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县水稻“三控”技术示范推广总结材料

时间:2019-05-13 03:54: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兴县水稻“三控”技术示范推广总结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兴县水稻“三控”技术示范推广总结材料》。

第一篇:新兴县水稻“三控”技术示范推广总结材料

新兴县水稻“三控”技术示范推广

总结材料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是一项“以控肥、控苗、控病虫”达到高产稳产、节本增效、环境友好、增进稻米安全的新型施肥技术。该技术把我国稻作技术在群体调控方面的优势与国外先进技术在提高氮肥利用率方面的特长结合起来,较好地协调了水稻高产与氮高效利用、水稻高产与减少病虫的关系。其主要技术途径是:通过控制总施氮量和基蘖肥施氮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通过控制基蘖肥施氮量,控制苗峰,提高成穗率和群体质量,实现高产稳产;通过控制苗峰,增加群体通透性,控制病虫害发生和农药用量,提升稻米食用安全性。该技术将测土与测苗相结合,协调了高产与高效、安全、环保的关系,具有三大优势:一是高产稳产,增产增收;二是省肥省药,安全环保;三是简单实用,适用性广。

我县是参与水稻“三控”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最早的县之一,2003年开展引进试验,2004年开展小面积示范推广,200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逐年扩大推广面积,至今累计推广总面积达40万亩次,水稻“三控”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在我县取得较大成功,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一、水稻“三控”技术在我县的示范推广情况

我县从2003年开始引进该项技术试验,当年试验面积300多亩。在该技术试验推广初期,我县在国际水稻研究所、中科院地理所、省农科院水稻所的参与、支持和指导下,开展了大规模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2003-2005年在新城、稔村、太平、集成、船岗等镇数百农户(约450户)开展培训,采用农户参与式培训方法,取得良好效 1 果,95%示范农户获得增产。200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2008年示范推广面积12万亩,2009年示范推广面积15万亩,至今累计推广总面积达40万亩次。

几年来,经过我县农业工作者的通力协作和辛勤工作,水稻“三控”技术示范推广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从增产情况来看。“三控”施肥法稻谷增产幅度0.8-23.0%,平均8.7%。二是从节支情况来看。通过三控施肥法与农民习惯法比较,“三控”施肥法可节省氮肥用量11.0~41.5%,平均20.4%;节约肥料成本13.7~47.1%,平均26.9%;氮肥利用率提高17.9~77.9%,平均提高37.7%。三是从收益情况来看。“三控”施肥法在扣除肥料成本后的收益提高7.1~68.9%,平均18.4%;增收节支61.6~205.5元/亩,平均每亩增收120.6元。

二、主要措施

(一)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大力推进示范推广。充分发挥政府行政部门的主导作用,大力推进水稻“三控”技术示范推广的深入开展。为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成立了县水稻“三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水稻“三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同时成立了县水稻“三控”技术专业技术指导小组,负责试验示范、技术指导、宣传培训和推广应用等工作开展。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为水稻“三控”技术的示范推广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建立上下联动、行政与技术互动的推广体系。我县在水稻“三控”技术示范推广过程中,重点突出了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坚持科研与推广一体化,开展外引内联,在充分利用好县内资源的基础上,扩大对外交流和合作,通过与省农科院水稻所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整合科研和推广部门的技术力量,加快我县水稻“三控”技术示范推广步伐。同时,积极争取县内相关部门、乡镇的支持,确保水稻 “三控”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和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真正落到实处,形成强大的技术合力、为水稻“三控”技术的示范推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3、增加投入,提供有力物质保障。在充分利用示范推广专项经费的基础上,通过整合相关农业项目资源,积极争取县级财政专项经费支持,为示范推广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4、有机整合农科教资源,加强主推合力。我县在水稻“三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中,有机整合了农业科研、教学、推广机构等方面力量,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专家和技术服务队伍,带动人、财、物、技术、信息直接进村入户,实现科技与农民零距离接触,构建起科技人员直接入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快速推广通道,加快了科技向实现生产力转化的进程。

(二)技术措施

1、秧田期(早稻3月、晚稻7月)

