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程材料论文
序号(学号):
1310111123
铜陵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课程论文
影响材料表面质量的因素及采取的措施
课程名称 姓 名 院 别 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 论文评分
工程材料 宁利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 钱宇强
2014年12月15日
宁利《工程材料》论文
目 录
[摘要].....................................................一.概述....................................................(一)基本概念............................................1材料的定义........................................2复合材料..........................................二.影响工件表面质量的因素...................................(一)加工过程对表面质量的影响............................1工件材料的影响....................................2磨削加工的影响....................................3磨削表面层金相组织变化............................(二)使用过程中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1耐磨性的影响......................................2疲劳强度的影响....................................3耐蚀性的影响......................................三.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一)零件耐磨性的影响....................................(二)零件疲劳强度的影响..................................(三)零件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四.结论.....................................................(一)工程材料涉及范围广..................................(一)工程材料作用深远性..................................五.参考文献.................................................(一)人员................................................(二)网站................................................宁利《工程材料》论文
一.概述
(一)基本概念
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化生产以走进各大小企业,与之息息相关的就是各式各样的机器。而机器是由机械零件装配而成,机器的失效是由个别零件的失效而造成的,其根本原因是零件丧失了其应具备的使用性能。而通过研究与生产实践证明,零件的失效大都从表面开始,零件表面质量的高低是决定其使用性能好坏的重要因素。因此,正确地理解零件表面质量内涵,分析机械加工过程中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的各种工艺因素,通过改变这些因素从而改善工件表面质量,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对未来机械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材料的定义
材料是人类文 明和技术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有物质、能量和知识,与它们对应的分别有材料、能源和信息。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为人类用于制造有用物品的叫做材料。自然界中的能量。人类社会中的知识,需要利用和传播的叫做信息。广义的材料定义中的“物品”包括食品、衣物和器件。若将定义中的物品用器件来置换便是狭义的定义,也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经常采用的定义。现代科技及材料工业的发展,材料便有了现代的定义可为人类社会接受的、经济地制造有用器件的物质叫做材料。
2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在不少高技术领域获得重要的应用,目前已经与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材料并列为四大材料。复合材料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原始人类从生活实践中学会草茎和泥土作为建造的材料,这就是复合材料的雏形。就世界范围而言,从1940年开始到1960年的这20年是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开发、利用时代,可称为复合材料发展的第一代。而1960年开始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成熟和完善时期,这一时期中,同时出现了硼纤维和碳纤维增强塑料。1960年到1980年这20
宁利《工程材料》论文
如果磨削表面层温度超过相变温度,但有充分的切削液对其进行冷却,则磨削表面层将急冷形成二次淬火马氏体,硬度比回火马氏体高,不过该表面层很薄,只有几微米厚,其下为硬度较低的回火索氏体和索氏体,使表面层总的硬度仍然降低,称为淬火烧伤。
(二)使用过程中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
每个刚加工好的摩檫副的两个接触表面 1耐磨性的影响
每个刚加工好的摩檫副的两个接触表面之间,最初阶段在表面粗糙的峰部触,实际接触面积远小于理论接触面积,在相互接触的部有非常大的单位应力,使实际接触面积处产生塑性变形、弹性变形和峰部之间的剪切破坏,引起严重磨损。2疲劳强度的影响
在交变载荷作用,表面粗糙度的凹谷部位容易引起应力集中产生疲劳纹。表面粗糙度值愈大,表面的纹痕愈深,纹底半径愈小,抗疲劳破坏的能力就愈差。3耐蚀性的影响
零件的耐蚀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值愈大,则凹谷中聚积腐蚀性物质就愈多。抗蚀性就愈差。表面层的残余拉应力会产生应力腐蚀开裂,降低零件的耐磨性,而残余压应力则能防止应力腐蚀开裂。
三.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一)零件耐磨性的影响
零件的耐磨性是零件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当摩擦副的材料、润滑条件和加工精度确定之后,零件的表面质量对耐磨性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由于零件表面存在着表面粗糙度,当两个零件的表面开始接触时,接触部分集中在其波峰的顶部,因此实际接触面积远远小于名义接触面积,并且表面粗糙度越大,实际接触面积越小。在外力作用下,波峰接触部分将产生很大的压应力。表面层的冷作硬化可使表面层的硬度提高,增强表面层的接触刚度,从而降低接触处的弹性、塑性变形,使耐磨性有所提高。但如果硬化程度过大,表面层金属组织会变脆,出
宁利《工程材料》论文
五.参考文献
(一)人员
寇元哲,影响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分析[J].甘肃科技,2007,7 花国操,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张福润,徐鸿本,刘延林主编机械制造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李兆铨,周明研。机械制造基础(上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高波,机械制造基础。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于骏一,邹青,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焦士仲,金属切削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二)网站
www.17net.net论文网
第二篇:发酵工程论文 -
发酵工程的研究进展
【前言】 发酵工程是泛指利用微生物制造或生产某些产品的过程。它包括厌氧发酵的生产过程(如酒精、乳酸、丙酮丁醇等)和有氧发酵的生产过程(如氨基酸、柠檬酸、抗生素等)。广义的概念: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工程学(化学工程)结合。狭义的发酵概念:微生物培养和代谢过程。
发酵技术是人类最早通过实践掌握的生产技术之一,产品也很多,以传统食品来说,东方有酱、酱油、醋、白酒、黄酒等,西方有啤酒、葡萄酒、奶酪等。这些发酵食品都是数千年来凭借人类的智慧和经验,在没有亲眼看到微生物的情况下,巧妙地利用微生物生产的产品。【关键词】 发酵 发展 应用
1、发酵工程的内容
1.1 定义
发酵工程是指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和有活性的离体酶的某些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直接用微生物参与控制某些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
1.2现代发酵工程
人们熟知的利用酵母菌发酵制造啤酒、果酒、工业酒精,乳酸菌发酵制造奶酪和酸牛奶,利用真菌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酵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已经进入能够人为控制和改造微生物,使这些微生物为人类生产产品的现代发酵工程阶段。
现代发酵工程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有目的地改造原有的菌种并且提高其产量;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药品,如人的胰岛素、干扰素和生长激素等。已经从过去简单的生产酒精类饮料、生产醋酸和发酵面包发展到今天成为生物工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成为一个包括了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机械工程和计算机软硬件工程的一个多学科工程。
