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加强行风建设及临床规范合理用药自检自查总结
医院加强行风建设及规范临床合理用药
自检自查总结
按照市卫计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卫生计生委系统行风建设和规范临床合理用药的实施意见》,为更好地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改善医疗服务,惠民百姓看病,促进临床更好规范合理用药,我院做了如下工作。
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依据省、市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制订了xx医院《加强行风建设和规范临床合理用药的方案》,召开全院干部大会,传达文件,要求全院重视,统一思想,规范医疗行为,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深入持久地抓好此项工作。2.强化药事管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
召开医院药事委员会会议,院长重点强调此项工作,要求充分发挥药事会的职能作用,强化各类药品处方点评和“双十”排名等工作,对使用不合理药品且排在前位的进行用药干预,采取限购,暂停采购等措施,实现事前提高,事中预警,事后审核的监管,且建立处罚机制,纳入考核。
3、开展“临床合理用药专项整治工作”
按照鞍卫发《关于xx临床合理用药专项整治工作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xx医院临床合理用药专项整治工作活动实施方案》。
(1)医院成立“临床合理用药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医务部。确定各级职能的目标和工作任务,努力实现科学用药、合理用药,保证医疗安全,加强监督考核,各职能科室制定本部门“临床合理用药专项整治”工作具体方案。调整了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处方点评小组、医嘱点评小组、药师督导小组及细菌培养、耐药监测小组,对于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糖皮质激素药物及超说明书用药等进行监督和技术指导,重点对Ⅰ类切口预防应用抗生素进行管理。医务部组织各小组专家38人次,对处方进行点评,对病历进行合理用药检查点评,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制定了《xx医院临床合理用药工作实施推进表》,明确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及具体做法,自检自查,对于药品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下发不合理用药通知单,促进了规范合理用药。
(2)医务部每月在科系主任会上对抗菌素临床应用情况及不合理处方进行点评公示;每月对抗菌素应用前五名的品种及医生进行排名公示。每月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标本送检率及门诊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等数据进行公示,并对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医师进行督导谈话,对超指标科室进行点名干预。医院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4.加强医疗场所管理,规范医药代表行为
制定《严禁医药代表进入医疗区域告知书》,在规定区域进行业务工作,如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纳入医药黑名单,终止一切业务。
xx医院
第二篇:医院临床合理用药规范
医院临床合理用药规范
1.医院应加强医政、药政、行政管理,重视医药护人员医德医风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医政、药政法规。医药护人员应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坚持原则,按照有效、安全、经济的原则为患者用药。
2.各级医药护人员均有义务接受药学继续教育,深入地学习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特别是新药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及学术水平。
3.医师在用药前应尽量明确诊断,并了解患者用药史、药品不良反应史,避免和减少不合理的药物使用。
4.医师制定药物治疗计划应考虑患者病史、并发症、病理生理状况、遗传等因素所致的用药个体差异对药效的影响,通过治疗药物监测等手段,使给药方案由常规化、经验化转向个体化、科学化,提高用药水平。
5.医药护人员应严密注意患者用药后的反应,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合并用药所致的不良相互作用,一旦发生不良反应,要尽快采取正确有效的救治措施。
6.药师应积极开展用药监护工作。应严格新药审批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开展好合理用药咨询工作,编写资料,宣传合理用药知识,加强信息交流,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参考。经常进行药物利用评价,特别是抗生素合理应用调查分析,监督合理用药执行情况。
7.发挥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和地位。临床药师应坚持下临床,参与医师药物治疗,提供药物信息,搞好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工作。
8.增强医药护人员的经济意识,改变只注重治疗效果,不讲经济费用的传统观念,重视实施高疗效、低费用的合理药物治疗方案。
第三篇:再障临床合理用药规范
临床常见疾病合理用药标准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国际疾病ICD10编码:D61.9)
