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热点跟踪训练
文化热点跟踪训练
1.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这表明
①民间艺术是文学创作的根本源泉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③人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能引起巨大的反响,就在于它把抽象的文化用饮食这种贴近生活的方式展示出来,成功地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的情感,践行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有效发掘和弘扬。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需要
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体现时代精神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④改变规律,彰显个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最美”是近些年广大群众对身边涌现出来的道德楷模的热情赞誉。“最美妈妈”、“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护士”、“最美大学生”„„他们的事迹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他们的言行成为道德建设的榜样。这些“最美”说明了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②人生价值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和实现 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④人生的精神价值比物质价值更重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一位七旬老人突然倒地不省人事,两位路过的年轻女孩反复跪地为老人做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这就是昆明“最美女孩”张云丽和孟品的爱心事迹。面对记者采访,她们说:“这是我们做护士的职责,今后我们都会努力工作,尽心回报社会。”这一感动无数市民和网友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只有得到了人们的肯定才有意义 ②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价值判断和选择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④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2012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对“吃文化”的研究热潮。该片所探讨的问题并不只是“吃”这么简单,从传统劳作到食物创新,生活的艰辛和几代人的智慧结晶,中国人“吃”的传承和变化已经逐渐凸显出其特有的国人气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文化创新应体现民族性,彰显民族特色 ③文化创新是赋予传统文化全新内涵的过程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讯系统总设计师钱卫平说:“只有精确,才能避免风险;只有精确,才能确保安全;只有精确,才能取得成功。”“我们的任务就是,精确、精确、再精确。”“精确”一词说明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能发现和创造规律 ③主观要做到与客观相符合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7.当今中国正处于伟大变革的时代,迫切需要涌现出一大批勇于承担历史使命、为祖国和人民 奉献一切的先进人物,勇敢地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成为群众的榜样、社会的楷模、时代 的先锋、民族的脊梁。成为民族的脊梁就是指要具有 ①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②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 ③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④ 勇于实践创造新文化的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2012年12月27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区域服务,覆盖地区西起伊朗、东达中途岛、南含新西兰、41至俄罗斯。随着我国“北斗”正式投人商 用运行,这个有着“中国芯”的卫星导航系统将为我们的生活“导航”,给我国科学研究、社会管理和日常生活提供很多便利。北斗导航系统的建立佐证了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建立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带有人的精神 意向
③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人为联系独立于意识之外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随着科技的发展 呈现多样化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9.中央电视台大型生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作为弘扬中华美食文化的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进而领略中国人对于生活的热爱。这表明
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从“老人摔倒该不该扶”成为热点争议,到2012年11月16日5名流浪男童死于某市城区一处垃圾箱内,再到2013年1月7日某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围殴流浪人员;从地沟油到三聚氰胺再到塑化剂。面对这些社会问题,你内心最强烈的呼吁是 A.提高公民科学修养 B.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
C.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D.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11.伴随神九飞船安全返回的还有玉米、辣椒、茄子、番茄、刀豆等种子。航天育种,是指利用空间环境中宇宙辐射、微重力和弱地磁场等多种因素,诱使农业生物遗传变异,再通过严格的地面选育,获得优良农作物品种的过程。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2年11月25日,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疾病逝世。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很好地总结和宣传罗阳同志的先进事迹,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罗阳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回答12~13题。12.之所以学习罗阳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是因为 ①文化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②有利于倡导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精神文明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罗阳同志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奉献给祖国的航空事业,用行动践行了航空报国的伟大宗旨。为此,中航工业集团授予罗阳“航空报国英模”称号。这告诉我们 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得到社会的承认
②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
③投身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材料一:中国作家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说:“鉴于莫言的小说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特将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1)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你觉得莫言是如何寻找到这个出发点的。
材料二:莫言曾经发过一条简短的微博:我最喜欢吃土豆,我最喜欢的书《聊斋志异》。莫言坦言,他将《席方平》的故事克隆进了他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中,不少人认为他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其实他是从《聊斋志异》借鉴来的。另外,《红高粱》中“我奶奶”这一泼辣形象,也是借鉴了《聊斋志异》所写的一些类似妇女形象。
(2)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莫言对传统文学《聊斋志异》的喜爱给我们什么启示?
