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艾滋病就业歧视探析及其法律保障
艾滋病就业歧视探析及其法律保障
摘 要:“国内艾滋歧视第一案”最终以原告败诉的结果而尘埃落定,但是有关艾滋病就业歧视的问题却随着该案件的进展引起了越来越多社会公众和各界学者的普遍关注。在我国,艾滋病立法在近几年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相比世界其他艾滋病立法较为发达的国家而言,还显得很不完善,“国内艾滋歧视第一案”的败诉也表明我国该领域的法治建设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艾滋病 就业歧视 反歧视 法律保障
一、艾滋病歧视案的问题缘起
2010年10月14日,安徽省安庆市一名考生在报考当地教师职位时因艾滋病检测呈阳性而遭到拒录,由于不满这一结果,该考生将当地教育局告上法庭,希望通过法律武器维护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平等就业权,随后,中国第一例因感染艾滋病毒产生就业歧视诉讼案在安庆市迎江区法院进行审理。11月12日,原告要求被法院驳回。一审败诉后,原告与11月29日提起上诉,二审并未公开宣判,只是就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书面审理,最终判决原告败诉。尽管案件已经审理终结,但是,传染病患者就业歧视问题却引发了广泛而持续的社会争议。
该案件是我国内地第一例因艾滋病而产生的就业歧视案件,但是就业歧视问题却是由来已久的。这一问题引起笔者对艾滋病患者歧视及平等就业权的思考,通过对艾滋病患者在就业过程中遭受歧视的现状以及原因的分析,反思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制度,探索我国反歧视立法的应然途径,并提出一些反就业歧视的建议。
二、艾滋病患者就业歧视的现状分析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被称为“世纪杀手”和“超级癌症”,虽然并不是一种传播性很高的疾病,但是因其难以治愈性而使患者遭受种种歧视。在2006年5月和10月,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就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做了一项调查,通过调查报告我们可以看到,被调查者观念中最严重的就是健康歧视,艾滋病患者、性病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最容易受到歧视的群体①。在2009年公布的《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歧视状况调查报告》中,有277名受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由于艾滋病原因被拒绝雇佣或失业,另外约16.7%的感染者被迫改变工作,约3.8%的感染者因艾滋病被拒绝提升②。由于歧视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使得艾滋病歧视已经成为全球遏制艾滋病流行的最大障碍之一③。
通过对近年来社会上所呈现的案例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有相当数量的人群在就业中曾受到歧视。就业歧视表现形式各异,包括在工资、培训、岗位安排、解雇、劳动条件保护、社会保险与福利等方面。
三、艾滋病就业歧视的多重思考
(一)艾滋病就业歧视存在的原因分析
首先,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是艾滋病就业歧视的重要原因。在立法方面,“就业歧视”被制度化的现象明显,很多现行法律法规对艾滋病患者的就业设置较高门槛;此外,我国艾滋病立法起步晚,立法技术较为落后,对相关概念如“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歧视”、“传染病”等没有具体规定,法律适用操作性较差;且目前立法缺乏完善的救济和规制手段来应对就业中出现的健康歧视问题,制造歧视者几乎很少会受到制裁或承担责任。
其次,社会公众对艾滋病知识了解不足,不敢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接触,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普遍存在道德评判。另外,新闻媒体对艾滋病的不当宣传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公众对艾滋病的恐惧和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
再次,艾滋病患者群体与同等条件下身体健康的求职者相比竞争力较差,在劳动条件保护、社会保险和福利方面容易给用人单位增添额外负担,用人单位一般都不愿意接受患有艾滋病的求职者。
最后,我国尚未建立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大多数劳动争议维权案件都是通过劳动行政部门、劳动仲裁委员会或者法院解决,手段过于单一,缺乏主动性、灵活性和人性化,并且通过司法手段解决问题救济成本较高,导致受歧视者不易或不愿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二)艾滋病患者就业的立法现状分析
1.国外艾滋病立法综述
国外艾滋病立法除包含对艾滋病的检测防治以外,更是将对艾滋病患者的人权保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反歧视纳入制度设计的目的之中,为反歧视提供法律上的支持和保障。如美国为解决就业歧视问题,专门成立了解决就业歧视问题的专门机构--美国公平就业委员会。随后,又相继颁布了《公平就业机会法》、《残障人士法案》等法律,根据这些法律,在美国对年龄、残障、种族等方面的歧视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严惩。法国对艾滋病毒携带者和病人的保护是将他们看作是一个普通的病人并由《法国过错解雇法》来保护的④。《柬埔寨法》规定“如果艾滋病感染者符合适用于普通人的业务标准,严谨对其在寻求信用或贷款服务,如医疗、事故和人寿保险时进行歧视;无论当事人或其家人是确诊的还是被想象、怀疑为艾滋病感染者,任何公共或私营的医疗卫生部门不得拒绝为当事人提供服务或因此要求当事人支付更高的费用”等⑤。
2.我国艾滋病立法的发展和现状分析
中国的艾滋病立法以1987年《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为标志,至今共出台广义艾滋病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00余部⑥。该时期的艾滋病立法以限制、拒绝、和禁止为特点。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艾滋病立法主要处于排斥打击阶段。该阶段相关的法规规章数量明显增多,但对艾滋病患者的人权保障涉及较少。
21世纪以来,我国的艾滋病立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艾滋病立法开始更多的给予艾滋病患者人文关怀,立法理念除预防、监督、控制外,还包括反歧视、关怀、宣传教育和社会救济等。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艾滋病防治条例》标志着我国由长期奉行的惩罚型立法模式向保护型立法模式靠近。然而一部艾滋病防治条例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艾滋病的立法模式,该条例中的相关规定与现行法律以及实践存在一定的冲突,先进的立法理念由于配套措施的缺失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冲突,使得艾滋病歧视问题在现实中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国内艾滋就业歧视第一案”即为当前我国艾滋病立法缺失的集中呈现。社会各界关于该案件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教师招录是否应当适用《公务员体检标准》”、“《公务员体检标准》是否合法”以及“该行为是否违反《就业促进法》和《艾滋病防治条例》的相关规定”等方面。这一系列问题均暴漏了我国当前艾滋病立法的缺陷及其对艾滋病患者保护的不力。
首先,在立法理念上,我国艾滋病立法尚处于转型期,尽管该条例借鉴了国际上保护型模式中的一些措施,但仍然遗留了大量的惩罚型立法模式的痕迹,即使是较为先进的《艾滋病防治条例》实际上也倾向于对艾滋病人的管控,未能给予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适当的定位和应有的保护。
其次,从总体上说,我国的艾滋病立法上政策性文件多于法律法规。《艾滋病防治条例》的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不可避免的会与现行的法律法规造成冲突。而且,现行的艾滋病立法技术不完善,在很多领域的空白规定也造成了艾滋病患者权利保障在操作性上的不足,使《艾滋病防治条例》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宣誓口号性的立法。《就业促进法》尽管以一般性表述确定了平等就业权及其救济原则,但是这一原则性的规定距离建立完善的平等就业权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再次,政府、感染者、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较为淡漠。如政府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是可能并未意识到自身对艾滋病感染者权利的侵犯,公众、用人单位等不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及艾滋病人和艾滋病感染者的区别,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收到不公正对待时,不能或不知道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基本人权。
四、解决艾滋病就业歧视的法律保障
