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近百年来甘肃地震情况纪实
近百年来甘肃地震情况纪实
一、总体情况
我省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地震区,是我国地震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省内有天水地震带、民勤地震带、河西走廊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等地震带。其中天水地震带,包括临夏、天水、甘南、武都等地,自1990年之前的约100年间,共记录到破坏性地震30余次,最大震级为7.5级;民勤地震带,东侧为贺兰山,西北侧为巴音乌拉山与雅布赖山,南侧为天景山等,本带强震活动自1952年起才有记载,截止到1990年,共记录到5级以上地震13次,其中最大的一次地震就是震惊世界的1920年海原大地震,震级为8.5级;河西走廊地震带,祁连山地区活动性最强的一条地震带,包括整个河西走廊与祁连山北麓,地震活动强度大,频度高,1927年古浪8级大地震、1932年昌马7.6级大地震和1954年山丹7.25级大地震都属于这一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包括祁连山山脉主体部分,1900年到1990年,共记录到5级以上地震25次,最大震级6.5级。
二、极强破坏性地震1、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在甘肃海原(北纬36.5°东经105.3°)发生了震惊世界的8.5级大地震,震中位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的干盐池附近,破坏最严重地区烈度达12度。此次地震波及13个省区,面积达170万平方公里,甘肃58县都有强烈震动。据档案《甘肃静宁县大地震纪略》:“一九二0年冬十二月十六日,静宁县大地震二十分钟而止,又震动三十一次,山崩川裂,城垣尽圯,城开庐舍,倾塌殆尽”。这次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据当时《陕甘地震记略》报道:“大震后灾区人民无衣、无食、无住。流离惨状,目不忍睹,耳不忍闻。苦人多依火炕取暖,衣被素薄,一日失所,复值严寒大风,忍冻忍饥,瑟瑟露宿,匍匐扶伤,哭声遍野,不待饿殍,亦将僵毙。牲畜死亡散失,狼狗亦群出吃人„„”。加之,当时政府没有及时采取有力救灾措施,致使灾情进一步加重。根据当时各县统计,在这次地震中共死亡23万余人。2、1927年5月23日6时32分,在古浪(北纬37.6°,东经102.8°)发生8级大地震,估计烈度可达十一度。古浪县城城垣房屋,绝大部分已经倒塌,平地裂为深沟,出现一长近60里,深2丈,宽2丈的灰岩裂缝,县城周围50里内变为废墟,群众伤亡3800余人,压死牲畜2.856万头;武威死亡3.54万余人,伤4.3万余人,压死牲畜22万多头,倒塌房屋40万余间,名胜古迹多为毁坏;永昌、山丹、镇番(今民勤)、平番(今永登)、高台、酒泉、金塔、敦煌、兰州、临夏等地均有程度不同的生命财产损失,河西30余万灾民,无衣无食、流离失所。3、1932年12月25日10时04分,昌马(北纬39.7°,东经97.0°)发生7.6级地震。遭受此次地震灾害的有玉门、金塔、酒泉、鼎新、临泽、高台、张掖、敦煌、安西9县及嘉峪关、肃南地区,各县均有房屋倒塌,人畜伤亡,并波及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据1933年5月30日《大公报》载陇西地震视查报告称:“陇西各县,年来屡次发生地震,受害甚巨„„安西除震塌已经不勘之旧房数十间,死牲口约数十外,人民无伤亡。玉门昌马区房屋完全被震倒,人民死四百余名,牲口约在五百以上,其余各县损失甚大„„”
4、1936年2月7日至8月1日,兰州、临洮、临夏、夏河、天水、和政、静宁、定西、平凉、西宁、康乐、礼县、成县等三、四十县连续发生地震,“轻者物摇人惊,民心恐惶,重者城壕、房屋、墙壁等多所倒塌,间有死伤。” 各县县城及乡村房屋多有倒塌,伤亡人畜,受灾严重。据相关各县县志记载:兰州(2月7日)下午3时30分突发生大地震,历时1分多钟,破旧房屋多有倒坍者;康乐地震山崖崩裂,倒瓦、土、草房共1135间,土窑14座,受灾371户,死男女11人,伤35人,牲畜死亡不计其数;和政2月7日地震,全境多数墙倒屋塌,压死人民甚众。仅南乡一小区,殆30人(一说死13人);临洮四乡死人亦多;天水于8月1日下午一时半发生地震,据各区先后将损失情形造册呈报前来,计城乡压毙男女115人,受伤者31人,倒塌房屋4459间,压毙牲畜600有余„„
5、1954年2月11日0时30分,在山丹县(北纬38°51′,东经101°22′)发生7.25级地震,震中烈度十度。此次地震倒塌房屋3804间,窑59孔,损坏房屋3473间,压死47人,伤332人,受灾约1500多户。6、1990年lO月20日16时07分在天祝、景泰、古浪交界地区(北纬37°07′,东经103°37·5′)发生了一次6.2级地震。此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是天祝县松山乡、古浪县新堡乡和景泰县寺滩乡。破坏区域面积为814平方公里,包括景泰、天祝、古浪、永登4个县的7个乡41个村。受灾户数6205户,人口30609人;死亡2人,伤27人;经济损失为10503.3万元。