现代发酵工程不但生产酒精类饮料、醋酸和面包,而且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抗生素和疫苗等多种医疗保健药物,生产天然杀虫剂、细菌肥料和微生物除草剂等农用生产资料,在化学工业上生产氨基酸、香料、生物高分子、酶、维生素和单细胞蛋白等。
1.3组成
从广义上讲,发酵工程由三部分组成:是上游工程,中游工程和下游工程。
1.3.1 上游工程:包括优良种株的选育,最适发酵条件(pH、温度、溶氧和营养组成)的确定,营养物的准备等。
1.3.2 中游工程:主要指在最适发酵条件下,发酵罐中大量培养细胞和生产代谢产物的工艺技术。这里要有严格的无菌生长环境,包括发酵开始前采用高温高压对发酵原料和发酵罐以及各种连接管道进行灭菌的技术;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向发酵罐中通入干燥无菌空气的空气过滤技术;在发酵过程中根据细胞生长要求控制加料速度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还有种子培养和生产培养的不同的工艺技术。
此外,根据不同的需要,发酵工艺上还分类批量发酵:即一次投料发酵;流加批量发酵:即在一次投料发酵的基础上,流加一定量的营养,使细胞进一步的生长,或得到更多的代谢产物; 连续发酵:不断地流加营养,并不断地取出发酵液。在进行任何大规模工业发酵前,必须在实验室规模的小发酵罐进行大量的实验,得到产物形成的动力学模型,并根据这个模型设计中试的发酵要求,最后从中试数据再设计更大规模生产的动力学模型。由于生物反应的复杂性,在从实验室到中试,从中试到大规模生产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这就是发酵工程工艺放大问题。
1.3.3 下游工程:指从发酵液中分离和纯化产品的技术:包括固液分离技术(离心分离,过滤分离,沉淀分离等工艺),细胞破壁技术(超声、高压剪切、渗透压、表面活性剂和溶壁酶等),蛋白质纯化技术(沉淀法、色谱分离法和超滤法等),最后还有产品的包装处理技术(真空干燥和冰冻干事燥等)。②此外,在生产药物和食品的发酵工业中,需要严格遵守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所公布的cGMPs的规定,并要定时接受有关当局的检查监督。2.发酵工程技术的发展
发酵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2.1 自然发酵阶段
这个阶段为从史前到19世纪末,主要特征为人类利用自然接种的方法进行传统酿造食品的生产。
2.2 纯培养厌氧发酵技术的建立 这个阶段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特征为人类在显微镜的帮助下,把单一的微生物进行纯培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氧发酵生产酒精等工业产品。2.3 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
这个阶段始于20世纪40年代,其技术特征为,成功地建立起深层通气进行微生物发酵的一整套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微生物有氧发酵的通气量、温度、pH和营养物质的供给,使得抗生素、柠檬酸、酶制剂等好氧发酵产品的生产成为可能,是现代发酵工业的开端。2.4 代谢调控发酵技术的建立
这个阶段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技术特征为,以生物化学和遗传学为基础,研究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和代谢调节机制,选择巧妙的技术路线,人为地控制目的代谢产物的大量合成,从而得到所需产品。2.5 现代发酵工程技术的建立
这个阶段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主要技术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5.1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在微生物菌种选育方面的应用,为发酵工程技术带来了方法上、手段上的重大变化和革命。
2.5.2 计算机控制发酵技术,固定化细胞技术,发酵工程优化控制技术,先进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以及现代化的发酵与提取设备的应用,使发酵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展现了广阔的前景。3.发酵工程的应用领域 3.1轻工业
轻工业是发酵工程技术应用最早和最多的领域,这个领域的特点是大量利用农副产品(产要是淀粉类产品)进行深加工,其生产的产品种类有:
3.1.1 酒和溶剂类: 如啤酒、白酒、果酒、酒精、丙酮、丁醇等; 3.1.2 有机酸类:如柠檬酸、乳酸、苹果酸、衣康酸等; 3.1.3 氨基酸类:如谷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等;
3.1.4 酶制剂类:如食品工业用酶、纺织工业用酶、饲料工业用酶等; 3.1.5功能性蛋白质、功能性脂类、功能性糖类。3.2 生物医药工业 通过发酵工程技术,可以生产多种抗生素、疫苗、以及一些基因工程药物(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系列等)。3.3 农牧业
通过发酵工程技术,可以生产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饲料蛋白、饲料工业用酶等。3.4 环境保护
发酵工程技术,可用于污水处理,有毒物质的降解、固体垃圾处理、土壤污染的修复。3.5 能源开发
通过发酵工程技术可利用可再生原料生产燃料酒精,生产沼气,进行微生物冶金等。
4.现代发酵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展望
由于发酵工业生产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生产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以及与其它工业相比投资少、见效快,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等诸多优点。而且,通过发酵工程技术生产的产品种类多、应用面广。因此,发酵工程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
近年来,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发酵工程技术的发展。而发酵工程技术的应用,则是直接将生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用于生产人类所需的各种产品,以及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手段。因此,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技术的最终实施,主要是依靠发酵工程技术来完成的。所以现代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生物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必由之路,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一个重要产业群体。
目前发酵工程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4.1采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技术与常规微生物育种方法相结合,辅之以激光、离子束、γ-射线等物理诱变方法,致力于选育发酵工业所需的各种优良生产菌种。
4.2 开发研制社会需要、附加值高的新型发酵产品。
4.3 采用发酵工程技术取代部分传统化工产品的生产,降低原材料消耗和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4.4 研究开发发酵和提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产品收率、节能降耗。
4.5 大规模工业化发酵生产技术。
5.学术思想
发酵工程研究:获得应用价值的微生物,反应器及过程放大,发酵产物分离提取,发酵过程优化和控制。
研究一些重要的工业微生物的抗胁迫因子及其抗胁迫机制,考察环境胁迫条件下特定微生物蛋白转录和代谢途径变化,采用不同环境胁迫手段或措施对微生物的生长或代谢进行调控,促进微生物生长或大量合成目的产物。
研究辅因子形式及其浓度在物质代谢和信号传递途径中控制代谢流方向和流量分配的作用机制、物质流和辅因子流的变化规律,对微生物的生长或代谢进行调控,促进微生物合成目的产物的代谢流的最大化和快速化。
参考文献 :
[1].张星元 发酵原理 科学出版社 2005 [2].李寅,高海军 陈坚 高细胞密度发酵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3].陈騊声 中国微生物工业发展史 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1979 [4].胡之璧 刘涤 生物技术生产传统药材的探索 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 [5].李艳 发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学论坛 2012 [6].潘蓓蕾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现状与发展方向 食品与药品 1999 [7].赵发 发酵促进剂面临巨大发展机遇 酿酒科技 2011 [8].朱克庆 我国发酵面食机械装备的发展与对策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09 [9].王荫宇 发酵乳制品的市场发展趋势 中国乳业 2008 [10].王钢 开发信息我国酸奶制品的发展趋势 中国食品工业 2011
第三篇:现代工业工程论文
【王斌制作·必是经典】
校名名
现代工业工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现代工业工程的历史与未来
提
要:工业工程;回顾;展望
作
者:
班
级:
时间
【王斌制作·必是经典】
目录
【王斌制作•必是经典】
第一章 绪论
1.1工业工程是什么?
