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离退休人员移交政府安置 政策,经费使用规定

时间:2019-05-13 03:15: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军队离退休人员移交政府安置 政策,经费使用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军队离退休人员移交政府安置 政策,经费使用规定》。

第一篇:军队离退休人员移交政府安置 政策,经费使用规定

军队离退休人员移交政府安置 政策,经费使用规定

军队离退休人员移交政府安置

2010-04-06 10:57:00| 分类: 军休政策 |字号 订阅

第一部分

军队离退休人员移交政府安置

一、军队离退休人员移交安置政策

为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军队离退休干部从1980年开始成批移交政府安置。同时,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也开始移交安置。目前共移交安置军队离退休人员(简称军休人员)18万人,其中离休干部3万人,退休干部8.8万人,退休职工6.2万人。同时,配备服务管理机构工作人员2.35万人,工作用车5000余辆。

(一)现行军休干部移交安置政策。

军休干部移交政府安置工作实施20多年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规定。目前,主要的政策依据是2004年中办、国办和军办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移交政府安置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4]2号),主要规定:

1、安置去向。一是适当放宽了军休干部特别是边远艰苦地区和从事特殊专业的到大中城市安置的条件。二是统一制定并放宽了进北京、天津、上海市的安置条件。三是规定了已接收安置和已审定安置去向的军休干部不再改变安置去向。

2、住房保障。一是明确移交政府安置的军休干部原则上执行军队统一的住房政策,国家和个人合理负担,实行住房补贴、货币补差相结合的办法,稳妥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管理社会化。二是明确了住房保障方法,对前四批军休干部的住房货币补差经费和按经济适用房价格购房所需住房补贴经费,先从住房出售收入中开支,不足部分由中央财政解决,第五批(不含)以后纳入安置规划的军休干部以购买经济适用房为主,实行住房补贴制度,房源由军队协助离退休干部本人负责落实,住房原则上实行物业管理。

3、生活待遇。明确军休干部和离休干部遗属的生活待遇执行军队统一的项目和标准,规定了生活待遇调整的行文程序。同时,明确军队退休干部无固定收入遗属的生活待遇在执行《军人优待抚恤条例》规定的定期抚恤补助标准基础上,再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

4、医疗保障。明确军队离休干部的医疗费用按规定实报实销,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队退休干部的医疗待遇不变。军队退休干部比照安置地政府机关退休公务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实行公务员医疗补助,享受同职级退休公务员的医疗待遇。同时规定范围内个人自付医疗费较多的,由安置管理单位给予适当补助;军队离休干部无经济收入家属、遗属的医疗费按规定报销,纳入军队离休干部医疗管理体系统一管理。同时,明确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及离休干部无经济收入的家属、遗属的医疗经费,由中央财政按定额拨付,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解决。对安置任务重、财政困难的市(地)、县(市),由省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5、安置管理。明确军休干部移交安置实行五年规划与年度安置计划相结合的办法,同时提出对服务管理方式进行改革,不再配备服务用车,给军休干部发放交通费。

6、组织机构。明确军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为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机构公务用车与接收的军休干部比例分别由过去的1:

5、1:15调整为1:

10、1:50,服务管理机构用房面积按照集中建房的军休干部购房补贴建筑面积标准的10%核定。同时,对调减工作人员配备比例而富余的人员分年逐步消化。

(二)现行军休职工移交安置政策。

目前,主要政策依据是2005年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同意,民政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和总后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移交安置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民发[2005]135号)。主要规定:

1、安置范围和对象。明确军队机关、部队及纳入军队编制管理的事业单位符合规定条件的全民固定工人、录用制职员干部和计划内长期临时工退休退职后,由民政部门接收安置。一般实行就地安置,也可回原籍安置。进直辖市和省会所在地安置的,按照当地有关规定执行。

2、生活待遇。明确退休费及各类津贴补贴项目标准,按照国家和安置地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移交当年剩余月份经费由军队一次性拨给安置地民政部门,第二年开始分别列入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开支。其中地方性津补贴,由出台政策的政府财政部门负责解决。要分清省市级财政责任,落实好经费来源,不得加重区(县、市)财政负担。

