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邮政运行管理
古代邮驿:邮政通信是以实物传递为基础通过对文字、图片、实物的空间转移传递信息,是处于不同地点的人们相互进行通信的一种特殊方式。“邮”指通信方式和组织;“政”指由国家政权进行统治。
是古代统治阶级利用驿马和邮车传递军情和文书的通信组织,大约创始于殷商年代,前后延续达3300年左右。
2、邮政通信的历史沿革:古代邮驿、近代邮政、现代邮政 3、1952年11月19日,邮电部发布《关于客服发展业务中的缺点及对今后方向的指示》,明确提出“迅速、准确、安全、方便”作为邮电企业的服务方针。
4、邮政通信的特点(了解):
1、邮政通信的生产活动是通过传递附有信息的实物产生效益
2、邮政通信的生产过程与用户消费过程的的一致性
3、全程全网,联合作业
4、邮政通信点多,线长,面广
5、有很强的群众性和社会性
5、邮政业务的种类:
按市场竞争情况分:专营类业务、竞争性业务
按业务性质分:函件业务、包件业务、储汇业务、发行业务、(特快专递业务、现代物流业务、集邮业务、机要通信业务、电子邮政业务、邮购业务、国际邮政业务、代理保险业务、代发养老金业务、代缴公用事业费业务、代办电信业务、出售邮寄用品业务)按业务板块分:邮务类业务、速递物流类业务、金融类业务
6、邮件:邮政业务是对公众而言,在邮政企业内部则把邮政业务称为邮件,凡按邮政业务规定,经邮政局所寄递的信件、文件、资料、书籍、物品、汇票和报刊等均属邮件。
7、邮件的分类:按邮件的运抵方向划分:
1、出口邮件:(是本局收寄发往他局投递或经传的邮件)。
2、进口邮件:(是他局发来本局开拆处理的邮件,其中由本局投递的邮件叫落地邮件)。
3、转口邮件:(是他局发来的邮件,不由本局投递,经本局封发给另一局投递的邮件)。
4、本口邮件:(在同一市、县区域内交寄和投递的邮件,也叫本埠邮件。)
8、邮政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
1、邮件的收寄
2、邮件的分拣封发
3、邮件的运输
4、邮件的投递
9、邮政通信质量:就是邮政部门为传递实物信息而进行各项工作的综合反映,是邮政通信效用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的一种体现。,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作质量。
10、衡量邮政通信质量的指标体系:
1频次:是邮政企业为保证邮件的及时传递,对在一定邮政产品质量指标:
1、迅速指标:○时间内的邮政生产活动的主要环节所规定的作业次数,(分为邮运频次、邮件发运频次、邮2时限:是在一定的技术与组织条件下,对邮政企业传递邮件的生产过程中件交接频次)。○所规定的最大时间限度(全程运递时限,阶段作业时限)
2、准确指标
3、安全指标 邮政服务质量指标
邮政工作质量指标 邮政部门各级管理者的真抓实干 ○2 邮政职工素质的提
11、提高邮政通信质量的途径:○3 邮政通信网的改造和发展 ○4 正常生产秩序的确保 ○5 质量统计和分析工作的加强 高 ○
1、邮政通信系统的构成:邮政业务系统、邮政通信网(核心)、邮政运行管理系统
2、邮政通信网的组成要素:收寄端、邮件分拣封发中心、邮路、投递端
3、邮政通信网的总体结构:由全国干线网、省内干线网、本地网组成,三者结构不一样 邮政通信网的基本结构(了解):全国干线邮政通信网基本上属网状多点辐射结构;省内邮政通信网一般为星状逐级辐射结构,邮区邮政通信网则是辐射型的星形与环形相结合的结构
4、邮政通信网生产能力:指全网在一定通信质量的要求内,所能传递的最大邮件量。它是一种由网的收寄能力、处理能力、运输能力和投递能力组合而成的综合能力。
1邮政通信局房 ○2邮政通信生产设备 ○3邮政通信人员
5、邮政通信网生产能力的要素:○4邮政运行管理
○
1提高生产设备的数量、技术水平和利用率
6、提高邮政通信网生产能力的措施:○2扩大通信局房和生产场地的面积
○3改善邮政通信生产的环境
○4提高邮政通信职工的○5提高邮政运行的管理水平
○6改善和加强邮政通信生产全过程中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工作
7、邮政局所:是邮政通信网中的驻点,也是邮件集中与分散的集散地。邮政局所是指全国各地经办和处理邮政业务的部门及其分支机构。
8、邮路:各种邮路是邮政通信网路的边线。邮路是指邮运工具在邮政局、所之间以及局所与车站、码头、机场、中心局、报刊社、邮政信筒、信箱之间,按固定的班期,运输邮件的行驶路线。
1按管理权限分:一级干线邮路、二级干线邮路、市内邮路、农村邮路
8、邮路的类型:○2按邮运工具分:铁路邮路、汽车邮路、航空邮路、水道邮路、摩托车及其他机动车邮路、○
3按邮路性质分:自办邮路、委办邮路 非机动邮运工具邮路和步班邮路
