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发区超自主体制典型案例4——上海漕河泾开发区范文
开发区超自主体制典型案例4——漕河泾开发区
漕河泾开发区是中国面积较小的国家级开发区,也是公司开发模式的成功典型。分析这一案例,有助于理解开发区体制设计的规律。
一、概要
漕河泾开发区全称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其前身为上海漕河泾微电子工业区。1984年初,上海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新兴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以发展微电子技术为突破口,决定在漕河泾地区建立微电子工业区。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其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1年,又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漕河泾是全国最早同时享受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区优惠政策的开发区。
开发区位于上海市区的西南部,总规划面积5.984平方公里。该区位于教育科研机构稠密的智力区,周边的学校有交通大学、华东化工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等理工科高校4所,徐汇区附近有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医科大学、上海中医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近百个,其中较著名的有:中科院上海分院、中科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中科院上海微电子研究开发基地、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华东测试技术研究所、工微所、能源所、激光所、光电所、航天803研究所、航天第八设计部、机械部21所、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广播电视研究所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该开发区的主攻方向。目前,开发区内形成了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及软件、新材料、航天航空等高新技术产业群,研究开发、金融数据、科技创新等功能中心;拥有中外高科技企业8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300多家;经市政府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86家,占上海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16%。
2001年,该开发区销售收入200亿元,税收超过10亿元,利润超过20亿元,出口超过10亿美元,新增外资1.3亿美元。这对一个小型开发区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在外经贸部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中,漕河泾开发区名列第四。仅在天津、大连和广州等大型开发区之后。其中,行政管理、社会及环境、技术创新环境等三项指标均列第二位。即将创建完成的质量和环境双优园区、数字园区、国际园区等三个园区将更会进一步改善开发区环境。
二、管理体制 1.体制框架 漕河泾开发区设立于1984年初,从这个设立的时间看,市政府的初衷是建设类似北京电子城式的主体型工业城。由于中央加快开放的决定,在上海闵行开发区和红桥开发区批准之后两年,漕河泾赶上了车,调整了战略,成为载体型开发区。
1988年7月2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将上海市漕河泾微电子工业区开发公司更名为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公司下属企业包括:创业中心、新和物业公司、西区公司、新谷酒店管理公司等全资实体公司,西区发展有限公司等控股公司,以及上海新兴技术开发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等参股公司。
开发区发展总公司统一负责开发区的基础建设,资金筹集和运用,土地开发和土地使用权转让,房产经营,创造投资环境,吸引目内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创办企业,促进技术、产品贸易及综合业务发展,行使市政府授权开发区的管理职能。这种体制是典型的公司代行政府职能形式。例如在项目审批权的安排上,根据上海市政府特批,开发区发展总公司享有对区内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资项目自行审批的权力,为此专门设立了漕河泾开发招商中心项目审批办公室。这一安排,使开发区总公司有了管委会的重要招商职能,使其具有了超自主体制的特点。由于开发区区域小,位于城市市区内,大市政的条件较好,土地征用问题易解决。工商、税务、人事、科技等职能没有授予,但在体制设计±,招商服务中心的全程代理给予了解决。为提高公司的非经济事务的协调能力和园区管理能力,其行政级别为厅局级。
上诲市没有为漕河泾开发区制定专门的开发区条例,但有统一的《上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为开发区的地位和职能进行了法律上的规范。这是上海所有开发区体制安排的特点。
2.政策安排
漕河泾开发区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通行政策,包括中央财政将开发区新增税收全部返还开发区所在地政府,用于开发区建设和发展。二是对外商生产型企业的所得税实行优惠,并可以自行审批30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
3.载体建设