材料三:莫言折桂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在中国书市激起千层浪,其作品受到读者热捧。据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工作人员介绍,10月11日上午开门营业不到1小时,包括近200本《蛙》在内的9种莫言文学作品均销售一空。某校文化艺术节期间也面向广大中学生推介莫言的代表作品。
(3)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撰写两条阅读莫言小说的理由。
15.参考答案
1-5BCBDA 6-10CBDAD 11-13CBD 14.(1)① 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莫言的创作立足中国传统文学的实际,汲取民族文艺优秀成果。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莫言小说创作的成功,是因为了解社会实践,向群众学习口头文学的精华,寻找到文学创作新的出发点。
(2)①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莫言正确对待聊斋,吸取传统文学经典的精华。
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莫言在继承中国传统文艺的精华基础上,推动小说的发展和创新。(3)①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对人产生积极影响。莫言小说作为宝贵的文化产品能够对人产生正面影响 ②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只要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15.(1)正确性:(6分,每点3分)
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了国际竞争力。(3分)
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利于科技创新,加速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3分)(2)启示:(8分,每点2分)
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的“三步走”战略,步步联系,推动创新成果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2分)
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独立自主发展科技,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2分)③重视量的积累,制定科学的战略,稳步推进我国的自主创新。(2分)
④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自主创新要根据不同阶段特点,稳步推进(2分)(3)意义:(12分,每点3分)①合作、竞争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中国参与卫星导航系统竞争有利于中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并占据有利位置。(3分)
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北斗导航系统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3分)
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参与卫星导航系统竞争有利于维护我国国家利益。(3分)
④符合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要求,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分)
第二篇:2011高考政治――热点跟踪
2011高考政治――热点跟踪
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背景材料:
1、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建议》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建议》明确提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友好型社会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重要途径、工作重点和措施。
3、近段时间以来,水、电、煤、天然气、石油频频告急,直接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我国资源的紧张状况,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与节约资源有关的法律法规。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此举表明国家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4、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魏复盛说,目前,发展,高污染问题无法回避。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绝大部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消耗却处于世界前列。这些都决定我国必须走跨越式发展道路,也就是必须选择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道路。
5、以“循环经济在实践”为主题的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年会在厦门举行,会议通过了“厦门共识”。指出“发展循环经济,要政府推广、市场驱动、公众行动。”
二、材料解析:
(一)、是什么: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
1、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
2、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为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它是一种环境伦理价值观念,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实践指南。
3、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内涵上理解,主要有两层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含义:一是指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二是指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内容就是,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自然规律,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结合材料,从经济、哲学、政治三个角度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原因、意义)
经济学角度:
1、我国的资源具有稀缺性,走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是必然的战略选择。
(1)、我国人口多增加了对资源的索取量和对自然界的排放量,从而使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
(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低已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
2、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这可能会导致人们在使用资源的过程中造成资源浪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
3、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要求。
4、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5、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6、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
7、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8、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哲学角度: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弱。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路子。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3、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从长远出发,树立全局观念。因此我们一定要从长远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5、全面地看问题。任何一个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这就要求 我们在认识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坚持全面观点,反对片面性。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是一个对立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十一五”规划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之一,就充分体现了坚持用全面观点看问题。
6、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推进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既是缓解资源供求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7、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事物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如果任由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而不加以扭转,必将对我们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要求企业必须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等,都体现了要重视量的积累,促成事物质变的发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等,都体现了要重视事物结构的优化,通过优化结构实现事物的质变。
8、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是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9、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归根到底是为了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政治学角度:
1、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求国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国家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国家机构履行经济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
3、我国的国家机关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客观要求。
4、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要求。
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执政为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7、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三)、结合材料,从经济、哲学、政治三个角度说明我国该如何实施这一战略?经济学角度:
1、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优化配置。
2、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综合采取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促进资源的有序、高效开发和利用,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国民经济体系。
3、利用价格、税收、利率等经济杠杆,推动节约资源,倡导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循环经济模式和绿色消费方式,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4、大力推进结构调整,逐步建立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
5、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扭转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
6、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采用现代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最小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更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技术支撑体系。
7、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对我国能耗高、资源浪费严重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促进资源的节约,提高资源利用率。
8、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能源的再生和可持续利用。
9、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10、树立科学消费观,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总之,建设节约型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哲学角度:
1、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做到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4、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要培养创新精神,促使新事物的成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技术支撑体系。
5、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要途径。
6、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动能动性,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7、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要求我们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好的方面转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
8、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生态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政治学角度: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2、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3、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立法机构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4、国家要认真履行其职能。履行经济职能,通过市场监管、经济调节引导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履行文化职能,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体公民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搞好资源、环境的保护工作。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这国家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对内职能的表现
5、要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坚持党的领导,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三篇:课堂跟踪训练题
课堂跟踪训练题
感叹句专项练习
一、填入适当的词完成下列感叹句。
1).________ difficult homework we had yesterday!2).________cute dog it is!