○
9、邮区:指为便于组织邮件的分拣封发和运输,所划定的邮件集散的区域范围。根据邮件的流向流量和经传关系以及交通运输条件,考虑到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等情况,将全国划分为若干邮区,每个邮区设一个中心局,并按规定给出一个编码代号。
10、邮区中心局:是在邮区中担负邮件分拣、封发、经转和发运任务的邮政生产单位。
邮区中心局的基本功能:负责分拣封发邮区内各局举重到邮区中心局的进出口邮件;负责其他邮区中心局发来邮件的处理和经传;负责检查邮区内各邮政局所出口邮件的规格和质量;负责组织邮区中心局与邮区内各邮政局所的邮路,并承担邮区内的邮件运输任务;负责本邮区中心局局内生产作业的指挥调度工作;负责本邮区中心局业务档案和容器的管理。
11、邮区中心局体制:是以邮区中心局为基本封发单元和网路组织的基本结点,在此基础上组成分层次的邮政通信网,是用以传递邮件的一种邮政通信组织制度和方式。
1减少了邮件经传层次,加快了邮件在网上传递的速度
12、实行邮局中心局体制的意义:○2邮件集中程度高,3减轻了劳动程度,○利用机器处理邮件,提高了邮政企业的生产效率○提
4促进了邮政管理手段和服务手段的现代化 高了劳动生产率,减低了生产成本○
1、邮政通信网发展规划:是对邮政通信网的发展所制定的相应规划,即制定邮政通信网的发展的远景蓝图,是邮政通信发展规划的核心。是邮政通信发展规划的核心。是一项事关邮政通信发展的具有战略性、开拓性的宏观研究工作,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大的技术经济工作。
2、邮政通信网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了解):
1、重新划分邮区
2、制定设置中心局所遵循的标准
3、确定生产系统中应设置的中心局数
4、调整确定邮政运行网络
5、编制财务、经济分析文件
3、制定设置中心局所遵循的标准: 城市人口及其发展规模;运输条件较好,具有纳入全国运输网的可能;业务量达到一定数值;建立中心局所需要的场地;根据原有邮政通信机构与设置是否还有潜力,来确定中心局是否继续设置和设置的先后顺序。
1、邮政企业:是邮政通信系统中的基本单元,是一级生产单位和管理单位,是邮政通信系统中的驻点和邮件的集散地。
邮政企业系统优化:是以通信企业整体为对象,以邮政企业系统的最优效果为目标,从系统思想出发,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邮政企业系统中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和到动力等分系统进行优化,并通过对邮政企业实行系统管理,来确保邮政企业运行活动正常发展,达到高效率、低消耗和优质服务,并未邮政企业发展积蓄后劲的一系列过程。是邮政运行管理系统的关键和中心环节。系统优化的对象是整个邮政企业;以追求邮政企业的最优化效果为目标;邮政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邮政企业系统优化的目的是保证其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
2、邮政企业系统优化的主要内容(了解):组织体系优化、运行机制优化、导向动力优化
1邮政专业产品运行过程 ○2邮政企业产品运行过程
1、邮政运行过程的组成:○
2、邮政运行过程的组成工序:工序是由一个或若干个生产人员根据总的生产目的,在同一场地对同一的劳动对象连续进行生产活动的综合。工序是组成各种形式的不同企业的生产过程的基本单位。
1“交接验收”制度,通盘考虑网络组织、运营过程组
3、邮政运行过程中三项基本制度:○织、劳动组织和作业组织等分系统的内在联系,其内容主要包含优化组织链接,调整市趟流程,规范作业流程,改进作业组织,完善作业标准,合理配置设备,现场定置管理等○2“勾挑核对”制度 组织模式和运行方式的改革,完善和强化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各种管理体系;○3“平衡合拢”制度包括改善作业环境、改变管理方式、改进管理者作风等
1邮政运行过程的连续性 ○2比例性 ○3节奏性 ○4适应性 ○5经
4、邮政运行过程组织的特性:○济性
6、邮政生产流水线:即流水作业线,是按照流水生产的形式组成的作业线。
1工作座席专业化 ○2工作座席按照工序的先后排序 ○3各道工
7、邮政生产流水线的特征:○序配备有相当数量的工作座席,在相同的时间内各工作座席的工作量相等,或大致相等。
4工作座席之间劳动对象的传递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
1、邮政营业工作的特点:服务性、多样性、随机性
