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罗文超: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体会
罗文超: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体会
水稻是我市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主要粮食作物,目前我市水稻种植靠人工栽插,手段落后,作业艰苦,效率低下,农民群众对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要求日益迫切。
水稻机插秧技术就是与农艺配套,利用插秧机械把水稻秧苗移栽到大田的技术,其核心技术是能满足农艺栽培要求的插秧机,其配套技术是适合插秧机使用的规格化水稻秧苗的培育方法。
为突破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这一难题,在市农机局的指导下,在区农业局的直接领导下2001——2003年间,我们对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进行了引进试验。引进韩国东洋pF455S型手扶式插秧机,并摸索出与插秧机配套的简易田间规格化毯状秧苗培育技术。通过试验,我们认为,pF455S型手扶式插秧机地区适应性好,技术先进,技术性能和作业质量能完全满足我市水稻生产的农艺栽培要求,与之配套的简易田间规格化毯状秧苗的培育技术非常成熟,简单易学,易掌握。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成熟,便于推广
该项技术既适应当前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分散种植需要,也适应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的需要。它的推广应用,可使水稻单产提高10%左右,并可使传统的水稻生产方式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变,将广大稻农从繁重的手插秧劳动中解放出来,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二、pF455S型手扶式插秧机技术先进,技术性能、作业质量完全满足我市水稻生产的农艺要求
(一)株距和取苗量等技术指标可量化调节,能完全满足农艺提出的基本苗栽培要求
基本苗数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插秧苗合理的基本株数。它对单位面积上的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合理基本苗的实现是靠单位面积上所插穴数和每穴所插株数来决定的。不同的水稻品种则有不同的指标。而pF455S手扶式插秧机行距固定不变,株距有3档可调,再加上取苗量可通过纵横送秧调节机构进行30种量化调节,完全能满足不同品种的基本苗要求,因而易使水稻获得稳产,高产。这种机器的量化调节作业是人工手插作业无法相比的。
(二)标准的插秧深度,符合现代水稻浅栽理论
现代水稻栽培提倡浅栽,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低节位分蘖优势而获得高产。浅栽是早发的必要前提条件,浅栽的技术指标是表土以下2~3厘米,并非越浅越好,大于3厘米,小于2厘米,对水稻的高产都是不利的,仅仅1厘米左右的深浅变化,人工插秧不易掌握,而pF445S型手扶式插秧机的标准插秧深度就为2.6厘米左右,就能很好地满足浅栽这个技术要求。同时,该机还设计有液压仿形和插深控制系统,保证总体插秧深度的一致性,这也是人工手插难以办到的事情。
(三)宽行、窄株距栽培规格设计,符合我国水稻栽培最佳配置方式
在基本苗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栽培行、株距的配置方式不同,则水稻产量就有所不同。因为行、株距规格不同,则形成的生态小环境则有所不同,如植株间的光照、通风条件和湿度等。目前,我国移栽稻的行、株距配置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行、株距相等的正方形栽插方式;第二种是行距较宽,株距较窄的长方形栽插方式;第三种是宽窄行相间,株距不变,形成双行并列,也称宽窄行方式。实践证明,第二种即宽行、窄株距栽插方式是最佳的配置方式,它形成的生态小环境最好,最利通风透光,改善光能利用率,调节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有明显的增产效果。pF455S型插秧机正是按照这种栽插方式设计的,符合我国水稻栽插农艺要求。
三、机插秧苗培育技术成熟、简单、易学、易掌握
机插秧苗的培育技术是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技术,与常规育秧相比,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其技术成熟与否是推广机插秧成败的关键。
与pF445S型插秧机配套的育秧技术,是简易田间培育技术。它不用厂房、温棚,不需要设备,而是直接在田间制作苗床、播种、保温、保湿、出苗、绿化并炼苗,与常规育秧相仿,简单、易学、易掌握,技术非常成熟。只要按照育秧规程操作,一般农户均可轻松培育出适合机插要求规格的秧苗来,对培育过抛秧秧苗的农户那更是轻而易举。但需要强调的是:
1、种子必须进行技术处理。因机插秧播种密度大,要求成苗率高,总体素质均衡,所以必须进行精选、消毒、浸种、催芽等技术处理;
2、为减少漏插,播种特别讲求分布均匀,尽量避免稀密不均状况;
3、若是旱育:①为防立枯病,应特别重视苗床、营养土和覆土的消毒处理;②为保顺利出苗和出苗整齐,苗床、营养土水分含量应达80%以上;③为促进盘根,充分发挥旱秧优势,在苗期管理过程中,表土不发白、秧苗不卷叶就不必补水。
4、若是湿润育秧,为防烂根死苗,两叶期前不能建立水层;
5、若机插面积大,应根据插秧机工作效率,机手熟练程度和田块具体情况,作好合理的分期播种工作,免插超龄秧。