法律是社会生活的调节器,艾滋病就业歧视问题的出现更需要法律的支持。法律绝不能因为社会偏见的存在而放弃对他们的保护。只有先把最基本、最“底线”的制度层面上的歧视消除,人们观念才会跟着进步。正如前文所述,我国在反艾滋病等方面的就业歧视的立法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实践却告诉我们这些法律文件远不能适应我国当前的现实要求。笔者认为,解决艾滋病就业歧视的法律保障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加快立法理念的转型,树立正确的立法价值导向
相对于国外,我国现阶段的立法理念带有浓重的转型期色彩,保护型立法模式与传统的惩罚型立法模式依然并存于当前立法理念之中,传统的惩罚型立法模式在其他立法中长期存在,对我国社会公众的影响根深蒂固,不可能轻易改变。“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因此,加快相关立法的理念和价值转变,树立正确的保护型立法模式将会是我国艾滋病防治以及防解决艾滋病患者就业歧视的新途径。
(二)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应当完善相关立法。在2004年新的《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但是艾滋病患者等作为特殊群体,其基本人权相对正常人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保障的人权范围应当大于一般公民,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在宪法中增加对特殊弱势群体的特殊保障,以“根本大法”的尊严维护特殊群体的基本权利。而且,关于特殊劳动者群体及其特殊利益的界定,关于特殊保护的措施和限度的确定,都必须直接以法律为依据⑦。另外,我国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和立法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反歧视单行法律,在该法中规定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条款,为受歧视者维权提供权威性可行性保障。其次,理顺现行保障就业的相关法律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协调,对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进行修订或合宪性审查,消除法律间的矛盾,增强其可操作性。最后,完善反就业歧视立法的程序保障,建立完备的司法救济机制,明确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以经济、行政和法律制裁方式对用人单位的合同缔约过失责任进行规制,尽量减少用人单位对特殊弱势群体就业的歧视。
(三)建立反就业歧视专门机构,通过专门的争议调查、处理机制、隐私保护机制、劳动保障机制,对劳动者就业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保障。
(四)正确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劳动者、用人单位、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以以人为本和保护艾滋病患者的理念对艾滋病知识和反歧视政策进行宣传,减轻并消除公众对艾滋病的恐惧,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树立艾滋病感染者的治疗和生活信心,从而减少恶性艾滋病传播的发生,有效遏制艾滋病的扩散。
(五)“效率经由市场,公平通过政府”,在宏观调控层面,还应该通过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激励措施扶助法律援助中心的建立,鼓励更多的法律工作者加入公益律师行业。正如哈耶克所言:“激励”和“制裁”对于人们是否能够尽最大努力工作,尽最大注意力去避免错误的意愿非常重要。⑧惩罚可以使人不至于趋利而采取违法行为,但激励却可以使人免于无所作为。
五、结语
我国没有机会经历西方国家那种由公法私法二元结构向公法、私法、社会法三元结构的转换过程,并没有形成西方市民社会平等自由的基础。当今社会是人权社会,在国际法律以及国际人权运动的推动和指引下,我国有关艾滋病患者等弱势群体的基本人权保障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实施中仍然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经济的发展水平与人权的实现程度有关,反过来,确立社会进步也不应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⑨,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如何充分保障弱势群体的一般权利和特殊权利,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权保障的关系仍值得我们去探讨。在经济转型时期,只有以法律为底线,在法律层面上确立弱势群体平等就业权的理念,才能更好的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注释:
①数据资料参考自2007年7月2日新浪国内财经:经济观察报,http://finance.sina.com.cn/g/20070702/04443742923.shtml
②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歧视状况调查报告”,2009年
③周平:“艾滋病社会歧视成因分析及消除策略”,健康天地,2010年第四卷,第2期
④蔡高强:《人权国际保护与国内实践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55-279页
⑤廖晨歌:《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5月第8卷第2期
⑥姜爱林:“从拒绝到关注:18年来的中国艾滋病立法”,法治与社会,2006年2月
⑦王全兴:《劳动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第52页
⑧【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⑨周长征:“全球化与中国劳动法制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1年5月)
作者简介:刘莉(1987-),女,汉族,河南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经济法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法。
第二篇:艾滋病歧视调查报告
面对艾滋病感染者,请把他们当成平常人
少一点猜测,多一点了解;少一点排挤,多一点关爱
11月27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卫生部等机构联合在北京举行《中国艾滋病感染者歧视状况调查报告》的发布以及姚明海报和宣传片的发布。搜狐公益向全球百家媒体做网络直播,以下为发布会实录。
主持人:早上好,谢谢大家来参加这次新闻发布会,同时积极对话。这个论坛是由卫生部和UNAIDS联合主办,主要是关于我们今天在中国的一个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状况调查报告,今天我们还发布了姚明拍摄的一个视频。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作为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第一次到中国来;还有山东省的宇轩,被评为2008年最好的十名艾滋病倡导者志愿者。下面有请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讲话。
黄洁夫:中国现存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约74万,性传播成主要传播渠道
黄洁夫:尊敬的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博士,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在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组织了这场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使我们聚集在这儿,号召全社会共同为消除歧视关爱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做出自己的努力,在此我代表中国卫生部向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参加仪式的所有嘉宾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黄洁夫:女士们、先生们,根据中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对2009年中国疫情进行的估计,截至2009年底估计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74万,全人群感染率为0.057%,其中艾滋病病人10.5万,当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8万,当年因艾滋病死亡2.6万,估计现存的74万感染者和病人中经异性性接触传播占44.3%,静脉注射吸毒传播占32.2%,同性性传播占14.7%。我国艾滋病疫情上升的速度总体来说有所减缓,但是各地的分布差异较大,性传播逐渐取代了毒品的注射成为主要的传播渠道。
黄洁夫:艾滋病流行的因素还广泛存在,全社会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理解和关怀,消除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歧视是艾滋病防控的关键环节,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挑战。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动员社会参与,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是减少社会歧视的有效手段。我国一直把反歧视宣传教育作为艾滋病防控的重要工作举措,中央和各级政府制订并实施了各项法律法规,消除社会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属,他们依法享有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社会福利等权利,强调为感染者和病人保密,同时要求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工作,帮助感染者和病人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减少对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
