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考试试题(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03:24: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闻考试试题(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闻考试试题(共)》。

第一篇:新闻考试试题(共)

我们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比较大的在新闻事业发展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是以下三次新闻改革:

1、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

2、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人民日报》的改版。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新闻改革。

*中国新闻事业在改革中取得的重大成果: 1 政治家办报与正确舆论导向。2 新闻工作的两次重点转移。3 探索新闻规律 提高报纸质量。4 实施正确的舆论监督。5 新闻事业长足发展。

6新闻事业内部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管理的探索。

*新闻改革中,平面媒体提升报纸质量,增强社会功能:

1、纸从简单的作为行政的辅助工具转变为以刊登时事为主的面向社会大众的传播机构。

2、摒弃“文革”时期的“假大空”。

3、扩大信息量。

4、增强时效性。

5、注重贴近性、可读性、服务性。

6、创新新闻写作模式。*新闻的四个基本特性:

1、真实性。新闻的本质是客观事实,新闻是客观存在事物的反应。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2、时效性。新闻不是任何时候的事实的报道,而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3、公开性。事实本身不是新闻,只是报道传播出去了,才是真正的新闻。

4、主客观的统一性。新闻是记者对事实的报道。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报道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活动,渗透主观。

*新闻和信息: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区别是,1大小不同。2新旧不同。3公开性不同。4通俗性不同。*新闻价值:是指构成新闻的事实和材料所包含的能够满足社会对新闻需要的特殊因素,新闻工作者以此作为选择事实进行报道的主要标准。新闻价值包含在事实中,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外加的。不能任意拔高或贬低,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新闻价值的要素:

1、时新性。新闻的时效越强,新闻价值越高。新闻事实中包含的新闻信息量和新闻价值成正比。

2、重要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害关系的密切程度,是衡量一件新闻事实重要性的客观标准。

3、接近性。地理上、心理上、职业上、年龄上、性别上的接近。

4、趣味性。专指新闻事实所具有的吸引力、情趣和意味。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表现方面: 1 新闻报道的五要素必须真实。

2新闻事件的环境、条件、过程必须真实。

3新闻报道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必须真实。新闻报道引用的资料必须真实。

5新闻报道的真实必须是全面的,符合社会的本质特征,符合社会的主流方向。*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它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阶级性、先进性)在新闻工作中的最集中、最高的具体表现,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的根本的知道原则。具体包括:思想、政治、组织路线三方面。

*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的基本内容: 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整个事业的一部分,是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喉舌和耳目。遵循党的宗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是一致。*新闻舆论监督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有: 1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作为党和政府实施决策的参考。揭露邪恶丑行,打击犯罪。3 披露政府疏漏,促其改进工作。4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减压阀”作用。6 反对违背科学发展规律的行为,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

7深刻理解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内涵和时代意义。8 揭露腐败行为。

*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一要讲政治。二要摆正位置。三要选准典型。四要出以公心。五要准确无误。六要把握好尺度。七要遵守法纪。八要与执法部门配合好。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 坚持真确的舆论导向。3 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4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6 发扬团队协作精神。

*新闻工作者修养的内容和如何加强修养:江泽民在视察《人民日报》报社讲话中提出“打好五个根底”,提倡“六种作风”的要求,是当前及今后新闻工作者修养所遵循和努力的方向。“打好五个根底”是:

1、打好理论路线根底。

2、打好政策法律根底

3、群众观点

4、知识

5、新闻业务。“六种作风”:

1、敬业的作风。2实事求是的作风。3艰苦奋斗。

4、清正廉洁。

5、严谨细致。

6、勇于创新。

*怎样搞好新闻采访:

1必须实事求是。新闻报道必须反映事物的原貌,因此所采访的事实要完全真实。2依靠党的领导,依靠人民群众,这是在新闻采访中必须坚持的党性原则。

3新闻采访要力求迅速及时。新闻姓“新”,是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传播。

*新闻敏感:是一种敏锐的观察能力,一种比较分析能力,它使记者通过事物的表象洞察其中的实质,因而也叫新闻价值判断力、新闻发现力。

*新闻敏感,新闻价值判断力,新闻发现力的主要表现:

1从平凡的小事或社会现象变化中发掘出意义重大的主题

2判断所采访的事件能否引起众多读者的兴趣。

3从同一新闻事件的诸多方面中找出最有价值的新闻点。

4从采访搜集的素材中,除已经传播的内容外,能否找出更有价值的新闻。5面对新闻事件的快速反映能力。*怎样培养新闻敏感:

1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吃透上头”。2深入实际,“摸清下情”。

3爱岗敬业,具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4培养新闻敏感需有“厚积薄发”的过程。*采访的分类:

1按新闻体裁活报道方式:消息采访、通讯采访、现场短新闻采访、深度报道采访。2按报道的专业或领域:政治新闻采访、经济新闻、会议新闻、科教新闻、体育新闻、外事新闻等。

3按报道活动方式:突击采访、常驻、蹲点、交叉采访等。

4按采访对象:人物专访、突发事件采访、非事件性新闻。

*采访技巧要做到一下几点:

1见面时用技巧打破可能出现的僵局。2用和善的语句提第一个问题。

3在轻松和谐的采访气氛中跟进问题。4适时提出敏感问题,突破采访的心理禁区。5智取情感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6提问要言简意赅,提问交流时要积极反馈,提问与倾听相结合,尊重对方。

7有礼貌的结束一次采访,为未来的采访留有余地。

*消息的特点决定了它是报纸的主角,深层次的原因:

1从新闻学的角度看,有学者认为新闻的本意是消息。

2从报纸的属性上看,报纸是新闻纸。3从报纸的产生和发展史看,报纸是适应新闻传播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4消息是新闻竞争制胜的法宝。综上所述,消息在报纸上的主角地位十分明显,不容置疑。

*消息的体裁特点决定它在写作上的具体要求:

1以真实为生命。选择事实要全面;运用事实要客观;表达事实要准确。2以新鲜为灵魂。“新”是消息写作的灵魂。3以快速赢得受众。

4以叙事为基本。客观的记叙事实是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5以短小取胜。

*消息:用最简明扼要的文字去报道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的新闻文体。其特点是简明、短小。迅速。及时。

*消息类别主要有:简讯、动态消息、综合消息。

*通讯:是用比较详尽生动的文字,去描述先进人物事迹的报道或是重大事件的深入报道,或是详细的揭露批评性报道。

*通讯主要具备特点:新闻性。真实性。内容丰富性。表现手法多样性。

*通讯的主要类型:人物通讯、时间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人物通讯的写作要求: 突出人物思想,反应时代精神。2 在矛盾中表现人物。通过细节描写,活现人物风采。4 正确反映先进人物与周围人物关系。*风貌通讯的三种形式见闻、巡礼、侧记。*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按照内容范围分类有政治、思想、经济、文化、国际评论等。按照作者自身和重要程度分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

*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 1 摆事实,讲道理。2 要有鲜明的针对性。3 选题小中见大。立意清楚,态度鲜明。5 要有文采。

*深度报道:“有事实、有背景、有意义的三度报道”。它是新闻报道史上的一次革命,使新闻报道从简单地、被动地、感性地反映客观事实变成丰富地、主动地、理性地认识世界。

*深度报道的形式大体有: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问题讨论、分析性新闻、问题性新闻、评述性新闻。*新闻摄影的特征和独特优势: 1 新闻摄影具有鲜明的形象性。2 新闻摄影具有纪实性。3 新闻照片具有典型性。

*新闻摄影在报刊的地位和作用? 1 传播新闻的重要手段。2 图文并茂,美化版面。传播新闻不受语种和文化程度的限制。4 可以运用对比回顾的手法来突出新闻的重大意义。

*拟定好的新闻照片的标题,要做到: 1 高度的概括和准确的表达主题。2 文字要简短精炼,尽量避免与文字说明重复。要有文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之形象生动。*编辑的任务主要有: 新闻策划。2 加工。3 把关。4 发言论。5 组织。6 适当的链接相关资料。7 异地新闻时间的本地化处理。*稿件分析的具体要求: 要严格按照党的方针、政策标准和新闻标准队稿件进行分析,决定弃取。在政治方向上,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报道的口径和分寸上,绝对不能有任何与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不一致或相违背的地方。要把握新闻标准。首先要有新闻性,新闻要素要全,这是关系到真实性的基本要求,其次要用比较普遍认同的新闻价值要素。*标题的功能? 1 突出新闻卖点,吸引眼球,引起读者兴趣。2 标题是一种重要的内容处理方式。3 起到美化版面的作用。

*主题:俗称“主标”,是标题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也是标题中最重要成分。它概括反映主要的新闻事实或揭示最主要的观点。*肩题:有时也叫眉题、引题或上副题。它是主题的辅助题。它位于主题之前,作用在于引出主题。

*副题:也叫子题与下辅题。安排在主题的后面或下面,用来补充和交代次要新闻事实,或对主题起说明、解释作用。

*插题:又叫分题和小题。是穿插在较长稿件中的小标题,要用短短的一句话或几个字概括一段文字的要点。插题的重要作用是便于阅读,可以适当间歇,有助于了解长篇稿件内容。

*提要题:也称提示题或纲要题。一般安排在新闻的前面,简要的概括主要新闻事实,便于读者在未读全文之前就有个概括的了解,以引起阅读注意。*版面的功能? 对新闻的评价作用 2 对读者的吸引作用 3 展示报纸的个性 *版面的形式?

集中式 重点式 对称式 对比式 连续式 *搞好版面的设计和美化? 1 必须有明确的编排思想。编排思想是版面的灵魂。组版编辑要学一点版面美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美化版面的技术。3 一丝不苟,苦心经营。

*《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5》提出的中国报业面临的六大挑战: 报业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远未得到充分满足。束缚报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弊端仍未根本革除,报业改革依然任重道远。3 出版资源紧缺与闲置矛盾日益突出,报业发展模式尚未完成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4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报业市场体系尚未形成。中心城市报业市场趋于饱和,新的生产空间尚待挖掘。新媒体咄咄逼人,报业面临深刻的战略转型变革。

*解决报业发展问题的历史机遇: 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报业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央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为解决报业发展的体制瓶颈创在了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信息技术变革为报纸进入数字内容产业、加快内容整合和综合开发带来了机会。*积极应对网络媒体的冲击: 一 以优势对劣势,提高竞争力。1 以“权威性”应对“不正规性”。2 以原创性应对转摘的随意性。3 以报道的深度应对时效性。以存储的持久性应对网络的即逝性。二 以创新招读者,提升竞争力。1 资源重组整合 2 创新报道方式 3 转变经营思路

三 以融合促发展,增强竞争力。1 自建媒体网站 2 与商业网站合作。

新闻专业理论与实务(复习题Ⅰ)

1、新闻的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的起源:起源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新闻传播手段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口头新闻、手抄新闻、印刷新闻、电子新闻(电台、电视台)四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因特网的迅速崛起标志着电子新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3、新闻的要素:五个W一个H。即何时间(WHEN)、何地点(WHERE)、何人物(WHO)、何事情(WHAT)、何原因(WHY)、何结果(HOW)。

4、新闻价值:是指构成新闻的事实和材料所包含的能够满足社会对新闻需要的特殊因素,新闻工作者以此作为选择事实进行报道的主要标准。

5、新闻价值要素:即“五性”。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显著性。

6、新闻真实性原则:新闻真实性的含义指的是新闻报导必需有根据和符合客观事实。即新闻所反映的必须具有客观事实根据,确有其事;必须符合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的本来面目,符合事实真相。具体危害:第一,误导舆论,干扰破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第二、使新闻媒体本身失去读者信任,失去生存条件。周恩来:为报道事实新闻而奋斗。

7、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它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阶级性、先进性)在新闻工作中的最集中、最高的具体表现,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的根本的指导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可以作这样的概括: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整个事业的一部分,是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喉舌和耳目:遵循党的宗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具体要求:

1、在思想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

2、在政治上要全面、准确、坚定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在组织上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纪律。

8、新闻舆论监督:特点:新闻媒体发布的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能很快形成舆论,具有很强的威慑力量,因而新闻监督是舆论监督的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手段。形式:一是公开的新闻批评报道,二是通过内部参考、内部简报向领导机关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意志和情绪、意见和建议,形成舆论,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在决策和决策实施中加以考虑。怎样实行舆论监督?

1、摆正位置;

2、站对立场;

3、选准典型;

4、实事求是。重大批评稿件发表前要同被批评人、反映问题人和被批评者的领导“三见面”,尽量多听取不同意见,核准事实;5遵纪守法;

6、加强管理。

9、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以准确迅速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引导舆论为主要职责,这是一个政治性强、社会影响广泛因而社会责任重大的职业。

10、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修养的具体要求:江泽民提出的“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打好五个根底”:打好理论路线根底;打好政策法律纪律根底;打好群众观点根底;打好知识根底;打好新闻业务根底。“六种作风”:敬业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清正廉洁的作风;严谨细致的作风;勇于创新的作风。

11、新闻采访:定义:新闻采访是记者和通讯员采集新闻素材和资料,访问新闻人物和知情人物的社会活动,是一种职业性的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怎样搞好新闻采访?第一,必需严格遵循新闻真实性的原则;第二、依靠党的领导、依靠人民群众,这是在新闻采访中必须坚持的党性原则;第三,新闻采访要力求迅速及时。

12、新闻敏感:定义:记者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它包含两个方面的能力,即对新闻事实的快速准确判断的认识能力和及时迅速的反应能力。怎样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呢?第一,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吃透上头”;第二、深入实际“摸清下情”;第三、敬业爱岗,具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思考、积累、观察,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13、消息在报纸上的地位:定义:用最简明扼要的文字去报道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的新闻文体。消息的特点,决定了它是报纸的主角。在报纸上的诸多文体中,它占据着主体的地位,其深层次的原因是:第一、从新闻学的角度看,有的学者认为新闻的本意是消息;第二,从报纸的属性上看,报纸就是新闻纸。报纸以发新闻为主,也就是以发消息为主;第三,从报纸的产生和发展历史看,报纸是适应新闻传播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第四,从已经提到日程而且愈来愈激烈的新闻竞争上看,消息是新闻竞争制胜的法宝。

14、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

1、真实准确;

2、新闻要“新”;3讲究时效;4事实说话;

5、短小精悍。

15、通讯的特点:定义:是用比较详尽的生动的文字,去描写先进人物的事迹或重大事件过程的新闻文体。特点:第一、新闻性;第二、真实性;第三、内容的丰富性;第四、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16、评论的特点:定义:它是新闻媒体对重大的新闻事件或重要社会问题发表看法、阐述道理,从而明辨是非的政论体裁。评论能:

1、体现一张报纸的正确导向;

2、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

3、是报纸指导性的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

4、可以体现一张报纸的质量。写作的基本要求:

1、摆事实讲道理;

2、要有鲜明的针对性;

3、讲究科学性,防止片面性;

4、要有文采。

17、新闻照片的文字配套:要拟定好的新闻照片标题,应做到:一是高度地概括和准确地表达主题;二是文字要简短精炼,尽量避免与文字说明重复;三是要有文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之形象生动。写好照片说明,主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深入采访,全面地了解情况;第三,文字说明要简短、生动,善于提示内涵。