(1)选用良种。杂交稻亩用种1~1.25公斤,常规稻亩用种2公斤。

(2)适时播种。早稻2月底~3月初播种,播后盖膜保温。晚稻7月中旬左右播种。播种前晒种2天,清水选种。

(3)稀播匀播。水育秧按秧本田比例1:10备足秧田,抛秧的每亩大田用434孔秧盘45~50个或561孔秧盘35~40个。

(4)水育秧每亩秧田施三元复合肥25公斤作基肥,2叶1心期亩施尿素2~3公斤,氯化钾2~3公斤。移栽前3天亩施尿素5~7.5公斤做送嫁肥。

(5)防治病虫害,移栽前施送嫁药。

2、回青分蘖期(早稻4月、晚稻8月)

(1)适龄移栽:早稻秧龄25~30天,晚稻秧龄15~20天。(2)合理密植:每亩栽插或抛植1.6~2万穴,杂交稻每穴1~2苗,每亩基本苗3万,常规稻每穴3~4苗,每亩基本苗6万。

(3)基肥:亩施碳铵20~25公斤或尿素8~10公斤,过磷酸钙15~25公斤。

(4)分蘖肥:早稻插秧后15~17天,晚稻插秧后12~15天,亩施尿素5~7公斤,氯化钾5~6公斤。

(5)浅水分蘖,回青后施用除草剂,当全田苗数达到目标穗数80%时排水晒田,但不要重晒。

3、拔节长穗期(早稻5月、晚稻9月)

(1)穗肥:穗分化始期(早稻插秧后35天左右,晚稻插秧后30~35天),亩施尿素6~8公斤,氯化钾5~6公斤。(2)孕穗期前7天停止晒田,此后保持水层至抽穗。

(3)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插秧后40~50天重点防治纹枯病一次。

4、灌浆结实期(早稻6~7月、晚稻10~11月)

(1)看苗补施粒肥:破口期,叶色偏淡且天气好,亩施尿素2~3公斤,叶色偏绿或天气不好不施。

(2)病虫防治:破口期喷药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等。后期注意防治稻飞虱。

(3)水分管理:干干湿湿,养根保叶,收割前7天左右断水,不要断水过早。

三、主要做法

(一)加强生产,强化服务

建立健全促进水稻“三控”技术示范推广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服务,明确阶段性工作重点与督导内容,在水稻生产的关键时期和关键时节,及时派出行政干部和技术专家,深入生 产一线,督查指导做好示范推广,开展技术咨询和培训,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充分发挥专家的参谋作用,着力提高示范推广工作水平。

(二)加快推广,快速普及

为使水稻“三控”技术在我县快速推广普及,我中心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一是对农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逐步扩大示范推广范围。二是对示范区的农户开展培训,以农民参与式培训为主要形式,着力提高技术入户率。几年来,共举办技术培训班48期,培训人员2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000多份。在充分利用好县内技术力量的基础上,积极加强对外合作和交流,通过省农科院水稻所的指导,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有机整合农科教资源,加快推进我县水稻“三控”技术推广步伐。同时,积极争取县内相关部门、乡镇的支持,确保水稻“三控”技术示范推广真正落到实处。

(三)加大宣传,扩大影响

县水稻“三控”专业技术指导小组在充分考虑本地实际的基础上,以水稻“三控”技术规程为蓝本,对基层干部、农民开展宣传培训。在水稻成熟期组织县、镇和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观摩。为了更多农民认知、掌握水稻“三控”技术,我们还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有关新闻媒体,加大对水稻“三控”技术的宣传力度,努力扩大水稻“三控”技术示范的影响,为水稻“三控”技术的示范推广营造良好的氛围,取得明显成效。

(四)充分利用相关项目资源,建立推广应用有效载体近几年,我县先后实施了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优质稻产业工程建设、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等项目,我们充分利用开展相关项目这一有效载体,把水稻“三控”技术列为主推技术,大力开展示范推广,推动提高推广覆盖面和技术水平,取得明显成效。

四、主要成效

(一)示范推广户普通增产增效,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据不完全统计,我县水稻“三控”技术示范推广户平均亩增产8%以上,平均亩增收100元以上,辐射带动户平均亩增产3%以上,平均亩增收30元以上。示范推广户已成为农民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成为农业科技进步的能手典范。

