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退耕还林讲话材料
在迎接国家对退耕还林工程检查动员会上的发言
陈 自 力(2011年3月24日)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2011年到期退耕还林工作作以下发言:
一、退耕还林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全县2002-2006年共实施退耕还林面积87000亩,其中生态林面积77286亩,占88.83﹪,经济林面积9714亩,占11.17﹪,涉及38个乡镇,300个村,农户52668户,人口185022人。截止2010年,累计兑现资金总额达1.5101亿元。2008年已通过国家验收2002和2003年的经济林面积为8800亩,2010年已通过国家验收2002年生态林和2005年的经济林面积为29885亩。
4月份国家检查组一行将对我县2003年生态林和2006年经济林到期的27229亩退耕还林进行阶段性成果验收,共涉及28个乡镇、124个村、518个小班。
(二)检查情况
1、省上复查情况
省上于3月8-16日抽取了我县5个乡镇(生态林抽中翠管会、赛龙镇、兴隆镇、龙孔镇4个乡镇,全查,面积5672.4亩。
经济林抽中酉溪镇,只有1个小班29亩)。经查,认定基本合格。
2、县上全面检查情况
我县以乡(镇)为单位,抽调专业技术人员8人,组成4个验收组,于1月5日-1月25日,历经21天时间,全面完成了阶段验收任务,经查,合格面积22832亩,占83.9%;基本合格面积2560亩,占9.4%;不合格面积1837亩,占6.7%。这组数据为年前数据,过年后,很多乡镇发生过山火,退耕地树木损失很大,因此现在不合格面积远远大于1837亩。
二、退耕还林存在问题
(一)省上复查存在问题
一是个别乡镇成林率低,如兴隆镇16个小班中,成林的只有4个小班,12个小班未成林;二是新造林小班在有的乡镇比例高,如兴隆镇;三是应加强新造林小班的抚育管理,确保国家验收合格,以及退耕还林成果,如兴隆镇;四是个别小班勾绘不够准确,如兴隆镇汉山观村1、2号小班,已经纠正。
(二)县上全面检查存在问题
各乡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主要问题有:
1、面积不足。一是个别小班未按作业设计进行施工导致面积未栽足;二是征占用退耕地导致面积不足,如修铁路、修村
级公路、建通信铁塔、建砖厂、农户建房等征占用退耕地又未异地造林;三是复耕导致面积不足。
2、一些地块苗木保存率不达标。造成的主要原因:一是火灾造成苗木死亡使部分退耕还林地苗木保存率不高;二是管护不力致使部分退耕还林地苗木保存率不高,如抚育不力、人畜破坏、未补植等情况;三是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虽然进行了多次补植,但个别地块苗木成活率不高;四是个别地块立地条件较差,苗木成活率不高;五是因树种变化后补栽过稀不达标,如栽植杨树的小班,杨树死后在杨树窝上栽柏木就不达标,杨树栽植密度为74株∕亩,而柏木栽植密度为167株∕亩。
3、林粮间种问题。少数农户在退耕地内间作小麦、玉米、蔬菜等农作物,特别是高杆农作物对林木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今年国家颁布了新的退耕还林检查验收办法,省厅同时对处理退耕小班林粮间作问题提出了新要求,明确规定凡是在退耕地内间作高杆农作物的,不管林木生长如何,一律视为不合格。
4、经营管理不到位。部分乡镇、村组苗木管护,抚育管理不到位,苗木长势较差,一是个别退耕农户缺乏管理技术,对树木的修枝整形、施肥、林木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技术不到位,导致经济效益低。二是外出打工人员和全家外出户较多,缺乏人员对苗木进行后期管理。从而影响了退耕还林的有效的保存巩固。
5、档案资料不完善。个别乡(镇)政府由于人员变动后没有专人管理退耕还林资料,没有设置退耕还林办公室和档案柜,退耕还林文件资料、合同、卡片、会议记录等不齐全。
6、政策兑现缓慢。个别乡镇2009年度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尚未兑现到户,信用联社的程序较多,影响了退耕农户的积极性。
三、退耕还林整改建议
由于去年广安区国家级抽查出了问题,去年广安区通过了省上复查和国家核查,但国家重点核查抽中了广安区,代表四川省,检查了2个小班,而广安区2个小班均出了问题,问题出在县乡两级不清楚小班内情况,而现地苗木保存率低,导致广安区被全国通报,因此,今年国家和省上检查十分严格,体现在:一是从分组上看,国家和省上此次检查都分成三个组(检查组、督导组、质检组);二是从时间上看,以往省上检查3-4天,这次用了8天;三是从细致程度上看,本次检查要详细得多。
1、补足面积。各乡镇要抢抓今春植树的有利时机,大力补造,一是未按作业设计进行施工导致面积未栽足应按作业设计图指定地块栽植到位,原退耕地要栽完;二是因修建南渝铁路、村级公路和房屋等征占用退耕地导致面积不足应异地造林补足退耕地面积;三是复耕导致面积不足应在原地补苗;四是洪水
冲毁导致面积不足应在原地补苗。
2、抓紧补植。对基本合格、不合格的地块立即进行整地打窝,抓住当前有利季节,高质量完成补植补栽,并加强管护,确保苗木保存率达80%以上,近三年新造林苗木成活率达85%以上,特别是栽植杨树和补为经济林的地块,此次补柏木必须按照2米×2米的株行距进行栽植,补巨桉或其它绿化树种必须按照2米×3米的株行距进行栽植。各乡镇补植苗木的种苗费和栽植费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通知》(川办发〔2007〕45号)规定执行。
3.杜绝复耕。严禁在退耕地内间种高杆作物如油菜、玉米,已种的油菜待油菜收割后不能再种玉米,清场不留痕迹,间种矮杆豆科作物要留足树盘1米。
4、健全管理机制。实行以村或组为单位进行统一管护,落实管护经费,确保管护不留死角,一是强化抚育,对新植苗木和1.5米以下的苗木铲窝盘;二是加强对经济林树木的修枝整形、施肥、林木害虫害防治等管理;三是切实采取封山禁牧措施,加强巡山护林力度,严防森林火灾、严禁乱占林地。
5、完善档案资料。各乡镇要落实专人完善档案资料,保管好档案资料。
6、吃透退耕地情况。各乡镇对火灾和新植幼苗的成活情况要了解清楚,做到心中有数,此次补植后死了的待国家检查前
要再次进行补植。
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工作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2008年度项目涉及东板乡和翠管会,2009年度项目涉及九龙镇、石垭镇和秦溪镇,2010年度涉及白庙镇、同兴镇、赛龙镇和大佛乡。截止目前,2008年度项目实施近尾声,2009年度项目正在实施,2010年度项目调整方案已上报市天退办,待批准后编制实施方案。2008年度项目涉及乡镇尽快实施,做好资料,申请验收; 2009年度项目涉及乡镇抓紧实施,成熟一个验收一个,力争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任务,2010年度项目涉及乡镇做好准备,力争在12月底前全面完成任务。
第二篇:退耕还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认清形势,强化措施,保质保量 完成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
在全县退耕还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3月15日)
同志们:
