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特岗政策)
附件1:
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
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
(2012年修订)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关于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9]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2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2]2号)精神,积极稳妥地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特岗计划”的目标和任务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的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逐步建立农村教师补充新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实施“特岗计划”所需资金安排
国家“特岗计划”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以中央财政为主。省“特岗计划”所需资金以省财政为主。中央和省财政设立专项补助资金,并按中央和省补助专项资金标准和实际招聘人数,安排特岗教师在聘任期间的工资性专项补助资金,由省财政与各设岗县(市)财政据实结算。从2012年起,中央和省财政提高了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每人每年2.4万元)。在中央和省财 政的特岗教师工资性专项补助资金未下达前,各设岗县(市)财政部门要设法筹措资金,保证特岗教师工资按月足额发放。
凡特岗教师工资性年收入水平高于中央和省工资性补助标准的,高出部分由设岗县(市)财政承担;凡特岗教师工资性年收入水平低于中央和省工资性补助标准的,剩余专项补助资金必须全部用于特岗教师,主要解决特岗教师必要的交通补助、体检费以及按规定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政府不安排商业保险)应缴纳的相关费用等。
特岗教师招聘网上报名、笔试的费用由省级财政负担,面试等工作费用由各有关市财政负担;特岗教师岗前集中培训经费等,由设岗县(市)财政负担。
三、实施“特岗计划”的基本原则
1、事权不变,创新机制。“特岗计划”是中央、省对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解决教师问题的支持,不改变事权划分。纳入实施“特岗计划”的县(市),必须是教师总体缺编、结构性矛盾突出,财力比较困难,但工作基础好、积极性高的县(市)。
招聘特岗教师要在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进行。
2、省市统筹,齐抓共管。省教育厅和财政厅牵头编制“特岗计划”年度计划,提出特岗教师总量指导性意见,研究制订实施“特岗计划”的具体政策和落实办法,并组织实施。设岗县(市)负责特岗教师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并向省、市有关部门报告。
3、相对集中,成组配置。特岗教师的安排应注意结合当地实际需求,按照学科结构,科学搭配。岗位设置要相对集中,避免过于分散。新实施特岗计划的学校,原则上每校设岗3个以上。
4、初中小学,统筹兼顾。国家和省特岗教师应安排在县以下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各设岗县(市)根据当地初中和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合理确定特岗教师岗位。
四、特设岗位招聘对象
(一)“特岗计划”招聘对象
1、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全日制高等师范院校师范教育类专业应届专科毕业生。
2、取得相应教师资格(高中教师资格可以向下融通初中教师资格,下同),年龄在30周岁以下(以招聘当年6月30日为界计算,下同),未就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毕业生和全日制高等师范院校师范教育类专业往届专科毕业生。
3、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参加过“三支一扶”、支教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考核合格、年龄在30周岁以下、未就业的,也可报名应聘。
4、省“特岗计划”招聘对象限山西生源。
(二)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支教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和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师范类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
(三)实施国家和省“特岗计划”期间,与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签定了《山西省农村中学教育硕士师资聘用合同》,并注册为“农村中学教育硕士师资”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可直接成为签约县(市)的特岗教师。
五、特岗教师的基本条件
1、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 导,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在校学习或工作(待业)期间表现良好,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
2、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人师 表,自愿到国家、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从组织安排。
3、符合教师资格条件要求和招聘岗位要求。应聘初中教师特设岗位必须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应聘小学教师特设岗位,必须具有全日制高等师范院校师范教育类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不受小学教师资格限制)也可应聘。所学专业与应聘的特设岗位学科一致或相近。
4、全日制普通高校非体育、音乐、美术、外语、计算机(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不得报上述学科的特设岗位;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不得报特设岗位;除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支教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外,其他非师范教育类专业专科毕业生不得报特设岗位;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不得报初中教师特设岗位。