18、报纸编辑的任务:决策,主要是指编辑为解决报纸工作中遇到的关系全局性问题所做的判断和行动设计;加工,这是编辑经常的业务工作之一,指编辑在尊重原稿事实及不改变作者风格的前提下,所做的深化主题,订正观点,增删材料,调整结构,锻炼语言等具体工作;把关,编辑同志“守土有则”,要注意纠正、杜绝和消灭稿件中的错误,保证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发言,报纸有责任对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实作出自己的评价,这就是报纸的语言,编辑是报纸的重要发言人;组织,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将分散的稿件加以分析,组织成有机的统一整体,才能更好地发挥宣传舆论作用。

19.新闻标题的功能: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有提示新闻内容、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月度新闻的作用;对变化版面起一定

的作用,由于巧妙地制作和安排不同内容的新闻的位置,避免了版面的单调、呆板,使整个版面新闻安排有序、排列别致、布局得体,生动活泼。标题成为吸引读者,引导读者的重要手段。

20、版面的功能:

1、对新闻的评价作用。借用版面空间,编排形式和布局结构等,传达出编辑部对新闻的评价;

2、对读者的吸引作用;

3、展示报纸的个性。

21、稿件修改的标准:首先,在有关政治方向的问题上,要有清醒的头脑,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报道的口径和分寸上,绝对不能有任何与党中央的各项方针不一致或相违背的地方;第二、要把握新闻标准,主要是新闻价值标准。

22、稿件修改的基本要求

主要方法:注意尊重新闻事实,不能随意拔高,凭个人的“想当然”去轻易修改;注意尊重作者,尽量不伤元气,保持原作风格;注意考虑版面需要,量体裁衣。基本方法:订正、压缩、增补、改写等。修改包括以下方面:突出主题;校正差错;修饰文字。

23、标题制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1、题文一致是新闻标题的基本要求;

2、具体而简洁;

3、准确而鲜明;

4、朴实而生动。方法:叙述式、号召式、提问式、对比式、赞语式、悬念式等。

24、报纸版面设计:

1、必须有明确的编排思想;

2、组版编辑要学一点版面美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美化版面的技术;

3、一丝不苟,苦心经营。

25、新闻策划:定义:是指依据新闻事实或新闻素材,对所要宣传、报道的内容、步骤、途径等进行组织和安排,以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原则:真实性;系统性;独特性;及时性。策略和技巧:选好题目;标新立异;协同作战;共同受益。

新闻专业基础知识(复习题Ⅱ)

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3、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5、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6、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7、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8、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9、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10、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党必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如何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第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第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第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第一,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第三,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增长率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第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第一,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第二、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第三、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第四、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第五,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六、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四个“扶持”: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

5、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1、国际形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体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

2、对外政策: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我们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我们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我们主张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6、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7、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坚持做到“两个务必”的重要意义:毛泽东论述:一是,在伟大的成就面前,党内一部分同志可能会骄傲起来,贪图享乐的思想可能滋长,不愿意再做艰苦的工作,如果不坚决防范和克服这种情绪,党的事业就不能继续向前发展,甚至会失败。二是,不论我们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必须长期艰苦奋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和宗旨,不断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邓小平论述:邓小平同志一再告诫全党:“中国搞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第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他还说:“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江泽民论述:1991年9月,江泽民同志专程来到西柏坡,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同志必须始终坚持“两个务必”,并作了重要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5年,江泽民同志强调:“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法宝,也是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需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壮大起来的。过去干革命需要艰苦奋斗,今天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需要靠艰苦奋斗。”

8、胡锦涛提出的四点希望:第一,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第二,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第三牢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第四,牢记党和人民的重任和肩负的历史使命,自觉在艰苦奋斗的实践中加强党性锻炼。

9、报纸的作用:列宁:报纸的作用并不只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争取政治上的同盟者。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就后一点来说,报纸可以比作脚手架。毛泽东: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10、政治家办报:新闻工作,要看是政治家办,还是书生办。有些人是书生,最大的缺点是多谋寡断,要反对多端寡要,没有要点,言不及义,要一下子看到问题所在,要政治家办报。(对吴冷西谈话摘要)

11、办好报纸的三个条件:邓小平:结合实际、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12、党的报刊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邓小平:我们希望报刊上对安定团结的必要性进行更多的思想理论上的解释,这就是说,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宣传党的领导、党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的威力,宣传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成就和无限前途,宣传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而奋斗是当代青年的崇高的使命和荣誉。总之,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

13、四个“以”:江泽民: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14、建设“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始终保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做到知识广博,视野开阔,才能在新闻领域里得心应手,纵横驰骋。再就是要讲究职业道德,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应当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与影响。

15、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巩固,对于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可以说,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系的工作。因此,我们党一贯强调,要把新闻舆论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新闻舆论单位一定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舆论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这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模糊,不能动摇。

16、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胡锦涛说,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是新形势新任务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要求。唱响主旋律,最主要的,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马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宣传教育干部和群众,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宣传教育干部和群众,用一切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精神产品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和时代精神,以激励、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打好主动仗,就是要结合并动用好我们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正确分析和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宣传思想领域的特点,遵循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重在建设,以积极进取、科学务实的态度,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各项工作中贯穿讲政治的要求,增强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

17、《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部分条款:在出版物中(包括内部发行的出版物)严禁载有下列内容:

1、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2、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3、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

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5、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6、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7、其他经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应当保守的国家秘密事项。

18、互联网登载的新闻不得登载的内容:

1、违反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

3、损害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宣扬封建迷信;

6、散布谣言、编造和传播假新闻,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安定;

7、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恐怖或者教唆犯罪;

8、侮辱或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9、法律、法规禁止的其它内容。互联网连接境外新闻网络,登载境外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发布的新闻,必须另行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

19、报刊转载稿件的要求:不得转摘有悖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稿件,刊登涉及国家重大政策、民族宗教、外交、保密等内容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必要时要征询有关部门意见。报刊转载稿件应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得摘转格调低俗、色情淫秽,凶杀暴力、封建愚昧等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内容;报刊摘转新闻报道或纪实作品等稿件应坚持真实性原则,对其摘转内容的真实性负有审核责任;不得摘转内部资料或非法出版物上的稿件;任何报刊不得任意摘转国际互联网上未经核实的新闻和信息。

20、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的处理:报纸、期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和失实的纪实作品,有关出版单位应当在其出版的报纸、期刊上进行公开更正,消除影响;致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关出版单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行政处罚:下达违规通知单;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更正或检讨。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新闻出版局可视情节轻重,给警告或万元以下罚款。受到行政处罚的,新闻出版局可同时建议其主管部门、主办单位对违规报刊进行整顿,对有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21、禁止有偿新闻:新闻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义向采访报道对象索要钱物,不得接收采访报道对以任何名义提供的钱物、有价证券、信用卡等;不得以任何名义向采访报道对象借用、试用车辆、住房、家用电器、通讯工具等;参加新闻发布会和企业开业、产品上市以及其他庆典活动,不得索取和接受各种形式的礼金;在职记者、编辑不得在其他企事业单位兼职以获取报酬;未经本单位领导批准,不得手聘担任其他新闻单位的兼职记者、特约记者或特约撰稿人;新闻工作者人上不得擅自组团进行采访报道活动;在采访过程中不得提出工作以外个人生活方面的特殊要求,严禁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要求任何费用,不得以新闻报道形式为企业或产品做广告;不得利用采访和发表新闻报道拉赞助;不得向编采部门下达经营创收任务,记者、编辑不得从事广告和其他经营活动。

22、违纪违规报刊警告制度:对一年内三次警告的报刊,由新闻出版署给予停业整顿的行政处罚。该报刊的主管部门要撤换该报刊总编辑或社长,给予有关责任人必要的行政处分;违纪违规报刊停业整顿结束后,如再发生违纪违规问题,出现严重导向错误,由新闻出版署撤消该报刊的刊号。

23、遵守办报宗旨,严格出版纪律:严禁买卖报号和未经登记非法出版报纸;报纸的全国统一刊号、出版日期应固定刊登在报头下方;报纸的专版、专刊名称或文章标题不得占据报头位置、取代报头,也不得大于报头。须标出的内容:国内统一刊号;出版日期;期号;发行方式;报社地址、电话、电报挂号和邮政编码;定价;印刷厂名称;广告经营许可证。

24、报纸不得刊载的内容: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煽动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分裂国家或煽动叛乱、**的;煽动反对中国共产党的;泄露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的;煽动民族、种族歧视或仇视、破坏民族团结的;破坏社会安定和煽动**的;宣扬凶杀、淫秽、色情、封建迷信或伪科学,教唆犯罪和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诽谤侮辱他人的;人民币、外币、国家债券图案不准登载;互联网上违反宪法规定的不准登载;法律禁止刊登的其他内容。

25、汉字使用规范:所有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人员,对于汉字的使用,都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新闻出版署和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1992年7月7日颁布实行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此规定第三条对规范汉字和不规范汉字有明确的界定:“本规定所称的规范汉字,主要是指1986年10月根据国务院批示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2235个)所收录的简化字;1988年3月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收录的汉字”。

26、词与词汇的基本知识及使用规范: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词汇则是一种语言中所有词和成语、歇后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词汇分违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27、标点符号的基本知识及使用规范: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28、语法修辞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语法是指语言组词造句的规则,反映的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包括语言的结构成份和结构方式;修辞是指依据一定的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法,有意识地修饰调整语言,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全过程。相互关系:在日常的语言运用中,语法与修辞所要解决的宗是虽然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共同对语言的表达和思想的交流发挥重要作用。语法解决的是语言使用对与不对的问题,而修辞则主要关注语言使用好与不好的问题。一方面,语法,连同语言中的语音、词汇等,为修辞提供了物质的手段和基础,是修词所要调动和加工的语言材料;另一方面,经过修辞的艺术加工,原有的语言材料才会变得丰富多彩。修辞扩大了语法等语言材料的原有共用,是它们的高级体现。

29、主要的修辞格:比喻、比拟、夸张、借代、衬托、层递、对偶、排比、仿词、拈连、顶真、回环、警策、反复、反语、反诘、婉曲、通感等。基本要求:修辞格的使用,必须契合语言表达的需要;修辞格的使用,不能脱离事实基础;修辞格的使用,必须注意与感情色彩、风格等协调;修辞格的使用,不能使人疑惑或产生歧义。

30、辨识不同的语体风格:公文、科技、政论和文艺是大家都认可的四种语体。差异表现在四个方面:

1、词语的使用。文艺语体总是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情感性,因而与其他三类语体具有明显的差异。

2、常用句式。文艺语体最为灵活,几乎不必受任何限制,其他三种以陈述句为主要句式。

3、修辞方式。文艺语体有最大的自由,只要需要,可以用任何一种修辞方式。政论语体为增强宣传鼓动效果,也会较多地运用一些修辞格和谚语、歇后语等生动活泼的语言。公文语体和科技语体,除非特殊的需要,一般很少使用比喻、比拟、夸张、双关、映衬等文艺色彩浓重的修辞格,不过有时采用对偶、排比、反复等句式。

31、语法和修辞方面的各种常见错误:单句的语法错误:

1、搭配不当;

2、成份残缺或多余;

3、句式杂糅;

4、语序不当;

5、不合事理。复句中常见错误:

1、分句间缺少必要的逻辑联系;

2、结构混乱、层次不清;

3、偷换主语,造成逻辑关系紊乱;

4、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句群常见语病:主要有语意表达前后脱节、相互矛盾、语序不当、答非所问和重复多余等。修辞常见错误:

1、词语的锤炼和选用,词语的理性意义表达不确切,词语的感情色彩不相宜,词语的语体风格不协调,以及字面或意义的重复多余等;

2、句式的选择。

3、修辞格的使用。

32、古今汉语的构词特点:词可分为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等。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居多,而古代汉语中,除不可分拆的联绵字外,以单音节词为主,通常一个字就是一个词。

33、古代汉语中的宾语前置现象:疑问代词作宾语关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宾语用指示代词复指前置。

34、校对工作的概念、性质和作用:校对,是根据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订正差错,提出质疑,以保证出版物质量的工作。现代校对是书刊生产流程中编辑后、印制前的最后一道质量把关工序,其责任是将各种差错消灭在书刊出版之前,从而保证书刊的质量,因而在出版工作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校对可以说是编辑工作的延伸,是对编辑工作的一种检查、补充和完善。

35、校对的功能:一是校异同,二是校是非。

36、校对工作的职责:基本职责:第一,忠实于原稿,依据原稿逐一核对校样,消灭一切排版上的错误,包括文字、数字、符号、标点、图表以及格式等错误。第二,发现原稿中存在的各种差错并用铅笔在校样旁边提出质疑或填写“原稿质疑单”,提请编辑部门解决。责任校对职责:

1、参与相关书刊稿件各校次的全过程(或部分)校对,校对的校样不少于全书总篇幅的三分之一,以便了解校样的基本状况;

2、负责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工作,以保证体例、格式方面的规范和统一;

3、负责校样通读工作;

4、负责监督检查各校次的校改是否正确、规范、有无笔误,并汇总各校次中提出的问题,及时与责任编辑和制作部门商量解决;

5、负责眷样。

37、校对操作程序、方法和要求:在严格执行“三校一读”校对制度的前提下,基本模式有三种:连校模式;初校、二校、三校、眷样、退厂改红、核红、通读+技术整理、退厂改样、清样核红、付印;分校模式:初校、二校、眷样、退厂改样、核红、三校、通读+技术整理、退厂改样、清样核红、付印;校对通读连续模式:初校、二校、三校、通读、眷样+技术整理、退厂改样、清样核红、付印。传统的校勘基本方法有四种: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现代校对实践创造的校对方法:核红、文字技术整理、人机结合校对。

38、原稿、校样的常见差错及防范措施:文字类差错:

1、错字、破体字;

2、别字;

3、致讹的原因:因书写潦草致讹;因不明汉字的特点而致讹;因不熟悉关于简化字、异体字和繁体字的规定而致讹;因错分而致讹;因错合而致讹;因义连致讹;因义反致讹;因误判致讹;因误倒致讹;因误缩略致讹。语法差错主要表现为病句:逻辑差错大致分三种差错:一是概念方面的差错;二是判断方面的差错;三是推理方面的差错。标点符号差错有:一逗到底;长句无逗;顿逗不分;错加顿号;引文末尾标点位置混乱;省略号与等、等等并用;书名号使用范围扩大化。内容差错:

1、政治性差错;

2、知识性差错;

3、事实性差错。差错防范:第一、辨清汉字的形、音、义;第二、多作联想思维;第三、留心四角相同而中间不同的字;第四,科学地识别潦草字;第五,勤于查阅工具书;第六、大胆质疑;第七主动请编辑和作者配合协助。

39、校对质量的保障机制:三校一读付印:第一,保证基本校对次数;第二,特殊情况下增加校次,如下情况应当增加一次至数次校对:

1、原稿内容特别重要;

2、原稿内容艰深,引用古文或夹排外文较多;

3、版面格式特别复杂;

4、排版质量太差,毛校差错率超过1/1000,或排版格式不符合要求;