3).________ interesting the story is!
4).________ bad the weather in England is!5).________ honest boy Tom is!
6).________ tasty smell the cake gave off!
7).________ good time we had on the beach yesterday!8).________ exciting news you've brought us!9).________cool your new car is!10).________ scary these tigers are!
二、选择填空。
1._______ fast the boy ran!
A.How B.How an C.What D.What an 2._______ well you sing but _______ badly he dances!A.How, how B.What, what C.How, what D.What, how
3.________ delicious the soup is!I’d like some more.A.How B.How an C.What D.What an
4._______ fools they were!They believed what the man said.A.How B.How an C.What D.What an
5._______ foolish they were!They believed what the man said.A.How B.How an C.What D.What an
6._______ difficult questions they are!I can’t answer them.A.How B.How an C.What D.What an 7.I miss my friend very much._______ I want to see her!A.How B.How an C.What D.What an 8._______ lovely weather we are having these days!A.How B.How an C.What D.What an 9._______ beautiful your new dress is!
A.How B.How an C.What D.What an 10._______ interesting work it is to teach children!A.How B.How an C.What D.What an
三、所给句子填空,使填空句变为相应的感叹句:
1.The boy swam very fast.(同义句)_______ _______ the boy swam!
2.The school trip is very exciting.(同义句)_____ ______ the school trip is!3.Hei Longjiang looks very beautiful in winter.(同义句)_______ _______ Hei Longjiang looks in winter!4.It is a very useful dictionary.(同义句)_______ _______ _______ dictionary it is!_______ _______ _______ dictionary is!5.The students are listening very carefully.________ ________ the students are listening!
答案:
一、What,What a, How, How,What an, What, What a, What, How, How
二、BAACA CACAC
三、1.How fast 2.How exciting 3.How beautiful
4.What a useful, How useful the 5.How carefully
感叹句练习
感叹句课前练习题
1.___________ it is today!
A How cold
B What cold
C How a cold
D What a cold
2.___________bad the weather is!A How
B What
C What a
D How a 3._____________the sunshine is!A What a bright
B How a bright
C How bright
D what bright 4.___________ he writes.A How good
B How well
C
What good
D What well 5.____________ Li Lei runs!A What fast boy
B What fast
C How fast
D How a fast
6.Which is true?
A How tall the buildings are!
B What tall the buildings are!
C How tall buildings they are!
D what a tall buildings they are!7.__________ it is raining!A How heavily
B What heavy
C How heavy 8.____ foggy it was yesterday!
A.What B.What a C.How
9._________ wonderful time we have had.A.How
B.How a
C.What
D.What a
10.I miss you very much._______ I want to see you!
A.How
B.How an C.What
D.What an
第四篇:倒装小结跟踪训练
倒装小结跟踪训练
一、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句中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1.I will never know what was on his mind at the time, ________________ will anyone else.A.either B.neither C.so D.as
2.Alice never does any reading in the evening, ______________.A.so does John
B.John does too C.John doesn’t too
D.nor does John 3.Never in my wildest dreams ________________ these people are living in such poor conditions.A.I could imagine B.could I imagine
C.I couldn’t imagine
D.couldn’t I imagine 4.Little _______________ that we were watching his every move, so he seemed to be going his own way in this business.A.he realized
B.he didn’t realize C.didn’t he realize D.did he realize 5.So busy _________________ he has no time to spare.A.is the dentist that B.the dentist is that C.has the dentist that D.the dentist has that 6.Hardly _____________ got to the airport ____________ the plane took off.A.they had;than
B.had they;than
C.had they;when
D.did they;when 7.Seldom _____________ any mistakes during my past few years of working here.A.would I make
B.did I make
C.I did make
D.shall I make
8.I failed in the final examination last term and only then _____________ the importance of studies.A.I realized
B.I had realized C.had I realized
D.did I realize
9.—I will never come to this restaurant again.The food is terrible!