黄洁夫:自2003年以来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医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区视察艾滋病防治情况,慰问艾滋病患者和义务工作者,到农村重点地区探望感染者和病人,并与患者亲切交谈为致孤儿童捐款,他们为全社会树立了关爱受艾滋病影响人群的典范。反歧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人们科学认识艾滋病,消除恐惧,减
少歧视,为艾滋病患者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反歧视的根本办法。
黄洁夫:中国幅员广阔文化传统差异较大,风俗习惯众多,因此要达到全民认识的普及提高,彻底消除艾滋病的歧视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我们有信心有决心,继续推动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加入到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中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也希望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作为艾滋病防治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领导者,能够在反歧视方面发挥积极协调和促进作用,中国政府愿意继续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等国际社会共同合作,在减少艾滋病歧视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为全球有效遏制艾滋病保障人民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
米歇尔·西迪贝:《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歧视情况调查报告》是世界首部
主持人:谢谢黄洁夫副部长,下面有请米歇尔·西迪贝先生发言。
米歇尔·西迪贝:谢谢大家,发言之前我表示感谢,我到中国来感到很自豪,黄副部长也在这里,向你们表示感谢,向宇轩先生表示感谢。
米歇尔·西迪贝:刚才黄副部长已经说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今天我们是来庆祝一个重要的时刻,在中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歧视情况调查报告》是非常重要的,非常有创意的,在全世界都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个会帮助我们继续设计我们将来的计划,进一步消除歧视。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产生的一个报告。
米歇尔·西迪贝:第二个到这里来感到高兴的原因,我们将会有一个姚明的视频向大家发布,这是非常重要的。姚明是全世界知名的人物,我的祖国马里小村庄也知道姚明,因为姚明代表年轻人,他是一个光辉的代表,所以他对于消除歧视有重大作用。我想说,到这里来非常高兴,我们向所有的政治领导人、各个领导,向全世界来呼吁大家都来加入这个活动消除歧视。黄副部长刚才说过消除歧视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有歧视的话,很多人不会参加治疗,10%的人发现阳性的时候,他们不愿接受到治疗和服务就是因为歧视和污名。这个报告还说被采访14%的人面对很大的歧视,60%的人说他们不愿意跟艾滋病阳性的人生活在一起。如果我们想要改变这方面情况的话,我们必须要大家联合起来应对歧视和污名化。
米歇尔·西迪贝:我们有一个视频,第一次是姚明,有一个朋友,他说我不仅仅和HIV阳性的人在一起,还跟其他所有的人包括受影响的和不受影响的人,我们需要他们全部所有的人都加入到这个反歧视的活动当中,我非常喜欢他说的这句话。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在中国的艾滋病应对当中这是非常重要的时刻。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方法,中国一定会在这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谢谢大家!
艾滋病感染者宇轩:歧视和不了解加深艾滋病的传播危险
主持人:谢谢米歇尔·西迪贝先生,下面有请宇轩先生发言,他是公民社会的代表,积极对话的代表。
宇轩: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见面,遗憾的是这不是我生活中的名字,并不是我不喜欢这个名字,而是在当今社会艾滋病还不能为大众更多去接受的时候,作为一个艾滋病病人,以无畏的精神站出来面对大众的时候还要为更多的人考虑,尤其是他的亲人,我就是这样一个艾滋病感染者。在我决定加入玛丽斯特普中国代表处积极
对话项目成为一名艾滋病反歧视宣传志愿者的时候,我给自己起了这样一个昵称,也希望大家能够体谅包涵我无奈的选择。
宇轩:从我确诊到现在可以说经过了人生一段很灰暗、低谷的日子,那段日子今生我无法忘记,也不想有更多人有那样的经历。在我没有得病之前艾滋给我的印象是离自己很遥远,和自己没有一点关系。但是在我得病以后,一开始我曾经抱怨过,我也曾经怨恨过,抱怨自己的不幸与倒霉,但是在相对的一些知识了解以后,我自己觉得一开始自己是那么无知。
宇轩:但是今天我发觉身边还有很多人有我以前的那种想法,认为艾滋病跟自己没有关系,是某一部分人群某一个遥远地区的问题。对综合知识了解甚少,对艾滋病感染者或者病人存在歧视和误解。在今年四月份的周末,我跟同事外出归来,当时坐在公交车上人很多,我跟同事闲聊,他无意中说了一句话,我现在连艾滋病都有了还有什么好怕的?这句话本是无心的,却引来周围人异样的目光。这时候有一个中年大姐被挤到我们身边,拿着很多东西,被挤得摇来摇去。
宇轩:我同事站起来想要把座位让给她,但是大姐怎么也不坐,很清楚地说你的座位我不敢坐。这是为什么?这是一件小事,这件小事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平时做的宣传教育远远不够,还有很多不足。俗话说得好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而对于一个感染者来说,由于免疫系统遭到破坏,他生病的几率可能会更高。
宇轩:就在今年春天,一个女性病友因为急性胃穿孔住院,需要手术,但是因为她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医生找借口拒绝为她做手术,并且对她说让她快点儿出院。在一个忍受剧烈疼痛的时候让她出院,她的家人一而再地恳求医生,最终家人跪在医院的长廊里面恳求医生为她做手术,大夫才同意,那时候已经拖了三天。然而就在手术室里面,这个病友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救治永远停止了心跳。那是一个23岁的生命,一个朝气蓬勃的女孩就这样离开了我们,每个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很心痛,让大家心痛的不仅是一个生命的离开,还有背后更多的原因。
宇轩: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知识普及不够广,民众意识不够强,还是大家对感染者有着打心里的排斥。或许这些问题都有,都存在。在我作为中国艾滋病体制现状调查员的时候,我曾经去某地的农村做当地卖血农民导致感染的调查,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里面在五到六年的抗病毒治疗里面,全村60多号感染者没有一人出现耐药,当时很奇怪,他们的知识、他们的水平绝对不如我们城市里面的任何一个人,但为什么有这么辉煌的成就?当时村里一个大姐说,我们家里很忙怕忘记吃药。后来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大家吃药时间差不多,病人之间还有家人之间或者是其他人知道他需要吃药的时候我们提醒她一下。一开始不太习惯,现在慢慢养成一个习惯,见面打招呼也从以前的你吃饭了改成你吃药了吗?其实人人都参与进来的话,艾滋病将不会是一个问题。
宇轩: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感染者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到艾滋病宣传教育和治疗工作当中来,而且取得有效的成绩,但是仅凭我们现在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希望更多的人乃至全社会的人参与到艾滋病的防治过程中来。因为我们要理解一个事实,艾滋病怎样才能控制传播,就是需要大家需要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我们之间相互平等坦诚的对待。这样感染艾滋病的人才敢于告诉你他已经感染了,只有说出事实的真相才能保证大家共同的健康。并不是艾滋病人自己去隐瞒自己,而是因为社会的歧视、不了解让他们产生了恐惧,正是因为歧视和不
了解最终加深了艾滋病的传播危险。
宇轩:谢谢大家和我分享这些,我最大的一个希望,希望下一次和大家见面的时候我能以我真实的名字面对大家,捍卫我的名字就是捍卫我的尊严,一个艾滋病病人做人的尊严。让我们一起努力!最后我想借用伟人的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谢谢大家。
米歇尔·西迪贝:我听到宇轩的讲话非常高兴,这是一个转折性的时刻,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和政府,和公民社会,和所在的媒体,和高级别的联合国代表者们以及HIV感染者们一起用一种有尊严的方式来告诉大家,反对歧视和污名化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们需要普及这个认识,让人们都参与到这个努力当中来,这关系到社会平等。我想再次感谢各位,还要感谢黄部长,感谢宇轩,谢谢你们!