5、初、二校质量达不到规定指标;

6、通读检查发现终校的留错率高于0.5/10000。

主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

一、中国新闻事业史

唐朝的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报纸是——“敦煌邸报”。发行于公元887年,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报纸,现保存于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

朝报——宋朝进奏院发出的报纸是中央王朝办的报纸。

京报——明代和清代允许公开出版的民间报纸,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

申报——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1872年创刊,由英国4商人合资创办;1913年由中国人史量才接办;1949年5月停刊。出版时间达77年。

1874年王韬主办的《循环日报》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家以政论著称的报纸。王韬是第一个报刊政论家。

《中外纪闻》——康有为在京创办。

《时务报》——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创中国报刊销售史上的最高纪录。

“竖三民”——《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

《中国女报》——1907年秋瑾在上海创办

“苏报案”——1903年夏天,清政府以《苏报》刊登章太炎介绍邹容《革命军》的文章,以章太炎、邹容诋毁清政府,图谋不轨为借口,与帝国主义相勾结,逮捕《苏报》的一些负责人,封闭《苏报》馆,并将章、邹二人判刑。邹容被虐死在狱中,年仅21岁。这就是我国新闻史上有名的“苏报案”。

《大江报》——革命报刊中最具代表性的报刊。是由领导南昌起义的两个组织之一的文学社的机关报。

“中兴通讯社”——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通讯社,于1904年在广州创办。

《新青年》杂志——五四时期最重要的报刊,主编为陈独秀、李大钊。

《湘江评论》——由毛泽东主编。李大钊认为《湘江评论》是当时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刻的一种刊物。

《京报》——1918年,由邵飘萍在北京创办的大型日报。

《共产党》——1920年12月7日出版,由李达主编。

《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在上海创刊,主编蔡和森

《先驱》半月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第一个机关刊物。

《热血日报》——中国共产党建党后出版的第一个日报,于1925年6月4日在上海创刊,主编瞿秋白。

《红色中华》——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

《红星报》——1932年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刊,是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初期由邓小平主编,被誉为“革命的喇叭”。

《解放日报》——1941年5月16日创刊,是中共中央机关报,是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大型日报。由博古任社长,杨松、陆定一相继任总编辑。为建立我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奠定了基础。

《新华日报》——中国共产党于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受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董必武直接领导该报工作。

《东北日报》——1945年11月1日创刊。

邹韬奋——主编《生活》,著作:《萍踪寄语》《萍踪忆语》;1993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受中国韬奋基金会委托,主办韬奋新闻奖,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编辑人员,这是我国新闻编辑优秀成果的最高奖。

范长江——1936年下半年,范长江在《大公报》发表旅游通讯《中国的西北角》;1937年11月8日,在周恩来的倡议下,以范长江为首的左翼新闻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1938年3月,在汉口更名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1991年,范长江新闻基金会设立范长江新闻奖,评选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新闻工作者。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11月8日为“中国记者节”。

二、新闻改革

三次新闻改革——第一次,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提出党报“四性”: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组织性。第二次,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人民日报》的改版。第三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新闻改革。

新时期新闻改革的必然性——第一,任何改革首先都必须从变革观念开始,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首先要解放思想,破除“左”的思想的禁锢和束缚。

第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国各条战线都在积极推进改革,作为党的事业一部分的新闻事业,建立怎样的机制,达到什么样新的业务水平,才能承担起宣传改革、服务改革的历史责任?这也使新闻改革成为势在必行的迫切问题。

第三,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以后,我们面临着一个如何看待西方新闻事业的具体而又实际的问题。

“五点希望”——1981年11月10日,在新华市举行庆祝建社50周年的茶话会上,习仲勋代表中央书记处对改进新华社的宣传工作提出五点希望:一是“真”,新闻必须要真实;二是“短”,新闻、通讯、文章都要短;三是“快”,四是活,五是强。

探讨新闻规律,提高新闻宣传水平

在新闻改革中,探索和研究新闻规律,承认报纸是“新闻纸”,并努力按新闻规律办报,体现在以下方面:

1. 真实性为主导,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摒弃“假大空”

2. 扩大信息量

3. 注重新闻的时效性

4. 扩大报道的服务性

5. 新闻写作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三、新闻理论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起源——新闻是社会需要的产物,它是适应人类社会性生产、生活交流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起源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

事实是新闻的本原——这是因为。新闻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客观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所以说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新闻传播经历的4个阶段——口头新闻、手抄新闻、印刷新闻和电子新闻。

新闻要素——构成新闻事实必需的材料,就是新闻要素,即“5个W和一个H”,何时间、何地点、何人物、何事情、何原因、何结果。

信息——信息是关于事物存在和运动状态的陈述。

信息与新闻的联系与区别——

信息与新闻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区别在于:

1. 信息是新闻的内核,而新闻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信息构成不同的新闻类别;

2. 所有的新闻都是信息,但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新闻,新闻是一种特殊的信息。

3. 新旧不同

4. 公开性的不同

5. 通俗性不同

新闻的特性——新鲜性、真实性、公开性

新闻价值——新近事实或相应作品所含新闻要素的总和,它是传播者选择事实、接受者选择新闻的主要标准。

新闻价值的五要素——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

新闻价值的规律——新近事实或相应作品的新闻价值,由其所含的信息量和重要程度来决定的,其基本点是:事实的新近;信息量的大小;重要程度的高低。

宣传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并能够说明传播者的政治主张的素质。

新闻政策——是关于新闻报道内容的政策界限的规定。允许报道什么,不允许报道什么,允许报道到什么程度,掌握什么分寸,都属于新闻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

新闻政策的“四不允许”——

1. 不允许刊登反对、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新闻报导和文章

2. 不允许刊登泄露党和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机密的新闻报导

3. 不允许刊登有损民族团结、侮辱各种宗教的新闻、文章

4. 不允许刊登暴力、色情等毒化社会风气的报道和文章

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必须有依据和符合客观事实。

如何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1. 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发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要作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加强注意调查研究,报实情,讲真话。

2. 力求全面地看问题,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和随意性,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3. 采写和发表新闻要客观公正。

4. 避免报道失实和出版中的重大差错。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在新闻工作中的最集中、最高的具体体现,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的根本的指导原则。

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1. 在思想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作为新闻工作的指导方针。

2. 在政治上,要全面、准确、坚定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实际行动。

3. 在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纪律。

舆论——是公众对某些社会问题的大体相同的意见

新闻舆论监督有两种形式——一是公开的新闻批评报道,二是通过内部参考、内部简报向领导机关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意志和情绪、意见。

新闻舆论监督的内容和重点——

第一,反映人民群众意见、建议,作为党和政府实施决策的参考;

第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第三,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

第四,反科学的意识形态。

第五,腐败行为;

正确实施新闻舆论监督——

1.摆正位置

2.站对立场

3.选准典型

4.实事求是

5.遵守法纪

6.加强管理

“三见面”——重大新闻稿件在发表前,要同被批评人、反映问题人和被批评人的领导见面。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以准确迅速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引导舆论为主要职责,这是一个政治性强、社会影响广泛因而社会责任重大的职业。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3.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

4.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5.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

6.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四点要求”——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建设合格的新闻队伍

“打好五个根底”——

1.打好理论路线根底

2.打好政策法律根底

3.打好群众观点根底

4.打好知识根底

5.打好新闻业务根底

“六种作风”——

1.敬业的作风

2.实事求是的作风

3.艰苦奋斗的作风

4.清正廉洁的作风

5.严谨细致的作风

6.勇于创新的作风

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是记者和通讯员采集新闻素材和资料,访问新闻人物和知情人物的社会活动,是一种职业性的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

怎样才能搞好新闻采访——

第一,必须严格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

第二,依靠党的领导,依靠人民群众,这是在新闻采访中必须坚持的党性原则

第三,新闻采访要力求迅速及时

新闻敏感——是记者、编辑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

怎样培养新闻敏感——

第一,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吃透上头‟。

第二,深入实际“摸清下情”。

第三,爱岗敬业,具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思考、积累、观察,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采访前的准备——

可分为平时准备和临时准备。临时准备包括:

1.明确采访目的

2.选择和了解采访对象

3.熟悉和了解新闻背景材料

4.搜集相关报道及已有的文字资料

5.拟订采访计划和提纲

6.琐碎的行前物品准备

会议新闻的采访——

第一,要注意做好会前准备,了解会议主题,抓住报道中心

第二,要抓住会议的特点,第三,注意会上会下、会内会外相结合第四,注意会议报道的创新

人物新闻的采访——

一是注意选择。

二是确定采访对象之后,要对其作些了解

三是注意采访中的提问

四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五是采访中要注意观察,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出个性。

采访法制新闻——一定要坚持党性,坚守宣传纪律,不能为猎奇猎异抢先发表不让发表的内容;采访社会新闻一定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闻写作

消息——用最简洁扼要的文字去报道新

近发生的有异议的事实的新闻文体。

消息的特点——简明、短小。

消息在报纸诸多文体中占据主体地位的深层次原因——

第一,从新闻学的角度看,有的学者认为新闻的本意是消息。消息、通讯、评论,作为报纸新闻体裁的“三大件”,其中只有消息可以和新闻划等号。消息的快速及时,这是其他新闻体裁所做不到的。

第二,从报纸的属性上看,报纸是新闻纸,报纸以发新闻为主,也就是以发消息为主。

第三,从报纸的产生和发展历史看,报纸是适应新闻传播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第四,从已经提到日程而且愈来愈激烈的新闻竞争上看,消息是新闻竞争制胜的法宝。

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

1.真实准确

2.新闻要“新”

3.讲究时效

4.事实说话

5.短小精悍

写好消息时编辑记者的基本功——

编辑的重要职责是编好消息,记者的重要职责是写好消息,明白消息写作的重要性,能够编好、写好消息,使编辑、记者的基本功。

第一,搞好新闻宣传,要掌握新闻宣传的“十八般武器”,其中消息是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武器。

第二,从新闻写作的主要体裁看,消息与通讯、评论相比,它处于基础地位。

第三,写消息,是一项经常性的思想与既能锻炼。

第四,消息要写得短,要简明扼要,这是一种高境界的文字修养。

通讯——是用比较详尽生动的文字,去描写先进人物的事迹或重大事件过程的新闻文体。

通讯的特点——

第一,新闻性。

第二,真实性。

第三,内容的丰富性。

第四,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通讯的主要类型——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等。

人物通讯的写作要求——

1..突出人物思想,反映时代精神;

2..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

3.通过细节描写,活现人物风采。

评论——是新闻媒体对重大的新闻事件或重要社会问题发表看法、阐述道理,从而明辨是非的政论体裁。

新闻评论的重要性具体表现——

1.评论能体现一张报纸的正确导向。

2.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

3.评论是报纸指导性的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

评论的分类——按内容范围分,有政治评论、思想评论、经济评论、文化评论、国际评论等; 按重要程度分,有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等。

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

1. 摆事实讲道理

2. 要有鲜明的针对性

3. 讲究科学性,防止片面性

4. 要有文采

现场短新闻——记者(作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捕捉住的一个凝聚信息、富于特征的场面 或片断,不枝不蔓,不追前溯后地再现于形象描摹中的纪实性报道。

怎样采写现场短新闻——

第一,选材要特别注意新闻价值高这一点。

第二,作者必须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

第三,作品的现场感强。

第四,作者要有较高的观察力和应变力。

深度报道——有事实、有背景、有意义的“三度报道”。

深度报道的特色——从新闻写作的角度看,深度报道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带有哲理性、思辨性的报道,也是全方位、全息式的报道。

深度报道的形式主要有——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问题讨论;分析性新闻;问题性新闻;评述性新闻。

怎样写好深度报道——

第一,写作深度报道,要求记者有较高的学养。

第二,写深度报道要有全局观念,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来观察新闻事件、新闻事实,从而能够选择和把握重大题材和主题,抓住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进行写作。

第三,在熟悉各种新闻文体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表现能力,能够把问题挖掘得深,有理论认识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也包括布局谋篇、驾驭新闻事实加以表现的能力。

新闻摄影

新闻摄影——运用现代摄影技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可视性、形象化的报道。

新闻摄影的优势

——

新闻摄影具有鲜明

的形象性;新闻摄影具有纪实性;新闻摄影

具有典型性。

新闻宣传的“六大兵种”——1983年首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上,把新闻摄影与文字新闻、新闻漫画、新闻纪录电影、口语广播、新闻电视并成为新闻宣传的“六大兵种”。

新闻摄影在报刊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传播新闻的重要手段。

第二,图文并茂,美化版面。

第三,传播新闻不受语种和文化程度的限制。

第四,可以运用对比回顾的手法,来突出新闻的重大意义。

新闻照片的采访的特点——

1. 寻找和发现新闻事实的能够反映内在本质的形象

2. 必须身临现场进行采访摄影

3. 理性思维、形象思维、技术操作同步和统一

制作好的新闻照片的标题——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高度概括、准确表达主题;第二,文字简短精练,尽量避免与文字说明重复;第三,要有文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之形象生动。

报纸编辑

编辑、采访、通联为报纸的三大工种

编辑工作的主要任务——决策、加工、把关、发言、组织。

稿件分析的基本要求——

第一,在有关政治方向的问题上,要有清晰的头脑,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第二,要把握新闻标准。

稿件修改——突出主题,校正差错,修饰文字。

新闻标题——标题就是新闻的题目

新闻标题的功能——提示新闻内容、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新闻的作用

标题的种类——主题、肩题、副题

主题——俗称“主标”,是标题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也是标题中最重要的成分,它概括反映主要的新闻事实和思想。

肩题——也叫眉题、引题或上副题,是主题的辅助题,在主题之前,作用是引出主题。其交待背景、烘托气氛、提出问题的作用

副题——也叫子题或下副题,安排在主题之后,用于补充和交待次要新闻事实,或对主题起说明、解释的作用

标题制作的基本要求——

1.题文一致是新闻标题的基本要求

2.具体而简洁

3.准确而鲜明

4.朴实而生动

版面——是指各类新闻稿件在报纸的总体结构和布局

开张——大报为对开报,小报为四开报

版次——即一张报纸的版面先后顺序,亦称版序

版位——即稿件在版面的位置

栏与行——版面宽度与高度的计算单位。

版面的作用——

1.对新闻的评价作用

2.对读者的吸引作用

3.展示报纸的个性

版面的基本形式——集中式、重点式、对称式、对比式、连续式

怎样搞好版面的设计与美化——

1.必须有明确的编排思想

2.组版编辑要学一点版面美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美化版面的技术

3.一丝不苟,苦心经营

新闻策划

广播与报纸比较,其优势在于——

1.迅速及时,时效性特强

2.覆盖面广

3.受众广泛

4.便于接收

5.声情并茂

劣势——转瞬即逝、选择性弱、不易贮存

电视的优势在于——

一是形象、直观、直接,具有强烈的现场感

二是内容及表现手法的综合性

三是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与“互动”

报纸的优势——便于深入报道、选择性强、保存性强

劣势在于——时效性差、受众不如广播电视广泛、传输相对困难

1999年4月14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亚太地区报刊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上首次确定了第四媒体的概念