开发区初期的土地,是市政府划拨的。设立国家级开发区后,确定了近6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土地开发,首先靠借贷开发,取得收入后滚动发展。市政府给了l亿元贷款,进行开发启动。总公司先后五次征用土地,90年代中后期,共完成了不足4平方公里范围的开发。从土地和基础设施开发速度看,比其他开发区慢许多。与天津等大型开发区相比,漕河泾开发区缺少了中央财政的直接返还收入。在开发基础设施方面,虽然市财政通过多种形式进行部分补偿,但总公司在发展的初期,的确遇到了基础设施和厂房载体建设投入大、回收期长的困难。
漕河泾区位较好的优势,使总公司向土地集约利用方向发展。首先,在设立国家级开发区之前,开发区的产业方向就是增值较高的电子类项目,土地就比较节约。二是提高项目建设的容积率,如对用地标准的控制指标为“容积率1.5-2”,大大高于其他开发区。一家台湾公司原购地800O平米,通过将容积率从原来的1.6提高到2.5,用地缩小到5000平米。主动减少(土地)销售的行为,说明了公司有内在惜售激励,三是公司集中建设多层标准工业厂房,为人区企业解决载体空间。到20世纪90年代末,公司共建设了超过60万平米的标准厂房。另外,还有办公楼、孵化器等其他类型的载体。随着上海整体经济环境的改善和开发区集聚效应的出现,漕河泾地区寸土寸金的位置,使得这类载体的出租出售日益火暴。据统计,开发区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1万人在从事高科技的研发、生产和管理工作。四是公司开发其他高增值的房地产,如住宅、宾馆、商业楼面等。如1992年,总公司与徐汇区政府合作,沿街破墙开店,建起了一条长1.6公里的科技商业街,吸纳了100多家技工贸企业。五是利用机会,调整开发区规划,减少工业用地,增加公建用地和居住用地。如1996年,利用浦东开放的大环境,对西区1.89平方公里区域规划用地进行了调整,减少工业用地8%,增加公建5%和各类居住用地近9%。这种情况,是公司开发模式的典型性的体现。目前,整个园区的工业房地产建设取得了成功。公司系统也有了利润和积累,进入“良性循环”。根据漕河泾总公司的资料,“2001年度仅总公司属的8个子公司经济责任考核指标,计划为1480.5万元,实际完成2148.8万元,超计划45.14%,比20130年实际超额完成54.01%。其中,上交总部资产折旧和资产使用费1548万元,利润600万元,分别超计划35%和79%。”这在开发区建设开发公司中是较为罕见的。只有在成熟的公司开发模式下,才有可能在招商引资和载体产品经营上实?现“双赢”局面。目前,开发区载体建设方向是高增值载体服务,如数字园区建设。总公司已与上海电信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投资建设和经营漕河泾开发区数字园区,为进区企业提供电信全面业务和互联网增值服务,提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平台。总公司还分别与中国电信集团上海市电信公司和瀚洋投资公司合作,通过重组和增资,建立了上海英特耐特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电信恒联网络有限公司。新型载体的数字化目标是在基础电信普及率、企业上网满足率、大楼光纤到达率、政府办公网络化和园区服务信息化等五方面达到100%。
4.招商与服务
开发区的公司运作模式,其区域管理和服务的表述也是公司化的。如将为人区企业的服务分为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售前眼务主要提供的是咨询代理服务,包括介绍合资公司涉外咨询代理情况、服务范围、收费情况、联系方法等。售中服务是关于“企业申办’’的一系列服务,包括介绍项目审批办公室情况、联系方式、外商投资企业申办程序等。售后服务是对进区企业实行“属地化管理”,为之解决增资、经营范围变更、股权变更等生产经营问题,以及为进区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员工生活等问题。
在招商方面,总公司设立了招商中心,为投资者提供从申报项目建议书到领取企业批准证书的全过程代理服务。由于漕河泾开发区不像其他国家级开发区具有全套的政府机构,大量政府交易发生在区外,所以,代理服务对投资者初期办理有关事务是极为重要的。所有以上服务都为海外投资者在漕河泾开发区进行投资提供了极大便利。
开发区设立了创业中心,已成功培育出科技企业140家。创业中心坚持把引进国际化管理模式和营造国际标准的孵化环境作为走国际化之路的先决条件。2000年,在全国创业中心中率先通过IS09002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今年7月,创业中心第四代孵化基地坐落在开发区第一幢智能化数码大楼里,这里不仅具有通讯、安保、背景音响等功能,它的互联网系统也是比较先进的,每个孵化单元都可直接与国际互联网连接。大楼还按照国际孵化器标准,引进了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报关代理公司、物业公司、商务中心等,为进驻企业,尤其是为留学生企业和外资独资企业提供业务咨询和服务,基本形成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企业运行机制和氛围。
三、体制点评
1。公司体制有相应职能
漕河泾开发区虽然由总公司进行管理,但市政府仍然赋予其较强的体制和职能,包括党委建制、行政级别、项目审批等经济管制权力和必要的特许经营开发职能等。区域也是新建型。在资源方面,关于规划的控制性方案、土地出让和经营、贷款额度与担保、财政补贴和专项资金等,都对提高公司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这些职能的赋予,使开发区总公司具有很多政府色彩。这在当时的开发建设背景下是很重要的。行政职能的赋予,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了协调工作量。高级别待遇,对公司进行高层次的交流和及时获取党政信息也是必需的。所以,公司体制仍然保留了超自主体制的特点,只不过其强度比大型开发区的管委会体制弱一些。随着开发日益成熟,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化,公司将逐渐规范。
2.载体建设的深度增值
漕河泾开发区不同于大型开发区的地方,一是位于母城之内,一般开发区则在母城之外;二是区域较小。在人们的直觉上,上述两点似乎决定了其土地市政基础设施开发水平较高。漕河泾的现实则是其基础设施开发水平低于其区域综合水平。在2000年32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评价中,漕河泾列第四位。综合指数有7项指标: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配套能力、经营成本、行政管理、人力资源及供给、社会及环境、技术创新。漕河泾的排列名次分别是9、25、11、2、6、2、2。可见,土地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名列25位,在排名中位次最低。虽然评价指标体系存在一定问题,但还是说明开发区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人与其综合水平相比,并不令人满意。这与漕河泾可支配财力少于其他大型开发区有关。