今天县政府专门召开这次全县退耕还林工作会议,这表明,县政府对退耕还林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福萍同志通报了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林业局对今年全县退耕还林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县政府和各乡镇、有关部门签订了责任书,干城、古丰两乡主要领导作了会议交流发言,我完全同意。各乡镇、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责任书签订的目标任务,扎实有效地做好今年退耕还林工作,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增强退耕还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县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山区的贫困人口又比较集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改善我县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让人走出去,把钱拿回来”促进全县劳务输出、移民搬迁工作的一项战略举措。退耕还林工程在我县实施四年来,国家共安排退耕还林任务18.9万亩,累计投入工程建设资金3564万元,退耕农户累计人均受益997元,工程实施四年来在对退耕户的粮款兑现上基本作到了按时足额发放,至2005年底,己将当年及历年退耕地的粮食补助和现金补助全部下发。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极大的改善了我县县域生态环境,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为县上的移民搬迁、劳务输出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成为广大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一条主要途径,被广大群众誉为德政工程、富民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涌现出了干城、古丰两个退耕还林万亩乡,冰沟墩、干城、十八里堡等8个千亩村,以及许多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退耕还林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一是成活率、保存率普遍较低。四年来,全县共完成退耕地造林5.2万亩,经省、市核查验收,成活(保存)率在85%以上的合格面积2012.5亩,仅占退耕地总面积的4%,84%以下的不合格面积49987.5亩,占退耕地总面积的96%,荒造成活(保存)率均在84%以下,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我县退耕还林工程在全省排名靠后。二是领导责任不落实,补植工作不扎实。尽管县上每年都安排补植补造任务,但没有引起乡镇和有关单位的足够重视,补植补造措施不到位,欠帐大。三是普遍存在重退耕、轻荒造,重造林、轻管护,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上述问题的存在从客观上讲,有天气干旱、立地条件差等原因的影响,但也有各乡镇、单位领导责任心不强,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等主观因素。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全县退耕还林工程的质量,影响到退耕户钱粮补助的按时发放,也影响到今后我县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争取和顺利 实施。因此,扎实做好今年退耕还林的补植补造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为此,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生态立县的战略上来,按照“三个代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退耕还林这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荫及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办好。
二、突出重点,积极创新,努力开创退耕还林工作的新局面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我县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为了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各乡镇、单位要把退耕还林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工作上再求突破,再鼓干劲,克服困难,趁势而上,切实把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凝聚到提升工程建设水平上来。
(一)严查细摸,全力落实补植补造任务。从省、市的核查验收和县上的自查验收来看,我县退耕还林合格率、保存率普遍较低,这些问题的暴露说明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要深刻认识这些问题存在的严重性,认真查找原因,积极组织整改,确保退耕还林“回头看”活动取得成效。按照上级部门提出的“全面检查,查清原因,追究责任,限期整改,通报结果”的要求和原因查不清不放过,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问题得不到整改不放过的意见,对省市核查组提出的问题认真对待,对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及时纠正。有关乡镇政府要履行好退耕还林工程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尽快组织 专门的力量对照国家有关标准,逐块、逐户全面清查历年工程的成活情况和保存情况。凡成活率、保存率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要尽快组织群众补植补栽,成活率、保存率低于40%的地块要彻底返工重造。对树种、地块选择不当,造林难以成活的要积极与林业部门联系,重新设计,并按照有关规定上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审批后完成造林任务。对施工不规范和其它原因造成苗木成活率、保存率低的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栽一棵、活一棵,保存一棵。通过今年的补植补造,务求使退耕还林面积核实率达到100%,合格率、保存率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对工作不扎实,整改无成效的乡镇和单位,在国家、省、市、县检查验收中仍然存在质量问题的要追究领导责任,严肃处理。对补植不合格而不能按时兑现钱粮,对退耕农户造成损失的,要追究乡镇、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
(二)严格责任,不断提高工程造林质量
各乡镇、单位要把质量管理延伸到规划设计、苗木调运、整地栽植和抚育管护等各个环节,突出重点,周密安排部署,党政“一把手”要高度重视,从整地、苗木调运、栽植、管护都要责任到人,作到保栽保活。林业部门要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规划,搞好技术服务,确保工程质量,要注重提高退耕还林科技含量,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在工程中的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有重点的推广抗旱造林技术,着力调整树种结构,努力做到适地适树,品种优良。