7、2003年10月25日20时41分,在民乐、山丹间(北纬38.4°,东经101.2°)发生6.1级地震。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肃南县部分民宅和畜禽圈棚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据初步统计(截止至此年11月3日),地震共造成10人死亡,43人受伤;受灾村175个;受灾户46491户;倒塌房屋78700间;受损房屋45950间,还有34幢楼房不同程度受损;倒塌畜棚13289间;损坏桥梁47座;死伤牧畜63400头(只),直接经济损失达到7.3亿元。
三、赈灾措施
(一)民国时期的救灾措施
民国初期,甘肃救灾工作由内务司、政务厅主管。1923年4月,成立甘肃省赈济会,1930年1月,改称甘肃省赈务委员会,由民办官督性质改为官办,兼理甘肃省丰黎社仓。民国期间,甘肃救灾赈济主要有勘报灾歉、蠲免赋税、临灾赈济,丰黎义(社)仓、以工代赈等方面。
1、勘报灾歉
受灾地区由该县(市)赈务会派员履勘,县长亲自弄清灾情后整理上报;省府根据下面报来的灾情大小、危害程度,再派专员、灾区邻县县长协同灾县政府官员,并请民意机关代表、自治人员、地方公正绅士参与,联合实地复勘;于3日内写出灾歉报告,附受灾简图,提出救济措施,准备赈济,借贷粮、款、物数目等,得再次呈报省政府审议,才能放赈。譬如,馆藏甘肃省民政厅档案中,就有数量众多的民国档案,反映了地震发生后各县县长及乡绅呈报发生地震情形和灾民请求赈济的呈文。1932年昌马大地震后,省政府下发训令,“令酒泉、玉门、临泽、金塔、高台、安西、鼎新等县就地赈恤,再由民政厅派员详查救济”(见馆藏档案4-2-92卷)。
2、蠲免赋税
被灾地方经勘报后,按被灾分数应行减免土地赋税。规定:凡被灾七分以上者,全部蠲免;被灾五分以上不足七分者,蠲免十分之五;被灾三分以上未满五分者,不予蠲免。根据档案记载,1927年古浪大地震发生后,甘肃省政府下令“免甘肃通省钱、粮”。
3、临灾赈济
地震等灾情发生后,受灾地方,如有应该先行赈济者,省政府商得中央监放大员同意,按中央救灾规定拟订动用国库救灾款的散、放赈办法,中央未派监放大员者,由负责散、放赈的省赈务会分别造册,分别报告省民政、财政两厅,转呈省府查核同意,再由省府分别上报内政、财政两部及国府赈务会查核。同时,省垣兰州还采取官粮平粜、开办粥厂等赈济办法来救济因地震而聚集的难民、流民。
4、丰黎社仓
1926年,开始设立甘肃省丰黎社仓,制订《甘肃各县社仓章程》9条,规定社仓“专以救荒贷贫为宗旨”,不准借故挪用;仓储地点一般设于县城或主要乡、镇;由社会团体组成董事会自行管理和赈贷。省垣丰黎社仓董事会由水梓、杨思、王恒、裴建准、赵元桢、王遵宪、李龙儒、杨沛霖、邓琮、柯与参、郑元滋、马王介壁等12人组成;下设由王恒、杨沛霖任主管的办公室。丰黎社仓遇有特别灾情,施行无偿赈济。甘肃省历经的1927古浪、1932昌马、1936康乐天水等地大地震,震后受灾灾民都得到社仓不同程度的赈济,以至后来省丰黎社仓、各县丰黎分社仓、各处义仓的仓储粮已“赈贷殆尽,民无力偿还”。
另外,每次地震后,民国政府还采取以工代赈,疏通山塞河道;募捐物款,赶买耕牛,散放籽种;散发“乐天、士治、风瘟”三种药物到乡村实行施救。
(二)建国后党和政府的救灾方针和措施
l、方针
建国后,党和政府的救灾工作方针,随着不同时期社会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完善。
194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陇东革命根据地救灾工作时,曾提出:“节约防灾,生产自救,群众互助,以工代赈”的方针,通过渡荒、以细粮换粗粮、互助救济等方法,度过了灾荒。
1951年,第一次全国民政会议提出“生产自救、节约渡荒、群众互助,并辅之以必要的救济”的救灾方针,甘肃省各级民政部门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和互助互济,提出大灾之后“决不能饿死一个人”、“生产与节约并重”等口号,很快扭转了历史上无法解决的灾荒。
1958年,内务部提出了“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为主,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方针。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国务院派出工作组到甘肃调查人民生活生产情况,并调拨大批救灾款物,积极开展救灾救济工作,及时解决了灾民的生活生产困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救灾方针继续得到贯彻,救灾工作有了新的发展。
1983年,第八次全国民政会议提出“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救灾方针,甘肃各地在贯彻这一方针时,坚持生活救济与生产扶助相结合,在保证灾民生活前提下,把救灾工作重点放在发展生产、解决群众温饱上。
2、措施
(1)党政齐抓。建国以来,各级党政领导始终把救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扭转了以往遇灾无人管,大灾荒饿死人的历史,使灾荒面逐渐减少,灾荒程度逐渐减轻。
(2)生产自救。依靠群众生产自救是党和政府抓生产救灾的首要任务,也是灾民解决生活困难的根本途径。通过自力更生、群众互助、政府帮助,增强了防灾抗灾和生产自救的能力。