我们开展机插秧技术试验工作及摸索的相关技术规范,得到了市局的肯定,并于今年10月在我站举行了全市水稻机插秧技术培训会。总体讲,水稻机插秧技术成熟,效益明显,加快发展势在必行,全国许多省市已走在我们前列。加快推行机插秧技术,对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重庆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相信,只要我们统一认识,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成功。(沙坪坝区陈家桥农机站工程师罗文超)
第二篇:水稻机插秧工作技术总结
水稻机插秧工作技术总结提纲
――农艺技术方面研究
前言
(介绍我市农机化发展情况以及水稻机插秧发展情况)
一、发展机插的意义
二、介绍水稻机插秧试验示范的目的(对机插的产量、成本、效益和有关技术进行试验)
三、试验与调研
(一)不同熟制、不同栽培方式的研究(与当地一种主体技术(如常规手插、直播栽培等)比较增产效果、生态效应、成本效益、操作简易程度等,从而①正确评估机插技术应用价值和适应性;②向生产者直观展示机插技术的优势。研究明确机插水稻生长特点、生理特性,如秧苗素质、分蘖动态、穗粒结构、生育期变化等,从而①说明机插水稻增产或减产的原因;②为制定机插农艺配套措施提供依据。)
1、不同熟制、不同栽培方式的比例分析(从镇为单位试验点和示范点所在的县市进行比较)
2、不同熟制、不同栽培方式的产量对比试验
3、不同熟制、不同栽培方式成本核算
4、不同熟制、不同栽培方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二)不同熟制机插水稻研究(通过对各类技术因素试验结果的分析,明确育秧技术、播栽时期、播种密度、种植规格等技术指标和操作规程。)
1、不同品种机插的比较
2、不同播种时间、密度及移栽时间的比较
3、不同育秧方式的比较
4、不同发展规模的比较
四、结论和措施
第三篇:县2013年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总结
**县2013年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总结
**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在州、县农业局的领导下,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根据德农发[2013]60号文件;德宏州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及精确定量栽培现场会议精神要求;按质按量完成2013年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任务,现将机插秧推广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水稻机插秧推广目标任务工作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根据德宏州农业局下达2013年机插秧推广任务布置,**县完成机插秧推广任务200亩。由于**机插秧起步晚、插秧机少,为确保完成推广任务,县农业局要求农机推广中心克服各种困难,力争2013年全县突破300亩机插秧任务,并拟定完成区域为:章凤镇芒弄村委会150亩,城子镇城子村委会,结合水稻高产创建机插秧精确量栽培50亩,户撒乡项姐村委会100亩。
(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为切实做好2013年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工作,农业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农机股股长**,农机推广中心主任**、副主任**,农技推广中心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机推广中心,主任由丁宏担任。负责组织、实施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明确推广职责,按质按量完成州下达的工作任务。
二、机插秧推广工作措施。
(一)搞好宣传动员,增强农民对水稻机插秧的认识。
水稻机械化插秧对于我县来说,起步晚,发展步伐较慢,经过试验、试点、推广今年是第二年,去年主要是集中试点,因此全面普及推广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做好此项工作,让农民认识是关键。我们通过召开动员会、撰写印发技术资料、现场培训、机具演示等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广泛宣传发动,举办培训班6次,机具演示会4次,培训技术员64人次、农民238人次,发放《**县水稻机插秧育、插技术》等各种技术宣传资料1000余份。推广组深入到村、社及农户,让广大农民群众认识机械插秧,支持机械插秧,为机械插秧示范推广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注重农机农艺结合,完善技术体系。
水稻生产机械化必须与品种、栽培方式、田间管理等密切配合,才能突出其优势。所以必须要农机和农艺有机结合,坚持农机、农技的协调发展,优势技术集成整合。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农机推广中心、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站等部门共同参加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了科学、实用、统一、低成本、可操作性强的技术体系,用以指导和推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推广。进一步提升水稻育插机械化技术应用的质量和效果,促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可持续发展。