(三)加强管理,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各乡镇、单位要对照国家和省上有关退耕还林工程档案管理的规定,进一步规范管理行为,认真清理档案资料,确保各级各户的退耕还林和粮款兑现情况有案可查;要严格落实管护责任,下大力气把每一片林木的管护责任,落实到责任主体和具体人员的身上;全面落实目标责任制、工程监理制、检查验收责任制和造林责任事故追究制,通过机制创新和健全制度,扎扎实实做好工程质量管理。对工作不力、造成责任事故的,特别是搞虚报浮夸,弄虚作假的,要坚决追究实施单位及责任人的责任,从严处理,决不手软。千方百计做到“慎用钱”,要严格执行工程资金管理办法,保证退耕还林资金封闭运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存折发放,不得以任何方式挤占、截留和挪用工程建设资金。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退耕还林工作取得实效
当前正值春季绿化造林的关健时期,要坚持全县动员,全民动手,精心组织,调动一切社会力量,积极投身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去。一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退耕还林工作既是当前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又是群众广泛参与的一项实践活动,新闻宣传部门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退耕还林政策和有关规定,宣传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和成功经验,对存在的问题也要给予暴光批评,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二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要坚持实行领导干部造林目标责任制,认真落实党政主要领导造林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严格考评验收、兑现奖惩,继续推行县级领导干部办绿化点制度,各级领导要认真负责,率先垂范,深入造林第一线,切实真抓实干,加强检查督促,真正抓出实效,抓出样板,以点带面,推动退耕还林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三要加强配合,搞好协作。各相关部门要在退耕还林领导小组的领导和统筹协调下,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林业局要根据今年退耕还林任务和进度的要求制订安排好造林规划,财政、粮食、金融部门要进一步规范退耕还林资金发放程序,强化资金管理,保证资金及时兑现到位;信访部门要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在搞好退耕还林政策宣传的同时,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及时化解矛盾。其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运作,确保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实施。
同志们,退耕还林工作是一项富县富民的伟大事业,也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社会系统工程,今年的春季退耕还林工作即将拉开序幕,节气摧人、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全县上下要立即行动起来,抓住春季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尽快组织和动员广大干部群众,以高昂的斗志,保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迅速掀起退耕还林建设新高潮,为圆满完成今年的退耕还林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动员大会讲话
同志们:
山区是全市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山区开发与建设工作,把山区生态保护与开发、大力发展山区经济,作为一项事关长远和牵动全局的战略性工程来抓,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山区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山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由于各种因素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邹西相比仍有较
大差距,还需要举全市之力、举全民之智扶持山区发展,形成支持山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动员大会,主要是研究分析山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启动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大力发展山区林业,加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努力实现邹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会上印发了《关于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的意见》、《邹城市“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实施方案》,一会省林业局马局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一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实施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讲三点意见。
一、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的极端重要性
邹城有山有水、山城相连、山水相依,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特别是邹东山区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既是我市涵养生态、构筑绿色生态屏障的宝贵财富,更是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坚实基础。启动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保护好邹东山区青山绿水,促进山区农民增收致富,为邹城大发展大跨越提供良好生态环境,是全市各级义不容辞的责任。广大干部务必统一思想,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的极端重要性。