工业工程(简称IE)是将人、设备、物料、信息和环境等生产系统及要素进行系统优化配置,并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系统规划与设计、评价与创新,从而提高工程生产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的专门化综合技术。它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背景,对国家经济的高效、快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学科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但对于我国产业界和学术界来说,工业工程还是一门新兴学科,正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
由于它的内容强调综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使生产系统能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而获得最高之整体效益,所以近数十年来一直受到各国的重视,尤其是那些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工业化变革的国家或地区,如美国、日本、四小龙及泰国等地方,都有将其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工具,同时相对地IE技术在这种环境下亦得到迅速的成长。1.2 工业工程做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解答起来也不十分的困难,举例来说,每个人每天都会刷牙,可是,你知道怎样刷牙才是正确的吗?我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就好像现场,工人每天都在现场工作,但他们实际上还是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每天只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和习惯去做。所以还是需要工业工程人员为他们制定标准操作,然后对他们进行培训,要求他们按照制定的标准来做。
这个时候,技术人员可能要说话了,因为我们最懂得技术,怎么保护牙齿,怎么刷牙我们知道呀。这一点我们工业工程的承认,但是问题是,仅仅你们知道,刷牙的科学方法早就有,可是人们现在还是不知道!还是需要我们将这些方法推广下去,让每个人都按照这种方法去做。但是工业工程也不能脱离了技术和现场的任何一方,其实是二者之间的沟通桥梁,正所谓技术与管理相结合。所以,应该这样说,技术是在讲自然规律,而管理则更多的是涉及社会规律,所以,工业工程所做的其实就是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相结合,实现技术的合理化应用。
1.3 工业工程怎么做?
工业工程推行困难的原因很多,但是概括起来阻力来源可能会有两大类情况:
第一种情况,支持却不了解工业工程的人。这样的人对于工业工程的使命和目的是了解的,也是赞同的,但是却不了解工业工程该怎么去推行,什么时候能取得效果,甚至一些刚进入工业工程领域的人也会倾向于这一类。他们往往对工业工程期望过高或是操之过急,总想很快的看到很大的改善效果,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就好像病人去治病,医生总要去对病人的健康状况有个认真的了解,然后才可以对症下药,但为了赢得他们的支持,经常性的将阶段的改善效果show给他们看,也是不错的一种方法。
第二种情况,就是不支持工业工程的人。他们对工业工程的推行是从开始就抵触的,这种抵触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对工业工程不了解,觉得没什么用处,反而还碍事;第二,能够理解工业工程,但是工业工程的改善活动触及到了他们的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其实第一中人对工业工程不会有太大的阻力,尤其是在看到改善效果之后,他们极有可能转向支持工业工程,所以对这样的人,就要不急不躁,并尽量争取他们的配合,以他们的所希望的方式来呈现改善的效果,以改善成果来换取他们的信任;而第二种人就比较难对付了,因为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可能会受到损害,他们可能不仅不支持,甚至会反对。所以,在推行的时候,一定不可操之过急,就好像去治疗一个危重病人,就算你有再好的特效药,也不要指望他很快就会痊愈,总要有个缓慢的适应性的过程,逐步让他们接收改善。其实工业工程更多的时候做的是制定标准的工作,担负着标准使用者和标准作用者两方面的压力,标准过高,标准作用者会不满,标准过低,标准使用者不接受,所以,就会把工业工程夹在中间,工业工程的难处就在这里,它需要协调双方面的利益,通过最后制定标准来为
【王斌制作•必是经典】
双方的争端画上一个句号。所以在制定标准的初期,应该会有所偏颇,具体偏向哪一方,就该看哪方力量弱了,所谓柿子专拣软的捏,表面上看起来,工业工程师好势力啊,居然在制定标准的时候还偏向,其实不然,这时候的标准表面上看起来不利于弱者,但实际是支持弱者的,因为标准一旦得到强者的承认,就会成为弱者的依据,强者不再有机会对弱者进行进一步的挑衅,因为有标准,而且他们已经承认,这是第一步,即让双方都承认标准,并养成一种依照标准来行事的习惯。以后的工作就是不断的修改标准,并最终达到较为满意的程度,标准的修改应尽量与利益受损者交流,争取他们的支持,不能因为是正确的就强制推行。总之,工业工程者本身一定要努力,在制定标准时做到维护大局,不偏不倚,在执行时,做到有步骤,有层次,稳步推进,才能使工业工程的理念深入人心,为以后工业工程更大的改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本论文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 工业工程的发展趋势
我国工业工程的发展与展望
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研究的范围、手段也日益扩大和综合,学科体系亦日趋完善。中国工业工程理论的研究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分层次、分地域、分类型地进行,它将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发挥巨大的作用。
【王斌制作•必是经典】
第二章 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
工业工程是从“劳动专业化分工”和“科学管理”逐步演化而来的。1776年,亚当•史密斯在《原富》中提出“劳动专业化分工”概念,是推动产业革命的一个重要力量。上个世纪之初美国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概念,对工业工程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认为是工业工程的开端,因此,他也被称作“工业工程之父”。而“工业工程”一词的正式使用并作为一门工程学科进行研究,是1901年由葛恩开始的,此后,工业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得到快速发展。
2.1萌发期:从产业革命到19世纪末
产业革命以后,社会生产力获得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美国的惠特尼首先于18世纪中叶提出了“零件互换性”概念,规定了各零件的公差,促进了零件可以互换的性质。这种方式奠定了合理化、专业化、机械化、简单化及标准化的基础,使工业生产能够向着大规模的生产方向发展。
对工业工程先驱者产生直接影响的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C•W•Babbage于1832年发表的《论机器和创造业的经济》一书,该书论述了专业分工、工作方法、机器与工具的使用、成本管理等。他对工业工程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试图制造出一种他称之为“分析计算的机器”——计算机,而一百年后这一理想才得以实现。
随后,美国的普尔为铁路公司等大企业提出了一些诸如组织化、通讯联系和情报资料的管理原则。这些都为生产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管理的科学化奠定了基础,并孕育了工业工程的思想。
2.2奠基期:从20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初进入“科学管理时代”,也是工业工程发展壮大的重要时代。通过吸收数学和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创立了许多工业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特别是统计质量控制、进度图、库存模型、人的激励、组织理论、工厂布置、物料搬运等方法为工业工程提供了科学基础。其中最有影响的是1911年泰勒所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该书内容涉及制造工艺过程、劳动组织、专业分工、标准化、工作方法、作业测量、工资激励制度和智能组织等,是代表工业工程发展的经典著作。他把19世纪英美两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相关成果加以综合,形成一套整体思想,使一些无条理的首创事物和试验有了一个哲学体系。这些都为生产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管理的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同时做出卓越贡献的还有美国的吉尔布雷斯夫妇,他们主要从事动作研究和工作流程研究,主张重视每一细微动作,认为极细微动作的不当和成千上万次的重复所造成的浪费是惊人的。他们把人的动作划分为17个基本要素,这些至今仍然是进行动作分析的标准。他们更加强调工作中人的因素,认为在应用科学原理时,必须首先看到人,并了解其性格的需要,这对后来的行为科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他们指出,工业工程区别于其他工程学科的唯一特点,是对工人的价值、作用以及人对工作和环境反应的重视。此外,他们在技能研究、疲劳研究及时间研究等方面的成就也对工业工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这期间,还有一大批技术及管理专家对工业工程的创立与初步完善、管理科学的发展做出过不同程度的贡献。像福特、甘特、法约尔、哈里斯等人所做的工作都属于这一阶段的成果。