一、概述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A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病因、多种发病机制引起的以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为特征的一种后天获得性综合病症,基础病理改变变为骨髓造血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骨髓脂肪化、红髓容量减少,导致全血细胞减少,临床常见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分为重型(急性)和非重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我国,再障是一种较常见的血液病。上世纪八十年代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再障年发病率为0.74/10万人口,男、女发病率分别为0.8/10万人口、0.68/10万人口,性别差异不显著;据统计西方国家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0.436/10万人口,我国非重型再障在60岁以上男性和40岁以上女性也呈发病高峰;重型再障年发病率为0.14/10万人口,非重型再障为0.6/10万人口,后者在国内更为常见。
二、诊断
(一)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再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和感染。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和速度,并提示了临床类型。
⑴ 重型再障(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起病急、进展快、病程短。起病初期贫血常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出血和感染,但随病情进展,头昏、乏力、心悸、气促等贫血症状进行性加重。重型再障患者几乎均有出血,除皮肤、粘膜(口腔、鼻腔、齿龈、球结膜)等体表部位出血外,常有内部脏器出血,如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及眼底出血,特别严重地是发生颅内出血,是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多数病例发病时存在感染,以口咽鼻部感染、肺炎、皮肤疖肿、肛周感染、尿路感染较常见,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病原微生物以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阴性和阳性菌多见,部份病例还合并深部真菌感染。严重感染往往加重出血倾向,可迅速导致死亡。
⑵ 非重型再障(non-severe aplastic anemia,NSAA)起病缓、进展慢,病程持续较长。多数患者以贫血症状为主要表现,出血及感染发生较少,且症状一般较轻。出血多为皮肤、粘膜等体表部位出血,脏器出血少见。感染类型以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病程中若合并严重感染并持续高热,常常加重骨髓造血衰竭,从而进展为重型再障(重再II型)。
2.血象 典型表现为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少数病例早期可仅有一系或二系细胞减少。贫血较重,以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g~60g /L)常见,形态上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重型再障网织红细胞比例常低于1%。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减少,尤以中性粒细胞减少明显,重型再障时低于0.5×109/L。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血小板计数常低于10×109/L,可使出血时间延长。
3.骨髓细胞形态学 重型再障表现多部位骨髓增生减低,粒、红、巨核等髓系造血细胞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网状细胞、组织嗜碱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增多,巨核细胞多见缺如。非重型再障骨髓可有散在代偿性增生灶,多数病例仍表现骨髓增生减低,三系造血细胞减少,其中幼稚红细胞及巨核细胞减少更为明显,非造血细胞增加,比例>50%;如穿刺遇增生灶,骨髓可呈增生活跃,主要是红系代偿性增生,发育多停滞在晚幼红阶段,并因晚幼红脱核障碍而出现较多炭核晚幼红。外观上骨髓涂片油滴增多。镜下观察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比例大于50%,重型再障骨髓小粒以非造血细胞为主,非重型再障脂肪细胞增多。
4.骨髓病理活检 骨髓组织外观呈黄白色,基本病理改变为红髓容量减少,脂肪细胞增加。重型再障红髓破坏广泛而严重;非重型再障红髓呈向心性萎缩,先累及髂骨,逐渐损害脊椎和胸骨。粒、红、巨核三系细胞明显减少,非重型再障红系常有代偿性增多,但细胞发育多停滞在晚幼阶段。组织嗜碱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等非造血细胞成份增多,占50%以上。电镜观察有核红细胞有巨幼及菊花样改变。骨髓间质水肿,渗出,血窦内皮细胞肿胀,充血、出血,毛细血管减少。
5.脾脏、淋巴结病理变化 再障患者全身淋巴组织萎缩,脾脏缩小,但少数儿童可见肝、脾、淋巴结等部位髓外代偿性造血。
6.体外造血干、祖细胞培养 粒、单核系祖细胞(CFU-GM),红系祖细胞(BFU-E,CFU-E),及巨核系祖细胞(CFU-Meg)均减少。重型再障中成纤维祖细胞(CFU-F)也减少,非重型再障半数正常,半数减少。多谱系祖细胞(CFU-GEMM)均减少。
7.细胞因子测定 重型再障的造血生长因子无明显增高。非重型再障血清中粒细胞或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GM-CSF)水平增加,患者尿及血浆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显著增高,可达正常的500~1000倍。而造血负调控因子IFN-γ、TNF-a、IL-2及sIL2R水平多增加。
8.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 再障患者中性粒细胞存在质的异常,致骨髓及外周血的NAP阳性率和积分显著增高,治疗有效时NAP积分常降至正常。
9.骨髓核素扫描 可使用核素52Fe和59Fe标记骨髓造血组织,或用99mTc、113mIn和198Au标记骨髓基质,以估计全身造血组织分布和骨髓受损程度。重型再障正常造血部位明显减少,非重型再障正常造血部位减少,常可见局部代偿造血灶。
10.诊断标准 我国学者综合1962年京津地区再障学术座谈会,1981年再障组学术交流座谈会,1987年第四届全国再障学术会议意见,制订再障诊断标准如下:① 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② 骨髓至少1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如增生活跃。须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及淋巴细胞相对增多)。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有条件者做骨髓活检,显示造血组织减少,脂肪组织增加)。③ 能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根据上述标准诊断为再障后,再进一步分为急性或慢性型。⑴ 急性再障(亦称重型再障Ⅰ型)诊断标准:
① 临床表现 发病急,贫血呈进行性加剧,常伴严重感染、内脏出血。② 血象 除血红蛋白下降较快外,须具备下列诸项中两项:
网织红细胞比例<1%,绝对值<15×109/L;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 血小板计数<20×109/L。
③ 骨髓象 多部位(包括胸骨骨髓)增生降低,三系造血细胞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相对增多;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相对增多。
⑵ 慢性再障(包括非重型再障和重型再障Ⅱ型)诊断标准: ① 临床表现 发病较急性再障缓慢,贫血、感染、出血相对较轻;
② 血象 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较慢,网织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低,但达不到急性再障的程度;
③ 骨髓象 三系或两系减少,至少一个部位增不良,如增生活跃,则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如脂肪细胞等)增加;
④ 病程中如病情恶化,临床、血象及骨髓象与急性再障相同,则称重型再障Ⅱ型。11.诊断注意事项 再障的诊断方法常为排除性,须逐一除外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多种血液病和其它系统疾病;骨髓细胞形态学和活检术是至关重要的手段,需要检测三个部位以上的穿刺样本,常常需要胸骨穿刺样本进行诊断。㈡鉴别诊断
再障须与以下疾病加以鉴别: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再障与PNH不发作型鉴别较困难。PNH患者出血、感染表现较少、较轻,而且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往往高于正常,骨髓象多增生活跃,幼红细胞增生较明显,含铁血黄素尿试验(Rous)可阳性,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和蛇毒试验(CoF)多为阳性,CD55,CD59阳性细胞百分率显著减少。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再障与MDS中的难治性贫血(RA)鉴别较困难。MDS以病态造血为特征,骨髓增生程度多为活跃。表现有二系或三系细胞病态造血改变,红系巨幼样及多核红细胞较常见;粒系中幼粒细胞增多,核浆发育不平衡,可见核异常或分叶过多;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多见。还可借助骨髓活检、染色体核型及分子生物学等检查手段加以鉴别。
病程多伴高热,贫血重、病情进展快,3.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往往由感染和药物等因素引起,常误诊为重型再障。以下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①贫血症状重,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可为零,伴有严重粒细胞减少,而血小板减少多不明显,出血倾向较轻;②骨髓增生多活跃,二系或三系细胞减少,且以红系细胞减少为著,片尾部可见巨大原始红细胞;③病情有自限性,未给予特殊治疗情况下,多在2~6周造血可恢复;④恢复时骨髓中往往单核细胞增多;⑤血清铜显著增高,红细胞铜减低。
4.骨髓纤维化(MF)查体常有脾肿大,外周血中可见幼稚粒细胞和有核红细胞,多部位骨髓穿刺多表现为干抽,骨髓活检显示胶原纤维和/或网状纤维显著增生。
5.急性白血病 低增生性白血病可呈现慢性病程,常有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全细胞减少,骨髓增生减低,易与再障混淆,但仔细观察血象及多部位骨髓象,可发现原始粒细胞、原始单核细胞或原始淋巴细胞明显增多。
6.恶性组织细胞病或噬血细胞综合征 常表现非感染性高热,进行性衰竭,肝、脾、淋巴结肿大,黄疸,出血倾向较重,外周血全血细胞明显减少,可见异常组织细胞,多部位骨髓检查发现异常组织细胞,常有吞噬血细胞现象。
7.其他需除外的疾病 有纯红细胞再生障碍、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转移癌、肾性贫血及脾亢等。
(三)临床分型
国外分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国内分为急性再障(亦称重型再障Ⅰ型),慢性再障(包括非重型再障和重型再障Ⅱ型)。
(四)其他
1.受累系统 骨髓和全身淋巴组织。2.遗传性 极少数病例与遗传有关。
3.发病率 我国年发病率约为0.74/10万人口。
4.高发年龄 可发生在不同年龄,但中、老年多有非重型再障发病高峰。5.性别差异 我国再障发病男女无显著差异。6.危险因素
① 与季节性无关;
② 获得性再障中的继发性再障,主要由药物、化学物质、感染及放射线引起,某些药物为高危致病因素,高度危险性药物均为抗肿瘤药。中度危险性药物中氯(合)霉素与再障发病关系密切;
③ 化学物质 苯及其衍生物、杀虫剂、农药等引起的再障有增多趋势;
④ 感染 以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此外也有EB病毒、微小病毒、巨细胞病毒、流感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登革热病毒等感染引起再障的报道。在细菌方面,结核杆菌感染引起再障不容忽视;
⑤ 放射线 骨髓造血细胞对放射线(主要为X线和γ射线)较敏感,放射线诱发的骨髓衰竭是非随机性的,具有剂量依赖性;
⑥ 其他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HLA不相合的骨髓移植、胸腺瘤、恶性肿瘤等亦可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⑦ 吸烟,精神因素,饮食 与再障发病的关系尚不明确。
三、治疗 ㈠康复措施
临床证据暂无。
1.门诊治疗 非重型再障患者临床症状轻,不影响生活与工作者,可长期门诊随访治疗、观察。2.住院治疗 重型再障患者及非重型再障患者,若病情进展,出现血细胞显著减少、发热及出血,贫血症状加重,需住院治疗。
㈡综合治疗
同胞异基因骨髓移植是部分重型再障患者的治疗首选,长期治愈率可达60%~80%,但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率可达10%。输注红细胞、血小板悬液,营养、支持和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措施,使患者一般情况得以改善,将为患者日后接受特殊药物治疗或异基因骨髓移植创造必要条件。心理支持治疗也极为重要。(证据来自英国BSCH指南和国内外专家建议中所依据的询证医学证据,Ⅰa级)。