2、邮政资费:是邮政部门经营各种邮政业务,为用户提供服务时,按规定收取的各项费用标准的总称。
3、邮政资费的构成:基本资费、特别资费(附加资费)、延伸服务费
4、邮政资费的交付方式:邮资凭证、以现金或转账方式支付
5、邮政资费的收取的形式:零星邮资纳付、寄件人总付邮资、收件人总付邮资
6、无法投递邮件:由于收件上收件人地址不详或错误,原书地址无此人,收件人迁移新址不明,收件人为已撤销的单位又无合法取代单位,收件人去世又无家属代取,收件人拒收或拒付应付邮资。窗口投交邮件保管期满收件人仍未领取的,新建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住宅不具备通邮条件的,且经投交产权单位呗拒收或保管期满的,统称无法投递邮件。
7、无着邮件:无法投递邮件退回后又无法退回寄件人,退回后投递局保管期满而寄件人仍未领取,寄件人声明放弃,拒付应付费用的邮件,为无着邮件。
1、邮件分拣封发的任务:将本局收寄的出口邮件、运输部门运进本局的尽快邮件及由本局经转的邮件,按照规定的直封标准及经转关系和封发频次、时限组织分拣封发工作
2、直封:是发寄局按寄达地点把邮件直接发给寄达局的一种分拣工作。
封发:就是将分入格口的邮件按规定的发运路线、频次、时限要求,逐格进行整理,填登封发邮件清单(平常函件不登单),汇总封成袋、套或捆,发运给寄达局。
3、经转:是发寄局对寄达局的邮件不直封,而是发给相关转口局,经重分后转发到寄达局的一种分拣方式。
4、计划封发:是邮政封发部门,根据发运路线、频次和车次,编制封发计划,并按照封发邮件的过程。
5、封发计划:是根据计划封发的要求,确定直封局和发交车次的计划。
4、计划封发和封发计划的关系(比较概括):计划封发是编制封发的前提、依据和指导思想,计划封发是通过编制和执行封发计划来实现的,封发计划是具体化了的计划封发的方案。两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
5、工作负荷:指在一定时间内从开取信箱、转趟和各到达车船发来需要进行出口、转口或进口处理的邮件量。
6、实际负荷:是一定时间内实际来到的工作负荷。
时限负荷:工作负荷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所到达的邮件数量,也受制于规定的工序时长,其数量与所到达的邮件数量呈正比,而与工序时长成反比。时限负荷就是把计划负荷纳入工序时长范围内的工作负荷,即按照规定时限完成计划的小时或分负荷量。
邮政运输工作:是实现实物信息空间转移的基本手段,是以接收邮件装上运输工具开始,然后循着邮路运行,最终以运达目的地将邮件卸交为结束的全过程。
1邮件在发运地点的接收和装载 ○2邮件在规定的邮路上运输,1、邮政运输工作的基本环节:○
3邮件在目的地的卸下和移交 并于沿途进行邮件的交换和处理 ○
1邮政运输的跨区域性---协作与配合2邮政运输的依附性----致
2、邮政运输工作的特点:○命弱点○3邮政运输的时效性----时限要求○4邮政运输的流动性----管理工作难度大○5邮政运输的复杂性----面广、手续多
3、邮政运输的基本结构:辐射型、环型、混合型
4、邮政运输工具的行驶方式:
1、直驶(适用于铁路、水道、航空、多数汽车、非机动车邮路)
2、迎驶(适用于里程较长的汽车邮路、非机动车邮路)
3、接驶(适用于里程很长的邮路)
5、规定邮件发运次序:特快专递、信函、主要报纸、重要刊物、一般报纸刊物、印刷品、包裹、公物等
邮政投递制式的选择(232):
1集中投递式:就是一个企业在一个城市范围内组建一个专业投递局,由专人专车集中进 ○行投递。适用范围:很多中小城市,城区范围不算太大,居民居住比较集中,由一个投递局进行集中投递能够完成规定的投递时限和不产生过多的空白行程时,用集中投递制。优点:可以一次直分到段,避免重复分拣,如有误分课随时更正,同时避免在各投递段之间往返费时,从而提高投递效率。○2分散投递制:就是将投递范围划分为若干个投递区,并在每一个投递区内选定一个投递局,由市局将全市的邮件先通过市内转趟分运到各投递局,再由各投递局按投递段进行投递。适用范围:城区范围较大,居民广为分布的大众城市时用分散投递制。优点:投递员可以就近上段投交,减少了上段的空白行程,加快投递速度。
2、邮件按址投递的程序:
1、邮件的接收
2、邮件的开拆
3、排信排报
4、出班投递
5、归班投递 划分投递区:投递区就是一个投递局负责投递的区域范围。一个城市划分多少投递区,其范围应该有多大,要根据市区面积、地形、交通、行政区划、邮政局所的分布、居民情况、人口密度以及邮件投递量的多少而定。其中市区面积、投递业务量和局所分布情况为主要考虑因素。市行政区内可以划分为若干个投递区,投递区的划分一般不受室内行政区划的限制。但为了便于邮政分拣,划界要清楚,一般不应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区。划分投递区应以方便投递工作,加速邮件的投递为原则。因此,投递区不宜划的过大,过大影响投递速度;但也不宜划的过小,过小会造成人力浪费和管理分散,并将增加汽车市内转趟的工作量。
