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申论万能八条扩展表述
万能八条的灵活搭配,变形与增容 增容:主体+对象+内容+方式+目的意义
领导重视:组织协调 领导重视的常用变形:
1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调研,实地了解情况。2建立健全领导问责制度
3各地区各部门领导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把此项工作抓紧抓好。
4各地区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把**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亲自抓,负总责。5将**纳入议事日程和政绩考核指标体系。6把**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
7**高度重视**工作,制定出台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文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增容形式一:
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责任制:各地区各部门要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综合治理形成工作合力,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落实监管责任。增容形式二:
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把处理**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亲自抓,负总责。各地都要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 / 建立专门机构,指派专人负责。建立并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及时解决有关问题,稳妥地做好**事件的处置工作,以利民生,以促和谐,以保稳定。增容形式三:
各地区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以身作则,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把做好***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面对面的研究解决问题,面对面的指导工作,面对面的督促检查,要层层落实责任,确保责任到位,组织措施到位,协调指导到位,扎实推进**工作。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制度: 常用变形: 1建立激励制度
2要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实现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的管理。针对**出台专门的法规政策,对**进行明确规定。增容形式一:
一套全面,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对于做好**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十分复杂,涉及众多领域,规范 / 监管**行为时 / 采取应对措施时,往往缺乏相应的法律来支撑,使形势不能得到及时控制,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因此,要加快**国家立法工作,完善违法惩处制度,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 营造有利于**的法制环境 / 使**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组织协调,形成机制(由一系列制度组成),主要有5个机制 常用变形:
1建立高效的组织协调机制(成立专门机构,工作小组。指派专门人员,将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部门单位。既要做到职责明确,分工负责,又要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科学决策机制。(包括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决策论证制和责任制)3建立预防应急机制(编制应急预案,增加人力 物力 财力储备)和保障机制
4完善各种监督机制
5信息反馈机制 增容形式一:
众志成城,无坚不摧。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雷厉风行地贯彻上级的决策部署,积极沟通情况,加强协调配合,形成职责明确,统一指挥,整体联动,政令畅通,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凝成强大合力,共同应对** 增容形式二:
众志成城,无坚不摧。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雷厉风行地贯彻上级的决策部署,积极沟通情况,加强协调配合,处理好跨地区跨部门之间的问题,绝不允许推诿扯皮,敷衍了事,重大情况 重要问题要及时上报,绝不允许隐瞒不报,延误时机。
加强监管,形成机制: 主要变形:
1加强群众监督,设立举报热线,举报信箱。
2加强媒体监督,对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要大力弘扬,公开表彰。对于违法**的行为要大胆揭露,公开曝光。
3强化政府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从严查处监管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4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完善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5建立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全方位的无缝隙监管机制 增容形式一:(专项整治和长效机制相结合)
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从严查处监管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针对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各部门要定期联合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力争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使**局面得到显著改善。此外,在惩治**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努力形成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增容形式二:(横向监管)
建立完备的执法监督体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从严查处监管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此外,还应加强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设立举报热线/举报信箱,对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要大力弘扬,公开表彰。对于违法**的行为要大胆揭露,公开曝光。把**工作置于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增容形式三(纵向监管)
在目前分段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分工负责与协调配合相统一的监管体制 / 工作机制。形成事前 事中 事后全过程 全方位的无缝隙监管。各有关部门要依法履行各自的监管职责,积极沟通情况,加强协调配合。避免职责交叉,多头管理,确保监管工作协调统一。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主要变形:
1通过电视 网络 报纸 广播等新闻媒体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关于**的良好氛围。做好对群众的沟通解释工作,争取广泛的理解与支持。通过多渠道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使宣传随处可见,大力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4 要通过各种宣传工具,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增容形式一:
**部门要会同宣传部门,通过电视 网络 报纸 广播等新闻媒体以公益广告,街头宣讲,警示展览,有奖问答等形式向人民群众宣传**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关于**的良好氛围,从而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新格局。增容形式二: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广泛宣传**的危害性,动员全社会自觉抵制**。要在商场、社区、学校等重点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向人民群众宣传**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关于**的良好氛围,使**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教育培训,提高素质。主要变形: 要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分层次分批次对**定期轮训,让**长期受教育。定期地就工作,问题,有目的性的 有针对性的组织考察学习,或采取网上培训,座谈交流,现场观摩等方式。3丰富培训内容
增加投入,依靠技术 主要变形:
1建立对**发展的财政扶持机制,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2为**设立专项资金
3逐年提高用于**的资金比重,同时完善各项引导 配套和扶持政策,4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 使之成为社会资本的投资热点。5要创新投融资体质,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资本进入**领域,科学规划: 要坚持规划先行,要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不能简单化 一刀切 要充分征求民意
概括题的种类日益丰富:
解释类:内涵+外延+通俗的话
解释之后还要分析原因 启示类:经验教训用对策的语言写出来+一句话概括本质的启示。焦点类:先概括不同的意见+焦点 关系比较类:概括+比较异同
分析原因的万能五点:
宏观问题:政治
经济
文化
社会
生态
微观问题:首先找的事件中要分析的主体,然后从思想
利益
素质 制度 技术
5个方面分析原因 概念范围:规则《制度《机制《体制
技术包括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
解决具体矛盾纠纷的套路:(先明确利益主体有哪些)
沟通机制:沟通主体(利益双方代表,政府代表)+沟通方式(座谈会)+沟通内容+沟通目的 妥协机制:双方各退一步(分时间
分空间)落实机制:政府监管落实妥协方案
解决安全生产事故等突发事件的事后救火式套路:
追源头诉主体——政府组织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生产领域监管——流通领域监管——彻查失职渎职行为
组织计划的套路(考察贯彻执行能力的唯一题型,常以公文形式出题比如实施方案
规划纲要
宣传纲要)加强领导——培训学习——任务分解明确分工——组织协调——监管狠抓落实——总结反馈
实施方案模板:(工作内容要详写,其他可略写)标题:
***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要求,根据**现就**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 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二 工作的对象 三 工作的内容 1 2 3 四 工作的方式方法
五 工作的步骤(时间上的安排)1 **月前
准备阶段 2**月至**月
实施阶段 3**月前
总结反馈阶段 希望**,进一步推动**
德治:全面约束 成本低
无强制力
法治:部分约束
成本高
滞后性
强制性约束
公共管理万能对策: 堵和疏
分析两个矛盾的观点:
材料中提出的两种思路 观点 分别是A B A的积极性 优势 表现在***
但是在 方面存在局限性 不足 B 的积极性 优势 表现在***
但是在 方面存在局限性 不足
因此,应当把A和B 结合起来,在方面发挥A的优势。在 方面发挥B 的优势,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分析某个特定社会现象:
**事件,现象,既有合理的一面,值得肯定的一。又有不合理的一面,值得反思的一面。其合理性表现在 不合理性表现在 问题的实质在于:
因此,我们应当辩证的看待问题,事件,现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采取以下措施:
+对策 点评某一事件,**,首先要弄清事件**的主体有哪些,然后针对每个主体进行辩证的分析
设喻类分析题:
将比喻的概念转化成具有实质意义的概念 实质的具体内涵
隐含的意思,即作者未挑明的话 揭示背后的实质
论证写作的基本内容 文章的高度: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通常需要升华到核心考察角度。主要通过论点或者标题来变现高度。文章的深度:要有鲜明独到的观点和思想。抓住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主要通过论点来表现。3 写作之前首先审题,确定文体
是策论还是政论 评论 4 形成论点的公式:
时代背景+鲜明观点+一般套话+特定事实
宏观高度
中观深度
微观切入
在**的背景下 在**的今天
在**的过程中+ 观点+切实采取多种措施,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刻不容缓,势在必行。(适用于策论文)
在**的背景下 在**的今天
在**的过程中+ 观点+意义重大而深远。(适用于政论文)论证的两种方式: 展开式论证,对策增容。说理市论证,就原因和必要性,意义的解释说明,政论文常用,注意起承转合的论证结构。6 申论文章的结构:
策论文:1开头 2分析原因,危害,必要性,意义 3-5三条对策6结尾 政论文:1开头 2-4分析原因,危害,必要性,意义 5对策 6 结尾 评论文:1开头2-3分别分析两种矛盾4对策强调结合5结尾 若使用过渡句,则6段结构最佳。若使用过渡段,则7段结构最佳 7标题: 简洁
万能标题:***引发的思考启示 从***说开去
反思透视**现象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
为***开放抓药
多管齐下,***
**的核心关键是** 8 开头=事件+影响+观点(事件---揭示主题---影响---观点)
近年来,目前,最近一个时期,**现象情况 频繁发生、形势严峻,导致** 因此,+观点势在必行,刻不容缓。9 结尾=事件+意义+号召或者展望 过渡
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之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之间。可采用过渡句或者过渡段。
万能开头:
近期,我国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也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高度重视并抓紧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问题频繁发生,形势严峻,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如果,该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妥善解决,必将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将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万能转折句:
我认为,加强自主创新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既然循环经济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如此巨大的推动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合理地发展循环经济呢? 但在一片大好形势之下,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突出矛盾和问题: 造成农民工权益缺失的原因何在呢? 在当前尊重人性、崇尚公正、谋求和谐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政府和社会有责任,更有义务切实采取多种措施,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保障和维护农民工的各项权益,把农民工从各种不公正的“囚笼”中解放出来。
要保障和维护农民工的各项权益,就必须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和就业体系。要保障和维护农民工的各项权益,就必须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一是二是三是 把脉问诊,粗略概括,造成**的原因是三方面的。一是二是三是
在提倡以人为本,谋求社会和谐的今天,我们的政府和社会有责任更有义务,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采取多项措施,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就必须****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就必须****
万能结尾: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社和切身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立足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面对国内外的不利因素,我们应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多管齐下,切实加强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走上社会和谐之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形成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现实需要。
该问题的妥善解决与否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相信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这个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彻底解决。
有效解决***的问题,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走上和谐社会之路,对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
三农问题的万能结尾: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又是三农工作的关键环节.因此,做好***工作,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而深远。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优民之优者,民亦优其优。”我们相信,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会更加职能化、制度化,政府与老百姓会越来越近,干群关系会越来越好,我们的社会也会越来越和谐。
第二篇:公务员申论经典表述
我搜集的部分经典表述
模范遵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正确的政绩观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现代社会经济契约关系的基础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转化为发展和竞争优势
将庞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
促成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以市场配置资源取代权力配置资源
努力把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形成的体制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
努力形成齐心协力谋发展、群策群力促和谐、团结一心干事业的生动局面 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用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出现的问题冷静对待,正确认识,全面安排,妥善处理。提升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
完善审批制 完善登记备案制 利用好后发优势 遏制扩张冲动
大力发展„„产业,努力催生新的经济形态,形成„„型的产业格局。要把教育引导、利益调节和制度约束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产业格局。制定专项规划,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强化试点的示范作用,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强化政策的支撑作用。形成„„的整体合力(或制度合力)
主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打造产业延伸链,加快配套产业发展,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当前很多问题的原因都可归结为“道德失范,监督乏力,制度缺位” 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合作交流工作机制 创新和完善各种公共服务平台
加快产业联动
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
巩固和扩大劳务合作规模
巩固和提高工作交流平台
形成新老城区良性联动的发展格局
发挥新城区龙头带动作用,提升中心城区载体功能,统筹区县城乡联动发展。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服务向三农覆盖,公共设施向三农延伸。
把„„努力建设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
把„„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注意一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不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是十七大的最新表述)。为„„提供坚实有力的科技支撑
强化各级政府的„„职责,开展„„全民行动
理顺和拓宽„„投入渠道,提高规范化建设水平
搭建有助于建立„„补偿机制的政府管理平台
山区在地形上是隆起区,在经济上却是低谷区
不能在建成经济高地的同时成为了文化洼地
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形成„„之间的良性互动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好各项工作。
医改的:实现“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效衔接。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消费需求不足,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治本之策是,切实扩大消费需求,探索建立消费主导的良性经济发展模式,确保消费持续较快增长(十七大相关表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请注意消费是放在最前面的)。
“非遗”方面(07贵州省考):
建立优秀传承人与优秀传承团体名录体系,实施传承人津贴制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公众中呈现出旺盛的生命状态,是保护的最高境界。“非遗”所依存的农耕文明的土壤正在逐渐削弱与消失。
“非遗”保护为守护人们的精神家园、为新的文化创造提供了不竭的源泉。节能减排方面:
优化增量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的关键所在。
抓住关键,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
坚持增量优化与存量调整并举。
突破难点,末位淘汰,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谈判能力和定价影响能力。
强化法律责任,提高处罚标准,加大执法力度,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联动,形成合力,切实把好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亦可用于遏制房地产投资冲动)
大段经典表述
有的很管用的表述不只是一句两句,而可能是一整段,几乎是个万金油,抹啥都灵。比如我们看技术创新这块。“十一五”规划把技术创新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那么技术创新怎么来表述呢?如果平时总结了这么一段:
加快XX技术研发和创新。优化XX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政策环境,加强XX高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和研发基地建设,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XX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同时,广泛开展XX国际科技合作,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XX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XX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拓宽XX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那么把这个标准表述记熟了,遇到适合的往里套就行了,诸如电子啊、通信啊、数码啊、医药啊,都可以往里套。例如一篇申论写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举措,前面一点谈了提供金融优惠,接下来一点若谈技术创新,完全可以套用上面这个表述:
加快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和创新。优化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政策环境,加强生物医药高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和研发基地建设,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同时,广泛开展生物医药国际科技合作,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国外先
进生物医药技术和行业管理经验,不断拓宽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甚至当前的第一热点节能减排都照套不误: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优化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政策环境,加强节能减排高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和研发基地建设,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同时,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国际科技合作,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节能减排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拓宽节能减排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神奇吧?它只要跟科技沾边,就必然要创新,都可以这么套。
像这种大段的经典表述,平时要多总结,考试的时候脑子要活,一旦有套用机会绝不放过。因为你那一段可能是你花了个把小时几个小时汇集各方精华熔铸而成的,漂亮无比,而别人现场才来编,他要用个把小时都要写一篇文章了,何况这一段,哪能有你表述得这么精彩?除非他不是人是神了。
一、开头
“现象+事例+后果+观点”的自由组合例: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一些突发性公共事件,尤其是社会根源引起的突发公共事件正处于高发阶段,如北京密云虹桥踩踏事故、张海超开胸验肺连锁反应、校园刺童事件等。这些突发公共事件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如何科学、及时、有效得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维护社会各阶层的核心利益,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升级,是新时期对我党执政能力的新考验。(2006年国考)
现象+事例+观点
例: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公里,海洋生物有两万多种,滨海沙矿、海洋石油等矿产资源极其丰富,为我国创造了创造了接近十分之一GDP的海洋经济。但是当人类大力开发海洋的同时,骇人听闻的日本水俣病、1998年长江洪水肆虐、南方某市因围海造田而遭来灭顶之灾等事件纷纷袭来,向人类敲醒了警钟,盲目开发海洋资源,忽视海洋保护,是不可持续的,是得不偿失的。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推进海洋开发与保护,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2010年国考)
现象+后果+观点
例: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据《财经时报》2004年报道,中国过去十年间转让的土地达1亿亩。在土地征收过程中,部分地区出现了侵犯农民主体地位的事件,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导致农民的群体性上访不断增加,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建设和农村的稳定发展。因此,保障农民主体地位,做好土地征收工作已经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2007年国考)
二、分析
提醒:为了使分析更具体更详尽,可以用材料中的事例来佐证。
类型:原因--形成过程--本质--重要性--危害--科学发展观
方式1:原因
例: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速度非常快,很多时候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和公共服务机制跟不上城镇化的推进进程,导致部分社会群体的利益受损,由此引发了社会根源类的突发公共事件。换而言之,就是某一社会群体的利益在社会活动中受到了损害,他们为了捍卫自己的利益,团结起来采取行动,就引发了突发公共事件。例如三峡大坝的征地项目,相应的征地补偿机制跟不上三峡工程的推进速度,导致失地农民陷入了“无地可种,无业可谋,无社保可享”的困境,由此引发了农民的集体性上访。(2006年国考)
方式2:形成过程
例:城镇化的规划做到哪儿,那土地就征用到哪儿,很多时候,农民的参与权被弱化,利益为村干部和地方政府“被代表”,导致征地“被自愿”得进行。同时,在土地面积核算,土地单位定价,土地的分类裁定,土地的补偿标准等各个征用环节中,农民丧失了发言权,处于“被告知”的角色,土地的转让收益大部分仍归政府和企业所有,农民大量失地,却没有获得应有的补偿,土地的收益权和发展权没有得到充分保障。绝大部分农民在土地被征用之后,沦为了“无地可种、无业可谋、无社保可享”的“三无人员”,生产、生活水平大幅下降,生存状态岌岌可危。(2007年国考)
方式3:本质
例:说一千道一万,盲目追求增长速度的背后,其核心是错误的政绩观在作祟。在一些同志,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头脑里,衡量本地区或本行业发展快与慢的标尺,依然是纯粹的GDP是否够高的思维定势。而通过靠扩大生产规模、铺摊子、上项目则是提高GDP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常用的方式。错误的政绩观催生出来的“政绩”,其实质是危害深重的“政疾”。因前些年来投资迅猛增长而使如今的钢铁、电解铝等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就是惨痛的教训。(要追求有质量效益的速度)
方式4:重要性(常用)
例:在全球化的环境中,国民文明素质的高低不再是只关于公民的个人形象,而是折射出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关乎国家的国际形象与民族声望。提升国民文明素质对于端正社会风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09年北京)
方式5:危害(常用)
例:征地过程中,农民丧失了生存的保障,又没有合适的补偿和安置,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农民的群体性对抗事件,造成了干群关系的极度僵化,严重影响到农村的长治久安。一家长期研究农村问题的学术机构的调查表明,2004年以来发生的130起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其中就有87起是因土地问题引发的。(2007年国考)
方式6:与科学发展观结合例:协调海洋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其本质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如何在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建设,寻求可持续发展。而科学发展观恰恰要求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它是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待海洋做到科学开发、合理保护、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这对我国能够持续利用海洋,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10年国考)
三、对策
技巧1:讲究公整
例:第一,从法制层面,完善海洋开发和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第二,从操作层面,优化海洋开发的方式,加强海洋的综合保护。
第三,从长远保障,将海洋开发与保护纳入国家发展战略。(2010年国考)
技巧2:讲究逻辑
例:第一,公共政策应维护好各阶层的利益,避免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第二,政府应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及时化解突发公共事件。
第三,应加强社会保障机制建设,从长远角度保障社会和谐。(2006年国考)
常用对策
第一,树立正确的政策导向。把好土地、信贷两道关卡,严格执行技术、环保、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同时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的新上项目。
第二,完善鼓励和保护创新的法律体系。将鼓励和保护创新列入重要立法原则之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健全的法律体系激励、规范、协调、保护创新创业行为。
第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形成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特别是要把自主创新的战略重点放在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重大问题上,重点支持事关国际民生、国家安全和长远利益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
“原因+方式+作用”的自由组合例:强化存量土地盘活,实现集约用地。存量土地有很大的再利用和再调整的发展潜力。要通过对存量土地的再调整,例如对旧城旧村、老工业区和老企业的改造,在已有土地上腾出新的用地空间,在不占或少占耕地,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存量土地的再利用和再调整,有利于缓建城镇化推进中的“地荒”现象,缓减建设用地需求的增加和农民耕地被占用之间的矛盾,实现城镇化顺利推进和农民耕地得到保护的双赢局面。(2007年国考)
原因+方式
例:加强土地可持续利用,提高耕地质量。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土地的退化进程,也决定着土地利用的持续性。在农业生产中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不以实现短期的利益为目的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依靠科学投入提高耕地质量,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改变土壤径流,减少
水土流失,提高土地肥力,增加土地产出量。要建立既能保持土地增产,又不破坏水土资源环境的土地利用管理方法,实现土地的可持续性利用。(2007年国考)
原因+作用
例:从长远保障,将海洋开发与保护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海洋创造了近3万亿元的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把海洋开发与保护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有利于从全国的大格局上来审视海洋的巨大作用,有利于整合利用各地海洋资源,突破重复建设严重、资源浪费严重的“诸侯经济”,实现集中集约用海,建立资源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以实现海洋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战略目标。(2010年国考)
四、结尾
结构:事件+意义
结构1:事件+只有才
例:海洋的开发与保护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真正做到海洋开发和保护的并重和双赢,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2010年国考)
结构2:事件+意义
例:在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矛盾多发期,关心和保护农民工,进一步解决好农民工在劳动工资、就业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对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构3:事件+政府
例: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通过多种方式来维护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避免社会各阶层的矛盾激化升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保障。
第三篇:申论八讲
申论八讲
2010年申论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之
四、申论介绍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引者注:除此以外,基本都是抽象的、没有什么可以“嗅”的。基本等于没说。)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第一讲 申论命题的变化趋势、规律及应试对策
申论作为公务员考试的重要科目,近两年来的命题有了变化的趋势。这些变化,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申论的考试内容、形式,对于多角度、多侧面地考察应试者的综合素质,为国家选拔合格的管理型人才,显得非常必要。而分析申论命题的变化趋势,掌握其中的规律,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于考生同样显得十分必要。
申论命题招式
命题招式一
高度概括材料主旨命题模式 命题招式二 角色和情景模拟命题模式
命题招式三 建设性开放命题模式
命题招式四 三段式或者四段式命题模式
命题招式五 “有效性分析”模式
命题招式六命题或半命题的开放性作文模式
申论题以往多是三题,近年有两题、四题、五题的。对策是核心,考概括能力。分宏观对策和微观对策。宏观对策:多是从大局、从大的方面去考虑的。所以往往是关键性的,要害性的、实质性的,或者主要是治本的。微观对策大多是细化的、小角度的、具体性的,是对材料有较明确的针对性的对策,多属于治标的。申论考试不是学历考试,不全面考知识的全面性,而着重考分析和归纳能力。申论作答要求的层级化和区分度加强
从2007年开始,“国考申论”在作答时,为“地方职位”和“中央职位”分设了同一类的不同考题,两类考生各答一题。这样按不同的职位类型分设考题的层级化命题方式,显然比不加区分同作一题的笼统命题方式能更好地考察应试者与报考职位相适应的素质、能力,更有利于提高申论考试的科学性和对不同水平考生的区分度。因为“中央职位” 和“地方职位”对考生能力素质的要求是有差异的,职位的竞争难度也大不相同。以2008年为例:全国共有64万人报考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其中20万人报考只有2000个左右的“中央职位”,录取率为1/1000;而40多万人报考11000多个“地方职位”,录取率为1/36左右。二者的竞争难度相差何啻霄壤。如此悬殊的录取比例同考没有任何区别的试卷是不利于选拔出最优秀人才的。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07国考申论”开始尝试分设考题,但仅仅一个题不同,区分度太小,不能很好地显示出两类职位的差别。所以“08国考申论”加大了分类设题的数量,由2007年的一题扩大为两题,分值达65分,占总分的2/3左右,作答难度的区分度也有所加强。
2009年大纲“申论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2010年新大纲对两类试卷的考查侧重点进行了界定: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考查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市(地)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考查考生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两类存在较大的共通性,存在的区别是前者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提出问题的能力,而后者侧重考查考生贯彻执行方面的能力。两者的共通之中有不同,体现在对阅读理解能力的测查,前者侧重全面把握,准确理解含义并提炼观点,揭示本质问题的能力。后者更加侧重理解主要内容,把握关系,作出解释的能力。
二、试卷结构
通过几年的发展,申论试卷的结构已经很稳定了。考试时间始终为15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分为三个部分:
1.注意事项:解释申论、考试时限、考试要求、答题时间方面的参考建议等。
2.给定材料:几年的发展,现在的国考材料字数已经稳定在5000—8000字之间。一般为分段材料,每段材料一般为几百字,材料的内容包括新闻报道、事例案例、说明性文字、数据、材料、采访记录、纲领性文件等,材料的排列大都没有规律性、顺序性、逻辑性,显得杂乱无章。
3.申论要求:答题内容、要求、字数等。
申论的作答要求从内容上来说,是稳定不变的三种基本题型:
(1)概括整篇或某段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或主要内容。一般为150—300字。
(2)针对某一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有些题目会让考生先进行原因分析)。一般为300—450字。(3)就某一主题(给定或自拟题目)发展自己的见解。一般为1000—1200字。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这三个题型存在严格的程序性特征,是个层层深入的过程,也就是说,必须按顺序作答,不能颠倒、不能跳跃。
从形式上来说,前面两个题型相对简单,就是便笺式和提纲式的简要文体,而第三个篇幅较长的题型除了议论文之外,有时还会采用其他一些文体,如:讲话稿、通知、报告、请示等。
2010年申论考试大纲的变化很大,说明国考在不断的成熟。从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计划中,要求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职位占多数的情况来看,突出测查考生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材料内容
这大概也是考生最为关注的一部分。因为申论的题型和作答要求基本稳定,随着这两年考生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考试规律的逐步暴露,在把握材料的基础上,作答已经形成模式化的方法。——而千变万化的就是申论的背景材料。
申论的背景材料,选择的都是社会公共事件,其具备五个明显的特征: 1.普遍性:是普遍性的、具备相当影响力的大问题。2.矛盾性:引起了国家的重视,需要国家发挥职能去解决。3.价值性:对于国家的发展具备明显的现实意义。
4.内部性:都是国家内部管理事务。不涉及根本制度、不涉及军事、外交,不涉及敏感话题(这个考生须自行理解)。5.时效性:一般在距离考试半年之内,该问题有突出事件发生。
目前的申论材料趋于综合化,通常一份申论材料涉及多个方面的社会问题或者社会现象。申论材料不局限于考察某一地区或者某一时间段的问题,更多地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同类问题,甚至与国外的同类问题进行对比;不仅关注政府、百姓,而且提取多方意见以及多方的说法。申论材料难度的增加,主要从测查考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
四、申论的实质
许多同学对申论存在严重的误区,有的认为申论是单纯的写作考试,有的认为申论是靠政治理论水平,有的认为申论是考公文写作,有的认为申论是考察某方面的专业水平„„正是这些误区的存在,使得历年的大部分考生都背离了正确的备考方向,建立了错误的思路,采用了错误的方法,结果历年的国考申论平均分数都很低,40分左右。
实际上申论测查的内容是致力于成为国家公务员的考生的职业能力,是一种典型的“能力”考试。实际上它是模拟行政机关的日常工作,看你能否在这种模拟行政行为中体现出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看你能否以明确的自我身份 认定(国家工作人员),以书面文字的形式传达你明确的意图,给你明确的受众(领导、同事或行政对象)。
没有对申论本质的正确认识,再好的方法、再多的练习,反而会适得其反南辕北辙。所以,同学们应对申论的实质有最精确的把握,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五、备考方法
结合以上对2010申论的分析、解读,给考生朋友指明备考的内容、方向。1.选择权威的辅导机构,系统学习申论的实质和写作方法。2.关注社会问题:
(1)熟悉近一年来可能成为申论热点的各种背景材料,多看政府网站和权威网站(如新华网、人民网),阅读官方和权威媒体对这类事件发展的评论(尤其是领导的讲话稿!),学习它们的观点、评论语言和解决策略,从中建立语感、掌握词汇及表达方式,形成针对问题提对策的能力。
(2)有选择性地看新闻、读报纸: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党报。3.了解政府机关工作特点,深入把握国家公务员的身份特点。
(1)政策执行者。国家工作人员不等于领导。对于刚刚毕业要到机关工作的人员来说,他仅仅是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的办事人员。他手中并没有权力,他的任务就是执行领导和上级的命令。而且在执行命令的过程中必须去掉个人的主观看法,按照命令的要求去执行,任何的情绪性的做法和主观修改上级的命令的行为都将受到惩罚。从某种意义上说,初级国家工作人员就是工具,是会思想的工具。
(2)政策调研者。作为一个国家工作人员,他的一项日常工作之一就是政策调研。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了解情况,收集数据,观察事物发展的趋势,回来后写成调研报告,上交给有关领导。在这个调研报告里面,有数据罗列,有不同的人的反映,有趋势的分析,还有政策建议。政策调研是一个初级国家工作人员的基本功。目前,在部分地方国家工作人员申论考试中,就已经出现政策调研的试题了。
(3)政策建议者。初级国家工作人员没有权力制定政策,也没有权力修改政策,只有对政策的执行和修改的建议权。在充分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上级提出政策的执行和修改建议。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正式公布新的政策之前,国家工作人员还必须严格地执行原有政策,不得有不负责任行为。
4.掌握相关文体的写作格式、写作方法。
5.学习相关中央文件,从文件中发现申论出题点,学习文件中的对策、语言。6.每天一篇真题练习(近两年的国考、地考真题均可)。
以上就是对2010年国考的分析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给予了广大考生一定的指导、建议。
在大纲解读环节,钟君老师就申论大纲出现的新变化及应对策略做了详细指导,他将此次申论解读的名称定为“申论考试变革之中的致胜之道”,就新旧大纲比较、新大纲内部两类考试的比较以及如何应对大纲新变化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2009年10月13日15时30分,“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0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及大纲解读新闻发布会”于华图教育集团总部隆重举行。钟老师指出,较之以往申论大纲,新大纲更细化、更有效、更客观,体现了不同岗位的区别性,彰显了各谋其位、人尽其能的宗旨,为广大考生备考明确的方向。同时,钟老师还就新大纲中两类考试的复习侧重点进行了详细解读,他分析,综合管理类考试主要考察综合分析能力,即具备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出策略方案的能力;行政执法类考试主要考察贯彻执行能力,即体现措施的可操作性。在应对这两类考试策略上,钟老师将其归结为“准确定位,明确方向、勤而行之、高效备考”,强调考生根据所报考试类型进行创新性、多角度思维的锻炼。
一、近年来申论命题形式的变化趋势
从多年来国家、地方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看,可以发现近年来申论命题显示出两个重要的变化:(一)命题模式的多样化
在2000年至2002年的三年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往往按照“三段模式”来进行命题,即人们常说的“概括”、“对策”、“议论”三大部分。然而,这种“三段模式”不久就被打破了。从2003年起,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及一些省市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都先后出现试图打破“三段模式”的倾向。即:由命题的“三段模式”变为“两段模式”或“四段模式”,呈现出命题模式多样化的特点。
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只有两个部分:“对策部分”,明确规定的题目为《关于减少事故保证安全的建议》;“议论部分”,不写议论文,而要求写成“讲话稿”。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也只有两个部分:第一,要求“认真阅读给定资料,概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二,要求以“市交通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身份”,写一份“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在西部,2003年广西地方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 题也展现出改革变化的风采——试题只有两个部分:第一,要求“用200字左右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并列举各种现状”;第二,要求自拟标题,“针对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并加以论证”。在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东部,地方公务员考试的改革变化之风也自然相当强劲。2004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在给定资料之后要求考生写四篇作文:第一篇,用150字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第二篇,要求写400字,题目是《别摁下了葫芦起了瓢》;第三篇,以政府官员的身份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要求写500字;第四篇,以1500字的篇幅对有关对策进行论述。
(二)文体类型的多元化
过去的“三段模式”,主要是要求写成议论文体。而现在,要求写成的文体已多种多样。比如,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其对策部分要求写成一份“建议”。这种“建议”,实际上就相当于“意见”这一公文文种;在议论部分,它要求写成“讲话稿”,这又是另一种应用文体。又如,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第一部分要求概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这实际上就是将给定资料“改写”成说明文;第二部分,要求以“市交通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身份”写一份“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这又是要求以公文的形式来进行写作。申论试题中文体类型的多元化,表明申论试题已不再局限于议论文一种文体,而是越来越倾向于应用写作能力的考察。一个公务员所应具备的写作能力,不是一般议论文的写作能力,更不是文学创作的能力,而主要是应用写作的能力。因此,在申论试题中突出考察应用写作的能力,更能贴近公务员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
二、近年来申论命题变化的规律
2003年以后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公务员考试的试题,虽然在命题的模式、所要求的文体方面都有很明显的变化,但是,这些还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能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掌握规律,完全可以适应这些新的变化。
(一)关于命题模式变化的规律
由申论命题的“三段模式”变为“两段模式”或“四段模式”,似乎令人扑朔迷离,其实这仅仅是表面的变化,在本质上并没有变化。
“三段模式”应是申论命题的基本形式。申论考试,与高考作文考试大为不同。高考作文,除直接命题之外,最多是给出一二百字的阅读材料,由考生阅读材料之后抒写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而申论考试所提供的给定资料,就不仅仅是一二百字的阅读材料了。它的给定资料长达三千字左右,头绪众多,事件纷繁,时空跨度大,给考生展现了一幅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画面。申论考试要求考生所写的文章,不是那些抒发个人情怀的文学作品,也不是那些谈论个人认识和体会的文章,而是针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有关社会问题谈论治国之道、安邦之策!在这些给定资料之后,“三段模式”的命题,一般是按照“概括部分”、“对策部分”、“论述部分”三个步骤提出申论要求的。通过申论考试,可以测试出考生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石三鸟!“两段模式”或“四段模式”,则不过是“三段模式”的翻版。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属于“两段模式”,虽然只有“对策部分”和“论述部分”,但是,对给定资料的分析概括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没有对给定资料进行准确的分析概括,就不可能有效地提出对策,也不可能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深入论证。2003年广西地方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只有“概括部分”和“论述部分”,也属于“两段模式”,但是,它同样需要考生针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否则,“论述部分”无从谈起。可见,所谓“两段模式”,不过是在“三段模式”的基础上或隐含“概括部分”,或隐含“对策部分”而已。而“四段模式”,则少不了“概括部分”、“对策部分”和“论述部分”,只不过在此基础 上又增加了文种的考察而已。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申论命题模式无论如何变化,都离不开对考生进行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考察。“概括部分”、“对策部分”和“论述部分”是互为关联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概括”是提出“对策”的基础,“对策”是进行“论述”的依据,“论述”则是正确地进行“概括”和提出“对策”的必然结果。
(二)关于文体类型变化的规律
曹丕说得好:“夫文本同而末异”。据此考察申论命题所涉及的文体,便可抓住其中的规律。可以这么说,即使是议论文或是“建议”、“讲话稿”、“报告”以及其他文体,也都离不开反映情况、提出建议、进行论述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文体类型不同,写作过程中对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就不能平均使用笔墨,需要有主有次,有轻有重。
关于“建议”。“建议”性的文体,严格说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中“意见”这一文种。在申论试题中,要求写一 篇“建议”性的文体,这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它只是名称的变化,没有内容上的变化。因为,“建议”就是“对策”,“对策”也就是“意见”。在“建议”中,同样需要针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把有关“对策”拿出来。而要拿出“建议”、“意见”,又免不了要反映情况、进行议论。不过,这种“建议”、“意见”,并不需要像议论文那样展开深入的论证。
关于“报告”。“报告”属于法定的公文文种。行政公文“报告”的主要用途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在申论试题中以“报告”的形式写作,就需要认真分析概括给定资料以便“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同时要谈到一些相关的认识,当然也需要议论。
关于“讲话稿”。“讲话稿”虽不是公文,但与公文一样同属于应用文体。与“讲话稿”相近的文体,就是“演讲稿”。不过,“演讲稿”并不在乎说话人的身份,领导人物可以“演讲”,一般人物也可“演讲”。“讲话稿”、“演讲稿”都是为了进行宣传和鼓动的,都需要进行议论,发表意见和主张,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讲话稿”、“演讲稿”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议论文。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讲话稿”、“演讲稿”的受体是听众,需要特别注意现场气氛,注意讲话人与听众的感情交流、互动,而一般的议论文的受体是读者,就不必突出现场的气氛和感情的交流、互动。
关于其他相关文体。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试题,第一部分要求概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这就是“改写”,把原来散乱无章的“给定资料”整理成一篇文章。所“改写”成的文章,不是说明文,便是调查报告,也都属于应用文体。
一般来说,“改写”有四种不同的方式和要求:①改写文体形式。即把某一种文体改成另一种文体,如把诗歌改成记叙文或散文,把新闻材料改写成说明文或调查报告等。②改变作品的人称。即把原作的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或把第三人称变为第一人称等。③改变作品的主人公。④改变作品的情节顺序,如将顺叙变为倒叙,将倒叙变为顺叙等。
在以上四种“改写”中,只有第一种改写适合于申论考试。因为,申论考试,需要考生申述治国之道,需要的是经国济世的文章,而不是什么抒发个人情怀的文学作品。申论中的“给定资料”,一般是各种新闻材料(或曰调查材料)的无序组合,要求对它加以整理,写成说明文或调查报告,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要把“给定资料”改写成说明文或调查报告,也同样需要进行分析概括,也需要在反映情况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和主张。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申论试题中不管所写的文体是议论文还是其他文体,其实也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它们都需要分析概括,都需要提出对策,都需要进行议论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只不过是文体不同,在内容方面有不同的侧重罢了。
三、适应当前申论命题变化的对策
要适应当前申论命题的变化,考生必须注意打好基本功。这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掌握辩证思维方法,提高分析概括能力
分析概括能力是应对申论考试所必需的第一项基本功。不管申论命题是“三段模式”还是“两段模式”或“四段模式”,这种分析概括能力都是必须具备的。从历年试卷分析,分析概括能力的强弱对于申论考试的成败关系重大。分析概括不准确,所提出的对策必然产生偏颇甚至失误,致使后面的论述也将成为空谈或“乱谈”。而要提高分析概括能力,就必须掌握辩证思维的方法。辩证思维,或曰逻辑思维,是我们分析一切事物的科学思维方法。要正确地分析概括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离不开辩证思维的方法。申论的给定资料,往往是一系列材料杂乱的无序的组合:其中有主要材料,也有次要材料;有与主要问题关系密切的材料,也有关系不大甚至是无关的材料;有性质相同的若干个材料,也有性质并不相同的其他材料。如若 掌握辩证思维的方法,就能够准确地合并归类,就能够区分主次,从而有取有舍,最终能够准确地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二)重视应用写作,熟悉和掌握应用写作的知识与技巧
从历年申论的考卷分析,考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往往比较差,这就暴露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重理轻文”、“重文学轻应用”的弊端。不少人认为,文学写作能力强,应用写作就不在话下。这是相当错误的观念。学理工的不重视人文知识,学文学的不重视应用写作,是导致考生应用写作水平低下的两个重要原因。进行应用写作,需要人文知识的积累,更需要掌握应用写作的知识和技巧。
应用写作有着文学写作不可替代的特点和规律。从古到今无数事例证明,擅长小说诗歌写作的,不一定能够胜任应用写作。应用写作在文种的选用、材料的取舍、格式的限定、语言的运用等方面,与文学写作大相径庭。若以文学创作的手法来进行应用写作,所写出来的应用文,将可能会非驴非马,贻误工作。仅以公文标题为例,它的写法与一般议论文乃至文学作品的标题就很不一样。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公文标题必须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完整的公文标题,一般是由发文机关、主要内容(事由)、文种三个部分组成的。而议论文和文学作品的标题就不受这些限制,它们追求的是灵活、变化,因而标题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果按照议论文和文学作品的写法来拟制公文的标题,那就不符合要求。一个人的应用写作能力如何,仅从公文标题的拟制中便可看出端倪。因此,不重视应用写作,不熟悉和掌握应用写作的知识和技巧,那就很难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第二讲《申论》考试中扣分因素分析
《申论》考试中扣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根据对2000年开考《申论》以来阅卷情况的分析,发现扣分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题粗心大意
《申论》考试题型变化不大,但答题要求每年都有所变化。这就需要考生会审题,搞清楚试题的各种要求,以免出差错。在进入考场之后,考生因心理压力大,加之紧张,有时会因理解上的一字之差而使答题谬之千里,导致出现“跑题”、“误题”和“错题”等现象发生。在保持心态平和的前提下,在答题之前,对试卷给定的题目进行认真、周密、详细的审读,真正弄清楚每一题目的内涵和各题的答题要求。
首先审读试题的第一项要求,搞明白是“概述”主要“观点”,还是“概括”主要“问题”。“概述”与“概括”是有较大差别的。其次,真正把握住是要求提出“建议”,还是提出“对策”
;是要求写“讲话稿”,还是撰写“情况报告”。也就是说,用哪一文种来答第二题,头脑中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文种”概念。另外,对“虚拟身份”也要看清楚,明确是“政府职能办事人员”,还是“职能部门负责人”;是“调查组”,还是“调查组成员”,否则,身份不明确,答题扣分就是必然的了。
2007年《申论》试题中根据所报的岗位而设置了选择题。如第三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第四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可在阅卷中,发现不少考生,有的对两题都作了回答,有的应答第三题而实际上答了第四题。出现这些问题,均是审题时粗心大意造成的。例如下面这份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一、二题的答卷:
1.关于概括题
PPA话题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点”,各国对PPA的反映虽然不一样,但涉及的核心问题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对人的生命关怀的态度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医疗部门,或者包括医疗工作者,对人的生命的责任感问题。为什么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把PPA列为禁药,而日本暂不采取类似“停止”、“禁止”的政策呢?其中的最大区别是对人的生命是否关怀、是否负责的大问题。
试题要求是“有条理地概括这些材料的主要内容”,而考生是概括主要问题,可见考生根本没有审清题意。这一题的分值是20分,而考生所答并非试题所问,属于跑题,扣分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2.关于对策题
(1)立即通知全国各地医院和药品经销公司,禁止销售含PPA的药品制剂。
(2)通知各新闻媒体,如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公布含PPA药品的名称,防止大众仍误服含有PPA的药物。