1.心理支持治疗 对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心理支持极为重要。再障较为少见, 需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其本质、预后, 讨论相关的重要事项如妊娠。应早期对患者强调再障的慢性化和见效慢的特点。治疗6个月以上时间, 病情仍无起色, 患者及家属和医务人员情绪都会相当低落。这时要抵制住放弃治疗或采用不恰当、并具有风险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的想法, 因为部分患者治疗一年或更久后病情才开始恢复的情况并非少见。
2.对伴有经常性精神紧张、失眠等焦虑症状的患者,可适当使用抗焦虑类药物如安定5mg~10mg,2~3 /d,或舒乐安定1mg,1~2 /d。3.输注红细胞悬液,纠正贫血。4.输注血小板悬液,预防和治疗出血。
5.根据当地微生物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经验性抗细菌和/或抗真菌治疗;根据微生物培养阳性结果和药敏资料,针对性进行抗感染治疗。
6.异基因骨髓移植 可使60%~80%重型再障或极重型再障(VSAA)恢复正常造血并长期生存。接受移植者应选择患者年龄<40岁,有HLA相合的同胞供者,既往无或少许输注血液制品史的早期患者,供体最好无输血史及妊娠史,无乙肝及丙肝病史。预处理方案多采用大剂量环磷酰胺(HD-CTX)50mg/(kg·d),连续4d,在最后一剂CTX应用后36h输入供体骨髓。对因多次输血致敏或再次移植的患者,预处理方案宜选用CTX 50mg/(kg·共4d,d),加马ATG 30mg/(kg·d),共4d。移植排斥、移植物抗宿主病及感染是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㈢外科治疗
证据暂无。㈣活动证据来自英国BSCH指南和国内外专家建议中所依据的询证医学证据,C级。非重型再障患者可适当活动,避免过度劳累。重型再障患者应严格卧床休养,以免加重出血。㈤饮食
证据暂无。
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和高脂肪饮食,如饮酒、可乐、咖啡和浓茶等。
四、特异性药物治疗 ㈠治疗策略
1.分型治疗 非重症再障(NSAA)遵循免疫抑制剂联合雄激素的治疗原则;而重型再障(SAA)则遵循强烈免疫抑制治疗原则。2.尽早治疗 早期治疗可提高再障疗效。
3.坚持治疗 药物治疗方案制订后,应长期维持,切忌随意更换方案。
4.维持治疗 血常规指数恢复后,应坚持使用雄激素和/或环孢菌素A治疗2年以上,可防止病情复发。
5.联合用药 无论非重型再障或重型再障,多药联合疗效均于单一用药。国内、外文献报道均显示,ATG/CsA加雄激素及造血生长因子治疗重型再障的有效率高于单用ATG/CsA的疗效。
6.控制合并症 再障病程中常并发多种感染,会加重出血和骨髓造血衰竭,常危及生命。因此,大力控制感染和出血,对再障患者十分重要。㈡药物选择,因其肝毒性,英国BSCH推荐用于免疫抑制治疗无1.雄激素 国内专家常规推荐(C级)效的或不适合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C级)。
雄激素系甾体化合物或类固醇,在国内目前仍是治疗非重型再障的首选药物。雄激素制剂可分为两大类:① 17β-羟基酯类:如丙酸酮、十一酸酮(安雄)等,雄性化作用较强,生物效期长,须肌注;② 17a-烷基衍生物类:如司坦唑醇(康力龙)、达那唑等,以蛋白同化作用为主,可口服。含雄激素的治疗方案有效率最高可达70%左右。雄激素的作用有:① 刺激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EPO,促进红系造血;可刺激机体产生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促进粒系造血;② 刺激造血干/祖细胞使CFU-E、BFU-E、CFU-GM数量增加;③ 促进染色体端粒长度的恢复,减少造血干祖细胞的凋亡。
临床常用药物有丙酸睾酮,50~100mg,肌肉注射,每d或隔d 1次;司坦唑醇(康力龙)6~12mg/d,分次口服。应用雄激素疗程不应少于4~6个月。通常治疗1个月左右可有网织红细胞增加,继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高,2~3个月后白细胞计数上升,但血小板常常难以恢复正常。血象恢复后用司坦唑醇维持治疗可减少复发。2.改善微循环药物
国内专家不做常规推荐,国外指南未推荐。
改善微循环药物有利于改善骨髓的血液灌注,从而刺激残存造血干细胞增殖。一叶秋碱常用量为8~16mg/d,肌注,连续应用3~6个月。曾有报道莨菪类药物也有类似作用,治疗非重型再障有一定疗效。,国外指南未推荐。3.中医中药
国内专家推荐(C级)中医认为再障属患者肾虚,治疗应以补肾益气中药为主。4.免疫抑制剂 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种:
⑴ 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LG/ATG)英国BSCH,美国、中国专家推荐,Ⅰa级。
目前国内常用剂型为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
系用人淋巴细胞/胸腺细胞免疫动物(马、兔、羊、猪)而获得的抗淋巴细胞血清/抗胸腺细胞血清,是一种对免疫活性细胞和造血细胞具有多种生物作用的多克隆免疫制剂。多年来,国内、外大宗文献资料显示:ALG/ATG治疗重型再障的有效率可达40%~70%,可使40%~80%的患者脱离输血,3~5年生存率约为70%左右。ALG/ATG治疗期间除应对患者加强支持治疗外,还应常规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相当于泼尼松1mg/ kg·d)及抗过组胺药,用药前ALG/ATG皮试或生物学试验应为阴性。ALG/ATG的剂量因制剂不同而异,马(H)及猪(P)ALG/ATG一般为15~20mg/ kg·d,兔(R)制剂为3~5mg/ kg·d,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经过中心静脉导管缓慢输注,疗程多为4~5d。
ALG/ATG主要通过结合淋巴细胞表面抗原,从而产生对其产生补体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溶解T淋巴细胞,减少T淋巴细胞对骨髓造血的抑制。ALG/ATG还具有较强的致丝裂原作用,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并刺激骨髓基质细胞增加IL-
3、GM-CSF、G-CSF等造血生长因子的合成和释放,促进造血功能恢复。近年来,进一步证实ALG/ATG可直接作用于造血干/祖细胞的表面受体(如CD45等)加快其增殖、分化。综上,ALG/ATG的作用机制应为免疫抑制、免疫刺激和直接作用于造血干/祖细胞多方面综合效应的结果。⑵ 环孢菌素A(Cyclosporine ,CsA)英国BSCH,美国、中国专家推荐,Ⅰa级。