(三)不断试验探索机插秧技术规程。
水稻机械化插秧是一项成熟的推广应用技术。但受地势条件、栽培方式、水稻品种、气候环境等因素,对水稻机械化插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去年试验、试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不断改进育秧技术规程,以培育水稻壮秧为目标,在基质土和苗床管理上做了大量的试验,攻克了秧苗生长不齐、不壮等技术难题,为今后机插秧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机插秧推广取得的成效
(一)经农业局的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广泛宣传,严格技术操作规程,克服困难,2013年全县完成水稻机插秧306亩,涉及三个乡镇48户,召开现场演示会2次,带动农户购买插秧机45台,其中步进式插秧机40台,高速乘坐式插秧机5台。
(二)水稻机插秧种植情况;2013年**种植烟后机插秧48户、306亩,其中户撒乡93亩、章凤镇148亩、城子镇65亩;种植杂交稻204亩、常规稻102亩。经农机、农技推广中心组织技员抽样测产:协优413单产642.5kg,内5优39单产636.7kg,天优华占单产502.7kg,鄂粳杂1号单产435.3kg,滇杂46单产516.2kg,滇陇201单产544.4kg。
(三)户撒乡烟后水稻效益分析。2013年户撒乡烟后水稻机插秧种植面积93亩,种植品种2个,鄂粳杂1号40亩,滇杂46品种53亩,是机插秧在户撒推广的第一年。5月25日播种,6月26日机插,秧龄31天,7月1日全部机插结束。经农机、农技推广中心联合测产,平均单产481.4公斤,同比大面积烟后水稻增产180kg/亩,增产率达59.7%,增产突出、效益明显。户撒乡现有水田面积40000亩,由于耕作层浅、泥脚不深,田块面积小,比较适宜步进式插秧机推广,今年农户新购步进式插秧机21台,其中久保田19台、常发2台,按40000亩水田计算,100亩水田需1台插秧机作业,还需购进379台插秧机,户撒一年可增产稻谷7200吨,推广前景十分可观。
四、存在的问题
(一)插秧机价格偏高,而且插秧机整体使用率低,一年累计作业时间不到30天,服务收益不高,机手收入少,不能在短期内收回成本,尽管农民在购置插秧机时已享受了购机补帖,但是一台机械依然要农民拿出一万多元,高速插秧机一台几万元,直接影响着农民的购机积极性。
(二)插秧机少,2012年**申报省补资金12万元,18户农民预报购机,由于省补资金下达时间晚,国补资金已用完,配套不到位,导致**县农户无法享受“双补”购置插秧机具,农户放弃当年购置插秧机具,插秧机数量无法增加。
(三)机插秧育秧规范化程度高、管理精细,大田耕作整地质量高,农民文化、科技意识薄弱,部分区域水利条件设施差,不能保证机插秧供水需求,推广难度大。
四、建议
(一)培植机插秧服务专业经营户,要让业主和农民完全是一种经济关系,通过业主的组织和精心管理,业主获得效益,农民也得到实惠,想买插秧机的农民不断增加,以规模和效率求效益的发展观念在农民中逐渐形成,减少了我们推广部门的工作压力和资金短缺问题。因此,在机插秧的推广上,农户得到实惠,经营者也有效益,推广部门得到了经验,这种共赢的效果给机插秧发展提供了最本质的推动力量。
(二)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变耕作方式,尤其是泥脚深、烂泥田的改造,机耕道的建设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机插秧在我县的适应性和普及率。
(三)坚持不懈发展机插秧,是今后水稻生产的必然趋势。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项新技术,尽管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很多,通过我们一步一步地去做,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想出解决困难的办法,使我们对机插秧的认识更加清晰,信心也更足。
五、下年工作打算
(一)立足当前工作基础,高要求、高起点,探索创新适宜**机插秧推广的新模式。
(二)加大机插秧社会化服务的扶持、投入和技术支持,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创新服务机制,为农户提供全程化、托管式等服务,促进水稻机插秧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三)继续加强农机、农艺各部门合作,充分发挥机插秧技术的能动性,发展壮大推广队伍。
(四)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机插秧育、插技术培训,使机插秧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整村推进,成片发展。
(五)进一步加强机插秧技术体系培训,确保培训质量,提高机手素质。
回顾今年机插秧推广过程,一路艰辛,同时也取得了适宜本县机插秧发展技术第一手资料。我们要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加倍努力,彻底改变广大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历史,为农业丰产,农民增收作出贡献。
**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2013年11月19日
第四篇:裕安区水稻机插秧工作情况汇报
裕安区水稻机插秧工作情况汇报
一、总体概况
水稻机插秧即标准化育秧与机械化插秧有效结合的农业新技术,是水稻种植机械化的一种最优化的形式,我区水稻机插秧从2006年在区内首次试验示范以来,到2010年底已经发展到65台(其中高速乘坐式13台),覆盖全区一半以上的乡镇,2011年,全区新增插秧机21台,总量达到86台,落实机插秧面积2.3万亩。截止目前,举办各类育秧培训班9次,举行机具现场演示会3次,培训农民497人次,培训技术人员83人次,育秧35亩(其中工厂化育秧5.6亩),为我区今年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工作打开了一个良好的局面。