新闻策划——是指依据新闻事实或新闻素材,对所要宣传、报道的内容、步骤、途径等进行组织和安排,以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新闻策划的原则——

1.真实性

2.系统性

3.独特型

4.及时性

新闻策划的策略和技巧——

选好题目、标新立异、协同作战、共同受益

新闻策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问题

二是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的界限问题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版权保护

我国第一部著作权法——是清政府1910年颁布的《大清著作权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1990年9月7日在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上通过。

报纸出版管理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出版方向

一、要激励人民。用正确舆论引导人,最根本的是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而奋斗,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坚定不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二在服务于大局。正确处理改革、开放、稳定三者的关系,要更好地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是新闻舆论工作需要十分重视和认真形容的问题。在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上要全面准确。在事关人民利益、党的原则、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对外关系等重大问题上,宣传报道一定要符合中央的精神。

三、要加强管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按照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要求,加强对舆论宣传的指导、监督管理。

江泽民说: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就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和精神。要深入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

胡锦涛说:新闻工作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下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唱响时代主旋律,在全社会形成和发展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

*三贴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出版事业必须坚持的方向

一、出版事业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传播和积累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

二、从事出版活动,应当将社会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三、公民依法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予以保障。

*把握好舆论监督工作的原则

--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事实求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向导。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正建设,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宏扬正气,针砭时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要服务大局。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抓住群众关注、政府重视、有普遍意义的问题,着眼于有助于党委和政府改进工作,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要事实准确。对舆论监督涉及的问题要深入调查研究,听取各方意见,充分掌握材料,认真核实情况,确保信息来源真实可靠,确保报道内容准确无误,确保具体情节准确无误,严禁道听途说、以偏概全、虚构事实。

--要客观公正。判断是非、评价事物要以党和国家有关政策、法律为标准防止主观臆断、感情用事。

--要注重效果。

--要遵守纪律。

--要依法监督。

*明确当前舆论监督工作的重点

1、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

2、加强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

3、加强对党纪、政纪执行情况的监督。

4、加强对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监督。

5、加强对社会丑恶现象、不道德行为和不良风气的监督。

*在舆论监督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涉及军队和武警部队的事件和问题,一般不作公开批评报道,确需公开批评报道的,由解放军总政治部会同有关部门审定。涉及民族、宗教问题和西藏、新疆问题,一般不作公开批评报道,确需公开批评报道的,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国家宗教事务局等主管部门审定。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方及港澳台问题的舆论监督稿件,要慎重把握,送国务院港澳办,国务院台办审定。

2、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突发事件、重大事故、重大案件等,有般不作公开批评报道。

3、涉及外国政府、组织或领导人,外国驻化华使领馆,外国驻华来华人员的舆论监督稿件,要慎重把握,重大、敏感、影响我过对外关系的,要送外交部或当地外事部门审定。

4、对尚未公开报道,地方、部门已经依法处理、妥善解决的孤立事件或个别问题,一般不再进行公开批评报道。

5、舆论监督要适时适度。

*认真履行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社会责任

1、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2、确保真实性,维护公信力。

3、正确分析和引导社会热点。

4、通过合法途径和正当方式获取新闻素材,不得采取非法和不道德的手段进行采访报道。

5、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廉洁自律、出以公心,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

6、进行舆论监督报道,不得干扰和防碍各级法院、检察院、公安部门等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办案。

7、尊重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揭人隐私,不诽谤他人。

8、严格执行保密规定,严防在报道中泄露党和国家秘密。

9、要与人为善,满腔热情地支持和帮助改进工作,不要冷嘲热讽、尖刻挖苦。

10、点名批评要慎重。

11、地方性媒体、都市类媒体不得跨地区进行舆论监督采访报道,专业类媒体不得跨行业进行舆论监督采访报道。

报纸出版管理

报纸由依法设立的报纸出版单位出版。报纸出版单位出版报纸,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持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领取《报纸出版许可证》。

报纸,是指有固定名称、刊期、开版,以新闻与时事评论为主要内容,每周至少出版一期的散页连续出版物。

报纸出版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出版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和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营造良好氛围,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报纸

第一章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第一节 中国新闻事业源流

一、古代报纸

一直到唐朝,我国最早的报纸,通称“邸报”。

这两张报纸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它的内容、形式、发行与传递均不同现代报纸,但具有新闻报道性质。

二、近代报纸

近代报刊很多,其中以《申报》、《循环日报》最有影响。

《申报》1872年创刊,由4名英国人合资创办,聘请中国人担任主笔。1913年中国人史量才接办《申报》,《申报》变成了中国人自己的报纸。1949年5月停刊,《申报》出版时间达77年之久,是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

《循环日报》于1874年由江苏吴县人王韬主办,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家以政论著称的报纸,王韬是第一个报刊政论家。他为在我国办报政论做了最早的尝试。

三、辛亥革命时期的报刊

(一)革命报刊纷纷涌现

1894年冬,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领袖和伟大的思想家孙中山建立了兴中会,1900年1月25日在香港创办了《中国日报》作为其机关报。主张推翻清朝政府,实现民族革命;报道国内各地革命活动;揭露和批判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派。1907年秋瑾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

(二)革命报刊的重要作用

革命报刊对革命起了直接重要的推动鼓舞作用,其中最具代表行的是《大江报》。该报是领导武昌起义的两个组织之一的文学社的机关报。

辛亥革命前后,出现了为报纸服务的通讯社。1904年中国人子办的第一个通讯社——中兴通讯社在广州成立,邵飘萍还在日本东京创办了“东京通讯社”,向国内报纸发稿。四、五四时期的报刊

(一)《新青年》

五四时期最重要的报刊是《新青年》杂志。

(二)《湘江评论》

在五四时期出现的其他进步报刊中,以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最为重要。第二节 党报的产生与发展

一、建党初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党报

(一)《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将《新青年》改组为机关刊物,1920年12月7日,又出版了《共产组》月刊。

(二)《向导》与《先驱》

《向导》是中共中央的第一个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在上海创刊。

二、革命根据地的党报

仅中央革命根据地 比较重要的有:

(一)《红色中华》

(二)《红星报》

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党报

(一)《解放日报》

(二)〈新华日报〉

(三)〈东北日报〉

四、建国后的党报

1949年3月5日,华北〈人民日报〉迁至北平出版,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第三节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报业大国

截至2006年底,我国年出版报纸1938种,出版期刊9468种,全国组建3了39家报业集团,报业整体实力越来越雄厚。

2006年6月5日,在莫斯科举行的第59届世界报业大会上,世界报业协会总干事鲍顶丁先生在他的“世界报业发展趋势”中指出,中国报业继续保持着世界报业第一大国地位。

第四节 新闻业的旗帜——邹韬奋、范长江、穆青

一、邹韬奋 邹韬奋(1895~1944年),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新闻记者、报刊活动家、政治家和出版家。他主编的《生活》、《大众生活》、《全民抗战》周刊以及《生活日报》等曾经风行海内外,对民主政治的实现和进步生活文化事业的发展都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1933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受中国韬奋基金会委托,设立韬奋新闻奖,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新闻人员,这是我国新闻编辑优秀成果的最高奖。

二、范长江

范长江(1909~1970年),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新闻事业家。其突出贡献是:首次报道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真实情况,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打破了国民党的欺骗宣传。他是当时从白区进入延安采访的第一个中国新闻记者,最早报道了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真相。1938年11月8日创立了以他为首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1991年,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设立范长江新闻奖,评选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新闻工作者。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把范长江创始和领导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中国记协前身)成立日11月8日定为“中国记者节”。

三、穆青

穆青(1921~2003年)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新闻记者,曾任新华社社长,其中《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第二章 新闻改革 第一节 新闻改革的概况

有三次改革:

第一次,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

第二次,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人民日报》的改版。

改版后的《人民日报》,从内容到形式涣然一新。

第三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新闻改革。

第二节 新时期新闻改革的必然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及其重要的会议,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报纸宣传也要围绕这个中心转移。

第一,要破除“左”的思想的禁锢和束缚。“文革”期间,报纸被当成“阶级斗争的工具”,“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人们受这种思想影响很深。

第二,全国各条战线都在积极推进改革,新闻改革势在必行。

第三,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增多,在经济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其先进的管理经验。

第三节 新闻改革与时俱进

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阶段,1978年12月至1989年上半年。这一阶段主要是揭批“四人帮”,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对我国多年来特别是“文革”十年新闻工作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改革的成果

一、政治家办报与正确舆论导向

进一步恢复和发扬了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更加认清了新闻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政治家办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新闻工作的两次重点转移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闻工作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这是一次根本性的转变。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任务,为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很大贡献。

三、探索新闻规律,提高报纸质量

四、实施正确的舆论监督

五、新闻事业长足发展

六、新闻事业内部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管理的探索

第三章 新闻理论 第一节 新闻

一、什么是新闻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二、新闻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是社会需要的产物,它是适应人类社会性生产、生活交流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人类在从事改造世界的生产实践中,结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除了依靠自己直接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外,还必须学习别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把这种新情况、新事物、新经验报告给别人的社会活动,就是新闻活动。

三、新闻要素

五个W:即何时间(WHEN)、何地点(WHERE)、何人物(WHO)、何事情(WHAT)、何原因(WHY)、何结果(HOW)。

四、新闻与信息

人类之所以需要信息,是因为信息能够消除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确定性,改变人们对外部世界原来完全不知或知之不多的状况。凡是人们原来不知道、知道后能增进对客观事物了解的所有以文字、图象、声音、符号为载体的知识、消息、情况、资料......都是信息。信息是联系主体与客观的中介。可以给它下一个定义:信息是关于事物存在和运动状态的陈述。

新闻与信息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她们的区别是:

1、大小不同。信息是大概念,新闻也是信息,是包含在信息之内的小概念,是信息的一部分。

2、新旧不同。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物的信息,信息既包括新近发生的,又包括已经发生的事实,如历史事实、文化科学知识等。新闻传播的是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新鲜的较完整的事实,信息大多数不具备这个特性。

3、公开性不同。新闻都是公开发表的信息,信息有的是机密的,如重要的军事、科技、经济情报。

4、通俗性不同。新闻简明易懂,有些信息专业性很强,有的信息只是一些符号或简短的词汇,只有专家、知情人才能看懂。第二节 新闻价值

一、什么是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指构成新闻的事实和材料所包含的能够满足社会对新闻需要的特殊因素,新闻工作者以此作为选择事实进行报道的主要标准。新闻价值包含在事实中,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外加的。不能任意拨高或贬低,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二、新闻价值要素

新闻价值的要素可归为“四性”: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

(一)时新性

指时间近——事实发生与公开发表之间的时间距离越短越好;内容新——人们想知道而不知道的事情。新闻姓“新”,它哟啊告诉人们新的事实。新闻研究者认为:

1、新闻的时效越强,新闻价值越高。新闻发生后,早报道比晚报道价值高。

2、新闻事实中包含的新闻信息量(新情况的分量和程度)和新闻价值成正比,即新信息越多、越重,新闻价值越高。

(二)重要性

什么是事实的重要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害关系的密切程度,是衡量一件新闻事实重要性的客观标准。密切程度越高,则重要性越大。

(三)接近性

接近性,指新闻事实与读者的距离。离读者越近,新闻价值越大。因为从心理上说,人们觉得离得越近的事物比离得远的事物与自己的关系要密切得多,因而关心程度要大达多。

(四)趣味性

关于新闻的趣味性,是专指新闻事物所具有的吸引力、情趣和意味。

三、选择新闻的标准

所谓宣传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并能够说明传播者的政治主张的素质。这些新闻事实,具有与党的方针政策的一致性,对实际工作的针对性和报道的时宜性等特点。

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政策,是选择可报道的新闻事实的三把“筛子”或三条标准。

第三节 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一、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真实性的含义,指的是新闻报道必须有根据的符合客观事实。

新闻的真实性是由新闻的特性决定的。客观事实是新闻的本原,新闻所反映的必须是新鲜而又重要并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真人的,如果偏离这一点,就违背了新闻的本性。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报道是第而性的,没有事实,也就没有新闻。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表现在各个方面。重要的有五点:一是新闻报道的五要素必须真实。二是新闻事件的环境、条件、过程必须真实。三是新闻报道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必须真实。四是新闻报道引用的资料必须真实。五是新闻报道的真实必须是全面的,符合社会的本质特征,符合社会的主流方向。

二、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

新闻必须完全真实。这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实践的优良传统。早在延安整风及其之后,针对解放区党的报纸上出现的某些失实新闻,中共中央着重从理论上提高新闻工作者对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认识,并开展以揭露批评失实新闻为主要内容的反“客里空”运动。其间陆定一发表了《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新闻真实性问题的理论基础,至今被公认为是权威性论著。

建国初期,由于从解放区成长起来的新闻工作者已经确立了真实是新闻生命的唯物主义新闻观,能够坚持新闻真实性,准确地反映当时的社会主义改造、经济建设、社会生活和抗美援朝战争,起到了很好的引导舆论作用。

但是后来,出现了两次大面积新闻失实。

第一次是1958~1959年的“大跃进”,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化和反“右倾”中的虚假、浮夸报道。

第二次是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文革”期间,在各个领域都充斥着“假、大、空”的报道。

第四节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一、党性原则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袖在领导和从事新闻事业的实践中提出并遵行的。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在现代文明国家中,每家报纸无不表达的政党的意见。无产阶级党报,是党的战斗旗帜。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闻事业从一开始就严格尊心党性原则。中共中央在关于当前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指出: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党性,增强党性,“必须无条件地同中央保持政治上的一致。不允许发表与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相违背的言论”。必须接受和服从党的领导。我们可以对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原则的含义作如下简明表述:它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阶级性、先进性)在新闻工作中的最集中、最高的具体表现,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的根本的知道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可以作这样的概括: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是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喉舌和耳目;遵循党的宗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具体要求包括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三个方面。

在思想上,无产阶级政党的报刊要求坚决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以党的指导思想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新闻工作的指导方针。

在政治上,要全面、准确、坚定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实际行动。

在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纪律。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在党组织的绝对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根据党的统一部署工作。具体地说有两点:第一,遵守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这主要体现在宣传思想、报道口径上必须与党的步调一致,不是各行其是。第二,要遵守党的宣传工作纪律。所有媒体,都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作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第五节 舆论监督与新闻评论

一、舆论和舆论监督

“舆论是公众对某些社会问题的大体相同意见。”

“舆论监督”的提法是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出来的,又在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新闻舆论监督有两种形式:一是公开的新闻批评报道,二是通过内部参考、内部简报向领导机关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意志和情绪,建议和意见,形成舆论,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在决策和决策实施中加以考虑。

第六节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修养

一、新闻工作者及其职业特征

概括地说,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是:以准确迅速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引导舆论为主要职责,这是一个政治性强、社会影响广泛,因而社会责任重大的职业。

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都把“真实”、“客观”、“公正”、“负责”、“庄重”等内容作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例如,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对新闻来源负责;忠实地报道事实真相;不得诽谤攻击他人;不得使用污秽语言和对罪恶情节进行详细描写;要廉洁清白,不得接受贿赂......三、新闻工作者的修养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报社讲话中提出的“打好五个根底”,提倡“六种作风”的要求,应该作为当前及今后新闻工作者修养所遵循和努力的方向。“打好五个根底”是:

1、打好理论路线根底。

2、打好法律政策根底。

3、打好群众观点根底。

4、打好知识根底。

5、打好新闻业务根底。“六种作风”是:

1、敬业的作风。

2、实事求是的作风。

3、艰苦奋斗的作风。

4、清正廉洁的作风。

5、严谨细致的作风。

6、勇于创新的作风。

第四章、新闻采访

第一节 新闻采访

什么是新闻采访?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看,新闻采访的对象是客观事物。那么,新闻采访的基本性质就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的一种活动。

那么怎么才能搞好采访呢?

