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都社会科学年度论坛——地震文化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综述1
成都社会科学年度论坛(2011)分论坛:
地震文化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成都市发展经济促进会分会场第二次讲座综述
2011年12月9日14:30——17:30,成都市发展经济促进会、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促进会、四川工人日报社等在成都市花牌坊街95号二楼会议室联合举办了“成都社会科学年度论坛分论坛——地震文化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次讲座主讲人是四川省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促进会《重建与发展》杂志主编陈福明。
1. 引言——什么是地震文化
地震文化就是向社会宣传有关地震、防震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人类的防震减灾意识,增强社会的防震减灾能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和地震影响,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所谓中国地震文化,就是我国在系统总结了几十年来防震减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并吸取国外一些成功做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符合我国国情的防震减灾的文化;就是在地震监测预报的基础上加强震灾预防、地震应急、救灾与恢复重建等环节的工作,走综合防御的道路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已确定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综合防御本身意味着防震减灾是一项各级政府的领导下,以法律、法规为保障,以地震科技进步与应用为依托以全民族防震减灾意识的提高和积极正确参与为基础的防震减灾系统工程。中国地震文化就是向社会宣传有关地震、防震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能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和地震影响,形成人与自然和谐,营造一个更加安全、更加美好的21世纪。
我国是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根据上世纪以来有仪器记录资料的统计,我国占全球大陆地震的33%。我国平均每年发生5级以上地震30次,6级以上强震6次,7级以上大震1次。我国不仅地震频次高,而且地震强度极大。根据日本地震学家阿部胜征上世纪末的研
究表明,上世纪全球发生的面波震级大于等于8.5级以上的特别巨大地震一共有3次,即1920年中国宁夏海原8.6级、1950年中国西藏察隅8.6级和1960年智利南方省8.5级地震。可见中国的地震不但在世界上最多,而且最大。另一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建筑物抗震能力低。因此,我国的地震灾害可谓全球之最。上世纪以来,全球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数为110万人,其中我国就占55万人之多,为全球的一半。
正如疾病与生命并存一样,灾难与人类历史并存,永远不可能避免。人类就是在不断应对各种灾难中学会生存,并逐渐变得聪明的。随着人类对自然的了解逐渐加深,很多灾害是可避免的。大禹治水就是顺应自然规律解决水害的经典例证,而新中国农业生产中治理蝗虫灾害的经验也可为证。即使像地震、海啸这样一些目前看来很难预测的灾害,也可通过人类的制度文明规定,避免灾难后因救助不及时、不得力而引发人为的新灾难。因此,人类对灾难的正确态度是:努力把握自然规律,探索抗灾治灾的生态文明,通过预警机制,将伤害尽可能降到最低。
中国地形地貌复杂,是世界地震、地质和灾害天气等自然灾害频发区,从大禹治水、都江堰水利工程,到黄河灾害治理、唐山大地震重建、汶川地震重建等等,五千年中华民族在自然灾害斗争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中国文化。
我国海原大地震在近代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当时的北洋政府中央地质调查所,在震后立即决定建立我国第一个地震台;科学考察
组第一次进行地震现场考察;提交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地震科学考察报告;绘制了我国第一份震区裂度等震线图;在比利时召开的世界万国地质大会上,中国学者第一次站到世界讲台上宣读与海原大地震有关的论文。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是上个世纪人类社会惨重的一场灾难。可英雄的唐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解放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和帮助下,不仅建起了一座新唐山,获得了“联合国人居荣誉奖”。汶川特大地震则集中展示了中国地震文化的无穷力量和灾区人民精神文化重建的宝贵遗产。在大灾面前,中国人的“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是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光辉典范,也是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值得大力继承和弘扬。
2.地震文化和中国地震文化遗产
文化不仅是民族之魂,也是承载民族精神的主要形式。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突然袭来,山崩地裂,数万个家园被夷为平地,灾区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在大灾难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灾区社会井然有序,民众情绪稳定,媒体、社会组织、政府都以最快的速度和非常专业的方式投入救灾,全国人民凝聚力汇成了强大抗震救灾洪流,军人、警察、灾区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冲向灾区,不顾个人安全,抢救生命,有的人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无数的抗震救灾英雄和事迹谱写出一首中国地震文化壮丽诗篇;在灾区恢复重建过程中,灾区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重建家园;各省人民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各界和海外同胞无偿援助参与灾后重建,三年时间二年完
成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一曲曲可歌可泣英雄事迹,展示中华民族与自然灾害斗争的中国文化精神。在对抗地震等严酷的自然灾害的过程中,中国人创造了坚韧、刚健、优雅的“地震文化”,灾民在大灾大难面前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文化精神,绽放出耀眼的人性光芒汇成了新时代的无疆大爱,成为我们宝贵的中国地震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永远宣传、学习和发扬。
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展示了中国地震文化无穷力量,和灾区人民精神文化重建的宝贵遗产。为推动中国文化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建立相互关怀、友爱、理解、宽容与帮助的社会人文环境和信任机制,重建整个社会的人与人之间信任纽带和人与自然和谐社会,推动我国“五个一”文化工程,有效防范由自然灾害引发的各种公共危机。3.中国地震文化的特征
