的意见。

管委会应当会同市工商局、市质量技监局、市财政局、市国家税务局、市地方税务局、市劳动保障局、市人事局、市公安局等行政管理部门和南汇区人民政府,在临港新城内设立相应机构,提供“一门式”服务,并履行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责。

南汇区人民政府具体负责临港新城的财政、税务、工商、公安、劳动保障、文化、教育、卫生、市容环卫、民政、司法行政、计划生育及农村和社区等公共事务管理。

第六条第六条(规划)

临港新城总体规划的编制,应当根据国家和本市经济发展战略与城市总体规划,体现临港新城与洋山深水港联动发展的要求。

临港新城总体规划由市规划局会同管委会、南汇区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临港新城专业系统规划由管委会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经市规划局综合平衡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管委会应当根据本市经济发展战略和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临港新城总体规划,会同南汇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临港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市规划局审批后组织实施。

临港新城规划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由管委会按照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负责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七条第七条(土地出让及管理)

管委会应当根据临港新城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土地储备方案,并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进行报批。南汇区人民政府通过与管委会联合组建的土地储备机构储备土地,并委托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展公司)、上海港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城公司)进行前期成片开发和管理。

临港新城内企业、机构需要使用土地的,应当与发展公司、港城公司签订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并向管委会办理有关手续。

南汇区人民政府负责动迁管理。

第八条第八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临港新城内道路交通、通讯、园林绿化、供水、污水处理、能源供应等城市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报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投标等日常工作,由管委会管理。

第九条第九条(建设工程管理)

临港新城内建设工程项目的报建、勘察、设计、施工招标投标等日常工作,由管委会管理,并负责监督抽查。

除大型安装工程外,临港新城内属于市管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监督,由管委会管理,并负责监督抽查。

管委会应当将本条第一款、第二款中规定进行的建设工程审批管理的结果,报市建委备案。

第十条第十条(项目审批)

管委会对下列进入临港新城的外资项目进行审批、审核和确认,并报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一)审批属于国家鼓励类且不需要国家综合平衡的项目;

(二)审批投资总额在3000万美元以下的允许类项目;

(三)审批本条第(一)项和第(二)项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的变更。

管委会应当对进入临港新城的内资项目进行审批和管理,并将结果报本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企业的设立)

在临港新城内设立企业,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审批手续。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前置审批的事项,由本市有关部门实行集中办理,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成前置审批手续。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企业和项目认定)

临港新城内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集成电路企业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认定,由市科委、市信息委及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机构等委托管委会统一进行,实行“一门式”受理。管委会按照坚持认定标准和提高效率、简化程序、方便企业的原则开展认定工作,并将认定结果报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机构备案。

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机构对管委会的认定和发证工作进行监督;对不符合标准或者要求的认定结果,有权予以撤销。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优惠待遇)

在临港新城内的企业和项目,经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机构或者管委会认定,可以享受下列国家和本市有关的优惠政策:

(一)鼓励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及技术进步的各项优惠政策;

(二)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各项优惠政策;

(三)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

(五)鼓励投资和改善投资环境的其他相关政策。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吸引人才和简化出国手续)

鼓励国内外专业人才到临港新城内从事工程建设、企业经营、科研项目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引进人才可以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办理户籍或者《上海市居住证》。

简化临港新城内有关人员因公出国、出境的审批手续,对因业务需要经常出国、出境的人员,可以实行“一次审批、多次有效”的出国审批办法或者办理一定时期内多次往返香港、澳门的出境手续。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提供相关的服务)

管委会应当通过完善中介服务体系,为企业、机构提供人才、劳务、财务、会计、金融、保险、专利、法律、公证等各类中介服务。

管委会可以依法设立报关、报检等机构,为企业、机构提供对外贸易方面的服务。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评比活动)

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单位要求临港新城内企业参加评比活动,应当事先征求管委会的意见。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政务公开和投诉)

管委会应当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将涉及审批事项的依据、内容、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予以公示。

申请人要求管委会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管委会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临港新城内企业认为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行为不符合本办法规定,或者其应当享受的优惠待遇未落实的,可以向管委会投诉。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实施日期)

本办法自2004年2月1日起实施。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临港新城的主题规划与开发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临港新城的主题规划与开发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城规划

    通州新城将打造“一核二区一线两园”文创产业布局十二五期间,通州将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着力打造“一核二区、一线两园”的产业空间布局。力争到十二五末,文化创意产......

    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2008修正)(2003年12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

    【发布单位】上海市 【发布文号】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4号 【发布日期】2008-07-03 【生效日期】2008-07-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公......

    2011临港六中工作总结

    临港六中 2011-2012年度上学期工作总结 一年来,临港六中在临港区教体局的直接领导下,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指导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进......

    临港街道2012年工作计划[本站推荐]

    临港街道2012年工作计划 临港街道2012年工作计划临港街道将按照开发区管委会的工作安排,以“强化四个重点、培育三个亮点、抓好三个建设”的工作思路为指导,全力做好2012年工......

    临港新城多管齐下加快中央商务区建设(共5篇)

    资料来源:江阴房产网临港新城多管齐下加快中央商务区建设从临港新城中央商务区开发建设推进会上获悉,临港新城将以雷厉风行的措施、只争朝夕的态度,全面推进中央商务区建设,确......

    通州新城规划

    “十二五”通州新城规划 截至目前,《通州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综合交通规划》、《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已全部获得市政府......

    港东新城调研报告

    问卷编号:办公物业需求调查问卷通过本次深度调查我们可以得到中小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于写字楼及SOHO产品的认知,以及港东新城对企业及投资者吸引力。soho概念明确 : 小型办公或......

    主题公园规划与开发[模版]

    主题公园规划与开发摘要: 主题公园(Theme Park),是现代旅游业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旅游吸引物,是介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之间的边际资源,是信息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