(二)为促进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实践证明,水稻“三控”技术的节支增效效果显著,据我县近几年示范推广实践经验,平均亩增收100元以上,累计推广面积40万亩,增收达4000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此外,还有力促进了粮食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产生的社会、生态效益也十分显著。

(三)探索构建了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快捷通道,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技术入户率显著提高。在水稻“三控”技术示范推广中,我县不断探索创新推广模式,构建完善“专业技术指导组—技术指导员—示范推广户—辐射带动户”的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快捷通道,初步形成了适应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技推广网络,有效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的速度有较大提高,技术入户率有明显提高,推广模式创出亮点、创出成效。

(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有效激活了基础农技推广体系。通过水稻“三控”技术近几年在我县示范推广的有益探索,广大科研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生产,了解农民需求,找到了科技创新的方向,通过专家带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员帮农户的农技推广模式,推广人员找到了“表现舞台”,有效激活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起到了“接线、补网、聚能人”的作用。

五、存在问题

(一)该技术规程相对较复杂,技术要点较多,与传统技术区别较 大,农民接受与掌握还需时日,该技术施肥、施药次数均比传统技术减少,农民的传统意识短时难以扭转。

(二)该技术推广普及还有待进一步大力实施示范带动,推广应用过的农户普遍接受采用该技术,但缺乏有效的宣传,辐射带动效应还需继续强化。

六、今后设想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知度。水稻“三控”技术对于广大农民来说还是一项新技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是今后推广工作的重点。充分利用技术培训、现场会、技术交流会等有效平台,使更多农民充分认识到该技术的先进性、增效性和安全性。

(二)继续抓好示范推广。继续抓好水稻“三控”技示范户的培育和扶持工作,努力形成以户带户,以户促村,层层推进的推广局面,逐步扩大水稻“三控”技术的示范推广规模。

(三)加强技术培训,强化生产指导。在整合好该技术相关配套技术的基础上,加大对镇、村级农技人员和农民的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我县农技人员和农户对水稻“三控”技术的应用意识和技术水平。

(四)整合资源,重点主推,实现主导。充分利用我县被列入广东省40个产粮大县之

一、被国家农业部列入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和被列入广东省科技示范县的有利时机,整合相关项目资源,突出重点主推水稻“三控”技术,逐步推广普及,实现成为主导技术的目标。

水稻“三控”技术是一项高产稳产、节本增效、环境友好、增进稻米安全的新型施肥技术,实践证明效果显著。面临粮食安全日益严峻的形势,迫切需要大力实施良种良法推广应用,为促进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二篇: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水稻稻飞虱“适时—到位”防控

技术

技术概述:稻飞虱(包括褐稻虱、白背飞虱、灰飞虱)近年频繁爆发成灾,近年年平均发生面积46091万亩次,如果不防治,将造成年均产量损失1794万吨。尤以2005年、2006年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重。品种(组合)间抗性有较大差异,暴发成灾与气候条件,特别是中、晚稻生长后期(孕穗—黄熟)(炎夏不热、晚秋不凉)有密切关系。

褐飞虱、白背飞虱属迁飞性害虫,需密切注意迁入期和迁入量。白背飞虱和灰飞虱还是传毒媒介害虫,白背飞虱传播南方黑条矮缩病,灰飞虱传播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防控好这两种飞虱对于防控好三种水稻病毒病具有积极意义。

增产增效情况:可减少用药1~2次,用药成本(包括人工费用)降低30%~60%。增产稻谷45~55千克/亩,每亩增收150~200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稻米品质。

技术要点:

(1)选用抗(耐)虫品种(组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与稻鸭共育等生态控制技术结合控制稻飞虱危害。

(2)选好时间:加强田间虫情调查、监测,确定防治对象田及防治适期(低龄若虫高峰期)。适当放宽防治指标,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分蘖至拔节期防治指标800~1000头/百丛,穗期1500~2000头/百丛。

(3)选好药,即选用针对性药剂种类:根据“治前控后”的防治策略,防控主害代的前一代,选用阿克泰、烯啶虫胺、吡蚜酮、25%噻嗪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等持效期长的药剂;防治主害代高龄若虫和成虫时,采用速效性和持效期长的药剂混用或复配的方式,如吡蚜酮或噻嗪酮+异丙威,或仲丁威或毒死蜱等组合。水稻前期病虫害防治中避免使用菊酯类及其他对天敌影响大的农药,保护田间自然天敌。