(3)要求各地药品经销公司,对含有PPA药物购买者全额退款。
(4)通知有关机构加紧研制不含PPA的新感冒药品,以满足市场上的需求。(5)要求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督和检测工作。
试题要求是“假定你是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请你就PPA**所引发的问题提出善后处理意见。”而考生所列五条,不是以“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提意见,似乎是以执法部门对此事作处理决定。如“立即通知”、“通知”、“要求”等用语,均不是“工作人员”提“意见”的用语。答此题时,不仅弄错虚拟身份,而且文种也弄错了。
3.关于论述题
《申论》最后一题要求写文章,这文章实际上是议论文,也是《申论》试题中分值最大的一道题。试卷对该题提出了明确而又具体的答题要求,可有的考生就是粗心大意,没有详细审题,更没有真正领会答题要求。如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第六题,在答题“要求”第2点中,明确提出“对在‘人与自然’问题上的某种错误倾向,应恰当阐述,给予澄清”。在阅卷中,发现不少考生根本忽视了这一要求。也许考生根本不知晓“人与自然”问题上有何种错误倾向,因而有意回避;也许因考试紧张而漏掉了这一答题要求。而这一点正是该题的重点,失分就成为必然的了。
二、混淆主次
在《申论》考试中,无论是阅读概括题、对策题,还是论述题,都有一个主次问题。这不仅是因为《申论》给定的材料较丰富,而且设定的“问题”绝不是一个两个。如淮河流域触目惊心的污染问题,有地方干部弄虚作假的问题,有百姓身体健康问题,有为民请命、仗义执言得不到支持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中,有主有次,有的考生在答题中,把干部弄虚作假当成主要问题,这就混淆了主次,因为主要问题是治污。抓住了“治污”就抓住了核心。如果围绕谁来组织治污,怎样制定治污方案,如何有效执行治污方案,谁来监督治污等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治污方案和开展论述,就符合《申论》评分参考标准了。
我们还以淮河流域治污问题为例,一位考生在答第二题时,是这样设计方案的: 1.成立淮河流域治污领导小组。
2.深入调查,摸清淮河流域全部的污染源和因污染患病的人员数量。3.制定淮河流域治污整改方案,落实责任人。4.对淮河流域两岸的干部作风进行调查。
5.发动群众揭发干部弄虚作假的问题,按揭发问题的实际情况给予物质奖励。6.对因受污染的群众,给予恢复健康的物质补助。
7.及时在新闻媒体上公布治污、治病整改的情况,对违法、违规、违纪的有关单位和主要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公之于众。
8.组织淮河流域各省、市人大代表,不定期检查,听取当地人民群众的意见,监督整改方案的实施。
客观地讲,这份答卷考虑较为全面、细致,所提方案不仅具有针对性,而且具有可行性。既从组织上,又从人大监督上等方面做了全局上的设计,具有大局观念,具有以人为本的理念。但是,这位考生犯了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把干部作风问题,群众补偿的问题等等一应俱全地组合列入进来,这实际上冲淡了主要问题,分散了得分点,重点不突出,难以得高分,是得不偿失的。
三、脱离给定材料,想当然地答题
对《申论》试题作答,一定要依据《申论》给定的材料,即便稍有游离,也可能偏题或跑题。近几年在评阅《申论》试卷中,发现脱离给定材料而想当然答题的亦不少,这也是影响得分的主要因素之一。
以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的第三题中的第(2)题为例,“根据‘给定材料5’,试分别解释‘存量土地’和‘地荒’的含义。(15分)”应该说,这是一道解释题。题目看似较简单,可考生却失分较多,分析其原因,发现不少考生是想当然地答题,没有认真、细致地阅读《申论》所给定的材料。可以说,有的考生是望文生义式的答题。在解释“存量土地”的含义时,有的考生答为:“存量土地是城市为有计划地发展和建设的需要,通过规划预备出来的土地。”在解释“地荒”的含义时,有的认为“是开发商办齐土地使用所有手续后而没有动工建设的闲置未用的荒芜土地。”这两种答题都存在明显的问题。只要认真阅读《申论》所给定的材料,就会很明显得出结论,这样答题的考生根本没有理解给定材料的意思。因为在给定的材料中,对“存量土地”和“地荒”的含义都有明确的说明。
这暴露了哪些问题呢?一是这类考生存在阅读理解能力方面的问题。二是没有把给定材料作为答题的重要依据。可以说,只要认真、细致阅读《申论》给定的材料,就会发现,即便是没有见过“存量土地”这个词的考生,也可以从给定的材料中明确地找到答案。如在“给定材料6”的第5自然段中:“大量的土地闲置,主要是因为一些地方 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大面积占用土地。同时土地管理措施不力,为一些地方变相非法批地,盲目征用或出让土地带来了可乘之机。当然,城乡规划之中的粗放用地也‘消耗了’大量建设用地指标。”如果是有所准备的考生,无论是参加各种《申论》考试辅导班,还是购买相关《申论》考试教材自学,在答题时,就会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如解释“存量土地”的含义,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思考,一是“存量土地”有哪些特征?二是“存量土地”指的是城市用地还是农村耕地?三是产生“存量土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带着这三个问题阅读、分析给定的材料,就知道“存量土地”的含义:“存量土地是指由于地方政府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土地管理措施不力或不当等原因,不合理占用未被充分利用或完全闲置的城市建设用地。”关于“地荒”的含义,从“存量土地”的解释中,可知存量土地过多是出现“地荒”的主要原因,其实,“地荒”是开发商们为扩大“存量土地”而对外声称土地存量缺乏或不足的一种宣传。我们从大量的答题中,发现很多考生既没有详细、认真阅读《申论》所给定的材料,又没有分析“存量土地”与“地荒”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而这恰恰是《申论》考试中考查考生的重点之一。
四、论证乏力
国家录用公务员开考《申论》以来,试题的设置无论是三道题、四道题,还是五道题,都少不了议论文的写作。在分析《申论》答卷的最后一题时,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论证乏力。从总体上来说,主要论点、主要观点、主要问题,一般考生能抓住,但为什么难以获高分呢?往往是述多论少,或是有论述,但论证乏力,要么空泛,要么大量引用给定的材料,要么把时下常用的一些大话、套话堆积,这些均是此题扣分的主要原因。例如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中的第6题(综合管理类):“以‘人与自然’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2.对在‘人与自然’问题上的某种错误倾向,应恰当阐述,给予澄清。3.总字数1000—1200字。”其实,该题已提示得相当明确,一是阐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辩证关系;二是点明了重点,也就是说要求重点阐述在“人与自然”问题上的某种错误倾向,给予澄清。可有的考生在审题时粗心大意,没有突出重点,论证也仅仅是泛泛而谈,既没有涉及到“错误倾向”,更谈不上“给予澄清”。下面列举两位考生的答卷,只要比较分析一下,便明白论证乏力原因之所在:
A卷: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类逐渐认识了自然,发现自然中原来蕴藏着如此丰富的宝藏,于是,人类开始学会利用自然为自己服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不再满足于对自然的简单利用,在利益和占有欲的强烈刺激下,妄图征服自然,于是,人类凭借科学技术这个强大的武器,对自然进行掠夺式的开发,疯狂地攫取自然资源的宝藏,使自然的身躯千疮百孔。人与自然的关系急速恶化,二者的矛盾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人类的贪得无厌终于激怒了自然,因此它向人类进行了大规模的报复:大规模的沙尘暴袭击人类,巨大的泥石流冲毁了人类的家园,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使许多人无家可归,还有许多不可再生资源面临着绝种的危险„„一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无数次地袭击人类,人类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于是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想办法努力挽救自己的过失,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道路。
听完这个故事,很多人会有跟我一样的疑问:人究竟应该怎样跟自然相处,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在现阶段的我国,处在发展中国家的行列,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经济落后的现状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的矛盾严重存在,种种矛盾使我们不得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经济建设当然离不开资源的开发,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把握好这个度呢? 首先,我觉得在现阶段我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走出两个误区: 误区一: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不是说自然资源就不能开发。
在上述内容中我已强调,在现阶段,我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前提不能变,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发展经济开发资源会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就不去开发,采取逃避的态度,这是不现实的,也很难使社会进步。而且有些自然资源并不因为不开发就会永久存在,而有些自然灾害也不会因为人类的不开发就不发生,因此,那种因为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因为涉及到自然资源的破坏就坚决反对的做法是不对的,是极端的,我们应该权衡一下利弊,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原则下,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
误区二:认为既然把发展经济作为前提,就应该以这个为基本标尺,只要是能发展经济的就可以去实施,对于自然资源的破坏可以忽略不计。
这是人类认识的另一个极端,如此做法便会让历史重演。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统治异民族一样——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脑都属于自然界„„我们不要过分陶醉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为了我们的长远发展,也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绝不是明智的做法。而且这种不计后果的开发会反过来阻碍经济的发展。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早就提出过这样的号召: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可持续发展,权威是这样定义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定义也可以看出,我们绝不能走以上两个极端和误区,而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我是这样理解的:坚持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要坚持防、治相结合,即开发前要作好周密的自然环境的调查,对于开发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必要性作充分的论证,周全地预测开发有可能带来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开发时,要坚持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破坏自然,精确地计算开发资源的度量;开发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要采取补救措施,尽量使自然资源环境的破坏减小到最低程度。
B卷:
首先,必须真正把人类与自然看作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要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改造自然界同时,更要尊重自然规律。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有机体,当自然在满足人类的需求的同时,其肌体也在超负荷地付出,损伤了大自然内在的平衡,由此,出现了自然生态危机。所以人类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倡导人类的生活方式以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为基础。其次,政府部门应加强法制建设和教育宣传,以法律手段保护环境和资源,使得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观念深入人心。要鼓励人们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进行绿色消费。人类价值的实现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它必然要求人们节俭和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如果人类社会确立了节俭生活和绿色消费的道德新风尚,那么人类就会在生产中自觉节约资源以及对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使经济生产活动和生态平衡协调起来。
再者,必须正确地对待科学技术的作用,努力防止和消除科学技术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技术是人类实践活动产物,为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巨大推动作用,但决不能被用来满足人类私欲或眼前利益,而成为人类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威胁。
此外,还要确立人对自然合理利用和保护的生态道德责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社会应最终建立适合现实社会发展的生态伦理道德。生态道德责任体现在人类在利用自然万物时不仅用人类的恻隐之心去关爱动物和植物,而且对待动物和植物有一种仁爱宽厚之心。生态道德责任还要求人们在人类利益和生物生存之间的矛盾冲突中作出合理的选择,要求人类要公正而有差别地对待所有的生命。
总之,人类不仅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更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因此,人类在改造世界实践过程中,不仅要着眼于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生态保护,不仅要考虑到眼前价值,更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如何索取自然,更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从A卷中可知,该考生不仅较好地阐述了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既提出了在控制人口、提高国民素质、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的设想,又论证了开发前、开发时、开发后的科学方案。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该考生按照答题要求,对“人与自然”问题上的两种错误倾向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阐述,澄清了当前在人与自然关系处理上的两个误区。这也就是此答卷的一个亮点,而B卷内容较空,说了一些似曾相见的套话,对“人与自然”问题上的某些错误倾向几乎没有笔墨,更谈不上去澄清“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上的偏见,因而显得内容单薄、重点不突出、论证乏力。
五、语言贫乏
从2000年开始《申论》考试以来,在答题要求上,对语言文字的表述,几乎都有明确的要求。2008年要求“语言生动”,2007年要求“语言流畅”,2006年要求“语言流畅”,2005年要求“语言流畅”,2004年要求“语言通畅”,2003年要求“语言通畅”,2001年要求“语言流畅”,2000年要求“有说服力”。由此可知,《申论》考试很重视对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考察。客观地讲,《申论》除写文章这一题外,其语言表述能达到准确、简洁、扼要就行了。而写文章这一题,应力争做到“生动”、“流畅”、“通畅”,在论证时力求具有“说服力”。应当说,这一题基本上是以议论为主,而议论就是讲道理、论是非。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所指出的“理形于言,叙理成论”,就是用语言把道理表达出来,便成为议论的意思。议论是作者用来直接阐述观点、表明态度、明辨是非的一种表达方法,精当、生动的议论,往往是作者丰富学识和智慧的闪光,具有说明、说服的力量。如有一考生在2008年中央、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第4题中,有这样一段论述: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类不再满足于对自然的简单利用,在利益和占有欲的强烈刺激下,妄图征服自然,于是,人类凭借科学技术这个强大的武器,对自然进行掠夺式的开发,疯狂地攫取自然资源的宝藏,使自然的身体千疮百孔。人与自然的关系急速恶化,二者的矛盾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人类的贪得无厌终于激怒了自然,因此它向人类进行了大规模的报复:大规模的沙尘暴一次次袭击人类,巨大的泥石流一而再、再而三冲毁人类的美好家园,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使许多人无家可归,还有许多不可再生资源面临绝种的危险„„人类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段论述的重心是人对自然的掠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语言较生动流畅。如“妄图征服”、“掠夺式开发”、“疯狂攫取”、“急速恶化”、“千疮百孔”等词的运用,把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既简明扼要又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来了。更值得肯定的是,该考生把大自然人性化,用“激怒”、“报复”、“袭击”等动词,形象、生动又准确、清楚地阐述了大自然对人类无情掠夺的报复,这种运用动词以形传神的写作,不仅呈现出语言的生动性,而且有助于加强对中心问题阐述的深刻性。
更为重要的是,这样既形象又生动的语言,必然会引起阅卷老师的重视,激起兴趣和获得青睐,加分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押题是申论考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实际上,押题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申论考试每年考查的都是一个或者几个社会热点,平时如果做好准备,考试的时候会轻松很多,写起文章来也会言之有物。但是押题本质上是一种投机行为,很多考生把重心全放在押题上面,而忽略了平时的常规复习,这样如果押题失败,反而得不偿失。而事实上,申论考试虽然考察的是社会热点,但是考察的角度都很新鲜、独特,想完全猜中也是很困难的。到底如何看待押题这种现象,押题是不是有益,我们应该从下面几个角度来看。
首先,不能用赌徒的心理去“押宝”似地复习,有些考生按照自己的猜测,准备几个自己觉得可能性最大的题目,然后背几篇文章,寄希望于申论考察的刚好是自己准备好的。这种侥幸心理十分不可取,往往是会得不偿失的。一来,自己准备的几篇文章可能根本就文不对题,考察的说不定完全不是这几篇文章的范围。二来,就算准备的文章和考试内容能对应的起来,可是申论得考试要求是具体的,是从材料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不是简单照搬两篇文章就可以的。
其次,押题也并非完全不可取。要明白的一点就是:押题不会完全猜中,但是考察的范围完全可以准备到。押题其实也是一种复习方法,只不过是带有倾向性地重点复习某个内容。考生经过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对申论做出预测性判断,其实也是有道理的。我们可以把押题
做为一种学习方法,而不是投机性行为,通过押题来检验自己对考试的熟悉程度和了解程度。申论备考中的“押题”,要讲究“押题”技巧。“押题”应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总体来说,押题要注意下面的方法:
第一,押题的范围要广。申论考察的无非是政治、经济、社会民生、文化、管理等领域的社会热点问题,可能是
第三讲 辩证地看待申论的押题问题 某个时间段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就是考点,当然也有可能是几个社会问题的综合。事实上申论经常把几个社会热点问题放在一起考察,例如交通安全这个考点,可以考察公民思想道德、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政府职能等方面。一个社会问题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押题也要注意这些,不能只看到一个单独的问题,眼光要开阔。这样,无论考试中的内容是关于哪个领域的东西,都会心中有数,就不会一下子乱了阵脚。
第二,押题要多思考。把历年的申论总结来看,都是常见的几个范围,但是内容会如何考察、重点会放在哪里,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考生押题也要提高技术含量,拿到文章多多思考,就算是背诵范文,也要重视对文章构成的分析和理解,分析哪些内容是别的文章也可以借鉴的,哪些内容是只适合这一篇文章的。
第三,押题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很多考生都在押题,押的范围也都差不多。如何在众多相同题材的文章中突出重围,关键就是要突出自己的特点,在同样的答案中加入自己的思考。押题除了范围要广,深度也要挖掘,能够抓住事情的本质才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法。否则押题就是一种泛泛的行为,起不到什么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申论还是要认真准备的,押题也只是一种学习方法,是一种备考策略。各位考生在复习准备中注意培养自己的能力、补充自己的知识、增强对考试本身的研究,全面准备,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辩证看待申论考前的“押题”现象
押题是申论考试前普遍存在的现象。实际上,押题也是可以理解的。“押题”是所有的辅导站点、网络辅导站以及我们在高校重视“公务员考试知识”课程的教师都可能发生的行为,考生也会对“押题”问题感兴趣而议论纷纷。有议论,有猜测,有争论,有探讨,恰恰是好事。有些探讨申论写作的文章善意地提出希望考生考前不要押题、猜题。笔者认为,过多地、盲目地去猜题、押题固然不好,考生的注意重心应该是加强自己的思辨能力和理性文章的写作能力;但要辅导者和考生不猜题押题,实际是不可能的。对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
一、押题其实是带有倾向性地重点准备某个内容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集中兵力看来容易,实行颇难。人人皆知以多胜少是最好的办法,然而很多人不能做,相反地每每分散兵力”。《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7月版第206页。同样,在申论的考前准备上,人人皆知关心当前的社会热点,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热点涉及方方面面,要相对集中精力于“热点中的重点”并不容易。对这种“热点中的重点”,说白了,其实就是“押题”。指导教师辅导时的一个功能也就是大致地预测考题。押题其实也是提高分析能力的一种途径,是带有倾向性地重点准备某个内容。
申论的出题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除了是热点问题以外,还应该考虑这方面的问题近年来考过没有?网上预测的题目要不要作为参考或者必须回避它?如果出某一方面的问题,根据一般考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是否适宜?有无副作用?等等。
我们国家公务员的考试是从2000年开始设置申论这一考试形式的。此前的公务员考试一般都是把议论文作为一道大题目,也有一些地方的考试是提供了多方面的材料,然后要考生写一篇议论性的作文,后者已具有了申论的性质,仅不过那时还没有明确叫做“申论”考试。
笔者回顾自己从事写作教学的历程,有一件事真值得“回甘余味”。那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一天下午,宝应县一位姓陆的青年来到寒舍,说他的哥哥是我过去的学生。他哥哥稍来一信,说其弟要报考扬州市公务员,希望张老师给以 辅导,尤其是谈谈目前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我尽自己的能力给以了一定的辅导。在谈到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时,我说,媒体上最近好像非常重视反对商业行为中的不洁文化倾向,估计党和国家最近有这方面的指示精神,我投了一篇这方面的文章给《扬州日报》,该报一位理论编辑对我说,这篇文章来得正及时。我联系到国内商界的一些不良现象,比如有些冷饮的名字叫“花花公子”、“小蜜傍大款”。北方出现了饭店名叫“座山雕”、“混世魔王”的,南方出现了饭店名叫“南霸天”的,理发店有叫“最高发苑(谐音最高法院)”的。我对姓陆的青年说,前几天我在有家大报上看到一篇小文章,指斥有一处饭店居然叫做“塔玛地”(十分明显,这是谐音所谓“国骂”)。如果要解剖这类现象,写作思路可以从申请者本身的素质、工商管理部门的失职等方面来谈。如果以饭店等企业而言,还可联系基本顾客群体来分析。拿那家饭店叫“塔玛地”来说,取这样令人可恶的名字,可见店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什么样子了。鲁迅先生说过:“长谷川如是闲说‘盗泉’云:‘古之君子,恶其名而不饮,今之君子改其名而饮之。’”(《且介亭杂文•说面子》)一个较有些素养的人能到“塔玛地饭店”去就餐吗?
第二天上午十点半,市里公务员招聘考试的笔试结束,姓陆的青年打来电话,说感谢我昨天下午的辅导。他在电话中高兴地说:“你知道今天议论文考试题目是什么吗?──《从一家饭店的名字叫“塔玛地”说起》。”我一听,乐了,真是“瞎猫子逮了个死老鼠──瞎碰上了”。其实我不是神仙,也没有被“关禁闭”去出卷,出卷者无疑要等考试结束后才“放”出来的。我并不是猜准了要考这个题目,仅不过是昨天谈话中恰巧提到这个问题,并且有一定的分析。
时至2007年10月下旬,有人又到寒舍要我辅导申论。我和社会上所有辅导申论的老师一样,自然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同时又加入自己的理解和预测,我(相信其他老师也一样)无疑要强调刚刚开过的党的十七大的精神,尤其是一些新的提法。我对前来的考生说,你要特别注意“生态文明”问题,因为“生态文明”这个提法是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来的,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特别的亮点。我不只是简单地说一下,而是具体地摘录了十七大文件以及其他资料中关于“生态文明”材料,总量也不过三四千字,叫这位考生重点看看,甚至适当背一些。结果,2008年中央、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试题果然是关系到“生态文明”的。试题要求从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是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谈。这正切中了当前的一个重要社会热点,这个社会热点必须联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必须联系胡总书记报告中首次阐述的新概念“生态文明”等重大方针政策来考虑。从主体层次上说,这是一个包括国家利益(国防、国家政治安全、国家经济安全、社会管理秩序、经济管理秩序等)、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环境资源保护——环境污染、水土耕地、草原植被、野生动物、资源能源节约等)和个人利益的问题。2007年10月份,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七大,由于“生态文明”是个新提法,而且中央非常强调。因此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日子里,不少辅导申论的老师和考生都十分注意生态文明问题,对这方面有所预测。
这样说来,申论题目似乎是可以猜到的(这里的“猜到”,只意味着预测申论可能涉及哪一方面的社会问题,还不能算是实质性猜到。关于这一点,本文后面还要讲)。是的,社会热点问题虽然多,但全国有那么多的辅导网站、辅导站、辅导老师,你说能没有人碰上吗?正如高考,中国那么大,独立命题的省那么多,全国的中学那么多,出题人员纵然是在出题地点现编作文题。但你能保证全国或全省没有一个中学做过类似的题目吗?有些公务员考试辅导站点的海报上惯于标示“××年猜到了申论考试什么样的题目,又在××年猜到了申论考试什么样的题目”,还有的号称“七次猜中申论考试题目”。诸如此类云云,无非以此招徕辅导班的学员。其实,瞎子吃汤圆──心里有数,谁不知道辅导时总要把一些重要的热点问题扫描一下。号称猜中题目者只是猜到了某个范围,要想猜中申论试卷在前面部分所提供的各种材料,根本是不可能的。至多只能瞎碰上一两个。有些号称“猜中”者,大概只是“事后诸葛亮”,或者只是曾经蜻蜓点水似的点过。至于有些号称已提前知道整个试卷内容而兜售试卷的,更是违法的和不经一驳的骗局。上当受骗者如果相信这种假试卷,那就把我们国家今日之命题场所的防范措施估计得太低了。
怎样才算真正预测到申论考题?不是靠辅导班的招生告示上“吹”的,而要以考前给考生讲的重点材料为证,以考生考后的反映为证。
2008年11月进行的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题2009年国家申论试题考查的核心问题是“粮食安全”。该试题体现了我国当前一个相当重要的国策——“粮食安全”作为突破口进行考查。当时考生注意的最大热点是新一轮土地承包问题,因为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所强调的核心。笔者感到,新一轮土地承包问题比较复杂,不宜让还未跨出大学门或跨出大学门不久的考生来考。而粮食安全问题,这个问题既是“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重要问题,也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所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在规定教学课程《公务员考试基础知识》课上,特地把《半月谈》上一篇关于粮食问题的概括性文章拷给大家,并且作了重点讲解,这是有那么多的学生为证的。当然,2009年国家申论考试恰巧考到“粮食安全”问题,这也是瞎碰上的。
二、尽早进入申论写作的思维状态和语体状态
申论涉及的热点问题当然是很多的,要能实质性地猜中考试题目并能在考前重点辅导答题思路,并不容易。一个起码的常识:出题人员是在出题地点现编材料和题目,决不会从复习资料或网上套用现成的申论试题。试卷中出现那些材料,答题时以什么样的角色、身份、角度、人称来设计,问哪几个问题,就材料中的意思来解释名词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那是很难猜到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猜到的。
至于有些网站猜的题目更与申论考试这样一个大范围考试的特点有背。比如有家网站刊登了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题,竟然把殡葬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为预测的第二个热点。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殡葬业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最近媒体上也连续报道了好几例民政部门揪出靠殡葬业发横财的贪官的例子。但作为全国性考试,申论考关于殡葬的题目未免太沉重了。与考生都是生气勃勃年轻人的心理状况也是很不协调的。
话当然还要说回来。申论考试的真题虽然不容易猜得到,但是,多看一些申论方面的资料,或者参加辅导班,还是有不少好处的,因为正是在阅读资料和参加辅导班学习的过程中,考生有利于使自己尽早进入申论写作的思维状态和语体状态,重在热点的分析归纳,重在策论。
预习过程中看到的题目,有些毕竟是有联系、相互沟通、可以借鉴的。即使最后显示的真题考前没有重点思考过,但平时阅读资料或者参加辅导班也不能算是完全白费。这种过程正是苏格拉底说的“沿途看风景”的过程。这里有必要说一下有关苏格拉底的这个典故:苏格拉底和拉克苏相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游览一座大山。据说,那里风景如画。人们到了那里,会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许多年以后,两人相遇了。他们发现,那座大山太遥远太遥远。他们就是走一辈子,也不可能到达那令人神往的地方。拉克苏颓丧地说:“我竭尽精力奔跑过去,结果什么都不能看到,真叫人太伤心了!”苏格拉底掸了掸长袍上的灰尘说:“这一路有许许多多美妙的风景,难道你就没有注意到?”拉克 苏一脸的尴尬神色:“我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奔跑,哪有心思欣赏沿途的风景啊!”“那就真遗憾了,”苏格拉底说,“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且莫忘记旅途处处有美景!”申论考试的预习也是这样,结果固然很重要,但过程也同样很重要。即使最后考的真题考前没有重点考虑到,但还是提高了不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
三、最好试一下“水“,打个申论写作的“热身仗”
毛泽东同志早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讲:“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03页,人民出版社1966年7月版。)同样的道理,我们辅导申论,如果把国内的一些热点问题试图丝毫不漏地扫描一遍,反而加重了考生的思想压力和阅读负担。我们不是算命先生──算命先生对申论也许一窍不通,或许连“申论”这个名词也没听说过。让他来说申论、预测申论,只能是瞎说!──大家都知道,考试命题人员和考试辅导人员是两路人马。命题人员在一个特殊的地方“苦思冥想”,在各地进行辅导的人员也只是凭自己的认识和智慧在拉动着手中的“弓箭”。要想射中远方的“靶子”,真是非常困难的。考生最需要的还是打好文字基本功,平时要扩大视野,多多关心时事,多多思考社会问题,关注热点,关注民生。而且非常有必要掌握申论答题的一般规律,认真看看一些探讨申论写作规律的文章也是很有必要的。
这里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在考试前,考生最好试一下“水”,打个申论写作的“热身仗”:选择一两套仿真题,真正按照规定的时间做一下。心理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应激”。应激是在危急或紧张的情况下引起的一种情感体验,主体可能迅速调动各种力量和措施,做到平时不一定能做到的事情。正式考试,一般考生都可能焕发出这种应激机制。但如果一味依赖到真正考试时才去写完成一套申论题的应答,则缺少实战经验的积累,因为多数考生毕竟没有真正考过。正由于如此,笔者奉劝诸位考生,最好真正打个“热身仗”,完成后请内行的人看看: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有哪些存在问题?一些宣传口径是否符合“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求是》杂志)的宣传口径?写作基本功上暴露了哪些问题?比如错别字问题、标点移行问题也不可小看。有时这些基本功问题也可能成为强刺激信号左右阅卷者的判断。总之,打个“热身仗”,要比不打不试而匆匆上阵好。
第四讲 社会热点问题训练与指导
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试题(一)节约型社会
热点一 2009年我国的经济问题
热点二 住房保障问题
公务员申论范文:透视新医改中出现的难题
公务员申论热点:认识传统文化的形势
公务员申论范文:官员究竟应当敬畏什么
申论范文:雇员制有利于打造“服务型”政府
申论热点:取消事业单位干部称号追求社会平等
公务员申论热点:应正视官员的功利价值观
公务员申论热点:公务员诚信不仅仅是“私事”
公务员申论范文:“招商热”还须冷思考
公务员申论热点:根治“车轮下的腐败”公务员申论范文:警惕金融腐败“期权化”
笔者认为此两题太部门化;此外涉及反腐的也不适宜大范围的考试(湖北高考卷,镜子)。再如“潜规则” “潜规则”,顾名思义,即潜在的规则。虽然号称规则,却又没有明文规定;虽然不具合法性,却又对人们具有约束力。其具体表现,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例如进药得“回扣”、审批得“红包”、贷款得“分成”等等。规则虽潜,却已经在不少地方、行业、部门和人际交往中盛行;规则虽隐,却早已经被人们心领神会。但媒体上谈潜规则,更多的是演艺界。
申论热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和措施
题目太大。公务员申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途径。也大。
2010年公务员申论范文:让党内民主的步伐迈得更快些
(笔者认为:不少考生还不是党员,何谈“党内民主”?)2010年申论范文:筑牢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铜墙铁壁(笔者认为:这个问题政策性很强,另外要防止有些考生在卷中说得不妥,传出去反而不利于民族团结。)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伴随我国整个现代化进程的长期任务。今明两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大力节约能源。认真实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提出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抓紧启动节约和替代石油、热电联产、余热利用、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工程。突出抓好钢铁、有色、电力、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大力发展节能型交通运输工具和农业机械,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控制高耗油汽车的发展。推动新建住宅、公共建筑节能和现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节能环保型空调、冰箱等家电产品,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居民住宅和全社会推广采用节能照明产品。严格执行公共建筑夏季空调室内温度最低标准。在农村大力发展户用沼气工程。积极开发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大力节约用水。积极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加快供水管网改造,推进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搞好农业节水灌溉。大力实施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推进沿海缺水城市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严格限制超采、滥采地下水。
大力节约原材料。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严格设计、施工、生产等技术标准和材料消耗核算制度,使用再生材料,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推行木材节约代用。大力节约包装材料,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食品和用品等过度包装问题,大力推广散装水泥。
大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按照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要求,修订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完善土地使用市场准入制度,推进土地复垦。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试点。严格限制毁田烧砖,大搞墙体材料革新,实施第二批城市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计划。
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以煤矿瓦斯利用为重点,推进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以粉煤灰、煤矸石、有机废水为重点,推进工业废物综合利用。以再生金属、废旧轮胎、废旧农膜、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为重点,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积极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秸秆综合利用。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在重点行业、领域、产业园区和城市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促进产业转型、老工业基地和重化工业集中地区的调整和改 造。
突发与群体性事件事件
提纲: 1.金融危机;
2.面对甲型H1N1流感;
3.群体性事件(如:翁安事件.重庆出租罢运.云南丽江湖水利事件等); 4.突发公共事件的种类及其对策; 5.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事件
例题:群体性事件突发,为基层执政敲响警钟
“树立亲民理念,坚持文明执法,构建和谐城管。”
聚焦住房保障问题
一、住房保障问题的背景知识
1、住房保障问题的背景
自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全面展开以来,经过11年多的改革与发展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城镇居民住房水平显著提高,多数家庭住房财产较大幅度增加,安定了民心,促进了社会稳定。二是住房市场机制的作用日益显现,市场规则不断完善,多层次住房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多元化市场主体快速发展,住房市场已成为实现居民住房需求的主要载体。三是初步搭建了有中国特色的住房保障制度框架,包括面向低收入家庭的廉租住房制度、面向中低收入居民的经济适用房制度,以及面向城镇职工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四是住房产业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带动了建材、钢铁等多个行业的发展。五是住房市场宏观调控初见成效,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回落,积累了一些住房市场宏观调控的经验。
总体来看,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住房市场已经成为我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住房改革和市场发展的成果惠及了大多数城镇居民;住房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目前,住房领域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社会反响强烈、争议较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房价快速上涨,特别是大中城市房价涨幅过大,新建的中小户型住房供给严重不足;二手房市场和租赁市场发育缓慢;住房市场秩序比较混乱。二是住房保障覆盖面小,措施不到位,有些保障制度设计不合理,由此产生的一些“寻租”和腐败现象引起广大群众的不满。三是住房市场宏观调控困难重重,调控政策尚未达到预期目标。
2、住房保障问题的原因
我国住房领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是孤立和偶然的,其背景和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是在特定发展阶段多种因素综 合作用的结果。
一是由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快速推进、婚龄人口大幅增加、部分居民的超前消费观念、居民对房价快速上涨的心理预期等因素的叠加,促使我国城镇居民住房需求集中释放,导致住房领域各种矛盾凸显。
二是我国住房市场发育时间短、水平低,市场机制和规则尚不健全、不完善,市场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还比较落后。同时,对政府在住房领域职责的认识尚不清晰,也影响了政府住房保障措施的实施。
三是由于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预期、国际投机?因素加大等宏观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诸多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住房市场的矛盾。
3、住房保障问题的对策
(1)以廉租住房制度为核心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第一、较大幅度地扩大廉租住房制度的覆盖面。当前,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居住水平在住房保障标准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均应成为廉租住房制度的覆盖对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廉租住房制度的覆盖面还应不断扩大。在强化各级政府住房保障责任和明确保障标准的前提下,具体保障方式应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建立有利于住房保障制度实施的运作主体。在大中城市,可探索由政府组建非营利性的公营住宅机构或特殊企业,作为政府住房保障的执行机构,负责廉租住房的建设、运营和管理。
第二、从实际出发确定廉租住房的保障标准。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可先采用略低的标准,再根据实际情况相机适当提高。
第三、廉租住房的保障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廉租住房制度目前主要有三种具体保障方式:即租金减免、租金补贴和实物配租。其中,租金补贴应成为主要保障方式。各地政府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减免租金,或者直接向低收入家庭提供廉租住房。
第四、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进一步明确经济适用房的保障性质和保障对象,使其成为面向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和援助制度。在面积控制上,必须坚持适度的标准,原则上应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同时,借鉴一些城市的探索实践,将政府对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各种优惠,量化为货币补贴,直接发放给符合补贴条件的家庭,以“补人头”为主。还应进一步完善经济适用房的“申入”和“退出”机制。
第五、强化各级政府实施住房保障的责任。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体系,使住房保障的主体、责任、实施方式、保障标准等问题都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六、多渠道筹集和解决廉租住房资金。一是预算拨款。将住房保障支出纳入国家财政正式预算。具体资金来源可以通过调整和优化公共支出结构,将压缩基本建设和行政成本支出的部分资金用于住房保障,以及将每年财政收入增量中的一部分用于住房保障等方式来安排。二是土地出让金。适当提高土地出让净收益中用于廉租住房的比例,逐步由目前的5%增加到10%左右。三是住房公积金增值收入。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落实用于廉租住房建设的资金。四是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将廉租住房的建设和经营打包成完整的招标项目,由政府提供土地,并对廉租住房建设和经营的适度回报率予以承诺,同时,对廉租住房建设和经营提出明确标准要求,向全社会公开招标,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廉租住房建设和经营。(2)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住房市场的宏观调控
第一、明确住房市场的宏观调控目标。政府对住房市场进行调控的长期目标,应是保持住房供求的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考虑到近年来住房价格上涨幅度过大,社会反映强烈的现实情况,政府近期调控目标应重点集中在防止住房价格过快上涨和增加中小户型的供给方面。
第二、加强各部门在住房市场调控中的协调。围绕调控房价和调节供给结构的近期目标,进一步加强各部门在住房市场调控方面的协调力度,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调控的职能分工,统筹协调各种调控政策,防止出现各自为政和政策措施相互矛盾的情况,提高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增加对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的用地供应。在坚持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前提下,改善土地供应结构,提高用地效率,特别是应增加对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的用地供应。
第四、完善财税与金融政策,调控住房需求总量与结构。例如,结合住房面积和购买性质,制定住房消费信贷分类管理制度和差别“首付比例”政策,在首付比例、贷款年限和利率上,对中小户型、第一套自住房给予适当优惠。通过调整契税税率,引导居民对中小户型的消费,对大户型和别墅征收高契税率。同时,加快推进物业税改革试点,加大对住房保有环节的调节力度。还应研究鼓励适度消费的住房消费税政策。用经济手段调节消费需求,引导居民形成梯度的住房消费模式。
第五、完善稳定住房价格的政策调控机制。一是清理现有的调控政策措施,对可能推动住房价格上升的政策措施进行调整或停止执行。二是严格执行已出台的相关税收调控政策,建立健全抑制房价上涨的税收“稳定器”机制。三是改革完善相关税制,将征税环节从流转环节向保有环节转化,弱化流转环节税负过高对房价上涨的拉动作用。四是严格执行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自有资金比例的规定,明确单一金融机构向单一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信贷规模与信贷比例。
第六、积极引导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供给。地方政府要积极落实建设规划,在土地供给上支持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用地。给予开发企业相应的信贷、利息、税收方面的优惠,引导和鼓励开发商积极开发建设中小套型、中低价位住房。促进资源消耗低,循环利用率高和集成度高、功能全、质量好的节能省地型住房的开发。
(3)完善住房供应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第一、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促进各层级市场协调发展。完善一级市场运行机制,进一步活跃二手房市场。简化旧房交易手续和流程,清理相关税费,促进存量房的合理流动和配置。下大力培育、规范住房租赁市场。适当降低个人出租住房的税收,使大量闲置住房从“地下”转为“地上”;通过开征物业税,“挤出”更多的存量住房进入租赁市场;通过信贷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市场主体投资租赁房市场。利用经济手段,引导住房消费需求向二手房交易市场和租赁市场分流。
第二、探索多渠道住房供应途径。改变由房地产开发商单一供应的模式,探索多层次住房供应渠道,允许城镇居民自己组织集资建房,鼓励合作建房。改革目前住房开发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使多种供应方式得到相应的体制和制度支持。
第三、完善住房市场的法律法规制度。应尽快着手研究和起草《住宅法》,对我国住房市场发展规划、管理机构、市场主体和市场运行的监督管理,以及住房保障制度等予以法律规定,作为规范市场的基础法律。根据住房市场的现 实情况和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款加以完善、修改和细化。同时,对急需解决的问题可先以部门规章或文件的形式及时出台,规范市场行为。
第四、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市场监管职责。既要各司其职,又要相互配合,防止因职能交叉、管理空白出现扯皮推诿现象。要求各部门在职能范围内,突出监督管理的重点,保证住房市场有序运行。
第五、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住房预售制度。提高预售房的执行标准,至少在住房施工进度达到三分之二以上或结构封顶时才允许预售,并严格监督管理、按标准执行。对弄虚作假、降低执行标准的开发商要严肃处理,对管理不力的职能部门要追究失查责任。
第六、完善相关的住房统计信息制度。加快建立居民收入水平认定与分类系统,为政府有效推行住房保障制度提供技术基础。例如,健全住房产权认定系统、住房档案登记制度等。加快推进房地产价值评估体系建设,为开征物业税、实施住房保障制度和差别性调控政策提供基础条件;完善住房开发、建设、销售、存量的统计信息系统,并通过政府信息公示制度,使各类市场主体及时了解住房市场运行情况,增强市场的透明度。
第七、充分利用信用体系提高行业公信力。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企业信用档案体系和个人信用制度。严格监控有失信行为的房地产企业及其从业人员。运用社会惩罚机制,使失信者在获得公共服务、银行贷款等方面丧失便利机会;对失信情节严重者,依法依规予以披露、曝光和惩处。同时,加强行业自律,提升整个行业的社会公信力。
第五讲 申论备考与写作中的三个辩证关系
一、点面关系:以点带面 点面结合
伟大的军事战略家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讲“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公务员考试备考,尤其是申论的备考与写作,也应该做到这一点。
对于申论备考与写作说来,什么是“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我觉得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对重点热点问题的思考,二是对申论语体的把握,三是看准题目中指定的角色和文体(包括文种)。这里着重讲对重点热点问题的思考。
对重点热点问题的思考,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一般来说,专家分析或网上出现的预测题是“点”,其余各种现实问题则是“面”。
“点”和“面”这两个概念都有不同的层级之分。一个大的上位点,例如对十七中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这是目前申论备考中很重要的一个“点”。围绕这个“点”着重要记忆的是:《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权;允许农民参与开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项目;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比例;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资;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户籍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如果把“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权”作为下位点的重点,那就要聚焦记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其他若干重大问题(允许农民参与开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项目;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比例;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资;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户籍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等)就是要注意的下位点的“面”。
再如,假若把食品卫生问题作为一个“上位点”,下位层次上的“点”──关于三鹿奶粉中发现三聚氰氨的问题,则是重中之重,其他涉及食品卫生问题,如围绕冠生园月饼问题、围绕苏丹红问题等展开的思考,则是下位层次的“面”。在同一个层级上,要把“点”和“面”联系起来思考,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二、异同关系:异中见同 同中见异
申论真题的出卷是在特定的地点“封闭”进行的,不可能直接套用现成的书本资料和网上资料。申论真题的命题专家是根据掌握的资料(包括最新资料、最新发生的事件)重新组织和整合的,因此如果有些辅导站在海报和广告中声称过去多次猜中申论题,只能是在抽象意义上的猜中,不可能是在很大程度上的猜中。不要说是专家,就是一般考生,他们对重点、热点也都是有一定准备的,他们也可以在考后声称自己猜到了要考这方面的问题。而这个“这方面”就非常笼统,弹性就很大了。问题的关键是在考试进行过程中如何精到地概括,提出什么样的对策,引申出什么样的议论。尤其要在提供的众多材料中找出异同关系,做到异中见同,同中见异。
比如环境保护问题与节能减排是两个密切相关而又有所区别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之“同”,都关系到生存环境、生态平衡、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六个特征,第六点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也可以把节能减排看作是环境保护的“因”,把环境保护看作是节能减排的“果”。
这两个问题之“异”:环境保护问题可以少谈节能的意义,少谈如何节能,而节能减排既涉及减排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又涉及节能问题,比集中谈环境保护问题更具体化了一步。环境保护问题更需要全民行动,节能减排虽然也需要成为全民节能减排行为,但就申论而言,主要又要考虑工业。这是文章详略布局上的“详”。
近年来,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过快。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党和政府倡导搞循环经济,特别是制定《循环经济法》,绝对不是赶时髦,是根据我们国家的现实情况,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迫切的需要,特别是在当前来说,又是党和政府所抓的节能减排工作的迫切需要。谈到节能减排,更要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考虑一些对策和措施。比如:对高耗能、高污染重点行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在项目审批中,坚持支持先进、制止落后、控制过热、限制排污量大的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总量减排控制闸的作用,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全面开展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大现场执法监察力度,增加现场检查频次;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狠抓重点环境治理工程污染减排。要把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地落实。
再如李家洼矿难与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的比较: 2008年7月14日9时左右,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李家洼煤矿新井发生特别重大炸药燃烧事故,造成35人死亡(其中1人为抢救人员)、1人受伤。事故发生后,矿主无视法律,恶意瞒报事故,将遇难矿工遗体秘密转运至山西省广灵县和河北省阳原县进行处理,封闭井口,拆除井架,破坏现场。为达到封锁消息的目的,还以高额赔偿遇难者家属、收买部分记者等手段,进一步实施隐瞒。此外,蔚县和南留庄镇少数领导干部组织、参与瞒报。县、镇少数领导干部有的组织,有的直接参与事故瞒报,企图掩盖事故真相。甚至还组织所谓的调查组,搞假调查,弄假材料,写假报告,以欺骗上级;在上级有关部门组织核查时,县、镇有关人员故意回避事故井,转移视线,提供虚假材料,企图贿赂核查人员,封锁消息。这个材料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瞒报者分散和异地进行遇难者遗体的火化,说明恶意瞒报事故的新动向。
2008年9月20日零点,山西霍州霍宝干河煤矿闷死一名矿工。虽然死难人数远远低于李家洼煤矿死难人数,但霍宝干河煤矿领导狂发“封口费”、职能部门和煤矿联手上演的“双簧”却更为突出。据调查,拿到“封口费”的只有两个是正式记者,而其余全是假记者。按照“证件”上媒体影响力的大小,抵达煤矿的时间等等,把发放的费用分为三六九等,金额为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外地真记者怎么知道矿难事故的?原来是某些假记者做的“媒子”,于是又出现真假记者串通的情况。因此关于山西霍州霍宝干河煤矿矿难事件,更可能放到对媒体思考的申论题目中去。
三、长短关系:扬长避短
变短为长
《庄子•外篇•骈拇》中云:“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用来说明无论什么事物都要顺应自然规律这个观点。后人也常引用这两句话说明这样的道理:凡事要顺应自然规律,不做违背客观规律的蠢事。
但是,如果我们错误地认为不管什么事情一切听其自然,一切“有为”都不如乐天命的“无为”,那就忽视了人类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凫胫虽短,续之固然是忧,鹤胫虽长,断之固然是悲,但现代医学的整形手段,又可能将人和某些动物的身体结构以及某些部分进行长短改造、大小变化、移植接合。(英国一男士瞎折腾)
长与短的关系都是相比较而言的。世界上没有固定不变的长短关系。申论的备考与写作,应考者需要扬己之长,避己之短。比如说有些考生先前的知识结构中,关于管理学的知识是个强项,也许在申论写作中就可以有机地发挥管理学上的知识,比如管理的九大基本效应(1、短板效应;
2、鲶鱼效应;
3、蝴蝶效应;
4、破窗效应;
5、护花效应;
6、海潮效应;
7、雁阵效应;
8、森林效应;
9、“二八”效应)针对眼前的考试题而切入其中的一种效应理论。有些考生平时积累的哲理语言和古人关于治国安家的名言警句比较多,也可以在引用和阐释上适当地发挥几句。如果一个申论考试真题不是专门谈金融问题的,那么一些非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就不宜多联系世界金融危机问题以及国内金融改革问题。
“扬己之长”是对的,而“避己之短”又是一种消极的办法。真正积极的办法是在备考的过程中,适当地补己之短,变短为长。任何申论真题都难以兼顾到各种学科的毕业生。要想使考题对任何一种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绝对“公平”、“均等”、“平衡”是不可能的。一般说来,考到金融、贸易问题,金融和贸易专业的考生当然是优势,考到农业问题,农学方面的考生更能一显身手。当前,对“三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因此凡是准备冲击公务员考试者理当熟悉农业问题,一些非农专业毕业的考生更要在这方面变短为长。例如面对国际农产品 价格变化农民该怎么种粮、如何调整种植结构,就不得不加以思考。
在2007年年底,美国农业部就公布了美国主要农作物2008意向种植面积调查报告。由于2007年玉米价格涨幅远小于大豆、小麦等,因此2008年意向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了8%,相反,大豆则增长18%,小麦增长6%。美国农业生产者能够敏捷地根据市场信号调整种养结构,而我国农民则转身步伐较慢,不善于“见风使舵”,因此在农业竞争中往往吃亏。可喜的是,我们国内有些农民也能根据国际市场信息而适时调整种植结构了。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提供的信息,2007年,我国粮食主产区东北三省有15%左右的种粮农民参照大豆、玉米期货价格种地卖粮。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全球联系愈益密切的今天,作为市场的主体、作为新时代的农民,如果继续延续昔日的“只低头种地,不抬头看天”的习惯,继续奉行等、靠、要等观念,不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就会遭受更大的冲击与损失。我们千万不要低估新型农民,尤其是种粮大户的智慧。现在,很多农村都开通了网络,经过简单培训,上网搜集一些农产品市场变化的信息已非难事。如果再加上自己的学习和政府的培训,按照市场需求这个“指南针”来调整种植结构,结果肯定要比盲目种田好得多。因此,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帮助他们按照市场导向发展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一些非农专业毕业的考生也要熟悉这方面的问题和信息,变短为长。无论那种专业的毕业生都必须适当熟悉涉及专业以外的重点、热点问题,使自己成为一个初级的“通才”。做到这一点,不仅是为了迎接申论考试,也有利于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更好地把社会现实问题、潜在的问题联系起来、综合起来思考。
关于粮食问题 见后
管理的九大基本效应:
1、短板效应;
2、鲶鱼效应;
3、蝴蝶效应;
4、破窗效应;
5、护花效应;
6、海潮效应;
7、雁阵效应;
8、森林效应;
9、“二八”效应。
1、短板效应: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获“木桶定律”,又称“短板理论”。
更进一层,我们可以知道:
1、比最低的木板高出的部分是没有意义的,高出越多,浪费越大;
2、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应该设法加高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高度,这是最有效也是惟一的途径。这是来自生活中的经验,但朴素的道理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2、鲶(音如年)鱼效应 激活“沙丁鱼”
沙丁鱼有个习性,喜欢密集群息,被捕捞上来之后常常因为挨得太紧而容易窒息休克而死。所以,挪威渔民出海捕沙丁鱼,每次都要在鱼槽里放一条大鲇鱼。鲇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而四处游动,到处挑起摩擦。而习惯群息的沙丁鱼受这个“异类”冲击,也会变得紧张起来,四处游动。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捕捞上来的沙丁鱼的成活率。
一位公司老总在考查之后发现,公司的人员基本上由三种类型组成:一是约占20%的不可缺少的干将之才;二是 占了约六成的以公司为家的勤劳人才;三是终日东游西荡,拖企业后腿的蠢材,这种人约占20%。那么,如何使前两种人增多,使第三种人减少呢?