(一)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是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市山区丘陵总面积179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74%;总人口6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2%;但地方财政收入仅占全市的1.7%。山区面积大、人口多,在经济发展全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说,没有山区经济的同步振兴就没有全市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大跨越,没有山区群众的同步富裕就没有全市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多年来,山区特别是邹东山区为邹城发展提供了生态保障和绿色屏障,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作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实力得到显著提升,具备了大力支持山区发展的必备条件。支持山区发展,最重要的是激活山区潜力,放大山区优势。山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在山,农民增收的希望在林,只有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突出发展特色林业,做大做强林果产业,才能进一步拓宽山区农民增收的空间,才能推动山区经济跨越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发展。
(二)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是加快建设生态靓市的必然要求。山区最大的潜力、最大的优势在生态,山区是事关邹城发展的坚实生态屏障。保护好山区生态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我们跨越发展的基础。一方面,实现邹城的转型发展科学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来支撑。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的生态环境已经变成一个稀缺的资源,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天更蓝、水更绿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失去了良好的生态,就谈不上发展,更谈不上科学发展。邹东山区就是邹城的生态调蓄区、涵养区,是城市之“肺”。大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推进生态涵养区的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保护好这片蓝天净土,要求我们必须下决心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提高林木覆盖率,这是唯一的出路。我们要以对人民、对历史、对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快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不断提高邹城的核心竞争力,为邹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
(三)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是造福山区群众的根本途径。我市山区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这些区域土层瘠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多数只能种植花生、地瓜等传统农作物,受天气、市场等因素制约,产量不稳定,经济效益较差。相比之下,种植经济林经济效益较为突出,1亩经济林的效益往往是普通农作物效益的4—8倍。带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拓宽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渠道,最大的潜力在山,最大的希望在林。只有把山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把林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才能为广大山区群众提供广阔的致富空间,才能全面激发山区群众跨越发展热情。因此,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主动破解山区林业发展难题,对于深化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把“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打造成惠及山区百姓的民心工程
市委、市政府作出实施“退耕还林”生
态富民工程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根本目的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邹东山区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为目标,把生态建设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机结合,逐步建立起促进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各级各部门要围绕这一指导思想,按照“打造精品、典型带动、逐步推开”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把握关键,全力以赴抓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的实施,加快推进山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建设生活富裕、整洁便利、山青水秀、社会和谐的新山区。
(一)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真正把好事办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实施的主体是群众,真正受益的是广大老百姓。在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中,最根本的原则就是“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政府服务、自主管理,政府扶持、风险自担,政府补贴、农民受益”。我们要将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放到工作的首位,坚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切实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把“退耕还林”的优惠政策和林木种植的良好经济效益向广大群众讲清楚、说明白,充分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让更多群众的自觉参与“退耕还林”工程。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工程推进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群众完全自愿、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将“群众愿意不愿意、赞成不赞成”作为唯一标准,坚决不下硬性指标、不纳入考核,坚决不搞强迫命令,坚决不搞一刀切,更不能用行政手段包办代替!群众愿意实施“退耕还林”的,可以“退耕还林”;愿意继续种庄稼的,可以继续种庄稼,一定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决杜绝任何不顾农民意愿、简单粗暴“一刀切”等现象发生。