划分投递段(量、点、线):每个投递区,应划分一定数目的投递段。投递段是投递员投递邮件的投递范围。划分投递段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每段各班应以配备一个投递员为限; 每个投递段的划分,必须保证投递员能在规定的投递时限内,把应当投出的邮件及时投交收件人,不致延误;保证每个投递员的工作日程得以充分利用;所划分的各段工作量基本平衡,劳动强度尽可能均匀。
5、邮政投递:就是将邮件按规定的方式和手续投交给寄件人指定的合法收件人。
6、邮政投递的方式:集中投递制、分散投递制
7、集中投递式优点:可以一次直分到段,避免重复分拣,如有误分可随时跟正,同时避免在各投递段之间往返费时,从而提高投递效率。
8、分散投递式优点:投递员可以就近上段递交,减少了上段的空白行程,加快投递速度。
第二篇:邮政管理
1.邮政通信的性质:服务性和公用性 2.邮政通信组织管理内容:邮政通信网的组织管理与管理、邮政营业局(所)的组织与管理、邮区中心局生产组织管理、邮政投递的组织与管理、邮政汇兑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邮政报刊发行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国际邮件的组织与管理
3.邮政通信网的概念:邮政通信网是由
邮政营业、投递局所及其设施、邮件处理中心,通过邮路(含邮运工具),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式组织起来,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遵循一定运行规则完成邮件传递的网络系统。4.邮政通信网的组成要素:收寄端、邮
件处理中心、邮路和投递端
5.邮路的分类:按邮路的管理权限划分:
全国干线邮路、省内干线邮路、邮区内邮路
6.全国干线邮政通信网的概念:全国干
线邮政通信网是以一级邮区中心局为中心,由全国干线邮路连接一、二级邮区中心局组成的邮政通信网络体系。它是全国邮政通信网的主干,在全网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起着全网运行的决定性作用。
7.邮件传递过程:是指从用户交寄邮件
起,直至将邮件投交给指定的收件人为止的全过程(分为收寄、分拣封发、运输和投递四个环节)
8.分拣、封发以邮区中心局为基本单元 9.影响邮区划分的主要因素:国土面积、地理环境、人口密度、交通条件、邮件运动规律、行政区划
10.邮区中心局体制概念:是以邮区中心
局为基本封发单元和网络组织的基本结点,在此基础上组成分层次的邮政通信网,是用以传递邮件的一种邮政通信组织制度和方式。
11.我国邮政编码采用的是四级六位制结
构,前两位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前三位代表邮区,前四位代表县(市)邮局,最后两位是投递局(区)的编号。
12.全国干线邮政通信网的概念:全国干
线邮政通信网是以一级邮区中心局为核心,由全国干线邮路连接一、二级邮区中心局所组成的邮政通信网络体系。
13.邮政通信网建设重点:
一、优化邮区
中心局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1、综合利用邮区中心局生产场地、人员和设施
2、推行邮区中心局”全能工”制
3、加强车辆运行管理,提高车辆利用率。
二、优化邮政通信网结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1、调整完善邮区中心局布局和功能定位
2、优化干线普通网络结构
3、加快邮政快速网路建设与调整
4、优化干线物流集散网。
三、优化生产作业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1、优化中心局进口分拣流程,提高分拣深度
2、优化中心局出口分拣流程,推进大宗邮件分拣前置
3、优化包裹分拣流程,实现給据邮件高速自动分拣
4、优化快速网生产作业组织流程。
四、优化生产管理方式,提高生产效益:
1、规范分拣封发关系维护体系,实施分拣封发动态管理
2、强化邮运生产动态调度
3、强化成本意识,发挥整体效益。
五、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网络运行信息化水平:
1、开展互通工程二期建设
2、启动网运信息系统大集中工程
3、改造包件分拣机,提升设备运行率。