与基础设施配套相对较弱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开发区其他载体建设高水平发展。标准厂房总量、写字楼、孵化器、商住、宾馆等高增值载体建设则相对发达。这与公司开发模式有直接关系。同时,公司开发模式在园区服务和招商方面,有独特的内在动力。服务、招商、产值与开发公司利润形成了更为紧密的联系。产业集聚对总公司直接意味着利润。同时,集约利用土地的内在激励,比政府开发的大型开发区明显强化。产业的技术集约程度,也比政府开发型要大。这可能因为公司开发模式除了行政激励(如产值等评价)之外,多了经济激励(开发主体的赢利)因素。漕河泾开发区的公司开发模式,虽然有母城内初期开发起步较容易的优势,但缺陷是总体规模小。在总公司进入良性循环时,区域已经没有进一步扩张的空间。产业集聚效应,在当前水平上无法进一步提高。同时,开发公司还有扩大非工业用地的激励,进一步减少了已经不多的工业用地。
3.普遍性
上海的开发区都是公司开发管理模式。包括国内最早的位于浦西的三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闵行、虹桥、漕河泾)。后来,浦东开发中的金桥、外高桥、张江和陆家嘴等广义的国家级开发区,都采用了这种体制。即每一个开发区都在一个开发总公司的开发管理下滚动发展。除了各总公司初期债务较重外,上海开发区的开发管理都较成功。漕河泾总公司在开发初期的困难,类似上节分析的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公司的情况。开发公司的负债,一般通过后期人区企业形成的税收由政府加以补偿。北京的上地开发区也是这种模式。这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只要赋予公司一定的职能,开发区公司运作这一国际通行的模式,在中国同样具有生命力。
第二篇:开发区关于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总结
开发区关于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激发园区创业活力,壮大产业实力,为实施县委、县政府“三个走在前列、两个确保、一个加快”战略部署提供强劲动力,我区党委、管委会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贴实际、科学设计、稳步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结如下:
一、全区高度统一了改革的指导思想,明确了改革的基本原则
我区党委、管委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全区体制机制的改革指导思想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大胆先行先试,通过进一步理顺、优化管委会职能职责,推行公司化运作、整合精简机构、合理配置岗位人事、有效改革绩效薪酬,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形成职责明晰、运转高效、活力迸发、服务优质、效益优先的园区体制机制,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加速把园区打造成全县新型工业的“集聚区”、创新发展的“试验区”、开放发展的“示范区”。
改革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原则,整个改革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务必提高政治站位,通过改革,切实改善和加强经开区党委的领导,统筹领导解决全区发展全方位、全过程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问题,加速推进园区发展;二是职能明晰原则,合理划定、明晰管委会及其内设机构的职能职责,明确园区主体责任,激发园区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始终突出发展第一要务。三是精简高效原则,按照建设“服务型、责任型、效率型、效益型”园区的要求,构建“组织管理高位高效、推进协调快速便捷、政务服务流畅优质、执行监督分离分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四是市场运作原则,突破政策障碍,创新项目建设、公共资源管理、投融资体制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五是正向激励原则,实行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改革,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浓郁氛围。
二、坚持问题导向,紧贴工作实际,科学设计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内容
在多次调研研讨、学习先进、解剖典型的基础上,我区就园区体制机制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提出了“六改六化”:
(一)改体制,运作机制科学化。按照“政府主导、公司经营、市场运作”的总体思路推进加快经开区体制机制的理顺。经开区管委会作为县委、县政府派出机关,按县委、县政府授权切实履行园区发展定位、中长期规划制订、目标任务制订与督查考核、招商引资、服务企业、财政税收以及公司出资人职责;剥离经开区管委会的公共管理及社会事务职能,结合全县行政区划改革,积极推动设立金开街道办事处,承担开发区辖区内征地拆迁以及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转型升级双峰科技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按照“独立经营、承担风险、自负盈亏”的运作模式,负责园区开发建设、投融资及资产经营管理,经开区管委会按照相关政策将相应资产及债务剥离至科技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