(二)坚持土地流转先行,实现规模集中连片发展。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没有规模就难以形成集聚优势。土地流转先行,是“退耕还林”实现规模集中连片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我们一定要认真汲取往年经济林发展中每家每户各自为战、分散经营的经验教训,通过联合生产、规模经营,变“各自为战”为“抱团取暖”,从而有效地将分散的资金、劳动力、土地组织起来,让“小农户”变成“大公司”,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切实增强市场竞争力。各山区镇、村庄要结合自身实际,坚持“退耕还林”区域土地流转先行,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退耕还林”集中连片发展,适度推进经济林规模经营,提升林业规模效益。村级组织是土地流转的重要推动力量。一定程度上说,土地流转能否成功,关键在我们的村级班子,在我们的支部书记。具体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按照“集中规模连片、一退一个流域”的原则,准确把握好土地流转的政策界限和相关要求,切实保护好流转当事人权益,确保土地流转工作规范、有序、健康推进。要引入市场机制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把分散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鼓励实行“公司+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或者实行大户承包经营,确保土地流转在依法、自愿前提下严格按程序操作。
(三)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真正让群众吃上“定心丸”。经济林种植一次性投入大、生产周期长,一般3年结果,5年才能形成产量,与农民农业生产追求的“效益短平快”相矛盾。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融资难,农民普遍缺乏耐心和坚持,直接导致部分区域“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难见林”。正是基于这一实际,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在财力安排上优先考虑、重点支持,市财政每年列出专项资金用于“退耕还林”工程,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从经济林建设当年开始,市财政给予资金补助,连续补助4年。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市财政补助的不是苗木款和管护费,而是补给老百姓的口粮钱、生活费,就是要以财政补助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对此大家一定不要误解。除此之外,市里还以“村级信用联盟”的运作形式,对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公司)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支持,享受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政策,市财政第1年对其贷款全额贴息。对“退耕还林”区域按每500—1000亩公开选聘一名林业技术员,为“退耕还林”农户(公司)搞好品种选择、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服务,加大林农种植、管理技术的培训力度,实现技术服务全覆盖,达到一个流域一名技术员,一户一个明白人。同时,为有效减少重大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鼓励“退耕还林”农户(公司)自愿参加保险,市财政承担保险费用的50%,全力保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四)全力抓好试点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从今年开始,我们将利用5年时间,分流域相对集中实施“退耕还林”不少于5万亩,真正把邹东山区建设成“山上松柏葱郁,山中花果飘香,山下林果环绕,田间地堰青翠,山间道路林荫”的秀美新山区。今年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试点年,各山区镇、相关村要抓住良好的政策机遇,加大力度、强化措施,真正将“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打造成惠及山区百姓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要选择立地条件较好、水利道路等设施相对配套、村级班子较强、群众积极性较高的村庄或流域先行试点,在依法完成土地流转的基础上,“退耕还林”区域必须相对集中连片。要抓好“退耕还林工程”的指导和服务,组织农户严格按照标准实施,特别是整地标准、土壤改良标准、苗木标准、栽植标准等要全部达标,切实保障苗木的成活率和工程质量,确保试点取得成功,为下步全面推广积累宝贵经验。
(五)突出抓好配套建设,保障工程顺利实施。我市“退耕还林”区域大部分为干旱的瘠薄山地,缺乏相应的水利配套措施,还有部分流域缺乏电、路等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成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最大的制约因素。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千方百计抓好配套设施建设,保障工程顺利实施。要整合水利、交通、农业、国土、林业、供电等部门资源,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向“退耕还林”区域配套,加快拦水坝、蓄水池、水窖、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超前解决果树水浇、用电、运输等问题。要抓好种苗基地建设,相关部门要发挥好在良种引进、选育、驯化、示范、推广中的作用,切实保障优质种苗的供给。要将林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加快仓储、保鲜库、运输等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建设,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务求“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取得实效