第一,必须实事求是。新闻报道必须反映事物的原貌,因此,所采访的事实要完全真实。所采访的必须是在时空中确确实实发生过或发生着的事,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要严格予以核实,搞清所采访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还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不仅要作到报道的单个事实的真实、准确,尤其要注意和善于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第二,依靠党的领导,依靠人民群众,这是在新闻采访中必须坚持的党性原则。我们的新闻工作,是整个党的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新闻采访必须紧密依靠党的领导,到各部门、各单位采访一定要依靠各级党组织。

第三,新闻采访要力求迅速及时。新闻姓“新”,是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传播。这就决定了新闻报道一定要迅速及时。

第二节 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一种敏锐的观察能力,一种比较分析能力,它使记者通过事物的表象洞察其中的实质,因而也叫新闻价值判断力、新闻发现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从平凡的小事或社会现象变化中发掘出意义重大的主题;二是判断所采访的事件能否引起众多读者的兴趣;三是从同一新闻事件的诸多方面中找出最有价值的新闻点;四是从采访收集的素材中,除已经传播的内容外,能否找出更有价值的新闻;五是面对新闻事件的快速反映能力等。

怎么样培养新闻敏感? 第一,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吃透上头”。

第二,深入实际,“摸清下情”。

第三,爱岗敬业,具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四,培养新闻敏感需有“厚积而薄发”的过程。

第三节 采访前的准备

(一)、明确采访目的(二)选择和了解采访对象

(三)熟悉和了解新闻背景材料

(四)搜集相关报道及已有的文字资料

(五)拟订采访计划和提纲

(六)琐细的行前物品准备 关于社会新闻采访

社会新闻是侧重报道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及社会公德方面的新闻。采访社会新闻,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把偷盗抢劫、杀人放火、嫖娼卖淫、交通肇事、贪污腐化、天灾人祸等作为社会新闻的主打,也不能猎奇、猎艳,跌入低级趣味的误区。

1、紧跟时代脚步,把握时代变革。要善于发现和捕捉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新生事物。从对这些新事物、新现象、新变化的报道中,反映时代特征,反映人民群众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2、宏扬社会正气,倡导现代文明。多采访那些见义勇为、破旧俗立新风、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典型。

3、认真筛选负面题材,着眼警示教育意义。

第五章 新闻写作 第一章 消息

一、消息及其在报纸上的地位

消息是用最简明扼要的文字去报道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的新闻媒体。

消息的特点是:简明、短小、一般的三五百字,最长不过于千字,以最简练的文字报道某一事物,一般的是一事一报,开门见山,迅速、及时。

消息的特点,接顶了它是报纸的主角。其深层原因是:

第一,从新闻学的角度看,有学者认为新闻的本意是消息。消息、通讯、评论,作为报纸新闻体裁的“三大件”,其中只有消息可以和新闻画等号。另外,从消息、通讯、评论三大体裁的联系看,通讯是消息的延伸与补充,而评论则是对消息的报道事实的提炼和升华。

第二,从报纸的属性上看,报纸是新闻纸。报纸以发新闻为主,也就是以发消息为主。

第三,从报纸的产生和发展历史看,报纸是适应新闻传播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第四,消息是新闻竞争制胜的法宝。现代新闻的竞争,就是消息的快捷与质量的竞争。谁最先抓住独家新闻,并最准确、最快

捷地发出消息,谁就受欢迎,谁的影响力就大。

二、消息的分类

有以下几种:

1、简讯。简讯是最简短、最迅捷的动态新闻报道形式。

2、动态消息。动态消息是对新近发生或发展中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或对事物运动中的新动态所做的迅速、简洁的报道。其特点是:“短、快、活、叙”,一事一报。要求“五个W和一个H齐全,是消息中的重要类型,是各类新闻报道中最标准的种类。

3、综合消息。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战线、不同行业发生的新闻中的共性事实进行梳理,围绕一个中心视点、一个主题思想归纳起来传播,这叫综合新闻,也叫综合消息。综合消息既要有概括性的叙述,也要有个性特点的细致材料,尽可能展示点面结合的整体情况。

三、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以真实为生命

消息写作必须尊重事实,所报道的事实必须准确。

1、选择事实要全面。不能注意一种倾向而忽略另一种倾向,注意了局部,又忽略了全局,要注意具体事实真实与整体事实真实的统一。

2、运用事实要客观。一要准确地反映事实的客观实际,二要通过事物本身说明问题,避免由记者自己抒发感情和议论;

3、表达事实要准确。构成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几个要素必须真实可靠,准确无误。

(二)以新鲜为灵魂

“新”是消息写作的灵魂。因为它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传递,失去了“新”,就失去了灵魂。“新”包含两方面,一是时间新,二是内容新。

(三)以快速赢得受众

传统说法称新闻为“易碎品”,即不很快抓住就会失去,今天是新闻,明天就成了历史。

(四)以叙事为基本

客观地记叙事实是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最基本的方法。而实际上它是用事实来含蓄地但又和年准确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倾向,体现一定的报道意图。

(五)以短小取胜

消息要言简意赅、短小精悍,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为见解明快的内容,“以少胜多”。

四、写好消息是编辑记者的基本功

第一、掌握各类消息的特点和基本结构,熟悉各类消息的写作技巧,把练好采写消息的基本功放在首位。

第二、不断增强敏锐的新闻辨别能力。这种能力是编辑、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

第三、加强文字修养。消息要写的短,要简明扼要,这是一种高境界的文字修养。

第二节 通讯

一、通讯及其特点

通讯是用比较详尽生动的文字,去描述先进人物事迹的报道或是重大事件的深入报道,或是详细的揭露批评性报道。

通讯主要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新闻性。通讯是新闻文体,所以必须具备新闻的根本要求,具备新闻性的特质。

第二,真实性。通讯必须写真实的事件,真实的人物,绝不允许虚构。虽可借鉴文学表现手法,但绝不能造假,不能掺假。

第三,内容的丰富性。通讯是从消息延伸和发展而来的。消息解决的是基本事实的陈述,而通讯则要反映事实的来龙去脉,是对事件的全方位扫描,回答“怎么样”、“为什么”,揭示过程的实质。

第四,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消息一般用叙述的方法陈述事实,而通讯可运用直接的叙述方法,也可以用倒叙、插叙等迂回的表现手法,还可以用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等。

二、通讯的主要类型及其写作

通讯的重要类型,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等。

第一,人物通讯的写作要求。一是突出人物思想,反映时代精神。二是在矛盾中表现人物。要把人物写得深刻,必须充分展示矛盾冲突中的人物。三是通过细节描写,活现人物风采,于细微处反映人的高尚精神风貌。四是正确反映先进人物与周围人物的关系,注意防止片面性,千万不要把先进人物写成一朵花,别人却是豆腐渣。

第二,事件通讯的写作要求。事件通讯是以描写比较典型的事件为主的通讯作品。事件通讯写作的首要一条是注意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揭示社会影响力。

第三,工作通讯的写作要求。工作通讯是指那些报道实际工作经验、教训及反映工作问题的通讯。

第四,风貌通讯的写作要求。风貌通讯是指报道某一区域、某个单位等的新风貌、新景象的通讯。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见闻;二是巡礼;三是侧记。第三节 评论

一、评论及其在报纸上的地位和作用

评论能体现一张报纸的正确导向。我国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政治家办报”,强调新闻宣传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能鲜明地体现一张报纸导向的,首先是评论。

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毛泽东说,一个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同样报纸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也等于没有灵魂。

评论是报纸指导性的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评论能旗帜鲜明地告诉读者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评论可以体现一张报纸的质量。一家报纸的领导理论素质高,编采队伍理论水平高,报纸上经常有好的评论出现。

评论在报纸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媒体尤其是报纸应高扬理论评论的旗帜,敢为天下先。

二、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摆事实,讲道理

(二)要有鲜明的针对性

(三)选题小中见大

(四)立意清楚,态度鲜明

(五)要有文采

第四节 现场短新闻

一、什么是现场短新闻

现场短新闻不是一种新闻体裁,而是一种新闻的表现方式。因为它可以是消息,也可以是通讯,还可以是小特写等。它是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捕捉住的一个凝聚信息、富有特征的场面或片段,不枝不蔓、不追前溯后地再现于形象描摹中的纪实性报道。

二、怎样采写现场短新闻

第一,选材要特别注意新闻价值高这一特点。

第二,作者必须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是新闻事实发生的目击者、见证者,甚至参与者。

第三,作品的现场感强。具体要求则是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是指一篇现场短新闻让人读了之后能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

第四,作者要有较高的视察力和应变力。写现场短新闻的现场,要观察得很细,抓住特点,才能很好地“再现”,而现场往往又是千变万化的,作者必须十分机敏,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第五节 深度报道

一、什么是深度报道

什么是深度报道?我们认为,称深度报道为“有事实、有背景、有意义的三度报道”较为符合实际。

二、深度报道的特色及主要表现形式

深度报道反映的题材重大、社会意义重大,其表现形式又多是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等,是一种集团军作战的新闻宣传的重武器。从新闻写作角度看,它是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带有哲理性、思辩性的报道,也是全方位、全息式的报道。

深度报道的形式大体有:第一,连续报道。根据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由低到高的矛盾运动,按矛盾的发展过程发布新闻,反映情况和问题。第二,系列报道。围绕典型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进行报道。第三,组合报道。围绕某个主题或主线,将不同内容与形式的新闻编排组合在一起,报道各方面的事实,起到加强、对比等作用,以达到深化对某一问题本质认识的目的。第四,问题讨论。通过对某一问题的讨论,达到提高认识、推动工作的目的。第五,分析性新闻。对新闻事件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论之有据,言之有理,帮助读者解决“为什么”的疑惑。第六,问题性问题。第七,评述性问题。

三、怎样写好深度报道

第一,写作深度报道,要求记者有较高的学养。第二,写深度报道要有全局观念。第三,在熟悉各种新闻问题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表现能力,能够把问题挖掘得深,有理论认识能力,辨证思维能力,也包括局部某篇,驾御复杂新闻事实加以表现的能力等。

第六节 新闻摄影

一、新闻摄影的特征、地位和作用

首先,新闻摄影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其次,新闻摄影具有纪实性。第三,新闻照片具有典型性。

第六章 报纸编辑 第一节 报纸编辑的任务

有几点

1、新闻策划。重大事件的报道安排以及独家新闻的报道思路和方法等,都由编辑先考虑酝酿,然后经大家讨论决定

2、加工。这是编辑日常的业务工作之一,指编辑在尊重原稿事实及不改变作者风格的前提下所做的深化主题,订正观点,增删材料,调整结构,精练语言等具体工作。

3、把关。纠正、杜绝和消灭稿件中的错误,保证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发言论。党要求报纸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5、组织。编辑每天都要收到很多稿件。对这些单篇的稿件加以分析,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组织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6、适当地连接相关资料,尤其是善于利用网络、手机等现代通讯工具多渠道、高效率地搜集到相关资料。

7、异地新闻事件的本地化处理。第二节 新闻标题

一、新闻标题的功能

1、突出新闻“卖点”,吸引眼球,引起读者兴趣。标题要突出新闻报道的最亮点,或内容新颖,或以观点震撼人,或用形式美留住读者,吸引读者深读而不是浅读。

2、标题是一种重要的内容处理方式,可提示重点、表明观点立场,也可表达一种情绪,反映出传媒对事件或人物的态度,隐含报纸的[评价和新闻导向。

3、起到美化版面的作用。

二、标题制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怎样制作好新闻标题,方式方法、艺术技巧甚多,但至少可在准、简、活、美四个方面下工夫。

1、准,就是要挖出新闻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也就是“新闻眼”准确地突现在标题上,使读者一看就大致知道新闻的内容。

2、简,新闻标题要求对新闻高度概括,但标出时又必须具体,还往往是一句话,非

常精简。

3、活,就是要把标题做得生动鲜活。

4、美,标题制作讲究语言美,节奏美,对称美等。

第二篇:新闻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

1.广义上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写作)和(新闻评论写作),狭义上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方面的各种体裁的写作)。

2. 新闻写作的研究对象包括新闻报道作品以及这类作品的(写作原理)、(写作规律)、(写作技巧)以及相关知识。

3.新闻文体的功能有传递信息(娱乐大众)、(舆论引导),以及(传播知识)和(监督社会)。

4.新闻事业的功能有(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

5.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有(信息性)、(知识性)、(可读性)、(时效性)以及(针对性)等。

6. 新闻报道的基本写作程序有(发现)、(采集)、(制作)以及(传播)四个阶段。

7. 新闻语言要求新闻记者做到准确、(简洁)、(鲜明)、(生动)、要有(时代感),而(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8. 新闻导语的类型有(概述型导语)、(描述型导语)、(评述型导语)以及(橱窗式导语)四种类型。

9. 新闻背景的两个层面有(宏观)以及(狭义)。

10.通讯选材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围绕主题选材)以及(选材忌重复)。1.简要谈谈新闻写作有哪些重要性。

(1)新闻写作是新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落脚点。(2)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3)新闻写作是衡量记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条件。

2.简要谈谈采写人物通讯因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人物通讯是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反映其行为、事迹和生,在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的通讯。要写好人物通讯一般要注意一下几点:(1)通过写事迹,表彰先进人物的思想。人物通讯应以人物为中心,而且一般是一个先进人物为主,笔墨务必集中。人物通讯写人,不应该就事论事,而要“见物、见人、又见思想”。使之写的形神皆备,以“形”传“神”。

(2)抓细节,抓特点。人们对一篇人物通讯的一些事迹、概貌、数字常常看到后可能忘掉,但动人的细节、情节,却往往难以忘怀。因为细节是人物描写中的点睛之笔。另外,要注意表现人物有特色的事迹,挖掘人物的个性特点,并选用新的角度,才能把人物写的富有新意。(3)写先进人物要处理好俩个关系:一是先进人物和党的领导关系。二是先进人物与广大群众的关系。

3.简要叙述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1)政治修养。

表现在俩方面:一是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二是强烈的正义感。(2)知识修养。

新闻写作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需要有广博深厚的知识根底。所以一个记者处了拥有新闻专业教育背景之外,还要对社会科学以及各种与新闻工作有关的知识有一定的知晓,才能较好地驾驭新闻写作。

(3)思想修养。

加强自己的思维修养,即不断提高自己辨识与表现新闻价值的思维能力。

4.简要谈谈新闻写作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

(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2)事实胜于雄辩。

新闻报道坚持用事实说话,因为事实本身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3)事实最符合受众的需要。