(4)喷到位是提高防效的关键:在3龄若虫前施药;用足水量,常规粳稻需施药液50~60千克/亩,对于杂交稻、超级杂交稻和籼粳杂交稻等穗期高大、冠层密闭的品种(组合),应加大用水量,并适当增加用药量,每亩施用80~100千克。无水田块可采用敌敌畏拌干细黄土制成毒土撒施,熏蒸作为应急措施。

注意事项:最好用机动喷雾器,一定要用粗雾喷雾于稻株中下部。施药时保持田间浅水层3~5厘米,药后保持3~5天。

第三篇:勃利县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

勃利县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

水稻是勃利县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些年,病虫害的问题严重制约水稻产业的发展。在近几年的水稻病虫害防治中,苗期和中后期水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呈中等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较广,病害略重于常年,虫害轻于常年。其中,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水稻螟虫发生为害严重。为此,提升水稻产量,重视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苗前防治

水稻播种期做好床土的消毒工作,在正式进行播种之前,建议对床土进行消毒工作,一般可以选择敌克松加兑适量的水,对床面进行均匀喷洒,效果理想。防控措施

2.1 农业技术

对二化螟虫源基数进行控制。及时消灭越冬虫源;如果存在被害株,应及时将其拔除,这样一来,能够将害虫量有效减少,同时能够对幼虫转株为害的现象进行预防。对菌核进行及时打捞。插秧以前,需要对菌核进行及时打捞和集中烧毁,通过这一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病害株率。加大水肥管理力度。在对水稻进行种植的过程中,应对氮肥用量进行严格控制,灌溉过程中采用间歇灌溉法,通过“浅-湿-干”的方式为水稻的健康生长创建一个优质的环境,这样一来,水稻自身抵抗纹枯病以及稻瘟病的能力将有所提升。稻田应构建浅水层,确保田间的湿度相对较低。杂草在池埂和水渠当中应被彻底割净,确保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具有良好地透光性和透气性。将患病稻草及时地进行销毁,从而将田间菌源大大减少。在早追肥的过程中,不可以使用过多的氮肥,同时应适当使用钾、磷肥。做好通风炼苗工作,对青枯病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

2.2 物理防控技术

灯光诱杀技术的应用。在对水稻二化螟等害虫进行消除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灯光诱杀的方式,此时可以对频振式杀虫灯进行应用。一盏频振灯可以对3.33hm2稻田中的二化螟等害虫进行有效地诱杀。在开灯诱蛾时,需要在6月底至7月底这段时间内进行,时间通常为每日19:00至次日06:00。通过这一措施,能够给将田间害虫产卵量有效降低。性引诱剂法的应用。在对二化螟雄蛾进行诱杀的过程中,可以对性引诱剂进行应用,这样一来雌蛾就不会正常进行繁殖,从而达到减少下代基数的目的。也可以将诱捕器放在稻田中,主要在二化螟羽化盛期对害虫进行诱捕,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将一个诱芯装设于诱捕器内部,同水稻相比,诱捕器应更高,二者之间应形成30cm的距离。生物技术

稻鸭共栖法。在稻田中养殖鸭子,鸭子以成虫、幼虫和虫卵为食,通过稻鸭共栖法,能够降低二化螟发生的概率,菌核被啄食的过程中,菌丝无法正常生长。同时鸭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还会践踏、啄食杂草及其嫩芽,因此稻鸭共栖法具有一定的除草功能。应用枯草芽孢杆菌有助于预防稻瘟病。在对水稻穗颈瘟病进行预防的过程中,可以对1000亿活芽孢或者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进行应用,稻田中应使用的药剂为10g/667m2。