中国艾滋病感染者歧视状况调查报告发布(4)2009年12月01日16:58来源:中国网
降低艾滋病感染率,需要解决歧视和污名化
美国之音:我想问一下米歇尔·西迪贝先生,我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中国跟其它国家比较起来,在传染率还有感染人数方面有什么不同?
第二个问题,第一次来做这种类型的详细调查报告,包括政府还有NGO和非政府组织都参与到这个调查当中来,为什么这是第一次做?为什么以前没有做?
米歇尔·西迪贝:我觉得这是两个非常好的问题。首先,我们不能说艾滋病在中国很流行。在13亿人当中有70万感染,者这不是一个很大的感染比例,但是我们跟卫生部进行了调查,主要看哪些人是易感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中国现在正在成为一个很强大的经济体,像上海这样发展蓬勃的大城市,吸引了
很多人聚集到这里,无论国际还有国内人才都移到了大城市。现在国内有两亿多人口转移到了大城市当中,我们所面临的是具有五千多万高危人群,我们看到他们的配偶还有他们的孩子,可以看到后面的易感人群的基数。我们必须防止污名化、反歧视,帮助这些人,同时减少艾滋病在中国的爆发。
米歇尔·西迪贝:第二,25年前我们没有人愿意在非洲谈及艾滋病,我们发现受感染的人开始来寻求帮助。我们在医院里面看到病床上都挤满了艾滋病感染者,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南非。南非以前只有1%的感染率,而现在在南非有25%的感染率,到底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努力没有成功呢?我们必须要了解,为什么人们不来就诊,为什么不寻求医疗服务,可能人们说有歧视有污名化,当然这是一个问题。我们必须在政策和法律上面都要确保人们不会受到阻碍,不会阻碍人们去寻求这些医疗服务。我们这个活动其实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虽然以前没有开始,这次是首次这样的详细调查,毕竟我们已经开始,这是一个好事情。
米歇尔·西迪贝:中国正在下定决心要解决这些问题,而不单只是提供治疗,而且也在关注解决歧视和污名化的问题。
政府在艾滋病防治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
美国之音:请问黄部长一个问题,这个星期我看到有一批来自河南的病人他们到了卫生部信访办,他们表示在地方上得不到关怀,而且他们得病主要是因为卖血,很多年以前,有的是在医院输血过程当中得的病。歧视当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这些人认为地方政府对他们感染病有一定的责任。卫生部对这个问题过去、现在和未来采取什么措施?卖血的传播方式在中国的重要性怎么解释?
黄洁夫:你反映的问题我们也注意到,卫生部门口最近是有上访的,这是河南90年代因为卖血血浆采集引起的艾滋病传播问题。这个问题在90年代曾经成为中国艾滋病传播很重要的一个渠道,中国政府当时已经很关注到这个问题,当时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这个问题经过血浆制品采血来传播艾滋病在中国已经得到了遏制,我刚才的报告当中已经讲到,中国60% 的传播渠道是通过性传播,包括异性之间还有同性之间的传播,成为最主要的传播渠道,在血液传播问题上已经得到了控制。
黄洁夫:中国对于艾滋病的防控,中央政府有统一政策,可是这个政策是各级政府各司其职,按照中央制订的政策,严格执行这个政策,社会要参与,可是政府是起主导作用的。凡是对艾滋病防治方面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中央政府和国务院让各级政府负责,上述情况政府是一个很开明的态度,凡是他们有什么诉求我们把人民群众的诉求放在第一位来考虑,只要他们反映是真实的我们就要给他们解决问题。如果有哪些政府对责任不履行职责,不按照法规来做,要受到处罚。这个态度是很明确的。
黄洁夫:关于最近的上访情况,我知道这个事情,正在调查了解之中,请大家放心,也请大家信任中国政府会严格按照国家的法规来办这些事情。谢谢。
消除艾滋歧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新华社:这是中国第一次出台关于艾滋病歧视的报告,在近年来中国整体来说对艾滋病的歧视状况有没有一个缓解?这些年有什么样的变化?请黄部长和米歇尔·西迪贝两位分别谈一下。
黄洁夫:我先讲讲,米歇尔·西迪贝先生再代表国际社会来确认,这样可信度更高。刚才米歇尔·西迪贝已经说了,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发布的关于艾滋病歧视的报告。关于中国艾滋病歧视问题近年来有很大的进步,2003年开始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还有其它国务院各级领导还有卫生部的各级领导,还有很多专业技术人员,都为消灭艾滋病歧视做了很多工作。
在十多年前是很难想象的,大家跟宇轩握握手或者跟他拥抱觉得很可怕,现在绝大多数人觉得跟宇轩握手、拥抱,正常的接触在大多数的民众来说基本是形成了社会上好的风范。但是调查报告当中20%多的人还是受到歧视,因为反歧视不解决的话,艾滋病的防控很难取得彻底的胜利。
米歇尔·西迪贝:我想说几件事,第一个很重要的是我们要看这个过程是一个非常动态的过程,首先政府部门有“四免一关怀”政策,还有“普遍可及”。如果这个政策得到执行,而且新的运动联合起来,不光是今天,昨天我在上海的时候包括以前,我遇到了很多领导人还有大使还有卫生部的领导,昨天我还见到中国国家副主席的夫人,他们都来谈论歧视问题,同时还谈到如何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这方面,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运动,各个媒体多多参与多多宣传,我们应该关心我们的阳性病人。这个报告是全球第一次,基于事实、基于证据的报告,将来对我们的规划很有帮助。
第三篇:就业权益及其法律保障
就业权益及其法律保障
大学生就业权益
一、为什么说是“就业权益”而不是“就业权利” 权益与权利的区别? 益:好处,有益的;
利:权利,利益, 法律上确认的好处.就业权益与就业权利的区别?