190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还根据泰勒的建议,首先单独设立工业工程系。此后美国的许多学校成立了更多的工业工程专业或系,并且出现了专门从事工业工程职业的人。同时又出现了许多相关的书籍和组织,1901年《工业工程与工业文摘》开始出版,1902年《工业工程》杂志出刊。1917美国成立了第一个工业工程组织,即工业工程师协会。1933年,美国康奈尔大学授予从事动作研究的学者巴恩斯第一个工业工程博士学位。这些重大事项都推动着工业工程在社会上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
【王斌制作•必是经典】
2.3成熟期:从20世纪2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一时期是心理学、社会学、数学和统计学等方法在工业工程中得到综合运用的重要阶段。1924年休哈特著有《统计质量管理》一书,根据统计学的抽样理论提出一种统计的质量管理方法,即MTM法,并开始在工业生产上运用,以解决质量控制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后一段时间,MTM法逐步被普遍采用。工作研究、工作简化、质量控制、人事评价与选择、工厂布置、生产计划、材料管理等都已正式成为工业工程的主要内容。
由于战争的需要,这一时期运筹学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专家们运用运筹学为战役决策提供可行性方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工业工程相关原理与运筹学得以结合,为学科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方法基础,使其技术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另外,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也为工业工程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技术手段。
1948年,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简称AIIE)成立,后来又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学术组织,并在1954年第一次正式给出了工业工程的定义。从此以后,工业工程便建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
2.4革新期: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
这一时期也称为工业与系统工程时期或现代工业工程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自动化、电子化的进一步发展,人的因素对生产的影响更为明显,人与机器的关系进一步扩展为人与环境的关系。20世纪50~60年代,随着学科专业在科学、技术水平方面的高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工业工程对复杂的工业和社会化生产系统进行量化分析和系统设计的能力大大增强。尤其是系统工程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产生与发展,逐步奠定了工业工程的理论与技术基础,进一步推动了它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之成为一门更加成熟的学科。
此阶段工业工程不仅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应用,而且在其他工业化国家如英、法、德、日本、澳大利亚、前苏联等国也获得到了重大发展。同时韩国、新加坡、印度以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也开始建立工业工程的教育和应用体制。目前工业工程已被列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十大支柱之一,并且与MBA齐名。第三章 工业工程的发展趋势
现代工业工程被认为是工程学科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一系列的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运用于工业工程,完善了工业工程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特别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决策理论、控制理论等武装了工业工程之后,使其应用范围从微观系统扩展到宏观系统、从工业和制造部门扩大到政府部门和各种组织,在普适性方面具备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未来工业工程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概括起来说,未来工业工程的发展,一方面在集柔性化、敏捷化等管理理念的应用研究上将有长足的进展,例如在虚拟企业、电子商务、全球供应链等方面会面临突破;另一方面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上将进一步形成多样化的格局,会不断借鉴和吸收计算机、人工智能、信息科学、运筹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例如,由于复杂性科学的诞生,对工业系统的复杂管理问题也提出了崭新的研究途径。可以预见,这些新兴领域将得到迅速发展,并与传统领域逐渐交叉融合,促进工业工程向更高的水平发展。3.1工业工程研究对象和应用范围将逐步扩大
工业工程不仅在制造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逐步扩展到如CIMS、AM、MRPⅡ、ERP等领域,尤其近年来,在服务性行业、运输行业也得到广泛推广,如金融工程、物流、供应链等方面,更是把制造厂、供应商、销售商、银行和用户联结成一个网络,通过Internet等通讯网络以及电子商务进一步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甚至在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服务组织中,也逐步形成了一般系统一大系统一超大系统的多层次、全局优化的结构,并日益注重用系统观点和系统工程方法来处理问题。
【王斌制作•必是经典】
3.2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 当前,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这种快速而精确地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使得工业工程能够借此设计出有效、大型而复杂的管理系统,并能够控制这种系统的运作。由于工业工程与其他工程不同,它的许多原理和方法很难在实物或物理模型上试验,而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能够设计出工程构造、制造过程的仿真模型,预测不同方案、不同管理策略。
3.3随着工业工程的理论研究不断完善,新兴的研究领域应运而生
在遗传算法、模糊逻辑、人工神经网络等领域,研究正在向企业的实际应用方面转移。同时还有一些新兴研究领域也呈活跃势头,如在基于网络的工业工程应用研究方面,全球供应链、电子商务、虚拟企业等的研究与应用,以及电子商务在金融、旅游、交通等领域的成功应用等。
3.4优化方法更为广泛
除了研究不同学科领域中计算机综合应用技术已形成一种发展趋势外,解决综合性的工程课题,还要求用综合性的技术手段。这也正反映了工业工程本身的特点,而优化方法正是获取这种综合效果的理想手段。当前优化方法的重点之一是研究人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即在高效率设施条件下,研究人与机器的最佳配合,解决好人的适应性和提高生产率的问题。因此,现代工业工程要对所面临的新生产环境的特点和发展特征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采用新手段、新方法、新工具研究和探讨“优化”问题。3.5注重研究对象的适宜工作模式
现代工业工程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条件下,研究生产系统如何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学科,它强调对象系统的高效、集成与柔性。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多品种、小批量、短交货期为特征的先进生产模式发展很快,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等。这就要求现代工业工程对象系统要按照先进生产模式集成起来。