如果对第三种类型的人员实行完全的淘汰,需要面对来自工会组织等方面的压力,同时也会让企业的形象受损,显然不是好办法。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自己的公司充满活力吗?这是当年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碰上的一个棘手问题,而据说,解决的灵感,最后来自于鲇鱼。
激活“沙丁鱼”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田宗一郎找来公司的一位副总裁商议此事。这位副总裁给宗一郎讲了一个挪威渔民捕沙丁鱼的故事,最终让宗一郎豁然开朗。
受此启发,本田宗一郎立即开始对公司进行人事方面的改革,不是要淘汰第三种类型的人,而是着手向外部引进“鲇鱼”,以激活那些缺乏活力的“沙丁鱼型”员工。
改革首先从气氛沉闷的销售部门着手,本田从其他公司挖来了一个年轻的销售部副经理担任本田的销售部经理。此人出任销售部经理后,员工的工作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活力大为增强,公司的销售业绩也是接连上升。更重要的是,在销售部的带动下,公司其他部门的员工也受到冲击,热情和活力被激发出来,整个公司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
对于这个故事,本田中国公司的人士表示,此事的真实性已经很难考证。也许,这个故事中不乏演绎的成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本田公司确实有每年从外部重点“中途聘用”生力军的制度。根据本田中国公司提供的数据:2004年,本田中途聘用的人员约占当年招聘总数的15%,今年,这一比例约为16%。
这后面有一个背景值得一提。日本是一个推崇终生聘用制的国家,大多数人喜欢从进入一家公司开始一直待到退休。相应地,用人单位也大都倾向于招聘第一次就业者,很少采用中途聘用的方式。本田每年都保持这么大的中途聘用比例,在日本的企业中显得非常“另类”。
“我们把中途聘用人员此前的工作经历和感受当做是一种财富。正是他们,把其他企业的思维和资源引进过来了,有比较才明白差距,找到差距才能进步。”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是本田目前在中国最大的合资企业,作为具体的执行者,广州本田人事科科长董烈锋对中途聘用人员的作用有着深刻的理解。
差异化生存
当然,激活休克“沙丁鱼”的,不只局限于那些“中途聘用”的人员。性别、专业、受教育程度、生活背景等的差异性,都被本田用来充当“鲇鱼”的功用。
“想法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多余的。”这是“本田名言录”里的一句,其潜台词是:正因为两人的意见并不相同,为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思考角度,公司才得以减少犯错的风险。这正是本田式的差异化生存之道。
对于差异化的作用,董烈锋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了说明。
董烈锋刚到广本人事科的时候,人事科共有9个人,除他之外,其他8人都是已婚妇女。为改变这一人员结构,广本特意打破了原有的内部推荐体制,招聘了4个男性应届毕业大学生进入人事科。“我们原先多采用打印胶片的形式播放幻灯,4个大学生进来后,一下子全部换成了PPT文件。这让人事科的老员工很是触动,充分意识到自己在电脑技能方面的不足。” 当然,这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更多的差异性在随后的时间内一一体现出来。比如说,老员工主要考虑的是稳定,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却对发展前途、薪酬福利等有更强烈的要求,这就触发了整个公司的薪酬福利体系改革。老员工一般下班后就回家,而年轻人则对文化、体育等活动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顺应这种需求,广本的大型文体中心也建起来了„„
董烈锋表示,正是意识到其中的巨大作用,差异化的思想贯穿了广本人力资源工作的全过程。在招聘时,广本会充分考虑学历、专业、性别、地域、生活背景、工作经历等方面的差异性。在具体的岗位分配方面,在考虑工作需要的同时也尽量兼顾差异性,“很可能学汽车制造专业出身的人去了公关部门”。
甚至,广本在选送员工参加大学里的MBA学习班时,也向校方提出了一条硬性要求:非广本人员要在学习班占到一半。“如果学员都是广本的人,差异性小,思维碰撞不激烈,学习的效果就体现不出来”。
让“沙丁鱼”带上“鲇鱼”的DNA
任何一项好的想法,要在企业得到切实的执行并产生好的效果,必须要有来自企业文化方面的结合点作为基础。否则,再好的想法也会被扭曲、异化,最终只能停留在空想的层面。受访者一再向记者强调,本田之所以这么做,正是缘于其充分尊重每一个员工个性的企业文化。
上个世纪60年代,本田为发展水冷式发动机还是空冷式发动机展开过一场争论。最开始,本田宗一郎一口回绝了发展水冷技术的要求,主张发展水冷技术的年轻研究员久米是志不服,为此罢工一个月。最终,本田宗一郎不得不作出让步,让久米是志回来继续主持水冷式发动机的研发工作。后来,水冷技术成为发展主流,曾与本田宗一郎公开顶牛的久米是志在没有受到任何阻挠的情况下顺利地成为了本田的第三任社长。
本田尊重个性的企业文化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学徒工出身的本田宗一郎自己没有上过什么学,但却创立了一个世界最大的摩托车王国和全球性的主流汽车企业。因而,本田宗一郎对学历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本田公司内部,宗一郎一直大力宣扬“不看学历看实力”,目的在于告诉员工,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没有天然的优劣之分,发挥好你的个性,就有可能成功。
董烈锋对尊重个性的理解是:在认同企业文化的前提下,保留和发展每一个人的差异性。公司所有的员工在认同本田这个整体的同时,又保持各自的独立性,防止逐步同化导致的激情和活力丧失。换句话说,尊重个性,实际上就是要把“鲇鱼效应”扩散到每一个人身上,让每一条可能休克的“沙丁鱼”的血液里都带上一点儿“鲇鱼”的DNA。
在本田中国公司的人士看来,本田人员结构的多元化和尊重个性的文化,有着非常现实的考虑。本田是一家涉及汽车、摩托车、通用动力产品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国际企业,不同的领域需要有不同个性的人来推动。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本田一直保留着创业的心态和激情,把自己视为有着无限发展可能的企业,“拒绝长大”。保留不同个性的人员,也就保留了发展未来产品的可能。
正如本田可以“不务正业”地在那个叫ASIMO的机器人身上持续不断地投入十多年精力和几十亿美元一样,谁也不知道本田下一个盈利点将会出现在什么地方。起码,ASIMO体现出来的强大技术实力已经开始让竞争对手们感到紧张。丰田就正在加紧对机器人的研发,以在这方面追赶开路先锋本田。
3、蝴蝶效应 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Edward 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一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在以后的演讲和论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诗意的蝴蝶。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这句话的来源,是由于这位气象学家制作了一个电脑程序,可以模拟气候的变化,并用图像来表示。最后他发现,图像是混沌的,而且十分像一只蝴蝶张开的双翅,因而他形象的将这一图形以“蝴蝶扇动翅膀”的方式进行阐释,于是便有了上述的说法。
蝴蝶效应通常用于天气,股票市场等在一定时段难于预测的比较复杂的系统中。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
蝴蝶效应在混沌学中也常出现。又被称作非线性。
4、破窗效应
犯罪学家凯琳曾注意到一个现象:在她上班的路旁,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大楼。有一天,她注意到楼上有一扇窗户的玻璃被打破了,那扇玻璃窗与整座大楼的整洁美丽极不协调,显得格外刺眼。又过了一段时间,她惊奇地发现:那扇破窗不但没得到及时维修,大楼上反而多了几个带烂玻璃的窗子„„
这一发现使她忽有所悟: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的话,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其结果是:在这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诞生。这就是凯琳著名的“破窗理论”。
凯琳的“破窗理论”的主要意思是外在的恶劣环境也是一个导致犯错或犯罪的诱因。
说到这里想来大家应该可以了解什么是“破窗效应”了。实际上这种现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我们有了新的物品总要好生爱惜的。小孩子新得一玩具,爱不释手,无论谁要借,哪怕只是一小会,也要好生斟酌一番,然后找一借口不借给你;即使你面子很大,借到手,他也要商定一个还期,更要再三叮嘱,不要弄坏。及至后来,玩具有些磨损或是破旧,那时你即使不要,他往往也要问你要不要玩他的玩具。这就是生活中的“破窗效应”。
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也有相类似的“破窗效应”。
经常听有老师说起,班里的某某某调皮捣蛋,几乎没有办法管教,或者是某某某不够聪明,屡教不会,要丧失继续教的信心与勇气。这时老师们多会恨恨地说,不教也罢!事实上,亲爱的老师们。这是你在打碎一扇窗子的“玻璃”哦。你放弃的只是一个孩子,不过不久你将发现,自己对大多数的孩子失去了教育的热望了。这就是破窗效应的表现。
除此以外,我们还应该想到,这孩子也许只是调皮捣蛋,仅是不够聪敏。可他在别的方面应该具有叫人欣赏的方 面,我们为什么要抓住他的这扇“破碎”的窗户不放?寻觅一下他身上闪光的地方,遮掩住他破旧的“窗户”,关爱每个孩子,做到严于自律,不轻言放弃任何孩子。那样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每个孩子都很可爱的。
5、护花效应
网上一般称“护花原理”
在威尔逊生活的那个城市里有一座公共花园。每当春天繁花盛开的时候,都会有大批的游客来此驻足欣赏。然而,可恼的是,游客中总有一些不自觉的摘花者。许多含苞欲放的花朵还没有来得及绽放它的美丽,就被折了下来。这些花朵有些被游客带走了,有些就被抛在了花园里,很让人心疼。尽管公园的管理者在公园里写了许多牌子,如:“摘花可耻”、“禁止摘花”、“摘了花朵,丢了修养”等等,然而,人们似乎对这样的牌子视若无睹,照摘不误。
后来,公园的管理者就找到了心理学家威尔逊,向他诉说了苦衷。威尔逊说:“你们何不换一个角度来提醒人们呢?”于是,他亲手为公园写了一些警示语,如:“花朵的自然之美,正是你心灵之美的映射”;“你欣赏花的美丽,花欣赏你的高贵”;“你给花朵一个花期,花朵给你一份赞美”;“把花朵留在枝头,让美丽留在心灵”;“上帝是花之美的缔造者,你是花之美的保护者”等。
于是,公园的管理者就用这些诗一样优美动人的警示语换下了以前的牌子。从此,这个公园里的情况发生了巨变,摘花的人骤然减少。后来威尔逊这样解释:“花园的美丽,需要人们用心灵的美丽与高贵,他自然就会以等价的行为来回报你的欣赏。”他的话,就被人们称为“护花原理”。
6、海潮效应
海水因天体的引力而涌起,引力大则出现大潮,引力小则出现小潮,引力过弱则无潮,此乃海潮效应。人才与社会时代的关系也是这样。社会需要人才,时代呼唤人才,人才便应运而生。依据这一效应,作为国家,要加大对人才的宣传力度,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对于一个单位来说,重要的是要通过调节对人才的待遇,以达到人才的合理配置,从而加大本单位对人才的吸引力。现在很多知名企业都提出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待遇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业激励人。
7、雁阵效应
雁群在天空中飞翔,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并定时交换左右位置。生物专家们经过研究后得出结论,即雁群这一飞行阵势是它们飞得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因为它们在飞行中后一只大雁的羽翼,能够借助于前一只大雁的羽翼所产生的空气动力,使飞行省力,一段时间后,它们交换左右位置,目的是使另一侧的羽翼也能借助于空气动力缓解疲劳。管理专家们将这种有趣的雁群飞翔阵势原理运用于管理学的研究,形象地称之为:“雁阵效应”。
[编辑]雁阵效应的启示
“雁阵效应”带给人们这样的启示:靠着团结协作精神,才使得候鸟凌空翱翔,完成长途迁徙。雁阵如此,管理建设亦如此,惟有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才能带领企业走得更远、更好。有了协调共融,阵中大雁就可以收到单独远行所不能有的效果。在雁阵中,雁阵的飞行是一个过程,其中组织运作的科学性和自身本能协作的精神性不仅具有美国企业管理模式,也全部包含了日本企业管理模式。通过飞行过程融合协调,实现了美、日“模式”的融合协调,所以雁阵成员才能取得比具有同样能量而单独飞行的大雁多飞70%路程的良好效果,实现管理界一直梦求的最佳效果:即 1+1>2。
8、森林效应
一棵树如果孤零零地生长于荒郊,即使成活也多半是枯矮畸形;如果生长于森林丛中,则枝枝争抢水露,棵棵竞取阳光,以致参天耸立郁郁葱葱。管理专家们将此现象称之为“森林效应”。森林效应告诉我们:个人的成长是在集体中通过与人交往、与人竞争而成长的,集体的要求、活动、舆论评价和成员素质等都对个人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集体往往造就心智健康的人,不良的集体往往造就心智不健康的人。
[编辑]森林效应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森林效应对企业管理工作颇有启迪:企业领导要善于利用集体的作用来促进下属个人心智的健康成长,即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下属之间、下属与其它企业下属之间多一些交往的机会,通过交往开阔眼界,更新观念,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加速自身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措施营造竞争、向上的良好集体氛围,让下属在这种良好集体氛围的长久熏陶下,寻找到竞争对手,感受到工作压力,激发出工作动力„„“一木不成林”,没有竞争就没有生命力。
如今一些企业也懂得竞争的真谛,但是在实际生产经营中往往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却又不愿融入到市场竞争的大潮中去,不思进取,不敢创新,抱着“饿不死胀不坏”的小农经济意识,懒惰的思想观念,在那里“小打小闹”,结果很难成气候,最终逃脱不了“冷水煮青蛙”慢慢死去的厄运。要永立市场潮头,就应像树木那样,融入到市场经济的“森林”之中,予争抢“水露”,竟取“阳光”,才能彻底改变“畸形”、“矮小”局面,在市场经济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9、“二八”效应 就是2080原则。
财富 :其中20%的人拥有80%的财富。
事情:其中20%的人能起到80%作用。
事件:20%的原因决定了80%的结果。
等等,以此类推。
以上为管理学上讲的“九大效应”。跳蚤试验一:
有人做了下面的试验:将一只跳蚤放到杯中,开始,跳蚤一下就能从杯中跳出来。后来,他在杯上盖上个透明盖,跳蚤仍然会往上跳,但是碰了几次盖后,碰疼了,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这时,他再把盖子拿走,却发现那只跳蚤已经永远不能跳出那杯子了,因为跳蚤经过几次碰壁后,把目标定到了不及盖的高度。这说明什么呢? 值得人们思考!求上则可能居中,求中则可能居下。跳蚤试验二:
向跳蚤试验学学绩效管理
管人的制度为何管不好人
在昆虫中,跳蚤可能是最善跳的了。以前有个生物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将一群跳蚤放在桌子上,跳蚤迅速跳起,跳起的高度均在其身高100倍以上,甚至400倍。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生物。后来,他在跳蚤的头上盖上一个透明
玻璃罩,于是很多跳蚤都撞上了盖上的玻璃罩,不断地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跳蚤的头撞上玻璃的声音)。过了一阵子,生物学家将玻璃罩拿开,发现竟然所有的跳蚤依然在跳,只是都已经将跳的高度调至接近玻璃罩即煞车,以避免撞到头。再后来,生物学家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的起跳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经无法再跳了。于是,生物学家将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都变成“爬蚤”了
后来生物学家将这些“爬蚤”又放在玻璃杯中,在下面放了一个酒精灯并且点上了火.,不到五分钟,量杯烧热了,所有的跳蚤自然发挥求生的本能,每只跳蚤再也不管头是否会撞(因为它们都以为还有玻璃罩),全部都跳了出来!
日前,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MBA高级研修班上,华北电力大学余顺坤教授用生动的案例告诉在场的学员们,如同环境之于跳蚤,考核制度能够最大地激发员工的潜能,也能压制员工的积极性。因此,制定卓有成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对于公司的良好运作是非常重要的。
百度编辑词条集约化
一、集约化经营的基本内捅
集约化经营的基本内涵有本义和现代义两种解释。《辞海》解释其本义为:“集约”是指农业上在同一面积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精耕细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产品总量的经营方式;现代意义的“集约化经营”的内涵,则是从前苏联“引进”的。1958年苏联经济学家第一次引用“集约”一词,解释其义为: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在同一经济范围内,通过经营要素质量的提高、要素含量的增加、要素投人的集中以及要素组合方式的调整来增进效益的经营方式。简言之,集约是相对粗放而言,集约化经营是以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根本对经营诸要素重组,实现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
二、集约化经营的主要特性
一是质量经营的特征。应把质量经营放在重要位置上,从过去一贯性以“外延扩大”和“争地盘,壮块头”为主的经营思路转向以“强化内涵”和“练内功”为主的经营思路上来,在资产质量、负债质量、管理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上档次、上台阶。
二是集团规模经营的特征。集约化经营要求生产要素的相对集中,经营集团化、规模化。因此“分散、按区划设医院”和“各行其是,各自为战”的局面必须坚决改变。
三是效益效率经营的特征。集约化经营以提高效益为最终目标,坚决杜绝“高成本、低效率”和“少、慢、差、费”的状况,全力向“低投入、高产出”和“多、快、好、省”的经营目标努力。
四是高科技经营、电子化经营的特征。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大力发展计算机网络工程,尽快实现“手工”向“电子化”的转变,实现服务手段电子化是集约化经营的突出表现。
五是人才经营的特征。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启用优秀人才参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是集约化经营的主要特征之一。
土地——在稳定农村土地家庭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土地制度创新的有效方式。如在稳定现在土地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提高失地农民的政策补偿水平;启动农村与城市建设用地“同地同价同收益”试点。
第六讲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的四大误区
多年来,申论考试内容在不断变化,考试形式也呈现出多样性,在借鉴国外的经验,以及分析了大量案例后,申论考试的难度越来越大,区分度也越来越高。
在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录取公务员的申论考试中,40万考生只有一万多人过关,过关率还不到10%。
这是为什么呢?概括能力不行?表达能力不行?还是准备的理论材料不足?华图专家钟老师认为,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关键问题在于对申论考试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懂得申论之“道”。
所谓“道”,指的是天地万物运行的内在规律,《申论》之“道”就是关于申论考试的正确理念及其写作规律。要想掌握《申论》之“道”,需要对《申论》的考试目的、写作规律、评卷标准有一个准确而又深刻的了解,这是我们取得公务员申论考试成功的关键性前提。但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说明,这种理念和规律往往是不容易被人所把握。这是因为“道”往往和形而上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模式密切相关。因此,要掌握这些法则和规律必须首先从转变思维方式入手。由于人们通常陷入一个思维定势的怪圈之中,所以,形成一个关于《申论》的正确的理念及其相关的思维路径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取得《申论》考试的高分,必须要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和新的思维框架的建构,克服畏惧心理和思想误区。
误区一:申论考试就是写作考试,老师辅导和考前准备不会有很大提高
在准备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很多人都认为复习申论的意义不大,不会取得很大的提高。而热衷于报名参加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辅导班,并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练习“行测”的试题。实际上,这是关于申论考试最大的一个误区。其实,现在的申论考试已经不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申论考试了,并不是单纯的写作考试,而是基于材料的案例分析,首先是一个大的材料分析题,然后才是写作考试。
申论考试取得成功的关键是“用材料说话”。根据阅卷的经验来看,如果没有把三成熟的材料通过消化加热到八成熟或九成熟,那么一切都是空话,因为第一题和第二题的答案往往都来自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而不是自由发挥。同时,对策的提出也需要根据问题来回答。所以,要用解“行测题”的眼光来看待申论考试,而不是从单纯写作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另外,申论考试的难点和重点就是提出对策建议的部分,这部分的内容并非无章可寻,根据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方式和现实的工作经验,我们华图概括出了万能“十条”。这是迅速提高申论考试的关键技巧,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制胜法宝。类似的经验还有很多,这里不再赘述,我们会在华图的辅导班里进一步讲解。
误区二:申论考试是个性化考试
关于公务员考试的这个理解是大错特错的。不可否认,公务员考试是选拔性考试,但绝对不是个性化考试。(一)从选拔人才的角度来说。公务员考试不同于选拔副处级、副厅级领导干部的考试,它选拔的是普通的公务人员,可以说选拔的“庸才”,请注意,这里的“庸才”丝毫不带有任何贬义的色彩。这里的“庸”是平和中庸的意思,“庸”不代表不优秀。实际上,中庸非常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品格,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mean”,也就是“中庸”,是一种很大的美德。在公务员的队伍里混,讲的就是中庸之道,是不能有自由个性的,要夹着尾巴做人。大多数领导们喜欢的是那些处事要不煴不火,不急不躁,圆融练达,谦恭谨
慎的部下。而相反,要是锋芒毕露、出尽风头,则是木秀玉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所以说,你可以有个性,但这种个性不属于你,只能属于你的上级或你的领导。
(二)从申论考试的性质来看,申论考试是标准化和程序化的考试,而决不是求新求特的个性化考试。从阅卷的经验来看,申论就是现代八股,要求你做四平八稳的大文章。从风格上来说,要平和、中庸、凝重、沉稳。申论在实质上就是比较活泼的公文文体。
误区三:申论是写杂文评论
申论是申而论之,有申辩、论述、论证之意,但是现代申论考试“在申不在论”,重点是要把案例提出的问题申述清楚,并且提出解决办法。
有人认为,申论就是词藻华丽、语言犀利、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杂文评论。实际上这个问题非常大,这个误区不但是广大考生经常犯的错误,也是很多公务员考试辅导老师的误区。
误区四:申论是写学术论文
有人认为申论是使用概念、范畴和严密的逻辑进行观点阐述的学术论文。这也是大错特错的。学术研究和论证是社会科学的科研人员的本职工作,绝对不属于普通公务员的业务范围。
《半月谈》2008年第8期 【半月评论】国际农产品价格涨幅不一农民该怎么种粮
(注:结果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的粮食问题)
最近,美国农业部公布了美国主要农作物2008意向种植面积调查报告。由于玉米去年以来价格涨幅远小于大豆、小麦等,意向种植面积比去年大幅度下降了8%,相反,大豆则增长18%,小麦增长6%。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一部分农产品与国际市场关联度很大。相比而言,美国农业生产者能够敏捷地根据市场信号调整种养结构,我国农民则转身步伐较慢,不善于“见风使舵”,因此在农业竞争中往往吃亏,难以从中分享合理利润。
按照市场需求种粮,这为农民朋友提出了新的要求。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提供的信息,2007年,我国粮食主产区东北三省有15%左右的种粮农民参照大豆、玉米期货价格种地卖粮。但是这种类型的农民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农民不要说国际信息,就是本省、本县的市场信息,因物质条件与文化素质所限,也很难得到。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全球联系愈益密切的今天,作为市场的主体、作为新时代的农民,如果继续延续昔日的“只低头种地,不抬头看天”的习惯,继续奉行等、靠、要等观念,不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就会遭受更大的冲击与损失。有人会说,市场信息瞬息万变,普通老百姓怎能弄得懂?实际上,世上无难事,只怕肯攀登。东北一些农民能根据期货市场的变化来种地,说明我们的潜力很大,我们千万不要低估自己的智慧。现在,很多农村都开通了网络,经过简单培训,上网搜集一些农产品市场变化的信息已非难事。如果再加上自己的学习和政府的培训,按照市场需求这个“指南针”来调整种植结构,结果肯定要比盲目种田好得多。因此,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帮助他们按照市场导向发展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当然,农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一项承受着自然灾害与市场双重风险的弱质产业。从世界范围看,农
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扶持。要提高中国农业“见风使舵”的能力,在中国的现阶段,既要靠农民自身,靠合作社与协会,也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引导。
美国农业生产者今年对种大豆、小麦“感冒”(?敢冒尖),是因为去年下半年以来,期货市场这两项产品的价格不断上涨。期货具有规避风险与发现价格的功能,是农产品市场变化的“风向标”,对改变中国农民“去年什么涨今年种什么”的传统习惯为“未来什么涨种什么”将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已初步形成了小麦、大豆等大宗农产品期货交易体系,让农民得了实惠,但生猪等大宗农产品的期货交易还未正式推出,不利于避免生猪市场大起大落。因此,加速健全农产品期货市场刻不容缓。
即使知道种什么、养什么赚钱,一些农民还是顾虑重重。见了“风”不敢使“舵”,是怕风险太大容易翻船。例如生猪养殖,前年价格大跌,去年大涨,但是很多农民不敢养,担心价格跌,担心猪瘟,担心饲料涨得没边,忙乎一场后大亏。我国政府从2004年开始向农民发放多种种粮补贴,今年更是大幅度提高,而且坚持出台粮食收购最低价,对化解农民的种粮风险、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功不可没。然而,这和欧美国家政府运用财政手段强力培育发达的农业保险相对照,还有很大差距。
提高农民“见风使舵”的能力,仅仅靠他们自身是不够的。今年南方发生冰冻灾害,交通堵塞,贩运户没法进出,导致湘西农民近来调整结构、大栽特栽的椪柑大面积滞销。尽管当地政府在找市场方面想了很多办法,但相当多的椪柑无法采摘,眼看着烂在地里,农民损失惨重。湘西农民的痛楚,实际上是当地椪柑加工能力弱、产业链短酿成的苦果,也是我国农业产业化不强的一个缩影。
欧美有发达的农业产业化体系,表面上是美国农场主调整种植品种,实际上是为他们提供合作服务的产前信息搜集、产中生产服务、产后加工与销售等环节都在呼应调整,从而提供了强有力支持。近年来国内各地也组建了不少协会与合作社,还有不少龙头企业也起带动作用,但与农民利益风险结合紧密、规模很大、产业能力带动强的还不多。单个农民或农业企业的竞争力,在国际化竞争中往往难堪一击。加强对各种农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带动培育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是政府该做的事。
细细品味,中国农民调整种养结构的能力较差,实际上折射出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解决这个问题也非一朝一夕,也不能拔苗助长,既要靠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也要各级政府多方面采取对策,一步一步化解。期待并相信终有一天,中国农民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者一样,在农业竞争的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
第七讲
申论写作中的双向建构
随着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趋热,申论的写作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高校写作教学中也应重新调整教学方案,把申论的教学和实践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或者说需要适当地加大比重。
“申论”的语源出自孔子的话语“申而论之”,即申述、论述、论证、引申的意思。申论考试是根据机关工作的需要,考察应试者实际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申论主要测试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应试者的发挥主要看平时的功底,不一定需要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因此,自从2000年公务员考试设置申论以来,无论是专家、应试者、用人单位,对这一考试形式都表示赞同。以
2006年11月份进行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来讲,考生从考场出来后的感觉都比行政能力测试轻松。但考得轻松不一定等于考得好,要把申论写好亦非易事。
一些有关申论考试的辅导材料中,是这样给“申论”下定义的:“申论就是根据所给的材料引申开来,在对案例分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解决和应对的方案,并就此阐发出议论。”这个定义最早出自国家人事部门编写的辅导教材。笔者觉得,这种概括似乎还不全面,它让人觉得,申论就是剖析社会暴露出来的问题,再谈对策的,正如许多人对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印象,觉得该栏目的功能就是专门进行曝光的。其实不然,“焦点访谈”栏目也有不少是歌颂英雄人物、先进人物、赞美著名科学家或其他著名人士,赞美某种新生事物、赞美某种新的做法的。同样,申论的考题中也有要求围绕某单位的成功经验来谈的,比如曾有一道模拟试题所提供的资料讲的就是“海尔”公司的成功经验,应试者的角色认定是模拟省经贸委的工作人员。“要求你通过‘海尔’的成功,探询其成功的奥秘,从而为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提出有见地的方案和对策。”按照前面关于“申论”的定义,“找出问题的症结”这句话的感情色彩就不太吻合。因此,申论的定义还应周密些。笔者觉得可以概括为:“申论就是根据所给的材料引申开来,在对案例分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解决和应对的方案,进行引申论述;或者就某一新生事物、某一成功经验、某一新的做法引发议论。”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申论就是特殊的、较高层次的“供料作文”。并且是“供料的议论文”、“供料的策论”,这就决定了,申论的写作更需要注意客体与主体的双向建构,是“料”与“申”的辩证对立统一。材料是一种客体,客体影响、支配着主体的思维方向、思维进程,但主体又不是完全被动的,它可以反过来影响客体,通过中介环节,把自己的某种优势有机地渗透、发挥到客体中去。
在心理学领域,主客体的双向建构理论是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1896—1981)提出来的,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原理》一书的序言中说:
认知的结构既不是在客体中预先形成了的,因为这些客体总是被同化到那些超越客体之上的逻辑数字框架中去;也不是在必须不断地进行重新组织的主体中预先形成了的。因此,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的理论来说明,也就是说,每一结构都是心理发生的结果,而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不那么初级的(或较复杂的)结构。(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第15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皮亚杰对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提出新的看法,也基于他主客体的双向建构理论。皮亚杰深刻地指出,在心理学中运用条件反射学说,走的仍然是旧的传统的道路,因为它对有机体本身在形成条件反射过程中的主动性仍然是估计不足的。没有主动性也就没有内在的稳定性,也就是说没有内在的结构。皮亚杰冲破了巴甫洛夫学说的某些束缚,在心理学领域内独树一帜。就其最一般的状态而论,皮亚杰研究心理活动的方法可以称之为“系统结构分析方法”。皮亚杰又指出,在运用系统结构分析方法时,就其本身而言,是不可能成为科学地说明现象的完备工具的,只有通过研究事物发生的条件和结构发展的规律,才可能说明它们的机能作用的本质和规律性。因而皮亚杰提出了关于发生学方法是指导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理的论点。他强调了系统结构分析方法与发生学方法两者必然的不可分性,于是,又概括这两种分析心理的研究方法为“结构发生法”。这种“结构发生法”,是与所谓“没有结构的发生过程”和“没有发生过程的结构”那样两种理论所持的方法是对立的。前者如斯宾塞、泰恩、李播等联想主义理论和当代美国的一些
理论就是“没有结构的发生过程的”理论。在斯宾塞等人看来,联想的发生、发展现象并不是一种稳定的系统,而是一些离散个体处于经常变动之中的结合;“没有发生过程的结构”理论,代表人物是生物学中的魏斯曼主义、心理学中的胡塞尔学派和格式塔理论的信奉者。持这种理论者企图研究现象的结构而不揭示现象的发生过程。皮亚杰针对两种理论的弊端,而综合出“结构发生法”。
皮亚杰也非常重视认识的中介作用。他说:“如果从一开始就既不存在一个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也不存在作为客体而存在的客体,又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中介物,那么,认识的头一个问题就将是关于这些中介物的建构问题:这些中介物作为身体本身和外界事物之间的接触点,开始循着由外部和内部所给予的两个互相补充的方向发展,对主客体的任何妥当的详细说明正是依赖于中介物的这种双重的逐步建构。”(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第21-22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申论的写作和其他文体的写作一样,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有的、自觉的行为和意志行动。是“认识—反映活动”在文字信息传播中的体现。任何写作活动都必须要有写作的主体和客体,两者之间形成对象性观照。正如照镜子,人照镜子,镜子中的影像也影响人的情绪、感情和联想思索。凡是和写作主体形成对象性观照的事物,凡是为写作主体所感知、所思虑、所表达、所描述、所议论、所说明的对象,都是写作的客体。申论提供的材料绝大多数是取自媒体报道的事实材料,它们就是申论写作活动中的客体,是这种客体引发申论写作者的具体写作行为。应试者读原材料时,通过感受、理解和建构,显现文本意义,也是申论写作主体的精神世界在该文本中的对象化。同时,原文提供的材料只有经过写作主体的感知、认识、理解、归纳、加工、发挥,才能构成文章。
一方面要看到,应试者是“资料”和问题的受动者,他不能撇开原材料,不能撇开卷子上提出的问题另外进行宿构性的写作,去谈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无论是“拎”(归纳)、“析”(分析)、“策”(对策)、“申”(引申),都应该紧紧围绕原材料来进行。应试者要懂得“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认真阅读材料,紧扣材料答题,无论概括主题、陈述看法,还是提出对策、引申议论,都应该围绕试卷给定的材料,就给定材料和从中概括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阐述和论证,不能信马游疆,天马行空,脱离给定资料,任意发挥。另一方面又应当看到,申论的写作客体主要是触发写作动机和欲望的诱因,它在写作实践活动中只是媒介、外因或条件,而写作主体的思想、感情等内在因素,才是胚胎、内因或根据。因此,写作主体在写作中起着主导作用。
笔者在申论写作的教学和辅导中深深感到,最需要强调的是加强议论,尽量减少材料的转述或材料的联想堆砌。我们知道,资料中提供的材料或者由联想而产生的事实材料往往是大量的,比如说谈食品卫生问题,你可能联想到的事实很多,但决不能被事实、被写作中的客体牵着鼻子走,把申论写成材料的堆砌,也不能让观点淹没在材料之中,而一定要从事实的“总和”,从事实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并且重在议论分析,概括提炼,这样的论据和论证才是有力的。有句谚语说得不错:“人总是知道自己鞋子最挤脚的地方。”在申论写作方面,有些人也知道自己议论分析的能力有限,于是主要依赖于从提供的资料中摘抄材料,或依赖于材料的联想和堆砌,或依赖于就事论事,以这样的办法拉长篇幅,达到规定的数字底线。甚至美其名曰:“扬长避短”。岂不知,扬长避短实质上还是一种比较消极的办法,积极的办法是平时提高议论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考试时有意识地把思维重心放在议论分析、概括归纳上,变短为长。
按照主客体双向结构理论,写作行为总是在一个主客体双向映照的结构中进行。写作主体和写作客体的相互作用,处于双向选择、双向建构、双向转化的过程之中。写作中的双向建构不是刻板的对接,往往有原先的认知结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的渗入。申论的写作,也可以主动发挥自己的某种优势,从记忆库存中寻找材料、认知图识、名词术语、精彩的哲理性语言等,通过过渡词、过渡句、过渡段这些中介环节,主动发挥进去。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必要时运用名词术语。运用名词术语不是为了吓人,而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应试者的知识结构和平时的阅读面。我们的时代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无论是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媒体工作人员等,都很有必要掌握一定的经济领域的名词术语,原先学工、学理、学医、学农、学文学、学历史等方面的应试者,更应该补充这方面的不足。
比如说,申论中如果谈到现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请问下面这样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近年来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与“近年来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越来越小。” ──哪种更能给阅卷老师留下比较好的印象呢?笔者认为是后者。用“芝麻开花节节高”这种语言来形容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显得有点陈旧,或者说不是今日机关文书、今日应用文语体的用语了。恩格尔系数则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常见名词术语。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再如,如果申论中谈到贫富差别的加大,也可以用上这样一个经济学的专有名词: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应试者在申论写作中需要避开经济学上那种过于抽象的表述,尤其是公式,但基本意思是可以借用的,能动切入,点到为止。用和不用,有时效果就不一样。
当然,从记忆库存中寻找材料、认知图识、名词术语、精彩的哲理性语言等,必须紧紧围绕申论中提供的资料,紧紧围绕论题,假若硬在外表贴上去,那就可能方枘圆凿,不合文章内部的运行规律了。
学生申论习作
正因为2009年刚设置此罪名,因此此条练笔很有意义,考试不排除可能涉及。第一题
在我国,个人信息被随意买卖的现象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安定的大问题。主要体现在个人身份证、银行卡被窃取和伪造,使公民财产受到损害;移动电话用户的个人信息被买卖,让用户饱受垃圾短信的困扰;网络交易平台安全性不足,无法保护网民资金账户的安全;孕妇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使孕妇及其家人受到各种推销商的持续骚扰等。这些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成为我们必须及时解决的问题。
第二题
为有效地保护客户个人信息安全,本行业将进一步做到自律,切实做到以下四点:
1、建立客户个人信息保密机制,加强安全措施,防止客户个人信息失盗。
2、在行业内部明确严明的纪律,防止一些利欲熏心的人监守自盗,利用职务之便将用户信息卖于第三方。一旦发现此类事件,必须严肃处理当事人。
3、积极配合政府、公安系统相关部门对本行业进行监督管理,并提出宝贵意见。
4、欢迎社会各界群众的监督和举报。
相信做到上面四点,本行业可以切实地实现保护好客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使客户放心。
第三题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目前,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随之而来的是网络犯罪越来越多,网络已经越来越不安全了。
大量监测发现,现在“钓鱼”网站成为了在网络领域里对个人信息窃取的主要途径。这些网站伪装成为银行、网购平台等网站形式,窃取用户的账号和密码。
网民在使用杀毒软件等有效手段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不轻信网上的信息,断绝贪图小便宜的念头,因为很多骗子网站正是利用人们贪图小便宜的心理,引诱网民上当受骗的。
第四题
个人信息包括个人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手机号、账号密码等等,是个人隐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绝对的保护。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让自己十分气愤又无可奈何的事情。被莫名其妙的电话骚扰,电子信箱中堆满了垃圾邮件,各式各样的推销上门服务„„自己的这些信息都是怎么到了他们手中的?许多人在纳闷之余不禁打个冷颤,他们还知道些什么??
2009年的“3•15”晚会上对山东省移动公司出售用户信息、逆势发送垃圾短信的行为进行了揭示。移动公司使用短信群发器、小区短信等方式向用户发送垃圾短信,平均每条8分钱。
无独有偶,一个叫海量信息科技网的网站公开叫卖个人信息,价格也极其低廉,任何人只要花上100元就能买到1000条各种各样的现象,上面详细记录了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等,应有尽有。
为什么买卖个人信息的现象那么严重,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又是如此不堪呢?
首先是利益的驱使。进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人们都在拼命地挣钱,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下,最重要的莫过于信息的掌握。于是一些企业就想到了一些歪门邪道,卖个人信息来赚钱。有人卖有人买,对他们来说,在利益面前,所有的都可以抛弃,于是一笔笔肮脏的交易就这样成交了。
其次是法律上出现了空白。过去我国没有一个完整的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这让买卖个人信息的人钻了空子。也
变相地促使他们将自己的“事业”越做越大,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痛苦,越来越不堪忍受。夸大化,建议删去
再次是政府监管工作的缺失。受到骚扰的人中不乏在政府工作的公务人员,他们发现了在社会上影响很大,群众意见也越来越大的这个事件,却迟迟没有哪一个、哪一级(不要把话说绝,多用弹性语言,留一点余地为好)的政府部门出面管一管这些越来越嚣张的偷卖信息者。这也不禁让人们开始对政府的办公效率打上了个大大的问号了。
对如何更好的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特建议如下:
加强行业自律,从源头阻断个人信息的外泄。俗话说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只要我们从源头就保护好用户的个人信息,就不用害怕再有什么人利用我们的个人信息来做我们不希望看到的事情了。
完善法律,尽快制定和保护个人信息有关的法律,弥补法律在这一项上的空白。这就可以让执法部门做到有法可依,也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打击胆敢违反法律的不法分子,还老百姓一片艳阳天。
政府的有关部门切实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保护老百姓的个人信息安全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只有加强管理工作,从源头阻止个人信息泄露、法律的有效保护工作才会有基本的保证,老百姓才能放心。也只有这样社会才能保持安定,经济才能又好又快的发展。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工作刚刚走进人们的视野,这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各个行业自律组织和人民大众一起努力,开拓思路,不断的摸索新的更好的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把这项事业做好。
要提一下最近公布的九大罪名之一。十一届全国人大七次会议修改了刑法,增加了有关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规定。有些建议供参考:
1、窃取个人信息是否一定指利用木马病毒?
2、更应该警惕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个人信息制造事端,如一些从电子邮件上进入的政治煽动。
3、关于倡导红色短信也可进入复习准备中思考的一个问题。祝你胜利在握!