就业权益:与个人就业有关的好处.就业权利:法律上明确规定的就业利益.(一)大学生就业权益的基本内容
毕业生要做到顺利就业,必须明确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只有明确了这些权利,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
毕业生主要享有以下几方面的权利:
1、获取信息权:就业信息是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础上,才能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用人单位。
毕业生获取信息权,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A.信息公开:所有用人信息向全体毕业生公开。目前大部分高校建立了毕业生需求信息登记制度,凡需要录用高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须到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办理信息登记,由指导中心向毕业生发布用人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和截留。
B.信息及时:信息及时也就是毕业生获取的信息必须及时有效,而不能将过时无利用价值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C.信息全面:毕业生有权获得准确、全面的就业信息,以便对用人单位有全面的了解,从而做出符合自身要求的选择。
2、接受就业指导权
学生有权从学校接受就业指导,学校应成立专门机构,安排专门人员对毕业生进行指导,包括:
①向毕业生宣传国家的有关就业方针、政策;
②宣传毕业生就业的有关原则、规定和程序;
③对毕业生进行择业技巧的指导,引导毕业生根据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进行择业。
随着毕业生就业真正市场化,毕业生接受就业指导也将逐步从学校走向市场化。在这个过程中,市场指导可能就是有偿的。
3、被推荐权
高校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职责。经验证明,学校推荐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取舍。
被推荐权包括:
1、实事求是推荐:应根据毕业生实际情况推荐,不能故意贬低或拔高毕业生在校实际表现
2、公平推荐:公平、公正推荐,给每位毕业生以推荐的机会
3、择优推荐:真正体现,优生优分、学以致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4、自主择业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选择职业的权利。因此,作为求职方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享有自主选择职业的绝对权利,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去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
家长、学校和用人单位,可以为初出校门、缺乏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提供择业意向方面的建议、参考、推荐和引导,但不能强迫或限制他们选择职业。
5、平等就业权:毕业生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到歧视”。
6、知情权:毕业生有全面获悉用人单位信息、了解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发展前景等情况的权利。用人单位有义务向毕业生和学校如实介绍本单位的真实情况。任何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对毕业生隐瞒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做法,都是对毕业生就业权利的漠视和侵犯。
7、违约求偿权:毕业生的就业协议一经签订,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毁约,都应严格履行。任何一方提出变更或解除协议,均须得到另外两方的同意,并应承担违约责任。如用人一方违约,毕业生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补偿。
(二)大学生就业权益产生的背景
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随着就业压力和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学生的权益受损问题将呈现上升趋势。
2、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非公平性竞争现象比较严重。长期从事社会保障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郑功成曾毫不客气地指出: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90%以上的招聘信息均含有歧视性条款,包括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户籍歧视、地域歧视乃至身体歧视等等。
3、CCTV与智联招聘网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一个网上调查,结果显示,有74%的求职者遭遇过正当权益被侵害事件。
某法律援助机构一项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显示:将近40%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即使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选择各种途径维权的也仅占13.9%,而选择忍气吞声者占86.1%。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维权工作,为毕业生的就业维权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条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就业促进法
(三)如何维护大学生就业权益.签好就业协议书,充分发挥协议书的作用
就业协议书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权利义务的书面文本,一般是由国家教育部制定统一格式。毕业生也须认真签订好就业协议。因为在我国健全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法律法规体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尽管少数省市做出了一定的尝试,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还没有足够的法律依据和形式替代现行的就业协议书。签好就业协议书注意事项:
①查明用人单位主体资格是否合格
协议双方的资格是否合格是协议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前提(这里主要是指用人单位的资格)。用人单位,不管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不包括私营企业),必须要有进人的自主权力。如果其本身不具备进人的权力,则必须经其具有进人权力的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因此,毕业生签约前,一定要先审查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②有关协议条款明确合法
A、审查协议内容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
B、审查和仔细推敲双方权利和义务是否合理;
C、审查清楚除协议本身外是否有附件即补充协议,并审查清楚其内容。③签订就业协议要合乎程序
首先,毕业生要签名并写清签字时间;
其次,用人单位以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必须加盖单位公章并注明时间,不能用个人签字代替单位公章;
第三,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字后需将协议书交给学校毕业生分配主管部门履行相关手续,以便及时制定就业计划和顺利派遣。
第四、三方就业协议书由学校最后签署,这既是规定程序,也是对毕业生利益的保护。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经协商一致,签约时要注意完整地履行手续 ④写明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是指协议当事人因过错而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协议规定的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违约率有所增加的状况,协议书中违约条款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协议内容中,应详细表述当事人双方的违约情形及违约后应负的责任,同时还应写明当事人违约后通过何种方式、途径来承担责任。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当事人双方履行协议,也有利于以后违约纠纷的解决。⑤了解就业协议书的法律责任
就业协议明确规定了学校、用人单位及毕业生本人三方面的权利、义务与责任,一经签订即视为生效合同,不能随意更改。
就业协议书是学校派遣毕业生的依据。毕业生如果没有签署就业协议书,而只是与单位签了劳动合同,那么毕业生的档案、户口等人事关系都无法直接从学校转到用人单位,毕业生只能算是在单位打工,实习期鉴定、转正、工龄计算、保险等凡是与户口、档案有关的事情都无法办理。
按照我们国家目前管理规定,毕业生签署就业协议书,正式派遣后会发放“就业报到证”,持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报到后毕业生即具有干部身份,否则属于社会人员流动,不具备干部身份。