5、按照《山西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修订)》体检合格,并能适应设岗地区工作、生活环境条件。
六、特岗教师招聘程序和办法
特岗教师实行公开招聘,合同管理。特岗教师聘期3年。特岗教师招聘工作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择优”和“定县、定校、定岗”原则。
(一)公布需求
通过山西毕业生网、报刊、电视等媒体向社会公布设岗县(市)设岗学校分学科特设岗位招聘信息。
(二)自愿报名
符合特岗教师条件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在山西毕业生网(网址为:http://www.xiexiebang.com)上报名,下载并据 实填写《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报名登记表》,每人限报一个县(市)一所农村学校的一个岗位。报名期间,应聘人员可以修改所报特设岗位及个人信息,各设岗县(市)资格审查工作结束后,应聘人员所报特设岗位和个人信息不得更改。
应聘人员应对在网上提交的个人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凡信息不准确、不真实,照片不清晰,或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即取消其笔试、面试资格或聘用资格,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负。
(三)资格审查
第一次资格审查在网上报名结束后进行。由设岗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查本县(市)特设岗位应聘人员是否符合本方案规定的招聘对象和基本条件,照片是否清晰、是否符合规格要求,并在网上确认。
第二次资格审查在面试开始前进行。市和设岗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人严格审查进入面试应聘人员的准考证、毕业证和身份证原件复印件、网上报名登记表,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支教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师范教育类毕业生”提交的有关证明材料(以下简称“证明材料”,毕业证、身份证留复印件,网上报名登记表、证明材料留原件)。
尚未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可先提交学生证和所在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学历、学位证明。在公示拟招聘人员名单前,必须提交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资格审查不合格的应聘人员,取消其考试资格。
(四)考试考核
特岗教师的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 60%,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考试成绩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 后两位。笔试工作由省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参加。面试工作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实施,市、县(市)有关部门参加。
笔试考点和面试地点设在市政府所在地。
1、笔试以闭卷方式进行。笔试的主要内容为学科知识、教育理论、教育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笔试合格成绩为60分及以上。
2、面试形式为讲课。讲课时间不少于20分钟。主要考察应聘人员的基本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和仪表举止等。面试合格成绩为60分及以上。
面试人员按照笔试合格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参加面试的人数与设岗县(市)设岗学校学科岗位拟招聘人数的比例为2:1。按照此比例确定同一岗位最后一名面试人员时,出现笔试成绩并列的,均进入面试。参加同一学校同一学科岗位面试的人数不足上述比例的,按参加该学科岗位笔试成绩合格的实际人数进入面试。
3、通过资格审查的应聘人员,于考试前3-5天在山西毕业生网上下载准考证,持本人准考证和身份证参加笔试。进入面试的应聘人员,持本人准考证、身份证和毕业证原件复印件、网上报名登记表和“证明材料”参加面试。
(五)体检
按照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参加体检人员。参加体检人数与设岗县(市)设岗学校特设岗位数的比例为1:1。按照此比例确定同一岗位体检人员时,出现考试成绩并列的,按本方案明 确的优先对象、学历、师范类、笔试成绩、面试成绩的顺序确定。同一学校同一学科岗位考试成绩合格的应聘人员少于该学科岗位招聘数时,该学科所有考试成绩合格人员均参加体检。
各地确定的体检医院须具备二级乙等及以上资质。体检标准按照《山西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修订)》要求执行。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取消乙肝项目检查。
(六)拟定人选
体检结束后,设岗县(市)教育、财政、人社、编制部门根据省下达的特岗教师招聘数、考试成绩和体检结果,提出本县(市)拟聘特岗教师名单,填写《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拟聘特岗教师一览表》,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市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人社、编制等部门审核后,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人社厅、编办审核各设岗县(市)拟聘特岗教师名单,在山西毕业生网公示7天。
(七)集中培训
公示无异议的拟聘特岗教师,由各设岗县(市)教育局根据当地教师岗前培训的规定和要求组织岗前培训。岗前培训要注重做好入职前的师德教育与教学规范培训工作,帮助特岗教师提高教书育人能力。
(八)教师资格认定
拟聘特岗教师取得岗前培训合格成绩后,不再进行教育理论考试和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由设岗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山西省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对符合相应教师资格条件又未认定教师资格的拟聘特岗教师免费认定教师资格,颁发《教师资格证书》,确保特岗教师持证上岗。