是一种强效免疫抑制剂,对造血组织无毒性,不增加感染机会。其作用机制是:① 选择性作用于T细胞亚群,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调节CD4/CD8及TH1/TH2的比例;② 在mRNA水平抑制活化T细胞,抑制IL-
2、IL-
4、IFN-γ的合成和释放,抑制IL-2受体表达;③ 低浓度(0.1~1.2μg/ml)CsA能在体外促进人CFU-GM、BFU-E生长。剂量为每d 5~15mg/kg,分2次口服,安全有效血药谷浓度为150~250ng/ml,有效后改为维持量每d 1~7mg/kg,可长期服药12个月至2~3年。有效率一般为40%~50%。目前认为用小剂量CsA(每d 3~6mg/kg)既可减轻副作用,也同样能取得满意疗效。CsA副作用有肝、肾毒性,厌食、多毛症、齿龈增生、肌震颤、色素沉着、末梢感觉异常等。
⑶ 甲基强的松龙(HDMP)目前英国BSCH指南和美国专家已不推荐使用(C级)。⑷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剂量为0.4g/ kg·d,静脉输注,疗程5d。国内专家推荐。合并感染、出血者可试用,常常用于肝炎相关性再障的诱导治疗,英国BSCH未做推荐。(HGF)英国BCSH5.造血生长因子 英国BCSH不推荐使用红细胞生成素(EPO),Ⅳc级;不推荐单独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但可在ATG治疗后粒缺状态短期内应用,Ⅰa级。
⑴ 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剂量为或每d或隔d 5~10μg/kg,皮下注射,疗程3个月,可使部分病例中性粒细胞(ANC)增加。
⑵ 红细胞生成素(EPO)
剂量为3 000~10 000U/d,每d或隔d一次,皮下注射,疗程3个月,对红系造血有一定作用,与雄激素有协同作用。㈢特异性药物治疗方案 1.重型再障治疗方案
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环孢菌素A(CsA)的序贯免疫抑制治疗,同时联合或不联合造血生长因子。推荐:B级,Ⅱb水平证据(英国BCSH)。
适用人群:① 年龄大于40岁的SAA患者;② 年龄小于40岁,但缺乏HLA相合的同胞供者、无条件接受异基因骨髓移植的SAA患者。
该方案中关于造血生长因子的使用建议:
① 红细胞生成素(EPO)不推荐使用。C级推荐,Ⅳ水平证据,英国BCSH。②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不推荐单独使用,可在ATG治疗后粒缺状态短期应用,但不推荐长期使用。A级推荐,Ⅰb水平证据,英国BCSH。2.非重症再障治疗方案 国内、外指南或专家推荐的方案有所不同。
⑴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环孢菌素A(CsA)的序贯免疫抑制治疗,同时联合或不联合造血生长因子。推荐:B级,Ⅱb水平证据(英国BCSH)。
适用人群:① 依赖红细胞和/或血小板输注的NSAA患者;② 不依赖输血、但粒细胞缺乏显著,存在感染风险的NSAA患者。
该方案中关于造血生长因子的使用建议:
① 红细胞生成素(EPO)不推荐使用。C级推荐,Ⅳ水平证据,英国BCSH。②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不推荐单独使用,可在ATG治疗后粒缺状态短期应用,但不推荐长期使用。A级推荐,Ⅰb水平证据,英国BCSH。⑵ 环孢菌素A(CsA)免疫抑制联合雄性激素促进造血治疗 国内专家推荐。
关于雄性激素的使用建议:因其肝毒性,英国BCSH不推荐常规使用雄性激素,仅推荐用于免疫抑制治疗无效的或不适合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
⑶ 单用雄性激素促进造血治疗 国内专家推荐。英国BCSH不推荐常规使用雄性激素,仅推荐用于免疫抑制治疗无效的或不适合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㈣疾病复发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再障复发或加重的重要原则是坚持治疗,治疗方案确定后应坚持治疗半年以上,切忌频频换药;维持治疗,外周血象恢复正常后,仍需用雄激素和/或环孢菌素A长期治疗2年以上,可减少病情复发;联合用药,无论非重型再障或重型再障,多药联合疗效均优于单一用药。国内外文献报道显示,ALG/CsA加雄激素及造血生长因子治疗重型再障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ALG/CsA的疗效。迅速、良好的疗效的取得,是预防疾病复发或加重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及时控制合并症,可有效避免复发和消除疾病加重的诱因。㈤疾病并发症的治疗
1.贫血
补充造血原料,如铁剂,叶酸,及时充分地输注红细胞悬液,使血红蛋白浓度维持在80g/L以上,保证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基础需氧,以减轻头昏、乏力、心悸和胸闷、气短等贫血症状。也可试用红细胞生成素。
2.出血
使用止血剂,如酚璜乙胺,必要时输注单采血小板,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使血小板计数维持在20×109/L以上。
3.颅内出血
使用止血剂,甘露醇脱水降低颅内压,输注单采血小板,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使血小板计数维持在20×109/L以上。
4.消化道出血
使用止血剂,输注单采血小板,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使血小板计数维持在20×109/L以上。口服凝血酶,静脉使用奥美拉唑等抑酸,静脉使用生长拟素降低门静脉压力,以减少出血。
5.呼吸道出血
使用止血剂,输注单采血小板,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使血小板计数维持在20×109/L以上。也可酌情使用垂体后叶素。
6.感染
及时采集血液和/或分泌物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根据感染程度,尽快采用头孢二代或三代等广谱抗生素,或联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危重感染时可使用碳氰酶烯类抗生素,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若怀疑伴有真菌感染,则联合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氟立康唑,或卡泊芬净。待病原微生物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明确后,选择敏感抗感染药物进行目标性治疗。7.粒细胞缺乏 ATG治疗后的粒细胞缺乏状态,可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8.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悬液输注。