按照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毕业生第一次参加工作要由接收单位负责对毕业生进行实习期鉴定、专业技术职务定级。本科生实习期为一年。毕业生参加工作后的第一年对毕业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时期。.遵循市场规则,预防侵害自身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
毕业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无论是自荐,应聘,接受面试、笔试,洽谈就业意向,都应本着 “真诚、信实、平等”的原则,以自身实力参与竞争,双向选择。同时,要有风险意识,对于有些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时,夸大优厚条件,以欺骗手段吸引人才的做法要有提防戒备心理,预防侵害自身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勇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由于就业市场不尽成熟和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尚不健全,加以社会风气、旧观念、旧思想的影响,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难免的权益受到侵害。针对侵犯就业权益的行为,毕业生应向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学校进行申诉,并听取他们的处理意见,同时也可提交给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进行调解和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了解有关就业政策和法律规定,增强法律维权意识
2、认真对待就业协议书,重视其作用
3、预防侵权行为,维护自身权益
4、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大学生就业权益的相关法律规定
(一)与大学生就业有关的法律法规 保护自己的就业权益很重要的两点:
①了解有关就业政策和法律规定
②增强法律意识以及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劳动法
2、劳动合同法
3、国家公务员法
4、教师法
5、教育部《关于做好XXXX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
(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
许多毕业生认为《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具有同等的效力,可以相互替代,另外,毕业生到单位报到后,有些用人单位也并没有马上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而是以就业协议书及补充协议代为履行劳动合同的职能。
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均为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时所签订的书面协议,但两者处于两个相互联系的不同阶段,不能相互替代。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概述 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1)用人单位的情况及意见(2)毕业生的情况及意见(3)学校意见
(4)备注
(5)规定条款(背面)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制作,简称为三方协议,是由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之间就学生就业方向签订的一种协 议,由三方共同签署后生效。
2、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和地位
毕业生所签订的就业协议书的主体是平等的,是在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后订立的,并且协议书所涉及的权利义务均属于我国民事法律调整的范围,所以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具有合同的属性。
就业协议书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
就业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
就业协议起到保护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各自的权益,是学校制订、国家审批毕业生就业计划的依据。
3、就业协议书的签订
(1)用人单位在对毕业生综合考察的基础上确定用人意向,由 用人单位承诺接收,毕业生到学校就业主管部门领取三方协议。
(2)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就协议书中所列事项平等协商,在双方在场的情况下,认真填写各项基本资料并签名盖章,如另有其他约定条款的,需在就业协议书上注明或另附补充协议(比如违约金)。
(3)学校盖章。
(4)学校签署意见后,学校保留一份协议,毕业生自己执一,并由毕业生将另一份协议及时反馈给用人单位。
4、劳动合同内容及签订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签订原则
(1)合法原则。(2)公平原则。
(3)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4)诚实信用原则。
劳动合同的签订
毕业生凭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上班,此即为正式报到。为了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益,毕业生应及时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
① 劳动合同 必须具备的7大条款
《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协议必须具备如下条款:
劳动合同的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②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 合法性原则 劳动合同的主体、内容、程序合法。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必须具备合法资格,劳动者应当是年满16周岁,身体健康,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在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践中,只要是顺利通过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审核的同学都应该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因此大学毕业生可以成为劳动合同的合法主体。
对用人单位而言,应当是依法成立或核准登记的企业、个人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平等是指订立劳动合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不存在管理和服从、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完全从自己的意志出发,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一致,并订立劳动合同,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也不允许第三者非法干预。
③签订劳动合同应注意的事项:
A、报到后首要任务就是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B、明确劳动合同必备条款,不让劳动合同留下空白
C、毕业生要充分利用“知情权”,了解用人单位相关的规章制度 D、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应当一致
E、双方可以约定试用期,但不能无视法律的规定 F、明确违约金设立依据,“解决户口”不能成为设立违约金的理由
5、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签订时间不同
就业协议是毕业离校前签订的三方协议;劳动合同是到单位正式报到后签订
●主体不同
就业协议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劳动合同是毕业生、用人单位两方 ●内容不同
就业协议是毕业生如实的介绍自身情况以及同意到用人单位就业,用人单位同意接受该毕业生。
劳动合同内容涉及岗位、考核标准、报酬、福利、社保、工期以及违约责任七大要素,权利义务更明确详细 ●目的不同
就业协议是保护就业市场主体三方在就业过程中的利益,同时也是学校为毕业生办理就业派遣的依据
劳动合同是保护用人单位和员工双方劳动合同期内权利和义务 ●适用的法律不同
就业协议争议主要是依据《毕业生就业的规定》、《民法》等解决,劳动合同争议是依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来解决。
(三)违约责任
1、何为违约
国家基于维护广大毕业生的利益,要求用人单位维护毕业生就业计划的严肃性,就业协议一经签定,用人单位不得拒收毕业生;毕业生也不得随意更换单位,否则都属于违约行为。
2、违约处理 违约情形
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单方面违约。另一方面,可能是毕业生因为种种原因造成的违约。任何情况下其中一方提出违约的,都须经另两方同意后才能办理并要承担违约责任。毕业生还须履行以下手续: 1.要征得原用人单位同意,并出示原单位向学校开具的退函,将因此造成的对学校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小。
2.违约调整要符合国家就业政策导向。
3.学校审核同意毕业生个人违约后,毕业生提供新单位的接收函,重新办理相关手续。