人们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关注媒体,主要想获取真实的信息。5.结合案例论述专访的文体特征和写作要领。专访的文体特征:

一.专访强调的是“访”,它是由“访问”脱胎而成的一种文体。二.专访强调的是“专”。

三.专访的内容是访问活动的实录。

四.叙述角度一般是记者直接出场,主要以第一人称写作。五.专访的结构以问答体为主。专访的写作要领:

一.问答整理式

这是最常见的叙述方法之一,也是最简单,又最能体现专访文体特征的叙述方法。其写作要领就是实录经过整理后的采访过程,以记者提问、受访者回答的问答体发表。

二.散文处理式

也称为隐性问答体。它基本摆脱了一问一答的模式,记者可根据专访报道的需要自由取舍问答的内容,并灵活地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穿插叙述访问的情景、过程,或者勾画被采访者的形象、性格等。

三.口述实录

这种处理方式的写作要领很简单:全文集中记录被访问者的口述,也就是说,把现场的记者和记者所提的问题都删除掉,或者非常淡化地处理,主要保留被访问者的谈话。

6. 简要谈谈通讯与消息文体特征以及两者功能上的区别。

通讯与消息文体特征的区别:

一。通讯报道的事实比消息详细、完整、富于情节,可以满足读者欲知详情的需要。

二。通讯报道的事实比消息更形象、更生动,它以感性的素材还原生活的原生形态,使这种文体更具感染力。

三。通讯的文体较自由。

四。通讯的主题鲜明,结构完整。

五。通讯体现出作者较强的主体意识和个人风格。

六。消息多用概括性手法叙述事实,通讯则多用详述和描写手法表现事实。

七。与消息相比,通讯时效性稍差。

7. 简要叙述新闻写作与采访的辩证关系。

8.新闻特写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写作要领是什么? 新闻特写的主要特征: 一.镜头感

(1)巧妙的“截取”;

(2)适当的“放大”; 二.透视感

所谓透视感,是指特写比其他新闻文体更强调“以小见大”的传播效果。三.现场感

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特写一定是来自现场的报道,作者一定要在现场采访,他必须是新闻事实或被采访人的现场目击者。现场感的另一个特点,表现在特写的写作要历历如绘,要情景交融。特写写作要领:

一、抓准“镜头”;

二、要有精彩的细节描写;

(一)细节要有特点

(二)细节要有动感

三、要抓住新闻事实的高潮写;

四、要情景交融地写;

五、善于运用背景材料烘托与凸现。

9.简要谈谈网络新闻写作的特点和主要技巧: 网络新闻写作主要技巧:

一、及时滚动式写作

即改变传统媒体的单篇静态报道为多篇滚动的动态报道。

二、超文本写作

(1)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网络新闻写作

(2)通过超链接使与新闻相关的信息之间产生联系,使得网络新闻的文体不在是传统媒体的线形结构,而是网络状结构与多维结构。

三、互动式写作

即改变传统媒体写作对受众灌输式的信息单向传播为与受众之间的平等的双向传播。

10.结合成功的新闻案例谈谈如何在新闻报道中落实真实性这一原则。

根据下面材料写一篇新闻报道。

【要求】

1、将焦点陈述写在报道的最上方。(调查研究结果)

2、用视觉表现报道的建议。【材料】:

1、何人/何事:一项对惯用左手的人和惯用右手的人的死亡率和事故率的比较研究。

2、何时:研究是去年进行的,研究结果刊登于今天出版的《C报》上

3、何地:A大学心理学院B教授执行这项研究。

4、何因:寻找老年人口重惯用左手的人数量更少的原因,5、如何:研究者们查看了C城市987人的死亡证明书,并通过邮件向这些亲属询问了被调查者主要使用左手还是右手的情况。

6、支持信息:研究者发现惯用右手者死亡的平均年龄为75岁,而惯用左手死亡的平均年龄为66岁;惯用左手者占C城市所在国家总人口的10%;惯用右手的女性比惯用左手的女性的一般寿命长6年左右,而惯用右手的男性比惯用左手的男性寿命要长11年左右;惯用左手的人驾驶时受伤致死的几率比惯用右手的人高4倍,死于其他各种意外事故的几率比惯用右手的人高6倍。

B教授说:“研究所得数字令人很吃惊.”

B教授是一个惯用右手者。

他说他的这项研究必须谨慎解释:“这项研究当然不应该用于预测任何个人的寿命。本研究也没有考虑对任何个人的适用性。”

惯用左手的女性死亡年龄大约为72岁;惯用右手的女性死亡年龄大约为78岁。惯用左手的男性死亡年龄大约为62岁;惯用右手的男性死亡年龄大约为73岁。

“我有几个最好的朋友也是习惯用左手的。”B教授说道。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惯用左手的儿童的母亲没有提醒,也没有尝试纠正孩子的用手习惯,”他说,“老年人中,很多很多是惯用左手者。”

“多年前我们就发现过去没有多少老年惯用左手者,”B教授说,“研究者认为,在本世纪初期,大多数生下来就是左撇子的人被强迫使用右手。所以我们以我们看到的老年人过去曾经是惯用左手者,而实际上我们错了。实际情况是,和惯用右手的人相比,根本就没有多少惯用左手的老年人还活着。”

“几乎所有的工具都是为使用右手和右脚的人设计的,”B教授说,“左撇子所处的环境使他们遭遇到更多的车祸和其他意外事故。”.谈谈下面这条消息是否正确选取了新闻背景?并结合该案例深入分析新闻背景对新闻撰写的重要性。

脱贫母亲收到表彰

本报讯

昨天,背景市门头沟区的李凤兰,青海省平安先的安尔存等13位来自全国的18个贫困县(市)的脱贫母亲收到了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幸福工程组委会的表彰,国务委员、国家计生委主任彭佩云等领导向他们颁发了奖品,幸福工程是一项以救助贫困地区的贫困母亲为主题的社会扶贫工程,1995年启动以来,工程以扶贫济困,回报母爱的深刻情感内涵和具有鲜明特色的救助模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工程通过向海外募集资金,目前已投入2000多万元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50个项目点,受助贫困母亲达2000多人。

第三篇:新闻试题

新闻写作试题

填空题:

1、狭义的新闻指 消息,广义的新闻包括 消息、通讯、述评及其所属品种。

2、没有 事实 就没有新闻,真实 是新闻的生命。

3、言之无物 是写新闻的大忌。

4、新闻写作的原则是 用事实说话,新闻写作的要求是 真、短、快、活、强。

5、新闻的快应以 新闻的新鲜和真实的事实 为前提。

6、新闻报道要快的表现是一 及时、二 适时。

7、新闻的思想性是指 一条新闻在思想上给读者教育、影响和启迪。

8、新闻写作要求强的意思是 思想性强、政策性强、针对性强。

9、“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实义的作者是 陆定一。

10、新闻六要素是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

11、新闻的要素说的是 构成新闻不可缺少的事实材料。

12、新闻背景从内容分为 人物、历史、地理、事件背景 等四种,从作用分为 对比性、说明性、注释性 等三种。

13、背景材料可用于 新闻的导语、正文、结尾 等三个不同部分。14、新闻的主题应从 新闻事实挖掘 中来。

15、提炼新闻主题应注意两点:一是 一条新闻一个主题,二是 新闻主题一定要从新闻事实中挖掘、提炼出来。

16、选择最佳角度是表现 新闻主题 的好办法。

17、几家新闻单位同时报道同一新闻应注意 错开角度。

18、新闻语言的特点是 具体形象、准确鲜明、简练生动、通俗易懂。

19、动态新闻及其它新闻以 叙述 为主,通讯重于 叙述、描写,述评新闻兼有 新闻和评论 两种作用。

20、新闻和消息的结构一般由 导语、正文、结尾和标题 组成。

·

21、新闻通常有 金字塔、倒金字塔、倒正混合结构 等三种结构形式。

22、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 把高潮或结局排在开头,把最不重要的材料排在后面。

23、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 将事实的结果、最重要的材料安排到最后一段。

24、倒金字塔结构的开头部分称 导语。

25、倒、正混合结构的特点是 有一个好的新闻导语和有一个重要的新闻结尾。

26、新闻导语的“导”字有 开始、启发、引导 三个涵义。

27、新闻正文是 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对新闻事实作充分的具体的报道和说明。

28、简明新闻 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新闻体裁。

29、消息一般分为 简明新闻、动态新闻、综合新闻、述评新闻。30、综合新闻有两种,一是 横断面综合报道,二是 纵深度的综合报道。

31、通讯《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 范长江。

32、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是 魏巍。

33、通讯《西行漫记》的作者是 埃德加·斯诺特。

34、通讯《震撼世界的十天》的作者是 约翰·里德。

35、通讯写作的部的要求是 事实的典型性、思想性和写作文采达到高度的合一。

36、综合新闻的特点是 既有全面情况概括,又有典型事例的说明。

37、通讯与消息的共同点是 现实性和时效性。

38、通讯与文学作品最根本的区别是 反映的真实性不同。

39、一般通讯和特写都应讲究时效性、真实性,写作上可 采用多种表达形式。

40、通讯的主题是作者在通讯中要表达的 中心思想。

·

41、通讯主题的提练要求做到 正确、鲜明、集中、深刻。

42、通讯主题要求深刻,是指 挖掘出事实的意义。

43、通讯结构总的要求是 完整、严谨、巧妙、和谐。

44、通讯写作要求 运用感人的抒情、深刻的议论、选用典型的情节,以及描绘生动的形象 来体现主题的。

45、通讯设置“悬念”要求真实,而且应 为表现主题服务。

46、通讯特定具有 材料集中和报道现场所见所闻的新人新事 两个特点。

47、通讯的特点是具有 新闻性、评论性、形象性。

48、通讯按内容可分为 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

49、述评新闻有四种类型 形势述评、思想述评、工作述评、事态述评。名次解释:

1、简明新闻——简讯与快讯,统称为简明新闻。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炼最短小的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它题材范围广泛,但都以报道新近发生事实的动态为主,是报道事实动态的一种简洁明快的形式。其报道的内容单一而概括,即它只报道一个事实,不用交代背景,对事实不作具体的叙述和说明,只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动态作简要的报道。

2、新闻背景(或背景材料)——是指新闻中与主体新闻密切相关的历史情况、环境条件以及新闻产生原因和注释性方面的材料。一条新闻,可以只用现实发生的新闻材料来写成。若只有背景材料是无法写成一条新闻的。但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背景材料,要视实际情况和表现新闻主题的需要而定。比较复杂的新闻,或知识性较深的新闻,一般都不可避免地使用相关的背景材料。

3、金字塔式结构——这种结构,从头到尾完全按事实发生的时间顺序或情节发展来安排材料的。消息的开头就是事件的开头,结尾就是事件的结束。这种结构,是按人们正常思路渐进过程安排材料,因而易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具有较强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它最宜用来客观地叙述一些故事性强、人情味较浓的事实,写成人们惯称的新闻故事或新闻小品。

4、概貌通讯——是以报道某个地区、部门、单位或市镇、村庄、街道、家庭今昔变化为主的一种通讯。它也介绍祖国风光、地方物产、人情风俗等,因此也叫风貌通讯。其特点是:(1)题材广泛。它涉及面较广,题材范围比其它通讯更大,通过这些广泛题材的报道,反映出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2)要有新闻性,事实要有新意,不能写成众所周知的旧闻或历史知识。

5、新闻导语——是新闻写作学特有的一个概念,是消息这种新闻体裁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导语在一则消息中,主要承担两项任务:一是以最简炼的文字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或思想;二是启发、吸引读者情不自禁地阅读全篇新闻。采用这种方法写新闻的开头,通称为新闻导语。

·

6、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人物通讯应以人物为中心,而且一般是一个先进人物为主,笔墨务必集中。人物通讯写人,不应就事论事,而应“见物、见人、又见思想”。使之写得形神兼备,以“形”传“神”。

7、倒金字塔式结构——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其特点是头重脚轻地组织、安排材料,把新闻的高潮或结论放在最前面,然后按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借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这种结构方式,写好导语尤为重要,并且它的结尾一般都表现为自然而止。(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易于材料的组织、利于突出新闻的特点、行文简洁明快、方便读者阅读、便于编辑处理。缺点是难以有所变化、导语、正文、标题容易重复、文意跳跃性较大。

8、通讯——通讯是报纸、电台和通讯社常用的新闻报道形式之一,它是一种比消息更为详尽、更为灵活和形象地报道典型人物、事件、问题或各种有意义的客观事实的新闻体裁。通讯所作的报道必须真实,用事实说话,准确地再现特定人物、事物、景物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通讯也有时效要求。它的时效性虽不象消息那样强,有时可以宽松一点,但总的说,还是要快、要新。(通讯总的要求是:事实的典型性、思想性和写作、文采达到高度的统一。)它所描述的人物、事物、景物等,都应具用某种新闻价值。

9、特写——凡是截取事件、人物或场景中最富有特征的横断面,用横的写法加以扩大描述和精雕细刻,并通过一个或若干个生动、感人的镜头,将所选取的横断面细致而形象地表现出来,让读者能充分地看到每一个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用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这样的通讯品种,从体裁上说就是特写。特写亦是一种写作的结构形式,一种写作的笔法,它可用来表达不同的内容,如借助这种结构形式来写人物的,称为人物特写。

10、述评新闻——述评新闻是介于新闻和评论之间的一种新闻体裁,故兼有新闻与评论两种作用,述评性新闻不只报道新闻事实,还需要对事实进行必要的分析、解释;或者对某种形势、某个带普遍性的问题发表意见和看法。写这种形式的新闻,必须在掌握大量情况的基础上,纵览全局,抓住事由,以有述有评、评述结合的方式,及时剖析新闻事件,揭示事物或形势的特点、本质和趋向,用以指导实际工作,达到启发、教育群众的目的。

11、新闻正文——新闻正文是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正文的任务,主要是运用具体的事实有层次地回答、说明、解释或补充导语中提到的问题或事件。消息的正文,是具体展示新闻内容,充分而有力地体现新闻主题的核心部分。因此,环绕新闻主题,选取典型的材料,并加以巧妙的运用、布局和安排,注意表达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做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这是正文写作中必须做好的工作。

12、倒金字塔式与正金字塔式混合结构——这种结构,可以说是集倒金字塔式和正金字塔式两种结构之长,避这两种结构之短的一种比较灵活多变的结构方式。取倒金字塔式结构的导语写作的优势,用金字塔式结构的结尾写作之长,使之首尾相呼应。这种结构方式,能较好地适应各种新闻内容的要求。主要缺点是,容易造成首尾重复。

13、综合新闻——凡是环绕一个主题或一个总体的问题,综合反映一个时期内发生在一个部门、一条战线、一个市、一个省、几个地区,几个城市或全国带有普遍性的同类型的各种事实的动态或问题的报道,称之为综合消息。它可以是环绕某一主题对同类事实动态的综合,也可以是环绕某个方面对同类问题及其事实的综合。综合消息,既要有总体情况的概括,又要有各种典型的个体材料的叙述,能使读者从全面而又重点突出的事实报道中,获得完整的印象和认识,深刻领会新闻的主题。