(二)改职能,机构设置精简化。在现有架构基础上,管委会按照工作流程流畅、职能分工明晰、运作效率高效目标,打破职能条块化分割、部门职责交叉重叠现状,去除分工不清、责任不明弊病及行政化积习,合理优化,精简设置机构。管委会设置经济服务综合部门2个:经贸招商部、产业发展部;党群综合部门2个:党政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园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一个。转型升级双峰科技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国有独资公司设置,建立并完善以财务制度、人事制度、经营制度为核心的现代公司管理体系。县直单位派驻经开区机构保留不变,由主管局合理定员,发基本工资,委托经开区管理,一并纳入经开区绩效考核薪酬范畴。
(三)改人事,人员配置优选化。通畅管委会人员进出通道,保持活力和压力。除组织任用人员外,其他新进经开区的公职人员坚持“凡进必考、择优录用”的原则;减少管委会政策性人员安置。为优化现有人员结构,推行优胜劣汰,管委会中层以下人员实行末位淘汰制,每年末位淘汰人员不少于2名,连续5年按照“减二进四”(末位淘汰2名,以政府雇员的形式补充4人)的方式“造换血”。
经开区管委会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采取政府雇员的方式自主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破解人才不足、人才引进难的瓶颈;建立能上能下和不拘一格用人的人事管理机制,打破身份限制,不惟资历和学历,注重能力和实绩,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优化组合,既可以低职高聘,也可高职低聘。低职高聘符合干部任用条件的,按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部门予以选拔任用;县管干部高职低聘的,在管委会机构中免去职务,仅保留相应档案职级。
(四)改审批,代理服务全程化。真正建立投资者“最多跑一次”、项目入园“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次告知”、“限期办结”的高效服务、审批机制。经开区所有涉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行政审批许可手续办理先由园区政务服务窗口一站受理,再交县政务中心全程代理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县政务中心要切实优化政务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工作效率,组织联审联批,按照规定限期办结。
(五)改考核,绩效考核精准化。建立科学的园区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合理设定绩效考核分值比重,经济目标完成情况占70%,党建及全局性中心工作完成情况、公众评估等占30%。县对经开区的考核突出财政税收、工业总产值增长、招商引资、出口创汇、偿债能力、固定资产投资、投入产出比等主要指标,并综合考量经开区在全省省级园区排名、XX科技工业园开发区有限公司的盈亏状况,引导园区走上内涵型增长之路;在此基础上,逐步将社会发展贡献、生态建设等指标纳入进行综合考评。
对内设机构的考核以量化计分制考核、重点工作与交办事项的定性定量考核和负面清单等形式进行。围绕全员业绩考核,严格按照岗位标准和条件,细化岗位考核,量化指标体系。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为集体影响个人、得分影响薪酬,充分激发干部职工创业干事热情,调动积极性。
(六)改薪酬,岗位绩效差异化。建立和健全全员岗位聘任制下的绩效薪酬机制,坚持岗位靠竞争、薪酬靠绩效。突出薪酬向关键岗位、知识技能型岗位、高强度岗位倾斜。突出岗位差异,工资与岗位责任的大小、与能力素质要求的高低、与岗位实绩贡献的多少挂钩,合理划分岗位系数,合理拉开收入档次差距,做到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以绩定薪。
现有在岗在编的体制内人员采用“政策性工资+绩效奖励”的绩效薪酬模式;雇员、劳务派遣人员采用“岗位工资+绩效奖励”的薪酬模式。自主聘用的技术人员和特殊人才灵活实行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和年薪制等多种分配方法。
三、严明纪律稳步推进,取得改革实施的初步成效
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是推动园区管理再创新、队伍再提质、发展再升级的重要举措。改革牵动发展大局,事关干部职工成长、涉及干部职工薪酬,在区党委的正确引导下,全区干部职工认识改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确保了政令畅通,风清气正。
我区还成立了体制机制改革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分工负责,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形成并出台了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XX经开区体制改革方案》、《关于XX经开区人事、考核和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共XX经济开发区委员会XX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XX科技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及《XX科技工业园开发区有限公司组建和投融资战略规划实施方案》、《XX科技工业园开发区有限公司人员配置和薪酬改革实施指导方案》、《XX科技工业园开发区有限公司注入工作实施方案》、《XX科技工业园开发区有限公司债务化解与注资工作方案》。
在上述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我区经开新区管理处于7月中旬,合并走马街、印塘、原永丰镇部分村,组建金开街道办事处。XX科技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监事长已经任命履职;公司还加快建章立制,进行职责再梳理,推进流程再构造,细化岗位的职责、条件、关键指标等,制定了岗位、职责、人员“三定方案”以及人员竞聘上岗实施方案,开发区将建设管理部、合同监管部职责、人员整体移转公司公司完成了人员定岗定位定责,出台了绩效考核方案和岗位薪酬方案,使公司迅速进入运作状态;管委会与公司厘清的事务正有序交接,公司清产核资、资产注入、银行借贷工作正抓紧推进。开发区管委会各内设部室人员配置到位,通过边运行、边完善,边总结,边改进,确保新老体制机制的平稳交替,形成了职责明确、工作务实、攻坚克难、履职尽责的工作氛围,从而推动园区可持续发展,释放改革红利。