张宏梁10月25日
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第一题:
目前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一些机构对个人信息保护不力,利用职务之便获取利益而造成个人信息的泄漏。2.立法不完善,存在法律漏洞,法律中规定的处罚较轻,无明显的威慑力。3.相关部门监管不力。
4.一些机构的数据库系统存在漏洞,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可以通过网络和一些木马病毒获得其数据库中的信息。5.民众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不强。第二题:
在个人信息管理方面,有很多的商家充当着信息控制人的角色,他们掌握着客户的个人信息,也得到了客户信任,但
是很多的商家却没有做好信息控制人。例如中国移动山东分公司为了经济利益,将客户的信息出售给一些商家,使很多的移动客户遭受了垃圾短息的骚扰。所以信息控制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践行行业自律:
1.树立保护客户信息的意识,让从业人员从思想上给与充分的重视。避免客户信息成为从业人员的盈利资本。2.加强对信息控制人的数据库管理,加强安全性的建设,避免黑客利用系统漏洞进行窃取个人资料。3.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监管,提高违反行业自律的违规成本,让出售客户信息的行为成为高压线,不能触碰。4.对于违规出售客户信息的行为应该在行业内部给予通报,警示其他从业人员。第三题:
信息社会的高度发达,开放度的进一步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网络。目前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网络环境中,人们获得了便捷的服务,但是也将自身暴露于个人信息的泄露风险中。我认为在网络条件下重视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在网络环境下许多不法分子利用木马等病毒入侵个人电脑或者一些相关部门的系统,获取个人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要时刻注意防范自己的信息安全,在个人电脑中安装杀毒软件,注册信息时要注意网址域名,避免上到钓鱼网站的钩。在一些信息控制人的机构方面,应该加强数据库系统的维护,及时补充漏洞,避免黑客入侵系统,造成大规模的信息泄露。
在各方面的共同防范下,网络会给民众提供更多的信息,而减少更小的风险。第四题:
维护个人信息安全势在必行
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加强,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很多商家占领市场的重要筹码,占领市场就是将自己的产品卖给更多的人,客户个人信息则是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许多商家赢得商战的关键点,所以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个人信息泄露情况比较严重,很多已经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泄露个人信息的“零成本”和“高收益”已经使得个人信息或者其他隐私的贩卖成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而且由于个人信息泄露造成刑事案件也时有发生。2008年在河南新乡发生的由于“人肉搜索”带来的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四川籍女子和安徽籍男子网恋分手后被此男子杀害,酿成惨剧;还有许多网站公开叫卖个人信息资源,个人信息内容一应俱全,包括个人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甚至包括股民信息,银行用户数据等重要信息,价格还极其低廉,这使得我国居民的信息安全完全暴露在风险之中。除了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获取的个人信息外,还有一些我们很信任的信息控制人也将变卖客户的个人信息变成了他们盈利的一个手段。2009年的3.15晚会上曝光的山东移动出售用户信息、逆势发送垃圾短信的行为进行了曝光。2008年6月也有媒体报道深圳的孕产妇信息库也发生了泄漏,而且信息每月“滚动更新”,不法分子将这些信息批量出售,影响了孕产妇的正常生活。除了信息的泄漏外,还有很多房地产公司、医院、网吧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获得居民的身份证复印件后再转卖给信息公司牟利。除了故意的泄露行为外,现在还有“钓鱼”网站成为网络领域的大隐患,也应该引起网民的高度重视。
个人信息泄漏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七次会议修改了刑法,增加了有关侵害公民个人信
息的规定。我认为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方面应该齐抓共管,全面重视,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1.完善立法,用法律途径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通过立法规定相关的行政和刑事责任,对违法的行为进行严惩,对相关个人起到威慑力量。
2.加强行业自律,当好信息控制人。一些相关行业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方面起到重要的责任,对其内部加强行业自律的约束,形成违规高压线,防止机构本身或者内部从业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利用个人信息来盈利。
3.加强行政监管,监督各行业的信息保护。利用行政手段来监督各行业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制定行政规章,加大企业或者个人的违规成本,减少违规行为。
4.加强技术防范,保护网络安全。相关部门应该提供技术支持,防止部分人员利用网络手段,钓鱼软件和网站窃取相关的部门的数据库或者入侵个人计算机系统窃取信息。
5.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个人信息自我保护意识。利用媒体宣传,提高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树立信息防范意识,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我相信在全社会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全面防范,一定会提高我国个人信息的安全程度,有效的保护个人隐私,提供更安全的生活环境,保障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四篇:最新申论标准表述总结41个
策论天下网最新申论标准表述总结 “权力腐败问题”标准表述 “权力腐败”背景: 所谓权力腐败,是指党或国家机构的一级组织,党或国家机构的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机构任命的其他人员,为满足私欲、谋取私利或局部利益而实施的严重违背党纪政纪,违犯国家法律、侵犯党和国家、人民利益,并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政治影响的蜕化变质行为。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我国“权力腐败”问题的现状:
我国当前权力腐败问题有以下的几种表现形式:
一、在行政管理中把权力当作谋取经济利益的工具。监守自盗,挪用挤占国家的专项资金;采购物品收受回扣,侵占公款;走私贩私,严重扰乱国家经济秩序;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在商品房买卖置换中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置或以劣换优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以借为名占用他人住房、汽车的;以赌博或变相赌博等形式收钱敛财的,借委托他人投资证券或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获取不正当利益的;领导干部配偶、子女违反规定经商办企业;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特别是违规发放与核销贷款;在政府投资项目中搞虚假招标投标;非法批地、低价出让土地或擅自变更规划获取利益;违规审批探矿权和采矿权、参与矿产开发;在企业重组改制中隐匿、私分、转移、贱卖国有资产;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严重违反津贴补贴有关规定的案件,在征地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安全生产、社保基金管理、环境污染、库区移民等方面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在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以及资源开发和经销等领域收受商业贿赂。有些领导干部违反组织人事纪律,从个人的私利出发,以个人好恶恩怨取人,利用手中职权安排提拔子女、亲友、亲信、同乡,拉帮结派,任人唯亲,排斥异己;拿职位送人情,搞交易,拉关系,甚至变相卖官。
二、在行政管理中把权力当作为生活作风腐化的桥梁。少数公职人员和党员领导干部,依仗手中的权势和占据的领导岗位,在生活上迷恋灯红酒绿,腐化堕落,大搞以权谋色。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就是利用美色为诱饵,进行权色交易。这部分人把人民给予的权力当成自己捞取钱财、获取美色的桥梁。在工作交往上把权力变为吃喝玩乐、挥霍浪费的机会。部分权力在运行的过程中,紧紧与吃喝联系在一起,好象不吃不喝不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致使动用公款吃喝玩乐之风越演越烈。有人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因而你用权请我,我用权请你,出现一宴接一宴,天天赴宴大吃大喝,甚至贷款吃喝,送礼、三陪都由公款支付。变相公款旅游、超标准超编制配备使用小汽车、违规集资建房和超标准多占住房等问题。
三、在行政管理中把权力当作为获取名利的条件。在权力腐败中,部分权力已经介入意识形态领域,当权者把手中的权力变为捞取政治地位和资本的手段,以手中的权力和金钱为动力,弄名利地位,弄官衔待遇,弄先进劳模,弄文凭职称,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谎报成绩,大搞浮夸。
我国“权力腐败”问题的原因:
一、经济利益的驱动导致利己主义不断蔓延。以商业贿赂为特征的权力腐败行为的主要根源是一种市场行为的利益导向。一方面,由于现行的行政大权落在一小部分管理人员手中,他们手中掌握着“生杀大权”;另一方面,买方与卖方之间的竞争,买方中一部分会在利益的驱动下,用获得所拥有的超额报酬中的一部分,以贿赂(红包或回扣)的方式来争夺。对超额报酬的估计与正常报酬的预期两者之间的差额越大,越存在行贿的经济基础。
二、在行政审批、执法监督、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和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制度不完善和行政权力运行不规范,以及对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建立之中,许多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制订出来。不健全、不完善的政治经济体制本身就是滋生腐败的土壤,而不健全、不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更 使得腐败有机可乘,有空可钻,腐败必然蔓延,为一些领导干部通过插手微观经济活动谋取私利提供了土壤和条件。由于部分地区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等方面的许多改革措施还没有到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完全实现,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这就为少数人通过插手微观经济活动谋取私利提供了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营性土地使用权的出让,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二是对房地产开发的管理不规范,存在随意减免税费的弊端;三是在企业产权交易过程中,行政权力不当介入,产生严重腐败问题;四是财政管理体制不健全,资金监管不力。种种事实表明,“小金库”已经成为腐败现象滋生的重要经济源头。五是对“一把手”的监督机制存在缺陷,“一把手”搞腐败,带来的危害性更大。对“一把手”监督不到位,对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监督机制不健全。
三、部分领导干部在经济建设中,放松对道德修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的学习,腐朽思想恶性膨胀。从近年来查办的腐败案件可以发现,很多人放松学习和思想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是他们走向腐化堕落的总根源。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曲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屡屡做出违反政策的事情;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对党章、党规、党纪视而不见,滥用职权、专横跋扈;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不能正确对待权力,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异化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淡忘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热衷于穿名牌、坐好车、住豪宅;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不懂得“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心存侥幸,肆无忌惮地去搞腐败;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生动摇,沉湎于封建迷信和低级趣味之中;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缺乏道德修养,才会不顾人格,干出追求感官刺激的种种丑恶行为。
四、对党政领导干部中存在的腐败问题认识不足、治理不够,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流于形式,是产生腐败案件的温床。腐败案件的发生,与长期以来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严重不正之风有着密切的关系,不正之风催生了腐败分子的腐败行为,而腐败分子的腐败行为又使得各种不正之风愈演愈烈,使更多的干部身陷其中,不能自拔。虽然每年都有一批腐败分子被查处,但从量的角度,对腐败的查处率仍低于腐败的滋长率;从质的角度,惩治严厉不足,宽软有余,一些腐败分子仍存侥幸心理,弄虚作假,查住自认倒霉,查不住白捞好处。
五、干部人事制度缺乏公开、民主、竞争机制,为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提供了机会,同时又成为派生其他腐败的源头。很多严重违法案件,在许多方面都涉及到干部人事制度方面的问题。比如,一些案件之所以成为典型的群体性腐败案件,与一些人以人划线,搞“小圈子”有关,而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跑关系、进圈子,对上送钱送礼,都是为了一个“官”字,是一种买官卖官的行为。从案件查处的情况看,一些职务犯罪案件的腐败分子的买官卖官行为,已经超出了政治范畴,成为一种经济性的交易行为。
我国“权力腐败问题”的对策:
一、深化体制改革和加强制度建设。政府系统的腐败行为,集中发生在行政审批、执法监督、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和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中,深层次的原因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制度不完善和行政权力运行不规范。要从根本上解决滥用行政权力问题,必须加快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反腐败要靠教育、要靠法制,还是搞法制靠得住。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遏制腐败要把制度建设作为重点,把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要求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原则和内容,坚持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从根本上消除滥用权力的问题。一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进一步减少和调整行政许可事项。现在,一些行政机关仍然掌握着大量的行政审批权,很容易出现权力滥用和权钱交易。今年,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政府要对现有的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继续进行清理,下决心再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进一步规范审
批程序、方式,明确各个审批环节的标准、条件、时限和相应的责任,及时向社会公布,做到分工合理、职责明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特别要针对容易发生腐败的重点环节和部位,完善监管制度。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公开,实行“阳光”审批,推行网上审批。加快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加强对行政审批权运行的监控,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审批的随意性和暗箱操作。
二要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权力运行过程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内容,扩大公开的范围和层次,规范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各级行政机关要抓紧编制政务公开目录,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基本制度,市(地)级以下政府要完善政务公开工作机制,省级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要加快推进政务公开。学校、医院和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环保、公交等公共事业部门也要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修改后将公布施行。这是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举措,各地区、各部门要抓紧做好实施的准备工作。要加强各级政府网站建设,通过推进政务公开,促进政府提高工作透明度和行政效能,方便群众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监督行政行为。
三要健全对行政权力监督的体制机制。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要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接受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履行监督职责。现在有些被查处的大案要案,社会上早有反映,群众也有不少议论,是不难了解清楚的,但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致酿成严重后果。我们一定要在建立健全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有效纠正过错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做到防微杜渐。今年要在全国推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对象的行政问责制度,抓紧建立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科学评估政府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内部的专门监督。监察部门要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失职渎职等行为。审计部门要重点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等公共基金的审计工作。
二、继续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商业贿赂违背公平竞争原则,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人民群众利益,毒化社会风气。要按照中央的部署,继续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治理商业贿赂,务必取得明显成效。一要加大查办商业贿赂大案要案的力度,形成对腐败分子的强大威慑。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利用审批权、监管权、执法权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案件,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对权钱交易、商业贿赂比较严重的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等领域的案件,要重点查办。对涉案金额大、涉案人员级别高、涉案范围广的重大复杂案件,要加大督办力度。不论是什么人,不论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依纪依法严厉惩处。二要抓紧研究制定近期能够见到实效的法规制度。强化对经营者和从业者的引导、约束和监管,对有商业贿赂行为的企业和个人,要实行高额经济处罚,降低或撤销资质,吊销证照,依法处理。要加强社会诚信建设。通过这些措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要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及时向社会通报典型案件,回应人民群众的关注,支持新闻媒体对商业贿赂行为的监督和曝光,增强全社会反对和抵制商业贿赂的意识。治理商业贿赂是一项长期任务,各地区各部门都要进一步抓好自查自纠工作,从严把关,不能为了赶进度而降低要求和效果。
三、坚决刹住违规建设楼堂馆所的不良风气。近些年,政府机关违规修建豪华办公楼和培训中心的问题在一些地区和部门十分突出,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势头。有的机关办公楼占地面积过大,人均使用面积严重超标,建设装修豪华;有的打着培训干部的旗号,兴建的“培训中心”像星级宾馆一样豪华;有的贫困地区不惜贷款、举债,挪用扶贫款、救灾款等专项资金,违规修建高档楼堂馆所,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形成极大反差。违反规定建设高档楼堂馆所,追求和攀比办公场所豪华气派,是一种严重的铺张浪费行为,也是滥用行政权力的腐败行为。这种做法挥霍浪费国家资财,加重人民群众负担,严重背离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助长追求奢侈享乐的不正之风,腐蚀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进取意志,影响很坏,危害极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严重损害政府形象。对这股奢靡之风,要狠下决心,采取果断措施,坚决刹住。为此,今年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全面清理。要对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兴建办公楼、培训中心等情况进行全面彻底地清查。对于违反规定拟建和在建的楼堂馆所,要坚决停建和缓建。已建的要根据有关规定和当地实际予以处置,直至没收、拍卖或改作它用,决不能再作为政府的公用场所。对一些地方和部门,违反规定建设楼堂馆所的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人员,要追究责任,根据情节轻重,依法依纪严肃处理。要选择一些典型案例曝光。
二是严格控制。对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规模、占地面积、装修及设备标准、项目工程造价和资金来源要严格控制。现有办公楼已经达到标准的,一律不准改扩建或购买办公楼。对确需新建、改扩建和加固改造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要严格报批,严禁未经批准开工建设。今后,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不得批准新建培训中心项目,不得再安排政府预算内投资对现有培训中心进行扩建和改造。
三是健全制度。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央就作出过严禁兴建楼堂馆所的决定,此后又多次作出有关规定。现在,要根据新情况和新特点,修订规范楼堂馆所建设的法规制度,完善项目建设审批程序和监管机制。严格公共财政支出管理制度,增加预算透明度。要把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接受群众监督。发展改革、财政、建设、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对有禁不止的,要根据有关规定给予直接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并追究有关领导人员的责任。对于审批把关不严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有关审批人员的责任。
四、进一步加强政风建设。政风建设是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从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全面阐述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问题,强调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全党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各级政府、各部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必须认真学习,全面贯彻落实。结合政府系统工作特点和当前实际,要特别强调厉行节约,规范职务消费,降低行政成本。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办一切事情都要勤俭节约,量力而行,精打细算,讲求实效,反对大手大脚,奢侈浪费。一要严格控制公务消费。现在人民群众对职务消费过多和行政成本过高议论很多,意见很大。各级政府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严格规范政府机关公务接待,改革公务接待方式,探索公务接待社会化的途径。要严格控制会议、差旅、出国考察和公务用车等支出,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游山玩水和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严格管理和规范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的职务消费。将政府机关各种公务消费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并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的广泛监督,对各种奢侈浪费行为要严肃查处。二要下大力气解决会风文风问题。会风文风反映政风,反映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反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会议多、文件多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表现。文山会海不仅耗费干部大量精力,而且浪费政府大量资源,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控制会议规模,提高会议质量,减少文件数量,增强文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要全面清理和严格控制各种名目的节庆、达标评比和表彰活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显著降低行政成本,加快建设节约型政府。
五、继续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损害群众利益的实质,是一些政府部门滥用权力或行政不作为的问题。“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我们是人民的政府,要关心和解决群众的疾苦,各种权力都必须用来为人民谋福祉。各级政府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群众办实事。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确保农村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继续解决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严格规范学校办学和收费行为,对学校乱收费的,要严肃追究校长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二是继续整顿和规范食品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行为。切实规范医疗机构的诊疗和收费行为,规范新药审批和药品价格核定办法,认真治理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和商业贿赂。三是解决城市住房存在的突出问题。各地方、各城市都要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努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深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依法打击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等环节的违规违法行为。四是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严肃查处环境保护方面的违纪违法行为。五是坚决查处农村乱收费,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同时,要坚决纠正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水库移民、企业改制、安全生产、涉法诉讼中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继续查处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等问题。
“革除部门利益”标准表述
部门利益是指行政部门偏离公共利益导向,追求部门局部利益,变相实现小团体或少数领导个人的利益。
在讨论部门利益之前,我们应首先弄清政府各部门是不是利益主体? 首先应承认政府部门也是一个行为主体,但这个行为主体是代表公众利益的行为主体,或者叫公众利益主体;其次,作为公众利益主体的政府部门,有自己的正当利益,但必须对这个正当利益进行严格界定,政府部门不是独立的特殊的利益主体,因而一定要把它的特殊利益排除掉;第三,作为公众利益主体的政府部门,在进行相关决策及公务执行过程中,必须从公共利益出发,不仅不能过多地从本部门利益出发,而是根本就不能从本部门利益出发,这是一个定性的问题,而非量的问题,必须要把这条缝隙堵上。因此,必须解决部门利益问题。我国“部门利益”问题的现状:
一、部门利益问题导致行政效率的降低。在具体行政过程中,有些政府部门对凡是能巩固、谋取部门利益的,则积极“作为”;凡是与部门利益相抵触、难以谋取部门利益的,则消极“不作为”。这使得一些能维护、增进国家利益的重大决策(如《反垄断法》、燃油税、内外企统一税率、数字电视标准等)迟迟未形成共识而难以出台,而一些对国家利益有消极影响的重大决策(教育产业化、医疗市场化、行业垄断、外企“超国民待遇”以及很大一部分出口退税等)迟迟难以取消或调整。行政执法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督管理,这也是矿难频发的重要原因。
二、部门利益问题助长行政腐败。部门职权与资源配置结合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审批(特许与垄断经营权等)。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审批必然引起“寻租”盛行,导致行政腐败。如国家某“委”本应是一个主管中长期规划的超脱部门,但实际上,既承担宏观调控,又负责项目审批,权力过度集中。实践证明,部门利益必然使之忽略宏观趋势把握,重视具体项目审批;借宏观调控之名,强化行政审批。例如2004年全年审批20万元及以下项目高达800个,与该“委”职工数相当。这不仅造成宏观调控手段的错位(以行政手段代替经济手段),而且引发与其他中央政府部门职责冲突,并和相关地区、行业利益紧密连在一起,成为中央政府部门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焦点。
三、部门利益问题导致经济运行成本的增加。部门利益膨胀使得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隐形超编”(从外部“借调”)普遍,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开支50%以上用于“养人”(发达国家一般在20%左右)。某教育机构年招收学员约1200人,而在册工作人员1400多人,农民工1500多人,退休员工800多人,教职员与学员的比例约为3:1,效率明显低下。部门利益膨胀使得行政收费难以清理取消,损害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借权谋利正使公权部 门向自利性组织演变。研究显示,各级政府部门每年收费总收入约为8000亿元。若能够规范清理收费,全国每年将增加60万~80万户中小企业,可新增600万~800万个就业岗位。能源、电信、铁路等行业,借助垄断,维持垄断高价,获得垄断利润,造成财富分配扭曲和资源配置恶化,“煤电油运”全面紧张与行业垄断存在紧密关联。
四、部门利益问题增大国家经济风险。长期以来,先部门利益后国家利益,重部门利益轻国家利益,以部门利益取代国家利益,甚至为部门利益而不惜牺牲、损害国家利益等行为,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增大国家的经济风险。部门利益的一个重要外在体现,就是机构超编、预算超支,由此造成财政开支压力不断增大,使得政府本应承担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公益事业得不到有效实施。正是由于部门利益作祟,外企长期享受“超国民待遇”未能适时调整,这不仅不利于中资企业与民营经济的发展,而且加重我经济对外依赖。更不利的后果,是制约我有关产业的长远发展,使得国内比较完善的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严重受损,尤其是作为“工业之母”的装备制造业面临严峻态势,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排头兵”有些为外资企业所控制。由于行政力量保护,垄断企业内部治理普遍存在严重缺陷,隐含着重大经济风险,“中航油”、“中棉储”以及国有银行大案要案不断等,就是集中体现。
五、部门利益问题增大国家政治风险。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如果不代表人民利益,而是代表集团或个人利益,损害大众利益,必然损害政府的公信力与权威,损害党与政府在人民中的形象。一些部门决策往往反映的是强势集团的利益,社会大众尤其是困难群体的利益被严重忽视。因为部门利益,政府袒护地产开发商,被拆迁户利益得不到保障,“抗法”与“上访”不断;火车票每年到点调价,而且总在普遍反对声中“听证成功”,引发大众不满;工商、质检等肆意收费,导致创业艰、就业难等。部门利益使一些改革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严重偏离社会公正方向,威胁社会稳定与和谐。
我国“部门利益”问题的原因:
一、公共权力市场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部门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自成体系的“条条”格局,改革开放以来,在不同的部门中仍多多少少存在或新生一些下属企事业或中介组织。随着经济市场化的发展,部门本位主义由此而不断增强,主管部门与下属企事业逐渐演变为利益共同体,主管部门给予下属企事业以行政垄断或特许经营,而下属企事业则向主管部门输送经济利益;经济改革激发了人们的利益观念,一些“利益觉醒”的政府部门成为了事实上的利益主体,在市场经济中开始用手中的权力主动牟取利益,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期,政府职能也处于转变中,各部门的职责难以清晰、科学界定,部门关系还有待理顺。因此,有的“利益觉醒”部门趁机不断强化、扩展职权,巩固、谋取部门利益。
二、立法体制不规范。一方面,我国立法机构存在缺陷,人大在立法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尚待确立,人大代表不是职业化,相关专家比例低,不能或难以自主立法,只能委托行政职能部门代为起草。另一方面,对行政部门制订法律及规范性文件的行为,有时监督不力。国务院有关法制机构在相关人员数量与素质上难以保证;而在立法的公正性与执法的便利性上,难免向部门倾斜。因此,“部门立法”与“法出多门”情形突出。
三、财政制度不健全。现有的财政体制缺失强化了部门利益。至今,我国尚未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公共财政”制度。西方国家很早就实行“零基预算”,每年在制定预算时,皆从零开始,重新编制。如今一些国家采用更为先进科学的“绩效预算”。我国名义上引进“零基预算”,实质仍按“基数预算”运作,即确保上年预算基数,并逐年上升。因此,有关财政政策可以说是建立在对既得利益的确认上,导致财政开支刚性,部门机构超编超支。
四、利益集团施加影响。随着市场化的发展以及政府拥有广泛资源与强大干预能力,我国的各种“利益集团”迅速产生和发展起来,对政府的决策以及政策的执行施加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是众多境外与涉外利益集团,如各国在华商会以及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商务部下属的行业协会),通过母国政府或政治游说,或收买、利用高干子女、亲属,或聘请一些部门领导与职员做咨询师(拿咨询费),或将相关课题并配以丰厚的课题经费,给予各大部委研究机构与学者等途径,对我相关部门决策与立法施加巨大影响。这是我大量政经信息外泄、经济高度对外依赖、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受损、外企长期保持“超国民待遇”不变以及内外企税率未能统一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是金融(四大银行、一大保险)、能源(电力、石油)、邮电(邮政、电信)、运输(铁路、民航)、基础建设等领域的国有垄断企业,长期依托行政垄断,拥有强大的博弈能力。为维护龙头地位、持续获得垄断利润,有些垄断企业在政界、学界、传媒界网罗代言人,影响甚至操纵话语权,为其垄断地位辩护,极力排斥行业竞争与民营经济介入,抵制《反垄断法》等于己不利的法律政策出台,或以本行业的特殊情况(如自然垄断、国家安全、为政府赚钱等)为由要求从相关法律政策中得到豁免,维持垄断。
三是众多行业的一些民营企业家或通过显形与合法途径,争当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利用人大与政协这两大政治舞台,来声张、谋取其利益;或私下聘请相关专家学者担任独立董事,为其摇旗呐喊(即所谓“黑嘴”);或通过行贿等不正当的利益输送直接影响行政决策。自中央推行宏观调控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增长的政策出台后,有的房地产开发商迅即与一些专家学者、房地产研究机构、部分媒体、甚至官员联手,强占行业话语制高点,并形成一个行业性的“话语链”,以对抗宏观调控。
五、部门内部制约力缺失。长期以来,我国行政职能部门实行的是“一把手”负责制,容易导致行政监督与制约缺失,往往使得领导个人意志成为部门意志,而所谓“部门利益”往往也是部门领导利益。市场化使行政职能部门作为经济利益主体更加突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多元化,使领导集体易于形成“利益共同体”。在国家利益与公共利益缺乏明确的维护力量与衡量标准的情形下,职能部门便从“部门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出发,来制定本部门的方针政策。我国“部门利益”问题的对策:
一、限制部门起草立法的权力,建立回避制度。尽快完善立法程序,法律的制定、修改应在人大的主导下招标,建立起立法起草回避制度,通过完善委托起草和招标起草的立法模式,实现立法起草的第三方参与,并将委托立法和招标立法所需的各项工作经费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
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完善财政监督机制。政府应退出一般竞争性行业投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行政管理和政权建设等公共活动支出,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明确以国家税收为主要收入来源,控制直至取消行政收费,废除“自收自支”与“收支两条线”,将预算外收入统一纳入预算,以国家预算为主要支出形式,行政部门经费来源与开支公开透明,做到完全由国家预算控制。实行“阳光工资”(收入公开、透明、统一),行政部门都吃“皇粮”,禁吃“准皇粮”和“杂粮”。各部门财会人员应由财政部门收编归口管理,并在部门间进行轮换。
三、建立与健全司法机关对行政立法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在我国可以考虑在修改《行政诉讼法》时扩大受案范围,继续完善《行政复议法》,扩大复议的范围。适时创设“行政公诉制度”,公诉主体是检察机关,公诉的对象是行政“作为”与“不作为”,维护公共利益,加强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四、限制与削弱境外利益集团与垄断利益集团的强势地位,规范民企利益集团。使利益集团显形化,鼓励中资、竞争性行业商会和同业公会、行业协会以及社会公益团体的发展,形成对强势集团的制衡。约束、禁止各大部委研究机构与学者接受内外企业、国外资助的课题研究,严格禁止涉外部门工作人员在外资企业或商会等的“变相任职”;鉴于行政干预力的敏感以及道德制约力的缺失,鼓励相关社会公益团体对那些充当“黑嘴”或部门代言人并造成 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学者提起法律诉讼,以制约学者日益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
五、改进决策程序,避免部门决策成为部门领导决策,确保公共利益。在公共部门尤其是部委决策的时候,针对整个决策过程是怎么样的,决策是如何形成的问题,必须进行有效监督,避免领导个人意志成为部门意志。可以参考发达国家政府的做法,例如美国政府决策出台,都有严格的规定与严密的记录,记录一般在五年后予以公布,以便学者、公众评判,有效制约决策的随意与部门利益滋长。
“事业单位改革”标准表述 “事业单位”背景:
一般来说,在现代社会,典型的公共机构由三部分组成,即公共政策制定和管理部门(主要指行政机构),公共服务机构(主要指事业单位)和公共企业(国有企业)。
其中事业单位是指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
事业单位给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为政府和企业分担了巨大的社会负担。同时,它参与社会事物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宗旨是为社会服务,其上级部门多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政府职能部门,其行为依据有关法律,所做出的决定多具有强制力,其人员工资来源多为财政拨款。
我国“事业单位”问题的现状:
统计显示,目前全国事业单位总计125万个,涉及教科文卫、农林水利、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多个领域,工作人员超过3000万人。教育、卫生和农技服务从业人员三项相加,占到事业单位人员的3/4,占有国有资产近3000亿元,集中了70%以上的科研人员、95%以上的教师和医生,其各项事业经费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三成以上。
一、事业单位职责不清。受制于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目前诸多事业单位中承担行政管理职能,沦为“二政府”,造成政府职能范围的混乱,导致宏观调控乏力,政府机构膨胀。
二、事业单位效率低下。在事业单位内部,则是运行机制封闭内向,服务对象单一,缺乏竞争机制,分配中平均主义突出。事业单位的兴办主体由政府“一统天下”,产权单一,资产运行效率低下,财政越位支出严重。而真正承担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则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缺乏竞争约束,普遍冗员繁多,效率低下。
三、自我服务倾向严重。事业单位长期消耗约三分之一的国家预算开支。据多项统计研究,这些资源被越来越多地用于三千万人员自身。国家对现有事业机构大量资金的投入,在相当程度上是用来养人。事业单位的这种自身利益集团化、普遍化和机制化,产生了某些比较严重的腐败问题。如义务教育不到位,公共医疗的乱收费、药品高额回扣等。
总之,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自我服务倾向严重的事业单位已经难以适应目前中国市场经济的需要,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近年来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行业榜单中,教育系统和医疗卫生系统位居前列。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定损害公共服务的社会形象,弱化以至瓦解公共服务体系,因此迫切需要改革。我国“事业单位”问题的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大多数产品或服务都能满足大众需求。但对事业单位所提供的各种公益性服务,如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服务等,却常常会听到供给不足、价格昂贵、质量低下等抱怨。
这种供需之间的巨大矛盾是事业单位问题的最根本原因。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事业单位改革是手段,最根本目的是要发展由这些事业单位所提供的各种公益服务,使其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我国“事业单位”问题的对策:
我国事业单位的种种弊病急需有效改革。事业单位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增强自身活力,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性,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同时减轻财政负担。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应该是非政府也非二政府、非企业也非准企业、非营利也非变相营利,最终回归到它的本位:公共服务。具体来说,有以下对策:
一、明确事业单位职责,依据其社会功能重新定位。根据现有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将其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从事公益服务的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三个大类。对于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还政于政”,回归政府机构序列,其人员接受《公务员法》等法律的管理;对主要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要“还企于企”,原则上都应转制为企业,恢复其本来面目,按照企业活动的法律法规管理;对于真正提供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要制定相应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管理法规,建立新的管理体制。
二、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在人员进口上,实行公开招聘。在人员管理上,推行岗位管理,包括规范岗位设置,实施竞聘上岗,完善考核奖惩,实行合同管理。在人员出口上,完善退出机制。
三、完善对事业单位的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同时坚持事业单位的独立性、公益性和社会性。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避免公共事业机构利用其垄断地位为自身和部门谋取不当利益,亟需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监管体制。第一要保证公共服务机构的独立性,坚持政事分开,减少政府对公共服务具体业务的干预,给公共服务机构独立经营的条件和权利。第二要坚持政资分开,在国家财政部设立国有资产监管部门,监督国有公共服务机构的资产运行。第三要强化政府监管,政府部门要对公共服务产品的公益性和社会性负责,切实监督各类公共服务产品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切实保证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选择权和知情权。
四、从政府角度提高事业单位的效率。对于事业单位,凡是可以通过采购提供的公共服务,在不影响该项服务稳定供给的前提下,采取政府“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的办法,用市场化的方式组织生产和供应,降低公共服务的单位成本,提高公共服务的效能和水平。
五、坚持改革国有事业机构与发展民营事业法人同步推进。我们既要注重改革现存的、大量的和庞大的国有事业机构,改革政府对公共服务事业机构的管理方式,打破公共服务的条块分割,按照区域覆盖和就近服务的原则,设定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又要大力发展和培育各种适宜民办的公共服务事业,满足人们各种个性化的公共服务需要。就是说,要把改革和发展并重,既要注重改革国有事业机构,又要大力发展各类民营的事业法人。这样,改革才能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才会产生新的推动力。
六、应加快政府转型,切不能把事业单位改革当作“卸包袱”,甩财政负担。政府是提供公共服务的第一责任人,政府要不断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支持和投入,特别要注意避免把为财政减轻负担作为目标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倾向,推动经济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这是事业单位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
七、应妥善安置相关人员。对于在事业单位改革中提前退休、转制的人员,政府应当予以妥善安置,特别是对改革后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财政保障等配套改革必须同时进行。
“滥设临时机构问题”标准表述 “滥设临时机构”背景:
近年来,为推动某项工作的完成,一些地方政府以“指挥部”、“办公室”、“领导小组”等名义,组成了大量临时机构。由于各类临时机构层出不穷,加之管理制度的缺失,其工作 人员犯罪现象也呈逐年增多趋势,严重地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社会公信力。设置临时机构的初衷是对某一特定事务进行专门管理。这是全国很多地方长期以来广泛的做法,主要是为了应对复杂的社会情况,以发挥行政行为的灵活性,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尽管在一段时间内,这些临时机构较好地履行了职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当今依法行政、打造责任政府的大方向及要求下,过多设置临时机构不利于建立健康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强力措施予以解决。在一次河北省机构编制工作会议上,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白克明对滥设临时机构之风进行了批评:“有的地方办一件事就成立一个领导小组,搞一个临时机构,滥设临时机构、领导小组,带来了什么?表面上是对工作加强领导,实际上是削弱了职能部门应起的作用、应尽的责任。本来职能部门应该做的事,有了领导小组,他们倒没责任了,也不发挥作用了。” “我搞不清自己头上戴了多少顶帽子,这个领导小组组长,那个总指挥,还有什么主任!”白克明说,“我就记住了我有两顶帽子,一个是省委书记,一个是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有时候别人介绍我是什么组长,我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顶帽子。”
2005年11月,陕西省对2004年12月前设立的各种领导小组、委员会、协调小组、指挥部、组委会等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进行清理,撤销了265个议事协调和临时机构。2005年8月,深圳市对1995年以来成立的市政府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进行全面清理,145个机构被撤销。2006年8月,安徽天长市对部分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进行了清理、合并和调整,52个临时机构被撤并„„
“滥设临时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滥设临时机构降低行政效率。
由于政府管理机制的不健全,目前大多临时机构,都是各部门之间分工不清,职责不明,人浮于事、好大喜功等的产物。由于政府部门太多,部门职能交叉,部门与部门之间职责权限划分不尽合理,造成事权与责任脱节,协调性事务人为增多。例如社会保障事务分别属于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卫生部分管,交通运输事务分别属于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以及石油天然气公司管理等。协调的方式,更多的体现在临时机构内各部门利益之间的争夺,这必然导致行政效率的降低。
二、滥设临时机构容易滋生腐败现象。
首先,临时机构人员由相关部门抽调派出,导致权力缺乏制约与监督。临时机构主管部门通常涉及几家,政出多头,划分责任时则无人承担,很难定性。特别是对临时机构由哪些部门承担监管职能以及如何进行监管缺乏明确规定,使得这一机构容易脱离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原有的监督制约机制,又游离在纪检监察、工商、税务、物价、审计等部门的监管视野之外,加之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领导本身也有“临时”观念,这就为一些人利用职权实施“权钱交易”提供了可能。
其次,临时机构收支金额较大,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临时机构负责重大任务,掌控巨额资金,但机构内控制度普遍不够,缺乏制度约束,会计资料不健全,甚至缺失,各项资金也未能实现财政专户储存。由于临时机构失去了监督与制约,加上个别负责人权重一时,不按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形成非正规渠道收入增加,开支随意性较大,掌管巨额资金的工作人员腐败起来,也就更加轻而易举。
第三,不少临时机构决策随意性大,为“权钱交易”提供可能。为完成某项工作,很多临时机构决策的随意性导致土地审批、税务、工商管理、公检法等等部门得纷纷为其“让路”。他们可以直接取代工商、物价、技术监督等市场执法部门,往往就成为不法分子重点“攻关”的对象。
关于“滥设临时机构”问题的对策: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处理职能交叉、权责脱节、多重管理、多头执法等问题。首先,整合行政职能,政府机构设置宜采用大部委设置模式,进一步减少政府部门设置数量
所谓大部委制是指将详尽的职能尽可能集中到一个部门,一方面可以精简政府机构,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横向协调困难,增强政府首长对各部门的有效控制协调力;其次,裁并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在整合行政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简政府部门设置,合并相近管理事务,加强部门协调功能。在此基础上裁并原有的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
二、完善法制,按照法定程序设立临时机构。一些发达国家设置临时机构,都有着特别严格的程序。先是由有关部门、专家委员会提出专题报告,接着行政会议讨论,最后才能拍板,而且,除了一些紧迫性较强的临时机构外,大多数都需要议院批准才可以任命。应尽快出台《政府机构编制法》,对临时机构的设置必须履行相关法律程序。
三、合理设置临时机构的编制和财政预算,明确临时机构的撤销条件及期限。临时机构完成任务后继续存在会导致机构冗员和行政资源的损耗,在成立之初应制定好相应的存在期限或撤销条件。应尽量减少编制,最好不占用编制,临时机构一旦撤销,财政预算同时停止拨付。
四、明确临时机构的管理部门。应加强临时机构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对临时机构的监督机制。对临时机构的财务实施有效的监管,发挥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的职能作用,防止临时机构蜕变成滋生腐败的温床。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标准表述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背景: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进而实现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安全网”的作用。保障人民群众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收入和基本医疗不受影响,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人民群众有生活来源,满足他们的基本生存需求。
二是“平衡器”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调节中高收入群体的部分收入,提高最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标准,适当缩小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三是“助推器”的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既有利于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一定程度上激发我国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更快地发展,又可以避免社会消费的过度膨胀,引导消费结构更为合理,平衡社会供需的总量,有利于防止经济发展出现波动,实现更好地发展。
四是“稳定器”的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能为劳动者建立各种风险保障措施,帮助他们消除和抵御各种市场风险,避免因生活缺乏基本保障而引发一系列的矛盾,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存在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法律不够健全、监察执法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养老保险长期实行现收现付制,没有留出积累资金。老龄化提前到来,意味着“未富先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养老负担重、筹集资金难和医疗费用大等诸多挑战。
三、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使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问题更为凸显。近几年,我国就业格
局发生明显变化,全国职工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相当数量的非公有制职工没有享受社会保障。在当前情况下,如何把这些人纳入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是我们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
四、城镇化进程加速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新问题。目前失地农民有4000多万人,每年还有1亿多农民进城务工,他们已成为产业大军中的重要力量。而我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针对城镇人口设计实施的,如何适应城镇化过程中数亿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需求,是一个重大课题。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
一、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调整支出结构,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
二、努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适应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城镇化加快的特点,完善现有的保障制度,有计划地把应该纳入而未纳入的人切实纳入进来,真正实现“应保尽保”;探索新的制度建设,针对不同群体增加新的保障项目,如建立符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
三、加强社保基金的筹集和监管。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引导参保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鼓励社会捐赠,扩大社保基金的筹集渠道,不断做大做强全国社保基金。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社保基金的监管力度。要进一步提升基金的统筹层次,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促进基金管理的公开、透明,确保基金的安全运行。
四、加强宣传和指导,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要切实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逐年增加养老金积累,建立健全福利集体协商机制。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要积极行动起来,在社会救助、济贫帮困、慈善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家庭和个人要依法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发挥好赡养、自助、互助等功能,推动形成团结互助、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
五、认真解决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积极推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试点。合理确定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标准,严格加强土地管理,按照国家规定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征地时主要和优先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资金没有落实的,不得批准征地。
六、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商业保险虽然是一种经济行为,与保障基本生活为目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差别,但在减少危险、补偿损失、保障生活、安定社会上与社会保障制度又有相通之处。特别是商业保险投保水平可高可低,多投保多受益,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和多样化的社会保障需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因而要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完善人寿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等险种,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七、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法律体系。加快出台《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慈善法》等法律,制定养老保险条例、医疗保险条例、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条例等法规。同时要严格执法,依据《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规范企业用工、清理社会保险关系等方面的监察执法,提高社会保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性住房问题”标准表述 “保障性住房”的背景: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中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对于最低收入家庭,政府提供租赁的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可以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而对于中高收入家庭可通过市场购买、租赁商品住房。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始终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城市住
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20多年来,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城市住宅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居民住房条件总体上有了较大改善。我国“保障性住房”问题的现状:
经济适用住房在建设和管理中问题不断:开发计划不落实,土地供应难以保证;供应对象模糊,审核不严;有些城市供应规模偏小,造成供不应求现象;建设标准偏大,初期开发建设的房屋面积过大;开发商利润难于控制,某些商品房为规避土地出让金而违规转为经济适用住房等。有的城市中,经济适用房被开发商变相高价出售,造成经济适用房不“经济”,国家给中低收入购房者的提供的福利被开发商占为己有,牟取暴利。
廉租房实物和货币来源不畅;租房的资格、租金标准难以确定;保障方式不完善、监督体系不严格以及地区间进展不平衡等。我国“保障性住房”问题的原因:
问题的关键在于与住房市场化进程相比,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在一些城市成为“花瓶”和“点缀”,覆盖面与现实需要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一、城市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缺乏应有的态度和决心。一些官员认为,拿出一定的土地建设经济适用房,意味着地方政府不能再通过经营土地获取巨额土地收益,还有的地方官员认为,建立住房保障制度,解决广大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对于提升自己的政绩显然有点“慢”,不如单纯追求GDP的增长速度那么突出,不能给自己“成绩单”上加分。在这样的思路主导下,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公共财政支出严重缺位。一方面,政府部门从土地出让中获得大量收益,另一方面,却不愿意为建立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的保障体系出钱。
二、公共财政对保障性住房的支持不足。从国外经验看,不少国家在公共财政支出中都有社会保障住房一项,而在我国公共财政支出中,只有廉租房明确要以公共财政资金为主,其他涉及到住房保障的支出并未纳入财政预算中。国外政府在住房保障方面一般采用立法、财政、金融和税收等多种手段和措施给予支持。与之比较,我国住房保障手段比较单一,金融、财政和税收上的系统配套支持政策严重不足。
三、经济适用房的准入标准过于简单。由于供应对象的宽泛,经济适用房制度很难保证那些最需要解决住房问题的中低收入家庭的优先权;在个人信用体系和住房档案不健全的情况下,资格审核容易流于形式,出现了骗购、转让获利等现象,使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公平性受到质疑。
我国“保障性住房”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制定住房政策时,应明确区分“保障性住房”与“房地产市场”。在一些发达国家,即便居民平均收入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保障性住房仍然占有相当比重,比如:英国发展公共住房有100年左右的历史,虽然经历过“公房私有化”阶段,到目前为止,仍然有20%的居民住房通过住房保障制度来解决。我国发展住房应遵循“保障+市场”的模式。保障性住房由政府提供和管理;而商品房市场由市场机制来进行资源配置,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来进行宏观调控。
二、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体系中应发挥主体地位。自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保障性住房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政府作为管理主体的缺位。根据国外经验,公共住房的运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由政府作为主体设立专业管理机构来负责。一方面,政府应将保障性住房的投入纳入财政预算,这是建立住房保障体系的基本保障。国外的公共住房政策对政府投入都有明确规定,并有法律保证,政府也有固定的财政预算安排以及专项基金等配套政策。但目前我国除了对廉租房及住房补贴有少量投入外,其他涉及住房保障的支出还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安排。另一方面,政府应切实加大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的土地有效供应,发挥好税收和信贷政策调节作用,加大住房需求调节力度,引导合理的住房消费。
三、在制定和完善中低收入家庭标准体系,了解保障性住房需求的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公共住房的保障对象是中低收入群体,中低收入群体的划分标准是什么,这是制定住房保障政策的一个核心问题,确定这个群体的数量有多大,是制定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和供应计划的基础。现阶段,我国的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比例、结构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相对而言,中低收入者所占比例要大得多。确定收入划分标准,需要统计部门在统计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得出。在确定合理的收入划分标准之后,还要结合政府保障目标和计划、居民的居住条件、家庭构成等因素,最终确定保障对象的数量,这是一项复杂的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工作,严格防止政府部门和官员的权力寻租行为,避免出现经济适用房面积过大,出售给不符合条件的个人等现象再现。
四、严格控制保障性住房面积标准。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处于起步阶段,居住面积应以“满足基本住房需求”为原则,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设计应强调功能优先,居住面积应受到严格控制。
五、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范围。在不影响公积金制度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将中低收入职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让他们在这一制度中受益。
“实现节能减排”标准表述 “节能减排”政策背景: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污染物排放。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我国“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干部的认识尚未完全到位。由于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许多地方对干部的考核仍主要侧重于经济增长、招商引资等内容,加之现行财税体制方面的问题,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把GDP增长作为硬任务,把节能减排作为软指标,特别是一些市(地)和县(市)还不够重视,还没有制订节能减排总体性方案,责任不够明确,措施也不够具体。
二、淘汰落后产能总体进展缓慢。除淘汰小火电工作按计划进行,淘汰落后钢铁、有色、水泥产能工作正在推进之中外,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等落后产能淘汰工作起步晚,进展迟缓;淘汰不彻底,一旦市场行情好转,落后产能容易死灰复燃。
三、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滞后。今年计划现有燃煤机组脱硫设施投运3500万千瓦、设市城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00万吨/日(不含原有污水处理厂增加处理水量),但上半年分别仅完成31%、25%。
四、激励政策不完善。鼓励研发、生产和使用节能环保产品以及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的财政税收政策还不完善,影响节能环保技术、设备、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五、价格机制不健全。一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资源性产品的前期开发成本、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和资源枯竭后的退出成本没有在价格中得到充分体现,企业开发利用资源的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水平普遍偏低,如煤炭价格、居民用电价格、供水价格没有反映资源补偿和环境成本。
六、监管不到位。覆盖各省(区、市)的节能监察体系至今尚未建立,节能执法主体不明确,节能监察队伍能力建设滞后,法规政策的实施没有监督保障。现有环境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弱,环保部门缺乏强制执行权。有的地方政府保护环境违法企业,干扰环境执法。
七、基础工作薄弱。能源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严重滞后,能耗和污染物减排统计制度不完善,有些统计数据准确性、及时性差,科学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尚未建立,各级政府部门能源统计力量不足,统计经费落实困难,不适应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
实现“节能减排”的对策:
一、强化政府责任,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一方面,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另一方面,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公开严肃查处一批严重违反国家节能管理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典型案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者的责任,起到警醒教育作用。
二、加大政府引导资金的投入,完善相关政策,形成节能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政府应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同时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品(设备、技术)目录及相应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优先为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项目、循环经济项目提供直接融资服务。另一方面,政府应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同时创新模式,深化循环经济试点,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三、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对重点用能单位加强监督。凡与政府有关部门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的企业,必须确保完成目标;对没有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企业,强制实行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坚持“谁污染、谁治理”,对未按规定建设和运行污染减排设施的企业和单位,公开通报,限期整改,对恶意排污的行为实行重罚,追究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四、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优化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政策环境,加强资源环境高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和研发基地建设,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同时,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国际科技合作,与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节能环保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拓宽节能环保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五、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快完善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处罚标准,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积极推动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的制定及修订工作。同时,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和监察行动,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和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检查,对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公开曝光,依法查处,对重点案件挂牌督办。
六、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对全部耗能单位和污染源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健全涵盖全社会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区域间流入流出及利用效率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体系,实施全国和地区单位GDP能耗指标季度核算制度。同时,加强能源统计巡查,对能源统计数据进行监测,并及时向社会公告重点监控企业污染物排 放数据。
七、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制订节能减排宣传方案,在主要新闻媒体重要版面、重要时段进行系列报道,刊播节能减排公益性广告,广泛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宣传节能减排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对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环保意识。
“加快技术创新”标准表述 我国“技术创新”问题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但我国的经济增长依然还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的问题,产业技术水准低,自主创新严重不足,很多企业都以来料加工为主。从这个意义来说,目前的中国还只能说是“世界加工厂”,具体体现在:
一、中国在产业分工中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中国制造”自身并不具有高效益性质。目前,我国单位资源产出平均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至1/20;从业人员生产率只相当于1/30至1/40;制造业的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零部件大部分依赖进口;中国电子工业规模排在世界前列,但芯片制造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了二至三代。
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品牌优势、规模优势成为所在产业链的集成者和操控者,分享了更多的利益。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和跨国公司在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占有明显的优势。从我国情况看,在汽车、飞机、仪器仪表、信息、生物、新材料等技术领域中,授予的专利也多为跨国公司所拥有,其份额约占到80%—90%。如果不在技术创新上有所作为,不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我国企业的发展将难以摆脱跨国公司专利壁垒的制约。
三、我国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据统计,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只有0.76%,远低于发达国家2.5%—4%的水平;有科技研发活动的企业仅为38.7%,设立研发机构的仅为23.7%。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8.6%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我国“技术创新”问题的原因:
一、国内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国内企业在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下过于追求速度,不愿意下苦功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现有高管人员任用制度下,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经营团队迫切追求近期利益,几乎谁也不愿意“我这一届投入自主研发,下一届或再下一届赢得收获”;以及一些企业盲目多元化经营,主业已经模糊不清,技术创新也就无从谈起。而当这些企业面对技术需求时,普遍采用的却是引进-落后-再引进的不断循环法,向国外企业引进先进技术,由于没有完成技术学习的过程,使我们的技术能力始终落后于引进来的、正在应用的技术。当这些正在应用的技术需要更新的时候,只能再引进,本国的技术人员实际被边缘化了。
二、地方政府利用外资的方法存在误差,导致技术创新阻碍重重。外资愿意进入中国市场进行投资行为,是因为中国的市场潜力大、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比较低廉、各种政策十分优惠,但这种低成本优势是不可能永存的,当前我国沿海地区便面临着地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压力,甚至一度出现“民工荒”,以往的优势正在逐渐弱化或消失,产业随同资本的再次转移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一些地方没有深刻理解国家“以外促内”的战略意图,把本地发展的希望过多地寄托于外资,宁愿给外资无限制的“超国民待遇”,而不愿下苦功推进本地企业改革、提高本地企业竞争力。
三、我国政府对研究开发的投入不足。我国政府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占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的比重仅为30%左右,远低于世界多数国家相应发展阶段时政府投入占50%的水平,更低于印度、巴西60%~70%的水平。
四、技术创新的投融资体制不够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急需大量资金,但我国缺乏对技术创新方面的投资机制,导致企业的这部分资金无法及时便利地从金融机构获取。创新力较强的民营科技企业更受到金融政策限制贷款的困难,而支持创新的风险投资基金尚未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形成。
五、许多技术创新人才或被埋没,或大量流失。由于企业创新氛围的匮乏,技术创新人才在企业内缺乏施展才华的舞台和开发创新的动力,一些技术创新人才在国内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选择外企或出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巨大损失。
六、产、学、研缺乏有效结合,技术创新速度不快。大学和科研机构作为科技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源泉,对技术创新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而我国缺乏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机制,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其他技术创新要素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关系,从而使技术创新的速度和国外相比受到影响。
我国“技术创新”问题的对策:
一、调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要加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引导更多的企业关注更加长远的技术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推进知识、技术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让技术创新者享受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果,使技术创新得到真正的尊重,激发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力。
二、引进外资的同时,利用好外资,实现技术创新。引进外资不仅是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同时也要注重消化吸收外资的先进技术,重在创新,通过消化-吸收-创新的步骤,培育出本地资本为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同时,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锻炼出高素质员工队伍、使本地产业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在参与全球竞争中造就世界级的企业家。
三、整合资源,加大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应当加大政府以及企业、社会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实施有利于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税收激励政策。同时在具有明确市场应用前景的领域,政府应当支持和鼓励国内企业更多地承担科技任务,通过国家订货或准国家订货等形式,给国内企业创新提供重大工程实践机会;在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产业化基地等创新基地;投融资方面,政府应当配合企业,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协调和沟通,为企业技术创新疏通和开辟投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机制,形成鼓励创新的良性投资机制;
四、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法规制度建设,着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为技术创新保驾护航。要依法促进知识产权流动,支持各类企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依法保护通过技术创新获得的知识财产和通过多种方式获得的许可权益。同时,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有效化解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阻碍我国自主创新的问题,提高我国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五、引进和培养创新技术人才,为他们提供便利条件。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应当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天地,为他们提供开发创新的环境,使他们享有优厚的待遇和回报。鼓励科技人员创办各类高新技术企业,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鼓励科技人员以自主知识产权、科研成果等为资本,参与企业投资和收益分配。