9.异基因骨髓植术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采用甲氨喋呤、糖皮质激素、环孢菌素A,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进行免疫抑制治疗。㈥处方举例 1.重型再障 ⑴ 药物处方:
① 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即复宁),2.5~5mg/(kg·d),缓慢静脉滴注,d1-d5。② 环孢菌素A, 起始剂量5mg/(kg·d),口服,自d14开始,维持谷浓度:成人150~250μg/L,小儿100~150μg/L, 达最大血液学反应后缓慢减量,至少维持12个月。
③ 甲基强的松龙,1~2mg/(kg·d),ATG使用前30min,静滴,d1-d5。
④ 醋酸泼尼松,1~2mg/(kg·d),口服,d6-d14,若未发生血清病,短期内减停。推荐:B级推荐,Ⅱb水平证据,英国BCSH。⑵ 非药物处方
异基因骨髓移植:年龄小于40岁,有HLA配型完全相合的同胞供者,应及早接受异基因骨髓移植。可使60%~80%重型再障或极重型再障(VSAA)恢复正常造血并长期生存。接受移植者应选择年龄<40岁,有HLA相合的同胞兄弟姐妹作供供者,既往无或少许输注血液制品史的早期患者,供体最好无输血史及妊娠史,无乙肝及丙肝病史。预处理方案多采用大剂量环磷酰胺(HD-CTX)50mg/(kg·d),连续4d,在最后一剂CTX应用后36h输入供体骨髓。对因多次输血致敏或再次移植的患者,预处理方案宜选用CTX50mg/(kg·d),共4d,加马ATG 30mg/(kg·d),共4d。移植排斥,移植物抗宿主病及感染是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
2.非重型再障
药物处方1:
① 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即复宁),2.5~5 mg /(kg·d),缓慢静脉滴注,d1-d5。② 环孢菌素A, 起始剂量5mg/(kg·d),口服,自d14开始,维持谷浓度:成人150~250μg/L,小儿100~150μg/L, 达最大血液学反应后缓慢减量,至少维持12个月。③ 甲基强的松龙,1-2mg/(kg·d),ATG使用前30min,静滴, d1-d5。
④ 醋酸泼尼松,1mg/(kg·d),口服,d6-d14,若未发生血清病,短期内减停。推荐:B级推荐,Ⅱb水平证据,英国BCSH。药物处方2:
① 环孢菌素A, 起始剂量5mg/(kg·d), 口服,维持谷浓度:成人150~250μg/L,小儿100~150μg/L, 达最大血液学反应后缓慢减量,至少维持12个月。
② 十一酸睾酮胶丸,40mg,口服,3 /d,或: 司坦唑醇片,2mg,口服,3/d,疗程不短于4~6个月。治疗中应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变化,必要时减量甚至暂时停药。药物处方3:
十一酸睾酮胶丸,40mg,口服,3/d,或: 司坦唑醇片,2mg,口服,3/d,疗程不短于4~6个月。治疗中应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变化,必要时减量甚至暂时停药。
五、基本治愈标准
贫血和出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达到120g/L(男)或100 g/L(女),白细胞达到4×109/L,血小板达100×109/L,随访一年以上无复发。
六、好转标准
1.缓解 贫血、出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男性达到120g/L,女性达到100 g/L,白细胞达到3.5×109/L左右,血小板也有一定程度恢复,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或继续进步者。2.明显进步 贫血、出血症状明显好转,不输血,血红蛋白较治疗前1个月内常见值增长30g/L以上,并坚持3个月不降。
3.无效 经充分治疗后,症状、血象不能达到明显进步者。
七、随访观察 ㈠病人监测
每周或每2周检测血常规,据此判断病情转归,调整药物剂量,每3月或半年复查骨髓象,了解是否达缓解或病情加重。㈡预防和医患互动
获得性再障主要由药物、化学物质、感染及放射线引起,抗肿瘤药、氯(合)霉素、苯及其衍生物、杀虫剂、农药及放射线与再障发病关系密切,应尽可能地不接触或少接触以上危险因素。
与患者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使其对治疗有良好的依从性,并与其讨论重大的治疗措施,如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或试用新的治疗药物。使患者掌握疾病发展时的常见和特殊的症状、体征和血液学表现,以便于及时发现疾病进展和及早接受治疗。㈢并发症
再障患者药物治疗和移植治疗期间,常发生一些相关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1.雄激素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① 男性化作用,常见痤疮、声音嘶哑、毛发增多,及性欲增加、排卵和精子生成受抑制,妇女常有闭经,老年男性易致前列腺肥大;② 肝功损害,常有谷丙转氨酶增高、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及黄疸,严重者发生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③ 儿童用药可加速生长及骨的成熟,使骨骺早期融合,需与肾上腺皮质酶素合用。④ 钠潴留及轻度浮肿。
2.ALG/ATG常见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① 类过敏反应,多见于用药初几天,表现为发热、寒颤及多形性皮疹等;② 血小板消耗增加而加重出血,用药期间应输注血小板使之保持在20×109/L以上;③ 血清病反应,多发生在治疗后1~2周内,表现为高热、皮疹及关节痛。④ 远期并发症,可能发生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等克隆性血液病。
3.环孢素A副作用 肝、肾毒性、厌食、多毛症、齿龈增生、肌震颤、色素沉着、末梢感觉异常等。
4.甲基强的松龙副作用 较明显,可引起高血压、低血钾、激素性糖尿,以及库欣综合征、精神症状和骨质疏松等,严重时发生无菌性股骨头坏死。且易合并肺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㈣预后
如治疗得当,NSAA患者多数可缓解甚至治愈,仅少数进展为SAA-II型。SAA发病急、病情重、治疗费用高,以往病死率极高(>90%);近十年来,随着治疗方法改进,SAA预后明显改善,但仍有约1/3患者死于出血和感染。
八、其它 ㈠妊娠期