3.6学科体系日趋完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工业工程专业要解决生产系统的优化组合问题,必须要研究生产系统的输入和转换过程,能够最合理地综合运用各种资源,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工业工程专业人员不但应具有较坚实的工科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具备经营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他们在企业中所起的作用是一般管理专业人员无法替代的。因此,培养一批知识结构合理、训练有素的管理队伍,必然会对推动工业工程学科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产生深远影响。
第四章 我国工业工程的发展与展望
工业工程在其他工业化国家广泛发展和应用的同时,自然也会引起我国相关方面的关注。民国初年留美学生杨铨、马寅初、穆藕初、张廷金、曹云祥、王抚洲等人就已闻知传统的工业工程,实际即为“科学管理”,他们回国后对工业工程均有所介绍。国民党执政后,某些高校便开设了工业管理课程,并派人去美国研习工业工程,也有人获得博士学位。抗战期间,兵工署和航空委员会分别派人去美国学习工业工程与质量控制,回国后在兵工厂应用。1930年6月成立了以实业部长孔祥熙为理事长的“中国工商管理协会”,在1930年11月召开的“全国工商会议”上,“官、产、学、研”各界头面人物,包括著名的民族资本家、企业家荣宗敬、刘鸿生、范旭东、吴蕴初等产业界人士,也将“科学管理”列为重要的议题,曹云祥还倡议举行“全国管理会议”。可见。推行科学管理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前的中国已形成了一定的声势,并出现了一些这方面的样板企业,如项康元的“康元印刷制罐厂”、王云五的商务印书馆。台湾在20世纪60年代初,由东海大学首倡,中原大学、逢甲大学、(新竹)清华大学、台北工业专科学校等相继设立工业工程系。
大陆方面,最早出现“工业工程”一词是在(上海)交通大学1921~1922“校历”和“课
【王斌制作•必是经典】
程一览”中,是机械工程科(系)工业管理门(专业)四年级下学期(即毕业班)的课程。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0年间,不再提及“工业工程”,而使用中国管理工程的主流名称——“系统工程”或“管理科学”。其间,已故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于60年代领导并开展了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的理论研究,同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组织小分队先后到23个省、市、自治区推广优选法、统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化工、电子、冶金、煤炭、石油、电力、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建材、环境保护、国防工业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国内最早从事工业工程研究与应用工作的团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学术界逐渐认识到了工业工程学科的重要性。朱镕基主编的《管理现代化》,首次译介了AIIE.在1954年公布的“工业工程”定义,并总结了工业工程的研究范围。“工业工程”这时才真正进入中国企业。许多外资、合资企业均采用工业工程管理模式,并首先在汽车、钢铁、机械、家电、建材等十几个行业获得显著的应用成果,成为我国实施企业改革和迈向现代化之路的典型表现之一。
为了进一步推动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1990年6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研究会在天津成立,同时召开了首次工业工程学术会议。它标志着我国工业工程的系统研究和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出现了工业工程的学习和推广热潮。到1999年5月已先后有6次工业工程学术会议召开。1995年10月在上海、1996年10月在重庆、1998年8月在北京,有三次工业工程国际学术会议举办,另外还组织了学者互访、交流和考察。目前,该领域有团体会员96个,包括院校、科研设计院所、企业、地方或部门的学会等。有10个省市和两个行业部门成立了工业工程研究会,有38所高校设置了工业工程专业并有近万名学生就读,有10所学校培养硕士和博士生。在继续教育和自学考试科目中也设置了工业工程专业。主要的专业性刊物有《工业工程与管理》、《工业工程》等,还出版了一系列工业工程方面的专著、论文集及科普读物。
中国的工业工程是在现代工业工程大发展的前提下逐步发展壮大的。目前在我国尽管已经有了如上所说的许多良好开端,但就全国范围而言,工业工程的实施力度尚小,绝大部分国企和中小型企业对现代工业工程的内涵还缺乏了解。鉴此。对我国实施工业工程战略提出几点建议:
4.1结合我国国情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业工程
必须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办事,在更高速度、更高水平上实现快速累积。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跟踪世界最新潮流,实施战略性原则指导,必将成为工业工程在我国发展和推广的重要一环。各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创造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创新模式。
4.2走多层次、多样化发展道路
我国企业发展的多层次性决定了我国工业工程的应用也必须体现这种多层次性。要努力推进从外资向内资、从东向西、从沿海向内地快速的阶梯式发展,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企业必须采取不同的工业工程管理模式,应用不同层次的工业工程管理技术。
4.3实施传统工业工程与现代工业工程相结合、工业工程管理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结合的复合管理模式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现代化的要求相距甚远,主要表现为工业工程基础工作不扎实,组织机构和作业流程未经重组和优化,难以给现代工业工程的实施提供合适的运行环境和有效平台;同时,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引领着整个世界经济和社会的进程,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共享技术无疑将对产业管理和工业工程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对于我国来说,必须走复合管理模式的道路。
4.4注重工业工程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研究
工业工程理论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时期有其不同的内容;同时,工业工程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技术,所以,跟踪世界最新潮流,结合我国国情
【王斌制作•必是经典】
研究工业工程,以指导工业工程在国内各行业中的应用是当务之急。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应用和实施工业工程的研究正不断深化,为使工业工程理论适应国内工业工程迅猛、持续发展的需要,建议成立中国工业工程应用协会,以便更好地规划、指导各方面的工业工程应用工作,并组织开展应用成果交流和示范活动。
4.5成立专门的工业工程咨询服务机构,促进高校与企业联手。共同发展工业工程
当前,在高校集中了工业工程理论研究的高级人才,担负着跟踪国际工业工程学科发展最新动态和为企业培养工业工程专门人才等方面的重任。不久,国内将会出现工业工程的应用热潮,针对高校的资源有限,面对数百万企业对工业工程人才的大量需求必将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加之企业运行机制方面的限制,特别是小型企业不可能聘用专职工业工程人员等实际情况,应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成立专门的工业工程咨询服务机构,由掌握现代工业工程理论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学者和专家介入,为需要应用工业工程技术的单位和用户提供咨询、策划、讲座、培训、实施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第五章 结束语
工业工程是兴业之道,企业成功之术,其发展的趋势必将与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当前。如何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已成为这门学科鲜明的时代特征,为了使我国的企业适应当代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在了解工业工程的历史及其今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策略做出适时的调整,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深信,21世纪工业工程技术将在我国全面推行,它的研究与应用将不断得到发展和深化,并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过程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第四篇:工程测量论文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简介:工程测量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紧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是测绘学中最活跃的一个分支学科。工程测量有着悠久的历史,近20年来,随着测绘科技的飞速发展,工程测量的技术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取得很大的成就。