六、努力加强产学研合作。企业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础,科技创新体系都是以企业为主导力量,而企业自主创新关键在人才,如果高校和产业联动,对企业来说,可缩短创新的流程,降低创新的成本,让创新产品更快地推向市场。对高校来说,这也是学生实验的基地,其形成的知识产权受到保护,人尽其才,防止创新成果流失。
总之,中国拥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巨大市场机会。如2020年前数千万千瓦的核电;一
万多公里的高速铁路、众多城市的轨道交通;三网合一的新一代无线电讯网和各种数字化、智能化终端设备;数量庞大、品种繁多的加工设备、环保设备,冶金、化工、采矿装备和大型工程机械;每年数以百计的民用飞机和百万至千万计的汽车等。中国企业要在这种环境下取得跨越式的发展,而不是外国企业享用了巨大市场的大部分利益,关键在于加快技术创新。
“促进教育公平”标准表述 “促进教育公平”问题背景: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是一句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公益广告词。它告诫人们,即便是在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巨大不平等的情况下,通过学习、接受教育,人同样可以获得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处于社会下层的弱势者因为拥有知识而摆脱了他出身的那个群体的局限,其生存状态将会得到明显改善。
但有时我们会看到,贫困地区的孩子无学可上或上不起学、农村合格教师匮乏、随父母进城打工的孩子流落在农贸市场。在城市,非义务教育阶段收费一再增加,由于同一地区内校际教育资源的差别引发的“择校热”愈演愈烈,家长要向重点初中、高中交纳数万元不等的择校费。在高校,高额学费成为贫困生上学的负担,同时招生名额分配明显趋于失衡,发达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的高考招生分数远低于其他省区。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入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造成了新的教育不公平。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促进教育公平,保障社会公平,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十六大以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历次强调教育公平。2004年提出西部“两基”攻坚的计划,提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计划,2005年提出对农村家庭困难的学生实行“两免一补”,2006年提出要免除学杂费,把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体系,2007年提出保证农村的孩子上得起学、上好学。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公益性原则,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对保障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促进教育公平”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缺乏公平。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经费投入长期不足,教育经费的持续紧缺,使相当一批农村中小学至今连基本的办学条件都得不到保障。农村师资队伍学历未达标,中高级职务比例偏低等现象较为普遍。
二、重点示范学校与普通薄弱学校教育质量相差悬殊,择校压力巨大。拥有较多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家庭,可以凭其拥有的资本以较低的分数上好学校,拥有较多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更占优势。阶层差距正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
三、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上学比较困难。这表现为,部分进城农民工子女失学,大部分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质量不高,很多学校仍然要收借读费、赞助费。教育费用仍然是农民工家庭最大的负担之一。
四、地区之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明显差异。我国高考录取分数线以及高校招生指标投放计划存在地区差异,每年高考录取率东部高于中西部,大城市高于广大农村地区。由于高校教育资源布局的不平衡性,直属高校在属地投放的招生计划比例较大,导致稀缺的优质高教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受到强烈质疑。
五、部分学生难以承受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费,造成新的不公。目前,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学费使部分贫困家庭难以承受,高校贫困生比例占到了20%。由于高中阶段 贫困生救助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部分学生由于家庭困难放弃读高中或辍学。“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
一、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城乡教育发展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公共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配置不合理。因此,不仅新增教育经费应主要用于农村,存量也应做适当调整,尽可能向农村、向贫困地区倾斜。要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尽快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让每个农民子女都能上得起学。要继续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城市教育经费附加应优先用于薄弱学校改造,切实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
二、加大对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宏观调节力度,逐步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禁止以任何名义将学校分为重点和非重点,坚持实行小学和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促进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积极推行将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公平分配到初中的办法。
三、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对符合规定的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实行“两个为主”的基础上(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中小学为主),同时进一步采取措施,让进城的农民工子女,都能够在当地公办的中小学进行学习。
四、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公平配置。要完善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制度,积极推行学生贷款制度,建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制度,实施勤工助学制度,开展特殊困难补助,实行学费减、免制度,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
五、规范管理,从严治教。大力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建立健全有教育系统特点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规范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依法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发扬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继续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实现招生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标准表述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背景: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人,这个数字在2006年为413万人,2005年只有338万人,2004年280万人,平均每年增幅20%左右,就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另一方面,好工作挤破头,不好的单位看不上,又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毕业即失业”,这种离中国大学生曾经非常遥远的现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急速推进,如今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
许多毕业生总是抱怨找不到工作,专场招聘会、校园招聘会、网上求职几种途径都尝试了,但是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却寥寥,或者是根本没有。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应聘过程很顺利,但是到了签约环节往往出错,举棋不定,错失良机。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使广大高校毕业生及时进入各行各业就业,改善从业人员素质和结构,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解决民生 问题的重要举措,可以解决广大毕业生个人的长远发展问题,解除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后顾之忧,对于保持社会的长治久安、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增加,是受社会的整体就业环境影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的这几年,恰好是我国总体就业矛盾加剧的几年,新生劳动力就业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字表明:虽然2006年城镇安排就业人数创纪录地突破1000万人,但依然还有1400万人待业。2007年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总计也只有约 1200万个,但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400万人。这样一来,劳动力供给严重大于岗位需求,大学毕业生就业空间也必然受到挤压,适合他们的岗位也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原因还在于区域发展差距以及城乡二元结构而导致的结构性矛盾。它表现为“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事儿多的地方人少,人多的地方岗位少”等等现象。一方面,由于区域和城乡之间的鸿沟,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更多地考虑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众多的毕业生竞争有限的岗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国家人事部公布的数据表明,2005年仅北京,广州、上海、深圳4个城市就接收了15个省市10.9%的大学生。另一方面,广大欠发达地区和基层普遍缺乏人才,急需智力投入和支持,但由于分配制度、用人制度、户籍政策、保障制度,编制数量、经费困难等方面的影响,毕业生即使想到这些地方去就业也往往难以落实。这就在客观上造成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空间狭小、渠道不畅,也加剧了毕业生就业的困难,三、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也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有一定关系。有的高校在招生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敏锐地感知社会需求的变化,从而相应地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一些地方高校在扩招后投入跟不上,办学条件相对落后;一些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人才培养不能完全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等等。
四、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观念更新滞后。许多人认为上了大学就是“鲤鱼跳龙门”,身份改变了,一定要找个好工作才算就业;很多家长认为,大学毕业生干具体工作就不算体面就业等。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预期较高,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许多大学毕业生宁肯“漂”在大城市,也不愿到地方、到基层、到中小城市就业。就高不就低的结果进一步加剧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目前,人才市场上很多用人单位都要求有工作经验者优先,明确表示不考虑应届毕业生或者不要女生。用人单位存在的这种错误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毕业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从政府来讲,要采取更加积极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政府要通过宏观调控这只“手”,为毕业生就业营造良好的制度性、政策性环境,出台更加积极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
一、通过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开发和创造适合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
二、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杠杆”,使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成为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蓄水池”。
三、通过创业教育、政策扶持和项目指导,激活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才智。
四、大力深化户籍、人事和用工制度的改革,切实加强政策之间的协调性和配套性。
五、通过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提供更加热情、周到、高效的就业服务和帮助。从高校来说,要把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摆到学校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明确不同层次高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高校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就业
市场的变化,加大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坚持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率适度挂钩,逐步实现由人才供给导向型向就业需求导向型的转化。进一步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全面落实就业的“一把手”工程,确保就业指导服务在机构、人员、经费上的“三到位”,健全就业工作体系;要普遍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努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同时,重点帮助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落实就业,高等学校要针对困难家庭毕业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展就业指导,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和重点推荐,并尽量给予适当求职经济补贴。从用人单位和社会各方面来看,也有责任为大学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用人单位应该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消除性别、学历等偏见,完善用人机制。此外,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也要正确看待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帮助大学毕业生合理确定就业期望。新闻媒体也要引导社会、高校、家长、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新型就业观和成才观,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要通过持续地开展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活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重视和关心,宣传政府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宣传大学生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宣传各地、高等学校及用人单位好的做法和经验。要坚持正面宣传,进一步唤起全社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形成共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良好局面,避免炒作和渲染,努力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
“房价上涨过快问题”标准表述 “房价上涨过快”问题背景:
房价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由于住房关联性强,其价格上涨,极易形成连锁反应。据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8月北京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了12.1%,达到近两年涨幅的最大值。而在这一个月,深圳的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7.6%,与2006年全年平均房价相比,涨幅超过了一倍。
高昂的房价迫使买房者大笔向银行借贷,房贷总量迅速攀升。统计显示,我国1997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总量只有190亿元,到2007年上半年,这一数额达到了25720亿元,10年时间增长了135倍。
近年来,我国的大城市房价收入比(购房总价与家庭年收入的比值)几乎均超过10倍,而北京与上海等地区则超过15倍,甚至接近20倍,远远超过世界银行给出的合理值为5倍的指导线,对宏观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房地产业是我国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引导和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有利于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住房消费需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房价上涨过快”的原因:
一、供需不平衡导致住房价格上涨。近年来,由于城市发展较快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增强了现实购买能力。加上城市发展空间大、机会多,吸引大量外来人员定居发展,从而形成庞大的住房需求市场。而供应方面并没有跟上,特别是住宅供应结构不合理,小户型偏少。
二、成本推动导致房价上涨。以土地、建筑材料为主,构成住房成本的诸多要素供应趋紧。2007年上半年,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上升仅有10%,但购置土地费用却同比上升28.6%。二季度土地交易价格同比上涨13.5%,涨幅比一季度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居住用地交易价格同比大幅上涨16.2个百分点,涨幅比一季度提高7.3个百分点。地价上涨使得单位土 地面积开发成本明显提高,并最终反映到房价上。三、一些地方政府的不规范行为抬高了房价。被动拆迁在个别地区占市场商品房需求的一半,有的甚至高达60%。在经营城市、经营土地的理念下,一些地方政府从土地收益中筹集大量城市建设资金,哄抬了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同时,不可忽略的是,有些地方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也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不规范。
四、信息不明以及开发商的炒作助长了房价的上涨。开发商利用政策、信息不对称、不透明,通过虚假交易、虚假宣传等发布不实价格信息,哄抬房价,误导市场预期。另外还有开发商故意放慢开发、销售进度,囤积土地、房源等,人为造成市场紧张,也同样带来房价短期内的非正常上涨。“房价上涨过快”的对策:
一、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政府应重点发展满足当地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明确新建住房结构比例,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应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以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土地供应。要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土地供应,其供应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土地的供应应在限套型、限房价的基础上,采取竞地价、竞房价的办法,以招标方式确定开发建设单位。继续停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供应,严格限制低密度、大套型住房土地供应。
二、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调整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严格房地产开发信贷条件,抑制房地产开发企业利用银行贷款囤积土地和房源。对闲置土地和空置商品房较多的开发企业,商业银行要按照审慎经营原则,从严控制展期贷款或任何形式的滚动授信。同时,有区别地适度调整住房消费信贷政策,在提高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款比例的同时,区别对待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需求。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土地、规划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用地的监管。
三、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严格控制被动性住房需求,加强拆迁计划管理,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减缓被动性住房需求的过快增长。在没有落实拆迁安置房源和补偿政策不到位的情况下,不得实施拆迁,不得损害群众合法利益。
四、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房地产开发建设全过程监管。对已经规划许可仍未开工的项目,要重新进行规划审查。对不符合规划控制性要求,尤其是套型结构超过规定的项目,不得核发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对擅自改变设计、变更项目、超出规定建设的住房要依法予以处理直至没收。切实整治房地产交易环节违法违规行为。房地产、工商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查处合同欺诈等违法违规交易行为,对不符合条件擅自预售商品房的,责令停止并依法予以处罚;对捂盘惜售、囤积房源,恶意炒作、哄抬房价的房地产企业,要加大整治查处力度,情节恶劣、性质严重的,依法依规给予经济处罚,直至吊销营业执照,并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五、有步骤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扩大廉租住房制度覆盖面,实廉租住房资金筹措渠道,城市人民政府要将土地出让净收益的一定比例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各级财政应加大支持力度。同时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进一步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严格执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的各项政策,加大监管力度,制止违规购买、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严格规范集资合作建房,制止部分单位利用职权以集资合作建房名义,变相进行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违规行为。
六、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信息发布制度。城市人民政府要抓紧开展住房状况调查,全面掌握当地住房总量、结构、居住条件、消费特征等信息,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信息发布制度,增强房地产市场信息透明度
七、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宣传,客观、公正报道房地产市场情况,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住房消费观念。对提供虚假信息、恶意炒作、误导消费预期的行为,要严肃处理。
“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标准表述 “收入差距”问题背景: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国民经济,我们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一些弊端,对分配制度和原则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一原则对于打破平均主义的平等观,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出现了扩大的趋势,这引起人们的广泛关切。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呈现快速扩大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趋扩大;区域之间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有人把收入差距的扩大归咎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提出要对分配原则进行调整。由此引起了社会上包括理论界对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讨论。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社会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应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如果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悬殊而又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不仅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而且会影响社会安定团结。“收入差距”问题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导致收入分配明显向城镇倾斜。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此相适应,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通过工业产品定价、农产品统购派购等政策,形成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提取了大量农业剩余价值;在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中,又确立了以城市征收制度为一元、农村征收制度为另一元的城乡隔绝的“二元”税制结构,农民的税负偏重。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城乡税制的“二元”结构,直接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二、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拉大了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居民收入呈东、中、西递减现象,这固然有区位环境、基础条件等历史因素,但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的由东向西的经济推进序列和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有着直接关系。这些年来,国家出台了大量向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特区倾斜的政策以及税收优惠政策,客观上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
三、行政垄断行业收入大大高于其他行业,拉大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许多行业陆续走向市场,既得利益和职工个人收入主要由其市场竞争力所决定。而一些因政府限制市场准入造成的行政垄断行业,诸如电力、电信、烟草、金融、保险、民航等,凭借其垄断特权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职工的收入水平是其他行业无法相比的。
四、分配政策缺位导致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差距两极分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依靠诚实劳动勤劳致富者大量增加,另一方面因条件不足、能力不济、机会不均等而难以摆脱困境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同时,由于税收调节不到位,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过高的个人收入得不到有效调控,过低收入者得不到基本生活保障。不仅如此,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法制建设滞后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使得少数人“钻政策空子”,获取大量非法收入,拉大了收入差距。
“收入差距”问题的对策:
为了改变收入差距问题,我们在发展的基础上,必须加快分配制度的改革。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 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主要来说:
一、要努力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应积极主动地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同时也要切实减轻农民各项负担和压力。要特别注重对农村教育、医疗等的投入,避免他们因教返贫或因病返贫。
二、要加大财政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收入分配上的调节作用,加大税收征管,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公共设施投入,通过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三、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要特别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认真贯彻中央的有关精神和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维护好群众的各项权益。特别是要注意解决征地拆迁、企业改制、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农民工工资发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部分群众在子女上学、就医、住房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
四、加大力度规范分配秩序。重点是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工资管理体制,逐步使其更加统一规范;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特别要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建设,完善监管的基础条件。
五、要从法律上、制度上、体制上努力营造一个维护权利公平的制度环境。切实维护和落实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各项权利,保证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比较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工作就业的权利、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权利,努力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坚持法律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团体都不能有超越法律和规则的特权。
“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标准表述 什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在1974年5月的第27届世界卫生大会上,第三世界国家普遍表示热情关注和极大兴趣。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在1980~1981年年报中指出,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为不发达国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供了样本。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把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
合作医疗在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萌芽阶段、50年代的初创阶段、60~70年代的发展与鼎盛阶段、80年代的解体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恢复和发展阶段。面对传统合作医疗中遇到的问题,卫生部组织专家与地方卫生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题研究,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际,也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也已表明,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 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编者按:2007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要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覆盖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的目标,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更快发展。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农合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国为什么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中国有13亿人口,其中多数生活在农村,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一直受到政府的关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政府曾经在全国推行农民与乡村集体共同出资、农民之间互助共济的合作医疗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推崇。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合作医疗赖以生存的集体经济逐渐解体,加上制度本身固有的缺陷,传统合作医疗开始出现大面积滑坡,大部分农民成为自费医疗群体,疾病经济负担日益沉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十分突出。
为了减轻农民的疾病经济负担,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到2010年,这一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新农合制度是中国政府为提高农民的健康和医疗保障水平而进行的积极探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约束性指标,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问题
一、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模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医疗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自愿参保”为原则。虽然人均10元的缴费标准不会给农民带来太大的经济负担,但是健康的青壮年人群患大病风险较小,参与积极性较低,风险较大的高危人群则倾向于参加,这样逆向选择极容易导致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入不敷出。在政府投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缴费标准将是维持新农合基金运转的唯一选择,但是费率的提高必定使农民的参合率下降,导致新农合基金最终崩溃。同时,“只报销大病”容易诱发农民将“小病当成大病医”的道德风险,造成医疗支出的急速上升。此外,和大病相比,对农民健康威胁更为普遍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1998年全国卫生服务总调查表明,农村约有37.7%的病人发病后并未及时就医,很多农民的大病都是由于耽误对小病的治疗而形成的。只负责大病统筹而疏于对小病的防治和保健工作,必定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医疗保障状况。
二、相同的人均缴费标准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有失公平。在新农合开展初期,制定统一的缴费标准是操作起来最简便的方法,但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之间收入差距较大。收入较高的农户往往愿意参合,因为在大多数地区,只需缴纳10元就可获得部分“大病”医疗保障,回报率较高。而对于很多人均纯收入不足百元的贫困农民群体,10元参合费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缴纳后不能马上见到实效,因而参与积极性较低。结果就是——富裕的农民获得了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而贫困的农民仍然没有得到任何保障,这显然违背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初衷。
三、农民自愿参合的积极性不高。农民自愿参与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顺利推行的基础和根本保证。虽然统计数据显示试点地区农民的参合率大都达到70%以上,但是这些试点一般都是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地区,农民的支付能力较强,而且当地政府为了产生示范带动效应,加强了宣传投入力度,有些地方为了高参合率甚至出现在强制参合的现象。然而现实情况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对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普遍较差。以欠发达的江西赣州为例,调查结果显示50%的参合农户是在干部到家中说服后才交的,20%的农户只是盲目地“别人交,我也交”。在已参合的农户中,70%的人不了解参合知识,绝大多数农户对农村合作医
疗的目的和意义一知半解,普遍对缴纳的10元参加的新农合抱有较高期望值,希望能马上得到回报,然而现实状况(大病统筹)又使农户积极性受挫,参合率自然不高。
四、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由于农民对新农合了解甚少,自愿参保积极性很低,为了保证较高的参合率,很多工作人员不得不挨家挨户进行宣传、说服工作,大部分的参合额都是工作人员一个一个谈出来的。再加上农村地区农民居住非常分散,交通不便,更增加了筹资成本。另外,工作人员办事效率低下也是导致高筹资成本的重要原因。赣州市的调查显示,只有30%的工作人员主动学习合作医疗知识,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宣传讲解工作,办事效率自然就低。据了解,60%的农民对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不满意,进一步挫败了农民的参合积极性。
五、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现行的新农合基金管理模式主要有独立管理模式、银行(信用社)管理模式和保险公司参与模式三种。大部分试点地区采取的是“小而全”的独立管理模式,即各地区建立一套完整独立的、自上而下的管理系统,并配合一整套软、硬件措施。这样做虽然相对简单,但是它造成了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相互不能兼容的局面,成为各级地方财政的沉重包袱。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这种浪费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部分地区采用了在银行(信用社)设置基金帐户,做到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虽然这样充分利用了银行庞大的业务网络,在收入和支出两个环节降低了管理成本,但是银行(信用社)的介入只是部分的,介入层次也很低,并不能真正提高新农合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率。少部分地区在新农合基金的管理中引入了保险公司。虽然保险业参与有利于控制新农合的运行风险,有利于节约政府成本,但是保险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医疗机构的管控力度偏弱,对医疗费用上涨的控制还不够,而且引入保险公司又增加了保险公司与政府有关部门、医疗机构和参合农户的协调难度。
六、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未有机地结合。医疗救助制度是由政府统筹协调,民政部门组织实施,卫生、财政部门配合,对患大病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的医疗费用按一定标准给予适当补助,以缓解其因病致病的一种制度。虽然医疗救助和新农合都是为了共同解决农民看病就医问题,但二者各有一套独立的筹资渠道、主管部门和工作对象。医疗救助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和地方预算、福利彩票的销售和社会捐助等,新农合资金则是由中央、地方和农户个人各负担1/3。医疗救助制度的运行依靠各地民政部门建立的管理机构,而新农合工作的开展则依赖于政府指导建立的单独的组织协调机构和经办、监管机构。总之,医疗救助和新农合在农村地区是完全割裂运行的,二者在机构设立、人员配备上存在大量的重叠,导致财政支出的巨大浪费。
七、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低。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基本上都实现了乡镇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但是由于医疗设备条件差,医务人员素质低,并不能满足参合农民的医疗需求。以安徽省16个“新农合”试点县为例,尽管在乡镇卫生院就医可比乡外就医多报销20%的医疗费用,但由于乡镇卫生院服务水平太低,60%的农户不得不选择在费用更高的县及县以上的大医院就医。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农村基层医疗机构限入了“缺人才——发展缓慢——经营困难——更缺人才”的恶性循环。据四川省卫生厅统计,四川全省乡镇卫生院中无专业学历的医务人员占40%,本科、专科学历的人员仅占9.8%,乡村医生中大专学历为1%,无专业学历的为72.5%,农村医疗人才匮乏已成为阻碍“新农合”长期安全运行的重要隐患。
八、农村医疗机构服务监管不完善。目前,新农合医疗费用报销基本上限于公立卫生系统,并选择定点医疗单位时也没有引入竞争机构,这就保护了落后的公立卫生机构,不利于医疗机构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有调查显示,很多医院被新农合选为定点医疗单位后,次均住院费和门诊费用上涨较快,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问题比较突出,农民从报销中得到的实惠被不断上升的医疗费用抵销了,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医患双方共同欺骗新农合组织,骗取医疗补助的现象。
怎样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一、加强农民的思想宣传工作。通过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办事效率,转变粗放型的宣传工作,让广大农民意识到这种制度既不是政府的一项恩惠,也不是农民的一项负担,而是在政府的帮助、主导下的一项农民互助共济保障制度。
二、改善农村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加强对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村医疗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大对农村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引进先进设备,改善医疗环境,从硬件设施上保障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
三、探索建立稳定的合作医疗筹资机制。要在农民自愿基础上,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简便易行的农民个人筹资方式;同时进一步完善财政补助资金的拨付机制,规范和完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资金拨付管理办法;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自身财力和农民收入增长情况,相应提高筹资标准,探索建立稳定可靠、合理增长的筹资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
四、形成科学规范的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统筹补偿方案是新农合制度的核心,目前要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想方设法逐步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试点中,许多地方采取了住院统筹加家庭账户的统筹补偿方案。有些地方增加了健康体检,门诊大额补偿,慢性病、地方病和住院分娩补偿等,扩大了受益面;有些地方利用医疗救助和基金结余进行二次补偿,提高了受益水平。还有许多地方探索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从机制上探索进一步扩大受益面和提高受益水平。起付线、封顶线和补偿比例也直接关系到受益面和受益水平,各地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做出一些调整。统筹补偿方案要与基金的规模相适应,提高受益面和受益水平不能超出基金的承受能力,也不能因为盲目担心基金透支,未经科学测算,人为地缩小受益面,降低受益水平。要科学研究、合理确定基金的结余比例,提高基金使用效率,既要避免结余过多,也要切实防止基金透支,在此基础上调整统筹补偿方案,逐步扩大受益面,提高受益水平。
五、加强合作医疗基金运行管理和经办能力建设。随着新农合的全面推进,基金规模越来越大,监管任务越来越重,财政部、卫生部要研究制订财务会计制度,各地区要不断规范基金监管措施,健全基金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审核报付作为基金运行中的重要环节,要不断予以改进,切实做到方便参合农民。采取参合农民就医时先付费后到新农合经办机构报销的地方,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参合农民就医时由医疗机构垫付费用,医疗机构定期到新农合经办机构兑付的办法。这种办法既方便参合农民,也便于对医疗机构的监管,还有利于精简经办机构的人员。同时,要积极推行计算机网络即时审核报付办法,提高审核报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六、加强对医疗服务和医药费用的监管。加强农村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疾病检查、治疗、用药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及行之有效的自律机制。有效开展农村医疗机构及其服务行为的外部监管,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基本诊疗和药品目录以及收费项目和价格,严格监管医疗机构服务行为;采取单病种定额付费、按人头预付、医药费用清单制、加强结算审核和补偿报销情况公示等,有效监管收费行为,切实控制医药费用。对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农村药品零售价格和进药渠道。
七、整合相关资源,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次,要着力整合相关制度、政策和社会资源,协同推进新农合制度发展,实行新农合制度与医疗救助制度的有机结合。2003—2006年,中央财政共投入18.5亿元支持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困难农民无力参合和无力支付大额医疗费用的问题。一些地方开展的补充商业医疗保险,红十字会开展的贫困农民医疗救助,又进一步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事实上,还有许多在农村推行的政策,比如计划生育,扶贫开发,“降消”项目,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和地方病等方面的防治政策,都可以通过部门协调,与新农合制度有效衔接。“食品安全问题”标准表述 “食品安全”背景:
广义的食品安全实际上包括了数量的概念,比如农业部门提供的粮食充足与否;而如今,食品安全通常指质量而言,主要指食品包含有毒、有害物质,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
“餐桌上的污染”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在转型期的中国,这个问题表现得更加严峻。曾几何时,媒体上关于食品安全的负面报道一个接一个。红心鸭蛋查出“苏丹红”、福寿螺吃出线虫病、多宝鱼检出违禁药物、面粉里“调白块”超标、粉丝中发现致癌物等等,如此信息接触多了,让人似乎不知道吃什么才安全。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一、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较重。有的产地环境污染、污水浇灌、滥用甚至违禁使用高毒农药;工业三废、城市废弃物的大量排放,造成许多有毒、有害物质渗入土壤中;饮用水中含菌量高、重金属含量高;饲养禽畜非法使用生长激素及“瘦肉精”。这些大大降低了农产品消费安全性。
二、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假冒伪劣问题突出。有的滥用或超量使用增白剂、保鲜剂、食用色素,有的掺杂使假,生产假酒、劣质奶粉,用地沟油加工食用油等,许多生产者在生产中不会使用安全生产工艺进行种植、加工,从而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三、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还有的在农村市场、城乡接合部及校园周边兜售“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
一、食品的小作坊式分散化生产。从近年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看,几亿农民分散生产农产品,几十万小作坊随意制作各种食品,他们使用的设备简陋、技术水平落后、卫生状况恶劣、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控制。食品生产从“田间”到“餐桌”的环节越来越复杂,给监管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的45万个食品生产企业中,10人以下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有35万家,29%的企业无标生产,60%的企业出厂不检验或根本不具备检验能力,这些小作坊“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条件差、工艺乱”,食品质量和安全难以保证。如何有效解决“食品小作坊”难题,已经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决定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突出问题。
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够完善。一是食品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差,涉及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如《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农业法》等,仅仅对食品质量作了一些概要性规定,有较大的法律监管盲区,且《食品卫生法》确定的执法主体职责与现实情况有所脱节,不适应多个部委共同按职能分段监管的现状。二是食品法律法规的条款笼统,操作性差,一些法律法规规定的比较原则和宽泛,有些条款甚至完全过时,对实际问题约束力较低,操作性不强。三是食品法律法规的罚则较轻,法律效力不够,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极其严厉的惩罚力度而言,缺乏威慑力。四是食品安全监管配套法律法规未出台,执法力度不够。
三、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明确。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方面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监督管理部门多,如水产品的监管就涉及到包括渔业、质监、食监、卫生防疫、检验检疫和工商等部门。部门间的职能交叉、重复执法、重复抽检、执法缺位、监管空白等现象较为突出,部门之间形不成合力,监管责任难以落到实处。
四、食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机构数万个,行政色彩浓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检测设备、检测技术落后,很难为食品质量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此外,由于部门障碍,检测报告的法律效力不被广泛承认,造成了检测资源的不必要浪费。而不同环节的检测,必然导致监管效果的不同。如工商部门为了整治流通市场食品安全,制订了一系列商品安全管理制度,并且试图通过进行经常性的 市场抽检发现问题。但由于处于管理链条的最末端,发现问题时危害往往已经造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一、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建立国家农兽药残留监控制度;建立和规范食品召回监督管理制度。完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抽查和例行监测制度;加快质量电子监管网建设,不断改进监管手段。建立严密的食品监管网络,对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各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二、集中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严厉打击“黑窝点”,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
三、构建食品安全评估评价体系和食品安全信息体系。以国家级食品质检机构和食品安全专家为专业技术支持,对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估,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对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预测,及时发布预警公告;同时基于评估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作为预防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决策的技术依据,提高国内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析与风险预警的能力和水平。
四、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和相关认证。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的力度;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进程;根据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具体情况,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过渡标准或分级标准;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食品认证体系,完善认证制度;加快我国食品认证的国际互认进程。
五、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体系建设。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建立实施食品安全快速反应联动机制;全面加大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督查督办力度,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查处机制,建立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回访督查制度和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六、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重点开展高风险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继续整顿和规范食品广告,重点整治中小城市食品广告;全面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提升农村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七、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和完善进口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制订科学合理、与国际接轨的准入程序;提高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的有效性;完善进口食品查验制度;建立完善的进出口食品安全技术法规体系;制定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制订、修订与食品检测相关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此外,还要提高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标准表述 “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背景: “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这一口号在北京的街头巷尾已随处可见。“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北京奥运会承载着和谐、和睦、和平的人类共同理想,正一天天向我们走来。北京奥运,不仅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更是人文奥运;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展示,一次国民素质的锤炼,一次社会风气的洗礼。
如果问奥运会什么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奥运会后有什么是令人难忘的?是盛大的开幕式、精彩激烈的比赛,还是现代化的体育场馆、耀眼的世界冠军?这些都没错。但是许多人会更长久地记住这个城市,记住这个国家,记住这里的人。在东京奥运会和汉城奥运会上,日本人周到细致的服务和韩国人的微笑给人们留下深刻而美好的记忆。那么北京奥运会最能打动人的是什么呢?“是中国人,是中国人的形象。”何振梁先生的话一语中的。
近几年我们大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希望从根本上培育和提升公众 的整体文明素质。这对于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对于展示中国人民文明礼貌、热情友好、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对于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并且最终给北京留下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和人文财富都是至为关键的。
然而,我们看到,现实生活中依然有一部分不文明的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喜迎奥运面临的不文明问题:
一、不遵守公共秩序的现象仍然存在。横穿马路、翻越护栏争分夺秒行动敏捷;上公交车,争先恐后你推我搡好不热闹;在银行里对“一米线”熟视无睹;在景区景点为了占据照相有利位置你争我抢;在马路上,开霸王车、闯红灯、并线不打灯„„不仅造成公共秩序混乱,也给他人徒增很多烦恼和不便。
二、赛场屡现不文明行为。雅典奥运会上,希腊观众对每一个国家的选手都热情地加油,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而在有中国观众的赛场上,经常看到起哄、倒彩不断,过激言行四起。另外,在国内国外许多赛事中,观看滑冰、体操、射击等比赛时随意走动,手机铃声此起彼伏,相机闪光灯闪烁不停,都已司空见惯。中国观众不止一次因违反观赛规则被驱逐出场。
三、城市环境有待改善。一个黄金周,天安门广场就留下60多万处口香糖残迹、200多吨垃圾;古老的长城城砖伤痕累累,刻满了“某某到此一游”;电线杆上、车站站牌上、墙上都贴满、涂满了小广告,成为城市的“牛皮癣”;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现象都困扰着城市环境。“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对策:
一、积极培育文明社会风尚。培育文明的社会风尚,对于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至关重要。要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风尚。要广泛进行各种文明礼仪常识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提高文明意识,增长礼仪知识,遵守礼仪规范。要深入开展文明礼貌活动,动员广大群众摒弃有碍观瞻、有损形象、有悖科学、有害健康的陋习,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断发扬光大,向世界展现“文明之邦”、“礼仪之邦”的风采,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切实加强社会公共秩序建设。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必须有规范有序的社会公共秩序作保障。要深入进行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宣传教育,大力推行广场、车站、机场、码头、商店、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的文明行为守则,引导人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要着力推进交通文明建设,下功夫解决机动车抢行、自行车占道骑行、行人乱穿马路和乘公交车不排队等不文明行为,积极创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秩序。要强化公共场所管理,着重治理乱摆摊、乱停放等影响公共秩序的行为,形成文明礼让、井然有序的公共秩序。要切实加强赛场文明建设,倡导文明观赛事、理智对输赢,做文明观众。
三、不断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举办奥运会,是对我国公共服务行业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重大考验,给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积极推行优质规范服务,切实解决一些公共服务行业和党政机关、执法部门存在的“冷、硬、拖、卡”问题,规范行业行为,树立行业新风,提高行业服务质量。要继续深化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景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为海内外游客提供优美的游览环境和周到的旅游服务。要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鼓励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热情支持迎接和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各项工作,为奥运会增光添彩。
四、努力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是办好奥运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要大力治理环境污染,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要积极实施绿化、美化、净化工程,集中整治一些地方特别是公共场所、场馆周边、小街背巷和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清除卫生死角,努力创造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标准表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那么,为什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些都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需要认真给予回答。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
一个人为人处世,总要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它就好比是人生的指南针,不可或缺。同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也需要有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来维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背景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一、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党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建立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和体制。与这些根本性的制度和体制相适应,必然有一个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核心内容作出清晰的界定越来越迫切。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面旗帜,鲜明地亮出这面旗帜,就是要昭示人们,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不论人们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能动摇的。
二、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就会瓦解、社会就会动荡、国家就会分裂。对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思想基础作出科学的概括和清晰的界定,明确其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使之容易为全党全社会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在今天社会思想观念和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样的情况下,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明确揭示了我们共同思想基础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将会推动全党全社会更加自觉地维护我们的共同思想基础。
三、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着多层 次的思想道德而降低甚至否定先进性的要求,也不能不顾人们思想道德的客观差异,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社会成员。那么,用什么来引领人们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和进步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兼顾了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
四、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各国经济既相互融合又相互竞争,不同文化既相互借鉴又相互激荡。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既挑战着国家主权的内涵,又冲击着人们的国家观念、民族认同感。国家之间的竞争,既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又越来越反映在软实力之间的较量。在软实力中,最关键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直接反映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提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要加大研究和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运用大众媒体的独特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容,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到理论武装、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工作的实践中,以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丰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内涵,提高创建水平,使人们时刻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染和熏陶,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就是领路引导,干部应该先行一步。领导干部的行为及其体现出来的理论素养、理想信念、精神面貌、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每个领导干部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镜子,日日照、时时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老百姓去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老百姓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为群众作出榜样。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渗透其中,使之成为贯通教育全过程的核心内容。根据青少年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和心理特点,科学规划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使青少年从小就养成基本的德育素质。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和带动学生。
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重视引领好各种社会思潮。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内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想倾向,在某种意义上是社会气候的“晴雨表”。必须及时了解思想理论领域的各种倾向性问题,认真分析各类社会思潮的本质特征、主要内容、表现形式、现实影响、形成根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其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同时,要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共识,在包容多样中共铸和谐,努力形成团结和睦、万众一心、共创和谐伟业的生动局面。“解决农民工问题”标准表述 “农民工问题”现状:
农民工,主要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独特社会现象,他们是经济建设中的生力军,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其中在加工制造业中占从业人员的68%,在建筑业、采掘业中占到近80%,在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占到50%以上。人们很难想象,如果农民工一旦消失,我们的经济该如何发展,我们的城市该怎么运转。农民工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我国现阶段的农民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工的工资长期偏低而且拖欠现象相当普遍。长期以来,有些地区农民工工资几乎就没变过,即使有增加,幅度也很小,赶不上物价的上涨。近年来,尽管各地清欠农民工工资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拖欠事件依然屡有发生。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农民工工资拖欠仍达到1000亿元,其中建筑企业拖欠工资的比例为72.2%,仅有6%的农民工能按月领取工资。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民工荒”的直接起因,就是企业开出的薪酬过低。
二、农民工工作条件差,技术培训少,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缺乏社会保障。农民工在城市所从事的大多为脏、累、苦、差的职业,工作环境状况堪忧。据统计,我国农民工群体中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占76.4%,再加上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导致农民工伤病较多。目前农民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职工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分别为33.7%、10.3%、21.6%、31.8%和5.5%;而农民工的企业补充保险、职工互助合作保险、商业保险的参保率更低,分别为2.9%、3.1%和5.6%。农民工一旦出事,很难得到应有的补偿,生活往往陷入困境。
三、农民工的子女上学、生活居住、文化需求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长期以来,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的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城市公办中小学一般不接受农民工子女上学,而一些适合普通农民工子女上学、收费低廉的民办简易学校,在一些地方却得不到承认,有的被强行关闭。农民工由于收入微薄,所以居住条件比较差,通常是多人挤在一间小小的出租屋里,卫生、安全等方面均存在着隐患。由于长期远离家乡,业余生活贫乏,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远远得不到满足。
四、大多数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系统的就业培训。他们的维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也亟待提高,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还不懂得通过合法手段来保护自己。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意义:
一、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村消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据有关专家测算,农民工每年给城市留下的增加值有近两万亿元,带回家的有5000至6000亿元,农民增收有50%靠外出务工收入。特别是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带回资金、技术和市场经济观念,直接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解决农民工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和制度,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使城乡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而要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就必须充分调动农民工群体的积极性,实行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措施。做好农民工工作,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协调工农关系,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三、解决农民工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全体社会
成员都享有平等权利,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必然要求解决好农民工在劳动工资、就业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为农民工创造一个公平、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做好农民工工作,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充满活力、和谐安定的社会局面。
四、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战略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趋势。农民工队伍的出现和壮大,是我国特色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正确抉择和有效途径。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必将是长期的。我们必须顺应工业化、城镇化的客观规律,并从我国国情出发,正确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能否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
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基本原则: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强化服务、完善管理,统筹规划、合理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一、清理和防止工资拖欠,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全面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和工资支付监控制度,要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用人单位的依法处罚力度,对重点行业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另一方面,各地应实施小时最低工资制度,促进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切实改变农民工工资偏低、同工不同酬的状况。
二、制定和推行劳动合同范本,加强对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推动各类企业同农民工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依法订立的原则签订劳动合同,重点抓好农民工比较集中的采掘、建筑、加工等行业的监督检查。在劳动合同示范文本中,要告知工资发放、社会保险、劳动安全、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等方面的规定,明确用人单位同农民工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别要明确签订违反法律效力合同的主要责任在用人单位。
三、指导和监督企业改善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和单位要限期整改。改善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主要是执法问题。一要严格落实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加大职业安全卫生投入,扩大职业卫生服务覆盖面。同时,要认真加强劳动监察执法,严厉惩处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二要强化企业和行业的责任,认真履行相关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对煤炭和建筑企业职业安全卫生情况和职业病多发行业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要进行经常性的专项检查。三要严格市场准入条件和执法监督,对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职业安全设施必须严格审查验收,严格执行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规定。
四、切实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严厉查处损害未成年工权益和介绍、使用童工的违法行为。我们必须把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摆上重要日程,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要进一步充分发挥各级工青妇组织在农民工维权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力度,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和有关司法程序,加强对农民工维权工作的舆论监督。有关部门对损害农民工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对损害未成年工权益和介绍、使用童工的违法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
五、推动农民工输入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普遍向农民工开放,免费提供各种基本的就业服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都要在年底前,再一次彻底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不得以解决城市劳动力就业为由清退和排斥农民工;城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向农民工全面开放,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依法规范职业中介、劳务派遣和企业招用工行为,严厉打击以职业介绍或招工为名坑害农民工的违法犯罪活动。要对女农民工给予更多的关注,加大对歧视女农民工、侵犯她们合法权益用人单位的惩处力度。
六、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要完善对参加培训农民工的补贴办法,制定鼓励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政策。所有用人单位都要定期对农民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尤其是从事煤炭等高危行业和特种作业的农民工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
七、加快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采掘、建筑等高风险行业要全面推行。要加大《工伤保险条例》宣传力度,将工伤保险覆盖到企业所有劳动者。首先在煤炭、建筑等高风险行业全面推行,今年内实现大中型煤矿农民工全部参加工伤保险。同时,要加快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专项扩面行动,继续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障办法。
八、落实城市政府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农民工同住子女入学,并免除专门加收借读费的政策。输入地政府应当承担起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等方面同等对待,不能专门加收借读费。同时,输出地政府、学校要对农村“留守儿童”给予特殊的关爱。在加快农村寄宿学校建设,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为“留守儿童”在原籍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条件,免除外出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农民工,这一活跃在城镇和乡村中最积极、最能干、最可敬的新生力量,他们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在塑造自己。随着《意见》中各项政策措施逐一落到实处,一定能够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有力地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的进程。
“建设服务型政府”标准表述 “服务型政府”背景:近年来,“政务超市”、“行政审批大厅”、“一站式服务”等政府便民行动,有如春风拂面,细雨润田,给群众带来了很多便利。涉及民生的一些重要决策由政府组织听证会;搞企业的,觉得红头文件少了,行政审批环节少了;市民要反映生活问题,有“市长电话”、有“市长电子信箱”等等。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其实,虽然这些做法确实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方面,但不能看作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全部内容。并不是政府为公民做了多少好事,多提供一些服务,多开设几个服务大厅,就是服务型政府了。那么,到底什么是服务型政府呢?