在预防纹枯病时可以使用井冈霉素。在每667m2稻田中可以使用100ml的10%井冈霉素,应用喷雾的方式对药剂进行??洒能够达到良好的纹枯病预防效果。化学技术

做好田间的调查工作,一定要尽可能在发病的初期进行繁殖。大量的生产实践活动表明,在水稻分蘖盛期到孕穗的初期,发病率可以说在10%~15%,因此一定要及时用药物进行防治。至于具体施药的次数,务必要根据实际的患病情况来决定,如果发病是在孕穗期前的话,那么用药次数一般一次就可以了,如果是在分蘖期快要结束的时候,或者是到了孕穗初期的时候,建议用药分为两次进行,也就是在两个不同的时期各进行一次用药。需要注意的是,用药物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有适量的田水,一般是6~7cm即可,而且水分最好是能够维持四天到五天的时间。喷洒药剂的时候,部位最好是在水稻植株的中下部,而井冈霉素、多菌灵以及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纹枯利乳剂以及粉锈宁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只是要注意控制好浓度和剂量。对于地下害虫的防治,蝼蛄是水稻秧苗期间威胁其健康生长的主要地下害虫,在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应在每667m2稻田中使用100g40%的辛硫磷乳油,将其加工呈毒饵并在膜内使用,也可以将其加工成毒土,在床面上进行均匀播撒。潜叶蝇防治。插秧前1d,应在每100m2的稻田中对6g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或者6g75%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将其同2.25kg的水进行混合,并喷洒于茎叶处,确保秧苗在带药的情况下向本田移栽。

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加大病虫害防控力度,有助于增加农业经济收入。但是一味地使用高毒农药,不仅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威胁,也将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地破坏。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各地区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应综合利用绿色防控技术,才能够在高效进行病虫害防治的基础上,为创造更多的农业经济收入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154600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种子管理处)

第四篇: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要点

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要点

1、苹果主要病虫分段治理技术。按照苹果周年生长发育历期和主要病虫的为害特点,全年防治过程划分为6个关键控制时段,即休眠期、萌芽期、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及果实采摘期。

2、频振式杀虫灯应用技术。项目实施以来,我市共安置杀虫灯3152盏,诱杀害虫主要种类为4目23个科33种,以鳞翅目害虫种类最多,占总诱虫量的70%左右,7月中下旬是诱虫量比较集中的时期。

3、诱虫带应用技术。共推广应用诱虫带136万张。经过对诱虫带诱红蜘蛛的调查,平均有虫带率65%,平均单条诱虫带诱集成螨18.2头,最高达到41头,平均诱集其它害虫茧、卵17粒。未捆绑诱虫带果园虫株率15.7%,翘皮下有成螨4.2头/ cm2,最高翘皮下有成螨10头/ cm2。使用一次,可减少用药2-3次。

4、黄板诱杀应用技术。从5月上旬固定5块黄板诱杀监测,7月底调查结束,平均每天每块黄板诱杀有翅蚜虫58头,同时对金龟甲、大灰蟓甲、金纹细蛾、苹小卷叶蛾等害虫有一定的诱杀作用。大田调查结果:高峰期展示区蚜梢率比对照区降低5.6个百分点,平均百梢蚜量比对照区减少1920头,示范区防效84.7%比对照区防效高出4.4个百分点。

5、生物防控技术。在果园设置性引诱剂诱芯,对诱杀鳞翅目害虫如食心虫、金纹细蛾等成虫,降低幼虫基数均有良好的作用。性诱剂的应用,对害虫的诱杀效果明显。

6、“五病四虫”科学用药技术。该项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各协作单位针对目前果园为害突出的“五病四虫”做了大量的试验示范,共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48个,为无公害苹果生产提供了重要的药剂保障。

第五篇:延寿县有机水稻示范推广项目建议书

延寿县有机水稻种植示范推广项目

1、项目名称:延寿县有机水稻种植示范推广项目

2、项目申报单位:延寿县农业开发办

法人代表:丁会仁

3、项目执行单位: 延寿县农业开发办

法人代表: 丁会仁

4、项目技术依托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

负责人:张广柱

5、项目建设地点及时间:延寿县加信镇太和村

建设时间2010年

6、项目总体目标:

随着人们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发展有机食品水稻是今后种植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本项目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人才技术资源优势,通过加强有机水稻生产基地建设,应用优质高产新品种、覆膜栽培、增施有机肥料,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规模经营,探索新形势下集约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推广示范新品种、新技术,生产有机水稻,实现高产、高效,创造名牌产品,为农村经济健