汶川地震发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难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思想财富。三年来,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创造了人类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伟大奇迹,积累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从顶层看,不论是从科学救灾到科学重建,还是从物质重建到精神重建,灾后建设的过程就是文化积累的过程,由此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地震文化”。深度挖掘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中的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对充实和丰富人类精神遗产具有深远意义。
3.1 抗震救灾的文化精神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川大地震发生。“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大地震发生伊始,全国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就得到了最高指示。向汶川进发!挺进、全速挺进!救援、紧急救援!胡锦涛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的指示;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救灾;北川师生共铸爱的丰碑;武警官兵生死挺进汶川;陆航团战士用生命飞翔;新闻战士向世界报告;消防战士不放弃每一个废墟底下的生命;白衣战士舍生忘死救治伤员„„。数日之间,13万官兵云集灾区。一支支救援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来。
谭千秋、向倩、张亚米等教师张开身躯保护学生,牺牲自己;王洪发、曹代成等公务员埋藏自己失去亲人的悲伤,尽力安置受灾居民;三岁的小郎真被救出后用左手向救助他的武警叔叔敬礼致谢;马健同学为了“我一定要救你出来”的承诺,冒着生命危险徒手掏了4个多小时,终于从死亡线上救出了同学向孝廉;年仅9岁身材矮小的小林浩不顾自己负伤从废墟中救出了2名同学;陈光标听到汶川大地震消息的第一时间,命令公司的60辆工程车辆直接掉头开赴灾区展开救灾;张祥青一次又一次追加捐款,他为灾区捐助善款超过亿元;许多城市血库的献血预约和收养孤儿的热线被打爆;一些以乞丐为生的乞丐慷慨解囊,将一张张零钱塞进捐款箱;十万民众在天安门广场喊出的“中国万岁!”、“四川加油!”“汶川雄起!”的声浪经久不息,传遍全球。
感人的故事不胜枚举,太多太多„„。
一个个动人的场景,一幅幅难忘的画面,一句句震撼人心的声音,使我们看到,汶川大地震震荡了中华民族心灵的尘埃,光大了中国优秀的文化,再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
灾难终将过去,伤口将会愈合,生活将会平静,悲痛之后需要自强,感动之后需要沉思。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文化之根,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以西方流行的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理论无法求解。灾难将中国文化再一次激活,因为,中国文化早已融入到中国人的血液里,渗透到中国人的基因中,在大灾面前,得到了彰显。
我国政府对汶川大地震的救灾工作不仅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好评,而且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扬。值得我们认真总结。我认为,地震文化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其中仁爱文化、礼仪文化、诚信文化、感恩文化、人本文化、慈善文化、互助文化、自信文化、责任文化、大局文化、奉献文化、爱国文化在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弘扬和彰显。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再大的灾难,也未曾征服过中华民族。之所以多难兴邦,天佑中华,是因为中华民族有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的优秀文化。要把这次抗震救灾中所爆发出来的至善、大爱精神加固、扩充、延伸,使它成为当代中国的文化精神,一直活在广大民众的心间。要让一个偶发性事件中的精神爆发,变成中华文化的真正灵魂,广泛渗透,成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主轴和价值坐标。追踪“岁月沧桑”、闪烁“汶川光芒”、期望“源远流长”,以大时空、大尺度通俗解读汶川大地震如何激活仁爱、礼仪、诚信、感
恩、人本、慈善、互助、自信、责任、大局、奉献、爱国等地震文化,希冀汶川地震文化彰显的中国文化,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弘扬光大。建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国文化,是对汶川大地震最好的纪念。
3.2 灾后重建的地震文化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的恢复重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在四川全省人民特别是灾区人民的顽强拼搏下,有序开展、顺利推进,仅用两年多时间就基本实现了中央提出的目标任务。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取得的重大胜利和辉煌成就及其蕴含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1)创造灾后恢复重建历史奇迹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启示 灾后恢复重建的历史奇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本。两年的恢复重建使灾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在中国抗震救灾史上前所未有,在世界抗震救灾史上也堪称奇迹。这个奇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在创造奇迹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卓越领导能力得到充分彰显。