英国BSCH指南指出,妊娠期再障的治疗非常棘手。妊娠期发生再障尽管可能纯系巧合,但必需积极搜寻其他原因。妊娠终止或分娩后, 部分病例可能自发缓解。但并非所有患者均可自发缓解, 因此需要足够的支持治疗。妊娠期间, 再障往往加重。即使既往对免疫抑制治疗有效, 妊娠期间, 再障复发的危险性也很大。现今, 再障患者有可能安全渡过孕期。由于支持治疗, 尤其是输血治疗的改善, 患者预后较几十年前明显提高。但是, 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讨论妊娠期间孕妇和胎儿面临的严重危险十分重要。充分知情后, 患者有权最终决定是否继续妊娠或接受治疗性人工流产。㈡相关疾患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㈢同病异名
骨髓造血衰竭综合征。㈣英文与缩写
aplastic anemia,AA。㈤编写者
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决策支持系统课题组。㈥执笔人
张涛。
㈦参编人员
。㈧审核专家
。㈨参考文献
1.张之南,杨天楹,郝玉书 主编.血液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18-634.2.张之南 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9-23.3.邓家栋 主编.邓家栋临床血液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62-470.4.陈灏珠, 林果为 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92-2296.5.Young NS, Calado RT, Scheinberg P.Current concept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of aplastic anemia.Blood,2006,108(8):2509–2519.6.Locasciulli A, Oneto R, Bacigalupo A, et al;Severe Aplastic Anemia Working Party of the European Blood and Marrow Transplant Group.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acquired aplastic anemia given first line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or immunosuppressive treatment in the last decade: a report from the European Group for Blood and Marrow Transplantation(EBMT).Haematologica,2007,92(1):11–18.7.Bacigalupo A, Brand R, Oneto R, et al.Treatment of acquired severe aplastic anemia: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compared with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The European Group for Blood and Marrow Transplantation experience.Semin Hematol,2000,37(1):69–80.8.Camitta B, O’Reilly RJ, Sensenbrenner L, et al.Antithoracic duct lymphocyte globulin therapy of severe aplastic anemia.Blood,1983,62(4):883–888.9.Frickhofen N, Heimpel H, Kaltwasser JP, et al.Antithymocyte globulin with or withoutcyclosporine A: 11-year follow-up of a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treatments of aplastic anemia.Blood,2003,101(4):1236–1242.10.Viollier R, Passweg J, Gregor M, et al.Quality-adjusted survival analysis shows differences in outcome after immunosuppression or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n aplastic anemia.Ann Hematol,2005,84(1):47–55.11.Di Bona E, Rodeghiero F, Bruno B, et al.Rabbit antithymocyte globulin(r-ATG)plus cyclosporine and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aplastic anaemia patients unresponsive to a first course of intensive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Br J Haematol,1999,107(2):330–334.12.Kojima S, Frickhofen N, Deeg HJ, et al.Aplastic anemia.Int J Hematol,2005,82(5):408–411.13.Teramura M, Kimura A, Iwase S, et al.Treatment of severe aplastic anemia with antithymocyte globulin and cyclosporin A with or without G-CSF in adults;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study in Japan.Blood,2007,110(6):1756–1761.14.Gluckman E, Rokicka-Milewska R, Hann I, et al.Results and follow-up of a phase III randomized study of recombinant human-granulocyte stimulating factor as support for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plastic anaemia.Br J Haematol,2002,119(4):1075–1082.15.Locasciulli A, Bruno B, Rambaldi A, et al.Treatment of severe aplastic anemia with anti-lymphocyte globulin, cyclosporine and two different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regimens: a GITMO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Haematologica,2004,89(9):1054–1061.16.Socie G, Mary JY, Schrezenmeier H, et al.Granulocyte-stimulating factor and severe aplastic anemia: a survey by the European Group for Blood and marrow Transplantation(EBMT).Blood,2007,109(7):2794–2796.17.Ohara A, Kojima S, Hamajima N, et al.