四、存在的不足以及下阶段改革工作思路
目前,我区体制机制的改革工作存在的不足和主要问题是平台公司的转型升级同满足园区发展的现实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落实的过程中,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必须稳妥设计,稳步执行,以减少阻力、激发动力、增强活力。
(一)公司转型问题。平台公司要完成市场化转型工作,后续还有巨大工作要做。下阶段一是要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按商业化运作的独立市场主体;二是要剥离政府融资职能,公司不再新增政府隐性债务;三是要妥善化解公司现有的存量政府隐性债务。
(二)公司资产注入问题。根据相关评估机构的评估办法所知,达到信用评级为A-标准企业净资产需20亿,公司注资的资产还存在不动产登记证没办理到位、部分商业用地的征地拆迁未到位的问题。下阶段必须迅速注资到位。
(三)支持公司发展问题。下阶段要重点在土地取得、财政补贴、基础设施建设、税收、特许经营权的授予(城市燃气特许经营权、污水处理特学经营权、垃圾填埋活焚烧发电特许经营权等)、行政许可(加油站建设经营许可、充电桩建设经营许可)等方面,给予公司的扶持政策从而做实、做大、做强。
(四)公司人员补充和绩效薪酬问题。公司现有人员明显不足,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要用活政策,打消体制内人员进入公司的编制顾虑,吸纳人才到公司就职;同时要统筹协调解决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确定公司绩效年薪调节系数,进一步明确企业负责人考核指标体系、任期考核指标体系、综合绩效考核总体目标、基本年薪考核办法、薪酬系数考核办法、考核评价系数等内容。另外下阶段开发区人员的绩效奖励也有待进一步明确。
总之,开发区体制机制的改革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障碍,必须真正解放思想敢闯敢试,边试边改,才能不断完善,达到目标,取得更大改革成果。
第三篇:开发区关工委主任典型材料
余热生辉夕阳红
某某,男,1936年生,历任乡武装部长、党委书记、人大主席等职,1998年退休,现任**市某某关工委主任、老干部联络组长。退休后,依然关心党的事业,关心农村基层工作,老有所为,余热生辉,以一个老党员的高尚情怀为家乡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余热生辉夕阳红
为家乡,让百姓的精神生活充实起来
某某干了40多年
工作,如今退了下来,按说应该好好享受一下,安度晚年了,但他觉自己身体还行,还要为家乡百姓做一些事情。
**开发区成立后,经开发区管委会推荐,某某同志担任了老干部联络组长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职务,找到了老有所为的事业,更激发了他的热情。近几年来,有党的好政策,家乡的百姓富裕了,但富裕起来的百姓精神生活空虚了,某某看到农闲时间很多人尤其是老人们无所事事,只是以打麻将消遣,他很是痛心,不能让乡亲们将时间都浪费在麻将桌上。经过考虑,他自己购置了乐器,将村里几个热爱吹拉弹唱的老人组织起来,每天在一起排练、演唱,他们不仅演唱传统节目,还根据实际情况,以喜闻乐见的形式编排了一些邻里和睦、计划生育、学习十六大精神内容等方面的小节目广为传唱,起初,人们不知道,慢慢地参加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已经发展到十几个人,就连附近的人都有,每次演出都围满了群众,使广大群众在观看节目时既愉悦了身心,又学到了知识,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在此基础上他又组织成立了老年书画社,买来纸和笔和老同志们一起练习书法、绘画。几年来书画社在他的组织和带动下,有声有色的搞了起来,逢年过节,各家各户的对联、请柬都出自他们之手,农民们交口称赞。多年的潜心研究和练习,结出了丰收的硕果,在市里举办的庆祝建国55周年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暨我市建市10周年等老干局组织的书画大赛中,他的作品被评为优秀奖。
再苦再累也要让老干部们及时看到报刊
**有40多个老干部,为让老干部们及时看到报刊,某某不顾68岁的高龄,主动承担了老干部报刊的义务投递工作,上级为老干部们订阅的报刊、杂志,都由他来组织征订和投递。多年来风里来雨里去,从不间断,使退休后的老同志及时能了解我国各方面的变化和进步。2003年夏天,雨刚停,他就要到马屯去送报纸,老伴说,路太滑,晚两天再去吧!他却说,不行,人们都急着看呢,结果在路上,他不慎摔了一跤,好半天没有爬起来。家里人知道后劝他不要一个人跑了,换个人去吧,他却坚定的说:“为党工作,让老干部们及时看上报纸,再苦再累我也不后悔。”
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退休后某某一直关心着家乡的教育事业。某某中学就在他的家旁边,当他了解到因学校校风不正,孩子们辍学、打架现象时有发生时,心里非常痛心。“不能让孩子们就这么毁了”,一股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升。他积极与学校蹉商,主动担任了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为了解情况,他多次深入到教师、学生中间,与他们谈心,很快弄清了问题的根源,一是现在每家都是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比较溺爱,教师对学生不敢管;二是孩子们没有远大志向,认为学习没用,致使经常打架、淘学。为解决这一问题,在他的提议下,全区召开了六年级以上学生参加的动员会,在会上他做了动员报告。为准备好这次报告,他一连几天利用晚上的时间准备讲话稿,因其讲话深入浅出,不讲空洞的大道理,受到了孩子们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们淘学打架的现象明显减少,从此以后,他经常与教师、孩子们谈心,每月两节课更是雷打不动,为了提高效果,他克服年龄大、记忆力差的困难,广泛学习教学方面的知识,引导教师做到因材施教,用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他经常走访学生家长,和家长谈心,引导家长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学习环境。在他的努力下,家长改变了家长专治的不良作风,家长、教师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教学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