灾后恢复重建的历史奇迹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祖国大家庭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抗击自然灾害最深厚、最强大的力量。在灾后恢复重建中,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团结奋斗,全国人民携手并肩、万众一心,前方后方步调一致、同心协力,全力支援灾区恢复重建。对口支援省市派出超过10万人的援建大军奋战在恢复重建最前线,大量企业和民间组织以多种方式参与恢复重建,广大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慷慨解囊。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地华侨华人的大力支援,极大地激发了灾区人民自立自强的决心信心,极大地激发了灾区人民攻坚克难的智慧和力量。灾后恢复重建的历史奇迹是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生动而有力的诠释。它再次昭示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而不断的重要原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2)灾后恢复重建的历史奇迹展现了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新内涵和中国地震文化特征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范畴,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为爱国主义注入新的内容。灾后恢复重建的历史奇迹为爱国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生动鲜活的素材,并展现了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征。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核心是热爱中国共产党、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般而言,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但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内容。在当代中国,坚持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就不可能创造汶川震后恢复重建这一世界灾后重建史上的奇迹。事实再次证明了一条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因此,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不仅表现为热爱祖国的锦绣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而且表现为拥护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要义是国以民为本、民以国为家。传统的爱国主义通常表现为对民族独立的维护,对国家富强的追求,对祖国人文地理的珍爱。在封建专制王朝中,统治者漠视甚至压迫剥削人民群众,历史上儒家所倡导的“民为邦本”也仅仅流于学理,统治者充其量是做做表面文章。而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爱国主义的两个基本要素——国与民的关系上,“国以民为本”和“民以国为家”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相辅相成。这种爱国主义对传统爱国主义既是继承,更是创新。灾后恢复重建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将“国以民为本”和“民以国为家”有机统一的过程。党和政府以民生为先,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灾后恢复重建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灾后恢复重建中,民生问题最受关注,民生建设投入最多,民生项目进展最快。人民群众从灾后恢复重建中得到了巨大实惠,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增强了对伟大祖国的信任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显著特征是维护民族团结、促进世界和谐。爱国主义在历史上往往与民族主义联系在一起。与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不同,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对内强调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对外倡导国际合作和世界和谐。在民族关系上,我们党一贯强调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团结进步。在国际关系上,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
发展道路,主张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民族团结的政策与和谐世界的构想,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再次被实践和印证。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全国人民心系灾区,危难之际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充分展现了我国各民族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爱国主义精神,谱写了民族团结的新篇章。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以开放透明、交流合作的崭新姿态,积极寻求国际救援人员合作和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同样,当其他国家如海地、巴基斯坦等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急需国际援助之际,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第一时间给予巨大支援。这充分表明,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三年中形成的“灾后重建的地震文化”,具有坚韧、刚健、理性、开放、智慧、温情、包容的特点,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能为世界人民抗击特大自然灾害提供启迪、借鉴、武装和支撑的作用。3.3 防震减灾
汶川地震后,北川和银厂沟许多的建筑物至今还掩埋在山的下面,地震中心的映秀镇现在也依然到处可见坍落的“采石场”。而坍落的“采石场”的自然坡度基本上遵循7/11。
此种现象揭示了一个人们值得重视的自然原理,即在地球上存在曲率空间与欧几里得空间转换的自然坍落度问题。实际上人类早在现代文明之前,已经知道了7/11这个被称为神秘的结构比(实质是7/11隐含了圆周率),并记载于中国古代的《河图》和至今还遗存于埃
及、美洲的金字塔等的曲率与直线的转换关系[1],乃至于诸多的曲率与直线的转换关系中。7/11是大自然曲率空间与欧几里得空间转换的结构比,并赋予了人类知识深邃的内涵。地球上的金字塔尽管经受4000余年的地震和风吹雨打,今天依然还屹立于人们的面前。因此,人类建筑物的重建,应尊重曲率空间与欧几里得空间转换的结构比,实现人类自身建筑物真正和谐于自然的环境化。或者说,人们爱护或保护环境的本身,也应当真正懂得自然环境应该和谐和防灾减灾文化的内涵。
人们在治水的历程中,已经历经失败的教训,至今已经初步懂得了“为洪水让路”[3,4]。在地震灾后重建中,城镇和新农村建设选址和建筑结构必须注重搅动能守恒律的曲率空间与欧几里得空间转换的结构比,特别是地震断裂带,要为能量转换留有空间。或在重建中:首先是建筑物重建工程的选择地址,应当注意除了地质条件外,选址的坡度应当小于或等于7/11,即使发生地震,也无山体垮塌之忧。
由于人类的视觉出于进化的正前方性,被“设计”为欧几里得空间,遂有人们总认为“以直为美”。由此,可见人类具有先天的局域性。为此,人们必须以智慧纠正人类自身的局域性错觉,而维护自身的生存。掌握曲率空间与欧氏空间的转换,是人类自身求得生存的需要。“活着真好”,得为真正可以活着而改造人们的人与自然和谐的认识观。
3.4 地震实验基地
严重的地震灾害及其加速发展的震灾形势给社会公众带来了对防
震减灾的强烈社会需求。而通过地震预报和在预报基础上的震灾防御是实现地震减灾的最基本途径。因此,地震预测是人类面临的最古老的问题,也是全球性的科学难题。