二、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争取多方支持
今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工作,把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作为一项示范工程来抓,成立了领导组和技术专家组。区政府办下发了《裕安区2011年农机化工作实施意见》,把机插秧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细化了机插秧工作任务,出台考评细则,并把机插秧工作纳入各乡镇年终农业考评范围。
2、加大扶持,促进有效开展
区农机局在制定我区购机补贴方案时,留足插秧机购置补贴资金,做到应补尽补,区农委专门切出部分项目资金,在江家店镇张墩村、徐集镇东方红村、新安镇陈集村、青山乡宋岗村建立4个机械化育秧工厂,通过合理引导,促进全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跨越式发展。
3、强化示范,抓好典型推广
首先从培育全区种粮大户、农机化服务组织入手,对流转500亩以上土地的种粮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统一实行机插秧,每个乡镇至少建立1个示范点,制定机插工作计划,确定专人负责,加强技术指导,落实机插面积,做好机具、软硬盘的物资供应,把推广水稻机插各项工作做实做好,充分发挥示范点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4、突出实际,优化技术服务
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以农机(农艺)技术为依托,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签订机插作业合同,明确各自职责,推行有偿性经营服务,利用育秧工厂为周边农户代育代插,实现统一育秧,连片作业,大大提高插秧机的使用效率。区农委、农机局抽调以农技、农机技术人员成立6个机插秧技术指导小组,采取分片包干的方式,从3月份开始,进村入户指导农民做好机插育秧各项工作,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让每个机插农户都能熟练掌握机插育秧技术。
第五篇:2009年镇江市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总结09.6.30
2009年上半年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总结
镇江市农业机械管理局
(2009年6月30日)
根据省局重点推广机插秧技术的要求,结合镇江的实际情况,我市今年确立了“杜绝人工抛撒,控制机械直播,力推机械插秧”的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思路,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狠抓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大对领导的宣传力度,争取领导重视和政策支持。春节前,我局就开始加大对市政府领导请示汇报和与财政局领导沟通的力度,极力宣传水稻机插秧技术的优势和推广工作的困难。经过多次磋商,市长、常务市长、分管市长表示出对农机工作的高度重视,多次视察农机工作,多次召开有关农机工作的座谈会,在市长常务会议上专题研究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及机插秧集成技术等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工作,出台镇政发[2009] 16号文件,单列800万元专项经费进行补贴和奖励,召开全市性大会进行强势推动,要求各辖市区政府给予高度重视,进行配套补贴和奖励。
二、选择重点开展调研,找准机插秧推广工作的切入点 各辖市区农机主管部门,组织人员走访种田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对本辖区范围内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开展调查摸底和思想访谈;市局一把手领导滕玉林局长、分
管领导郭东歌副局长,均亲自带队分赴各辖市区,深入到重点镇、村,开展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调研;及时召开全市会议,要求各地仅仅抓住今年全市上下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的良好时机,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及机插秧集成技术,大力发展水稻插秧机,快速推进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