(九)签订合同 取得岗前培训合格成绩并取得相应教师资格的拟聘特岗教师与设岗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签订聘用合同。聘用合同中应详细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和应聘人员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十)上岗任教
特岗教师签订聘用合同后,由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根据特岗教师聘用合同为其办理就业报到手续,设岗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特岗教师到设岗学校上岗任教。特岗教师必须服从统一安排,若在规定时间内不报到或不服从安排者,取消其聘用资格。
七、空岗的人员递补
第一次递补在笔试成绩公布后进行。因特设岗位无人报名、或应聘人员少于岗位数、或笔试成绩不合格等造成的空岗,各市要及时通过山西毕业生网向社会公布,允许笔试成绩合格、未进入面试范围的应聘人员重新申报同学段、同学科空岗,并按应聘该岗位人员的笔试合格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
第二次递补在体检期间进行。因放弃体检或体检不合格造成的空岗,从该岗位面试成绩合格的应聘人员中按照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体检人员,从体检合格人员中顺序递补。
第三次递补在签约结束前进行。因放弃签约造成的空岗,从该岗位面试成绩合格的应聘人员中按照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体检人员,从体检合格人员中顺序递补。
第四次递补在签约结束后进行。经过第三次递补岗位仍然空缺且应聘该岗位的人员中已没有合格人员递补时,设岗县(市)可在本县(市)同学科岗位面试成绩合格但考试总成绩排名未进入体检范围的应聘人员中,按照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体检人员,从体检合格人员中顺序递补。第四次递补结束后,仍然出现空缺岗位,本县(市)无合格人选可补时,可在本市范围内跨县递补。递补时由各市组织征报志愿,按上述办法依次递补。
八、实施“特岗计划”的保障政策
1、特岗教师享受《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18号)、人事部等部门《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6号)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
2、“特岗计划”的实施与“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相结合。符合相应条件要求的特岗教师,可按国家有关规定推荐免试攻读教育硕士。特岗教师3年聘期视同“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要求的3年基层教学实践。
3、特岗教师1年试用(见习)期满考核合格的,设岗县(市)教育、人社、编制部门应为其办理人事、编制手续。
4、特岗教师在聘期内,由设岗学校和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其进行考核,对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给予表彰;对不按合同要求履行义务的,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督促改正;对不履行聘用合同或不适合继续在教师岗位工作的,应及时终止合同,取消其享受的相关政策优惠,并上报省实施特岗计划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备案。
5、特岗教师在聘任期间,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享受与当地同职务公办教师同等的工资福利待遇(包括绩效工资、住房公积金、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险),纳入当地财政统发范围。特岗教师年收入水平应与当地同级公办教师平均水平一致。试用(见习)期内,执行相应学历毕业生转正定级的工资标准。特岗教师聘期计算为工龄和教龄。
6、特岗教师3年聘期满且历年绩效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等次、自愿留在当地学校继续任教的,县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按照事业单位人员岗位设置管理规定,为特岗教师办理岗位聘用、工资关系等有关手续的衔接结转工作,工资福利待遇等由当地财政统一全额支付。对要求重新择业的特岗教师,各设岗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为其提供方便条件和必要的帮助。
7、实施“特岗计划”期间,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不得再以其它方式补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要在实施省“特岗计划”的同时,按照本地区中小学校空编情况,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积极补充中小学教师,补充情况及时报省教育厅人事处。
8、设岗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实施“特岗计划”与区域内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教师交流、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代课人员问题等结合起来,促进本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九、其它事宜
1、特岗教师招聘期间,相关信息主要通过网站、个人电子信箱或手机短信方式传送,应聘人员应准确提供个人电子信箱、手机等联系方式,及时关注山西毕业生网以及设岗市教育网站发布的笔试、面试、体检、递补、拟聘等信息。因应聘者个人原因影响本人应聘的,责任自负。
2、签约后不到岗或中途离岗的特岗教师,签约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终止与其签订的《特岗教师聘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收取违约金。违约的特岗教师一年内不得参加本省各地教师招聘,三年内不得参加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通过 本省其它地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聘用。
3、特岗教师报到时,必须将本人的人事档案转至签约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否则不予办理报到上岗手续。特岗教师的调档函由签约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特岗教师的户口可以根据本人意愿迁入签约县。