(3)国家救济。各级人民政府认真贯彻党在各个时期制定的救灾工作方针、对无自救能力的灾民,给予必要的救济和扶助,解决他们在吃饭、穿衣、住房和治病方面的困难。
(4)募捐援助。各级人民政府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动员社会力量支援灾区人民。
第二篇:甘肃地震捐款倡议书
2013年7月22日上午7时45分,甘肃定西发生地震,震中位于中国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距离岷县17千米,距离漳县47千米,距离兰州190千米。
各位同事:
20XX年XX月XX日,甘肃定西地震震惊全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灾区死亡人数已达XXXX,有XXXX人被埋,直接受灾人数更达XXXX!这场XX级的大地震给我们的同胞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灾害突如其来,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这是中国人民在经历了今年年初冰雪灾害之后,所面临的又一场严峻的考验。
为帮助我们的同胞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科德呼吁全体员工积极关心地震灾情,向灾民伸出热情援手,及时捐赠,帮助灾区人民渡过生活难关。自然灾害虽突如其来,无法阻挡,但社会各界在这次突发的灾害面前所展现出来的强大信心、勇气和团结,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保障。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胞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贡献绵薄之力!
现我们公司已用了独立的名义向灾区捐款,为了方便各位同事进行捐款,今天下午至明天早上10点止,公司将在各办公区设立专人收齐大家的捐款,明天直接汇至中国红十字会或赈灾救助帐户。(为便于保管人核对金额,请大家务必在捐款的同时记录下金额,而是否签名,由各位同事自行决定)。
捐款金额不限,但它包含的却是每一位科德人对灾区同胞们的深切心意!即使是一元,我们也希望“这粒芝麻的芳香能带给灾区人民一缕温馨”!让我们携手同心、众志成城、与灾区的同胞们共渡难关,早日赢得抗震救灾的胜利!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三篇:2013年甘肃定西地震
2013年甘肃定西地震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暑假没有做深刻的实践活动。期待放学,期待回家,可回家没有几天,却发生了让人怎么也没有想到的自然灾害—地震,顿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孩子没有了父母,妻子没有了丈夫,老人失去了儿女,人们处于深深地痛苦之中,看到他们悲伤的表情,不得不感叹我们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看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援,不得不感叹天灾无情,人有情。让我们为那些失去的年轻生命祈祷,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快乐地活下去。下面就介绍一下今年甘肃定西地震的相关信息。
2013年7月22日上午7时45分,甘肃定西发生地震,震中位于中国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距离岷县17千米,距离漳县47千米,距离兰州190千米。
2013年甘肃定西地震成因:与汶川地震有关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专家表示,此次甘肃定西6.6级地震位于南北地震带中的临潭—宕昌断裂带上,属于这条断裂带的正常活动。该断裂带所在的中国南北地震带,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进入活跃期,随后的玉树地震和芦山地震表明其活跃度一直不减,目前仍处于活跃期。2013年甘肃定西地震-地震详情
震级
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为Ms6.6,震源深度20千米。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矩震级
为Mw5.9。根据欧洲与地中海地震中心的数据,此次地震的矩震级为Mw6.0。
余震
截至22日9时40分,共记录到3级以上余震8次,其中,3.0-3.9级地震6次,5.0-5.9级地震2次,即9时12分5.6级 人员伤亡
截至22日20点,已经造成89人死亡,失踪5人,628人受伤。受灾情况
此次地震定西市塔子乡太和村受灾严重,房屋几乎全毁。甘肃消防正在集结,随时准备前往震区救援。震区定西邻市天水市马跑泉大沟发生泥石流,十户房屋被毁,幸好疏散及时无人员伤亡!漳县13个乡镇多数房屋出现裂缝、严重损毁房屋5600户21000间,倒塌380户1203间;岷县中寨至小寨二级光缆中断,固定电话和移动通信信号中断,东山区5个乡镇大面积停电。气象预警