出谋划策,为家乡发展当参谋
做为一名老党员、老干部,某某一直关心着家乡的发展。2002年,村里搞农业开发,他积极为本村两委班子出谋划策,在党员会上号召全体党员带头参加,并义务为群众宣传有关方针政策,促进了项目的顺利建设;他热心村里的公益事业,在村里道路硬化工作中,他亲临现场,帮助协调各项工作,并和两委班子成员共同把好工程质量关和进度,创建了一项合格的民心工程。他还经常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和法律法规,使村里的各项工作更加称民心、顺民意。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某某同志用他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老党员无私奉献的篇章。
第四篇:理顺开发区体制机制的方案
附件1:
关于进一步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
和运行机制的若干措施
为加快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工业大发展、新突破,全面推进我市产业优化升级,现就进一步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如下措施:
一、深入推进开发区特区式封闭管理
(一)建立健全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开发区特区式封闭管理,通过授权或委托的方式赋予开发区管理机构行使市、县级管理权限,对开发建设管理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开发区管理机构受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直接对市委、市政府负责。
(二)充分授权派出机构行使管理权限。在开发区设立派出机构的市国土资源、规划、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通过职能部门内部权限调整,将市、县级管理权限充分委托派出机构,安排带有编序号的行政审批印章,行使市、县级审批与管理职权,确保审批事项在开发区内办结。对派出机构实行双重管理,主要领导的调整、任免须事先征求开发区的意见,对派出机构的考核要充分尊重开发区意见。
(三)充分委托行使管理权限。开发区开发建设所涉及的建设、城市管理、房产、财政、安全生产、劳动人事、林业、项目管理、人口计生、农机等方面的相关市、县级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授权或委托开发区管委会,确保审批事项在开发区内办结。确需向上级转报的事项,市、县相关部门务必优先办理。
(四)明确委托行使管理权限的办法。开发区管委会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审批。委托行政机关将编有号码并盖好公章的审批文书交给管委会管理和填发;委托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没有格式化的审批文书,对管委会的审批决定不再进行审查,并且在收到管委会审批文书即日加盖公章并办结。行政审批专用章和审批文书的具体管理使用办法,由委托行政机关与管委会共同商定。市相关职能部门要对委托开发区的审批事项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并不定时进行抽检和监督。
(五)开发区要完善内部监管机制,根据授权或委托事项,主动加强与市直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用足用活用好相关政策,依法实施相关行政管理权限,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承担相应责任。
(六)由市政府办公厅协调相关部门,对授权或委托事项进行梳理和明确,并协调相关部门和各开发区签订协议。2013年8月1日授权或委托开发区实施到位。
二、建立开发区灵活的用人机制
(七)赋予机构管理权。开发区在机构编制部门下达的人员编制总额、领导职数和机构限额内,按照科学务实、精简高效的原则,根据工作需要,自主调整设置机构、使用编制,并报市编办备案。
(八)赋予主要领导提名权。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由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或市委、市政府任免。开发区主要领导可在本开发区人员范围内,向市委、市政府推荐提名领导班子成员及其他处级干部,由市委、市政府按干部管理权限任免。
(九)赋予自主招聘权。开发区根据工作需要,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事业单位(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市编办、市人社局等部门对招聘过程进行监督,并对编制使用、招聘条件、录用人员等情况进行核准。
(十)支持开发区自主引进人才。开发区根据工作需要,在符合相关政策和规定的前提下,可自主引进专业人才,不受地域、结构比例限制;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事业编制已满的,报市编办同意,可先进后出,所需编制通过自然减员方式解决。
(十一)建立严格规范的选人用人机制。开发区要按照高标准、重实绩、合程序的要求,建立健全具有开发区特点的选人用人机制。在对开发区领导班子的日常管理和考核中,重点考察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选拔任用等情况。
三、全面推行开发区聘任(用)制
(十二)实行全员聘任(用)制。在开发区管理机构(党工委、管委会机关及其所属事业单位,不含街道、乡镇、学校、卫生院等,下同)中层及以下人员实行全员聘任(用)制,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市人社局等部门组织指导各开发区制定具体的聘任(用)制方案。