从6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一些地震频繁的国家相继开展有计划的地震预报研究,其中美国于1964年组织了一批有声望的地震科学家拟定了地震预报的研究规划,开展了与地震孕育、发生相关的地震活断层调查、地震前兆观测和地震孕育理论等地震预报研究,并于80年代在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名叫帕克菲尔德的地震区建立了地震预报实验场。日本政府从1964年开始推行地震预报研究的第一个5年计划。1994年已进入第7个地震预报5年计划,其重点是地震预报实用化和确定地震预报方法、提高地震预报精度的观测研究,并加强地震预报的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开发。前苏联则从60年代初开始,在中亚远东地区建立一系列地震预报实验场,开展地震预报的现场研究和基础性的实验论研究。
汶川地震是天然的中国地震实验场、研究基地和地震文化传承基地。
4.中国地震文化的承传和发展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不乏地震文化。地震文化,顾名思义是以地震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它以文化为纽带,以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为目的。先进的地震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地震文化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坚持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体现了新时期的价值
取向和精神追求。
确立汶川地震文化的研究组织,使之具有权威性、合法性、惟一性,以便对外交流,开展规范的活动;成立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汶川地震大典》,具体可以分类进行,如人物卷、建筑卷、文学卷等;建设世界地震博物馆,使其具有参观学习、科研交流、展示教育的作用;建一座汶川大地震无名纪念墙,与抗震纪念碑、抗震纪念馆有机地组成抗震纪念群体,形成地震文化区;切实加强地震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地震遗址是汶川大地震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明,也是最具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的遗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这些地震遗址,使其充分发挥教育子孙、警示后人的作用。
4.1 以文艺作品展现汶川抗震救灾和家园重建英雄事迹和地震文化
以文艺作品展现汶川抗震救灾和家园重建英雄事迹和地震文化,开展如下形式宣传地震文化。(1)电影、电视剧(2)话剧、小品(3)诗歌、文学、图书(4)地震文化专网
通过以上形式,宣传大爱文化精神和防灾减灾知识,切实加强自然灾害自我防护和灾害面前抗震救灾精神。4.2 举办中国地震文化国际论坛会
以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地震文化为基础,汇集
世界各国(多发地震国)的抗震救灾经验,研讨抗震救灾与精神重建中人与自然和谐的地震文化。
4.3 地震灾害文化教育基地
建立防震减灾文化教育中心、地震防护演练、地震博物馆体验、地震预测预防实验教育基地。
4.4 地震文化传播
地震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深化与发展,进一步发扬光大。首先就在青年一代中继承与发扬,特别是灾区青年一代重点开展地震文化与精神重建。利用文化艺术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地震文化活动,使用青少年就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中国地震文化,激励有志青年攻克自然灾害预测预防的世界难题。
5.结论——地震文化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地震是威胁人类安全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那些曾发生在居民区,尤其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地震,给人民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使不少人心理上蒙上一层恐惧地震的阴影,甚至谈震色变。也使人们沉思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为人类自己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
人类在灾难中的遭遇以及他们在灾难中所表现出的精神和力量,都值得人们去反思、感悟,并从中吸取教训。地震是可预测预防的,系统总结几十年来防震减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逐渐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防震减灾的基本思路,这就是在地震监测预报的基础上加强震灾预防、地震应急、救灾与恢复重建等环节的工作,走综合防御的
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已确定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人类在掌握和应用防震减灾技术方面,不断取得进步,形成了中国地震文化。这些都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地震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已引起社会大众广泛关注,成为需求的对象。要不断丰富发展地震文化,建设先进的地震文化,更好地把握发展的未来。
与会人员发言
1、唐维春:以民族精神为出发点,认为抗震救灾精神的实质是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中实现新时期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高度统一,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的内在魅力,凸显了民族精神的延伸与升华。抗震救灾精神具有凝聚力、创造力、文化力的时代价值,是应对挑战、迎接考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2、吴光辉:5〃12汶川特大地震已过去三年,在地震灾害过程中展现的中国力量应当大力宣扬。
3、周敏: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国家的隐形战斗力,地震文化体现的是人性的光辉。如火如荼的灾后重建事业将成为灾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4、王睿:讲述在地震发生时到灾区做志愿者的感受,体现了80后在危难时刻的责任感。
5、罗多:作为留学生没能亲身经历5〃12汶川特大地震,但仍心系祖国、感同身受。地震文化是精神的体现,并最终由“人”来表现,研究灾区在灾后本土文化的改变,对“地震文化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一主题有积极价值。
6、唐维春总结:地震文化体现的就是“爱”,大爱无疆。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成都市发展经济促进会
第二篇: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读《小学数学名师名课》有感