一、服务型政府是以人为本的政府。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接受人民的监督。过去,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往往更多的是从“官本位”的角度来看待手中的权力,来对待群众,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权力轻责任、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其实,服务型政府从本质上更应该是一个“服务员”角色。在政府这艘大船的航程中,是人民的意志而不是政府的意志决定着航向,怎样提供服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以及什么时候提供服务都是由人民来决定。政府出台的每一项政策,制定的每一个举措,都应该尊重人民意愿,体现人民要求,为人民利益服务;衡量政府一切工作的尺度,都要看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只有时刻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政府,才是服务型政府。
二、服务型政府是透明政府。经历过非典等各类灾难事件后,人们发现,在这个社会生活深刻变革、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的时代,只有政务公开透明才能进一步实现政府与民心、民意、民情的联动,保障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近年来,我国在政务公开方面确实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比如,我国的立法法、行政许可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80多部法律、行政法规等对相关政府信息的公开做了规定,使政务更公开更透明。其实,人民的政府,没有自己的利益,只有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时就应当是透明的。政府
透明了,人民知情权才有保障,才能随时观察政府是不是在为实现人民利益努力;政府透明了,人民才会积极参政议政,充分表达民意,防止不当决策损害人民利益;政府透明了,政府官员才不敢懈怠,注重体察民情,顺应民意,接受监督,人民群众才会增强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近年来许多事实表明,群众知情有助于化解疑虑,政务公开有利于处理危机。因此,一个服务型政府,必然也是透明政府。
三、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所谓法治政府,主要是指政府根据人民意志依法组建而成;必须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必须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行政违法必须承担责任。简单说,政府必须依法产生、受法律约束、依法律办事、对法律负责。而这些恰恰是一个政府成为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条件。试想,如果一个政府不是按照人民意志和法律程序组建而成,不能依照法律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不能保障人民权利和自由、不接受人民监督,就不能保证它对人民负责,就不能保证它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它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服务型政府。
四、服务型政府是责任政府。问责制度是建设服务型政府一项必不可少的制度。近几年,“引咎辞职”、“问责制”逐渐为人们所熟悉。从2003年非典事件、中石油开县天然气井喷事故,到2004年吉林市中百商厦特大火灾,再到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故,一些负有责任的人有的被免职、有的引咎辞职,承担了应有的责任。人们深有感触地说,再也没有“太平官”可当了。正所谓有权必有责,政府的权力和责任始终是一对“孪生”兄弟,每一份权力都连带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以前人们往往认为,“当多大官就有多大权”,现在更认识到,“当多大官就有多大责任”。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因不作为、乱作为或不当作为而造成不良后果的,都要给人民一个“说法”,都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实践证明,服务型政府必然也是一个责任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原因: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政府改革和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在我国,各级政府拥有很大的权力,掌握着大量公共资源,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承担着主要责任。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政府既要履行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职能,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为促进社会和谐创造物质基础;更要履行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和公共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和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而后一方面恰恰是当前政府职能的薄弱环节,因此迫切要求通过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来改善和加强。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和政府各有分工,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政府的职能定位更主要的是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和市场环境等,通过经济调节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弊端,而不是用行政手段去直接干预经济运行。如果政府在市场活动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就很难保证市场活动的公正。当前,我国的政府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政府缺位或越位的现象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繁琐的行政审批带来的效率低下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部门职能交叉、不能依法行政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等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迫切要求政府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把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交给市场、企业和社会组织,把该管的事不折不扣地管好,尽快实现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三、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客观上也需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近年来,虽然政府在自身改革和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行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加大反腐倡廉力度等,并取得了明
显成效。但是,政府自身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很多地方政府机关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正常现象,甚至还有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违法违规,滥用权力,贪污腐败,失信于民,严重损害了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这些都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背道而驰。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国现在仍处于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些弊端还没有根本消除。此外,随着广大群众法制意识、参政意识、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政府的期望必然越来越高,这也要求切实加强政府自身的改革和建设。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最重要的是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进一步规范政府权力。这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该取消的审批项目坚决取消,该下放的项目尽快下放。据统计,近几年,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超过了一半,而且还将进一步规范政府权力,继续清理、减少行政审批项目。
三、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要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在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才能使整个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保持安定有序。比如,加强城乡社区建设;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预防和化解矛盾;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等。
四、加快健全市场体系,发展和规范民间组织。积极支持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通过建立政府与各类社会组织分工协作的社会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新型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更好地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五、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是政府调控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有效手段和机制。当前,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共服务发展滞后、总量供应不足、公共投入短缺、分配不平衡。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逐步完善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按照均等化的原则,既不断增加公共服务的总量,向社会全体成员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又着力优化公共服务的结构和布局,努力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解决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和分配不均衡的问题。
六、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和制度。在现代社会,公共财政是公共体系运作的血液,是政府提供有效公共服务的基础。目前我国的财政支出格局还带有比较浓厚的“建设财政”特点,财政支出被大量用于那些本该由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经济建设支出过高,公共服务支出偏低。因此,要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作用,必须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加大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公共服务项目的比重;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建立规范化、法制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七、完善法制,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现代政府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建立合理的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人民关系的前提。近年来,我国先后推出《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工作规则》、《公务员法》等一批法律法规,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但也应该看到,一些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在依法行政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在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就会严重影响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行政立法,提高行政立法水平;改善行政执法,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继续坚持各种行之有效的民主监督制度,确保公共行政权力的有效运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标准表述 “社区卫生服务”背景:
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rvice)是指由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卫生组织或机构所从事的一种社区定向卫生服务。它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生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的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社区居民基本卫生保健需求为目的,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服务规模不断扩大,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明显改善,疾病防治能力显著增强,为增进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城市卫生事业发展中还存在优质资源过分向大医院集中,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群众基本卫生服务需求等问题。这是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让更多人放心在社区就医,我们就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效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作为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的问题:
一、社区卫生存在“重医轻防”的倾向。防病功能落实不够,许多能够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有效预防控制的疾病尚未得到更好地预防与控制,城市卫生资源重心偏上,二级双向体系尚未建立,群众医疗预防保健“贵而不便”的矛盾仍然突出。
二、由于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力度不够,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定额补助政策未得到很好落实,一些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及特点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导致运行机制错位。由于缺乏政府对社区卫生机构的经费投入,不少社区卫生机构主要通过医疗服务自筹资金、自负盈亏,导致出现重治轻防、诱导需求、过度医疗等问题。
三、社区医院缺乏高素质人才。由于人员待遇低、工作条件差、缺少业务进修机会,很难吸引并留住有用之才。在东中部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生中,具有本科学历的仅占1/5,难以取得社区居民的信任。全科教育制度的建立,人才问题的解决,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关键问题。
四、缺乏对社区医院强有力的监督。一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注重收入高、收益大的服务项目,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以药养医”、“以医养防”的问题比较突出。
五、群众对社区医院尚未完全认可。相当多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服务内容到服务质量,还没有得到群众的完全认可。“小病”医疗在社区的目标尚未实现,大量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患者还主要去大医院就医,造成大医院就诊拥挤,居民支出增加。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调整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的职能,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要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型医院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探索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承担大中型医院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
二、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加强高等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科教育,积极为社区培训全科医师、护士,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完善全科医师、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制度,制订聘用办法,加强岗位培训,开展规范化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要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组织大中型医院、预防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有计划地组织卫生技术人员到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进修学习、参加学术活动。鼓励退休医护人员依照有关规定参与社区卫生服务。
三、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属于事业单位,要根据事业单位改革原则,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按照服务工作需要和精干、效能的要求,实行定编定岗、公开招聘、合同聘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的办法。对工作绩效优异的人员予以奖励;对经培训仍达不到要求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关系。要改革收入分配管理制度,实行以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办法,加强和改善工资总额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的收入不得与服务收入直接挂钩。各地区要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收支运行管理机制,规范收支管理,有条件的可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地方政府要按照购买服务的方式,根据社区服务人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数量、质量和相关成本核定财政补助;尚不具备条件的可以按人员基本工资和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核定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政补助,并积极探索、创造条件完善财政补助方式。各地区要采取有效办法,鼓励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生产、供应质优价廉的社区卫生服务常用药品,开展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药品和医药分开试点。
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监督管理。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条件和标准,依法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技术服务项目的准入,明确社区卫生服务范围和内容,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技术操作规程和工作制度,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考核评价制度,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对不符合要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要及时调整、退出,保证服务质量。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执业监管,建立社会民主监督制度,将接受服务居民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业绩的重要标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作用。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管理,确保医药安全。严格财务管理,加强财政、审计监督。
五、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和投入机制,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要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房屋和医疗卫生设备等设施,对业务培训给予适当补助,并根据社区人口、服务项目和数量、质量及相关成本核定预防保健等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力度安排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增加。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设备配置和人员培训等给予必要支持。
六、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在医疗保障中的作用。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不断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管理办法和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范围,将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引导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探索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
七、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与作用。加强社区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合理配备中医药或民族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展对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的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推广和应用适宜的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技术。在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充分利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资源,充分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标准表述 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
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些俗话说出了这样的为官为政之道:做官就要做出政绩来。当今社会,在各条战线,我们党有一大批领导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了实实在在的政绩,涌现出了像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宋鱼水这样的优秀典型。他们无私奉献,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正确的政绩观是我们党在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对政绩的根本看法和系统观点,是党的领导理念和执政理念的实践体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谁谋求政绩,依靠谁创造政绩,由谁评价政绩,是政绩观的基本问题。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就要坚持为人民谋求政绩、靠人民创造政绩、由人民评价政绩。为民,是正确的政绩观的本质和灵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面临的问题:
在理解正确的政绩观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一些干部,在如何对待政绩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甚至是极端错误的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近轻远。注重多出政绩、快出政绩,对长远发展缺少统筹谋划。
二、重表轻里。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对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不够重视。
三、重虚轻实。不靠艰苦奋斗、真抓实干,而靠欺上瞒下、弄虚作假。
四、重显轻潜。热衷于干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忽视短时间内无法显现成效的工作。
五、重硬轻软。喜欢追求硬指标,轻视不易量化的工作。
六、重物轻人。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较少顾及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七、重局部轻全局。只从局部利益出发,不从全局考虑问题,甚至为了追求局部利益不惜牺牲全局利益。
八、重投入轻收益。只看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多少,招商引资了多少,不看施政成本,不考虑投入与产出比。
由于错误的政绩观,造成了许多问题和矛盾,概括起来主要是:
一是虚名招致实祸,误党又误国。虚假的政绩妨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同时导致信息失真,决策失误,造成人、财、物和宝贵时间的大量浪费。
二是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一些干部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上,不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增加群众负担,必然引起群众反感,伤害群众感情,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三是腐蚀干部队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虚假政绩,必然会诱发干部懒惰思想和投机心理,助长党内和社会上的弄虚作假行为和浮夸之风,挫伤真抓实干者的积极性。怎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要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以下从干部自身角度和制度保证角度两个方面来阐述: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干部自身应提高认识,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内涵,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解决好“政绩为谁创”的问题,做到执政为民创佳绩。俗话讲,“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为官一任,想干出一番可知可感、可圈可点的政绩,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离开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味地想着自己出风头、争彩头,风光体面,就不是创造政绩而是“做秀”了。因此,要始终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切实解决 农民增收、企业改制、劳动就业、征地拆迁以及教育、医疗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实际成效创政绩。
二、应解决好“创什么样政绩”的问题,做到科学发展求真绩。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来创造政绩。摒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树立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观念;摒弃单纯追求局部利益的观念,树立全局协调发展的观念;摒弃单纯追求眼前发展的观念,树立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探索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应解决好“靠什么创政绩”的问题,做到转变作风务实绩。事实表明,贪图安逸、养尊处优创不了佳绩,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出不了实绩,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成不了真绩。唯有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才能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科学把握本地区本单位发展基础、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并在具体工作中加以贯彻。少一些浮夸攀比,少一些迎来送往,多深入些实际,多体察些民情,真正思考和研究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深入到问题多、困难大的地方,同群众一道分析矛盾、解决问题。同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应该科学完善相关制度和配套政策:
一、健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首先,要树立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把群众意见作为考评干部的重要尺度。其次,要完善考评内容。要从单纯地追求速度,变为综合考核增长速度、就业水平、教育投入、环境质量等方面。最后,还要探索采用科学的考评方法与手段。
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对为人民创造突出政绩的干部予以表彰奖励,对创造突出政绩又有能力的优秀干部及时选拔到更加重要的工作岗位;对无所作为、政绩不足的干部,要予以戒勉,不能提拔重用;对投机取巧、欺上瞒下,热衷“政绩工程”的干部,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三、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要首先保证决策的科学性。而事实上,屡屡出现的重大决策失误,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我们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重复建设、银行坏账、生态退化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致因。
四、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一些地方领导之所以敢于而且能够不顾百姓死活,大搞各种贻害无穷的政绩工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而我们目前的政绩评价和干部选拔体制,往往是由少数领导说了算,“在少数人中选拔少数人”。因此,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要与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结合起来,强化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和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
五、加大力度,转变政府职能。现在的政绩考核体系是全能政府下的一种设计。政府对经济、社会生活干预过多,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现象同时并存,反映到政绩考核方面,考核指标就非常庞杂。事实上,如果政府把职能真正转变到公共服务上来,使民间资本真正成为社会投资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主体,那么,我们的政府与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将会更加协调。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标准表述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
2007年9月7日,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和颁奖晚会在京举行。从今年4月1日起组织实施评选,经过预评、初评和公示三个阶段,共评选出268部优秀作品。其中,电影《张思德》、《云水谣》、《太行山上》,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延安颂》、《插树岭》、《亮剑》,话剧《立秋》等8部作品获得特等奖,电影《我的长征》、电视剧《八路军》、话剧《黄土谣》、歌曲《吉祥三宝》、广播剧《代表中国》、文艺类图书《笨花》等122部作 品获得优秀作品奖,电影《戎冠秀》、电视剧《红旗谱》、话剧《平头百姓》、歌曲《永恒的彩霞》、广播剧《有个同学叫江洋》、文艺类图书《八月桂花遍地开》等138部作品获得入选作品奖。
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与高度。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把文化建设好,发展好,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要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体制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不相适应,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与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环境不相适应,与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趋势不相适应。这些情况说明,文化建设的任务极其繁重艰巨,只有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创新,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我们才能繁荣和发展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我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课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既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迫切要求,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只有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我们才能切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大力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及面临的问题: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把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需要我们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改善社会风气,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良好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需要我们创造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入强大动力,实现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极大地提高了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率,文化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既拓展了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空间,为文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 更加凸显了原有文化体制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基础和体制环境不相适应的问题。文化领域在许多方面仍然停留在传统体制的模式上,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把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政府统包统揽,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一些掌握大量国有文化资源的文化单位,游离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外,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在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情况下,有些国有文化单位被“边缘化”,有的甚至难以为继。党的十六大提出,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纳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的同时,要加快自身体制的改革,使文化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推动文化自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呈现出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人民群众要求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全社会提供更加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变化和增长的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文化自身的发展也迫切要求冲破传统体制的束缚,使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目前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存在的公共文化设施严重不足、设备陈旧、文化单位缺乏活力,以及外来文化产品大量涌入,侵权盗版屡禁不止,甚至腐朽文化沉渣泛起等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化生产力还有待进一步解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还不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文化发展面向群众、面向市场,文化工作者各尽其才、各得其所,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涌现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文化发展的活力,激励广大文化工作者创作和生产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促进文化自身繁荣,使文化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迫切需要。以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一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学习、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推动我国文化走向世界,另一方面,也使我们面临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但在日趋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我们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文化竞争优势,文化产品进出口存在严重逆差。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基本结束,国外文化资本、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将不断涌入,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而我们的许多国有文化单位还停留在传统体制,不具备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实力。如果我们不加快改革发展,就会面临既走不出去又守不住的危险。我们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促进文化“走出去”的体制机制,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迫切需要。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哺育和传承民族生命力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面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交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国际环境,面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进行文化渗透的形势,面对我国文化市场资本和投入日益多元的复杂局面,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阵地,增强国有文化资本的市场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关系到民族精神与文化力量的丰富和增强,关系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完善,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安全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现在,一方面文 化市场上非公有资本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公有制文化单位游离于市场之外,造成“主体”缺位。这就要求我们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在继续鼓励和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文化领域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有效抵御外来不良文化冲击,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文化安全。
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一、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调整资源配置,逐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鼓励捐赠和赞助等各项政策,拓宽渠道,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业。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步解决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加强文物保护,扶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要改进和完善国家扶持方式,坚持和完善有关文化领域的重点扶持政策和措施。要以项目投入为手段,以激发活力为目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确保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要优化组织结构,整合内部资源,转变经营方式。要深化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推进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不得相互混岗。
二、深化文化企业改革。转制企业要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产权归属,做好资产评估和产权登记等工作。确认出资人身份,明确出资人权利,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要确保国有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转制企业自工商登记之日起,实行企业财政、税收、社会保障、劳动人事制度,重视职工权益保障,在一定期限内给予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要切实做好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的政策衔接,妥善安排富余人员。要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推进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着力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文化交流体制和机制。实行政府推动和企业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成为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主体。
三、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要合理配置文化资源,盘活存量,优化增量,解决国有文化资产结构失衡、效益不高、闲置浪费问题,科学规划和配置公益性文化事业资源、报刊及广播电视资源,促进文化资源配置向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倾斜。要大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培育和建设一批出版、电子音像、影视和动漫制作、演艺、会展、文化产品分销等产业基地。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支持和鼓励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鼓励同一地区的媒体下属经营性公司之间互相参股。支持中小型文化单位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优势产业群。要大力推进文化领域所有制结构调整,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升级,用先进科学技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四、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重点培育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等文化产品市场。加强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文化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培育和规范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文化市场,大力培育和开拓农村文化市场。要完善现代流通体制,深化国有发行企业改革,打破按行政级次、行政区划分配文化产品的旧体制,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要建立健全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程度。推行知识产权代理、市场开发、市场调查、信息提供、法律咨询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建立依法经营、违法必究、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五、加强和改进文化领域宏观管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责,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健全文化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强文化立法,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文化政策逐步上升为法律法规。继续执行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制定和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激励文化创新等方面的政策。各地可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相关政策。
六、切实加强对改革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大力支持、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文化体制改革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培养文化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专业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把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结合起来,把加强宏观管理与增强微观活力结合起来,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同时,要完善配套政策,使文化体制改革与劳动、人事、分配、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各方面的改革相衔接。
“全面解读物权法”标准表述 什么是“物权”: “物权”,这个法律术语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其实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小到一粒纽扣、一个茶杯,大到一栋房屋、一座矿山,这些物都要分你我,定名分,归主人,如此方可止纠纷,息争斗,平是非,稳秩序。
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所有权指权利人依法对自己的不动产和动产享有全面支配的权利。用益物权指权利人依法对他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比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担保物权指是为了确保债务履行而设立的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就担保财产依法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什么是“物权法”:
物权法从起草到修改,从征求意见到最后审议通过,跨越了13个春秋,其间历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审议,大小修改100多次,并广泛向社会各界征求了上万条意见,其时间跨度之长、吸纳意见之多、立法决策之慎,堪称空前。2007年3月16日,它终于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以高票通过表决并将付诸实施。它的制定,不仅是一个博采各方智慧、凝聚全民共识的立法过程,也是一个普及法律知识的过程;不仅是近年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典范,也是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一座新的里程碑。物权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法典的核心内容,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息息相关。物权法主要回答了三个问题:
一、物属于谁,谁是物的主人;
二、权利人对物享有哪些权利,他人负有怎样的义务;
三、怎样保护物权,侵害物权要承担哪些民事责任。实施“物权法”的重要性:
一、物权法用法律条文的形式对人民群众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的合法财产进行了确认,并规定了所有权人的排他的权利。人民群众对自己的物可以充分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各项权利,其他任何人都不得非法干涉,所有侵犯人民群众所有权的行为都违反了物权法,责任人无论是国家、集体还是其他个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警察可以在车站、广场、公路、街道巡逻检查,但不能随便进入居民住家,如果要进入,必须得到房主的许可或者持有搜查证,否则就是违法的。
二、物权法特别强调对人民群众物权的保护,使人们切实感受到了“无救济就无权利”这一 这一法律谚语的精髓所在。物权法完善了权利保护的手段,规定侵害物权的,除承担法律规定的民事责任外,还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明确了对物权归属或内容有争议的可请求确认权利。物权法加强了对农村土地相关权利的保护,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是用益物权并规定农民土地承包期满可继续承包,还确定了土地的合理利用制度以及对征收集体所有土地的征收补偿等等。物权法维护了广大业主的权利,规定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明确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后自动续期,还对小区内的车库、车位的归属,业主委员会的职能,业主和物业服务机构的关系等作了规定。物权法还明确了对作为弱势群体的被征收人、被拆迁人的权利保护,指出征收、拆迁应遵守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并依法足额支付补偿费用,针对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征收补偿不到位、侵占补偿费用的行为,物权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违反规定的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三、物权法通过确认和保护财产,进一步鼓励人们去创造更多的财富。有了物权法这一整套对人们合法财产予以确认和保护的完整法律,人民群众就如同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势必会产生更加强烈的投资信心、置产愿望和创业动力,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从总体上看,物权法几乎对人们在民事生活中涉及动产和不动产关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为广大人民群众维护自身权利、追求幸福生活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保障,有利于他们自身劳动积极性的进一步发挥,有助于他们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
如何贯彻实施好“物权法”:
2007年3月23日,物权法审议通过之后仅一个星期,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四十次集体学习,内容就是关于制定和实施物权法的若干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这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认真学习全面实施物权法,开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局面。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制定和实施物权法的重大意义,认真实施好物权法。这次集体学习物权法,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这部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法律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学习、贯彻实施好物权法指明了方向。
一、牢固树立物权观念。推行法治,观念先行。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物权法的认识,充分认识依据宪法和法律对国家、集体和私人的物权给予平等保护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依法平等保护和正确行使财产权利的物权观念,为实施物权法营造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
二、加强物权法的宣传和普及工作。要在全社会深入宣传制定和实施物权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宣传物权法的立法主旨、基本内容和各项规定,为实施物权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利用实施物权法的有利时机,在全社会广泛倡导全体公民学法辨是非、知法明荣辱、用法止纷争,增强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公民意识。
三、抓紧制定修改配套的法律法规,加快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物权法作为民事基本法律,它的有些规定有待于配套法律法规予以贯彻落实,包括抓紧研究制定加强国有财产管理、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完善征收征用的法律法规等。同时,要配合物权法的实施,着眼于保障权利、维护秩序、促进竞争,抓紧建立健全民商法律制度,发挥民商法律制度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药品短缺问题”标准表述 “药品短缺”问题背景: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医院临床常用药品和必需药品发生短缺,因而贻误抢救和治疗的案例时有发生,已经严重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医院短缺的药品既有常用药,也有罕用药品。常用药主要是指各类医疗机构普遍使用的用于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和抢救性药物。如抗过敏药物苯海拉明、治疗偏头痛药物麦角胺咖啡因
咖啡因、治疗癫痫病的不可替代药物苯巴比妥等。罕用药品的特点是用量相对少,替代品也比较少。如治疗尿崩症的药物长效尿崩停,有机磷农药的解毒药氯解磷定等。短缺药品的主要特点是价格低。对342种短缺药品的价格分析发现,除了因长期断货有38.3%药品的单位常规包装价格不详外,其他211种短缺药品的单位常规包装价格大部分在30元以下,其中有130种药品的价格在10元以下,占61.6%。对单位常规包装价格在10元以下的短缺药品进一步细分发现,5元以下的药品占10元以下药品总数量的69%,3元以下的占42%。
但这些价格便宜、疗效又好的短缺药品长期以来在临床治疗和抢救患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新斯的明注射液每支仅0.70元左右,但它却能抢救垂危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每支0.68元,是治疗脑膜炎的特效药物之一;奋乃静一片不到5分钱,某些精神病患者只要长期服用,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过去多年使用的洗肠药蓖麻油,病人使用一次只需花2.5元的药费,由于这种药短缺,患者现在只能采用价格超过100元/次的洗肠药。此外还有普萘洛尔(心得安)、苯妥英钠、颠茄片、放线菌素D(更生霉素)、门冬氨酸、后马托品、苄星(长效)青霉素、地高辛片剂、氯霉素、异丙嗪(非那根)糖浆等都是中国药典收载的价格便宜、疗效非常好的常用药,但大多数已经在市场上消失了。
用药短缺在各地医疗机构普遍存在。据一些医疗机构和临床医务人员的反映,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医院临床用药短缺的案例开始比较突出并呈增长趋势,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医院用药短缺,短缺的品种也越来越多。“药品短缺”引发的问题:
药品短缺造成群体性患者缺药事件频发。如用于治疗白血病的药物环磷酰胺发生短缺,造成一些地方众多白血病患者及家属集体投诉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环磷酰胺不仅疗效好,而且价格便宜,注射液每支3.0元,而一些替代药物如异环磷酰胺每支200元左右,这样价格的药品要长期使用,普通老百姓根本承受不起。过去国内有很多家企业生产环磷酰胺,但近年来都陆续停产或转产其他品种。上海华联制药原是上海地区惟一生产环磷酰胺的国有药厂,但由于价格长期偏低,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企业实在无力负担,2006年5月也终于停产,造成该药品在上海地区的短缺。最近,北京等地的环磷酰胺也已告急。据一些医学专家介绍,我国有400万白血病患者,其中一半是儿童。这样的药品发生短缺,将对群体性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
罕用药品短缺发生的案件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如2003年4月陕西省岐山县安乐乡唐家岭村王录社一家11人发生A型肉毒中毒,作为国内肉毒抗毒素惟一生产和储备单位的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由于当时“无货”而无法提供药品。为抢救11人的生命,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紧急决定,从国外进口一批A型肉毒抗毒素应急。“药品短缺”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药品生产、流通企业不愿生产或销售廉价和销量少的药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在有多个不同利润水平的产品面前,企业当然会选择生产或销售能获得最大利润的产品,但同类药品中,生产、销售利润高的并不一定是疗效最好的,临床必需的不一定是有市场竞争力的。
二、药品审批监管不严。到上世纪90年代末,全国有各类药厂6391家,但具有一定规模的和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并不多,90%以上是小企业,生产品种的97.4%是已上市品种的同类仿制药。近年来,国家药品管理部门批准了大量的仿制药。仅2004年,全国的新药审批就达到10009种,其中西药类都是仿制药。如此大量的仿制药上市,很多是低水平重复生产的替代品。这些替代品和原研药相比,主要成分相同,疗效并没有明显改变;有些只是改变剂型、包装,甚至仅改变药品名称,但按新药定价政策价格却可以翻几倍甚至几十倍。比如,过去医院大量使用的普通红霉素,现在市场上各种改头换面的仿制药竟有47种之多,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疗效差别,但价格都是普通红霉素的10倍以上。大量仿制药的上市,冲击了廉价药品的市场。
三、药品目录管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目前国家药品目录管理存在着多头管理、重复管理和管理重点错位的问题。这些目录的制订和监管,分散在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目录之间存在着品种的大量重叠。医药企业为了产品得到行政保护而扩大市场销售,想方设法让产品进入各种目录。一些企业跑关系、走后门,因而也产生了很多腐败行为。
四、以药养医的体制加剧了廉价药品的短缺。据统计,我国80%的药品是通过医院医生开的处方卖给患者的,医院处于药品零售的垄断地位。2005年,全国医院的药费收入2988亿元,诊疗费收入2075亿元。当年的门诊医疗费收入2918.7亿元,其中药费收入比例高达52%。医院愿意采购高价药品,医务人员愿意给患者多开药,开贵重药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显然和目前以药养医的体制有直接的关系。药品的消费直接与医院和一些医务人员的利益挂钩,越贵的药品给医院带来的加成收入越多,给医务人员的回扣越高,廉价药品在终端消费环节受到抑制。
解决“药品短缺”问题的对策:
一、将短缺药物管理作为国家药品管理的重要内容。建议在国家药品管理部门增加相应的职能和专门的机构,将短缺药品的管理作为药品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开放的短缺药品登记系统,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医院、个人等都可以申报、登记。建立企业基本药物停产的报告制度,分析药品短缺的原因,进行预测和预警,提出解决的对策。要建立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医疗机构和药品监管等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药品短缺情况,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药品供应,必要时,实行政府补贴采购或定点生产和统一配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用药。
二、严格药品的准入和注册管理。要提高药品准入的门槛,鼓励企业提升研发能力。建议对所有药品进行一次重新审查,特别是对常用药物的同类仿制品种要严格筛选,取缔那些主要成分相同、疗效没有明显改善的药品。同时,要严格控制新药的审批,对超过专利保护期的原研药的仿制药的生产和上市要控制一定的数量。新药的审批不仅要考虑安全有效和技术进步,还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考虑药品的整体结构和用药成本,保障基本用药。
三、完善药品定价、招标政策。在国家确定对药品实行价格管制的前提下,建议尽快对所有药品实行国家统一定价,消除价格“双轨制”的弊端。要完善价格管理政策,建议采取“限高和保低”相结合的定价原则,形成药品价格双向调节机制,在对药价虚高进行控制的同时,要对用量大、价格低的临床常用药和“孤儿药”进行价格保护。针对药品生产的能源和原料涨价、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标准提升等因素,要及时调查和相应调整价格。要研究目前实行的药品定价和招标的体制和政策,协调处理好定价和招标的关系。建议对目前的三段式定价办法进行调整,要么由政府确定价格,招标时不再重复定价;要么在招标中根据采购数量确定价格。
四、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步伐。要抓紧研究出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以药养医问题。同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和推行医疗机构用药规范制度,特别是针对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基层医院推广用药规范,从技术上提供指导,促进合理用药。要继续开展医疗服务领域有关药品回扣的反商业贿赂行动,规范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
五、清理各种药品目录。建议国家在当前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工作中,整合和规范现有的各种药品目录。选择安全、疗效好、廉价、使用方便的药品,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作为全国各类综合医疗机构必备的基本药物,包括农村和社区用药。基本药物目录品种不宜太多,以保障基本需求和供给的普遍性为原则经专家遴选确定。目录一旦制定,有关部门就要加强监管,特别是对基本药物、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应规定医疗机构的备药率,并实施严格的检查。
六、调整国家药品储备的品种。1999年制定的《国家医药储备管理办法》规定,中央及地方医药储备机构主要负责储备全国及地方重大灾情、疫情及重大突发事故和战略储备所需的特种药品、专项药品及医疗器械。从长远看,战备和突发事故是偶发情况,而一些特殊药品短缺则是一个常态。为了充分发挥药品储备的作用,建议在国家药品储备中增加治疗特殊疾病、罕见疾病的“孤儿药”品种,并通过储备库及时调剂短缺药品,保证医院必需药品的供给。
“药品安全问题”标准表述 “药品安全”问题背景:
近年来,我国药品安全问题频发,形势较为严峻。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对药品安全问题不够重视。“齐二药事件”、“石四药事件”、“鱼腥草事件”、“欣弗事件”、“佰易事件”,接二连三的药品安全问题不断触动公众脆弱的神经。事件背后,药品安全所面临的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容忽视。
——药品安全涉及药品生产、销售、流通以及使用后的各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导致药品安全问题的产生。“齐二药事件”就是因为从原料采购、药品生产,到进入市场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内控不力或监管疏漏而造成的。——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鱼腥草事件”则反映出我国药品在上市前过敏反应试验严重不足的弊端。“我国药品过敏反应人体试验仅需500例,而一些发达国家要做到四五千例,整整是我们的10倍”。
——安徽阜阳特大制造贩卖假药案再一次使公众的心里蒙上阴影。据悉,安徽阜阳警方日前破获的这起“史无前例”的假药案件,查缴涉嫌假冒药品400余件,造假品种达30多个。上海、浙江、天津、山东等国内近20家知名企业及国外数家企业深受其害。“药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企业追求暴利是直接动因。据医药界人士分析,以制售假药为例,一箱假药的成本不过几百元,伪造成知名品牌后,其价格可能升至几万元。从造假开始,经几次批发,再通过医院、诊所、药房等环节到病人手上,每个环节都有200%的利润。
二、企业内部缺乏严格的科学管理和监控。他表示,一些药企的内部管理出现严重漏洞。尽管这些药企通过了GMP认证,但是获得资质后企业并没有按要求进行自控、检查,使得GMP认证形同虚设。按照GMP管理检查要求,原料进厂时要有审批手续,质量监管要发合格证书,生产过程中要进行核对,药品生产出来后还要进行质量检测,销售后还要进行不良反应的跟踪,而且还要留样观察。这一系列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必须严格把住,才能将不合格药品及假药阻挡于市场之外。
三、相关职能部门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存在问题和漏洞。目前我国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行政意识不强、职能转变不到位。法律法规实施过程中缺乏有力监督,在一些地方还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另一方面,对医疗卫生行业缺乏有力的监督,一些医疗机构违法违规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腐败行为滋生,医疗服务市场亟待规范。其次,地方政府对药品安全的认识不到位也是使安全事件屡现的原因之一。“药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一、进一步强化企业作为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教育和引导企业守法经营,强化自律意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坚决杜绝不合格原料、药品进厂进店,不合格产品出厂出店。加强对药品质量的监督抽验工作,凡是在企业成品库待出厂的药品,经抽查检验达不到国家药品标准,并经复检后仍不合格的,加大处罚和曝光力度。同时,采取措施支持诚信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企业诚信档案,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引导和约束企业 诚信生产经营。
二、加强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等关键环节的管理。打击虚假申报行为,严格审评审批药品,建立健全药品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把好市场准入关。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的动态监管,推进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化。规范药品经营主体行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加快实施药品安全科技行动计划。
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完善重大药品安全事件应急机制,并严格实施药品安全行政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一旦行政区域内发生药品安全事件,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应对,有效处置,消除危害;正确引导舆论,稳定群众情绪,防止事态蔓延。对于因领导不力、疏于监管导致发生重大药品安全事件的地区,要依纪依法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四、增加对药品安全监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加快药品监管部门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改善基层监督执法条件。加大对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的投入,逐步提高经费保障水平。
五、加快完善药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在查找监管漏洞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推进药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制订、修订工作,重点抓好药品审评审批、药品分类管理、医疗器械监督以及中药品种保护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六、深化药品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受理、审评、审批“三分离”制度,建立健全有效监督审批权力的机制。实行审评主审集体负责制,审评人员公示制和审评审批责任追究制,加快信息化建设,逐步实行审批事项的网上受理、网上审批,建立健全审评审批权力的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
七、加强队伍建设,防治腐败行为。加强药品安全监管有关部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教育和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对药品安全监管重点岗位干部的选拔任用管理,实行定期交流,并形成制度;对监管人员的监督、管理、培养、使用要实行民主决策,做到公开透明。要强化主要负责人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层层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建设和谐文化”标准表述 什么是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内在地需要而且必将催生出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有人说,我们讲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现在又强调要建设和谐文化,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它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它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和谐。和谐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只有由一个处于主导地位的先进文化来引领,才能实现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相处。同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质上也是和谐的。先进文化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这些不同的文化样式、文化门类和谐统一,体现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人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那它与和谐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本。文化总是在阐释和表达一定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核心价值就是其中最本质的部分,它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和谐文化的内核,没有它,和谐文化的“神”就散了,就失去了灵魂、迷失了方向。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要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体现、来反映、来传播。就像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来体现一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必须体现到和谐文化建设中,让人们在日常的文化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理解、认同。
也有人讲,建设和谐文化,是不是要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今年清明节,一份关于“将汉服定为国服”、“奥运会上中国汉族运动员应着汉服入场”的网上倡议书引发了人们关于应该如何继承传统文化的讨论。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曾深深影响中华民族的成长,至今仍然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也是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丰富而厚重的思想资源。时下流行的传统文化热,如呼吁重视中秋、清明、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如一些通俗地介绍传统文化的讲坛和人物一路走红等,都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只有深刻认识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才能在更高起点上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和谐文化。但继承不是墨守成规,更不是全盘复古,而是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第五篇:新申论标准表述总结
新申论标准表述总结
关于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要求以及《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粤发〔2008〕5号)的部署,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8〕111号)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推进我省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重要意义。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是将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推动产业和劳动力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是实施扩大就业战略,着力化解我省劳动力供求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将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鼓励和帮助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并吸纳和带动更多的劳动者实现就业。
(二)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鼓励支持、积极引导、完善服务、保障权益的方针,着力弘扬创业精神,培育创业主体,拓展创业空间,加强创业服务,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创业政策,鼓励开展各种类型的创业活动,激发全社会的创业活力,实现创业主体多元化、创业形式多样化、创业服务系统化,使各类创业主体各显其能、各展其才,形成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局面。
(三)主要目标。到2012年,支持劳动者创业的政策体系、创业培训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和组织领导体系基本形成,平等竞争、结构合理、运作科学、充满活力的新型创业机制基本建立,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和带动就业的人数占新增就业人数的比例大幅增加;把广东建设成为我国创业带动就业的主力省,打造一批创业环境好、创业人才多和创业带动就业成效大的创业示范城市。
二、培育壮大创业主体
(四)鼓励就业困难人员创业。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如就业后其家庭月人均收入达到或超过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继续保留6个月的低保待遇。对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的,在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后,各地可给予一次性创业资助。对符合享受就业扶持政策的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按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给予税费减免。
(五)鼓励大中专和技校毕业生创业。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大中专和技校毕业生毕业两年内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交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及其部门所属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要为创业大中专和技校毕业生提供劳动保障(人事)事务代理,并免收两年代理费。
(六)鼓励复员退役军人创业。本省户籍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凭退出现役证明3年内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对从事个体经营(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的军队转业干部、退役士兵,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自办理税务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七)支持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办企业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当地政府可在用地、信贷、资金等方面给予适当支持。
(八)引导农民自主创业。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引导农民从事高科技种子、种苗产业或其他农业新品种生产,对从事规模种植、养殖的,提供各种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当地政府要对回乡创业农民工给予适当扶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农村公用事业建设。
三、积极拓展创业空间
(九)放宽准入领域。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进入以及国家承诺对外开放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对国家限制的行业和领域,平等对待各类创业主体。除法律法规规定的登记前置许可项目外,其他项目工商部门一律不予执行。对产业政策重点鼓励的行业项目,暂时无法提交前置审批许可文件的,工商部门可先核发一年有效期的筹建营业执照,完成前置审批手续后,再办理变更登记。
(十)放宽登记条件。申请个体工商户、创办合伙企业或独资企业登记,一律不受出资数额限制;投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首期实收资本3万元即可登记,其余部分可在两年内分期缴付。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小商小贩,在集贸市场或地方人民政府指定区域内销售自产农副产品的农民,除国家另有规定外,2009年至2011年免予工商登记,并免收各项工商行政事业性收费。
(十一)放宽经营场所要求。允许企业(公司)、个体工商户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作为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注册,具体凭住所(经营场所)使用证明、《住所(经营场所)登记表》,以及所在地居(村)民委员会或业主委员会出具的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证明文件办理。各级政府投资兴建或给予优惠政策的各类经营性市场、商铺,应预留一定比例的摊位优先租赁给初次创业者,并在租赁费、管理费收取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
四、加大对创业的资金扶持力度
(十二)加大创业信贷支持力度。各地要根据创业工作的需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管理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的通知》(银发〔2008〕238号)的规定,将小额担保贷款的额度提高到5万元,扶持本省户籍的城乡创业者创业。社保基金和担保基金存入的金融机构应积极承办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并创造条件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加大对创业的资金支持。引导和鼓励商业银行开辟绿色通道,简化贷款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建立有利于创业的多层次融资体系,加快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建设一批小额贷款担保公司,拓宽创业主体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商业担保机构的风险控制机制,提高担保基金的杠杆效应,扩大对创业者的扶持力度。具体办法由省劳动保障厅、财政厅、金融办、人行广州分行、广东银监局等单位另行制订。
(十三)加强信用社区建设。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银发〔2008〕238号文的规定,凡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在信用社区内从事创业活动,经信用社区推荐的,可取消反担保。对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创业项目经县(市、区)级以上
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开业指导专家论证通过的,可取消反担保。
(十四)落实扶持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按照创业者所办企业的类型或自谋职业的实际情况,为符合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纳税人办理减免税收手续。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十五)加大财政资金对创业的支持。各级政府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投入。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各项促进创业优惠政策的作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和担保体系、融资担保平台建设。
五、完善创业服务
(十六)积极搭建创业服务平台。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化创业服务机构开展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为创业者提供创业信息、咨询指导、创业申办文件编制、代理登记等服务;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会计(税务)代理、管理咨询、融资指导、政策信息、技术支持等服务。各级政府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创业服务公共网站、远程创业培训平台和创业项目共享资源库等,开展远程创业辅助培训和网络模拟创业实践等活动。
(十七)加强创业培训工作。通过实施创业培训补贴等办法,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和技校毕业生、归国留学生、农村劳动力、复员退役军人等参加创业培训。对符合享受就业扶持政策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进城登记求职的农民,可提供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或创业培训补贴。推广国际劳工组织推荐的“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培训模式和模拟公司创业实训技术,帮助创业人员提高创业能力。鼓励高等(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开设创业教育培训课程,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鼓励青年创业,省劳动保障厅会同有关单位,每年组织1至2万名有创业意愿和创业潜能的青年开展创业培训,促进青年创业者成功创业。实施创业师资培训计划,由省劳动保障厅建立省级创业师资培训基地,每年组织培训200至300名创业培训教师。完善培训质量监督、检查、考核制度,对培训效果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引导大中专和技工院校开展创业培训,建设模拟实验室,开设创业辅导课程。
(十八)加强创业项目开发推介。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建立创业项目展示和推介机制,开展创业项目宣传活动,定期定点或流动巡回展示创业项目、创业产品、创业服务组织和创业成果;吸纳各类社会评估机构参与论证评估创业项目,并定期向社会推介。
(十九)开辟创业服务绿色通道。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健全创业和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帮助初次创业者办理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以及熟悉创业政策的政府工作人员,组建创业指导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创业人员提供个性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咨询指导服务。
(二十)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各地要鼓励和引导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和产业转移园区等各类园区开辟创业孵化基地,并充分利用闲置厂房和场地、专业化市场,因地制宜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向创业者和就业者提供创业指导、创业辅助、创业培训、创业实训、项目跟踪指导、就业指导、就业援助、技能培训等专业化服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创业示范基地,力争到2012年底前,各地级以上市至少建成1所市级创业示范基地;在此基础上,全
省组织认定一批省级创业示范基地。
六、优化创业环境
(二十一)改善行政管理。减免创业行政收费,不得收取未经法定程序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符合规定的收费按最低标准收取。符合政策优惠条件的,免交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禁止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干预创业企业的正常经营,严格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乱培训行为。完善举报投诉制度,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大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惩治力度。
(二十二)营造良好氛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开设创业政策信息专栏等措施,广泛宣传优化创业环境的好经验、好典型,并积极培育创业典型,表彰先进创业者,发挥创业成功者的示范带动作用;要大力弘扬创业精神,加强创业文化建设,营造尊重创业、崇尚创业、支持创业、竞相创业的和谐创业环境和良好舆论氛围。
七、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二十三)鼓励创业实体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创业实体新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且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按实际招用人数在相应期限内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补贴时间,除对招用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不超过3年。就业困难人员的具体对象、范围和认定程序,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粤府〔2008〕55号)规定执行。
(二十四)鼓励小型企业招用下岗失业人员。对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除广告业、房屋中介、典当、桑拿、按摩、氧吧外)、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符合享受就业扶持政策的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
(二十五)鼓励初创企业招用本省农村劳动力。初创企业当年新招用本省农村劳动力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且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给予企业社保补贴;对招用人员属农村贫困户劳动力、40周岁以上或被征地农民的,同时给予企业岗位补贴。具体办法由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制订。
(二十六)放宽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鼓励、支持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共同扶持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展。对当年新招用符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达到企业在职职工总数30%(超过100人的企业达15%)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经办金融机构根据企业实际招用人数合理确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人民币20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两年;经办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的,由当地政府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展期不贴息)。
八、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七)强化对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领导。省就业工作联席会议负责统筹指导全省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各地要充分发挥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的作用。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牵头、协调和服务的职责,认真组织开展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和跟踪服务等工作;各级发展改革、经贸、教育、建设、国土资源、财政、外经贸、银行、税务、工商、物价、国资、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和单位要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共同研究制订创业发展规划,制订和
落实创业优惠政策,完善信贷扶持措施,全面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使创业者得到真正的实惠。
(二十八)加强监督检查。从2009年起,将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目标任务纳入各级政府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内容;省政府每年对各地工作组织一次全面督查;省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加强对本系统落实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将省的各项工作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二月六日
策论天下网最新申论标准表述总结
“权力腐败问题”标准表述
“权力腐败”背景:
所谓权力腐败,是指党或国家机构的一级组织,党或国家机构的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机构任命的其他人员,为满足私欲、谋取私利或局部利益而实施的严重违背党纪政纪,违犯国家法律、侵犯党和国家、人民利益,并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政治影响的蜕化变质行为。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
我国“权力腐败”问题的现状:
我国当前权力腐败问题有以下的几种表现形式:
一、在行政管理中把权力当作谋取经济利益的工具。监守自盗,挪用挤占国家的专项资金;采购物品收受回扣,侵占公款;走私贩私,严重扰乱国家经济秩序;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在商品房买卖置换中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置或以劣换优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以借为名占用他人住房、汽车的;以赌博或变相赌博等形式收钱敛财的,借委托他人投资证券或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获取不正当利益的;领导干部配偶、子女违反规定经商办企业;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特别是违规发放与核销贷款;在政府投资项目中搞虚假招标投标;非法批地、低价出让土地或擅自变更规划获取利益;违规审批探矿权和采矿权、参与矿产开发;在企业重组改制中隐匿、私分、转移、贱卖国有资产;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严重违反津贴补贴有关规定的案件,在征地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安全生产、社保基金管理、环境污染、库区移民等方面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在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以及资源开发和经销等领域收受商业贿赂。有些领导干部违反组织人事纪律,从个人的私利出发,以个人好恶恩怨取人,利用手中职权安排提拔子女、亲友、亲信、同乡,拉帮结派,任人唯亲,排斥异己;拿职位送人情,搞交易,拉关系,甚至变相卖官。
二、在行政管理中把权力当作为生活作风腐化的桥梁。少数公职人员和党员领导干部,依仗手中的权势和占据的领导岗位,在生活上迷恋灯红酒绿,腐化堕落,大搞以权谋色。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就是利用美色为诱饵,进行权色交易。这部分人把人民给予的权力当成自己捞取钱财、获取美色的桥梁。在工作交往上把
权力变为吃喝玩乐、挥霍浪费的机会。部分权力在运行的过程中,紧紧与吃喝联系在一起,好象不吃不喝不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致使动用公款吃喝玩乐之风越演越烈。有人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因而你用权请我,我用权请你,出现一宴接一宴,天天赴宴大吃大喝,甚至贷款吃喝,送礼、三陪都由公款支付。变相公款旅游、超标准超编制配备使用小汽车、违规集资建房和超标准多占住房等问题。
三、在行政管理中把权力当作为获取名利的条件。在权力腐败中,部分权力已经介入意识形态领域,当权者把手中的权力变为捞取政治地位和资本的手段,以手中的权力和金钱为动力,弄名利地位,弄官衔待遇,弄先进劳模,弄文凭职称,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谎报成绩,大搞浮夸。
我国“权力腐败”问题的原因:
一、经济利益的驱动导致利己主义不断蔓延。以商业贿赂为特征的权力腐败行为的主要根源是一种市场行为的利益导向。一方面,由于现行的行政大权落在一小部分管理人员手中,他们手中掌握着“生杀大权”;另一方面,买方与卖方之间的竞争,买方中一部分会在利益的驱动下,用获得所拥有的超额报酬中的一部分,以贿赂(红包或回扣)的方式来争夺。对超额报酬的估计与正常报酬的预期两者之间的差额越大,越存在行贿的经济基础。
二、在行政审批、执法监督、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和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制度不完善和行政权力运行不规范,以及对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建立之中,许多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制订出来。不健全、不完善的政治经济体制本身就是滋生腐败的土壤,而不健全、不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更使得腐败有机可乘,有空可钻,腐败必然蔓延,为一些领导干部通过插手微观经济活动谋取私利提供了土壤和条件。由于部分地区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等方面的许多改革措施还没有到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完全实现,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这就为少数人通过插手微观经济活动谋取私利提供了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营性土地使用权的出让,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二是对房地产开发的管理不规范,存在随意减免税费的弊端;三是在企业产权交易过程中,行政权力不当介入,产生严重腐败问题;四是财政管理体制不健全,资金监管不力。种种事实表明,“小金库”已经成为腐败现象滋生的重要经济源头。五是对“一把手”的监督机制存在缺陷,“一把手”搞腐败,带来的危害性更大。对“一把手”监督不到位,对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监督机制不健全。
三、部分领导干部在经济建设中,放松对道德修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的学习,腐朽思想恶性膨胀。从近年来查办的腐败案件可以发现,很多人放松学习和思想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是他们走向腐化堕落的总根源。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曲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屡屡做出违反政策的事情;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对党章、党规、党纪视而不见,滥用职权、专横跋扈;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不能正确对待权力,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异化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淡忘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热衷于穿名牌、坐好车、住豪宅;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不懂得“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心存侥幸,肆无忌惮地去搞腐败;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生动摇,沉湎于封建迷信和低级趣味之中;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缺乏道德修养,才会不顾人格,干出追求感官刺激的种种丑恶行为。
四、对党政领导干部中存在的腐败问题认识不足、治理不够,执行廉洁自律的有
关规定流于形式,是产生腐败案件的温床。腐败案件的发生,与长期以来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严重不正之风有着密切的关系,不正之风催生了腐败分子的腐败行为,而腐败分子的腐败行为又使得各种不正之风愈演愈烈,使更多的干部身陷其中,不能自拔。虽然每年都有一批腐败分子被查处,但从量的角度,对腐败的查处率仍低于腐败的滋长率;从质的角度,惩治严厉不足,宽软有余,一些腐败分子仍存侥幸心理,弄虚作假,查住自认倒霉,查不住白捞好处。
五、干部人事制度缺乏公开、民主、竞争机制,为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提供了机会,同时又成为派生其他腐败的源头。很多严重违法案件,在许多方面都涉及到干部人事制度方面的问题。比如,一些案件之所以成为典型的群体性腐败案件,与一些人以人划线,搞“小圈子”有关,而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跑关系、进圈子,对上送钱送礼,都是为了一个“官”字,是一种买官卖官的行为。从案件查处的情况看,一些职务犯罪案件的腐败分子的买官卖官行为,已经超出了政治范畴,成为一种经济性的交易行为。
我国“权力腐败问题”的对策:
一、深化体制改革和加强制度建设。政府系统的腐败行为,集中发生在行政审批、执法监督、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和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中,深层次的原因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制度不完善和行政权力运行不规范。要从根本上解决滥用行政权力问题,必须加快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反腐败要靠教育、要靠法制,还是搞法制靠得住。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遏制腐败要把制度建设作为重点,把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要求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原则和内容,坚持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从根本上消除滥用权力的问题。
一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进一步减少和调整行政许可事项。现在,一些行政机关仍然掌握着大量的行政审批权,很容易出现权力滥用和权钱交易。今年,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政府要对现有的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继续进行清理,下决心再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进一步规范审
批程序、方式,明确各个审批环节的标准、条件、时限和相应的责任,及时向社会公布,做到分工合理、职责明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特别要针对容易发生腐败的重点环节和部位,完善监管制度。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公开,实行“阳光”审批,推行网上审批。加快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加强对行政审批权运行的监控,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审批的随意性和暗箱操作。
二要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权力运行过程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内容,扩大公开的范围和层次,规范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各级行政机关要抓紧编制政务公开目录,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基本制度,市(地)级以下政府要完善政务公开工作机制,省级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要加快推进政务公开。学校、医院和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环保、公交等公共事业部门也要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修改后将公布施行。这是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举措,各地区、各部门要抓紧做好实施的准备工作。要加强各级政府网站建设,通过推进政务公开,促进政府提高工作透明度和行政效能,方便群众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监督行政行为。
三要健全对行政权力监督的体制机制。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要接受人大监
督、政协民主监督,接受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履行监督职责。现在有些被查处的大案要案,社会上早有反映,群众也有不少议论,是不难了解清楚的,但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致酿成严重后果。我们一定要在建立健全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有效纠正过错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做到防微杜渐。今年要在全国推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对象的行政问责制度,抓紧建立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科学评估政府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内部的专门监督。监察部门要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失职渎职等行为。审计部门要重点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等公共基金的审计工作。
二、继续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商业贿赂违背公平竞争原则,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人民群众利益,毒化社会风气。要按照中央的部署,继续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治理商业贿赂,务必取得明显成效。一要加大查办商业贿赂大案要案的力度,形成对腐败分子的强大威慑。对行政机关公务员利用审批权、监管权、执法权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案件,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对权钱交易、商业贿赂比较严重的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等领域的案件,要重点查办。对涉案金额大、涉案人员级别高、涉案范围广的重大复杂案件,要加大督办力度。不论是什么人,不论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依纪依法严厉惩处。二要抓紧研究制定近期能够见到实效的法规制度。强化对经营者和从业者的引导、约束和监管,对有商业贿赂行为的企业和个人,要实行高额经济处罚,降低或撤销资质,吊销证照,依法处理。要加强社会诚信建设。通过这些措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要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及时向社会通报典型案件,回应人民群众的关注,支持新闻媒体对商业贿赂行为的监督和曝光,增强全社会反对和抵制商业贿赂的意识。治理商业贿赂是一项长期任务,各地区各部门都要进一步抓好自查自纠工作,从严把关,不能为了赶进度而降低要求和效果。
三、坚决刹住违规建设楼堂馆所的不良风气。近些年,政府机关违规修建豪华办公楼和培训中心的问题在一些地区和部门十分突出,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势头。有的机关办公楼占地面积过大,人均使用面积严重超标,建设装修豪华;有的打着培训干部的旗号,兴建的“培训中心”像星级宾馆一样豪华;有的贫困地区不惜贷款、举债,挪用扶贫款、救灾款等专项资金,违规修建高档楼堂馆所,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形成极大反差。违反规定建设高档楼堂馆所,追求和攀比办公场所豪华气派,是一种严重的铺张浪费行为,也是滥用行政权力的腐败行为。这种做法挥霍浪费国家资财,加重人民群众负担,严重背离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助长追求奢侈享乐的不正之风,腐蚀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进取意志,影响很坏,危害极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严重损害政府形象。对这股奢靡之风,要狠下决心,采取果断措施,坚决刹住。为此,今年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全面清理。要对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兴建办公楼、培训中心等情况进行全面彻底地清查。对于违反规定拟建和在建的楼堂馆所,要坚决停建和缓建。已建的要根据有关规定和当地实际予以处置,直至没收、拍卖或改作它用,决不能再作为政府的公用场所。对一些地方和部门,违反规定建设楼堂馆所的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人员,要追究责任,根据情节轻重,依法依纪严肃处理。要选择一些典型案例曝光。
二是严格控制。对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规模、占地面积、装修及设备标准、项目工程造价和资金来源要严格控制。现有办公楼已经达到标准的,一律不准改扩建
或购买办公楼。对确需新建、改扩建和加固改造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要严格报批,严禁未经批准开工建设。今后,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不得批准新建培训中心项目,不得再安排政府预算内投资对现有培训中心进行扩建和改造。
三是健全制度。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央就作出过严禁兴建楼堂馆所的决定,此后又多次作出有关规定。现在,要根据新情况和新特点,修订规范楼堂馆所建设的法规制度,完善项目建设审批程序和监管机制。严格公共财政支出管理制度,增加预算透明度。要把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接受群众监督。发展改革、财政、建设、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对有禁不止的,要根据有关规定给予直接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并追究有关领导人员的责任。对于审批把关不严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有关审批人员的责任。
四、进一步加强政风建设。政风建设是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从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全面阐述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问题,强调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全党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各级政府、各部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必须认真学习,全面贯彻落实。结合政府系统工作特点和当前实际,要特别强调厉行节约,规范职务消费,降低行政成本。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办一切事情都要勤俭节约,量力而行,精打细算,讲求实效,反对大手大脚,奢侈浪费。一要严格控制公务消费。现在人民群众对职务消费过多和行政成本过高议论很多,意见很大。各级政府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严格规范政府机关公务接待,改革公务接待方式,探索公务接待社会化的途径。要严格控制会议、差旅、出国考察和公务用车等支出,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游山玩水和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严格管理和规范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的职务消费。将政府机关各种公务消费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并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的广泛监督,对各种奢侈浪费行为要严肃查处。二要下大力气解决会风文风问题。会风文风反映政风,反映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反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会议多、文件多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表现。文山会海不仅耗费干部大量精力,而且浪费政府大量资源,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控制会议规模,提高会议质量,减少文件数量,增强文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要全面清理和严格控制各种名目的节庆、达标评比和表彰活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显著降低行政成本,加快建设节约型政府。
五、继续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损害群众利益的实质,是一些政府部门滥用权力或行政不作为的问题。“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我们是人民的政府,要关心和解决群众的疾苦,各种权力都必须用来为人民谋福祉。各级政府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群众办实事。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确保农村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继续解决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严格规范学校办学和收费行为,对学校乱收费的,要严肃追究校长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二是继续整顿和规范食品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行为。切实规范医疗机构的诊疗和收费行为,规范新药审批和药品价格核定办法,认真治理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和商业贿赂。
三是解决城市住房存在的突出问题。各地方、各城市都要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努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深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依法打击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等环节的违规违法行为。四是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严肃查处环境保护方面的违纪违法行为。五是坚决查处农村乱收费,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同时,要坚决纠正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水库移民、企业改制、安全生产、涉法诉讼中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继续查处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等问题。
“革除部门利益”标准表述
部门利益是指行政部门偏离公共利益导向,追求部门局部利益,变相实现小团体或少数领导个人的利益。
在讨论部门利益之前,我们应首先弄清政府各部门是不是利益主体?