(十三)破除身份和级别界限聘任(用)。开发区管理机构中层及以下人员一律实行聘任(用)制,属于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的人员,明确个人身份和级别,存档保留后,不受个人身份、级别限制,参与竞聘。
(十四)加强对聘任(用)岗位的管理。开发区可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自主设置聘任(用)岗位。岗位聘任(用)要充分体现竞争择优的原则,可采取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等方式进行。要加强对聘任(用)人员的日常考核,根据考核情况进行岗位调整,逐步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激励机制。
(十五)畅通人才成长渠道。符合条件的聘任(用)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逐级晋升;破格提拔的,按干部管理权限报批。没有相应行政级别聘任到相当于处级岗位的人员连续满5年后,由开发区择优推荐,市委组织部可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考核,考核优秀的提交市委研究,确定干部身份及行政级别,但不得突破核定的编制数和领导职数。聘任到相当于科级岗位的,可按干部管理权限参照执行。
(十六)加大人才交流力度。加强开发区与县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交流,聘任(用)人员交流时可以比照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进行。
四、改革开发区收入分配制度
(十七)全面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开发区薪酬分配制度,按照有利于促进绩效激励的原则,确定绩效工资标准和分配方式,以岗定薪、岗变薪变。
(十八)岗位绩效工资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开发区岗位绩效工资总额按绩效分配系数计发,绩效分配系数以对开发区的考核结果为依据。开发区领导班子成员的岗位绩效工资由市政府研究确定,中层及以下人员的岗位绩效工资由开发区研究确定。
(十九)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各开发区要细化内部管理和考评奖惩办法,制定岗位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并组织实施。
五、严格开发区的考核奖惩
(二十)科学评价发展业绩。按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开发区发展业绩考评,重点加强对开发区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以及新增纳税贡献企业数、新增成长性企业数、新增强优企业数等指标的考核。每年由市政府对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并与开发区的奖惩相挂钩。(二十一)把发展业绩作为干部管理使用的重要依据。对于开发区发展较快、业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对发展缓慢、业绩较差的,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对连续两年未完成工作任务、考核结果不合格的,按干部管理权限对相关领导干部进行职务调整。
本措施适用市管国家级开发区。县区管开发区(工业园区)也要加强管理,可参照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本措施自颁布之日起实行。
第五篇:理顺开发区体制机制的方案
附件1:
关于进一步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
和运行机制的若干措施
为加快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工业大发展、新突破,全面推进我市产业优化升级,现就进一步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如下措施:
一、深入推进开发区特区式封闭管理
(一)建立健全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开发区特区式封闭管理,通过授权或委托的方式赋予开发区管理机构行使市、县级管理权限,对开发建设管理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开发区管理机构受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直接对市委、市政府负责。
(二)充分授权派出机构行使管理权限。在开发区设立派出机构的市国土资源、规划、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通过职能部门内部权限调整,将市、县级管理权限充分委托派出机构,安排带有编序号的行政审批印章,行使市、县级审批与管理职权,确保审批事项在开发区内办结。对派出机构实行双重管理,主要领导的调整、任免须事先征求开发区的意见,对派出机构的考核要充分尊重开发区意见。
(三)充分委托行使管理权限。开发区开发建设所
涉及的建设、城市管理、房产、财政、安全生产、劳动人事、林业、项目管理、人口计生、农机等方面的相关市、县级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授权或委托开发区管委会,确保审批事项在开发区内办结。确需向上级转报的事项,市、县相关部门务必优先办理。
(四)明确委托行使管理权限的办法。开发区管委会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审批。委托行政机关将编有号码并盖好公章的审批文书交给管委会管理和填发;委托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没有格式化的审批文书,对管委会的审批决定不再进行审查,并且在收到管委会审批文书即日加盖公章并办结。行政审批专用章和审批文书的具体管理使用办法,由委托行政机关与管委会共同商定。市相关职能部门要对委托开发区的审批事项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并不定时进行抽检和监督。