4、设岗县(市)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为特岗教师提供相应的周转住房和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
5、本方案未尽事宜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处理。2011年印发的《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修订)同时废止。
6、本方案由省教育厅、财政厅、人社厅、编办负责解释。
第二篇:特岗教师政策解读
特岗教师政策解读
特岗教师可享受的保障政策
1.为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按照“自愿报名、择优选拔”的原则,对具备以下条件的报名者在面试成绩中给予适当加分: ⑴少数民族学生加2分;
⑵省级优秀毕业生、省级及以上“三好生”加4分,校级“三好生”加2分;同时具备以上几个加分条件的学生,可以累计加分,最高加分不得超过6分;⑶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支教服务且服务期满的志愿者和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以及生源地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特岗教师的课堂
2.特设岗位教师在聘期内,由县级有关部门对其进行跟踪评估。对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给予表彰;对工作不扎实、不按合同要求履行义务的,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督促改正;对不履行合同要求的义务,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在教师岗位继续工作的,应解除协议。
3.各设岗县(市)和学校,要为特设岗位教师提供必要的周转房,方便教师的工作和生活。4.“特岗计划”的实施可与“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相结合。符合相应条件要求的特设岗位教师,可按规定推荐免试攻读教育硕士。特设岗位教师3年聘期视同“农特岗教师的课堂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要求的3年基层教学实践。5.特设岗位教师3年聘期结束后,对考核合格,自愿留在本地学校的,经县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县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批准,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办理事业单位人员聘用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上编制、核定工资基金等手续,并分别报省、市(州)人事、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同时将其工资发放纳入当地财政负担范围,保证其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
今后各市、县(市、区)、乡镇学校教师岗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要优先聘用聘期已满、考核合格的特设岗位教师。
各地区在实施特岗计划的同时,要研究制定具体可行的办法,加大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的工作力度,并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代课人员问题。
特岗教师的户口管理及待遇
·户档管理
聘任期间,特设岗位教师的户口和档案的管理,由省级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档案关系原则上统一转至工作学校所在地。·待遇(补贴和保险)特设岗位教师聘任期间,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中央财政按人均年1.896万元的标准拨付。凡特设岗位教师工资性年收入水平高于1.896万元的,高出部分由地方政府承担工资支出。
其它津贴补由各地根据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收入和中央补助水平综合确定。同时提供必要的交通补助、体检费和按规定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享受相应社会保障待遇,政府不安排商业保险
特岗计划补贴和保险
特设岗位教师聘任期间,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中央财政按人均年1.896万元的标准拨付。凡特设岗位教师工资性年收入水平高于1.896万元的,高出部分由地方政府承担工资支出。
其它津贴补由各地根据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收入和中央补助水平综合确定。同时提供必要的交通补助、体检费和按规定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享受相应社会保障待遇,政府不安排商业保险。
特岗教师聘任期间和期满待遇
三年聘任期间:
① 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与当地正式老师享有同等待遇,绩效工资不足的部分由地方财政解决。
② 津贴补由各地根据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收入和中央补助水平综合确定。提供必要的交通补助、体检费和按规定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享受相应社会保障待遇,政府不安排商业保险。三年聘任期满后:
① 鼓励期满后继续从事农村教育事业。对愿意留在当地学校的,要负责落实工作岗位,工资发放纳入当地财政统发范围。
② 重新择业的,各地要为其重新选择工作岗位提供方便条件和必要帮助。③ 可推荐免试攻读教育硕士。
第三篇:特岗教师政策解答
特岗教师政策解答