首先应承认政府部门也是一个行为主体,但这个行为主体是代表公众利益的行为主体,或者叫公众利益主体;其次,作为公众利益主体的政府部门,有自己的正当利益,但必须对这个正当利益进行严格界定,政府部门不是独立的特殊的利益主体,因而一定要把它的特殊利益排除掉;第三,作为公众利益主体的政府部门,在进行相关决策及公务执行过程中,必须从公共利益出发,不仅不能过多地从本部门利益出发,而是根本就不能从本部门利益出发,这是一个定性的问题,而非量的问题,必须要把这条缝隙堵上。因此,必须解决部门利益问题。
我国“部门利益”问题的现状:
一、部门利益问题导致行政效率的降低。在具体行政过程中,有些政府部门对凡是能巩固、谋取部门利益的,则积极“作为”;凡是与部门利益相抵触、难以谋取部门利益的,则消极“不作为”。这使得一些能维护、增进国家利益的重大决策(如《反垄断法》、燃油税、内外企统一税率、数字电视标准等)迟迟未形成共识而难以出台,而一些对国家利益有消极影响的重大决策(教育产业化、医疗市场化、行业垄断、外企“超国民待遇”以及很大一部分出口退税等)迟迟难以取消或调整。行政执法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督管理,这也是矿难频发的重要原因。
二、部门利益问题助长行政腐败。部门职权与资源配置结合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审批(特许与垄断经营权等)。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审批必然引起“寻租”盛行,导致行政腐败。如国家某“委”本应是一个主管中长期规划的超脱部门,但实际上,既承担宏观调控,又负责项目审批,权力过度集中。实践证明,部门利益必然使之忽略宏观趋势把握,重视具体项目审批;借宏观调控之名,强化行政审批。例如2004年全年审批20万元及以下项目高达800个,与该“委”职工数相当。这不仅造成宏观调控手段的错位(以行政手段代替经济手段),而且引发与其他中央政府部门职责冲突,并和相关地区、行业利益紧密连在一起,成为中央政府部门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焦点。
三、部门利益问题导致经济运行成本的增加。部门利益膨胀使得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隐形超编”(从外部“借调”)普遍,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开支50%以上用于“养人”(发达国家一般在20%左右)。某教育机构年招收学员约1200人,而在册工作人员1400多人,农民工1500多人,退休员工800多人,教职员与学员的比例约为3:1,效率明显低下。部门利益膨胀使得行政收费难以清理取消,损害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借权谋利正使公权部
门向自利性组织演变。研究显示,各级政府部门每年收费总收入约为8000亿元。
若能够规范清理收费,全国每年将增加60万~80万户中小企业,可新增600万~800万个就业岗位。能源、电信、铁路等行业,借助垄断,维持垄断高价,获得垄断利润,造成财富分配扭曲和资源配置恶化,“煤电油运”全面紧张与行业垄断存在紧密关联。
四、部门利益问题增大国家经济风险。长期以来,先部门利益后国家利益,重部门利益轻国家利益,以部门利益取代国家利益,甚至为部门利益而不惜牺牲、损害国家利益等行为,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增大国家的经济风险。部门利益的一个重要外在体现,就是机构超编、预算超支,由此造成财政开支压力不断增大,使得政府本应承担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公益事业得不到有效实施。正是由于部门利益作祟,外企长期享受“超国民待遇”未能适时调整,这不仅不利于中资企业与民营经济的发展,而且加重我经济对外依赖。更不利的后果,是制约我有关产业的长远发展,使得国内比较完善的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严重受损,尤其是作为“工业之母”的装备制造业面临严峻态势,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排头兵”有些为外资企业所控制。由于行政力量保护,垄断企业内部治理普遍存在严重缺陷,隐含着重大经济风险,“中航油”、“中棉储”以及国有银行大案要案不断等,就是集中体现。
五、部门利益问题增大国家政治风险。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如果不代表人民利益,而是代表集团或个人利益,损害大众利益,必然损害政府的公信力与权威,损害党与政府在人民中的形象。一些部门决策往往反映的是强势集团的利益,社会大众尤其是困难群体的利益被严重忽视。因为部门利益,政府袒护地产开发商,被拆迁户利益得不到保障,“抗法”与“上访”不断;火车票每年到点调价,而且总在普遍反对声中“听证成功”,引发大众不满;工商、质检等肆意收费,导致创业艰、就业难等。部门利益使一些改革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严重偏离社会公正方向,威胁社会稳定与和谐。
我国“部门利益”问题的原因:
一、公共权力市场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部门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自成体系的“条条”格局,改革开放以来,在不同的部门中仍多多少少存在或新生一些下属企事业或中介组织。随着经济市场化的发展,部门本位主义由此而不断增强,主管部门与下属企事业逐渐演变为利益共同体,主管部门给予下属企事业以行政垄断或特许经营,而下属企事业则向主管部门输送经济利益;经济改革激发了人们的利益观念,一些“利益觉醒”的政府部门成为了事实上的利益主体,在市场经济中开始用手中的权力主动牟取利益,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期,政府职能也处于转变中,各部门的职责难以清晰、科学界定,部门关系还有待理顺。因此,有的“利益觉醒”部门趁机不断强化、扩展职权,巩固、谋取部门利益。
二、立法体制不规范。一方面,我国立法机构存在缺陷,人大在立法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尚待确立,人大代表不是职业化,相关专家比例低,不能或难以自主立法,只能委托行政职能部门代为起草。另一方面,对行政部门制订法律及规范性文件的行为,有时监督不力。国务院有关法制机构在相关人员数量与素质上难以保证;而在立法的公正性与执法的便利性上,难免向部门倾斜。因此,“部门立法”与“法出多门”情形突出。
三、财政制度不健全。现有的财政体制缺失强化了部门利益。至今,我国尚未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公共财政”制度。西方国家很早就实行“零基预算”,每年在制定预算时,皆从零开始,重新编制。如今一些国家采用更为先进
科学的“绩效预算”。我国名义上引进“零基预算”,实质仍按“基数预算”运作,即确保上年预算基数,并逐年上升。因此,有关财政政策可以说是建立在对既得利益的确认上,导致财政开支刚性,部门机构超编超支。
四、利益集团施加影响。随着市场化的发展以及政府拥有广泛资源与强大干预能力,我国的各种“利益集团”迅速产生和发展起来,对政府的决策以及政策的执行施加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是众多境外与涉外利益集团,如各国在华商会以及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商务部下属的行业协会),通过母国政府或政治游说,或收买、利用高干子女、亲属,或聘请一些部门领导与职员做咨询师(拿咨询费),或将相关课题并配以丰厚的课题经费,给予各大部委研究机构与学者等途径,对我相关部门决策与立法施加巨大影响。这是我大量政经信息外泄、经济高度对外依赖、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受损、外企长期保持“超国民待遇”不变以及内外企税率未能统一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是金融(四大银行、一大保险)、能源(电力、石油)、邮电(邮政、电信)、运输(铁路、民航)、基础建设等领域的国有垄断企业,长期依托行政垄断,拥有强大的博弈能力。为维护龙头地位、持续获得垄断利润,有些垄断企业在政界、学界、传媒界网罗代言人,影响甚至操纵话语权,为其垄断地位辩护,极力排斥行业竞争与民营经济介入,抵制《反垄断法》等于己不利的法律政策出台,或以本行业的特殊情况(如自然垄断、国家安全、为政府赚钱等)为由要求从相关法律政策中得到豁免,维持垄断。
三是众多行业的一些民营企业家或通过显形与合法途径,争当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利用人大与政协这两大政治舞台,来声张、谋取其利益;或私下聘请相关专家学者担任独立董事,为其摇旗呐喊(即所谓“黑嘴”);或通过行贿等不正当的利益输送直接影响行政决策。自中央推行宏观调控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增长的政策出台后,有的房地产开发商迅即与一些专家学者、房地产研究机构、部分媒体、甚至官员联手,强占行业话语制高点,并形成一个行业性的“话语链”,以对抗宏观调控。
五、部门内部制约力缺失。长期以来,我国行政职能部门实行的是“一把手”负责制,容易导致行政监督与制约缺失,往往使得领导个人意志成为部门意志,而所谓“部门利益”往往也是部门领导利益。市场化使行政职能部门作为经济利益主体更加突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多元化,使领导集体易于形成“利益共同体”。在国家利益与公共利益缺乏明确的维护力量与衡量标准的情形下,职能部门便从“部门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出发,来制定本部门的方针政策。
我国“部门利益”问题的对策:
一、限制部门起草立法的权力,建立回避制度。尽快完善立法程序,法律的制定、修改应在人大的主导下招标,建立起立法起草回避制度,通过完善委托起草和招标起草的立法模式,实现立法起草的第三方参与,并将委托立法和招标立法所需的各项工作经费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
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完善财政监督机制。政府应退出一般竞争性行业投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行政管理和政权建设等公共活动支出,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明确以国家税收为主要收入来源,控制直至取消行政收费,废除“自收自支”与“收支两条线”,将预算外收入统一纳入预算,以国家预算为主要支出形式,行政部门经费来源与开支公开透明,做到完全由国家预算控制。实行“阳光
工资”(收入公开、透明、统一),行政部门都吃“皇粮”,禁吃“准皇粮”和“杂粮”。各部门财会人员应由财政部门收编归口管理,并在部门间进行轮换。
三、建立与健全司法机关对行政立法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在我国可以考虑在修改《行政诉讼法》时扩大受案范围,继续完善《行政复议法》,扩大复议的范围。适时创设“行政公诉制度”,公诉主体是检察机关,公诉的对象是行政“作为”与“不作为”,维护公共利益,加强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四、限制与削弱境外利益集团与垄断利益集团的强势地位,规范民企利益集团。使利益集团显形化,鼓励中资、竞争性行业商会和同业公会、行业协会以及社会公益团体的发展,形成对强势集团的制衡。约束、禁止各大部委研究机构与学者接受内外企业、国外资助的课题研究,严格禁止涉外部门工作人员在外资企业或商会等的“变相任职”;鉴于行政干预力的敏感以及道德制约力的缺失,鼓励相关社会公益团体对那些充当“黑嘴”或部门代言人并造成
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学者提起法律诉讼,以制约学者日益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
五、改进决策程序,避免部门决策成为部门领导决策,确保公共利益。在公共部门尤其是部委决策的时候,针对整个决策过程是怎么样的,决策是如何形成的问题,必须进行有效监督,避免领导个人意志成为部门意志。可以参考发达国家政府的做法,例如美国政府决策出台,都有严格的规定与严密的记录,记录一般在五年后予以公布,以便学者、公众评判,有效制约决策的随意与部门利益滋长。
“事业单位改革”标准表述
“事业单位”背景:
一般来说,在现代社会,典型的公共机构由三部分组成,即公共政策制定和管理部门(主要指行政机构),公共服务机构(主要指事业单位)和公共企业(国有企业)。
其中事业单位是指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
事业单位给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为政府和企业分担了巨大的社会负担。同时,它参与社会事物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宗旨是为社会服务,其上级部门多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政府职能部门,其行为依据有关法律,所做出的决定多具有强制力,其人员工资来源多为财政拨款。
我国“事业单位”问题的现状:
统计显示,目前全国事业单位总计125万个,涉及教科文卫、农林水利、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多个领域,工作人员超过3000万人。教育、卫生和农技服务从业人员三项相加,占到事业单位人员的3/4,占有国有资产近3000亿元,集中了70%以上的科研人员、95%以上的教师和医生,其各项事业经费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三成以上。
一、事业单位职责不清。受制于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目前诸多事业单位中承担行政管理职能,沦为“二政府”,造成政府职能范围的混乱,导致宏观调控乏力,政府机构膨胀。
二、事业单位效率低下。在事业单位内部,则是运行机制封闭内向,服务对象单一,缺乏竞争机制,分配中平均主义突出。事业单位的兴办主体由政府“一统天下”,产权单一,资产运行效率低下,财政越位支出严重。而真正承担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则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缺乏竞争约束,普遍冗员繁多,效率低下。
三、自我服务倾向严重。事业单位长期消耗约三分之一的国家预算开支。据多项统计研究,这些资源被越来越多地用于三千万人员自身。国家对现有事业机构大量资金的投入,在相当程度上是用来养人。事业单位的这种自身利益集团化、普遍化和机制化,产生了某些比较严重的腐败问题。如义务教育不到位,公共医疗的乱收费、药品高额回扣等。
总之,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自我服务倾向严重的事业单位已经难以适应目前中国市场经济的需要,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近年来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行业榜单中,教育系统和医疗卫生系统位居前列。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定损害公共服务的社会形象,弱化以至瓦解公共服务体系,因此迫切需要改革。
我国“事业单位”问题的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大多数产品或服务都能满足大众需求。但对事业单位所提供的各种公益性服务,如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服务等,却常常会听到供给不足、价格昂贵、质量低下等抱怨。
这种供需之间的巨大矛盾是事业单位问题的最根本原因。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事业单位改革是手段,最根本目的是要发展由这些事业单位所提供的各种公益服务,使其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我国“事业单位”问题的对策:
我国事业单位的种种弊病急需有效改革。事业单位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增强自身活力,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性,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同时减轻财政负担。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应该是非政府也非二政府、非企业也非准企业、非营利也非变相营利,最终回归到它的本位:公共服务。
具体来说,有以下对策:
一、明确事业单位职责,依据其社会功能重新定位。根据现有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将其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从事公益服务的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三个大类。对于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还政于政”,回归政府机构序列,其人员接受《公务员法》等法律的管理;对主要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要“还企于企”,原则上都应转制为企业,恢复其本来面目,按照企业活动的法律法规管理;对于真正提供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要制定相应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管理法规,建立新的管理体制。
二、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在人员进口上,实行公开招聘。在人员管理上,推行岗位管理,包括规范岗位设置,实施竞聘上岗,完善考核奖惩,实行合同管理。在人员出口上,完善退出机制。
三、完善对事业单位的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同时坚持事业单位的独立性、公益性和社会性。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避免公共事业机构利用其垄断地位为自身和部门谋取不当利益,亟需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监管体制。第一要保证公共服务机构的独立性,坚持政事分开,减少政府对公共服务具体业务的干预,给公共服务机构独立经营的条件和权利。第二要坚持政资分开,在国家财政部设立国有资产监管部门,监督国有公共服务机构的资产运行。第三要强化政府监管,政府部门要对公共服务产品的公益性和社会性负责,切实监督各类公共服务产品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切实保证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选择权和知情权。
四、从政府角度提高事业单位的效率。对于事业单位,凡是可以通过采购提供的公共服务,在不影响该项服务稳定供给的前提下,采取政府“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的办法,用市场化的方式组织生产和供应,降低公共服务的单位成本,提高公共服务的效能和水平。
五、坚持改革国有事业机构与发展民营事业法人同步推进。我们既要注重改革现存的、大量的和庞大的国有事业机构,改革政府对公共服务事业机构的管理方式,打破公共服务的条块分割,按照区域覆盖和就近服务的原则,设定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又要大力发展和培育各种适宜民办的公共服务事业,满足人们各种个性化的公共服务需要。就是说,要把改革和发展并重,既要注重改革国有事业机构,又要大力发展各类民营的事业法人。这样,改革才能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才会产生新的推动力。
六、应加快政府转型,切不能把事业单位改革当作“卸包袱”,甩财政负担。政府是提供公共服务的第一责任人,政府要不断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支持和投入,特别要注意避免把为财政减轻负担作为目标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倾向,推动经济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这是事业单位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
七、应妥善安置相关人员。对于在事业单位改革中提前退休、转制的人员,政府应当予以妥善安置,特别是对改革后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财政保障等配套改革必须同时进行。
“滥设临时机构问题”标准表述
“滥设临时机构”背景:
近年来,为推动某项工作的完成,一些地方政府以“指挥部”、“办公室”、“领导小组”等名义,组成了大量临时机构。由于各类临时机构层出不穷,加之管理制度的缺失,其工作
人员犯罪现象也呈逐年增多趋势,严重地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社会公信力。
设置临时机构的初衷是对某一特定事务进行专门管理。这是全国很多地方长期以来广泛的做法,主要是为了应对复杂的社会情况,以发挥行政行为的灵活性,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尽管在一段时间内,这些临时机构较好地履行了职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当今依法行政、打造责任政府的大方向及要求下,过多设置临时机构不利于建立健康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强力措施予以解决。
在一次河北省机构编制工作会议上,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白克明对滥设临时机构之风进行了批评:“有的地方办一件事就成立一个领导小组,搞一个临时机构,滥设临时机构、领导小组,带来了什么?表面上是对工作加强领导,实际上是削弱了职能部门应起的作用、应尽的责任。本来职能部门应该做的事,有了领导小组,他们倒没责任了,也不发挥作用了。”
“我搞不清自己头上戴了多少顶帽子,这个领导小组组长,那个总指挥,还有什么主任!”白克明说,“我就记住了我有两顶帽子,一个是省委书记,一个是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有时候别人介绍我是什么组长,我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顶帽子。”
2005年11月,陕西省对2004年12月前设立的各种领导小组、委员会、协调小组、指挥部、组委会等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进行清理,撤销了265个议事协调和临时机构。2005年8月,深圳市对1995年以来成立的市政府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进行全面清理,145个机构被撤销。2006年8月,安徽天长市对部分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进行了清理、合并和调整,52个临时机构被撤并„„
“滥设临时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滥设临时机构降低行政效率。
由于政府管理机制的不健全,目前大多临时机构,都是各部门之间分工不清,职责不明,人浮于事、好大喜功等的产物。由于政府部门太多,部门职能交叉,部门与部门之间职责权限划分不尽合理,造成事权与责任脱节,协调性事务人为增多。例如社会保障事务分别属于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卫生部分管,交通运输事务分别属于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以及石油天然气公司管理等。协调的方式,更多的体现在临时机构内各部门利益之间的争夺,这必然导致行政效率的降低。
二、滥设临时机构容易滋生腐败现象。
首先,临时机构人员由相关部门抽调派出,导致权力缺乏制约与监督。临时机构主管部门通常涉及几家,政出多头,划分责任时则无人承担,很难定性。特别是对临时机构由哪些部门承担监管职能以及如何进行监管缺乏明确规定,使得这一机构容易脱离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原有的监督制约机制,又游离在纪检监察、工商、税务、物价、审计等部门的监管视野之外,加之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领导本身也有“临时”观念,这就为一些人利用职权实施“权钱交易”提供了可能。
其次,临时机构收支金额较大,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临时机构负责重大任务,掌控巨额资金,但机构内控制度普遍不够,缺乏制度约束,会计资料不健全,甚至缺失,各项资金也未能实现财政专户储存。由于临时机构失去了监督与制约,加上个别负责人权重一时,不按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形成非正规渠道收入增加,开支随意性较大,掌管巨额资金的工作人员腐败起来,也就更加轻而易举。
第三,不少临时机构决策随意性大,为“权钱交易”提供可能。为完成某项工作,很多临时机构决策的随意性导致土地审批、税务、工商管理、公检法等等部门得纷纷为其“让路”。他们可以直接取代工商、物价、技术监督等市场执法部门,往往就成为不法分子重点“攻关”的对象。
关于“滥设临时机构”问题的对策: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处理职能交叉、权责脱节、多重管理、多头执法等问题。首先,整合行政职能,政府机构设置宜采用大部委设置模式,进一步减少政府部门设置数量
所谓大部委制是指将详尽的职能尽可能集中到一个部门,一方面可以精简政府机构,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横向协调困难,增强政府首长对各部门的有效控制协调力;其次,裁并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在整合行政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简政府部门设置,合并相近管理事务,加强部门协调功能。在此基础上裁并原有的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
二、完善法制,按照法定程序设立临时机构。一些发达国家设置临时机构,都有着特别严格的程序。先是由有关部门、专家委员会提出专题报告,接着行政会议讨论,最后才能拍板,而且,除了一些紧迫性较强的临时机构外,大多数都需要议院批准才可以任命。应尽快出台《政府机构编制法》,对临时机构的设置必须履行相关法律程序。
三、合理设置临时机构的编制和财政预算,明确临时机构的撤销条件及期限。临时机构完成任务后继续存在会导致机构冗员和行政资源的损耗,在成立之初应制定好相应的存在期限或撤销条件。应尽量减少编制,最好不占用编制,临时机构一旦撤销,财政预算同时停止拨付。
四、明确临时机构的管理部门。应加强临时机构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对临时机构的监督机制。对临时机构的财务实施有效的监管,发挥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的职能作用,防止临时机构蜕变成滋生腐败的温床。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标准表述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背景: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进而实现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安全网”的作用。保障人民群众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收入和基本医疗不受影响,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人民群众有生活来源,满足他们的基本生存需求。
二是“平衡器”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调节中高收入群体的部分收入,提高最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标准,适当缩小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三是“助推器”的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既有利于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一定程度上激发我国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更快地发展,又可以避免社会消费的过度膨胀,引导消费结构更为合理,平衡社会供需的总量,有利于防止经济发展出现波动,实现更好地发展。
四是“稳定器”的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能为劳动者建立各种风险保障措施,帮助他们消除和抵御各种市场风险,避免因生活缺乏基本保障而引发一系列的矛盾,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存在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法律不够健全、监察执法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养老保险长期实行现收现付制,没有留出积累资金。老龄化提前到来,意味着“未富先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养老负担重、筹集资金难和医疗费用大等诸多挑战。
三、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使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问题更为凸显。近几年,我国就业格
局发生明显变化,全国职工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相当数量的非公有制职工没有享受社会保障。在当前情况下,如何把这些人纳入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是我们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
四、城镇化进程加速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新问题。目前失地农民有4000多万人,每年还有1亿多农民进城务工,他们已成为产业大军中的重要力量。而我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针对城镇人口设计实施的,如何适应城镇化过程中数亿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需求,是一个重大课题。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
一、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调整支出结构,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
二、努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适应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城镇化加快的特点,完善现有的保障制度,有计划地把应该纳入而未纳入的人切实纳
入进来,真正实现“应保尽保”;探索新的制度建设,针对不同群体增加新的保障项目,如建立符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
三、加强社保基金的筹集和监管。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引导参保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鼓励社会捐赠,扩大社保基金的筹集渠道,不断做大做强全国社保基金。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社保基金的监管力度。要进一步提升基金的统筹层次,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促进基金管理的公开、透明,确保基金的安全运行。
四、加强宣传和指导,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要切实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逐年增加养老金积累,建立健全福利集体协商机制。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要积极行动起来,在社会救助、济贫帮困、慈善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家庭和个人要依法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发挥好赡养、自助、互助等功能,推动形成团结互助、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
五、认真解决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积极推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试点。合理确定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标准,严格加强土地管理,按照国家规定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征地时主要和优先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资金没有落实的,不得批准征地。
六、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商业保险虽然是一种经济行为,与保障基本生活为目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差别,但在减少危险、补偿损失、保障生活、安定社会上与社会保障制度又有相通之处。特别是商业保险投保水平可高可低,多投保多受益,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和多样化的社会保障需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因而要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完善人寿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等险种,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七、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法律体系。加快出台《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慈善法》等法律,制定养老保险条例、医疗保险条例、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条例等法规。同时要严格执法,依据《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规范企业用工、清理社会保险关系等方面的监察执法,提高社会保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保障性住房问题”标准表述
“保障性住房”的背景: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中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对于最低收入家庭,政府提供租赁的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可以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而对于中高收入家庭可通过市场购买、租赁商品住房。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始终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城市住
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20多年来,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城市住宅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居民住房条件总体上有了较大改善。
我国“保障性住房”问题的现状:
经济适用住房在建设和管理中问题不断:开发计划不落实,土地供应难以保证;供应对象模糊,审核不严;有些城市供应规模偏小,造成供不应求现象;建设标准偏大,初期开发建设的房屋面积过大;开发商利润难于控制,某些商品房为规避土地出让金而违规转为经济适用住房等。有的城市中,经济适用房被开发商变相高价出售,造成经济适用房不“经济”,国家给中低收入购房者的提供的福利被开发商占为己有,牟取暴利。
廉租房实物和货币来源不畅;租房的资格、租金标准难以确定;保障方式不完善、监督体系不严格以及地区间进展不平衡等。
我国“保障性住房”问题的原因:
问题的关键在于与住房市场化进程相比,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在一些城市成为“花瓶”和“点缀”,覆盖面与现实需要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一、城市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缺乏应有的态度和决心。一些官员认为,拿出一定的土地建设经济适用房,意味着地方政府不能再通过经营土地获取巨额土地收益,还有的地方官员认为,建立住房保障制度,解决广大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对于提升自己的政绩显然有点“慢”,不如单纯追求GDP的增长速度那么突出,不能给自己“成绩单”上加分。在这样的思路主导下,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公共财政支出严重缺位。一方面,政府部门从土地出让中获得大量收益,另一方面,却不愿意为建立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的保障体系出钱。
二、公共财政对保障性住房的支持不足。从国外经验看,不少国家在公共财政支出中都有社会保障住房一项,而在我国公共财政支出中,只有廉租房明确要以公共财政资金为主,其他涉及到住房保障的支出并未纳入财政预算中。国外政府在住房保障方面一般采用立法、财政、金融和税收等多种手段和措施给予支持。与之比较,我国住房保障手段比较单一,金融、财政和税收上的系统配套支持政策严重不足。
三、经济适用房的准入标准过于简单。由于供应对象的宽泛,经济适用房制度很难保证那些最需要解决住房问题的中低收入家庭的优先权;在个人信用体系和住房档案不健全的情况下,资格审核容易流于形式,出现了骗购、转让获利等现象,使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公平性受到质疑。
我国“保障性住房”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制定住房政策时,应明确区分“保障性住房”与“房地产市场”。在一些发达国家,即便居民平均收入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保障性住房仍然占有相当比重,比如:英国发展公共住房有100年左右的历史,虽然经历过“公房私有化”阶段,到目前为止,仍然有20%的居民住房通过住房保障制度来解决。我国发展住房应遵循“保障+市场”的模式。保障性住房由政府提供和管理;而商品房市场由市场机制来进行资源配置,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来进行宏观调控。
二、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体系中应发挥主体地位。自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保障性住房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政府作为管理主体的缺位。根据国外经验,公共住房的运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由政府作为主体设立专业管理机构来负责。一方面,政府应将保障性住房的投入纳入财政预算,这是建立住房保障体系的基本保障。国外的公共住房政策对政府投入都有明确规定,并有法律保证,政府也有固定的财政预算安排以及专项基金等配套政策。但目前我国除了对廉租房及住房补贴有少量投入外,其他涉及住房保障的支出还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安排。另一方面,政府应切实加大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的土地有效供应,发挥好税收和信贷政策调节作用,加大住房需求调节力度,引导合理的住房消费。
三、在制定和完善中低收入家庭标准体系,了解保障性住房需求的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公共住房的保障对象是中低收入群体,中低收入群体的划分标准是什么,这是制定住房保障政策的一个核心问题,确定这个群体的数量有多大,是制定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和供应计划的基础。现阶段,我国的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比例、结构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相对而言,中低收入者所占比例要大得多。确定
收入划分标准,需要统计部门在统计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得出。在确定合理的收入划分标准之后,还要结合政府保障目标和计划、居民的居住条件、家庭构成等因素,最终确定保障对象的数量,这是一项复杂的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工作,严格防止政府部门和官员的权力寻租行为,避免出现经济适用房面积过大,出售给不符合条件的个人等现象再现。
四、严格控制保障性住房面积标准。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处于起步阶段,居住面积应以“满足基本住房需求”为原则,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设计应强调功能优先,居住面积应受到严格控制。
五、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范围。在不影响公积金制度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将中低收入职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让他们在这一制度中受益。
“实现节能减排”标准表述
“节能减排”政策背景: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污染物排放。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我国“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干部的认识尚未完全到位。由于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许多地方对干部的考核仍主要侧重于经济增长、招商引资等内容,加之现行财税体制方面的问题,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把GDP增长作为硬任务,把节能减排作为软指标,特别是一些市(地)和县(市)还不够重视,还没有制订节能减排总体性方案,责任不够明确,措施也不够具体。
二、淘汰落后产能总体进展缓慢。除淘汰小火电工作按计划进行,淘汰落后钢铁、有色、水泥产能工作正在推进之中外,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等落后产能淘汰工作起步晚,进展迟缓;淘汰不彻底,一旦市场行情好转,落后产能容易死灰复燃。
三、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滞后。今年计划现有燃煤机组脱硫设施投运3500万千瓦、设市城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00万吨/日(不含原有污水处理厂增加处理水量),但上半年分别仅完成31%、25%。
四、激励政策不完善。鼓励研发、生产和使用节能环保产品以及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的财政税收政策还不完善,影响节能环保技术、设备、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五、价格机制不健全。一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资源性产品的前期开发成本、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和资源枯竭后的退
出成本没有在价格中得到充分体现,企业开发利用资源的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水平普遍偏低,如煤炭价格、居民用电价格、供水价格没有反映资源补偿和环境成本。
六、监管不到位。覆盖各省(区、市)的节能监察体系至今尚未建立,节能执法主体不明确,节能监察队伍能力建设滞后,法规政策的实施没有监督保障。现有环境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弱,环保部门缺乏强制执行权。有的地方政府保护环境违法企业,干扰环境执法。
七、基础工作薄弱。能源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严重滞后,能耗和污染物减排统计制度不完善,有些统计数据准确性、及时性差,科学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尚未建立,各级政府部门能源统计力量不足,统计经费落实困难,不适应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
实现“节能减排”的对策:
一、强化政府责任,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一方面,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另一方面,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公开严肃查处一批严重违反国家节能管理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典型案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者的责任,起到警醒教育作用。
二、加大政府引导资金的投入,完善相关政策,形成节能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政府应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同时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品(设备、技术)目录及相应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优先为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项目、循环经济项目提供直接融资服务。另一方面,政府应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同时创新模式,深化循环经济试点,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三、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对重点用能单位加强监督。凡与政府有关部门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的企业,必须确保完成目标;对没有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企业,强制实行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坚持“谁污染、谁治理”,对未按规定建设和运行污染减排设施的企业和单位,公开通报,限期整改,对恶意排污的行为实行重罚,追究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四、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优化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政策环境,加强资源环境高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和研发基地建设,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同时,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国际科技合作,与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节能环保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拓宽节能环保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五、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快完善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处罚标准,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积极推动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的制定及修订工作。同时,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和监察行动,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和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检查,对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公开曝光,依法查处,对重点案件挂牌督办。
六、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对全部耗能单位和污染源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健全涵盖全社会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区域间流入
流出及利用效率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体系,实施全国和地区单位GDP能耗指标季度核算制度。同时,加强能源统计巡查,对能源统计数据进行监测,并及时向社会公告重点监控企业污染物排
放数据。
七、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制订节能减排宣传方案,在主要新闻媒体重要版面、重要时段进行系列报道,刊播节能减排公益性广告,广泛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宣传节能减排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对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环保意识。
“加快技术创新”标准表述
我国“技术创新”问题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但我国的经济增长依然还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的问题,产业技术水准低,自主创新严重不足,很多企业都以来料加工为主。从这个意义来说,目前的中国还只能说是“世界加工厂”,具体体现在:
一、中国在产业分工中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中国制造”自身并不具有高效益性质。目前,我国单位资源产出平均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至1/20;从业人员生产率只相当于1/30至1/40;制造业的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零部件大部分依赖进口;中国电子工业规模排在世界前列,但芯片制造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了二至三代。
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品牌优势、规模优势成为所在产业链的集成者和操控者,分享了更多的利益。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和跨国公司在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占有明显的优势。从我国情况看,在汽车、飞机、仪器仪表、信息、生物、新材料等技术领域中,授予的专利也多为跨国公司所拥有,其份额约占到80%—90%。如果不在技术创新上有所作为,不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我国企业的发展将难以摆脱跨国公司专利壁垒的制约。
三、我国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据统计,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只有0.76%,远低于发达国家2.5%—4%的水平;有科技研发活动的企业仅为38.7%,设立研发机构的仅为23.7%。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8.6%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
我国“技术创新”问题的原因:
一、国内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国内企业在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下过于追求速度,不愿意下苦功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现有高管人员任用制度下,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经营团队迫切追求近期利益,几乎谁也不愿意“我这一届投入自主研发,下一届或再下一届赢得收获”;以及一些企业盲目多元化经营,主业已经模糊不清,技术创新也就无从谈起。而当这些企业面对技术需求时,普遍采用的却是引进-落后-再引进的不断循环法,向国外企业引进先进技术,由于没有完成技术学习的过程,使我们的技术能力始终落后于引进来的、正在应用的技术。当这些正在应用的技术需要更新的时候,只能再引进,本国的技术人员实际被边缘化了。
二、地方政府利用外资的方法存在误差,导致技术创新阻碍重重。外资愿意进入中国市场进行投资行为,是因为中国的市场潜力大、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
价格比较低廉、各种政策十分优惠,但这种低成本优势是不可能永存的,当前我国沿海地区便面临着地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压力,甚至一度出现“民工荒”,以往的优势正在逐渐弱化或消失,产业随同资本的再次转移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一些地方没有深刻理解国家“以外促内”的战略意图,把本地发展的希望过多地寄托于外资,宁愿给外资无限制的“超国民待遇”,而不愿下苦功推进本地企业改革、提高本地企业竞争力。
三、我国政府对研究开发的投入不足。我国政府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占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的比重仅为30%左右,远低于世界多数国家相应发展阶段时政府投入占50%的水平,更低于印度、巴西60%~70%的水平。
四、技术创新的投融资体制不够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急需大量资金,但我国缺乏对技术创新方面的投资机制,导致企业的这部分资金无法及时便利地从金融机构获取。创新力较强的民营科技企业更受到金融政策限制贷款的困难,而支持创新的风险投资基金尚未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形成。
五、许多技术创新人才或被埋没,或大量流失。由于企业创新氛围的匮乏,技术创新人才在企业内缺乏施展才华的舞台和开发创新的动力,一些技术创新人才在国内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选择外企或出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巨大损失。
六、产、学、研缺乏有效结合,技术创新速度不快。大学和科研机构作为科技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源泉,对技术创新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而我国缺乏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机制,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其他技术创新要素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关系,从而使技术创新的速度和国外相比受到影响。
我国“技术创新”问题的对策:
一、调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要加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引导更多的企业关注更加长远的技术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推进知识、技术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让技术创新者享受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果,使技术创新得到真正的尊重,激发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力。
二、引进外资的同时,利用好外资,实现技术创新。引进外资不仅是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同时也要注重消化吸收外资的先进技术,重在创新,通过消化-吸收-创新的步骤,培育出本地资本为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同时,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锻炼出高素质员工队伍、使本地产业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在参与全球竞争中造就世界级的企业家。
三、整合资源,加大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应当加大政府以及企业、社会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实施有利于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税收激励政策。同时在具有明确市场应用前景的领域,政府应当支持和鼓励国内企业更多地承担科技任务,通过国家订货或准国家订货等形式,给国内企业创新提供重大工程实践机会;在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产业化基地等创新基地;投融资方面,政府应当配合企业,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协调和沟通,为企业技术创新疏通和开辟投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机制,形成鼓励创新的良性投资机制;
四、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法规制度建设,着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为技术创新保驾护航。要依法促进知识产权流动,支持各类企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依法保护通过技术创新获得的知识财产和通过多种方式获得的许可权益。同时,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有效化解跨国公司滥用知识
产权阻碍我国自主创新的问题,提高我国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五、引进和培养创新技术人才,为他们提供便利条件。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应当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天地,为他们提供开发创新的环境,使他们享有优厚的待遇和回报。鼓励科技人员创办各类高新技术企业,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鼓励科技人员以自主知识产权、科研成果等为资本,参与企业投资和收益分配。
六、努力加强产学研合作。企业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础,科技创新体系都是以企业为主导力量,而企业自主创新关键在人才,如果高校和产业联动,对企业来说,可缩短创新的流程,降低创新的成本,让创新产品更快地推向市场。对高校来说,这也是学生实验的基地,其形成的知识产权受到保护,人尽其才,防止创新成果流失。
总之,中国拥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巨大市场机会。如2020年前数千万千瓦的核电;一
万多公里的高速铁路、众多城市的轨道交通;三网合一的新一代无线电讯网和各种数字化、智能化终端设备;数量庞大、品种繁多的加工设备、环保设备,冶金、化工、采矿装备和大型工程机械;每年数以百计的民用飞机和百万至千万计的汽车等。中国企业要在这种环境下取得跨越式的发展,而不是外国企业享用了巨大市场的大部分利益,关键在于加快技术创新。
“促进教育公平”标准表述
“促进教育公平”问题背景: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是一句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公益广告词。它告诫人们,即便是在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巨大不平等的情况下,通过学习、接受教育,人同样可以获得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处于社会下层的弱势者因为拥有知识而摆脱了他出身的那个群体的局限,其生存状态将会得到明显改善。
但有时我们会看到,贫困地区的孩子无学可上或上不起学、农村合格教师匮乏、随父母进城打工的孩子流落在农贸市场。在城市,非义务教育阶段收费一再增加,由于同一地区内校际教育资源的差别引发的“择校热”愈演愈烈,家长要向重点初中、高中交纳数万元不等的择校费。在高校,高额学费成为贫困生上学的负担,同时招生名额分配明显趋于失衡,发达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的高考招生分数远低于其他省区。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入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造成了新的教育不公平。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促进教育公平,保障社会公平,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十六大以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历次强调教育公平。2004年提出西部“两基”攻坚的计划,提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计划,2005年提出对农村家庭困难的学生实行“两免一补”,2006年提出要免除学杂费,把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体系,2007年提出保证农村的孩子上得起学、上好学。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公益性原则,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对保障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教育公平”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缺乏公平。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经费投入长期不足,教育经费的持续紧缺,使相当一批农村中小学至今连基本的办学条件都得不到保障。农村师资队伍学历未达标,中高级职务比例偏低等现象较为普遍。
二、重点示范学校与普通薄弱学校教育质量相差悬殊,择校压力巨大。拥有较多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家庭,可以凭其拥有的资本以较低的分数上好学校,拥有较多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更占优势。阶层差距正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
三、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上学比较困难。这表现为,部分进城农民工子女失学,大部分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质量不高,很多学校仍然要收借读费、赞助费。教育费用仍然是农民工家庭最大的负担之一。
四、地区之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明显差异。我国高考录取分数线以及高校招生指标投放计划存在地区差异,每年高考录取率东部高于中西部,大城市高于广大农村地区。由于高校教育资源布局的不平衡性,直属高校在属地投放的招生计划比例较大,导致稀缺的优质高教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受到强烈质疑。
五、部分学生难以承受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费,造成新的不公。目前,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学费使部分贫困家庭难以承受,高校贫困生比例占到了20%。由于高中阶段
贫困生救助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部分学生由于家庭困难放弃读高中或辍学。
“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
一、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城乡教育发展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公共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配置不合理。因此,不仅新增教育经费应主要用于农村,存量也应做适当调整,尽可能向农村、向贫困地区倾斜。要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尽快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让每个农民子女都能上得起学。要继续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城市教育经费附加应优先用于薄弱学校改造,切实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
二、加大对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宏观调节力度,逐步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禁止以任何名义将学校分为重点和非重点,坚持实行小学和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促进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积极推行将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公平分配到初中的办法。
三、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对符合规定的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实行“两个为主”的基础上(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中小学为主),同时进一步采取措施,让进城的农民工子女,都能够在当地公办的中小学进行学习。
四、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公平配置。要完善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制度,积极推行学生贷款制度,建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制度,实施勤工助学制度,开展特殊困难补助,实行学费减、免制度,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
五、规范管理,从严治教。大力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建立健全有教育系统特点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规范学校收
费项目和标准,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依法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发扬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继续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实现招生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标准表述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背景: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人,这个数字在2006年为413万人,2005年只有338万人,2004年280万人,平均每年增幅20%左右,就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另一方面,好工作挤破头,不好的单位看不上,又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毕业即失业”,这种离中国大学生曾经非常遥远的现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急速推进,如今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
许多毕业生总是抱怨找不到工作,专场招聘会、校园招聘会、网上求职几种途径都尝试了,但是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却寥寥,或者是根本没有。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应聘过程很顺利,但是到了签约环节往往出错,举棋不定,错失良机。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使广大高校毕业生及时进入各行各业就业,改善从业人员素质和结构,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解决民生
问题的重要举措,可以解决广大毕业生个人的长远发展问题,解除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后顾之忧,对于保持社会的长治久安、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增加,是受社会的整体就业环境影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的这几年,恰好是我国总体就业矛盾加剧的几年,新生劳动力就业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字表明:虽然2006年城镇安排就业人数创纪录地突破1000万人,但依然还有1400万人待业。2007年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总计也只有约 1200万个,但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400万人。这样一来,劳动力供给严重大于岗位需求,大学毕业生就业空间也必然受到挤压,适合他们的岗位也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原因还在于区域发展差距以及城乡二元结构而导致的结构性矛盾。它表现为“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事儿多的地方人少,人多的地方岗位少”等等现象。一方面,由于区域和城乡之间的鸿沟,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更多地考虑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众多的毕业生竞争有限的岗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国家人事部公布的数据表明,2005年仅北京,广州、上海、深圳4个城市就接收了15个省市10.9%的大学生。另一方面,广大欠发达地区和基层普遍缺乏人才,急需智力投入和支持,但由于分配制度、用人制度、户籍政策、保障制度,编制数量、经费困难等方面的影响,毕业生即使想到这些地方去就业也往往难以落实。这就在客观上造成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空间狭小、渠道不畅,也加剧了毕业生就业的困难,三、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也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有一定关系。有的高校在招生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敏锐地感知社会需求的变化,从而相应地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一些地方高校在扩招后投入跟不上,办学条件相对落后;一些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人才培养不能完全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等等。
四、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观念更新滞后。许多人认为上了大学就是“鲤鱼跳龙门”,身份改变了,一定要找个好工作才算就业;很多家长认为,大学毕业生干具体工作就不算体面就业等。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预期较高,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许多大学毕业生宁肯“漂”在大城市,也不愿到地方、到基层、到中小城市就业。就高不就低的结果进一步加剧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目前,人才市场上很多用人单位都要求有工作经验者优先,明确表示不考虑应届毕业生或者不要女生。用人单位存在的这种错误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毕业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从政府来讲,要采取更加积极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政府要通过宏观调控这只“手”,为毕业生就业营造良好的制度性、政策性环境,出台更加积极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
一、通过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开发和创造适合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
二、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杠杆”,使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成为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蓄水池”。
三、通过创业教育、政策扶持和项目指导,激活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才智。
四、大力深化户籍、人事和用工制度的改革,切实加强政策之间的协调性和配套性。
五、通过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提供更加热情、周到、高效的就业服务和帮助。
从高校来说,要把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摆到学校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明确不同层次高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高校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就业
市场的变化,加大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坚持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率适度挂钩,逐步实现由人才供给导向型向就业需求导向型的转化。进一步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全面落实就业的“一把手”工程,确保就业指导服务在机构、人员、经费上的“三到位”,健全就业工作体系;要普遍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努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同时,重点帮助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落实就业,高等学校要针对困难家庭毕业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展就业指导,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和重点推荐,并尽量给予适当求职经济补贴。
从用人单位和社会各方面来看,也有责任为大学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用人单位应该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消除性别、学历等偏见,完善用人机制。此外,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也要正确看待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帮助大学毕业生合理确定就业期望。新闻媒体也要引导社会、高校、家长、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新型就业观和成才观,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要通过持续
地开展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活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重视和关心,宣传政府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宣传大学生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宣传各地、高等学校及用人单位好的做法和经验。要坚持正面宣传,进一步唤起全社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形成共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良好局面,避免炒作和渲染,努力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
“房价上涨过快问题”标准表述
“房价上涨过快”问题背景:
房价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由于住房关联性强,其价格上涨,极易形成连锁反应。据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8月北京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了12.1%,达到近两年涨幅的最大值。而在这一个月,深圳的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7.6%,与2006年全年平均房价相比,涨幅超过了一倍。
高昂的房价迫使买房者大笔向银行借贷,房贷总量迅速攀升。统计显示,我国1997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总量只有190亿元,到2007年上半年,这一数额达到了25720亿元,10年时间增长了135倍。
近年来,我国的大城市房价收入比(购房总价与家庭年收入的比值)几乎均超过10倍,而北京与上海等地区则超过15倍,甚至接近20倍,远远超过世界银行给出的合理值为5倍的指导线,对宏观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房地产业是我国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引导和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有利于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住房消费需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房价上涨过快”的原因:
一、供需不平衡导致住房价格上涨。近年来,由于城市发展较快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增强了现实购买能力。加上城市发展空间大、机会多,吸引大量外来人员定居发展,从而形成庞大的住房需求市场。而供应方面并没有跟上,特别是住宅供应结构不合理,小户型偏少。
二、成本推动导致房价上涨。以土地、建筑材料为主,构成住房成本的诸多要素供应趋紧。2007年上半年,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上升仅有10%,但购置土地费用却同比上升28.6%。二季度土地交易价格同比上涨13.5%,涨幅比一季度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居住用地交易价格同比大幅上涨16.2个百分点,涨幅比一季度提高7.3个百分点。地价上涨使得单位土
地面积开发成本明显提高,并最终反映到房价上。
三、一些地方政府的不规范行为抬高了房价。被动拆迁在个别地区占市场商品房需求的一半,有的甚至高达60%。在经营城市、经营土地的理念下,一些地方政府从土地收益中筹集大量城市建设资金,哄抬了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同时,不可忽略的是,有些地方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也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不规范。
四、信息不明以及开发商的炒作助长了房价的上涨。开发商利用政策、信息不对称、不透明,通过虚假交易、虚假宣传等发布不实价格信息,哄抬房价,误导市场预期。另外还有开发商故意放慢开发、销售进度,囤积土地、房源等,人为造成市场紧张,也同样带来房价短期内的非正常上涨。
“房价上涨过快”的对策:
一、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政府应重点发展满足当地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明确新建住房结构比例,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应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以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土地供应。要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土地供应,其供应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土地的供应应在限套型、限房价的基础上,采取竞地价、竞房价的办法,以招标方式确定开发建设单位。继续停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供应,严格限制低密度、大套型住房土地供应。
二、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调整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严格房地产开发信贷条件,抑制房地产开发企业利用银行贷款囤积土地和房源。对闲置土地和空置商品房较多的开发企业,商业银行要按照审慎经营原则,从严控制展期贷款或任何形式的滚动授信。同时,有区别地适度调整住房消费信贷政策,在提高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款比例的同时,区别对待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需求。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土地、规划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用地的监管。
三、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严格控制被动性住房需求,加强拆迁计划管理,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减缓被动性住房需求的过快增长。在没有落实拆迁安置房源和补偿政策不到位的情况下,不得实施拆迁,不得损害群众合法利益。
四、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房地产开发建设全过程监管。对已经规划许可仍未开工的项目,要重新进行规划审查。对不符合规划控制性要求,尤其是套型结构超过规定的项目,不得核发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对擅自改变设计、变更项目、超出规定建设的住房要依法予以处理直至没收。切实整治房地产交易环节违法违规行为。房地产、工商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查处合同欺诈等违法违规交易行为,对不符合条件擅自预售商品房的,责令停止并依法予以处罚;对捂盘惜售、囤积房源,恶意炒作、哄抬房价的房地产企业,要加大整治查处力度,情节恶劣、性质严重的,依法依规给予经济处罚,直至吊销营业执照,并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五、有步骤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扩大廉租住房制度覆盖面,实廉租住房资金筹措渠道,城市人民政府要将土地出让净收益的一定比例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各级财政应加大支持力度。同时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进一步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严格执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的各项政策,加大监管力度,制止违规购买、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严格规范集资合作建房,制止部分单位利用职权以集资合作建房名义,变相进行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违规行为。
六、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信息发布制度。城市人民政府要抓紧开展住房状况调查,全面掌握当地住房总量、结构、居住条件、消费特征等信息,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信息发布制度,增强房地产市场信息透明度
七、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宣传,客观、公正报道房地产市场情况,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住房消费观念。对提供虚假信息、恶意炒作、误导消费预期的行为,要严肃处理。
“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标准表述
“收入差距”问题背景: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国民经济,我们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一些弊端,对分配制度和原则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一原则对于打破平均主义的平等观,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出现了扩大的趋势,这引起人们的广泛关切。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呈现快速扩大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趋扩大;区域之间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
有人把收入差距的扩大归咎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提出要对分配原则进行调整。由此引起了社会上包括理论界对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讨论。
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社会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应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如果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悬殊而又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不仅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而且会影响社会安定团结。
“收入差距”问题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导致收入分配明显向城镇倾斜。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此相适应,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通过工业产品定价、农产品统购派购等政策,形成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提取了大量农业剩余价值;在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中,又确立了以城市征收制度为一元、农村征收制度为另一元的城乡隔绝的“二元”税制结构,农民的税负偏重。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城乡税制的“二元”结构,直接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二、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拉大了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居民收入呈东、中、西递减现象,这固然有区位环境、基础条件等历史因素,但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的由东向西的经济推进序列和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有着直接关系。这些年来,国家出台了大量向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特区倾斜的政策以及税收优惠政策,客观上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
三、行政垄断行业收入大大高于其他行业,拉大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许多行业陆续走向市场,既得利益和职工个人收入主要由其市场竞争力所决定。而一些因政府限制市场准入造成的行政垄断行业,诸如电力、电信、烟草、金融、保险、民航等,凭借其垄断特权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职工的收入水平是其他行业无法相比的。
四、分配政策缺位导致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差距两极分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依靠诚实劳动勤劳致富者大量增加,另一方面因条件不足、能力不济、机会不均等而难以摆脱困境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同时,由于税收调节不到位,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过高的个人收入得不到有效调控,过低收入者得不到基本生活保障。不仅如此,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法制建设滞后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使得少数人“钻政策空子”,获取大量非法收入,拉大了收入差距。
“收入差距”问题的对策:
为了改变收入差距问题,我们在发展的基础上,必须加快分配制度的改革。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
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主要来说:
一、要努力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应积极主动地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同时也要切实减轻农民各项负担
和压力。要特别注重对农村教育、医疗等的投入,避免他们因教返贫或因病返贫。
二、要加大财政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收入分配上的调节作用,加大税收征管,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公共设施投入,通过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三、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要特别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认真贯彻中央的有关精神和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维护好群众的各项权益。特别是要注意解决征地拆迁、企业改制、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农民工工资发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部分群众在子女上学、就医、住房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