李晶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必须先读书,教育者必须持续不断地学习的时刻鞭策。尤其是一名小学教师读书以明智更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阳光雨露。教师就象一棵大树,只有吸收多方面的营养,才能枝繁叶茂,充满绿意,长成参天大树。
今年暑假,我有幸读了《小学数学名师名课—经典篇》一书,给了我心灵上的触动,让我得以在家中领略名师的风采,感受名师们的课堂教学艺术。这本书是由吴正宪、钟建林两位老师主编的。汇集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著名小学数学教育界中青年名师的20节新课程经典课堂实录、执教教师的课例自我解读以及专家解读。通过阅读本书,我为张齐华老师时隔8年再度磨砺同课题的勇气和精神喝彩,为徐斌老师的十年磨一课的积淀、朴实无痕、清新自然的教学风格所感动,为名师们“以学定教”的先进教育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所折服,更为他们自强不息的创新和敬业态度而敬佩。“名声得来无侥幸”这些教师的成名之路使我懂得了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名师,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都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坚持,也只有保持对教育事业的这份热情和执着,做到了这份坚持和追求,在课堂上使学生能够真正的获得发展,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才能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开辟出一些属于自己的天地,从而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17年的教学经历让我也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思考,几次在学年内进行同课异构。我也曾不止一次的想过,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一节课时间,由于不同教师的执教,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及效果却迥然不同呢?可是当我走进名师的经典课堂就深深的被他们课堂教学艺术的魅力所感染,它带给我激动、兴奋和智慧,我似乎听到孩子成长时“拔节”的声音,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学的积极、学的主动,它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关注智慧的启迪与人格的完善。
在名师的经典课例中,我懂得,作为优秀教师要具有儿童数学教育价值观和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好课不是靠说出来的,不是靠模仿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爬滚打历练出来的,我们要在这一招一式的背后去拨动深刻的道理,自觉完成从“学”术到“悟”道的蜕变,真正提高执教能力。
在名师的经典课例中,我知道了真实的课堂应摈弃演练和作假。应该面对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真实的课堂不能无视学生的学习基础,把学生当作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真实的课堂不能死抱着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敢越雷池半步;真实的课堂更不能课前操练,课中表演,少数参与,多数旁观。
在名师的经典课例中,我还逐渐明白,理想的课堂是在价值引导下自主构建的过程,是真实有效的师生互动过程,是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理想的教育也是一种无痕的教育。数学无痕教育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学习,在不露痕迹中理解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技能,在春风化雨中提升思想。
在这20节经典课中,展示给我的不仅仅是他们的精湛的教学能力和令人叹服的教学智慧,给我留下更深印象的是名师们的教学魅力和人格的魅力。文章有魅力,别人就愿意多读,人有魅力,别人就愿意与之交往。教师的魅力就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能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一个教师若有魅力,学生就喜欢多亲近,聆听其教诲,所谓 “ 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教师只有不断增加教学魅力,才能激发学生去赞叹、仰慕、效仿、而且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魅力指数越大,影响也越大。那么作为教师,特别是缺乏足够教学智慧的我应该在今后的工作和教学中如何增加个人的魅力,让学生喜欢我的课,喜欢我这个人呢?
一、捕捉细节
细节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和发展着,有的来自学生本身,有的来自教学的过程。在这些细节发生的瞬间,名师总能用一双聪颖的眼睛,一对敏锐的耳朵,和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力去发现、去捕捉,不让它们从眼皮底下溜走。本书里的每一个经典案例,无不反映出他们高超的捕捉细节的能力。
例如:张齐华老师在《平均数》一课中,非常注意学生的问题意识,善于抓住课堂的每一个细节,对学生中不断生成的新问题,一个紧抓一个。“好,尊重你们的意见,再研究一个问题。”“小明身高135厘米,小河的平均水深为110厘米,他在河里嘻水会不会有危险?”等等,针对课堂上出现的变化,抓住细节,完成对生活情境的辨析。正是这种善于捕捉细节的能力,才使得课堂更为精彩。所以,我们必须在平时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
二、分析细节
名师对于捕捉到的细节,能及时加以有效的分析、梳理和归纳,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细节,在什么条件下会出现这样的细节,细节该向什么方向发展,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什么影响,从而更好地调整自我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因此,在本书中,各位名师都表现出了高超的分析细节能力,善于品味细节、分析细节,能从一些细小的动作,一闪而过的表情,或是一句简单的话语中,体会学生内心变化,感悟学生兴趣点,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育教学更完美。
如:特级教师徐斌在《一位数乘两位数》课堂中,充分注意教学细节,分析细节产生的源头,灵活应变,较好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在学生出现算理困惑的时候,徐老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这节
课所获得的知识来探索方法,一改原来预设的套题型、反复训练的模式。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三、处理细节
我们每节课都在处理细节中完成。但是,怎样处理好细节呢?什么时候要用什么办法处理?及时处理,还是延时处理?是当场处理还是异地处理?看了此书后,我对于上述问题,都有了更多的启发。特级教师卫建玫在《长方体的认识》课堂教学导入中,“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魔袋,里面有很多的物体”刚组织教学,就进入了一个相对混乱的状态。但是卫老师不慌不忙,用“不错,摸得还真快,感觉还真灵”,“你能不能把你的感觉或是成功的经验,与大家交流一下吗?”等各种语言进行处理,基本上解决了课前预料之外的情况。处理好了活动与快乐、活动与观察、活动与思维、活动与评价等各种关系,将这个细节处理得比较完善。