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and 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as a late clonal complication in children with acquired aplastic anemia.Blood, 1997,90(3):1009–1013.18.Tichelli A, Socié G, Marsh J, et al, for the European Group for Blood and Marrow Transplantation Severe Aplastic Anaemia Working Party.Outcome of pregnancy and disease course among women with aplastic anemia treated with immunosuppression.Ann Intern Med,2002,137(3):164–172.19.Hoffman.Hematology: Basic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5th ed.Churchill Livingstone,2008.20.Lichtman.Williams Hematology, 7th ed.McGraw-Hill,2006.21.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plastic anaemia.Br J Haematol.2009,147(1):43-70.
第四篇:行风建设自检自查
泸西县公交公司2011民主评议行风工作
自检自查报告
根据泸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泸政办发[2011]122号),泸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西县2011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办法,一一落实,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一时不能整改的有计划的安排
一、公交站点的检查
公交车停靠站点上还存在有私家车的停车位,使得公交车无法正常的进站停靠,乘客上下车存在重大的隐患。7月26日,我公司配合交通局对此在全县范围内做了详细调查,发现有如下站点存在以上问题:客运站两个站点、高丰宾馆站点、交警队站点、农业银行站点、农村信用社站点、保险公司两个站点、农贸市场站点。另外一个重大隐患为:九华路上恒远意通和华联超市两个站点,无论私家车、出租车和非法运营车辆都在违章停靠,使得公交车无法正常进站停靠,每当公交车停靠的时候都会造成交通堵塞,乘客上下车都在道路中间。
整改建议:
一、取消停靠站点上的停车位。
二、交警和城建加强对站台的维护和监督,加大对乱停乱放车辆的监控力度。根据城市公交站台的管理,站台30米内禁止停靠非公交车辆。
二、车辆消防汽材的配备检查
夏季炎热,气温与去年同期增长了不少,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公司组织检查了各车辆对消防器材的配备情况,对没有配置应急小锤和灭火器的车辆作出警告处分并及时配置,保证车车有灭火器,车车有应急小锤。
三、安全宣传教育
为了加强对驾驶员同志的安全教育,公司在公司各显眼处悬挂张贴安全宣传标语、格言和警句等,组织驾驶员观看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宣传片及交通安全公益广告片,并邀请交警队的指导员亲自现身说法,做到安全永在心中,全面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
四、信息服务
在政策法规、办事流程、收费标准、服务承诺等方面,做到应公开尽公开的原则;
服务质量严格把关,发现投诉、处罚当事人,提高所有从业人员的优质服务意识,细节化服务标准,树立良好形象,严禁有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刁难群众等问题。
五、车辆更新
对行驶年限到期的车辆做到严格把关,该报废的时候就申请报废,预计在今年10月份的时候将更换10辆新车。
公司一定会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结合本公司实际,尽快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以人为本,更优质地服务广大乘客。
不妥之处,敬请上级领导提出批评意见。
泸西县公交客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8月15日
第五篇: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一、医师和药师在药物临床应用时须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指导原则。
二、在药事管理小组领导下,药学、医疗、院感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负责对本科室临床合理用药进行监督、管理、培训。
三、临床用药须根据医疗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疾病治疗指南合理施治,原则上在本院《基本用药目录》范围内用药。
四、建立抗菌药物、血液制品,麻醉及一类精神药品、高价位药品使用管理规定。
五、建立临床用药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管理机制,医疗科室应定期评估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并与员工绩效考核挂钩。
六、医院建立处方点评制度,药剂科负责耐药监测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监督,填写处方评价表,登记、通报不合理处方并及时予以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