(四)劳动争议的解决
●1.协商
● 2.调解
● 3.仲裁
● 4.诉讼
(五)社会保险
1、社会保险的涵义和种类
涵义:由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生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的经济补偿,使他们能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种类: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具有强制性。
2、“三险一金”与“五险一金” “三险一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
“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注意:其中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三:如何防范大学生就业陷阱 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竞争和挑战,同时也存在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和用人的过程中不够规范,甚至存在一些违法行为。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陷阱,只有善于发现和懂得如何应对这些陷阱,才能确保毕业生权益不受损害。
(一)常见的就业陷阱 案例:
——虚假广告陷阱
小张看到一条“诚聘有事业心人士担任市场经理”的招聘广告,考虑再三,准备充分后前往应聘。工作后才知道,自己的工作是推销公司的产品,“市场经理”就是一个好听的头衔而已。
——色情陷阱
某用人单位贴出广告:招聘男女公关经理,无需工作经验,无学历要求:底薪3000元,月薪可达万元,具体情况根 据个人所得小费而定,女身高165cm以上,男身高175cm以上,长相好。
——传销陷阱
小高在招聘会上遇到一自称某单位业务主管的人,他看了小高的简历后,和小高谈了谈,就表示他们单位发展前途很好而且需要小高这样的毕业生,只要好好干,收入一定很高。同时告诉小高,如果能再介绍几位同学来,还可以分给小高一部分介绍费。而且小高还能成为他所介绍的这些同学的头儿。——协议陷阱
用人单位不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
毕业生小牛通过考试被一家用人单位录用,当他提出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时,对方表示不与他签任何书面协议和劳动合同。小牛觉得这家单位不错,就同意了单位的做法。用人单位不跟应聘者签订劳动合同
小钱与一家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当他到单位报到时,用人 单位依约录用了他。但却不与 他签订劳动合同,还说:就业 协议就是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将承诺写入合同 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霸王合同”
——试用期陷阱
●试用期过长或与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不符 ●要求毕业生在试用期内承担违约责任 ●在试用期内无正当理由辞退毕业生 ●以见习期代替试用期 ●约定两个试用期
●续签劳动合同时重复约定试用期 ●将试用期从劳动合同期限中剥离 ●仅仅订立一份试用期合同 ●试用期工资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 ●试用期内单位不缴纳社会保险费 ——试用期陷阱 小贴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没有单独的试用期合同
——收费陷阱
应届毕业生小刘,经过面试后在某律师事务所实习,单位同意先让他试用一段时间,然后再考虑录用他。小刘十分高兴,想好好表现。于是起早贪黑地干了一个月,结果却被告知:你干得不错,但专业知识不足,公司需要对 你进行培训,请先交500元培训费。当小刘对此质疑时,该公司说,不交培训费可以走人,但此前工作的一个月薪水免谈。向毕业生收取各种不合理费用,如风险抵押金、违约金、培训费等。
——薪酬陷阱
小谢到一家报社工作,原先与单位约定每月底薪1300元,还有每千字160元的稿费。但是,几个月后单位突然降低稿费标准,由原来的每千字160元变成了每千字120 元,小谢与单位交涉未果,想寻求法律保护时才发现,合同上没有稿费标准的约定。——智力陷阱
小汤被一家小有名气的内资IT企业相中,并很快签定用人合同,双方商定试用期为3个月,试用期间月薪为1500元。小汤一到单位,就通宵达旦,加班加点设计出来的一个财 会软件还受到部门经理的夸奖。可是没多久,他便接到人事部门一纸解约通知,称:“通过试用,发现小汤不适合在本单位工作,决定解除双方的试用合同„„”单位的决定,让她感到十分不解。后来,一位共过事的员工向她道 明了事情的真相:“单位根本没想要你这个人,只是需要你设计的软件,只是想无偿占有你开发的软件而已。”小汤才幡然醒悟,原来自己天真地掉进了用人单位设下的智力陷阱中。
(二)就业陷阱的应对措施
1、安全守则、防范秘籍,1.最好通过政府开办的职业介绍机构求职。前往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一定要寻找同时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职业介绍许可证》或《人才中介服务许可证》的正规职业介绍机构,以避免受骗上当。
2.不要轻易相信报刊或网络尤其是不知名的媒体上刊登的招聘广告,面试之前最好能了解公司资质和规模。如发现其规模很小且不具影响力,则需要提高警惕。3.不带印章、大量现金及信用卡前往面试,不缴纳任何不知用途的费用、不购买公司以任何名义要求购买的有形、无形产品。
4.不随意做任何允诺或签署任何不明文件,不应接受用人单位的要求当场办理信用卡、签署任何文件或协议
5.不将证件给他人保管,有目的、针对地投简历,对自身资料加强保密。
6.如果遇到收费,务必索要正规发票或收据。
7.面试时主考官说话轻浮、眼神不正并要求更换面试地点及夜间面试,或面试地点偏僻隐蔽,如感觉不安全、不对劲,马上寻找借口迅速离去。
8.面试时不吃单位提供的饮食,并详记主考官、接待人员的资料及特征。
9.注意该公司是否正规、正常运作、面试时是否草率、轻易录取,待遇丰厚得不合乎常情,公司业务、工作内容模糊不确定,要提高警惕。
10.面试时请朋友、家人陪同或前往时打电话告知亲友所要前往的地点。
2、遇到求职陷阱怎么办?
1.如被欺诈或误入非法行业,应立即向警方报案。
2.合法的中介机构应持有《职业介绍许可证》或《人才中介服务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收费许可证》等。如果遇到无证照或证照不全的歪中介,应及时向相关的劳动部门、工商管理部门或公安部门反映,有关部门可以根据相应管理条例规定对其进行处罚,所收介绍费可退还给本人。
3.如果遇到用人单位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信息中所列的待遇、薪酬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合的,求职者应向劳动部门反映,请求查处,劳动部门可根据有关管理条例规定处罚该用人单位,对该单位所收的相关费用应予以退还,求职者的损失,应按有关规定赔偿。
4.劳动保障部2000年12月8日颁布的第10号令《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第九条明确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向求职者收取招聘费用”,同时禁止“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用人单位以收取培训费、押金、保证金、担保金作为录用条件的,其行为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求职者可及时向劳动部门反映请求查处,要求退还所交费用。
5.用人单位以招聘推销员为名,订立推销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致使推销员不能获取报酬的,其行为系以欺诈手段建立的劳动关系,同样违反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如果其行为触犯刑律,应由相关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6.对于因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收取一定中介费用后搬迁消失的情况,如果是正规中介机构或有营业执照的用人单位,可向劳动部门投诉,如是歪中介或是没有营业执照的用人单位,则可向所在地公安部门报案,由公安部门查实,如其行为触犯刑律,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未触犯刑律的,可移交相关劳动部门处罚。四:就业派遣
报到证;毕业生派遣方法;户口迁移证;
1、毕业生派遣办法
(1)毕业时参加选调、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有人事自主权的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同学直接派往用人单位
(2)毕业时到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等无人事自主权的单位就业的同学,如在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实行人事代理,可直接派往该人才交流中心,否则派回生源地。
(3)毕业时未就业的同学派回生源地。四川省生源毕业生直接派回地市级人事局或人才交流中心。省外生源毕业生按所在省规定派遣至省级或地市级人事部门。
(4)生源地为高考时户籍所在地,如大学期间户籍发生变化,请在规定时间内(日程以相关安排为准)持目前户籍所在地公安部门相关证明材料到招生就业办公室进行更改。案例:用人单位无用人自主权(民营、私有企业等)派往毕业生原派遣地:
用人单位无用人自主权但加盖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印章的派往用人单位主管部门 用人单位有用人自主权(国有、事业单位等)直接派往该单位:
2、报到证
报到证的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由国家教育部直接印刷,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单独签发。