正是名师从孩子的发展出发,从教育的有效性入手,巧妙地引导孩子更好地学习,让课堂有了更加精彩。
四、应变细节
名师的最高境界,就是应变能力。面对千千万万瞬间而逝的细节变化,教师随之变化,以最好的策略,最妙的结果,处理细节问题,使细节更加完美,使课堂更加完美。
特级教师徐斌的《万以内数的读法》,可谓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大气洒脱,有招无痕。”本课中,预设是“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最难读”,而课堂上学生却出现了“数字中没有0的最难读”,“因为要读好长时间”。徐老师遇到这个细节,没有把预设的思路强加给学生,而是肯定了学生的读数体验。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仔细体验各种数的读法。正是这种耐心和智慧,才使得这个细节处理得有理,有趣,有效。对课堂发生的情况做出正确地判断,及时调整,就能使课堂更加精彩。正是名师们的超群的应变能力,对文本进行了有效地、适度地扩展,增加了课堂的优美旋律,学生在课堂中碰撞迸发的智慧就由课堂出发,精彩不断呈现。
于永正老师曾说过“不看别人的课,就上不好自己的课”,吴正宪老师也说“学习名师的经验,不可生搬硬套,不可踩着前人的脚印,不越雷池一步,误以为这就是对名师的尊崇。其实,这样的思想和态度是学不好的。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别人的方法和经验,有所取舍,有所发挥,有所创新。就像蜜蜂采百花酿蜜一样,要善于汲取百家之所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阅读中我收获很多,作为一个教师究竟能够在教育这条路上走多远,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读书的态度。让我们与书本同行,与书本共舞,舞出一片绚丽多彩的人生吧。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觉得读书成了我们必须的生活,那么我们就如一颗颗晶莹的晨露,生命充满着盎然的绿意。
第三篇: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读书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就注定会与书结下不解之缘。为了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更能符合时代的要求,特制订个人读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读书锻炼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思考能力,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通过阅读经典,丰富人生,让生命在阅读中更加精彩!
二、读书目标:
1、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活动,丰富自身个人文涵养,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2、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使自己业务精良,胜任新课程教学,成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小学教师。
三、读书内容:
1、窦桂梅、钱守旺、李吉林、华应龙、潘晓明、于永正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名师的成长故事和奋斗历程。
2、《新时期师德修养的要求》、《谈教师的师德责任》、《做一个有专业尊严的教师》(窦桂梅著)、《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等书籍。
3、《小学教学》、《班主任之友》、《河北教育》、《江苏教育》《小学语文》、《小学数学教师》等教育教学杂志。
结合自己的学科教学的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室多读书,努力做到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才行,同时记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
四、主要措施:
1、每天确保一小时的读书时间。每周撰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研读一本教育刊物;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名著;每学期撰写一篇有价值的读书心得体会或论文;保证读书的效果,并学以致用。
2、读书活动做到“六个结合”:读书与反思相结合,提倡带着问题读书,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读书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注重实效;个人阅读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广泛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读书与课改相结合,理解新课程,融入新课程,实施新课程;读书与不断解放思想相结合,提高认识,创新工作思路。
五、读书形式:
1、个人自学为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书目,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及时认真地进行教学反思。让读书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需要。
2、坚持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继续教育活动,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提高文化层次,注重在培训中锤炼自己。学习班级管理,课堂教学等先进理念,边学习,边教学,使理论联系实际落到实处。
3、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紧紧围绕学生发展和学生需求这个中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边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边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自我反思。
第四篇: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书籍,品味书香是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可以说,人的一生是伴随着阅读不断丰富的,读书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因此,在百花齐放的班级特色活动中,我选择了用书香浸润孩子的心灵,开展“品味书香”班级特色活动。我们班级提出“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读书口号。
动员学生向班级捐献图书。学生积极响应班级捐书建议,纷纷把自己的藏书捐出来,投放到图书角,很多学生一下子拿来三本、五本,尤其是班上的周家麒同学一次就拿来十本,图书角的书籍一下子“爆满”。由班上的阳柳、邹芊担任图书管理员,加强对书籍的登记、借阅和归还作记录,让图书角的借书有条不紊。图书角的建立,方便了学生课间随时能看到书,使学生读书有很大的选择性,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