—__________________.A.Nor am I
B.Neither will I
C.Same with me
D.So do I
10.Down the river ____________________.A.flowed a small boat B.a small boat flowed C.did a small boat flow
D.a small boat did flow
1.我非常喜欢看电视,她也是如此。
I like watching TV very much, so does she.2.我认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Hardly did I think it possible.3.当我们到达那儿时,一个吓人的声音从山谷传来。
From the valley came a frightening sound when we got there.4.我们刚爬山就下起雪来了。
Hardly had we begun the climb when the snow started to come down.5.窗户边坐着一个年轻人,手里拿着一本杂志。
By the window sat a young man with a magazine in his hand.Keys:
一、1—5 BDBDA
6—10 CBDBA
第五篇:文化热点
一、【热点直击】
1、中国应对文化产业国际竞争
在21世纪刚刚过去的头10年中,这个创造了经济奇迹的国家正重拾5000年文明的自信,在文化产业领域迎头赶上,成绩斐然但忧患仍存。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人均年收入超过8000美元时,人们对于文化娱乐的需求将呈现井喷式增长。
【文化生活角度】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它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
2、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人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3、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材料
一、2010年7月23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材料
二、2010年7月27日,中央宣传部发出通知,要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把学习宣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以《讲话》精神为指导努力开创文化改革发展新局面,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为制定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供了根本遵循。【理论思考】
(1)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 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中央宣传部发出通知,要求把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作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努力开创文化改革发展新局面,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
(3)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4)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竞争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文化竞争力的提升。我们必须把文化体制改革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4、开创中美伙伴合作新局面之旅
背景一 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2011年1月18日至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胡锦涛主席强调,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美作为在国际社会有重要影响的两个大国,要大力推动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继续向前发展。中美关系发展需要新思路、新行动、新气象,胡锦涛主席就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提出5点建议,强调双方要发展求同存异、平等互信的政治关系;深化全面合作、互利共赢的经济关系;开展共同应对挑战的全球伙伴合作;推进人民广泛参与的中美友好事业;建立深入沟通、坦诚对话的高层交往模式。
背景二 2011年1月2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出席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欢迎宴会,并发表题为《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演讲。就推动中美关系更加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提出如下主张。第一,着眼大局,立足长远,积极推进中美伙伴合作。第二,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努力构建互利双赢的中美经济合作新格局。第三,加强沟通,密切磋商,深化应对全球性挑战及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协调和合作。第四,加深友谊,面向未来,积极促进社会各界友好交流。中美关系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两国人民和各界人士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第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妥善处理重大敏感问题。
背景三 2011年1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芝加哥参观佩顿中学时说:“在这里,我想送大家3句话。第一句话是知识是开启未来的钥匙,第二句话是语言是沟通和交流的桥梁,第三句话是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世界的希望。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希望佩顿中学培养出更多领导人。” 【文化生活】
(1)文化取决于经济、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通过胡锦涛主席访美不仅仅取得了在经济、政治访方面的重大成果,也推进了两国在文化方面的交流合作。
(2)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中美文化的交流合作应遵循上述原则和要求。
(3)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语言是重要的文化传播途径和手段。胡锦涛在芝加哥参观佩顿中学时说:“语言是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就体现了这一点。5、2011年1月29日至30日,中央对台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贾庆林高度评价各地各部门和对台工作系统全体同志过去一年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贾庆林强调,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切实加强对台工作,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不断创造有利条件。会议指出,各地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当前对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进一步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12•31”重要讲话精神,始终保持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把握大局,巩固成果,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向前发展,深入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努力使两岸关系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台湾基层群众。不断巩固和加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意基础,进一步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6、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
材料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5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是提高新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是我国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部署,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深入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始终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发展进步的基本前提,努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材料二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2010年7月5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强调,全党全国一定要从大局出发,深刻认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奋力将西部大开发推向深入,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1年1月3日,上海、北京、辽宁、浙江、江西、山东等19省市1600余名援疆干部全部踏上新疆这片热土,新一轮对口援疆正式拉开帷幕。19个省市对口援疆资金总规模将超过100亿元,同时,通过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等渠道,中央投入资金规模将数倍于对口援疆资金规模。材料三
按照国家宗教事务局颁布的《藏传佛教**转世管理办法》,依照历史定制、宗教仪轨,第五世德珠**转世灵童金瓶掣签仪式,于2010年7月4日清晨在拉萨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像前庄严举行。候选灵童洛桑多吉中签,待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将继任为第六世德珠**。材料四