“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事关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邹城长远发展。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切实把这一项富民工程建设好、巩固好、发展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退耕还林”工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市“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指挥部及办公室要加大检查、督促和指导力度,重点做好工程审批、政策兑现和确权发证等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问题。各有关镇和部门要把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以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加快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开展。林业部门作为“退耕还林”工程的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相关职责和任务,具体靠上指导和服务。有关镇村要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主动做好工程申请、土地流转和组织实施等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快速有序推进。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充分调动老百姓参与“退耕还林”的积极性是工程顺利开展的关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全面、准确、深入地将“退耕还林”工程的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政策内容、配套措施,以及对退耕农户直接补助的期限、方式、标准和退耕农户的责任等,确保宣传到户到人。要总结推广一批林果种植大户的典型经验,采取现身说法、现场参观学习等形式,用身边人、身边事等实实在在案例,教育引导老百姓参与“退耕还林”工程。有关镇村要召开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大会,采取发放明白纸、张贴公开信等方式,让政策和要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严格工作程序、强化责任追究。“退耕还林”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群众参与程度高、操作难度大,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工作程序,严肃工作纪律,确保各项惠民政策兑现到位、落实到位。要严把区域确定、政策兑现、检查验收等重要环节,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政策兑现的公平、公正。要坚持公开透明的工作原则,具体工作过程中,该集体讨论的一定要集体讨论,该征求意见的一定要征求意见,该张榜公示的一定要张榜公示,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好评。监察、审计部门要主动介入、全程参与,加强监督检查,对不负责任、弄虚作假、截留套取财政补助资金等行为,发现一起严查一起,以铁的纪律确保“退耕还林”工程顺利推进。
(四)坚持稳步推进、建立长效机制。“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要充分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邹城实际,扎实稳步推进,切忌急功近利。要拓宽林业融资方式,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多元化林业投融资机制。要坚持走改革创新路子,加快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落实管护责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重建轻管”的问题。同时,要大力扶植培育果品冷藏、深加工龙头企业和销售市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力发展专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林果协会等,在国内大中城市建立连锁超市,确保农产品“产得出、叫得响、销得旺”。
同志们,“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坚决打赢“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这场硬仗,为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李克强同志关于退耕还林工作的讲话
李克强同志关于退耕还林工作的讲话
(2002年12月5日)
同志们:
刚才,明义同志对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全省林业建设作了具体部署,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全省退耕还林工作再强调几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退耕还林工作的重大意义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全局的高度,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发展林业是改善生态环境最根本、最持久的措施。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重大任务。
我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庞大的人口基数及持续增长的态势,将使全省长期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和尖锐矛盾。当前,我省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着全省经济和社会 — 1 —的可持续发展。据调查,我省水土流失面积5000多万亩,占全省山区国土面积的44.1%。因此,开展退耕还林、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开展退耕还林,也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由于农村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农民增收趋缓。特别是加入WTO之后,粮食生产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农民增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退耕还林,植树种草,发展林果、林药、林草业,不仅可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还能够促使一大批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走向城镇,转向二、三产业,推动城镇化建设。
开展退耕还林,还能够帮助消化大批粮食。目前,我国粮食充裕,库存压力很大,退耕还林,以粮食换生态,为卖粮难找到了一条好的出路,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正确决策。
开展退耕还林,也为林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国家在财政不很富裕的情况下,每年拿出巨额资金用于植树造林,是历史上所没有过的。黄河流域的退耕地,每造一亩生态林,国家在8年中将补助1330元;每造一亩经济林,国家在5年中将补助850元。长江流域的退耕地,每造一亩生态林,国家在8年中将补助1890元;每造一亩经济林,5年中将补助1200元,而且这些投资直接补助到农民手中,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拉动了内需。因此,开展退耕还林,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退耕还林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机遇,强化措施,努力推动我省退耕还林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二、扎扎实实抓好退耕还林工作