关键字: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展望
前 言
工程测量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紧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是测绘学中最活跃的一个分支学科。工程测量有着悠久的历史,近20年来,随着测绘科技的飞速发展,工程测量的技术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取得很大的成就。主要原因有:一是科学技术的新成就,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及测绘科技本身的进步,为工程测量技术进步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不断扩大,各种大型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建设工程、特种精密建设工程等不断增多,对工程测量不断提出新的任务、新课题和新要求,使工程测量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有力地推动和促进工程测量事业的进步与发展。随着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转化,面向21世纪的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测量数据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格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的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GPS技术、RS技术、GIS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先进地面测量仪器等将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并发挥其主导作用。
工程测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既古老又年轻的应用科学和技术,它研究和服务范围贯穿在现代工程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规划和运营的整个过程中。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整个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从理论体系到应用范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进步,亦为工程测量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各种高、大、重、深、特的工程建设不断增多,这些都向工程测量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工程测量科学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工程测量学科发展的特点是:首先,新型和先进的测量仪器和装备的出现、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究,及时在各领域的工程中得以迅速引进和推广应用。诸如自动跟踪全站仪、电子数字水准仪,AH1 定位技术,数字测图技术,数字摄影、计量技术,精密工程和工业自动化测量技术,根本性的改变了工程测量的面貌,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测量精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次,随着当代科学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诸如现代电子学、光学、激光技术、航天技术、精密机械、工程数学、计算机和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测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促使了工程测量与大地测量、摄影测量、地图制图等学科及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形成了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态势。
再者,综合上述可以看出,当前工程测量的范围越来越广,现代的工程测量不仅研究与传统的工程建设有关的测量理论和方法,而且还要延伸到涉及其他有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诸如国防工业建设、特种工业精密安装、环境和文物保护
以及有关的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的测量应用原理和方法,其服务范围涉及到地面、地下、水域、空间、民用和军用等,其服务的行业包括城建、建工、交通、矿山、土地地籍与房产、航天航空,水电等各类工业(厂)以及医学、公安和国防等。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规划(选址)、勘察、设计、施工、安装与运营管理等全过程,其中包括规划(选址)测量、控制定位(线)测量、施工放样测量及设备安装(精密)定位测量、变形监测和分析以及精密工业测量等,促使工程测量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并推动了工程测量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1.工程测量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
1.1先进的测量仪器在工程测量中的广泛应用
先进的测量仪器在工程测量中的广泛应用,使野外数据采集手段向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一体化方向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先进测量仪器陆续出现,并且很快在工程测量各个领域得以引进与应用,为工程测量提供了先进的工具和手段,如光电测距仪,精密激光测距仪,数字水准仪以及由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与数据记录装置集成的全站仪和电子数字水准仪等的出现,并成为城市和各类工程测量、施工(竣工)测量、地籍(房产)测量以及各类线路测量(地上,地下,架空)、矿山测量等领域的常规使用仪器,给工程测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改变了传统的工程测量作业方式。诸如传统的三角网已基本上被测距导线网、测边测角网和GPS 网所代替;在地形起伏地区传统的三、四等水准测量正被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所代替;测距仪的自动跟踪装置和连续显示放样值为工程施工带来了方便和安全;电子速测仪的应用为细部测量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实现了无需预先布设测图控制点的地形测量和工程放样工作。电子经纬仪和全站仪在工程建设的各个测量领域得以广泛普及和应用,是地面测量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测量结果自动记录数据、自动传输到计算机上,利用“ 人机交互”方式进行测量数据处理和图形编辑,实现测图工作向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而国外的徕卡公司,索佳公司和蔡司公司已先后推出了TCRA 全自动全站仪和TCA全自动跟踪全站仪(已有TC(R)302 中文版全站仪),以及Powersat-R 系列无目标全站仪和Eltas系列马达驱动自动跟踪全站仪等,能对一系列目标实现自动测量,即所谓“测地机器人”。这类仪器已在精密工程测量和大型工程变形监测以及工业自动测量中得以应用。激光水准仪、全自动数字水准仪、记录式精密补偿水准仪以及电子数字水准仪等的出现,使几何水准测量实现了自动安平,自动读数记录,自动检核测量数据等功能。它具有速度快、精度高、使用方便、劳动强度低和实现内、外业一体化的优点,使工程几何水准测量向自动化、数字化迈进。这些仪器已被广泛用于施工放样、精密水准测量、大型工程和精密工程的变形监测以及工业自动化测量等领域。还有专门用于施工与安装测量的高精度激光扫平仪,激光准直仪,激光铅直仪或称天顶天底准直仪,亦已广泛应用于高层(耸)建(构)筑物施工、深竖井及高(超高)烟囱、电视塔或高塔架的铅直定位测量与变形监控或竖直轴线的投测,以及高精度的设备安装放线控制等各类工程测量与监测,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此外,陀螺经纬仪、陀螺全站仪和激光断面仪是用于矿山和隧道建设中的一种专用工程测量仪器,它能提高测量精度,便于操作使用,提高作业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做到测量工程自动化和观测结果自动显示(激光断面仪能自动绘制并显示所测断面)。该类仪器已在矿