转贴于:自考_考试大

14、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以写事为主的通讯。它主要记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交代来龙去脉,介绍具体情况,点明它的典型意义,以体现时代的新气象、新变化。其特点是:(1)以记事为主,事件的本质、特点决定着通讯的主题。(2)事件通讯虽然写事,但它不孤立地写事。因此,事件通讯必然牵涉到与事件有关的人物,事件与人物是血肉相连的。但在事件通讯中人物本身的特点不是通讯反映的重点,他们只是为表现中心事件服务的。

15、新闻主题——是指新闻事实所体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它既来自新闻事实,又表现了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倾向和报道意图。消息写作,必须首先确立正确的主题,一则消息写什么、怎么写和为什么写,都与主题息息相关。主题贯穿于写作的全过程,无论是选材、结构、达意,都要围绕主题,为表现主题服务。消息写作的主题,它既要统帅事实,又要寓于事实;既要深刻又要新颖;既有共性,更强调有特点。

16、对比性背景材料——这是对新闻人物或事物的正反、左右、今昔的对比,从比较中突出人物与事物的重要意义。对比性背景材料,有“纵”的对比,也有同类事物的“横”的对比,也有不同条件的对比。对比材料作新闻背景是新闻报道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写作上有新与旧、好与坏、高与低、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能突出新闻事实的意义、深度。但要注意真实、准确、分寸得当,并注意其对比的合理性。

17、通讯的结构——是指通讯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它的主要任务是,考虑和确定通讯材料的组织与安排,使通讯成为一个思路清晰、变而有序、详略得当、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更好地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通讯结构的要求是,要符合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要求完整、严谨、巧妙、和谐。)

18、工作通讯——工作通讯是以报道先进工作经验或某项工作的成就和存在问题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它介绍典型经验和做法,以指导一般,推动各项工作顺利的进展。其特点和作用是:(1)工作通讯介绍的工作经验,要抓住当前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要的、关键性的问题,使大家一看就能因地制宜地学习和推广。(2)工作通讯的新闻性特别强,故要讲究时效性。

19、动态消息——凡是报道刚刚发生、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实及其动态的消息,就称动态消息。这种消息是从新闻内容的特点提出来的,相对的还有静态消息。它是一种因其内容特点而在写作形式上具有特殊要求的消息品种。动态消息强调报道事实的动态,它的特征体现在“动态”和“消息”的完美结合上。

· 简答题:

1、什么是新闻角度?如何选择新闻的最佳角度?  答:新闻角度是透视新闻事实的一个立足点与窗口,它从事实的一个侧面去揭示新闻主题。选择新闻的最佳角度,一般说,要抓“四点”、“一小”。四点即:(1)抓特点。客观事物是丰富多采的、发展变化的,有共性有个性。只有抓住了事物的个性、特征,新闻才会受读者欢迎。(2)抓新点。即角度要新,通过某一侧面、角度去反映主题,使新意盎然,给读者以新鲜的感受。(3)报道同一事物,应注意错开角度,即寻找不同的侧重点。目的是使新闻主题既不与别报重复,又报道了新闻事实。(4)选新闻角度要有群众观点,即从群众的角度看事物。从群众角度、读者的角度入手,就能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事物,使新闻主题表现得通俗明确。“一小”即:角度要小。凡是选准了一个小的角度,摆出具体生动的事实,就容易把主题写得有深度,写起稿来显得生动、活泼,受读者欢迎。这样,选准小的角度,就有利于主题深化,有利于抓到具体的材料,有利于报道人物与事物的个性特征,稿子容易写得短小精悍,并且做到时效性强。

2、什么是通讯情节?怎样展开(写好)通讯情节?  答:通讯的情节是指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高潮、结局的完整过程,带有一定的故事性,比较具体、生动感人,它主要是通过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体现出来的。有的通讯,具有贯串全篇的整体情节,它本身便成为通讯中总体故事展开的主线,并以此联缀数个相关的小故事或典型的细节,构成一篇既有具体的个性化的内容,又有统一整体画面的通讯。通讯典型情节的展开,具体方法如下:(1)从写作角度上说,通讯情节要写得具体完整。一个情节要有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高潮和结局这几个部分,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完整的印象。有一些事实很有意义,很能说明问题,但构不成一个较完整的情节,就要用细节来弥补情节的不足。(2)通讯情节的展开要注意描写与叙述、具体与概括紧密结合,才能把情节写得深刻感人。生动的形象描写要借助综合叙述来贯穿,才不会写得支离破碎;综合的叙述要有具体的形象描写来补充,才不致枯燥无味。总的说,展开“情节”,把通讯写得绘声绘形、鲜明生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会展开“情节”,记事、写人、状物不注意描写与叙述相结合,是通讯缺乏个性色彩和感人力量的重要原因。情节展开的目的,不是只追求生动,主要的是表现人物的思想及精神境界,为突出主题服务。

3、什么是新闻特写?怎样写好新闻特写?  答:凡是截取事件、人物或埸景中最富有特征的横断面,用横的写法加以扩大描述和精雕细刻,并通过一个或若干个生动、感人的镜头,将所选取的横断面细致而形象地表现出来,让读者能充分地看到每一个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用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这样的通讯品种,从体裁上说就是特写。要写好新闻特写,从实践看有如下两点:(1)要报道出现场所见所闻的新人新事。这个“现场”不是一般临场所见景象,而是记者采访中“捕捉”到的,往往是稍纵即逝的有特点和特殊意义的精采“镜头”。新闻特写要求作者进入现场采访,没有现场所见所闻,就写不出精采的新闻特写。当然新闻特写也可用适量背景材料。(2)选择材料集中,突出高潮部分。新闻特写的材料,不论报道一人或一事,都不是从头到尾细细写来,而是抓住重点,突出重点,突出其最精采最有特征的部位。没有重点,也就没有特写。新闻特写的重点材料,往往是事情发展的关键所在,或情节展开的高潮部分。新闻特写的材料要求高度集中,一般不写新人新事的发展、变化和成长过程,而是写一个精采的片断、精采的场面或精采的表演、动作等。

4、什么是新闻背景?新闻背景有哪几种?它有什么作用?  答: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中与主体新闻密切相关的历史情况、环境条件以及新闻产生原因和注释性方面的材料。这些材料从内容可区分为历史背景、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和事物背景等四类。从它的作用看,可区分为对比性的背景材料、说明性的背景材料、注释性的背景材料等三类。一条新闻,可以只用现实发生的新闻材料来写成,若只有背景材料是无法写成一条新闻的。但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背景材料,要视实际情况和表现新闻主题的需要而定。比较复杂的新闻,或知识性较深的新闻,一般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相关的背景材料。有些记者和编辑,因“背景意识”不强,刊登出来的东西,读者看不懂或索然无味,毛病在于没有新闻背景。新闻背景,是用来交代主体新闻来龙去脉、产生的条件或原因、显示与周围事物的各种关系、代替记者和编辑说话、突出和深化新闻主题、丰富新闻内容、增强新闻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以及使主体的新闻价值大幅度增值的不可或缺的材料,在新闻中背景材料如能运用得准确、适量、贴切,既可把主体新闻写深写透,又可适应读者的阅读心里和满足读者求知的俗望。

5、为什么要把新闻写短?怎样写好短新闻?

 答:为什么要把新闻写短?这是因为:第一、舆论机构的特点决定于新闻要短,它们发布新闻的时间也有严格的规定,这就要求新闻必须短。第二、随着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读者迫切要求报纸、电台、电视台发布大量的、多种题材的国内外新闻。只有把新闻写短,才能解决这一矛盾。第三、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广大群众希望在极短的时间里,能看到、听到他们需要的各种新闻。只有把新闻写短,才能珍惜群众的时间。第四、要求新闻写短,在报道上有几个优点:新闻短,便于采访,及时发布,可以把报纸编排得活泼美观。把新闻写得短而好,还要写得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可从下面四个方面着手:(1)精选材料。选的材料就要“以一当十”,凡是与主题无关的,虽然材料十分生动,也要忍痛舍弃。(2)“一事一报”。(3)避免不必要的议论。(4)用词造句下功夫,求简洁去繁缛。报道的文字要开门见山,去除多余的描写,少用、不用形容词,把新闻内容表达得直接一些,文字精确。

6、为什么新闻要写得真实?把新闻写得真实包含几方面的内容? 答: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的力量在于真实,新闻中的事实要有根有据。只有真实的新闻才能取信于民。维护新闻的真实和准确,是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的起码条件,是记者的神圣职责,是党性的表现。新闻必须完全真实,主要包括下面几个内容:第一、构成新闻要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如何等,以及引用的各种资料、数字要准确无误。第二、新闻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包括事情发生的过程和细节,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心理活动、思想认识,不能添枝加叶,不能合理想象。第三、要讲究科学。稿件所涉及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不应有差错。第四、要实事求是,符合辩证法。新闻所要表达的观点必须从事实材料中来。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和评价,对事物发展的过程的衡量和掌握,都要按照实际情况,讲究分寸,防止片面性、绝对化。第五、文字表达要统一。稿件中某些事实的表达方式要和全国规定的或通用的方式相一致,如译名、计量单位、数字的写法等。

7、什么是人物通讯?怎样写好人物通讯?  答: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要写好人物通讯,一般要注意如下几点:(1)通过写事迹,表彰先进人物的思想。人物通讯应以人物为中心,而且一般是一个先进人物为主,笔墨务必集中。人物通讯写人,不应就事论事,而应“见物、见人、又见思想”。使之写得形神兼备,以“形”传“神”。(2)抓细节,抓特点。人们对一篇人物通讯的一些事迹、概貌、数字常常看后可能忘掉,但动人的细节、情节,却往往难以忘怀。因为细节往往是人物描写中的点睛之笔。另外,要注意表现人物有特色的事迹,挖掘人物的个性特点,并选用新的角度,才能把人物写得富有新意。(3)写先进人物要处理好的两个关系:一是先进人物和党的领导的关系。党的领导和共产主义思想哺育,是我们时代先进人物成长的根本条件。二是先进人物与广大群众的关系,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帮助是先进人物成长的深厚基础。

分析题:

1、试析《永别了,赵丹!》的写作特色。 答:总的特色是:写法有新的突破,可读性极强。新闻标题《永别了,赵丹!》,既表现了深沉的感情与怀念,又提示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字意清晰可读,字里行间饱蘸着的浓情对读者具有穿透力,它可以说是一道可读性极强的新闻标题。《赵丹》一文的导语精炼可读,没有任何枝蔓、赘语,只突出何时(今天)、何人(赵丹)、何事(遗体火化)等三个新闻要素,仅用8个字便准确地交代了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读者最关注的事实。句短、段短是这篇报道在可读性方面的重要特色。除导语短外,正文分五段、结尾一段,每一段都是只叙述一个核心事实。五段正文所写的事实,层次清晰,主次分明,段与段间体现了相关事实内在的逻辑联系,每段用语精炼而饱含感情,每句短而意思完整。

2、试述《市人大监督司一丝不苟》在写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答:这是一篇可读性等于零的报道。可读性差主要是阅读起来太困难了,至少读三、四遍才能弄清它要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其原因是:(1)标题的内涵令读者难以接受。该报道用单一主标题《市人大监督司法一丝不苟》则显得头太“虚”、太抽象和无针对性,读者难以从标题中明白和理解要告知的内容,导致可读性极差。(2)报道的开头令读者很难接受。报道一开始就令读者糊里糊涂,无法把握新闻的要点,造成阅读的困难。(3)不分段落令读者极难接受。该报道共分两段,第一段长340余字,而第二段仅有约40字。世界新闻界提倡文章的段落要短一些,甚至要求一个事实一句话一个段落,目的是令读者易于阅读、易于接受。(4)语句太长令读者无法接受。全文约380字,而报道开始就是一个长句长达320余字。作者把所有复杂的内容都挤进一个长句中,造成各种事实、各种关系之间的联系难以理清,连准确地使用标点符号也困难。以上从标题、导语、段落、语句等四个方面,分别解说《监督》一文的在可读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何等于零。

5、指出《今日水乡分外娇》所使用的是哪一种结构形式?请从标题、导语、正文等分别具体分析其特点是什么? 答:这是一条相当精采的新闻。全文只有五百多字,从结构上说,是运用倒金字塔这一方式的好例子。它有几个特点:(1)标题。该文标题本身就是一条既有意义,又有吸引力的新闻。(2)导语写出了新闻最主要的事实。其中“他是这次100多名获奖者中唯一的农民”这一句话,使导语进一步增加了吸引力。(3)第二段是次导语,进一步补充导语中没有交代的事实。写得精炼、新鲜而富有特点。(4)第三段是正文。此段材料,大部分用注释性和说明性材料,交代了事实的来龙去脉,不但读者看了一目了然,而且通过间接的有关人士的评论,加深了对新闻意义的认识。(5)第四、五段是新闻的附加事实。虽然不是重要的内容,但它与新闻主题有关,仍然吸引着读者。以上五点,体现了倒金字塔结构的主要特点。

第四篇:新闻编辑记者考试试题

新闻编辑记者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横线处的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36分)

1.【 】新闻活动最早出现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提出者是。

A、徐宝璜 B、李大钊 C、陆定一 D、范长江

3.【 】新闻工作者准确迅速地识别新闻事实的能力,称为。

A、政治敏感 B、新闻敏感 C、新闻价值 D、新闻线索

4.【 】新闻事业在本质上属于。

A、生产力 B、经济基础 C、政权机关 D、意识形态

5.【 】福克斯广播公司属 所有。

A、时代华纳 B、维亚康姆 C、贝塔斯曼 D、新闻集团

6.【 】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是。

A、坚持党性原则 B、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C、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D、坚持政治家办报

7.【 】舆论监督是社会的“排气阀”。这指的是舆论监督的 功能。

A、监测环境 B、社会调节 C、社会控制 D、社会制衡

8.【 】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

A、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C、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D、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

9.【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现在每天使用 种语言进行广播。

A、17 B、38 C、43 D、63

10.【 】“报喜不报忧”,实质上是一种。

A、正面宣传 B、鼓动性宣传 C、片面性宣传 D、指导性宣传

11.【 】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

A、徐宝璜 B、邵飘萍 C、黄远生 D、邹韬奋

12.【 】在我国,新闻真实性的完整含义,应该理解为。

A、事实为政治服务 B、本质真实 C、现象真实 D、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一致

13.【 】在当代信息社会,通常所称的大众传播媒介,应包括。

A、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

B、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

C、报纸、广播、电视、摄影、通讯社

D、报纸、广播、通讯社、特稿供应社、电视

14.【 】中国共产党出版的第一份日报是。

A、《热血日报》 B、《人民日报》 C、《新华日报》 D、《解放日报》

15.【 】1947年在解放区发起反“客里空”运动的报纸是。

A、《解放日报》 B、《人民日报》 C、《群众日报》 D、《晋绥日报》

16.【 】新闻机构最主要的活动内容是。

A、进行政治宣传 B、服务社会生活 C、提供文化娱乐 D、传播新闻信息

17.【 】新华通讯社是。

A、政党通讯社 B、国家通讯社 C、商业通讯社 D、民间通讯社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新闻改革是在 年。