3、住房保障。明确由军队负责。

4、医疗保障。明确按照安置地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参加医疗保险,享受当地退休人员同等医疗保险待遇。参保经费筹集标准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参照上年度当地退休人员平均开支水平确定,所需经费,由统筹地区同级财政预算安排,中央财政给予定额补助。

5、安置管理。明确逐步由分批次安置改为年度交接安置,年度内下达的计划应在年度内完成。实行分散安置,交由街道、乡镇服务管理。从2005年起,中央财政每年按照已接收安置的无军籍职工实际人数和定额标准安排安置管理补助经费,专项用于无军籍职工开展活动与管理。

二、移交政府安置军休人员经费管理

(一)经费来源。

1、从时间上区分。离退休当年剩余月份经费和调整生活待遇资当年经费由军费负担,从第二年起由政府各级财政负担。

2、军费负担部分。包括军费、武警部队经费和公安部经费,除上述两项当年经费外,军队退休干部定期增资超过国务院规定(60元)外的部分,也是由军费负担,主要渠道是通过各省驻军单位转拨省级民政部门。

3、政府财政负担部分。包括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负担经费,按中办发[2004]2号文件规定的财政职能,总的原则是,中央财政负责基本离退休经费和管理经费,其他不足部分和下划地方人员经费由地方财政负担。具体包括:一是住房补贴经费由中央财政负担,前四批军休干部货币补差经费和按经济适用房价格购房所需经费先从售房收入中开支,不足部分由中央财政解决。二是军休干部生活待遇经费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三是军休干部医疗保障经费由中央财政定额拨付,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解决,目前调整后中央财政按照离休干部每人每年5000元、退休干部和职工2000元标准核拨。四是军队退休干部无固定收入遗属生活补助、军队离退休干部无经济收入家属和遗属医疗经费、军队退休干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和公务员医疗补助后规定范围自付医疗费较多的,中央财政给予补助。五是对接收任务重和财政困难的市县,省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六是服务管理机构经费由中央财政给予补助,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解决。

(二)中央财政经费安排。

2006年主要有下列专项经费:

1、军休人员经费。包括基本离退休费和补助补贴。主要是根据中央财政负担经费人数,区分不同职级、待遇、地区等情况分项核算。经初步测算,2006年中央财政拟安排人员经费57.7亿元。

2、管理机构经费。包括服务管理机构编制人员定额经费、车辆购置和维修、燃油,以及开办费等项经费。初步测算2006年服务管理经费5.5亿元。

3、附属用房建设经费。从2005年开始,军休干部附属用房建设任务由民政部门完成。中央财政按政策规定核算计划交接人员所需服务管理附属用房面积,并按照分地区用房建设经费标准安排各地附属用房建设经费。根据军队和民政部下达的第5批以后军休干部6万人的安置计划,中央财政2005年和2006年已安排此项资金27.6亿元。

4、军休干部住房维修改造经费。2005年-2007年,中央财政每年安排1.5亿元用于1990年以前建立的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人员住房和军休所办公用房的水、电、暖管网维修及设备的维修改造。

5、退休干部和遗属等补助经费。2004年和2005年,中央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主要用于以下四个方面补助:一是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干部无经济收入家属、遗属医疗经费补助;二是退休干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和公务员医疗补助待遇内个人自付医疗费较多的补助;三是退休干部经组织批准随军无经济收入的家属、遗属医疗经费补助;四是退休干部随军遗属生活补助。2006年继续安排此项经费,总额增加到4200万元。

6、住房补贴和补差经费。2006年,根据军队房改配套文件,总政和民政部起草了《关于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购房面积未达标货币补差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购买现有住房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在会商有关部门。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将会增加支出。