给学生推荐最合适阅读的书籍。书香活动首先是要引导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阅读。可学生阅读什么书呢?怎样才能使每个学生读书有效果呢?我想,第一,要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阶段的书;第二,推荐的书是学生本人喜欢看的。于是,我课后找每个学生谈心,同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平时在家里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掌握每个学生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之后,我马上通过互联网等
途径找到各种类型的书,并把它写在班级博客上,推荐给学生们读。
营造“师生同读”的书香氛围。每天早读时,我会用多媒体出示《日有所诵》里的一首诗歌和学生们一起诵读。通过老师带读、个别读、小组读、全班齐读,一首首诗歌在不知不觉中就背下来了。有时上语文课时,为了让孩子们放松一下,我会利用课中的几分钟为他们朗读一篇文章。文章的来源很广泛,有的是我从网上看到的,有的是从报纸上读到的,有的是孩子们自己推荐的,一期下来我总共给孩子们读了近40篇文章,文章里故事和主人公深深的吸引着和影响着孩子们,《和爸爸的一次交谈》《“偷”够了没有》《妈妈》让孩子们懂得了亲情的珍贵和无价,孝顺父母是每个孩子的责任和义务,《爱心树》感动着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对美好的友情充满着期待和向往。《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展示了助人为乐的魅力,一个个故事带给孩子一个个鲜活的人生哲理,给孩子们的心里带来一次重重的撞击,自然而然地使孩子们爱上了阅读。
引导学生认真地写读书笔记。为了让读书活动取得实效,在学期初,我要求学生每天做摘抄式读书笔记,写简短的读书心得,第二天上交。随着读书活动的深入,学生读书习惯逐渐养成,读书笔记也越写越好了。于是我对读书笔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或对书中的人物进行评价。我对一些学生写得好的读书笔记、读后感加以指导后粘贴在班级的书香栏中,这大大地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开展书香班级读书系列活动。为了调动学生最大的读书热情,促使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班级举行了“古诗擂台赛”、“经典美文诵读比赛”、“讲故事比
赛”、“„推荐我喜欢的一本书‟演讲赛”、“读书征文活动”。
“古诗擂台赛” 要求学生活动前积累较多的古诗,包含看图背诗、同名古诗、看题背诗、接龙背诗、看诗歌说作者这五个环节,这一次综合性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增长了诗歌方面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
识。
在“经典美文诵读比赛”中,学生们个个精神饱满,声情并茂,他们以优美的语言为大家诵读了名家们脍炙人口的传世美文,从而培养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尤其是欧淑静同学表演的“荷塘韵色”形式新颖,获得了全班同学的一致肯定。六一前夕她还代表班
级参加了学校的诵读比赛,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讲故事比赛” 此次比赛活动是经过了一个月的积极准备。在家长的教导下和同学们的努力下,各位选手的故事讲得声情并茂、有声有色,赢得同学们阵阵热烈的掌声。突显了“讲故事”的特点,提高了比赛的质量。比赛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全怡丹同学,她讲的故事是选自教材中的《东郭先生和狼》,故事讲得
十分流畅,而且表演得惟妙惟肖,获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和好评。在“推荐我喜欢的一本书”活动中,学生们将自己喜欢读的课外书向全班同学推荐,让全班同学也去欣赏阅读。在所推荐的图书中,有优秀作文、科普读物、童话故事……唐景祥推荐的书目是《少儿百科全书》,他说:“《少儿百科全书》告诉了我们世界的伟大和奥秘,时刻吸引我去思考和探索。”袁媛同学推荐的书目是《安徒生童话》。他说:“让我们热爱书吧!热爱书就是热爱自己。我推荐有趣而让人回味无穷的《安徒生童话》。”张添宝同学喜欢读《心灵的鸡汤》。每个人的心都需要一碗营养的鸡汤来滋补清润,在品尝鸡汤的时候,将更多的知识和人生哲理细细品味。在我看来,《心灵的鸡汤》这本记述着丰富人生哲理的书,将引导我们开启丰富的人生之旅。周家麒同学正在演讲,他推荐的书目是《恐龙之谜》。这本书分了许多章节,包括“恐龙之最”、“扑朔迷离的恐龙灭绝之谜”、“恐龙大家族”、“关于恐龙的奇闻趣谈”等等,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关于恐龙千奇百怪的知识。周雨馨向大家推荐的是《十万个为什么》。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增长学生的知识,同学们的语文能力和文化修养提高了,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再次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在学生家庭中倡导亲子共读。孩子的读书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父母的示范榜样以及书籍在家庭生活中占有的地位。为了取得家长的支持,我利用期中举行的家长会,建议家长在家中“开辟一块地方、腾出一张书桌、整理一些旧书、增添一些新书、张贴一张读书表”,设立“家庭读书角”。让家长们了解到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占据很重要的作用,倡导家长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读书,营造良好的家庭书香气氛。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的阅读、表达等能力,家长纷纷支
持书香活动,给孩子营造温馨和谐的阅读氛围。
通过这次的书香班级活动,学生的读书兴趣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在,一到休息时间,学生能习惯地拿起书津津有味的读下去,还能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手抄报比赛、读书笔记评比、征文评比等活动。“读是写的奠基,写是读的升华”,有了较多的阅读量,有了广阔的知识面,孩子们积累了很多的写作素材,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有十几个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都会引经据典,篇幅基本都在300字以上,每次批改习作时,读到一篇篇佳作,这是我最感到骄傲的地方。我班肖文哲、邹芊、罗紫瑜同学的文章分别在《衡阳晚报》、《衡阳新视报》上发表,还有近20个同学的文章在学校网站发
表。
但由于班级学生大部分来自进城务工家庭,家长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所以学生在家庭阅读氛围方面明显不浓,还有就是在学生的读书的评价方面还做得
不够,许多的活动开展了,却只停留在资料的收集上,没有对学生的读书成果
做一个总结评价,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做得更好更细致。
如今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我将继续带着孩子们继续读着课外书,背诵诗歌,写着读书笔记快快乐乐地度过!我相信我们的路会越走越宽!我相信“品味书香”班级特色活动将会影响着孩子的一生。今后我将继续用自己真诚的爱为学生
撑起一片阅读的蓝天,点亮阅读之灯,我们师生一路同行!