A、1942 B、1948 C、1950 D、1956

二、简答题(列出要点即可,每小题8分,共24分)

19.简述范长江的新闻活动。

20.简述《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基本内容。

21.简述正面宣传与新闻批评的关系。

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小题12分,共24分)

22.新闻报道要坚持客观性原则,就不能有倾向性。

23.新闻自由是具体的、相对的、有阶级性的。

四、论述题(16分)

24.论述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

※※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2 3 4 5 6 7 8 9

A C B D D A B A C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B D A A D D B A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简述范长江的新闻活动。

答:(1)范长江是我国著名记者、报刊活动家、新闻工作领导人,一生著作收入《范长江新闻文集》。(2分)

(2)1935年7月,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从成都出发,开始西北地区考察旅行,历时10个月,足迹涉及川、陕、青、甘、内蒙广大地区,行程4000余里。他撰写的旅行通讯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首次公开报道了红军长征,揭露了西北国统区的种种弊政,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这些通讯后来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短短几个月内再版七次。(2分)

(3)1937年初西安事变后赴延安,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接见,思想发生重大转变,所写《陕北之行》通讯,介绍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通讯后被编集成册,名为《塞上行》。(2分)

(4)1938年3月和徐迈进等在汉口发起创办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1分)

(5)1947年任新华社陕北分队队长,随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担任负责中央宣传工作的四大队队长。建国后历任新华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1分)

20、简述《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基本内容。

答:(1)《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共分责任、真实、公正、导向、品格、廉洁和附则七大部分。(3分)

(2)《准则》要求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必须(a)切实担负起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传播先进文化、推动人类文明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b)坚持客观公正的职业理念,忠于事实,追求真理;(c)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d)恪守敬业奉献、诚实公正、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e)严格做到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反对任何形式的“有偿新闻”。(5分)

21、简述正面宣传与新闻批评的关系。

答:(1)正面宣传和新闻批评都是新闻事业运用新闻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2分)

(2)正面宣传,指的是对社会主流与光明面所进行的肯定性和赞扬性的报道与评价;新闻批评,是指运用新闻手段对社会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及落后反动势力所作的揭露和批评。(2分)

(3)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不要大量集中展示消极面。社会生活中需要进行批评和揭露的事情,不能都搬到报纸、广播和电视上来,批评性报道的内容要有所选择,不能搞“有闻必录”。一个时期内,批评性报道不能过于集中,以免引起负作用。(4分)

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小题12分,共24分)

22、新闻报道要坚持客观性原则,就不能有倾向性。

答:(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3分)

(2)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是指新闻工作者以客观事物为反映对象,以客观叙述为反映手段的一种工作规范,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3分)

(3)内容上的客观,指新闻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形式上的客观,指新闻的倾向性是通过新闻事实的逻辑力量显现的。报道者善于寓褒贬于客观叙述之中,而不随意加以主观的解释。(3分)

(4)客观和倾向并不矛盾,新闻报道者的立场和倾向性,应该通过对新闻事实及新闻表述的选择和组织、来显示,对经过精心选择的新闻事实进行实事求是的客观叙述,完全可以鲜明地表达报道者的立场和观点。(3分)

23、新闻自由是具体的、相对的、有阶级性的。

答:(1)这一观点是正确的。(3分)

(2)新闻自由的具体性表现在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有具体的内容;(3分)

(3)其相对性表现在它受一定社会法律和政策的约束;(3分)

(4)其有阶级性表现在,在阶级社会中,只有统治阶级才拥有新闻自由,而被统治阶级被剥夺了新闻自由。(3分)

四、论述题(16分)

24、论述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

答:(1)200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中央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负责人会议上强调,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2分)

(2)贴近实际,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从实际出发部署工作,按实际需要开展工作,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具体实在、扎实深入。(2分)

(3)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从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展示美好前景,激励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奋发图强,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而共同奋斗,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入情入理,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2分)

(4)贴近群众,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可亲可信,深入人心。(2分)

(5)用“三贴近”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提高引导水平,要求新闻宣传工作:第一,注意在内容上创新,改进宣传报道:一要对长期以来积淀而成的落伍的新闻观念、新闻报道方式和新闻活动模式,进行突破与改革;二要以是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衡量我们舆论引领水平的根本标准;三要调动包括内容、表述、标题、评论、按语、图表、摄影、漫画等“新闻全要素”,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报道新闻;四要以新科技革命的手段,提升新闻宣传的力度、强度和高度,促进新闻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第二,注意在方法上创新,按新闻规律办事,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新闻手段,在强化与群众利益的相关性和提高受众阅读的兴趣性等方面下工夫,把党的意志转变为群众的语言、新闻的语言,使之入耳入脑。第三,注意在体制上创新,积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保证正确导向、富有经营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完善新闻宣传宏观管理体制,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8分)

第五篇:中国传媒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新闻试题

中国传媒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新闻试题

2005-12-8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一、专业词语解释(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任选题多选,按前2题计分。)

1、《狂人日记》

2、“三言”“二拍”

3、井田制

4、戊戌变法

5、《悲惨世界》

6、本字与通假

二、填空题(每空0.5分,30空,共15分;答案前注明题号,如“

1、××”。):

1、中国古代有两位作家和他们的两部作品,由于对中国文学和史学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人们往往并称为班马史汉。这里的班指()、马指()、史指(《》)、汉指(《》)。

2、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旗手鲁迅,一生写作了大量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作品。险14部杂文集和《集外集》、《集外集拾遗》以外,还有小说集(《》)、(《》),散文集(《》)和(《》),历史小说(《》),以及文学史专著(《》)和(《》)。

3、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批对后代颇具影响的文学理论著作,其中包括陆机的(《》),刘勰(《》)。

4、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几经变化,其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有始于北魏的以()的基础的租庸调制,唐代的()法,明代的(),清代的()法,呈现出逐步由力役地租,实物地租向()地租转化的发展趋势。

5、国从三国到隋统一的近400年中,中国境内先后出现了35个封建政权。其中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出现了16个主要由5个小数民族首领建立的政权,中称“五胡十六国”,这5个少数民族是()、()、()、()、()。

6、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动了一次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1915年8月由a()创办的b(《》)杂志在上海出版,是这一运动开始的主要标志。这一文化运动的基础内容是提倡c()和d(),这也是“五四”运动高举的旗帜。

7、1878年7月14日法国巴黎群众攻破a()狱。这一事件标志着b()开始;这次革命推翻国王,宣布人权并消灭了革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不久,政权落入c()手中,此人从1799-1814年一直统治着法国,最初担任执政官,继而称帝,并发动了多次对外战争。

三、选择题(每选1分,共10分;注明题目和选项序号,如“

1、1b”。)

1、在中国封建王朝中,版图最大的王朝是()[1a唐,1b宋,1c清];版图最小的王朝是()[2a唐,2b宋,2c清];人口最多的王朝是()[3a唐,3b宋,3c清];中外交流最为活跃的王朝是()[4a唐4b宋4c清].2、明清之际,有两位以评点为主要批评手段的文学批评家,一位自称“《水浒传》批点得甚快活人,《西厢》、《琵琶》涂抹改窜得更妙”,先后评点过《西厢记》、《拜月记》等。这位批评家是()[1a金圣叹,1b李贽,1c黄宗羲,1d顾炎武].另一位把《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西厢》合称“六才子书”,并逐一加以评点。这位批评家是()[2a金圣叹,2b李贽,2c黄宗羲,2d顾炎武].3、文艺复兴暑期的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代表作是反映当时意大利社会生活、宣扬人文主义思想的()[1a《神曲》,1b《十日谈》,1c《坎特伯雷故事集》,1d《唐吉诃德》]是欧洲军事上最强大的国家。

4、17世纪后半期,欧洲大陆的主要封建国家都发生政治、经济或军事的各种变革,在此期间,()[1a法国,1b德国,1c荷兰,1d美国]是欧洲军事上最强大的国家。

5、现代女作家肖红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1a《牛车上》,1b《山雨》,1c《生死场》,1d《为奴隶的母亲》].反映革命根据地社会生活的著名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的作者是()[2a赵树理,2b王鲁言,2c柳青,2d欧阳山].四、回答题(5小题,共45分。)

(一)略述唐代古文运动的基础主张和意义(10分,(一)、(二)任选其一)

(二)略述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础特征(10分)

(三)略述中国古代造纸和活字印刷术的发展经过及其对于人类传播事业的贡献。(10分,必答题)。

(四)语言应用题(必答:共4小题,10分。)

1、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每处0.5分,共2分;答案前注明题号,如“1.A××”,不同。)

A.折机沉沙()B.南辕北澈()

C.釜底抽薪()D.诗无达估()

2、更换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不当语语词(每处1分,共3分。)

A.田长霖说:“1997年提出辞呈,原因很多,我已经当了7年校长,做了许多工作,不需要再恋战,„„

B.随后,男青年还有一条高速公路路口随机向来往挑拨离间车开枪,导致„„

C.父亲多才多艺„„对外国文学和影视文学的偏爱,足以令专业人士侧目

3、矫正以下句子的语病(每处1分,共2分:矫正方式包括删除,更换词语和全句改写,答案前注明题,如“3.A‘××’”,“删除××”,改写须写全句。)

A.“篮板王”罗德曼在最近的比赛中徒有虚名,心不在焉,篮板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

B.这里已挖出了一个1000平方米见方、10多米深的大坑。

4、下面是某报一张图片的标题和说明,语言表达不尽得当,请加以修改(3分:修改方式:更换标题用语,调整说明语序;答卷须写修改后的全文。):

标题:里约热内卢上演警匪大片

说明:巴西里约热内卢黑帮团伙10月15日晚劫狱失败后,16日凌晨在市内连续制造恐怖事件,不仅袭击巡逻警车和警察局,而且向州政府所在地瓜巴拉宫开枪。15日晚,一伙手持步枪的匪徒企图在里经销班古第3监狱实施劫狱,被警卫发现后双方展开激烈的抢战。劫狱失败后匪徒逃走。图为警方严密看守州政府所在地瓜巴拉宫。

(五)下面是[明]刘基的散文《卖柑者言》,文和部分注释如下,请仔细阅读后按后面小题目的要求完成答卷(必答:本题总分为15分。):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之鬻之。

予贸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①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②乎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事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夫今佩虎符③坐皋比④者光光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⑤拖长绅⑥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⑦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⑧而不知坐縻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然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⑨滑稽之流。岂其愤世嫉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据《古文观止》)

注:①笾豆:古代祭祀、宴盛果品的竹器称笾、木器称豆,这里合称精美的器皿;②愚瞽:瞽指瞎子;③虎符:虎形的兵符,泛指调动军队的凭证;④皋比:虎皮,指铺着虎皮的坐椅;⑤峨大冠:高耸的官帽;⑥拖长绅:结着很长的腰带;⑦伊皋:古代政治家伊尹、皋陶(音yáo);⑧法斁(Dù);法纪败坏;⑨东方生:指东方朔,汉武帝时的太中大夫,善于讽刺皇帝的过失。

1、为未标点的段落加标点符号(4分;标点错3处以下不扣分,3处以上—包括前3处,每处扣0.2分,扣完4分为止。标点时写前、后各两字,如“以应,退而。”)

2、解释加下划线的语词(4分,每小题0.5分。)

(1)涉——(2)贾——(3)鬻——(4)贸——(5)赖——

(6)干城——(7)庙堂之器——(8)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3、写一则读后感(7分;内容5分,文字2分。要求:适当联系实际,内容集中,文字简洁:200字左右)。

五、政论写作(50分)

(一)题目:

“口香糖文明”随想

(二)写作要求:

(1)可以自定主题,而以“‘口香糖’随想”作为副题目(2)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现实;(3)力求论点集中、中肯、有新意,文字简洁、生动。(4)篇幅1200字左右,多于1400字或少于800字适当扣分(不超过5分);

(5)字迹清楚,最好用深色笔书写。

(三)背景材料:

口香糖的原料之一是树胶。据说它原是古希腊和墨西哥马维印第安人的食品,经欧美人研安、改进后逐渐风靡全球。

据报道,为清洗天安门广场的口香糖残迹,国庆节前后,北京一个清洗公司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出动近千人次,消耗许多铁刷、铁铲和专用清洗剂,清洗了42万平方米。据他们

推算,每清除一块口香糖残迹的费用达1元。由于地面凹凸不平,难于彻底清除,另一清洗公司又出动进口专用冲洗车清洗10万多平方米,推算每清除一块残迹又花费0.1元。两项合计,每清洗一块口香糖残迹,得花费1.1元,相当一一块口香价格的5至6倍。据估计,北京每年消费口香糖约为8700万块。

海外对付口香糖的办法:新加坡1992年颁布了进口及销售口香糖的禁令,规定走私进口口香糖的人将处以一年的监禁和最高1万美元的罚款;中国台湾禁止在地铁系统中食用口香糖和槟榔,违反者一律处以新台币1500元以上、7500以下的罚款;美国纽约、北欧则分别在地铁站、公共场所,设立口香糖残余物回收卡通标靶,食后的残余物可投向标靶,投中者可获一定奖励,未投中的则直接落入回收箱;英国新近规定随地吐口香糖当场罚款50英镑,且将禁止学校附近的店铺出售口香糖。

下载新闻考试试题(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闻考试试题(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闻写作试题

    新闻写作试题 解释下列概念:1、消息:2、通讯:3、新闻由头:4、新闻背景:5、悬念式结构:6、倒金字塔式结构:7、并列式结构:8、述评新闻:9、“故事化”:10、“个性化” 你如何理解下面的......

    新闻专业试题

    一、 名词解释 1、 电视新闻采访线索是新闻事实发生的讯息或讯号,是新闻敏感的捕捉对象,也是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出发点,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是新闻事实的讯息,是指......

    新闻拟写试题

    新闻标题拟写练习 1、根据下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12个字) 据台湾媒体报道,宋楚瑜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于13日下午3时40分许返抵台北。亲民党主席宋楚......

    新闻采访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我国新闻的基本体裁——消息,主要脱胎于古代文体的( )。 A.散文B.小说 C.诗歌D.记叙文 消息按篇幅的长短分类,有简讯、一句话......

    新闻写作试题

    新闻写作试题 1、狭义的新闻指 消息 ,广义的新闻包括 消息、通讯、述评及其所属品种 。 2、没有 事实 就没有新闻, 真实 是新闻的生命。 3、言之无物 是写新闻的大忌。 4、新......

    新闻翻译 考试整理

    Arafat ready for unconditional truce 阿拉法特期待无条件停战会谈 Protests against war across world反战抗议遍及全球 Time Is Money, Just Figure Out How Much一寸光......

    公务员考试新闻

    、“竞争比”,这些与公考相关的热词又活跃起来。从2007年首次大规模集中考录公务员,到今年再次招录2085人,河南公考走过五年不同寻常路。昨日,东方今报记者循着公考的足迹,采访考......

    新闻编辑考试整理(模版)

    第一章:编辑工作的特性:(一)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二)、对新闻素材的再创作:三)公共论坛主持人与新闻话题引导者:(4)、对各项采编业务的集大成与总把关4、报纸编辑的具体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