六、强化全网运行监控,提高网络服务质量:
1、加强全网运行时限质量管理
2、坚持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网运人才队伍
14.邮政日戳、邮袋和邮政夹钳是《邮政
法》规定的邮政专用品。
15.转运的基本功能:
1、负责总包邮件的接收、处理、配发和交运
2、负责总包信息的接收、发送和制作路单及交接单
3、负责进、出、转口总包规格的质量把关
4、负责进、出、转口总包邮件的勾挑核对验单处理
5、负责局站间盘驳邮路的运输与组织管理
16.邮件的分拣封发:是按照邮件的寄达
地点,根据直封经转关系,按照分拣路口的设置,把邮件逐件分入相关格口,封成袋套、交发邮运的一项作业。17.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系统流程:接收
邮件—>处理邮件—>发送邮件 18.邮区中心局总体作业流程设计包括:
总包接收,总包处理,邮件分拣封发和总包发运四大环节。
19.城市邮政通信网是由城市范围内的邮
政企业、投递局所及设施、本市的邮政处理中心和市内转趟邮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式组建起来的从事邮政通信活动的网络系统。
20.城乡投递网都处于全国邮政通信网的末端,是全国的出网口,是邮政的基础设施。
21.投递网在邮政通信网中的作用:
一、发挥对邮政通信网通信服务的大力支撑作用
二、发挥对邮政通信网通信的最终保证作用
三、发挥对邮政通信网通信信誉的宣传维护作用
22.邮件投递的方式主要有按址投递和局
内投交两种。
23.投递作业的特点:
1、以室外单独作业
为主,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
2、投递质量要求高,因为如果投递工作发生差错或延误,将使前面各个工序的生产劳动全部前功尽弃
3、投递人员多,服务面积大
4、投递范围广,投递环境差别大。
24.投递作业的要求:
1、要根据邮政通信
生产全过程的时限要求和不同地区的用邮情况,确定邮政投递频次和投递深度,合理安排投递班次和作业时间,加快投递速度
2、保证投递邮件完整无缺,避免错投、漏投、丢失、损毁、延误和泄密等事故发生
3、不断改善服务,力求方便用户,树立邮政良好形象。
25.投递制式的选择分为:集中投递制和
分散投递制
26.划分投递区的原则:
1、便于组织投递
作业
2、减少投递人员无效行程
3、投递局的位置要适中,要有作业场地
4、投递区一经划定,要保持相对稳定
5、有利于业务的监督和管理。
27.农村投递的特点:
1、地域广阔,居民
分散
2、交通和自然条件复杂
3、邮件流量参差不齐
28.农村投递路线的组织方法:
1、摸清情
况,分析资料
2、分析研究,进行规划
3、测定试走,修正定案
4、做好新邮路和投递路线的实施准备。
29.国内邮政汇兑业务按处理时限普通汇
款、电子汇款、加急汇款和特急汇款 30.电子汇兑业务汇款方式:
1、现金到现
金
2、现金到账户
3、账户到现金
4、账户到账户
第三篇:2016年呼伦贝尔市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2016年呼伦贝尔市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2016年,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2.24亿元,同比增长56.01%。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完成3.12亿元,同比增长37.90%。
(一)邮政普遍服务业务
函件业务持续下滑。全市函件业务量完成99.43万件,同比下降34.41%。
包裹业务同比下降。全市包裹业务量完成3.71万件,同比下降70.94%。
报纸业务小幅下降。全市订销报纸业务完成3097.57万份,同比下降6.58%。
报刊业务小幅下降。全市订销报刊业务完成86.68万份,同比下降8.86%。汇兑业务大幅下降。全市汇兑业务完成20.98万笔,同比下降43.20%。
(二)快递业务
快递业务快速增长。2016年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508.22万件,同比增长153.67%;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15亿元,同比增长144.71%。
同城快递业务快速增长。全年同城快递业务量完成32.62万件,同比增长128.97%;实现业务收入0.04亿元,同比增长167.33%。
异地快递业务增势稳定。全年异地快递业务量完成475.41万件,同比增长155.72%;实现业务收入0.90亿元,同比增长154.98%。