(三)经费管理办法。

2005年,我部和民政部连续下发了三个文件,对有关经费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1、《关于印发〈军队移交政府离退休人员安置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社[2005]52号)。主要规定:一是明确了经费来源、经费支出范围,并要求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对已安置人员变化情况和新接收人员情况进行审核。二是规定服务管理机构为地方管理的民政事业单位,各级地方财政应将其开展工作所需支出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中央财政按照规定标准给予经费补助。三是要求地方财政要将军队划拨的经费以及其他收入严格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并规定军休人员经费和服务管理机构经费分账核算。四是各地专员办对军休人员变化、经费安排使用和服务管理等情况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2、《关于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公共设施维修改造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2005]171号)。主要规定的2005-2007年维修改造补助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管理办法。

3、《关于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用房建设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2005]177号)。主要规定附属用房的概念和建设方式。

三、经费预算的基础和依据

(一)军休干部人数是核定经费预算的基础。从1999年至2003年历时四年,我部会同民政部和军队有关部门,对历年移交政府安置军休干部基本情况进行了普查。核查工作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对2000年底前存量人员普查;二是对2001年、2002年新接收增量人员补充核实。目前,每年还要对上一年的新接收和减员人数进行核查。

(二)待遇政策是核定经费预算的依据。根据规定,移交政府安置的军休干部执行军队统一项目和标准。在普查人数的基础上,我们于2002年开始对现行中央财政负担经费的军休干部生活待遇项目和标准进行了清理和核实。由于待遇项目和标准历史沿革时间较长,各个部门主办和转发等各种形式的发文迭加,经过一年时间对几百个文件规定多次研究讨论整理,按现行政策规定最终确认,生活待遇项目多达近百个,并按职级细化了经费标准。同时,还对取暖费、艰苦地区补贴、管理人员医疗费等进行了调整提高或补发。

四、加强经费管理的基本思路

近两年军地有关部门加大了移交安置工作力度,目前正在落实新下达计划军休干部6万人、军休职工3万人的安置任务。军休人员待遇和住房、服务管理机构编制和附属用房等新政策不断出台,经费支出逐年大幅增加,财政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经费预算和支出管理工作。

(一)调动地方和军队交接安置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人员普查和待遇清理后,在中央一级基本实现动态管理、据实核拨经费。今后将把全国各地安置管理信息系统实时联网,公开各项待遇项目和标准,实施动态透明管理。进一步与军队安置计划信息系统相衔接,实现网上信息同步交换更新和监测,为各地据实核定人数和经费基础。

(二)按照部门预算改革要求,将军休经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各级民政部门要按照编制部门预算的具体要求,将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作为部门预算的一部分,编入民政部门的部门预算。一是军队离退休干部人员经费按照零基预算的要求据实编列,即根据实际人数和规定标准编制年初预算,改变过去基数法,要通过完善的计算机统计系统,适时调整实际人数,确保经费满足实际人员需要,避免浪费。二是服务管理机构经费按照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编制预算,基本支出按照同级财政部门核定的同类事业单位定额标准执行,项目支出根据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需要实事求是地编制。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审核预算,从经费上切实保障各项军休工作的开展。

(三)按照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要求,加强军休经费拨付工作。首先要清理服务管理机构银行账号,取消多头开户,按照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要求拨付经费。其次要探索军休经费银行发放办法,由财政部门将资金直接拨付到军休干部本人在银行开设的储蓄卡,避免单位层层转拨,形成浪费。

(四)按照建立综合财政预算的要求,将服务管理机构所有收入纳入单位预算。结合目前各级服务管理机构经费来源的实际,要按照建立综合财政预算的要求,将服务管理机构取得的各项收入、军队转拨的各种经费以及其他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所有收支活动都在单位预算中反映,发挥每笔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按照政府采购要求,对符合政府采购标准的物资设备实行政府采购。移交政府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涉及许多设备设施采购,如服务用房建设、购置服务用车和老年活动设施等,涉及的设备设施数量多、金额大,符合政府采购规定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民政部门积极做好政府采购工作,按照政府采购规定程序实行公开采购,真正做到竞争、择优、公正、公平、公开。

(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财务行为。一方面要尽快制定经费管理和使用办法,明确各项经费开支范围,并要求军休干部经费与服务管理机构经费专帐管理,防止相互挤占挪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建立内控制度,切实管好、用好各项经费。