特岗教师的含义:为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2006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四部门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在西部13个省、区、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置教师岗位,招聘普通高校毕业生赴农村中小学校任教服务三年,服务期内由国家拨付专项经费保障其工资等待遇,三年服务期满,如本人愿意继续从教,由当地解决其教师编制,工资纳入财政统发序列。同年,为加强农村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自治区决定在教育、卫生、畜牧、农业等四个系统启动了“人才储备编制”计划,在四个系统县以上事业单位现有编制基础上核定5%的“人才储备编制”,专门用于招聘大中专毕业生补充乡镇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招聘人员编制确定在地州及县市单位,但必须在乡镇基层单位定岗服务2-3年,服务期满后返回定编单位工作。为确保“人才储备编制计划”的有关要求得到切实贯彻,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等十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为自治区县以上各类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和农技部门招录大中专毕业生并下派到乡镇(场)工作的实施意见》(新党组〔2006〕36号)专门规定“从2006年6月1日起,县以上各类学校自然减员需补充新的教师,必须通过“人才储备编制”招录人员补充”。根据自治区教育工作实际,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决定将我区教育系统“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与“自治区人才储备编制计划”合并执行(简称“特岗计划”),国家特设岗位教师(简称“特岗教师”)纳入自治区“人才储备编制”管理,定编在地州及县(市)中小学,在农村中小学特设岗位服务三年,服务期内由国家提供专项经费保障其工资等待遇,服务期满经考核合格,回到地州及县(市)定编学校工作,其教师编制在定编学校现有空编及自然减员空编中予以解决,工资纳入财政统发序列。
特岗教师的编制:特岗教师编制,统一纳入自治区“人才储备编制”管理,招聘单位使用空编招聘的人员到岗后直接进入空编;使用储备编制招聘的为储备人员;储备人员在乡镇工作期满考核合格后,补充到招聘单位自然减员产生的空编。招聘到县以上各类学校的人员,要下派到乡镇工作2-3年。
特岗教师的工资待遇: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政策,特岗教师在乡镇三年服务期内,由国家拨付专项经费保障其工资等待遇,服务期满经考核合格返回定编学校后,工资进入自治区财政统发序列。国家按照人均1.896万元/年的标准拨付特岗教师工资经费,由于我区各县市艰苦程度不同,存在工资地区类别的差异,因此特岗教师的实际年工资标准可能随所在县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可能高于国家的人均拨款标准,也可能低于国家的人均拨款标准。
特岗教师的其它待遇:特岗教师在津补贴、取暖费、探亲、婚育、职称评定、工资调整等方面与当地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招聘人员在乡镇工作期满进入正式人员队伍后,不再实行试用期。
特岗教师的工龄计算:特岗教师在乡镇工作期间的工作年限计算为工龄,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时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特岗教师的绩效工资:特岗教师的绩效工资,要按照当地公办教师标准兑现特岗教师绩效工资待遇。
特岗教师的社会保险待遇:特岗教师社会保险(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大病)待遇方面。招聘学校要为特岗教师缴纳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等,缴费基数按自治区拨款数执行。
特岗教师的落户问题:特岗教师凭自治区颁发的特岗教师报到证复印件办理户籍关系,由当地人事、公安部门协助办理。
特岗教师的档案管理:特岗教师档案关系统一由教师人事档案部门管理。特岗教师的考核:根据自治区有关文件规定,特岗教师参加服务基层学校的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确定工作期满考核的主要依据。招聘人员在乡镇工作期满的考核工作,由招聘单位同级人事部门牵头,会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招聘单位和乡镇单位共同实施。招聘人员考核合格后,各级编制、人事部门要及时做好招聘人员返回招聘单位工作,招聘单位要及时为其办理增人、进编等手续,与其签订聘用合同,并妥善安排好工作岗位。招聘人员在办理了人事、编制手续后统一纳入各地财政供养人员,其工资等待遇,由各地财政按照规定进行落实。
第四篇:关于特岗教师相关政策的解释
关于特岗教师相关政策的解释
2010-01-25 10:00:01 来源: 信息员:zdhfree 浏览次数:917
吉教联字[2010]4号
各设岗县(市、区)教育局、财政局、人事局:
为指导各设岗县(市、区)更好地为特岗教师提供优质服务,规范特岗教师管理和使用工作,帮助用人单位和特岗教师正确理解有关政策,切实保障双方的权益,明确相应职责,现就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工资标准。特岗教师工资水平不应低于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工资水平。如国家和省里补助的特岗教师工资性标准低于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工资水平的,差额部分由“特岗计划”设岗县(市、区)承担;如高于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工资水平,则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按照国家和省里补助的工资性标准执行,特岗教师工资按每年12个月逐月发放,发放时应扣除个人所得税、为特岗教师办理保险、缴纳住房公积金等个人应承担部分的费用。
[举例:目前国家和省补助的工资性标准为20540元/人/年,比照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工资标准(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应享有的社会保障等待遇全算在内),如果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工资标准高,例如22000元/人/年,由当地政府补齐差额部分;如低于国家和省里标准,例如19000元/人/年,则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按照国家和省补助的工资性标准执行,即约1711元/人/月。无论何种情况,扣除单位替个人缴纳的各项保险、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款项后,余下的发到教师手中,即为实发工资。]
二、试用期。特岗教师试用期为半年,主要是对其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考核。为体现对特岗教师的优惠政策,从试用期开始特岗教师工资即按照上述标准执行。
三、保险福利待遇。设岗县(市、区)要根据现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保险福利的相关政策,参照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应享受的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执行,切实保障特岗教师的合法权益。