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收入小幅上升。全年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完成0.18万件,同比下降4.17%;实现业务收入0.01亿元,同比增长5.50%。同城、异地、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占全部比例分别为6.42%、93.55%和0.04%,业务收入占全部比例分别为3.07%、77.99%和0.52%。
一、通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机构设备
全行业拥有各类营业网点538处,比上年末增长38.30%; 全行业拥有各类汽车557辆,比上年末增长24.05%,其中快递行业拥有各类汽车352辆,比上年末增长40.24%。快递服务企业拥有电动三轮车554辆,比上年末增长60.58%;计算机470台,比上年末增长34.29%;手持终端715台,比上年末增长44.74%。
(二)通信网路
全市邮政邮路总条数96条,比上年末增长4%;邮路总长度(单程)2.3万公里,比上年末增长32%。
(三)服务能力
全市全行业平均每一营业网点服务面积为488.84平方公里;平均每一营业网点服务人口为0.47万人。年人均快递使用量为1.99件。年人均用邮支出42.76元,年人均快递支出45.11元。
第四篇:辽阳市2016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辽阳市2016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一、业务发展情况
2016年全市邮政业务总量完成2.90亿元,同比增长18.33%;邮政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3.46亿元,同比增长20.21%。
(一)邮政普遍服务业务
函件业务大幅下滑。全年函件业务量完成99.36万件,同比下降30.02%。
包裹业务持续下降。全年包裹业务量完成1.16万件,同比下降62.21%。
报刊业务持续萎缩。全年订销报纸业务完成2523.31万份,同比下降0.75%。全年订销杂志业务完成102.23万份,同比下降11.86%。
汇兑业务继续下降。全年汇兑业务完成7.95万笔,同比下降39.22%。
(二)快递业务
快递业务大幅增长。全年快递业务量完成547.06件,同比增长54.67%;快递业务收入完成0.93亿元,同比增长35.51%。
快递业务收入占比继续提升。快递业务收入占行业总收入的比重为26.76%,比上年提高3.02个百分点。
同城快递业务增速最快。全年同城快递业务量完成73.57万件,同比增长129.31%;实现业务收入777.48万元,同比增长87.71%。
异地快递业务仍占主导地位。全年异地快递业务量完成472.14万件,同比增长47.46%;实现业务收入6020.73万元,同比增长23.09%。
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增速放缓。全年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完成1.35万件,同比下降5.42%;实现业务收入440.18万元,同比增长39.32%。
同城、异地、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占全部比例分别为13.45%、86.30%和0.25%,业务收入占全部比例分别为8.38%、64.93%和4.75%。
二、通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机构设备
辽阳市全行业拥有各类营业网点175处,比上年增长34.62%,设在农村的有55处。其中,快递服务营业网点71处,比上年末增长31.48%。全市拥有邮政信筒信箱68个,与上年相同。全市拥有邮政报亭总数20处,与上年相同。
全行业拥有各类汽车187辆,比上年末增长8.09%,其中快递服务汽车93辆,比上年末增长12.05%。
快递服务企业拥有计算机230台,比上年末增长17.35%;手持终端583台,比上年末增长33.11%
(二)寄递网路
全市邮政邮路总条数102条,同比增长22.89%。邮路总长度(单程)5944公里,同比增长12.89%。全市邮政农村投递路线82条;农村投递路线长度(单程)3381公里。全市邮政城市投递路线82条;城市投递路线长度(单程)2632公里。全市快递服务网路条数81条,快递服务网路长度(单程)8061.57公里。
(三)服务能力