三、借助政府力量,强化对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考核 我局已连续多年将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列入农机化工作考核目标,但这种考核只是对农机主管部门的考核,缺乏政府部门的行政推动。今年,我们借着市政府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空前重视的良好机遇,大肆宣传秸秆机械化还田及机插秧集成技术的优势,最终得到政府部门领导的认同和支持,将水稻插秧机发展情况列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标。要求丹阳发展插秧机330台,有15个乡镇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大于80%;句容发展插秧机66台,有1个乡镇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大于80%;扬中发展插秧机30台,有4个乡镇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大于80%;丹徒发展插秧机60台,有1个乡镇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大于80%;京口发展插秧机2台,有1个乡镇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大于80%;新区发展插秧机12台,有1个乡镇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大于80%。经过努力,全市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成效显著。以前,我市水稻插秧机难以突破300台大关;今年,冲到了437台,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大于80%的乡镇也达到20个。
四、目前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拟解决方法。
(一)主要问题
1.行政协调不到位
传统的水稻种植农艺流程是人工育秧、拔秧、栽插,技术含量低、方法简单,一家一户独立小面积作业也可以,而机插秧不同于传统的人工种植,它有专门的技术模式,从育秧──整地──插秧──大田前期管理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且适合大面积连片作业。而现在分田到户,一家一户单独自行作业,很难实行统一连片作业与管理,实施机插秧难以落实。因此,没有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很难统一连片作业。
2.机插秧技术宣传、示范不到位
机插秧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育秧、大田整地、插秧、插后大田前期管理与传统的人工插秧完全不一样,要想农民了解并接受该项技术,除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外,还需要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实地进行育秧、整地、插秧、大田管理等方面的试验示范,通过现场表演操作,让农民亲眼目睹机插秧的好处。镇江丹阳市机插秧推广工作成效之所以很大,就是因为此项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他们在农村进行多点试验示范,分片树立典型,建立示范基地,建立集中连片示范方,充分发挥试验示范的辐射带动作用,并且培植专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因此,广大农户从怀疑观望到逐步接受这项新技术,进而推广快速发展,广大农民基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水稻种植模式并逐步采用机插秧。而有的地方这方面做的就不到位,农
民不了解机插秧技术及其重大意义,导致机插秧推广缓慢。
(二)应采取的对策
1.争取政府部门重视机插秧推广工作
各级政府必须真正把机插秧推广工作作为富农增收、实施规模高效的农业重点工程;加大购机补贴力度,对购机户除去省政府给予补贴外,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的财力状况,适当抽出资金用于插秧机购臵补贴,以调动农民的购机积极性;加大对机插秧推广工作的奖励力度,促进良性推广机制的形成;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将机插秧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范围,使乡政府主动想方设法组织发动群众,把农民统一起来,动员群众采用机插秧种植水稻,这样就能保证插秧机连片作业,从而有利于机插秧的顺利推广与实施。
2.加大机插秧宣传力度
从政府农机管理职能部门到相关技术推广部门,应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宣传普及机插秧,让广大农民觉得机插秧不仅能降低劳动强度,增加产量,而且是富民之举,它可以解放生产力,为转移农村劳动力、致富农民提供有力的保障,从而让农民自觉增强机插秧意识。
3.开展机插秧演示观摩推广工作
在县、乡应采用多点示范的模式,让农户亲眼目睹机插秧的全过程,每个工作环节都邀请农民观摩,让他们了解采用机插秧的各种优越性,掌握插秧机的性能、操作使用、维护保养、育秧及病虫害防治等知识与技能,促进农民更新传统的人工插秧观念,接受并采用机插秧。
4.指导农户掌握机插秧技术
机插秧环节多,科技含量较高,因此,要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让农民真正掌握机插秧的全部技术要领,以便机插秧的推广。一是强化技术培训,针对广大农民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的特点,重点抓好插秧机的操作、维护保养及育秧,大田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领的培训;二是强化机插秧全程各环节技术指导,作为县级技术推广部门,应组织技术推广服务人员,自始至终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从浸种育秧、苗情控制,到机插、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环节,应实行全程跟踪指导服务,特别是育秧环节,一定要指导到位,以确保秧苗合格。
二○○九年六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