谢谢大家!
我们利用集体的升旗仪式,和同学老师一起交流读书心得共有4次,每一次都很隆重,在集体晨会上,我们将“共创书香校园”的活动作为宣传的重点,我们让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知道我校是一所新教育的实验学校,营造书香校园是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之一,也是我们学校争取有所突破,让实验有所进展的一个特色项目,我们从表扬各个班级的读书活动开始,再让同学登台讲读书后的体会,让他们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引领全校同学热爱读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同学们的抑扬顿挫的演讲中,不仅是学生,我们老师也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在郁静娴同学的“我的图书馆情缘”演讲中,同学们深深感到,书可以令人如此的如痴如醉,难怪她的作文水平这样令人刮目相看。当然,很多同学的肺腑之言给也我们很多震撼:张蕴怡同学说:书真是好东西啊!如果没有书,人生将是黑白的;如果没有书;了解不到生命的价值,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同学们,让我们珍惜现在,加入读书的行列中去吧,保证能享受到无以伦比的快乐!朱子阳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同学们,古今中外,许多人都在书籍的浇灌下,成为驰名中外的人,如高尔基、林肯、居里夫人、詹天佑„„他们在书籍中得到知识,得到快乐。书,可以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它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知识,还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们共同漫游在书的海洋里,享受书的快乐!享受书的乐趣!孙若谦同学说:书籍可以丰富人的知识,培养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技艺,陶冶人的思想,生活中,人永远离不开书籍,你想要的,想知道的,在书上都能找到。当你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政治家等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之后,你的功成名就,一部分就归功于你所阅读的书籍。这时候,你的生命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你对这个社会作出了贡献。书,生命,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只能说——书籍犹如人的生命般宝贵!” 我们的同学在书中享受到读书乐趣的事例还有很多,我不可能一一例举,我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身边的榜样,以后,我们还要多组织这样的演讲,让我校的读书氛围更加浓郁!
4、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精彩纷呈的班级读书活动。
创书香班级是我们各班的目标,我校的每一个班级都在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尝试,如二(1)班的“快乐大阅读行动”,二(6)班制订了详细的读书活动计划,三(4)班每人一本“采蜜集”,规定平均每天看书半小时左右,并将那些生动优美的词句或精彩感人的片段摘抄下来,每星期评比一次,期末评出“采蜜冠军”,还建立班级图书馆,选出图书管理员,做好图书登记和学生借书、还书的记录,并利用十分钟队会等让学生交流看书的体会;五
(1)班的阅读和实践活动相结合,不光在校园内同学开展阅读活动,自己制作了评比书签,比比谁读的书多,激励学生多看好书,还倡导家庭读书活动,一起营造书香家庭。五(5)班每月评读书小标兵,每天学生读书至少半小时。六(6)班每天在早读课前由学生摘录一段优美的文句,挂在黑板正前方,学生天天诵读,无形中扩大了阅读量,开阔了视野。
第五篇: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仁人义士的智慧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则是汲取精华的学习方式,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通道。为了展示我们队成长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建书香校园,和谐校园,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的进程,提高同学们素质修养,增进思想交流。2016.4.7日下午,我校成功举行了四至八年级学生的读书报告会。此次活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活动期间,同学们的发言精彩纷呈,有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如《骆驼祥子》悲剧分析,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等,有就读书对我的帮助及感悟与分享,如《读书带给我的启发》《我和书的故事》《我读书,我快乐》等。此次读书报告会上,我校教师后小康老师,李小娣老师,郎瑞娟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了读书的感悟,把活动推向了高潮。整个活动期间,朗朗的读书声飘荡在整个校园,浓浓的书香传出山谷。活动最后由李世军副校长和杨红伟副书记做了总结讲话,肯定了此次活动的意义,并提出一定的希望。
通过这次报告会,让我们更加懂得读书的意义,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延展书香阅读行动和深度的旅程。读书报告活动虽已结束,但这次活动的开展,必将对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深远的意义。读书学习活动是一项长期、有效、文明、健康的教育工程,需要每位同学继续投入极大地热情。今后,我们要在学校进一步深入开展读书学习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倡导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