四、考核和管理。特岗教师要纳入当地教育系统统一管理,考核工作参照当地公办教师考核办法执行,不另设标准。特岗教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已在《吉林省200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吉教联字〔2009〕32号)有明确规定,原则上由设岗县(市、区)政府人才服务机构免费管理。特岗教师上岗后,设岗县教育局负责将其档案交由当地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管理(档案在本人手里的人员和档案在设岗县本地的人员可交直接由教育局办理转交,档案在外地的人员由教育局负责向档案所在地联系调档事宜)。
各设岗县(市、区)要将特岗教师工资发放及落实其他福利待遇和考核管理等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设岗县(市、区)自身的管理主体作用,将本地工资性补助标准等相关问题及时向特岗教师进行宣传和解释,充分保证特岗教师的知情权,做好特岗教师的稳定工作,切实解决特岗教师在工作及生活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二〇一〇年一月十八日
第五篇:特岗教师政策问题研究(本站推荐)
姓名:屈博 专业:教育史 学号:51090102044
特岗教师政策问题研究
一、概念解析
特岗教师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是国家有关部门经国务院批准制定的旨在解决西部“两基”问题的计划,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是党中央、国务院扶持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国民素质,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重大举措
2006年开始,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在西部14个省市的“两基”攻坚县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该计划是在中央、地方事权不变的情况下,由中央财政支持专项经费,在西部农村学校设立教师岗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聘期3年,聘期内工资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据实结算。
二、特岗教师政策的实施情况
特岗教师政策计划实施3年多来,中央已为西部近500个县6400多所农村学校招聘了5.9万名教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部农村地区教师需求矛盾,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得到了西部省市的普遍认可。2009年,中央决定扩大“特岗计划”的范围和规模。范围由西部“两基”攻坚县扩大到中西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规模由年2万人扩大到年5万人。
特岗教师计划总体进展顺利,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农村教师的队伍结构,对农村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是有力地缓解了农村地区教师紧缺的矛盾。农村学校普遍存在“不缺编,但缺人”的问题,从编制来看,农村学校总体上不缺编,但因为种种原因沉淀了大批顶编不顶岗、顶岗不顶用的人员,真正可用的人手紧张,尤其是实施新课程改革后,部分课程都挑选不到合适的教师承担。同时,因受财力、编制等因素限制,普遍存在“有编难补”和“无编可补”的情况,即使高校毕业生想去,也去不了。所谓“有编难补”是指即使有空缺编制,但地方没有财力承担,无法进人;“无编可补”是指即使财力能承担,但没有空缺编制,也无法补充。“特岗计划”由中央财政按年人均1.5万元后增至1.896万元的标准对地方给予支持,用于特岗教师的工资性支出,中央财政的支持基本解决了地方财政无力可补的难题。另外特岗教师的招聘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统筹考虑,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解决了“无编可补”的问题。通过这两项特殊措施,解开了“无力可补”、“无编可补”的扣结,解决了农村学校高校毕业生想去也去不了致使新教师补充不进去的难题。
其次是对大学生就业方向的引导与就业渠道的拓宽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鼓励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参加“特岗计划”到农村学校任教,计划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政策的吸引力问题,从明确身份、保障待遇、任满去留等方面都做了人性化的科学设计。首先,这项计划由中央四部门统筹实施,省级教育、人事等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具有更高的公信力。第二,与其他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志愿服务项目不同,特岗教师在编制总额内招聘,具有正式教师身份,特岗教师录用后就是正式公办教师,而不是临时的志愿服务性质。第三,特岗教师在聘期内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中央财政支持经费用于特岗教师聘期内的工资性支出,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解决特岗教师的地方性补贴,工资待遇有保障。第四,对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的去留予以了人性化设计,鼓励长期从教,但也不限制其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自愿留下在当地继续从教的,地方负责做好人事、工资接转工作。不愿意继续留任的,可自主择业,并提供相关支持。第五,设计了一些优惠政策,如选拔服务期满的优秀特岗教师攻读教育硕士、特岗教师享受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相关文件规定的工资提前定级、参加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予以适当加分等优惠政策。
然而,和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中的许多新事物一样,“特岗教师”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存在某些问题,这都需要我们正视、深思并纠正,否则,出现的问题就会不了了之,预设的政策目标也无法实现。
三、特岗教师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服务年限较短,聘期结束后的去留问题成为最大困扰
中央对“特岗教师”三年聘期后的去留问题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