康发展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7、项目主要技术内容与示范、推广规模

引进优质高产新品种“稻花香”2000公斤,示范推广塑料大棚钵体盘育秧技术,示范推广有机水稻施用有机肥料和整地技术,示范推广机械覆膜栽培灭草技术。示范推广有机水稻节水灌溉田间管理技术。合作社成员16户,种植面积1000亩。

8、项目主要辐射地点

项目建成后主要辐射示范加信镇、中和镇及周边乡镇村屯,带动全县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水稻生产。

9、主要配套工程建设

(1)引进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稻花香”2000公斤,投资8万元。

(2)新建钢骨架塑料大棚20栋,7200平方米,投资20万元。

(3)购置机插钵体盘4万张,投资2万元。

(4)购置水稻秧盘播种机10台套、催芽器10台,投资5万元;购置新基质育苗营养基10吨,投资2万元;插秧覆膜机1台,投资14万元。

(5)购置水稻育苗喷灌设备2台套,投资5万元。

(6)购置生物有机肥50吨,投资8万元。

(7)购置田间诱虫黑光灯50台套,投资2万元。

(8)购置整地机械654型拖拉机1台套、投资8万元。

(9)打机电补水井2眼及配电设备,投资10万元。

(10)购置地膜和纸膜20吨,投资20万元。

(11)科技培训1000人次,投资5万元。

(12)项目管理费3万元。

10、项目的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08万元,其中:中省投资80万元,市配套6万元,自筹资金22万元,11、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实施后生产的有机水稻可以达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定标准,符合有机食品产品质量,亩产优质有机水稻可达500公斤,亩增产5%左右,亩收入可达2000元,亩增收1000元,亩纯收入可达1300元。1000亩有机水稻可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实现纯收入130万元。

1000亩有机水稻生产总成本70万元,利润130万元,利润率120%,内部收益率55%,净现值273万元,投资回收期2.8年。

12、项目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发展有机水稻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然发展趋势。通过科技示范可以辐射带动周边乡镇村屯农户学习推广有机水稻栽培模式,实现规模经

营,集约经营,促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化,有机食品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设施农业的普遍推广,促进优势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生态效益

实施有机水稻高产栽培,控制了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了化肥农药对土壤、灌溉水源及农产品的坏境污染,改善了土壤、灌溉水源和大气的生态环境,保证了有机食品水稻及其粮食产品符合国家有机食品标准,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下载新兴县水稻“三控”技术示范推广总结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兴县水稻“三控”技术示范推广总结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华容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推广方案

    华容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 实施方案 (2012.2.8)为确保我县2012年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省级示范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实施,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推动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

    罗文超: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体会(含5篇)

    罗文超: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体会 水稻是我市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主要粮食作物,目前我市水稻种植靠人工栽插,手段落后,作业艰苦,效率低下,农民群众对水稻生产......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松江区蔬菜技术推广站 一、病虫害发生情况 松江区常年种植蔬菜面积约2万多亩,其中“三农”综合试点区蔬菜种植面积近万亩。发生的病虫害......

    浅谈我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推广

    浅谈我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推广 楚玉兵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湘潭县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粮食主产县,是传统的双季水稻栽培区,粮食生产在全县种植业中居绝对......

    2017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2017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根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2017年我国水稻病虫害将呈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13.9亿亩次,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重发区域广,二化螟集中为害......

    水稻机插秧工作技术总结

    水稻机插秧工作技术总结提纲――农艺技术方面研究 前言 (介绍我市农机化发展情况以及水稻机插秧发展情况) 一、发展机插的意义 二、介绍水稻机插秧试验示范的目的(对机插的产......

    水稻新品种平81示范总结1[精选]

    水稻新品种平81示范总结 1、试验目的 水稻新品种平81由生产科经十七连蒋平处引进种源,经去年在众多品种试验观察试验中:该品种以杆硬、抗倒伏且产量高(814.4公斤)排名第一位,比我......

    铁力市水稻育插秧技术示范项目工作汇报(5篇)

    铁力市水稻育插秧 技术示范项目总结汇报各位领导: 铁力市育插秧示范项目在省农机农机局的正确指导下,在铁力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机械化育插秧示范工作在铁力市较好的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