(五)开发区要完善内部监管机制,根据授权或委托事项,主动加强与市直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用足用活用好相关政策,依法实施相关行政管理权限,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承担相应责任。
(六)由市政府办公厅协调相关部门,对授权或委托事项进行梳理和明确,并协调相关部门和各开发区签订协议。2013年8月1日授权或委托开发区实施到位。
二、建立开发区灵活的用人机制
(七)赋予机构管理权。开发区在机构编制部门下达的人员编制总额、领导职数和机构限额内,按照科学务实、精简高效的原则,根据工作需要,自主调整设置机构、使用编制,并报市编办备案。
(八)赋予主要领导提名权。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由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或市委、市政府任免。开发区主要领导可在本开发区人员范围内,向市委、市政府推荐提名领导班子成员及其他处级干部,由市委、市政府按干部管理权限任免。
(九)赋予自主招聘权。开发区根据工作需要,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事业单位(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市编办、市人社局等部门对招聘过程进行监督,并对编制使用、招聘条件、录用人员等情况进行核准。
(十)支持开发区自主引进人才。开发区根据工作需要,在符合相关政策和规定的前提下,可自主引进专业人才,不受地域、结构比例限制;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事业编制已满的,报市编办同意,可先进后出,所需编制通过自然减员方式解决。
(十一)建立严格规范的选人用人机制。开发区要按照高标准、重实绩、合程序的要求,建立健全具有开发区特点的选人用人机制。在对开发区领导班子的日常管理和考核中,重点考察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选拔任用等情况。
三、全面推行开发区聘任(用)制
(十二)实行全员聘任(用)制。在开发区管理机构(党工委、管委会机关及其所属事业单位,不含街道、乡镇、学校、卫生院等,下同)中层及以下人员实行全员聘任(用)制,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市人社局等部门组织指导各开发区制定具体的聘任(用)制方案。
(十三)破除身份和级别界限聘任(用)。开发区管理机构中层及以下人员一律实行聘任(用)制,属于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的人员,明确个人身份和级别,存档保留后,不受个人身份、级别限制,参与竞聘。
(十四)加强对聘任(用)岗位的管理。开发区可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自主设置聘任(用)岗位。岗位聘任(用)要充分体现竞争择优的原则,可采取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等方式进行。要加强对聘任(用)人员的日常考核,根据考核情况进行岗位调整,逐步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激励机制。
(十五)畅通人才成长渠道。符合条件的聘任(用)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逐级晋升;破格提拔的,按干部管理权限报批。没有相应行政级别聘任到相当于处级岗位的人员连续满5年后,由开发区择优推荐,市委组织部可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考核,考核优秀的提交市委研究,确定干部身份及行政级别,但不得突破核定的编制数和领导职数。聘任到相当于科级岗位的,可按干部管理权
限参照执行。
(十六)加大人才交流力度。加强开发区与县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交流,聘任(用)人员交流时可以比照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进行。
四、改革开发区收入分配制度
(十七)全面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开发区薪酬分配制度,按照有利于促进绩效激励的原则,确定绩效工资标准和分配方式,以岗定薪、岗变薪变。
(十八)岗位绩效工资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开发区岗位绩效工资总额按绩效分配系数计发,绩效分配系数以对开发区的考核结果为依据。开发区领导班子成员的岗位绩效工资由市政府研究确定,中层及以下人员的岗位绩效工资由开发区研究确定。
(十九)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各开发区要细化内部管理和考评奖惩办法,制定岗位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并组织实施。
五、严格开发区的考核奖惩
(二十)科学评价发展业绩。按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开发区发展业绩考评,重点加强对开发区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以及新增纳税贡献企业数、新增成长性企业数、新增强优企业数等指标的考核。每年由市政府对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并与开发区的奖惩相挂钩。
(二十一)把发展业绩作为干部管理使用的重要依据。对于开发区发展较快、业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对发展缓慢、业绩较差的,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对连续两年未完成工作任务、考核结果不合格的,按干部管理权限对相关领导干部进行职务调整。
本措施适用市管国家级开发区。县区管开发区(工业园区)也要加强管理,可参照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本措施自颁布之日起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