(转帖:周口市社保科 加入时间:2007-8-24 9:35:39)

第二篇: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必读政策及规定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量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必读政策及规定

户口对军转干部转业的影响和对策: 1,本人户口

a,参军当战士,再考军校。

以你第一次参军时的本人户口所在地为安置地;复员后通过高考进入军校的,以你复员后的户口所在地为安置地。第一次参军时,为工厂工人,特殊入伍的,国家照顾对象的,户口以你参军时出具入伍证书的当地武装部为安置地。

b,通过高考,考入军校的。

一般都是以你高考报名“前”户口所在地为安置地,高考报名后的户口所在地与军校入伍通知书所写户口不一的,以接收你的入伍证明材料的当地武装部为你户口安置所在地。凡是考取军校但是没有注销户口的,入校入伍后户口落在其他地区的,一律以高考报名前的户口所在地为安置地。

天津地区如果为蓝印户口的,落户不满4年的,或者不满最低2年的,或者没有结婚在天津没有生活基础的,以你蓝印户口迁入前的户口为安置地。

深圳地区,如果高考时户口为97版的,落户必须满4年,否则以迁入前户口为安置地。西安地区,成都地区,如果发生特殊情况,一律按照挡案上所填写的入伍前户口所在地为安置地。

c,地方大学毕业,参军入伍,成为战士或士官,后在部队考军校成为干部的。如果军转干部转业时,没有在达到当地要求的服役年限,一般是以高考报名时“家庭户口”所在地为安置地,本人户口和家庭户口不一致的,以本人户口为安置地。如果服役达到一定年限,需要以本人户口为参照时,采用当干部时部队所在地为安置地,直辖市,省会,特区不受此限,以当地当年的政策为准。

d,地方大学毕业,参军入伍,成为战士或士官,复员后再通过研究生考试成为干部的。以你复员后户口所在地为安置地。

e,地方大学毕业,参军入伍,成为干部的。

以参加高考报名“前”的本人户口或家庭户口为安置地。但是现在个别地区,以你成为干部“前”的家庭户口所在地为安置地,但要求必须有相应的年限。

2,父母户口。

a,父母离婚的,以抚养(或监护)一方的户口为安置地,必须出具相关证明。

-------------

福建军转考试交流群:204098488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量

--------------b,父母户口分开的,按照落户时间确定,以最早形成的户口为安置地(部分地区有专门的规定)。

c,父母一方户口因死亡或失踪而注销的,以另一方为安置地。

d,父母一方的户口为单位集体户口的,一般由军转办根据情况确定。个别地区以形成时间的早晚确定安置地,个别地区以父亲的户口所在地为安置地,很多地区由干部本人选择。

e,干部入伍后,父母户口变迁的。迁入不满4年的,以迁入前为安置地(这一点,各个地区掌握的尺度不一样,有的地区要求是4年,有的要求5年,有的要求2年)父母一方迁入的,以迁入前的为安置地(有些地区对此点的要求不一样,04年成都地区不承认父母一方迁入的户口的,北京地区00-03年也是不承认)。如果迁入前父母户口分离的,迁入后父母户口合一的,以迁入后父母户口为安置地。

d,国家政策迁移的。父母户口由于国家政策迁移的,比如:三硖移民,3线工厂迁移内地,军工厂迁移,支边回乡迁移的,都按照国家优惠政策对待,一般都不会对此有更多的要求,一般是迁到哪里,就以哪里为安置地。

3,配偶户口,关键就是结婚“前”的“前”。

a,结婚登记时,配偶户口为学生集体户口的。在安置时如果需要以配偶户口为参照,则以配偶入学前的户口所在地为安置地(大多数指高考报名前户口),目前部分地区大都不承认学生集体户口。如果结婚后,配偶户口成为当地常住户口的,则结婚必须满规定的年限(2年)或者落户满2年(成都地区,重庆地区,西安地区都有此土政策)。

b,结婚后,配偶户口变迁的。以变迁前的户口所在地为安置地,如果迁入落户满2年或4年的,以变迁后的为准。(要看当地的政策)c,结婚又离婚的。看结婚的年限。北京地区由于很多老转钻漏洞,所以现在对这个现象卡的很严。北京等大城市,都要求结婚满5年后离婚的可以落北京,而且规定,离婚不满2年军转干部转业安置的,不能进北京(土政策)。由于这个漏洞用的人很多,所以现在各个地方都在卡,新政策很多,还是以当地当年的政策为准。