2010年6月29日14时30分,海协会与海基会在重庆就《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举行签字仪式。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双方确立了开展合作的基本精神、合作范围和推进步骤。同意逐步减少或消除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障碍,创造公平的贸易与投资环境;进一步增进双方的投资贸易关系,建立有利于两岸经济繁荣与发展的合作机制。材料五
为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与共同繁荣,以“把握契机,开创新局”为主题的“2010年两岸文化论坛”于9月6日在台北举行。中华文化联谊会名誉会长蔡武向两岸文化界人士具体提出四点意见和建议:凝聚共识,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制度化;深化交流,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交流平台,不断拓展交流领域;加强产业合作,增强两岸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台湾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两岸文化论坛意义特殊,将会是两岸互动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他说,未来两岸文化的发展,交流会慢慢展现其重要性,这不只会对两岸之间产生正面意义,更重要的是两岸共同一起让中华文化对全世界、全人类文化作出更大贡献。【文化生活角度】:(1)文化的作用。
(2)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只有文化上认同,各族人民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
(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我国政府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有利于深化学生对于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
(4)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民族的共性,又有各民族的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5)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相结合。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发扬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和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更大的贡献。
(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7、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2011年10月9日上午10时许,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出席纪念大会。胡锦涛在纪念大会发表讲话。胡锦涛指出,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胡锦涛称,孙中山是伟大民族英雄,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支持者。辛亥革命未改变中国人民悲惨境遇,但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100年历史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核心。【文化生活角度】: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不断增强我国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所以,杰出人物及他们身上所反映出的中华民族精神并不是与实际生活相距甚远,而是在我们身边,学习他们的精神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我国人民的实际行动,是中华民族振兴大业的迫切需要8、12届高考政治备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
材料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
材料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对精神文化产品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科学发展作为我们时代的主题,要求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要求能够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局面的出现。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共同进步的社会,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同发展的国家。
材料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文化既是支撑、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且文化产业直接就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翼,文化建设还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而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文化与经济和政治日益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促进文化繁荣,大力发展作为“软实力”的文化,已经成为全面增强综合国力、提高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材料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球文化多元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载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中,文化多元化是民族精神保持独立、世界文化生态保持平衡的重要基础。各民族文化只有自觉、自信、自强,不断繁荣发展,才能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态度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才能避免被西方文化霸权同化的命运,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拓展文化权益,维护文化安全,推动世界文化多元化进程。
材料六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材料七正确区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是指弘扬主旋律,提倡高雅文化的文化产品,例如公益性宣传,教育的产品等,作为公共的大众文化事业来建设。文化产业是指属于群众个性喜好,愿意花钱享受,有市场,能盈利的项目。
9、发展海洋经济
以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为转折点,当前世界沿海各国纷纷将国家战略利益竞争的视野转向资源丰富、地域广袤的海洋,涉海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蓝色经济”开始成为沿海各国竞争的重点领域。
2011年成为中国海洋经济元年,中国的“蓝色经济”战略布局正在沿海地区勾画出宏伟蓝图。1月4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获批,成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3月1日从浙江省政府获悉,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舟山群岛新区,这是国内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新区;之后,《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获批,启动了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至此,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为代表的“3+N”沿海经济区发展布局基本形成。 【文化生活角度】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发展海洋经济,必须利用海洋文化资源,建设海洋文化产业高地。这是因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发展海洋经济,需要加强海洋文明宣传,营造良好的发展海洋经济的氛围,强化科学用海的文化支撑,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3)传统文化的作用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我国有着深厚的传统海洋文化。发展海洋经济,必须对我国的传统海洋文化进行批判继承,以促进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
(4)教育的作用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因此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发展海洋经济需要大量的海洋人才,这就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10、低碳减排 绿色生活
背景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中国宣布2020年单位GDP碳减排40%-45%。坚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国策。
背景二2010年6月5日,我们迎来第38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多样的物种?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来”,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倡导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倡导绿色生活,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通过倡导公众践行绿色消费,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1、国家能源委员会成立,加强能源战略决策和统筹协调
2010年1月27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议事协调机构设置的通知》精神,为加强能源战略决策和统筹协调,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任主任。这是目前我国最高规格的能源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研究拟订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审议能源安全和能源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协调国内能源开发和能源国际合作的重大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