特设岗位教师3年聘期结束后,对考核合格,自愿留在本地学校的,经县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县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批准,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办理事业单位人员聘用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上编制、核定工资基金等手续,并分别报省、市(州)人事、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同时将其工资发放纳入当地财政负担范围,保证其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
今后各市、县(市、区)、乡镇学校教师岗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要优先聘用聘期已满、考核合格的特设岗位教师。
各地区在实施特岗计划的同时,要研究制定具体可行的办法,加大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的工作力度,并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代课人员问题。
但在实际运行中,相关部门各自为政、教师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对“特岗计划”仍有很大负面影响。在一些农村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虽承担教育的“人事权”,却失位于“编制权”“财政权”。囿于编制紧张及部门局部利益等因素,个别地方的“特岗教师”聘期结束后想继续留任却没编制,教育行政部门也难以解决。例如四川攀枝花米易县的“特岗教师”就遇到了如此尴尬,三年服务期已满,想继续留在这里工作却遭拒绝。他们去教育局讨说法,教育局的领导说:政府不批,我们没编制。而政府编制办的领导说:我们县教师超编了,你们留不下来。
由于地方政府缺乏具体政策安排,或政策宣传不到位,不少“特岗教师”因服务期后去向不明而不能安心工作。
2、工资不能及时到位,政府承诺与实际兑现存在差距
政策规定:
“特岗计划”教师在聘任期间,执行国家统一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和标准,津贴、补贴由各地根据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年收入水平综合确定。“特岗计划”教师年收入水平原则上不低于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年收入水平。
“特岗计划”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以中央财政为主。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岗计划”教师的工资性支出,并按人均每年18960元的标准,与地方财政据实结算。凡“特岗计划”教师工资性收入水平高于18960元的,其高出部分由县财政负担。
设岗县财政负责落实用于解决特设岗位教师的地方性津补贴、必要的交通补助、体检费和按规定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应缴纳的相关费用。省级财政在计算各地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时,将其纳入标准支出计算范围。
在该政策实施过程中凸显出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特岗教师”工资发放不及时。虽然“特岗计划”明确规定“特岗教师”聘任期间,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待遇。“特岗教师”的工资性收入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付,其程序时由下到上层层申报,即由县教育局上报到市教育局,再上报到省教育厅,最后上报给中央,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半年的时间。这就使得部分“特岗教师”生活面临困难,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特岗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差。虽然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已想方设法解决“特岗教师”的住宿问题,但许多特岗教师或者住在“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临时住所,或者三五人合租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民房,或者栖身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的老宅。
3、应聘者从教素质不足
农村教育因其环境的“双重贫困”对“特岗教师”综合心理素养要求更高,加之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对象是未成年人,对农村文化和学生心理的掌握,对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正确理解和对农村教育事业的热情等,都会影响今后的教学质量及农村从教的持久性。乡村教师的素质要求绝不仅仅是知识的多少与学历的高低,还必须包含对乡村社会的亲近与广博的关爱。而一些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特岗教师”在上岗前会接受多少关于农村教育与文化的特殊培训?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心里总想着回城的“特岗教师”又会花多少心思去做好这份工作呢?于是,一部分“特岗教师”应聘后要么不到岗,要么中途离岗。统计资料也显示,“特岗教师”不到岗和中途离岗的情况并少,每年流失数以百计,特岗教师队伍不稳定。2009年,湖南“特岗计划”实施办公室对新化县、涟源市、平江县三个设岗县(市、区)特岗计划实施工作的调研情况表明:三县市区总计划数609人,实际到岗515人,到岗率为85.56%。其中新化县计划数200人,实际到岗172人,到岗率为86.00%;涟源市计划数271人,实际到岗219人,到岗率为80.81%;平江县计划数138人,实际到岗124人,到岗率为89.86%。“特岗教师”不到岗和中途离岗固然有种种客观因素,但自身缺乏扎根基层从教之素养、本只把“特岗教师”作为回城之“跳板”或对农村教育事业的热情经不起艰苦环境的考验。
四、相应对策
1、合理安排特岗教师聘期结束后的留任与重新就业问题,切实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具体而言,中央要制定符合“特岗教师”职业发展需要的可持续性政策,地方教育、人事、编办、财政部门要联合提前研究并制定相关方案,规定今后城市、县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需补人员时,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聘用服务期满的“特岗教师”,要确保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并且愿意留任的“特岗教师”全部落实工作岗位,做好人事、工资关系转接等工作,并将具体政策措施及时向在职“特岗教师”进行宣传。