4,集体户口

总的原则:学生集体户口不承认,人才市场集体户口不承认,随军集体户口有条件承认。

大家要明白的是:集体户口分好多种。目前各个地方承认的有:

学校老师职工的集体户口,单位企业的集体户口,人事局为解决一些私营企业没有集体户口而设立的集体户口,劳教人员的集体户口,移民而设立的集体户口,拆迁而设立的集体户口。

-------------

福建军转考试交流群:204098488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量

--------------如果只有集体户口而没有“以此集体户口”办理身份证的,有些地方不承认。随军集体户口的,根据规定,符合政策的承认,不符合的不承认。由于部队造假,改档案的情况太多,目前很多地方的都是要求地方的公安来协查,不承认部队出具的证明材料。特殊情况:

1,购房入户。大部分地区不承认这个购房入户的,需老转自己想办法。但是可以负责任的说:05年成都地区,04年北京地区,04-06年的内蒙古地区,有购房入户的老转成功了。我在工作中也发现,一般如果部队或者组织出面来协调,购房入户也是可以成功的。

2,内蒙古,天津,深圳,珠海„„部分地区的所谓的“蓝印”户口。需要老转们认真对待,05年以前,南方地区一般对此户口,全部认为是临时户口,很多都不承认,特别是部分地区的蓝印户口。所以对这个问题,如果有此户口的老转,必须和当地的军转部门密切联系,询问相关政策。这个问题相当尖锐,05年军转干部转业的老转就有此问题出现过,已经引起了军地的注意。

-------------

福建军转考试交流群:204098488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做好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

关于进一步做好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退休士官接收安置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县(市、区)民政局;各军休所(站)、服务管理中心:

为进一步做好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退休士官接收安置工作,现就有关具体问题通知如下:

一、要坚持“三见面”移交程序。即在民政、军队、军休人员本人参加的“三见面”会议上,民政部门负责向军休人员介绍地方有关政策、工资、医疗待遇等有关情况;部队负责介绍军休人员的基本情况及相关待遇落实情况;军休人员本人在同意移交的前提下在移交协议书上签字。各地不能搞组织移交。

二、要认真核实军休人员住房落实情况。在接收工作中各地要认真核实军休人员的住房是否落实,住房保障方式无论是自购住房、还是购买军队经济适用住房的,军休人员在安置地都应该有一套自己的产权住房。

三、要准确核定军休人员工资。各地要根据军休有关政策规定和军队《现行常用财务标准规定简明表》准确核定军休人员的工资,确保移交政府安置的军休人员工资待遇得到较好落实。

四、要仔细签订移交协议书。各地要参考2010年民政厅安置处编写的《全省军休系统财务人员业务培训讲课提纲》中的移交协议书样式,并结合本地移交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完善移交协议书中的有关内容,认真签订移交协议书。

另外,根据民政部优抚安置局、总参谋部军务部、总政治部干部部《关于2012军队离退休干部、退休士官安置去向审定工作的通知》(政干发„2012‟122号)精神,2012年审定去向的军队离退休干部、退休士官具备移交条件的即可移交。在具体工作中,各地要将部队提供的《档案材料》与《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审定表》和省厅发出的《军队退休干部(士官)安置介绍信》进行逐一核对,三者缺一不能办理接收手续。

吉林省复员退伍军人和军队离退休干部

安置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一二年八月十三日

第四篇:复员退伍军人转业干部军队离退休人员安置

复员退伍军人转业干部军队离退休人员安置

来源: 荆州市民政局

退伍安置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向退出现役的军人提供资金和服务保障,使之 重返并适应社会的一种优抚保障制度。