我省退耕还林工作自2000年试点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三年来,全省共完成退耕还林330万亩,总投资6亿多元,营造生态林265万亩,经济林65万亩,可使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1.3%。各地在组织管理、落实政策、建设模式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出现了不少先进典型,总的情况是好的。但是,也要看到,我省退耕还林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地方重点不突出,任务过于分散,形不成规模;生态优先的原则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经济林比例偏大;还有一些地方存在着林粮间作现象,不按国家要求进行;甚至有的地方截留、挪用、滞留工程建设资金,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2003年国家安排我省退耕还林任务380万亩,超过以前我省造林面积的总和。要完成如此繁重的任务,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退耕还林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把退耕还林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要精心组织,及早行动。当前,正是植树造林的关键季节,各地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迅速组织群众开展退耕还林工作。要认真搞好规划设计,及时把退耕还林任务分解落实到基层单位和山头地块;要广泛宣传政策,深入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退耕还林工作的积极性;迅速掀起退耕还林高潮,确保2003年任务今冬明春大头落地。
要保证质量,提高效益。退耕还林要求严,标准高,其根本目标,就是“山要绿、沙要退、天要蓝、水要清、民要富”。要实现这个目标,一定要按照生态优先、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生态林与经济林比例,合理选择造林树种和品种,科学确定栽植模式。要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要求,以小流域为单元,集中连片,规模治理,努力提高退耕还林的规模效益。要把退耕还林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来抓,把改善生态环境与调整农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认真处理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积极引导农民实行林果、林竹、林药、林草套种,立体经营,使农民在退耕还林中切实得到利益。要高度重视发展后续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产品加工业、畜牧业等特色产业,搞好综合开发,切实解决好农民退耕还林后的生活和生产问题。要围绕退耕还林,搞好水利、道路、电力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要通过退耕还林,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使农民生产方式、种植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确保“退得下、还得上、— 4 —
稳得住、不反弹”。
要落实政策,取信于民。农民是退耕还林的主体,用政策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是搞好退耕还林工作的内在动力。国家为搞好退耕还林,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无偿向退耕农户提供粮食、现金和种苗补助费,各地一定要认真地、不折不扣地兑现这些政策,不准截留、挪用,不允许给农户“打白条”。特别是粮食兑现工作,事关退耕群众的生计,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供应粮食,决不许以次充好,把陈化粮、劣质粮、甚至霉变粮兑现给农户。要认真执行国家对退耕还林的财税政策,切实减轻退耕农户的负担。各级林业、监察、财政、计划、粮食等部门要认真做好检查监督工作,发现违纪现象,要从严处理。
要强化管理,巩固成果。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周期长、要求高,必须在强化工程管理上狠下功夫。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检查验收,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必须及时进行补植补造。要建立健全林木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对新造林地要实行封山禁牧。要坚持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创新工程建设和管理机制,按照“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要求,及时落实管理责任制。对荒山造林可采取大户承包或租赁、拍卖等形式,把林权落实到人,及时发放林权证,承包期一定50年不变,允许继承和转让;对退耕地要及时变更土地承包手续,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三、切实加强对退耕还林工作的领导
退耕还林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各级政府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把退耕还林工作摆上重要位臵,切实加强领导。国家规定:退耕还林实行目标、任务、资金、粮食、责任五到省,实行省级政府负总责和市县政府目标责任制。各级政府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建立健全退耕还林工程责任档案和奖惩机制,真正把退耕还林责任落实到各级政府主要领导的肩上。要认真检查验收,严格兑现奖惩,对因工作失误导致工程建设出现重大问题的,要追究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要及时协调解决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具体负责退耕还林工作,解决必须的工作经费,加大对退耕还林工作的扶持力度。计划、财政、林业、农业、粮食、水利、电力、交通、牧畜、金融、宣传等部门要按照分工,认真履行职责,为退耕还林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同志们,搞好退耕还林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让我们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圆满完成我省退耕还林任务。
谢谢大家!