21日,甘肃省陇南、天水、平凉受强降雨袭击,兰州中心气象台于21晚22时10分发布最高级别的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22日,陇南、天水、平凉、庆阳等市仍是中到大雨,局部还有暴雨;定西、甘南、临夏三市州是小到中雨,局部是大雨。大雨对灾后救援工作产生影响,专家提醒,震中为山区,要特别注意地震引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尽量避开陡峭山体。
震后影响
通讯:岷县中寨至小寨二级光缆中断,固定电话和移动通信信号中断。地震造成52个移动通信基站断站,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均出现拥塞。据三大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消息,中国电信骨干网未发生中断,C网3个基站因停电而断站。中国移动15个基站因停电而退服。中国联通34个基站断站,移动核心网暂无影响。
电力:地震造成14066户用户停电。东山区5个乡镇大面积停电。救援
政府:地震发生后,省地震局立即启动了一级地震应急响应,分管局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应急岗位工作人员立即到岗开展工作。地震应急中心启动了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制出震中烈度图和灾害损失预评估图。
军方:兰州军区1000余名官兵从不同方向紧急奔赴灾区。21集团军抽调工兵、防化等专业部队,携带生命探测仪、液压冲击夯等搜救、侦测设备以及大型喷洒车等洗消装备向灾区驰援。兰州军区总医院国家应急救援医疗队第一梯队45人,携带7辆车以及价值100余万元的医疗器械和药品赶赴灾区,医院预留30张床位准备随时接诊后送伤员。
中国大陆:中国红十字会:派出救灾工作组赶赴灾区,并从西安备灾救灾中心紧急调拨救灾帐篷200顶,家庭包1000个,夹克衫2000件等救灾物资,用于支持当地救灾工作。甘肃省红十字会派出的救灾
工作组也已赶赴灾区,灾区红十字会正积极配合政府开展救援救助工作。各个省也积极捐款支援,给地震灾区最大的帮助。
无情的地震吞噬了许多充满活力的年轻生命,让许多人面对妻离子散的痛苦,然而,天灾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方的捐助和慰问让灾区人民感到了无比的欣慰,感到了人间的温暖,让人们更加有信心,有希望,可以坚强地活下去。让我们为已经逝去的人祈祷,愿他们安息,希望活在世间的人尽快从悲伤中走出来,希望他们生活的更好,有更好的明天、更好的未来。
第四篇:近百年来世界八大演说家
近百年来世界八大演说家
赫塞尔(1860--1904),这位犹太奥地利作家,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创始者,面对当时欧洲汹涌澎湃为“反犹太人”浪潮,力争犹太人要建立自己的国家,最终导致以色列在中东建立家园。
苏珊•安东尼(1820--1906)这位美国妇女运动的领袖与组织天才,更是著名的雄辫家,她为美国妇女争得了投票参政权。
弗拉基米尔•列宁(1870--1924),无产阶级革命的领袖,具有惊人的说服力,他号召俄国人民起来革命,推翻沙皇统治,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局势。
阿道夫•希特勒(1889--1945),这个被指为狂人的杀人魔王,是公认为“最具有威力的演说家”,他由默默无闻,到将整个德国驱入疯狂的杀戮战场。
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这位任期长达十二年的美国总统,遭遇美国历史上两件大事一一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和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他都能运用自己的权力和说服力,使美国人民保持充沛的自信,以度过难关。
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国黑人牧师兼民权运动领袖,曾获一九**年诺贝尔
和平奖,他使美国人民相信种族隔离主义是不公平和不道德的。
温斯顿•邱吉尔(1874--1965),这位近代史上的英国政治家,在二次世界大战盟国处于黯淡的劣势时期,以其精辟的演讲振奋了英国人民的士气,使英国人民深信战争终将获胜。
甘地(1869--1948),毕生倡导“不合作”运劝,终为印度赢得独立
第五篇:幼儿园防地震演练纪实
幼儿园防地震演练纪实
一、演练目的:
为了进一步强化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针对幼儿园突发地震的情况下,让全园幼儿熟悉地震逃生路线,能有序地安全疏散,确保师生的安全。
二、演练时间:2015.5.13 地点:炮台第一中心幼儿园 参加人员:全园师生
三、演练过程:
警报人员发出哨声60秒,听到信号后,后勤人员和保育员第一时间切掉电源,气源。班主任告诉幼儿:地震来了,不要慌。让幼儿抱住头或用软的物品盖在头上迅速跃在桌子下面,闭上眼睛。不要靠近窗口,避开灯。一分钟后,信号员吹口哨报告:警报结束,老师组织幼儿有顺序的撤离到操场安全地带。
四、教师进行总结。
炮台第一中心幼儿园
2015.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