特岗教师在三年服务期满后需要有一个缓冲期,使其能够有一个充足的时间考虑自己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对于乐于在原工作地继续工作的教师,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委以更大的责任;对于处于犹豫状态的教师,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主动关心其思想动态,帮助其排忧解难,坚定从教信念;对于不愿意继续服务的教师,也应该主动落实相关政策和补偿机制,让其安心地完成最后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善始善终。
2、减少工资发放的中间环节,进一步完善工资待遇的相关政策。中央要预先将“特岗教师”的工资按所报名额拨付给各省份,各省在“特岗教师”到岗后,根据各地方的实际“特岗教师”人数发放工资,之后再由各个省将人数上报中央。2010年,中央补助特岗教师的工资标准将由人均每年18960元调整为20540元。这种阐述过于笼统、操作性不强,地方县一级管理部门的执行人员在操作和对接时会无所适从,这是“特岗教师”工资兑现出现误差的原因之一。一些基层教育主管部门也反映:虽然国家给每位“特岗教师”拨付了足额资金,但这笔钱到底该怎么发,并没有详细规定,在具体操作和对接时会有不同意见。比如:每位“特岗教师”每年工资不低于20540元,但应该是按月平均发放还是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对此,政府部门应在原政策基础上进行更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今年,吉林省教育厅就以吉教联字[2010]4号文件对“特岗教师”相关政策作了进一步解释:特岗教师工资按每年12个月逐月发放,发放时扣除个人所得税及为他们办理保险、缴纳住房公积金等个人应承担部分的款项后,余下的发到教师手中的即为实发工资。同时,各设岗县(市、区)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管理主体作用,要将本地工资性补助标准等相关问题及时向特岗教师进行宣传和解释,充分保证特岗教师的知情权,切实解决特岗教师在工作及生活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3、招聘是“特岗教师”管理工作事实上的源头,选拔出具有立足乡村社会所需文化意识和综合素养且“留得住,教得好”的大学生担任“特岗教师”是农村教育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特岗计划”的招聘对象为: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招少量应届专科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年龄在30 岁以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毕业生。由此可见,“特岗计划”更青睐于“本科学历”,专科毕业生只招少量,“中师生”(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则是更被拒之门外。一个“中师生”即使通过刻苦自学拿到了自考本专科文凭或成考本专科文凭也无缘报考“特岗计划”。提高农村教师学历层次,作为一种理想追求是非常好的设想,但高学历高素质的毕业生在目前条件下不可能大量地扎根基层从事农村教育。相反,一些学历并不一定高,但素质较高的教师,他们具有立足农村社会所需要的文化意识和综合素养,他们能用心从事农村教育,能充分引导农村孩子理解周遭的乡村世界,吸收乡村社会的教育资源,从而引领他们乡村情感与意识的全面孕育,让他们不仅仅生活在对未来走出农门的想象中,而且尽可能地生活在当下他们所栖居的乡村环境中,他们才真正是农村教育值得信赖的薪火。
此外,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应提供学习进修机会,提高特岗教师的业务素质国家应为教师提供均等的晋级、进修和学习机会,提高包括特岗教师在内的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我们不能使特岗教师成为国家管理视野之外的边缘群体,应加大对特岗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使其免费参加在职进修,保证特岗教师队伍的质量,以达到优化农村教师结构的目的。加强特岗教师政策的宣传,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由于政策的宣传不够,人们对“特岗计划”了解不多,使得社会对于特岗教师有误解和偏见。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特岗教师政策的宣传,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提升特岗教师的社会地位,“让每个教师都有光荣感、幸福感、成就感、使命感”。各级各类人员应加深对特岗教师的理解,尊重他们的劳动。
通过若干年持续不断地推进特岗教师计划,将会建立完善教师补充的长效机制,为农村学校配备更多高素质教师,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邬跃.教育政策分析——以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2]贾涛.农村特岗教师计划的实施: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3]易海华,刘济远.“特岗教师”如何更好的落地生根?——关于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工作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3).[4]课题组.“特岗计划”与打造优质教师队伍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5]陈永杰.增加“特岗教师”的目标是什么[N].南方都市报,2009-3-26.[6]金道超.改善特岗教师工作生活条件[N].中国教育报,2010-3-14.[7]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关于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9〕1号文件)[8]教育部.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有关情况[EB/OL].http://www.xiexiebang.com,2009.03.09.[11]王友文.3.27万名“特岗教师”走活农村教育一盘棋[N].中国 教育报,2007-10-24.[12]邬志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3]袁振国.教育政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