第五篇:在全县退耕还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退耕还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退耕还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退耕还林工作会议,目的是分析退耕还林形势,找准问题,研究措施,补缺补差,切实巩固全县退耕还林成果。这是我县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关键时期、遇到困难较多、矛盾较为集中的时刻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召开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也必将对我县退耕还林产生深远的影响。吴县长、施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分析形势,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退耕还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我县抢抓政策机遇,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3年共落实造林计划7.45万亩。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这项成果的巩固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当前,全县退耕还林工作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客观上,主要是政策调整变化带来的。国家和省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助农政策,减免了农业税,实行粮食保护价收购,实行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同时国家从去年开始对退耕还林进行结构性和布局性调整,减少退耕还林计划,补助原粮改为现金补贴,并直接发放到户等。政策调整变化使种粮的比较效益上升,退耕还林政策优势弱化,退耕户复耕的可能性增加,退耕农户、承包大户、村三者之间利益均衡被打破,出现了利益失衡现象。主观上,人为操作不规范造成的。我县退耕还林工程于2002年开始实施,是在没有经过试点的情况下直接启动的,乡(镇)、村缺乏对政策的了解,不少退耕还林没有按照政策规定操作,在工程实施中出现了土地流转和转让手续不健全,大户承包合同不完善,小班林木损失较大,苗木抚育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在兑现退耕还林钱粮补助时,执行政策的随意性较大,任意克扣退耕户的钱粮补助,甚至发生了严重的违规行为,村干部冒领、截留、挪用钱粮补助款,农户代签代领补助等,严重影响到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县退耕还林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虽然去年全县开展了退耕还林整改工作,但是力度不够,收效不明显,许多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重要的深层次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一些矛盾开始激化,群众来信上访案件有增无减,并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成为影响基层稳定的热点问题。
事实上,省政府十分重视全省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始采取措施着手解决。省里今年初下发了《关于全面开展退耕还林“回头看”的通知》,决定从1月至6月,在全省范围开展为期半年的退耕还林“回头看”工作,明确了具体内容和要求,并分准备、自查与整改、检查验收等三个阶段进行。
现在,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处于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着成果巩固的艰巨任务。国家政策调整变化使退耕还林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应对;省市对退耕还林“回头看”工作进行了部署,有了新的要求,需要落实;我县退耕还林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解决。
二、强化举措,突出重点,扎实开展好退耕还林工作
乡镇和县有关部门要抓住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以这次全县开展退耕还林“回头看”工作为契机,采取得力措施,认真整改,务求实效。
(一)把握政策界限,规范操作。针对我县在执行退耕还林政策中出现的问题,要逐一疏理归类,分清情况,区别对待。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在收回农民土地时,没有按照有关规定操作,尤其在手续不完善的情况下,将土地发包给大户或进行集体退耕还林的;二是未经农户同意,直接将其土地纳入规划实施退耕还林的;三是按照我县习惯亩(90、120平方丈/亩)而不是按照政策规定的标准亩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的;四是大户签订承包合同的内容不规范,双方权利义务不明确的。处理这几类问题,要以事实为根据,以相关法律和政策为准绳,认真改正。对未按规定程序收回土地的,要将收回的土地重新交还给农户;对按照习惯亩兑现补助政策的,一律重新核准面积,按照标准亩兑现资金补助;对未明确权利义务的退耕还林承包合同,视其情况,能够协商一致的可重新补充有关条款,对协商不成的,要终止合同,还地给农户;对收回土地未按程序发包的,一律视为无效行为,可还地到户,也可规范程序后重新发包。
(二)严格执行规定,把补助资金发放到位。依据要准确。要按照《含山县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实施细则》明确的兑付前准备工作、资金兑付、资金管理等项规定,做好补助兑付工作。程序要规范。要按照规定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即先检查验收,后完善手续,再兑现补助。县林业局要按照《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办法》的规定,做好退耕还林检查验收工作,制作图表卡等。县财政部门依据林业部门提供的资料发放退耕还林补助资金。乡(镇)、村公示退耕还林资金补助情况,将补助资金发放户数、金额等内容及时在规定地点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并公布举报咨询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