全行业平均每一营业网点服务面积27.11平方公里;平均每一营业网点服务人口为1.02万人。邮政城区每日平均投递2次,农村每周平均投递6次。人均函件量为1件,每百人订有报刊量为10份。年人均快递使用量为3.06件。年人均用邮支出194.00元,年人均快递支出51.92元。
第五篇:2018年9月邮政行业运行情况[模版]
2018年9月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1-9月,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5673.4亿元,同比增长20.9%;业务总量累计完成8565.2亿元,同比增长27.2%。
9月份,全行业业务收入完成686.2亿元,同比增长17.5%;业务总量完成1065.1亿元,同比增长22.6%。
1-9月,邮政服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457.8亿元,同比增长18.5%;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累计完成176.9亿件,同比增长0.4%;邮政寄递服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80亿元,同比增长7.9%。
9月份,邮政服务业务总量完成162.1亿元,同比增长11.4%;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完成19.2亿件,同比下降2.9%;邮政寄递服务业务收入完成29.8亿元,同比增长2.4%。
1-9月,邮政函件业务累计完成20.4亿件,同比下降15.5%;包裹业务累计完成1734.4万件,同比下降7.3%;报纸业务累计完成130.1亿份,同比下降2.5%;杂志业务累计完成5.9亿份,同比下降1.7%;汇兑业务累计完成1955.8万笔,同比下降33.1%。
1-9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47.4亿件,同比增长26.8%;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246.3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79.7亿件,同比增长24.8%;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259.8亿件,同比增长27.1%;国际/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7.9亿件,同比增长39.3%。
9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44.8亿件,同比增长24.1%;业务收入完成531.1亿元,同比增长18.5%。
1-9月,同城、异地、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22.9%、74.8%和2.3%;业务收入分别占全部快递收入的15.3%、51.1%和10.1%。与去年同期相比,同城快递业务量的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异地快递业务量的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国际/港澳台业务量的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
1-9月,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80%、12.1%和7.9%,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0%、11.2%和8.8%。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了1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了0.9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和快递业务收入比重均上升了0.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
1-9月,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1.4,较1-8月基本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