山和隧道工程,地下工程以及地下跟踪控制测量中得以广泛应用。在地下管线测量中,广泛使用的测绘仪器有美国,英国等国外产品以及国产GX等不同系列的金属地下管线探测仪,还有加拿大生产的地下非金属管线探测装置等。这些仪器具有无损性,高分辨率,高效率及抗干扰性强等特点。在地下管线的测量中,利用这类仪器和装置不仅可以提高定位精度,而且无需进行现场开挖,从而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1.2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数字化测绘技术已在测绘工程领域得以广泛应用,使大比例尺测图技术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大比例尺地形测绘和工程图测绘,历来是城市与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利用传统的方法工作存在劳动强度大、质量控制难、功效低等缺点。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大比例尺地形图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同时对地形图的更新周期要求也越来起短,因此都希望要尽量缩短成图周期和实现成图自动化,才能更好地满足各方面的需求。随着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的应用,尤其自动跟踪全站仪的推出和GPS RTK 实时动态定位技术以及先进的数字化测图系统和电子平板测绘模式的应用,实现了地形图从野外(或室内)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编辑和自动绘图的自动化成图。并可直接提供纸图,亦可提供软盘,为专业设计自动化、建立专业数据库和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勘测设计一体化打下了基础。
1.3卫星测量(GPS)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广泛应用
80年代以来,随着GPS定位技术的问世,并不断发展完善,导致了传统的测绘定位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它不仅对大地测量而且对工程测量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测绘科学技术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由于它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速度和高效益并能一次性提供三维坐标等优点,所以很快被测绘部门所青睐,并为工程测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技术和方法。
近年来,在中国已形成一股引进、消化、开发和应用GPS 定位技术的“热潮”,其发展势头是非常迅猛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国家各大、中城市测绘部门及其它工程测绘部门,都已从国外或国内厂家购置不同类型的GPS 接收机,甚至有的单位还拥有几台(套)。GPS 定位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各个城市和工程测绘领域,除了城市与各类大型(或特种)工程控制网及监测网的建立和改建,已普遍应用GPS技术外,在石油勘探、铁路与高速公路、电力与通讯线路、地下铁路、隧道贯通、山体滑坡、岩崩、地表形变监测、高层建筑变形监测、水利枢纽大坝监测以及岛屿和海域等各个专业的测绘工作,也已广泛使用GPS。此外,GPS测量(RTK,已在石油勘探、城市与工程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工程施工放样、线路(管线)测量、线路杆塔定位测量、高层建(构)筑物动态变形监测、近海施工平台定位以及堆料场矿体体积测量等方面都得以应用,显示出令人满意的结果。
近年来GPS高程测量,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也受到普遍关注。从布设方案、已知高程点(检测点)的分布和高程拟合方法等各种方案进行了大量试验。通过试验得出,在目前的大地水准面精度下,局部地区只要布测方案和拟合方法合理,GPS全可以代替工程五等水准测量,甚至有可能达到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随着局部大地水准面的进一步精化,还有望满足更高的要求。
1.4精密工程测量与工业测量的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大型工程建设(如大型桥梁、高耸建构筑物、地下工程、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等)以及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和超高精度的设备安装(如飞机和汽车的安装、核电站工程安装、轮胎制造、工件测量等)及大型工程建造与运营过程的安全监测等不断增加,都对工程测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特殊要求。为了保证这些规模巨大、技术先进、设备精尖和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的建设工程和工业生产,按设计要求顺利施工、安装和正常生产运营,并保证质量和安全,需要采用高精度的特殊方法进行测量保障,便形成了特种精密工程测量和工业测量。特种精密工程测量是将现代大地测量学和计量学等学科最 新成就结合起来,运用现代测绘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使用专用的仪器和设备,以高精度与高科技的特殊方法和技术,应用于特种工程和工业生产的测量工作。
目前,精密测量和工业测量技术已向自动化、智能化、实时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如以电子经纬仪或自动全站仪等多个传感器集成和综合应用的自动化电子测量系统,它能够发现并精确照准目标,同时可锁定跟踪目标测量,以及精密三维工业测量系统,如激光跟踪测量系统,它们都具有快速、动态、高精度的特点,可实现快速动态精密观测,以获取三维坐标,这些技术已广泛用于航天、航空、汽车、造船、精密机器制造、核工业等精密工业测量领域,以及大型桥梁、大型水坝、电站、水利枢纽、地铁、结构等工程的精密施工测量和沉降与变形自动化监测等特种精密工程测量,并实现了高精度的测量效果。十几年来,国家在大江大河上建设有几十座各种类型大跨度的大型桥梁,经过参与工程测量单位精心设计和测量,采用多手段多方法结合的精密工程测量方法,使控制网和桥墩点放样精度,都达到了优于设计的精度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工程建设快速发展,高耸建构筑物,如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北京中央电视塔,深圳帝王大厦,广州国际大厦,上海金茂大厦等超高层建构筑物,其设计和施工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作为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测绘保障的工程测量工作,亦都保证达到了设计与施工安装的高精度要求,保证了工程的质量。此外,在大亚湾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建设及设备的精密安装中采用精密工程测量方法提供测绘保障,使工程控制网点和设备安装均达到了毫米级的精度。
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展望
展望 21 世纪,工程测量将在以下方面将得到显著发展:
测量机器人将作为多传感器集成系统在人工智能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影像、图形和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和大型工程建设中,将发展基于知识的信息系统,并进一步与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工程与水文地质以及土木建筑等学科相结合,解决工程建设中以及运行期间的安全监测、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的各种问题。
大型复杂结构建筑、设备的三维测量,几何重构及质量控制,以及由于现代工业生产对自动化流程,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验与监控的数据与定位要求越来越高,将促使三维业测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工程测量将从土木工程测量、三维工业测量扩展到人体科学测量。
多传感器的混合测量系统将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如 GPS 接收机与电子全站仪或测量机器人集成,可在大区域乃至国家范围内进行无控制网的各种测量工作。
GPS、GIS 技术将紧密结合工程项目,在勘测、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在人类活动中,工程测量是无处不在、无时不用,只要有建设就必然存在工程测量,因而其发展和应用的前景是广阔的。
我国
工
程
测
量
技
术的发
展
现
状
和
展
望
专业:07工程监理一班
姓名:宋程
学号:0601070126
第五篇:工程索赔论文
施工单位在工程索赔中应注意的重点和遵循的原则