用人单位以报到证为依据,接收安排毕业生工作,并接转毕业生的档案、户口等。毕业时,除考上研究生、参加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特岗”计划及户口档案留校的毕业生外,每个同学都有报到证,报到证只能一人一份,由其它部门印制或签发的报到证无效。毕业生对报到证要妥善保管,不论什么原因,凡自行涂改、撕毁的报到证一律作废。报到证开回后,各学院统一到学生处招生就业办公室领取,在毕业生办理完离校手续后,由学院发给毕业生。
3、户口迁移证
户口迁移证是公民的户口所在地变动时,由原户口所在地迁往新落户地址的凭证。由户口迁出地的公安机关开具。持证人到达迁入地后,须在有效期内将户口迁移证交给户口登记机关申报户口。如果不及时持户口迁移证到相应单位报到,户口没有进行迁入登记,就是我们俗称的“黑户”。
原则上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与户口迁移证地址一致,如毕业生要求户口迁往非就业派遣地,需向要求迁入户口地派出所提出申请,经所在地派出所批准同意后发给户口《准迁证》或出具同意落户证明,由学校户口管理部门和学校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二)档案管理 档案的作用
毕业生档案是毕业生家庭情况、学习成绩、政治思想表现、身体状况等情况的文字记载材料。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是用人单位选拔、聘用毕业生的重要依据,是就业后评定职称、出国、升学等手续办理的凭据。毕业生档案材料内容:
★原高中阶段和当地招生等部门转来的归档材料; ★学生入学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通知书》(报到证底联);
★学生成绩表、体检表、学籍异动材料;
★加入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青年团或其他党派、团体等组织材料; ★三好学生、优秀党团员、奖学金和优秀学生干部等奖励材料; ★校级警告以上处分决定或免于、撤消处分材料; ★其他资料。
毕业生档案去向:
★ 学校于7月初将毕业生档案通过学校党办以机要方式寄至其派遣所地在(即报到证所开具单位),请毕业生离校后及时到派遣所在地查询档案。★凡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其档案直接寄往录取学校。
★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特岗”计划及户口档案申请留校的毕业生档案由校代管,期限不超过两年。
留
档:
根据《四川农业大学应届本、专科毕业生户籍关系和档案留校代管暂行办法》(内容见后)相关规定,无违约史且能够正常毕业的应届本、专科毕业生,其档案、户籍关系可留校代管两年。户籍关系和档案留存期满或在留存期内提前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应及时回校办理相关手续(特殊情况可出具委托书、身份证复印件委托他人办理)。逾期不办理户籍关系和档案接转的毕业生,学校将其户籍关系注销,档案进行定期清理后迁至生源地。
人事代理制度:
概念:人事代理单位受用人单位或者个人委托代理有关人事业务
哪些毕业生人事代理:凡通过双向选择,已同外资企业、股份企业、乡镇企业、区街企业、私营企业、民办科技教育、医疗机构以及各种中介机构等非国有单位和实行聘用制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毕业生;择业期内暂未落实就业单位,目前正在择业的毕业生;准备复习考研或自费出国留学的各类毕业生等,均应实行人事代理。
四:大学生人事代理
办理人事代理的好处:毕业生办理人事代理手续后,人才交流中心保障毕业生的合法权益,毕业生可以享受到和国有单位工作人员相同的人事待遇,如办理转正定级、初定职称、连续计算工龄、调整档案工资、职称资格考评、出国政审、党员管理、代办社会保险、户口迁入、出具以档案材料为依据的相关人事证明等。
(三)改派
涉及改派的毕业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毕业时未就业的毕业生两年内落实了用人单位;另一类是已就业的毕业生在两年内与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重新落实了工作单位。二者均可改签就业报到证,程序如下:
1、二次就业毕业生需要提供的材料
★原报到证、原户口迁移证(如遗失需到原派遣地、原户口迁入地派出所出具未报到及未落户证明)
★原签订协议单位的解约证明
★新签订的协议书或接收函
2、到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办理报到证改派手续
3、到东城派出所改办户口迁移证
4、持新办理报到证到四川省教育厅学生处盖章
注:如委托他人办理,需出具委托书及身份证复印件。
第四篇:艾滋病反歧视倡议书
艾滋病反歧视倡议书
1981年艾滋病首次在美国被发现和确认以来,它以惊人的速度在全世界蔓延。在30多年的时间里,艾滋病的流行不仅危及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成为有史以来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而且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演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社会进步的严重社会问题。
在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中,向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提供关怀和支持,消除社会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羞辱和歧视,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是控制艾滋病进一步传播的有效策略之一。它对于保持社会稳定,降低艾滋病的社会影响,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社会公众对艾滋病认识的缺乏,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羞辱与歧视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更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现象在医疗场所也时有发生。消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歧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的各个方面和每一个社会成员共同做出努力。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呼吁更多医务人员,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
一、正确认识消除医疗场所与艾滋病相关的羞辱与歧视的重要意义;
二、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正确看待艾滋病感染者;
三、尊重艾滋病患者的合法权利;
四、努力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羞辱和歧视,向他们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同时,致力于宣传、普及艾滋病知识,消除社会公众对艾滋病的恐惧,消除他们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偏见。倡导全社会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提供综合的关怀与支持,为改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生存环境而努力。
2014年12月15日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歧视举例
1.近六成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的户籍、地域有明确要求,属于典型的制度性歧视。甚至有单位明确表示:“不要某某省/地区人士。”
2.在应聘过程中,多数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用人单位更愿意接收男大学生,因为女大学生在参加工作几年后,正值生育年龄,由此会给用人单位添加许多成本与人力方面的损失。
3.在应聘过程中,有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求职者未婚或没有生育。
4.部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的年龄有明确要求
5.很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有体检方面的要求,这是求职者就业中的健康歧视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广东佛山市的 “中国基因歧视第一案”使基因缺陷在就业歧视中首次进入公众视野。残疾人、一些病毒携带人群,还有对色盲的歧视,除去少数对色彩辨别有很高要求的行业对色盲患者需要限制外,其他众多行业一概将色盲者拒之门外。
6.部分单位对政治面貌有要求。少数国企要求应聘者为党员
7.在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用人单位往往存在以貌取人之嫌,对女性往往要求长相端正,气质优雅,身高在160以上,男性身高一般在170以上,8.受教育程度”方面的歧视。绝大多数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学历在本科或以上。
9.一些企事业单位在招录人才时甚至考虑的是应聘者的家庭背景而不是唯才是用。这是一种严重的歧视行为
10.学校歧视。比起许多综合性的大学,农业大学、职业学院的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不理解。
11.很多用人单位招聘时尤其看重有没有工作经验,注明“有工作经验者优先”。
12.有部分大学生遇到用人单位对应聘者提出非同性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