四、加大力度规范分配秩序。重点是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工资管理体制,逐步使其更加统一规范;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特别要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建设,完善监管的基础条件。
五、要从法律上、制度上、体制上努力营造一个维护权利公平的制度环境。切实维护和落实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各项权利,保证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比较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工作就业的权利、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权利,努力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坚持法律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团体都不能有超越法律和规则的特权。
“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标准表述
什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在1974年5月的第27届世界卫生大会上,第三世界国家普遍表示热情关注和极大兴趣。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在1980~1981年年报中指出,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为不发达国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供了样本。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把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
合作医疗在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萌芽阶段、50年代的初创阶段、60~70年代的发展与鼎盛阶段、80年代的解体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恢复和发展阶段。面对传统合作医疗中遇到的问题,卫生部组织专家与地方卫生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题研究,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际,也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也已表明,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
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
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编者按:2007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要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覆盖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的目标,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更快发展。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农合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国为什么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中国有13亿人口,其中多数生活在农村,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一直受到政府的关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政府曾经在全国推行农民与乡村集体共同出资、农民之间互助共济的合作医疗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推崇。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合作医疗赖以生存的集体经济逐渐解体,加上制度本身固有的缺陷,传统合作医疗开始出现大面积滑坡,大部分农民成为自费医疗群体,疾病经济负担日益沉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十分突出。
为了减轻农民的疾病经济负担,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到2010年,这一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新农合制度是中国政府为提高农民的健康和医疗保障水平而进行的积极探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约束性指标,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问题
一、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模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医疗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自愿参保”为原则。虽然人均10元的缴费标准不会给农民带来太大的经济负担,但是健康的青壮年人群患大病风险较小,参与积极性较低,风险较大的高危人群则倾向于参加,这样逆向选择极容易导致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入不敷出。在政府投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缴费标准将是维持新农合基金运转的唯一选择,但是费率的提高必定使农民的参合率下降,导致新农合基金最终崩溃。同时,“只报销大病”容易诱发农民将“小病当成大病医”的道德风险,造成医疗支出的急速上升。此外,和大病相比,对农民健康威胁更为普遍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1998年全国卫生服务总调查表明,农村约有37.7%的病人发病后并未及时就医,很多农民的大病都是由于耽误对小病的治疗而形成的。只负责大病统筹而疏于对小病的防治和保健工作,必定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医疗保障状况。
二、相同的人均缴费标准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有失公平。在新农合开展初期,制定统一的缴费标准是操作起来最简便的方法,但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之间收入差距较大。收入较高的农户往往愿意参合,因为在大多数地区,只需缴纳10元就可获得部分“大病”医疗保障,回报率较高。而对于很多人均纯收入不足百元的贫困农民群体,10元参合费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缴纳后不能马上见到实效,因而参与积极性较低。结果就是——富裕的农民获得了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而贫困的农民仍然没有得到任何保障,这显然违背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初衷。
三、农民自愿参合的积极性不高。农民自愿参与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顺利推行的
基础和根本保证。虽然统计数据显示试点地区农民的参合率大都达到70%以上,但是这些试点一般都是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地区,农民的支付能力较强,而且当地政府为了产生示范带动效应,加强了宣传投入力度,有些地方为了高参合率甚至出现在强制参合的现象。然而现实情况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对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普遍较差。以欠发达的江西赣州为例,调查结果显示50%的参合农户是在干部到家中说服后才交的,20%的农户只是盲目地“别人交,我也交”。在已参合的农户中,70%的人不了解参合知识,绝大多数农户对农村合作医
疗的目的和意义一知半解,普遍对缴纳的10元参加的新农合抱有较高期望值,希望能马上得到回报,然而现实状况(大病统筹)又使农户积极性受挫,参合率自然不高。
四、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由于农民对新农合了解甚少,自愿参保积极性很低,为了保证较高的参合率,很多工作人员不得不挨家挨户进行宣传、说服工作,大部分的参合额都是工作人员一个一个谈出来的。再加上农村地区农民居住非常分散,交通不便,更增加了筹资成本。另外,工作人员办事效率低下也是导致高筹资成本的重要原因。赣州市的调查显示,只有30%的工作人员主动学习合作医疗知识,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宣传讲解工作,办事效率自然就低。据了解,60%的农民对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不满意,进一步挫败了农民的参合积极性。
五、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现行的新农合基金管理模式主要有独立管理模式、银行(信用社)管理模式和保险公司参与模式三种。大部分试点地区采取的是“小而全”的独立管理模式,即各地区建立一套完整独立的、自上而下的管理系统,并配合一整套软、硬件措施。这样做虽然相对简单,但是它造成了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相互不能兼容的局面,成为各级地方财政的沉重包袱。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这种浪费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部分地区采用了在银行(信用社)设置基金帐户,做到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虽然这样充分利用了银行庞大的业务网络,在收入和支出两个环节降低了管理成本,但是银行(信用社)的介入只是部分的,介入层次也很低,并不能真正提高新农合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率。少部分地区在新农合基金的管理中引入了保险公司。虽然保险业参与有利于控制新农合的运行风险,有利于节约政府成本,但是保险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医疗机构的管控力度偏弱,对医疗费用上涨的控制还不够,而且引入保险公司又增加了保险公司与政府有关部门、医疗机构和参合农户的协调难度。
六、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未有机地结合。医疗救助制度是由政府统筹协调,民政部门组织实施,卫生、财政部门配合,对患大病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的医疗费用按一定标准给予适当补助,以缓解其因病致病的一种制度。虽然医疗救助和新农合都是为了共同解决农民看病就医问题,但二者各有一套独立的筹资渠道、主管部门和工作对象。医疗救助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和地方预算、福利彩票的销售和社会捐助等,新农合资金则是由中央、地方和农户个人各负担1/3。医疗救助制度的运行依靠各地民政部门建立的管理机构,而新农合工作的开展则依赖于政府指导建立的单独的组织协调机构和经办、监管机构。总之,医疗救助和新农合在农村地区是完全割裂运行的,二者在机构设立、人员配备上存在大量的重叠,导致财政支出的巨大浪费。
七、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低。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基本上都实现了乡镇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但是由于医疗设备条件差,医务人员素质低,并不能满足
参合农民的医疗需求。以安徽省16个“新农合”试点县为例,尽管在乡镇卫生院就医可比乡外就医多报销20%的医疗费用,但由于乡镇卫生院服务水平太低,60%的农户不得不选择在费用更高的县及县以上的大医院就医。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农村基层医疗机构限入了“缺人才——发展缓慢——经营困难——更缺人才”的恶性循环。据四川省卫生厅统计,四川全省乡镇卫生院中无专业学历的医务人员占40%,本科、专科学历的人员仅占9.8%,乡村医生中大专学历为1%,无专业学历的为72.5%,农村医疗人才匮乏已成为阻碍“新农合”长期安全运行的重要隐患。
八、农村医疗机构服务监管不完善。目前,新农合医疗费用报销基本上限于公立卫生系统,并选择定点医疗单位时也没有引入竞争机构,这就保护了落后的公立卫生机构,不利于医疗机构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有调查显示,很多医院被新农合选为定点医疗单位后,次均住院费和门诊费用上涨较快,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问题比较突出,农民从报销中得到的实惠被不断上升的医疗费用抵销了,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医患双方共同欺骗新农合组织,骗取医疗补助的现象。
怎样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一、加强农民的思想宣传工作。通过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办事效率,转变粗放型的宣传工作,让广大农民意识到这种制度既不是政府的一项恩惠,也不是农民的一项负担,而是在政府的帮助、主导下的一项农民互助共济保障制度。
二、改善农村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加强对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村医疗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大对农村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引进先进设备,改善医疗环境,从硬件设施上保障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
三、探索建立稳定的合作医疗筹资机制。要在农民自愿基础上,探索建立形式多样、简便易行的农民个人筹资方式;同时进一步完善财政补助资金的拨付机制,规范和完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资金拨付管理办法;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自身财力和农民收入增长情况,相应提高筹资标准,探索建立稳定可靠、合理增长的筹资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
四、形成科学规范的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统筹补偿方案是新农合制度的核心,目前要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想方设法逐步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试点中,许多地方采取了住院统筹加家庭账户的统筹补偿方案。有些地方增加了健康体检,门诊大额补偿,慢性病、地方病和住院分娩补偿等,扩大了受益面;有些地方利用医疗救助和基金结余进行二次补偿,提高了受益水平。还有许多地方探索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从机制上探索进一步扩大受益面和提高受益水平。起付线、封顶线和补偿比例也直接关系到受益面和受益水平,各地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做出一些调整。统筹补偿方案要与基金的规模相适应,提高受益面和受益水平不能超出基金的承受能力,也不能因为盲目担心基金透支,未经科学测算,人为地缩小受益面,降低受益水平。要科学研究、合理确定基金的结余比例,提高基金使用效率,既要避免结余过多,也要切实防止基金透支,在此基础上调整统筹补偿方案,逐步扩大受益面,提高受益水平。
五、加强合作医疗基金运行管理和经办能力建设。随着新农合的全面推进,基金规模越来越大,监管任务越来越重,财政部、卫生部要研究制订财务会计制度,各地区要不断规范基金监管措施,健全基金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审核报付作为基金运行中的重要环节,要不断予以改进,切实做到方便参合农民。采取参合农民就医时先付费后到新农合经办机构报销的地方,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参合农民就医时由医疗机构垫付费用,医疗机构定期到新农合经办机
构兑付的办法。这种办法既方便参合农民,也便于对医疗机构的监管,还有利于精简经办机构的人员。同时,要积极推行计算机网络即时审核报付办法,提高审核报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六、加强对医疗服务和医药费用的监管。加强农村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疾病检查、治疗、用药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及行之有效的自律机制。有效开展农村医疗机构及其服务行为的外部监管,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基本诊疗和药品目录以及收费项目和价格,严格监管医疗机构服务行为;采取单病种定额付费、按人头预付、医药费用清单制、加强结算审核和补偿报销情况公示等,有效监管收费行为,切实控制医药费用。对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农村药品零售价格和进药渠道。
七、整合相关资源,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次,要着力整合相关制度、政策和社会资源,协同推进新农合制度发展,实行新农合制度与医疗救助制度的有机结合。2003—2006年,中央财政共投入18.5亿元支持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困难农民无力参合和无力支付大额医疗费用的问题。一些地方开展的补充商业医疗保险,红十字会开展的贫困农民医疗救助,又进一步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事实上,还有许多在农村推行的政策,比如计划生育,扶贫开发,“降消”项目,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和地方病等方面的防治政策,都可以通过部门协调,与新农合制度有效衔接。
“食品安全问题”标准表述
“食品安全”背景:
广义的食品安全实际上包括了数量的概念,比如农业部门提供的粮食充足与否;而如今,食品安全通常指质量而言,主要指食品包含有毒、有害物质,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
“餐桌上的污染”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在转型期的中国,这个问题表现得更加严峻。曾几何时,媒体上关于食品安全的负面报道一个接一个。红心鸭蛋查出“苏丹红”、福寿螺吃出线虫病、多宝鱼检出违禁药物、面粉里“调白块”超标、粉丝中发现致癌物等等,如此信息接触多了,让人似乎不知道吃什么才安全。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一、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较重。有的产地环境污染、污水浇灌、滥用甚至违禁使用高毒农药;工业三废、城市废弃物的大量排放,造成许多有毒、有害物质渗入土壤中;饮用水中含菌量高、重金属含量高;饲养禽畜非法使用生长激素及“瘦肉精”。这些大大降低了农产品消费安全性。
二、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假冒伪劣问题突出。有的滥用或超量使用增白剂、保鲜剂、食用色素,有的掺杂使假,生产假酒、劣质奶粉,用地沟油加工食用油等,许多生产者在生产中不会使用安全生产工艺进行种植、加工,从而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三、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还有的在农村市场、城乡接合部及校园周边兜售“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
一、食品的小作坊式分散化生产。从近年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看,几亿农民分散生产农产品,几十万小作坊随意制作各种食品,他们使用的设备简陋、技术水平落后、卫生状况恶劣、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控制。食品生产从“田间”到“餐桌”的环节越来越复杂,给监管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的45
万个食品生产企业中,10人以下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有35万家,29%的企业无标生产,60%的企业出厂不检验或根本不具备检验能力,这些小作坊“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条件差、工艺乱”,食品质量和安全难以保证。如何有效解决“食品小作坊”难题,已经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决定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突出问题。
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够完善。一是食品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差,涉及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如《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农业法》等,仅仅对食品质量作了一些概要性规定,有较大的法律监管盲区,且《食品卫生法》确定的执法主体职责与现实情况有所脱节,不适应多个部委共同按职能分段监管的现状。二是食品法律法规的条款笼统,操作性差,一些法律法规规定的比较原则和宽泛,有些条款甚至完全过时,对实际问题约束力较低,操作性不强。三是食品法律法规的罚则较轻,法律效力不够,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极其严厉的惩罚力度而言,缺乏威慑力。四是食品安全监管配套法律法规未出台,执法力度不够。
三、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明确。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方面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监督管理部门多,如水产品的监管就涉及到包括渔业、质监、食监、卫生防疫、检验检疫和工商等部门。部门间的职能交叉、重复执法、重复抽检、执法缺位、监管空白等现象较为突出,部门之间形不成合力,监管责任难以落到实处。
四、食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机构数万个,行政色彩浓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检测设备、检测技术落后,很难为食品质量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此外,由于部门障碍,检测报告的法律效力不被广泛承认,造成了检测资源的不必要浪费。而不同环节的检测,必然导致监管效果的不同。如工商部门为了整治流通市场食品安全,制订了一系列商品安全管理制度,并且试图通过进行经常性的市场抽检发现问题。但由于处于管理链条的最末端,发现问题时危害往往已经造成。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一、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建立国家农兽药残留监控制度;建立和规范食品召回监督管理制度。完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抽查和例行监测制度;加快质量电子监管网建设,不断改进监管手段。建立严密的食品监管网络,对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各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二、集中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严厉打击“黑窝点”,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
三、构建食品安全评估评价体系和食品安全信息体系。以国家级食品质检机构和食品安全专家为专业技术支持,对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估,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对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预测,及时发布预警公告;同时基于评估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作为预防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决策的技术依据,提高国内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析与风险预警的能力和水平。
四、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和相关认证。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的力度;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进程;根据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具体情况,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过渡标准或分级标
准;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食品认证体系,完善认证制度;加快我国食品认证的国际互认进程。
五、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体系建设。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建立实施食品安全快速反应联动机制;全面加大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督查督办力度,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查处机制,建立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回访督查制度和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六、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重点开展高风险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继续整顿和规范食品广告,重点整治中小城市食品广告;全面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提升农村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七、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和完善进口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制订科学合理、与国际接轨的准入程序;提高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的有效性;完善进口食品查验制度;建立完善的进出口食品安全技术法规体系;制定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制订、修订与食品检测相关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此外,还要提高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标准表述
“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背景:
“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这一口号在北京的街头巷尾已随处可见。“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北京奥运会承载着和谐、和睦、和平的人类共同理想,正一天天向我们走来。北京奥运,不仅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更是人文奥运;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展示,一次国民素质的锤炼,一次社会风气的洗礼。
如果问奥运会什么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奥运会后有什么是令人难忘的?是盛大的开幕式、精彩激烈的比赛,还是现代化的体育场馆、耀眼的世界冠军?这些都没错。但是许多人会更长久地记住这个城市,记住这个国家,记住这里的人。在东京奥运会和汉城奥运会上,日本人周到细致的服务和韩国人的微笑给人们留下深刻而美好的记忆。那么北京奥运会最能打动人的是什么呢?“是中国人,是中国人的形象。”何振梁先生的话一语中的。
近几年我们大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希望从根本上培育和提升公众 的整体文明素质。这对于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对于展示中国人民文明礼貌、热情友好、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对于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并且最终给北京留下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和人文财富都是至为关键的。
然而,我们看到,现实生活中依然有一部分不文明的现象,值得我们重视。
喜迎奥运面临的不文明问题:
一、不遵守公共秩序的现象仍然存在。横穿马路、翻越护栏争分夺秒行动敏捷;上公交车,争先恐后你推我搡好不热闹;在银行里对“一米线”熟视无睹;在景区景点为了占据照相有利位置你争我抢;在马路上,开霸王车、闯红灯、并线不打灯„„不仅造成公共秩序混乱,也给他人徒增很多烦恼和不便。
二、赛场屡现不文明行为。雅典奥运会上,希腊观众对每一个国家的选手都热情地加油,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而在有中国观众的赛场上,经常看到起哄、倒彩不断,过激言行四起。另外,在国内国外许多赛事中,观看滑冰、体操、射击等比赛时
随意走动,手机铃声此起彼伏,相机闪光灯闪烁不停,都已司空见惯。中国观众不止一次因违反观赛规则被驱逐出场。
三、城市环境有待改善。一个黄金周,天安门广场就留下60多万处口香糖残迹、200多吨垃圾;古老的长城城砖伤痕累累,刻满了“某某到此一游”;电线杆上、车站站牌上、墙上都贴满、涂满了小广告,成为城市的“牛皮癣”;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现象都困扰着城市环境。
“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对策:
一、积极培育文明社会风尚。培育文明的社会风尚,对于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至关重要。要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风尚。要广泛进行各种文明礼仪常识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提高文明意识,增长礼仪知识,遵守礼仪规范。要深入开展文明礼貌活动,动员广大群众摒弃有碍观瞻、有损形象、有悖科学、有害健康的陋习,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断发扬光大,向世界展现“文明之邦”、“礼仪之邦”的风采,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切实加强社会公共秩序建设。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必须有规范有序的社会公共秩序作保障。要深入进行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宣传教育,大力推行广场、车站、机场、码头、商店、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的文明行为守则,引导人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要着力推进交通文明建设,下功夫解决机动车抢行、自行车占道骑行、行人乱穿马路和乘公交车不排队等不文明行为,积极创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秩序。要强化公共场所管理,着重治理乱摆摊、乱停放等影响公共秩序的行为,形成文明礼让、井然有序的公共秩序。要切实加强赛场文明建设,倡导文明观赛事、理智对输赢,做文明观众。
三、不断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举办奥运会,是对我国公共服务行业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重大考验,给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积极推行优质规范服务,切实解决一些公共服务行业和党政机关、执法部门存在的“冷、硬、拖、卡”问题,规范行业行为,树立行业新风,提高行业服务质量。要继续深化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景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为海内外游客提供优美的游览环境和周到的旅游服务。要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鼓励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热情支持迎接和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各项工作,为奥运会增光添彩。
四、努力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是办好奥运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要大力治理环境污染,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要积极实施绿化、美化、净化工程,集中整治一些地方特别是公共场所、场馆周边、小街背巷和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清除卫生死角,努力创造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标准表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那么,为什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基本内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些都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需要认真给予回答。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
一个人为人处世,总要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它就好比是人生的指南针,不可或缺。同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也需要有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来维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背景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一、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党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建立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和体制。与这些根本性的制度和体制相适应,必然有一个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核心内容作出清晰的界定越来越迫切。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面旗帜,鲜明地亮出这面旗帜,就是要昭示人们,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不论人们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能动摇的。
二、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就会瓦解、社会就会动荡、国家就会分裂。对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思想基础作出科学的概括和清晰的界定,明确其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使之容易为全党全社会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在今天社会思想观念和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样的情况下,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明确揭示了我们共同思想基础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将会推动全党全社会更加自觉地维护我们的共同思想基础。
三、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着多层
次的思想道德而降低甚至否定先进性的要求,也不能不顾人们思想道德的客观差异,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社会成员。那么,用什么来引领人们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和进步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兼顾了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
四、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各国经济既相互融合又相互竞争,不同文化既相互借鉴又相互激荡。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既挑战着国家主权的内涵,又冲击着人们的国家观念、民族认同感。国家之间的竞争,既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又越来越反映在软实力之间的较量。在软实力中,最关键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直接反映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提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要加大研究和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运用大众媒体的独特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容,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到理论武装、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工作的实践中,以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丰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内涵,提高创建水平,使人们时刻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染和熏陶,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就是领路引导,干部应该先行一步。领导干部的行为及其体现出来的理论素养、理想信念、精神面貌、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每个领导干部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镜子,日日照、时时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老百姓去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老百姓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为群众作出榜样。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渗透其中,使之成为贯通教育全过程的核心内容。根据青少年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和心理特点,科学规划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使青少年从小就养成基本的德育素质。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和带动学生。
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重视引领好各种社会思潮。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内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想倾向,在某种意义上是社会气候的“晴雨表”。必须及时了解思想理论领域的各种倾向性问题,认真分析各类社会思潮的本质特征、主要内容、表现形式、现实影响、形成根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其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同时,要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共识,在包容多样中共铸和谐,努力形成团结和睦、万众一心、共创和谐伟业的生动局面。
“解决农民工问题”标准表述
“农民工问题”现状:
农民工,主要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独特社会现象,他们是经济建设中的生力军,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其中在加工制造业中占从业人员的68%,在建筑业、采掘业中占到近80%,在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占到50%以上。人们很难想象,如果农民工一旦消失,我们的经济该如何发展,我们的城市该怎么运转。农民工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我国现阶段的农民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工的工资长期偏低而且拖欠现象相当普遍。长期以来,有些地区农民工工资几乎就没变过,即使有增加,幅度也很小,赶不上物价的上涨。近年来,尽管各地清欠农民工工资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拖欠事件依然屡有发生。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农民工工资拖欠仍达到1000亿元,其中建筑企业拖欠工资的比例为72.2%,仅有6%的农民工能按月领取工资。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民工荒”的直接起因,就是企业开出的薪酬过低。
二、农民工工作条件差,技术培训少,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缺乏社会保障。农民工在城市所从事的大多为脏、累、苦、差的职业,工作环境状况堪忧。据统计,我国农民工群体中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占76.4%,再加上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导致农民工伤病较多。目前农民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职工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分别为33.7%、10.3%、21.6%、31.8%和5.5%;而农民工的企业补充保险、职工互助合作保险、商业保险的参保率更低,分别为2.9%、3.1%和5.6%。农民工一旦出事,很难得到应有的补偿,生活往往陷入困境。
三、农民工的子女上学、生活居住、文化需求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长期以来,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的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城市公办中小学一般不接受农民工子女上学,而一些适合普通农民工子女上学、收费低廉的民办简易学校,在一些地方却得不到承认,有的被强行关闭。农民工由于收入微薄,所以居住条件比较差,通常是多人挤在一间小小的出租屋里,卫生、安全等方面均存在着隐患。由于长期远离家乡,业余生活贫乏,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远远得不到满足。
四、大多数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系统的就业培训。他们的维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也亟待提高,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还不懂得通过合法手段来保护自己。
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意义:
一、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村消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据有关专家测算,农民工每年给城市留下的增加值有近两万亿元,带回家的有5000至6000亿元,农民增收有50%靠外出务工收入。特别是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带回资金、技术和市场经济观念,直接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解决农民工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和制度,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使城乡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而要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就必须
充分调动农民工群体的积极性,实行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措施。做好农民工工作,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协调工农关系,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三、解决农民工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全体社会
成员都享有平等权利,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必然要求解决好农民工在劳动工资、就业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为农民工创造一个公平、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做好农民工工作,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充满活力、和谐安定的社会局面。
四、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战略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趋势。农民工队伍的出现和壮大,是我国特色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正确抉择和有效途径。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必将是长期的。我们必须顺应工业化、城镇化的客观规律,并从我国国情出发,正确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能否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
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基本原则: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强化服务、完善管理,统筹规划、合理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一、清理和防止工资拖欠,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全面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和工资支付监控制度,要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用人单位的依法处罚力度,对重点行业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另一方面,各地应实施小时最低工资制度,促进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切实改变农民工工资偏低、同工不同酬的状况。
二、制定和推行劳动合同范本,加强对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推动各类企业同农民工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依法订立的原则签订劳动合同,重点抓好农民工比较集中的采掘、建筑、加工等行业的监督检查。在劳动合同示范文本中,要告知工资发放、社会保险、劳动安全、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等方面的规定,明确用人单位同农民工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别要明确签订违反法律效力合同的主要责任在用人单位。
三、指导和监督企业改善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和单位要限期整改。改善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主要是执法问题。一要严格落实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加大职业安全卫生投入,扩大职业卫生服务覆盖面。同时,要认真加强劳动监察执法,严厉惩处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二要强化企业和行业的责任,认真履行相关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对煤炭和建筑企业职业安全卫生情况和职业病多发行业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要进行经常性的专项检查。三要严格市场准入条件和执法监督,对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职业安全设施必须严格审查验收,严格执行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规定。
四、切实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严厉查处损害未成年工权益和介绍、使用童工的违法行为。我们必须把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摆上重要日程,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要进一步充分发挥各级工青妇组织在农民工维权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力度,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和有关司法程序,加强对农民工维权工作的舆论监督。有关部门对损害农民工人身自由和人格
尊严,对损害未成年工权益和介绍、使用童工的违法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
五、推动农民工输入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普遍向农民工开放,免费提供各种基本的就业服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都要在年底前,再一次彻底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不得以解决城市劳动力就业为由清退和排斥农民工;城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向农民工全面开放,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依法规范职业中介、劳务派遣和企业招用工行为,严厉打击以职业介绍或招工为名坑害农民工的违法犯罪活动。要对女农民工给予更多的关注,加大对歧视女农民工、侵犯她们合法权益用人单位的惩处力度。
六、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要完善对参加培训农民工的补贴办法,制定鼓励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政策。所有用人单位都要定期对农民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尤其是从事煤炭等高危行业和特种作业的农民工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
七、加快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采掘、建筑等高风险行业要全面推行。要加大《工伤保险条例》宣传力度,将工伤保险覆盖到企业所有劳动者。首先在煤炭、建筑等高风险行业全面推行,今年内实现大中型煤矿农民工全部参加工伤保险。同时,要加快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专项扩面行动,继续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障办法。
八、落实城市政府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农民工同住子女入学,并免除专门加收借读费的政策。输入地政府应当承担起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等方面同等对待,不能专门加收借读费。同时,输出地政府、学校要对农村“留守儿童”给予特殊的关爱。在加快农村寄宿学校建设,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为“留守儿童”在原籍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条件,免除外出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农民工,这一活跃在城镇和乡村中最积极、最能干、最可敬的新生力量,他们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在塑造自己。随着《意见》中各项政策措施逐一落到实处,一定能够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有力地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的进程。
“建设服务型政府”标准表述
“服务型政府”背景:
近年来,“政务超市”、“行政审批大厅”、“一站式服务”等政府便民行动,有如春风拂面,细雨润田,给群众带来了很多便利。涉及民生的一些重要决策由政府组织听证会;搞企业的,觉得红头文件少了,行政审批环节少了;市民要反映生活问题,有“市长电话”、有“市长电子信箱”等等。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
其实,虽然这些做法确实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方面,但不能看作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全部内容。并不是政府为公民做了多少好事,多提供一些服务,多开设几个服务大厅,就是服务型政府了。那么,到底什么是服务型政府呢?
一、服务型政府是以人为本的政府。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接受人民的监督。过去,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往往更多的是从“官本位”的角度来看待手中的权力,来对待群众,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权力轻责任、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其实,服务型政府从本质上更应该是一个“服务员”角色。在政府这艘大船的航程中,是人民的意志而不是政府的意志决定着航向,怎样提供服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以及什么时候提供服务都是由人民来决定。政府出台的每一项政策,制定的每一个举措,都应该尊重人民意愿,体现人民要求,为人民利益服务;衡量政府一切工作的尺度,都要看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只有时刻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政府,才是服务型政府。
二、服务型政府是透明政府。经历过非典等各类灾难事件后,人们发现,在这个社会生活深刻变革、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的时代,只有政务公开透明才能进一步实现政府与民心、民意、民情的联动,保障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近年来,我国在政务公开方面确实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比如,我国的立法法、行政许可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80多部法律、行政法规等对相关政府信息的公开做了规定,使政务更公开更透明。其实,人民的政府,没有自己的利益,只有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时就应当是透明的。政府
透明了,人民知情权才有保障,才能随时观察政府是不是在为实现人民利益努力;政府透明了,人民才会积极参政议政,充分表达民意,防止不当决策损害人民利益;政府透明了,政府官员才不敢懈怠,注重体察民情,顺应民意,接受监督,人民群众才会增强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近年来许多事实表明,群众知情有助于化解疑虑,政务公开有利于处理危机。因此,一个服务型政府,必然也是透明政府。
三、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所谓法治政府,主要是指政府根据人民意志依法组建而成;必须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必须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行政违法必须承担责任。简单说,政府必须依法产生、受法律约束、依法律办事、对法律负责。而这些恰恰是一个政府成为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条件。试想,如果一个政府不是按照人民意志和法律程序组建而成,不能依照法律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不能保障人民权利和自由、不接受人民监督,就不能保证它对人民负责,就不能保证它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它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服务型政府。
四、服务型政府是责任政府。问责制度是建设服务型政府一项必不可少的制度。近几年,“引咎辞职”、“问责制”逐渐为人们所熟悉。从2003年非典事件、中石油开县天然气井喷事故,到2004年吉林市中百商厦特大火灾,再到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故,一些负有责任的人有的被免职、有的引咎辞职,承担了应有的责任。人们深有感触地说,再也没有“太平官”可当了。正所谓有权必有责,政府的权力和责任始终是一对“孪生”兄弟,每一份权力都连带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以前人们往往认为,“当多大官就有多大权”,现在更认识到,“当多大官就有多大责任”。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因不作为、乱作为或不当作为而造成不良后果的,都要给人民一个“说法”,都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实践证明,服务型政府必然也是一个责任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原因: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政府改革和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在我国,各级政府拥有很大的权力,掌握着大量公共资源,在
和谐社会建设中承担着主要责任。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政府既要履行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职能,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为促进社会和谐创造物质基础;更要履行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和公共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和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而后一方面恰恰是当前政府职能的薄弱环节,因此迫切要求通过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来改善和加强。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和政府各有分工,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政府的职能定位更主要的是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和市场环境等,通过经济调节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弊端,而不是用行政手段去直接干预经济运行。如果政府在市场活动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就很难保证市场活动的公正。当前,我国的政府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政府缺位或越位的现象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繁琐的行政审批带来的效率低下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部门职能交叉、不能依法行政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等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迫切要求政府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把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交给市场、企业和社会组织,把该管的事不折不扣地管好,尽快实现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三、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客观上也需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近年来,虽然政府在自身改革和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行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加大反腐倡廉力度等,并取得了明
显成效。但是,政府自身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很多地方政府机关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正常现象,甚至还有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违法违规,滥用权力,贪污腐败,失信于民,严重损害了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这些都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背道而驰。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国现在仍处于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些弊端还没有根本消除。此外,随着广大群众法制意识、参政意识、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政府的期望必然越来越高,这也要求切实加强政府自身的改革和建设。
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最重要的是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进一步规范政府权力。这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该取消的审批项目坚决取消,该下放的项目尽快下放。据统计,近几年,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超过了一半,而且还将进一步规范政府权力,继续清理、减少行政审批项目。
三、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要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在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才能使整个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保持安定有序。比如,加强城乡社区建设;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预防和化解矛盾;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等。
四、加快健全市场体系,发展和规范民间组织。积极支持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通过建立政府与各类社会组织分工协作的社会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新型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更好地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五、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是政府调控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有效手段和机制。当前,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共服务发展滞后、总量供应不足、公共投入短缺、分配不平衡。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逐步完善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按照均等化的原则,既不断增加公共服务的总量,向社会全体成员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又着力优化公共服务的结构和布局,努力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解决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和分配不均衡的问题。
六、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和制度。在现代社会,公共财政是公共体系运作的血液,是政府提供有效公共服务的基础。目前我国的财政支出格局还带有比较浓厚的“建设财政”特点,财政支出被大量用于那些本该由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经济建设支出过高,公共服务支出偏低。因此,要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作用,必须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加大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公共服务项目的比重;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建立规范化、法制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七、完善法制,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现代政府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建立合理的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人民关系的前提。近年来,我国先后推出《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工作规则》、《公务员法》等一批法律法规,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但也应该看到,一些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在依法行政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在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就会严重影响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行政立法,提高行政立法水平;改善行政执法,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继续坚持各种行之有效的民主监督制度,确保公共行政权力的有效运行。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标准表述
“社区卫生服务”背景:
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rvice)是指由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卫生组织或机构所从事的一种社区定向卫生服务。它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生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的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社区居民基本卫生保健需求为目的,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服务规模不断扩大,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明显改善,疾病防治能力显著增强,为增进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城市卫生事业发展中还存在优质资源过分向大医院集中,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群众基本卫生服务需求等问题。这是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让更多人放心在社区就医,我们就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效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作为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的问题:
一、社区卫生存在“重医轻防”的倾向。防病功能落实不够,许多能够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有效预防控制的疾病尚未得到更好地预防与控制,城市卫生资源重心偏上,二级双向体系尚未建立,群众医疗预防保健“贵而不便”的矛盾仍然突出。
二、由于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力度不够,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定额补助政策未得到很好落实,一些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及特点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导致运行机制错位。由于缺乏政府对社区卫生机构的经费投入,不少社区卫生机构主要通过医疗服务自筹资金、自负盈亏,导致出现重治轻防、诱导需求、过度医疗等问题。
三、社区医院缺乏高素质人才。由于人员待遇低、工作条件差、缺少业务进修机会,很难吸引并留住有用之才。在东中部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生中,具有本科学历的仅占1/5,难以取得社区居民的信任。全科教育制度的建立,人才问题的解决,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关键问题。
四、缺乏对社区医院强有力的监督。一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注重收入高、收益大的服务项目,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以药养医”、“以医养防”的问题比较突出。
五、群众对社区医院尚未完全认可。相当多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服务内容到服务质量,还没有得到群众的完全认可。“小病”医疗在社区的目标尚未实现,大量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患者还主要去大医院就医,造成大医院就诊拥挤,居民支出增加。
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调整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的职能,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要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型医院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探索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承担大中型医院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
二、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加强高等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科教育,积极为社区培训全科医师、护士,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完善全科医师、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制度,制订聘用办法,加强岗位培训,开展规范化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要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组织大中型医院、预防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有计划地组织卫生技术人员到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进修学习、参加学术活动。鼓励退休医护人员依照有关规定参与社区卫生服务。
三、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属于事业单位,要根据事业单位改革原则,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按照服务工作需要和精干、效能的要求,实行定编定岗、公开招聘、合同聘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的办法。对
工作绩效优异的人员予以奖励;对经培训仍达不到要求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关系。要改革收入分配管理制度,实行以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办法,加强和改善工资总额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的收入不得与服务收入直接挂钩。各地区要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收支运行管理机制,规范收支管理,有条件的可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地方政府要按照购买服务的方式,根据社区服务人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数量、质量和相关成本核定财政补助;尚不具备条件的可以按人员基本工资和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核定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政补助,并积极探索、创造条件完善财政补助方式。各地区要采取有效办法,鼓励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生产、供应质优价廉的社区卫生服务常用药品,开展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药品和医药分开试点。
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监督管理。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条件和标准,依法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技术服务项目的准入,明确社区卫生服务范围和内容,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技术操作规程和工作制度,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考核评价制度,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对不符合要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要及时调整、退出,保证服务质量。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执业监管,建立社会民主监督制度,将接受服务居民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业绩的重要标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作用。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管理,确保医药安全。严格财务管理,加强财政、审计监督。
五、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和投入机制,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地方政府要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房屋和医疗卫生设备等设施,对业务培训给予适当补助,并根据社区人口、服务项目和数量、质量及相关成本核定预防保健等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力度安排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增加。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设备配置和人员培训等给予必要支持。
六、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在医疗保障中的作用。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不断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管理办法和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范围,将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引导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探索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
七、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与作用。加强社区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合理配备中医药或民族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展对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的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推广和应用适宜的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技术。在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充分利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资源,充分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标准表述
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
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些俗话说出了这样的为官为政之道:做官就要做出政绩来。当今社会,在各条战线,我们党有一大批领导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了实实在在的政绩,涌现出了像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宋鱼水这样的优秀典型。他们无私奉献,发挥先锋模范作
用,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正确的政绩观是我们党在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对政绩的根本看法和系统观点,是党的领导理念和执政理念的实践体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谁谋求政绩,依靠谁创造政绩,由谁评价政绩,是政绩观的基本问题。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就要坚持为人民谋求政绩、靠人民创造政绩、由人民评价政绩。为民,是正确的政绩观的本质和灵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面临的问题:
在理解正确的政绩观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一些干部,在如何对待政绩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甚至是极端错误的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近轻远。注重多出政绩、快出政绩,对长远发展缺少统筹谋划。
二、重表轻里。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对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不够重视。
三、重虚轻实。不靠艰苦奋斗、真抓实干,而靠欺上瞒下、弄虚作假。
四、重显轻潜。热衷于干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忽视短时间内无法显现成效的工作。
五、重硬轻软。喜欢追求硬指标,轻视不易量化的工作。
六、重物轻人。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较少顾及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七、重局部轻全局。只从局部利益出发,不从全局考虑问题,甚至为了追求局部利益不惜牺牲全局利益。
八、重投入轻收益。只看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多少,招商引资了多少,不看施政成本,不考虑投入与产出比。
由于错误的政绩观,造成了许多问题和矛盾,概括起来主要是:
一是虚名招致实祸,误党又误国。虚假的政绩妨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同时导致信息失真,决策失误,造成人、财、物和宝贵时间的大量浪费。
二是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一些干部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上,不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增加群众负担,必然引起群众反感,伤害群众感情,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三是腐蚀干部队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虚假政绩,必然会诱发干部懒惰思想和投机心理,助长党内和社会上的弄虚作假行为和浮夸之风,挫伤真抓实干者的积极性。
怎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要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以下从干部自身角度和制度保证角度两个方面来阐述: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干部自身应提高认识,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内涵,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解决好“政绩为谁创”的问题,做到执政为民创佳绩。俗话讲,“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为官一任,想干出一番可知可感、可圈可点的政绩,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离开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味地想着自己出风头、争彩头,风光体面,就不是创造政绩而是“做秀”了。因此,要始终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切实解决
农民增收、企业改制、劳动就业、征地拆迁以及教育、医疗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热
点问题,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实际成效创政绩。
二、应解决好“创什么样政绩”的问题,做到科学发展求真绩。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来创造政绩。摒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树立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观念;摒弃单纯追求局部利益的观念,树立全局协调发展的观念;摒弃单纯追求眼前发展的观念,树立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探索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应解决好“靠什么创政绩”的问题,做到转变作风务实绩。事实表明,贪图安逸、养尊处优创不了佳绩,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出不了实绩,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成不了真绩。唯有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才能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科学把握本地区本单位发展基础、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并在具体工作中加以贯彻。少一些浮夸攀比,少一些迎来送往,多深入些实际,多体察些民情,真正思考和研究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深入到问题多、困难大的地方,同群众一道分析矛盾、解决问题。
同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应该科学完善相关制度和配套政策:
一、健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首先,要树立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把群众意见作为考评干部的重要尺度。其次,要完善考评内容。要从单纯地追求速度,变为综合考核增长速度、就业水平、教育投入、环境质量等方面。最后,还要探索采用科学的考评方法与手段。
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对为人民创造突出政绩的干部予以表彰奖励,对创造突出政绩又有能力的优秀干部及时选拔到更加重要的工作岗位;对无所作为、政绩不足的干部,要予以戒勉,不能提拔重用;对投机取巧、欺上瞒下,热衷“政绩工程”的干部,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三、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要首先保证决策的科学性。而事实上,屡屡出现的重大决策失误,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我们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重复建设、银行坏账、生态退化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致因。
四、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一些地方领导之所以敢于而且能够不顾百姓死活,大搞各种贻害无穷的政绩工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而我们目前的政绩评价和干部选拔体制,往往是由少数领导说了算,“在少数人中选拔少数人”。因此,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要与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结合起来,强化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和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
五、加大力度,转变政府职能。现在的政绩考核体系是全能政府下的一种设计。政府对经济、社会生活干预过多,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现象同时并存,反映到政绩考核方面,考核指标就非常庞杂。事实上,如果政府把职能真正转变到公共服务上来,使民间资本真正成为社会投资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主体,那么,我们的政府与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将会更加协调。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标准表述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
2007年9月7日,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和颁奖晚会在京举行。从今年4月1日起组织实施评选,经过预评、初评和公示三个阶段,共评选出268部优秀作品。其中,电影《张思德》、《云水谣》、《太行山上》,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延安颂》、《插树岭》、《亮剑》,话剧《立秋》等8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