[摘要] 索赔是在工程承包合同履行中,当事人一方由于另一方未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而遭受损失时,向另一方提出赔偿要求的行为。索赔有利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双方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工程建设索赔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双方利益,索赔和处理索赔的过程实质上是双方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工程施工单位应越来越重视工程索赔工作,本文根据“宿豫区锦泰花园一期、泗阳金三角国际家居广场G、H栋”工程索赔运作过程以及对比,简单介绍了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索赔中应注意的重点和存在的误区
一、要注意的重点:
1、索赔的性质属于经济补偿行为,而不是惩罚。索赔属于正确履行合同的正当权利要求。索赔方所受到的损害,与索赔方的行为并不一定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导致索赔事件的发生,可以是一定行为造成,也可能是不可抗力事件引起,可以是对方当事人的行为导致的,也可能是任何第三方行为所导致。索赔在一般情况下都可以通过协商方式友好解决,若双方无法达成妥协时,争议可通过仲裁解决。
2、索赔是双向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可能提出索赔要求。通常情况下,索赔是指承包商(施工单位)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对非自身原因造成的工程延期、费用增加而要求业主给予补偿损失的一种权利要求。而业主(建设单位)对于属于施工单位应承担责任造成的,且实际发生了损失,向施工单位要求赔偿,称为反索赔。
3、索赔是以赔偿实际损失为原则的。施工单位必须准确地提供整个工程成本的分析和管理,以便确定挽回损失的数量。索赔是合同双方利益的体现。索赔是挽回成本损失的重要手段。
二、索赔存在的误区:
很多施工单位在索赔过程中往往存在不少误区,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以下几点:
1、当索赔事件发生时,有时施工单位考虑与业主、监理单位的下一步合作,而不敢提出。
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索赔有利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双方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提出索赔,可以:
a、防止自己违约,要按照合同办事。通过加强工程管理,特别是合同管理,使对方找不到索赔的理由和依据。工程按合同顺利实施,没有损失发生,不需提出索赔,合同双方没有争执,达到很好的合作效果,皆大欢喜。
在锦泰花园一期工程施工过程中,因考虑与业主、监理单位的下一步合作,而不敢提出索赔,所以业主、监理不重视合同管理,随意提出变更各类要求,使得工期按比计划完工日期晚3个月,主体完成本应按计划在中秋前完成,因工期延误,主材价格、人工价格上涨,钢筋等二类主材上涨30%,结果在未能按期完工同时造成本期工程成本超支。在在锦泰花园二期工程施工过程中,我单位要求建设单位严格按照工程变更程序进行,并及时提出各项索赔,让建设单位意识到工程建设索赔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的整体利益,而不能轻意提出变更,使工程按合同顺利实施,按期完工,为公司带来效益。所以,工程建设索赔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双方利益,索赔和处理索赔的过程实质上是双方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b、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地实际情况,积极的向上级有关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得工程质量得到了保证,工程进度明显加快,得到参建各方一致好评。
仍以锦泰花园为例,因建设及设计单位是盐城公司,有许多宿迁市地方强制条文未能及时了解,所以如止水带设计高度为120mm,而地方强条规定不得小于200mm,现浇板未设置角隅放设筋。所以我们出了工程洽商记录,虽然建设单位进行变更,多出了费用。但是,对我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使得工程质量得到了保证,工程进度明显加快。
2、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对索赔工作意识不到位,对可提可不提的索赔往往不提出。
索赔按照干扰事件分类:工期拖延索赔;不可预见的外部障碍或条件索赔;工程变更索赔;工程中止索赔;其他索赔(如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法令变化、建设单位推迟支付工程款引起索赔)等。往往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对工期拖延索赔;工程变更索赔;工程中止索赔;比较重视,但是对不可预见的外部障碍或条件索赔;其他索赔(如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法令变化、建设单位推迟支付工程款引起索赔)等不够重视。以泗阳金三角国际家居广场为例:
a、G栋工程完工后,因业主方分包的消防承包商的消防地下水池未能按期完工,工程竣工验收一直无法通过,建设单位据此推迟支付工程款,我单位对此提出了工程索赔。
b、金三角工程合同约定建筑面积为5.5万平方米工程同时开工,后因建设单位审批手续未能及时到位,先期开工只有2.5万平方米,但是我施工方案是按5.5万平方米准备的模板和支撑,并且劳务合同签订也是同期开工5.5万平方米工程,所以投入的周转材、劳务费都高于市场价。因未能及时全面开工,造成我方投入材料、人力、物力过多。据此,我方提出了工程索赔。
c、在J栋工程基础完成后,钢筋主材价格一路上涨至6700元/T,合同签订时价格为4300元/T,所以我们因物价上涨提出了索赔,因这是有经验的承包商所不能预见的市场风险。
d、工程审计过程中,因为造价处下文变更了垂直运输费用的计算方法,另外对工程审计费用计取也进行了下调,并明确了部分规费的费率。而且规定了新的人工费单价执行标准。所以,我方根据法令的变化提出了工程索赔。
3、主管人员对技术规范文件及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往来文件理解不深刻,对实际存在的索赔项目无充分理由。
由于索赔引起费用或工期增加,故往往为上级主管单位复查对象,为真实、准确反映索赔情况,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工程索赔台帐或档案。所以在提出索赔时要深刻理解以下文件内容:(1)招标文件、合同文本及附件;(2)来往文件、签证及更改通知等;(3)各种会谈纪要;(3)施工进度计划和实际施工进度表;(5)施工现场工程文件;(6)工程照片;(7)气象报告;(8)工地交接班记录;(9)建筑材料和设备采购、订货运输使用记录等;(10)市场行情记录;(11)各种会计核算资料;(12)国家法律、法令、政策文件等。
以泗阳金三角工程为例: a、合同中约定工程量清单中工程量的量差在±2%以内,所以在工程结算中,许多量差在此范围内是不予调整的。
b、不是说实际发生的费用都是可以索赔的,因为有许多属于完成分部分项工程量所产生的实际的措施费用,例如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因连续强降雨,产生实际的抽水、清淤费用达3万余元,但是,此项费用虽然实际发生却无法进行费用索赔,但可以进行工期索赔。c、合同中约定文明工地的奖励费用,低于造价处文件规定的费用,但是合同条款对此有明确规定,所以必须按合同条款执行。d、投标文件中施工组织设计中对钢筋的纵向连接未考虑,但施工图纸说明采用机械连接,所以此部分费只得视为计入综合单价中,不予追加。因此,主管人员必须对技术规范文件及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往来文件深刻理解,对实际存在的索赔项目要有充分理由和依据。
4、只注重索赔意向的提出,不重视索赔过程中的证据收集和及时作最终索赔报告。
证据,作为索赔文件的一部分,关系到索赔的成败,证据不足或没有证据,索赔是不成立的。索赔证据的基本要求包括:真实性:全面性;法律证明效力;及时性。最终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施工单位的正规性文件。
b.索赔申请表:填写索赔项目、依据、证明文件、索赔金额和日期。c.批复的索赔意向书。
d.编制说明:索赔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束的详细描述。
e.附件:与本项费用或工期索赔有关的各种往来文件,包括施工单位发出的与工期和费用索赔有关的证明材料及详细计算资料。
所以,施工单位不单是提出索赔意向,而是必须提出最终报告,并且最终报告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后,批复的才是有效力的文件,在结算中才能被认可。结 语: 随着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的不断完善及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管理章程进一步健全,索赔工作也逐步步入正常轨道,只要我们充分理解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及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签订约合同协议和各项往来性文件,在索赔工作中做到有理、有据,将会有更多的索赔项目被受理或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