一、服务对象

军队退伍义务兵、转业士官、复员干部、军队离退休干部。

二、服务内容

1、退伍义务兵的接收安置。

2、转业的士官接收安置。

3、复员干部的接收。

4、军队离退休干部接收安置。

三、办事程序

1、退伍义务兵接收安置程序:

(1)退伍义务兵在回到接收地30天内,持退伍证和部队出具的行政介绍信并携带户口报入处户口簿及其他有关材料,到县民政局退伍安置科办理报到、接收手续;

(2)对本县在职入伍和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全义务兵,由县安置部门开具安置行政介绍信和落户介绍信;

(3)对农村入伍的按照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规定,开具落户介绍信。

2、转业士官安置程序:

(1)转业士官持省安置办公室科签发的《接收安置转业志愿兵通知书》和部队开具的行政介绍信,携带转业证和其他有关材料30天内到民政局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办理报到接收手续;

(2)手续齐全、材料完备,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由县安置部门开具安置行政介绍信和落户介绍信;

3、复员干部接收程序:

(1)复员干部持省退伍安置办公室签发的《复员干部接收通知书》和部队开具的行政介绍信,并携带户口报入处户口簿及其他有关证件和材料,在30天内到县民政局退伍安置办公室办理报到、接收手续;

(2)对符合条件的,一般当日即开具落户介绍信;

4、军队离退休干部接收程序:

军队离退休干部持省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办公室签发的《军队离退休干部接收安置通知书》和部队出具的粮食关系介绍信及其他材料到县民政局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办公室办理报到接收手续;

四、办理依据

(1)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

(2)山东 省实施《退伍军人安置例》细则;

(3)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国务院退伍军人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领导小组、民政部、总参谋部关于志愿兵转业实行集中交接意见的通知》(国发[1994]6号);

(4)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印发〈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退出现役安置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1999]27号)。

五、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当事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按《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六、投诉监督

申请当事人对受理部门及行政人员的违法行为或其他违纪违法行为,可向县民政局投诉、举报

第五篇: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移交安置政策

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移交安置政策

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移交安置政策

(一)接收范围 下列范围内的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人员由民政部门接收安置: 1.集团军及其所属部队事业单位的编内全民固定工人和职员干部。2.军队各类院校、仓库、医院、科研、设计、文体、出版等事业单位的编内全民固定工人和职员干部。3.军队各机关及其附属的内部招待所、幼儿园、装备修理机构、实习工厂、实验试制车间、营房维修机构、文印机构、军人服务社、农场(生产基地)等事业单位的编内全民固定工人和职员干部。4.上述事业单位纳入国家劳动计划的编外全民固定工人和职员干部,以及1971年11月底以前参加工作的计划内长期临时工。5.原在企业系统工作,调入上述单位工作5年以上的职工。

(二)退休退职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办理退休 1.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它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4.因公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安置去向 移交地方政府安置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原则上就地、就近安置。对易地安置的一般回原籍安置。

(四)接收安置程序 1.根据民政部、总后勤部下达的移交安置计划,省级民政部门对省军区后勤部移交的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档案及安置去向、生活待遇等,按政策规定进行集中审核,确定接收人数及安置去向。2.省级民政部门会同省军区后勤部将审定人数、“安置审定表”上报民政部、总后勤部列入当年安置计划。3.省级民政部门根据安置去向将接收安置任务下达到有关市(州)民政部门,由部队与接收单位办理具体交接手续。4.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移交地方后的基本退休费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医疗费、取暖费,从移交后的第二年起,由省级民政和财政部门根据接收单位上报的“三联单”,确定当年实际接收人数,编制经费预算上报民政部和财政部核批下拨。地方政府对退休退职职工在生活待遇方面所做的各种补助补贴及补助补贴标准的调整,由地方财政解决。

(五)法规依据 《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安置工作的通知》

下载军队离退休人员移交政府安置 政策,经费使用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军队离退休人员移交政府安置 政策,经费使用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